职业卫生与健康管理制度
职业卫生健康管理制度范文(5篇)

职业卫生健康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1为了预防、控制和减少职业危害及职业病的发生,保障员工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制订本制度。
2职业病防治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为员工创造符合职业卫生标准和职业卫生要求的环境、条件、消除和减少各种危害因素对员工健康的影响。
第二章管理机构与职责1设立职业病防治领导小组,由下列成员组成:组长:郭宝忠副组长:杨建红、张丽红成员:刘旭梅、徐庆霞、李玉红、李晓峰2职业病防治领导小组的职责:____分管领导要掌握全线整体职业病防治工作,及时处理请示报告。
2.2制定和修改经理部职业病防治管理制度,并督促实施。
3技安处负责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要求,提出职业病防治工作计划和实施目标,推进和监督管理各项具体工作的实施并处理日常对外报表工作。
____人力资源部负责各项防措施的具体落实,统一调度指挥突发性问题。
____人力资源部负责救护预案的建立及落实,内容包含:第一部份:应急预案制度、现场急救箱管理制度、急救站工作制度;第二部份:各种问题现场急救及指挥现场;第三部份。
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完善和提高、改进。
负责完成职工健康监护定期体检工作,建立完善职工健康体检档案管理工作。
并将体检结果告知职工。
6工会负责宣传、维护职工及作业人员劳动保护的合法权利,收集职工对职业病防治工作的意见,女工四期保护、女工结婚、分娩、计划生育等管理工作。
7办公室负责新进人员上岗前职业健康的把关;不得安排有职业禁忌的劳动者从事其所禁忌的作业;告知新进人员其作业岗位职业危害因素;对在职业健康检查中发现有职业禁忌的劳动者,应当调离原工作岗位,并妥善安排。
9不得安排未成年工人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不得安排孕期、哺乳期的女工从事对本人和胎儿、婴儿有危害的作业。
第三章职业病防治管理1严格执行职业病危害项目的申报制度:1.1对电脑绣车间以及大机车间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2应按照规定向作业工人提供职业病防护设施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不断改善工作条件。
职业健康卫生管理制度

职业健康卫生管理制度职业健康卫生管理制度的核心目标是确保员工的健康与安全,预防职业病的发生,并提升工作效率。
制度应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组织架构与职责企业应设立专门的职业健康卫生管理部门,配备专业的管理人员。
该部门负责制定和执行职业健康卫生政策,监督职业健康卫生工作的实施,并进行定期评估。
二、职业健康卫生培训企业应定期对员工进行职业健康卫生培训,提高员工对职业病的认识和自我防护能力。
培训内容应包括职业病的识别、预防措施、急救知识等。
三、工作环境与设备企业应保证工作场所的环境符合国家职业健康标准,定期对工作场所进行卫生检查,确保通风、照明、温度等条件适宜。
同时,应提供符合安全标准的设备和个人防护用品。
四、健康监测与体检企业应建立员工健康档案,定期组织员工进行职业健康体检。
对于从事特定危险作业的员工,应增加体检频次,并针对性地进行检查。
五、事故处理与记录一旦发生职业健康安全事故,企业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并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
所有的事故和处理结果都应当记录在案,以便分析和改进。
六、健康促进活动企业应鼓励员工参与健康促进活动,如运动会、健康讲座等,以增强员工的健康意识和团队凝聚力。
七、法律法规遵守企业在制定和执行职业健康卫生管理制度时,必须遵守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确保所有活动合法合规。
八、持续改进职业健康卫生管理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企业应根据内外部环境的变化,不断改进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水平。
通过上述措施的实施,企业可以有效地管理和控制职业健康风险,为员工提供一个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
这不仅有助于提升员工的幸福感和忠诚度,也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职业卫生与员工健康管理制度

职业卫生与员工健康管理制度一、目的与范围为了保障员工的职业卫生与健康安全,提升员工的工作质量和生活质量,确保企业的可连续发展,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司实际情况,订立本职业卫生与员工健康管理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全体员工,包含正式员工、临时工和实习生。
二、职业卫生管理2.1 健康档案管理1.公司将建立并完善员工健康档案,记录员工的健康情形、职业病防护接种情况以及相关职业病危害因素暴露情况。
2.员工入职时需进行健康检查,将检查结果纳入健康档案,并定期进行复查,以监控员工健康情形的变动。
3.员工在离职前需进行离职体检,将体检结果纳入健康档案,并妥当保管。
2.2 职业病防护1.公司将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评估和监测,订立相应的防护措施,并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职业病防护设施,保证员工的职业健康安全。
2.公司将供应必需的个人防护用品,并确保其有效使用。
员工应正确佩戴和使用个人防护用品,遵守相关的职业病防护措施。
2.3 职业卫生培训1.公司将定期开展职业卫生培训,提高员工的职业卫生意识和防护本领,确保他们能够正确、有效地应对工作环境中存在的职业卫生风险。
2.职业卫生培训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职业病知识、职业卫生法规政策、职业病防备措施和个人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等。
2.4 职业卫生检测与监测1.公司将建立职业卫生检测与监测制度,定期进行相关检测和监测工作,确保工作环境的职业卫生安全。
2.员工在工作期间可能接受职业卫生监测,包含但不限于空气质量、噪声、化学物质等方面的监测。
三、员工健康管理3.1 健康体检1.公司将为员工供应定期健康体检服务,以监控员工的身体情形。
2.员工应依照公司规定的时间参加健康体检,如不能定时参加体检,需提前向上级主管请假并说明原因。
3.2 健康促进1.公司将鼓舞员工参加健康促进活动,如体育磨练、健康讲座等,并供应相应的资源支持。
2.公司将定期组织健康知识宣讲,供应健康咨询服务,帮忙员工提高健康意识和健康管理水平。
职业卫生和职业健康管理制度

职业卫生和职业健康管理制度职业卫生和职业健康管理制度一、概念职业卫生是指通过检测、评价、控制和改善工作场所环境因素,预防、减轻和消除职业病、职业危害以及保障工人身体健康和安全的一系列工作。
职业健康管理制度是指一系列组织作为,通过对员工身体健康的持续管理和优化,维护和提升员工的职业健康水平的机制。
二、组成要素(一)职业卫生1.职业健康检测制度职业健康检测是指依据国家相关规定和要求,对职工进行有关职业病的预防、控制、科学监测和合理评价的一项重要职业卫生服务。
2.职业病防治制度职业病防治制度是企业预防职业病的基础制度,它包括参照国家法律法规编制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排查和职业病危害因素控制措施,以及职业病防治宣传、职业病诊断与评估、职业病医学监护、职业病案例管理和手术治疗等内容。
3.职业卫生保护制度职业卫生保护是指保障职业工人生命和健康安全的各种措施,其内容包括防护设备、个体防护用品和安全教育等。
(二)职业健康管理1.预防措施制度预防措施制度旨在预防员工发生疾病或者损伤,其内容包括职业健康教育、人机工程与设备安全、卫生设施等。
2.诊断与评估制度诊断与评估制度旨在确保员工可及时得到健康状况诊断与评估,以便及时应对并防止职业病复发。
3.类别与流程管理制度类别与流程管理制度是指在员工工作期间的职业卫生预防和职业健康管理中,企业的各种管理措施和流程细则,包括生产节律、企业规章制度和安全保障制度等。
4.人才政策和保障体系人才政策和保障体系是企业为员工职业健康进行长期持续管理和优化提供保障的制度体系,包括德才兼备、员工保障、社保体系与福利制度等方面。
三、实施方法(一)制度化、流程化有效的职业卫生和职业健康管理制度应当具有可执行性、可操作性和可评估性。
企业需要将职业卫生和职业健康管理制度制度化、流程化,确保全员遵循制度流程,实现制度落地。
(二)多方合作、集思广益职业卫生和职业健康管理制度涉及多个部门和领域,不是单一部门或个人可以完成的。
职业卫生健康管理制度(精选5篇)

职业卫生健康管理制度(精选5篇)职业卫生健康管理制度职业卫生健康管理制度(精选5篇)在充满活力,日益开放的今天,制度在生活中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制度一经制定颁布,就对某一岗位上的或从事某一项工作的人员有约束作用,是他们行动的准则和依据。
你所接触过的制度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职业卫生健康管理制度(精选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职业卫生健康管理制度1一、目的1.1为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危害,预防职业病,保护全体员工的身体健康及其相关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和《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公司实际,制定本制度。
1.2职业卫生管理与职业病防治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的原则。
1.3凡在公司区域内的部门以及全体员工,应严格遵守本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职业健康管理制度适用于xxxx有限公司。
三、术语及定义3.1职业健康:是预防因工作导致的疾病,防止原有疾病的恶化。
主要表现为工作中因环境及接触有害因素引起人体生理机能的变化。
3.2职业危害:指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种危害。
职业危害因素包括: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化学、物理、生物因素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有害因素。
3.3职业病:是指劳动者在劳动中,因接触职业危害因素而引起的属于国家公布的职业病范围的疾病。
四、职责和管理要求4.1职业病防治委员会公司成立职业病防治委员会,总经理任主任,公司常务副总为副主任,各部门及有关部门的主要负责人为成员;安全环保办公室为职业健康的日常管理机构。
4.1.1贯彻、落实国家有关职业健康管理与职业病防治工作的法律、法规,并将此工作列入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
4.1.2审定职业健康与职业病防治工作的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方案,并定期监督检查方案的落实情况,解决各部门关系协调、所需资金落实等问题。
4.2安全环保办公室职责4.2.1宣传、贯彻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并监督实施。
职业卫生及职业病防治管理制度(6篇)

职业卫生及职业病防治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职业卫生监督管理,改善劳动环境,预防职业病,保护员工身体健康,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公司各部门的职业卫生和职业病防治工作的管理。
第三条职业卫生工作,必须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
采取有效措施,消除和减少有害员工健康的因素,预防职业病的发生为员工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第四条新建、改建、扩建和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等技术改造项目的职业卫生防护设施必须执行“三同时”的规定,使作业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强度)符合国家卫生标准。
第五条优先采用有利于职业病防治和保护劳动者健康的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
不得使用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设备和材料。
第六条公司设立职业安全卫生小组,职业安全卫生小组由主要负责人任组长,成员人事、车队主管组成。
第二章管理职责第七条主要负责人负责职业安全卫生和职业病防治工作。
第八条综合部负责对职业安全卫生和职业病防治工作的具体领导。
第九条车队主管负责职业安全卫生和职业病防治工作的具体实施。
第十条职业安全卫生小组职责:(一)制定职业卫生对策与措施,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和地方政府有关职业卫生与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
(二)督查职业卫生和职业病防治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的执行情况(三)制定职业卫生奖惩事宜。
第十一条相关人员职责(一)主要负责人1、全面领导职业卫生和职业病防治工作。
2、负责建立健全职业卫生和职业病防治管理体系,明确各部门应负有的职业卫生和职业病防治职责。
1mz十二3、定期召开职业安全卫生小组会议,听取职业卫生和职业病防治工作汇报,研究解决重大职业卫生和职业病防治问题。
(二)综合部主管1、贯彻执行国家和地方的职业卫生和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组织制定相关职业卫生和职业病防治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2、负责组织审定职业卫生和职业病防治长远规划、年度计划。
3、负责组织重点职业卫生和职业病防治技术措施项目的审查、实施、竣工验收。
职业卫生健康管理制度(五篇)

职业卫生健康管理制度一、应建立生产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评价考核制度。
定期对生产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与评价,检测评价结果存入单位职业卫生档案,定期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汇报,并向员工公布。
二、应加强对工艺设备的管理,对易产生泄漏的设备、管线、阀门等应定期进行检修和维护,杜绝或减少跑、冒、滴、漏。
企业在生产活动中,不得使用国家明令禁止、或可能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设备和材料。
三、对不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作业场所应立即采取措施,加强现场作业防护,提出整改方案,积极进行治理。
对严重超标且危害严重又不能及时整改的生产场所,必须停止生产运行,采取补救措施,控制和减少职业病危害。
四、要在可能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作业岗位的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警示说明应当阐明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种类、后果、预防及应急救治措施。
五、要在可能发生急性职业危害的有毒有害作业场所按规定设置警示标识、报警设施、冲洗设施、防护救急器具专柜,设置应急撤离通道和必要的泄险区,同时做好定期检查和记录。
六、生产岗位职工从事有毒有害作业时,必须按规定正确使用防护用品,严禁使用不明性能的物料、试剂和仪器设备,严禁用有毒有害溶剂洗手和冲洗作业场所。
七、加强对检维修场所的职业卫生管理。
对存在严重职业危害的生产装置,在制定停车检修方案时,应有职防人员参与,提出对尘、毒、噪声、射线等的防护措施,确定检维修现场的职业卫生监护范围和要点。
对存在严重职业危害的装置检维修现场应严格设置防护标志,应有相关人员做好现场的职业卫生监护工作。
八、要加强检维修作业人员的职业卫生防护用品的配备和现场冲洗设施完好情况的检查。
九、对承担检维修的特殊工种(放射、电焊、高空作业等)人员,必要时需____检维修前体检,发现健康状况不适者,应立即通知不得从事该项工作,避免职业伤害。
十、要加强检维修现场尘毒检测监控工作。
企业应根据检维修现场情况与职防部门联系检测事宜,随时掌握现场尘毒浓度,及时做好防护工作。
职业卫生健康管理制度范文(4篇)

职业卫生健康管理制度范文一、制度目的为了保障员工的工作环境和健康安全,提高职业卫生水平,减少工伤事故和职业病的发生,保障企业的长期发展和员工的身体健康,制定本职业卫生健康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本企业所有员工,包括正式员工、临时工和合同工等。
三、职责与义务(一)企业的职责与义务1. 建立健全职业卫生健康管理制度,确保制度的有效实施。
2. 配备专职的职业卫生健康管理人员,负责职业卫生与健康工作的组织、监督和管理。
3. 积极开展职业卫生与健康教育,提高员工的职业卫生健康意识和技能。
4. 定期进行职业卫生评价,确保工作环境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5. 加强对有害因素的监测和控制,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减少有害因素对员工健康的损害。
6. 配备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提供必要的职业卫生保护设施。
7. 建立健全的工伤事故处理制度,及时处理工伤事故,对受伤员工给予及时救治。
8. 对职业病患者给予及时的救治和康复,并采取措施防止职业病的发生。
9. 充分发挥工会和员工代表组织的作用,参与职业卫生健康工作。
(二)员工的职责与义务1. 遵守职业卫生健康管理制度,服从企业的各项职业卫生健康管理措施。
2. 熟悉工作岗位的职业卫生风险和控制措施,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装备。
3. 及时向企业报告职业病症状和工作场所的职业卫生安全问题。
4. 积极参与职业卫生健康教育和培训,提高自身的职业卫生健康意识和技能。
5. 遵守工作操作规程,正确使用设备和工具,防止工伤事故的发生。
6. 配合企业开展职业卫生评价和监测工作,提供相关的资料和信息。
四、职业卫生风险评价企业须定期进行职业卫生风险评价,对所有工作岗位进行评估,确定其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和职业病风险等级。
评价结果应及时向员工和相关政府机构公开,并采取相关措施进行风险控制。
评价内容包括但不限于:1. 工作场所的通风状况、温湿度等环境因素。
2. 工作岗位存在的噪音、振动、辐射等物理因素。
职业卫生和职业健康管理制度

职业卫生和职业健康管理制度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职业健康和职业卫生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重要方面。
作为职业卫生和职业健康管理的基础,职业卫生和职业健康管理制度在现代企业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职业卫生和职业健康管理制度的定义、作用、制定流程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职业卫生和职业健康管理制度的定义职业卫生和职业健康管理制度是指为保障员工职业健康和安全,提出一系列规范、标准和措施的一种制度。
其目的在于通过对职业环境、职业病危害因素和员工的职业健康状况的监测、评价和管理,合理利用职业卫生资源,有效控制职业病危害因素,预防职业病的发生和职业伤害的发生,从而保障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二、职业卫生和职业健康管理制度的作用1. 保障员工的职业健康和安全。
职业卫生和职业健康管理制度通过建立科学的卫生监测体系、卫生评价体系和卫生管理体系,有效治理职业病危害因素,消除或减轻职业病危害,减少职业健康损害,确保员工在职业活动中的身体健康和安全。
2. 提升企业的社会形象和竞争力。
职业卫生和职业健康管理制度是企业对员工身体安全和健康的关心和尊重,不仅能够提升企业的社会形象,也能够吸引更多具有专业素质和勇于担当的优秀人才,提高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竞争力。
3. 降低企业的成本。
职业卫生和职业健康管理制度的实施可以有效降低企业的职业风险、职业损失和保险费用,减少员工职业病和职业伤害引起的财务损失,从而有效降低企业的成本。
三、职业卫生和职业健康管理制度的制定流程1. 制定目标。
企业应明确职业卫生和职业健康管理的目标,确定职业健康和安全等方面的指标和目标要求,以及具体实现目标的方式和方法。
2. 分析职业卫生和职业健康管理的需求。
企业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具体需求,结合员工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职业病的危害程度、员工身体状况等因素,分析职业卫生和职业健康管理的需求,明确规范要求。
3. 制定职业卫生和职业健康管理制度。
职业卫生及职业病防治管理制度(三篇)

职业卫生及职业病防治管理制度是指国家制定的用于保护劳动者健康和预防职业病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和管理体系。
职业卫生及职业病防治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1. 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国家颁布的职业卫生和职业病防治相关的法律法规,包括职业病防治法、卫生法等。
2. 职业病危害因素评估和监测管理:组织对各类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评估和监测,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3. 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管理:包括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职业卫生监督检查等,确保工作场所的职业卫生条件符合规定。
4. 职业病诊断鉴定和报告管理:对职业病进行诊断鉴定,并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从而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5. 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开展职业病防治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劳动者对职业病的预防意识和能力。
6.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提供职业卫生检测、职业病危害评估、职业病防治技术咨询和培训等服务。
7. 职业病监督管理:对职业病防治工作进行监督管理,确保制度的有效实施和运行。
职业卫生及职业病防治管理制度的目的是保护劳动者的健康和利益,预防和控制职业病的发生,提高劳动者的工作环境和生活质量。
通过建立健全的制度,可以加强职业病防治工作的管理和执行,提高职业病防治水平,减少职业病的发生。
同时,也可以为劳动者提供相应的权益保障和救济措施。
职业卫生及职业病防治管理制度(二)职业卫生及职业病防治是对职业健康管理的重要内容,其目的是保护职工的身体健康和提高职工的工作环境。
在中国,职业卫生及职业病防治管理制度是由相关部门制定和执行的,包括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劳动就业部门和卫生健康部门等。
下面将对该管理制度进行详细阐述。
一、职业卫生及职业病防治管理法规中国职业卫生及职业病防治管理制度的法规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职业卫生法》和《职业卫生管理条例》等。
这些法规对于职业健康的保护、职业病防治的工作任务、职业病防治的组织与管理、职业健康监察与监测等方面进行了规定。
职业卫生健康管理制度(五篇)

职业卫生健康管理制度1总、则1.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具体要求,依照职业病防治工作"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制定本制度。
1.2制定本制度的目的: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员工身体建康及其相关权益,为员工创造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并采取措施保障劳动者获得职业卫生保护,进一步加强公司的职业卫生管理,促进公司生产、经济发展和和谐稳定。
____公司鼓励研制、开发、推广、应用有利于职业病防治和保护劳动者健康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限制使用或者淘汰职业病危害严重的技术、工艺、材料。
2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属各单位的职业卫生管理和职业病防治活动。
3职业卫生管理各部门职责:3.1安全部负责公司职业病预防、统计管理工作。
负责职业危害因素的辨识、评价,开展职业病防治的宣传、教育,定期每年与疾病防治控制中心取得联系,对各施工生产项目部的粉尘、噪声等职业危害的作业场所进行检测,对现场存在的不合格检测项目,及时通知相关单位落实整改。
3.2经理办公室负责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职业卫生健康档案,制定职业病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组织职工进行体检。
3.3劳资部负责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同时应当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工资待遇如实告知员工,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
不得安排有职业禁忌症患者上岗,不得安排未经职业健康检查的劳动者上岗;对在职业健康体检中发现的职业病患者,应当及时调离原工作岗位,并妥善安置;对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的职工,不得解除或终止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
3.4各基层单位负责落实职业病防治工作,对职业病防治设备进行定期检查、维护、保养和检测,保持正常运转,并按规定发给员工个人卫生防护用品;不得安排有职业禁忌症的员工,从事职业病危害的作业。
职业卫生健康管理制度模板范本

职业卫生健康管理制度模板范本1. 介绍本职业卫生健康管理制度的主要目的是确保员工在工作期间能够健康、安全地工作。
本制度旨在通过一系列预防性措施和管理措施,促进职工的身心健康,并努力减少职业健康问题的发生。
所有公司员工都必须遵守本制度的规定。
2. 职业卫生责任2.1 公司将负责实施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并指定专人负责职业卫生健康管理工作的实施和监督。
2.2 公司将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及时做好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调查与评价。
3. 职业健康风险评估3.1 公司将组织相关部门对所有工作岗位进行职业卫生风险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防护措施。
3.2 公司将对可能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进行专业监测,并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和处理。
4. 职业卫生监护4.1 公司将为特殊作业人员进行职业健康体检,并建立个人职业健康档案。
4.2 公司将根据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职业病监护,做好职业病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治疗。
5. 个体防护5.1 公司将根据职业卫生风险评估结果,为员工提供必要的个体防护用品,并确保其正常使用。
5.2 公司将定期检查个体防护用品的有效性,并做好相关记录。
6. 职业卫生培训6.1 公司将定期组织职业卫生培训,包括职业病防治知识的普及、职业卫生风险的认识和防范措施的培训等。
6.2 公司将对新员工进行职业卫生培训,并制定相关考核。
7. 事故及职业病的处理7.1 公司将建立完善的事故和职业病报告制度,并确保及时报告和处理相关事件。
7.2 公司将对事故和职业病进行调查和分析,采取措施防止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
7.3 公司将做好职业病患者的康复和复工工作,协助员工尽快恢复正常工作状态。
8. 应急措施8.1 公司将建立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以应对突发职业卫生事件。
8.2 公司将做好相关职员的职业卫生急救培训,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9. 职业卫生监督9.1 公司将配合政府职业卫生监督机构的监督工作,接受监督检查和评估。
9.2 公司将及时整改职业卫生问题,并向监督机构报告整改情况。
职业卫生安全健康管理制度

一、目的为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危害,预防职业病,保护全体员工的身体健康及其相关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和《作业场所职业健康规定》,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职责1. 公司安全生产领导小组负责制定、修订和完善职业卫生安全健康管理制度,监督、检查制度执行情况。
2. 安全生产部门负责具体实施职业卫生安全健康管理制度的各项措施,组织开展职业卫生安全健康教育培训。
3. 各部门负责人负责本部门职业卫生安全健康管理工作,确保制度在本部门的落实。
4. 全体员工应自觉遵守职业卫生安全健康管理制度,积极参与职业病防治工作。
三、职业卫生安全健康管理措施1. 建立健全职业卫生安全健康管理组织机构,明确各部门职责,落实责任到人。
2. 对新建、改建、扩建项目,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确保职业病防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3. 对有毒有害岗位,建立健全职业卫生安全健康责任制,明确责任人,定期进行职业卫生安全健康检查。
4. 对接触有害因素的员工,定期进行职业健康体检,及时发现、诊断和治疗职业病。
5. 采取防尘、防毒、防噪声等措施,减少和消除职业病危害。
6. 加强职业卫生安全健康教育,提高员工职业病防治意识。
7. 建立健全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定期组织应急演练。
8. 对违反职业卫生安全健康管理制度的行为,依法予以处罚。
四、职业卫生安全健康检查1. 安全生产部门定期对各部门职业卫生安全健康管理工作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 对接触有害因素的岗位,定期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确保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3. 对违反职业卫生安全健康管理制度的行为,及时予以纠正,并追究相关责任。
五、奖励与处罚1. 对在职业卫生安全健康管理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2. 对违反职业卫生安全健康管理制度,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予以处罚。
六、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 本制度由安全生产部门负责解释。
职业卫生健康管理制度模版

职业卫生健康管理制度模版职业卫生是指为了保护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而采取的一系列保健措施和管理制度。
建立和实施职业卫生健康管理制度,对于提高劳动者的健康水平、确保劳动者的身体健康和工作安全至关重要。
下文将详细介绍职业卫生健康管理制度的模版。
一、制度背景和目的:为确保员工的身体健康,保障员工的劳动安全,促进单位的发展,特制定本职业卫生健康管理制度。
本制度的目的是确保单位员工的健康和安全,减少工作中的职业病发生,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注册公司的所有员工,包括办公室职员、生产工人等。
所有员工必须遵守本制度的规定,积极配合相关工作。
三、职业卫生健康管理组织机构:1. 确定职业卫生健康管理人员,负责制定和实施卫生健康措施。
2. 配置职业卫生设备和仪器,确保卫生健康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3. 建立健全职业卫生健康档案,记录员工的健康状况和职业病防控情况。
4. 召开定期的职业卫生健康管理会议,评估和改进卫生健康管理工作。
四、职业卫生健康管理措施:1. 职业病防控:制定职业病防控计划,明确职业病的危害因素,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接触和暴露。
严禁违规作业和违章操作,定期对员工进行职业健康检查。
2. 职业病危害告知:对所有员工进行职业病危害告知和培训,告知员工的职业病危害因素、预防措施和个人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
3. 职业卫生设施维护:定期对职业卫生设施进行检查、维护和保养,确保设施的正常运行。
对于发现设施故障或异常情况,及时进行处理,并记录相应的处理过程。
4. 废物处理与排放控制:建立健全废物处理和排放控制制度,正确处理和处置单位产生的废弃物。
严禁私自处理废物和违规排放污水、废气等。
5. 职业卫生培训:定期组织职业卫生培训活动,提高员工的职业卫生意识。
员工参加职业卫生培训后,须通过相关考试,考核合格方可上岗。
6. 事故应急预案:制定职业卫生事故应急预案,确保在发生职业卫生事故时能够迅速、有效地采取应对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
职业卫生健康管理制度

职业卫生健康管理制度前言职业卫生是一种在职场内预防疾病和意外伤害的工作安全措施。
中国近年来逐渐重视职业卫生,不断加大对职业卫生的宣传、管理和优化。
在职业卫生中,职业卫生健康管理制度是很重要的一部分。
为了建立健康的职业卫生文化,规范职场环境,保证职工身体健康,在此,我们制定了职业卫生健康管理制度,旨在总结并推广好的职场卫生管理经验,促进职工的身心健康。
内容一、管理制度1.职业卫生主管部门的职责职业卫生主管部门应当建立职业卫生健康管理制度,包括制定职业卫生规划、指导和监督职业健康检查、制定职业卫生标准等。
2.企业单位的职责企业单位必须制定职业卫生制度,并遵守相关的职业卫生管理法律法规,保护员工的身体健康。
3.预防控制措施在工作场所中,必须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例如:戴口罩、戴耳塞、佩戴个人防护用品等。
二、管理程序1.管理程序的制定企业单位必须制定职业卫生管理程序,包括职业卫生管理的各项内容,如职业卫生检查、职业病预防、事故预防等。
2.职业卫生检查企业单位必须对职工进行定期的职业卫生检查,并记录下来,这些记录应当保留至少5年。
3.职业病的预防和控制企业单位必须根据职工的工作特点和职业卫生检查结果开展职业病防治,制定相应的防护措施和应急预案。
三、职业卫生培训1.职业卫生培训制度企业单位必须制定职业卫生培训制度,对职工进行职业健康知识的培训,以提高职工的职业卫生素养。
2.培训内容培训内容可以包括职业卫生法律法规、职业病防护知识、劳动保护设施使用操作规程,并举办专题讲座等。
3.培训时间对于新雇员,必须在入职培训中进行职业健康知识的培训,对于老员工,必须进行定期的职业健康培训,以加强职业卫生知识。
四、职业卫生宣传1.宣传内容宣传内容可以是职业健康知识、职业病的预防和控制、保护职业健康的方法和措施等。
2.宣传形式宣传形式可以是张贴宣传画、发布文件通知、组织宣传讲座等。
总结职业卫生健康管理制度是规范和促进职业卫生健康的基础。
职业卫生健康管理制度范文

职业卫生健康管理制度范文一、制度目的和依据为了保障职工的身体健康,提高工作效率,减轻职工的工作压力和事故风险,制定本职业卫生健康管理制度。
本制度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卫生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企业的所有职工。
三、职责与义务1. 公司的职责a) 积极开展职业卫生培训,提高职工的健康意识和职业卫生知识水平;b) 建立健康档案,记录职工的职业健康信息;c) 定期组织职业健康体检,及时发现和处理职业病;d) 对接触有害物质的岗位职工进行专业防护培训;e) 协助职工处理与职业卫生有关的问题;f) 建立职业卫生管理机构,负责职业卫生工作的组织和协调。
2. 部门主管的职责a) 负责本部门的职业卫生工作,包括组织职工的职业健康体检、岗位职业卫生培训等;b) 确保本部门的工作环境符合职业卫生标准,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c) 积极配合职业卫生管理机构的工作,主动提供相关数据和信息;d) 及时处理部门内的职业卫生问题,确保职工的身体健康。
3. 职工的职责a) 遵守职业卫生规定,正确佩戴防护设备,保护自己的身体健康;b) 参加职业卫生培训,增加职业卫生知识;c) 积极配合职业健康体检,如实提供相关信息;d) 意识到工作环境对健康的影响,及时报告有关部门或职业卫生管理机构。
四、职业卫生风险评估公司将对工作岗位进行职业卫生风险评估,包括工作环境、工作任务、物质使用等方面的评估。
并根据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确保工作环境符合职业卫生标准。
五、职业健康体检全体职工将每年进行一次职业健康体检,包括体格检查、生化指标检测、职业病筛查等项目。
体检结果将由职业卫生管理机构保存,并及时向职工提供体检报告和健康指导。
六、岗位职业卫生培训对于接触有害物质和特殊工作环境的岗位职工将进行岗位职业卫生培训。
培训内容包括职业卫生知识、个体防护、急救措施等方面的内容。
职工将参加培训并通过考核后方可上岗。
七、职业病防护措施1. 个体防护对于接触有害物质的职工,公司将提供相应的个体防护装备,并确保其正确佩戴和使用。
职业卫生健康管理制度范本(4篇)

职业卫生健康管理制度范本职业卫生健康管理制度旨在保护员工的身体健康及提高工作环境的安全性。
以下是一份职业卫生健康管理制度的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与依据本制度的目的是维护公司员工的身体健康,提高工作环境的安全性和舒适度,遵守国家有关职业卫生健康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标准。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员工,包括全职、兼职、临时工等。
第三条行为原则员工应遵守公司的职业卫生健康管理制度,认真履行职责,积极参与职业卫生健康管理活动。
第四条职责和义务公司应提供必要的职业卫生健康管理培训和设备,监督员工履行相关职责和义务。
第二章职业卫生健康管理体系第五条职业卫生健康管理体系的建立公司应根据本制度要求,建立全面的职业卫生健康管理体系,包括职业卫生健康管理机构、职业卫生健康管理计划、职业卫生健康管理流程等。
第六条职业病防护设施的设置和维护公司应根据现实情况,合理设置职业病防护设施,并按照要求进行定期维护和检修,确保其正常使用。
第三章职业卫生健康管理措施第七条对职业病危害的监测和评估公司应定期对工作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的监测和评估,采取相应措施降低职业病风险。
第八条职业卫生知识培训公司应定期组织职业卫生知识培训,提高员工对职业卫生健康的认识和意识。
第九条健康体检和职业卫生监护公司应为员工提供定期的健康体检,并对接触职业有害因素的员工进行职业卫生监护。
第四章员工的权利和义务第十条员工的权利员工有权要求公司提供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并接受职业卫生健康管理的培训和指导。
第十一条员工的义务员工应遵守公司的职业卫生健康管理制度,正确佩戴和使用个人防护装备,积极参与职业卫生健康管理活动。
第五章执法监督和处罚第十二条执法监督公司应配合相关政府部门开展职业卫生健康管理的执法监督工作,接受检查和检验。
第十三条处罚违反职业卫生健康管理制度的员工,将按照公司规定进行处罚,情节严重的将给予相应行政、法律制度的处理。
以上为一份职业卫生健康管理制度的范文,具体内容可以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职业卫生健康管理制度模板范文

职业卫生健康管理制度模板范文一、总则1. 目的:为了保障员工的职业卫生健康权益,提高工作环境的安全性和健康性,制定本职业卫生健康管理制度。
2. 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单位的全体员工,包括劳动合同约定的全职、兼职、临时工作人员等。
3. 遵循原则:本制度制定遵循科学性、合法性、公平性、可行性和人性化的原则。
二、职业卫生健康管理组织及职责1. 设立职业卫生健康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修订和监督职业卫生健康管理制度。
2. 职业卫生健康管理委员会成员由本单位的管理人员、劳动者代表和职业卫生专家组成。
3. 职业卫生健康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职业卫生健康管理计划、组织实施职业卫生检测、评估和培训等工作。
4. 职业卫生监测人员应具备相关资质和专业知识,负责进行职业卫生监测和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
三、职业卫生健康管理工作内容1. 职业卫生评价1.1 组织职业卫生风险评估,对岗位进行职业卫生风险分级,并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1.2 定期检测工作环境中的有害因素浓度,确保符合相关职业卫生标准。
1.3 针对职业病危害较大的岗位,制定特殊的职业卫生监测措施,并进行定期检测。
2. 职业卫生控制2.1 针对工作环境中的有害因素,采取相应的技术控制措施,包括改进工艺、选用合适的设备等,减少有害因素的产生。
2.2 采取必要的个体防护措施,包括提供适当的防护用具、开展职业卫生培训,并监督员工正确使用。
2.3 设立职业卫生预警系统,及时监测员工的职业健康状况,并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
3. 职业卫生培训3.1 新员工入职时进行职业卫生培训,包括职业卫生知识的普及、有害因素的识别和防护等。
3.2 定期进行职业卫生培训,提高员工对职业卫生管理的认识和应对能力。
3.3 对从事特定高风险岗位的员工进行特殊的职业卫生培训,包括应急处理措施等。
四、职业卫生健康监测1. 开展职业卫生监测,包括工作环境的有害因素检测和员工职业健康状况的监测。
2. 职业卫生监测应由具有相应资质的职业卫生监测人员进行,确保监测结果准确可靠。
职业健康卫生管理制度(四篇)

职业健康卫生管理制度为推进企业落实职业危害防治主体责任,加强职业健康规范化管理,切实保障劳动者生命与健康权益,根据《____市职业安全健康管理规范》的标准和要求,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1、设置职业卫生管理____,配备专职职业卫生人员,负责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
2、将预防职业病方面所需的安全投入纳入年度生产和资金计划,提留____,用于预防和治理职业病危害、工作场所卫生检测、健康监护和职业卫生培训等费用,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在生产成本中据实列支,要给予资____证。
3、加强防尘措施。
采取密闭、通风、防尘的办法减少和杜绝作业员工接触粉尘的机会,加强对维修车间的防护,做好生产过程中的防尘。
4、为员工配备符合标准的防护用具,为从事有职业危害作业的职工提供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和劳保用品,并建立健全劳动保护用品的购买、验收、发放、使用、更换和报废等制度,并严格执行。
5、员工每两年进行一次健康检查,要制定本公司的防治计划、实施方案,并建立职业卫生档案、劳动者健康监护档案,并做好完善、保管工作。
6、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员工,给予适当的岗位津贴。
7、对不适宜继续从事原工作的职业病病人调离原岗位,并妥善安置。
8、在与员工订立劳动合同的同时,应将其所从事的工作过程中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如实告知对方,并在劳动合同中注明。
9、公司在录用有职业危害岗位工作的员工之前,需对方提供指定的____部门出具的体检证明,要录用者做专项职业健康检查,即岗前检查。
10、不得安排未经岗前职业健康体检的员工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职业,不得安排有职业禁忌的职业。
11、对终止或解除劳动合同的有害岗位员工和从有害岗位调到一般岗位的员工,在终止合同或调离前要进行有害岗位离岗前健康检查。
12、职业健康检查必须到经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医疗机构进行体检。
体检结果和相关资料由各公司建档保管,并将检查结果告知被检员工。
13、在设备大、中修时,要同时将改进和检修劳动防护及职业病防护装置列入各项设备检修之中。
职业卫生与职工健康管理制度

职业卫生与职工健康管理制度一、职业卫生概述职业卫生是保护工人身体健康和工作安全的一种科学技术活动。
随着现代化生产和劳动的快速进展,职业危害不断加添,职业疾病也呈现出以新型职业危害为主的趋势。
职业卫生是保障职工身体健康的紧要手段,也是紧要的社会责任。
二、职工健康管理制度职工健康管理制度是企业为防备职业损害和保护员工身体健康而实施的管理制度,它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紧要构成部分。
职工健康管理制度包括以下内容:1.职业健康检查制度依据职业疾病防治法和相关规定,企业应对职工进行肯定周期的职业健康检查,并将检查结果与健康档案建立联系,为了适时发觉职业疾病和职业病的早期症状,企业应当定期组织职工进行职业健康检查,且检查周期不得大于一年。
2.职业病防治制度企业应建立职业病防治制度,加强职业病危害监测,建立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台帐,对发觉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适时掌控,防止职业疾病的发生和扩散。
3.职业卫生法规和标准的落实制度企业应建立职业卫生法规和标准的落实制度,加强对职业危害因素的掌控和管理,践行“防备为主、整治为辅”原则。
企业需依据不同岗位的职业危害情况,实行有效的防备和管控措施。
4.职业卫生宣扬普及制度企业应加强职业卫生宣扬普及工作,实行多种形式的宣扬方式,提高职工防范职业病意识,加强职工自我保护本领,使职工了解职业病防治学问,加强职工保障自身健康的意识。
5.职业健康档案制度企业应建立职业健康档案制度,记录职工职业病防治和卫生保健方面的工作和实施情况,对相应检查、治疗、康复等措施进行跟踪、到位和记录,做到健康档案精准、完整、适时、保密。
6.职业健康管理专业机构制度一旦发生职业卫生问题,企业应拥有专业的职业健康管理机构或人员进行规范的处理。
企业可委托检测服务机构或卫生机构进行职业危害因素检测和评估,为职业卫生掌控供给技术支持和专业建议。
三、小结职业卫生是保护工人身体健康和工作安全的必要手段,而职工健康管理制度是职业卫生的紧要构成部分,为建立环境安全牢靠、防备职业病发生和扩散、保障员工的健康供给了紧要的法规和制度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职业卫生与健康管理制度
1. 目的与编制依据
1.1 编制目的为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危害,规范公司职业卫生管理,保护员工健康及相关权益,有效预防职业病,保障公司的稳定运行和持续发展,特制定本制度。
1.2 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01)
《使用有毒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
(国务院352号令发布,2002)
《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
(卫生部23号令发布,2002)
《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国家安监总局23号令发布,2009)
2. 主题内容
本制度规定了职业卫生管理和职业病管理的基本内容与工作程序,明确了有关部门、岗位的职业卫生管理和职业病管理的职责与权限。
3. 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范围内的职业卫生管理和职业病管理。
4. 职责
4.1安全环保部(以下简称“安环部”)为公司职业卫生和职业病的归口管理部门之一,负责组织编制职业危害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及时更新并提供职业健康检查的相关标准,负责作业现场劳动保护与职业卫生设施及警示标识的设置、检查,负责劳动保护用品管理和职业危害因素检测管理,实施职业卫生教育,并负责建立、维护公司职业卫生台帐。
4.2 人力资源部为职业卫生和职业病的另一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协助安环部编制职业危害防治计划和方案,负责组织员工职业健康体检,建立员工健康监护档案,负责职业病治疗管理,协助安环部组织职业卫生与健康教育,并根据员工健康状况及时合理地调整工作岗位。
4.3 公司安全生产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安委会”)负责职业卫生与健康管理工作的指导、监督和协调,审核职业危害防治计划和方案,组织职业卫生和职业病事故调查,并协助有关部门落实职业卫生与职业病管理措施。
4.4 本制度由安委会组织编制、修订,安环部、人力资源部和公司各相关部门参加。
本制度经公司管理程序审核、批准后,由行政部颁布实施。
安环部负责将本制度及其修订版本报行政部备案。
5. 术语
5.1 职业卫生与健康管理
对各种工作中的职业危害因素所致损害或疾病的预防管理,研究劳动环境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制订和实施防止职业危害的对策。
5.2 职业病劳动者在生产作业过程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5.3 职业禁忌症
劳动者从事特定职业或接触特定职业病危害因素时,比一般职业人群更容易遭受职业病危害或者可能导致自身原有疾病加重,或者诱发可能导致危害他人生命健康安全的疾病的个人生理状态。
5.4 职业病危害因素
在作业过程和作业环境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化学、物理、生物因素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能导致职业病的有害因素。
5.5 “三同时”原则
新建、改建、扩建生产性工程设施时,职业卫生与健康设施必须与主体设施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或运行。
6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管理
6.1 作业场所区域管理
6.1.1 新建、改建、扩建生产性工程设施时,项目实施责任部门必须确保将作业场所和生活区分开,将有害作业与无害作业分开,将高毒作业场所与其他作业场所分开。
安委会参与设计方案的安全评审,并对方案的实施进行监督。
6.1.2 安环部负责组织生产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定期检测,并在检测点设置告知牌,告知作业人员检测结果和必须采取的防范措施。
6.1.3 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场所由安环部负责设置醒目的安全警示标志和警戒线,该场所管理职责部门负责维护,安环部监督。
6.1.4 生产作业场所、危险化学品储存场所严禁设置宿舍(含临时宿舍)。
6.2 职业卫生与健康设施管理
6.2.1 新建、改建、扩建生产性工程设施时,项目实施责任部门必须实施“三同时”原
则。
在职业卫生与健康设施安装使用前,其主体装置严禁投入使用。
安委会参与并监督上述设施的职业卫生与健康验收和试运行。
6.2.2 生产作业现场必须按规定设置职业卫生与健康设施和配备职业卫生器具如强制通风装置、紧急冲淋装置、防护急救器具专柜和急救药品箱等),在有粉尘危害的场所还应设置除尘装置。
上述设施及器具应根据公司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明确管理职责,定期检查并做好记录。
6.2.3 生产作业场所必须设置有显著标识的应急撤离通道,生产场所管理部门负责保持通道的整洁畅通,严禁随意占用、堵塞通道。
6.2.4 新工艺、新技术、新装置、新产品投入使用前,项目负责部门必须识别可能产生的职业危害因素(见附件一),落实配套的职业卫生设施和防护设施和个人劳动保护措施,否则不得投入使用。
安环部负责该项工作的检查监督,并提出相应的改进调整意见。
6.2.5 安环部负责建立并维护职业卫生与健康台帐,并每月更新。
职业卫生与健康台帐的主要内容为:
①职业卫生设施/公用防护器具的配置、变更、维修和日常检查记录;
②特种劳动保护用品供应商及其变更信息;
③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检测报告;
④个人劳动保护用品的领用、发放和使用监督记录;
⑤职业卫生事故、职业病事故处理记录。
6.3 劳动保护用品管理
6.3.1 安环部负责根据国家或行业标准和作业岗位接触职业危害因素的种类和强度,定期向作业人员提供个体防护用品和器具,并监督、教育作业人员正确佩戴、使用,及时纠正不使用或不正确使用劳保用品的行为。
6.3.2 特种劳动保护用品(见附件二)的供应商必须具有合法有效的资质,其生产的特种劳动保护用品必须取得特种劳动保护用品标志。
严禁从无资质的供应商处采购特种劳动保护用品。
采购部负责供应商合法资质的认证,并将资质资料交安环部备案。
6.3.3 由生产部、仓库负责保管的公用防护器具(呼吸器、防护靴、专用防护服等)应保存在安全和便于取用的指定地点并告知相关员工,明确管理责任人,定期校验、维护,并做好检查记录。
安环部负责公用防护器具管理状况的检查监督。
6.4 防范措施管理
6.4.1 安环部负责组织公司年度职业危害防治计划和方案的编制,人力资源部协助,公司所有相关部门参加编制,公司安委会负责编制过程的指导、监督。
该计划、方案应
在每年1月的上半月由安环部向总经理提交。
6.4.2 安环部根据总经理批准的年度职业危害防治计划,在每年的1月和7月上旬分别完成上半年和下半年计划及实施方案的编制,同时总结上半年或全年的计划完成情况。
公司各部门根据计划履行各自职责,保障计划和方案的实施,并由公司考核小组纳入考核目标。
安委会负责实施过程的协调和支持。
6.4.3 安委会负责组织制订急性职业病危害应急预案和处理措施(可包含在相关应急预案中),人力资源部、安环部负责组织培训,安委会负责培训的监督与协调。
6.4.4 对由于违反“三同时”原则、职业卫生设施维护管理失职、违章作业与违章指挥、职业危害因素识别错误等原因导致的职业卫生事故及职业病事故,按《生产安全事故管理制度》进行调查处理。
上述行为构成犯罪的,交由司法机关处理。
7.职业健康监控
7.1 职业健康检查管理
7.1.1人力资源部负责组织管理新员工入职前的职业健康检查。
安环部依据相关标准(《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等)提供有关岗位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和检查要求。
7.1.2 长期频繁接触有毒有害物质或其他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作业岗位、管理岗位员工,由人力资源部按相关标准定期组织职业健康检查。
7.1.3 因应急抢险、意外事故等原因接触大剂量或高浓度有毒有害物质及受到其他职业危害因素影响的员工,由人力资源部负责组织应急性职业健康体检。
安环部负责提供有毒有害物质或其他职业危害因素的信息。
7.1.4 人力资源部根据员工的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合理调整员工工作岗位。
不得安排上岗前未经职业健康检查的人员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不得安排有职业禁忌症的员工从事禁忌作业。
所有体检结果均应告知本人。
7.1.5 员工离职时,应进行离职体检,检查项目应与本人在岗期间可能受到的职业健康危害相对应,由安环部负责确定,人力资源部负责实施。
7.2 健康监护档案管理
7.2.1 人力资源部负责员工健康监护档案的建立、保存和及时更新。
7.2.2 健康监护档案的基本内容为:
①从业人员职业史、既往史和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史;
②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结果;
③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及处理情况;
④职业病诊疗等有关健康资料;
⑥职业禁忌症、职业病处理意见。
7.2.3 员工离职时有权索取本人的健康监护档案复印件,人力资源部负责复印件的签章。
离职员工的健康监护档案应长期保存。
7.3 职业病管理
7.3.1 员工出现疑似急性或慢性职业病症状时,所在部门应及时告知安环部和人力资源部。
当出现群体性疑似急性职业病症状(≥3人,症状相同或类似)时,有关部门应立即向总经理和安环部、人力资源部报告,并启动相关应急预案。
7.3.2 人力资源部负责组织疑似职业病员工的职业病诊断、鉴定,负责确诊患职业病的员工的治疗、康复、定期检查和社会保障管理,并按有关规定和程序向政府职能部门报告。
安环部负责提供相关员工作业场所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危害因素。
7.3.3 在疑似职业病病人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公司不得解除或者终止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
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医学观察期间的费用由公司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