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患者良肢位的摆放[优质ppt]
良肢位的摆放ppt课件
![良肢位的摆放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d940bc0f524ccbff12184f7.png)
良肢位摆放
截瘫患者 良肢位摆放
良肢位摆放
四肢瘫患 者良肢位摆放
? 仰卧位
? 上肢 肩可以放置在内收位、中立位或前身的位置, 肘伸直,腕背伸约30-40度,手指稍屈曲,拇指对掌。
? 下肢 伸髋并稍外展,伸膝但避免过度伸展,踝背屈 至中立位,两侧髋关节外侧各放一小枕,以保持髋 关节外展而不旋转。
?2、床上的侧方移动
? 患者仰卧位,健足置于患足下方,健 手将患手固定在胸前,利用健侧下肢将 患侧下肢抬起向一侧移动,用健足和肩 支起臀部,同时将臀部移向同侧,臀部 侧方移动完毕后,再将肩、头向同方向 移动。
3、由卧位到床边坐位 ?独立从健侧坐起:
?独立从患侧坐起:
?治疗师辅助下坐起: ?患者侧卧位,两膝屈曲。
? 患者健手支撑于轮椅远侧扶手,患手放于胸 前或腹部,患足位于健足稍后方。
? 患者向前倾斜躯干,健手用力支撑,抬起臀 部,以双足为支点旋转身体直至背靠轮椅。
? 确信双腿后侧贴近轮椅后正对轮椅坐下。
?辅助下由床到轮椅转移
?被动转移
?将轮椅斜向45°左右靠近床,并打开轮 椅的侧门(靠近患者健侧)
?治疗师半蹲在病人前,用双膝顶住患者 的双膝,把患者的双手至于治疗师的双 肩,治疗师双手分别提住患者两侧的裤 腰
?治疗师先将患者双腿放于床边,然 后一手托着位于下方的腋下或肩部, 另一手按着患者位于上方的骨盆或 两膝后方,命令患者向上侧屈头部。
?治疗师抬起下方的肩部,以骨盆为 枢纽转移成坐位。
? 4、床与轮椅之间的转移 ? 独立由床到轮椅的转移:
? 患者坐在床边,双足平放于地面上。轮椅置 于患者健侧,与床成 45°角,制动,卸下近 床侧扶手,移开近床侧脚踏板。
良肢位摆放
良肢位的摆放PPT课件
![良肢位的摆放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3921892a32d7375a517805d.png)
良肢位摆放意义
保护肩关节、防止肩关节半脱位; 保护骨盆,防止骨盆后倾和髋关节外旋、外展; 保护足踝,预防足下垂,足内翻; 预防患肢水肿、关节畸形及失用性综合征; 预防坠积性肺炎、深静脉血栓或静脉炎; 有效提高脑卒中软瘫期病人压疮的治愈率; 保持血液循环顺畅, 抑制痉挛模式,早期诱发分离运动, 有效提高生存质
头颈部:枕于舒适位,避免头屈向患侧。
上肢:患侧充分前伸(枕头支撑)、肩屈 曲90-130度、肘伸展、腕背伸、前臂旋 前、手指伸展、掌心向下、健侧上肢自 然放置。
下肢:患侧髋、膝屈曲,呈向前迈步状 态(枕头支撑)、踝关节背屈,健侧下 肢自然放置。轻微屈膝。
良肢位摆放方法——桥式运动
仰卧位,双腿屈曲,双足底平踏在床 面上
上肢:肩前伸、肘伸展 、腕背伸、前臂 旋后、掌心向上、拇指外展 、手指分开 伸展(可以防止上肢内收、内旋。挛缩和 手的浮肿)。
下肢:髋部垫软枕,稍内旋,下肢中立位, 膝轻度屈曲位,踝关节90°、足尖向上。
少取仰卧位
(长时间仰卧会出现姿势异常)
良肢位摆放方法——患侧卧位
头颈部:枕于舒适位,略屈曲,躯干后背部 放置枕头支撑。
上肢 :患侧前伸(与躯干不小于90°)肩部 向前、患肩屈曲、肘伸展、前臂旋后、腕 背伸、掌心向上、五指外展,健侧置于身 体上。
下肢:患侧在后、髋伸展、膝略屈曲,踝 关节背屈,保持90°。健侧髋、膝均屈曲, 置于身前枕头上。
确保肩胛骨处于向前位,防止肩胛骨回缩 及受压。
鼓励患侧卧位
良肢位摆放方法——健侧卧位
康复医师+康复治疗师,护士并不参与。(16.12%) 医生+康复科治疗师,护士配合。(19.35%) 康复治疗师负责+护士长具体安排,责任护士执行。(9.67%) 专职护士负责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6.45%)
良肢位的摆放ppt课件
![良肢位的摆放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1f0150431126edb6e1a102b.png)
(图中阴影代表患侧肢体)
(四)
坐位
保持患
者躯干的端正,防止
躯干后仰,为此可以
用大枕垫于身后,使
髋关节屈曲90º,将
双上肢置于可调节桌
上,肘及前臂下方垫
软枕,以防肘部受压。
(图中阴影代表患侧肢体)
脑卒中后良肢位的摆放
前言
脑卒中又称脑血管意外,发病率为 182/10万,致残率86.5%,最常见的残疾是表现 为运动功能障碍 。
一、良肢位的概念
良肢位:又称抗痉挛体位,是 指为防止或对抗痉挛模式的出现、保护 肩关节以及早期诱发分离运动而设计的 一种治疗体位。
二、良肢位摆放的目的
1.促进运动功能恢复 2.减少残障的发生 3.提高病人的生活生命质量
软瘫期的良肢位摆放是早期抗痉挛 治疗的重要措施之一。
四、四种良肢位
(一)仰卧位 (二)患侧卧位 (三)健侧卧位 (四)坐位
(一) 仰卧位
患侧肩关节及上臂 下方垫一长枕,以保 持肩关节充分前伸、 肘关节伸展和腕关节 背伸,用一长枕垫在 患侧臀以及大腿的下 方,防止髋关节外旋。
(图中阴影代表患侧肢体)
(图中阴影代表患侧肢体)
患侧卧位的优点
1.增加了对患侧的知觉刺激输入,并使整个患 侧被拉长,从而减少和控制痉挛的发生; 2.不影响健侧手的正常使用。 因此是所有体位中最重要的体位。
★是最佳体位。
(三)健侧卧位
在患者胸前置一软枕, 以保持躯干呈完全侧卧 位,患侧上肢充分前伸, 肩关节屈曲100º左右, 腕指关节伸展放在枕上。
二、良肢位摆放的目的
4.早期良肢位摆放可为后期康复治疗打下良好 的基础,不同程度地降低患者致残率,为家 庭和社会减轻负担。
最新提高脑卒中患者良肢位摆放的有效率PPT课件
![最新提高脑卒中患者良肢位摆放的有效率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b00be9f2b160b4e777fcf37.png)
对策拟定
对策实施与 检讨 效果确认
标准化
程前 胡芳
叶海兰 张燕
检讨与改进 成果发表
张燕 陈兴欣
四 现状把握
一对象:脑卒中患者的人数 时间:2014年6月1日—2014年8月31日 方法:圈员担任调查员 结果:脑卒中患者人数例60,其中其中良肢位摆放不规范24例 二:数据收集结果的分析
72 √
胡 2014.11.17-11.23 袁 2014.11.24-11.28
陈 2014.11.29-12.03
72 √ 76 √ 74 √
张 2014.12.03-2015.01.03 程 2014.12.03-2015.01.03 卢 2014.12.03-2015.内容:
1、制订规范化流程
仰卧位:患侧上肢,肩胛骨尽量向前伸,在肩胛骨下面垫一软垫 ; 肩关节向外展与 身体成 45°角; 肘关节、腕关节伸展,掌心向上;手指伸展略分开,拇指外 展。
患侧下肢,在腰和髋部下面垫个软垫,髋关节稍向内旋; 膝关节稍弯曲,膝
下可垫一小枕;踝关节背曲,足尖向上,防止足下垂。脚底不要接触任何东西 。
患侧下肢:健肢在前,患肢在后,患侧膝、髋关节屈膝,稍稍被动背屈踝关节
健侧下肢髋、膝关节屈曲,由膝至脚部用软枕支持,避免压迫患侧下肢肢体。
2、进行专科知识培训及考核
主要原因
护士专业知识不足 健康教育缺乏 质控力度不够 辅助设施不全 护士关注度不够 合计
例/人数 8 6 6 2 2 24
百分比
33.4 25.0 25.0 8.3 8.3
100.0
累计百分比
33.4 58.4 83.4 91.7
100.0
改善前柏拉图
穿脱衣和良肢位的摆放PPT医学课件
![穿脱衣和良肢位的摆放PPT医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7f5636d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c6.png)
良肢位的摆放
一、良肢位的重要意义: • 当老人卧床时,正确的卧位对于减少疲劳、增进舒适、治疗疾
病、减轻症状、预防并发症等能起到良好的效果。 • 尤其是当老年人因为脑卒中等原因发生肢体偏瘫时,正确的卧
位十分重要,可以防止肌肉痉挛和关节脱位等问题的发生。 二、良肢位的概念:
为了保持肢体的良好功能而将其摆放在一种体位或姿势,是从 治疗护理的角度出发而设计的一种临时性体位。
•自立度较高的被护理者:端坐的稳定性,需要对方站起来,可能摔倒 自行脱去裤子:左偏瘫向被护理者打招呼,拉上窗帘,右手尽量向下退,脱下右腿的裤腿; 左侧脱至膝盖,把右侧脱下来,将患侧腿放在健侧腿上,把裤子脱下; 自行穿上裤子:左偏瘫用右手把左腿放在右腿上,把裤子套在左脚踝处,拿裤子别掉地上, 再穿右侧裤子,站起来把裤子穿上;
展,拇指指向外方,下肢伸展 ③ 臀部垫起:防止髋后缩 ④ 患腿大腿外侧垫枕头:防止大腿外旋
16
• 良肢位摆放——健侧卧位
• 要点: ① 头用枕头支撑,不向后扭转 ② 躯干大致与床面垂直 ③ 患者肩充分前伸,肘和腕伸展,整个上肢
置于前面的枕头上 ④ 患侧下肢髋、膝屈曲似踏出一步 ⑤ 健侧上下肢放在任何舒适的位置
新衣服盖住旧衣服;
脱下左侧衣服塞入老人身下,
请老人稍微右倾;脱掉旧衣服,
盖住新衣服,遵循脱健穿患的原则;
减少皮肤的外露,不能通过床头,
用新衣服盖住患侧,
仰卧位转换为侧卧位,
要侧头垫脚,穿新衣服,
握仰卧位;穿健侧的衣袖,
13
整理衣服,确认感受;
• 卧床时裤子的穿脱:右偏瘫 仰卧用左手往下脱,蹬床, 先让老人把左侧脱下来, 支撑腰部,从腰部脱下; 托脚后跟, 脱掉后放入脏衣篮; 健侧自己穿好,抬腰, 若腰部不能抬起来, 先让老人变为侧卧位 整理衣服, 确认老人是否舒服;
良肢位的摆放ppt课件
![良肢位的摆放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329500983c4bb4cf7ecd1c7.png)
为什么要进行良肢位摆放
• 脑卒中患者早期长时间的卧床和制动易引 发褥疮、坠积性肺炎等严重并发症,故应 尽早采用正确的体位和体位转换。患侧卧 位可强化患侧伸肌的优势,健侧卧位可强 化患侧屈肌优势,仰卧位可强化伸肌优势, 通过不断的体位转换可使肢体的伸屈肌张 力达到平衡,预防痉挛。
3
为什么要进行良肢位摆放
16
小结
• 良肢位在卧位摆放中,始终要注意让患者保持防 止痉挛模式,注意肩关节不能内旋,髋关节不能 外旋,各种卧位要循环交替。
• 患者侧卧位时,由于肩关节容易受损害,对肩关 节要更加细心防护,同时身体不可翻的过度,以 保证患侧肩不被压在身体下面。
• 无论何种体位,均需2小时翻身一次,并按摩受压 部位,促进血液循环,同时,在良肢位摆放中可 充分利用小垫或软枕,以抬高患肢,促进静脉回 流。
5
仰卧位方法
• 头部放在枕头上,稍偏向健侧,面部朝向 患侧,枕头高度要适当,胸椎不得出现屈 曲。患侧臀部下方垫一个枕头使患侧骨盆 向前突,用以防止髋关节屈曲、外旋。患 侧肩关节下方垫一个小枕头使肩胛骨向前 突。上肢肘关节伸展,置于枕头上,腕关 节背伸,手指伸展。下肢大腿及小腿中部 外侧各放一沙袋防止髋关节外展、外旋、 腘窝处垫一小枕头以防止膝关节过伸展。
17
为什么要进行良肢位摆放?正确的床上体位对避免异常模式是相当重要的而实际上每种体位都是为以后独立运动做准备尽管这不能防止所有的痉挛发生但在急性期正确的体位摆放将大大减少痉挛的发展同时也将会缩短整个康复过程
偏瘫患者如何进行良肢位摆放
1
良肢位的定义
• 又称抗痉挛体位,是指患者在卧位或坐位 时躯干及四肢所处的良好体位,是从治疗 护理的角度出发而设计的一种临时性体位。 良肢位的摆放是为了预防可能出现的上肢 屈肌痉挛、下肢伸肌痉挛的模式,适用于 脑卒中的早期康复治疗。
脑卒中良肢位的摆放ppt课件
![脑卒中良肢位的摆放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28b002a0740be1e650e9ab7.png)
8
9
下肢伸展共同运动模式: 髋关节:后伸、内收、内旋 膝关节:伸直 踝关节:跖屈、内翻
10
11
偏瘫后的肢体痉挛模式 上肢屈曲、下肢伸展为主的 运动模式
12
正确卧床的目的
1、预防压疮
2、抗痉挛模式
13
方法
1、抗痉挛体位(良肢位)摆放 2、定时更换
14
仰卧位
15
健侧卧位
16
患侧卧位
3
上肢共同运动
上肢屈曲共同运动模式: 肩胛带:回缩、上提 肩关节:后伸、外展、外旋 肘关节:屈曲 前臂:旋后(旋前)
4
5
上肢伸展共同运动模式: 肩胛骨:前伸、下推 肩关节:伸展、内收、内旋 肘关节:伸展 前臂:旋前
6
7
下肢共同运动
下肢屈曲共同运动模式: 髋关节:前屈、外展、外旋 膝关节:屈曲 踝关床应放平,床头不应抬高 手中不要放置任何东西来对抗屈肌痉挛 与床平行 枕头大小合适 足底不放置任何东西
18
结束! 谢谢!
19
脑卒中良肢位的摆放 (卧位)
康复科
1
脑卒中的运动模式
1、联合反应 联合反应是指偏瘫时,当健侧肌肉用 力收缩时,其兴奋可波及患侧,而引起患 侧肌肉的收缩。 紧张性姿势反应
2
2、共同运动 是病理性的异常运动模式,是指偏瘫患 者期望能够完成某项活动时所引发的一种 组合运动,但它们是定型的,无论从事哪 种活动,参与活动的肌肉及肌肉反应的强 度都是相同的,没有选择性运动。
脑卒中康复病人良肢位摆放ppt课件
![脑卒中康复病人良肢位摆放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5dfaaad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22dc448.png)
仰卧位
头部垫薄枕
仰卧位
注意:不在手心及足底部放置硬物而加重痉挛。
仰卧位
注意:不在手心及足底部放置硬物而加重痉挛。
患侧卧位
背后给予多个软枕垫实
髋关节屈曲近90度
患侧肘及前臂下垫软枕
床上坐位
坐在椅子上/轮椅上
椅上坐位
床上坐位
椅上坐位 握小立柱
Company Logo
谢 谢
将患肩向前拉出以避免受压和后缩,患臂前伸,前臂外旋,掌心向上,手中不应放置任何东西
健侧上肢放在身上或后边的软枕上,避免放在身前,以免因带动整个躯干向前而引起患侧肩胛骨后缩
患侧下肢轻度屈曲:髋关节略后伸,膝关节略屈曲,放置舒适
患侧踝关节置于屈曲90度,防止足下垂
患侧卧位
健侧腿屈髋屈膝向前放于长枕上
注意:患肢勿受压
2、方法二—健侧卧位
健侧在上,患侧在下 该体位为患者最舒适的体位
患侧髋关节和膝关节前屈90度,至于另一软枕肘上
患侧踝关节不能内翻悬在软枕边缘,以防足内翻下垂
患者胸前放一软枕,患侧上肢伸展;肩关节向前向外伸;前臂旋前;手指伸展、掌心向下
健侧卧位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侧卧位
2、方法三—患侧卧位
患侧在上,健侧在下 该体位是最重要的体位,也是偏瘫患者首选的体位 可通过健侧肢体早日进行一些日常活动 可通过自身体重对患侧肢体的挤压,刺激患侧本体感受器,强化感觉输入
脑卒中病人良肢位摆放
良肢位摆放的目的及意义 良肢位摆放的方法 —仰卧位 —健侧卧位 —患侧卧位 —坐位
学习内容
良肢位用于脑损伤病人,是根据患者疾病的特点设计的一种治疗性体位 预防或减轻痉挛和畸形的出现 早期诱发分离运动 预防以后出现并发症及继发性损害
脑卒中患者良肢位的摆放 ppt课件
![脑卒中患者良肢位的摆放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5c814a9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33.png)
良肢位摆放的必要性
1、早期脑卒中患者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床上渡过的,
因此采取正确的体位非常重要。
2、良肢位摆放是对中风患者早期最基础的治疗,对 抑制痉挛模式(上肢屈肌痉挛、下肢伸肌痉挛)、预 防肩关节半脱位、早期诱发分离运动等均能起到良好 的作用。
仰卧位注意事项
1.骶尾部、足跟和外踝等处发生褥疮的危险性增加。 2.避免被子太重而压迫偏瘫足造成足尖的外旋。 3.避免使用过高的枕头,头部不要有明显的左右偏斜 (可以稍偏向患侧 )
患侧卧位注意事项
• 此侧卧位躯干应稍稍后仰,偏瘫侧肩部略向前伸,避 免偏瘫侧肩部过多承受身体压力而引起疼痛;
• 保持偏瘫侧肩胛骨前伸位时,不能直接牵拉患侧上肢, 以避免对患侧肩关节的损伤。
注意事项
1.良肢位是早期脑卒中病人床上的正确体位,当病人可 以离开床活动进行锻炼时,夜间睡眠则不应强制患者于 某一体位,应以舒适、保证休息为主。 2.任何一种体位都是临时性的,不应超过2小时,以防 发生压疮。 3.床应放平,不主张抬高床头及半坐卧位,此体位受迷 路反射影响使下肢伸肌张力升高。 4.床上卧位期间,尽可能从患侧接触患者,特别是有左 侧忽略症时,如床头柜摆在患侧,所有的人员都从患侧 接触患者。 因良肢位有效的预防并发症和各种继发性障碍,有利于 日后的功能恢复,故要求早期病人要保持体位正确。
2023最新整理收集 do something
脑卒中患者良肢位的摆放
目录
一、良知位的概念、神经反射及相关 概念的分析 二、良知位摆放的必要性、开始时间、作 用及原理 三、五种良知位的摆放及注意事项
完整版脑卒中患者的良肢位摆放的图片
![完整版脑卒中患者的良肢位摆放的图片](https://img.taocdn.com/s3/m/56464f2228ea81c759f578bf.png)
早期的良肢位摆放注:阴影部分是偏瘫侧我以下说的体位适用于所有中风患者。
、肘伸直、五指45°一、仰卧位。
健侧肢体自然摆放。
患侧肩胛后垫枕,患侧肩关节外展分开伸直、掌面向上。
患侧腿外侧垫枕,保证髋关节无外旋,正直。
二、健侧卧位。
健侧肢体自然摆放。
患侧上肢前伸、垫枕。
患侧下肢自然屈曲,于患足下垫枕,防止患足内翻。
三、患侧卧位。
健侧自然摆放。
患侧上肢拉出前伸、避免被挤压,手掌朝上。
患侧下肢自然在早,在不同的偏瘫分期有不同的定义。
中风患者的体位摆放,所谓“良肢位”屈曲摆放。
,良肢位指抗痉挛体位。
痉挛期,良肢位只要是功能位摆放。
而在“”期,也就是“软瘫期”、早期,中风患者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床上渡过的,因此,采取什么样体位非常1重要。
2、良肢位摆放是对中风患者早期最基础的治疗,对抑制痉挛模式(上肢屈肌痉挛、下肢伸肌痉挛)、预防肩关节半脱位、早期诱发分离运动等均能起到良好的作用。
3、一般建议2小时变换一次患者的体位,当患者能在床上翻身或主动移动时,可适当改变间隔时间。
仰卧位:1.床铺必须尽量平整2.头位要固定于枕头上,不要灵活能动3.双侧肩关节:固定于枕头上5.偏瘫侧上肢:固定于枕头上和躯干呈90度角伸直;肘、腕、指关节尽量伸直固定于枕头上;偏瘫侧上肢也放同一枕头上:偏瘫侧臀部6.·患侧卧位:1.床铺必须尽量平整 2.头位要固定3.躯干略为后仰,背后和头部放一枕头固定4.偏瘫侧肩关节:向前平伸内旋5.偏瘫侧上肢:和躯干呈90度角,在床铺边放一小台子,手完全放上;肘关节尽量伸直,手掌向上6.偏瘫侧下肢:膝关节略为弯曲,臀部伸直7.健侧上肢:放在身上或枕头上8.健侧下肢:保持踏步姿势,放枕头上;膝关节和踝关节略为屈曲健侧卧位:·1.床铺必须尽量平整2.头位要固定,和躯干呈直线3.躯干略为前倾4.偏瘫侧肩关节:向前平伸5.偏瘫侧上肢:放枕头上,和躯干呈100度角6.偏瘫侧下肢:膝关节、臀部略为弯曲;腿脚放枕头上7.健侧上肢:病人怎么舒适怎么睡8.健侧下肢:膝关节、臀部伸直·床上坐位:1.床铺尽量平,病人下背部放枕头2.头部:不要固定,能自由活动3.躯干:伸直4.臀部:90度屈曲,重量均匀分布于臀部两侧5.上肢:放在一张可调节桌上,上置一枕头坐在椅子或轮椅上:·1.下背部放置一个枕头2.病人双手前伸,肘放在桌上,转移双手正确姿势3.双足平放地上,或平凳上。
提高脑卒中患者良肢位摆放的有效率ppt课件
![提高脑卒中患者良肢位摆放的有效率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65a101b27284b73f24250dc.png)
=53.8 ℅
21
(二)无形成果
积极性 品管手法
解决问题能力
5 4 3 2 1 0
沟通协调能力
改善后 改善前
责任心
凝聚力
自信心
22
十 标准化
23
十一 检讨及改进
24
主要原因
护士专业知识不足 健康教育缺乏 质控力度不够 辅助设施不全 护士关注度不够
合计
例/人数 8 6 6 2 2 24
百分比
33.4 25.0 25.0 8.3 8.3
100.0
累计百分比 33.4 58.4 83.4 91.7
100.0
9
改善前柏拉图
100
100 100
91.7
80
83.4
80
A
良肢位摆放实施表格及质控表
格顺利制定,质控实施的效果显著 提高。
C
100
对策效果确认8:0
60
40
20
0
改善前 改善中 改善后
19
九 效果确认
(一)有形成果
1 改善后数据 调查时间: 2014.12.03-2015.01.03 调查方式:调查一个月的脑卒中患者人数为26人 调查结果:良肢位摆放规范人数24 调查者:叶海兰
定时召开公休会,为患者讲解良 肢位摆放知识
选定3名圈员为质控员,制定良 肢位摆放实施表格及质控表格, 1名圈员质控实施的效果 制定质控考核措施,纳入绩效考 核
评价 可圈 行能 性力 41 37 43 39
37 35
41 31
39 37
脑卒中患者的良肢位摆放的图片
![脑卒中患者的良肢位摆放的图片](https://img.taocdn.com/s3/m/b2a23a7fb307e87101f696bb.png)
早期的良肢位摆放注:阴影部分是偏瘫侧我以下说的体位适用于所有中风患者。
一、仰卧位。
健侧肢体自然摆放。
患侧肩胛后垫枕,患侧肩关节外展45°、肘伸直、五指分开伸直、掌面向上。
患侧腿外侧垫枕,保证髋关节无外旋,正直。
二、健侧卧位。
健侧肢体自然摆放。
患侧上肢前伸、垫枕。
患侧下肢自然屈曲,于患足下垫枕,防止患足内翻。
三、患侧卧位。
健侧自然摆放。
患侧上肢拉出前伸、避免被挤压,手掌朝上。
患侧下肢自然屈曲摆放。
中风患者的体位摆放,所谓“良肢位”,在不同的偏瘫分期有不同的定义。
在早期,也就是“软瘫期”,良肢位只要是功能位摆放。
而在“痉挛期”,良肢位指抗痉挛体位。
1、早期,中风患者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床上渡过的,因此,采取什么样体位非常重要。
2、良肢位摆放是对中风患者早期最基础的治疗,对抑制痉挛模式(上肢屈肌痉挛、下肢伸肌痉挛)、预防肩关节半脱位、早期诱发分离运动等均能起到良好的作用。
3、一般建议2小时变换一次患者的体位,当患者能在床上翻身或主动移动时,可适当改变间隔时间。
仰卧位:1.床铺必须尽量平整2.头位要固定于枕头上,不要灵活能动3.双侧肩关节:固定于枕头上5.偏瘫侧上肢:固定于枕头上和躯干呈90度角伸直;肘、腕、指关节尽量伸直6.偏瘫侧臀部:固定于枕头上;偏瘫侧上肢也放同一枕头上·患侧卧位:1.床铺必须尽量平整2.头位要固定3.躯干略为后仰,背后和头部放一枕头固定4.偏瘫侧肩关节:向前平伸内旋5.偏瘫侧上肢:和躯干呈90度角,在床铺边放一小台子,手完全放上;肘关节尽量伸直,手掌向上6.偏瘫侧下肢:膝关节略为弯曲,臀部伸直7.健侧上肢:放在身上或枕头上8.健侧下肢:保持踏步姿势,放枕头上;膝关节和踝关节略为屈曲·健侧卧位:1.床铺必须尽量平整2.头位要固定,和躯干呈直线3.躯干略为前倾4.偏瘫侧肩关节:向前平伸5.偏瘫侧上肢:放枕头上,和躯干呈100度角6.偏瘫侧下肢:膝关节、臀部略为弯曲;腿脚放枕头上7.健侧上肢:病人怎么舒适怎么睡8.健侧下肢:膝关节、臀部伸直·床上坐位:1.床铺尽量平,病人下背部放枕头2.头部:不要固定,能自由活动3.躯干:伸直4.臀部:90度屈曲,重量均匀分布于臀部两侧5.上肢:放在一张可调节桌上,上置一枕头·坐在椅子或轮椅上:1.下背部放置一个枕头2.病人双手前伸,肘放在桌上,转移双手正确姿势3.双足平放地上,或平凳上【下载本文档,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更多精彩文章,期待你的好评和关注,我将一如既往为您服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良肢位摆放的开始时间
1.患者病情稳定在监护病房就应该进行。康复越早,肢 体功能恢复越好。 2.有研究者认为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护理介入时间越早 越好,因为肢体功能在脑卒中后3个月内恢复最快,在 神经功能恢复的高峰期给予强化训练,即在入院急性 期在治疗的同时进行良肢位的摆放并坚持全过程。
良知位摆放的作用
五种良肢位的摆放
脑卒中病人体位摆放
仰卧位(尽量少用)
要点: • 1:头部放在枕头上,面部转向患
侧。枕头高度适当,不可太高导 致胸椎屈曲。 • 2:患侧肩部垫枕头,防止肩胛骨 后缩、上肢用枕头垫高,肘关节 、腕关节、手指伸直。 • 3:髋关节、大腿下、膝关节下垫 枕头,防止髋外旋,膝过伸。 • 因仰卧位受各种反射的影响出现 姿势异常,且易出现压疮,因此 要尽量减少仰卧的时间 • (图中阴影代表偏瘫侧)
脑卒中患者良肢位的摆放
目录
一、良知位的概念、神经反射及相关 概念的分析 二、良知位摆放的必要性、开始时间、作 用及原理 三、五种良知位的摆放及注意事项
四、视频分享
良知位的概念?
良肢位是为了保持肢体的良好功能而将其摆放在一种体 位或姿势,是从治疗护理的角度出发而设计的一种临时 性体位。
良肢位是早期抗痉挛的重要措施之一,这种良肢位(又 称抗痉挛体位)能够使偏瘫后的关节相对稳固,可以有 效预防上肢屈肌、下肢伸肌的典型痉挛模式,同时也是 预防以后出现病理性运动模式的方法之一。
脑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中病人体位摆放
患侧下方卧位(推荐采用) 要点: 1. 枕头高度适当,使颈椎略向健侧屈。 2.躯干略为后仰,背后枕头固定 3.偏瘫侧肩关节:向前平伸,使肩胛 骨着床。 4.偏瘫侧上肢:和躯干呈90度角,;肘关 节尽量伸直,手掌向上,手指伸开。 5.偏瘫侧下肢:膝关节略为弯曲,髋关 节伸直 6.健侧上肢:放在身上或后面枕头上 7.健侧下肢:保持迈步姿势,放枕头上; 膝关节和踝关节略为屈曲 因该体位可以保持对偏瘫侧的刺激, 而且可以预防痉挛,促进早期出现正 常分离运动,故推荐采用。但要避免 姿势不对导致肩关节压迫。 (图中阴影代表偏瘫侧)
错误
注意事项
1.良肢位是早期脑卒中病人床上的正确体位,当病人可 以离开床活动进行锻炼时,夜间睡眠则不应强制患者于 某一体位,应以舒适、保证休息为主。 2.任何一种体位都是临时性的,不应超过2小时,以防 发生压疮。 3.床应放平,不主张抬高床头及半坐卧位,此体位受迷 路反射影响使下肢伸肌张力升高。 4.床上卧位期间,尽可能从患侧接触患者,特别是有左 侧忽略症时,如床头柜摆在患侧,所有的人员都从患侧 接触患者。 因良肢位有效的预防并发症和各种继发性障碍,有利于 日后的功能恢复,故要求早期病人要保持体位正确。
仰卧位注意事项
1.骶尾部、足跟和外踝等处发生褥疮的危险性增加。 2.避免被子太重而压迫偏瘫足造成足尖的外旋。 3.避免使用过高的枕头,头部不要有明显的左右偏斜 (可以稍偏向患侧 )
患侧卧位注意事项
• 此侧卧位躯干应稍稍后仰,偏瘫侧肩部略向前伸,避 免偏瘫侧肩部过多承受身体压力而引起疼痛;
• 保持偏瘫侧肩胛骨前伸位时,不能直接牵拉患侧上肢, 以避免对患侧肩关节的损伤。
良肢位摆放的原理
二、痉挛期良肢位的摆放 (Brunnstrom3-4级)
痉挛姿势表现为:
上肢的肩下沉后缩、肘关 节屈曲,前臂旋前、腕关节掌 屈
下肢的髋关节外展外旋, 髋膝关节伸直、足下垂内翻。
偏瘫的异常模式
五种良肢位的摆放
偏瘫早期卧床可采取 仰卧位 健侧卧位 患侧卧位 床上坐位 轮椅坐位 5种姿势轮换,最好多采取患侧卧位, 仰卧位一般要相对少采用。
(1)预防骨胳肌畸形 (2)预防褥疮 (3)预防循环功能异常(血液及淋巴) (4)向大脑传入正常冲动,中风病人有暂时传入功
能丧失 (5)增加病人对于患侧的感知能力。
良肢位摆放的原理
一、软瘫期良肢位的摆放 (Brunnstrom1-2级)
由于肱骨头的2/3处于关节囊外, 肩关节自身的稳定性较差,脑卒 中处于此期因患肢的肌力和肌张 力均下降,肩关节周围的固定机 构强度降低,加上患肢本身的重 力作用,使肱骨头易于脱出关节 囊致肩关节半脱位,因此早期就 应开始预防,在各种体位中均应 保持肩胛骨的正确位置。
良肢位摆放的必要性
1、早期脑卒中患者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床上渡过的,
因此采取正确的体位非常重要。
2、良肢位摆放是对中风患者早期最基础的治疗,对 抑制痉挛模式(上肢屈肌痉挛、下肢伸肌痉挛)、 预防肩关节半脱位、早期诱发分离运动等均能起 到良好的作用。
3、一般建议2小时变换一次患者的体位,当患者能在 床上翻身或主动移动时,可适当改变间隔时间。
脑卒中病人体位摆放 患侧上方卧位
要点: 1.躯干略为前倾 2.偏瘫侧上肢:放胸前枕头上, 肩关节向前平伸,肘关节伸 直,手指伸开。 3.偏瘫侧下肢:膝关节、髋关 节略为弯曲;腿脚放枕头上, 呈迈步状。 4.健侧上肢:病人怎么舒适怎 么放 5.健侧下肢:膝关节略屈曲, 髋关节伸直。 (图中阴影代表偏瘫侧)
脑卒中病人体位摆放 床上坐位
要点: 1.床铺尽量平,病人下背 部放枕头 2.头部:不要固定,能自 由活动 3.躯干:伸直 4.臀部:90度屈曲,重量 均匀分布于臀部两侧 5.上肢:放在一张可调节桌 上,上置一枕头
错误
脑卒中病人体位摆放 轮椅坐姿
要点: 1.腰部放置一个枕头促进躯干保 持伸展。 2.病人双手前伸,肘放在桌上, 转移双手正确姿势 3.臀部要尽量坐在轮椅坐垫的最 后方,防止身体下滑,造成下肢 伸肌张力过高。 4.双足平放地上,或平凳上 (图中阴影代表偏瘫侧)
健侧卧位注意事项
• 手腕呈背伸位,防止手屈曲在枕头边缘
• 足不能内翻悬在枕头边缘
• 两腿之间用枕头隔开
健侧卧位是患者最舒适的体位, 也对患侧肢体有益。
畅想网络
Imagination Network
感谢观看!
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