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克菲勒研究报告

合集下载

19601980年美国财团研究——以洛克菲勒财团为例

19601980年美国财团研究——以洛克菲勒财团为例
V
military industry, finance etc. In politics, each consortium did there best to their financial group. On one hand, they used foundation and associations to make influence to the American political; On the other hand, they sponsored election or directly elect to cast for their financial group's interests.
河南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1960-1980年美国财团研究--以洛克菲勒财团为例 姓名:郭超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勒财团为例,简要描述了该财团在这一时期的发展概要,并总结出美 国财团在 1960——1980 年的发展特点及规律。本文着重讲述了美国财团的历史背景、 发展概况及特点。指出美国财团的形成是美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同时也是资本 主义由自由竞争阶段进入垄断阶段的必然要求。
二很多中小企业组建成为少数大企业这些企业却在本部门中占居优势地位而到了1905年之后这种合并就大量减少表1118951920年美国公司各种合并方式的比重年份数家公司合并为一家大公司大公司兼并数家公司合并为一家大公司大公司兼并189519041905191419151920835525345165475655872537524128463476从此表我们不难看出一方面从1895年至1920年间由数家小企业合并成为一家大企业的现象减少了
American politics is actually reflect the U.S. economy, because the major american consortia formed an effective balance, so the U.S. antitrust law can work. The U.S. economy advocats a lightly attitude, therefore the U.S. government for the monopoly of consortia used more quashing way, for preventing a consortium or an enterprise excessive grows.

性是本能

性是本能

性是本能弗洛伊德因研究歇斯底里症,而发现性欲是影响人类生活的一股强大力量;接着他又发现,虽然受到习惯和礼教的束缚,性欲在本能的无意识中,仍然左右着人生的方向。

弗氏对此大感惊讶,于是他不得不向世人发出警告——人们应该正视性的问题了。

性没有罪,它只是一种本能,有罪的是我们的想法。

美国学术研究协会中的性问题研究委员会,在洛克菲勒财团的支持下,以印第安纳大学的金赛博士为中心,结合了一群专家,组成调查团,从全国选出五千人,一一进行详细的面谈,历经十年的调查与研究,最后提出了一份报告——“男性的性行为”。

报告中指出,美国男子每二十人中有十九人,在其一生中的某一个时期,曾有过违反法律的性行为;有婚前性行为经验者,小学学历的高达90%,大学学历的为67%;此外自慰的比例竟意外地高;已婚男子和妻子之外的女子发生性行为者,高达50%。

这份报告无意中揭发了许多存在已久的社会问题。

在日本所做的研究,规模虽然没有美国那么大,但是仍然在确实地进行中。

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的研究报告相比较,丝毫无法证明战后青少年的性道德意识薄弱。

事实上,性行为开始的年龄以战后的青少年较低,但是产生性欲的年龄则几乎相同(不过有些特殊的例子显示,战前的青少年较早)。

所以,在战前性欲和实际性行为的年龄差距甚大,形成了一种异常现象。

在台湾也针对目前社会中所发生的性行为做了详细的调查,但还是不够完整,即使是对其中较特殊的例子加以深入研究,也无法认定是完全准确的。

想要研究性行为,尤其是要弄懂所发表的统计数字,非拥有丰富的科学知识将不能为功。

例如:有关男性行为调查报告,如能正确了解其数字的意义,就会发现在其背后隐藏着许多社会问题,但这些数字对无法正确了解的人是有害的。

虽然我认为仅对性拥有正确知识是不够的,不过当我们以性本能为原动力,来发展人类的幸福生活时,这些正确知识已足以引导我们迈向光明、健康的人生。

就如同不懂马达的性能,便无法操作机械一般,假如我们缺乏性方面的正确知识,就无法把性本能提升为两情相悦或更高层次的两性婚姻。

双面人生:从敛财到散财——简述石油大王约翰洛克菲勒的一生

双面人生:从敛财到散财——简述石油大王约翰洛克菲勒的一生

13海外文摘OVERSEAS DIGEST 海外文摘2020年第3期总第790期No.3,2020Total of 7901 背景约翰·洛克菲勒是一位当代美国非常著名的私人慈善家和成功的企业家,他于1870年创立了标准国际石油,并且被认为是20世纪的首个美国亿万富翁。

在他的百年事业和人生当中,人们对他的争议不断,看法不同。

他很少亲自接受媒体的采访,不热衷于参加任何社交活动,因此,外界对他的慈善事业了解和关注程度非常有限,导致了外界对他的争议和传言也非常多。

《福布斯》杂志发布了一系列美国经济历史上15位最富有的美国人的名单,约翰·洛克菲勒位居了榜首。

但是,他之所以获得巨额生命和财富的原因是在过程中,他采用了许多手腕,通过一些非正常的手段打击竞争对手,但他实际上是一个虔诚的基督清教徒,从未吸烟或拒绝饮酒,过着严格的纪律和私人生活,一生节俭。

洛克菲勒退休以后,他将大部分生命和财产的捐赠奉献给了慈善事业,为比尔·盖茨和沃伦·巴菲特等其他当代美国的大亨和投资人树立了一个榜样,并且使他成为了现代的美国经济历史上最具传奇色彩和最具争议的一位传奇人物。

2 洛克菲勒的人生经历约翰·洛克菲勒于1839年出生于美国新泽西州里奇福德的一个农场。

他的祖父母亲是位虔诚的美国浸信会天主教徒,他始终坚信圣经中他所写的一切。

在母亲的深深影响下,洛克菲勒从小就开始深信这个宗教。

他不仅在生活中养成了节俭的良好习惯,而且在生活中养成了慈善的良好感觉。

他对于上帝的崇拜和敬意与之密切地相关,从向每个教堂成员捐赠几美分或一角的硬币到支持他的慈善事业。

1872年,约翰·洛克菲勒吞并了华盛顿和俄亥俄州地区的20多家煤矿和炼油厂,控制了该州90%的主要石油天然气业务。

同时,他直接控制了纽约和宾夕法尼亚州的主要石油天然气管道和所有的石油天然气卡车。

同时,他控制并接管了纽约和新泽西州高速铁路的车站和枢纽运输设施。

洛克菲勒研究报告

洛克菲勒研究报告

洛克菲勒研究报告洛克菲勒,这个名字在美国商业史上熠熠生辉。

他不仅是一位卓越的企业家,更是一个时代的象征。

通过对洛克菲勒的深入研究,我们能够汲取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洛克菲勒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家庭,但他从小就展现出了非凡的商业头脑和坚定的意志。

在成长过程中,他经历了许多困难和挑战,但始终没有放弃对成功的追求。

洛克菲勒的商业帝国始于石油行业。

在那个时代,石油产业刚刚兴起,充满了机遇和不确定性。

洛克菲勒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个商机,果断地投身其中。

他通过不断地优化生产流程、降低成本,以及精明的商业策略,逐步在竞争激烈的石油市场中占据了一席之地。

洛克菲勒深知规模经济的重要性。

他不断地兼并和收购其他石油企业,逐渐形成了庞大的垄断性商业帝国——标准石油公司。

这种垄断地位为他带来了巨大的财富和影响力,但也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争议。

在经营管理方面,洛克菲勒有着独特的理念和方法。

他注重人才的培养和选拔,建立了一支高效、忠诚的管理团队。

同时,他对企业的成本控制和效率提升极为重视,通过严格的财务管理和科学的运营模式,确保了企业的盈利能力和竞争力。

然而,洛克菲勒的成功并非一帆风顺。

他面临着来自竞争对手的激烈挑战,以及政府反垄断的压力。

但他凭借着顽强的毅力和灵活的应对策略,一次次化解了危机。

洛克菲勒不仅在商业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功,在慈善事业方面也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他意识到财富的积累不仅仅是为了个人的享受,更是为了回馈社会、推动社会的进步。

他成立了众多的慈善基金会,致力于教育、医疗、科学研究等领域的发展,为社会的福祉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洛克菲勒的成功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启示。

首先,要有敏锐的商业洞察力,善于发现潜在的商机。

其次,要有坚定的信念和不屈不挠的精神,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不轻易放弃。

再者,要注重人才的培养和团队的建设,依靠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实现企业的发展。

最后,要懂得回馈社会,将财富用于造福人类,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回顾洛克菲勒的一生,他的经历充满了传奇色彩。

鲍林DNA研究失败的原因探讨

鲍林DNA研究失败的原因探讨

鲍林DNA研究失败的原因探讨DNA 科学竞争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鲍林(Linus Pauling)、科里(Robert Corey)和英国卡文迪许实验室的沃森(James Watson)、克里克(Francis Crick)之间进行。

1953年2月21日,鲍林和科里在《自然》(Nature)发表研究简报"核酸的结构";(Structure of the Nucleic Acids):"根据X射线衍射图的主要特征和基本的分子结构原理,我们提出了核酸的结构。

这个结构包括三条互相缠绕的螺旋多核苷酸链磷酸基团沿分子的中心轴紧密堆积,戊糖残基围绕在周围,嘌呤和嘧啶向四周张开,平面与分子轴垂直。

";([1], p.346)1953 年初,鲍林和科里又在《美国科学院院刊》(Proceedings of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发表"为核酸设想的结构(";A Proposed Structure for the Nucleic Acids),详细给出了嘌呤碱与嘧啶碱位于分子的外侧,核苷酸链依靠磷酸之间的氢键结合的三链螺旋模型。

图1左为中心轴附近的三个四面体磷酸基团,实线圆圈代表氧原子,虚线圆圈代表磷原子;右图为24-残基7-转的单核苷酸链,四面体表示磷酸基团,呋喃核糖由连接它们的弧线表示。

([2], pp.87-88)。

1953 年4 月25 日,三篇DNA 结构的论文连续刊登在《自然》上,包括威尔金斯(Maurice Wilkins)、斯托克(Alex Stokes)、威尔逊(Herbert Wilson)的"脱氧戊糖核酸的分子结构";(Molecular Structure ofDeoxypentose Nucleic Acids),富兰克林(Rosalind Franklin)、戈斯林(Raymond Gosling)的"胸腺核酸钠的分子构型";(Molecular Configuration in Sodium Thymonucleate),沃森、克里克的"核酸的分子结构";(Molecular Structure of Nucleic Acids)。

如何理解和翻译“Critical Thinking”?

如何理解和翻译“Critical Thinking”?

如何理解和翻译“Critical Thinking”?泛瑞翻译以前就听说过在国外很流行的“Critical Thinking”(以下简称CT,在中国通常翻译成“批判性思维”)这套思维体系,但对此并没有深入的认识和了解,最近在接触西三一大学的“商业领导力”课程(第一门课程就是有关CT的)时,才开始认真琢磨到底什么是CT和我们该怎样很好地运用CT。

一、CT的起源。

CT是1941年作为美国教育改革的一个主题由美国学者Edward Glaser提出来的,但其后由于美国出现了麦卡锡主义思潮,所以CT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到1970年代,CT再次成为美国教育改革运动的焦点,这期间,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还曾在一项美国生活人文研究报告中强调:美国教育部门应该把CT作为个人的一项基本能力加以训练和培养。

又自1980年代开始美国与苏联展开太空竞赛而大力推动科学研究,因此CT大受推崇,真正成了气候。

1994年,美国总统克林顿签署“美国教育法案”,正式将critical thinking列入全国性的教育教学目标。

1987年的“CT与教育改革国际会议”上,英国人Michael Scriven与美国人Richard Paul(当代美国CT领域的权威人士)共同发表声明,指出CT并非单一的思想方法,而是一系列思想方法的综合体,包含科学思维、数学思维、历史思维、人类学思维、经济思维、道德思维、哲学思维。

没有一种CT适用于任何人,任何人都可能出现非理性的想法。

因此,每个人都要终生努力培养CT的技巧和习惯。

二、CT的定义。

CT这个概念本身经过大半个世纪的发展和实践,也在不断地充实和完善,大致有这几个很重要的概念定义和内涵:第一,1941年原创者Edward Glaser的定义。

The ability to think critically, as conceived in this volume, involves three things: ( 1 ) an attitude of being disposed to consider in a thoughtful way the problems and subjects that come within the range of one's experiences, (2) knowledge of the methods of logical inquiry and reasoning, and (3) some skill in applying those methods. Critical thinking calls for a persistent effort to examine any belief or supposed form of knowledge in the light of the evidence that supports it and the further conclusions to which it tends.这种思考能力,包含了三个要素:1)全方位思考问题的态度,2)逻辑探究和推理论证的学问,3)运用这些方法的技巧。

浅析洛克菲勒基金会对美国大众传播研究的影响

浅析洛克菲勒基金会对美国大众传播研究的影响

浅析洛克菲勒基金会对美国大众传播研究的影响作者:龙晶晶来源:《新闻世界》2010年第12期【摘要】本文通过对洛克菲勒基金会对美国传播学四大先驱的资助原因及实质进行分析,得出洛克菲勒基金会在美国大众传播研究确定其研究方向、研究内容及发展历程中起着形塑、推动的作用的结论。

【关键词】洛克菲勒基金会大众传播传播研究传播学在美国经济高度发达及相对和平的国内条件等特殊的社会背景下产生,而第二次世界大战则为美国大众传播的发展提供了土壤。

二战期间,美国政府为了提高军队士气,召集了一批社会学家和心理学家成立了研究机构,并给予了大量的经济资助。

二战后,在政府和私人的资助下,美国传播学发展并兴盛起来。

众所周知,起初美国传播学研究多遵循实用主义、功能主义原则,集中为工商业服务,了解受众并控制受众消费行为,着重研究传播效果,洛克菲勒基金会就是在此时代背景下诞生并影响美国大众传播研究的。

一、洛克菲勒基金会对美国大众传播研究的资助(一)资助总览内战结束后美国经济得到迅速发展,一批资本家引导了主要产业,通过统治他们的企业竞争者而聚敛财富,洛克菲勒是其中最大的。

1892年,洛克菲勒投资3500万美元创建芝加哥大学。

芝加哥是美国的第二大城市,在文化多样性方面也很突出,但却没有一所主要的大学,直到洛克菲勒投资创办。

洛克菲勒是一个虔诚的浸礼教徒,具有商业头脑的虔诚的浸礼教牧师F·T·盖茨说服他捐助60万美元来创建芝加哥大学,后来他被洛克菲勒聘用来管理洛克菲勒的慈善事业,也就是后来成为洛克菲勒基金会的机构。

1913年,洛克菲勒基金建立。

洛克菲勒基金会成立以后,从最初反对资助社会科学研究到与L·斯佩尔曼·洛克菲勒纪念馆(以洛克菲勒的妻子命名)合并后,开始对传播学领域提供大笔资助基金。

具体请见下表。

可以说,没有洛克菲勒基金会,美国早期传播学就不可能繁荣起来。

这个领域就建立在一个由石油所提供的基础之上。

洛克菲勒的成功之道:严密的成本管理

洛克菲勒的成功之道:严密的成本管理

洛克菲勒的成功之道:严密的成本管理
洛克菲勒的成功之道:严密的成本管理洛克菲勒的成功之道,无疑有诸多因素,但最根本则是成本管理严密精细。

他能准确查阅分析呈报上来的成本和开支,销售及损益数字,并以此考核每个部门的工作。

他甚至把提练一加仑原油的成本,计算到一分钱的千分之一!1879年, 他写信给一个油厂的经理质问:“办什么你们提练一加仑原油要花1分8厘2毫,而东部的一个炼油厂干同样的工作只要9厘1毫?就连价值极微的油桶赛子他也不放过。

他曾写过这样的信:“上个月你厂报告手头有1119个塞子,本月初送给你厂1万个,本月你厂用去9527个,你厂报告现存1012个,其他580个下落如何?“洞察人微,刨根究底,不容你打半个马虎眼。

洛克菲勒,即使冷战大萧条时,也赚得是盆满钵满

洛克菲勒,即使冷战大萧条时,也赚得是盆满钵满

洛克菲勒:即使冷战大萧条时,也赚得是盆满钵满洛克菲勒展开了大规模的石油企业兼并,他的疯狂兼并并非全都是循规蹈矩的……为了达到他的鲸吞石油企业目的……公司另设一套账本,在与标准石油公司的联系中,使用密码或其他名称。

洛克菲勒是绞尽脑汁钻法律的空子,想方设法采用手段来逃避政府的限制,随后他的石油垄断梦想渐渐成形……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随后1947年欧洲遭遇罕见的严冬。

当时的欧洲到处是废墟,物价大跌,仅需要50美分就能在黑市上买到相当于官价180美元的一条美国香烟,还可以用24条香烟换一辆1939年制造的奔驰汽车。

这场严寒使成千上万头牛羊消失了,煤炭和食品全面告急。

当时欧洲的局势动荡越发显出了苏联的重要性,美国当局意识到了欧洲国家下一步极有可能归顺于苏联。

至此,美苏之间冷战拉开了序幕。

1947年时任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发表重要讲话,标志着美苏冷战开始。

美苏冷战直白地说就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社会制度矛盾。

杜鲁门主义出台标志着美苏冷战的全面展开,马歇尔计划与莫洛夫计划的对抗,是冷战在经济领域的开端,而两个朝鲜和两个德国的出现,实际上是二战和冷战在政治领域的产物。

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两大阵营,从此展开了全面的紧张军事、战备的对峙和对抗。

为什么二战时期的美苏还是同盟,战争结束了两国竟然反目成仇呢?其实,还是应了那句放之四海皆适用的话: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

在二战时期,美苏之间仅有一个共同目标——消灭法西斯。

如今共同的敌人——法西斯不存在了,随之而来的矛盾又纠结上来,美苏两国都希望自己来做老大,来主宰这个世界。

早在二战尚未结束时,罗斯福就已经蠢蠢欲动,开始做起了美梦——主宰世界,杜鲁门担任总统后,凭借超级大国的地位,公开宣称领导世界的决定。

当时势力雄厚的苏联是决不会答应的,于是苏联便成为美国行使霸权的的绊脚石。

之后,美国不是搞导弹威胁,就是搞金元外交(指美国用经济扩张手段来控制其他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使各国日益依附于美国,以实现向外扩张的外交政策。

揭秘和癌症相关的钾离子通道的结构特性

揭秘和癌症相关的钾离子通道的结构特性

揭秘和癌症相关的钾离子通道的结构特性
佚名
【期刊名称】《肿瘤防治研究》
【年(卷),期】2016(43)9
【摘要】机体中大部分的细胞都携带有可供钾离子穿过的表面小孔结构,通过很好地控制正电荷离子的流动,这种小孔通道就会帮助细胞维持其电荷平衡。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Science上的一项研究报告中,来自洛克菲勒大学的研究人员就对癌症相关的钾离子通道进行了结构成像分析。

【总页数】1页(P824-824)
【关键词】钾离子通道;结构特性;癌症;电荷平衡;成像分析;研究人员;孔结构;正电荷【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72
【相关文献】
1.人工改造甜瓜钾离子通道基因△AT2/MIRK转拟南芥的生理特性分析 [J], 赵丽娜;王黎敏;高丽伟;莫霏;黄隆堂;张屹东
2.钾离子通道--一个治疗癌症的新靶点 [J], 李慧玉;刘黎琼;黄士昂
3.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患者钾离子通道特性变化的实验研究 [J], 韩斌;邱峰;商国华
4.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患者钾离子通道特性变化的实验研究 [J], 韩斌;邱峰;商国华
5.人工改造甜瓜钾离子通道基因△KAT2/MIRK转拟南芥的生理特性分析 [J], 孙佳楠;张泰龙;陈硕闻;陈捷;戴宝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07年意大利葡萄收获期提前到来_基因决定人对葡萄酒的气味感知_酒标影响葡萄酒的评价

2007年意大利葡萄收获期提前到来_基因决定人对葡萄酒的气味感知_酒标影响葡萄酒的评价

澳洲葡萄酒过剩将有所缓解
出口量的不断上升,以及2007年意大利和法国 葡萄收成的降低,都将会加速澳大利亚葡萄酒业的复
量将会为150万吨,低于2005年200万吨的产量。 AWBC首席执行官SamTolley称,“受干旱气候 的影响,今明鼹年的葡萄减产将会有效抑制葡萄酒过 剩局面,而出II量的上升也会对此产生积极的影响”。 WFA执行主席StephenStrachan也表示,受干旱 天气的影响,2007年葡萄产量较上年下降了25%,为 140万吨,有效缓解了在过剩高峰时期葡萄酒超低价 出售的状况。澳洲葡萄酒市场将会发生一次彻底的洗 牌,因为人们已经认识到,以低阶购买澳大利亚葡萄 酒存货的日子将要一去不复返了.市场最终将要回归 本位。 来源:hap:#www.theaustralian.news.COiTl.au(丁燕)
Giulia区。
今年7月底,意大利的最高气温超过了40"C,其
中就包括西西里(Sicily)和普利亚(Puglia)等酿酒
葡萄种植区,而其他大多数城市的气温也都高达 37"C左右。高温干燥的天气导致了葡萄成熟加快,葡 萄种植者比计划提前了一个月开始采收葡萄,但是
酒标影响葡萄酒的评价
美国康奈尔大学最近的一项研究发现,仅仅改变
出口量比2006年同期增长了约3%。
ACNielsen公司的调查数据显示,截至2007年 6月的一年内,南非葡萄酒的平均零售价已经上涨到 £3.91/瓶(750mL)。 来源:http://allafrica,corn (丁燕)
缓解价格下降的压力。而澳大利亚农业和资源经济局 预计,如果降雨正常,2008年澳洲国内酿酒葡萄的产
苏,而干旱天气也将有助于澳洲消化掉100万吨过剩
的葡萄酒。 受20世纪90年代葡萄种植盲目扩充的影响,现 在澳大利亚国内的葡萄酒严重过剩,足以为全球每个

洛克菲勒勤俭的故事

洛克菲勒勤俭的故事

洛克菲勒勤俭的故事(实用版3篇)目录(篇1)1.洛克菲勒的家庭背景和早年经历2.洛克菲勒的勤俭品质3.洛克菲勒的成功之道4.洛克菲勒的影响和启示正文(篇1)洛克菲勒,全名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是美国著名的企业家、慈善家,也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之一。

他出生于一个贫穷的家庭,父亲是一名商人和冒险家,母亲则是一个虔诚的浸礼教徒。

他的童年生活并不富裕,这也让他在日后的生活中养成了勤俭节约的习惯。

洛克菲勒的勤俭品质是他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他总是严格控制自己的开支,即便在成为亿万富翁后,他的生活依然非常简朴。

他曾经说过:“我要让每一分钱都发挥出最大的价值。

”这种勤俭节约的精神,不仅让他在商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也让他成为了世人敬仰的对象。

洛克菲勒的成功之道在于他对于细节的把握和对于机会的敏锐洞察力。

他深知只有严密的计划和详尽的数据才能带来成功。

他在商业运作中,始终以最小的成本获取最大的利润,这种精细化的管理模式,使他的企业不断壮大。

同时,他也非常懂得抓住机遇,及时调整经营策略,这使他在商界一路顺风。

洛克菲勒的影响和启示在于他以自身的经历告诉人们,勤俭节约不仅是一种美德,更是通往成功的道路。

他的故事激励了无数人,让他们明白,只要肯努力,就能在生活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目录(篇2)1.洛克菲勒的简介和背景2.洛克菲勒的勤俭故事3.洛克菲勒勤俭故事的启示正文(篇2)洛克菲勒,全名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是美国著名的企业家、慈善家,也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之一。

他创立了标准石油公司,是现代石油工业的奠基者,其家族也因此成为美国乃至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家族之一。

然而,尽管洛克菲勒拥有着惊人的财富,他的生活却十分勤俭节约,他的勤俭故事也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洛克菲勒的勤俭故事有很多,其中最广为流传的要数他乘坐马车的故事。

据说,洛克菲勒在出行时,常常会选择乘坐马车,而不是更为舒适便捷的汽车。

洛克菲勒的中国试验

洛克菲勒的中国试验

洛克菲勒的中国试验作者:黄伯欣来源:《中国慈善家》2013年第03期一份对中国文化艺术的痴迷,带来一场以中国为基地的伟大社会试验,催生了一间著名的医学院,谱写了一部洛克菲勒基金会在中国土地上可堪载入史册的慈善大剧1921年,任教于北京大学的胡适在日记中提到自己参加的一次典礼活动:“是日典礼极严肃,着学位制服参加列队者,约有一百余人,自有北京以来,不曾有这样一个庄严仪式——罗氏演说甚好。

”这里的“典礼”指的是由洛克菲勒基金会资助创办的协和医学院的开幕典礼,这里的“罗氏演说”指的就是小洛克菲勒在典礼上的开幕词。

洛克菲勒基金会在中国最得意的一项事业——协和医学院,经过整整七年筹备、耗资750万美元建成后,迎来此次开幕典礼。

典礼从9月15日一直持续到22日,可谓隆重。

开幕典礼上,中美两国政界、科学界、教育界要人齐聚,时任总统徐世昌派来颜惠庆代表其发表演说。

小洛克菲勒(John D. Rockefeller Jr.),乘坐轮船海上航行了一个多月从美国赶来出席此次典礼,以享受属于他的荣耀时刻。

他是“石油大王”洛克菲勒(John D. Rockefeller Sr.)的小儿子,性格内敛,处事谨慎,爱好艺术。

他受父亲委托掌管家族的慈善事业,时任洛克菲勒基金会董事长。

协和医学院就是由他一手筹划、并且不惜重金打造的一项慈善事业,并成为洛克菲勒基金会在剧烈变动着的中国的一个重要社会试验场。

瓷器缔结中国情结洛克菲勒家族最早接触中国的历史可上溯至1863年。

那一年,老洛克菲勒将他的第一桶煤油卖到了中国,那时他年仅24岁。

随着其石油帝国的扩张,老洛克菲勒成为美国、也是世界上的第一个十亿富豪。

伴随财富的积累和名望的提升,越来越多的人和团体向他寻求帮助。

而他也十分慷慨,到19世纪90年代,他每年捐献已超百万元。

但是他渐渐意识到,即使散尽家财也不足以消灭世上所有受难者。

此时,他所钦佩的一位好友盖茨(Frederick T. Gates)向他建议,“以永久慈善事业的法人团体的形式将巨大财富作最后处置”。

洛克菲勒往事

洛克菲勒往事

洛克菲勒往事作者:约翰·D·洛克菲勒(美)来源:《支点》2021年第12期約翰·D·洛克菲勒创办的标准石油公司是世界上第一个托拉斯组织。

1878 年,标准石油公司垄断了美国90%的炼油、85%以上的管道运输、85%的油品市场和出口以及30%的原油开采业务,成为美国有史以来彻底独霸市场的垄断巨头。

1911年,美国最高法院判决将标准石油公司拆分为34家地区性石油公司。

若干年后,这些七零八落的公司重新组建为埃克森、美孚、雪佛龙等石油企业。

投机和垄断使得洛克菲勒备受争议,然而,洛克菲勒如何一步步建立起庞大的石油帝国?我们可以从洛克菲勒自传中一瞥究竟。

我的父亲曾就职于不同的公司,他懂得很多东西,传授给我许多实践的方法和实用的技能。

在父亲的熏陶下,很小的时候,我就有了一个小本子,专门用来记录自己的收支情况,包括定期捐出的小数额款项。

一直到现在,这个小本子还在我的抽屉里,我把它叫做“记账本A”。

很多人羡慕富人家庭,认为生在那样的家庭,什么东西都有,是最大的幸运。

但是,我却觉得自己非常幸运,因为我出生在一个中等收入家庭。

一般来说,中等收入家庭需要共同处理的事务更多,家人的关系会更加和谐。

七八岁时,我在妈妈的支持下,做成了第一笔生意。

我用妈妈给我的一些牛奶凝乳,精心饲养了一群火鸡,并在养大之后把它们卖掉。

我把一切收支情况,一丝不苟地记入了账本之中。

那是一笔非常幸运的生意,因为没有什么需要我支出,几乎全都是收入。

很显然,这种生意使我的热情空前高涨,我甚至非常享受这种小经营。

我后来做生意非常成功,就与小时候的经历有关。

十六岁那年,我即将完成中学学业。

家里人把我送进了克利夫兰的商业学校。

那个时候,对于我来说,最大的问题是怎么才能找到工作。

一连几周,我每天都奔走在大街小巷中,费尽唇舌地询问商人和店主,希望他们可以雇用我。

美国实业家约翰·戴维·洛克菲勒(前排中间)与儿子小约翰·戴维·洛克菲勒(右一)夫妇、两个孙女的合影。

洛克菲勒:一滴智慧出大王_励志故事

洛克菲勒:一滴智慧出大王_励志故事

洛克菲勒:一滴智慧出大王
有一位青年在美国某石油公司工作,他所做的工作连小孩都胜任,就是巡视并确认石油罐有没有自动焊接好。

石油罐在输送带上移动至旋转台上,焊接剂便自动滴下,沿着盖子回转一周,作业就算结束。

他每天如此,反复好几百次地注视着这种作业,枯燥无味,厌烦极了。

他想创业,可又无其他本事。

他发现罐子旋转一次,焊接剂滴39滴,焊接工作便结束了。

他想,在这一连串的工作中,有没有什么可以改善的地方呢?
一天,他突然想到:如果能将焊接剂减少一两滴,是不是能节省点儿成本?
于是,他经过一番研究终于研制出“37滴型焊接机”。

但是,利用这种机器焊接出来的石油罐偶尔漏油。

但他不灰心,又研制出“38滴型”焊接机。

这次的发明非常完美,公司对他的评价很高。

不久便生产出这种机器,
改用新的焊接方式。

虽然节省的只是一滴焊接剂,但“一滴”却给公司带来了每年5亿美元的新利润。

这位青年就是后来掌握全美制油业95%实权的石油大王——约翰·D·洛克菲勒。

人生的改变总是从小的方面开始的,“改良焊接机”改变了洛克菲勒的人生。

他成功的关键在于:他特别注意普通人往往会忽略的平凡小事,能见别人所未见,才能做别人所不能的事。

有了这种基础,企业必定能够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变”。

肝炎病毒最新研究进展

肝炎病毒最新研究进展

肝炎病毒最新研究进展2019年6⽉29⽇讯---令⼈吃惊的是,全世界⼤约95%感染上⼄型肝炎病毒(HBV)或丙型肝炎病毒(HCV)的⼈并不知道他们被感染了。

造成这种情形的⼀个原因是⼈们能够许多年内⽆症状地⽣活。

当他们发现他们患上肝炎时,时间经常是太晚了以⾄于治疗并不是完全有效的。

因此,肝脏损伤变成肝硬化或肝癌。

肝炎⼀直是全球性重要公共卫⽣问题之⼀。

世卫组织最新数据显⽰,全球共有20亿⼈感染肝炎病毒,其中约有5亿⼈(全世界⼗⼆分之⼀的⼈⼝)感染了慢性肝炎,每年约有100万⼈因此⽽死亡。

肝炎病毒感染者包括肝炎病毒携带者和肝炎患者。

病毒性肝炎是主要肝炎类型。

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其中主要包括甲型、⼄型、丙型、丁型和戊型五种病毒。

按病毒性肝炎各⾃的主要传播途径,它可以分为两类:(1)主要通过粪—⼝途径传播(通过污染的⼿、⾷物和⽔等传播):甲肝和戊肝;(2)主要通过⾎液、性接触及母婴传播:⼄肝、丙肝及丁肝。

肝炎是危害我国⼈民健康的常见传染病,仅⼄肝和丙肝病毒携带者近1.5亿,每年因肝硬化、肝癌死亡⼈数达28万。

其中⼄型病毒性肝炎感染率⾼、病程复杂、预后较差、难以治愈,是我国负担最重的疾病之⼀,⽽中国也正在努⼒甩掉“⼄肝⼤国”的帽⼦。

另外,危害仅次于⼄肝的是丙肝,据介绍我国有760万丙肝的感染者。

近⼏年来随着检测⽔平、筛查的⼒度以及报告系统的敏感性增加等原因,丙肝病例逐年上升。

考虑到我国是肝炎病毒携带者⼤国,更多地了解肝炎病毒的⽣物学和遗传学特征⽆疑是⾄关重要的。

为此,⼩编盘点了⼀下,过去⼀段时间肝炎病毒⽅⾯的最新研究,供⼴⼤读者阅读。

1.JEM:发现⼈体对甲肝病毒感染作出致命性反应的遗传原因doi:10.1084/jem.20190669在⼀项新的研究中,来⾃美国洛克菲勒⼤学和法国巴黎第五⼤学等研究机构的研究⼈员鉴定出⼀种基因突变导致⼀名11岁⼥孩遭受甲型肝炎病毒(HAV,也称为甲肝病毒)感染后出现致命性的反应。

全球最大军火商“金主”洛克菲勒家族的财富管理体系

全球最大军火商“金主”洛克菲勒家族的财富管理体系

全球最大军火商“金主”洛克菲勒家族的财富管理体系构建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相互交融且相互转化的战略布局,是对家族财富的一种资源优化配置,加速家族财富巨量积累。

而慈善既帮助家族后代树立起正确价值观,也扩张了家族的影响力。

一波说·2018/03/13 08:47洛克希德·马丁空间系统公司,前身是洛克西德公司,创建于1912年,作为全球NO.1的国际军火承包商,其营收来源多数来自美国国防部、其他联邦机构及外国军方。

“自由、自由还是自由”,在百年军火巨头洛·马公司,你可以自由地做着自己喜欢做的事,而且还开工资;可别忘了,它也是一家创新魔力无处不在的单位,光是设计工程师,就占据1/3人数且充斥着许多奇思异想的“鬼才”、“怪才”。

当您以为洛·马公司足够强大时,可别忘了它背后更为强大的“金主”,在洛克菲勒家族申报的财富报表上,洛·马仅是其一家外围公司而已!产业资本的嬗变:一个庞大的金融帝国诞生“富过六代”的洛克菲勒家族是美国精神的代表,尽管洛克菲勒家族如今已不再是美国最富有的家族了,其净资产仅是世界首富比尔·盖茨1/8左右,可近现代乃至当代美国史,简直无法避开洛克菲勒的家族史。

戴维·洛克菲勒2017年3月20日,洛克菲勒家族元老级家族成员戴维·洛克菲勒在纽约家中去世,享年101岁。

戴维·洛克菲勒是创始人、“石油大亨”约翰·洛克菲勒(John D. Rockefeller)的最后一个孙子,洛克菲勒家族第三代掌门人,2004年,他担任洛克菲勒家族的族长。

斯人已去,传奇依旧,从发迹至今绵延6代的洛克菲勒家族,仍未露出一丝颓废与没落的迹象!洛克菲勒家族庄园千金散尽,浮华易老,精神才是永恒的财富。

家族创始人约翰·洛克菲勒深知财富可以造就一个人,也可以毁掉一个人,在给儿子的家书中写到:“不论是要赢得财富,还是要赢得人生,优秀的人在竞技中想的不是输了我会怎样,而是要成为胜利者我应该做什么。

标准石油公司历史托拉斯之父石油业的沙皇洛克菲勒

标准石油公司历史托拉斯之父石油业的沙皇洛克菲勒

标准石油公司历史托拉斯之父石油业的沙皇洛克菲勒假如在20世纪初就有美国《福布斯》400名首富排行榜(Forbes 400)的话,洛克菲勒(Jo hn Davison Rockefeller,1839?/FONT>1937)无疑将会荣登榜首。

洛克菲勒活了将近一世纪,在他协助建筑的石油业中,历经数10年达尔文式“不进则退”的猛烈竞争。

洛克菲勒在19 13年时累积达9亿美元的财宝,并设立了声誉卓著的慈善基金会。

早期石油业进展漫无秩序,任何人都能够钻一口油井,成立小成本的炼油厂。

洛克菲勒是最早在克利夫兰设立炼油厂的人之一,那儿是克州产油区铁道的终点站。

美国石油产量在185 9年时只有2000桶,一年后即暴增到450万桶,1862年时已达300万桶。

那段期间,洛克菲勒的财宝也随之增长。

19世纪60年代中期,美国南北战争终止意味着经济立即起飞,那时洛克菲勒开始收购事业,扩大公司资本,买下所有竞争者的公司。

当1870年他在俄亥俄州成立标准石油公司(Standard Oil Company)时,已拥有当地所有的炼油厂。

后来,甚至几乎拥有全美的石油业。

洛克菲勒意识到,光是炼油不足以坚持公司的生存,因为石油产量的多少在于市场需求。

为了操纵油品的储藏及输送,标准石油公司设立了油库、输油管线,甚至制桶工厂。

不但如此,洛克菲勒还迫使铁路公司给他大量折扣,以交换一定的货运量。

有一段时刻,他甚至要求铁路公司付给他回扣呢!洛克菲勒的许多作法,后来在反托拉斯法下都变成非法,甚至恶名昭彰。

洛克菲勒建立的产销合一制度,也非全然史无前例。

他最重要的奉献在于整合产业多项业务时所进展出来的专业治理制度。

商业历史学者钱德勒(Alfred D.Chandler)说:“若想了解美国大企业的兴起,必须了解标准石油公司的历史。

”洛克菲勒在1839年于上纽约州的小农场里产生,当时的美国总统是范布伦(Martin Van Bu ren,1782?/FONT>1862,美国第8任总统,任期1837?/FONT>184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洛克菲勒基金会非营利组织的研究报告
张卫
洛克菲勒基金会(Rockefeller Foundation),1913 年在纽约注册。

由约翰·D·洛克菲勒创立,是美国最早的私人基金会,也是世界上最有影响的少数基金会之一,属于非营利慈善组织。

它通过资助各种研究机构和社会团体,对美国以及受资助国的政治、外交、军事和经济进行广泛的研究,对政府决策施以重大影响。

洛克菲勒基金会的关注点始终是教育、健康、民权、城市和农村的扶贫。

其捐赠时间跨度之长、规模之大和成就之广泛和显著,可以当之无愧地执美国及至全世界慈善事业之牛耳。

一、创立以来的主要活动
在国际资助项目上,征服饥饿、控制人口、促进健康、解决国际冲突、改进发展中国家的教育;在美国国内项目上,维护环境质量、发展文化事业,尤其是在戏剧、文学和音乐领域,以及增进机会均等。

洛克菲勒基金会的最初宗旨只有一句话:“促进全人类的安康”,之后随着社会的变迁,措辞上有些变动——促进“知识的获得和传播、预防和缓解痛苦、促进一切使人类进步的因素,以此来造福美国和各国人民,推进文明”,其基本精神仍然以此为核心。

一是医疗卫生方面
洛氏基金会于1913年注册之后,第一个重要行动就是在基金会之下建立国际卫生部。

顾名思义,从一开始,洛克菲勒的意图就是把此项工作国际化。

第一项任务就是把它发起的防治钩虫病和公共卫生的工作向全世界推广。

在中国建立的著名的协和医学院及其附属医院就是洛克菲勒基金会这一时期在海外头等重要的项目,也是洛氏的得意杰作之一。

基金会资助的项目以医学科学为主,逐步扩大到其他领域。

洛克菲勒基金会支持的单项研究所取得的成果不计其数,一般说来都带有开创性。

1928年英国人弗莱明在发明青霉素的研究过程中也得到洛克菲勒基金会的资助。

这些成果把美国和世界的医疗水平向前推进一大步。

洛克菲勒医学院成立之初的短短几年中就在流行性脑膜炎、小儿麻痹、黄热病和梅毒的研究上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

1937年,国际卫生部宣布成功地分离出黄热病的疫苗(在二战中洛克菲勒基金会在其实验室中制作出3400万份此类疫苗无偿献给盟军使用)。

1940年的重大成绩是缓解了在全世界流行的伤寒病。

洛克菲勒基金会对科学,特别是医学和农学的重视始终一贯,并将这方面的科研与在世界各地的扶贫工作结合起来。

二是农业改良方面
饥饿问题一向是一切慈善和公益事业首要关注的问题。

洛克菲勒基金会认为要根治饥饿关键在于改良农业,使粮食大幅度增产。

继医药卫生之后,农业改良也一直是洛氏基金会长期的重点。

基金会成立后,玉米品种改良这项工作主要在第三世界开展,其做法是资助有关
国家的农业改良技术研究并创建将新成果推广的机制和方法。

基金会特别注意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尽量利用当地的人力资源和已有的经验,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几十年来这个领域相对投资较小而成绩较为显著。

经过基金会资助专家团队多年的研究、实验和推广,在玉米和小麦的土壤和品种改良方面成绩斐然。

墨西哥原来50%的小麦依靠进口,玉米也不能完全自给。

在此项实验的18年中,墨西哥人口增长了60%,小麦和玉米却达到了自给,基本不需要进口。

根据联合国1963年公布的数字,墨西哥在过去10年中农业总的年增产量平均达7%,这是与洛克菲勒基金会的大规模长期援助分不开的。

而且难能可贵之处是培养了能够适应发展中国家各种艰苦条件的专家。

另一个比较著名的成功例子是印度的“绿色革命”。

基金会在印度的工作始自1956年,先派出12名专家。

1958年,资助新德里的印度农业研究院成立研究生院,并派出顾问和访问教授。

从一开始,此项工作即是基金会与印度中央和各省政府、各地新成立的农业大学以及印度农业研究委员会的合作项目,基本上沿用墨西哥的政府划拨土地的模式。

在印度全国各地不但建立农业学校而且建立了无数实验田。

60年代在大面积推广哥伦比亚的良种玉米方面取得大幅度增产的成绩。

1970年原来曾为基金会派往墨西哥的农业科学家诺曼•博洛格(Norman Borlaug)因在印度进行水稻杂交成功而获诺贝奖。

当时有人提出应把这项奖给洛克菲勒基金会的集体。

二、对中国的资助和合作
对中国来说,最早接触到的基金会是洛克菲勒,对洛克菲勒来说,中国也是其最早和最重要的海外工作对象。

它1913年组建后,第一批行动之一就是派医疗小组来华考察。

基金会在中国的工作可分为两部份。

20世纪前半期的一大创举就是建立协和医学院及其附属医院。

自1916年至1947年的32年间,该基金会用于创建、维持和发展协和医院的拨款总额为4465万美元。

其他方面的资助包括:帮助创建自然科学的众多学科;推动乡村建设,开展平民教育运动;帮助创建社会学(包括人类学),帮助中国学者与西方的交流,其持续资助的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是1949年前中国最重要的研究实际经济问题的研究所。

在中国局势动荡的很多时间里,基金会对中国的帮助依然锲而不舍,特别是在抗日战争最艰苦的时期,它根据当时的条件和需要,以最可行的方式,对迁往内地的学术机构进行帮助。

如由基金会拨款给有关大学,由大学出面邀请一批中国著名学者到美国讲学一年,在此项目下应邀的学者包括罗常培、费孝通等十几位教授。

改革开放后,洛克菲勒是最早恢复与中国合作的基金会。

它所一贯关注的重点——农业、医疗卫生、计划生育无一不是中国急需的领域,现在,它在中国的合作单位相当广泛:农科院、中科院的农业政策研究所、中国全国水稻研究所、中国环境与发展研究所、中国计划生育委员会及其下属机构、中国科技委员会及其下属机构及一些地方研究所和机构等等。

正如洛克菲勒基金会的宗旨——“促进全人类的安康”所说
的,不可否认,洛氏基金会对世界乃至中国的医疗卫生、农业种植、科研交流、教育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发展和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但是,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们必须坚持以马列主义唯物辩证的观点来看待问题。

洛克菲勒基金会通过各种渠道、途径、方式、手段对受资助国施加影响,传播西方普世价值观念,进行意识形态渗透,干扰、诱导政府作出错误决策,为自己所资助的跨国企业实行行业垄断提供便利,“合法”赚取巨额利润,甚至不惜以牺牲人民身体健康为代价。

三、不为人知的另一面
在题为《谁承担后果——美国中央情报局与文化冷战》的著作中,美国作家弗朗西斯•斯托纳•桑德斯揭露,为了发动文化冷战,美国中情局向各类美国慈善机构投入巨款。

根据美国国会的评估,在享有盛誉的美国基金会所提供的700项补助中,有50%来自中情局。

中情局与美国著名基金会的合作使其能够掩饰颠覆性的活动。

为了实现其不可告人的目的,中情局以慈善机构作为掩护,在东道国的大学、工会、青年社团和出版社等组织发起大量的文化活动。

洛克菲勒基金会也是受美中情局资助的基金会的重要一员。

洛克菲勒基金会因其在印度资助发起绿色革命而闻名于世。

绿色革命以扩大全球粮食供应为幌子,显然推进了美国,尤其是洛克菲勒集团石化企业的商业和地缘政治利益。

绿色革命的现代化技术需要大量使用水、化肥、拖拉机、灌溉、现代化农场装备和能源。

它便于美国农业综合企业渗透进入发展中国家,为美国工业、石油和化学产品打开市场,而这正是洛克菲勒商业帝国的领域。

不幸的是,新的农业技术已经成为绝大多数印度农民的灾难,因为它以三种仅有的杂交种子取代了小麦、玉米和黍等传统作物,导致粮食供应进入一种危险的平衡。

而且,高产量的种子易遭虫害,导致30-100%的损失。

其它有害影响包括土壤侵蚀、高投入和水资源短缺。

更为重要的是,绿色革命给农民带来沉重的债务负担,直接导致农村人口贫穷程度的提高。

结果,在过去的十年,20万印度农民自杀身亡,因为他们没有能力减轻高成本的绿色革命所带来的债务负担。

在中国,洛克菲勒基金会同样法力无边。

它投入巨额资金资助美国孟山都跨国公司在中国全力推行“转基因工程”,垄断转基因专利,赚取巨额利润。

目前,孟山都已经攻陷了中国的大豆、棉花、玉米等农作物,并成功将中国的主粮——水稻纳入转基因推广试点。

而转基因作物的研究仅仅只有20多年的时间,科学论证并不严谨。

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对转基因产品持谨慎态度,甚至立法严禁转基因产品进口。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曾经说过“如果你控制了全世界的粮食,就控制了全世界的人”。

洛克菲勒基金会的所作所为,已严重危害了我国的粮食安全,严重影响了我国社会政治稳定。

那么,隐藏在“促进全人类的安康”的背后,是否有不可吿人的政治和经济目的,如何正确看待外国非营利组织的功过是非,它到底是天使还是魔鬼,需要我们进行认真的思考。

中国的非营利组织,虽然在改善民生、环境保护、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等方面发挥了正面、积极的作用,但由于政治体制的不同,总体数量偏少,影响力较弱。

笔者认为,我国非营利组织的发展必须要
解决资金来源的问题。

非营利组织包括日常运作在内的一切活动都需要大量资金的支持,而资本的原始本能就是谋利赚钱,它没有廉耻道德,只有游戏规则,那么非营利组织难免会遇到“拿人手短,吃人嘴短”的尴尬局面。

另外,现行我国政治体制是“大政府”的运行状况,行政权力有时甚至超越了立法权和司法权。

在这种状况下,非营利组织要想发挥更大的作用影响是比较困难的。

如何正确对待和处理这两个问题,也许是不以赚钱为目的的我国非营利组织发展壮大所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