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秋词》课件(共28张PPT)
合集下载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秋词》课件 (共21张PPT)131
学习小结
课文小结
文章借助一幅荷叶护红莲的场景,来歌 颂了一位伟大、无私的母亲,人生的风雨从 来不会间断,只是在我们最痛最累的时候, 母亲始终以一个温暖的姿态迎接我们,为你 抚平心灵,护你安康。
合作探究
找出《荷叶·母亲》与《金色花》两篇文章的异同,将自
己的对比分析记录在下面的表格里。
母爱 象征手法
研读赏析
(4)怎样理解文章最后一段的含义?“心中的雨点”指 的是什么?
最后一段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感激、爱恋和 赞颂之情。“心中的雨点”指人生路上的风雨、坎坷。
再读传情
仍是不适意↘!——徘徊了 一会子,窗外 雷 声作了,大雨 接着就来,愈下愈大→。那朵红莲, 被那繁密的雨点, 打得左右攲斜。在无遮蔽的 天 空之下,我不敢下阶去↘,也无法可想→。
荷叶·母亲
冰心
Hale Waihona Puke 体知识散文其形,诗意其质散文诗是兼有散文和诗的特点的一种文体,是一种散文化 了的诗歌。一般篇幅短小,具有诗的意境和散文的表现力。
本质是歌唱生活,有诗的情绪和幻想; 内容上保留了有诗意的散文性细节; 形式上,它有散文的外观,不像诗歌那样分行和押韵, 但不乏内在的音乐美和节奏感。
文体知识
清新雅致 可亲可敬
孩童对母亲的依恋 热爱、亲昵
金色花—天真儿童 想象之事
语言活泼、口语化 沉静、美丽、慈爱
少女对母亲的赞颂 感激、赞美、依恋
荷叶—母亲 现实与联想 典雅和书面化 呵护心灵、保护孩子
教师寄语
爱是大自然最原始、最纯真的情感,父母对于子女之爱更 是无私、无畏。在我们的生活中随时都融入了父母浓浓的爱。 清晨厨房里忙碌的身影,出门前的一句关爱的叮咛;上学时整 齐的书包,临睡前掩紧的被角。用心去爱孩子已经成为父母的 习惯,他们是孩子躲避风雨的港湾。当风雨袭来时,他们都会 将孩子紧紧地搂在怀里。在他们爱的保护伞下,一切暴风雨都 会过去。
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秋词(其一)》课件(共24张ppt)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4:为什么“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白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5、哪个字道出历代诗人对秋的普遍感受? 悲
6、借景抒情的句子是哪一句?诗人在诗中借冲天而上的“鹤”, 抒发了什么感情?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写一只白鹤排云而上,抒发了诗人毫不气馁,昂扬进取的精神。
(这句诗是这首诗的名句,是最有哲理性的。它通过对晴空“鹤排” 云天的描写,展现出一幅独特而富有活力的秋景图,诗人也许是 以“鹤”自喻,也许是视“鹤”为不屈的化身。借以表现诗人积 极向上、乐观开朗的高洁情操,再次体现出面对困难百折不挠的 斗争精神,整首诗无不表现出诗人豪迈的大度。)
8、“晴空一鹤”这一意象表明什么? 乐观明快豪迈高远的心境。
9、这首诗为古代咏秋别具新意之作,它的新意主要表现在什么地 方? 打破了以往文人悲秋的怪例,表达颂秋的情意。
10、赏析加点的字“排”和“引”,说说它们各自的妙处。
“排”字写出了白鹤直冲云霄的气势;“引”字写出了作者看到白 鹤冲天而引发出来的豪迈乐观之情。
译文: 自古以来每逢秋天都会感到悲凉寂寥, 我却认为秋天要胜过春天。 万里晴空,一只鹤凌云而飞起, 就引发我的诗兴到了蓝天上了。
研读赏析
1、为什么作者说“自古逢秋悲寂寥” 大多也是悲秋的!
这首诗一改传统秋词的情调,赞美了秋天的凄凉开阔明丽,反映 出诗人乐观的情绪和不屈的斗志。
小结
这首诗赞颂了秋天的美好,并借黄鹤直冲云霄的描写,表现了作 者奋发进取的豪情和豁达乐观的情怀。
写作特色
①对比鲜明,在对比中显现作者的态度。 ②虚实结合,由虚入实,“晴空一鹤排云上”一句,用鲜明的形 象来表现感情。
课堂练习
1.作者对秋日是怎样的态度?从中可以看出他什么样的生活态度和 思想感情? _作_者__一__反__过__去__诗__歌__的__悲__秋_习__惯__,__而__断__言__秋__日__胜__春_朝__,__表__现__作__者_ 身 _处_逆_ _境_ _却_ _奋_ _发_ _向_ _上_ _的_ _乐_ _观_豁_ _达_ _的_ _生_ _活_ _态_ _度_ _和_ _思_ _想_ 感_ _情_ _。_ _ _ _ _ _ _ 。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秋词》课件(共21张PPT)PPT课件
秋词(其一)Fra bibliotek刘禹锡
教学目标
1.掌握有关文学常识;
2.感受诗歌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学习作者不怕困难,昂扬向上的进取精神 ; 4.背诵默写全诗。
作者简介
刘禹锡(772-842)唐朝文学家,哲学家,唐代中晚期著 名诗人,有“诗豪”之称。字梦得 ,汉族,祖籍洛阳,自称是 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 员。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
布置作业
读刘禹锡《秋词》之二,想想与本诗有何异 同,写一篇阅读笔记
谢谢
2.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唐李白将进酒) 16. 伟大的事业不是靠力气、速度和身体的敏捷完成的,而是靠性格、意志和知识的力量完成的 20 、成大事不在于力量多少,而在能坚持多久。 富含正能量的高考经典励志语录推荐
7. 人生伟业的建立,不在能知,乃在能行。 13 、遇到困难时不要抱怨,既然改变不了过去,那么就努力改变未来。 11 、你经历的所有的困苦都是有意义的,因为这是你要承担重任的先兆。 17 、一生中你唯一需要回头的时候,是为了看自己到底走了多远。 8. 成就是谦虚者前进的阶梯,也是骄傲者后退的滑梯。 7.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不想考清华的学生不是好学生。
1.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2.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李绅:《悯农》) 3.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汉乐府·长歌行》)
4.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三国魏·曹丕《燕歌行》
5.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杜牧:《秋 夕》)
其他关于秋天的诗句
秋雨——高楼目尽欲黄昏,梧桐叶上萧萧雨。 秋夜——睡起秋声无觅处,满阶梧叶日明中。 秋声——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秋叶——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 秋色——雨侵坏瓮新苔绿,秋入横林数叶红。 秋月——月光浸水水浸天,一派空明互回荡。 秋菊——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秋思——故人万里无消息,便拟江头问断鸿。
教学目标
1.掌握有关文学常识;
2.感受诗歌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学习作者不怕困难,昂扬向上的进取精神 ; 4.背诵默写全诗。
作者简介
刘禹锡(772-842)唐朝文学家,哲学家,唐代中晚期著 名诗人,有“诗豪”之称。字梦得 ,汉族,祖籍洛阳,自称是 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 员。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
布置作业
读刘禹锡《秋词》之二,想想与本诗有何异 同,写一篇阅读笔记
谢谢
2.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唐李白将进酒) 16. 伟大的事业不是靠力气、速度和身体的敏捷完成的,而是靠性格、意志和知识的力量完成的 20 、成大事不在于力量多少,而在能坚持多久。 富含正能量的高考经典励志语录推荐
7. 人生伟业的建立,不在能知,乃在能行。 13 、遇到困难时不要抱怨,既然改变不了过去,那么就努力改变未来。 11 、你经历的所有的困苦都是有意义的,因为这是你要承担重任的先兆。 17 、一生中你唯一需要回头的时候,是为了看自己到底走了多远。 8. 成就是谦虚者前进的阶梯,也是骄傲者后退的滑梯。 7.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不想考清华的学生不是好学生。
1.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2.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李绅:《悯农》) 3.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汉乐府·长歌行》)
4.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三国魏·曹丕《燕歌行》
5.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杜牧:《秋 夕》)
其他关于秋天的诗句
秋雨——高楼目尽欲黄昏,梧桐叶上萧萧雨。 秋夜——睡起秋声无觅处,满阶梧叶日明中。 秋声——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秋叶——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 秋色——雨侵坏瓮新苔绿,秋入横林数叶红。 秋月——月光浸水水浸天,一派空明互回荡。 秋菊——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秋思——故人万里无消息,便拟江头问断鸿。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秋词(其一)》课件(共17张PPT)
诗人认为秋天胜过美好的春天,采用了对比的手法,通过 他与古代文人骚客对秋的不同感受来突出强调自己的观点。
作者简介
刘禹锡(772-842),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人。贞元 九年(793年),21岁考中进士及第,入朝为监察御史。政治上主张革新, 与柳宗元,陈谏、韩晔等结交于王叔文,形成了一个以王叔文为首的政治 集团。革新运动失败后,遭贬,先后历任朗州司马、连州刺史、夔州刺史 等职。宝历二年(826年),54岁的刘禹锡才奉调回洛阳,任职于东都尚 书省。这时,从初次被贬算起,前后已历经二十三年。刘禹锡晚年在洛阳, 生活闲适,卒年七十,被追赠为户部尚书,葬在河南荥阳一地。
“诗情”指豪情,也指壮志。 目睹秋日胜景的刘禹锡精神为之一振,豪情壮志油然而生, 内心的寂寥和忧郁一扫而空,诗人借助想象的翅膀,驰骋碧空 之上,在这一刻中他感受到了自由、自信和希望。
总结诗歌
全诗落笔恢弘,从遥远的时空下笔,呐喊出与众不同的观点, 接下来在一片开阔美丽的景色之中含蓄地吐露了自己的心声。
C学ON习T环EN节TS
1 诵读诗歌 把握基调
秋词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C学ON习T环EN节TS
1 诵读诗歌 把握基调
2 结合注释 理解诗意
词语释义 寂寥:冷清萧条。 春朝:春天。 排: 推开 碧霄:蓝天。
教师寄语
每个人的心态都是自己选择的;
要热爱生活,善于从身边寻找快乐; 要正确看待生活中的不如意,培养 乐观的生活生活态度。
作业布置
积累悲秋与颂秋诗歌各三首
谢 谢 大 家!
意象——含有诗人情感的客观形象
晴空:人类的渺小、人生的短暂、心胸的开阔、自由、情感的孤独 鹤:比喻具有高尚品德的贤能之士,也比喻人生大志。 云:游子、漂泊、困难、障碍
作者简介
刘禹锡(772-842),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人。贞元 九年(793年),21岁考中进士及第,入朝为监察御史。政治上主张革新, 与柳宗元,陈谏、韩晔等结交于王叔文,形成了一个以王叔文为首的政治 集团。革新运动失败后,遭贬,先后历任朗州司马、连州刺史、夔州刺史 等职。宝历二年(826年),54岁的刘禹锡才奉调回洛阳,任职于东都尚 书省。这时,从初次被贬算起,前后已历经二十三年。刘禹锡晚年在洛阳, 生活闲适,卒年七十,被追赠为户部尚书,葬在河南荥阳一地。
“诗情”指豪情,也指壮志。 目睹秋日胜景的刘禹锡精神为之一振,豪情壮志油然而生, 内心的寂寥和忧郁一扫而空,诗人借助想象的翅膀,驰骋碧空 之上,在这一刻中他感受到了自由、自信和希望。
总结诗歌
全诗落笔恢弘,从遥远的时空下笔,呐喊出与众不同的观点, 接下来在一片开阔美丽的景色之中含蓄地吐露了自己的心声。
C学ON习T环EN节TS
1 诵读诗歌 把握基调
秋词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C学ON习T环EN节TS
1 诵读诗歌 把握基调
2 结合注释 理解诗意
词语释义 寂寥:冷清萧条。 春朝:春天。 排: 推开 碧霄:蓝天。
教师寄语
每个人的心态都是自己选择的;
要热爱生活,善于从身边寻找快乐; 要正确看待生活中的不如意,培养 乐观的生活生活态度。
作业布置
积累悲秋与颂秋诗歌各三首
谢 谢 大 家!
意象——含有诗人情感的客观形象
晴空:人类的渺小、人生的短暂、心胸的开阔、自由、情感的孤独 鹤:比喻具有高尚品德的贤能之士,也比喻人生大志。 云:游子、漂泊、困难、障碍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 》课件
创作背景
《夜雨寄北》是晚唐诗人李商隐身居异乡巴 蜀,写给远在长安的妻子(或友人)的一首 抒情七言绝句,是诗人给对方的复信。诗的 开头两句以问答和对眼前环境的抒写,阐发 了孤寂的情怀和对妻子深深的怀念。后两句 即设想来日重逢谈心的欢悦,反衬今夜的孤 寂。这首诗即兴写来,写出了诗人刹那间情 感的曲折变化。语言朴实,在遣词、造句上 看不出修饰的痕迹。与李商隐的大部分诗词 表现出来的的辞藻华美,用典精巧,长于象 征、暗示的风格不同,这首诗却质朴、自然, 同样也具有“寄托深而措辞婉”的艺术特色。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什么时候我才能回到家乡,在西窗 下我们一边剪烛一边谈心,那时我再对 你说说,今晚在巴山作客听着绵绵夜雨, 我是多么寂寞,多么想念你!
问题: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
这首诗通过归期的问询和回答,抒发 诗人羁旅他乡对妻子思念的深情。诗中 “期”字和“巴山夜雨”重复出现,造成 了回环往复、缠绵曲折的意思。
生字词解析
1.自古:从古以来,泛指从前。逢:遇到。寂 寥:空旷无声,萧条空寂,这里指景象凄凉。
2.春朝(zhāo):春初。朝,有早晨的意思, 这里指的是刚开始。
3.排云上:排:推开,有冲破的意思。冲破云 层,领空直上。
4.诗情:作诗的情绪、兴致。 5.碧霄:蓝天。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
李商隐,晚唐著名诗人,字义山,号 玉溪(谿)生,又号樊南生,河南人。
李商隐是晚唐乃至整个唐代,为数不 多的刻意追求诗美的诗人。他擅长诗歌写 作,骈(pián)文文学价值也很高,和杜 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 李”。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nóng) 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 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夜雨寄北》《秋词》课件(共32张PPT)
用? 3.“何当共剪西窗烛”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知人论世
李商隐,字义山,唐代著名诗人,和杜 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 李”。
仕途上,李商隐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 之中,屡受排挤,一生很不得志,靠在地方 上做幕僚为生。写这首诗时诗人正羁旅在外, 远在巴山谋生,而妻子远在长安,因此这首 诗题为《夜雨寄北》。
朗读感知
读准字音、读清节奏、读出感情 秋词(其一)
jÌliá刘o 禹锡
zhāo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xiāo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朗读感知
秋词(其一)
刘禹锡
jÌliáo
zhāo
自古 /逢秋/ 悲 /寂寥,我言/ 秋日/ 胜 /春朝。
xiāo 晴空 /一鹤 /排云/ 上,便引 /诗情 /到 /碧霄。
指作者的妻子 夜雨寄北 (李商隐)
指回家的日期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什么时候 完成下面的问题: 才能
追述
1.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夜雨寄北》这首诗的诗意 。
2.诗的第二句中“巴山夜雨涨秋池”写景有什么作 用?
3.“何当共剪西窗烛”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读懂诗意
读懂诗意 秋词(其一)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悲叹冷清萧条
春天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排,推开,有 冲破的意思
碧蓝的天空
诗意
自古以来,每逢到了秋天,人们 总是在悲叹秋天的冷清萧条,我却认 为秋天胜过了春天。(看那)晴朗的 天空中,一只仙鹤正冲破白云凌空而 起,冲向九霄,这将我的诗情引到了 碧蓝的天空。
诗二首
知人论世
李商隐,字义山,唐代著名诗人,和杜 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 李”。
仕途上,李商隐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 之中,屡受排挤,一生很不得志,靠在地方 上做幕僚为生。写这首诗时诗人正羁旅在外, 远在巴山谋生,而妻子远在长安,因此这首 诗题为《夜雨寄北》。
朗读感知
读准字音、读清节奏、读出感情 秋词(其一)
jÌliá刘o 禹锡
zhāo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xiāo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朗读感知
秋词(其一)
刘禹锡
jÌliáo
zhāo
自古 /逢秋/ 悲 /寂寥,我言/ 秋日/ 胜 /春朝。
xiāo 晴空 /一鹤 /排云/ 上,便引 /诗情 /到 /碧霄。
指作者的妻子 夜雨寄北 (李商隐)
指回家的日期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什么时候 完成下面的问题: 才能
追述
1.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夜雨寄北》这首诗的诗意 。
2.诗的第二句中“巴山夜雨涨秋池”写景有什么作 用?
3.“何当共剪西窗烛”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读懂诗意
读懂诗意 秋词(其一)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悲叹冷清萧条
春天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排,推开,有 冲破的意思
碧蓝的天空
诗意
自古以来,每逢到了秋天,人们 总是在悲叹秋天的冷清萧条,我却认 为秋天胜过了春天。(看那)晴朗的 天空中,一只仙鹤正冲破白云凌空而 起,冲向九霄,这将我的诗情引到了 碧蓝的天空。
诗二首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秋词课件PPT
• 输入描观点文字输入描观点文字 • 输入描观点文字输入描观点文字 • 输入描观点文字输入描观点文字
17
4.6 达标测试
输入描述性文字 输入描述性文字
输入描述性文字 输入描述性文字
18
4.7 课题总结
总结1
输入描述性文字输入描述性文字 输入描述性文字输入描述性文字 输入描述性文字输入描述性文字 输入描述性文字输入描述性文字 输入描述性文字输入描述性文字 输入描述性文字输入描述性文字 输入描述性文字输入描述性文字
其他关于秋天的诗句
❖ 秋雨——高楼目尽欲黄昏,梧桐叶上萧萧雨。 ❖ 秋夜——睡起秋声无觅处,满阶梧叶日明中。 ❖ 秋声——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 秋叶——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 ❖ 秋色——雨侵坏瓮新苔绿,秋入横林数叶红。 ❖ 秋月——月光浸水水浸天,一派空明互回荡。 ❖ 秋菊——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 秋思——故人万里无消息,便拟江头问断鸿。
总结2
输入描述性文字输入描述性文字 输入描述性文字输入描述性文字 输入描述性文字输入描述性文字 输入描述性文字输入描述性文字 输入描述性文字输入描述性文字 输入描述性文字输入描述性文字 输入描述性文字输入描述性文字
19
4.8 布置作业
请在此处输入作 业题目内容
请在此处输入作 业题目内容
请在此处输入作 业题目内容
秋词(其一)
刘禹锡,字梦得,洛阳人。唐代著 名的文学家和进步的思想家。祖籍中山 (今河北定县)。世称刘宾客、刘尚书。 刘禹锡生前与白居易齐名,世称“刘 白”。白居易则称他为“诗豪”,推崇 备至。他的诗歌,传诵之作极多。有 《刘梦得文集》。
《秋词》是作者被贬朗州(今湖 南常德市)后写的。
秋词
17
4.6 达标测试
输入描述性文字 输入描述性文字
输入描述性文字 输入描述性文字
18
4.7 课题总结
总结1
输入描述性文字输入描述性文字 输入描述性文字输入描述性文字 输入描述性文字输入描述性文字 输入描述性文字输入描述性文字 输入描述性文字输入描述性文字 输入描述性文字输入描述性文字 输入描述性文字输入描述性文字
其他关于秋天的诗句
❖ 秋雨——高楼目尽欲黄昏,梧桐叶上萧萧雨。 ❖ 秋夜——睡起秋声无觅处,满阶梧叶日明中。 ❖ 秋声——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 秋叶——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 ❖ 秋色——雨侵坏瓮新苔绿,秋入横林数叶红。 ❖ 秋月——月光浸水水浸天,一派空明互回荡。 ❖ 秋菊——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 秋思——故人万里无消息,便拟江头问断鸿。
总结2
输入描述性文字输入描述性文字 输入描述性文字输入描述性文字 输入描述性文字输入描述性文字 输入描述性文字输入描述性文字 输入描述性文字输入描述性文字 输入描述性文字输入描述性文字 输入描述性文字输入描述性文字
19
4.8 布置作业
请在此处输入作 业题目内容
请在此处输入作 业题目内容
请在此处输入作 业题目内容
秋词(其一)
刘禹锡,字梦得,洛阳人。唐代著 名的文学家和进步的思想家。祖籍中山 (今河北定县)。世称刘宾客、刘尚书。 刘禹锡生前与白居易齐名,世称“刘 白”。白居易则称他为“诗豪”,推崇 备至。他的诗歌,传诵之作极多。有 《刘梦得文集》。
《秋词》是作者被贬朗州(今湖 南常德市)后写的。
秋词
最新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秋词、夜雨寄北》课件(共25张PPT)
当堂检测
3、李商隐在《夜雨寄北》中,想象与友人剪 烛夜谈的诗句是: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4、点明地点、时节,渲染凄凉愁惨气氛 ,表现诗人寂 寞孤独愁绪的诗句是: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齐背《秋词》其一 《夜雨寄北》
读懂 品诗情
分析:诗人通过鹤来表现“秋日胜春朝”
鹤雌雄相随,步行 规矩,情笃而不淫,具 有很高的德性。古人多 用鹤比喻具有高尚品德 的贤能之士,惯用鹤翔 或鹤鸣来喻人生大志的 ,所谓“鹤鸣九皋”“ 冲天一鹤”。
读通,赏诗情
思
1、诗歌一二句运用了什么手法?有什 么作用?(表达技巧类)
考
探 2、诗歌后两句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
夜
雨
寄
李
北
商
隐
李商隐(813-858)
字义山,号玉溪生,唐代诗人。 曾任县尉、秘书郎等职。因受牛李党 争影响,被人排挤,潦倒终身。其诗 揭露和批判当时藩镇割据、宦官当权 和上层统治集团的腐朽糜烂。所作 “咏史”诗多托古以斥时政,“无题” 诗也常有所寄寓。擅长律、绝,富于 文采构思精密,情致婉曲,具有独特 风格。与杜牧合称为“小李杜”。有 《李义山诗集》传世。
读懂 品诗情
3、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通过归期的问询和回答, 抒发诗人羁旅他乡对妻子思念的深 情。
当堂检测
1、刘禹锡的《秋词》一反过去文人悲秋的传 统,唱出了昂扬的励志高歌(或直接赞颂秋景
胜春光)的诗句是: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2、《秋词》表现诗人奋发向上的精神和豁达
乐观的情怀的的句子是: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回家的日期,从“君问归期未有期”句得到。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秋词》课外古诗词诵读PPT课件
贰 背景资料
“二王八司马”指的是唐顺宗年间推行 一系列善政的一批革新派官僚士大夫,主张 打击宦官势力、革新政治,其中的“二王” 指王叔文、王伾,“八司马”指韦执谊、韩 泰、陈谏、柳宗元、刘禹锡、韩晔、凌准、 程异,他们在改革失败后,俱被贬为州司马。 《秋词》正是刘禹锡被贬朗州所作。
叁 作品赏析
这首诗点睛的句子是?诗人的思想情感如何?
①排云:指排开云层。排,推,有冲破的意思。 ②碧霄:青天。
译文:秋日晴空万里,一只仙鹤排开云 层扶摇直上,便引发我的诗情飞上云霄。
贰 背景资料
刘禹锡,字梦得。唐朝文学家、哲学家, 被称为“诗豪”。贞元九年(793年),刘禹锡 进士及第,后入节度使杜佑幕府,深得杜佑信 任器重。杜佑入朝为相,刘禹锡亦迁监察御史。 贞元末年,加入以太子侍读王叔文为首的“二 王八司马”政治集团。唐顺宗即位后,刘禹锡 参与“永贞革新”。革新失败后,屡遭贬谪。
壹古 典
秋词 (其一) 刘禹锡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壹 字词释义
自古逢秋悲①寂寥②,我言秋日胜③春朝④。
①悲:悲叹,感叹。 ②寂寥:冷清萧条。 ③胜:超过。 ④春朝:春天。
译文:自古以来每逢秋天文 人墨客就会悲叹秋日冷清萧 条,我却要说秋天胜过春天。
壹 字词释义 晴空一鹤排云①上,便引诗情到碧霄②。
最后两句。诗人一反悲秋传统,描绘了秋高气爽、万里晴空、白云漂 浮的开阔景象。凌云的鹤载着诗人的诗情直上云霄,展现出非凡的气 势和豪迈的诗情。也许诗人是以“鹤”自喻,不仅写出秋天的生机和 素色,更显出一种高扬的气概和高尚的情操,隐含了诗人尽管屡遭贬 谪,但愈挫愈勇,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谢谢观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四首《秋词》课件
分析诗歌
夜 前两句:触景生情,思乡情切。 雨 寄 北
后两句:美好想象,情深意长
实写
虚写
作者简介
陆游(1125~1210)字务 观,号放翁,越州山阴 (浙江绍兴)人。官至宝章 阁待制,晚年退居故乡。 工诗、文,长于史学。与 尤袤、杨万里、范成大并 称为南宋四大家,今存诗 九千余首,清新圆润,格 力恢宏,有《剑南诗稿》 《渭南文集》《南唐书》 等。
写作背景
当时诗人被秋雨阻隔,滞留 荆巴一带,妻子从家中寄来书信, 询问归期。但秋雨连绵,交通中 断,无法确定,所以回答说:君 问归期未有期。这一句有问有答, 跌宕有致,显露出诗人留滞异乡、 归期未卜的羁旅之愁。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 归期/ 未/有期, 巴山/ 夜雨/ 涨/秋池。 何当/ 共剪/ 西窗/烛, 却话/ 巴山/ 夜雨/时。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自古以来人们是逢秋悲寂 寥,而我却是认为秋天比春 天更美好。
一二句用对照的手法, 即将古人的悲秋和自己的颂 秋进行对照,表现作者乐观 豁达的心境。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万里晴空中一只白鹤冲 云直上,我的诗情也随它飞 上了蓝天。
诗人借“鹤”在秋日晴空中振翅高 飞、排云而上,矫健凌厉,表达的是 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反应作者高远 豪迈的心情。
“僵卧孤村不自哀”叙述了作者的现 实处境和精神状态,“尚思为国戍轮台” 是对“不自哀”这种精神状态的解释,前 后照应,形成对照。“僵、卧、孤、村” 四字写出了作者此时凄凉的境遇。“僵” 字写年老,写肌骨衰老,“卧”字写多 病,写常在床蓐;“孤”字写生活孤苦, 不仅居处偏僻,而且思想苦闷,没有知 音;“村”写诗人贫困村居,过着荒村野 老的凄苦生活。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课件(共42张PPT)
此诗作于南宋绍三年(1192年)十一月四日。当时诗人已经68岁,作者由于主张坚决抗击金族侵略者,反对屈辱求 和,触怒南宋王朝的投降派,这时已被罢官在家乡闲住多年,而且不得过问政治,甚至不得到山阴(今绍兴)以外的地方旅行。收复国土的强烈愿望在现实中已不能实现。于是, 在一个“风雨大作”的夜里,诗人触景生情,由情生思,在 梦中实现了金戈铁马、卫国戍达的愿望。
在如此秋高气爽的环境下,看见孤鹤直冲云霄,诗人心情豁然开朗,诗情开 阔,于是有”我言秋日胜春朝“的感慨。
“我言秋日胜春朝”的理由是什么?
请赏析“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句, “排”和“引”字的妙处以及写作手法。“排”是“推开”的意思,形象地写出了孤鹤直冲云霄的气势, “引”字写出了诗人看到白鹤冲天而引发的豪迈乐观之情。 抒发了诗人越挫越奋的豪壮情怀,表达了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运用了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以鹤再秋日晴空振翅高飞、排云而上, 赞美秋天的开阔明朗, 表达诗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和昂扬不屈的斗志。
秋词(其一)
刘禹锡
敬中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出生于河南郑州荥(xíng) 阳, 唐朝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刘禹锡诗文俱佳 ,与白居易并称“刘白”, 与柳宗元并称“刘柳”。793年,刘禹锡进士及第,为监察御 史。贞元末,加入以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集团,后历任连州刺史、礼部郎中、苏州刺史等职。842年卒,追赠户部尚书。代表作有 《陋室铭》 《竹枝词》 《天论》等
这首诗虚实结合,借写风雨梦境,表达诗人想为国戍守边疆的强烈愿望,抒发感人 至深的报国之志和忧国忧民的拳拳之心。
谭 嗣 同
谭嗣同(1865年3月10日-1898年9月28日),字复生,号壮飞,湖南浏阳人,中 国近代资产阶级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维 新志士, “戊戌六君子”之一。 谭嗣同早 年在家乡湖南倡办时务学堂、南学会等,主 办《湘报》,又倡导开矿山、修铁路,宣传 变法维新,推行新政。写文章抨击清政府的 卖国投降政策,代表作有《仁学》 《狱中题 壁》等。1898年参加领导戊戌变法,失败 后被杀。
在如此秋高气爽的环境下,看见孤鹤直冲云霄,诗人心情豁然开朗,诗情开 阔,于是有”我言秋日胜春朝“的感慨。
“我言秋日胜春朝”的理由是什么?
请赏析“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句, “排”和“引”字的妙处以及写作手法。“排”是“推开”的意思,形象地写出了孤鹤直冲云霄的气势, “引”字写出了诗人看到白鹤冲天而引发的豪迈乐观之情。 抒发了诗人越挫越奋的豪壮情怀,表达了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运用了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以鹤再秋日晴空振翅高飞、排云而上, 赞美秋天的开阔明朗, 表达诗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和昂扬不屈的斗志。
秋词(其一)
刘禹锡
敬中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出生于河南郑州荥(xíng) 阳, 唐朝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刘禹锡诗文俱佳 ,与白居易并称“刘白”, 与柳宗元并称“刘柳”。793年,刘禹锡进士及第,为监察御 史。贞元末,加入以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集团,后历任连州刺史、礼部郎中、苏州刺史等职。842年卒,追赠户部尚书。代表作有 《陋室铭》 《竹枝词》 《天论》等
这首诗虚实结合,借写风雨梦境,表达诗人想为国戍守边疆的强烈愿望,抒发感人 至深的报国之志和忧国忧民的拳拳之心。
谭 嗣 同
谭嗣同(1865年3月10日-1898年9月28日),字复生,号壮飞,湖南浏阳人,中 国近代资产阶级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维 新志士, “戊戌六君子”之一。 谭嗣同早 年在家乡湖南倡办时务学堂、南学会等,主 办《湘报》,又倡导开矿山、修铁路,宣传 变法维新,推行新政。写文章抨击清政府的 卖国投降政策,代表作有《仁学》 《狱中题 壁》等。1898年参加领导戊戌变法,失败 后被杀。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秋词》课件(共18张PPT)
合作探究
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
鲜明的艺术形象表达深刻的思想,
极富哲理意蕴。请以这一首诗中
“鹤”的意象为例作一简要赏析。
诗人通过什么景物来表现“秋日胜春朝”?
孤鹤 意象
鹤雌雄相随,步行规矩, 情笃而不淫,具有很高的德性。 古人多用鹤比喻具有高尚品德 的贤能之士,惯用鹤翔或鹤鸣 来喻人生大志的,所谓“鹤鸣 九皋”“冲天一鹤 ”
诗人通过什么景物来表现“秋日胜春朝”?
孤鹤 意象
诗人借“鹤”在秋日 晴空中振翅高飞、排云 而上,矫健凌厉,表达 的是一种积极乐观的人 生,反映作者高远豪迈 的心情。
古诗词中常见意象
久,千里共婵娟
梅: 不畏严寒 不屈不挠
陆游《咏梅》: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PPT素材:/sucai/ PPT图表:/tubiao/ PPT教程: /powerpoint/ 范文下载:/fanwen/ 教案下载:/jiaoan/ PPT课件:/kejian/ 数学课件:/kejian/shu xue/ 美术课件:/kejian/me ishu/ 物理课件:/kejian/wul i/ 生物课件:/kejian/she ngwu/ 历史课件:/kejian/lish i/
松: 挺拔坚贞,正直
陈毅《青松》: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大雁: 思乡之情羁旅之感
王湾《次北固山下》: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中心思想
《秋词(其一)》赞颂了秋 天的美好,借冲天一鹤,表达了 作者奋发向上的精神和积极乐观 的人生。
比较阅读
1、同是写秋,马致远与刘禹锡两位作者表露的心境 有什么不同?
《秋词》表达了豪迈乐观之情。
《秋思》表达了游子悲秋思乡之情。 3、在表现手法上,《秋词》是 议论兼抒,情 而《天净沙·秋思》却是_借_ 景抒情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秋词》课件(共17张PPT)
《秋词》作于诗被贬朗州(今湖南 常德市)后。
秋词
刘禹锡
自古/逢秋/ 悲/寂寥,
自古以来,文人墨客都悲叹秋天萧条,
我言/秋日/ 胜/春朝。 晴我却空说/一秋天鹤远/远排胜过云春/上天。, 秋日晴空便万里引,/诗一只情仙/鹤到冲开/碧云霄层扶。摇直上,
便引发我的诗情飞向云霄。
分组探究
问题1:诗的前两联用了什么手法?请具体分析。 问题2:首联中的“自古”有何作用? 问题3:为什么诗人直率坦言“我言秋日胜春朝”? 问题4:对本诗进行整体赏析。
诗的前两联用了什么手法? 请具体分析。
首联中的“自古”有何作用?
为什么诗人直率坦言 “我言秋日胜春朝”?
对本诗进行整体赏析。
归纳提升
这首秋词赞颂了秋天的美好, 并借黄鹤直冲云霄的描写,表现 了作者奋发向上的精神、豁达乐 观的情怀以及高远豪迈的志向。
其它关于秋天的诗句
• 秋雨——高楼目尽欲黄昏,梧桐叶上萧萧雨。 • 秋声——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 秋叶——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 • 秋月——月光浸水水浸天,一派空明互回荡。 • 秋菊——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 秋思——故人万里无消息,便拟江头问断鸿。
秋
词
刘禹锡
【知识与技能】
教学目标
1.掌握基础文学常识。
2.有感情地吟诵、背诵课文。
【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2.使学生初步掌握赏析诗歌的步骤和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诗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奋发向上的精神,树立高远宏大的志向
。
一、知人论世
刘禹锡,字梦得,洛阳人。唐代著名 的文学家和进步的思想家。祖籍中山(今 河北定县)。世称刘宾客、刘尚书。刘禹 锡生前与白居易齐名,世称“刘白”。白 居易则称他为“诗豪”,推崇备至。他的 诗歌,传诵之作极多。有《刘梦得文集》。
秋词
刘禹锡
自古/逢秋/ 悲/寂寥,
自古以来,文人墨客都悲叹秋天萧条,
我言/秋日/ 胜/春朝。 晴我却空说/一秋天鹤远/远排胜过云春/上天。, 秋日晴空便万里引,/诗一只情仙/鹤到冲开/碧云霄层扶。摇直上,
便引发我的诗情飞向云霄。
分组探究
问题1:诗的前两联用了什么手法?请具体分析。 问题2:首联中的“自古”有何作用? 问题3:为什么诗人直率坦言“我言秋日胜春朝”? 问题4:对本诗进行整体赏析。
诗的前两联用了什么手法? 请具体分析。
首联中的“自古”有何作用?
为什么诗人直率坦言 “我言秋日胜春朝”?
对本诗进行整体赏析。
归纳提升
这首秋词赞颂了秋天的美好, 并借黄鹤直冲云霄的描写,表现 了作者奋发向上的精神、豁达乐 观的情怀以及高远豪迈的志向。
其它关于秋天的诗句
• 秋雨——高楼目尽欲黄昏,梧桐叶上萧萧雨。 • 秋声——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 秋叶——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 • 秋月——月光浸水水浸天,一派空明互回荡。 • 秋菊——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 秋思——故人万里无消息,便拟江头问断鸿。
秋
词
刘禹锡
【知识与技能】
教学目标
1.掌握基础文学常识。
2.有感情地吟诵、背诵课文。
【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2.使学生初步掌握赏析诗歌的步骤和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诗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奋发向上的精神,树立高远宏大的志向
。
一、知人论世
刘禹锡,字梦得,洛阳人。唐代著名 的文学家和进步的思想家。祖籍中山(今 河北定县)。世称刘宾客、刘尚书。刘禹 锡生前与白居易齐名,世称“刘白”。白 居易则称他为“诗豪”,推崇备至。他的 诗歌,传诵之作极多。有《刘梦得文集》。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秋词》《夜雨寄北》《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潼关》PPT课件
再 读 诗 词
七言绝句的节奏一般可这样划分:或2/2/3,或2/2/2/1,或2/2/1/2。 韵脚诵读的重音和语调处理也应根据诗歌的情意表达而定,韵脚一般要读 出延长音。
诵读练习建议:(1)节奏要读得分明;(2)古人常常击节而歌,可 以用指关节轻击课桌来配合诵读节奏;(3)韵脚要读出延长音;
再
知
人
论
世
谭嗣同(1865—1898),字复生,号壮飞,中国清末著名
政治家、思想家,维新派人士。其所著的《仁学》,是维新派
的第一部哲学著作,也是中国近代思想史中的重要著作。
公元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谭嗣同参加领导戊戌变法, 失败后被杀,年仅33岁,为“戊戌六君子”之一。
好
诗
共
方法小贴士
赏
1.阅读课本上关于四首诗的注释和解读,初步理解
《秋词》其一 《夜雨寄北》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潼关》
部编版年级语文上册课件
汇报人:XXX
壹 本课目标 贰 初读诗词 叁 再读诗词 肆 诵读创作
本 课 目 标
1.诵读古诗词,读出古诗词的节奏、韵律,体会诗歌的声韵美。 2.通过诵读,理解诗歌大意,学习品味赏析诗歌。 3.背诵四首诗。
初
知 人 论 世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是南宋著名爱国诗人陆游 在公元1192年写的一首抒情诗。作者积极主张抗金,却 备受排挤,年近七旬被斥罢归乡,虽远离朝堂,但报国 之志却从未消退。
知 人 论
《潼世关》
谭嗣同写这首诗时才十多岁, 当时随父赴甘肃上任,途经陕西 潼关,被北方的特有的壮阔风景 所震撼,欣然下笔,遂有此诗。
好
诗
同
方法小贴士
背
诵
(1)在反复诵读、感知诗意的基础上背诵诗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人通过什么景物来表现“秋日胜春朝”?
孤
鹤
鹤雌雄相随,步行规矩,情笃 而不淫,具有很高的德性。古人多 用鹤比喻具有高尚品德的贤能之士, 惯用鹤翔或鹤鸣来喻人生大志的, 所谓“鹤鸣九皋”“冲天一鹤 ”
诗人借“鹤”在秋日晴空中振 翅高飞、排云而上,矫健凌厉, 表达的是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 反映作者高远豪迈的心情。
秋色
秋 色 五 彩 缤 纷
秋
词
刘 禹 锡
便晴我自 引空言古 诗一秋逢 情鹤日秋 到排胜悲 碧云春寂 霄上朝寥
教学目标:
1、掌握有关文学常识; 2、感受诗歌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学习作者不怕困难、高昂的进取精神。 4、背诵默写全诗。
一、了解作者
刘禹锡,字梦得,洛阳人。唐代著名的 诗人,文学家和进步的思想家。祖籍中山(今 河北定县)。世称刘宾客、刘尚书。刘禹锡生 前与白居易齐名,世称“刘白”。白居易则称 他为“诗豪”,推崇备至。他的诗歌,传诵之作 极多。有《刘梦得文集》。
第一句中的“自古”有 什么作用?合作探究
自古,包含一切, 也有例外,为什么还这 么说?是为了突出下文 的“我”。反映作者的 豪迈的气概。
为什么诗人直率坦言 “我言秋日胜春朝”?
因为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合作探究
问题4、怎样理解“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 答:诗人借“鹤”在秋日晴空中振翅高飞、 排云而上,矫健凌厉,表达的是一种积极乐 观的人生,反映作者高远豪迈的心情。
诗人借“鹤”在秋日晴空中 振翅高飞、排云而上,矫健凌厉, 表达的是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 反映作者高远豪迈的心情。
诗的前两句用了什么手法?请
具体分析一下。
❖ 对比手法。
合作探究
❖ 作者首先写了古代文人每当受挫,身陷逆境 时,总是悲叹秋天的寂寞凄凉。也确实是这 样,在文人的笔下,秋是悲的象征,是孤独、 寂寞、惆怅的载体,但接下来,诗人却大胆 而充满豪情地道出对“秋”的理解,对秋的 追求:“我言秋日胜春朝。”在作者心中, 秋天是美的季节,远胜过繁花似锦的春日, 表现出诗人被贬后乐观的心情。
问题4、怎样理解“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 霄”?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自古以来人们是逢秋悲 寂寥,而我却是认为秋天比 春天更美好。
一二句用对比的手法, 即将古人的悲秋和自己的颂 秋进行对比,表现作者乐观 豁达的心境。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万里晴空中一只白鹤冲 云直上,我的诗情也随它飞 上了蓝天。
《秋词》是作者被贬朗州(今湖南常德 市)后写的。反映了他虽励精图治、锐意改革 而遭受打击,却毫不气馁,仍保持着高昂的进 取精神。
二、诗歌。
秋词
刘禹锡
自古/逢秋/ 悲/寂寥, 我言/秋日/ 胜/春朝。 晴空/一鹤/ 排云/上, 便引/诗情/ 到/碧霄。
பைடு நூலகம்
说说所读诗句,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昂扬 积极 乐观
叶由绿转为浇黄色,其中却有几棵树叶成红 色,在浅黄色中格外显眼;登上高楼,四望 清秋入骨;才不会象春色那样使人发狂。
原文:
山明水净夜来霜, 数树深红出浅黄。 试上高楼清入骨, 岂如春色嗾(sŎu)人狂。
四、小 结
这两首《秋词》主题相同,但各写一 面,既可独立成章,又是互为补充。其一 赞秋气,其二咏秋色 。一反过去文人悲秋 的传统,唱出了昂扬的励志高歌,唤醒人 们为理想而奋斗的英雄气概和高尚情操, 让人们获得深刻的美感和乐趣。
菊的特点是 凌寒诗人借菊花来现
高洁的品。格
拓展延伸
❖ 1、诗仙——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盛 唐最杰出的诗人,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位伟大 的浪漫主义诗人,素有“诗仙”之称。
❖ 2、诗圣——杜甫(712-770),字子美,是中国文学史上 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尊称为“诗圣”。他的诗深刻地反 映了唐朝由兴盛走向衰亡时期的社会面貌,具有丰富的社会 内容,鲜明的时代色彩和强烈的政治倾向。其诗被称为“诗 史”。
迁移拓展 (一)
古诗词中常见意象分析
梅
陆游的著名词作《咏梅》: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梅突出的特点是 不畏严表寒现了诗人
不的屈性不格挠。
松
李白《赠书侍御黄裳》:“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
诗人写松的理由是 挺拔 诗人常以此表现
坚贞。,正直
菊
宋人郑思肖《寒菊》:“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百花中。”
❖ 3、诗鬼——李贺(790-816),字长吉,晚唐诗人。一生 体弱多病,27岁逝世。今存诗242首。他的诗作有讽刺黑暗 政治和不良社会现象的,据统计,他的作品中出现“死”字 20多个,“老”字50多个,尤其是写神仙鬼魅的作品,常常 让人感到幽灵出没,阴森可怖。因此,后人称李贺为“诗 鬼”。
4、诗神——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 名爱国诗人,一生写有9000多首诗,被后人尊称为“诗神”。 (另一说“诗神”是苏轼,苏轼诗,挥洒自如,清新刚健,一 帜独树,人称诗神。) 5、诗奴——贾岛,(779-843),字浪仙,早年出家为僧, 号无本,自号“碣石山人”。一生以作诗为命,好刻意苦吟, 人称其为“诗奴”。 6、诗魔——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也 有“诗王”之称。 7、诗佛——王维(701-761),唐代诗人,画家。字摩诘。 他官终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王维的山水诗最为后人所 称颂,他通过对田园山水的描绘,宣扬隐士生活和佛教禅理, 因而也被人们称为“诗隐”。 8、诗豪——刘禹锡(772-842),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 梦得。
❖ 这句诗的大意是:万里晴空中一只白鹤冲云 直上,我的诗情也随它飞上了蓝天。
归纳提升
这首秋词赞颂了秋天的美好, 并借黄鹤直冲云霄的描写,表现了 作者奋发向上的精神和豁达乐观的 情怀。
秋词 (其二)
山明水净夜来霜, 数树深红出浅黄。 试上高楼清入骨, 岂如春色嗾(sŎu)人狂。
诗的大意
大意:秋天了,山明水净,夜晚已经有霜;树
三、学习《秋词》(其一)
1、诵读作品,细读注释,理解诗意。 (小组合作——集体交流) 2、感情朗读,体会诗境。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请同学们朗读,体会诗的韵味和 节奏,也感受作者的豪情壮志。
问题1、诗的前两句采用了什么手法? 问题2、为什么“我言秋日胜春朝” ? 问题3、作者认为“秋日胜春朝”,本单元中学过的 课文还有哪首诗中的内容表现了相同的观点?本单元 中哪篇文章可以印证“自古逢秋悲寂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