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雷、接地设计说明书

合集下载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标准号:GB 50057-2010替代标准号:GB50057-95(2000年版)发布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日期:2010-11-03技术说明书编码:2011-10-01时效状态:实施日期:CAS No:现行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1总则1.0.1为使建筑物(含构筑物,下同)防雷设计因地制宜地采取防雷指施,防止或减少雷击建筑物所发生的人身伤亡和文物、财产损失,做到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新建建筑物的防雷设计。

本规范不适用于天线塔、共用天线电视接收系统、油罐、化工户外装置的防雷设计。

1.0.3建筑物防雷设计,应在认真调查地理、地质、土壤、气象、环境等件和雷电活动规律以及被保护物的特点等的基础上,详细研究防雷装置的形式及其布置。

1.0.4建筑物防雷设计除应执行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规定。

2建筑物的防雷分类2.0.1建筑物应根据其重要性、使用性质、发生雷电事故的可能性和后果,按防雷要求分为三类。

2.0.2遇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划为一类防雷建筑物:一、凡制造、使用或贮存炸药、火药、起爆药、火工品等大量爆炸物质的建筑物,因电火花而引起爆炸,会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者。

二、具有0区或10区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物。

三、具有1区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物,因电火花而引起爆炸,会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者。

2.0.3遇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划为二类防雷建筑物:一、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的建筑物。

二、国家级的会堂、办公建筑物、大型展览和博览建筑物、大型火车站、国宾馆、国家级档案馆、大型城市的重要给水、水泵房等特别重要的建筑物。

三、国家级计算中心、国际通讯枢纽等对国民经济有重要意义且装有大量电子设备的建筑物。

四、制造、使用或贮存爆炸物质的建筑物,且电火花不易引起爆炸或不致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者。

五、具有1区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物,且电火花不易引起爆炸或不致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者。

建筑电气毕业设计说明书

建筑电气毕业设计说明书

本科毕业设计说明书题目:院(部):专业: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完成日期:2014年6月目录摘要 (Ⅳ)ABSTRACT (Ⅴ)1前言 (1)1.1建筑电气概况 (1)1.2工程概况 (1)1.3设计内容 (1)2 照明系统设计 (3)2.1光照设计 (3)2.1.1 确定照度 (3)2.1.2 选择照明光源和灯具及镇流器 (3)2.2照明节能 (6)2.3照度计算 (7)2.4.照明负荷计算方法及导线、断路器的选择原则 (9)2.5.照明动力配电箱各出线回路导线、断路器选择 (10)2.5.1房间配电箱各出线回路导线、断路器选择 (10)2.5.2房间配电箱进线导线、断路器的选择 (14)2.5.3楼层配电箱各出线回路导线、断路器选择 (15)2.5.4楼层配电箱进线导线、断路器选择 (15)3 低压配电系统设计 (18)3.1负荷等级及供电要求 (18)3.1.1 负荷等级 (18)3.1.2 供电要求 (18)3.2负荷统计 (18)3.3配电方式 (20)3.4干线负荷计算及导线、断路器、电流互感器的选择 (20)3.5无功补偿及变压器的选择 (22)3.5.1 两台变压器并列运行要求 (22)3.5.2 变压器负荷计算 (22)3.5.3 无功补偿柜的选择 (23)3.5.4 变压器选择与校验 (24)3.5变压器低压侧母线、断路器选择 (25)3.5.1变压器低压侧母线选择 (25)3.5.2 变压器低压侧断路器选择 (25)4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消防系统的组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防雷接地设计及施工验收规范

防雷接地设计及施工验收规范

防雷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第一章总则??第1.0.1条为保证接地装置安装工程的施工质量、促进工程施工技术水平的提高,确保接地装置安全运行,制定本规范。

??第二章第一节?七、装有避雷线的电力线路杆塔。

????八、装在配电线路杆下的电力设备。

??九、在非沥青地面的居民区内,无避雷线的小接地电流架空电力线路的金属杆塔和钢筋混凝土杆塔。

??十、电除尘器的构架。

???十一、封闭母线的外壳及其他裸露的金属部分。

??十二、六氟化硫封闭式组合电器和箱式变电站的金属箱体。

??十三、电热设备的金属外壳。

????十四、控制电缆的金属护层。

??第2.1.2条电气装置的下列金属部分可不接地或不与PEN线相接:??一、在木质、沥青等不良导电地面的干燥房间内,交流额定电压为380V及以下或直流额定电压为440V及以下的电气设备的外壳;但当有可能同时触及上述电气设备外壳和已接地的其他物体第接。

??三、直流电力回路专用的中性线和直流两线制正极的接地体、接地线不得与自然接地体有金属连接;当无绝缘隔离装置时,相互间的距离不应小于1m。

??四、三线制直流回路的中性线宜直接接地。

??第二节接地装置的选择??第2.2.1条交流电气设备的接地可以利用下列自然接地体;??一、埋设在地下的金属管道,但不包括有可燃或有爆炸物质的管道。

??二、金属井管。

??三、与大地有可靠连接的建筑物的金属结构。

??表????三、严格按照生产厂家使用说明书规定的操作工艺施工。

??第三节接地装置的敷设??第2.3.2条垂直接地体的间距不宜小于其长度的2倍。

水平接地体的问距应符合设计规定。

当无设计规定时不宜小于5m。

??宜为0.3??的接地线。

??第四节接地体(线)的连接??????焊接。

第五节三、建筑物L的防雷设施采用多根引下线时,宜在各引下线距地面的1.5~1.8m处设置断接卡,断接卡应加保护措施。

????四、装有避雷针的金属筒体,当其厚度不小于4mm时,可作避雷针的引下线。

铝合金门窗工程防雷接地技术及规范

铝合金门窗工程防雷接地技术及规范

铝合金门窗工程防雷接地技术及规范铝门窗工程防雷接地技术及检测方法,为金属门窗工程防雷施工提供借鉴;让高层住宅住户增加防雷知识铝门窗防雷接地侧击雷目前,铝门窗及其它金属门窗在各类建筑物中已经得到广泛应用。

在高层建筑物建设过程中人们往往只注意屋顶避雷针及防雷带(网)等防直击雷方案的设计与施工、却忽视侧击雷对建筑物的危害。

铝门窗防雷接地技术就是建筑物防止侧击雷袭击的有效方法之一。

1.关于雷的概述雷是一种大气中放电现象。

大气中饱和水蒸汽在强力上升的气流作用下产生水滴分裂,人水滴带正电,以雨的形式落地或悬浮空中;小水滴带负电,风吹积聚,当带电板块积聚异性电荷到一定程度就发生放电现象。

有时在云层与‘层之间进行,有时在云层与人地之间进行,后种放电现象是通常称为落地雷雷通常分为线型雷(直击雷)、球雷〔侧击雷)和串球雷。

雷击危害很大,热效应和机械力效应使建筑物着火和击毁;室内过电压,屋顶对地电位差过大时引起火花及电击伤人;线路感应过电压侵入房屋内,破坏建筑物及设备。

建筑物易受雷击的部位如:屋顶屋檐、女儿墙、屋疮、各转角凸起部位、外露金属结构。

天面电梯机房、屋顶装饰造形等物。

2.国家标准对铝门窗防雷措施的规定《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中规定,建筑物根据使用性质,发生雷电事故的可能性和后果,按防雷要求分三类。

建筑物根据其重要性除应采取防直击雷、防雷电波侵入、防雷电感应外还应采取防侧击雷的措施。

铝门窗工程防雷接地主要就是防侧击雷规范要求 :第一类防雷建筑物高于30m时,30m 及以上外墙上的栏杆、门窗等较大的金属物与防雷装置连接万方数据第二类防雷建筑物高于45m时,45。

及以上外墙上的栏杆、门窗等较大金属物与防雷装置连接。

第三类防雷建筑物高于60m时, 60m及以卜外墙上的栏杆、门窗等较大的金属物与防雷装置连接。

3.铝门窗工程防雷设计3.1根据建筑物的性质、用途可能遭受雷击危害的程度及影响,合理确定防雷等级或按设计院图纸要求确定。

防雷工程方案怎么写

防雷工程方案怎么写

防雷工程方案怎么写一、项目背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建筑设施的防雷需求也日益增加。

雷电是一种自然现象,其能量巨大,极易对建筑设施和人员造成严重危害。

因此,为了确保建筑设施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必须对建筑设施进行防雷工程设计和规划。

本项目的主要背景是设计一套完善的防雷工程方案,以确保建筑设施及其内部设备的安全性,并减少由于雷电引发的意外损失。

本方案书将详细介绍防雷工程的设计原则、技术要求、工程方案和实施计划。

二、设计原则1. 安全性原则:防雷工程的设计首要原则是确保建筑设施及其内部设备的安全,包括对人员、设备和资产的保护。

2. 可靠性原则:防雷工程应具有可靠性,能够在雷电天气中有效地发挥作用,避免雷电对建筑设施的损坏。

3. 经济性原则:防雷工程的设计应符合经济效益原则,尽量减少投资成本,同时确保防雷效果。

4. 规范性原则:防雷工程的设计应符合国家相关的建筑规范和标准,保障建筑设施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5. 可维护性原则:防雷设施应具有良好的可维护性,方便维修和保养,确保长期的防雷效果。

三、技术要求1. 防雷接地系统:防雷接地系统是防雷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作用是将雷电引导至地面,减少对建筑设施的损害。

防雷接地系统应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和耐腐蚀能力,能够有效地将雷电引入地下。

2. 避雷针系统:避雷针是建筑设施防雷系统的核心部件,其主要作用是在雷电天气中迅速引导雷电,并将其释放至地面。

避雷针系统应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和耐腐蚀性能,能够有效地迅速引导雷电。

3. 防雷装置:防雷装置是防雷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保护建筑设施内部的电气设备。

防雷装置应具有良好的防雷效果,能够有效地阻止雷电对建筑设施内部设备的损害。

4. 防雷接地装置:防雷接地装置是防雷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作用是将雷电引导至地下,减少对建筑设施的损害。

防雷接地装置应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和耐腐蚀性能,能够有效地将雷电引入地下。

5. 防雷保护装置:防雷保护装置是用于保护建筑设施内部设备的一种装置,其主要作用是在雷电天气中为建筑设施内部的电气设备提供保护。

小型机房防雷接地技术方案

小型机房防雷接地技术方案

小型机房防雷实施方案2013年10月一、设计依据➢《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 50174-2008➢《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1994➢《通信局(站)防雷与接地工程设计规范》 YD 5098-2005➢《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 50343-2004。

二、概况根据用户需求,拟在做保护地网系统。

因通信机房、信息中心机房核心设备比较集中,所有同时做等电位均压带和地笼保护;地笼为600*600mm的网格。

做等电位均压带,并使每个设备都可以直接得到有效的保护,详见《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 50174-2008);《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1994);通信局(站)防雷与接地工程设计规范》(YD 5098-2005);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 50343-2004)。

在信息中心机房后面约3-4米处做大地地栅网,每个房间内地网通过一条35平方的连接线串联汇集到大地地栅网,地网接地电阻要求小于1Ω。

三、方案说明1、强电防雷及防过电压系统强电防雷主要是防感应雷,防止雷击过程中,通过电源线缆感应的大电流,穿入机房,损坏设备,由于本项目所在地属于强雷区,所以必须要好防雷工作,以确保设备、人身安全。

在《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 50174-2008中,对机房防雷有非常严格的要求,必须严格执行。

由于机房属于LPZII防雷区。

机房防雷主要是防感应雷,防止雷击过程中,通过电源线缆感应的大电流,穿入机房,损坏设备。

因此在机房采用三级防雷措施。

针对本次工程,第一级防雷器为A 级防雷器(KA ),防雷器安装在配电柜进线处;第二级防雷器为B 级防雷器自制防雷箱,安装在机柜MW ,总开出线引入到第二级防雷箱,再引入UPS 防雷开关上,能将大能量的浪涌电流限制在后续保护系统可允许的范围;第三级防雷器为C 级防雷器(20KA ),防雷器安装在UPS 输出端。

使输出的箝位电压达到规定值,从而保护了设备,而且还能有效地抑制电网中的尖峰干扰,使供电系统更加稳定,确保供电系统安全可靠。

变电站电气工程设计

变电站电气工程设计

变电站电气工程设计一概述二设计依据三所需知识四设计内容和方法五一次电气图设计六电气布置图设计七二次电气图设计八防雷与接地设计九站用电与照明设计十施工设计说明书十一设计实例西安工业大学电信学院一、概述目前我国的各行各业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而现代化的农业、工业、国防等所有行业的发展都必须以电气工程为基础,所有行业的正常运行都要使用电能。

同时在国家大力发展清洁能源(风力发电、核电、海潮发电等)、采用超高压和特高压以及直流输电、大利发展智能化电网、区域和地区性的电网不断联网、各大发电公司就近建设电厂(煤、气转变为电能)等一系列举措下,新建、扩建和改造的电网数量很大、投资巨大。

在电网中,变电站是电能输送环节中连接发电厂和用户最重要的环节,所以作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学生对变电站(所)相关知识的掌握非常重要和必要。

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来说,变电站应包含电气工程(强电部分)和自动化(弱电部分)两部分内容,本课程讲述的是电气工程方面的内容.而弱点的内容像变电站通信、调度、自动化和智能化等不属于本设计的范围。

电话通信系统一般采用载波方式,内线与外线统一、使用长号和短号的模式;调度系统采用光纤通信网络,整个网络与一般外网屏蔽防止外网攻击调度系统和保密需要;变电站自动化、数字化和智能化是采用智能化一次设备(电子式互感器、智能化开关等)和网络化二次设备分层(过程层、间隔层、站控层)、在IEC61850通信规范基础上、实现变电站内智能电气设备间信息共享和互操作功能(微处理器代替了常规继电器及控制,实现继电保护、防误闭锁、测量控制、远动、故障录波、电压无功控制等)以及运行管理自动化(运行数据、状态记录;数据信息分层、分流交换;提供故障分析报告、设备检修报告)的现代化变电站.我们较系统的讲述变电站电气工程设计的内容,可以提高学生对所学单门、单科知识的用途和之间的联系进一步加深理解,初步掌握电气工程设计的方法和所包含的内容,并能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综合能力,对进行类似的毕业设计以及实际工作都会有很大的帮助。

风机防雷接地设计方案

风机防雷接地设计方案

风机防雷接地设计方案第一章概述一、雷电防护概述雷电是一种极具破坏力的自然现象,其电压可高达数百万伏,瞬间电流更可高达数十万安培。

千百年来,雷电所造成的破坏可谓不计其数。

落雷后在雷击中心1.5-2Km范围内都可能产生危险过电压损害线路上的设备。

雷电灾害如同暴雨、飓风一样都属于气象(自然)灾害,它与水、旱、刑事犯罪、交通事故统称为影响社会安全和经济发展的六大灾害。

工业化和科技的进步使得各种高层建筑和特殊用途建筑如雨后春笋般的拔地而起,这也为雷电防护提出了大量新的问题。

“静电抵抗”、“电磁干扰”、“热岛效应”等等的问题都有待进一步区研究和解决。

近十多年来围绕这些问题人们进行了不懈的努力,提出了许多新的防雷理论,研制出一大批新的防雷器件、设备和材料,开发出许多全新的雷电防护技术。

我国于1994年颁布了新的《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1994,该规范参考了大量国际标准,对原有的规范做了大量的修改,无论从指导思想、技术要求还是技术措施上讲都处在国际领先地位,这也标志着我们国家对雷害的重视。

二、雷电防护的基本理论1、雷击防护的基本原理雷击防护:就是通过合理、有效的手段将雷电流的能量尽可能的引入到大地,是疏导,而不是堵雷或消雷。

一个完整的防雷系统包括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系统构成外部防雷系统,主要是为了保护建筑物免受雷击引起火灾事故及人身安全事故。

2、接地处理在风机的建设中,一定要求有一个良好的接地系统,因所有防雷系统都需要通过接地系统把雷电流泄入大地,从而保护设备和人身安全。

如果接地系统做得不好,不但会引起设备故障,烧坏元器件,严重的还将危害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一般单台风机及箱变接地装置工频接地电阻不得大于4欧姆,接地装置完成后应实测接地电阻,如接地电阻不满足要求,应继续补做接地网。

A、易遭雷击的地点:1、土壤电阻率较小的地方,如有金属矿床的地区、河岸、地下水出口处、湖沼、低洼地区和地下水位高的地方;2、山坡与稻田接壤处;3、具有不同电阻率土壤的交界地段。

住宅地下车库防雷接地安装测试方法

住宅地下车库防雷接地安装测试方法

住宅地下车库防雷接地安装测试方法住宅及地下车库防雷、接地安装及测试方法1、防雷装置安装方法(1) 防雷装置的防雷线、引下线,需先经调直后安装,引下线通弯曲处不应做成死弯。

(2) 避雷引下线与建筑物的其它金属部分,接近时应互相连接。

(如进户管、透气管、雨水管、金属窗框)⑶避雷引下线应在距地0.5m处做接地卡子,供测量接地电阻使用。

(4) 接地体、避雷线引下线的连接必须用焊接,焊接处应补涂沥青防腐。

(5) 所有明配防雷装置的各种金属件必须镀锌,镀锌层要均匀。

(6) 底板一圈主筋作为基础接地体,主筋焊通成一整体自然接地体,防雷及电气共用基础接地体。

(7) 利用结构柱主筋(两条以上),与底板筋焊通。

(8) 引下线利用柱内两条对角主筋(或Φ16以上主筋)焊通引上,下端与自然接地体焊接,引至楼顶处焊出一条Φ12圆钢与楼面避雷带焊接成完整通路。

(9) 架空和直接埋地的金属管道在进出建筑物处应就近与防雷接地装置相连。

(10) 接地电阻测试点,电气接地点,接地电阻要求小于0.5Ω,如实测不能达到时,应通知设计或外加人工接地体。

2、避雷带的安装(1) 明敷设在墙上的防雷带应分段固定在支持件,施工前,为了使支持件埋设敷直,埋设支持件时,先拉线或划线,植孔的深度为50mm。

孔的之间距离一般为1m~1.5 m,转弯部分为0.5m,当建筑物的表面为倾斜时也可沿建筑物表面平行敷设,当支持件埋设完毕,水泥砂浆完全凝固以后,利用弹簧秤测试其牢固,达到3Kg以上时即可敷设防雷带。

敷设的圆钢、扁钢,应事先调直不应有明显的起伏弯曲。

(2) 暗敷设在墙内的防雷带,根据建筑物的表面平行敷设,饰面与防雷带的预埋深度不小于0.05m,宽为0.05m,土建饰面完成时,防雷带应敷设完毕。

⑶防雷带的连接方法一般采用焊接。

焊接的长度,扁钢或角钢应不小于其宽度的2倍,圆钢应不小于其直径的6倍,而且应有三边以上的焊接,焊接完毕后应涂红丹油漆,并刷银粉。

3、人工接地体的安装(1) 一般按设计所提数量和规格进行加工,材料采用钢条和角钢,如用钢管时,选用直径为38~50mm,壁厚不小于3.5 mm的钢管,然后切割,长度一般为2.5 m,钢管打入地下的一端加工成扁尖型或锥型及针面型,如用角钢时,一般选用50_50_5mm角钢,切割长度为2.3 m,角钢的一端加工成尖头形状。

弱电安防--全面讲解弱电工程机房建设防雷接地系统

弱电安防--全面讲解弱电工程机房建设防雷接地系统

全面讲解弱电工程机房建设防雷接地系统最近在做一些项目设计的时候,经常碰到机房工程防雷接地方面的知识,有的时候这一段不知道怎么写?或者感觉没有必要写那么多,在设计说明里面可以少写,但是在机房工程中,这一部分是重点,今天重点讲解一下机房工程防雷接地方面的内容。

正文:先看一下《数据中心设计规范》GB50174-2017里面对于机房工程的防雷要求。

关于防雷接地这一部分介绍的比较少。

让重点参考GB50343。

下面就重点介绍一下防雷接地知识一、机房防雷接地系统简介随着通信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和网络越来越深入人们生活和工作中,同时也预示着数字化、信息化时代的来临。

这些微电子网络设备的普遍应用,使得防雷的问题显得越来越重要。

由于微电子设备具有高密度、高速度、低电压、和低功耗等特性,这就使其对各种诸如雷电过电压、电力系统操作过电压、静电放电、电磁辐射等电磁干扰非常敏感。

如果防护措施不力,随时随地可能遭受重大损失。

值得的是雷电不仅仅破坏系统设备,更为重要的是使系统的通讯中断、工作停顿、声誉受损,其间接损失无法估量。

二、机房防雷的必要性雷击可以产生不同的破坏形式,国际电工委员会已将雷电灾害称为“电子时代的一大公害”,雷击、感应雷击、电源尖波等瞬间过电压已成为破坏电子设备的罪魁祸首。

从大量的通信设备雷击事例中分析,专家们认为:由雷电感应和雷电波侵入造成的雷电电磁脉冲(LEMP)是机房设备损坏的主要原因。

为此采取的防范原则是“整体防御、综合治理、多重保护”。

力争将其产生的危害降低到最低点。

三、机房防雷接地系统设计(1)、防雷设计防雷接地系统是弱电精密设备及机房保护的重要子系统,主要保障设备的高可靠性,防止雷电的危害。

中心机房是一个设备价值非常高的场所,一旦发生雷击事故,将会造成难以估量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根据GB50057—9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和IEC61024-1-1标准的有关规定,中心机房的防雷等级应定为二类标准设计。

110kV变电站的接地网与防雷设计

110kV变电站的接地网与防雷设计

绪论随着近年来电力行业的不断发展,电力系统的供电安全成为一个很重要的问题,然而变电站在电力系统中占有重要位置,故变电站的安全可靠运行的工作就显得十分重要。

变电站接地系统的合理性是直接关系到人身和设备安全的重要问题。

随着电力系统规模的不断扩大,接地系统的设计也越来越复杂。

变电站接地包含工作接地、保护接地、雷电保护接地。

工作接地即为电力系统电气装置中,为运行需要所设的接地;保护接地即为电气装置的金属外壳、配电装置的构架和线路杆塔等,由于绝缘损坏有可能带电,为防止其危及人身和设备的安全而设的接地;雷电保护接地即为为雷电保护装置向大地泄放雷电流而设的接地。

变电站接地网安全除了对接地阻抗有要求外,还对地网的结构、使用寿命、跨步电位差、接触电位差、转移电位危害等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雷电是影响变电站安全运行的重要因素,变电站发生雷击事故,将造成大面积的停电,严重影响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因此变电所防雷措接地施必须十分可靠。

变电站对直击雷的防护方法是装设避雷针,将变电站的进线杆塔和室外电气设备全部置于避雷针的保护范围之内。

为了防止在避雷针上落雷时对被保护物产生“反击”过电压,避雷针与被保护物之间应保持一定的距离。

变电站内安装使用着各种类型的高、低压变、配电设备,这些设备均直接和供电系统的线路相连,而线路上发生雷电过电压的机会较多,因此更要注意防雷。

变电站中防雷的主要装置是避雷器,避雷器是一种防雷设备,它对保护电气设备、尤其是变压器起了很大的作用。

一旦出现雷击过电压,避雷器就很快对地导通,将雷电流泄入大地;在雷电流通过后,又很快恢复对地不通状态。

变电站进线段的防护变电站的进线段杆塔上装设一段避雷线,使感应过电压产生在规定的距离以外,侵入的冲击波沿导线走过这一段路程后,波幅值和陡度均将下降,使雷电流能限制在5kV,这对变电站的防雷保护有极大的好处。

对于本次设计,一方面汲取了指导老师的宝贵意见,一方面查阅了相关的文献,并经过自己学习、研究和大量的计算将其完整的做出,但限于设计者的专业水平有限,难免会出现错误和不足之处,热诚希望老师批评指正。

变电站接地设计及防雷技术

变电站接地设计及防雷技术

变电站接地设计及防雷技术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变电站接地设计及防雷技术引言变电站接地系统的合理与否是直接关系到人身和设备安全的重要问题。

随着电力系统规模的不断扩大,接地系统的设计越来越复杂。

变电站接地包含工作接地、保护接地、雷电保护接地。

工作接地即为电力系统电气装置中,为运行需要所设的接地;保护接地即为电气装置的金属外壳、配电装置的构架和线路杆塔等,由于绝缘损坏有可能带电,为防止其危及人身和设备的安全而设的接地;雷电保护接地即为为雷电保护装置向大地泄放雷电流而设的接地。

变电站接地网安全除了对接地阻抗有要求外,还对地网的结构、使用寿命、跨步电位差、接触电位差、转移电位危害等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1变电站接地设计的必要性接地是避雷技术最重要的环节,不管是直击雷,感应雷或其它形式的雷,都将通过接地装置导入大地。

因此,没有合理而良好的接地装置,就不能有效地防雷。

从避雷的角度讲,把接闪器与大地做良好的电气连接的装置称为接地装置。

接地装置的作用是把雷电对接闪器闪击的电荷尽快地泄放到大地,使其与大地的异种电荷中和。

变电站的接地网上连接着全站的高低压电气设备的接地线、低压用电系统接地、电缆屏蔽接地、通信、计算机监控系统设备接地,以及变电站维护检修时的一些临时接地。

如果接地电阻较大,在发生电力系统接地故障或其他大电流入地时,可能造成地电位异常升高;如果接地网的网格设计不合理,则可能造成接地系统电位分布不均,局部电位超过规定的安全值,这会给出运行人员的安全带来威胁,还可能因反击对低压或二次设备以及电缆绝缘造成损坏,使高压窜入控制保护系统、变电站监控和保护设备会发生误动、拒动,酿成事故,甚至是扩大事故,由此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

2变电站接地设计原则由于变电站各级电压母线接地故障电流越来越大,在接地设计中要满足R≤2000/I是非常困难的。

现行标准与原接地规程有一个很明显的区别是对接地电阻值不再规定要达到0.5Ω,而是允许放宽到5Ω,但这不是说一般情况下,接地电阻都可以采用5Ω,接地电阻放宽是有附加条件的,即:防止转移电位引起的危害,应采取各种隔离措施;考虑短路电流非周期分量的影响,当接地网电位升高时,3~10kV避雷器不应动作或动作后不应损坏,应采取均压措施,并验算接触电位差和跨步电位差是否满足要求,施工后还应进行测量和绘制电位分布曲线。

全站防雷及接地作业指导书

全站防雷及接地作业指导书

SJSB3一般施工方案<措施)报审表工程名称:110kV棠阴变电站工程编号:SJSB3-019注本表一式____份,由施工工程部填报,监理工程部、施工工程部各存____份.枣庄力源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110kV棠阴变电站工程施工工程部2018年11月批准:审核:编制:1编制依据:1.1《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施工工艺示范手册》变电工程分册1.2《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达标投产考核办法》2005版1.3《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优质工程评选办法<2008版)考核工程及评分标准库》1.4《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电力工程部分2006版1.5枣庄力源电力设计有限公司设计的相关施工图纸、图纸会审及设计变更1.6设备厂家的技术说明书、安装使用说明书及相关资料.2 工程基本简况110kV棠阴变电站基建工程全站的屋内外接地及防雷接地工作.3 施工组织3.1 施工组织示意3.2施工组织机构:3.2.1 施工负责人:负责全站防雷及接地施工整体工程的施工安全,工程质量、施工进度,保证全站防雷及接地施工,创精品工程.b5E2RGbCAP3.2.2 施工技术员:负责全站防雷及接地施工整体工程的施工技术,落实工程质量技术标准及要求,填报各种施工技术资料.p1EanqFDPw3.2.3 施工质检员:负责全站防雷及接地施工整体工程的施工质量的监督检查,保证工程质量达标.3.2.4 施工安全员:负责全站防雷及接地施工整体工程的施工安全,确保在施工过程中不出现任何人身、设备、质量事故.DXDiTa9E3d3.2.5 施工人员:施工过程服从指挥,严格按照有关标准及厂家技术要求进行施工,确保施工质量,确保设备及人身安全.RTCrpUDGiT4 全站防雷及接地施工的安装工艺标准4.1 独立避雷针及引下线的安装4.1.1、独立避雷针应设独立的集中接地装置,其接地电阻符合要求.当有困难时其接地装置应与接地网相连,但避雷针与主接地网的地下连接点至35kV及以下设备与主接地网的地下连接点,沿接地体的长度不的小于15m.5PCzVD7HxA 4.1.2、独立避雷针及其接地装置与道路或建筑物的出入口等的距离应大于3M.当小于3M时,应采取均压措施,或铺设鹅卵石或沥青路.jLBHrnAILg4.1.3、独立避雷针的接地装置与接地网的地中距离不应小于3M.4.1.4、接地引下线采用扁钢时,应采用镀锌防腐.4.1.5、接地引线与壁垒正本体应采用焊接,其搭接长度应符合要求.4.1.6、至少两点与集中接地装置相连.4.1.7、接地体横平竖直,简洁美观.4.1.8、法兰连接处应进行加强跨越.4.1.9、接地引线地面以上部分采用黄绿接地漆标示,接地漆的间隔宽度,顺序一致.4. 2、户外接地装置的安装4.2.1、水平接地体应采用热镀锌扁钢,垂直接地体应采用接地体角钢.4.2.2、接地体顶面埋深应符合设计规定,当设计无规定时,不应小于0.6m.4.2.3、垂直接地体间的间距不应小于其长度的两倍,水平接地体的间距,不宜小于5m.4.2.4、接地体的连接应采用焊接,焊接必须牢固,无虚焊.焊接处做好可靠的防腐.搭接面及焊接防腐,应满足规范要求.xHAQX74J0X4.3户内接地装置的安装4.3.1、接地体宜采用热镀锌扁钢,宜明敷.4.3.2、接地线的安装位置应合理.便于检查,无妨碍设备检修及运行巡视,接地线的安装应美观,防止因加工方式不当,造成的接地线截面减小,强度减弱,容易生锈.LDAYtRyKfE4.3.3、支持件间的距离在水平直线部分应为0.5m-1.5m.垂直部分应为 1.5m-3m,弯曲部分为0.3-0.5m.Zzz6ZB2Ltk4.3.4、接地线应水平或垂直敷设,也可与建筑物水平结构平行敷设,离地面距离为250mm-300mm.接地线与墙壁间的间隙宜为10-15mm.dvzfvkwMI14.3.5、在接地线括约建筑物伸缩缝、沉降缝时,应设置补偿器,补偿器可用本身完成弧状代替.4.3.6、导体的全长度与区间段及每个连接部位附件的表面,应涂以15-100mm,宽度相等的绿色或黄色相间的条纹标示,当使用胶带时,应使用双色胶带,中性线宜涂淡蓝色标示.rqyn14ZNXI4.3.7、在接地线引向建筑物入口处,和检修用临时接地点处,均应刷白色底漆及黑色标示.同一接地体不应出现两种不同的标示.EmxvxOtOco4.4全站防雷及接地施工的施工要点4.4.1独立避雷针及引下线的安装<1)、用于地面以上的镀锌扁钢应进行必要的校直.<2)、扁钢弯曲时,应采用机械冷弯,避免热弯损害锌层.<3)、焊接位置与锌层破损处应防腐.<4)、接地引线颜色标示应符合规范.SixE2yXPq54.4.2户外接地装置的安装<1)、根据设计图纸对主接地网敷设位置,网格大小进行放线.接地沟开挖深度以设计或规范要求的较高标准为准,且留有一定余度.<2)、扁钢弯曲时,应采用机械冷弯,避免热弯损害锌层.<3)、焊接位置与锌层破损处应防腐.6ewMyirQFL4.4.3户内接地装置的安装<1)、根据设计图纸对主接地网敷设位置,网格大小进行放线.接地沟开挖深度以设计或规范要求的较高标准为准,且留有一定余度.<2)、扁钢弯曲时,应采用机械冷弯,避免热弯损害锌层.<3)、焊接位置与锌层破损处应防腐.kavU42VRUs5 施工安全5.1 施工人员进入作业现场,必须戴安全帽,穿工作服,穿绝缘鞋(应经实验合格>.5.2 登高人员必须系合格的安全带,安全带如系在予埋构架上,应检查构架安装的是否牢固可靠.5.3 使用梯子登高,应检查梯子的牢固性,梯子底部必须有防滑靴或采取防滑措施,同时要有人扶持牢固可靠.y6v3ALoS895.4 要设置警标,围栏与带电区隔离.5.5 必须严格执行“两票”制度.5.6 施工临时电源要有触电保安措施,所用电缆要认真检查其安全可靠性,严禁用一般灯线,或单股电线做动力线.不许出现碰头线,拦腰线等.M2ub6vSTnP 5.7 施工人员必须在作业区内作业,严禁进入带电区.5.8 作业现场要安静,施工人员不许大声吵闹、说笑及做与作业无关的事情. 5.9 作业现场要保持“三声”即施工作业声、指挥人员发布命令声、作业机器运行声.6 保证施工质量的措施6.1 施工负责人及作业人员,必须熟悉施工图纸安装使用说明书,施工作业指导书及验收规范中的技术标准及操作工艺.0YujCfmUCw6.2 开工前,施工负责人必须组织全体施工人员进行认真的技术交底培训,由技术员讲解施工图、施工作业指导书、验收规范中有关全站防雷及接地施工安装的技术标准及操作工艺.eUts8ZQVRd6.3 坚决杜绝不看施工图纸、凭经验、凭想象施工的不良作风.6.4 施工负责人及“三大员”在施工过程中必须随身携带施工图纸,施工作业指导书等有关技术资料,随时指导施工人员落实施工作业指导书中施工技术标准及安全措施,保证施工质量和安全.sQsAEJkW5T6.5 施工过程中,发现技术问题,及时回报,及时解决,不许先施工后回报. 6.6 施工人员要高标准,严要求,对每道工序要严格质量检查,达不到验收技术标准者,决不进行下道工序.6.7 一定要尽量避免出现各级质量验收,级级进行消缺的现象,施工的每个环节,施工负责人及“三大员”要严格把关,发现质量问题及时解决,不要等到安装完工再验收.GMsIasNXkA6.8 施工现场要备齐检测仪器及器具,随时检查测量施工质量.6.9 施工中,要认真听取监理工程师的意见和建议,需要整改的部位,要及时严格整改.7 施工信息管理7.1 施工负责人及“三大员”必须熟悉“隐蔽工程、旁站监理工程、H点管理办法”.7.2 全站防雷及接地施工安装,属于监理工程师旁站监理或巡视检查的工程.必须执行“隐蔽工程、旁站监理工程、H点管理办法”.TIrRGchYzg7.3 工程开工前48小时,应通知工程监理部到位监理.7.4 施工技术员、质检员应及时检查施工质量,并认真填写“质量控制监理旁站验收申报单”,呈报监理部,到位验收,避免影响工程进度.7EqZcWLZNX申明:所有资料为本人收集整理,仅限个人学习使用,勿做商业用途。

建筑电气毕业设计说明书

建筑电气毕业设计说明书

摘要本次设计内容为上城俪园住宅小区2号楼电气设计。

上城俪园住宅小区2号楼为18层高层住宅建筑,每层四个单元,一梯三户,地下层为配电室和仓库,机房及水箱间设于顶层。

建筑面积8586平方米。

该楼强电系统包括低压供配电系统、照明系统、插座系统和防雷接地系统。

弱电系统包括电话及网络宽带系统和可视对讲系统。

本工程地下层设低压配电室,由就近变电所引来两路380/220V低压电源,一用一备。

低压供配电系统主要设计供配电方式,并按照负荷计算要求确定电线电缆及其敷设方式。

照明系统主要通过照度计算,选择灯具并确定导线型号及其敷设方式。

插座系统的设计是根据每个房间可能有的家用电器来确定插座选型、数量和安装位置等。

防雷与接地系统主要设计屋顶防雷、防侧击雷,以及接地保护。

弱电方面主要包括用户分配系统设置。

总体而言,此建筑的设计方案既符合了建筑本身的层次,又满足了当代住宅对配电系统的基本要求,是一套经济性较强的设计方案。

关键词:低压配电;照明;插座;防雷接地;电话宽带;可视对讲AbstractThe content of this design is the International shangcheng Block Ⅰelectrical design, which has one unit that contain three households in each floor. It totally has 18 floors. There is a switch house down the basement, along with a warehouse. The machine room and the water tank room are placed on the top of the building, the total floor space is 8586 square meters. The strong electrical system of this building consists of low-voltage power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system, Lighting system, Socket system, Lightning protection and grounding system. The weak electrical system consists of telephone and computer network system and visible talk-back system.Two low-voltage powers, 380/220v respectively, are conducted from nearest substation to the low voltage distribution room laid down beneath the earth, one for current use, one for backup. The power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system focuses on the working type which decides the means of wiring according to the criteria of loading; and the illumination system according to illuminance; the socket system, the quantity and location of the apparatus; the lightning protection and grounding system, the roof and flank lightning protection,ground contact protection; the weak electrical system, the assignment system design.Overall, the power distribution design proposal of this construction is economy, as it has conformed to the rank of the construction, and at the same time it has satisfied the contemporary housing to electrical power distribution system's essential requirements.Keywords:Low voltage distribution; Illumination; Socket; Lightning protection and grounding; Telephone and computer network; Visible talk-back目录摘要 (I)第一章前言 (1)第二章照明系统设计 (2)2.1 照明系统概述 (2)2.1.1 照明方式 (2)2.1.2 照明种类 (3)2.1.3 照明光源与灯具 (3)2.2 照明设计步骤 (4)2.3 照度计算 (5)2.3.1照度和照明方式选择 (5)2.3.1 单位容量法 (5)2.3.2 利用系数法 (6)2.3.3 逐点计算法 (6)2.4 本工程照度计算 (6)2.4.1 单位容量法 (6)2.4.2 利用系数法 (9)2.4.3 灯具选择 (11)2.5 应急照明系统设计 (11)2.6 开关的选择和安装 (12)第三章插座系统设计 (13)3.1电气插座布置 (13)3.2插座的选用 (14)3.2.1插座安装的一般规定 (14)3.3插座的选型及保护措施 (15)3.4 插座接线 (15)3.5本工程开关的设置 (15)3.5.1 开关安装的一些规定 (15)第四章低压配电系统设计 (17)4.2 供电系统的设计原则 (17)4.2.1负荷分级 (17)4.2.2 接线方式 (18)4.3低压配电计算 (19)4.3.1计算负荷的意义和目的 (19)4.3.2负荷计算的一般规定 (20)4.3.3 负荷的计算方法 (21)4.3.4 本工程负荷计算 (23)4.4导线的选择 (26)4.4.1 导线和电缆的选择原则 (26)4.4.2 导线和电缆类型的选择 (27)4.4.3 常见导线和电缆型号及其用途 (28)4.4.4 本工程电缆导线选择 (29)第五章防雷与接地系统设计 (30)5.1 防雷系统概述 (30)5.2 建筑物的防雷等级 (30)5.3防直击雷 (31)5.4防侧击感应雷 (32)5.5接地系统 (32)5.6工程防雷接地系统设计 (32)第六章电话及宽带网络系统设计 (34)6.1概述 (34)6.2 电话系统设计 (34)6.2.1 电话通讯系统的组成及本设计电缆电线的选型 (34)6.2.2宽带网络系统设计 (35)6.3本工程的综合布线系统设计 (36)6.3.1 电话系统设计 (36)6.3.2 宽带系统设计 (37)第七章可视对讲系统设计 (38)7.2 可视对讲系统设计 (38)第八章经济技术分析 (40)第九章结论 (41)参考文献 (42)致谢 (43)附录一中文译文附录二外文资料原文附录三图纸上城俪园住宅小区2号楼电气设计第一章前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有关供配电、照明、、防雷接地、通信、网络等系统的要求越来越高,使得建筑开始走向高品质、多功能领域,并进一步向多功能的纵深方向和综合应用方向发展。

110kV东营港北三工程说明书 2

110kV东营港北三工程说明书 2

110kV港北三线路工程(1#-13#)(14#-26#)技术标书目录第1章总的部分1.1 设计依据1.2 工程建设规模和设计范围1.3 接入系统概况第2章线路路径2.1 两端变电站进出线说明2.2 线路路径描述2.3 走廊清理设计第3章气象条件3.1 气象条件的选择原则3.2 设计基本风速3.3 设计冰区3.4 气温及雷暴日等要素取值3.5 本工程附近线路运行情况调查3.6 设计气象条件推荐意见第4章导线和地线4.1 导、地线选型4.2 导、地线防振4.3 导、地线防舞第5章绝缘配合5.1 污区等级划分5.2 绝缘子选型5.3 空气间隙第6章防雷和接地6.1 防雷设计6.2 接地设计第7章导线和地线换位7.1 对侧相序7.2 导线换位第8章绝缘子串和金具8.1 导、地线绝缘子串8.2 金具8.3 金具的安全系数第9章导线对地和交叉跨越距离9.1 对地和交叉跨越小距离9.2 送电线路与弱电线路交叉角9.3 导线对树木的允许距离第10章杆塔和基础10.1 铁塔10.2 基础10.3原材料及金具10.4防腐、防卸、防松第1章总的部分1.1 设计依据《110kV东营港北三输变电工程初设报告》(审定稿)设计中标通知书设计执行的主要法规和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电力设施保护条例》《11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GB 50545-2010)《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GB50061-2010》《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 DL/T 620-1997》《输电线路对电信线路危险和干扰影响防护设计规程DL/T 5033-2006》《220kV及以下架空送电线路勘测技术规程DL/T5076-2008》《架空送电线路杆塔结构设计技术规定 DL/T 5154-2002》《架空送电线路基础设计技术规定DL/T5291-2005》《国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山东电力集团公司输变电设备反事故技术措施》1.2 工程建设规模和设计范围1.2.1 建设规模额定电压:全线按110kV电压等级设计,按110kV电压等级运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防雷、接地设计说明书一、工程概况:(1)本车间为高层厂房,共6层,建筑高度21m,总面积1539m 。

工艺任务是把预处理车间输来的大豆加工、萃取,分离成毛油和豆渣。

(2)本车间建筑耐火等级为二级。

生产火灾危险性类别为甲类。

环境特性属爆炸危险二区,区内灯具等电气设备选择防爆隔爆型。

建筑的结构形式采用钢结构。

本工程具体位置参见总图专业的总平面图。

二、本设计所采用的标准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植物油厂设计规范SBJ07-94;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浸出制油工厂防火安全规范SBJ04-91国家标准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92;国家标准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 2000版;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国家标准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国家标准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54~50257-96。

三、本车间属火灾危险性甲类生产场所,工程设计按一类防雷建构筑物设防。

四、防直击雷(含防反击):本车间采用4座等高29m组成2条避雷线的避雷线塔保护主厂房,并每个避雷线塔单独设接地系统,由三支∠50×5(L=2500)热镀锌角钢组成一组接地装置,其冲击接地电阻不大于4Ω。

避雷线塔接地系统中的均压线、接地线及垂直接地极顶端均埋深距地面1.4米。

本设计又在本建筑屋面板上敷设避雷网组成混合接闪器,网格均沿屋角、屋脊和檐角等敷设于这些易受雷击部位,并在整个屋面组成不大于5mX5m或6mX4m的尺寸,用支架支撑,其安装详见“JSHB-D-E-02-9”。

浸出车间屋面板(屋侧外壁)工艺设有排放管,本设计接闪器已包含其保护范围。

但施工时应注意:(1)排放管下端务必用专用热镀锌扁钢-40X5在不同方向两点良好的接至共用接地系统;(2)排放管露出屋面处务必用专用热镀锌扁钢-40X5与屋面、屋架、钢立柱连接,使与共用接地系统具有良好的电气通路。

本设计规定(参见“雷击危险区范围划分图”)在雷击危险区范围内地上方、地下不得建设建筑物安装工艺设备、金属管道、电气设备、电缆等物。

五、防感应雷:本车间采用联合接地系统。

全车间强弱电电气设备的外露可导电部分的金属外壳保护接地工作接地等接地系统共用同一接地装置,并与工艺金属管道、工艺设备的金属外壳、金属平台和建构筑物的金属屋顶、金属构架及其钢筋混凝土基础梁、柱中的主钢筋相连。

具体作法如下:(1)接地线的敷设∶采用热镀锌扁钢沿建筑物室外地坪以下-1.4米水平敷设一圈作为接地干线,并焊接多组人工接地体,每相邻三支接地极为一组,每组工频接地电阻不大于10Ω。

在室内以钢结构柱及其基础和工艺设备基础内的钢筋作为接地体,用热镀锌扁钢埋地-0.8m 与它们连接,引至室外与接地干线焊接,构成室内外总接地系统。

二楼及以上的接地干线均敷设于楼板下表面,各楼层设备的接地,根据设备布置的密集度装设短段的接地干线(参见各楼层的接地平面图,这些连接也是等电位联接的一部分)以便于用电设备等的接地,这些接地干线在不同方向上均应两点通过结构钢柱与车间总接地干线焊接。

全车间空气部分的接地干线及支线分别采用-40X4及-25X4热镀锌扁钢作为接地体。

户内外埋地部分所有的接地干线均采用-40X5热镀锌扁钢作为接地体。

人工接地极用热镀锌角钢∠50×5垂直埋入地下,顶端距地面1.4m,接地干线连成整体后,其工频接地电阻要求不大于1Ω,否则应加打接地极。

(2)电气设备的接地∶本车间所有电气设备的外露可导电部分的金属外壳必须采用专用接地线就近与接地干线相连。

保护电缆的镀锌钢管只能作辅助接地体,与用电设备的外露可导电部分的金属外壳以4mm软铜线连接,电缆穿管的另一端也用4mm2软铜线与接地干线相连(所有镀锌钢管不得焊接,均用镀锌钢管卡子螺母夹紧连接)。

(3)金属结构及工艺设备的接地∶本车间的工艺金属设备、管道、电缆的金属外皮、以及屋面压型钢板、檩条、钢屋架、金属立面墙、金属楼板、钢筋混凝土楼板内钢筋以及构架、平台、楼梯等金属物必须连成一体,同时应多点与屋面避雷网格相连,具有电气通路并与共用接地系统多点连接。

凡直径约为500mm及以上或长、宽、高之一大于一米的工艺设备均应在不同方向以不少于两点与共用接地系统相连,其余设备也应至少有一点接至接地系统,金属立面墙应每隔5m与室外环形共用接地体连接一次。

所有的溶剂管道及其设备和储罐均应有专用接地线在不同方向以两点以上与共用接地系统连接。

(4)长金属管道的接地∶车间内平行敷设的管道、构架等金属物,其净距小于100mm时应用-25x4镀锌扁钢跨接,跨接点不大于30米;交叉净距小于100mm时亦应跨接;所有金属物(管道)的弯头、阀门、法兰等必须用不小于-40×1的扁铜跨接,并与共用接地装置连接。

(5)关于钢筋混凝土基础中的钢筋连接法:可利用基础内有箍筋或成网状的钢筋,其箍筋与钢筋的连接,钢筋与钢筋的连接采用土建施工的绑扎法连接或焊接。

单根钢筋或圆钢或外引预埋连接板、线与上述钢筋的连接应焊接或采用螺栓紧固的卡夹器连接。

必须连接成电气通路。

在做好上述内容的同时在具有接地线的各柱在户外侧距地面0.3米或0.5米处设断接卡及连接板,在连接板下以-40×5镀锌扁钢与室外接地干线相连,并以镀锌角钢∠40×4保护。

敷设方法参考国标图集99D501-1。

六、防雷电波入侵:(1)电源进线用埋地铠装电缆,其电缆的金属外皮在进入车间处应用-40×5的镀锌扁钢接至共用接地系统。

(2)室外所有架空的金属管道、金属桥架及栈桥在进出本建筑物处应以-40×5镀锌扁钢并联后与接地装置可靠连接,距离车间100米以内的管道应每隔25米左右接地一次,冲击接地电阻不大于10Ω。

埋地的金属管道在进出建筑物处应与接地装置可靠连接。

七、等电位连接,目的是为了减少各外露可导电金属物之间的电位差,做法如下(埋地部分用∅10mm镀锌圆钢连接,空气部分用∅8mm镀锌圆钢连接)。

(1)连接相互邻近用电设备外露可导电部分,包括电动机机座、现场操作箱(及柱、按钮等),以及工艺金属设备外壳、金属管道等;(2)连接所有从厂房外引入厂房内的金属管道、金属栈桥、金属刮板、铠装电缆金属外皮等(在进户外连接);(3)连接厂房室外所有工艺设备的金属外壳、金属构件及构架等金属物(就近连接及接至接地系统)及厂房所有钢筋混凝土中的主钢筋;(4)连接所有单屏蔽层导线电缆的两端屏蔽层及仪表、火灾报警系统双屏蔽层本安电缆的外屏蔽层两端(内屏蔽层仅一端接地),均就近连接并接到全厂接地系统上;(5)把全厂房内竖直敷设的金属管道及金属物的顶端和底端分别用镀锌扁钢与防雷接地装置相连接。

厂房屋面板及厂房四周立面墙、厂房内墙均称为防雷区界面。

(6)连接用电设备的PE线;(7)连接车间接地极主干线。

等电位连接具体做法:本设计规定每楼层空间为一防雷区,两防雷区之间称为"界面"。

即每楼层楼板、首层地面、上述每一防雷区内的每一土建结构柱在距楼板(及±0.000地面)下面200毫米处设一局部等电位连接点它们分别连接该局部等电位连接点附近的:(1)穿越本防雷区界面的工艺金属管、水道金属管、电缆桥架及其桥架内的接地扁钢、电缆金属保护管、工艺设备的金属外壳、土建钢结构支架、楼梯等长金属物的外露可导电部分。

(2)安装于本防雷区界面上(如地面、楼板、墙壁上)的工艺设备、水道金属管、工艺金属管金属支架、底座等的外露可导电的金属外壳、用电设备(如电动机、电控设备及其金属底座、支架等)外露可导电部分、电缆桥架及其桥架内的接地扁钢、电缆(电线)金属保护管、电缆金属屏蔽层等。

每一局部等电位连接点必须与总等电位连接箱内的端子板相连,并与共用接地体相连,与PE线相连,同时应就近接至厂房外的环形接地体上。

总等电位连接箱(安装位置现场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总等电位连接箱ME(R)暗式根据现场实际需要制作,并做好防腐漆,箱体尺寸为250X100X90(铜端子板尺寸为240X40X10)可参照国标图集03D501-4,第73页,总385面制作(箱应设可用螺栓连接的盖板)。

等电位连接施工时:等电位连接端子板应采用螺栓连接,以便进行定期检测。

等电位连接线;总等电位连接线采用∅8毫米镀锌圆钢。

钢材之间的焊接应采用搭接焊并满足国家标准《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的要求。

除埋设在混凝土中的焊接接头外,应有防腐处理;等电位连接线应有黄绿相间的色标,在等电位连接端子板上应刷黄色底漆并标以黑色记号,符号为▽。

总等电位连接系统之间应就近相互连通,使整个车间电气装置的外露可导电部分处于同一电位水平上。

暗敷等电位连接线及其连接处应在竣工图上标明。

等电位连接施工完结应按国家规范进行导通性测试,当发现导通不良时应作跨接接线。

测试时可用分段测量后把电阻值相加。

施工时参见国标图集《防雷与接地安装2003年合订本D501-1~4》。

本车间防雷、接地施工时电气施工人员应注意就近连接(焊接)下列条款各伸出混凝土表面外50mm长的扁钢,以确保屋面板、梁、柱、柱基础、工艺设备基础混凝土中钢筋与整个厂房的屋顶防雷网格、金属墙壁、金属结构爬梯、多种金属平台、金属栈桥、工艺设备金属外壳、用电设备的外露可导电部分等金属物使其具有电气通路,并均匀多点与室内外接地干线接成一完整的接地系统。

同时还应协助土建做好下列条款内容∶(1)厂房如有混凝土结构部分∶在厂房外侧面〈相对四周柱子的位置〕,用-40×4镀锌扁钢与屋面钢筋混凝土的主钢筋焊接,并伸出混凝土表面外约50mm。

(2)用-40×4镀锌扁钢与厂房四周钢筋混凝土柱子顶端的内主钢筋焊接,并伸出混凝土外表面约50mm长。

(3)用-40×4镀锌扁钢与厂房四周钢筋混凝土柱子外侧柱±0.000地面1.8m处柱子内的主钢筋焊接,并伸出混凝土外表面约50mm长。

(4)用-40×4镀锌扁钢在厂房每支钢筋混凝土柱子的一侧在±0.000〈即厂房四周柱子的内侧>与柱子主钢筋焊接,并伸出混凝土外表面约50mm长。

(5)厂房内、外工艺设备基础及立柱基础的主钢筋焊接出-40×4镀锌扁钢两处外露基础表面50mm长。

八、本车间接地装置的所有钢与钢之间的连接均采用焊接(除镀锌钢管以外),焊接均应刷防腐漆两道。

九、本设计防直击雷电气设计图初步是按风压为0.4kN/m ,架空避雷线塔基础承受压力150kN/m 考虑的。

特别郑重指出:如避雷线塔基础桩基承载压力变小及风压改变等条件的变化,则应在土建设计避雷线塔的基础及避雷线塔的材质选择时与设计人员明确其数据,进行设计修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