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新闻作品研究作品分析
中外新闻作品研究分析
一、外国新闻作品分析:1.分析《日本签字投降》一、作者简介:霍墨·比加特:美国《纽约先驱论坛报》著名记者,在美国密苏里号战舰上写的报道,曾报道过太平洋战争中的一系列重大事件,先后两次获得过普利策奖,他的报道以生动详实著称,同时又是一名有名的“写作快手”。
二、报道特色:——“寓观点于事实之中”▪这是记录在世界重大历史事件的新闻名篇。
▪通篇都是客观叙述,用事实说话,捕捉细节▪冷静客观的描写,体现日本帝国的没落,世界强国地位的失去。
▪作者不直接评论,透过细节描写传达思想,将观点和倾向体现在对事实的取舍中三、人物描写和细节描写的手法▪细致描写了五个人物▪着重对日本外相重光葵的细节描写思考:结合此文,试述外国记者“寓观点于事实之中”的报道特色。
2.分析《火葬——甘地永存》一、写作特色:▪语言凝练、传神*介绍事件背景——描写人们吟唱经文——描写送葬队伍的不同阶层二、结构特色▪以火葬为线索*火葬的背景——火葬开始——火葬仪式——火葬结束▪围绕火葬这一中心事件,把人们对于甘地的爱戴之情传神地表现出来,通过火葬经过的描写,将各阶层人们的不同表现用事实叙述,全文融为一体,前后有序三、对观察性报道手法的运用▪既像一则消息,又像一则目击记▪观察准确,写的传神简练▪对各阶层送葬人们的描写3.分析《美国宇航员登上月球》一、引用所具有的新闻价值及作用:▪多次引用两位宇航员的话:用他们的切身感受真实向读者再现登月的情景,增强报道的客观性、可信性和权威性,使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这一事件所具有的新闻价值更形象、生动。
——“用事实说话”胜过直接评论二、“一句话导语”的重要性▪一句简单的导语把新闻事件中最重要、最精彩、最引人注目的事实呈现给读者。
▪开门见山、简洁明快▪及时、充分地向人民群众报道他们欲知、和应知的新闻三、记者具有高度新闻敏感思考:结合此文,说明记者具有高度新闻敏感的重要性。
4. 分析《周恩来总理逝世北京沉浸在悲痛之中》一、作者简介:比昂尼克:法新社前驻北京首席记者二、抓住的两个人物镜头对表现主题的作用。
新闻作品研究
澳星昨晚未能升空
原因在查,卫星、运载火箭等均安全
新华社西昌3月22日电 中国卫星发射 测控系统部驻澳星发射现场发言人宣布, 澳大利亚通讯卫星在今晚6时40分发射时, 因运载火箭点火后,一级发动机不正常, 实施紧急关机。其原因正在查找之中。目 前,卫星、运载火箭和发射设施均处于安 全状态。(《人民日报》)
人物性专稿的写作要求:
1、抓住人物本身特点,提炼主题,选择材 料:
人物性专稿的写作要求
2、要在特定环境中表现特定人物,抓住矛 盾冲突表现人物行为:
“特定环境”示意表
人物所处的特定的时代背景 特定社会环境 人物与他人之间特定的关系 特定环境 人物生活的特定的自然环境 特定自然环境 人物活动的特定的场合
福特总统遇刺 幸而无恙
(合众国际社加利福尼亚州萨克拉门托1975年9月6日电) 今天晴空万里,阳光明媚,那个娇小玲珑的红衣女郎同群众一道等待着福特总统从他们面前走过。〔1〕 大多数前来欢迎总统的人都希望同他握手。〔2〕 这个红衣女郎携带着一支枪。〔3〕 勒奈特·阿丽丝·弗洛姆今年27岁,属于查尔斯·曼松那个恐怖主义团体。在这个团体中她的代号是“雏鸽”,据目击者说,她一声不响地站在人群的后排,站在州议会大厦 前等待总统光临。〔4〕 她对人群中一位名叫凯伦·斯凯尔顿的14岁姑娘说:‘啊,今天天气太好了!”〔5〕 事件发生后,凯伦说:“她看上去像吉普赛人。”〔6〕 “雏鸽”身穿红衣长袍,头戴红色无沿帽,同她的红头发很相配。〔7〕 她的前额上有一个红色的“×”记号,这是1971年曼松及其三名女追随者因谋杀罪名成立在洛杉矶受审时她自己刻上的。〔8〕 “雏鸽”特地从北加利福尼亚赶到萨克拉门托,从而步正在服刑的41岁的曼松的后尘。现在她正耐心等待总统到来。〔9〕 她的手提袋里藏着一支0.45口径的自动手枪。〔10〕 太阳热辣辣地直晒下来,气温是华氏90多度,人们热得不耐烦,不由得走来走去。〔11〕 突然,欢迎人群振奋起来了,原来福特出现在参议员大饭店门口,接着走上一条人行道,穿过州议会大厦前的停车场朝着人群走了过来。他的前后左右都是特工人员。 〔12〕 福特止步,向欢迎的人群挥手致意。〔13〕 欢迎的群众被绳子拦在后面,他们纷纷向前涌去,同总统打招呼。〔14〕 总统向左转过身去,他伸出双臂,去握欢迎群众伸出来的手。〔15〕 每同一个人握手,他就说一句:“早晨好!”〔16〕 “雏鸽”仍没有采取行动。〔17〕 突然,她从人群后面挤到前面来,边挤边用双臂拨开周围的人。〔18〕 警察说,她挤到离总统只有两英尺的地方时,突然拔枪瞄准总统。〔19〕 凯伦·斯凯尔顿说,总统见到这支左轮手枪,“脸刷地吓白了。”〔20〕
丁邦杰中外优秀新闻作品赏析
丁邦杰中外优秀新闻作品赏析【原创实用版】目录一、丁邦杰及其新闻成就简介二、丁邦杰的新闻作品特点1.客观公正2.深入调查3.独特的视角三、丁邦杰优秀新闻作品赏析1.《非洲的泪》2.《粮食》3.《难民营的春天》四、丁邦杰新闻作品的启示1.以人为本2.关注弱势群体3.强调社会责任正文一、丁邦杰及其新闻成就简介丁邦杰,我国著名新闻记者,曾多次获得国内外新闻奖项,被誉为“中国新闻界的一颗璀璨明珠”。
他从事新闻工作数十载,一直秉持着客观公正、深入调查、独特视角的新闻理念,为我们带来了大量优秀的新闻作品。
二、丁邦杰的新闻作品特点1.客观公正作为一名新闻记者,丁邦杰始终坚持客观公正的原则,真实反映事件的本来面貌,不偏离事实,不夸大其词,更不捏造虚假信息。
他的报道深入人心,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赞誉。
2.深入调查丁邦杰的新闻作品都经过了深入的调查研究,他力求通过自己的报道,揭示事物的本质和真相。
他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深入人民群众,挖掘出许多具有社会价值和历史意义的新闻素材。
3.独特的视角丁邦杰的新闻作品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他总能从一个独特的视角,为我们展示事件的另一面。
他的报道有着自己独特的思考和见解,让人耳目一新,深受启发。
三、丁邦杰优秀新闻作品赏析1.《非洲的泪》《非洲的泪》是丁邦杰的一篇著名的新闻报道,它揭示了非洲大陆的贫困和落后,以及非洲人民生活的艰难和困苦。
这篇报道以其深入的调查和独特的视角,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赢得了极高的评价。
2.《粮食》《粮食》是丁邦杰的另一篇优秀的新闻作品,它关注的是我国粮食安全的问题。
这篇报道通过深入的调查和详实的数据,揭示了我国粮食安全的严峻形势,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3.《难民营的春天》《难民营的春天》是丁邦杰关于难民问题的一篇报道。
他深入难民营,亲身感受难民的痛苦和困境,以独特的视角展示了难民问题的严重性,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
四、丁邦杰新闻作品的启示1.以人为本丁邦杰的新闻作品始终以人为本,关注人的生存和发展,他的报道让我们看到了人类的尊严和价值。
中外新闻作品研究66篇评析
中外新闻作品研究简单评析消息篇 (2)一、延安庆祝日本无条件投降 (2)二、共产党员刘胡兰慷慨就义 (2)三、中原我军占领南阳 (3)四、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3)五、上海严寒 (3)六、分清主流与支流莫把“开头”当“过头" (3)七、阿西、亚妮当众挥毫妙趣横生 (3)八、从邮局看变化 (3)九、经济学家赶集 (4)十、运载火箭飞跃万里长空 (4)十一、枫桥兴会扶桑客子夜钟鸣百又八 (4)十二、学习南京市绿化经验要注意三点不足之处 (4)十三、一本充满自我批评精神的新书 (4)十四、金山同志追悼会在京举行 (4)十五、京郊出现“科学热” (4)十六、滦河水向天津奔来 (5)十七、抢菜记 (5)十八、鄱阳湖出现世界上最大的白鹤群 (5)十九、我国选手获得奥运会第一块金牌 (5)二十、陕北有煤海 (5)二十一、好啊!诚实永存 (5)二十二、武汉百里长堤巍然锁大江 (5)二十三、中国投巨资加快长江沿岸地区开发 (6)二十四、美日汽车贸易高级谈判开始 (6)二十五、别了,“不列颠尼亚” (6)通讯篇 (6)一、华美窗帷的后面 (6)二、祁连山北的旅行(节录) (6)三、桌上的表 (7)四、访“葡萄常” (7)五、春夜 (7)六、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兄弟 (7)七、英雄登上地球之巅 (7)八、“一厘钱"精神 (8)九、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 (8)十、水城威尼斯 (8)十一、写在绢帕上的诗 (8)十二、并非鱼草之争 (8)十三、夜宿车马店 (8)十四、长沙市火柴脱销的原因何在? (9)十五、小城风光更迷人 (9)十六、“飞天”凌空 (9)十七、“妈妈教我放鸭子” (9)十八、访厕所 (9)十九、核弹元勋的“三子” (9)二十、相思正是吐黄时 (10)二十一、华阳礁上补给忙 (10)二十二、醒来,铜陵! (10)二十三、菜价追踪 (10)二十四、领导干部的楷模——孔繁森 (10)二十五、师魂 (11)国外篇 (11)一、日本签字投降 (11)二、火葬—-甘地永存 (11)三、美国宇航员登上月球 (11)四、周恩来总理逝世北京沉浸在悲痛之中 (11)五、断电使纽约陷于一片黑暗 (12)六、大平夫人看望“欢欢”,“长得多么可爱啊!” (12)七、圣海伦斯火山突然爆发 (12)八、记鲁迅 (12)九、彭德怀印象 (12)十、巴黎陷落后的一个月 (12)十一、水面下的桥梁 (12)十二、墨索里尼悬尸米兰街头 (12)十三、奥斯威辛没有新闻可写 (13)十四、英迪拉.甘地(节选) (13)十五、“老报童”罗伊去世了 (13)十六、世界最佳急诊室 (13)消息篇一、延安庆祝日本无条件投降体裁:新闻素描特点:题材重大,场面热烈,报道及时。
中外新闻作品研究 外国作品
中外新闻新闻作品研究作品阅读分析部分外国新闻作品(16篇)1.日本签字投降(美国记者霍墨.比加特、特点:客观地叙述介绍,寓观点于事实之中,对主要人物进行了细致的描绘。
2.火葬——甘地永存(获得美国普利策新闻奖。
写作特点:语言凝练、传神。
3.美国宇航员登上月球(人类首次登上月球,是航天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成就。
美联社记者以最快速度报道这一时间,在一时无法实地采访的情况下,根据电视实况播写出了这篇报道。
此文有很高的时效性,也体现了作者高度的新闻敏感。
导语的特点:开门见山,简洁明快,短短一句话便把新闻事件中最重要、最精彩、最引人注目的事实报告给了读者。
写作特点:段落多、句子短、具体形象、富有动感、与画面节奏协调一致。
4.周恩来总理逝世北京沉浸在悲痛之中(法新社驻北京首席记者比昂尼克采写的短新闻、写作特点:将自己的观点巧妙地蕴含在事实之中。
)5.断电使纽约陷于一片黑暗(关于纽约断电的突发性事件的报道。
特点:段落多,但多而不烦琐、活而不零乱,层次分明。
6.大平夫人看望“欢欢”,“长得多么可爱啊!”(记者抓取当时的日本首相夫人看望中国大熊猫的现场情景,把中日两国人民的友好关系表现得真切、细腻,富有人情味。
特点:重现场描写、少过程叙述。
从不同角度,采用不同风格,不拘一格进行报道,写出新意,写出情趣。
7.圣海伦斯火山突然爆发(特点:运用现场,精练的文字,运用确切的数据描写,产生了信任感和真切感。
8.记鲁迅(人物特写美国记者史沫特莱、特点:从具体到一般,再到具体。
)9.彭德怀印象(美国记者埃德加。
斯诺《西行漫记》)10.巴黎陷落后的一个月(本篇表现了法国首都巴黎在1940年被德国法西斯占领后的种种情景。
前苏联著名记者爱仑堡、写作特点:选材典型,以一当十。
寓鲜明的爱憎于冷俊的叙述描写之中。
11.水面下的桥梁(通讯前苏联著名记者西蒙诺夫、开头给人留下悬念,然后叙述事件过程,结尾言尽意不尽。
12.墨索里尼悬尸米兰街头(以记者的现场见闻感受为题材,具体生动地报道了法西斯党魁墨索里尼悬尸米兰街头的可耻下场。
中外新闻作品赏析2
议论的位置和作用
现场短新闻
提出时间:1989年10月 背景:当时会议新闻太多 中宣部一位副部长在首都新闻单位负责人 座谈会上提出。 中国记协和首都新闻界相继成立了“现场 短新闻评委会” 。 1989年11月28日制定并发出《“现场短新闻”评奖办法》
一、现场短新闻提出的背景
动态报道的一个品种 新闻报道中的常见形式 实质是行进中的动态报道 是“地点”要素的具体展示和表述的形象化 现场感很强。
新闻素描
首先,它是说明观点,表现主题 之必需材料。无论是消息还是通 讯,文章的主要组成部分都是观 点和事例两大部分。观点是阐明 文章主题的,不可没有,但是, 观点在文章中只起一个点题的作 用,真正能凸现和证明主题,并 能“抓”住读者和牵住读者眼球 的,还是典型事例。 再次,它是文章可读性的主要载 体。一篇消息或通讯有没有可读 性,关键要看它的事例是否典型 和生动。读者看一篇可读性强的 消息或通讯,他记不住所有的内 容,却可以记住一两个典型事例。
2、有目击材料和新闻现场感 何谓新闻现场感? 就是新闻报道中真切、形象地再现新闻事件现场, 给受众以生动的视觉现象,使受众有身临其境、 耳闻目睹之感。 写得有现场感不等于现场短新闻。有一种意见认为 还要加上作者亲临现场获得的材料。
《刘胡兰慨慷就义》是现场短新闻吗? 这篇优秀的短新闻,不是现场短新闻,因为报道 的这件事是作者事后获悉的。
为什么提倡多采写现场短新闻呢? 一是新闻业务改革的需要。 改革当时的重长轻短现象,发扬短快活传统。 二是受众获取新闻的需求。在生活节奏加 快的时代,用较少时间获得更多的新闻信息。 三是新闻报道自身发展规律使然。穆青倡导写视觉 新闻——形象化新闻。
(二)现场短新闻的含义 有人认为现场短新闻是一种体裁。 我们认们称之为新闻素描; 可以写成通讯,人们称之为散文式通讯; 可以写成特写,人们 称之为特写性消息; 还用于写作和制作广播、电视新闻中的口头报道、 录音报道、现场报道等。
中外新闻作品赏析
特写类新闻作品
独特的视角和人文关怀
• 外国的优秀特写类新闻作品往往具有独特的视角和 人文关怀。记者们从不同于常规的视角切入,关注 社会的边缘群体和弱势群体,展现他们的生活和挣 扎。作品充满对人性的理解和关怀,引发读者对社 会现象和人性的反思。
社论与专栏评论
敏锐洞察与深度分析
• 社论与专栏评论是新闻媒体对于时事热点、社会问 题的敏锐洞察与深度分析。这些作品通常结合专业 的知识和广泛的信息来源,对复杂的问题进行抽丝 剥茧的解读,为读者提供独到的观点和见解。优秀 的社论与专栏评论不仅表达对事件的态度,还通过 理性的分析,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数据可视化
利用数据可视化技术,新闻作品能够更直观、更形象地呈 现复杂的数据和信息,提升受众的理解和感知能力。
新闻作品与社交媒体的融合与发展
社交分发
社交媒体成为新闻作品传播的重 要渠道,新闻机构通过与社交媒 体的合作,将新闻报道直接推送
给大量用户,扩大影响力。
用户参与
社交媒体鼓励用户参与新闻生产与 传播,受众可以通过拍摄照片、视 频等方式,成为新闻报道的参与者 和见证者。
评论类新闻作品
要点一
《光明日报》的社论《实践是检 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这篇社论针对当时社会上对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鲜明提 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和指导 性。
要点二
《经济日报》的评论员文章《坚 定信心,迎接挑战,推动经济…
这篇文章针对当时中国经济面临的形势,从多个角度分析 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性和路径,对于统一思想、凝聚 共识发挥了积极作用。
03
事件报道与深度报道
中外新闻作品在事件报道和深度报道上也有不同侧重。中国新闻作品更
注重事件报道,外国新闻作品则更多进行深度报道,挖掘新闻背后的原
2016年中外新闻作品研究-简答题
2016年中外新闻作品研究-简答题【题型:简答】[1] 简析《一本充满自我批评精神的新书》的报道角度。
答:这篇新闻从介绍一本新书的角度,反映了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传染病学教研组的医务工作者们,把自己的失误公之于众,勇于自我批评,敢于坚持真理.愿把自己临床工作中的教训作为别人的“前车之鉴”的高尚的思想品德。
新闻中用具体事实作了说明。
这就从一个新的侧面有力地显示了我国科技人员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出现的新面貌、新成就。
因此.这篇新闻看起来似乎是报道一本新书出版.但实际上却不是一般的出版消息,它既有思想深度,又角度新颖。
【题型:简答】[2] 研究新闻作品应遵循哪些原则?答: 1、要有正确的指导思想; 2、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掌握新闻作品特点;4、了解和把握新闻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5、将作品作为一个整体系统加以考察。
【题型:简答】[3] 什么是党的新闻工作的优良作风?答: 1、敬业的作风,热爱党的新闻事业,献身党的新闻事业; 2、实事求是的作风,报实情,讲真话; 3、艰苦奋斗的作风,不怕苦,不怕累,有时还要不怕危险与牺牲; 4、清正廉洁的作风,自觉抵制拜金主义,恪守职业道德,坚决反对搞有偿新闻; 5、严谨细致的作风,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严防差错; 6、勇于创新的作风,在坚持党的新闻工作的基本方针和原则的前提下,不断开拓新闻的报道领域,不断探索新的报道方式与形式,不断写出富有新意的优秀新闻作品。
【题型:简答】[4] 简述如何在新闻作品研究中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
答: 1、实事求是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2、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新闻工作每个环节必须遵循的思想路线;研究新闻作品,当然也必须采取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要做到实事求是,必须以客观事物为依据,从新闻作品实际出发。
4、要做到实事求是,研究者还要克服一些心理因素的影响。
【题型:论述】[5] 结合实际论述新闻作品研究者应具有的专业素养。
优秀新闻作品评析范文
优秀新闻作品评析范文优秀新闻作品评析。
新闻作品是新闻媒体的精华,是新闻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篇优秀的新闻作品应该具备客观、真实、全面、深入的特点,能够准确地反映事件的本质和内在联系,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思考。
本文将以一篇优秀的新闻作品为例,对其进行评析,探讨其优秀之处。
标题,《抗洪一线的“90后”女兵,冲锋在前,无惧洪水》。
这篇新闻作品以抗洪一线的“90后”女兵为主题,通过对她们的生活、工作和情感进行全面深入的报道,展现了她们在抗洪救灾一线的英勇形象,引起了读者的强烈共鸣。
首先,该新闻作品在报道对象的选择上具有独特性。
作者选择了“90后”女兵作为报道对象,这一群体在社会上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影响力,因此能够吸引读者的注意。
同时,这些女兵在抗洪一线的表现也是令人瞩目的,她们不畏艰险,冲锋在前,展现了出色的战斗精神和责任感。
因此,选择这一群体作为报道对象,能够有效地引起读者的兴趣和共鸣。
其次,该新闻作品在报道方式上具有真实感和感染力。
作者通过对女兵们的日常生活、工作状态和内心情感的真实记录,展现了她们在抗洪一线的英勇形象和坚定信念。
例如,报道中描述了女兵们在洪水中奋勇救援的场景,她们冲锋在前,无惧洪水,展现了出色的战斗精神和责任感。
这些真实的情感和场景能够深深地触动读者的心灵,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思考。
最后,该新闻作品在报道内容上具有全面性和深度。
作者在报道中不仅展现了女兵们在抗洪一线的英勇形象,还深入挖掘了她们的内心世界和情感体验。
例如,报道中描述了女兵们在面对洪水时的内心挣扎和坚定信念,展现了她们坚强的意志和顽强的毅力。
这些全面深入的报道内容能够让读者更加全面地了解女兵们的形象和情感,引起了读者的共鸣和思考。
综上所述,这篇新闻作品在报道对象的选择、报道方式和报道内容上都具有优秀的特点,能够有效地引起读者的兴趣和共鸣。
通过对这篇新闻作品的评析,我们不仅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女兵们在抗洪一线的英勇形象,还可以深刻地体会到她们的坚定信念和顽强毅力,这对于提高新闻报道的质量和水平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中外新闻作品研究 新闻作品研究的思维特点 课件 资料 复习
中外新闻作品研究第二章节:新闻作品研究的思维特点1、所谓感性认识阶段,是通过对新闻作品的阅读,从其形式到内容的直接印象的具体感受阶段。
感性认识阶段是新闻作品分析研究的起步。
感性认识只是研究作品的低级阶段,比较肤浅、片面、带有局限性、表面性,甚至是不准确的。
2、新闻作品中醒目的标题、新颖的角度、紧凑的结构、简洁的语言等等,都是吸引读者的第一条件。
3、所谓理性认识阶段,是对新闻作品的分析、评判阶段。
是感性认识阶段的飞跃、继续和深化。
4、新闻作品研究是一个完整的精神活动,感性与理性的辨证统一,首先表现于它们之间的相互依赖。
一方面,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读者对作品的认识序列,是先有感受,然后才发展为理性。
另一方面,感性认识有待于深化、发展为理性认识。
感性与理性的辨证统一,其次表现于它们之间的相互渗透。
5、在实际分析、研究活动中,研究者应该注意大量中错误倾向:一是“唯理论”;一是“经验论”。
6、在新闻作品研究过程中,要遵循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由个别到一般,再由一般到个别,即由个性到共性,再由共性到个性。
7、个性就是此事物不同于他事物的独特而又鲜明的特性。
个性最突出之处就是它的特殊性、个别性。
新闻作品的个性特点一般表现在:a.从鲜明的时代特色中发现新闻作品的个性。
b.从作品中的人与事的特殊性中发现新闻作品的个性。
c.从表现形式的求新性中发现新闻作品的个性。
d.从作品语言运用的特色中发现新闻作品的个性。
8、共性就是事物的普遍性、一般性,是同类事物共同的本质属性。
新闻作品的共性包含在新闻报道的基本原则和规律之中,如真实、准确、迅速、及时、针对性、指导性等,皆为新闻作品应遵循的共性。
9、创造性思维是一种勇于探索未知领域,敢于提出新见解、新问题的进取性思维方式,它充分体现了人类思维本身具有的能动性。
求新,是创造性思维最主要的特征。
10、立体思维是相对与平面思维而言的,对于一个认识对象,进行多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思考和探索,力图真实地反映这个事物的整体以及这个整体和其周围事物构成的立体画面,是立体思维常采用的思维方式。
中外新闻作品研究选择
1. 《别了,不列颠尼亚》报道了什么事件?香港回归。
2. 《京郊出现科学热》中出现的人的职业?大学教授廉平湖。
3. 《水域威尼斯》的开头:威尼斯是世界著名的水域,它的美是水和桥构成的,今天,它是世界上唯一没有汽车的城市。
4. 《从邮局看变化》写的是哪个地方的事?时间是?1980年的乌鲁木齐5. 《日本签字投降》的采访方式是?现场观察6. 《运载火箭飞越万里长空》由四篇短小通讯组成,其中的第一句话都是对其内容的概括,其内容分别是:①记者王建国、侯业扬、钱钢自某发射场报道我国第一枚动载火箭发射情景称;②我国发射的第一枚运载火箭,在高空顺利地完成了级间分离、关机等一系列程序,精确地沿着预定轨道飞完了全程。
③从我国本土发射的第一枚运载火箭,飞越了万里长空,今天在这里准备地落入了预定海域。
④当我国第一枚运载火箭在这里重返大气层距离海面三千米至四千米高度时,装有火箭飞行重要参数的仪器仓,自动从弹体弹射出来,打开降落伞,发出无线电定向信号,穿过去层,向洋面飘落。
7. 《“飞天”凌空》中描写的人物的职业是?跳水运动员。
8. 《大平夫人看望“欢欢”,“长得多可爱啊!”》运用的表现手法是:拟人。
9. 《写在绢帕上的诗》的作者是:其主题是?作者:柏生。
主题:表现了邓拓与丁一岚之间的文字缘,革命情。
10. 《周恩来总理逝世北京沉浸在悲痛之中》是由外国哪家著名通讯社发布的?法新社。
11.求异思维是什么?是一种朝着不同方向、沿着不同途径思考问题的方法,常常冲破思考的习惯范围,激发非习惯的联想,从而引出更多更深刻的信息,本质来说也是一种创造性思维,最大的功能是求异。
12.毛泽东的作品有:《中原我军占领南阳》、《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沙》。
13.穆青的作品有:《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水城威尼斯》。
14.《欧洲金融界进入大竞争时代》是什么类型的报道?解释性报道。
15.《巴西获得美洲杯赛冠军》的结构是?倒金字塔结构:以重要程度或受众观程度依次递减的顺序,先主后次地安排新闻中的各项事实,较重要的往前放,次要的往后放。
中外新闻作品赏析84页PPT
▪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叔本华
谢谢!
84
中外新闻作品赏析
11、用道德的示范来造就一个人,显然比用法律来约束他更有价值。—— 希腊
12、法律是无私的,对谁都一视同仁。在每件事上,她都不徇私情。—— 托马斯
13、公正的法律限制不了好的自由,因为好人不会去做法律不允许的事 情。——弗劳德
14、法律是为了保护无辜而制定的。——爱略特 15、像房子一样,法律和法律都是相互依存的。——伯克
中外新闻作品赏析1
中外新闻作品赏析
刘 敏
第一章 解放前的新闻作品
消息类: 《南京发生日寇大屠杀惨案》 《毛主席回来了》 《共产党员刘胡兰慷慨就义》 《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迁来北平》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通讯类: 《访上海资本家荣毅仁》 《当你们熟睡的时候》 《英雄登上地球之巅》
五六十年代通讯之典型报道
“典型报道是指对具有普遍意义的突出事物的强 化报道。普遍意义,是指代表事物的面要宽,影 响要大,包含思想意义、教育意义、借鉴意义, 它是成为典型的基础;突出,主要是指同类事物 中最先进的事物,以及少数最恶劣的事物。典 型报道的强化,有些是根据上级当时的中心工 作或受众的反应,由新闻机构着意形成的。” --甘惜分 雷锋 焦裕禄 学大寨
两则军事报道:结构与选材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通讯类: 《外交部之厨子》 《华美窗帷的后面》 《从嘉峪关说到山海关——北戴河海滨 之夜话》 《雁翎队》
小切入映射社会大背景
外交部之厨子(节录) ——黄远生 华美窗帷的后面 ——邹韬奋
夜话形式 借史论今
从嘉峪关说到山海关 ——范长江
中西新闻文体之异同
西:消息、特写(有截稿时间限制、无 截稿时间限制)、评论 中:消息、通讯、特写、深度报道、调 查兴报道、评论……
中西新闻之写作
“摆进去” 访上海资本家荣毅仁》 《访上海资本家荣毅仁》 “跳出来” 访荣毅仁》 《访荣毅仁》
中西新闻写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之导语
丁邦杰中外优秀新闻作品赏析
丁邦杰中外优秀新闻作品赏析
(实用版)
目录
一、丁邦杰简介
二、丁邦杰的新闻作品特点
三、丁邦杰的优秀新闻作品赏析
四、丁邦杰的新闻作品对后世的影响
正文
丁邦杰,一位杰出的新闻工作者,以其深入浅出的报道和独特的写作风格,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
他所创作的新闻作品,既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又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成为了中国新闻界的一面旗帜。
丁邦杰的新闻作品具有鲜明的特点。
他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真实、客观、公正为原则,深入基层,贴近群众,反映社会生活的真实面貌。
他的报道既有深度又有广度,既有硬度又有温度,既有锐度又有厚度,形成了他独特的新闻写作风格。
丁邦杰的优秀新闻作品,如《北京折叠》、《大数据杀熟》等,都是他深入调查、用心写作的结果。
这些作品,既有对社会现象的深入分析,又有对问题的深刻反思,更有对未来的深度思考。
这些作品,不仅揭示了社会的真实,更引发了人们对社会的思考,起到了新闻应有的社会监督和引导作用。
丁邦杰的新闻作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他的新闻理念和写作风格,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新闻工作者。
他的作品,成为了新闻工作者的学习典范,激励着他们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更深的思考,去完成自己的
新闻工作。
同时,他的作品,也为广大读者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启迪了他们的思考,提高了他们的新闻素养。
中外新闻作品研究
《中外新闻作品研究》xx年xx月xx日CATALOGUE 目录•新闻作品概述•中外新闻作品比较研究•新闻作品的研究方法•新闻作品的社会影响与价值•新闻作品的未来发展趋势与挑战•中外新闻作品案例分析01新闻作品概述新闻作品是指以文字、图片、音频或视频等形式,报道和传播新闻信息的媒体作品。
定义新闻作品的特点包括时效性、真实性、客观性、社会性等。
特点定义与特点1新闻作品的分类23可分为报纸新闻、电视新闻、广播新闻、网络新闻等。
按媒体类型分类可分为消息、通讯、特写、访谈、评论等。
按报道形式分类可分为政治新闻、经济新闻、社会新闻、文化新闻等。
按内容分类03现代新闻传播随着广播电视和互联网的发展,新闻传播的时效性和覆盖面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新闻作品的发展历程01古代新闻传播古代的新闻传播主要依靠信鸽、驿站、烽火等手段,传播范围有限。
02近代新闻传播随着印刷术的发明和报纸的出现,新闻传播逐渐成为一种大众化的媒介。
02中外新闻作品比较研究报道风格国内新闻作品往往更加注重宣传效果,强调媒体的社会责任,而国外新闻作品更加注重自由、独立、客观的报道风格。
中外新闻作品的差异选题角度国内新闻作品在选题角度上往往更加注重政治、经济、社会等“大新闻”,而国外新闻作品更加关注文化、科技、娱乐等“小新闻”。
叙事手法国内新闻作品在叙事手法上往往采用“倒金字塔”结构,以事件本身为重点,而国外新闻作品更加注重对事件背景的挖掘和分析,采用“正金字塔”结构。
中外新闻作品都强调媒体的社会责任,致力于传播社会正能量,维护社会稳定。
媒体的社会责任中外新闻作品都追求报道的时效性,力求第一时间传递新闻信息。
报道的时效性中外新闻作品都关注民生问题,关注普通百姓的生活和需求。
关注民生问题中外新闻作品的相似之处中外新闻作品的融合与创新跨文化传播01中外新闻作品在跨文化传播方面进行了很多尝试,通过融合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新闻作品,促进了文化交流和理解。
技术创新02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中外新闻作品在报道形式、传播渠道等方面也不断进行创新,例如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的应用,使得新闻报道更加生动、形象。
中外新闻作品赏析
一
消息类: 《延安庆祝日本无条件投降》 《共产党员刘胡兰慷慨就义》 《中原我军占领南阳》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第一章 解放前的新闻作品
它是消息, 但又不同于一般的消息. 而是采用若干文学手法尤其是描 写的笔法写出来的现场新闻, 是“ 现场短新闻”这一新闻报道方式的 一个重要品种。
4 70年代末---80年代中期 典型报道复苏期
5 80年代后期至今 典型报道低潮期
邱少云 黄继光 鞍刚经验 孟 泰精神 郝建秀工作法
焦裕禄 雷峰 大寨 大庆 但开始 出现了众多高产卫星典型,唯 意志典型,高大全式典型
特别有正面影响的典型很少,大 量的是什么造反英雄聂元梓,白 卷英雄张铁生,反潮流黄帅等
产生原因
马列党报观特别是列宁党报思想指导下的苏联典型报 道的成功实践对我国的影响 (恩格斯—党报的任务是什么?首先是组织讨论 论证 阐发 捍卫党的要求。 列宁---报纸不仅是集体的宣传员和集体的鼓动员,而 且是集体的组织者。)
1我党新闻理论的支持 2毛泽东亲身实践与倡导
3特定历史条件的呼求
1 不断发展的我党党报理论为典型报道的长期生 存提供了牢固的理论支撑
新闻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评的特点
3、由述而评, 以评统述。述评摆事实和讲道理兼 而有之。它所讲的道理, 是作者通过大量新闻事 实进行分析而得出的结论。这也正是述评与某些 推理性评论的区别。因此, 述评更注重材料和观 点的统一。述评中对新闻事实的叙述, 有时多一 些, 有时少一些, 但都服务于观点, 或者说接受观 点的统率。述评的作者要掌握大量的事实和各种 背景材料, 这样才能经过分析研究, 得出正确的结 论。
典型事例是构成消息和通讯的主要成分
中外新闻作品研究阅读分析部分
特点:题材新颖,内容富有情趣。
背景材料对表现中日两国人民源远流长的友好往来和突出新闻主题均起到了应有的作用。
12 、学习南京市绿化经验要注意三点不足之处
经验性消息
写作特色:据实、写实。
经验性消息的价值在于它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实用性、可借鉴性强。
13 、一本充满自我批评精神的新书
4 、访“葡萄常 ”
人物专访 邓拓
通过软枝葡萄百年兴衰的历史,展示常家五姑侄的坎坷命运,具有很前感到新闻性和历史纵深感。
特点:因人写事,缘事写人。
语言风格:行云流水、不事雕饰、朴实平易、娓娓而谈。
5 、春夜
意境优美的新闻特写,动人的抒情诗。 梅阡
特点:写领袖人物时另辟蹊径、独具匠心、不落俗套、别开生面。
《相思正是吐黄时》报道的是台湾民众赴祖国大陆探亲的情景。从表面看,这篇通讯突出的特点是借用散文笔法,缘物寄情,富有文采。深入研究,才真正理解作品中每一个情节和细节,每一段抒情和描绘,无不紧扣“血浓于水,两岸一家”的骨肉亲情。记者始终将自己炽烈的感情融于笔尖,抱含真情描绘了一群回家探亲心情最为迫切的台湾同胞那种刻骨铭心的思乡之情,不失时机地宣传了我国政府关于台湾来去自由的对台政策,文中人、景、理、情交织融合,意蕴含蓄、深远,感情浓烈饱满,读之催人泪下,感人肺腑。
25 、别了,“不列颠尼亚”
消息
写作特点:现场描写与历史背景相结合的叙事特色;安排有序、繁简得当的结构布局。
二
1 、华美窗帷的后面
风貌通讯 邹韬奋
通过现象看本质,深刻揭示了华美窗帷后没的资本主义社会的“脓疮”,至今对认识资本主义社会仍有意义。
语言风格:文字具体生动,平易近人,带着辛酸的幽默写资本社会的世态炎凉,对劳苦大众寄以深切的同情。
中外新闻作品评析培训课件
中外新闻作品评析的实践成果与展示
成果形式
学生的评析报告应包括选题背景、新闻作品介绍、分析方法和结 论等部分,并以文字、图表或图片等形式呈现。
班级展示
学生可以在班级中进行展示,介绍自己的评析报告,与其他同学分 享自己的观点和收获。
教师评价
教师对学生的评析报告进行评价,包括评分、点评和建议等,为学 生提供反馈和指导。
中外新闻作品评析的实践要求与规范
新闻作品选择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中外新闻作 品,涵盖不同类型、不同国家
和不同媒体的新闻报道。
分析方法
采用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对新闻 作品进行深入剖析,包括内容分析 、话语分析、受众分析和媒介效果 分析等。
规范评析
遵循学术规范和行业标准,对新闻 作品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和分析 ,避免主观臆断和偏见。
中外新闻作品评析的实践过程与指导
实践步骤
学生需按照教师的要求,逐步完 成新闻作品的收集、筛选、分析 和评价等环节,形成完整的评析
报告。
教师指导
教师对学生的评析报告进行指导 ,包括纠正错误、提出建议和提 供参考意见等,帮助学生提高评
析能力和水平。
小组讨论
学生可以分组进行讨论,互相交 流和分析新闻作品,共同探讨和 解决问题,培养合作精神和沟通
分析作品
根据评析目标,对作品进行分 析和评价,包括内容、结构、 语言、风格等方面。
确定评析目标
明确评析的对象、目标和内容 ,确保评析有针对性。
阅读作品
仔细阅读作品,并对作品中的 关键信息进行记录和整理。
撰写评析报告
将分析结果以书面形式呈现, 包括对作品的评价和分析过程 。
新闻作品评析的实践与技巧
注意细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外新闻作品研究作品分析第一部分中国消息1、延安庆祝日本无条件投降(1)新闻素描。
(2)题材重大,场面热烈,报道及时。
(3)表现手法:粗线条的概括叙述和典型事例相结合,由面到点,点面结合,既展示全貌,又刻画动人细节。
2、共产党员刘胡兰慷慨就义(1)人物新闻。
(2)写作特色:人物对话。
3、中原我军占领南阳(1)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同志为新华社撰写的一篇消息。
不仅报道了事实,而且深刻揭示了敌败我胜的必然趋势。
(2)写作特点:结构严谨,环环相扣,层层深入,首尾贯穿。
(3)背景材料起到了突出事件的新闻价值,烘托深化主题,增强新闻的知识性的作用。
4、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1)毛泽东同志为新华社写的消息,记载了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上一件重大史实。
(2)写作特色:清晰的事实叙述,概括的情景描写。
(3)本文特点:精练扼要,气势宏伟。
(4)毛泽东同志为新华社撰写的《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以其高超的语言驾驭能力,展现了我军当时渡江的雄伟气势,可谓精辟的语言和高深的思想相得益彰的典范。
5、上海严寒(1)短消息。
(2)写作特点:行文简洁洗练、用事实说话、不发或少发议论。
6、分清主流与支流莫把“开头”当“过头”(1)新闻述评.(2)写作特点:有述有评、评述结合。
7、阿西、亚妮当众挥毫妙趣横生(1)人物新闻。
(2)结构特点:以作画为线索,贯穿全篇。
8、从邮局看变化(1)消息.(2)特点:角度独特、构思巧妙、小中见大.(3)写作特色:通过对比事实突出主题。
《从邮局看变化》成功地运用了对比手法,消息从头至尾几乎都贯穿了对比,而且对比强烈,很有说服力。
在概括对比之后,接着列举事实进行具体对比,从邮局这个“窗口”,小中见大,生动有力地说明了由于贯彻落实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我国的经济形势发生了可喜的变化。
9、经济学家赶集(1)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较早的关于时常经济的报道。
(2)写作特点:以小见大,反映深刻而且有重大意义的主题,成功的运用动词。
10、运载火箭飞跃万里长空(1)由四篇短消息组成的连续报道。
报道我国第一枚运载火箭发射实验成功这一举世的重大事件。
(2)写作特点:现场感强。
11、枫桥兴会扶桑客子夜钟鸣百又八(1)外事活动的动态新闻.(2)特点:题材新颖,内容富有情趣。
(3)背景材料对表现中日两国人民源远流长的友好往来和突出新闻主题均起到了应有的作用。
12、学习南京市绿化经验要注意三点不足之处(1)经验性消息。
(2)写作特色:据实、写实。
(3)经验性消息的价值在于它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实用性、可借鉴性强。
13、一本充满自我批评精神的新书(1)消息。
(2)写作特点:角度新颖。
14、金山同志追悼会在京举行(1)消息.(2)写作特点:避开常见的冗长、呆板的掉词,运用灵活多样的笔法,对金山同志的生平业绩进行了介绍和评价。
(3)《金山同志追悼会在京举行》是新闻界公认的令人耳目一新的消息。
其新,主要在于记者用自己独特的感受、新颖的表现手法,使得这条“白色新闻”,突破了长期以来追悼会消息的老套子。
15、京郊出现“科学热”(1)消息(2)特点:立意巧妙,报道角度新颖,表现手法别开生面。
16、滦河水向天津奔来(1)现场新闻.(2)写作特点:写水与写人紧密结合,场面生动,波澜起伏,主体突出,首尾呼应。
17、抢菜记(1)现场新闻.(2)写作特点:现场观察的采访手段。
18、鄱阳湖出现世界上最大的白鹤群(1)现场新闻(2)鄱阳湖出现世界上最大的白鹤群,是有重大新闻价值的新闻事件,新闻的迅速及时报道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3)写作特点:包人物活动、现场情景、鹤类知识介绍紧密结合在一起。
19、我国选手获得奥运会第一块金牌(1)体育快讯(2)结构特点:以“零的突破”贯穿全篇。
20、陕北有煤海反映陕西北部神木、府谷一带煤藏丰富、煤质优良的新闻。
21、好啊!诚实永存(1)人物消息.(2)结构特点:段落短小、节奏感强。
22、武汉百里长堤巍然锁大江(1)现场新闻(2)特点:同在抗洪大提上的所见所闻,以实情实景、实声,鲜明直观、真实具体地报道抗洪斗争,表现重大主题。
23、中国投巨资加快长江沿岸地区开发(1)经济新闻.(2)写作特点:精选典型数字表现主题;用事实说话并贯插必要的背景材料。
24、美日汽车贸易高级谈判开始(1)国际新闻(2)写作特点:通过具体形象的事实体现新闻主题。
(3)《美日汽车贸易高级谈判开始》在结构安排上颇有特色。
全文分为7段,第一段导语,开门见山。
紧接着第二段、第三段交代有关北京材料,说明情况。
第四段、第五段、第六段以记者的所见所闻描述了两位高级代表与记者会面时的情景。
最后一段还是背景材料,介绍了在次之前双方谈判的会谈要点。
从全文来看,无论是导语、主体、背景,还是结尾的安排,都是为了有助于突出消息的主题,有助于畅达地表现消息的内容,让读者便于阅读而设。
第二部分中国通讯1、别了,“不列颠尼亚”(1)消息.(2)写作特点:现场描写与历史背景相结合的叙事特色;安排有序、繁简得当的结构布局。
2、华美窗帷的后面(1)风貌通讯(邹韬奋).(2)通过现象看本质,深刻揭示了华美窗帷后没的资本主义社会的“脓疮”,至今对认识资本主义社会仍有意义。
(3)语言风格:文字具体生动,平易近人,带着辛酸的幽默写资本社会的世态炎凉,对劳苦大众寄以深切的同情。
(4)表现特色:选材典型、因小见大。
3、祁连山北的旅行(节录)(1)通讯(范长江)。
(2)题材重大,材料翔实,视野开阔,内容深刻。
(3)语言风格:写景状物,具体生动;评人论事,舒卷自如,融叙述、描写、抒情、议论为一体。
4、桌上的表(1)通讯(张明)。
(2)特点:由小见大、角度不一般化。
(3)结构特色:有条不紊、叙事紧凑、首尾呼应。
5、访“葡萄常”(1)人物专访(邓拓)。
(2)通过软枝葡萄百年兴衰的历史,展示常家五姑侄的坎坷命运,具有很前感到新闻性和历史纵深感。
(3)特点:因人写事,缘事写人。
(4)语言风格:行云流水、不事雕饰、朴实平易、娓娓而谈。
6、春夜(1)意境优美的新闻特写,动人的抒情诗。
梅阡.(2)特点:写领袖人物时另辟蹊径、独具匠心、不落俗套、别开生面。
(3)写作手法:优美清新的语言,情景交融的描写,对人物言谈举止、音容笑貌的细致刻画。
7、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兄弟(1)事件通讯。
(2)特点:纵横式结合的结构形式,现场描述、于叙事中写人。
(3)《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兄弟》报道的是一个头绪纷繁的感人事件,反映了在党的领导下,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团结协作,战胜困难的崇高精神。
这篇通讯采用了时空结合的结构形式,即纵横式结合的结构形式。
以时间的进展为纵向线索,同时又一空间的变化为横向线索,把发生在同一时间、不同地点的事情巧妙地交织在一起,做到时空结合,纵横交错,引人入胜。
通讯中虽涉及的部分、单位不少,又人多事杂,叙事却有条不紊;虽事件经过波澜起伏,却变而不乱,衔接自然。
整篇通讯把复杂的事件交代得清晰明了,出色地展现了这种结构形式多彩多姿的特色。
8、英雄登上地球之巅(1)中国登山队员突破人类登山史上90年来未能突破的难关。
为祖国争得荣誉的感人事迹。
(2)写作特点:在矛盾斗争中展开事件,表现人物。
(3)描写特点:描绘自然景色,渲染环境气氛,烘托人物。
9、“一厘钱”精神(1)工作通讯。
(2)写作特色:不拘泥于具体数字、生产过程、生产进度,不就事论事,而着力写人,见物见人见思想,贴近实际,贴进群众。
从日常工作和生活中选取题材、提炼深刻主题。
10、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1)人物通讯(穆青)。
(2)写作特点:通过各种矛盾冲突表现人物思想性格,真实表现了时代的英雄,深刻地体现了时代精神。
(3)穆青的人物通讯得到很高的评价,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始终以一个党和人民的记者的强烈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满腔热情地用自己的笔去反映英雄的时代,讴歌时代的英雄,用英雄身上的革命火花,去点燃千百万人心灵的火把,用英雄的精神力量、理想和追求,去推动革命事业胜利前进。
他笔下的人物,大都是能表现中华民族的脊梁、体现民族浩然正气的英雄模范人物;即使是写凡人小事,也都能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结合起来。
紧扣时代脉搏,抓住当时人民群众最关心的社会问题,以深刻的思想内涵和高昂激越的感情,教育读者、感染读者、鼓舞读者,成为他的人物通讯的主旋律。
11、水城威尼斯(1)国际风貌通讯。
(2)写作特点:抓住特点,展现不同的地(3)域风貌。
写景动静相衬,语言风格优美清新。
12、写在绢帕上的诗(1)人物专访。
(2)以真挚的感性、动人的文字,表现了邓拓和丁一岚之间的文字缘、革命情。
(3)结构特点:以文字为主线,谋篇布局、串联时空。
13、并非鱼草之争(1)工作通讯。
(2)写作特色:边叙述事实,边分析问题,边阐明道理。
事情虽然较专门、较抽象,但写得不枯燥、不空泛。
运用典型事例从正、反两个方面说明主题,增强了说服力。
(3)结构特点:由表及里、层层深入的递进式结构。
14、夜宿车马店(1)通讯。
(2)宏观着眼,微观落笔,通过投宿乡镇车马店的一夜见闻,反映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的可喜变化。
(3)写作特点:精心选材,巧妙构思,多侧面、多方位表现主题,语言生动形象。
15、长沙市火柴脱销的原因何在?(1)通讯。
(2)写作特点:揭示问题、剖析矛盾与解决问题层层深入。
通过事实对比、数字对比,抓住矛盾,揭示症结。
16、小城风光更迷人(1)通讯。
(2)特点:语言较为凝练生动。
17、“飞天”凌空(1)人物特写。
(2)写作特点:落笔集中,文势有起有伏,动静穿插自如,以静反衬动。
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调动了读者丰富的想象力,增强了作品的形象性、生动性的艺术感染力。
18、“妈妈教我放鸭子”(1)记者的笔下展现了一幅色彩斑斓、清新明快的放鸭图。
(2)写作特点:运笔独特,构思巧妙,“口语入文”,采用第一人称自述的口吻与读者娓娓道来。
采用通俗的民谚、民谣,使深奥、枯燥的专业知识,变得通俗明白、妙趣横生。
融思想性于知识性、趣味性之中。
(3)《“妈妈教我放鸭子”》通过第一人称自述的表现手法,生动地描绘了一个热爱养鸭工作的年轻姑娘的思想感情,语言简洁朴实,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
记者刘衡善于运用具有鲜明个性特征的语言和通俗、晓畅、幽默的群众语言,因而她笔下状物也好,写人也罢,总是独具魅力。
19、访厕所写作特点:材料丰富、翔实。
语言具体、生动、诙谐、幽默、可读性强。
20、核弹元勋的“三子”(1)人物通讯。
(2)特点:角度独特,从不同侧面表现人物。
运用对比反衬的手法,映衬人物质朴而高尚的精神风貌。
21、相思正是吐黄时(1)通讯.(2)特点:主题鲜明深刻,感情炽烈充沛,将人、事、景、理、情自然融合在一起,引起读者的感情共鸣。
运用托物寄情的散文笔法烘托气氛、开拓意境,能够及时捕捉富有人情味的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