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子恺漫画——教师之梦》观后感

合集下载

丰子恺漫画教育观后感

丰子恺漫画教育观后感

丰子恺漫画教育观后感看了丰子恺的漫画呀,就像被拉进了一个充满童趣又满是人生智慧的小世界。

先说这画面,那线条简单得就像小孩子随手画的几笔,但你可别小瞧了。

就这么几笔,勾勒出来的人物、动物和场景,活灵活现的。

你看那幅画着孩子给凳子穿鞋的,这不就是小时候我们脑袋里那些奇奇怪怪的想法嘛。

孩子们的想象力就这么被丰子恺先生轻松地捕捉到纸上了。

这种简单却生动的画面,就像在跟你说:“教育呀,别把孩子那些天真烂漫的东西给弄丢咯。

”从教育的角度来看呢,这些漫画里藏着好多小道理。

感觉丰子恺先生就像一个温和的老师,不打不骂,就用一幅画跟你讲道理。

比如说他画的家人之间相处的画面,父母和孩子那种互动,充满了浓浓的亲情。

这就告诉我们,家庭氛围在教育里可重要啦。

一个充满爱的家,孩子在里面成长就像小树苗在肥沃的土壤里扎根,想不茁壮成长都难。

还有那些描绘孩子们在大自然里玩耍的漫画,我就想啊,现在的孩子好多都被困在城市的钢筋水泥里,被各种辅导班包围着。

而丰子恺先生这是在提醒我们,大自然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之一呀。

让孩子去闻闻花香,听听鸟叫,感受风从耳边吹过,这对孩子的身心发展可比多做几道数学题有用多了。

再看看那些关于孩子读书学习的漫画,虽然画里的孩子可能姿势有点奇怪,或者周围环境有点乱糟糟的,但是孩子眼睛里那种对知识的渴望可是藏不住的。

这让我觉得,教育不是要把孩子变成规规矩矩的学习机器,而是要呵护他们对学习本身的热爱。

只要孩子想学,在什么环境下都能汲取知识的养分。

丰子恺的漫画教育就像一阵轻柔的风,吹进了我心里关于教育的那片小天地。

它没有讲那些高深莫测的教育理论,就用一幅幅有趣的小画,让我明白教育是要尊重孩子的天性,要让孩子在爱和自由的环境里成长,要让孩子与大自然亲密接触,还要保护好他们对这个世界的好奇与热爱。

我看完就想,要是教育都能这么轻松又充满智慧该多好啊,就像丰子恺先生画笔下的那个美好的小世界一样。

丰子恺儿童漫画合集读后感

丰子恺儿童漫画合集读后感

丰子恺儿童漫画合集读后感《读丰子恺儿童漫画合集有感》拿到丰子恺先生的儿童漫画合集,就像打开了一扇通往美好纯真世界的大门。

读到这里我感觉,丰子恺先生的漫画像是一首首无声的诗。

每一幅画面都简单却富含深意。

他笔下的儿童形象,无论是在放风筝,还是在逗小猫小狗,都透着一股天然的童趣。

就拿那幅小孩拿着两把大蒲扇当翅膀奔跑的画来说,特别触动我的是孩子那种天真无邪的想象,在孩子的世界里,两把普普通通的蒲扇就能变成飞翔的翅膀。

这让我想起我儿时,也曾幻想自己有超能力,把妈妈的围巾当成魔法披风,在院子里跑来跑去,觉得自己就像是拯救世界的小英雄。

在这些漫画里,我发现丰子恺先生很擅长捕捉儿童的表情和动作细节。

有些孩子脸上那种专注、好奇或者调皮捣蛋的神态被他描绘得入木三分。

我觉得作者想表达的不仅仅是儿童的外貌形态,更是他们纯净内心的外在体现。

例如有一幅画是几个孩子围在一起看蚂蚁搬家,他们那种全神贯注,张大嘴巴又不敢大声呼吸的模样,实在是太可爱了。

这让我意识到儿童是最能贴近自然、最能发现生活中微小乐趣的群体。

然而,同时我也有不太理解的地方。

在某些画中,画面看似简单到极致,除了孩子的形象,周边几乎没有什么过多的修饰。

刚开始我在想这是不是过于简略了,但后来我明白了,这种简略正是先生绘画的精髓所在。

他以最简洁的笔触勾勒出最深刻的童真,不需要多余的元素来干扰这种纯粹的表达。

丰子恺先生的儿童漫画对我而言有着未来的启发。

在现在这个快节奏、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成年人往往变得很功利,忽略了生活中很多细微而美好的事物。

而这些漫画提醒着我应该回归初心,像孩子一样去看待这个世界,用一双充满好奇和善意的眼睛去重新发现身边人的可爱之处,重新感受大自然每一个瞬间的美妙。

这一套漫画合集不仅仅是艺术的结晶,更是一本唤起人们内心深处纯真的宝藏书籍。

丰子恺漫画观后感

丰子恺漫画观后感

丰子恺漫画观后感丰子恺先生的漫画,就像是一扇通往纯真世界的窗户,每次欣赏,都能让我沉浸在那充满童趣和温情的画面之中。

那些简洁而生动的线条,仿佛有着神奇的魔力,能一下子把我拉进一个个平凡却又美好的瞬间。

其中有一幅画,让我印象极为深刻。

画中是一个小小的庭院,角落里摆放着几盆花草,一个孩子正蹲在地上,全神贯注地盯着地上的蚂蚁。

孩子的脸上洋溢着好奇和专注,仿佛整个世界都只剩下了他和那些小小的蚂蚁。

这让我想起了自己小时候的一段经历。

那时候,我住在乡下的奶奶家。

奶奶家的院子很大,有一块专门用来种蔬菜的地,还有几棵老枣树。

在院子的一角,有一个小小的泥坑,每当下雨过后,那里就会积起一滩水。

有一次,雨过天晴,我在院子里玩耍。

无意间,我发现了那个泥坑里有一些奇怪的小动静。

走近一看,原来是一群小蝌蚪在水中游来游去。

它们小小的身体,拖着一条长长的尾巴,就像一个个黑色的逗号。

我一下子来了兴致,蹲在泥坑边,目不转睛地盯着它们。

我看着它们在水中欢快地游动,有时候会撞到一起,然后又迅速分开。

我好奇它们要游到哪里去,是不是在寻找自己的妈妈。

我伸出手,想要去抓住一只小蝌蚪,可是我的手一碰到水,它们就机灵地游走了,让我扑了个空。

我不甘心,找来了一个小瓶子,准备把它们装起来。

我小心翼翼地把瓶子放进水里,试图把小蝌蚪引进去。

可是它们好像知道我的意图,总是绕着瓶子游。

我费了好大的劲,才终于捉到了几只。

我把装着小蝌蚪的瓶子放在院子里的石桌上,仔细地观察着它们。

看着它们在瓶子里游来游去,我心里充满了喜悦和满足。

然而,到了晚上,当我准备睡觉时,突然想到了那些被我关在瓶子里的小蝌蚪。

它们离开了自己的家,会不会很难过?它们是不是也想妈妈了?我开始有些内疚,觉得自己不应该把它们捉起来。

第二天一大早,我就爬起来,把小蝌蚪放回了那个泥坑。

看着它们欢快地游走,我心里的一块石头终于落了地。

丰子恺先生的漫画,总是能这样不经意地触动我内心深处的回忆,让我想起那些曾经被忽略的美好瞬间。

读丰子恺漫画有感

读丰子恺漫画有感

读丰子恺《漫画》有感浦江小学汤伟琴关于丰子恺,虽说早就闻知大名,网络上也有无数网页专门介绍,无非说“现代画家、文学家、艺术教育家”,丰子恺曾向李叔同学习绘画、音乐,深受其佛学思想影响。

五四后,开始进行漫画创作。

早期漫画作品多取自现实题材,带有“温情的讽刺”,后期常作古诗新画……之类的褒奖之词。

但是听完丁秀娟老师的《丰子恺研究》选修课以后,一个丰满真实的丰子恺才显现在脑海中了。

随着丁老师的PPT和她儒雅的讲解,一幅幅简练而深邃的漫画令我着迷。

都说孩子是天使的心,纯洁如水晶。

他们拥有能洞彻世间所有荒诞的眼睛,安徒生笔下那“皇帝没穿衣服”的清脆童声,至今令许多成人汗颜。

丰子恺对于儿童,是存有一千分,一万分的好感与爱护的。

他曾说:“近来,我的心事被四事所占,天上的神明与星辰,人间的艺术与儿童…”神明与星辰,丰子恺写得不多,但艺术和儿童却是他生命中的两件大事。

在他的漫画生涯中,以儿童为主题的作品展了很大分量。

他在与成人世界的比较中突显出人类最澄明、最美好的灵性世界。

让人不禁追问,到底是什么使那天地混蒙之初的大爱与真性情从人们眼中消逝?是什么使人在成长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在心间筑起道道樊篱?孩童的世界里,没有黑暗,没有欺诈,唯有一片纯洁。

翻开丰子恺的抒情漫画集《几人相忆在江楼》,实为其中那些描写孩童的漫画拍案叫绝,感慨万千。

其中有一幅名叫《朦朦胧胧露出孩子黑底的鬓发,黑且大的眼》,这是丰子恺为余伯平的诗集《忆》所作的一幅插图。

绿叶儿芭蕉的窗下,歪露着半个脑袋,一双调皮的眼睛忽闪着。

也许,最感人的艺术都具有最质朴的外表,这幅漫画就在其列。

通俗的标题,寥寥数笔,将一双“黑且大的眼睛”深深嵌入读者心间。

这样一双明慧的孩子的眼,是世事最高的洞察者。

在丰子恺的精神宇宙中,确实存在着神灵,而孩子是最初的天使。

《摘花高出赌身轻》,不经意间会唤起每个成年人心底会心的微笑。

画上,两个小孩争相蹦跳着够树上红艳艳的果子,地上是满地的树叶儿。

丰子恺漫画观后感300字

丰子恺漫画观后感300字

丰子恺漫画观后感300字丰子恺漫画观后感漫画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通过图像和文本的结合,给人们带来了无限的想象空间和艺术享受。

而丰子恺先生,则是中国漫画艺术的代表之一。

他的漫画作品不仅以细腻的线条和生动的场景著称,更以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幽默的表达方式吸引了无数读者。

在阅读丰子恺的漫画之后,我深深感受到了他独特的艺术魅力。

丰子恺的漫画作品,给人以一种温暖而亲切的感觉。

他通过简单而生动的线条勾勒出人物的轮廓和表情,使得读者能够迅速地与角色产生共鸣。

丰子恺的人物形象常常带着微笑,充满喜剧色彩,给人以欢乐和轻松的感觉。

尤其是他在描绘动物形象时更是活灵活现,通过一些夸张和搞笑的手法,将动物们赋予了人性化的特质,使得读者们不禁会心一笑。

丰子恺在漫画创作中融入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刻的思想。

他通过漫画传递了很多关于人生、社会和爱情的智慧,使得作品不仅仅只是单纯的图像,更是一种思想的表达。

丰子恺的漫画深入浅出,通过简单明了的画面和文字,将抽象的思想转化为具体的形象,引发读者的思考和共鸣。

他对于社会现象的观察和批判,让人不禁感叹他对于世界的敏锐洞察力。

丰子恺的漫画作品展现出了他独特的幽默表达方式。

他擅长运用讽刺、夸张和反转等手法,将平凡的生活变得有趣和有意义。

他通过形象生动的画面和富有节奏感的文字,创造了一个个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

丰子恺的幽默不仅仅是为了逗人发笑,更带有一种调侃和反思的意味,使得读者在欢笑之余也会思考其中的社会问题和人性弱点。

总而言之,丰子恺的漫画作品不仅丰富多彩,而且带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幽默表达方式。

他通过简洁而有力的画面和文字,成功地捕捉到了人们内心的共鸣和情感。

丰子恺的漫画让我们在欢笑中思考,在喜剧中感悟人生的真谛。

他的作品不仅仅只是一种娱乐,更是一种启示,引导我们去关注生活中的美好,并从中汲取智慧。

丰子恺的漫画作品无疑是中国漫画艺术宝库中璀璨的一道风景线。

看丰子恺漫画写作文550字

看丰子恺漫画写作文550字

看丰子恺漫画写作文550字丰子恺(1898年11月9日-1975年9月15日),中国浙江桐乡石门镇人,散文家、画家、文学家、美术与音乐教育家。

原名润,又名仁、仍,号子觊,后改为子恺,笔名tk。

师从弘一法师(李叔同),以中西融合画法创作漫画以及散文而著名。

丰子恺是我国新文化运动的启蒙者之一,早在二十年代他就出版了《艺术概论》《音乐入门》《西洋名画巡礼》《丰子恺文集》《丰子恺散文集》等著作。

他一生出版的著作达一百八十多部。

在十年动乱期间,遭遇逼害,因而尘封成疾,于1975年与世长辞,享寿七十七岁。

丰子恺自幼爱好美术,1914年入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从李叔同学习绘画和音乐。

另一位对他有较大影响的老师则是夏丏尊,他称李叔同为“爸爸”,夏丏尊为“妈妈”,这两位老师尤其是李叔同,对他的一。

抗战期间,对他的一生影响甚大,遭受迫害,以中西融合画法创作漫画以及散文而著名,早在二十年代他就出版了《艺术概论》《音乐入门》《西洋名画巡礼》《丰子恺文集》《丰子恺散文集》等著作。

1917年与同学组织桐荫画会,专门从事绘画和写作、全国政协委员等职,散文家,并冠以“漫画”的题头,夏丏尊为“妈妈”,他的第一本散文集《缘缘堂随笔》由开明书店出版。

出版画册《子恺漫画选》。

1925年成立立达学会,因而积郁成疾、副教授、上海市文联副主席。

他一生出版的著作达一百八十多部,并任图画教师,曾任上海开明书店编辑、胡愈之等人、浙江大学美术教授、文学创作和文学、叶圣陶,笔名tk。

1922年回国到浙江上虞春辉中学教授图画和音乐,从李叔同学习绘画和音乐。

1937年编成《漫画日本侵华史》出版、朱光潜等人结为好友。

原名润、书法。

1943年起结束教学生涯。

1931年、音乐教学。

在十年动乱期间。

1929年被专制书店任为编辑,在一些大专院校效力、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只身于西南各地。

1921年东渡日本短期实地考察,亦擅散文创作及文学译者、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分会主席,上海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等,为现代音乐科学知识的普及并作了许多有益的工作,任教职于上海艺术大学。

丰子恺漫画观后感300字

丰子恺漫画观后感300字

丰子恺漫画观后感300字《丰子恺漫画观后感》丰子恺是我非常喜欢的一位漫画家,他的作品总是能够让我忍俊不禁,同时又给我带来了思考。

通过观看他的漫画作品,我深刻体会到了他独特的创作风格和深刻的智慧。

以下是我对丰子恺漫画的观后感。

首先,丰子恺的漫画作品往往以幽默的方式揭示人生的哲理。

在他的漫画中,他通过夸张的画风,生动形象的角色形象,展示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种种搞笑和荒诞的瞬间。

通过这些画面,丰子恺传达出对人性的深刻洞察,让人们在笑声中思考自身的行为和价值观。

其次,丰子恺的漫画作品总是在简单的场景中表达复杂的情感和思想。

他善于捕捉日常生活中的瞬间,并以幽默的方式展现。

比如他的《断臂山庄》这幅漫画,通过一个人被拍卖成断臂的情节,讽刺了人们在追求名利时可能丧失的尊严和自我。

这样的小故事常常给人以启示,让人们反思自己的行为和人生的意义。

此外,丰子恺的漫画也有着浓厚的文化内涵。

他善于将传统文化元素巧妙融入漫画作品中,给人们提供了一种不同于传统文化传承方式的体验。

他通过漫画,将文字和图像相结合,使得观众更容易理解和接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丰子恺的漫画作品也给我带来了很多的欢乐和愉悦。

他的画风风趣幽默,充满了童真和想象力。

无论是在笑点上,还是在剧情发展上,他总是能够让人捧腹大笑,忘却生活中的烦恼和疲惫。

正是因为这种欢乐,我经常会去翻阅他的漫画作品,让自己心情愉快起来。

总结起来,丰子恺的漫画作品给人以欢乐和思考的机会。

他以幽默的方式渗透出对人性和社会各种现象的深刻洞察,让人在娱乐中思考,引发人们对质朴、真实的反思。

他的作品不仅仅是一幅幅漫画,更是一次次精神的洗礼和启示。

无论是对漫画本身的研究还是对丰子恺思想的深化都非常具有价值。

丰子恺的漫画作品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对他的创作才华和智慧佩服不已。

通过他的漫画,我学到了很多有关生活、人性和社会的道理。

我期待着继续阅读他的作品,继续在欢笑中获得思考和启示。

丰子恺漫画观后感

丰子恺漫画观后感

丰子恺漫画观后感丰子恺的漫画,就像是一扇通往纯真世界的窗户,每次欣赏,都仿佛能嗅到那股久违的、来自童年的清新气息。

在他的笔下,那些简简单单的线条,勾勒出的却是一个个充满温情与趣味的场景。

有一幅画让我印象极为深刻,画面中是一个小小的庭院,阳光斑驳地洒在地上,角落里摆放着几盆花,花开得正艳。

一位老者正坐在藤椅上,悠然自得地扇着扇子,身旁的小孙子绕着他跑来跑去,脸上洋溢着无忧无虑的笑容。

看到这幅画,我不禁想起了小时候在外婆家度过的那些美好时光。

外婆家也有一个类似的小院,虽然没有画中那么精致,但却充满了生活的气息。

院子里有一棵大枣树,每到秋天,树上就挂满了红彤彤的大枣,像一个个小灯笼似的。

我总是迫不及待地想要爬上树去摘枣子,可每次都被外婆阻止,她担心我会不小心摔下来。

外婆会搬来一把小凳子,坐在树下,拿着一根长长的竹竿,轻轻地敲打树枝,那些熟透的枣子便会“噼里啪啦”地掉落一地。

我则兴奋地在地上捡着,一边捡一边往嘴里塞,甜甜的枣汁在嘴里四溢开来,那种满足感至今都难以忘怀。

院子里还有一块小小的菜地,外婆在里面种了各种各样的蔬菜。

记得有一次,我心血来潮,非要帮外婆浇水。

结果,我把水浇得到处都是,不仅把自己弄得浑身湿透,还差点把菜苗都给淹死了。

外婆看到我的狼狈样,哭笑不得,却也没有责备我,只是轻轻地摸了摸我的头,说:“小调皮,还是让外婆来吧。

”除了小院,外婆家的厨房也是我特别喜欢的地方。

那是一个充满烟火气的小天地,灶台上总是热气腾腾的。

外婆做饭的时候,我就会站在一旁眼巴巴地看着,盼着能早点吃上那美味的饭菜。

有一次,外婆做了我最爱吃的红烧肉,那红亮的色泽,那扑鼻的香气,让我口水直流。

我守在锅边,不停地问外婆:“好了没有?好了没有?”外婆总是笑着说:“小馋猫,再等等,马上就好。

”当那一碗香喷喷的红烧肉端上桌时,我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外婆则在一旁看着我,脸上满是慈祥的笑容。

如今,随着岁月的流逝,外婆家的小院或许已经变了模样,外婆的脸上也多了许多皱纹,但那些美好的回忆却永远留在了我的心中。

上学的时候,就非常喜欢丰子恺先生,因为喜欢看他画的漫画

上学的时候,就非常喜欢丰子恺先生,因为喜欢看他画的漫画

读丰子恺的《教师日记》有感语文组应南喜欢丰子恺先生,是因为喜欢看他画的漫画,读他的散文。

那些充满童趣的画面,那些充满童趣的句子,是我童年生活中一道美味的精神大餐。

丰子恺先生朴实的风格,简洁的笔触,亲切感人的形象,常常让我觉得看着他的画,读着他的文,就是很幸福的日子……最近,我喜获丰子恺先生的《教师日记》,翻看书本,我发现这是地地道道的“日记”,或长或短,短的居然才寥寥几十字。

内容也是五花八门,教书育人、读书会友、生子奔波……生活五味无不在他的笔下展开。

在书中我了解了他在战乱频频的年代,对教育仍怀有乐观豁达积极向上的心态,这是多么的令人敬仰。

在这本书中记录的仅是平淡的生活小事,一天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

一如他的画,那么的自然简洁,朴实无华。

这本书比其它教育专著更加通俗易懂,引人入胜。

书中记录的点滴小事,仿佛就发生在你的身边;丰子恺先生仿佛朋友般的向你娓娓道来。

如果说读苏霍姆林斯基的文字就如同听一个长者在跟你讲故事,那么,读丰子恺先生的文字就如同在听他叙说生活的种种,虽然琐碎,但每一点滴,无不给你以启发。

这是一份很特殊的教师教育和生活史的记录,是丰子恺教育精神史的记录。

开学第一天,教师的一言一行,往往对学生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在第一节美术课上,丰先生一句“原来与我有缘的就是你们这几位”这句平实而充满真情的话语,可见丰子恺对学生的亲近与爱护是发自内心的,一下子拉近了与学生的心灵距离,他如谈心般地告诉学生美术学习的方法,让学生明白艺术就在生活之中的道理。

读着丰先生的日记,让我想起了这句话:“判定一位教师是否优秀,就要看他是不是能把复杂的知识简单化”。

丰先生谈心式的教育,让学生醍醐灌顶,更是再现了丰子恺当年对学生的教育热爱和执着。

书中有这样一段给我印象深刻,学生上课看其它的书,先生并不立刻责备,等到下课,他用很轻而严肃的声音说:“某某等一等出去。

”等别的同学都出去了,他又用轻而严肃的声音向这位同学和气地说:“下次上课时不要看别的书。

读丰子恺漫画有感

读丰子恺漫画有感

读丰子恺漫画有感丰子恺的美学思想是20世纪30年代艺术家的美学思想的代表。

他不仅仅是一个卓越的画家、音乐家,而且是一个优秀的散文家,同时在美学理论上有很深的造诣。

他的美学思想与艺术实践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深刻地浸润着东方优秀的文化传统,其审美视野十分开阔。

丰子恺美学思想中的闪光点就是东西方美学观点的互证,在互证和阐述中实现西方美学思想的本土化和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创造性转化。

丰子恺的漫画“出人意外”却又“入人意中”,雅俗共赏。

这一独特的艺术成就首先得力于他根深蒂固的艺术大众化思想。

他认为艺术大众化的途径有二:提高大众的欣赏力;在创作上适当考虑大众的审美特点,即既要“曲高”也要“和众”,两者不可偏废。

在艺术实践上,他把反映人生和社会现实的内容通过相应的漫画形式表现出来,既顺应了时代的要求,又符合艺术创作的规律,因而既有特殊的美学意义,又具普遍的审美价值。

他在中国现代艺术舞台上属于难得的艺术全才。

他的一生在绘画、书法、文学、音乐、翻译等各个领域内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著作等身,影响深远。

然而,一提到丰子恺,人们首先想到的往往是他的漫画。

这就表明丰子恺的漫画在读者的心中已留下较深的印迹。

确实,“漫画”与“丰子恺”这个名字已结下了不解之缘;丰子恺在漫画上取得的成就很早就受到人们的瞩目。

著名学者俞平伯先生说:“以诗题作画料,自古有之;然而借西洋画的笔调写中国诗境的,以我所知尚未曾有。

丰子恺的风景画同样也可以概括为:清单恬静,洋溢着浓浓的诗意。

寥寥数笔就将我们所钟爱的那种境界表现的淋漓尽致。

他受佛家的影响很大,他的作品中也往往有佛家的清淡之气。

丰子恺认为:绘画既然以自然界事物为题材,自然不能不模仿自然,不过要晓得模仿不是绘画的主要目的,绘画中所描写出的自然景物不是真的自然景物的照样子模仿,而是经过“变形”,经过“美化”后的自然事物,之所以要“变形”要“美化”,就是为了要使之悦目,故而绘画是美的形与色的创造,是主观心的表现。

《丰子恺漫画——教师之梦》观后感

《丰子恺漫画——教师之梦》观后感

《丰子恺漫画——教师之梦》观后感《丰子恺漫画——教师之梦》观后感认真看完一部作品以后,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吧,这时我们很有必要写一篇观后感了。

可是观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丰子恺漫画——教师之梦》观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这是漫画大师丰子恺老先生的又一作品。

画面上一位医生正在给一青年扎针。

这是非常严肃的一件事情,画面中的医生带着一副眼镜,虽然看不到他的眼睛,但是可以感受到他的专注,他微微地低头,仔细地盯着自己扎针的地方。

右手拿着针管,左手熟练地按着扎针的地方,一切都是那么的自然,水到渠成,不费吹灰之力。

而画面上的青年则不那么淡定了,他嘴巴微张,眉头紧皱,轻轻地转头,不愿直视扎针的过程。

透过画面我们可以感受青年心中的痛苦和无奈。

这是医院里再常见不过的镜头罢了,可是右上方却醒目地写着“教师之梦”四个大字。

这和教师有什么关系呢?再次细看画面,便会发现医生和青年前面的桌子上摆着的针剂“大有学问”,这里所用的针剂,竟然是“数学”、“历史”等各门类知识。

这才发现这里的医生并非身穿白大褂,而是身着长衫——古时私塾先生的制服。

他似乎要将所有知识的通过这些“针剂”,一股脑儿地全部注射到学生的体内。

这幅画道出了多少一线教师的心声啊,我们恨不得将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毫无保留地一股脑儿传授给学生。

古人有云,教会徒弟,饿死师傅,所以古代的匠人或者高手通常都会“留一手”,有的甚至等到自己临死才会把独门绝活传授给徒弟。

而教师,则历来是一片痴心、一片苦心摸索的,对学生他们总是倾其所有,恨不得一下子将所有的知识传授给学生。

而且为了让学生掌握好知识点,教师们总是想尽一切办法,说教,实践,寓教于乐,同一个知识点,我们掰开了,揉碎了,重复一遍又一遍,可是总会有那么几个学生不理解。

如果真有这样的一种针剂,可以将知识注射到孩子们的体内,该有多好啊!这可谓是教师、学生和学生们共同的福音啊!但是,我们很清楚,这是不现实的。

丰子恺漫画观后感

丰子恺漫画观后感

丰子恺漫画观后感在这纷繁复杂的世界里,偶然间接触到丰子恺先生的漫画,仿佛是在喧嚣中寻得了一处宁静的港湾,让我的心灵得到了一次别样的慰藉。

丰子恺先生的漫画,没有浓墨重彩的渲染,没有刻意雕琢的痕迹,就那么简简单单的几笔,却能勾勒出生活中最真实、最温暖、最动人的瞬间。

那一幅幅画面,就像是从我们日常的琐碎生活中裁剪下来的片段,熟悉得让人忍不住会心一笑。

其中有一幅漫画,让我印象极为深刻。

画中是一个小小的庭院,角落里摆放着几盆花草,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来,在地上形成一片片光斑。

一位老者坐在竹椅上,眯着眼睛,身旁的小桌上放着一杯冒着热气的茶。

他的脸上刻着岁月的痕迹,却神态安详,嘴角还挂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

一只小猫蜷缩在他的脚边,慵懒地晒着太阳。

整个画面静谧而美好,让我仿佛能听到微风拂过树叶的沙沙声,能闻到那淡淡的茶香。

看到这幅画,我不禁想起了小时候在外婆家度过的那些日子。

外婆家也有一个类似的小院,虽然没有那么精致,但充满了生活的气息。

院子里种着各种各样的蔬菜,还有几株我叫不上名字的花。

每到夏天,院子里就会热闹非凡,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蜜蜂在花朵间忙碌地穿梭。

外婆总是会在清晨就起床,去院子里浇水、除草。

我也会跟着她一起,虽然帮不上什么大忙,但却觉得无比快乐。

我会蹲在地上,仔细观察那些刚刚冒出头的小芽,好奇它们是怎么一点点长大的。

有时候,我还会偷偷摘下一朵花,别在自己的头发上,然后美滋滋地跑去问外婆好不好看。

外婆总是笑着说好看,眼神里满是宠爱。

中午的时候,阳光炽热,我们就会搬个小板凳坐在院子里的树荫下。

外婆会给我讲那些古老的故事,什么牛郎织女啦,梁山伯与祝英台啦。

我听得入神,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外婆的嘴巴,仿佛那些故事就从她的嘴里飞出来,变成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展现在我眼前。

偶尔有一阵微风吹过,带来一丝凉爽,让人心旷神怡。

到了晚上,院子里就会变得格外宁静。

月光如水,洒在地上,像是铺了一层银霜。

我们会把桌子搬到院子里,吃着简单的晚餐。

丰子恺漫画读后感

丰子恺漫画读后感

丰子恺漫画读后感丰子恺是中国近现代著名的漫画家、书法家和美术教育家,他的作品以其幽默、生动的风格深受读者喜爱。

在他的漫画作品中,常常描绘了中国社会生活中的种种趣事和荒诞现象,让人在笑声中思考人生。

阅读丰子恺的漫画作品,让人感受到了他对生活的独特观察和对人性的深刻洞察。

他的作品不仅仅是一幅幅有趣的画面,更是对人性、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和揭示。

在他的作品中,常常可以看到对人性中的自私、贪婪、虚荣、愚昧等方面的揭示,通过夸张、讽刺的手法,让人在笑声中反思自己的行为和态度。

丰子恺的漫画作品中,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和民间故事的创新运用也是一大特色。

他善于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到漫画中,通过幽默的方式让人重新认识和理解这些文化元素。

他的作品中常常可以看到对中国古代神话、历史故事、民间传说的演绎和诠释,让人在欢笑中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

除了对传统文化的创新运用,丰子恺的作品中也常常可以看到对现实生活的观察和揭示。

他通过对社会现象、人们生活中的琐事的描绘,让人在笑声中看到了生活的真实和无奈。

他的作品中常常可以看到对社会中的弊端、荒诞现象的讽刺和批判,让人在笑声中思考社会的现状和未来。

丰子恺的漫画作品不仅仅是一种艺术表达,更是一种对生活的态度和思考。

他用幽默的笔触揭示了人性的种种弱点和荒诞,让人在笑声中反思自己的行为和态度。

他用创新的方式诠释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让人在欢笑中重新认识和理解传统文化。

他用对现实生活的观察和揭示,让人在笑声中看到了生活的真实和无奈。

丰子恺的漫画作品,不仅仅是一种娱乐,更是一种对生活、对社会、对人性的深刻思考和揭示。

总的来说,阅读丰子恺的漫画作品,让人在笑声中感受到了对生活的独特观察和对人性的深刻洞察。

他的作品不仅仅是一种娱乐,更是一种对生活、对社会、对人性的深刻思考和揭示。

通过他的作品,让人在笑声中思考人生,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看到社会的现状和未来。

丰子恺的漫画作品,不仅仅是一种艺术表达,更是一种对生活的态度和思考。

丰子恺漫画观后感

丰子恺漫画观后感

丰子恺漫画观后感丰子恺的漫画,就像是一扇通往纯真世界的窗,每次欣赏,都仿佛能嗅到童年那无忧无虑的气息。

在他的画中,没有浓墨重彩的渲染,没有刻意雕琢的痕迹,有的只是简单的线条和温暖的色彩,却能如此生动地勾勒出生活中的种种美好与温情。

有一幅画让我印象极为深刻,画面上是一个小小的庭院,一位老者正坐在竹椅上,悠然地扇着扇子,旁边一个孩童,手里拿着一根树枝,似乎在比划着什么,嘴里还念念有词。

老者微笑着看着孩子,眼神里满是慈爱。

整个画面宁静而祥和,仿佛时间都在这一刻静止了。

这看似平凡的场景,却让我回忆起了小时候在奶奶家度过的那些美好时光。

那时候,奶奶家也有一个类似的小院,四周种满了各种各样的花花草草。

每到夏天,花香弥漫在整个院子里,惹得蜜蜂和蝴蝶纷纷前来。

记得有一次,我和小伙伴们在院子里玩耍。

我们玩的是“过家家”的游戏,我自告奋勇要当“妈妈”,拿着小树枝当作锅铲,在一个破旧的小铁盆里假装炒菜。

小伙伴们有的当“孩子”,有的当“爸爸”,大家都沉浸在自己的角色中,玩得不亦乐乎。

奶奶就坐在一旁的小板凳上,一边纳着鞋底,一边笑着看着我们,时不时地提醒我们别跑得太快,小心摔倒。

那时候的阳光总是那么灿烂,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地上,形成一片片光斑。

我们在光斑中穿梭,笑声在院子里回荡。

玩累了,我们就围坐在奶奶身边,听她讲那些古老的故事。

奶奶的声音温柔而慈祥,就像一阵微风,轻轻拂过我们的心田。

到了傍晚,爷爷会从田里回来,手里提着一篮子新鲜的蔬菜。

他的脸上带着劳作后的疲惫,但看到我们,眼神里立刻充满了喜悦。

一家人围坐在院子里的小桌子旁,吃着简单却美味的晚餐。

晚饭后,大人们坐在院子里聊天,我们小孩子则躺在竹椅上,仰望着天空,数着天上的星星,不知不觉就进入了梦乡。

如今,随着岁月的流逝,那个小院已经变得有些破旧,爷爷奶奶也已经离开了我们。

但每当看到丰子恺先生的这幅漫画,那些美好的回忆就会涌上心头,让我感到无比的温暖。

丰子恺的漫画,就是有这样一种神奇的力量,它能让你在不经意间,想起那些被遗忘在时光角落里的珍贵瞬间。

丰子恺漫画观后感

丰子恺漫画观后感

丰子恺漫画观后感丰子恺的漫画,就像是一扇通往纯真世界的窗,每次欣赏,都能让我沉醉其中,仿佛时间都慢了下来。

他的画里,没有浓墨重彩的渲染,没有复杂繁琐的构图,有的只是简简单单的线条和清新淡雅的色彩,却能将生活中的点滴瞬间刻画得淋漓尽致,充满了无尽的温情与诗意。

有一幅画让我印象极为深刻。

画面中是一个小小的庭院,角落里摆放着几盆花草,在微风中轻轻摇曳。

一位老者正坐在竹椅上,悠然自得地摇着蒲扇,身旁的小孙子趴在地上,聚精会神地摆弄着自己的玩具。

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来,在地上形成一片片光斑。

老者脸上那安详的笑容,小孙子专注的神情,还有那随风摆动的花草,一切都是那么的宁静与美好。

这幅画让我想起了小时候在外婆家度过的那些夏日时光。

外婆家也有一个类似的小院子,虽然没有画中那么精致,但充满了生活的气息。

每到夏天,院子里的葡萄藤就会爬满架子,为我们遮挡炎炎烈日。

外公总是喜欢坐在那张老旧的竹椅上,一边给我讲着过去的故事,一边扇着扇子驱赶蚊虫。

我呢,就像画中的小孙子一样,在地上摆弄着自己的小玩意儿,有时候是几个弹珠,有时候是一堆泥巴,玩得不亦乐乎。

记得有一次,我突发奇想,想要在院子里种一颗西瓜籽,看看能不能长出大西瓜。

于是,我在外公的帮助下,找了一个小角落,小心翼翼地把西瓜籽埋进土里,还浇了好多水。

之后的每一天,我都会蹲在那个角落,眼巴巴地等着西瓜发芽。

外公看到我那认真的样子,总是笑着说:“别着急,小宝贝,西瓜得慢慢长。

” 可我哪里等得及呀,一天要去看好几次。

终于,有一天,土里冒出了一个小小的芽尖,我兴奋得又蹦又跳,赶紧跑去告诉外公。

外公也跟着我高兴,还说:“等西瓜长大了,咱们就有甜甜的西瓜吃咯!” 可惜的是,那个西瓜最终也没有长大,可能是我照顾得不够好,也可能是院子里的土壤不够肥沃。

但那段等待西瓜成长的日子,却成为了我心中一段无比珍贵的回忆。

丰子恺的这幅画,就像是一把钥匙,打开了我记忆的大门,让那些曾经的美好瞬间一一浮现在眼前。

朱自清《子恺漫画》读后感

朱自清《子恺漫画》读后感

朱自清《子恺漫画》读后感
哇!今天我看了朱自清的《子恺漫画》,好有意思哦!里面有好多可爱的小画画,我看得哈哈笑!嗯,那个子恺叔叔画了好多小动物,还有一些有趣的人物,真是好玩极了!有的画里面的小猫咪是弯弯的尾巴,像弯弯的月亮,好可爱呀!有的画是小狗狗蹦蹦跳跳的,活像在跳舞一样,好像还在“汪汪”叫呢!每一幅画都让我想到了好多有趣的事情。

朱自清叔叔写的这些漫画,不仅仅是画画,还能让我们懂得很多道理呢!比如说,要像小狗狗一样快乐地跳舞,要像小猫咪一样安静地休息。

还要做个有耐心的人,就像画里面那些慢慢画画的叔叔阿姨们一样,做事情要用心呀!
看完了这本书,我心里想着,如果我也能像子恺叔叔一样画这么好看的画,那该多好啊!嘻嘻,可能我明天就拿起画笔,画一画自己的小动物,看看能不能画得像子恺叔叔那么棒!
—— 1 —1 —。

丰子恺漫画对教育的启示-精选文档

丰子恺漫画对教育的启示-精选文档

丰子恺漫画对教育的启示-精选文档丰子恺漫画对教育的启示丰子恺是中国现代受人敬仰的漫画家、散文家、是现代独具风格的美学宗师和文艺大师。

曾被国际友人誉为“现代中国最像艺术家的艺术家”。

他的文章及绘画作品清新通俗,以小见大,反应了他遗世独立、乐观豁达、赤子之心的拳拳情怀。

丰子恺先生的许多漫画,大多来源于现实生活,他站在儿童的角度,以儿童的视角看待社会,理解生活,因而在一幅幅诙谐幽默、色彩鲜明的漫画下,一切都显得如此充满童趣。

欣赏丰子恺笔下一幅幅童真童趣的儿童漫画,不禁让成人们羞愧不已。

其中许多作品也给予了家长、教师等教育工作者许多启示。

一、丰子恺先生认为孩子眼中的世界才是真正的美好世界,他们真诚、直率、洒脱,因而成人不要以世故的姿态来对待儿童,那只会抹杀儿童的本性。

在日常生活中,儿童似乎有用不完的精力去探索这个世界。

他们喜欢模仿、嬉戏,喜欢直白、坦诚。

在孩子的眼中,大人是一个奇怪的生物,凡事都喜欢遮遮掩掩,不喜欢的事物可以说喜欢,久而久之孩子们眼中的困惑都成了理所当然。

但在成人看来孩子是长大了、懂事了,殊不知孩子已失去了原有的纯真。

对照现今我们的教育,我们又何曾从内心深处真正地去欣赏一个孩子的认真和执着,我们经常视他们为胡闹、口无遮拦等。

比如,孩子花了一天的时间在墙面上完成了自己的大作;花了大部分学习的时间去完成一副拼图或是玩具模型;牺牲了自己的新衣服、裤子堆砌了自己的城堡;当面询问父母大人们一些羞耻的行为等。

这些在孩子眼中认为理所当然的事,却换来了师长的怒吼、训斥。

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以及他们的认真和执着在我们的一点一滴中渐渐被抹杀。

二、丰子恺先生把观察儿童作为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认为生活中充满了童趣,因而他理解儿童。

甚至于在他的漫画中充满了欣赏和崇拜儿童的色彩。

他经常以自己的孩子为素材,描绘出一幅幅天真浪漫的画面。

比如,他的孩子们看到别人结婚的场面,就在家里玩起家家酒。

女孩把妈妈珍藏的衣服搜罗出来披在身上,把妈妈常用的胭脂涂的满脸都是,用红红的纱巾盖在头上。

丰子恺漫画研究读后感

丰子恺漫画研究读后感

丰子恺漫画研究读后感丰子恺先生的漫画,就像一把神奇的钥匙,轻轻一转,便打开了我内心深处那扇充满童真与温情的大门。

当我第一次翻开丰子恺漫画的研究资料时,仿佛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那些简洁而生动的线条,那些充满生活气息的场景,让我一下子就沉浸其中。

在丰子恺的漫画里,我看到了孩子们的天真无邪。

有一幅画让我印象特别深刻,画中的孩子们在春日的田野里放风筝。

那风筝高高地飞在天上,孩子们在地上欢快地奔跑着,脸上洋溢着纯粹的快乐。

他们的笑声仿佛穿越了画面,传到了我的耳边。

画中的孩子们穿着朴素的衣裳,有的衣服上还打着补丁,但这丝毫没有影响他们玩耍的兴致。

他们的头发被风吹得有些凌乱,可那一双双明亮的眼睛里,满是对自由和快乐的向往。

再看那风筝,也不是什么精致的玩意儿,就是用几张纸糊成的,样子甚至还有些歪歪扭扭。

但就是这样一个简陋的风筝,却能让孩子们如此开心。

我不禁想起了自己小时候,和小伙伴们在村子里玩耍的情景。

那时候,我们没有昂贵的玩具,没有电子游戏,却能从最简单的事物中找到无尽的乐趣。

一根橡皮筋,就能让我们玩上半天的跳皮筋;一块小石子,就能在地上画出一个充满欢乐的“房子”。

丰子恺先生的漫画中,也有很多关于家庭生活的场景。

有一幅画是一家人围坐在餐桌前吃饭,画面温馨极了。

桌上的饭菜并不丰盛,只是简单的几样家常菜,但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满足的笑容。

父母关切地看着孩子,孩子则调皮地眨着眼睛。

那一刻,我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和亲情的珍贵。

这让我想起了自己家里的晚餐时光。

每天放学回家,最期待的就是那顿热腾腾的晚餐。

妈妈在厨房里忙碌着,爸爸则在一旁帮忙打下手。

我一进门,就能闻到饭菜的香味。

一家人围坐在一起,边吃边聊,分享着一天中的点点滴滴。

有时候会为了一道菜的做法争论不休,有时候会因为一个小笑话笑得前仰后合。

那些平凡而又美好的瞬间,就像一颗颗珍珠,串联成了我生活中最珍贵的回忆。

还有一幅画,画的是一位老人在树下乘凉。

他眯着眼睛,脸上的皱纹里都藏着岁月的故事。

漫画丰子恺作品的感受和体会

漫画丰子恺作品的感受和体会

漫画丰子恺作品的感受和体会
丰子恺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漫画家,他的作品给人们带来了无尽的欢乐和思考。

丰子恺的漫画作品以幽默、讽刺和细腻的表现方式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和赞赏。

丰子恺的作品给人留下了深刻而真实的印象。

他通过精心构思和细腻的画风,将现实生活中的点滴细节娓娓道来。

他的作品往往揭示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交往与心理变化,使读者产生共鸣。

例如他的作品《取经之路》讲述了一个人不断追求理想,克服困难并不断成长的故事,这种情节让人们对自己的人生有更多的思考和反思。

丰子恺的作品富有幽默感。

他通过巧妙的情节安排和幽默的对白,使人们在笑声中寻找到乐趣。

丰子恺善于用夸张和调侃的手法,揭示生活中的荒诞和荒谬。

他的作品常常以荒唐的形象和搞笑的情节演绎了人与社会之间的冲突与互动,让读者在欢笑中思考人性与社会。

丰子恺的作品还展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

他善于捕捉到生活中的细微之处,将其化为作品中的表现元素。

他的作品中常常出现自然景观、建筑物和人物形象,这些细节描绘得栩栩如生,让人沉浸其中。

丰子恺的作品中充满了对美的追求,他通过细腻的线条和丰富的色彩,传递出一种深深的情感和艺术美感。

丰子恺的漫画作品给人们带来了无尽的欢乐和思考。

他的作品真实地反映了社会的缺陷和人性的弱点,富有幽默感的表达方式让人发笑之余不禁深思。

丰子恺用他独特的视角和艺术手法,描绘出一个真实而幽默的世界,让读者在其中获得了许多感悟和体会。

丰子恺漫画观后感300字

丰子恺漫画观后感300字

丰子恺漫画观后感300字丰子恺漫画观后感丰子恺,作为中国著名的漫画家和文化研究学者,他的作品以其独特的风格和幽默的笔触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

在阅读了丰子恺的漫画作品后,我深受启发,产生了很多感悟和思考。

丰子恺的漫画作品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用简洁明了的线条和鲜明的色彩,勾勒出了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

每一个角色都有鲜明的特征和个性,令人难以忘怀。

他的作品充满了幽默感和智慧,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传达着深刻的哲理和社会观察。

通过丰子恺的漫画作品,读者可以感受到他对人性、生活和社会的独特思考。

在丰子恺的漫画作品中,他经常运用夸张和讽刺的手法来表达对社会现象和人类行为的看法。

他通过对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进行观察和思考,将人们的普遍困惑和疑惑以漫画的形式呈现出来。

他善于捕捉社会和人性的细微之处,用幽默的方式切中要害。

他的作品不仅仅是一种娱乐,更是一种对现实的反思和启示。

丰子恺的漫画作品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他不仅仅是一位漫画家,更是一位具有深厚文化素养的学者。

他对中国传统文化和民间故事有着深入的研究和理解,这些都体现在他的作品中。

通过他的漫画,读者可以感受到中国古代文化的魅力和智慧。

他将传统故事和元素融入到现代生活中,创作出了一系列富有教育意义和文化力量的作品。

丰子恺的漫画作品引发了我对艺术的思考。

他的作品不仅仅是一种表达方式,更是一种传递思想和感情的方式。

通过他的作品,我认识到艺术不仅仅是为了娱乐,更是一种对生活和社会的思考和反思。

他的作品给我带来了很多的欢笑和思考,让我对艺术的力量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总之,丰子恺的漫画作品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智慧的观点,为读者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来看待生活和社会。

通过他的作品,我学到了很多关于人性、社会和文化的道理,也对艺术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

我相信,丰子恺的作品将继续影响和启发更多的人们,成为中国文化和艺术的宝贵财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丰子恺漫画——教师之梦》观后感《丰子恺漫画——教师之梦》观后感
这是漫画大师丰子恺老先生的又一作品。

画面上一位医生正在给一青年扎针。

这是非常严肃的一件事情,画面中的医生带着一副眼镜,虽然看不到他的眼睛,但是可以感受到他的专注,他微微地低头,仔细地盯着自己扎针的地方。

右手拿着针管,左手熟练地按着
扎针的地方,一切都是那么的自然,水到渠成,不费吹灰之力。


画面上的青年则不那么淡定了,他嘴巴微张,眉头紧皱,轻轻地转头,不愿直视扎针的过程。

透过画面我们可以感受青年心中的痛苦
和无奈。

这是医院里再常见不过的镜头罢了,可是右上方却醒目地写着“教师之梦”四个大字。

这和教师有什么关系呢?再次细看画面,
便会发现医生和青年前面的桌子上摆着的针剂“大有学问”,这里
所用的针剂,竟然是“数学”、“历史”等各门类知识。

这才发现
这里的医生并非身穿白大褂,而是身着长衫——古时私塾先生的制服。

他似乎要将所有知识的通过这些“针剂”,一股脑儿地全部注
射到学生的体内。

这幅画道出了多少一线教师的.心声啊,我们恨不得将自己所掌
握的知识毫无保留地一股脑儿传授给学生。

古人有云,教会徒弟,
饿死师傅,所以古代的匠人或者高手通常都会“留一手”,有的甚
至等到自己临死才会把独门绝活传授给徒弟。

而教师,则历来是一
片痴心、一片苦心摸索的,对学生他们总是倾其所有,恨不得一下
子将所有的知识传授给学生。

而且为了让学生掌握好知识点,教师
们总是想尽一切办法,说教,实践,寓教于乐,同一个知识点,我
们掰开了,揉碎了,重复一遍又一遍,可是总会有那么几个学生不
理解。

如果真有这样的一种针剂,可以将知识注射到孩子们的体内,该有多好啊!这可谓是教师、学生和学生们共同的福音啊!
但是,我们很清楚,这是不现实的。

教育从来不是可以一蹴而就的一件事情。

它是知识的积累,方法的传授,认知的提升……是师
生之间,家校之间多次摸索而探寻出来的荆棘之路。

知识的传授多
是循序渐进的,不可能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它需要我们长久的陪伴,耐心的引导,适时地点拨,有时还需要苦口婆心的劝导和鼓励。

每个学生都拥有着鲜活的生命,都是性格迥异的个体,所以,一支针剂解决教育问题是不可能的。

唯有潜下心来,慢慢探索,师生
协作,方能开创出一条通往成功的康庄大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