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壳式热交换器计算表格
换热器数据表
基础参数
流量(1) (t/a)
内侧污垢热阻 ㎡•C/W
(算数)平均传热温差 (5)
管子外径mm
管子排列方式
折流挡板间距m
结垢校正系数Ft
壳程数Ns
流通截面积(12) nc(16)
柴油流量(13) 流通截面积(17)
管程对流传热系数 (要判断雷诺数范围Rei>10000,Pr=0.7~160)
Tm—有机液的定性温度 tm--水的定性温度 Q—热负荷 Wh—热流体的流量 WC—水耗量
CP—流体比热, kJ/kg.℃ T1—热流体进口温度, ℃ T2—热流体出口温度, ℃ t1—冷流体进口温度, ℃ t2—冷流体出口温度, ℃
△tm/—逆流温度, ℃ &—修正系数
K-传热系数, W/m2×0C A估—估计传热面积,m2
管长L/m
公称面积/m2
管子排列方式 对压强降的校 正系数(正三 角形F=0.5, 正方形转角45 度,F=0.4, 正方形直列F=
0.3)
污垢校正系数Fs
管数N
管程数/Np
管中心距t/mm
Re0(20)
Re0′(21)
总传热系数 K(26)
与允许阻力降 比较(34)
∑⊿p0(39)
与允许阻力降比 较(40)
壳程流体的热导 率,
W/(m•C)
R值(6)
P值(7)
定压比热容Cpi [kJ/(kg·℃)]
2.46 2.2
热管管壁的热导率
由R和P查图得φ⊿t (8)
粘度μi (Pa·s)
0.00066 0.00665
导热系数λi (W·m-1·℃-1)
0.139 0.128
允许阻力降at
管壳式换热器全自动计算表
管程流体 进口温度t1 凝液 28 进口温度T1 ℃ 160 38 出口温度T2 ℃ 80 33 定性温度℃ 120
(1)核算压力降 ①管程压强降 管程流通面积 m2 管程流速 m/s
流量W1 kg/h 比热CP1 KJ/(kg·K) 黏度Pa·s 导热系数W/(m·K) 密度kg/m3
列管式换热器自动计算书 管程流体 进口温度t1 ℃ 出口温度t2 ℃ 定性温度℃ 流量W1 kg/h 比热CP1 KJ/(kg·K) 黏度Pa·s 导热系数W/(m·K) 密度kg/m3 冷却水 壳程流体 蒸汽凝液 28 进口温度T1 ℃ 180 38 出口温度T2 ℃ 60 33 定性温度℃ 120 244341 流量W2 kg/h 20000 4.174 比热CP2 KJ/(kg·K) 4.25 0.0008 黏度Pa·s 0.00024 0.6176 导热系数W/(m·K) 0.685 995.7 密度kg/m3 943.1 (1)核算压力降 ①管程压强降 管程流通面积 m2 管程流速 m/s Re 取管壁粗糙度 mm 相对粗糙度 查图求得摩擦系数 直管中压力降 Pa 回弯管压力降 Pa 壳程总压力降 Pa
244341 流量W2 kg/h 20000 4.174 比热CP2 KJ/(kg·K) 4.25 0.0008 黏度Pa·s 0.00024 0.6176 导热系数W/(m·K) 0.685 995.7 密度kg/m3 943.1
Re 取管壁粗糙度 mm 相对粗糙度 查图求得摩擦系数 直管中压力降 Pa 回弯管压力降 Pa 壳程总压力降 Pa
热负荷KW 2832.99815 热负荷KW 1888.8889 按逆流计算的传热温差Δ T ℃ 82.084734 计算温度校正系数 ②壳程压强降 P 0.07575758 管子正三角形排列时,横过管束中心线的管 R 8 折流板数 查图求得温度校正系数Φ 0.9 壳程流通面积 m2 实际的传热温差Δ T ℃ 73.8762606 壳程流速 m/s 2 1000 Re 初选总传热系数K W/(m ·℃) 2 25.5682796 壳程流体摩擦系数 换热面积 m 参照换热面积选取列管换热器结构参数 流体横过管束的压力降 Pa 壳体直径 mm 600 流体流过折流板缺口的压强降 Pa 列管数(根) 245 壳程总压力降 Pa 列管外径 mm 25 列管内径 mm 20 (2)核算总传热系数 列管长度 mm 3000 ①管程对流传热系数 管间距 mm 32 查表得 Pr 折流板间距 mm 150 Nu 列管材质及导热系数 W/(m·K) 45 管程对流传热系数 W/(m2·℃) 2 55.8 设计的换热面积 m 结垢校正因子,对DN25管子取为1.4,对DN19管子取为1.5 1.4 ②壳程对流传热系数 管程数 1 查表得 Pr 串联的壳程数 1 Nu 管子排列方式对压降的校正因子,正三角形为0.5,正方形斜转45度为0.4,正方形为0.3 0.5 壳程对流传热系数 W/(m2·℃) 管程流体被加热取0.4,被冷却取0.3 0.4 壳程流体被加热取0.4,被冷却取0.3 0.3 ③总传热系数 2 0.0002 管壁内侧表面污垢热阻(m ·℃)/K 总传热系数k W/(m2·℃) 0.0002 管壁外侧表面污垢热阻(m2·℃)/K 换热管壁厚 mm 2.5 此换热器安全系数 % 换热管平均直径 mm 22.5 采用此传热面积下的总传热系数 458.212896 W/(m2·℃)
换热器重量计算表
49 填料
50 填料函
51 填料压盖
52 浮动管板裙
53 部分剪切环
54 活套法兰
55 偏心锥管
56 堰板
57 液面计接口
58 套环
59 圆筒
60 管箱侧垫片
61 防涡板
62
63
64
65
66
合计
2060
2060 2060
8 25 7.85
7.85 7.85 7.85 7.85 4.51 7.85 7.85 7.85 7.85 7.85 7.85 7.85 7.85 7.85 7.85 7.85 7.85 7.85 7.85 7.85 7.85 7.85 7.85 7.85 7.85
945 40
7.85
2
A516-70+B265-1 CLAD
440.46
6 壳体法兰
945 0 0 7.85 1
0
150
7 防冲板
7.85
SS400
0
8 仪表接口
7.85
1
9 补强圈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7.85
0
10 壳体(部件)
2060 8 3991 7.85 1 A516-70
1622.03
11 折流板
2060 8
*
换热面积 m^2
1557
* 管板厚度 mm
40
*
零件计算清单
序号 名称
技术参数 直径 厚度
长度
密度
数量
材料
重量 Kg 备注
1 平盖
2715 60
7.85 0
0
2 平盖管箱
2060 8 700 7.85 1 B265-2
管壳式换热器数据表
容器类别
修改
Pa 度 类 m3
结构材料 浮头法兰 钩圈 浮头盖封头 螺栓/螺柱—壳体
—浮头 螺母 —壳体
—浮头 接管 —壳程
—管程 接管法兰 —壳程
—管程 补强圈 —壳程
—管程 复合层/衬里—壳程
—管程 —管板 —浮头盖封头
mm
垫片—壳程侧/外头盖 —浮头 —管程侧/管箱头盖
折流板/支持板 旁路挡板 定距管 拉杆/螺母 滑板 堰板 支座/支座垫板 防腐涂料—壳程侧
MPa (g) 总传热系数:-结垢状态
MPa (g) 热虹吸式重沸器 -从塔 m2. K/W 液位到底管板的静压头
m/s
釜式换热器的最小持液量
MPa (g) 总壳体台数:
℃ 串联/并联台数:
℃ 换热器总有效面积
MPa (g) 每台换热器有效面积
MPa (g) 换热面积余量
每台换热器操作介质重
修改
单位 kW/h
44
45
46
1
47
48
49
50
51
项目文件号
专业文件号
管壳式换热器数据表
LPEC 顾客要求
30-01/D3n
管程 水平 30°
结构参数 壳程
垂直
其它
60° 90° 45°
设计阶段
第
页共
页
管子形式: 光管 翅片管 mm 折流板形式: 单弓形 双弓形 mm 折流板切口方位: 横向 竖向
折流板切口尺寸: 折流板中心间距
oC W/m2.k W/m2.k
m 液柱 m3
m2 m2 % kg
壳程流体物性数据
气相
密度 比热
粘度 导热系数 密度
列管式换热器计算表 (1)
0.618 导热系数W/(m·K)
994.3 密度kg/m3
蒸汽凝液 95
38 66.5 1.543209877
10974 0.000253
0.128 880
正系数 面积 热管数
分程方法
965305.5556 热负荷KW 27.60637488
0.119402985 7.125 0.9
24.8457374 438
#REF! #REF!
(2)核算总传热系数 ①管程对流传热系数 查表得 Pr Nu 管程对流传热系数 W/(m2·℃)
②壳程对流传热系数 查表得 Pr Nu 壳程对流传热系数 W/(m2·℃)
③总传热系数 总传热系数k W/(m2·℃)
此换热器安全系数 %
#REF! #REF! #REF!
5.4 #REF! #REF!
1.43 #REF! #REF!
88703.10136 102008.5666
6 0.025 0.02 216579 0.269355663
管壳式换热器计算表格
23
逆流时的对数 Δt1m,c 平均温差 P R
℃
24 参数P及R
t2 t2 t1 t2 t ' t " R 1 1 t2 " t2 P
℃ W/(m^2•℃) m^2 mm m 由<2-4>型公式计算
25 温差修正系数 26 有效平均温差 27 初选传热系数 28 估算传热面积 29 管子材料及规 格
0.224
0.473
0.5
9
合理 取标准值φ 180×5
按钢管标准
165.2548901
30404.94833
5181.647061
弓形 0.125 120 0.25 17 116 0.0254 112 24
0.4955 0.038394852
0.680316763
0.010670842 0.02772401
见表2.7,估计壳体直径在 400~700mm之间
nt dl
2nt dl
由草图量出或算出
m
42 管束外缘直径
DL
m
0.224×2+2×0.0125
Ds DL 2b3 b3 0.25d 6.25mm, 且 ≮ 8mm, 故
43 壳体内径
DS
m
Ds 0.473 2 0.008 0.489
λ2 μ2 Pr2 ηL Q M2
W/(m•s) kg/(m•℃) kw kg/s
查物性表 查物性表
2cp1 719 106 4180 Pr2 2 0.622
取用
Q M1cp1 (t1 ' t1 '')L
M 2 Q / c p 2 (t2 '' t2 ')
管壳式热交换器计算
列管式换热器的设计计算列管式(管壳式)换热器的设计计算1.流体流径的选择哪一种流体流经换热器的管程,哪一种流体流经壳程,下列各点可供选择时参考(以固定管板式换热器为例)(1) 不洁净和易结垢的流体宜走管内,以便于清洗管子。
(2) 腐蚀性的流体宜走管内,以免壳体和管子同时受腐蚀,而且管子也便于清洗和检修。
(3) 压强高的流体宜走管内,以免壳体受压。
(4) 饱和蒸气宜走管间,以便于及时排除冷凝液,且蒸气较洁净,冷凝传热系数与流速关系不大。
(5) 被冷却的流体宜走管间,可利用外壳向外的散热作用,以增强冷却效果。
(6) 需要提高流速以增大其对流传热系数的流体宜走管内,因管程流通面积常小于壳程,且可采用多管程以增大流速。
(7) 粘度大的液体或流量较小的流体,宜走管间,因流体在有折流挡板的壳程流动时,由于流速和流向的不断改变,在低Re(Re>100)下即可达到湍流,以提高对流传热系数。
在选择流体流径时,上述各点常不能同时兼顾,应视具体情况抓住主要矛盾,例如首先考虑流体的压强、防腐蚀及清洗等要求,然后再校核对流传热系数和压强降,以便作出较恰当的选择。
2. 流体流速的选择增加流体在换热器中的流速,将加大对流传热系数,减少污垢在管子表面上沉积的可能性,即降低了污垢热阻,使总传热系数增大,从而可减小换热器的传热面积。
但是流速增加,又使流体阻力增大,动力消耗就增多。
所以适宜的流速要通过经济衡算才能定出。
此外,在选择流速时,还需考虑结构上的要求。
例如,选择高的流速,使管子的数目减少,对一定的传热面积,不得不采用较长的管子或增加程数。
管子太长不易清洗,且一般管长都有一定的标准;单程变为多程使平均温度差下降。
这些也是选择流速时应予考虑的问题。
3. 流体两端温度的确定若换热器中冷、热流体的温度都由工艺条件所规定,就不存在确定流体两端温度的问题。
若其中一个流体仅已知进口温度,则出口温度应由设计者来确定。
例如用冷水冷却某热流体,冷水的进口温度可以根据当地的气温条件作出估计,而换热器出口的冷水温度,便需要根据经济衡算来决定。
管壳式换热器传热计算示例终 用于合并
Pa;
取导流板阻力系数:
;
导流板压降:
壳程结垢修正系数: 壳程压降:
Pa ;(表 3-12)
管程允许压降:[△P2]=35000 Pa;(见表 3-10) 壳程允许压降:[△P1]=35000 Pa;
△P2<[△P2] △P1<[△P1] 即压降符合要求。
Pa;
(2)结构设计(以下数据根据 BG150-2011)
m2; 选用φ25×2、5 无缝钢管作换热管; 管子外径 d0=0、025 m; 管子内径 di=0、025-2×0、0025=0、02 m; 管子长度取为 l=3 m; 管子总数:
管程流通截面积:
取 720 根 m2
管程流速: 管程雷诺数: 管程传热系数:(式 3-33c)
m/s 湍流
6)结构初步设计: 布管方式见图所示: 管间距 s=0、032m(按 GB151,取 1、25d0); 管束中心排管的管数按 4、3、1、1 所给的公式确定:
结构设计的任务就是根据热力计算所决定的初步结构数据,进一步设计全部结构尺寸, 选定材料并进行强度校核。最后绘成图纸,现简要综述如下:
1) 换热器流程设计 采用壳方单程,管方两程的 1-4 型换热器。由于换热器尺寸不太大,可以用一台,未考虑 采用多台组合使用,管程分程隔板采取上图中的丁字型结构,其主要优点就是布管紧密。 2)管子与传热面积 采用 25×2、5 的无缝钢管,材质 20 号钢,长 3m,管长与管径都就是换热器的标准管子 尺寸。 管子总数为 352 根,其传热面积为:
3)传热量与水热流量
取定换热器热效率为η=0、98; 设计传热量:
过冷却水流量:
; 4)有效平均温差 逆流平均温差:
根据式(3-20)计算参数 p、R: 参数 P:
管壳式换热器计算表格
M
2 s
2 Ab Ac1
(2 0.6Ncw)
99 旁路校正系数 Rb
-
查图2.38
100
折流板泄露校 正系数
R1
-
101
折流板间距不 等的校正系数
Rs
-
102 壳程总阻力 ΔP′s
Pa
103
两台的壳程总 阻力
ΔPs
Pa
查图2.37
间距相等,不需校正
P's
[(Nb 1)Pbk Rb NbPwk ]R1
折流板缺口处 管数
根
由图示可知 由 GB 151-1999
由图示可知 由图示可知
57 折流板直径
Db
58
折流板缺口面 积
Awg
错流区内管数 59 占总管数的百 Fc
分数
60
缺口处管子所 占面积
Awt
61
流体在缺口处 流通面积
Ab
流体在两折流 62 板间错流流通 Ac
截面积
壳
63
壳程流通截面 积
As
4 fi
L di
t2 2
(
/ w2 )0.14
Pr
4
t2 2
Zt
PN
1.5 t2 2
Pt Pi Pr PN
阻 力
96
理想管束摩擦 系数
fk
计 算
97
理想管束错流 段阻力
ΔPbk
98
理想管束缺口 处阻力
ΔPwk
-
查图2.36
Pa
Pbk
4 fK
M
2 s
N
c
2 Ac21
(
/
)0.14 w1
管壳式换热器快速计算模版
式中:T 1=88℃T 2=66℃Cp,h =J/(kg ℃)m h =kg/sWd=0.01905m αo =40W/(m 2.℃)r o =0.0005(m 2.℃)/W A o /A i =1.0112λw =48W/(m .℃)冷流体进冷流体出冷流体热流体质量流量冷流体质管外流体传热膜系数20832000热流体比热总传热系数K的计算热负荷Q=换热管的外表传热面积与内表传热面积之比换热管外径管壁管壁材料的导热系数管内流体传管内流体换热管的外表与换热器管内和管外的平均传热面积之比管外流体污垢热阻热负荷Q的计算热流体进口温度热流体出口温度K-总传热系数,W/(m 2.℃)A-换热器传热面积,m 2Δt m -进行换热的两流体之间的平均温度差,℃其中总传热系数K的计算公式如下:本计算表格是基于《换热器设计手册》(钱颂文主编)中相关公式进行的计算Q=KA Δt mQ-热负荷,W28.02W/(m 2.℃)Δt 2=41℃Δt 1=39℃0.951Δt 2=61℃Δt 1=19℃0.311Δt m =40Δt m =40Δt m =39.99166528Δt m =36.00715354总传热系数K=较大端温差较小端温差Δt 1/Δt 2=3、确定平均温度差4、确定温度修正系数(1)对于单壳程、双管程或者2n管程的管壳式换热器(1)当Δt 1/Δt 2 <2 时且逆向流动时(2)当Δt 1/Δt 2 <2 时且并向流动时(3)当Δt 1/Δt 2 >2 时且逆向流动时(4)当Δt 1/Δt 2 >2 时且并向流动时Δt 1/Δt 2=1、当换热器冷热流体逆向流动时2、当换热器冷热流体并向流动时较大端温差较小端温差P=0.327868852R=1.10.9818968m 2换热面积A=5、根据P、R值查图,确定对应温度修正系数温度修正系数 F T =t 1=27℃t 2=47℃Cp,c =2100J/(kg ℃)m c =496kg/s δ=0.000211m αi =45W/(m 2.℃)r i =0.0005(m 2.℃)/W A o /A m =1.005569流体进口温度流体出口温度冷流体比热流体质量流量管壁厚度流体传热膜系数内流体污垢热阻的外表传热面积与换热器管内和管外的平均传热面积之比计算的计算。
管壳式换热器热力计算(最全版)PTT文档
传热系数和导热系数的区别
1.传热系数以往称总传热系数。国家现行标准规范统一定 名为传热系数。传热系数K值,是指在稳定传热条件下, 围护结构两侧空气温差为1度(K,℃),1小时内通过1 平方米面积传递的热量,单位是瓦/平方米·度(W/㎡·K, 对于低粘度流体(μi<2μa, μa为常温下水的粘度),可用
(1)算术平均温度差
Δtm1= (Δt1+ Δt2)/2 (2)对数平均温度差
Δtm2= (Δt2- Δt1)/ln (Δt2 / Δt1) 式中 Δtm2——较大的温度差;
Δtm1——较小的温度差。 当Δtm1/ Δtm2<2时,采用算术平均温度差,否则采用对数 平均温度差。在计算平均温度差时,对无相变的对流传热, 逆流的平均温度差大于并流的平均温度差,因而在工业设 计中在工业设计中,在满足工艺条件的情况下,通常选用 逆流。
若考虑换热器对外界环境的散热损失Qc,则热流体放 出的热量Q1将大于冷流体所吸收的热量Q2 : Q1=Q2+Qc
Q2=ηcQ1 热损失系数ηc通常取; 不管师傅考虑热损失,在管壳式换热器的设计计算中, 热负荷Q一般取管内流体放出或吸收的热量。
总传热系数K
1/K=1/αo+1/αi(Ao/ Ai)+ro+ ri( Ao/ Ai)+ δAo/ λw Am 式中 αo——管外流体传热膜系数,W/(m2 · ℃);
雷诺数Re
Re=ρvd/μ ,其中v、ρ、μ分别为流体的流速、密度与黏 度,d为一特征长度。例如流体流过圆形管道,则d为管 道直径。利用雷诺数可区分流体的流动是层流或湍流,也 可用来确定物体在流体中流动所受到的阻力。
管壳式换热器传热计算示例(终)
管壳式换热器传热设计说明书设计一列管试换热器,主要完成冷却水——过冷水的热量交换设计压力为管程1.5MPa (表压),壳程压力为0.75MPa(表压),壳程冷却水进,出口温度分别为20℃和50℃,管程过冷水进,出口温度分别为90℃和65℃管程冷水的流量为80t/h。
2、设计计算过程:(1)热力计算1)原始数据:过冷却水进口温度t1′=145℃;过冷却水出口温度t1〞=45℃;过冷却水工作压力P1=0.75Mp a(表压)冷水流量G1=80000kg/h;冷却水进口温度t2′=20℃;冷却水出口温度t2〞=50℃;冷却水工作压力P2=0.3 Mp a(表压)。
改为冷却水工作压力P2=2.5 Mp2)定性温度及物性参数:冷却水的定性温度t2=( t1′+ t1〞)/2=(20+50)/2=35℃;冷却水的密度查物性表得ρ2=992.9 kg/m3;冷却水的比热查物性表得C p2=4.174 kJ/kg.℃冷却水的导热系数查物性表得λ2=62.4 W/m.℃冷却水的粘度μ2=727.5×10-6 Pa·s;冷却水的普朗特数查物性表得P r2=4.865;过冷水的定性温度℃;过冷水的密度查物性表得ρ1=976 kg/m3;过冷水的比热查物性表得C p1=4.192kJ/kg.℃;过冷水的导热系数查物性表得λ1=0.672w/m.℃;过冷水的普朗特数查物性表得P r2;过冷水的粘度μ1=0.3704×10-6 Pa·s。
过冷水的工作压力P1=1.5 Mp a(表压)3)传热量与水热流量取定换热器热效率为η=0.98;设计传热量:过冷却水流量:;4)有效平均温差逆流平均温差:根据式(3-20)计算参数p、R:参数P:参数R:换热器按单壳程2管程设计,查图3—8得温差校正系数Ψ=0.83;有效平均温差:5)管程换热系数计算:附录10,初定传热系数K0=400 W/m.℃;初选传热面积:m2;选用φ25×2.5无缝钢管作换热管;管子外径d0=0.025 m;管子径d i=0.025-2×0.0025=0.02 m;管子长度取为l=3 m;管子总数:取720根管程流通截面积:m2管程流速:m/s管程雷诺数:湍流管程传热系数:(式3-33c)6)结构初步设计:布管方式见图所示:管间距s=0.032m(按GB151,取1.25d0);管束中心排管的管数按4.3.1.1所给的公式确定:取20根;壳体径:m 取Di=0.7m;长径比:布管示意图l/D i=3/0.9=3.3 ,合理选定弓形折流板弓形折流板弓高:折流板间距:m折流板数量:折流板上管孔直径由GB151-2014可确定为 0.0254mm折流板直径由GB151-2014可确定为 0.6955m 7)壳程换热系数计算壳程流通面积:根据式(3-61)中流体横过管束时流道截面积046.0032.0025.016.0233.01o i c1=⎪⎪⎭⎫⎝⎛-⨯=⎪⎪⎭⎫ ⎝⎛-=s d BD A m 2壳程流速:m/s ;壳程质量流速:kg m 2/s ;壳程当量直径:m ;壳程雷诺数:; 切去弓形面积所占比例按 h/D i =0.2查图4-32得为0.145壳程传热因子查 图3-24得为j s =20 管外壁温度假定值 t w1′=45℃ 壁温过冷水粘度 Pa.s粘度修正系数:根据式(3-62)计算壳程换热系数:8)传热系数计算:水侧污垢热阻:r 2=0.000344m 2.℃/w 管壁热阻r 忽略 总传热系数:传热系数比值,合理9)管壁温度计算:管外壁热流密度:W/m2.℃根据式(3-94a)计算管外壁温度:℃误差较核:℃,误差不大;10)管程压降计算:根据式(3-94b)计算管壁温度:℃;壁温下水的粘度:Pa·s;粘度修正系数:;查图3-30得管程摩擦系数:管程数:;管沿程压降计算依据式(3-112):Pa (W=w.ρ)回弯压降:Pa;取进出口管处质量流速:W N2=1750 ㎏/㎡·s; (依据ρw2<3300取 w=1.822m/s) 进出口管处压降(依据 3-113):;管程结垢校正系数:;管程压降:11)壳程压降计算:壳程当量直径:m;雷诺数:;查得壳程摩擦系数:λ1=0.08;(图 3-34)管束压降(公式3-129):Pa;取进出口质量流速: kg/m2·s;( ρw2<2200 取W N2=1000 ㎏/㎡·s) 进出口管压降:Pa;取导流板阻力系数:;导流板压降:Pa壳程结垢修正系数:;(表3-12)壳程压降:Pa;管程允许压降:[△P2]=35000 Pa;(见表3-10)壳程允许压降:[△P1]=35000 Pa;△P2<[△P2]△P1<[△P1]即压降符合要求。
汽水管壳式换热器热力计算书
19 1.5 1545
5.5 2
0.155320341
1.61
70
(仅供参考)
500.21 1200
用户给定
860.00 952.9472753 设计工况
第3页
总计算面积 F
498.9
加上10%的裕量F
548.83
实取的面积
m2
500.21
实取的面积裕量
0.25
流体运动粘度 γ 一程换热管根数 N 换热管内径 d0 流速 u
ΔTm过= ln (ΔT1/ΔT2)
=
79.12
ΔT3-ΔT2 ΔTm凝=
ln (ΔT3/ΔT2)
=
66.59
ΔT3-ΔT4
ΔTm过冷= ln (ΔT3/ΔT4)
=
35.94
过热段总传热量Q1 过热段传热系数K1 过热段传热面积F1 F过热=Q/(K*ΔTm)=
冷凝段总传热量Q2 冷凝段传热系数K2 冷凝段传热面积F2 F凝=Q/(K*ΔTm)=
3735067059.xls
8.水进口温度 t1 9.水出口温度 t2 10.疏水温度 t1' 11.被加热水量Gt 二.计算过程 1.总传热量 Q 2.对数温差计算
705.002 250
130.00
℃
80
℃
130
℃
90.000
t/h
860
kcal/h
Q=CGt(t2-t1)=
℃
663.397
43000000 177.687 90.184
四.汽侧计算 蒸汽耗量 蒸汽比容 蒸汽进口数量 蒸汽流速 蒸汽进口 蒸汽进口(圆整)
五.换热面积计算 换热管规格 换热管壁厚 换热管数量 换热管长度 换热管程数 单程换热管流通面积 管内流速 管板厚度(仅供参考) 换热面积 换热器公称直径DN
管板换热器计算表
公称直径Dg(mm)曲面高度h1(mm)直边高度h(mm)厚度s (mm)4001002545001254066001505087001751080020012900225141000250161200300181400350201600400221800450242000500262200550282400600302600650322800700343000750363200800383400850403600900380095040001000公称直径DN (mm)DD1D2D3D47008157807507407378009158808508408379001015980950940937100011301090105510451042120013301290125512411238140015301490145514411438160017301690165516411638180019301890185518411838200021302090205520412038公称直径DN (mm)DD1D2 ad7008157806933618800915880793381890010159808934018100011301090998402312001330129011984423椭圆形封头的尺寸甲型平焊法兰的尺寸系列固定管板式换热器管板尺寸14001530149013984623160017301690159850231800193018901798562320002130209019985823公称直径波的直径圆弧半径接管公称直径接管壁厚7009503050 3.5800105035653900115035803100013003510041200150035125 3.51400170045150 4.51600190045175518002100452009.520002360452251025011.530012.535013.540013<=300300-450450-600600-750>750200-2503561010400-70056101012700-100068101216〉1000610121616接管公称直径接管法兰外径螺栓孔位置突缘半径螺栓孔直径接管法兰厚度50140110901412651601301101414801901501281816100210170148181812524020017818201502652252021822175290260232182420032028025818螺栓个数2253453002861842503753353101863004253953601883504754354121840052548546418向邻两折流板间距接管法兰尺寸壳体公称内径膨胀节尺寸补强圈尺折流板厚度/mm换热管 管径d(mm)管长L (m)D25mm×2.5mm 203、6、9 D19mm×153、6、9热流体冷流体传热系数K(W/(㎡/℃))水水850--1700轻油水340--910重油水60--280气体水17--280水蒸气冷凝水1420--4250水蒸气冷凝气体30--300低沸点烃类蒸汽冷凝(常水455--1140低沸点烃类蒸汽冷凝(减水60--170水蒸气冷凝水沸腾2000--4250水蒸气冷凝轻油沸腾455--1020水蒸气冷凝重油沸腾140--425常用换热管中心距换热管外径12141925换热管中心距16192532换热器公称底板长度螺栓孔间距长400370120120280500460120120330600540150160420700640150160500管壳式换热器的K值大致范围鞍式支座标准A型 底板宽度 B型800730150160590 900810150160660 1000900150160740 12001080150160900 140012602002501050 160014302002501180 180016002002501330 200017802002501490 220019502503001680 240021302503001890 260023002503002080 280024703004002240 300026503004002430 320028203004002590 340030003004002740 360032003004002920 380033503004003070 400035303004003250列a d螺栓规格螺栓个数3618M16283818M17324018M18364023M20324423M20364623M20405023M20485623M20525823M2060螺栓规格螺栓孔数M1628M1732M1836M2032M2036M2040M2048M2052M2060强圈尺寸补强圈外径补强圈厚度13041606180821010250123001436016400184402047022540246102668028568101216突缘厚度3333333333333对三角形排列1.5正方形排列1.432384557404857725060140170506014017060701702506070170250管程结垢系数ft准A型 螺栓孔间距宽 B型A型 垫板长度 B型6070170250 6070170250 6070170250 6070170250 110130300350 110130300350 110130300350 110130300350 130160365450 130160365450 130160365450 160210450550 160210450550 160210450550 160210450550 160210450550 160210450550 160210450550。
管壳式换热器数据表
LPEC 顾客要求 设计阶段 第 页 共
容器类别 单位 基本风压 Mpa ℃ MPa mm mm 抗震设防烈度 场地土类别 Pa 度 类 m3
页
修改
1 2 技术法规 壳程侧 管程侧 管板 3 名称 4 设计压力—内压/外压 5 设计温度 6 压力试验—液压/气压 7 气密试验压力 8 腐蚀裕量/衬里/复合层 9 焊接接头系数 10 保温/保冷厚度 11 12 材料标准 13 壳程—壳体 14 16 18 20 21 23 24 —封头 — 封头 螺母 接管 —外头盖侧 —封头侧 —管箱法兰盖 —封头 —法兰 15 管程—壳体 17 壳体法兰—管箱侧 19 管箱法兰—壳程侧 浮头法兰 钩圈 浮头盖封头 螺栓/螺柱—壳体 —浮头 —壳体 —浮头 —壳程 —管程 接管法兰 —壳程 —管程 补强圈 —壳程 —管程
本表内容未经LPEC同意不允许扩散至第三方
复合层/衬里—壳程 —管程 —管板 —浮头盖封头
35 焊后热处理
格式编号:LF-Ch-30D.1-04-2004
项目文件号
专业文件号
管壳式换热器数据表
LPEC 顾客要求 设计阶段 第 页 共 页
修改
1 设备位号 2 设备台数 3 4 名 称 壳 程 管 程 5 流体名称 6 流体流量 7 温度: 8 进口压力 9 压力降 10 结垢热阻 11 流速 12 最高操作压力 13 最高工作温度 14 最低工作温度 15 最高H2分压 16 最高H2S分压 17 18 19 20 21 22 温度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温度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7
22 外头盖—壳体
管壳式换热器数据表
设备名 称
改
1 形式
2
换热面 积
A=
3
制造 厂:
4
5
6
介质名 称
7 总流量
8 气体 9 液体 10 水蒸气
11 不凝气
12
13 密度 14 粘度 15 比热
16 潜热
17
导热系 数
18
气体分 子量
19
操作温 服
20
操作压 力
21 压力降
22 流速
23
污垢系 数
冷凝/
24 蒸发温
度
管壳 式换 热器
工程号 文件号 第页
K
℃
入口
出口
入口
管子规格:
管子数: 管间距: 壳体: 折流板/支撑
板
出口 型式:
数量:
纵向隔板:
外径 mm
内径
单弓形 □
间距 mm
双程□
壁厚 mm 管子长度: 管子排列方式
双弓形□ 环盘型 □
切口 % 分流□
换热管与管 板连接形式
焊接□
套管:
胀接□
外观规 格
结构设 计参数
焊接+胀接 内管规格
Mpa
设计压力 Mpa
共页
位号
用户
规格
尺
寸:
m2
安装 方式
单台设 备性能
壳程
台数
立式 □
容器 类别
2 mm 卧式□
厂址
装置名 称
设备净 水压重试 验时重 量
管 程 设计规范:
单台设备设计数 据表
管子种类: 光管□ 翅片管□
kg/h kg/h kg/h kg/h kg/h
列管式-管壳式换热器换热面积计算软件-表格大全
T2= 35
℃
T= 67.5
℃
热流体质量流量
mh= 0.13125 kg/s
热负荷Q= 8660
W
冷流体进口温度 t1= 冷流体出口温度 t2= 冷流体定性温度 t= 冷流体质量流量 mc=
平均温差与温度修正系数Δtm的计算
1、当换热器冷热流体逆向流动时
较大端温差 较小端温差
Δt2= 70
℃
Δt1= 10
23.20097945
(5~30) 7.007680946 m/s
0.031 77.34445778 Pa
壳程压降核算
正方形斜转45度排列时
F=
0.4
折流挡板间距
h= 0.3
m
(5`15) 0.009121986 m/s
0.005789793 Pa
1.3kpa)
热容[kj/kg`℃]
2.1 14.7 3.065 1.12 20.8 1.13 1.12 4.1740
1.15~1.25 0.9280392
物料
H2O H2 CH4 N2 Ar CO2 CO 水
高变气在定性温度430℃时的物性数据(101.3kpa)
粘度 Pa`s 4.88E-06
导热系数[w/(m2· 密度 kg/m3 ℃)]
0.0085
4.08E-06 3.45E-08
0.0887 0.0001
0.0071
2.08
H2
3.68E-06
CH4
3.16E-08
0.0797 0.0001
14.5 3.25
N2
2.94E-06
Ar
4.81E-08
CO2
2.11E-07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μw1 kg/(m·s) α1 W/(m2·℃) rs,2 (m2·℃)/W rs,1 (m2·℃)/W
K
F F″/F′
t w1
W/(m2·℃) m2
℃
计算公式或数据来源
由题意
由题意
由题意
由题意
由题意 (t 1′+t 1′)/2
查物性表
查物性表
查物性表
查物性表 Pr1=μ1c p1/λ1 (t 2′+t 2″)/2
8 3.6
1 3 0.197 0.0029 0.002356 1851 0.011 1.01 0.74 0.94 0.0077 85 40
合理 120
203
查物性表 α1=joGsc pPr-2/3(μ/μw)0.14
查相关资料 查相关资料
K=(1/α1+rs,1+ra,2*do/di+do/α2/di)-1 F=Q/KΔt m
34
6.843284026
6.5
等边三角形
32
44
27.7
16 16
ntπdl
6 136
4 33.3
Dg=DL+2b3 b3=0.25d=6.25mm,且<8mm.故
Dg=0.489m l/Dg
D2=1.13√(M2/ρ*ω) 按钢管标准取值 Re2=ω2ρ2d1/μ2
α2=λ2/di*0.023*Re20.8*Pr20.4 选定
kg/s ℃
KJ/(kg·℃) kg/m2
kg/(m·s) W/(m·℃)
℃ KJ/(kg·℃) kg/m2 kg/(m·s) W/(m·℃) kw kg/s
Δt 1m.c
℃
P R ψ Δt m K′ F′
ω2 At n l
℃ W/(m2·℃) m2 mm m/s m2 根
m
s
mm
lE
mm
sp
mm
sn
18 热损失系数
传 19 传热量
热 20 冷却水量
量 及 平
21
逆流时的对数 平均温差
均 22 参数P及R 温
差 23 温差修正系数
24 有效平均温差
25 初选传热系数
26 估算传热面积
27 管子的材料及规格 28 管程内水的流速
29 管程所需的流通截面
30 每程管数
31 每根管长
估 32 管子的排列方式 算 33 管中心距 传 34 分程隔板槽处管中心距
68 69
一快折流板上管子和管孔间泄露面 积折流板外缘与壳体内壁之间泄露面 积
70 壳程雷诺数
71 理想管束传热因子
72 折流板缺口校正因子
73 折流板泄露校正因子
74 旁通校正因子
75 壳程传热因子
76 壳程质量流速
77 壳侧壁面温度
F″
m2
m
DL
m
Dg
m
D2
mm
Re2 α2 W/(m2·℃)
h
m
Re1=M1do/μ1Ac
jo=jHjcjljb Gs=M1/As 假定
66.7 0.224 0.473
0.5
13
117.5446029
27586 303 弓形 0.125 120 0.25 17 116 0.0254 112 24 0.4955 0.038387
0.36
0.021 0.017 0.062 0.0325 0.20348418
查物性表
查物性表
查物性表
查物性表 Pr2=μ2c p2/λ2
取用 Q=m1c p1(t1′-t1″)ηL M2=Q/c p2(t2″-t2′) Δt 1m·c=(Δt max-Δt min)/In(Δt max-Δ
t min) P=(t 2″-t 2′)/(t 1′-t 2′) R=(t 1′-t 1″)/(t 2″-t 2′)
热 35 平行于流向的管距
面 36 垂直于流向的管距
积 37 拉杆直径
及 38 做草图
传
作图结果所得数据
热
六边形层数
面 结
一台管子数
构 39 一台拉杆数
一台传热面积
符号
t
′ 1
t
″ 1
t
′ 2
t
″ 2
M1 t m1 c p1
ρ1
μ1
λ1
Pr1
t m2
c p2
ρ2
λ2
μ2
Pr2 ηL
Q
M2
单位 ℃ ℃ ℃ ℃
Ac=lS(Ds-DL+(DL-do)/s*(s-do) As=√(Ab*Ac)
D1=√(4As/π)取标准规格
Nsw=0.8*h/sp
选取 Fbp=(Ds-DL+1/2NElE)ls/Ac Atb=πdo(dH-do)*0.5*(1+Fc)nt Asb=Ds(Ds-Db)/2(π-arccos(1-2h/Ds))
取得 Δt m=ψΔt 1m·c
查参考资料 F′=Q/(K′*Δt m) 选用碳钢无缝钢管
选用 At=M2/(ρ2*ω2) n=4At/(πdi2) l=F′/nZtπdo取标准长
选 选取 选取 sp=scos30° sn=ssin30°
数值
备注
140
40
26
40
2.78 90 2.33
10t/h
744
57 错流区内管数占总管数的百分数
58 缺口处管子所占面积
壳 程
59 流体在缺口处流通面积
结 60 流体在两折流板间错流流通截面积
构 61 壳程流通截面积
及 62 壳程接管直径
壳 63 错流区管排数
程 计
64 每一缺口内的有效错流管排数
算 65 旁流通道数
66 旁通挡板数
67 错流面积中旁流面积所占分数
mm
mm
a
nt
根
根
m2
热 面 结 构 39
二台传热面积 管束中心至最外层管中心距离 40 管束外缘直径
41 壳体内径
42 长径比
管 43 管程接管直径 程 计 44 管程雷诺数 算 45 管程换热系数
46 折流板形式 47 折流板缺口高度 48 折流板的圆心角 49 折流板间距 50 折流板数目 51 折流板上管孔数 52 折流板上管孔直径 53 通过折流板上管子数 54 折流板缺口处管数 55 折流板直径 56 折流板缺口面积
t w1=t m1-K(1/αo+rs,1)Δt m
0.00108 248
0.00034 0.00017
略 114 72 1.8752 32.70
较大 相差0.4℃
h=0.25Ds
(0.2~0.1)*Ds 4500/250-1
Awg=Ds2/(4(0.5θ-(1-2h/Ds)sin(θ/2)) Fc=1/π*(π+2*((Ds-2h)*DL)*sin
(arccos((Ds-2h)/DL))2*arccos((Ds-2h)/DL)) Awt=πdo2/8*nt(1-Fc) Ab=Awg-Awt
度
ls
m
Nb
块
个
dH
m
根
根
Db
m
Awg
m2
Fc
Awt
m2
Ab
m2
Ac
m2
As
m2
D1
mm
Nc
排
Ncw
排
NE
Nss
对
Fbp
Atb
m2
Asb
m2
Re1
jH
jc
j1
jb
jo
Gs
kg/(m2·s)
tw
℃
78 壁温下煤油黏度
79 壳侧换热系数
需 80 水垢热阻 要 81 煤油污垢热阻 的 82 管壁热阻 传 83 传热系数 热 84 传热面积 面 85 传热面积之比 积 86 检验壳
1.370E-02
33
4.187
1000
0.621
7.25E-04
4.89E-03 0.98 634.28
10.82
79.82
Δt max=140℃ Δt min=40 ℃
0.123
7.143
0.972 77.6
230
以外径为准
35.54
Φ12*1.5 1
0.01082
项目
1 煤油进口温度
原 2 煤油出口温度
始 数
3 冷却水进口温度
据 4 冷却水出口温度
5 煤油流量
6 煤油的定性温度
7 煤油比热
8 煤油密度
流 9 煤油黏度
体 10 煤油导热系数
的 11 煤油普兰特数
物 性
12 水的定性温度
参 13 水的比热
数 14 水的密度
15 水的导热系数
16 水的粘度
17 水的普兰特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