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52组织行为学最新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0152组织行为学最新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组织:是在共同目标指导下协同工作的人群社会实体单位;它建立一定的机构,成为独立的法人;它又是通过分工合作而协调配合人们行为的组织活动过程。

2.人的行为:是指人这种主体对所处环境这种客体所作的反应。

3.行为:行为又可分为广义与狭义。狭义的行为是指人受其生理、心理支配或客观环境的刺激而表现出能被观察到的一切外显的活动。广义的行为除上述可以直接观察到的外显行为外,还包括内隐的心理活动。

4.组织行为学:是研究在组织中以及组织与环境相互作用中,人们从事工作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反应规律性的科学。

5.案例研究法:就是对组织内的个体、群体或组织的一个或几个以至更多变量之间的关系作出描述和说明。

6.观察法:是一种主要依靠研究者的感官,如人的视觉、听觉、嗅觉来收集资料的调查研究方法。

7.心理测验法:是通过观察人的少数具有代表性的行为,依据一定的原则,对人的个性、动机、价值观等心理特征进行分析的过程。

8.问卷调查法:是以一组问题获得相关、有效信息的一种方法。

9.信度:指的是可靠性程度,通过某项测试所得结果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10.测验的效度:是指心理测验的有效性。

11.感觉: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人脑中所产生的对这些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特点:只反映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

12.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把所感觉到的客观事物的各种个别属性联系起来,在人脑中产生的对该事物各种属性的综合整体反映(特点:比感觉高一级,比感觉更全面深刻)。

13.社会知觉:是指主体对社会环境中有关人的知觉。包括对个人、群体和组织特征的知觉。

14.自我知觉:是指主体对自己的心理与行为状态的知觉,通过自我知觉发现和了解自己,从而使自己的行为能更好地适应外界环境的要求。

15.价值观: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在满足主观需要方面的有用性、重要性、有效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这是人们的一种观点和信念,是世界观的组成部分。价值观是指导人们行为的准则。

16.态度:是个人对某一对象所持有的评价与行为倾向。

17.工作态度:是对工作所持有的评价与行为倾向。

18.组织认同感:是员工对其组织认同的程度。

19.工作参与度:也是一种重要的工作态度,是指员工对自己工作的认可程度、投入程度,以及认为工作对自我价值实现的重要程度。

20.个性:是个人所具有的各种心理特性和意识倾向的较稳定的有机结合。

21.能力:是个人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备的心理特性。

22.性格:是个人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

23.创造性行为:指人这个主体综合各方面的信息后形成一定目标和控制或调节客体过程中产生前所未有的并具有社会价值的新成果的一种行为。

24.事业生涯:是指一个人一生所连续地担负的工作职业和工作职务、职位及岗位的发展道路。

25.事业生涯的设计:是对个人今后所要从事的职业、要去的工作组织和单位、要担负的工作职务和工作职位的发展道路,作出设想和计划的过程。

26.事业生涯的开发:是指为达到事业生涯设计所列出的各阶段的事业目标,而进行的知识和技能的开发性(培训、教育)活动。

27.事业生涯管理¬:是指组织和职工本人对事业生涯进行设计、规划、实施和监控的过程,事业生涯管理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需要职工本人与组织的共同努力和合作。

28.群体:是指为了实现某个特定的目标,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个体的组合。

29.群体规范:就是群体成员共同接受的一些行为标准。群体规范让群体成员知道自己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

30.正式群体:是指由组织结构确定的、职务分配很明确的群体。

31.非正式群体:是那些既没有正式结构、也不是由组织确定的联盟,它们是人们为了满足社会交往的需要在工作环境中自然形成的。

32.角色:是由一定的社会地位所决定的、符合一定社会期望的行为模式。

33.角色同一性:是指对一种角色的态度与实际角色行为的一致性。

34.角色知觉:是一个人对于自己在某种环境中应该有什么样的行为反应的认识。

35.角色期待:是指别人认为你在一个特定的情境中应该作出什么样的行为反应。

36.角色冲突:当个体面临多种角色期待时,就可能会产生角色冲突。

37.群体凝聚力:是指群体成员之间相互吸引并愿意留在群体中的程度。

38.群体促进作用(群体助长):一个人的活动由于有别人同时参加或在场旁观,活动效率会提高。

39.群体助长效应:是指在别人面前,绩效水平提高或降低的一种倾向。

40.社会惰化效应:是指一种倾向,一个人在群体中工作不如单独一个人工作时更努力。

41.协同效应:是指由两种以上的物质相互作用所产生的效果不同于每个物质作用的总和。

42.群体压力:实际上是个体的一种心理感受,不同的个体在同一群体中所感受到的心理压力是不同的。

43.从众行为:在群体压力的作用下,个体就会产生与群体行为保持一致的倾向。

44.沟通:是信息的传达和理解过程,同时也是感情的交流过程。

45.人际关系:人们在共同活动的过程中形成的彼此之间的关系叫做人际关系。

46.合作:是指人们为了实现某个共同目标而进行的协同活动。

47.威胁:是对将要做出对对方不利的事情的一种言语表述,是迫使对方答应自己要求或进行合作的一种手段。

48.竞争:是人们为了各不相同的目的而进行的活动,或为了同一个目的,但在达到目的的过程中必然损害对方利益的行为。

49.群体间互动:是指发生在不同群体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群体互动是以某种群体关系为基础的,它是连接两个不同群体的桥梁。

50.领导:是影响和指引他人或组织在一定条件下实现其目标的活动过程。

51.领导者:是发挥主导影响力作用的人,包括个人或集体。

52.正式领导:是指领导者依靠组织所赋予的职权来影响和指引所属员工实现组织目标的活动过程。主要功能是带领下属完成组织任务,实现组织目标。

53.非正式领导:是指领导者不是靠组织所赋予的职权,而是靠其自身的特长而产生的影响力进行的领导活动。主要功能是满足组织中某些局部的、特殊的需要。

54.权力:是由上级根据领导者所担负的职务和职位而赋予的,具有法定性和强制性。

55.威信:是领导者在被领导者心目中的威望和信誉。

56.领导权力的分配:是指领导权力分配的形式和方法。

57.满意度:是指员工希望得到的报酬与他们实际得到的报酬之间的差距。

58.人员的流向:是指员工流动的去向,包括进入或退出一个组织。¬

59.领导素质:指领导者自身的内在条件,即在领导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能力、气质、品质等个人特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