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传统节日的散文 传统节日的文章
以节日为话题的散文
![以节日为话题的散文](https://img.taocdn.com/s3/m/afb894c8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da.png)
以节日为话题的散文节日,是指生活中值得纪念的重要日子。
一起来看看节日的散文,仅供大家参考!谢谢!篇一:春节的点滴春节,一个多么美妙的词语啊!在这短短九天时间里,蕴含了所有中国人的美好的愿望和对来年的憧憬与向往。
除夕,农历二十九当我刚从堆满鸡鸭鱼肉、山珍海味的年夜饭桌上下来时,肚子已凸起了一小块,食道也被涌上来的胃酸呛的痛不欲生。
夜幕降临了,许多人走上空地,开始炮竹,祝贺新的一年既将到来,一朵朵艳丽的火花在空中惊天动地的绽放,又似昙花一现,稍纵即逝,留下了美好的祝福。
春节,农历初一当新春的钟声响了起来,新的一年——蛇年到来了,到处张灯结彩,年味浓浓。
礼炮还在继续,给全世界华人拜年了。
天才蒙蒙亮,路上就已热闹非凡。
晚辈给长辈拜年,长辈给晚辈压岁钱,这已成为一种习惯了。
农历初五,财神菩萨生日,刚好是情人节这天热闹非凡,到处礼炮隆隆,企求来年财运滚滚。
我们在广场溜达,看见许多黄金珍宝店一面祭拜财神菩萨,希望店里能生意兴隆,一面给黄金调整价格,希望顾客能够买下。
在回家的途中,许多关闭的店铺已经重新营业了,许多单位又开始运转,假期即将结实。
春节长假即将结束,在新的一年,我们希望,我们憧憬,让我们一起奋斗吧!篇二:春节祭祖分岁“祭祖”是中华民族过春节的重要习俗之一。
快要过年了,爷爷打算在家里做“分岁祭祖”。
爷爷拿出电蜡烛、酒盅,奶奶把烧好的饭菜端上餐桌,我也不闲着,我拿起黄酒,在每个酒盅里倒上了酒。
当我倒好了酒,爷爷让我们一家人轮流在电蜡烛前拜一拜,我好奇地问爷爷:“为什么要拜呀?”爷爷耐心地回答我:“因为要向祖先行礼呀!”过了好一会儿,爷爷让我再往酒盅里倒一点儿酒,因为我们要向祖先表示客气。
然后,爷爷叫我到门外去,只见门外有一个用不锈钢制成的铁盆子。
爷爷从袋子取出一些用锡箔纸折成的“银元宝”,把它们倒进铁盆子里,用打火机将“银元宝”点燃。
不一会儿,铁盆子就冒出了一大串火,爷爷向着火恭恭敬敬地拜了几下,我也学着爷爷拜了几下,表示尊敬。
关于节日的散文
![关于节日的散文](https://img.taocdn.com/s3/m/f96bb31c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dc.png)
关于节日的散文我们都喜欢节日,那关于节日的散文有哪些那能?下面店铺为你整理了关于节日的散文篇,希望你们喜欢!关于节日的散文篇1:中秋节四季轮流,时间滴溜溜的转,转着转着,不经意就转到了一年一度的中秋节。
中秋节拾着夏的岁末,迎着秋的惬意潸然而至,似时钟滴答、滴答、滴答、送走了夏的繁忙炙热,迎来了秋的清新凉爽,也迎来中秋节。
中秋节是中国传统节日,至今流传多少年,我不大清楚。
只知道在远古就有“秋暮夕月”的习惯,尊月为神,设香案,焚香祭拜。
相传,在古代齐国,有一位女子长得很丑,但他从小就养成习惯祭拜月神,无形之中也兼修了良好品德。
因此,被选入了宫中,可惜没有被宠幸,但她还是一如既往的祭拜月神。
在某年的八月十五夜,皇帝雅兴所至,来观赏月亮,偶然见到了她,陡觉她美艳出众,动了宠爱之心,三千众爱聚一身,把她立为皇后。
或许,就是传说中秋节的由来。
不过在我们家乡听老人说:在盘古开天,天上有十个太阳同时日出日落,把万物蒸烤的像火一样,人们居住的地方就是一遍火海,无法生存。
这时,多亏有一位名叫后羿年青人,他力大无穷,并且具有超强的射箭本能,他决定把天上多出的九个太阳射下来。
于是,他就登上最高昆仑山,拉弓搭箭,嗖嗖嗖……连射九下,多出的九个太阳,应声而下。
天上就只剩留一个太阳,万物得以生存,人们得以安宁。
后羿因射太阳而得名,受到人们的推崇,也赢得年轻漂亮嫦娥的芳心,于是两个有情人就结为夫妻,他们恩恩爱爱幸福的生活。
后羿喜欢广交朋友,一起去打猎。
由于后羿的名气太大,有许多人拜他为师,学习射箭技艺。
自然就有些奸诈邪恶小人蒙混过关的混进来,其中有一位叫蓬蒙的小人拜后羿为师,就是这个小人害了嫦娥。
有一天,后羿上山打猎,偶然碰到了王母娘娘。
王母娘娘看后羿射太阳有功,救人们于火海之中,就赐他一粒仙丹,吃下可以成仙。
后羿接过仙丹,刚放到嘴里,突然想起心爱的娇妻——嫦娥,赶忙把仙丹吐出来。
回到了家里,后羿就把仙丹的事告诉了嫦娥,跟嫦娥一起商量,最终想不出两全其美的办法。
节日600字散文作文初二(精选6篇)
![节日600字散文作文初二(精选6篇)](https://img.taocdn.com/s3/m/3bcdbdb4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37.png)
节日600字散文作文初二(精选6篇)节日初二作文700字篇一我喜欢过节,喜欢明月如镜的中秋节,热闹非凡的春节。
秋高气爽的重阳节,但我更喜欢元宵节,因为他热闹,寓意着团圆美好,让人难忘。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是一个团圆的日子,也是一个美好的日子。
在元宵节按照中国的传统风俗习惯,是一个一大家子的人团聚在一起吃汤圆,赏灯,看月。
而我们家也不例外。
我们家过元宵节,通常是在农村老家过的。
在那一天,大人们在厨房里忙和,我和姐姐妹妹,还有弟弟在客厅里面玩耍嬉闹着,过了一个下午的忙活终于上了餐桌。
今晚的晚餐十分丰盛,有热气腾腾汤圆。
有美味绝顶的饺子,有一盘盘让人垂涎欲滴的凉菜。
还有一盆盆好吃的水果。
我咬上一口那白白胖胖的汤圆,里面包着花生,芝麻,白糖等许多好吃的食材,吃到嘴里甜甜腻腻的,吃了一个就不自觉的又吃了第二个,第三个。
我们一大家人在这团圆的时候,坐在一起一起吃饭,一起说笑,多美好啊!我最喜欢的就是闹花灯了,色彩缤纷,图案各异的。
花灯挂满了整条街,让人看得眼花缭乱。
据说在很久以前一只神鸟降落人间被人们杀了,天帝知道后很恼怒,下令在五月十五火烧人间,人们想出了个法子。
在正月十四,正月十五,正月十六这三天,每户人家在门前挂起红灯,从而骗过了天地,保住了生命和财产。
从此元宵节闹花灯就成了习俗,并传到了今天。
花灯也是五颜六色,形状各异。
有小兔子灯,长长的耳朵,脸上洋溢着微笑;小猫灯摆动着他那小爪子,像是在向我问好;狮子灯张着它那大嘴让人看了十分害怕。
在我们这里还有一个习俗,那就是赏烟花了。
一出门就能看到房顶上放烟花的人们,在屋檐下赏烟花的人们,这烟花一会儿是红色的,一会儿是黄色的,一会儿又是紫色的。
颜色非常多,还有的小,有的大,结束后,烟花声在人们的耳边回响着。
我们赏完花灯,看完烟花,便在月光的笼罩下回到家。
节日初二作文700字篇二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
这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
关于节日的名家散文
![关于节日的名家散文](https://img.taocdn.com/s3/m/c0fe9513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78.png)
关于节日的名家散文节日,是世界人民为适应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而共同创造的一种民俗文化,是世界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下面是有关于节日的名家散文,欢迎参阅。
关于节日的名家散文:七夕,与爱携手“竹梢随风轻轻摇,枝头祈愿路迢迢。
牛郎织女鹊桥会,繁星明月映九霄。
”我与姐姐盘腿坐在家门前的石阶上,一边拍着手,一边唱着一首首古老的歌谣。
清亮的月光洒在苍老的榕树上,一阵微风轻轻吹过,将斑驳的树影打乱在身旁的铺路石上,风中夹杂着一丝丝甜蜜的味道。
我们站了起来,抱着满怀的甜味儿风,决定去繁华的大街上,体验一下七夕之夜的浪漫氛围。
出了小巷口,一股浓郁的爆米花香迎面扑来,我和姐姐也不由自主地随着香味挤到了买爆米花的队伍中。
平日冷冷清清的小摊在今夜却显得格外的热闹。
趁着排队的空余时间,我们怀着好奇的眼光打量着身边排队的小情侣们:只见男男女女们今夜都打扮的十分美丽或帅气。
这些小情侣们有的是十指紧紧的相扣着,脸上洋溢着甜蜜的微笑;有的是幸福的相拥着,眼里饱含着浓浓的爱意;有的是你追我赶的嬉闹着,举手投足间无不体现了此时的快乐。
空气中弥漫着幸福的味道,借着风儿吹入了人们的心里。
现在的七夕也不是小青年的专属节日哦!我与姐姐漫步在马路旁,就在昏黄的路灯下看见了两道熟悉的身影。
咦?那不是楼下的吴伯伯与吴奶奶么?他们也是来过七夕的吧。
只见吴伯伯从口袋里颤颤巍巍地拿出了一颗糖,将糖纸小心翼翼地撕开再放进吴奶奶的嘴中。
对哦,伯伯跟我们说过,吴奶奶她从年轻到现在一直很喜欢吃糖,伯伯当时就是在30几年前的今天用几颗稀有的进口糖跟奶奶求婚的,当时奶奶可是高兴得都要蹦起来了。
这件事情我们虽然已经听着伯伯念了几年了,但都还是不厌其烦的一直央求伯伯再讲一遍。
昏黄的灯光照在奶奶脸上,照着她嘴角的笑意,时光也仿佛回到了属于他们的金色年华。
城市里五颜六色的霓虹灯照亮了整个夜空,我抬头看了看头顶那一片闪亮的繁星,心想:牛郎与织女现在一定很幸福地相会在鹊桥上吧。
有关节日的散文(通用10篇)
![有关节日的散文(通用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5558ce95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9b.png)
节日的散文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的会接触到散文吧?散文的特点是通过对现实生活中某些片段或事件的描述,表达作者的观点、感情。
你知道怎么才能写好散文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有关节日的散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节日的散文篇1清明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
每逢这个时候,家家都要带上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
今天是清明节,妈妈领这我来到坟前,那里的大大小小的坟墓竖着。
望着那么多的坟墓,心中感觉不胜复杂,这些墓中的人爱过,恨过,累过,得意过,失意过,而今只有一块块石碑躲在杂草中叙述这他的光荣与泪水。
不一会,走着,走着,就到了外公的坟前,坟上刻着一个个名字,上面也有我的。
我蹲了下来,轻轻地抚摸那块冷冰冰的石碑。
回想起以前,外公虽然是一位平凡的不能在平凡的人,但是他是一位乐于助人,有一颗善良的心。
他曾经当过兵,还有一颗坚强的心,不屈不挠的意志。
外公还非常喜欢给我讲那些大道理,虽然我听不大懂,但我还是一个劲的点头。
因为我知道外公都是为了我好,为了我以后有出息。
可如今外公走了,只留下了一张毫无表情的照片,和一块冷冰冰的石碑。
想着,想着,妈妈已经吧纸钱烧掉了,把香递给了我。
在默默的祷告中,我再一次的细想,不知先人感受的我,不知道黄土下的祖人会喜欢这样的气氛吗?一滴雨珠滴在我的手背上,渐渐的雨下大了。
我也该回家了。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这不愧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种传统节日啊!是那么耐人寻味,不同寻常!节日的散文篇2中国有许多传统的节日,比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但我最喜欢的就要属过年了。
每到春节,家家户户喜贴春联,敲锣打鼓,张灯结彩,辞旧迎新的活动热闹非凡,每一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节日的喜悦。
但你知道吗,过年为什么会有这些喜庆的活动呢?这里面有着一个美妙的神话故事,现在让我给你讲一讲吧!相传,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无比。
初二节日散文5篇
![初二节日散文5篇](https://img.taocdn.com/s3/m/9748504f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07.png)
初二节日散文5篇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都接触过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调节自己的心情,抒发自己的内心世界。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初二节日散文5篇,希望大家喜欢!初二节日散文篇1中国有五十六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节日,这些节日都和农事、亲情连在一起,也有一些节日和纪念祖先有关。
农历五月初五既是端午节又叫端阳节、五月节等。
这个节日来源有很多种说法,最多的说法是为了纪念屈原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
端午节的传统习俗是赛龙舟、吃粽子,传说屈原的祖国灭亡后,他不愿投降敌人,投汨罗江而死。
老百姓划船到汨罗江打捞他的尸体,为了不让鱼儿吃他的身体,把包好的粽子扔到江里喂鱼。
今天的赛龙舟、吃粽子就是为了纪念他。
每年端午节,奶奶都包好多粽子带给我们吃,我和爸爸也一起包过,我们用煮熟的竹叶将泡好的糯米、红枣包好,用五彩绳系牢。
煮熟的粽子可香了。
中国不同的传统节日都有不同的意义,都包含着浓浓的'亲情和淡淡的怀旧,爸爸用屈原《离骚》中的话鼓励我:“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会记住的。
我会象屈原那样爱我的祖国。
初二节日散文篇2噼噼叭叭”,阵阵清脆的鞭炮声迎来了大年初一,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给亲戚们拜年。
“砰砰砰”,我敲响了大姨家的门。
门开了,大姨抱着妹妹笑吟吟地迎了出来。
“大姨,妹妹,新年好!”我一进门就向大姨祝贺新年。
大家互相问候着新年,大姨忙着给我们泡茶水,拿出了很多好吃的,最令我惊喜的是给了我包了二百块钱的红包呢!这时候,我的伯伯不在家,我便问“大姨,伯伯呢”“唉,他呀,整天就知道忙工作,家里什么都不管。
这不,大年初一都到去值班去了。
”她假装生气地说。
可是我才不相信她真的生气了呢,她脸上还带着微笑呢。
告别了大姨和妹妹,我又踏上了去老家的火车。
我外公外婆还有另外一个大姨家在娄底,要向娄底进发了~!坐了两个半小时的火车,终于到了娄底火车站。
我外公家住在火车站旁边,我三步并作两步往外公家跑去。
《节日》作文初二散文10篇
![《节日》作文初二散文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c4d0940a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cb.png)
《节日》作文初二散文10篇《节日》作文初二散文精选10篇中国传统节日提供中国传统节日有哪些?包括春节,除夕,元宵节,七夕节,腊八节,清明节,重阳节,端午节,中秋节,元旦节等,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节日》作文初二散文,希望你喜欢。
《节日》作文初二散文【篇1】每年过年,我们家都会回农村过年,而在农村,家家户户都会贴春联,这是习俗,也是习惯。
对联,又称楹联,俗称对子。
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
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文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
对联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它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春节时挂的对联叫春联。
走在乡间小道上,我敢保证,只要有人家,就会有春联。
吃完饭,在村里到处走走,看看春联,品味品味,绝对也是一种享受。
如今的农村,乡亲们的文化品位水平确实提高了不少,甚至还有自家撰写的颇有个性的春联,市场上买回来的也都十分新颖,几十户人家没有一户的春联是重复的。
有几首至今难以忘怀:春雨丝丝润万物红梅点点绣千山横批:春意盎然;大地流金万事通冬去春来万象新横批:欢度春节;大顺大财大吉利作文/新春新喜新世纪横批:万事如意……这些春联洋溢着清新、典雅、古朴、率真的韵味。
春联似画,春联似诗,分明显示着家乡人的气质和文化底蕴!春联是对家人在新的一年里的祝福,它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除夕夜,家人们团聚在一起,说说笑笑,少不了的是祝福,团年饭,大家坐在一块儿,举杯欢庆,少不了的也是这份祝福;大家一起在家门前贴上春联,这也是对家人的一种祝福;春联离不开祝福,祝福离不开春节,春联与春节本就是一对。
春节贴春联,过年送祝福,团团圆圆,幸幸福福,一副小小的春联却蕴含着中华民族的一种精神,这就是我的年味,我的年味尽在春联中:银蛇劲舞狂欢日金榜题名会有时横批:学业有成。
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学业有成,事事顺心。
《节日》作文初二散文【篇2】Dearmother:节日好!上班上得辛苦吗?今天心情好吗?不用说,一定好。
古传统节日散文
![古传统节日散文](https://img.taocdn.com/s3/m/040303f2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ff.png)
古传统节日散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成语大全、谜语大全、汉语拼音、美文、教案大全、实用模板、话题作文、写作指导、试题题库、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idioms, riddles, pinyin, American writing, lesson plans, practical templates, topic essays, writing instructions, test question banks, other material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different materials Format and writing, please pay attention!古传统节日散文【散文】导语:我们中华名族的传统节日有很多,清明节,端午节,春节等,都是我们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
关于传统节日的散文
![关于传统节日的散文](https://img.taocdn.com/s3/m/ecdfb7e1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b2.png)
关于传统节日的散文传统文化,在日子中抹开,成为我们的节日,下面是关于传统节日的散文,欢迎阅读。
关于传统节日的散文1“疏疏数点黄梅雨。
殊方又逢重五。
”一个流传了两千多年的民俗节日“端午节”,走过了浩瀚历史的烟云,传承着一种歌唱民族和爱国诗章的文化气息,在风风雨雨的岁月洗涤中,如一道绚丽的彩虹,映照着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
端午节,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
最早记载于《荆楚岁时记》,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正是仲夏,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天气好的日子,故称五月初五为“端阳节”。
端午节还有很多的别名,如“浴兰节”、“女儿节”、“菖蒲节”、“天中节”等,都是和民间习俗有关的一些生活细节而来。
而“端午节”能在泱泱华夏流传至今,最大的因素却是因了一位受人民敬仰的伟大诗人——屈原。
他的爱国忧民的情怀,他对祖国的无限忠诚及其“可与日月争光”的巍巍人格与意志,使他成为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
屈原,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
名平,字原。
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
丹阳(今湖北秭归)人。
他首开新诗体——《楚辞》,后人将其与《诗经》并称“风骚”。
“风、骚是中国诗歌史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优良传统的源头。
他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一部部文学瑰宝在源远流长的文化长河中如日月辉映,流光溢彩。
在他有限的一生中,他始终以祖国的兴亡、人民的疾苦为念,以楚国走上富强的道路为己任。
当他的祖国面临灭亡的时候,他悲愤难捱,于农历五月初五自沉汨罗江,以身殉国。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历代的文人墨客,到了端午节都要写诗作赋,以表达对屈原的缅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唐代文秀《端午》诗歌让人在节日的扼腕叹息中多了一份怀念。
唐代褚朝阳也有“但夸端午节,谁荐屈原祠;把酒时伸奠,汨罗空远而”的诗句,深切地表达了人们对一代爱国诗人的尊敬与纪念。
名家关于民俗的散文有哪些
![名家关于民俗的散文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d6a0c1f6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cf.png)
名家关于民俗的散文有哪些民俗是我们和古时候连接的活动,那是历史和现在的融合。
关于民俗的散文有哪些呢?下面就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名家关于民俗的散文篇,希望大家喜欢。
名家关于民俗的散文篇1:民俗按照河北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从腊月初八就开始了。
腊八这天,人们早早起来熬腊八粥,泡腊八蒜。
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是传统的“小年”。
这天,人们要把灶台打扫干净,杀鸡宰鸭来祭“灶神”。
腊月二十五日前后,人们选择吉日把家里打扫的一尘不染,干干净净迎新年。
这时,千家万户都忙碌起来,买菜,割肉,准备各种各样的年货。
除夕可真是热闹非凡呐!家家户户赶做年饭,到处都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上漂亮的新衣,门外贴好红红的春联;有条件的人家,还会在门口挂上两个大红灯笼。
哪一家都通宵灯火,鞭炮声日夜不绝。
出门在外的人,必定要赶回来,吃团圆饭。
这一夜,人们还要守岁和看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
大年初一是春节的高潮。
这天,人们不许杀生。
早上,要互相讲吉利话祝贺,大人们要给孩子们压岁钱。
从初一到十五,人们都不许讲不吉利的话。
吃罢早饭,人们就从四面八方潮水般地涌上街头,三个一伙,五个一群的凑在一起,下象棋,聊天等,热闹极了。
正月初二这天开始,人们便要到亲朋好友家串门拜年。
初三,大家一大早就起床,开门扫地,打扫成堆的鞭炮纸。
汤圆一上市,春节便接近了尾声。
正月十五古称“上元节”。
这天晚上,有张灯结彩、猜谜踏歌的活动,突出了一个“闹”字,人们还要吃汤圆,预示着新的一年快乐吉祥。
过了这天,春节也就过完了。
农民们开始准备春耕,学生们也要开学了,人们又开始了忙碌的生活。
名家关于民俗的散文篇2:地方民俗我国有许许多多的民俗特点,比如:新疆民俗之新疆的传统婚礼,揭开新娘的盖头也是一个郑重其事的仪式,由婆家的女性长辈来揭开新娘的盖头。
然后举行结婚典礼;云南的贝叶古乐,系西双版纳傣族古老的传统音乐,包括民间古今传唱的民歌乐、歌舞乐、赞哈乐三个大类。
民歌乐,包括傣语称为甘哈嘿尚、浪笙、甘哈赛叮、哈蒿多、甘哈鲁玩等诸种。
有关端午节的散文(精选8篇)
![有关端午节的散文(精选8篇)](https://img.taocdn.com/s3/m/59e3f0f3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bcf805a.png)
有关端午节的散文(精选8篇)有关端午节的篇1五月,充满中国的味道,如鲜花,一下子漫开来。
今天是端午节,一个中华自古以来都流传的节日——端午节。
这一天里,人们都要吃粽子,把艾叶插在门上。
这一习惯,从没停过。
这一节日,有十足十的中国味道,久久不能散去。
早上,是吃粽子的时候。
粽子像胖胖的小孩一样,可爱极了。
解开绳子,一股米香扑鼻而来。
接着,长着豆子和大枣的粽子就出来了。
包粽子的人手真巧啊。
一个个粽子,一份份真情,都包含在这粽子里。
味道浓浓的,香香的,满是中国的味道。
中午,把艾叶插在门上的“福”字里,满楼道都是艾叶的气味。
这艾叶,有淡淡的清香,充满了中国的味道。
今天本该是高兴的一天,却因家里只有我一个人而孤单。
妈妈去上班了,爸爸在山西上班。
此时在山西的爸爸,应该过不了端午节。
因为他现在,或许在饿着肚子干活,或许要等到一点多才能吃饭。
我根本就不能为他分担些什么,有时还会惹他生气。
以往的这时,我们也许会全家坐在这里,一起聊着天,吃着粽子,享受着我们本该享受的生活。
可现在,我们一个月在一起的时间满打满算只有十天。
我真的好想好想回到过去,那种属于我们的幸福美满又无忧无虑的时光。
可是,那永远都不可能实现了。
所以,我只有在他回来的时候好好对他,才算是我对他的一种补偿。
中国的味道,有传统节日的味道,有流传至今的美食的味道,有合家团圆的味道,也有我对爸爸的想念的味道。
有关端午节的散文篇2在我的眼中端午节是一个美妙的节日,它充满了先人的智慧和良好愿望,有一种温馨浪漫的气息。
五月初五,汨罗江边,你——屈原,你是多么希望能够报效国家,为国捐躯,可是天妒英才,不识人才的大王不给你机会,他昏庸无能,把大好江山毁于一旦,你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国土被一次次侵蚀,直到再无楚国的存在。
大江彭湃,汹涌着向东流去,你的心随着这江水那样起伏不定,楚国已不复存在,而你更感到前路茫茫。
你最终一跃诠释了你的爱国之情,人们为了不让你的身体被鱼虾侵蚀,就往汨罗江里扔粽子和鸡蛋。
关于传统节日的散文
![关于传统节日的散文](https://img.taocdn.com/s3/m/a7600a8f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fe.png)
关于传统节日的散文华夏传统节日有着深厚的伦理文化意义,是民族文化的载体,即使在现代社会,在凝聚民族精神、构建和谐社会中仍然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下面店铺为你整理了关于传统节日的散文篇,希望你们喜欢!关于传统节日的散文篇1:春节的期盼每逢佳节时刻,人们的内心世界总是有许许多多的事情在心湖中起伏,引人浮想联翩。
过去的,现在的,未来的统统融合起来,形成情感世界的纠结,让人无法摆脱,时不时卷入这情感的旋涡中,受其影响。
这种情感老年人尤为明显,成为一种心照不宣的事实,这是每个人情感世界的真实写照。
又是春节了,时间如流水一般在快速流转,一年的时间不知不觉地过去。
在新春佳节到来时刻,多少人为了过年而忙碌着,采购过年的物品,清理家庭环境搞卫生,……孩子们欢天喜地如小燕子一般飞跃奔波,期待春节早一刻来临;家庭中坚力量全力打造过年氛围,倾注全力迎接新的一年到来;老年人也是如此,各尽所能,不停地忙碌着,为儿女们分担着家庭事物。
每个人对春节都有不同的期盼,向着理想的目标奋斗,过去的已经过去,把所有的理想寄托在未来,对未来的美好生活充满了期望。
大家小家一个样,家家如此,为春节的到来而忙碌着,可谓是有钱没钱一样的过年,不管怎么说,年还是要过的。
在这时,父母最大的心愿就是期盼全家大团圆,过一个祥和的快乐大年。
社会的发展是不依个人意愿为出发点的,有些人能回家过年,而有些人则因为工作的需要,无法脱离工作,继续奋斗在工作岗位上,……所有人的情感均以不同的方式来表达着。
中国人是充满情感的,在春节来临之际,不管怎么艰难,还是要赶回家过团圆年,这就形成一个春运大搬迁,形成回家的热潮。
回家的欲望支配着人的言行,在家的人期盼游子回家,可谓是心急如焚,而行进在路途中的人,只嫌车速太慢,而那些无法回家的人,把期盼以不同的方式寄回家中,缓解心中的压力,表达春节时刻内心的期盼。
春节来临,每个人都有期盼,期盼着合家大团圆,期盼着未来,把理想寄托在新的一年里,期盼事业成功,期盼大展宏图,愿人生一帆风顺。
传统节日散文
![传统节日散文](https://img.taocdn.com/s3/m/5d8515c1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10.png)
传统节日散文中国历史源远流长,衣食住行都各有其特色文化所在,其中传统节日文化就犹如历史长河中不断积淀的黄土,有其历史,有其深度,值得深挖。
篇一:传统节日散文自古,中国的节日就过得极为讲究。
拿目前中国最重要的节日——春节来说,早在尧舜时期,春节就兴起了,经过代代传承,代代发展,春节的习俗就越来越多了,吃饺子、贴春联、放鞭炮、扫尘、守岁、拜年、看春晚总能让一家老小热闹十来天。
在21世纪开始后,国外的不少传统节日也开始在我们“东方古国”流行开来。
圣诞节时,中国的小朋友也开始期盼圣诞老人悄悄送来圣诞礼物;万圣节时,中国的学校里也开始出现各式各样的南瓜灯;情人节时,中国的影院餐馆也开始施行情侣半价等优惠活动。
有很多人说,我们中国人对西方传统节日过于重视从而淡忘了许多我国传统节日习俗。
其实,我认为“罪魁祸首”不在西方节日而在于中国人对中国节日的概念。
譬如说春节要吃饺子,但不代表有饺子就是过春节。
现如今的多数年轻人别说做饺子,为家人做一顿三菜一汤的晚饭都很困难。
为了延续节日习俗,一到春节,超市中的速冻饺子就成了热卖品,显然多数不会做饺子的人都选择了速冻饺子来过一个“有饺子的春节”。
这就违背了过节的本意,春节本是一家人团圆的时节,春节吃饺子这个习俗也如此,不重在吃,而在于一家人围坐在一起热热闹闹地包饺子,老人包饺子皮,小孩和饺子陷,女人洗菜,男人煮粽饺子裹的是一份热闹,吃的是一个团圆,而超市一袋一碗的饺子只能算是一顿便当,根本没有年味儿。
再说说现如今一些老学者对西方节日和中国人过西方节日十分排斥这件事。
我认为西方节日也有它的精华和历史。
譬如说圣诞节,许多现代西方家长为了圆“圣诞老人”这一出“世纪大谎话”,会不约而同的在圣诞当晚给熟睡的孩子准备一份小礼物。
当然,在他们小时候,他们的父母也是这么做的。
这就好比我们中国春节时长辈给小辈红包压岁一样,也是一个节日文化。
中国的青年人在西方节日时同西方人一样欢庆,这也不足为过,相反我认为这是一种对西方文化的学习和尊重,不管怎么说西方人在咱中国春节时也会张灯结彩,也会放起鞭炮,收看春晚甚至尝试包饺子。
以节日为题散文(通用17篇)
![以节日为题散文(通用17篇)](https://img.taocdn.com/s3/m/c58d0960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a9.png)
以节日为题散文(通用17篇)以节日为题散文篇1月十五是中秋节,所以被称为中秋或仲秋。
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还要圆,要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节”。
中秋前夕,人们都尽可能和家人团聚,取人月双圆的意义,八月十五又叫“团圆节”。
中秋节是汉族和少数民族的民间传统节日。
早在三代时期我国就有“秋暮夕月”的习俗。
夕月,即祭拜月神。
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
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
南宋,民间以月饼相赠,取团圆之义,晚上,有赏月、游湖等活动。
明清以来,中秋节的风俗更加盛行,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
舞火龙等特殊风俗。
今天,月下游玩的习俗,已很少了。
但设宴赏月仍很盛行,人们把酒问月,庆贺美好的生活,或祝远方的亲人健康快乐,和家人“千里共婵娟”。
古时还有祭月和拜月活动。
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梨,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
西瓜还有切成莲花状,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地方,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
月饼与中秋节的联系是在明代。
具有关资料说,当时,北京城市里出现了一种以果做馅的月饼,而人们在中秋节这一天自己制作月饼,用于自身和赠于亲朋好友,以表达团圆和祝贺之意。
那时的月饼大小和形状很不规范,差别甚大,其名称也颇特别。
比如,山西省介县一带在中秋节这天,当地老百姓已有合家围坐分食团圆月饼的习俗其制作的月饼名堂多且有趣,如有专供男的食用的月牙月饼,有只限于女的享用的葫芦月饼,还有特别为小孩们准备的“孙悟空”,“兔儿爷”之类的月饼,等等。
名目繁多,不一而足。
中秋节的习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托着人们对生活无限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中秋节是人们一直都喻为最有人情味,最有诗情画意的一个节日。
有人说,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秋节这一份思念当然会更深切,尤其是一轮明月高高挂的时刻。
传统节日作文范文散文六篇
![传统节日作文范文散文六篇](https://img.taocdn.com/s3/m/743f3a79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bb.png)
传统节日作文范文散文六篇我们中华的传统节日有很多,我最喜欢的节日是春节。
神话传说,每当过年时有一个无恶不作的怪物叫“年”,每次都来破坏人类的村子。
有一天,有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来到了人们的村子,他说道:“谁可以让我在他家住一夜,我就帮他赶‘年’。
”说到这儿,一位年轻少年就把老人带到了家里。
“年”来了,人们害怕极了!老人出来了,把一枚硬币使劲地摔在地上,“年”吓了一跳,然后人们都这样做,把“年”吓跑了,这就是鞭炮的由来。
过年时,家家户户都买上了炮,就连我家也买了。
我们去了舅妈家,因为那里是农田,我左手拿着竹竿,右手拿着鞭炮,然后把鞭炮放在竹竿上面一点火,“噼里啪啦”的声音实在是太大了,似乎整个农村都听到了。
这让我想起了宋代王安石写的一首《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真有趣!我舅妈把中央的烟花点燃了,只见一道金光冲进了黑漆漆的天空,家人们都赞美道:“真美啊!”每到晚上十二点,电视机里都会倒计时“十、九、八、七、六……”,然后说一声过年啦!这时外面就有很多烟花飞上了天空,就像无数位美丽的仙女下了凡间。
当然了,千家万户都不会忘一件事:发压岁钱。
我今年表现很好,足足收到了3000元的压岁钱,他们都叫我小富婆。
这就是我最喜欢的节日,也是我国永不停息的节日,这个节日我过得非常开心,同时也成了小富婆。
中国有许多传统节日,有热热闹闹的春节,有吃粽子,赛龙舟的端午节,扫墓祭祖的清明节,而我最喜欢元宵节。
元宵节的这一天,我们家早早开始包汤圆,妈妈告诉我首先要做一个汤圆皮,再用勺子放上一勺馅,最后把它裹成球状。
就这样我下子包了十多个呢!包好后就把它们放进锅里,一个个又圆又嫩的汤圆像一个个跳水运动员,齐刷刷地跳进了锅里,妈妈用汤勺把汤圆来回搅拌,这样汤圆才不会粘在锅底。
汤圆们在锅里翻滚着。
好似在跳着舞,不一会儿,汤圆变浮了上来,好像在说主人,我熟了,快来品尝一下吧!″汤圆出锅了,那香甜的味道馋得我口水直流,我把他们,沉静了碗里终于可以开动了,我们全家人坐下来一起品尝汤圆。
关于传统节日的散文
![关于传统节日的散文](https://img.taocdn.com/s3/m/388d24fd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cf.png)
关于传统节日的散文传统节日是人们世代相传的文化遗产,犹如一串串珍珠,串联起我们心中的记忆和情感。
那些充满温情和喜庆氛围的时刻,总是让人怀念和留恋。
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
家家户户都要贴上红纸、贴春联、燃放鞭炮,喜庆的氛围弥漫在整个城市中。
年夜饭上的饺子、汤圆和糖果,都代表着团圆和甜蜜。
厚重的贴窗花、张灯结彩的街道,带给人们新的一年的好兆头。
大街小巷的庙会和舞龙舞狮的表演,都是我们独有的文化符号,让人心生自豪和喜悦。
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佳节。
包粽子、赛龙舟、草药温泉等活动成为了这个节日的特色。
每年的端午节,人们都会早早起床,沿着河流观看龙舟比赛的壮观场面。
这一天还要满院子的翠竹和香囊,以驱邪纳福。
传统上,人们还要吃粽子,以驱避邪恶之气。
而端午节还有一个传说,就是屈原投江,我们通过吃粽子以此来纪念他的事迹。
中秋节是一个家庭团圆的节日。
一轮明亮的月亮悬挂在天空,好似一面银盘。
人们会举行团圆饭、赏月、吃月饼,并向月亮祈福。
家人围坐在一起,分享着月饼的甜蜜和团圆的温暖。
在这个月圆之夜,远离繁忙的生活,人们欣赏着星空下的月光,思考着人生的美好和宇宙的奥秘。
传统节日蕴含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传统节日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古老而独特的文化底蕴。
这些传统节日,不仅代表着对过去的纪念和珍视,更是我们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文化的媒介。
无论身在何地,我们都要铭记和重视这些传统节日,让它们成为我们心中的一束光,照亮我们的生活。
传统节日优美散文
![传统节日优美散文](https://img.taocdn.com/s3/m/b241f4ab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13.png)
传统节日优美散文春节,是我国最重要、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之一。
每年农历正月初一,家家户户都会贴春联、贴窗花、贴门神,门前挂红灯笼,喜气洋洋,热闹非凡。
年夜饭上,一家人围坐在一起,边吃边谈,共享天伦之乐。
夜晚,燃放烟花爆竹,映衬着满天繁星,营造出浓郁的喜庆氛围。
此时,大街小巷都弥漫着汤圆的香味,人们争相购买、品尝着这一传统美食,寓意团圆和美好。
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也是我国重要的祭祀节日。
每年农历清明时节,人们会扫墓祭祖,表达对祖先的敬意和怀念之情。
人们会将鲜花、烧纸、烧香等祭品供奉在墓前,瞻仰祖先,祈求祖灵保佑。
同时,还有一些地方会举行踏青活动,人们纷纷外出郊游,欣赏春天的美景,感受大自然的独特魅力。
这一天,家人团聚在一起,共同祭祖,感受亲情的温暖。
端午节,又称龙舟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人们会举行划龙舟比赛,以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人们在这一天会吃粽子,这是一种由糯米和各种馅料制成的美食。
吃粽子不仅是为了纪念屈原,更是为了祈求平安、健康和幸福。
此外,端午节还有系艾草于门前、挂艾草于房间等习俗,以驱除瘟疫和邪气,保佑家人平安。
中秋节,又称月夕、团圆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人们会团聚在一起,观赏皓月,品尝月饼。
月饼是中秋节的特色食品,有各种不同的口味和馅料,如莲蓉、豆沙、五仁等。
人们在品尝月饼的同时,还会赏月、猜灯谜、故事讲解、赏桂花等,感受中秋节的浪漫和温馨。
重阳节,又称登高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
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人们会登高远眺,欣赏秋天的美景。
此外,人们还会佩戴菊花,饮菊花酒,以庆祝节日。
重阳节也是老人节,人们会去看望长辈,表达对长辈的敬意和关怀。
这一天,人们重温传统习俗,感受节日的节庆氛围,传递着尊老爱幼的美好价值观。
每个传统节日都有着独特的魅力和意义,它们承载着人们的情感和思念,也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这些节日中,人们会团聚在一起,感受家庭的温暖和亲情的力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传统节日的散文传统节日的文章
我国的传统节日非常的多,入春节,中秋,每一个节日的背后都有一段经典,一段故事。
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的关于传统节日的文章,希望对你有用!
关于传统节日的文章1:中国传统”之清明节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古人的这一诗句似乎是清明的真实写照,温暖的阳关不再照耀大地,接替它的反而是阴雨连绵。
小小的雨滴落在地上,敲打在窗边,勾起人们对已故亲人那断断续续充满悲伤与哀愁的怀念。
我家也在为清明节的筹备当中,只是意外层出不穷。
奶奶把饭菜的做好了让我去叫爸妈,可是爸妈却不见了。
于是我给他们打了电话,刚开始还不接,于是我又打了几次,最后终于接了,我便知道他们原来去了外婆家里,我舅舅已去世3年,但亲人们的怀恋和惋惜依旧。
妈妈在电话里的声音是凄凉的,我还听到了哭声,妈妈说让我们等会儿,说他们马上就回,可我们等了半天,还是没有回,过了一会儿,接到了妈妈的电话,她说他们快到了让我们把饭菜热一下等着他们。
于是我便去和奶奶说,然后发现奶奶也不见了,于是我便去奶奶家找,可是家里门锁着,然后我就去别的地方找,最后在一家小卖部找到了奶奶,她在那里看别人打麻将。
奶奶看到我来了,就问我是不是爸妈回来了,我说他们快了,说让您把饭菜热着等他们回来,然后奶奶便回到家准备热饭。
可是却发现家里的煤气完了,奶奶就把饭菜装起来,拿到自己家里热。
随后爸妈便回来了,然后我们家开始烧纸钱,放鞭炮。
完了以后就去上坟,上坟烧纸时,天空中下了小雨,一滴一滴的落下来。
落在我的脸颊上,也落在了爸爸那历经风霜的脸庞上。
我不喜欢淋雨和烧纸钱,还有放鞭炮。
所以我做了一个愚蠢的事,我说爸妈,我不想烧了,没意义,我先回去了,妈妈先是反对,最后还是无奈的让我回去了,在回去的最后一刻,我看到爸爸的脸上写满了无奈和忧愁。
我的心突然有一种酸酸的感觉,但我还是回到了家,回到家之后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给爸妈送伞过去,可是想了想,他们并不像我这样讨厌下雨,可能他们还愿意在这个传统的节日的淋下雨呢,于是我便向奶奶家走去,帮奶奶撑着伞,奶奶手里端着的就是放满了饭菜的东西。
我说奶奶重不重啊,要不要您来撑伞吧,我来帮您拿,她说,不重,我拿着就好了。
我想几盘菜可能也不是很重,于是我便没有再多说,继续帮奶奶撑着伞,到了家门口的时候,正好爸妈回来了,可能他们看到了我为奶奶撑伞便原谅了我,后来也没有在那件事上说什么,这件事可能就这么不了了之了吧。
最后,我们一家人坐在桌子上,吃着清明节的这顿饭。
饭菜很好吃,可是气氛却不是很好。
最后是爷爷打破了沉寂,随后便在桌上都聊了起来,这种气氛多好,大家开开心心的吃完了饭,于是便都离开了,爸爸去了武汉,妈妈出去了,爷爷奶奶也都回家了,只剩下我一个人独自在家里体验着清明节的孤独与寂寞。
让我们从这个春天,这个清明开始,珍惜时间生命,毕竟,生命也像春天一样灿烂!
关于传统节日的文章2:传统春节
春节是我国各民族的传统节日,100多年前,民间艺人“百本张”曾在他的曲本中这样写道:“正月里家家贺新年,元宵佳节把灯观,月正圆,花盒子处处瞅,炮竹阵阵喧,惹得人大街小巷都游串。
”这历史上关于岁首春节的生动定照。
相传尧舜时期,我国就有这个节日,殷商甲骨文的卜辞中,亦有关于春节的记载,有庆祝风首春节的风俗,但当时历法,是靠“观象授时”,是否准确,尚难确定,到了公元前104年汉武帝太初元年,我国人民创造了“太初历”,明确规定以农历正月为岁首,从这时起,农历新年的习俗就流传了2000多年,直到新中国成立,改用公元以后,这个节日就改为春节。
在我国最古的文字记载中,有许多关于岁首的故事,腊月和新春,正是“秋收冬藏”以后的农闲季节,汉郑玄也说过,岁未年初“劳农以休息之”。
拿我们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劳逸结
合的意思。
那么春节到底是怎么来的呢?相传,在很久以前,有一个名叫万年的青年,看到当时节令很乱,想把节令定准,一天,他上山砍柴,坐在树阴下面休息,树影的移动启发了他,他设计了一个测日影计天时的日晷仪。
可是,天阴雨雾,影响测量,后来,山崖上的滴泉引起他的兴趣,他又动手做了五层漏壶,天长日久,他发现每隔三百六十多天,天时的长短就会重复一遍。
那时的国君叫祖乙,天时风云的不测,使他很苦恼。
一个名叫阿衡的大臣,为讨好皇上,奏称要设天台敬祭天神,祖乙认为有理,便带领百官去祭天,却无济于事,万年知道后,忍不住带着日晷仪和漏壶去见皇上,对祖乙讲清了日月运行的道理。
祖乙听后龙颜大悦,感到有道理。
于是把万年留下,在天坛前修建日月阁,筑起日晷台和漏壶亭,并派了十二童子服待万年,祖乙对万年说:“希望你能测准日月规律,推算出准确的晨夕时间,创建历法,为天下的黎民百姓造福。
”
有一次,祖乙传旨要阿衡去了解万年测试历法的进展情况,当他登上日月坛时看见天坛边的石壁上写了一些字,阿衡看见后,知道万年的历法已研究成功,怕皇上重用他,于日派人刺杀万年,结果刺客被士卫抓住了,祖乙知道后,惩处了阿衡,亲自登上日月阁看望万年,万年指着天象,对祖乙说:“现在正是十二个月满,旧岁已完,新春复始,祈请国君定个节吧。
”祖乙说:“春为岁道,就叫春节吧。
”
冬去春来,年复一年,后来,万年经过长期观察,精心推算,制定了准确的太阳历,后来为了纪念万年的功绩,便将太阳日命名为“万年历”封万年为日月寿星,以后,人们在过年时挂上寿星图,据传说就是为了纪念万年的。
现在我们过年也有一些习俗,如倒贴“福”字,放爆竹,拜年等等。
关于传统节日的文章3:腊八节的习俗
腊八节,在民间这一天有着许多的习俗。
祭祀
关于腊祭,古书多有记载:“十二月八日为腊日。
村人并击细鼓,戴胡头,及作金刚力土以逐疫”。
先秦的腊祭日在冬至后第三个戌日,南北朝以后逐渐固定在腊月初八。
到了唐宋,此节又被蒙上神佛色彩。
这项活动来源于古代的傩。
史前时代的医疗方法之一即驱鬼治疾。
作为巫术活动的腊月击鼓驱疫之俗,今在湖南新化等地区仍有留存。
到了明清,敬神供佛更是取代祭祀祖灵、欢庆丰收和驱疫禳灾,而成为腊八节的主旋律。
其节俗主要是熬煮、赠送、品尝腊八粥,并举行庆丰家实。
同时许多人家自此拉开春节的序慕,忙于杀年猪、打豆腐、胶制风鱼腊肉,采购年货,“年”的气氛逐渐浓厚。
腊八粥
腊八这一天有吃腊八粥的习俗,腊八粥也叫“七宝五味粥”。
据说腊八粥传自印度。
佛教的创始者释迦牟尼本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净饭王的儿子,他见众生受生老病死等痛苦折磨,又不满当时婆罗门的神权统治,舍弃王位,出家修道。
初无收获,后经六年苦行,于腊月八日,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
在这六年苦行中,每日仅食一麻一米。
后人不忘他所受的苦难,于每年腊月初八吃粥以做纪念,从此佛门定此日为“佛成道日”,诵经纪念,相沿成节。
我国喝腊八粥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
最早开始于宋代。
每逢腊八这一天,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
到了清朝,喝腊八粥的风俗更是盛行。
在宫廷,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从宫女赐腊八粥,并向各个寺院发放米、果等供僧侣食用。
在民间,家家户户也要做腊八粥,祭祀祖先;同时,合家团聚在一起食用,馈赠亲朋好友。
中国各地腊八粥的花样,争奇竞巧,品种繁多。
其中以北京的最为讲究,搀在白米中的物品较多,如红枣、莲子、核桃、栗子、杏仁、松仁、桂圆、榛子、葡萄、白果、菱角、青丝、玫瑰、红豆、花生……总计不下二十种。
人们在腊月初七的晚上,就开始忙碌起来,
洗米、泡果、拨皮、去核、精拣然后在半夜时分开始煮,再用微火炖,一直炖到第二天的清晨,腊八粥才算熬好了。
更为讲究的人家,还要先将果子雕刻成人形、动物、花样,再放在锅中煮。
比较有特色的就是在腊八粥中放上果狮。
果狮是用几种果子做成的狮形物,用剔去枣核烤干的脆枣作为狮身,半个核桃仁作为狮头,桃仁作为狮脚,甜杏仁用来作狮子尾巴。
然后用糖粘在一起,放在粥碗里,活象一头小狮子。
如果碗较大,可以摆上双狮或是四头小狮子。
更讲究的,就是用枣泥、豆沙、山药、山楂糕等具备各种颜色的食物,捏成八仙人、老寿星、罗汉像。
这种装饰的腊八粥,只有在以前的大寺庙的供桌上才可以见到。
腊八粥熬好之后,要先敬神祭祖。
之后要赠送亲友,一定要在中午之前送出去。
最后才是全家人食用。
吃剩的腊八粥,保存着吃了几天还有剩下来的,却是好兆头,取其“年年有余”的意义。
如果把粥送给穷苦的人吃,那更是为自己积德。
腊八粥在民间还有巫术的作用。
假如院子里种着花卉和果树,也要在枝干上涂抹一些腊八粥,相信来年多结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