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三大物质代谢)PPT课件
合集下载
生物化学代谢部分课件-物质代谢的调节及代谢网络3
• 合成高分子与生物大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 有机小分子与生物大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如辅酶
与酶之间的相互作用;
• 有机分子与酶或蛋白质受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 底物与酶分子之间的识别以及相互作用; • 无机金属离子与生物大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如金
属离子与酶或蛋白质之间的络合及与生物小分子 (辅酶、ATP等)之间的络合作用。
激素可改变酶的催化活性或含量,也可改变 细胞内代谢物的浓度,从而影响代谢反应的速 度--激素水平的调节。高等动物不仅有完整的 内分泌系统,还有功能复杂的神经系统。在中 枢神经的控制下,或者通过神经递质对效应器 直接发生影响,或通过改变某些激素的分泌来 调节某些细胞的功能状态,并通过各种激素的 互相协调对整体代谢进行综合调节--整体水平 的调节。
A.
B.
疫
蛋泛 白素
泛 素
内 源
酶化 蛋 性
体的 白 抗
降内 解源 成性 肽抗
酶 体 降 解
原 在 胞
段原 途 内
被径的 28 降
S
免解
酶原的激活
• 有些酶在生物体内合成出来的是它的无活性前 体--酶原。一定的条件下,这些酶原水解去除 一部分肽链,使酶的构象发生变化,形成有活 性的酶分子—酶原激活。酶原从无活性状态转 变成有活性状态的过程是不可逆的。属于这种 类型的酶有消化系统的酶(如胰蛋白酶、胰凝 乳蛋白酶和胃蛋白酶等)以及凝血酶等。
(1)被修饰的酶可以有两种互变形式,一种为 活性形式(具有催化活性),另一种为非活性 形式(无催化活性)。正反两个方向的互变均 发生共价修饰反应,且都将引起酶活性的变化。
(2)共价修饰调节作用可以产生酶的连续激活 现象,具有信号放大效应。例如肾上腺素引起 糖原分解过程中的一系列磷酸化激活步骤,其 结果将激素的信号逐级放大了约300万倍。
与酶之间的相互作用;
• 有机分子与酶或蛋白质受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 底物与酶分子之间的识别以及相互作用; • 无机金属离子与生物大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如金
属离子与酶或蛋白质之间的络合及与生物小分子 (辅酶、ATP等)之间的络合作用。
激素可改变酶的催化活性或含量,也可改变 细胞内代谢物的浓度,从而影响代谢反应的速 度--激素水平的调节。高等动物不仅有完整的 内分泌系统,还有功能复杂的神经系统。在中 枢神经的控制下,或者通过神经递质对效应器 直接发生影响,或通过改变某些激素的分泌来 调节某些细胞的功能状态,并通过各种激素的 互相协调对整体代谢进行综合调节--整体水平 的调节。
A.
B.
疫
蛋泛 白素
泛 素
内 源
酶化 蛋 性
体的 白 抗
降内 解源 成性 肽抗
酶 体 降 解
原 在 胞
段原 途 内
被径的 28 降
S
免解
酶原的激活
• 有些酶在生物体内合成出来的是它的无活性前 体--酶原。一定的条件下,这些酶原水解去除 一部分肽链,使酶的构象发生变化,形成有活 性的酶分子—酶原激活。酶原从无活性状态转 变成有活性状态的过程是不可逆的。属于这种 类型的酶有消化系统的酶(如胰蛋白酶、胰凝 乳蛋白酶和胃蛋白酶等)以及凝血酶等。
(1)被修饰的酶可以有两种互变形式,一种为 活性形式(具有催化活性),另一种为非活性 形式(无催化活性)。正反两个方向的互变均 发生共价修饰反应,且都将引起酶活性的变化。
(2)共价修饰调节作用可以产生酶的连续激活 现象,具有信号放大效应。例如肾上腺素引起 糖原分解过程中的一系列磷酸化激活步骤,其 结果将激素的信号逐级放大了约300万倍。
生物化学三大物质代谢
[功能]:遗传的物质基础,遗传信息的携带者。
[RNA] : 一 条 多 核 苷 酸 链 , 局 布 形 成 双 链 碱 基互补结构,进而生成双螺旋。
种类:
rRNA:由大、小亚基组成,参与蛋白质合成 (真核、原核)区别。
mRNA:5’帽(m7GpppNm),3’PolyA编码区 是蛋白质合成的模板,三个碱基为一组构成1个 aa的密码。
2 .掌握蛋白质元素组成特点;多肽链基本组成单位-L-α氨基酸;组成蛋白质常见的氨基酸的缩写符号
组成蛋白质的主要元素:
碳(50%-55%)、氢(6%-8%)、氧(19%-24%)氮(13% -19%)。其中各种蛋白质的含氮量极为相近,平均约占 16%。
氨基酸缩写符号:略
氨基酸的理化性质 ①PI,两性解离 概念: ②紫外吸收:280nm(色、苯、酪) ③颜色反应、“茚三酮”570nm
核糖核酸酶),如蛋白质变性时,空间结构 破坏,功能↓。
5.蛋白质理化性质 (1)两性解离与PI (2)高分子沉淀:蛋白质在溶液中析出的现象 →沉淀。(盐析等) (3)变性:因理化因素、空间结构的破坏,理 化性质改变,功能消失。a.可逆变性;b.不可逆变 性。
(4)凝固:变性蛋白质再加温,使其在强酸, 强碱中均不溶。
一、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 蛋白质结构与功能 核酸的结构与功能 酶
二、物质代谢 糖代谢 脂代谢-磷脂、胆固醇及脂蛋白 氧化磷酸化 氨基酸代谢 核苷酸代谢 物质代谢与调节(本科需读教材 第十五章细胞信息转导)
三、遗传信息传递 DNA生物合成 RNA生物合成 蛋白质生物合成 基因表达调控
四、器官和组织生物化学 血液生化 肝的生化
第一章 蛋白质结构与功能
大纲要求:
1.蛋白质对生命的重要性, 20种氨基酸的化学结构和 分类
[RNA] : 一 条 多 核 苷 酸 链 , 局 布 形 成 双 链 碱 基互补结构,进而生成双螺旋。
种类:
rRNA:由大、小亚基组成,参与蛋白质合成 (真核、原核)区别。
mRNA:5’帽(m7GpppNm),3’PolyA编码区 是蛋白质合成的模板,三个碱基为一组构成1个 aa的密码。
2 .掌握蛋白质元素组成特点;多肽链基本组成单位-L-α氨基酸;组成蛋白质常见的氨基酸的缩写符号
组成蛋白质的主要元素:
碳(50%-55%)、氢(6%-8%)、氧(19%-24%)氮(13% -19%)。其中各种蛋白质的含氮量极为相近,平均约占 16%。
氨基酸缩写符号:略
氨基酸的理化性质 ①PI,两性解离 概念: ②紫外吸收:280nm(色、苯、酪) ③颜色反应、“茚三酮”570nm
核糖核酸酶),如蛋白质变性时,空间结构 破坏,功能↓。
5.蛋白质理化性质 (1)两性解离与PI (2)高分子沉淀:蛋白质在溶液中析出的现象 →沉淀。(盐析等) (3)变性:因理化因素、空间结构的破坏,理 化性质改变,功能消失。a.可逆变性;b.不可逆变 性。
(4)凝固:变性蛋白质再加温,使其在强酸, 强碱中均不溶。
一、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 蛋白质结构与功能 核酸的结构与功能 酶
二、物质代谢 糖代谢 脂代谢-磷脂、胆固醇及脂蛋白 氧化磷酸化 氨基酸代谢 核苷酸代谢 物质代谢与调节(本科需读教材 第十五章细胞信息转导)
三、遗传信息传递 DNA生物合成 RNA生物合成 蛋白质生物合成 基因表达调控
四、器官和组织生物化学 血液生化 肝的生化
第一章 蛋白质结构与功能
大纲要求:
1.蛋白质对生命的重要性, 20种氨基酸的化学结构和 分类
运动生理学---第五章-物质与能量代谢PPT课件
三大能源系统及供能特点
磷酸原系统 (ATP-CP)
乳酸系统
无氧代谢
无氧代谢
有氧系统 有氧代谢
十分迅速
迅速
慢
化学能源:CP
食物能源:糖原
食物能源:糖原、 脂肪、蛋白质
ATP生成很少 肌肉存贮量少 高功率、短时间
ATP生成有限 乳酸致肌肉疲劳
用于1.~3分钟
ATP生成较多
无致疲劳副产品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耐力运动
31
运动过程中能源物质的动员
氮平衡:一天食物中摄取蛋白质的含氮量与当 天排泄物中的含氮量平衡
正氮平衡:儿童、孕妇、病后恢复、运动锻炼 过程中,蛋白质摄取量大于排泄量
负氮平衡:衰老、饥饿、营养不良、消耗性疾 病时,蛋白质摄取量小于排泄量
.
23
蛋白质代谢
蛋白质
氨基酸 合成代谢
组成蛋白质
分解代谢
血浆蛋白
丙酮酸 + NH3
尿素
性的需要; 水解复杂的食物成分,使之便与吸收; 通过分泌粘液、抗体和大量液体,保护消化
道粘膜。
.
10
营养物质在消化道内各部位的消化
口腔:主要是咀嚼和少量唾液淀粉酶消化糖 类,分解成麦芽糖;
胃:机械和化学消化,胃液含盐酸,呈酸性, Ph值在0.9-1.5,胃蛋白酶。食物在胃中的 排空速度,糖类>蛋白质>脂肪。
溶液(35-40%),服用量为40-50克 长时间运动中饮用低浓度饮料,每次15-20克 一般补充人工合成的低聚糖(2-10个G)
.
19
(二)脂肪代谢
脂肪在体内的作用 含能量最多,最重要的供能物质 构成细胞 贮存体内:能量储备,保护器官、减少摩擦、
生物化学物质代谢的联系与调节ppt课件
第十章
物质代谢的联系与调节
概述
(一)物质代谢调节的概念
正常情况下,为适应内外环境的不断变化,机体 能够及时调节物质代谢的强度、速率和方向,以 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及代谢的顺利进行,在整 体上保持动态平衡。机体 对物质代谢的精细调 节过程称做代谢调节。
(二)代谢途 径
代谢途径是指生物 体内物质在代谢过 程中,由许多酶促 反应组成的、有秩 序的、依次连接的、 连续的化学反应。
某些代谢途径的变构酶及其变构效应剂
代谢途径 变构酶
变构激活剂
变构抑制剂
糖酵解
己糖激酶
AMP、ADP、FDP、Pi G-6-P
三羧酸循环
磷酸果糖激酶-1 丙酮酸激酶 柠檬酸合酶
FDP FDP AMP
柠檬酸 ATP、乙酰CoA ATP、长链脂酰CoA
糖异生
糖原分解 糖原合成 脂酸合成 胆固醇合成 氨基酸代谢
线粒体
胆固醇合成 细胞液和内质网
磷酸戊糖途径 细胞液
尿素合成 细胞液和线粒体
糖异生
细胞液
蛋白质合成 细胞液和内质网
糖原合成与分解 细胞液
DNA合成 细胞核
氧化磷酸化
线粒体
mRNA合成 细胞核
磷脂合成
内质网
tRNA合成 核质
脂肪酸合成
细胞液
rRNA合成 核仁
脂肪动员
细胞液
血红素合成 细胞液和线粒体
脂酸β氧化
草酰乙酸
丙酮酸
丙酮酸羧化酶
3. 级联调节
肾上腺素 肾上腺素受体
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受体
G蛋白(无活性) G蛋白(有活性)
腺苷酸环化酶 腺苷酸环化酶
(无活性)
(有活性)
ATP
物质代谢的联系与调节
概述
(一)物质代谢调节的概念
正常情况下,为适应内外环境的不断变化,机体 能够及时调节物质代谢的强度、速率和方向,以 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及代谢的顺利进行,在整 体上保持动态平衡。机体 对物质代谢的精细调 节过程称做代谢调节。
(二)代谢途 径
代谢途径是指生物 体内物质在代谢过 程中,由许多酶促 反应组成的、有秩 序的、依次连接的、 连续的化学反应。
某些代谢途径的变构酶及其变构效应剂
代谢途径 变构酶
变构激活剂
变构抑制剂
糖酵解
己糖激酶
AMP、ADP、FDP、Pi G-6-P
三羧酸循环
磷酸果糖激酶-1 丙酮酸激酶 柠檬酸合酶
FDP FDP AMP
柠檬酸 ATP、乙酰CoA ATP、长链脂酰CoA
糖异生
糖原分解 糖原合成 脂酸合成 胆固醇合成 氨基酸代谢
线粒体
胆固醇合成 细胞液和内质网
磷酸戊糖途径 细胞液
尿素合成 细胞液和线粒体
糖异生
细胞液
蛋白质合成 细胞液和内质网
糖原合成与分解 细胞液
DNA合成 细胞核
氧化磷酸化
线粒体
mRNA合成 细胞核
磷脂合成
内质网
tRNA合成 核质
脂肪酸合成
细胞液
rRNA合成 核仁
脂肪动员
细胞液
血红素合成 细胞液和线粒体
脂酸β氧化
草酰乙酸
丙酮酸
丙酮酸羧化酶
3. 级联调节
肾上腺素 肾上腺素受体
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受体
G蛋白(无活性) G蛋白(有活性)
腺苷酸环化酶 腺苷酸环化酶
(无活性)
(有活性)
ATP
氨基酸代谢—糖、脂类和蛋白质代谢的联系(生物化学课件)
任一供能物质的代谢占优势,都能抑制和节约其他物 02 质的降解。
糖、脂类、蛋白质在能量代谢上的联系
例如
脂肪分解增强
糖分解被抑制
ATP 增多 ATP/ADP 比值增高
6-磷酸果糖激酶-1被抑制 (糖分解代谢限速酶之一)
糖、脂类、蛋白质在能量代谢上的联系
例如
乙酰CoA生成增多→反馈 抑制丙酮酸脱氢酶、激活丙酮 酸羧化酶→抑制糖氧化分解, 实现糖异生。
例如
丙氨酸 脱氨基 丙酮酸
糖异生 葡萄糖
二、糖代谢与蛋白质代谢间的相互联系 2. 糖代谢的中间产物可氨基化生成某些非必需氨基酸
丙氨酸
天冬氨酸
糖
丙酮酸
草酰乙酸
乙酰CoA
α-酮戊二酸 谷氨酸
柠檬酸
二、糖代谢与蛋白质代谢间的相互联系
3、核酸与糖、蛋白质代谢的相互联系
01 氨基酸是体内合成核酸的重要原料。
甘氨酸
天冬氨酸
谷氨酰胺糖由磷酸戊糖途径提供。
合成嘧啶
三、脂类代谢与蛋白质代谢间的相互联系 1. 蛋白质可以转变为脂肪
氨基酸 乙酰CoA 脂肪
三、脂类代谢与蛋白质代谢间的相互联系 2. 氨基酸可作为合成磷脂的原料
丝氨酸
磷脂酰丝氨酸
乙醇胺
脑磷脂
胆碱
卵磷脂
三、脂类代谢与蛋白质代谢间的相互联系
糖、脂类、蛋白质在能量代谢上的联系
一般情况下,供能以糖、脂为主,并尽量节约蛋白质的消耗。 机体摄取的食物中,一般以糖类为最多,占总热量的50%-70%; 脂肪摄入量在10%-40%内变动,是机体储能的主要形式; 而蛋白质是机体内细胞最重要的组成成分,通常无多余储存。
糖、脂类、蛋白质在能量代谢上的联系
糖、脂类、蛋白质在能量代谢上的联系
例如
脂肪分解增强
糖分解被抑制
ATP 增多 ATP/ADP 比值增高
6-磷酸果糖激酶-1被抑制 (糖分解代谢限速酶之一)
糖、脂类、蛋白质在能量代谢上的联系
例如
乙酰CoA生成增多→反馈 抑制丙酮酸脱氢酶、激活丙酮 酸羧化酶→抑制糖氧化分解, 实现糖异生。
例如
丙氨酸 脱氨基 丙酮酸
糖异生 葡萄糖
二、糖代谢与蛋白质代谢间的相互联系 2. 糖代谢的中间产物可氨基化生成某些非必需氨基酸
丙氨酸
天冬氨酸
糖
丙酮酸
草酰乙酸
乙酰CoA
α-酮戊二酸 谷氨酸
柠檬酸
二、糖代谢与蛋白质代谢间的相互联系
3、核酸与糖、蛋白质代谢的相互联系
01 氨基酸是体内合成核酸的重要原料。
甘氨酸
天冬氨酸
谷氨酰胺糖由磷酸戊糖途径提供。
合成嘧啶
三、脂类代谢与蛋白质代谢间的相互联系 1. 蛋白质可以转变为脂肪
氨基酸 乙酰CoA 脂肪
三、脂类代谢与蛋白质代谢间的相互联系 2. 氨基酸可作为合成磷脂的原料
丝氨酸
磷脂酰丝氨酸
乙醇胺
脑磷脂
胆碱
卵磷脂
三、脂类代谢与蛋白质代谢间的相互联系
糖、脂类、蛋白质在能量代谢上的联系
一般情况下,供能以糖、脂为主,并尽量节约蛋白质的消耗。 机体摄取的食物中,一般以糖类为最多,占总热量的50%-70%; 脂肪摄入量在10%-40%内变动,是机体储能的主要形式; 而蛋白质是机体内细胞最重要的组成成分,通常无多余储存。
糖、脂类、蛋白质在能量代谢上的联系
大学生物化学课件物质代谢的联系和调节
肝内脂酸β-氧化极为活跃 肝是酮体生成的主要器官。 (3)肝是合成脂蛋白的主要场所 合成VLDL, 脂肪肝 (肝、小肠和脂肪组织是TG合成的主要场所) (4)肝是胆固醇代谢的主要器官, 胆固醇的生成,转变为胆汁酸 (p164, 166) (5)肝是血浆磷脂的主要来源
(3)肝在蛋白质代谢中的作用
1. 合成多种血浆蛋白质
(四)共同代谢池
体外摄入的营养物或体内各组织细胞的代谢物, 只要是同一化学结构的物质,在进行中间代谢 时,不分彼此,参加到共同的代谢池中参与代 谢,机会均等。 葡萄糖、 氨基酸
(五)ATP是机体能量利用的共同形式 (六) NADPH是合成代谢所需还原当量
第二节 物质代谢的相互联系
一、在能量代谢上的相互联系
全部清蛋白、凝血酶原、纤维蛋白原、Apo A、B、C、 E,部分a1, a2, β球蛋白。
2. AA合成与分解的主要器官。
3. 生成尿素的器官。 肝昏迷氨中毒
(4)肝参与多种维生素和辅酶的代谢 (略)
1. 肝在脂溶性维生素吸收和血液运输中的作用 胆汁酸参与维生素A,D,E,K的吸收。 血液中的运输:视黄醇结合蛋白 维生素D结合蛋白
(二)糖代谢与AA代谢的联系
1. 糖
NEAA (12种)
2. AA 糖 (18种,糖异生,除Leu, Lys)
必需AA 生糖AA 生酮AA 生糖兼生酮AA
(三)脂类代谢与AA代谢的相互联系
1. AA CH3CO-ScoA
FA、胆固醇
2. AA 是合成PL的原料 丝AA、乙醇胺、甲硫AA、胆碱(p160) 肉碱(β-氧化,p156)
饥饿:脂肪动员,脂肪组织分解TG为甘油和FA,释放入血。
6 . 肾:
糖异生、糖酵解、酮体生成 肾髓质,无线粒体,只能酵解供能 肾皮质,主要利用FA、酮体供能
(3)肝在蛋白质代谢中的作用
1. 合成多种血浆蛋白质
(四)共同代谢池
体外摄入的营养物或体内各组织细胞的代谢物, 只要是同一化学结构的物质,在进行中间代谢 时,不分彼此,参加到共同的代谢池中参与代 谢,机会均等。 葡萄糖、 氨基酸
(五)ATP是机体能量利用的共同形式 (六) NADPH是合成代谢所需还原当量
第二节 物质代谢的相互联系
一、在能量代谢上的相互联系
全部清蛋白、凝血酶原、纤维蛋白原、Apo A、B、C、 E,部分a1, a2, β球蛋白。
2. AA合成与分解的主要器官。
3. 生成尿素的器官。 肝昏迷氨中毒
(4)肝参与多种维生素和辅酶的代谢 (略)
1. 肝在脂溶性维生素吸收和血液运输中的作用 胆汁酸参与维生素A,D,E,K的吸收。 血液中的运输:视黄醇结合蛋白 维生素D结合蛋白
(二)糖代谢与AA代谢的联系
1. 糖
NEAA (12种)
2. AA 糖 (18种,糖异生,除Leu, Lys)
必需AA 生糖AA 生酮AA 生糖兼生酮AA
(三)脂类代谢与AA代谢的相互联系
1. AA CH3CO-ScoA
FA、胆固醇
2. AA 是合成PL的原料 丝AA、乙醇胺、甲硫AA、胆碱(p160) 肉碱(β-氧化,p156)
饥饿:脂肪动员,脂肪组织分解TG为甘油和FA,释放入血。
6 . 肾:
糖异生、糖酵解、酮体生成 肾髓质,无线粒体,只能酵解供能 肾皮质,主要利用FA、酮体供能
《生物化学》全套PPT课件
研究对象
生物大分子(蛋白质、核酸、多糖等 )及其相互作用;生物小分子(氨基 酸、脂肪酸、糖类等)及其代谢;生 物体内能量转化与传递等。
2024/1/26
4
生物化学发展历史及现状
发展历史
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生物化学逐渐从生理学和有机化学中独立出来,成为 一门独立的学科。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生物化学的研究领域和深度不断 拓展。
胆固醇的生理功能
胆固醇在体内具有多种生理功能,如参与胆汁酸的合成、 构成细胞膜、合成类固醇激素和维生素D等。
胆固醇代谢异常与疾病
胆固醇代谢异常可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如高胆固醇血症 、动脉粥样硬化等。因此,维持胆固醇代谢平衡对于预防 和治疗相关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26
06 基因表达调控与疾病关系
2024/1/26
入三羧酸循环彻底氧化分解,释放大量能量。
2024/1/26
03
甘油代谢途径
甘油在体内可转化为磷酸二羟丙酮,进而进入糖酵解途径分解产生能量
,或转化为葡萄糖等供能物质。
24
磷脂代谢途径探讨
磷脂的合成与分解
磷脂合成主要发生在肝脏和肠黏膜细胞中,以甘油二酯为骨架,通过CDP-甘油二酯途径 合成不同种类的磷脂。磷脂的分解则通过磷脂酶的作用,水解生成甘油、脂肪酸和磷酸等 产物。
2024/1/26
三级结构
整条肽链中全部氨基酸残 基的相对空间位置,包括 结构域、超二级结构等。
四级结构
由多个具有独立三级结构 的亚基组成的复杂空间结 构。
10
蛋白质功能多样性
催化功能
作为酶催化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
运输功能
如载体蛋白,血红蛋白运输氧气等。
营养功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0
5.蛋白质理化性质 (1)两性解离与PI (2)高分子沉淀:蛋白质在溶液中析出的现象 →沉淀。(盐析等) (3)变性:因理化因素、空间结构的破坏,理 化性质改变,功能消失。a.可逆变性;b.不可逆变 性。 (4)凝固:变性蛋白质再加温,使其在强酸, 强碱中均不溶。 (5)呈色反应:茚三酮(蛋白质、aa反应)、 双缩脲反应(仅蛋白质反应)。
.
7
蛋白质一级结构及高级结构
概念:一级结构:
aa在肽中的排列顺序为蛋白质一级结构,
以肽键维系。一级结构的差异是指,aa组成的种类、
数量及排列顺序的不同。
二级结构:
蛋白质分子中某段肽链,主链骨架原子的
相对空间位置。即重复、周期性,有规律的空间构
象,主要包括α螺旋、β折叠,β转间与无规则卷曲。
两个或三个具有二级结构的肽段在空间上
酸属支链氨基酸。
.
13
第二章 核酸的结构与功能化学
大纲要求: 1.核酸的细胞分布、分类及功能。 2.核酸的元素组成,碱基、核苷及核苷酸 的结构及其缩写符号。 DNA与RNA组成的
异同,环化核苷酸。
3.核酸的一级结构、空间结构与功能。 4. DNA的变性及其应用-复性及杂交。
.
14
1.核酸的细胞分布、分类及功能
形成的一个具有特殊功能的空间结构,称Motif
.
8
三级结构: 一条多肽链中所有原子在三维空间的整 体排布为三级结构,相距较远aa侧链间的相互作 用, 主要通过:离子键、疏水键、盐键、二硫键、 氢键。范德华力维系。
四级结构: 由二条肽链以上多肽主连构成,每条肽 链具有独立的三级结构,每条肽链称为一个亚基, 各亚基间以非共价键维系,称四级结构。单独亚 基无生物学活性,通常各亚基之间以疏水键,范 德华力、氢键、离键维系。
胞中含量最丰富的高分子有机化合物
[蛋白质的功能]
①催化②调节③收缩和运动④转运⑤营养和储存
⑥防御⑦支持和保护
[结构]:
[分类]:
①非极性aa:甘、丙、缬、亮、异亮;苯丙、脯
②极性、中性aa:苏丝、酪、色(含苯环)、半
胱、蛋(含S)、天冬酰胺、谷氨酰胺
③酸性aa:天冬、谷
④碱性aa :精、赖、组
.
5
2 .掌握蛋白质元素组成特点;多肽链基本组成单位-L-α氨基酸;组成蛋白质常见的氨基酸的缩写符号
2 .蛋白质元素组成特点;多肽链基本组成单位-L-α-氨 基酸;组成蛋白质常见的氨基酸的缩写符号
3. 肽键、多肽链一级结构和高级结构的概念 4. 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5.蛋白质的重要理化性质及其与医学的关系
.
4
1.蛋白质的重要性与20种氨酸结构和分类
蛋白质(Protein) 是生物体的基本组成成分,是细
生物化学辅导
2008.3.30
.
1
学习生化应注意的问题
• 基本概念要清楚
• 上课注意听讲,紧抓要点,整理好笔记
• 平时上网读课件,每周保证自学时间
• 要学会融会贯通,对相关的代谢知识, 找到它们彼此的内在联系,共性和差异 区别。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记忆。
.
2
一、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
蛋白质结构与功能 核酸的结构与功能 酶
.
11
蛋白质变性是由于 A. 蛋白质的一级结构的改变 B 蛋白质亚基的解聚 C 蛋白质空间构象的破坏 D 辅基的脱落
E 蛋白质水解
答案:[C] [评析]: 本题考点:蛋白质变性的概念
在某些理、化因素作用下,使蛋白质特定的空间构象破坏,导 致 其理化性质改变、生物学性质改变,称为蛋白质的变性作用。 一般认为蛋白质变性主要发生二硫键和非共价键破坏,即空间构象 的破坏并不涉及一级结构的改变。
.
9
4.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关系 (1)一级结构是空间结构的基础。故一级结 构相似的肽与蛋白质,空间构与功能相似,如 一级结构中重要的aa缺失或替换,导致影响空 间构象与生理功能(分子病,Hb,β链6谷→ 缬,镰刀状红细胞贫血)。 (2)空间结构与功能的关系:空间结构的改 变或破坏,可使蛋白质的功能改变或消失(核 糖核酸酶),如蛋白质变性时,空间结构破坏 ,功能↓。
组成蛋白质的主要元素:
碳(50%-55%)、氢(6%-8%)、氧(19%-24%)氮(13% -19%)。其中各种蛋白质的含氮量极为相近,平均约占 16%。
氨基酸缩写符号:略
.
6
氨基酸的理化性质 ①PI,两性解离 概念: ②紫外吸收:280nm(色、苯、酪) ③颜色反应、“茚三酮”570nm
3. 掌握肽键、多肽链一级结构和高级结构的概念 [肽] 概念:2个aa之间 →以酰胺缩合,此酰胺键称为 肽键。-CONHC肽链:有方向性自N→C,链内的aa叫残基。 生物活性肽:10肽以内为寡肽,MW. 1万以内为多 肽,以上为蛋白质。 肽类激素:谷胱甘肽、心钠素等
.
12
下列各类氨基酸中不含必需氨基酸的是
A、碱性氨基酸
D、含硫氨基酸
B、芳香族氨基酸
E、酸性氨基酸
C、支链氨基酸
答案:[E] [评析]: 本题考点:1)必需氨基酸种类。 2)题中所指各类氨基酸中具体包括哪几 种氨基酸。
必需氨基酸包括:缬、亮、异亮、苏、赖、蛋、苯丙、色,八种。 酸性氨基酸包括谷氨酸和天冬氨酸,其中不含以上八种必需氨基酸中的任 何一种。其它,如:碱性氨基酸中包括赖氨酸;芳香族氨基酸中包括苯丙 氨酸和色氨酸;必需氨基酸中的蛋氨酸属含硫氨基酸;其余几种必需氨基
2.核酸的元素组成,碱基、核苷及核苷酸的结
构及其缩写符号。 DNA与RNA组成的异同,环
化核苷酸。
碱基:A、G、C、T、U 磷酸:P
核糖:脱氧核糖、核糖
核苷:糖苷键
核苷酸:3´,5 ´磷酸二酯键
Hale Waihona Puke DNARNA碱基
AGCT
AGCU
核糖
脱氧核糖
核糖
磷酸
P
P
.
15
3. 一级结构,空间结构与功能 [DNA] (1)核苷酸在多核苷酸链上的排列顺序为一级结 构。 (2)DNA双螺旋结构,以碱基互补配对和碱基堆 积力来维持。 (3)高级结构:形成超螺链,核小体→染色体。
三、遗传信息传递 DNA生物合成 RNA生物合成
二、物质代谢 糖代谢
蛋白质生物合成 基因表达调控
脂代谢-磷脂、胆固醇及脂蛋白 氧化磷酸化 氨基酸代谢 核苷酸代谢
四、器官和组织生物化学 血液生化 肝的生化
物质代谢与调节(本科需读教材第
十五章细胞信息转导)
.
3
第一章 蛋白质结构与功能
大纲要求:
1.蛋白质对生命的重要性, 20种氨基酸的化学结构和分 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