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第一课 第一框
哲学第一课高中教案
![哲学第一课高中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1fb3d6d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be.png)
哲学第一课高中教案在高中的哲学教育中,第一课往往承担着引导学生入门的重要角色。
它不仅要激发学生对哲学的兴趣,还要为他们揭示哲学思考的基本方法和价值。
以下是一个哲学第一课的教案范本,旨在帮助教师有效地展开教学活动。
##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哲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
2. 引导学生认识哲学思考的重要性和实用价值。
3. 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4. 激发学生对哲学问题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 教学内容### 哲学是什么?- 定义哲学:哲学是对人类存在、知识、价值等问题的根本思考。
- 哲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哲学是对世界和人生的深刻理解,它与科学、宗教、艺术等领域相互影响。
### 哲学的历史- 简介西方哲学的发展历程:从古希腊哲学家如苏格拉底、柏拉图到现代哲学家如康德、尼采等。
- 简介东方哲学的特点:儒家、道家、佛家等思想流派的影响。
### 哲学的主要分支- 形而上学:探讨存在的本性和宇宙的根本原理。
- 伦理学:研究行为的道德性,人应该如何生活。
- 知识论:分析知识的来源、结构和限制。
- 政治哲学:思考国家、政府、法律和公民权利等问题。
### 哲学的价值- 提升思维能力:哲学训练人们清晰、逻辑地思考问题。
- 增强自我认知:哲学帮助人们理解自己的信念和价值观。
- 促进社会进步:哲学为解决道德、政治和社会问题提供指导。
## 教学方法- 讲授与讨论相结合:通过讲授基本概念,然后引导学生参与讨论。
- 案例分析:选取经典哲学问题或历史案例,让学生分析和讨论。
- 小组合作:鼓励学生小组合作,共同探讨哲学问题。
## 教学过程1. 引入话题:通过提问或视频短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他们对哲学的兴趣。
2. 讲授基础知识:系统介绍哲学的定义、历史和主要分支。
3. 案例分析:选择一个简单的哲学问题,如“什么是正义?”让学生分组讨论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4. 小组分享:每个小组选出代表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并进行全班交流。
人教版必修4:第一课_第一框_生活处处有哲学课件[1]2
![人教版必修4:第一课_第一框_生活处处有哲学课件[1]2](https://img.taocdn.com/s3/m/1ec26e0e763231126edb1117.png)
哲学对具体科学的反作用:为具体科学 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比较
研究 对象
哲学
整个世界以及人与 世界的关系
具体科学
世界某一具体领域的 规律和奥秘
区 任务 别
作用
揭示整个世界变化发 展的一般规律
揭示世界某一特定领 域的特殊规律
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 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 界提供方法论指导 世界提供具体方法指导 ①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总结,具体哲学是哲 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 ②哲学反过来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
事物是一分为二的,具 有两重性。
生活
高二选课
哲学 一切从实际出发 全面地、联系地看问题
从以上材料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结论1:生活处处有哲学。
“鉴于世界几千年的文明,鉴于世界若干万亿人 中,只有伟大的文明古国——中国,诞生了天才 的杞人,他是有文字记载以来第一个对我们居住 的星球及其环境问题具有忧患意识的人,他以杞 人忧天这样的哲学观念来把握我们的世界,两千 多年过去了,他的理念已经家喻户晓,无愧于伟 大的预言家这个称号。他的形象,包括他著名的 忧郁,将继续影响我们这个社会” ——美国《名人》杂志编辑福尔顿
为什么要学哲学呢?
2、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1)哲学的本义
是爱智慧或追求智慧。
【本义】Philosophy源自希腊的西方学术名词翻译。
Philo + sophia = Philosophy
爱 + 智慧 =爱智慧/思考的乐趣。
结论:
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
请你也探究世界,思考人生,并留下你的思想印记, 总结几句富有哲理的佳句?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高二哲学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高二哲学第一章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dce05a98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4243e6c.png)
高二哲学第一章知识点总结第一节:哲学的定义与特点1. 哲学的定义:哲学是对世界、人生、价值等问题进行深刻思考和探讨的学科,通过理性和系统的思维方式来探究世界的本质和规律。
2. 哲学的特点:哲学是一种普遍性的、理论性的思考方式,它具有持续性、全面性、系统性和深刻性的特点。
哲学思考所涉及的范围极为广泛,内容包括自然、社会、人类、宇宙等领域。
第二节:哲学的产生与发展1. 哲学的产生:哲学是人类思维发展的产物,它的产生是人类对世界和人生问题进行思考的结果。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文明都产生了各自的哲学思想。
2. 哲学的发展:哲学的发展是一个渐进和不断深化的过程,从古代的哲学思想到现代哲学,经历了古希腊哲学、中世纪哲学、文艺复兴和启蒙时代等阶段,每一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贡献。
第三节:哲学的研究对象1. 哲学的研究对象:哲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宇宙、自然、社会、人类、价值、精神、存在等各个领域,哲学的研究对象极为广泛,包揽了一切人类思维能够涵盖到的领域。
2. 哲学的研究方法:哲学的研究方法包括逻辑推理、分析、综合、批判等方法,哲学研究的方法是以理性和系统的思维方式为基础的。
第四节:哲学的基本问题1. 什么是世界本质问题:哲学关注世界和宇宙的结构、本质和规律,探讨世界的起源和本质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之一。
2. 什么是人生意义问题:哲学思考人生的意义、价值和目的,探寻人生的意义是哲学思考的另一个重要问题。
3. 什么是真理问题:真理是哲学的核心问题之一,哲学一直在探讨什么是真理以及如何达到真理。
4. 什么是道德问题:道德问题是哲学关注的又一重要问题,探讨什么是好与坏、正义与非正义以及人类应当如何行为等道德问题。
第五节:哲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1. 哲学与自然科学的关系:哲学与自然科学关系密切,哲学的基本问题与自然科学领域有重叠和交叉之处,哲学在一定程度上为自然科学提供了理论基础。
2. 哲学与社会科学的关系:哲学与社会科学也有着密切的联系,哲学对于社会科学提供了基本的价值观和方法论。
第一课第一框生活处处有哲学
![第一课第一框生活处处有哲学](https://img.taocdn.com/s3/m/6d610c26915f804d2b16c1b7.png)
• • • •
A、哲学的产生是由人自己臆造的 B、哲学的产生和发展有赖于人们的思考和实践 C、哲学有利于认识世界 D、哲学有利于改造世界
(不定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
• B、哲学智慧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 动中产生的 • C、哲学智慧是从人们的主观情绪中凭空产生的 • D、哲学智慧是在处理人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实践 中产生的
1.如果一个人不知道宇宙的性质,没有 对自然和社会的正确认识,就不能享受 快 乐 , 这 是 因 为 A. 只有对客观世界的正确认识才能指导 人们正确地改造世界和对待人生 B.只有哲学才能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 C.幸福生活来源于对自然界的正确认识 D. 只要形成对社会的正确认识,就能促 进社会生活的进步 【 A 】
【全书基本框架】
辩证的唯物论
辩证唯 物主义 哲学 马克思 主义哲学 唯史观
历史唯 物主义
价值观
人生观
一般到个别
整体与部分
第一单元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第一课
美好生活的向导
你能说出一些你所了解的哲学家吗? 对于这些哲学家,你了解他们的思想吗?
•走进哲学
苏格拉底
亚里士多德
• • • •
A、没有哲学就没有生活 B、爱哲学能使人同神同在 C、哲学能使人洁净灵魂,能正确地对待生活 D、爱生活就是爱哲学
4、自从人类有了思想以来就提出了许多关于世界、 宇宙、人等的问题,仅就“世界的起源”这一问题, 就有诸如:“世界是由水构成的”、“宇宙是一团燃 烧的火”等不同的说法,由此而形成了不同的哲学思 想。这说明( )
(2)、从哲学作为世界观最基本的功能 哲学的任务是指导人们正确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 界
高二政治《哲学常识》第一课1.2.1、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高二政治《哲学常识》第一课1.2.1、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https://img.taocdn.com/s3/m/75f81b6a79563c1ec5da71a1.png)
高二政治《哲学常识》第一课1.2.1、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重点〗意识的本质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难点〗⑴宗教是客观世界在人们头脑中虚幻和歪曲的反映。
⑵抽象思维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⑶关于未来的正确判断和预测也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素质要求〗知识方面:识记:宗教观念的本质。
理解:①意识的概念。
②分析意识的不同类型,说明意识根源于物质,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能力方面:通过对意识的三种类型的分析及对其进行的概括,让学生体会哲学的思维要求,重点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和比较能力。
觉悟方面:⑴通过关于宗教本质的教学,进一步进行无神论的教育。
⑵通过对“人们关于未来的正确判断和预测”的分析,进行社会主义信念的教育。
【重点解决办法】1、“宗教是客观世界在人们头脑中虚幻和歪曲的反映”、“抽象思维是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关于未来的正确判断和预测也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这既是重点也是难点。
因为,第一,它是理解本框题中心观点 "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的障碍。
由于学生易把 "反映"理解为"直观"的等同,因此,从直观上找 "鬼神"、"抽象思维"和"未来"等同的客观事物,这当然找不到。
第二,认清宗教的本质有助于进一步树立唯物主义,克服有神论。
讲解时,可通过课本书-P,。
的小体字,以学生已有的体验为基础,说明"宗教"可抓住"玉皇大帝的外貌酷似汉族人,上帝的外貌象西方人,可见人是按照自己的形象去创造神的"、"宗教观念可以在客观世界找到某种原型。
从而理解"反映"的含义。
应主要分析为什么是 "事物在人脑中虚幻的歪曲的反映"揭示宗教本质。
后两句的教学可参考后面的教案。
高二政治《哲学常识》 第一课 第一节 人们的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人教版
![高二政治《哲学常识》 第一课 第一节 人们的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ff8fe070cc7931b764ce155d.png)
高二政治《哲学常识》第一课第一节人们的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人教版【本讲教育信息】一. 教学内容:《哲学常识》第一课第二节人们的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第一框: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第二框: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二. 重点、难点:(一)重点:第一框:意识的本质是本框学习重点。
因为把握了意识的本质能够深刻地说明意识依赖于物质,物质决定意识。
进一步证明了世界的本质不是意识而是物质。
第二框:“为什么对同一客观事物的反映会出现正确与错误的差别”是本框学习重点。
这是因为理解了这一点就容易理解“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观点,且对学生有较强的教育意义。
(二)难点:第一框:1. “宗教是客观事物在人们头脑中虚幻的歪曲的反映”是本框的一个难点,因为宗教信仰的神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把它看作“是客观事物的反映”学生在理解上存在困惑。
2. “抽象思维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也是本框的一个难点,因为抽象思维的内容在直观上是找不到的,学生很难理解。
3. “关于未来的正确判断和预测也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也存在着理解上的障碍,把没有发生的事情看作“反映”学生难于接受。
第二框:“意识为什么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是本框的学习难点,因为教材并没有充分揭示。
三. 具体内容:(一)学习目标:第一框:理解意识概念,能够对不同类型的意识进行具体分析,指出其内容根源于物质,是物质的反映。
第二框:理解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形成正确反映与错误反映的主观原因。
(二)学习提纲:第一框:1. 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1)从意识的起源看,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2)从意识的本质看,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①正确的思想意识与错误的思想意识都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②具体感觉与抽象思维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③人们对现状的认识、对过去的思考、对未来的预测、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第二框:2. 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1)实践证明: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
哲学第一课复习题
![哲学第一课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3dceb223ccbff121dd36836a.png)
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第一框题生活处处有哲学(一).哲学就在我们身边1、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2、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二).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1、哲学的本义:哲学的本义是爱智慧或追求智慧,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
所以,这样的学问当然会使人生活得更美好。
2、哲学的任务:指导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思想工具,第二框题关于世界观的学说(一)、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1、哲学的含义哲学就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2、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1)、二者的区别。
①含义不同: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哲学则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
②世界观人人都有.但一般人自发形成的世界观还不等于哲学。
哲学是哲学家依据一定的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把不自觉的、不系统的世界观加以理论化、系统化而形成的思想体系。
它同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产生的零散的不自觉的世界观,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因此,我们既反对把哲学简单化。
把零散的、不自觉的世界观当做哲学学说,也反对把哲学神秘化.认为哲学只是哲学家的事情。
(2)二者的联系。
哲学以世界观为内容。
世界观以哲学为最高表现。
哲学与世界现的研究对象都是整个世界。
3、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1)什么是方法论?人们关于世界是什么、怎么样的根本观点是世界观,用这种观点作指导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就成了方法论(2) 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如图所示:人们对整个世界世界观总的看法根本观点用来观察问题、处理问题统一哲学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根本原则方法论根本观点(二)、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1、具体知识的内容自然知识物理、化学、生物等具体知识:社会科学知识文艺、伦理、经济学、政治等思维知识心理学、逻辑学2、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1) 哲学与具体科学是一般与个别、共性与个性的关系(2)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
高二哲学知识点框架第一课
![高二哲学知识点框架第一课](https://img.taocdn.com/s3/m/f1f550ca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9e.png)
高二哲学知识点框架第一课哲学是一门探索人生和世界的学科,通过对人类思维和存在的研究,探讨人类的本质、宇宙的起源、道德的准则等深层次问题。
作为高二学生,了解哲学的基本知识点,可以拓宽视野,提高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为你介绍高二哲学知识点框架的第一课。
首先,我们来了解哲学的起源和定义。
哲学源自希腊语“φιλοσοφία”,意为“爱智慧”。
它通过理性思考,试图寻找人生和世界的真理。
哲学是一种批判性的思考方式,不仅仅关注现象背后的本质,还追问问题的意义和价值。
第一部分:知识论知识论是哲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知识的本质、来源和范围等问题。
以下是几个知识论的基本概念:1. 知识和信念:知识是经过严密推理或验证的信念,它具有真实和合理的特性。
信念是主观的,可能是真实的也可能是虚假的。
2. 知识的来源:知识可以通过经验和理性获得。
经验是通过感知和观察得来的,而理性是通过推理和思考得出的。
3. 三种知识理论:经验主义认为知识来源于经验,理性主义认为知识来源于理性,而合乎理性的信念则是基于经验和理性的结合。
第二部分:形而上学形而上学是哲学的另一个重要分支,研究存在的本质、实体的属性和关系等问题。
以下是几个形而上学的基本概念:1. 本体论:本体论研究实体的本质和存在方式。
常见的本体论问题包括:什么是实体?它们的属性和关系是如何定义的?2. 存在与实在:存在指的是实体的存在状态,可以分为实在和虚构。
实在是指真实存在的实体,虚构是指只存在于想象中的实体。
3. 物质与精神:物质是指具有质量和占据空间的实体,精神是指意识和思维等非物质的实体。
形而上学研究它们的关系和属性。
第三部分:伦理学伦理学是哲学的又一个分支,研究道德的原则、价值观和行为准则等问题。
以下是几个伦理学的基本概念:1. 伦理学的分类:伦理学可以分为规范伦理学和描述伦理学。
规范伦理学研究道德准则和价值观,描述伦理学研究实际行为和社会规范。
2. 道德相对主义与道德绝对主义:道德相对主义认为道德标准相对而言,不同文化和个人可以有不同的准则;道德绝对主义认为道德标准是普遍存在的,适用于所有人。
2019-2020学年人教版政治必修四同步练习:第一课 第一框 生活处处有哲学 Word版含解析
![2019-2020学年人教版政治必修四同步练习:第一课 第一框 生活处处有哲学 Word版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421787e96529647d2728527a.png)
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第一课 美好生活的向导第一框 生活处处有哲学课后篇巩固提升随堂巩固训练一、选择题1.远古时期,人类与山川、鸟兽以及草木为伍,敬畏和依赖大自然,认为只有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和谐相处,才能“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从而逐步形成了“天人合一”理念。
这表明( )A.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B.认识世界、办好事情需要哲学智慧C.哲学是从人的头脑中凭空产生的人类与山川、鸟兽以及草木为伍,敬畏和依赖大自然”,讲的是人类的生产生活实践,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了“天人合一”理念,表明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A项符合题意;B项与题意不符;C项说法错误;哲学思维并不都是人类的情感体验,D项说法错误。
2.面对频繁发生的地震,人们不可避免地思考一系列带有哲学性质的问题:为什么会发生地震?人们能否遇到地震?如何把地震的损失降至最低?这表明( )A.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B.实践活动是为了适应哲学发展的需要C.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自然面对频繁发生的地震,人们不可避免地思考一系列带有哲学性质的问题”,这表明哲学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D项符合题意;A、C两项与题意不符;B项颠倒了哲学与实践活动的关系。
3.学习了《生活与哲学》之后,同学们的视野开阔了,思维更加科学、活跃。
以下是几位同学学习之后的感受,其中正确的是( )①哲学并不神秘,哲学就在我们身边 ②哲学比较神秘,一般人是不能掌握的 ③哲学博大精深,需要在实践中去理解和应用 ④哲学学好了,其他学科自然也就学好了A.①④B.②③D.①③,只要留心思考,就会发现它与我们的生活、与我们置身于其中的自然和社会密切相关,它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影响着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①正确,排除②;哲学理论抽象,需要在实践中理解和应用,③正确;④说法绝对。
4.马克思认为,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是“文化的活的灵魂”。
亚里士多德认为,哲学应追求“头等智慧”。
第一课第一框-我与社会-课件-(共22张PPT)
![第一课第一框-我与社会-课件-(共22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b9931b4a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882ad4b.png)
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了各种社会关系。
1: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1)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2)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3)个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
我们在社会中生活,吃别人种的粮食, 穿别人缝的衣服,住别人造的房子,生 病了还可以找医生。我们的衣食住行用 等都要从社会中获取;我们的大部分知 识都是通过别人所创造的语言,由别人 传授给我们的。社会不仅教会了我们各 种生活技能,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生存 和发展所必需的物质和精神生活产品。
一员
个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
2:说说社会关系主要包括哪些?
从不同的角度,根据不同的标准, 可以将社会关系分为不同的类型。从 社会关系建立的基础可以分为血缘关 系、地缘关系和业缘关系。
课堂总结
感受社会生活
我 与
我们的社会生活绚丽多彩
我们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 越丰富、深刻
社
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份是通过社会关系确 定的
我们的假期已经结束了,这个 暑假中,你印象深刻的事吗?与 同学分享一下。
第一课 丰富的社会生活 第一节 我与社会
你说我说:
说说你对社会生活有哪些感受?
随着身体的成长、智力的发展、能力的 提高,我们的社会生活空间不断延展, 我们会与越来越多的人打交道,对社会 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认识越来越深 刻。
第一课第一框哲学的智慧练习题
![第一课第一框哲学的智慧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95f3ca2d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011327a.png)
哲学与人生第一课第一框题哲学的智慧知识点巩固一、填空题。
1.哲学的起源是什么?哲学起源于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对各种问题的追问和思考。
哲学是在人们世界和世界的实践活动中形成的。
2.什么是世界观?为什么说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理论体系?(1)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看法和观点。
(2)人们在日常生活和社会实践中所形成的世界观通常是不自觉的、零散的,缺乏理论性和系统性。
哲学则把人们自发形成的世界观,以的形式加以抽象和概括。
3.什么是哲学?(1)哲学是热爱智慧、追求智慧的学问,是一门从总体上把握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学问。
(2)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是的方法论,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3)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
4.哲学与具体科学知识是什么关系?(1)具体科学揭示的是自然、社会和思维某一的规律,哲学对具体科学进行概括和升华,从中抽象出最一般的本质和最的规律。
(2)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哲学从不断发展的具体科学中概括出的结论。
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和的指导。
二、单项选择题1.古希腊文“哲学”一词由“爱”和“智慧”组成;在古汉语中,“哲”具有“智慧”“贤明”等含义。
下列说法没有揭示出哲学本义的是()A.哲学是从总体上把握世界本质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智慧之学B.哲学是“文化的活的灵魂”C.哲学都是正确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D.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2.人生处处有哲学,人生发展需要哲学指导。
这是因为哲学()A.产生于哲学家的思考和智慧B.能对所有人生问题做出解释和提供解决方案C.能够引导人们深刻思考人与世界的关系D.可以代替各门具体科学解决具体问题3.“几十年的经验使我深刻体会到,学点哲学的确可以使人做事情少犯错误,做研究少走弯路。
”这是“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李振声的感悟。
下列观点与此相一致的是()。
A.哲学是各门具体科学的基础B.哲学是人类对某一具体领域规律的概括C.哲学与各门具体科学相互影响、相互决定D.哲学具有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功能(二)理解说明题1.爱因斯坦说过:“哲学要是不同科学接触,就会变成一个空架子;科学要是没有哲学,就是原始的混乱的东西。
高2015级17、20班生活与哲学第1课第1框课件
![高2015级17、20班生活与哲学第1课第1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9755f5ff705cc1754270941.png)
(一)哲学就在我们身边
人 类
认识世界
的
两
项
基
本
活 动:
改造世界
生 产 实
变 革 社
践会
关
科系
学的
实实
验践
哲 学 上
自然界
物质世界 人类社会
客观 世界
讲
的
整 个 精神世界 思维和意识等
世
主观 世界
界
这与我们说的通常意义上的世界是有所不同的。
1、哲学的产生
【名人名言理解】
“人在怎样的程度上学会改变自然界,人的智 力就在怎样的程度上发展起来。”--恩格斯
合作与探究2、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 活动,那么人类的实践活动, 能自发地产
生哲学吗? 你在抬头望天空时,你都思考了 哪些问题?为什么?
杞人忧天
春秋时,杞国有个人一天到 晚都在担心天会突然塌下来,地 会突然陷下去,这样自己会无处 安身。为此,他睡不着觉、吃不 下饭。当人们告诉他天是由大气 组成,不可能掉下来时,他又担 心起太阳、月亮、星星是否会落 下来,砸破自己的头。
(1)哲学智慧不是从人们的头脑中凭空产 生的,哲学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的的。
(2)哲学智慧就在我们思考问题、 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产生的,也就 是说,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 践活动——哲学的来源。
哲学的来源。
随堂练习1、恩格斯的名言:“人在怎样 的程度上学会改变自然界,人的智力就在
【课前预习】
1、哲学的来源是什么? 见课本P4-5 2、哲学的本义、功能、任务各是什么? 见 课本P6 3、怎样理解 “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 的艺术”? 见课本P5-6 4、生活实践与哲学的关系如何? 见课本P4-6
哲学第一课第一框
![哲学第一课第一框](https://img.taocdn.com/s3/m/2473ee244a7302768e9939a8.png)
答案很简单:把那个最胖的扔下去!
追寻生活智慧感受哲学之光
一位先生收了两个学生。一天 傍晚,先生给每个学生一个铜钱, 说:“你们立刻买样东西,把这间 黑暗的房子完全装满。”
一个学生买了许多干草,满满 地塞满了一屋子。先生摇摇头,叹 了口气。
另外一个学生买了一支蜡烛, 点燃蜡烛,整个屋子一片光明。先 生笑了:“这是装满屋子的最好的 方法。”
注意:哲学有正确和错误、科 学和非科学之分,哲学不一定 都是正确的、科学的。
苏格拉底
柏拉图
亚里士多德
毕达哥拉斯
卢梭
笛卡尔
叔本华
尼采
黑格尔
康德
杜威
萨特
马克思
胡塞尔
罗素
毛泽东
2、哲学的意义:
斗转星移,春秋变换,我们仰望苍穹:时间有没 有开始?空间有没有尽头?宇宙由何而来?万物从何 而生?
中国的老子说:宇宙至大无外,至小无内;
关于古希腊最早的哲学家泰勒斯,有一则广 泛流传的故事。
有一回,他走在路上,抬头仰望天的星象, 如此入迷,竟然不小心掉进了路旁的一口井里。 这情景被女仆看见了,便嘲笑他只顾看天而忘 了地上的事情。女仆的嘲笑也许不无道理,不 过,泰勒斯回答她说,在无限的宇宙中,人类 的活动范围是如此狭小,忙于地上的琐事而忘 了看天是一种更可笑的无知。
思考:哲学的智慧 产生于人类的实践 活动。那么人类在 实践活动中能自发 地产生哲学吗?
柏拉图:“惊讶,这尤 其是哲学家的一种情绪。 除此之处,哲学没有别 的开端。”
亚里士多德:“思维是 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
你在抬头望天 空时,你都思考
我
了哪些问题?为 抬
什么?
头
第一课第一框Microsoft Word 文档
![第一课第一框Microsoft Word 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0a4596d350e2524de5187e61.png)
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第一框题生活处处有哲学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识记:(1)哲学的含义◇理解:(1)哲学就在我们身边◇分析:(1)联系身边的生活分析其中的哲学思想2、能力目标:(1)通过对身边的哲学的分析,培养通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2)通过对哲学思想的历史渊源的分析,培养跨学科的综合能力(4)通过对身边生活事例、哲理故事、哲学家观点的体悟,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对哲学的产生、哲学与生活的关系的分析,增强我们对哲学的体悟和思想认同二、【重点、难点】:1、哲学与爱智之学2、哲学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产生于人们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三、【整体感知】:通过本课学习,同学们将从生活中的哲学思想人手,体验哲学与我们生活的密切联系,进而了解哲学概念,为开始全书的学习做好思想准备。
四、【方法点津】:(1)运用比较法,理解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
(2)运用辩证的方法,全面地理解哲学与具体知识的关系。
(3)利用网络平台,搜集、整理哲理故事。
(4)理论联系实际,用科学的世界观自觉地指导学生的学习。
五、【课文导语】:人和动物不同。
动物只是本能地“活着”,而人的生活应该是经过思考、有明确目标和意义的生活。
人们要想生活得有意义、有价值,就应该对自己生活其中的世界和生活本身进行审视和思考。
为此,我们不仅需要具体科学知识,还需要哲学知识。
哲学和我们的生活是什么关系?什么是哲学?哲学研究什么?哲学和具体科学是什么关系?了解这些问题,可以使我们走进哲学,自觉地追求智慧,创造更美的人生。
一、生活处处有哲学(一)、哲学就在我们身边◇课堂探究:(1)在排名问题上,人们的看法往往各不相同,这是为什么?(2)为什么我们应看到排名的“二重性”?(3)联系生活中类似的事例,谈谈生活与哲学的关系。
◇探究提示:(1)在排名问题上,人们的看法不同,主要是因为人们的思维方法不同。
(2)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要求我们一分为二地来看待。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课例《第一课第一框中学序曲》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课例《第一课第一框中学序曲》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a051e234aa00b52acec7ca97.png)
标,规划新生活,以积极的心态来面对新学校和新生活,
规划新未来,做一名合格的社会公民。
要从改变现在的自己开始。点滴行动,从当下开始!
㈢、课堂练习
课件展示作业题
㈣、课堂小结
同学们,“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中学生活的序
幕刚刚拉开,面对各种可能与挑战,我们要珍视当下,
把握机遇,从点滴做起,为明天而努力,同学们,加油!
通过学生分享新入学的感受,体验中小学的不同以
及即将迎来的中学生活,适应和应对各种变化,感受成 课例研究综
从现在开始,大家有了一个新的身份──中学生,
面对新的学校,新的生活,可能会有几分好奇,几分期
待,甚至几分迷茫。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进入初中
我们会面临哪些新的变化,我们又应该如何应对这些新
的变化,更好的度过初中生活。 学生依据问题分享自己的入学感受。教师引导学生
分享入学来的感受及见闻,从而导入本课课题。 ㈡、讲授新课 (一)新的起点 1.新的起点,新的开始 ⑴.活动:找不同 中学生活把我们带进一个别样的天地,一起来看看
不安,担心自己不够好,担心自己在集体中不够优秀,
担心辜负父母、老师对自己的期望。本课围绕“成长”、
“变化”、“梦想”这些关键词,展开对话,为学生开
启中学生活的序幕,引导学生体会成长的意味,并通过
不同阶段有其独特梦想的实现需要付出努力,努力可以有所改变。
七年级的学生理解此内容有一定的困难,但借助课件内
2.新的起点,新的变化 ⑴.展示图片。 成长中的每个阶段都有独特的意义。(中学时代有 什么独特价值和意义?)①中学时代是人生发展的一个 新阶段。这段时间并不是很长,却可以为我们的一生奠
哲学第一课第一框
![哲学第一课第一框](https://img.taocdn.com/s3/m/8747a72ecfc789eb172dc84e.png)
认识世界 活动中
人
对实践的追问 产生
本义
哲学
改造世界 对世界的思考
功能、任务
学法指导
(见学案)
《苏菲的世界(Sophie's world)》
——乔斯坦· 贾德(Jostein Gaarder)· 挪威
【简介】14岁的少女苏菲某天放学回家,收到了一封神秘的信—— “你是谁?世界从哪里来?” 从这一天开始,苏菲不断接到一些极不寻常的来信,世界像谜 团一般在她眼底展开。 在一位神秘导师的指引下,苏菲开始思索从古希腊到康德,从 祁克果到佛洛伊德等各位大师所思考的根本问题。 她运用少女天生的悟性与后天知识,企图解开这些谜团。然而, 事实真相远比她所想的更怪异、 更离奇„„ 《苏菲的世界》,即是智慧的世界,也是梦的世界。它将会唤 醒每个人内心深处对生命的赞叹与对人生终极意义的关怀和好奇。
结论:
哲学就在我们身边!
思考
人们的这些哲学思想、哲学智慧是 生来就有的么?如果不是,那么它是 从哪里来的?
1、哲学的产生
人类的两项基本活动: 一是认识世界; 一是改造世界。
改造世界
认识世界
世界: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
结论1:
哲学的智慧就在我们思考问题、解 决问题的过程中产生的,也就是说,哲学 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假如你是阿凡提你该如何回答?
阿凡提回答说:“我知道。世界的中心就在我的驴子 左前蹄的地方。”国王一听他这样说,气得暴跳如雷: “胡说,我不信!”阿凡提却不慌不忙地说:“您不信, 就请您自己去量一量吧,错了就罚我好了!”
探讨:阿凡提为什么能够战胜国王? (四人一组交流讨论)
中心与边缘是一对矛盾,换一句话说,没有边缘 就没有中心,中心只能与边缘相对而言,相比较而存 在。 要问世界的中心在哪儿,首先得确定世界的边缘 在何处,如果边缘不能确定,那么中心也就无法确定。 国王提出了世界的中心,却没有世界的边缘与之相对 立。正因为如此,阿凡提任意指定一处是世界的中心, 国王就毫无办法证明他的答案是错的。 哲理:矛盾双方互为存在的前提,矛盾的任何一 方,如果没有对方,也就没有自身,失去一方,另一 方也就不能存在。
哲学习题
![哲学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d35d7e14866fb84ae45c8d29.png)
《哲学常识》课后复习练习第一课第一框·一切从实际出发(生活处处有哲学)Ⅰ基础篇1.下列关于主观与客观关系的论述,正确的有A.主观决定客观,客观反作用于主观B.客观与主观的关系是物质与意识的关系在实践中的表现C.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D.主观与客观相统一还是相分离,是正确路线和错误路线在认识上的根本区别2.主观要达到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是因为A.我国的基本国情包括很多方面B.客观实际总是全面、丰富而又不断变化发展的C.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D.世界是客观存在3.反对从主观愿望出发,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达到主观符合客观,必须防止和反对A.从部分的事实出发B.主观主义、官僚主义、形式主义、教条主义、经验主义等错误意识C.以固定不变的眼光来看待客观实际D.“一刀切”、“一风吹”4.下列属于唯物主义思想的有A.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B.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C.天灾不由人,抗灾不由天D.不怕做不到,只怕想不到5.下列观点属于唯心主义的是A.我思故我在B.物是观念的集合C.世界末日就要来临,只有‘法轮功’能拯救人类D.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6.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斗争的基本点是A.物质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B.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是可知的,还是不可知的C.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还是意识的D.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还是分割孤立的7.青年学生要坚持唯物主义,必须努力做到A.坚持无神论,反对有神论B.了解国情,立足国情C.正确估量和看待自己D.正确看待周围的人和事8.辨析题:因为物质决定意识,所以,“心想事成”是不可能的。
9.论述题:我们想问题、办事情的出发点是什么?请用辩证唯物主义的原理加以说明。
10.论述题:某水果冷库主任,不顾多数职工的反对,在水果旺季时,超过冷库的加工和储存能力,大量购进苹果100万公斤,准备到水果淡季时高价售出。
他还违反入库的规定,将好坏苹果一起入库,使大量苹果存在腐烂变质的隐患。
第一课第一框 生活处处有哲学
![第一课第一框 生活处处有哲学](https://img.taocdn.com/s3/m/18493978b84ae45c3b358c73.png)
D
生 活 处 处 有 哲 学
哲学就在我们身边
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 的实践活动 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 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哲学的本义
哲学是指导人产生 活得更好的艺术
哲学的意义 哲学的任务
第一单元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第一课 美好生活的向导
吴川市第二中学高二政治《生活与哲学》课件
拔苗助长 为什么拔 苗助长会适 得其反?
一、哲学的产生
1. 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认识世界 实践活动 改造世界 世界 客观世界:自然界和人类社会 主观世界:人的思维和意识 缺一不可
2.哲学起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 本义
爱智慧或追求智慧。
在古希腊文和英文中,哲学的本义是爱智慧或追求智 慧.Philo + sophia = Philosophy 爱 + 智慧 =爱智慧/思考的乐趣。
在汉语中,哲学就是智慧之学或追求智慧之学,即爱 智之学。 马克思: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是“文化的活的灵魂”
结论: 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
注意: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哲学都是正确的
姑娘和火炉
一群年经的学生在学习爱因斯坦 的相对论时觉得非常难懂,就来找 爱因斯坦,请他用最通俗的语言来 解释一下他的相对论。 爱因斯坦稍加思索,以十分轻松而又常见的 事例道出了其中的真谛:“当你和一位美丽 温柔的姑娘一起坐上两个小时,你会感觉只 过了一分钟;但当坐在一个炽热的火炉上, 哪怕只坐一分钟,也会觉得过了两个小时。 这就是相对论。
1. 哲学的本义:爱智慧或追求智慧。 2. 哲学的意义:①②③ 3.▲哲学的任务:寻找光明,在人类生活的路途 上点起前行的明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 改造世界。
4、陈云说:“学好哲学,终生受益。”对此,可 以这样理解( ) ①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 ②哲学的任务就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 世界 ③没有哲学的指导,人们就会寸步难行,一事无成 ④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第四册精品课件 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第一课第一框生活处处有哲学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第四册精品课件 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第一课第一框生活处处有哲学](https://img.taocdn.com/s3/m/6bcd916d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8127d58.png)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知识脉络
课堂篇探究学习
解惑提高 “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与“哲学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 界的追问和思考”的区别 (1)“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侧重于哲学智慧产生于实践, 这是最根本的。即解决的是哲学来源于哪里的问题。 (2)“哲学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侧重于人类的实 践活动并不能自发地生成哲学,只有人们在实践中自觉地对世界进 行追问和思考,哲学才会出现。即解决的是哲学怎么产生的问题。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知识脉络
课堂篇探究学习
典例剖析 例题1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和肆虐,让我们重新回到古老而又常新 的哲学问题:人与自然究竟是一种什么关系?在抗击疫情的同时,我 们应当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去深刻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 这说明( ) A.哲学源于人们对灾难的思考 B.哲学源于生活,源于对实践的追问和思考 C.真正的哲学就是生活本身 D.哲学是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
课堂篇探究学习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知识脉络
审题
审设问 本题要求分析材料所体现的哲学道理
审材料 在新冠肺炎疫情下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
选项 选项分析
是否 入选
A 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思考 ×
疫情引发了人们关于人与自然关系
定选项 B
的哲学思考,这说明哲学源于生活,源 √ 于对实践的追问和思考
C
哲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真正的哲 学不等于生活本身
课堂篇探究学习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知识脉络
哲学有什么用 互动探究 “天人合一”是一种传统的哲学思想,这种思想认 为人生活在世界上, 自己的行为必须合乎自然界的大道和规律,讲究自然界的法则,达 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无论SARS还是新冠肺炎疫情,都警示我 们应重建生命伦理,回到中国传统的人与天地万物为一体的境界。 依据材料,运用哲学特点和作用的相关知识,探究说明回到中国传 统的人与天地万物为一体的境界的原因。 提示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能指导人们正确地认 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能使我们正确地看待 自然、社会的变化与发展,为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
高中政治 生活与哲学第一课第一框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4
![高中政治 生活与哲学第一课第一框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4](https://img.taocdn.com/s3/m/e84eb4d579563c1ec4da71d1.png)
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第一框生活处处有哲学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1)要记住哲学智慧生成于人类的生活和实践活动。
(2)理解哲学起源于人类对生活、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2.能力目标通过学习,使自己初步具有用理性和智慧的眼光认识自然、社会和人生变化和发展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使自己喜欢哲学,热爱哲学,切实体会到生活需要智慧,生活需要哲学。
学习重难点哲学是爱智之学;哲学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产生于人们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
知识准备(一)哲学就在我们身边1.认识世界、办好事情,都需要哲学智慧。
哲学的智慧不是从人们的头脑中凭空产生的,而是人们在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活动中,在处理人与外部世界的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
2.哲学源于人们对________________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二)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1.哲学是一门给人,使人的学问。
在汉语中,哲学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哲学的任务,就是寻找光明,在人类生活的路途上点起前行的明灯,指导人们正确地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学习内容1.哲学是如何产生的?2.哲学的本义是什么?3.哲学是如何指导人们的生活?4.课堂探究(P6):(1)为什么对同一个问题会有两个不同的解决方式?(2)想一想,思维方式在人们生活中起着什么作用?知识拓展“哲学”知识初探“哲学”(philosophy)这个词是一个西方术语,日本近代哲学家西周(Nishiamane)首先将“philosophy”翻译成汉语“哲学”,其含义是“爱智慧”或“启发智慧”等。
后来黄遵宪将“哲学”一词介绍到中国。
在中国古典文献中,有“哲”字也有“学”字,但没有联结在一起的“哲学”一词。
在汉语中,“哲”具有“聪明”和“贤明”等意思,与“哲”相关联的传统中国学术思想以探求“天人合一”为中心,和道德修养紧密相连,以认识社会、认识人生为目的,追求成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⒈梁实秋曾说:‚一 切的文明都是极少数天才 创造的‛,‚好的作品永 远是少数人的专利品,大 多数人永远是蠢的,永远 与文学无缘‛。对于这种 论调,鲁迅先生反驳说: ‚倘若说,作品愈高,知 音愈少,那么,推论起来, 谁也不懂的东西,就是世 界上的绝作。‛
⒉武则天执政时期,人 们争献祥瑞。有个人得到一 块石头,剖开一看,中间是 红色,于是将这石头献给武 则天,并说:‚看啊,这块 石头中间是一赤色的,这块 石头对大王也是一片赤心 啊!‛大臣李德昭不以为然, 反驳道:‚这块石头有赤心, 难道其余的石头都谋反了啊!
一组谬论: ①人体是由细胞组成 的,细胞是细小的,所 以人体是细小的。 ②希特勒是好战的, 希特勒是德国人,所以 德国人是好战的。 ③4和3都小于5,4和 3是7,所以7小于5
因为:
猪=吃饭+睡觉 你=吃饭+睡觉+学习 所以:你=猪+学习
诡辩论本身是一种方法论。 更确切地说,诡辩论是一种论证方 法,它的根本特点是一种歪曲的论证。 诡辩既不同于一般的武断,也不同于谣 言。武断,是根本没有理由,人们一看 就看得出它是强词夺理;谣言,它纯粹 是无中生有,人们一听就能听出它是居 心险恶。但诡辩在论证其道理时,总是 要拿出一大堆得‚根据‛,所以,在表 面上,它很能迷惑一部分人。
1、哲学的本义
【本义】源自希腊的西方学术名词翻译。 Philo + sophia = Philosophy 爱 + 智慧 =爱智慧/思考的乐趣。
结论1:
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
一位学生收了两个学生。一天傍晚, 先生给每个学生一个铜钱,说:‚你们 立刻买样东西来,把这间黑暗的房间完 全装满。‛
某寝室中的这么一则辩论: 甲:‚爱情与玉米粥相比, 哪个好?‛ 乙:‚当然爱情好,‘爱 情价更高’嘛。‛ 甲:‚其实不然!毕竟说 来,没有东西比爱情好, 而一碗玉米粥总比没有东 西好,所以,玉米粥比爱 情好。‛
在某大学,当一位 清洁工人刚把教学大楼 走廊打扫干净,便有个 大学生将一包果皮纸屑 丢了出来。于是工友和 这位学生发生了争论: ‚请不要乱扔果皮纸 屑。‛清洁工人批评说。 ‚我们如果不把这 地方弄脏,还要你们干 什么?‛大学生顶了过
为什么要学习哲学?
学习哲学,其实是说学习科学的哲学, 从而使哲学 寻找光明,在人类生活的路途上点 起前行的明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 界和改造世界——这就是哲学的任务。
“让哲学从哲学家 的课堂上和书本里解放 出来,变成群众手里的 尖锐武器。”
——毛泽东
圣严法师自在语
• ※ 提昇人品: 1、 需要的不多,想要的太多。 2、 知恩報恩為先,利人便是利己。 3、 盡心盡力第一,不爭你我多少。 4、 慈悲沒有敵人,智慧不起煩惱。 5、 忙人時間最多,勤勞健康最好。 6、 布施的人有福,行善的人快樂。 7、 心量要大,自我要小。 8、 要能放下,才能提起。提放自如,是自在人。 9、 識人識己識進退,時時身心平安;知福惜福多陪福, 處處廣結善緣。 10、 提得起放得下,年年吉祥如意;用智慧種福田,日 日都是好日。 11、 身心常放鬆,逢人面微笑;放鬆能使我們身心健康, 帶笑容易增進彼此友誼。 12、 話到口邊想一想,講話之前慢半拍。不是不說,而 是要惜言慎語。
分析如下事例,你能说出其中的道理么?
期中考试结束后,甲同学物理考了85分,乙同学考了73分, 结果,物理老师却在班上表扬了乙同学,批评了甲同学。甲同 学心悦诚服,全班同学也都理解其中的原因。你猜猜看,老师 为什么表扬考了低分的乙同学却批评考了高分的甲同学? 甲同学原本物理成绩很好,这次虽然考了85分但属于下滑趋势; 乙同学虽然这次考了73分,但与其以往的成绩相比,却是有了 进步与提高,故而乙同学受到表扬而甲同学受到批评。
思考
1. 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你 有 没 有 “ 杞 人 忧 天” 过?
杞国有个人,整天担心天塌地陷,自己没 有安身的地方,愁得吃不下睡不着。又有个人 替他担忧,因此去劝慰他说:“天只不过是积 聚起来的气体,无处不充满气,你整天在气里 呼吸活动,为什么会担心天会塌下来呢?”那 个人说:“天如果真的是气积聚起来的,日月 星辰不是要掉下来了?”开导他的人说:“日 月星辰,也是积气而成,它们能发出耀眼的光 亮,即使人说: “地是由大土块积成,土填满了四方,无处不 有,你每天在土地上活动,为什么还担心它崩 陷呢?”
生活处处有哲学
成语典故中的哲学寓意 “煲汤下盐”--- 把握事物变化发展的“度” 不尊重规律,夸大主观能动性 “拔苗助长”---
教条主义,从本本出发 “郑人买履”---
否认事物的运动 “刻舟求剑”---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
关键部分对整体 “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 起决定作用
生活处处有哲学
你如何看待“排名”?
一名高中生在谈到“排名的二重性”时说: “我们既不能盲目地张扬排名,也不能简单地 否定排名。作为学生,如果用片面的观点对待 排名,排在前面沾沾自喜、骄傲自满,排在后 面灰心丧气、一蹶不振,就会停滞不前,甚至 倒退;如果通过排名了解自己的学习实力以及 同别人的差距,做到知彼知己,扬长避短,就 会出现先进更先进、后进赶先进的生动局面。”
深邃无比的罗素做出了如下的证明:
假定2+2=5; 等式的两边各减去2,得出2=3; 易位得3=2; 两边各减去1,得出2=1
教皇与罗素是两个人,但既然2=1, 教皇与罗素就是1个人,所以罗素是教 皇。
这个结论,有人说是笑话,如果是 这样,应当说是一个很深刻的笑话。 由此,我们可以悟出,思想和事实 是两回事,理解这一点至关重要。
哲学就是通过对一系列关乎宇宙和人生的一般本 质和普遍规律问题的思考而形成的一门学科。
2、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古往今来人们开始哲理探索,都 应起于对自然万物的惊异。 ——亚里士多德
哲学应当提供让人惊异、惊讶、惊醒的创新理论。
1982年,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方案,惊醒国人与世人。
二、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哲学的产生
1.人类的两项基本活动: 一是认识世界; 一是改造世界。
改造世界
认识世界
你能再想出一些蕴涵哲学道理的寓言、成语、警句、 典故么? 塞翁失马,安知非福;塞翁得马,焉知非祸?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 ——祸福是一对矛盾,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
人们的这些哲学思想、哲学智慧是生来就有的 么?如果不是,那么它是从哪里来的?
生 活 中 处 处 有 哲 学
哲学就在 我们身边
产生:人类的实践活动 起源:人们对实践的 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哲学:是给人智慧、 使人聪明的学问
哲学是指 导人们生 活得更好 的艺术
任务:指导人们正确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哲学:
开始于仰望天穹
中国的哲学
• • • • • • • • 《易经》 孔 子——中庸之道 老 子——无为而治 庄 子——宿 命 论 荀 子——人定胜天 董仲舒——天道不变 王守仁——心外无物 严 复——物竞天择
一个学生买了许多干草,满满地塞了一屋 子。先生摇摇头,叹了口气。另一个学生 买了一支蜡烛,整个屋子一片光明。先生 笑了:“这是装满屋子的最好的方法。”
取 决 于生 物活 质的 水质 平量 的决 高不 低仅 。仅
信仰不同
追求不同
生活层次就 是有高下
没有哲学我就不能前进。 ——马克思
二、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古人对天外来客的担忧
古代美术作品中的天外来客,大多是彗星或小 行星
为什么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呢?
——在生活实践中,人们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思考世界, 思考周围的人和事,并用自己在思考中形成的观念来指 导自己的生活和实践。在这些思考中,会触及这样或那 样的具有哲学性质的问题。
如‚我是谁?‛‚世界是怎么来的?‛‚我是什么样的人?我由 什么原因获得我的存在?‛‚世界是否因为我的存在而存在?是 因为有我才有了世界,还是因为有了世界才有了我?‛‚世界和 我相比哪个更‘厉害’?‛‚人活着是为了什么?人活着是该为 社会奉献什么,还是要向社会索取什么?‛
你能说出其中蕴涵的哲学道理么?
⑴看问题要坚持用联系的观点,要把事物放在前后相继的历史 联系中来看待和把握,不能孤立地看待任何事物。 ⑵看问题要坚持用变化、发展的观点,既看到事物的现在,又 要看到事物的过去和未来,不能僵化地看待任何事物。 ⑶老师的讲评坚持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看到了不同同学(矛 盾)的特殊性,而没有简单地搞‚一刀切‛。
⒊某男生:‛我纯 洁的爱情只献给你一个 人。‛ 某女生:‚那么你 不纯洁的爱情给了谁 呢?‛
⒋工头看见贝克先生 在车间抽烟,很生气。 ‚在工作的时候不准抽烟, 贝克先生。‛ ‚那么,我什么时候抽烟 呢?‛ ‚不工作的时候。‛ ‚是的,我现在并没有工 作。‛
海涅因为是犹太人,经 常受到各种非礼。在一次晚 会上有个旅行家对海涅讲述 他在旅行中发现了一个小岛, 他说:‚你猜猜看,在这个 小岛上有什么现象使我感到 新奇?那就是这个小岛上竟 没有犹太人和驴子!‛海涅 白了他一眼,不动声色地回 答道:‚如果是这样,那只 是我和你一块到小岛上就可 以弥补这个缺陷了。‛
1粒谷子落地时没有响声, 两粒谷子落地时也没有响声,
3粒谷子落地时还是没有响声……
以此类推,1整袋谷子落地时也不 会有响声。
“实践上错,逻辑上对”这一结果是为了说 明,思想的情况和事实的情况是不同的,思想中 的真理和事实上的真理是不同的真理,这两种真 理分别有着不同的用处。例如,逻辑定理与事实 就常常不一致。有一条逻辑定理说的是“随便一 句假话都能推出任何一句话”,这听上去十分荒 唐。结果真的有人就要英国大哲学家罗素证明从 “2+2=5”,推出“罗素是教皇”。
古代希腊哲学
• 早期(公元前七—六世纪): 赫拉克利特:火是万物的始基(唯物论)。 我们不能两次走下同一条河(辩证法) 人能够认识世界(可知论)。 • 中期(公元前五—四世纪): 德谟克利特:一切事物的始基是原子和虚空。 苏格拉底:宣扬有神论和“美德即知识”伦理 观。 柏拉图:苏格拉底的学生,与德谟克利特对立。 亚里士多德:古希腊哲学的集大成者。 • 晚期(公元前334年—前14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