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大百科全书名家文库》
《中国大百科全书智慧藏》知识库
![《中国大百科全书智慧藏》知识库](https://img.taocdn.com/s3/m/35b8d9db7f1922791688e8a3.png)
《中國大百科全書智慧藏》知識庫intranet 非SQL版完全操作手冊印製Topic 1 關於《中國大百科全書智慧藏》知識庫/intranet版Topic 2 進入《中國大百科全書智慧藏》知識庫intranet版Topic 3 查詢功能說明3-1檢索及輔助功能列3-1-1 分類檢索3-1-2 筆劃檢索3-1-3 外文檢索3-1-4 漢語拼音檢索3-1-5 圖片標題檢索3-1-6 作者檢索3-1-7 參考書目檢索3-1-8 大事年表檢索3-1-9 對照表檢索3-2 產品說明3-2-1 About3-2-2 Help3-3快速查詢列3-3-1 關鍵字詞快速查詢3-3-2 進階快速搜索設定3-3-3 兩岸譯名自動轉換查詢3-4 檢索使用說明3-5 檢索選單Topic 4 內文頁面說明4-1 詞條基本資料區4-2內文區4-2-1 文字4-2-2 圖表4-3 相關字詞區Topic 1關於《中國大百科全書智慧藏》知識庫/intranet版《中國大百科全書》是華文世界第一部大型現代綜合性百科全書,由北京的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於1978年起開動,至1993年完成的國家級大型出版計劃。
內容浩繁,涵蓋人類的知識與歷史,含括人文學科、社會科學、自然科學三大類,共六十六個知識學門。
《中國大百科全書》總共動員了二萬餘名各學門的學者專家,歷經十五年時間編纂,共撰述了約八萬個詞條、一億三千萬字、五萬幅圖表,收錄在七十四本書卷中。
參與編纂的學者專家,皆是中國的一時之選,如科學家錢學森、考古學家夏鼐、歷史學家唐長儒、佛教學者趙樸初、語言學家季羨林、語言學家呂叔湘、社會學家費孝通、劇作家曹禺、數學家華羅庚…等。
《中國大百科全書》不僅以中文為人類知識留下了最精闢的闡揚與註解,更能跳脫大英或大美百科的視角、而以華人的角度回顧人類的知識與歷史,可說是近代華文出版史上最浩大的知識工程。
遠流集團智慧藏公司,獲得《中國大百科全書》繁體中文數位版的版權之後,投入大量的技術及編輯菁英,將一億三千萬個簡體中文字及外文字,以不到半年的時間轉為繁體中文。
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索引
![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索引](https://img.taocdn.com/s3/m/afc8caed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db.png)
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索引一、简介中国大百科全书是中国迄今为止最权威、最全面的一部百科全书,涵盖了中国社会、文化、历史、科学等各个领域的知识。
总索引是中国大百科全书的核心内容之一,为读者提供了一种方便的检索工具。
本文将从各个方面介绍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索引的特点和功能。
二、总索引的特点1. 全面性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索引涵盖了中国大百科全书中的所有条目。
无论是自然科学、人文社科还是经济管理等领域,读者都可以通过总索引找到对应的内容。
总索引的编写工作对于确保百科全书的全面性起到了重要作用。
2. 精细划分总索引将百科全书中的条目进行了精细划分,使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快速找到所需信息。
例如,总索引将人类学分为民族学、考古学、语言学等相关条目,方便读者按照自己的兴趣进行检索。
3. 多级索引总索引采用多级索引的方式组织信息,使读者可以根据需求从宏观到微观地查找内容。
多级索引包括大类索引、学科索引、主题索引等,覆盖了从个别学科到广泛的知识领域。
4. 配套工具为了方便读者使用总索引,中国大百科全书还提供了相关查询工具。
读者可以通过电子版总索引进行全文检索,并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排序、筛选等操作。
总索引的配套工具有效提高了读者的检索效率。
三、总索引的功能1. 知识检索总索引作为中国大百科全书的索引工具,其主要功能是帮助读者检索相关知识。
读者可以通过总索引找到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或主题的相关内容,从而获取所需的知识。
例如,读者可以通过总索引搜索“古代中国历史”来了解有关古代中国的历史事件、人物等知识。
2. 学科导引总索引还可以作为学科导引的工具,帮助读者了解各个学科的范畴和内容。
通过浏览总索引,读者可以明确学科的大致划分和细分领域,从而更好地了解学科的内涵和发展。
3. 综合研究总索引不仅可用于检索单一主题的知识,还可以用于综合研究。
通过查阅总索引,读者可以找到相关学科和主题的交叉点,进而进行跨学科研究。
这对于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和深入学术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古代最大的百科全书
![中国古代最大的百科全书](https://img.taocdn.com/s3/m/71ee140a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91.png)
中国古代最大的百科全书《永乐大典》。
2、简介《永乐大典》编撰于大明永乐年间,内阁首辅解缙总编的一部中国古典集大成的旷世大典,初名《文献大成》,是中国百科全书式的文献集,全书22,937卷(目录占60卷),11095册,约3.7亿字,汇集了古今图书七八千种,显示了古代汉族文化的光辉成就,但《永乐大典》除了正本尚未确定是否存在永陵外,永乐副本却惨遭浩劫,大多亡于战火,今存不到800卷。
《不列颠百科全书》在“百科全书”条目中称中国明代类书《永乐大典》为“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的百科全书”。
3、影响《永乐大典》编纂于永乐年间,由翰林院大学士解缙担任总纂修,历时六年(1403-1408年)编修完成,是中国最著名的一部古代典籍,也是迄今为止世界最大的百科全书。
它的规模远远超过了前代编纂的所有类书,为后世留下许多丰富的故事和难解之谜。
编纂于明朝永乐年间,保存了14世纪以前中国历史地理、文学艺术、哲学宗教和百科文献。
共计22937卷、目录60卷,分装成11095册,全书约3亿7千万字。
它保存了14世纪以前中国历史地理、文学艺术、哲学宗教和其他百科文献,与法国狄德罗编纂的百科全书和英国的《大英百科全书》相比,都要早300多年,堪称世界文化遗产的珍品。
据粗略统计,《永乐大典》采择和保存的古代典籍有七、八千种之多,数量是前代《艺文类聚》、《太平御览》、《册府元龟》等书的五、六倍,就是清代编纂的大型丛书《四库全书》,收书也不过3000多种。
《永乐大典》是中国最著名的一部大型古代典籍,也是迄今为止世界最大的百科全书。
《永乐大典》是一部类书,它编纂于明朝永乐年间,历时六年(1403- 1408年)编修完成。
它保存了14世纪以前中国历史地理、文学艺术、哲学宗教和其他百科文献,与法国狄德罗编纂的百科全书和英国的《大英百科全书》相比,都要早300多年,堪称世界文化遗产的珍品,也是中国最著名的一部大型古代典籍。
《永乐大典》共计有22,877卷、目录60卷,分装成10,095册,全书字数约3亿7千万字。
大人看的百科全书
![大人看的百科全书](https://img.taocdn.com/s3/m/526154ae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3a.png)
大人看的百科全书
以下是一些大人会感兴趣的百科全书推荐:
1. 《百科全书大全》(Encyclopedia Britannica):这是最著名的
英语百科全书之一,涵盖了广泛的主题,包括科学、历史、文学、艺术、哲学等。
2. 《大英百科全书》(Great Books of the Western World):由美
国大学教育协会出版,该百科全书集结了西方文化中的重要作品和思想家的著作。
3. 《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出版集团出版的权威性百科全书,涵盖了广泛的领域,包括历史、地理、文化、科学等。
4. 《自然百科全书》(Encyclopedia of Natural Sciences):涵盖
了生物学、地质学、生态学、天文学等自然科学领域的内容,适合对科学感兴趣的读者。
5. 《百科全书之光》(The Encyclopedia of Light):这本百科全
书探索了光的科学、技术和文化方面的知识,涵盖了从光的物理性质到光与人类行为的关系等内容。
6. 《电影百科全书》(The Film Encyclopedia):涵盖了电影史、电影制作、导演、演员等电影相关的内容,适合对电影艺术感兴趣的读者。
7. 《经济百科全书》(The Concise Encyclopedia of Economics):
该百科全书收录了经济学的重要概念、理论和经济思想家的传记,适合对经济学感兴趣的读者。
请注意,以上推荐仅是一些例子,实际上有很多其他领域的百科全书可供选择。
具体选择还可以根据个人兴趣和需求进行调整。
中国大百科全书内容
![中国大百科全书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9a5056e5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a2.png)
中国大百科全书内容一、中国历史中国历史是指中国从有文明开始的这段时间的历史。
中国历史悠久,从夏朝算起有四千多年,从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开始,经过商朝、西周、东周、春秋、战国、秦汉、三国、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宋辽金西夏、元朝、明朝和清朝等时期。
其中,西周和东周合称为两周,秦汉和三国时期合称为秦汉时期。
二、中国文化中国文化是指中国特有的传统文化。
中国文化包括语言文字、历史文化、传统艺术等方面。
中国的语言文字博大精深,拥有悠久的历史。
中国文化中的传统节日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以及各种民俗文化,都是中国文化的瑰宝。
三、中国哲学中国哲学是中国特有的哲学体系。
它包括先秦诸子百家、道家、儒家、佛家等思想流派。
其中,儒家思想是中国哲学的主流,它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主张以德治国,以仁爱待人。
道家思想则强调自然与人的关系,主张无为而治。
四、中国文学中国文学是中国特有的文学形式。
它包括古代文学、现代文学、当代文学等。
古代文学以诗歌、散文为主,现代文学则以小说、散文、诗歌等为主。
中国文学中有很多经典作品,如《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等,都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瑰宝。
五、中国艺术中国艺术包括绘画、书法、音乐、舞蹈等多种形式。
中国画以水墨画为主,强调意境和气韵生动;书法则是中国特有的文字艺术,强调笔法、结构和章法;音乐和舞蹈则多以民间音乐和舞蹈为主,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六、中国科学中国科学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个方面。
在自然科学方面,中国古代的数学、天文、历法、农学等领域有着很高的成就。
在社会科学方面,中国的历史学、哲学、文学等领域也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成果。
七、中国工程技术中国工程技术包括建筑、水利、交通等多个领域。
中国古代的建筑技术如长城、故宫等都是世界级的工程;水利方面则有都江堰等古代水利工程;交通方面则有古代的丝绸之路和现代的高铁技术等。
八、中国医学中国医学包括中医和中药两个方面。
中医注重人体内外环境的平衡和谐,以针灸、推拿等非药物疗法为主;中药则以草药为主,具有独特的理论和疗效。
《中国大百科全书》简介
![《中国大百科全书》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c4595090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ed.png)
《中国大百科全书》简介
《中国大百科全书》是中国的一部大型综合性百科全书,也是世界上规模较大的百科全书之一。
《中国大百科全书》由中国众多专家学者共同编写,涵盖了哲学、宗教、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各个领域的知识,是一部具有权威性、综合性、系统性的大型百科全书。
《中国大百科全书》的编纂始于 1978 年,历时十余年,共出版了74 卷,收录了约 8 万个条目,约 1.2 亿字。
它采用了现代化的编纂方法和技术,包括计算机辅助编纂、多媒体技术等,保证了知识的准确性和权威性。
《中国大百科全书》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一部知识库,更是一部文化经典。
它对于普及科学知识、提高国民素质、促进文化交流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中国大百科全书
![中国大百科全书](https://img.taocdn.com/s3/m/7305b37a31b765ce05081412.png)
【中国大百科全书(硬盘完整版)】【1.59G】【内容简介】《中国大百科全书》(下简称《全书》)73卷(外加索引1卷)是我国第一部包罗古今中外知识,同时突出中国内容的现代综合性百科全书。
它的编纂继承了我国悠久的百科类书的有益传统,吸收了外国现代百科全书的编纂经验,并有所创造,有所发挥,在世界百科全书之林中自树一帜,独具中国之特色。
它的出版是我国科学文化事业繁荣发达的一个重要标志。
“盛世修典”,《全书》是在邓小平同志支持下,胡乔木同志提出编撰的建议。
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先后批准国家出版局、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联署的关于出版《全书》的报告,随后成立了以胡乔木同志为主任的总编委会和姜椿芳同志为总编辑的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和上海分社。
《全书》共收77 859个条目,12 568万字,并附有5万幅图片,参加编撰的专家学者共20 672人,册叶浩瀚、内容宏富。
它阐述的基本知识和提供的翔实资料,其广度、深度和容量使它成为相当完整的知识系统。
它覆盖哲学、社会科学、文学艺术、文化教育、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等66个学科或知识领域。
《全书》在介绍国内外科学成果中突破“西方中心论”的框框,适当侧重中国,有关第三世界的知识也占相当的比例。
《全书》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有两个世界第一:第一,由国家最高当局出面,动员全国学术界,这在世界百科全书编纂史上绝无仅有。
第二,两万余名专家学者精神振奋地云集在中国大百科的旗帜下,阵容之强大,堪称世界百科编纂史上又一个第一。
目录:1《哲学》2《宗教》3《考古学》4《中国历史》5《外国历史》6《中国文学》7《外国文学》8《语言•文字》9《戏剧》10《电影》11《美术》12《音乐•舞蹈》13《戏曲•曲艺》14《经济学》15《财政•税收•金融•价格》16《政治学》17《法学》18《民族》19《社会学》20《军事》21《教育》22《体育》23《新闻•出版》24《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25《文物•博物馆》26《中国地理》27《世界地理》28《数学》29《物理学》30《力学》31《化学》32《生物学》33《农业》34《现代医学》35《中国传统医学》36《天文学》37《地质学》38《地理学》39《大气科学•海洋科学•水文科学》40《心理学》41《机械工程》42《电工》43《电子学与计算机》44《自动控制与系统工程》45《化工》46《水利》47《矿冶》48《交通》49《环境科学》50《航空•航天》51《轻工》52《纺织》53《建筑•园林•城市规划》54《土木工程》55《固体地球物理学•测绘学•空间科学》****************************************************************重要说明:这是我两年前买的中国百科全书出版社4CD1.1光盘版(光盘版同样为73卷,因为目录中有几个合卷,所以只显示了55卷。
中国基本常识书籍
![中国基本常识书籍](https://img.taocdn.com/s3/m/f2de1d56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207fe72.png)
中国基本常识书籍
以下是一些中国基本常识的书籍推荐:
1. 《中国通史》:由各个时期的历史专家编写的一本通史书,可以帮助读者了解中国的历史演变和重要事件。
2. 《中国的流派与名家》:介绍中国文化领域的各个流派和名家,包括文学、哲学、艺术等方面的知识。
3. 《中国传统文化常识》:系统地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的各个方面,包括礼仪、音乐、书法、绘画等。
4. 《中国大百科全书》:一本全面介绍中国各个领域知识的百科全书,包括历史、地理、科技、社会等方面的内容。
5. 《中国人的衣食住行》:介绍中国人的传统饮食、服饰、居住和交通等方面的常识。
6. 《中国地理常识》:介绍中国的地理概况、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等方面的知识。
7. 《中国的节日与民俗》:介绍中国的各种传统节日和民俗习俗,帮助读者了解中国的文化传统。
以上书籍仅供参考,针对不同的读者需求和兴趣,还可以有其他更具专业性和深度的书籍选择。
什么书值得收藏? 兼评《中国大百科全书》
![什么书值得收藏? 兼评《中国大百科全书》](https://img.taocdn.com/s3/m/3eae429e7fd5360cba1adbfa.png)
什么书值得收藏?兼评《中国大百科全书》什么书值得收藏?——兼评《中国大百科全书》书的好与不好,衡量的角度不同,标准也不同。
但对读者而言,以下几条恐怕是必不可少的:定位准确——如今的市场要求细化,找准了靶子,才能有的放矢,看准了顾客,才能有适销对路的产品;内容精、新、实用——这是决定一部图书质量和生命力的永远核心;装帧精良——作为文化内容的外在载体,也必须够档次,给人以赏心悦目的感觉。
图书也是商品,秀外慧中是相得益彰的事。
拿这三把标尺来衡量我们的出版物,难怪读者会埋怨“好书难找”——包装精美的书太多太多,定位准确的书也有不少,而“内功扎实”的心血之作就真的需要“众里寻他千百度”了。
一好两好不算好,三好才是真正好。
这就是我收藏书的标准。
笔者最近读到一部新出版的具备上述三大优点的好书,它就是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的6卷本《中国大百科全书(精华本)》。
《中国大百科全书》巍巍然已矗为中国的“文化长城”。
但由于内容宏阔,册叶浩瀚,无形中延缓了大多数普通读者一窥堂奥的脚步。
于是有了12卷本的《中国大百科全书(简明版)》的面世,拉近了和读者的距离。
如今,在74卷本《全书》和12卷本《简明版》的基础上,再次浓缩、改编、增补,就有了全新的6卷本《中国大百科全书(精华本)》的面世。
浓缩。
《中国大百科全书(精华本)》共设条目3万个,总字现了一种以人为本、读者至上的追求。
内文用纸采用双胶,手感细滑,着墨均匀,平添了查阅过程的心理享受。
正如中国的万里长城被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而很少有人能一睹全貌,心有不甘之下就选择八达岭、山海关等经典雄关一游而满足“不到长城非好汉”的心理一样,“文化长城”《中国大百科全书》因规模巨大难以走进普通家庭,那么,《精华本》便是满足读者想要家藏宝典、坐拥书城的最好选择了。
中国大百科全书
![中国大百科全书](https://img.taocdn.com/s3/m/9147a7020740be1e650e9a42.png)
简介:中国十大魅力城市:福建泉州、云南大理、海南三亚、江苏昆山、山东烟台、四川都江堰、浙江绍兴、广西桂林、广东东莞、河南洛阳.中国十大魅力城镇:中国村镇中第一个世界文化遗产安徽省西递宏村,全国最大的乡村图书馆所在地云南和顺,湘水漓江两大水系汇合处的广西兴安,举世闻名的世界地质公园福建泰宁,清水穿城过人家尽枕河的浙江乌镇,亚洲最美的湿地蒙古族发源地内蒙古额尔古纳室韦,鱼米之乡文化重地浙江南浔,南国的陶都广东石湾,醇正水乡旧时江南江苏同里,世界建筑史上罕见的古堡小城山西张壁。
中国十大旅游城市:珠海、西安、杭州、拉萨、北京、丽江、昆明、成都、洛阳、威海。
中国十大宜居城市:富强上海、气派大连、古老北京、生机广州、悠闲成都、优雅青岛、缠绵杭州、秀美桂林、浪漫珠海、温馨厦门。
初唐文坛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初唐四大书法家:欧阳洵、褚遂良、虞世南、薛稷唐代文章四友:杜审言、崔融、李峤、苏味道楷书四大家:唐代颜真卿、柳公权、欧阳洵、元代赵孟頫宋代书法四大家:蔡襄、黄庭坚、米芾、苏东坡北宋文坛四大家:王安石、欧阳修、苏东坡、黄庭坚苏门四学士:黄庭坚、张耒、晃无咎、秦观宋代程门四大弟子:谢良佐、游酢、杨时、吕大临南宋四大画家: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南宋诗坛四大家:杨万里、陆游、范成大、尤袤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元代儒林四杰:黄溍、虞集、柳贯、揭俊斯元代山水画四大家:黄公望、吴镇、倪瓒、王蒙元代诗坛四大家:虞集、杨载、范椁、揭俟斯元代吴中四杰:高启、张羽、徐贲、杨基明代江南四大才子:唐伯虎、祝枝山、文征明、周文宾明代书坛“吴中四子”:祝枝山、唐伯虎、文征明、徐祯卿清初画家四王:王时敏、王鉴、王翚、王原祁清初文学四公子:方以智、陈贞慧、冒襄、侯方域竹林七贤: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阮咸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鲁国孔融文举,广陵陈琳孔璋,山阳王粲仲宣,北海徐干伟长,陈留阮瑀元瑜,汝南应玚德琏。
2019年中国大百科全书奠基人姜椿芳 阅读附答案-范文word版 (3页)
![2019年中国大百科全书奠基人姜椿芳 阅读附答案-范文word版 (3页)](https://img.taocdn.com/s3/m/1d96262b03d8ce2f0066234d.png)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中国大百科全书奠基人姜椿芳阅读附答案中国大百科全书奠基人姜椿芳杜明明姜椿芳被一些同志称为中国大百科全书之父,在中国出版界被称为中国的狄德罗。
姜椿芳1931年参加革命,1932年入党,1936年创办《大北新报画刊》被日本人逮捕,在狱中坚贞不屈。
解放后他创办了上海俄文专科学校(上海外国语大学前身),培养了一大批急需的俄语人才。
1952年他调任中宣部主持《马恩全集》的翻译和出版工作,为马列主义的编译事业日夜操劳,被师哲誉为沙漠中的骆驼。
可是在文革中,姜椿芳却被关进牛棚,每天都要站在领袖像低头认罪,接受各种各样的大小会批斗,其余时间,便是写那些永远也写不完的交代材料以及进行强制性提审和惩罚。
有时被罚喷气式,有时罚站、挨打,一站就是一天。
在狱中,他想起18世纪在欧洲发生的资产阶级革命。
不可否认,当时唯物主义思想的传播是这次革命的准备和先行。
在这次启蒙运动中,哲学家狄德罗和孟德斯鸠、伏尔泰等杰出的科学家、哲学家一起,结成了百科全书派,和达兰贝尔一起着手编辑出版《法国百科全书》。
他们用百科全书的形式,对所有历史、文艺、科学等各个领域里的迷信、愚昧无知的观点进行批判,用唯物主义的观点对各个领域里的知识做了新的阐述和论证。
这样,百科全书便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的号角和武器,而带头做这件事的的狄德罗也深深影响着姜椿芳。
狄德罗一生生活贫困,只读到中学就因交不起学费而辍学,后来当过私人秘书和家庭教师等,仍入不敷出。
狄德罗精通英语,经常从事些翻译这和贫困的青少年时代读不起书,为谋生记过账做过家庭教师、靠翻译维持生活的姜椿芳何其相似!所以他想起狄德罗,理解挣扎在生存线上依然勤奋好学的这位哲学家。
更为相似的是,1749年狄德罗因他所著《给有眼人读的论盲人的书简》一书被认为是反宗教的,从而被投入监狱。
中国大百科全书文学
![中国大百科全书文学](https://img.taocdn.com/s3/m/241792fc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91.png)
中国大百科全书文学中国大百科全书是一部权威性的百科全书,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知识,其中文学是其重要的一个篇章。
中国文学是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
下面我将从多个角度全面介绍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关于文学的内容。
首先,中国大百科全书中的文学篇章会包括中国古代文学和现代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6世纪的《诗经》,涵盖了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多种文学形式。
其中,古代诗歌以唐诗宋词为代表,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
古代散文则以骈文、赋和随笔为主要形式,展现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和社会风貌。
古代小说包括了四大名著《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和《三国演义》,以及其他许多经典作品。
古代戏剧则以京剧、豫剧、越剧等剧种为代表,具有丰富的舞台艺术和戏曲表演技巧。
其次,中国大百科全书中的文学篇章也会涵盖现代文学。
中国现代文学起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新文化运动,代表作家有鲁迅、茅盾、郭沫若等。
他们以现实主义为主要创作思潮,通过作品反映社会现实和人民命运,对中国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20世纪后期以来,中国文学进入了多元化的时期,涌现出一大批优秀作家和作品。
其中,莫言、余华、杨绛、贾平凹等作家的作品被广泛翻译并在国际上获得了认可。
此外,中国大百科全书中的文学篇章还会介绍文学批评、文学理论和文学史等相关内容。
文学批评是对文学作品进行分析和评价的学科,包括了传统批评和现代批评等不同流派和方法。
文学理论则是对文学创作和文学现象进行理论研究的学科,包括了结构主义、后现代主义、女性主义等不同理论观点。
文学史则是对中国文学发展历史进行梳理和总结的学科,包括了各个时期的文学流派、作家和作品。
综上所述,中国大百科全书中的文学篇章涵盖了中国古代文学和现代文学的各个方面,包括了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多种文学形式,同时也介绍了文学批评、文学理论和文学史等相关内容。
这些内容全面展示了中国文学的丰富内涵和多样性,对于读者了解和研究中国文学具有重要价值。
中国最大的百科全书
![中国最大的百科全书](https://img.taocdn.com/s3/m/bf4f93e2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91.png)
中国最大的百科全书《中国大百科全书》是我国第一部大型综合性百科全书。
小编为你介绍中国最大的百科全书:中国最大的百科全书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编辑类书的传统。
两千年来曾经出版过四百多种大小类书。
这些类书是我国文化遗产的宝库,它们以分门别类的方式,收集、整理和保存了我国历代科学文化典籍中的重要资料。
较早的类书有些已经散佚,但流传或部分流传至今的也为数不少,这些书受到中国和世界学者的珍视。
各种类书体制不一,多少接近百科全书类型,但不是现代意义的百科全书。
十八世纪中叶,正当中国编修庞大的《四库全书》的时候,西欧法、德、英、意等国先后编辑出版了现代型的百科全书。
以后美、俄、日等国也相继出版了这种书。
现代型的百科全书扼要地概述人类过去的知识和历史,并且着重地反映当代科学文化的最新成就。
二百多年来,各国编辑百科全书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知识分类、编辑方式、图片配备、检索系统等方面日益完备和科学化。
今天,百科全书已经在人类文化活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各种类型的和专科的百科全书几乎象辞典那样,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
一向有编辑类书传统的中国知识界,也早已把编辑现代型的百科全书作为自己努力的目标。
本世纪初叶就曾有人试出过几种小型的实用百科全书,包括近似百科型的辞书《辞海》。
但是,这些书都没有达到现代百科全书的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当时的出版总署曾考虑出版中国百科全书,稍后拟定的科学文化发展十二年规划也曾把编辑出版百科全书列入规划,1958年又提出开展这项工作的计划,但都未能实现。
直到1978年,国务院才决定编辑出版《中国大百科全书》,并成立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负责此项工作。
因为这是中国第一部百科全书,编辑工作的困难是可想而知的。
但是,由于读书界的迫切要求,不能等待各门学科的资料搜集得比较齐全之后再行编辑出版;也不能等待各学科的全部条目编写完成之后,按照条目的汉语拼音字母顺序,混合编成全书,只能按门类分别邀请全国专家、学者分头编写,按学科分类分卷出版,即编成一个学科(一卷或数卷)就出版一个学科的分卷,使全书陆续问世。
百科阅读
![百科阅读](https://img.taocdn.com/s3/m/08b3e75b915f804d2b16c1e0.png)
龙源期刊网
百科阅读岁月不惑
作者:
来源:《新阅读》2018年第11期
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夕,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一项高瞻远瞩的决策:成立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全面承担编辑出版《中国大百科全书》这一历史重任。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的编辑们与全国两万多名专家学者群策群力,艰苦奋斗,认真履行对祖国的承诺,从零起步,在没有任何经验借鉴的情况下,历时15年,终于在1993年完成了《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一版)的出版工作,结束了我国没有百科全书的历史,从文化学术上铸造了国家形象。
《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是由国务院立项的重大文化出版工程,在《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中被列入了国家重大出版工程。
根据国务院批复要求,打造数字化编纂平台,纸网两版同时进行,实现纸网互动,彰显了新型百科编纂的中国特色和趕超国际先进百科的决心。
百科全书是中国文化界、学术界、教育界、出版界的国之重器。
2018年11月18日恰逢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建社40周年,本刊特别策划,邀请专家及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领导、编辑撰写文章分享“百科精神”。
在这里祝百科人再续辉煌。
策划人:吴凤鸣。
中国大百科全书简介
![中国大百科全书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70dfc4b3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24.png)
中国大百科全书简介朋友,你知道中国大百科全书不?我跟你说啊,这可真是个了不起的知识宝库呢。
我记得我刚接触到它的时候,就被深深震撼了。
那时候我在做一个关于历史文化的研究,可真是一头雾水啊。
偶然的机会在图书馆看到了中国大百科全书,就像发现了新大陆一样。
我当时心里就想,这说不定能解决我好多问题呢。
我翻开它,里面的内容特别丰富。
从古老的历史朝代,到现代的科技发展,各种知识应有尽有。
比如说历史部分吧,那些详细的人物传记、历史事件的描述,就好像把我带到了那个时代。
我能想象到那些古人的生活场景,他们的喜怒哀乐。
这让我感觉自己就像是一个穿越者,在历史的长河里畅游。
再看看科学部分,那时候我对一些科学概念只是一知半解。
但是中国大百科全书里用很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解释那些复杂的科学原理。
就像是有一个特别耐心的老师在旁边给我讲解一样。
我还记得我看到关于天文学的内容时,那些美丽的星空图片和详细的星座介绍,让我对宇宙充满了向往。
而且啊,这书的编排也很合理。
它不是那种让人看了就头疼的长篇大论,而是有条有理的。
每一个条目都像是一个小的知识单元,方便查找。
我在做研究的时候,经常要找一些很偏门的知识,我还担心找不到呢。
结果每次在中国大百科全书里都能找到相关的内容。
我觉得它就像是一个无声的智者,默默地站在那里,只要你有问题,就可以向它寻求答案。
不管是学生为了学习,还是像我这样的人做研究,或者就是普通人想要增长知识,它都能满足需求。
我有时候就想啊,要是每个人都能好好利用这本书,那得增长多少知识啊。
它就像是一把钥匙,能打开无数知识的大门,让人在知识的海洋里尽情遨游。
这中国大百科全书对我的影响可不仅仅是在做研究的时候。
在日常生活中,我也经常会从里面找一些有趣的话题。
比如说和朋友聊天的时候,我能从书里找到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或者冷知识,分享给朋友,让大家都觉得很新奇。
它就像是我的一个秘密武器,让我在朋友中间都变成了一个小知识达人呢。
这就是我眼中的中国大百科全书,一个充满魅力的知识宝藏。
中国大百科全书
![中国大百科全书](https://img.taocdn.com/s3/m/4ff19689844769eae009edad.png)
【中国大百科全书(硬盘完整版)】【1."59G】【内容简介】《中国大百科全书》(下简称《全书》)73卷(外加索引1卷)是我国第一部包罗古今中外知识,同时突出中国内容的现代综合性百科全书。
它的编纂继承了我国悠久的百科类书的有益传统,吸收了外国现代百科全书的编纂经验,并有所创造,有所发挥,在世界百科全书之林中自树一帜,独具中国之特色。
它的出版是我国科学文化事业繁荣发达的一个重要标志。
“盛世修典”,《全书》是在邓小平同志支持下,胡乔木同志提出编撰的建议。
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先后批准国家出版局、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联署的关于出版《全书》的报告,随后成立了以胡乔木同志为主任的总编委会和姜椿芳同志为总编辑的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和上海分社。
《全书》共收77859个条目,12568万字,并附有5万幅图片,参加编撰的专家学者共20672人,册叶浩瀚、内容宏富。
它阐述的基本知识和提供的翔实资料,其广度、深度和容量使它成为相当完整的知识系统。
它覆盖哲学、社会科学、文学艺术、文化教育、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等66个学科或知识领域。
《全书》在介绍国内外科学成果中突破“西方中心论”的框框,适当侧重中国,有关第三世界的知识也占相当的比例。
《全书》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有两个世界第一:第一,由国家最高当局出面,动员全国学术界,这在世界百科全书编纂史上绝无仅有。
第二,两万余名专家学者精神振奋地云集在中国大百科的旗帜下,阵容之强大,堪称世界百科编纂史上又一个第一。
"目录:1《哲学》2《宗教》3《考古学》4《中国历史》5《外国历史》6《中国文学》7《外国文学》8《语言•文字》9《戏剧》10《电影》11《美术》12《音乐•舞蹈》13《戏曲•曲艺》14《经济学》15《财政•税收•金融•价格》16《政治学》17《法学》18《民族》19《社会学》20《军事》21《教育》22《体育》23《新闻•出版》24《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25《文物•博物馆》26《中国地理》27《世界地理》28《数学》29《物理学》30《力学》31《化学》32《生物学》33《农业》34《现代医学》35《中国传统医学》36《天文学》37《地质学》38《地理学》39《大气科学•海洋科学•水文科学》40《心理学》41《机械工程》42《电工》43《电子学与计算机》44《自动控制与系统工程》45《化工》46《水利》47《矿冶》48《交通》49《环境科学》50《航空•航天》51《轻工》52《纺织》53《建筑•园林•城市规划》54《土木工程》55《固体地球物理学•测绘学•空间科学》****************************************************************重要说明:这是我两年前买的中国百科全书出版社4CD1."1光盘版(光盘版同样为73卷,因为目录中有几个合卷,所以只显示了55卷。
《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简介
![《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ea22b621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cc.png)
作者: 张焕庭
出版物刊名: 教育研究
页码: 74-76页
主题词: 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部;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简介;全国高等教育;中国教育史;当代教育史
摘要:《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的编写工作是在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委会领导下,在原教育部与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总编辑部协同指导下进行的。
全书分为教育与教育科学、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教育学、教育制度与管理、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当代教育史)、教育心理学等七个分支学科。
共设词条770多条,约有130余万字,插图、图表近700百多幅。
《教育卷》设有编委会,并邀请了全国高等教育院校中有关的专家、学者分别撰写,历时四年(1981--198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年11月新增图书简介1、《中国大百科全书名家文库》本套书全面介绍了人类已有知识,被誉为“中国现代最伟大的文化工程”、“一切才智之士的知识背景”。
全书是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和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先后组织的3万余名专家学者智慧的结晶,其中汇聚了各个领域的名家巨匠。
这些名家所撰写的各类条目,为我们留下了弥足珍贵的记忆,甚至许多名家的文学已成为时代的绝响。
这些名家所撰写的知识主题涉及各个领域,他们以精练简洁的文字,系统概括了一门学科的全貌,虽然篇幅短小,但充满深厚的学识积淀。
主要有《世界历史》、《明史》、《南北朝史》、《辽、金、西夏史》、《清史》、《元史》、《明史》、《秦汉史》、《南北朝史》、《先秦史》、《西方哲学史》、《五代十国史》、《十六国、隋史》、《中国历史》、《唐史》、《三国两晋史》、《宋史》。
2、《中国全史》本套书从政治、军事、经济、思想、教育、宗教、习俗、科技、文学、艺术方面展开论述,展现了中国历史发展进程,对重大事件、制度流变、风云人物、思想贡献、科技发明、宗教信仰、生活习俗以及文学艺术等作了描述。
主要有《经济卷》、《军事卷》、《文学卷》、《宗教卷》、《政治卷》、《艺术卷》、《思想卷》、《科技卷》、《习俗卷》、《教育卷》。
3、《中国诗歌通史》本套书通过对中国各时期诗歌的梳理、撰史,确立新的中国诗歌史观,把丰富多彩的中国诗歌现象与近百年来中国诗歌研究方面的成果完整地反映出来。
包括《先秦卷》、《汉代卷》、《魏晋南北朝卷》、《唐五代卷》、《宋代卷》、《辽金元卷》、《明代卷》、《清代卷》、《现代卷》、《当代卷》、《少数民族卷》。
4、《中国民俗文化丛书》本套丛书包括《船》、《祥瑞动物》、《民间故事》、《民间舞蹈》、《民间工艺美术》、《民间服饰》、《民间歌谣》、《民间音乐》、《剪纸》、《少数民族服饰》等66册主要阐述了中国的传统文化。
5、《中国读本》本套丛书包括《中国古代建筑》、《中国的名山大川》、《中国古代神话与传说》、《敦煌的历史和文化》、《中国的名胜古迹》、《孔子与儒家》、《中国古代游艺》、《中国的名家》等102册是一部全面介绍中国的普及读物,介绍了中国的自然概貌、民族繁衍、文化形成、发明创造、科技典藏、哲学思想、经济影响、艺术成就、生活习俗等诸多方面的基本知识。
6、《中华酒文化》本书把各类中国酒的发展成熟过程与中国文化和中国历史的进步演化过程相结合,通过对中国酒的起源、类别、生产技术、饮用方,法、名地名酒、重要事典、经济文化贡献等进行多角度、多视野的较为系统性的表述和介绍,使读者能在较短的学习时间内对博大精深的中国酒、中国酒文化有一个相对完整的认识和了解,从而加深对中华文化与中华文明的认识。
7、《中华丝绸文化》本书力图通过系统介绍丝绸发展历史、蚕桑养殖技术、丝绸制作技术、丝绸礼仪制度、丝绸文物保护以及相关的历史掌故、经济贸易、文化交流,为读者呈现出一幅生动的中国丝绸画卷,带领读者全面、生动地领略和透析中华丝绸文化的独特魅力。
8、《中华茶文化》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茶文化的发祥地。
本书力图通过系统介绍泡茶、饮茶、玩茶、藏茶及有关茶的历史、种植、风俗、典故、艺术等文化方面的基本常识,对读者初入茶道、学习茶事、研习茶艺有所助益,为读者呈现出一幅生动的中国茶画卷,带领读者全面生动地领略和透析中华茶文化的独特魅力。
9、《中华玉文化》本书力图通过系统介绍中华玉石和玉器,通过对中华玉的特征、历史、文化内涵,以及工艺、鉴赏、收藏等诸方面的描述,为读者呈现出一幅生动的中国玉画卷,带领读者全面、生动地领略和透析中华玉文化的独特魅力。
10、《中国俗文学史》本书共分十四章,依次对中国历代的歌谣、民歌、歌赋、变文、杂剧词、鼓子词、诸宫调、散曲、宝卷、弹词等,做了系统、全面的梳理与论述。
11、《词曲史》本书按明义、溯源、具体、衍流、析派、构律、启变、入病、振衰、测运的逻辑顺序,详述古代词曲之演变与盛衰,并列举了大量的词曲作家作品。
12、《白话文学史》本书内容包括:白话文学的背景、汉末魏晋的文学、佛教的翻译文学、大历长庆间的诗人、歌唱自然的诗人等。
13、《诗的格律与鉴赏》本书作者把“五四”以来的新诗和传统的古典诗词以及欧洲的十四行诗综合起来加以审视的。
经过几十年的努力, 在亲自创作实践的基础上, 再上升到理性, 去研究新诗形式的理论, 终于概括为音组等的停顿节奏(简称音顿节奏) 和意群相应对称旋律(简称对称旋律) 两种新诗格律体系。
于是就有了这本诗论集。
本书分上下两编。
上编主要收入研究诗的格律和艺术的论文随笔44篇; 下编主要收入对215首古今诗歌的鉴赏文章, 有话即长, 无话则短。
14、《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本书讲述了清代学术变迁与政治的影响、清初学海波澜余录、清代学者整理旧学之总成绩等。
15、《中国历史研究法》本书包括《中国历史研究法》和《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两部分论述了史之意义及其范围,过去之中国史中国大百科全书》全面介绍了人类已有知识,被誉为“中国现代最伟大的文化工程”、“一切才智之士的知识背景”。
全书是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和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先后组织的3万余名专家学者智慧的结晶,其中汇聚了各个领域的名家巨匠。
这些名家所撰写的各类条目,为我们留下了弥足珍贵的记忆,甚至许多名家的文学已成为时代的绝响。
这些名家所撰写的知识主题涉及各个领域,他们以精当简洁的文字,系统概括了一门学科的全貌,虽然篇幅短小,但充满深厚的学识积淀。
学界,史之改造等内容。
16、《爱国热情的郁积:说楚辞》本书分为五部分, 内容包括::奇峰突起——轩翥诗人之后; 激楚之声——楚文化的“合力”; 惊采绝艳——《楚辞》的主要内容等。
17《士人阶层的痛苦反响:说元曲》本书按照历史发展线索,介绍了元曲体载方面的基本知识以及相关作家、作品对其产生的影响等。
18、《爱情与侠义的倾诉:说传奇》本书共6章, 内容包括: 小说至唐代而一变——传奇的渊源与特征; 异军突起, 绚丽多姿——传奇的兴起、名家辈出, 杰作纷呈——传奇的发展与主题等。
19、《哀怨与豪情的交织:说宋词》本书内容包括:云是长短句小词似佳人——一种别样的诗体、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哀怨宋词、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豪情宋词、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元、明词坛的寂寞和清词的复兴等。
20、《来自中古的苦乐爱恨:说乐府》本书内容包括:乐府——诗歌文学之总称; 感于哀乐, 缘事而发——汉乐府(上) ; 感于哀乐, 缘事而发——汉乐府(下) ; 艳曲南朝, 胡音北俗——魏晋南北朝乐府等。
21、《中国历代思想家》本书主要写中国是一个文化源流久远的古国,中国文化的能久能远,其基本的原因是中国学术思想的发达,给予中国人在政治、社会及人生观各方面极大的启示和引导。
中国文化能够历久而弥新,便是历代的思想家不断有创新与发明,给中国文化不断地注入活力的缘故。
梁启超先生在《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中把中国学术思想的发展划分为七个时期:“一、胚胎时代,春秋以前是也;二、全盛时代,春秋末及战国是也;三、儒学统一时代,两汉是也;四、老学时代,魏晋是也;五、佛学时代,南北朝唐是也;六、儒佛混合时代,宋元明是也;七、衰落时代,近二百五十年是也;八、复兴时代,今日是也。
”梁任公的分期大致能为一般人所接受,梁任公所说的衰落时代即指清代,而复兴时代便指清末以至今日。
22、《你在高原》本书是张炜在二十多年的时间里创作完成的。
全书分三十九卷,归为十个单元(《家族》《橡树路》《海客谈瀛洲》《鹿眼》《忆阿雅》《我的田园》《人的杂志》《曙光与暮色》《荒原纪事》《无边的游荡》)。
23、《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句读》本书是邓晓芒教授逐字逐句讲授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的录音整理,用10句话来解释康德原文的1句话,对研读康德著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学术价值。
也为广大读者提供了一个深入理解康德经典的基本平台。
24、《京剧丛谈百年录》本书通过选编百年来有关的代表性文章论述,对20世纪京剧发展和改革等方面进行完整的归纳和总结,全书所辑录的资料以时间为线索,全方位展现了中国文化界、思想界和戏剧界对京剧改革的态度与思考。
25、《世界华文文学与中国》本书收录了“加强世界华文文学的研究和交流”、“中华文化场与中国文学观”、“深切怀念与崇高敬意——纪念赖和先生诞辰一百周年”等文章。
26、《世界文坛的奇葩》本书选录饶芃子在华文文学研究方面的文章和论文37篇。
这些文章和论文,按所论的对象和问题,分成四辑:个案解读、区域诠释、诗学探寻、学科行旅。
27、《华文文学的大同世界》本书收录了“命名、依据和学科定位”、“对象·理论·学术平台——关于华文文学研究“学科升级”的思考”、“美华文学的历史开篇——重读《若社会》”等二十篇文章。
28、《新闻学原理》本书共分为十四章, 主要内容包括: 起源;新闻采写原则;新闻首要功能;新闻选择;新闻取舍;新闻真实性等。
29、《传播的偏向》本书共分为八章, 主要内容包括: 密涅瓦的猫头鹰;传播的偏向;时间的诉求;空间的问题;产业主义与文化价值等。
30、《病隙碎笔》本书是史铁生最为经典的作品之一,他用生动优美而通俗的语言探索关于人生未知的道理:命运、爱情、金钱、道义、信仰,健康的心态……共分六部分,243则,字字珠玑,充满着智慧和安详。
他自由的心魂漫游在世界和人生的无疆之域,思考着生与死、苦难与信仰、残缺与爱情、神命与法律、写作与艺术等重大问题,从这些每个人都必须面对的人生疑难中,我们可以获得很多启示。
31、《社会传播的结构与功能》本书共分为十二部分, 主要内容包括: 传播行为;传播的结构与功能;生物界的对应现象;世人的注意框架各不相同等。
32、《帝国与传播》本书共分为七章, 主要内容包括: 绪论;埃及;巴比伦王国;口头传统与希腊文明;文字传统与罗马帝国等。
33、《中国古代园林》本书内容主要包括:中国古代园林的类型、起源、历代皇家园林、私人园林和风景寺庙园林、植物配置、丰富多彩的园林建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