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美术六年级下册教案
美术六年级下册教案人教版美术六年级下册教案(通用11篇)作为一名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人教版美术六年级下册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美术六年级下册教案篇1一、基本情况本期担任六年级二个班的美术教学。
学生都具有一定的学习美术的方法,具有浅显的美术基础知识和简单的造型能力,能很快理解老师所讲授的美术知识,有部分学生还参加了美术特长班。
但也有少数学生懒得带学习工具,没考试压力而不学。
二、教材分析本册内容包括绘画、工艺、欣赏三部分。
工艺即实用美术,它是本册教材的重点,主要内容有参观券、邮票、标志、海报、板报、居室、拼盘设计。
欣赏部分本册安排的也是工艺作品欣赏。
绘画是指在纸、木板、纺织物、墙壁等平面上,用笔、刀、针等工具,墨、颜料等材料,运用构图、造型、着色等表现手段,塑造可视的形象的一种造型艺术。
本册教材绘画部分内容有图案、中国画、想象画。
三、教学目标任务1、初步了解现代设计基础知识,具有一定的设计意识。
2、提高对美的感受能力,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培养勤奋踏实的好学风。
3、引导学生对物体结构和空间关系具有感性的认识,学习了解图案,构成等知识。
4、了解色彩的色相、明度、纯度和色彩的冷暖知识,了解人的色彩感受。
5、认识中国画,了解中国传统的艺术形式。
6、学习浅显的人物比例,动态、面部表情画法为语文中的童话故事,作文作插图。
7、学习纸版画的基本知识,创作纸版画。
8、初步认识电脑美术,学习电脑美术的制作方法。
9、了解雕镂的基本特征,运用切割、挖刻、镂等方法,用蔬果雕镂生动有趣的作品。
10、学习利用废旧报纸、挂历纸、制作各种纸造型,培养学生相互合作的能力。
11、了解有关凤凰的民间传统故事,了解鸟的基本外形特征和色彩,创作“百鸟之王”,培养学生想象力。
12、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掌握设计的基本含义,了解参观券、邮票、标志、海报、黑板报等相关知识,学习其设计的一般方法与步骤。
2024新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全册
2024新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全册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绘画技巧,如线条、色彩、构图等。
- 使学生能够运用剪贴、拼贴等方法创作有趣的美术作品。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分析、实践等环节,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精神。
- 引导学生运用美术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爱好,提高审美素养。
- 引导学生尊重他人作品,培养良好的审美道德观念。
二、教学内容1. 教材解析本册教材以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和绘画技能为主要目标,共包括10个教学单元,涵盖了线描、色彩、构图、剪纸、拼贴等多种美术表现手法。
2. 教学单元及课时安排三、教学方法- 采用讲授法、示范法、实践法、欣赏法等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 注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 创设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成长。
四、教学评价- 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参与度、态度、技能掌握等。
- 作品评价:对学生的美术作品进行评价,注重创意、技巧和审美素养。
- 综合性评价: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作品质量和学习进步等方面进行评价。
五、教学资源- 教材、课件、教案、绘画工具、美术作品等。
- 网络资源、视频资料、图书资料等。
六、教学建议- 注重基础技能的培养,让学生在绘画实践中不断提高。
- 鼓励学生多观察、多思考,培养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
- 注重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关注和指导。
- 定期举办美术作品展示活动,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七、教学反思- 定期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总结经验和教训。
- 关注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 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
2023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美术全册教学设计(教案)
2023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美术全册
教学设计(教案)
章节安排
教学目标
1. 通过研究本教案,学生将学会使用线条、色彩、空间、物象等元素制作美术作品。
2. 帮助学生培养创意思维,提高审美能力和观察力。
3. 通过节日文化的研究,激发学生爱祖国、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内容
- 第一章线条的表现:线条基础练、线条走向和表现方法、线
条构图练等。
- 第二章色彩的运用:色彩基础练、色彩的构成和表现方法、
色彩搭配和运用等。
- 第三章空间的构建:透视的基本原理、空间构成要素、基础
透视练等。
- 第四章物象的创造:剪纸技巧、立体造型方法、素材拼贴创
意等。
- 第五章节日文化的表现: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节日主题创作、节日礼品创作等。
教学方法
1. 线上授课:通过网络平台授课,节约时间和成本。
2. 任务驱动:通过任务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让学生在
任务中研究。
3. 示范教学:老师可以提前制作好一些作品,并在课上进行展示,激发学生的创造灵感。
教学评估
1. 作品评估:每个章节结束后,让学生制作一份符合要求的美术作品,并进行评估,以便发现问题和优势。
2. 学生评估:让学生在学习结束时填写自我评估表,反馈教学情况。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美术全册教案-小学六年级美术下册教案人教版
人教版小学美术教学设计人教版小学六年级美术教案(全册)六年级上册第十二课中国画与油画(欣赏?评述远近的奥秘教学目标:1,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透视的基本变化规律.2, 学习, 了解平行线和消失点概念.3, 欣赏名家作品, 品味透视在美术中的魅力.4, 联系生活,感受生活中的透视变化. 教学重点:1, 了解和掌握透视变化的基本规律.2, 透视基本规律的运用.教学难点: 透视规律的理解和在实践中的运用教学工具:名家美术作品, 建筑风景照片等教学过程:第一节课感知透视(基础知识)一,引导阶段结合课本中的文字描述, 分组欣赏, 讨论课本和老师提供的图片, 理解什么是透视现象.二,发展阶段1, 小结透视现象所产生的规律.2, 什么是视平线和消失点.(结合图片分小组讨论)3, 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的区别.(结合图片分小组讨论)教师用几何形体示范什么是平行透视与成角透视4, 课堂作业根据学习要求,组织学生到学校周围观察,注意体会物体的透视变化规律. 三,课后整理1, 回家收集相关的一些建筑,风景等图片,巩固知识.2, 准备好第二节课的工具材料. 第二节课体验透视(课堂实践)一,引导阶段1, 检查课前准备2, 回顾透视的基础知识点二,发展阶段1, 讲解临摹作画的基本过程(1), 先观察图片中事物的特征, 寻找出符合透视变化的基本规律;(2), 构图(考虑安排主体物的合理位置);(3), 用线描表现(刻画主题物的特征);(4), 整理画面.2, 讲评作业(1), 两位学生为一组,相互交换作业,进行评比.(以是否准确表现出透视变化为标准)(2), 老师统一点评.三,拓展阶段可以进行现场写生或者默写体现透视变化的作业.人教版小学美术教学设计二,风景写生(1) 教学目标: 学习简单的风景构图知识, 利用所学的透视和构图知识进行风景写生.重难点: 提高绘画技能和审美能力.课前准备: 教师与学生收集一些风景画和一些学生风景写生习作.教学过程:一,回顾导入播出校园风景片断, 播出校园风景写生片断. 导语:" 通过这次写生课的学习, 同学们认为画风景画应该要注意那些方面"二,新授1, 打出风景画绘画要素, 并以此作为评画标准.2, 出示两张本班的作业, 一张较具体完整, 另一张还没完成.问:" 这两张画各有什么不同你认为哪张比较好"3, 导语:" 刚才同学们都说出了这张画的很多问题,现在那位同学上来改改让他变得美些"4, 再打出两张画:" 你们说说这两张画的区别在那"三,总结" 在这节点评课上我们学到了些什么"风景写生(2)教学目的:1, 学习风景构图知识, 远, 中, 近景的处理方法和树木的表现方法.2, 学习铅笔风景写生的方法和步骤,懂得如何区别主次进行概括.抓住重点,分清层次, 能画一幅简单的风景画.3, 鼓励学生关注社会, 关注生活, 用自己的绘画语言去发现美, 创造美. 教学重点难点:1, 运用构图知识和铅笔画技法, 画一幅以树木为主的风景画2, 怎样表现和处理好以树为主的风景画的质感和空间感教具: 风景写生的范图教学设计:一,组织教学二,导入风景画欣赏导入. 展示许多风景写生的范图,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 揭示课题, 《风景写生》, 板书三,学习新课:老师: 请用你自己学过的美术知识对这幅画进行评析.( 学生发言踊跃, 通过发言复习了透视, 构图知识.) 老师: 自然界处处存在美, 要靠我们自己去发现和表现.( 老师继续展示自己在校园内写生的美术作品.)学生: 原来我们经常生活的校园画出来也这么美呀!我也要画一画我们的校园. 课堂外学生分组开始校园写生,师生共同活动.四,学生作业,教师巡回指导.五,作业展示,展示学生优秀作业, 请其他学生来点评,指出画的好的地方和还欠缺的地方.六,课堂小结,请学生谈谈出去写生的感受.人教版小学美术教学设计风景写生(3)教学目的:通过观察,学会取景,并运用钢笔淡彩的表现方法画一幅风景写生画,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现能力.教学重点: 学习钢笔速写的基本技法和用表现物体的质感及特征.教学难点: 学习钢笔速写的基本技法和用表现物体的质感及特征.教学教具:1, 在校园内选定一处有特色的简洁面层次分明的景物供学生写生.2, 布置学生携带铅笔, 钢笔, 水彩.3, 教师准备钢笔淡彩风景作品和示范用品. 教学过程:一,出示钢笔淡彩作品,导入新课.二,讲授新课:1, 钢笔淡彩作品分析,指导学生从作品的选材, 构图, 表现方法等去认识大自然的迷人景色, 激发学生绘画兴趣;认识钢笔也是绘画工具,知道本课是要求用钢笔淡彩作风景画练习.2, 分析钢笔淡彩的特点:"钢笔淡彩"是绘画的一种表现形式, 线为主,色彩辅之.A, 用钢笔勾出风景画稿.B, 淡淡的涂上水彩色.C, 着色以固有色为主.3, 绘画方法:( 教师示范全过程)(1) 取景(运用取景框或用双手做框, 选取美的构图.(2) 用铅笔定位置(画面应有前,中, 远景,把主要景物放在中景里,使画面层次多,立体感强.)(3) 用钢笔线条进行刻画.(4) 着色. 用固有色薄涂.三,学生集队到指定的地点写生, 教师指导取风景, 提醒学生注意透视现象, 本节课完成用钢笔描绘风景的大体效果.四,讲评对构图好,层次分明, 形象较准确的作业给予表扬,第三课《心中的风景》教学领域: 造型. 表现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最快乐的一件事, 并用绘画或纸版画的形式表现出来.2. 学习纸版画的绘画技法, 利用吹塑纸进行创作.3. 通过绘画和制作, 培养学生观察力, 创新精神和再造能力. 教学重点:学习纸版画的制作方法.教学难点: 纸版画的印制, 水份, 颜料厚薄程度的掌握.教具准备:吹塑纸, 铅笔,水粉颜料,调色盘, 毛笔.人教版小学美术教学设计教学过程:1. 引导阶段:让学生带着记录他们快乐回忆的相片, 用展示台展示给全班同学看.并回忆讲述.(引导学生在欣赏他人作品的基础上,回忆自己生活中快乐的片断,激发学生创作热情.)请大家睁大眼睛,竖起耳朵,可别错过哦!2. 发展阶段:欣赏版画作品. 通过观察和讨论, 引导学生认识纸版画的表现方式.请同学们在观察的基础上思考: 纸版画是通过什么方法加工完成的,它与绘画作品比较, 有什么不同的视觉效果.3. 技法学习阶段: ⑴出示制作简易纸版画的材料——吹塑纸,启发学生思考, 运用什么工具和制作方法可以制作成纸版画.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采用刻, 划,撕等方法进行创造性地使用,制作出内容丰富,造型美观的纸版画作品.⑵在制作好纸版的基础上, 思考并尝试怎样拓印出多色纸版画.4. 情感升华阶段: 引导学生懂得只有善于观察,善于利用身边的材料和工具求新求异, 就会创作出好的作品.5. 动手操作阶段:欣赏教材中作品, 用纸版画或绘画的形式进行创作.6. 交流阶段:提出问题,交流好的经验,自查作品中使用工具的合理性.教学领域: 造型. 表现1, 通过影人的图片欣赏和皮影戏的欣赏, 让学生感受影人造型的形式美,弘扬民族文化, 激发爱国热情.2, 通过影人制作学习,创造有个性的戏剧人物形象;学会操作影人,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表演展示.教学重点: 皮影的基本知识教学难点: 影人的操作和影戏的表演.教学准备:教师:电脑多媒体课件,纸影人成品. 学生:硬扳纸,剪刀,水彩,清漆; 把学生分成五组, 选择好每组所表演的影戏内容.教学过程:1, 导入: 以电影《活着》中的皮影戏片段导入.(播放课件)2, 介绍皮影戏:皮影戏俗称灯影戏,是中国最古老的戏剧形式之一,它源于2000 余年前的中国古代长安,盛行于唐,宋.至今仍在中国民间普遍流行.它是用玩偶来演出的戏剧, 影人, 唱腔与音乐伴奏的其组成部分, 而表演的却是用牛皮雕刻而成的人物, 动物, 景物3, 影人的造型是属于美术范畴,它与剪纸有很多共通之处, 主要是要学会给人物或动物侧面的造型方法,造型时抓住神态,适当夸张.面部有阳刻和阴刻之分.服饰讲究图案纹花,精巧细致,工艺严谨,技法成套.在大轮廓中充以菊,梅,竹,兰的装饰.(播放课件中的皮影图片)3, 学生作业: A, 把全班分五组,确定所表演的影戏内容B, 根据内容,制作纸影人,(播放课件)4, 课后作业拓展: A, 把做好的纸人上色,上清漆B, 学会操作影人C, 排练影戏第五课《水墨画—动物》人教版小学美术教学设计教学领域: 造型. 表现总课时数:8教学目标:1, 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和样貌特征,感受动物的美和可爱;感受各种水墨特性, 探讨巧妙运用各种技能,手法表现有创意的"可爱的动物"的方法.2, 培养保护动物的环保意识,体验合作,探究,发现的愉悦,激发自信心和美术学习的兴趣.3, 通过探索用水墨自由创作动物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和创造精神. 教学重点:欣赏, 感知, 探索,理解自然界及艺术作品中的动物的形,色,动态之美,引发喜爱动物之情和环保意识, 探索运用墨色自由创作动物的方法, 培养合作意识和综合学习能力.教学难点:巧妙运用各种水墨画技法表现有创意的" 可爱的动物".教学准备:1, 每个同学都收集一到两个与动物相关的故事2, 动物欣赏图片和视频资料.3. 师生搜集水墨画图片资料,水墨画工具材料(如毛笔,墨汁,国画颜料等)教学过程:一,表演, 回忆, 发表1, 表演猜谜: 你知道动物虾, 麻雀的动做你能把它模仿出来让其他小朋友去猜一猜吗(部分学生台前模仿某一种动物进行表演, 台下学生猜迷)2, 引导学生回忆并说出自己喜爱的动物形体,颜色, 花纹等基本特征和这种动物有什么生活习性喜欢生活在什么环境里二,观察, 赏析, 感受1, 播放各种动物的活动录象和图片, 引导学生观察其生活习性和活动规律.2, 教学导入: 师出示水墨画图片,介绍有关文人画的发展过程,激发学生的兴趣和表现欲望.(出示课题)欣赏:欣赏课本上的《虾》, 《麻雀》范图,体会独特的风格.师生共同欣赏课前收集的风格独特的绘画作品,探讨作品的时代特征, 让学生说说对画面的理解.三,思考, 探索, 创作1, 引导赏析学生创作作品的美感(从形,色,动态方面引导), 探索如何巧妙的运用什么技法进行勾画介绍并演示表现技法.画法探索.①笔上沾清水后再沾墨画出来的笔画线条先重后淡, 笔上先沾墨后沾清水画出来的的笔画线条先淡后重.②笔尖画出的线条又细又圆, 侧锋用笔画出的线条又扁有宽. ③侧锋干笔可以画出物体的明暗关系称为皴法.书上还介绍了一些方法,大家来看书,想想这种方法我们熟悉吗我们了解了这些方法, 你想不想试试教师指导学生画动物的身体,注意笔上的含水量要饱满,各部分都要一笔而成, 运笔的时候要有一定的速度, 大胆肯定, 才能画得生动传神. 画时注意用笔的轻重快慢,用墨的干湿浓淡..2, 教师示范:(1)以白石的《虾》为例, 边画边讲解过程.(2)浏览"虾"活动场面的视频及图片资料,引导学生赏析比较动物的外形,颜色, 动态人教版小学美术教学设计等, 认识动物之美和可爱之处.3, 课堂练习:运用所学的水墨画技法创作一幅水墨<>作品, 要能充分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表达方法要巧妙,结构要明确.四,展示, 评价, 延伸1, 各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2, 思考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了解了什么学到了哪些知识技能探索了什么问题3, 了解我国有哪些珍稀动物,引导学生自我进行环保教育.( 示珍稀动物图片请学生判断)4, 针对各小组的学习,创作,表演情况进行小组自评互评.( 评价引导:形似,色美,花纹是否生动, 是否有创意本课自己和同学的学习, 表现怎样)第6 课形体切挖(1) 教学领域: 设计应用总课时数:9 教学目标: 理解和感受三维空间, 用纸设计制作建筑模型并进行适当的添加和切挖教学重点: 理解日常生活中的物体是由哪些基本形体切挖的教学难点: 各个形体的切挖变化及整体的把握教学准备:萝卜,橘子, 苹果, 肥皂,橡皮泥等软性材料,小刀教学过程:1, 导入立方体和圆柱体是我们熟悉的几何体,那么把这些基本形体进行切挖后, 会是怎样一种结构变化呢让我们来看看书中这些日常生活中的常用品, 这些独特的造型都是由哪些基本形体切挖变来的2, 学习六面体的切挖方法A用硬纸盒或泡沫面做一个立方体B用铅笔在纸上画出要切割的部分C用小刀轻轻割下3 圆柱体,球体,锥体的切挖用较规范的萝卜, 橘子或苹果及橡皮泥等,在课堂上进行切挖.观察圆柱体,球体, 锥体被切去一部分后的结构变化, 并画出切挖后的结构图. 4,欣赏现代建筑图片观赏这些建筑的造型都是由哪些的几何形体组合而成的, 又进行了哪些添加和切挖讨论, 交流各种形体进行组合的时候怎样才能兼顾既有丰富变化又有整体感. 小结:组合的形体数量不要太多.大小有变化,但要突出主体,适当添加和切挖,不要太零散.形体切挖(2) 教学领域: 设计应用总课时数:10教学目标:理解和感受三维空间, 用纸设计制作建筑模型并进行适当的添加和切挖教学重点: 理解日常生活中的物体是由哪些基本形体切挖的教学难点: 各个形体的切挖变化及整体的把握教学准备:萝卜,橘子, 苹果, 肥皂,橡皮泥等软性材料,小刀人教版小学美术教学设计教学过程:一,回忆以往学习制作现代雕塑等作业, 遇到过的制作难题及讨论解决方法创意制作(1)折制几个主要的几何形体(2)粘贴前制作需要切挖的部分(3)粘贴固定几何形体(4)添加装饰部分,进行调整.二,学生根据要求进行创作,教师巡回指导.三,作品展示.四,教师总结.第7 课我们做乐器(1)教学领域: 设计应用教学目的:1, 让学生通过欣赏了解乐器及乐器的发展, 学习运用不同的材料制作乐器.2,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设计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 了解乐器难点: 设计乐器教具准备:教师: 课件(有关青铜编钟,藏族大鼓,战国彩绘虎座鸟架悬鼓等乐器的文字资料和图片资料⋯⋯)学生: 准备制作乐器的竹筒, 铁管,铁盒,陶泥⋯⋯. 教学过程:(一), 引导阶段1, 教师播放几段乐曲让学生欣赏.2, 请学生猜一猜是什么乐器发出的乐曲,教师引导学生感受青铜编钟, 藏族大鼓, 战国彩绘虎座鸟架悬鼓等乐器的不同音效.3, 请学生交流自己查找到的有关乐器的资料.4, 教师出示图片并简要介绍乐器的发展,乐器的种类,并让学生欣赏不同的乐器发出的不同的音效.5, 原始社会(用兽骨,陶泥等制作乐器) ---- 奴隶社会(青铜制作精美的乐器)-------封建社会(乐器的用料,工艺更为讲究, 多样如: 青铜编钟, 战国彩绘虎座鸟架悬鼓, 等)至今(居住在我国西南(云南,贵州,四川)和西北(青海, 宁夏,甘肃, 新疆, 西藏)地区一些少数民族仍旧是用手工来制作乐器.如: 藏族大鼓,体现了一个民族的独特文化韵味.(二), 发展阶段1, 教师出示乐器的图片,引导学生归纳乐器的形状及特征.2, 教师启发学生根据自己带来的材料设计乐器,教师讲解乐器的制作方法.3, 学生思考先画出自己的设计草图并进行小组交流.4, 教师根据学生的设计构思进行启发性的讲评.五,学生制作,教师巡回辅导.作业: 利用竹筒,铁管, 铁盒, 陶土等材料制作乐器.六, 交流与评价:1, 展示学生制作的乐器并请学生说说自己的设计构思及制作过程中遇到过什么问题自己是怎样解决的.2, 师生交流评价.人教版小学美术教学设计3, 布置下节课工具. 我们做乐器(2) 教学领域: 设计应用教学目的:1, 让学生通过欣赏了解乐器及乐器的发展, 学习运用不同的材料制作乐器.2,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设计意识. 教学过程:1, 教师复习上节课内容, 教师引导学生从形和声方面继续加工乐器, 让自己的乐器更好.2, 学生制作, 教师巡回辅导.3, 学生展示乐器①让学生分组展示自己制作的乐器并吹一吹自己的乐器.② 师生交流比一比, 谁的乐器造型好, 谁的乐器能发出优美的声音. ③教师评价, 小结.4, 课后拓展让学生尝试用更多的材料和方法制作乐器.第八课宇宙之旅(1)(2)教学领域: 设计应用教学目标:1. 了解宇宙飞船的主要结构.2. 学习和利用各种废弃物制作宇宙飞船.3. 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1. 培养学生养成收集有关宇宙飞船的信息与资料习惯.2. 利用各种废弃物制作各种宇宙飞船. 教学难点: 了解和掌握飞船的主要结构.教学用具:"神舟五号"载人飞船上天的影片,自制宇宙飞船的教具模型,挂图等. 课前准备:1. 引导学生多途径搜集相关载人飞船与宇航员的知识.2. 同时并准备一些废弃材料(塑料瓶,纸盒, 彩纸等).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欣赏影片.欣赏2003 年10 月15 日, 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 把中国首位宇宙员杨利送上了太空后的一段影片, 并讲解有关"神舟五号"的发射情况. 让学生通过直观的了解, 亲身感受中国人民实现了千年来的飞天梦.三,讨论交流.1, 导入课题.2, 引导学生欣赏宇宙飞船图片作品, 感受作品所体现的"宇宙飞船的形状特征".3, 鼓励学生说说形状特征是如何的除了影片的宇宙飞船, 你们是否还知道有关其他宇宙飞船的知识吗4,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组讨论.人教版小学美术教学设计5, 各组学生把各自搜集相关宇宙的各种资料及图片进行展示然后回答. 第二课时一,师生交流1, 师生共同找出飞船的主要结构,师边讲边演示各种各样宇宙飞船的主要结构造型.2, 教师总结学生们搜集到有关宇宙飞船的相关知识, 讲述宇宙的多种造型特征与设计原理, 以及有关载人飞船, 载人航天器组成的知识.3, 教师重点边讲边演示自做的教具模型一一分解几种宇宙飞船的主要外型结构部件.4, 分组欣赏了解宇宙飞船的主要外型组成部分.5, 启发每个小组应积极动脑, 有创意地并要符合宇宙飞船的基本造型特点制作一艘宇宙飞船. 6, 学生分组进行绘制草图.7, 师到各小组给予指导.8, 各组学生开始制作活动.二,展示评价阶段1. 组织学生欣赏各小组展示自己组的作品, 由各组组长阐释本组所制作宇宙飞船模型的特点与优点.2. 引导学生自评与互相评.3. 收拾与整理: 学生整理桌面与地面, 保持教室环境整洁.三,课后拓展:鼓励学生回家有机会制作卫星城,有一定的场景, 有多种形状的卫星,并配以一定的交通工具与自然景物.第9 课保护文物(1)教学领域: 综合探索第一课时教学目的:通过学习, 让学生了解中国的瓷器是传统艺术中的瑰宝,它代表了中国在世界制瓷领域中高超的工艺制造水平, 是中国伟大的发明之一. 使学生了解我国不同历史时期的制瓷工艺,造型, 装饰及不同窑场产品的艺术特征, 学会运用正确的方法去观赏陶瓷艺术. 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情趣.教学重点:1, 中国瓷器的生产和发展,瓷器与陶器的区别.2,瓷器的造型,装饰,色彩及艺术特色.特点.3, 主要名窑的产品特征.教学难点:主要是有关历史知识和历史背景, 除了在教学内容资料作些简要介绍外一些专业名词和有关的历史文化知识.教学时间:1 课时教具准备:教材,多媒体课件,录象带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 (常规)二.导入:提问:1. 什么是陶器什么是彩陶2. 中国古代陶器的造型特征是什么放映幻灯(贯耳瓶)人教版小学美术教学设计提问: 这是陶器吗应是什么器物三.讲授新课: ( 出示课题)我国是瓷器的故乡和原生地,瓷器是我国传统的工艺美术, 其工艺水平在世界上享有盛誉. 1. 瓷器与陶器的关系陶瓷工艺是陶器工艺和瓷器工艺的总称. 陶器和瓷器有下列区别.(1) 烧制的原材料不同;(2) 烧制的温度不同;(3) 陶器质地疏松有一定吸水性, 瓷器质地密实不透水.2. 瓷器的发展商代出现原始瓷,东汉至三国是我国瓷器发展史上极为重要的时期, 三国以后到南北朝, 瓷器进入了一个辉煌的发展时期, 南方有青釉瓷, 北方有青瓷. 隋唐时期是我国瓷器的一个重要的成长时期, 这时瓷器普遍用较高的火候烧成, 胎质较硬. 瓷器在社会生活中日渐受到重视.唐代开始有了"窑"的专称,它象征着瓷器产量的增长.宋代瓷器产量高且质量好, 为明清瓷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元代, 我国瓷器大批量行销海外.明清是我国制瓷业的鼎盛时期,造瓷技术有了很大的进步,胎釉细腻,色泽鲜明移植珐琅彩和创造粉彩是当时杰出的成就.3. 我国瓷器在造型和装饰艺术上的特色从东汉到南北朝, 我国青瓷逐步成熟起来, 但这一时期的瓷器无论是造型还是纹饰都与青铜器有联系, 这时瓷器的造型特征是清秀挺拔,与当时人们的审美爱好相一致. 隋代瓷器造型有以下特征:(1) 胎体的可塑性和耐火性能加强, 显得秀气.(2) 罐类器形一般为短颈,直口, 圆腹.(3) 器物为小平底, 底下有圆饼状实足. 隋代瓷器的纹饰常见的有几何纹,花卉纹,动物纹,人物纹, 色彩也比较丰富.( 重点介绍《白釉象首龙柄壶》) 唐代烧制瓷器的地域扩大, 产品增多, 青瓷, 白瓷, 三彩陶代表了唐代陶器工艺的最高水平.唐代瓷器作为商品广泛流传的海外,瓷器"自唐代始而有窑名", 这种传统习惯一直沿用的现代. 唐代瓷器造型繁多, 装饰更加丰富, 采用手法有绘画, 刻花,印花,捏塑等,内容包括日月,花草, 树木,动物,人物, 建筑等.五代时期继承了唐。
六年级美术下册 全册教案 新人教版
六年级美术下册全册教案新人教版第一章:欣赏与评述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2. 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和评价美术作品。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1. 欣赏不同类型的美术作品,如绘画、雕塑、设计等。
2. 分析作品的艺术特色和创作手法。
3. 学生进行作品欣赏和评述的练习。
教学活动:1. 教师展示不同类型的美术作品,引导学生进行欣赏。
2. 学生分组讨论,从不同角度评价作品的艺术特色。
3. 学生进行作品欣赏和评述的练习,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第二章:绘画与创作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绘画的兴趣和技能。
2. 学会运用不同的绘画手法和材料进行创作。
3.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教学内容:1. 学习不同的绘画手法,如铅笔画、水彩画、蜡笔画等。
2. 学习运用不同的绘画材料,如纸张、画布、画笔等。
3. 学生进行绘画创作的练习。
教学活动:1. 教师示范不同的绘画手法和材料的使用方法。
2. 学生进行绘画创作的练习,运用所学的绘画手法和材料。
3. 学生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进行互相评价和交流。
第三章:雕塑与塑造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雕塑的兴趣和技能。
2. 学会运用不同的雕塑材料和工具进行创作。
3.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内容:1. 学习不同的雕塑材料,如泥巴、石膏、塑料等。
2. 学习运用不同的雕塑工具,如刀、凿、刮刀等。
3. 学生进行雕塑创作的练习。
教学活动:1. 教师示范不同的雕塑材料和工具的使用方法。
2. 学生进行雕塑创作的练习,运用所学的雕塑材料和工具。
3. 学生展示自己的雕塑作品,进行互相评价和交流。
第四章:设计与社会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设计的兴趣和意识。
2. 学会运用设计原则进行创作。
3.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审美能力。
教学内容:1. 学习设计原则,如对称、对比、重复等。
2. 学习运用设计原则进行创作,如海报、书籍封面等。
3. 学生进行设计创作的练习。
新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全册)
新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全册)简介本文档是针对新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美术课程的教案,包含全册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安排。
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 培养学生的绘画和手工制作技能。
- 了解并研究不同绘画风格和艺术家作品。
教学计划本教案将按照教材的章节顺序进行教学,每个章节的教学内容和活动安排如下:1. 第一章:学画鸟(2课时)- 介绍鸟的画法和色彩运用。
-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绘画鸟的形象。
- 利用多媒体资料展示不同风格的鸟类绘画作品。
2. 第二章:学画花(3课时)- 了解不同花朵的形状和颜色。
-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绘画花的形象。
- 利用水彩和彩铅等绘画材料进行涂鸦和描绘。
3. 第三章:学画风景(4课时)- 研究绘画基本构图和透视法。
- 学生在实地观察后绘画风景画。
- 分享学生的作品并进行欣赏和评价。
4. 第四章:学画动物(3课时)- 研究绘画动物的基本形态和特征。
-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绘画动物形象。
- 利用不同材料和技法进行绘画创作。
5. 第五章:学画人物(4课时)- 研究绘画人物的基本比例和面部特征。
- 学生在实践中绘画人物形象。
- 研究欣赏和分析不同艺术家的人物作品。
6. 第六章:学画建筑(3课时)- 了解不同类型的建筑和建筑元素。
- 学生通过绘画描绘建筑的形象。
- 利用剪纸和手工制作等材料进行建筑模型制作。
教学评价每个章节结束后,教师将评估学生的绘画作品,并提供个别反馈和指导。
同时,学生也将相互欣赏和评价彼此的作品,以促进研究氛围和艺术交流。
结束语通过本全册美术教案的实施,我们旨在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创造力,同时帮助他们发展对美术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希望学生们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享受美术创作的乐趣。
人教版美术六年级下册第7课工笔花卉教案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方法与策略
1. 选择适合教学目标和学习者特点的教学方法
- 讲授法:教师讲解工笔花卉的基本概念、技法要点,以及相关文化背景。
- 示范法:教师现场演示工笔花卉的绘画过程,让学生直观学习。
- 互动讨论法:学生之间相互提问、解答疑惑,共同探讨绘画技巧。
- 小组合作法:学生分组进行绘画创作,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实施过程
1. 课前自主探索
教师活动:
- 发布预习任务:通过在线平台或班级微信群,发布预习资料(如PPT、视频、文档等),明确预习目标和要求。
- 设计预习问题:围绕工笔花卉的基本概念、技法要点等,设计一系列具有启发性和探究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思考。
- 监控预习进度:利用平台功能或学生反馈,监控学生的预习进度,确保预习效果。
人教版 美术六年级下册第7课 工笔花卉 教案
主备人
备课成员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工笔花卉
2.教学年级和班级:六年级
3.授课时间:1课时
4.教学时数:45分钟
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美术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
1. 审美素养:通过工笔花卉的学习,让学生感受自然之美,提高对美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内容逻辑关系
① 工笔花卉的基本概念:工笔花卉是中国传统绘画的一种,注重线条勾勒和色彩渲染,表现花卉的细节和质感。
② 工笔花卉的基本技法:包括线条、渲染、构图等,线条要流畅有力,渲染要均匀自然,构图要饱满和谐。
③ 工笔花卉的创作步骤:起稿、勾线、渲染、设色等,每个步骤都要细致严谨,确保作品的精细和美观。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美术全册教案
1、明与暗课时:1课时学习领域:造型表现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分析、比较,使学生初步掌握物体的明暗发现方法。
2、学生能初步运用明暗表现方法去观察、分析、描绘物体的立体感觉。
3、培养学生对客观世界存在的自然现象的研究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和比较物体在光照射下的明暗变化的原理和规律。
初步运用物体的明暗画法规律,表现出物体的立体感。
教具准备:球体、立方体石膏模型数个,铅画纸、铅笔、美工刀。
学具准备:素描纸,绘图铅笔、画板、橡皮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讲授新课:(一)导入:同学们,我们看教室两边墙上,这些是美术兴趣小组同学们的素描作品,你们能看这些作品有什么特点?师:对,这些作品都是用明暗造型方法表现的石膏体。
那么今天我们就跟大家来共同学习新的一课“明与暗”。
(出示课题)(二)新授:我们首先来研究研究明暗怎样产生的。
通过刚才的观察,你能总结出明暗时怎样产生的吗?有体积的物体在光线的照射下,会呈现出一定的明暗变化。
(三)观察体会同学们这里有一个石膏球体,我们来观察,当光线照射的它时,我们会发现什么?总结:亮面(即直接受光面),灰面(即侧面受光面),暗面(即没有受光的面),明暗交界线(区分明暗两部的界限),反光(侧面环境光影响)。
(四)主动参与下面老师就用铅笔画素描的形式表现圆柱明暗关系。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作业设计:1、学生选择立方体或圆柱体画出明暗素描,教师进行巡回指导四、欣赏讲评教师把学生完成的作品摆放到前面,全体学生欣赏讨论,然后说出自己的观点。
五、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物体明暗变化的基本规律,希望同学们能将生活中各种不同物体的明暗,并用画笔把他们描绘出来。
六、拓展:观察其他几何体在光照射下其结构特点及明暗变化,并进行写生。
教学反思:2、寻找美的踪迹学习领域:造型表现综合探索教学目标:1、认识肌理,从整体和局部寻找美、体会美2、培养学生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3、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肌理的美2、合理构图3、从多角度发现事物的美。
人教版六年级美术下册《第1课明暗与立体》教案
在今天的教学中,我重点关注了学生对明暗与立体表现方法的理解和应用。通过观察和参与学生的讨论,我有以下几点反思:
1.学生对明暗现象的兴趣较为浓厚,他们能够积极参与到课堂讨论和实践中。在导入新课环节,通过提问日常生活例子,成功引起了学生的好奇心,为后续教学奠定了基础。
2.在新课讲授环节,我发现学生对明暗对比和渐变的概念理解较为困难。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生动形象地解释这些概念,运用更多实例进行分析,以便学生更好地消化吸收。
5.总结回顾环节,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点有了较为全面的掌握,但仍有个别学生存在疑问。我会在课后及时关注这部分学生,解答他们的疑惑,确保他们能够跟上教学进度。
6.针对教学难点,我采用了示范、对比、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突破难点。但从学生的实践成果来看,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进一步优化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4.欣赏名作:欣赏艺术家运用明暗技巧创作的作品,感受明暗在艺术创作中的魅力。
5.创作实践活动:结合生活实际,创作一幅以明暗与立体为主题的美术作品。
教学内容与课本紧密相关,旨在帮助学生掌握明暗与立体的基本知识,提高绘画表现力。
二、核心素养目标
1.美术表现: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掌握明暗与立体的基本表现方法,提高绘画技能,培养他们在美术创作中体现物体立体感和空间感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明暗与立体表现方法:本节课的核心是让学生掌握明暗对比、明暗渐变等基本表现手法,以及如何运用这些方法来表现物体的立体感和空间感。
-静物写生实践: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学会观察光线对物体的影响,并将所学明暗技巧应用到静物写生中。
-艺术作品欣赏:指导学生从艺术作品中分析明暗运用,理解其对整体画面效果的作用。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美术全册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美术全册教案同学们,你们是否经常在生活中发现美的事物?今天我们来一起探索如何寻找美的踪迹。
二)新授:我们先来研究肌理的美。
肌理是指物体表面的纹理和质感。
通过观察、感受和比较,我们可以发现肌理的美。
比如,牛皮纸的粗糙感、大理石的光泽感等等,都是肌理美的体现。
三)实践探索:现在,我们来动手实践,用牙刷、吸管等工具,在宣纸上创造出不同的肌理效果。
然后,大家可以自由发挥,用水粉颜料、水粉笔、墨水等材料,将这些肌理效果融入到自己的创作中去。
四)欣赏讲评:在完成作品后,我们一起欣赏讨论,分享自己的感受和发现。
同时,老师也会给予一些指导和建议,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发现美、创造美。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作业设计:1、观察周围的事物,发现其中的肌理美,并用画笔将其表现出来。
2、自由发挥,用不同的材料和工具创造出自己的肌理效果。
四、课堂小结:通过今天的研究,我们发现肌理不仅是物体表面的纹理和质感,也是一种美的表现形式。
希望同学们能在日常生活中多发现美的踪迹,创造出更多的美。
五、拓展:在今后的研究中,我们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数量和比例等方面去发现事物的美,创造出更加丰富多彩的作品。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探索的方式,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肌理美的概念和表现形式。
同时,通过欣赏讲评和作业设计,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和发现美的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引导学生合理构图、从多角度发现事物的美,避免过于依赖工具和材料的效果。
2、研究绘制扇面的基本技巧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意和审美能力。
3、通过制作扇面,让学生了解设计应用的实际意义,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艺术素养。
教学重难点:掌握绘制扇面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扇子、颜料、毛笔、纸张、图片等。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讲授新课:一)导入:1、欣赏展示各种扇子的图片,让学生感受不同的扇面形式和设计风格。
2、提问你们最喜欢哪种扇子?为什么?二)新授:研究绘制扇面1、讲解绘制扇面的基本步骤和技巧,如构图、用色、用笔等。
六年级美术下册 全册教案 新人教版
六年级美术下册全册教案新人教版教案目录:一、课题:欣赏·评述——外国古建筑二、课题:欣赏·评述——外国雕塑三、课题:绘画·色彩——绿色的和谐四、课题:绘画·色彩——画面的构图五、课题:设计·应用——设计图案一、课题:欣赏·评述——外国古建筑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外国古建筑的基本特点和艺术风格,学会欣赏和评述。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图片展示、小组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和评述水平。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外国古建筑的兴趣和热爱,增强对不同文化的尊重和理解。
教学重点:了解外国古建筑的基本特点和艺术风格。
教学难点:学会欣赏和评述外国古建筑。
教学准备:图片、PPT等。
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外国古建筑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和思考。
2. 新课导入:介绍外国古建筑的基本特点和艺术风格。
3. 欣赏与评述:展示不同国家的古建筑图片,让学生进行欣赏和评述。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欣赏和评述心得。
5. 总结:教师进行总结,强调外国古建筑的艺术价值和文化意义。
二、课题:欣赏·评述——外国雕塑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外国雕塑的基本特点和艺术风格,学会欣赏和评述。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图片展示、小组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和评述水平。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外国雕塑的兴趣和热爱,增强对不同文化的尊重和理解。
教学重点:了解外国雕塑的基本特点和艺术风格。
教学难点:学会欣赏和评述外国雕塑。
教学准备:图片、PPT等。
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外国雕塑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和思考。
2. 新课导入:介绍外国雕塑的基本特点和艺术风格。
3. 欣赏与评述:展示不同国家的雕塑图片,让学生进行欣赏和评述。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欣赏和评述心得。
5. 总结:教师进行总结,强调外国雕塑的艺术价值和文化意义。
人教版六年级美术下册《第15课我国古代建筑艺术》教案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基本特点、分类和艺术表现手法。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古代建筑艺术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关注和传承古代建筑艺术。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五、教学反思
在本次《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到学生们对我国古代建筑的了解程度不尽相同。有的学生对古建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而有的学生则显得较为陌生。这让我意识到,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针对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进行差异化教学。
在导入新课环节,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关注日常生活中的古建筑,这一方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学生们积极参与,课堂氛围活跃。但在新课讲授过程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在理解古代建筑的特点和分类时存在一定难度。为此,我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增加了案例分析和实物图片展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概念。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古代建筑艺术的基本特点。古代建筑艺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屋顶、斗拱、彩画等独特元素。这些元素展现了古人的智慧与审美。
2.案例分析:艺术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它如何体现出皇权至上的理念。
5.体验古代建筑艺术魅力,尝试创作一幅以古代建筑为主题的美术作品。
二、核心素养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让学生掌握我国古代建筑的基本特点、分类及艺术表现手法,提高学生对古代建筑艺术的鉴赏能力;
人教版美术六年级下册《全册优秀教案》优秀教案(重点资料).doc
人教版美术教案第十二册(全册)目录:1、明与暗2、寻找美的踪迹3、泥浮雕4、画扇面 5 、我设计的服装6、图文并茂7、奇思妙想8、世界奥林匹克日9、二十年后的学校 10、我们即将毕业11、电脑美术 12、我国古代建筑艺术课题明与暗教材分析:本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
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懂得写实素描石膏几何体写生的意义。
了解物体在光的照射下,会产生深浅不同的明暗关系。
把这种关系画出来,就能表现具有立体感的物体。
课时 2课时学习领域造型.表现教学目标 1.知识:通过观察、分析、比较,使学生初步掌握物体的明暗发现方法。
2.技能:学生能初步运用明暗表现方法去观察、分析、描绘物体的立体感觉。
3.情感:培养学生对客观世界存在的自然现象的研究兴趣。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和比较物体在光照射下的明暗变化的原理和规律。
教学难点初步运用物体的明暗画法规律,表现出物体的立体感。
教具准备 1. 球体、立方体石膏模型数个。
2.射灯。
3.摆放石膏形体的桌子,配以衬布。
4.投影仪。
5.范画两幅 6.铅画纸一张(4k)、铅笔、美工刀。
学具准备 8开素描纸,绘图铅笔、画板、橡皮教学评价 1. 从学生作业中选出质量较高与较差的作讨论评讲。
2. 肯定作业中的优点,同时启发学生,指出缺点与改正方法。
3. 学生作业时,教师应该全面辅导、督促学生按要求、方法进行练习,发现典型问题时再作补充讲解。
教学过程:活动一:欣赏导入(设计意图:给学生营造一个学习氛围,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我们看教室两边墙上,这些是美术兴趣小组同学们的素描作品,你们能看这些作品有什么特点?对,这些作品都是用明暗造型方法表现的石膏体。
那么今天我们就跟大家来共同学习新的一课“明与暗”。
(出示课题)活动二:探究新知(设计意图: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有助于学生理解物体明暗的产生。
)1.我们首先来研究研究明暗怎样产生的。
(写生灯)你们来看,这是一张白纸,我们把它放在灯光下,你来观察一下,在它的表面上有没有明暗变化?谁能想办法让这张纸产生明暗变化?(学生上台演示)你是把它卷了一下,来观察一下在光的照射下发生了什么变化?总结:有了从明到暗的渐渐过渡的变化。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9、平时为了描述方便,我们往往忽略外部条件的影响而赋予物体一个固有的色彩面貌。但在表现时一定要关注光源色、环境色。创作体验绘画中的色彩是变化万千的,我们平时看到的世界没有莫奈眼中的多姿多彩,但只要我们运用本课知识,多家留意光色的微妙变化,相信大家会更多的体会到物体的色彩之美。
7、提高学生鉴赏能力,此阶段以实例分析为引导,学生将知识点进行总体归纳。迁移拓展印象画派的知识,引导学生以艺术的眼光看世界,看生活。
分析演示体验方法(1)演示光源色和环境色的区别与变化。通过演示白纸在不同光线下的变化试验,引导学生总结规律。
(2)根据风景照片现场演示分析。引导学生分析老师是怎样运用冷暖色、光源色、环境色的。光源色——自然界中不同光源发出的光是不一样的,他们照在物体上引起的色彩感觉也会不同,这便是光源色。如晨光偏淡蓝紫色,晚霞偏黄红色光。
6、实践创作
学生以自己所带的小物品或图片为对象,完成一张有一定创意、一定立体感的明暗素描作品。鼓励学生工具不限,方法不限,对象不限,抓住对象大的特征,透视不准也没有关系。这样,最大限度的放开学生的手脚,给学生空间,让他们自己去探索。
Hale Waihona Puke 作业采取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讲评的方式进行。同时鼓励学生在以后的生活中多留心,想想有的对象该怎样表现。这样让学生把课堂中学到的知识带到生活中,同时本课的教学也得到延伸。
教师启发学生:古代诗人杜甫曾有一首诗来形容庐山。“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也是来形容从不同角度观察事物的美。
2、请学生欣赏树林、沙漠的照片(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发现宏观和微观,整体和局部都可以表现出不同的美)
人教版小学美术六年级全册教案(下册)图文版
东新小学2017—2018学年度美术教案(第二学期)六年级小白第1课明暗与立体课时:2课时学习领域:造型·表现教学目标:了解明与暗的关系学习简单的素描。
教学重点:铅笔的使用与表现方式。
教学准备:石膏、范作、幻灯。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组织教学二、导入阶段1、欣赏素描画。
2、讨论立体感的产生原因。
3、物体的明与暗。
三、新授阶段1、明与暗的产生原理。
2、模拟明与暗的关系与变化。
3、素描中的明与暗的分解。
亮面、灰面、明暗交界、反光、暗面、投影4、素描的神奇表现力。
5、简单示范、步骤。
①构图观察。
②描线。
③调整。
⑤调子、排线。
⑥整体、局部——局部、整体⑦微调6、欣赏大师的素描作品。
四、学生作业1、构图草稿。
2、素描调子。
五、巡视指导六、课后小结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组织教学二、回顾阶段①构图观察。
②描线。
③调整。
⑤调子、排线。
⑥整体、局部——局部、整体⑦微调三、学生作业1、上调子、排线。
2、由线深入。
3、层层叠加。
4、远近观察。
四、点评展示五、课堂拓展1、3D效果的视觉素描。
六、总结反思第2课寻找美丽的踪迹课时:1课时学习领域:造型·表现教学目标:认识和发现生活中、大自然中的美。
教学重点:美的感受与美的特征。
教学准备:范作、幻灯。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导入阶段1、什么是美?2、视觉的美与心情的关系。
3、让我们去寻找美。
三、新授阶段1、大自然的美。
①自然的风景②自然的天气③自然的植物⑤自然的动物⑥自然的和谐2、生活中的美。
①美的装饰②美的生活四、课堂拓展1、用相机记录下你寻找到的美。
2、分享美的图片和美的心情。
五、总结反思第3课记录色彩课时:1课时学习领域:造型·表现教学目标:认识发现自然中光线作用下的色彩变化,感受色彩的魅力。
教学重点:尝试运用多种方法表达对色彩的感受。
教学准备:范作、幻灯。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导入阶段1、看视频,感受光线下色彩的变化。
2、初步了解光和色的关系。
人教版六年级美术下册图文并茂教案
图文并茂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课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呈现,通过展示和讲解名画和多种绘画方法,让学生了解美术知识、欣赏美术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绘画技巧。
本课重点介绍了《狼牙山五壮士》这幅名画,通过图片和文字说明,让学生了解这幅画的特点和历史背景;同时,本课还讲解了多种绘画方法,包括铅笔画、水彩画、水粉画等,让学生了解不同绘画方法的特点和使用技巧。
通过本课学习,学生可以学到很多有关美术的知识,为以后的绘画实践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认知领域:让学生了解美术的基本知识,包括画笔、色彩、构图等方面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操作领域:通过临摹、创作等实践活动,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绘画技巧和方法,提高学生的绘画水平。
情感领域: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爱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自信心,增强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了解美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绘画技巧和方法,提高学生的绘画水平。
难点:掌握不同绘画方法的特点和使用技巧;正确理解和处理绘画过程中的细节问题。
四、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各种画笔、水彩颜料、水粉颜料、铅笔刀、彩色纸、白纸等材料和用具;幻灯片《狼牙山五壮士》、示范作品等。
学生准备:各种画笔、水彩颜料、水粉颜料、彩色纸等材料和用具;认真观察和思考所喜欢的绘画方法。
五、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5分钟)(1)教师提问:你们喜欢画画吗?有没有自己喜欢的画家或画作?(2)教师介绍本课要学习的内容:《狼牙山五壮士》这幅名画及多种绘画方法。
(3)学生认真听讲并思考:这幅画有什么特点?这些绘画方法又有什么不同?2.学习新知(集体讨论和个别演示结合)(10分钟)(1)教师通过幻灯片展示《狼牙山五壮士》这幅画的图片和文字说明,让学生了解这幅画的特点和历史背景。
学生认真听讲并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2)教师介绍多种绘画方法,包括铅笔画、水彩画、水粉画等,让学生了解不同绘画方法的特点和使用技巧。
学生听讲并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图文并茂》人教版
难点突破:通过对比分析、分组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关注作品中的细节,学会从多角度欣赏美术作品,提高审美能力。
(3)美术学科素养:学生对于美术基本术语、材料、技法等知识的掌握程度不一,如何提高学科素养。
难点突破:结合教材内容,系统讲解美术基本知识,通过课堂实践、课后作业等形式,巩固学生对美术学科知识的掌握。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图文设计实验操作。这个操作将演示如何运用图文结合原则进行创作。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图文并茂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图文创作方法:掌握线条、形状、色彩等元素的运用,结合文字进行创意设计,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举例:教授学生运用线条的粗细、曲直、长短等表现不同情感;运用形状的对比、重复、变形等方法丰富画面效果;运用色彩的温度、明暗、饱和度等表现画面氛围。
(3)作品欣赏与分析:提高学生对优秀图文并茂作品的鉴赏能力,了解不同风格和表现手法。
其次,在小组讨论环节,我发现部分学生过于依赖同伴,缺乏独立思考。为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我将在后续的教学中,鼓励学生在讨论前先进行个人思考,然后再与小组分享观点。
此外,在实践活动过程中,部分学生表现出对美术学科知识的掌握不够扎实。针对这一问题,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对美术基本术语、材料、技法等方面的讲解,帮助学生提高学科素养。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人教版六年级美术下册教案(全册)
人教版六年级美术下册教案(全册)第一单元:色彩与世界课时1:认识色彩教学目标:1. 了解色彩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2. 研究基本的颜色搭配原则。
教学内容:1. 介绍色彩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 分析不同颜色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3. 引导学生参与色彩搭配实践。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展示不同颜色的图片,激发学生对色彩的兴趣;2. 介绍色彩的基本概念和分类,并举例说明;3. 分析不同颜色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让学生举例补充;4. 引导学生参与色彩搭配实践,在小组内选择主题进行色彩搭配创作;5.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互相欣赏和评价。
教学资源:1. 彩色图片展示;2. 色彩分类表格。
课时2:色彩与情感教学目标:1. 了解色彩与情感之间的关系;2. 发现不同颜色对情感的影响。
教学内容:1. 探索不同颜色在情感表达中的作用;2. 分析不同场景下色彩的使用。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展示具有情感色彩的图片,引发学生与情感的共鸣;2. 分析不同颜色在情感表达中的作用,并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3. 通过欣赏不同场景下色彩的使用,引导学生感受不同情感所带来的色彩变化;4. 学生小组合作,选择不同情感表达主题,进行色彩搭配创作;5.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对色彩与情感的认识。
教学资源:1. 具有情感色彩的图片展示;2. 情感表达场景图片。
第二单元:线条与造型(以下内容省略)第三单元:立体与空间(以下内容省略)...第六单元:创意与表达(以下内容省略)---以上是整本《人教版六年级美术下册教案》的大纲,共包括六个单元的教学内容,每个单元分为多个课时。
每个课时都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内容和步骤,以及相应的教学资源。
通过这本教案,学生可以系统学习美术知识,并在创作中发展创意和表达能力。
六年级美术下册 全册教案 新人教版
六年级美术下册全册教案新人教版教案章节:一、欣赏与评述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欣赏不同风格的美术作品,培养审美能力和欣赏能力。
2. 学会从色彩、线条、构图等方面对作品进行评价,提高评述能力。
3. 激发学生对美术的热爱,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内容:1. 欣赏现代派绘画作品,如毕加索的《格尔尼卡》。
2. 欣赏中国传统绘画作品,如水墨画、工笔画等。
3. 欣赏雕塑、版画、摄影等不同类型的美术作品。
教学重点:学会从不同角度欣赏和评价美术作品。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欣赏感受。
教学准备:准备相关的美术作品图片或实物,如毕加索的《格尔尼卡》、中国传统绘画作品等。
教学过程:1. 引导学生观察美术作品,从色彩、线条、构图等方面进行分析。
2. 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欣赏感受,鼓励他们用恰当的语言表达。
3. 教师进行点评,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欣赏和评价作品。
4. 总结本次课程,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欣赏美术作品,提高审美能力。
教案章节:二、绘画与创作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绘画技巧,提高绘画能力。
2. 通过创作,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教学内容:1. 学习不同的绘画技巧,如素描、水彩、蜡笔等。
2. 通过创作,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绘画技巧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教学重点:掌握基本的绘画技巧,进行创作。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绘画技巧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教学准备:准备绘画材料,如画纸、画笔、水彩等。
教学过程:1. 教师示范不同的绘画技巧,让学生进行观察和学习。
2. 引导学生进行绘画练习,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 教师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建议。
4. 总结本次课程,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继续进行绘画创作。
教案章节:三、雕塑与塑造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雕塑的基本知识,提高雕塑能力。
2. 通过塑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空间想象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表现教学目标:1、知识:通过观察、分析、比较,使学生初步掌握物体的明暗发现方法。
2、技能:学生能初步运用明暗表现方法去观察、分析、描绘物体的立体感觉。
3、情感:培养学生对客观世界存在的自然现象的研究兴趣。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和比较物体在光照射下的明暗变化的原理和规律。
教学难点:初步运用物体的明暗画法规律,表现出物体的立体感。
教具准备:1、球体、立方体石膏模型数个2、射灯3、静物台4、范画两幅5、铅画纸一张(4k)、铅笔、美工刀。
学具准备:素描纸,绘图铅笔、画板、橡皮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一)导入(设计意图:给学生营造一个学习氛围,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我们看教室两边墙上,这些是美术兴趣小组同学们的素描作品,你们能看这些作品有什么特点?师:对,这些作品都是用明暗造型方法表现的石膏体。
那么今天我们就跟大家来共同学习新的一课“明与暗”。
(出示课题)(二)新授:(设计意图: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有助于学生理解物体明暗的产生。
)师:我们首先来研究研究明暗怎样产生的。
(写生灯)你们来看,这是一张白纸,我们把它放在灯光下,你来观察一下,在它的表面上有没有明暗变化?谁能想办法让这张纸产生明暗变化?(学生上台演示)你是把它卷了一下,来观察一下在光的照射下发生了什么变化?师总结:有了从明到暗的渐渐过渡的变化。
师:下面来看这位同学把纸折了一下,我们把它放到灯光下,有了什么变化?师总结:对,明和暗有了一条明显的分界线,对比非常强烈。
师:还有一位同学把纸揉皱了,看看它在灯光下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师总结:纸上出现了丰富的明暗变化。
师:通过刚才的观察,你能总结出明暗时怎样产生的吗?师总结:对了,有体积的物体在光线的照射下,会呈现出一定的明暗变化。
(三)观察体会(设计意图:通过对实物的观察理解,加强学生对物体明暗认识与体验,并为下一步进行实践创作做准备。
)1、同学们这里有一个石膏球体,我们来观察,当光线照射的它时,我们会发现什么?(出示石膏球让学生思考、议论后回答)总结:光照后,球体表面出现了明、暗半球。
你们再仔细看看,球体的亮部有没有明暗变化?暗部呢?总结:球体的明暗变化比较复杂,而且是逐渐转变的,可概括为:亮面(即直接受光面),灰面(即侧面受光面),暗面(即没有受光的面),明暗交界线(区分明暗两部的界限),反光(侧面环境光影响)。
2、刚才我们分析了球体的明暗变化规律,其实任何物体在光的照射下都会产生这些明暗变化,我们来找找看。
(出示石膏几何体让学生观察)3、学生交流。
三、全课总结。
四、作业。
对身边的物体的观察理解,加强对物体明暗认识与体验。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一个石膏球体,我们来观察,当光线照射的它时,我们会发现什么?光照后,球体表面出现了明、暗半球。
球体的亮部有没有明暗变化?暗部呢?球体的明暗变化比较复杂,而且是逐渐转变的,可概括为:亮面(即直接受光面),灰面(即侧面受光面),暗面(即没有受光的面),明暗交界线(区分明暗两部的界限),反光(侧面环境光影响)。
二、主动参与(设计意图:演示绘画方法,给学生直观印象。
)下面老师就用铅笔画素描的形式表现圆柱明暗关系。
1、第一步是整体观察分析,要确立光源方位,找出明暗交界线所在的位置。
2、观察好了就可以起稿了,用直线画出圆柱的结构轮廓;接着画出明暗交界线、投影;3、然后就可以铺大色调了,铺出暗面、投影的基调;(注意:用直线排成块面,顺着球的弧面画;投影注意近实远虚。
)4、最后进行细致刻画:从明暗交接线入手,先画出背光面基本调子;背光面近暗远灰,但不能比受光面的灰调亮;再从明暗交界线向亮调子由深到浅过度;亮调子用较硬铅笔画。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设计意图:给学生营造一个学习氛围,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入新课。
)作业设计:1、学生选择立方体或圆柱体画出明暗素描,教师进行巡回指导2、注意把握以下问题:A、灰调过少或高光位置不对;B、明暗交界线不准;C、投影不准;D、排线问题;E、反光太亮。
四、欣赏讲评(设计意图:给学生一个师生交流、生生交流的平台。
)教师把学生完成的作品摆放到前面,全体学生欣赏讨论,然后说出自己的观点。
五、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物体明暗变化的基本规律,知道了怎样运用明暗变化表现石膏几何体的立体感,希望同学们能将这些知识运用到绘画中,观察生活中各种不同物体的明暗,并用画笔把他们描绘出来。
六、拓展:观察其他几何体在光照射下其结构特点及明暗变化,并进行写生。
教学反思:第2课寻找美的踪迹学习领域:造型表现综合探索教学目标:1、知识:认识肌理,从整体和局部寻找美、体会美2、技能:培养学生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3、情感: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1、理解肌理的美2、合理构图教学难点:从多角度发现事物的美。
教具学具准备:牙刷、吸管、水粉颜料、水粉笔、墨水、宣纸等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组织教学:二、讲授新课:(一)导入:(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发现不同的数量不同的方法可以表现出不同的美)1、请学生欣赏一朵花照片、几朵花照片和许多花的照片。
教师分别请学生谈谈对三张照片的体会师:小结:一朵花明朗清晰、几朵花重叠绽放,许多花绚丽多彩。
2、揭示课题我们一起来《寻找美的踪迹》。
(板书课题)(二)新授1、请学生欣赏长城的远观和近看的图片。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发现远近的不同可以表现出不同的美)教师再分别请学生谈谈对三张照片的体会师小结:近处的长城威严壮观,远处的长城宛如一条长龙盘旋在山间。
教师启发学生:古代诗人杜甫曾有一首诗来形容庐山。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也是来形容从不同角度观察事物的美。
2、请学生欣赏树林、沙漠的照片(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发现宏观和微观,整体和局部都可以表现出不同的美)提问学生:从这些自然的景色中,还隐藏着哪些美的踪迹呢?小结:这些景色都是我们平时注意到的美。
成林的大树很美,片片的树叶也美丽。
无限的沙漠很美,颗颗的沙粒也很美丽。
3、学生用这种排比句的形式表达自己找到的美丽。
(设计意图:开拓学生思维,从不同角度发现美的踪迹。
)例如:汪洋的大海很美丽,滴滴水珠也美丽。
我家的房屋很美丽,整齐的砖瓦也美丽。
我们的学校很美丽,……也美丽。
三、总结全课。
四、作业:用相机记录身边的美。
第二课时一、组织教学。
二、欣赏肌理图片。
(设计意图: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肌理现象,找寻肌理制作的方法。
)1、自然界的肌理图片以及制作出的肌理图片。
(制作的肌理图片表现点和线的各一张)2、在欣赏照片肌理现象中,提问学生:你觉得它们像什么?3、在欣赏制作的肌理图片中,提问学生:这是用什么方法制作的?制作肌理图片中的第一幅是用白菜的叶子沾墨拓印制作成的。
制作肌理图片中的第二幅是用揉皱的纸张沾墨,然后打开后的效果。
4、学生讨论小结:线可以用吸管吹,用墨和生宣纸渲染等方法点可以用牙刷、喷壶、水彩笔点等方法进行制作。
5、教师在学生回答时,演示其中一种到两种方法。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作业设计:可以用数码相机直接拍摄风景或者肌理的照片。
也可以用你喜欢的方法制作肌理效果的作品。
四、作业评价:学生相互欣赏,通过师生互评对作业进行评价。
五、拓展:(1)用照相机记录事物的发展过程,如植物的生长、季节的变化、昆虫的演化等。
(2)比比,看谁的照片拍得好。
教学反思:第3课泥浮雕学习领域:造型表现教学目标:1、知识:了解浮雕的概念和分类2、技能:学习用陶泥制作一个浮雕作品。
3、情感:培养在生活中发现美,并用自己双手美化生活的情趣。
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教学重难点:设计一个自己喜爱的泥浮雕。
教具学具准备:收集有关浮雕的资料、图片、陶泥、泥塑工具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欣赏浮雕作品。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到雕塑馆去参观,想去吗?课件展示一起欣赏古今中外的浮雕作品如:中国唐朝的《昭陵六骏》,《人民英雄纪念碑》、非洲浮雕、青岛沿海的浮雕柱子等或者是其他学生的浮雕作品二、学生交流:欣赏到了这么多的雕塑作品有什么感想?教师拿泥笔筒或完全立体的雕塑与我们欣赏的这些雕塑有什么不同?(生答:一种是完全立体的,一种是在平面的基础上有一部分立体)三、揭示“浮雕”的概念。
我们知道,从背景中凸出形象的雕塑称为浮雕。
根据凸出的程度不同,还可以分成高浮雕和浅浮雕。
浮雕具有绘画与雕塑相结合的特点。
为什么我们说浮雕具有绘画与雕塑相结合的特点呢?生:因为浮雕和普通雕塑一样是凸出的,但却又和绘画一样只能从一个方向进行观察,所以我们这样说。
四、全课总结。
五、收集有关浮雕方面的资料。
第二课时一、新授:学习制作泥版浮雕(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看书和师生的共同演示、探究,自己总结出制作的方法)1、看到这么多的浮雕作品,我想同学们也都跃跃欲试了,你们想做一个什么样的浮雕呢?(生答:动物的、人物的、植物的、太阳的等)2、制作步骤:(1)揉泥(2)拍泥板(3)割边(4)画形象:用铅笔或者自己的泥塑工具在底板上画上形象。
(5)堆出大的形体:注意看老师都用了那些制作方法?生答:用搓、捏、压、剪、刻、画等方法制作出泥版浮雕大的形体,并将他们按照刚才画出的形象,利用水作为粘合剂,将他们粘在底板上。
(6)塑造形象局部:利用泥塑工具或者手指,将自己已经制成的大的形体进行仔细的描绘,也要用到压、剪、刻、画等方法进行装饰最后形成制作好的泥版浮雕。
二、学生作业,教师辅导:三、评析作业:小组互评四、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各小组的作品不仅创意好而且制作的也非常精美,希望同学们能够利用所学过的陶艺制作方法,做出更多更出色的作品来!五、拓展:1、尝试创作一件带有主题性的浅浮雕或高浮雕作品。
2、尝试用其他方法制作浮雕作品。
教学反思:第4课画扇面学习领域: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教学目标:1、知识:通过各种扇子的欣赏,了解祖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感受不同的扇面形式。
2、技能:尝试运用山水或花鸟画技法作扇面绘制的练习,让学生掌握扇面作画的特点及步骤。
3、情感:通过学习、欣赏,了解我国丰富的扇文化,从而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体验扇子的实用性,增强学生的生活情趣。
教学重点:1、通过各种扇子的欣赏,走近祖国传统扇文化,了解并掌握扇面的各种不同形式。
2、扇面的构图与布局。
教学难点:1、了解扇面画的装饰作用,体会扇面画之美2、用水墨技法绘制扇面,注意扇面的构图与布局,题字的方式,要注意利用扇面纸质和宣纸吸水性不一样的特点。
教具学具准备:课前收集各种各样的扇子。
笔墨纸砚、国画颜料、裁纸刀、剪刀等工具。
(可带造型各异的白坯扇)课时:3课时第一课时一、组织教学:二、讲授新课:(一)导入(设计意图:绕口令和谜语是学生喜爱的游戏形式,通过绕口令比赛和猜谜语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学习内容扇面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