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管理系统

合集下载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住院管理信息系统的解决方案与实现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住院管理信息系统的解决方案与实现

11 数据 共享 省农 保中心和我 院 HI . S系统实 现数 据共享 , 保数 确 据 的及时 、 准确 、 高效 。 l 即时结算 参合人员在我院办理出院结帐时做到即时报销 。 - 2 l 实时监督 省农保中心对医院上传的业务数据实行在线监督 。 - 3 1 . 4信息汇总 HI S系统 每月 末提取 当月 所有新 农合 病人发 生 的医疗费用进行汇总 , 上报到省农保 中心 , 实行月末结算 。
新 型农 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 取得 了明 显进展 。 目前 , 全省参 合人 口
49 3 6万人 , 参合率达到 9 .2 95 %。 以前 , 江苏省参合农 民看病普遍 只能在县 、 、 乡 村级医疗机构 “ 即
时 即报 ” ,而 到 省 则 需 个 人 先 行 垫
2 运行 环 境
我 院 HI S系统中服务器采用 Wid w 0 3S re 操作 系统 , n o s2 0 evr 选 择微软 S LSre 0 0数 据库 管理系统 ,工作站采 用 Widw Q evr 0 2 n o sXP 操作系统 , 安装 Mirsf Of e应用软件。 coo fc t i 医院与江苏省新农合信息 中心联 网并建立专线 , 平台 系统采用基 于 We b的 BS结构 , / 采用 浏 览 器方式使得 易用性更 强 , 客户端不需 安装专 用软件 , 系统 的管理
江苏省 自 20 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 下简称新农合 ) 0 3年 以 制
步 成 功 后 在 省 平 台 中 的 病 人 状 态 会 显示 为 已入 院 。
度试点 工作 以来 ,由于各级政府 的重视和各有关部 门 的通力 协作 ,
出院结算时 , 帐人 员从 H S系统 中导 出一份患者诊疗 明细的 结 I E cl xe 文件到省平台进行 预结算 , 台系统根据 明细计算出可补偿住 平

浅谈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管理系统

浅谈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管理系统

为切实减轻大病患者的经济负担 ,有效缓解参合农 民看不起病和 因病致贫 ( 返贫 ) 现象 的发 生 , 解决农 民“ 看病难 、 看病贵 ” 的问题 , 新型 农村合作医疗( 简称“ 新农合 ”制度应运而生 。 ) 目前大部分医院在全面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后 ,手工处理方式 已无法满足新农合工 作的需要 , 开始 实行即时结报 , 参合农民住院费用 补偿 先由医院垫付 , 再定期与新农合经 办机构 办理 审核 、 。为了进 结算 步推进新农合 的信息化建设进程 , 吸收先进 的信 息技术 和管理 经验 , 提高新农合系统信息化应用 的管理水平 ,因此借 助以计 算机 为操作工 具 和以通信 网络为传输手段 的信息 系统来对新 型农村合 作医疗 的基础 数据 和操作流程进行规范管理 , 已是势在必行 。 运用计算机网络手段 , 建立统一 、 安全 、 可靠 、 稳定 的新农合信息管 理系统 , 有利于实现新农合的现代化管理 , 加快统一 、 规范 、 完善 的社会 保障体系的实现。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能为政府宏观决策提供准确的 分析数据 , 加强对新 农合基金监督的管理 , 提高新农合经办机构的工作 效率 。
标。
1新 农 合 信 息 管 理 系统 的 现 状 以 及 存在 的 问题 . 11 .新农合信息管理系统的发展状况 我国新农合信息管理系统 的建设始于 2 世纪初期 。 l 经过几年的发
展, 新农合信息管理 系统建设 已经初具规模。 信息 系统 的发展经历了从 单 机系统、 局部 网络 系统到整个部 门统一信息系统 的多个阶段 。 1 新农合信 息管理系统 目前存在 的问题 . 2 新农合的特点 , 是以政府举 办 , 民参与 , 农 互助共济 , 并且是非营利 的性质 。 它是面向社会 , 覆盖广, 参合人数多 。 以新农合信息管理 系统 所 就具 有了政策性强 、 涉及面广 、 信息 量大等特点 , 因为数 据量大且数据 交换频繁 , 以新农合信息管理 系统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 。由于 所 新农合信息系统的这些 特点 ,导致 了我国新农合信息系统的建设 中 存 在 的问题很多。 比如现在都 是以县为单位 , 些地方设计的系统只是手工操作的 一 简单翻 版 , 系统运行一段 时间后 , 才发现有很 多业务流程需要优化 , 致 使系统不得不进 入第二 次开发 。另外 , 一些城 市盲 目 求一步到位 、 追 一 劳永逸的 目标 , 希望采用 的技术最先 进 , 系统最 稳定 , 且能保持很 长时 间不被淘汰 。但是 由于新农合工作 尚处于试点 阶段 , 一些管理模式 、 业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信息管理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信息管理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们 及时 查询 和监督 。
8 )配置维护子系统。主要是对机构、 字典 、 参数 、 数据代码 、 系统运行环境等相关数据表格和有关参数
进行维 护 。 2 2 具体 程序设 计 .
程序主要划分为 5 部分 。1 )系统参数设置 : 主要完成医疗保险系统各类相关参数及操作 员权限管理 。 2 参合人员管理 : ) 主要完成参合人员信息的录人 、 审核等 , 并进行续保管理 。3 参合补偿管理 : ) 主要对参合 人员的门诊和住 院数据进行补偿操作 , 并记 录补偿历史。4 )数据查询 : 提供多种条件 的组合式查询补偿结
收稿 日期 : 0 1— 3— 6 21 0 0 基金项 目: 镇江 高等专科学校 2 1 年度校级科 研课题 ( 00 5 12 00 2 10 3 1 )
作者简介 : 王
明(9O )男 , 睢宁人 , 18一 , 江苏 讲师 , 硕士 , 主要从事数据挖 掘、 企业信息化研 究 ; 许学军 (92 )男 , 17一 , 江苏兴化人 , 副教授 ,
台由医疗保险 中心局域网、 定点医院局域 网和网络 接入设备等组成 。医疗保 险系统网络体系结构如 J
图1 所示 。医疗保 险中心局域 网及其 网络接入 设 备, 包括数据库服务器 、 网络交换机、 由器等 , 医 路 是
疗保险系统的核心部分 , 负责系统的安全运行 、 业务 管理等。定点医院局域网是支持该系统中定点医院
第2 4卷 第 3期
21 0 1年 7月

江 高 专 学

V0 . 4 N . 12 o 3
Ju a o h nin o ee o r l f ej gC l g n Z a l
J l ,2 1 uy 0 1
新 型农 村 合 作 医疗保 险 信 息 管 理 系统 的 分析 与设 计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信息系统V50(定点机构用户)操作手册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信息系统V50(定点机构用户)操作手册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信息系统
V5.0
(定点机构用户)





郑州新益华医学科技有限公司
前言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相对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前传统农村合作医疗模式而言,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

为实现到2010年在全国建立基本覆盖农村居民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目标,2003年在全国选择了304个县(市)先行进行试点。

主要任务是,研究和探索适应经济发展水平、农民经济承受能力、医疗服务供需状况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措施、运行机制和监管方式,为全面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提供经验。

郑州新益华医学科技有限公司根据对医疗软件方面的丰富的经验,并结合参照河南省卫生厅关于加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相关文件精神,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实际出发, 开发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信息系统,建立起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网络体系,建立病人数据库和病人治疗实时监控体系,药品管理体系,实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系统化、网络化和信息化。

该系统基于目前世界上最流行的B/S结构体系,采用性能快速,多用户、多线程的大型数据库系统Oracle作为数据库服务器,使用Microsoft Visual Studio.NET开发工具,采用多层架构体系进行开发。

系统主要分为参合管理、补偿管理、基金管理、查询统计、实时监控、报表管理、配置维护、公告管理等等。

操作起来简单方便,一目了然。

从而能够更好的完成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这项重要的卫生工作。

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遇到某些问题,欢迎您及时将您的宝贵意见反馈给。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信息系统V5.0(定点机构用户)操作手册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信息系统V5.0(定点机构用户)操作手册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信息系统V5.0(定点机构用户)操作手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信息系统V5.0(定点机构用户)操作说明书郑州新益华医学科技有限公司前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相对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前传统农村合作医疗模式而言,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

为实现到2010年在全国建立基本覆盖农村居民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目标,2003年在全国选择了304个县(市)先行进行试点。

主要任务是,研究和探索适应经济发展水平、农民经济承受能力、医疗服务供需状况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措施、运行机制和监管方式,为全面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提供经验。

郑州新益华医学科技有限公司根据对医疗软件方面的丰富的经验,并结合参照河南省卫生厅关于加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相关文件精神,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实际出发, 开发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信息系统,建立起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网络体系,建立病人数据库和病人治疗实时监控体系,药品管理体系,实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系统化、网络化和信息化。

该系统基于目前世界上最流行的B/S结构体系,采用性能快速,多用户、多线程的大型数据库系统Oracle作为数据库服务器,使用Microsoft Visual 开发工具,采用多层架构体系进行开发。

系统主要分为参合管理、补偿管理、基金管理、查询统计、实时监控、报表管理、配置维护、公告管理等等。

操作起来简单方便,一目了然。

从而能够更好的完成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这项重要的卫生工作。

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遇到某些问题,欢迎您及时将您的宝贵意见反馈给我们,以便我们进行改进后更好的为您服务。

目录第1章用户安装及登录 (9)1.1新农合管理平台的安装准备9第2章配置维护 (11)2.1配置维护概述112.1.1配置维护功能简介112.1.2配置维护与其他功能模块的关系122.2配置维护操作说明132.2.1.科室人员维护132.2.2.药品项目维护162.2.3.诊疗项目维护192.2.4.费用归类对照21第3章补偿管理 (23)3.1补偿管理概述233.1.1.补偿管理功能简介243.2补偿管理243.2.1.补偿信息录入243.2.2.接口管理343.2.3.补偿款拨付申请373.2.4.补偿结算41第4章数据查询 (45)4.1数据查询概述454.1.1.查询统计功能简介454.2综合查询464.2.1.参合人员查询464.2.2.住院多功能查询484.2.3.门诊多功能查询484.2.4.累计补偿查询494.2.5.ICD10快速查询504.2.6.药品诊疗快速查询504.3申请查询514.3.1.住院已申请查询514.3.2.门诊已申请查询524.3.3.慢性病已申请查询524.3拨付查询534.4.1.住院已拨付查询534.4.2.门诊已拨付查询544.4.3.慢性病已拨付查询55第5章参合管理 (56)5.1参合管理概述565.1.1参合管理概述565.2参合档案登记565.2.1参合档案登记565.2.2档案明细查询595.2.3修改姓名615.2.4参合/退合人员汇总查询 62第1章用户安装及登录1.1 新农合管理平台的安装准备本系统是基于网络的B/S结构软件,用户不需要下载和安装,只需要打开浏览器输入相应的地址即可打开。

新农合信息管理系统

新农合信息管理系统

新农合信息管理系统近几年,新农合信息管理系统在我国的农村地区得到了快速推广和普及。

新农合信息管理系统作为我国农村卫生和医疗保健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农民的医疗保障水平、实现农村卫生和医疗服务的精细化管理、促进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一、新农合信息管理系统的概述新农合信息管理系统是以中国政府实施农村合作医疗政策为基础,针对农村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新农合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旨在提高中国农村地区的医疗保障水平、保障农民的基本医疗需求。

目前,全国大部分农村地区都已经实现了新农合信息管理系统的全面推广和应用,有效提高了农村地区的卫生和医疗水平,实现了农村卫生服务的全面覆盖。

二、新农合信息管理系统的优势1. 改善医疗保障水平新农合信息管理系统为农村居民提供了基本医疗保障,使大多数农民受益。

该系统的推广,使得农村居民享受到了与城市居民相当的医疗待遇,有效促进了医疗资源的平衡分配。

2. 提高卫生服务质量新农合信息管理系统通过全面实现卫生服务网络,有效实现了卫生服务资源的共享和协调,提升了农村地区的卫生服务质量。

农民在使用卫生服务的时候,不再需要在医疗资源分散的情况下进行选择,而是可以通过统一的平台,获得全面的医疗资源。

3. 加强管理和监管新农合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了对农村卫生服务的全面监管。

通过该系统收集的医疗数据,政府部门可以及时分析和处理问题,以提高卫生服务的质量。

同时,政府对农村卫生服务的监管也变得更加完善,对于服务质量的要求也更加高效。

4. 效率更高新农合信息管理系统改变了传统的医疗服务方式,使得医疗资源得以共享,卫生服务得以互联互通。

该系统可以更快速、便捷地处理医疗服务的请求和信息,提高了卫生服务的处理效率,也为医疗服务的提供者和受益者节约了成本。

5. 数据更加精准新农合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了对数据的集中管理和处理,使得查询和分析数据变得更加快速、准确。

数据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制定解决方案,使得卫生服务机构对基层卫生服务工作任务和管理约束更加科学、全面、精准。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系统操作手册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系统操作手册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系统操作手册操作手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系统引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NCMS)是中国民政部于2002年推出的一项政策,旨在提高农村居民的医疗保障水平。

NCMS信息系统的开发旨在提高NCMS的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

本操作手册旨在帮助NCMS工作人员了解NCMS信息系统,并提供系统的操作流程、步骤和注意事项,以确保系统能够得以顺利运行。

1. 系统概览NCMS信息系统是一款面向NCMS工作人员的管理软件,主要用于协助管理NCMS的运营和服务。

系统提供了以下功能:1.1. 基础信息管理:包括管理NCMS参保人员信息和监管医院信息。

1.2. 统计分析:通过统计分析,生成NCMS服务的各项数据指标。

1.3. 账务管理:包括收费和报销管理等各种财务管理。

1.4. 服务管理:包括接待服务、医疗服务和质量管理等各项服务管理。

1.5. 公告管理:通过此功能,可以发布各种公告或通知。

2. 系统操作2.1. 登陆系统通过打开NCMS信息系统,输入NCMS用户名和密码进行登陆。

2.2. 基础信息管理2.2.1. 参保人员管理在系统主菜单中选择“基础信息管理”→“参保人员管理”,可以进行参保人员的信息维护和查询,包括:- 增加参保人员和参保信息。

- 修改、删除和查询参保人员和参保信息。

- 统计参保人员的各项数据指标。

2.2.2. 监管机构管理在系统主菜单中选择“基础信息管理”→“监管机构管理”,可以进行监管机构信息的维护和查询,包括:- 增加监管机构和监管机构信息。

- 修改、删除和查询监管机构和监管机构信息。

2.3. 统计分析在系统主菜单中选择“统计分析”可以进行各项数据指标的查询,包括:- 定义统计周期。

- 选择统计维度。

- 选择统计指标。

- 按照要求生成统计报表。

2.4. 账务管理2.4.1. 收费管理在系统主菜单中选择“账务管理”→“收费管理”,进行各项收费管理,包括:- 定义收费期间。

- 定义收费标准。

山西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系统与医院信息管理系统接口标准

山西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系统与医院信息管理系统接口标准

山西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系统与医院信息管理系统接口标准方案介绍方案图解医院HIS系统通过我们提供的dll调用函数与农合数据库进行交互。

全部文件包括一个dll动态链接库和一个ini配置文件。

运行环境1.windows操作系统2.能连接到农合专用网络3.如果需要通过代理服务器的话,目前只支持http代理医院系统需要做的改造工作1. 首先医院需要根据新农合政策的需要,按照我们所提供的接口DLL改造医院的HIS系统,使其HIS系统能够适应新农合的需要。

2. 医院需要根据农合中心提供的基本目录,包括病种信息、药品信息、诊疗项目信息、费用类别信息建立与医院内码对应的对照信息。

3. 无法对应的目录信息,可以直接上传医院的中文名称。

4. HIS系统启动的时候调用dll的initNhDll()函数初始化DLL,系统关闭的时候调用closeNhDll()关闭DLL。

初始和关闭都只调用一次。

5. 提供普通病人住院或门诊转农合的功能。

业务流程说明入院登记病人入院登记流程图流程说明:HIS系统首先输入病人医疗证号,调用接口程序提供的getNhMembers函数获取家庭成员信息,选择正确的农民开始入院登记,如果发现有误,重新输入医疗证号,重新查询。

入院录入结束后,调用doRegister上传入院登记到农合服务器。

入院登记上传到农合服务器之后,如果保存成功会返回一个入院登记编码(32位的字符串),需要保存起来,以后上传费用和出院结算的时候需要使用这个作为本次入院的唯一标记识别。

如果入院登记有误,可以调用unRegister函数撤销入院登记。

上传住院费用上传住院费用流程图流程说明:病人费用信息录入之后调用函数impItem上传费用信息,上传成功会返回费用唯一编码(32位字符串),需要保存起来。

如果发现费用上传错误,可以调用函数removeItem删除费用信息。

病人出院结算病人出院结算流程图流程说明:在入院登记之后随时都可以调用函数preExpense预结算,获取当天为止住院费用的报销信息。

新泰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信息系统用户操作手册(简易版)

新泰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信息系统用户操作手册(简易版)

新泰市新农合信息系统简易版用户操作手册浪潮软件股份有限公司二○一四年一月目录新泰市新农合信息系统简易版用户操作手册 (I)第一章参合管理 (1)1.1参合家庭 (1)1.1.1 家庭参合信息管理 (1)1.1.2 家庭参合续合管理 (3)1.2参合人员 (4)1.2.1 个人参合信息管理 (4)第二章证卡管理 (6)2.1医疗证管理 (6)2.2慢病卡管理 (6)第三章补偿管理 (8)3.1门诊补偿 (8)3.1.1 门诊信息录入 (8)3.1.2 门诊补偿审核 (12)3.1.3 门诊补偿查询 (12)3.2住院补偿 (13)3.2.1 住院信息录入 (13)3.2.2 住院补偿审核 (17)3.2.3 住院补偿查询 (18)3.2.4 转诊管理 (19)第四章结算管理 (21)4.1结算单管理 (21)4.1.1 结算单查询 (21)4.2补偿单结算 (21)4.2.1 补偿单结算 (21)第一章参合管理1.1 参合家庭1.1.1家庭参合信息管理在菜单中点击参合管理,在下拉菜单中选择参合家庭-家庭参合信息管理,如下图所示:(1)查询、重置选择查询年度、区县,输入户主姓名、医疗证号,点击“查询”按钮即可实现相关家庭的参合信息查询,点击“重置”按钮即可清除查询条件重新检索。

(2)新建参合家庭点击“新建”按钮,即可弹出新增参合家庭信息窗口,如下图所示:如上图所示,在相关选项内添加家庭相关信息,其中带*号的为必填项,输入家庭户主信息、家庭信息、缴费参合信息后点击“保存”,即可创建家庭。

家庭创建完毕后,点击“增加成员”即可继续增加家庭成员信息,弹出新增家庭成员窗口如下:其中带*号的为必填项,输入姓名、民族、个人属性、与户主关系等信息后点击“保存”,即可完成新增成员操作,退出即可(3)参合家庭操作查询出相关家庭信息后,家庭列表页面,在最后一列操作栏中,分别对应的操作为:新增家庭成员、修改家庭信息、删除家庭信息、停用家庭信息、恢复家庭信息、更换家庭户主、注销家庭。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管理系统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管理系统

附件:贵州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管理系统应用软件需求贵州省卫生厅二〇〇七年七月农村卫生管理处 信息中心目录1项目背景............................................................................................................ - 3 -2新农合信息化建设现状.................................................................................... - 4 -3建设目标............................................................................................................ - 5 -3.1总体目标 ................................................................................................. - 5 -3.2具体目标 ................................................................................................. - 6 -4业务描述............................................................................................................ - 6 -4.1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业务组织机构与关系 ............................................. - 6 -4.2业务流程 ................................................................................................. - 7 -5需求分析............................................................................................................ - 8 -5.1数据交换平台需求 ................................................................................. - 9 -5.2核心数据库信息需求 ............................................................................. - 9 -5.3核心数据库容量 ................................................................................... - 10 -5.4应用软件系统需求及方案设计 ........................................................... - 10 -5.4.1基础数据收集管理需求.................................................................... - 10 -5.4.2应用架构............................................................................................ - 11 -5.4.3数据流走向........................................................................................ - 11 -5.5业务功能需求 ....................................................................................... - 11 -6业务应用方案描述................................................................................... - 14 -6.1决策辅助系统 ....................................................................................... - 14 -6.1.1统计报告子系统................................................................................ - 15 -6.1.2基金监控子系统................................................................................ - 16 -6.1.3综合查询分析子系统........................................................................ - 17 -6.2业务管理系统 ....................................................................................... - 18 -6.2.1用户及权限划分 ............................................................................ - 18 -6.2.2系统功能 ........................................................................................ - 19 -6.2.2.1配置维护..................................................................................... - 19 -6.2.2.2权限管理..................................................................................... - 20 -6.2.2.3参合管理..................................................................................... - 20 -6.2.2.4基金管理..................................................................................... - 21 -6.2.2.5补偿管理..................................................................................... - 21 -6.2.2.6转诊管理..................................................................................... - 22 -6.2.2.7体检补偿管理............................................................................. - 22 -6.2.2.8补偿模式管理............................................................................. - 22 -6.2.2.9会计财务业务处理..................................................................... - 23 -6.2.2.10数据管理..................................................................................... - 23 -6.2.2.11定点医疗机构前端补偿管理..................................................... - 23 -6.3数据交换管理平台 ............................................................................... - 23 -6.3.1跨统筹区域参合人员基本信息交换................................................ - 23 -6.3.2与定点医疗机构的数据交换............................................................ - 23 -6.3.3与财务软件的数据交换.................................................................... - 24 -6.4门户网站系统 ....................................................................................... - 24 -6.4.1首页.................................................................................................... - 24 -6.4.2工作动态............................................................................................ - 24 -6.4.3政策法规............................................................................................ - 24 -6.4.4网上公告............................................................................................ - 24 -6.4.5市县工作动态.................................................................................... - 25 -6.4.6办事指南............................................................................................ - 25 -6.4.7管理频道............................................................................................ - 25 -6.4.8其它功能............................................................................................ - 25 -1项目背景按照国家卫生部和贵州省人民政府的总体部署和安排,自2003年启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以来,截至2006年年底,我省有34个试点县已经推行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农民人数达918.81万人,参合率为72.32%,已有523.9万人次获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偿(含住院、门诊),报销总额达到22229.53万元。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信息系统操作手册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信息系统操作手册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信息系统URCCM(V3.0)操作手册目录一、系统登录 (3)二、系统功能列表 (3)三、常见功能描述与说明 (5)1、功能按钮说明: (5)2、数据合法性检验: (5)四、详细功能描述 (5)【1】、系统控制台 (5)【1.1】系统年度初始化 (5)【1.2】系统用户管理 (6)【1.3】用户组权限管理 (6)【1。

4】系统日志管理 (6)【1。

5】补偿公式设置 (6)【2】、基础信息设置 (7)【2。

1】类别及险种信息设置 (7)【2。

2】药品及诊疗项目维护 (7)【2.3】定点医疗服务机构维护 (7)【2。

4】常见疾病信息维护 (8)【3】、参合档案管理 (8)【3。

1】乡镇信息维护 (8)【3。

2】行政村信息维护 (8)【3.3】户及人员信息维护 (9)【3。

4】合作医疗证(卡)管理 (10)【3。

4。

1】合作医疗证(卡)处理 (10)【3。

4。

2】合作医疗证(卡)处理统计 (10)【3。

5】家庭合疗帐户设置 (10)【3。

5。

1】单户家庭帐户划拨 (10)【3。

5。

2】全村家庭帐户划拨 (11)【3。

5.3】全镇家庭帐户划拨 (11)【3.6】家庭合疗帐户查询 (11)【3。

7】参合人员花名册打印 (12)【4】、基金缴纳管理 (12)【4.1】缴纳参保资金 (12)【4。

2】其他收入登记 (12)【4。

3】缴款信息统计 (12)【4。

4】滚动筹资统计表 (13)【5】、转院治疗管理 (13)【5。

1】转诊单据管理 (13)【5.2】转诊单据统计 (13)【6】、结算支付管理 (13)【6。

1】费用信息登记 (13)【6.1.1】门诊费用信息登记 (13)【6。

1。

2】住院费用信息登记 (14)【6.2】费用信息编辑 (14)【6.3】费用信息审核 (15)【6.3.1】门诊费用信息审核 (15)【6.3。

2】住院费用信息审核 (15)【6。

4】门诊补偿结算单 (15)【6.5】住院信息统计 (15)【7】、统计分析管理 (16)【7.1】按地区统计合作医疗参合情况 (16)【7。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信息系统V5.0(定点机构用户)操作手册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信息系统V5.0(定点机构用户)操作手册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信息系统V5.0(定点机构用户)操作说明书郑州新益华医学科技有限公司前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相对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前传统农村合作医疗模式而言,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

为实现到2010年在全国建立基本覆盖农村居民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目标,2003年在全国选择了304个县(市)先行进行试点。

主要任务是,研究和探索适应经济发展水平、农民经济承受能力、医疗服务供需状况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措施、运行机制和监管方式,为全面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提供经验。

郑州新益华医学科技有限公司根据对医疗软件方面的丰富的经验,并结合参照河南省卫生厅关于加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相关文件精神,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实际出发, 开发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信息系统,建立起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网络体系,建立病人数据库和病人治疗实时监控体系,药品管理体系,实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系统化、网络化和信息化.该系统基于目前世界上最流行的B/S结构体系,采用性能快速,多用户、多线程的大型数据库系统Oracle作为数据库服务器,使用Microsoft Visual 开发工具,采用多层架构体系进行开发。

系统主要分为参合管理、补偿管理、基金管理、查询统计、实时监控、报表管理、配置维护、公告管理等等.操作起来简单方便,一目了然.从而能够更好的完成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这项重要的卫生工作。

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遇到某些问题,欢迎您及时将您的宝贵意见反馈给我们,以便我们进行改进后更好的为您服务。

目录第1章用户安装及登录41.1新农合管理平台的安装准备4第2章配置维护42.1配置维护概述42.1.1配置维护功能简介42。

1。

2配置维护与其他功能模块的关系42.2配置维护操作说明52。

2。

1。

科室人员维护52。

2.2.药品项目维护62。

2。

3。

诊疗项目维护72.2.4。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管理系统相关操作说明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管理系统相关操作说明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管理系统相关操作说明一、参合农户信息设置1、增加a、新增农户选择要新增的农户所在的村,点击主界面上的“新增农户”按钮,依次录入农户信息,点击“保存”。

b. 新增个人选择农户后,点击主界下的“新增个人”按钮,依次录入个人信息,点击“保存”。

2、修改修改户主信息选定要修改的农户后,点击主界面上的“修改”按钮,修改完成后,点击“保存”。

修改个人信息选定要修改的个人后,点击主界面下的“修改”按钮,修改完成后,点击“保存”。

提示:每项信息录入完毕后,按回车键跳到下一个输入框。

在录入亲属代码时,先按空格键,选定后,按回车键。

3、停用停用农户选定要停用的农户后,点击主界面上的“停用”按钮,系统会提示用户该农户里的所有个人都将会被停用,停用后该农户将不能继续参与报销业务。

停用个人选定要停用的个人,点击主界面下的“停用”按钮,系统会提示用户该农户里的这个人被停用,停用后此人将不能继续参与报销业务。

4、启用当农户或个人被停用后,因有特殊原因可对农户或个人进行启用。

启用农户后,点击主界面上的“启用”按钮;启用个人时,点击主界面下的“启用”按钮。

5、串户在门诊没有缴费的情况下,如有串户,按如下方法操作:先将串户的农户信息停用(串户证号如:04038888,04039975)。

然后查找到该农户的正确信息,将串户农户信息并入原始信息里。

(点击主界面上的“新增个人”,依次录入信息,点击“保存”,完成并户操作。

)提示:查找串户农户信息时,可参考各乡镇原始录入数据。

打开原始录入数据,点击“编辑”菜单中的“查找”,输入要查找人员姓名,点击“查找下一个”。

如果缴费后发现串户,可按如下方法操作:先将此农户所缴费用以户为单位退掉,用负数冲平。

操作方法:在缴费类别中选择“农户”,缴费时间选择为2006.1.1,输入合作医疗证号,依次录入相关信息,按回车键,在缴费区段中选择“其它”,在缴费金额中输入负数,按回车键,收款人选择为各乡镇合管办。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在我国政府对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工作的不断推进下,参保人员的数量和资金规模的不断增长,利用信息化对新农合业务和数据进行管理已经成为了必然和必要的趋势。

为农民的健康服务,并作为其保障,这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根本主旨和目的。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主管部门会通过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包括筹集和修订制度、对医疗基金的分配和使用等等,为广大农民提供基本的医疗保健服务。

就是这样通过不断地体制改革和发展,并在此基础上,以新农合业务数据为主体,并且考虑与新农合相关的社会经济信息和卫生部门掌握的其他公共卫生信息,实现各级医疗机构、卫生行政部门、新农合经办机构之间的信息共享和互通。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阐述的是采用先进的软件工程思想来开发一个实用的商业系统的过程和步骤。

本系统的使用对象为医护人员,因此尽量做到界面整洁简单,功能齐全且操作简捷。

该系统主要采用的是B/S体系架构,部分功能采用的是C/S架构,确保系统具有良好的实用性和可扩展性。

本系统的功能需求分为基础信息查询、报销管理、医保卡管理、通告管理等几个功能模块,为医疗工作人员使用,全面管理参保人员的投保、缴费、报销、注销等相关信息。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系统使用Myeclipse为开发工具,基于Java的语言,使用的数据库为Mysql,服务器使用Tomcat6.0。

所开发的系统贴近现实环境,具有方便使用、可移植性强、通用性强、安全性高的特点。

该系统已基本达到了新农合信息管理体系建设的目标,规范了参合人的就诊、补偿等行为,方便了参合农民就医,保障了参合人员享受到更好的医疗服务,提高了参合人员的健康水平。

贵州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系统

贵州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系统

贵州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系统引言:农村地区的医疗服务一直以来都存在许多问题,例如资源分配不均、服务质量不高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贵州省引入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系统,旨在提高农村居民的医疗保障水平,促进农村医疗服务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介绍贵州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系统的设计与特点。

一、背景贵州省是我国农村居民较为集中的地区之一,农村医疗服务体系的建设一直以来都是贵州省政府的重要工作。

然而,由于历史原因和资源分配不均,农村地区的医疗服务一直面临诸多困难。

为了改善这一状况,贵州省决定引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系统。

二、系统设计1. 按需分配资源贵州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系统优化了医疗资源的分配方式。

通过对农村居民的医疗需求进行准确评估,并根据不同地区的医疗资源情况进行合理分配,确保农村居民能够获得适切的医疗服务。

2. 建立电子健康档案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系统建立了电子健康档案,每个农村居民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健康档案。

这样,医疗机构可以通过电子健康档案追踪和记录居民的病史、就诊记录等信息,为医疗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3. 提供全方位医疗服务新系统不仅提供常规的医疗服务,还为农村居民提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健康管理等。

通过签约服务,居民可以得到更加贴心的医疗服务,并且家庭医生可以定期走访居民,提供健康咨询和慢性病管理等服务。

4. 优化医疗费用结算为了降低农村居民的医疗负担,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系统优化了医疗费用结算流程。

通过与医疗机构和社会保险部门的信息互通,系统可以自动结算医疗费用,提高了费用结算的效率和准确性。

三、特点与优势1. 充分借鉴先进经验贵州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系统在设计与实施过程中充分借鉴了其他省份和国际上一些成功案例的经验。

通过汲取其他地区的经验教训,系统具备更高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2. 强化政府监管贵州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系统加强了政府对农村医疗服务的监管。

系统可以实时监测医疗机构的运行情况,确保医疗资源合理配置,同时避免过度医疗和医疗乱象的发生。

[医疗管理系统软件]新农合医疗管理系统

[医疗管理系统软件]新农合医疗管理系统

[医疗管理系统软件]新农合医疗管理系统系统简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简称新农合,是指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

采取个人缴费、集体扶持和政府资助的方式筹集资金。

为了做好新农合管理工作,各省市纷纷建设了新农合管理系统。

新农合管理系统定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管理系统是以《卫生部关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系统建设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国家相关文件为立项依据,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提供费用测算、基金收缴、支付补偿、监督审计、决策分析和政策公告等功能,有效提高新农合资金的使用效率、杜绝资金管理漏洞、提升服务与监管水平。

一般都是由各省招标建设。

新农合管理系统内容1、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统一集成门户平台。

门户平台是整个新农合信息系统的统一入口,需要了实现各级新农合业务管理系统与其他相关的卫生行政管理系统的业务集成,实现各类新旧应用系统和异构系统的业务流程整合与业务数据的集成,完成权限统一控制、业务交互、补偿公示、信息交互等一系列功能。

2、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业务综合处理平台。

集中管理各级农民健康信息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实现人的整个生命周期健康信息的完整记录;采用统一规范化、标准化的设计,实现农民的合作医疗参合管理、各类疾病补偿管理、新农合基金的统筹管理、财务会计核算、综合统计与查询、动态配置与维护等。

3、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统一数据中心管理平台。

数据中心管理平台实现多数据源存储与管理,各类数据采集,异构数据统一交换等,建立各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础数据交换平台和建立统一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数据库,集中存储管理和利用农民健康信息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系统功能简介省级管理信息系统功能基本功能由数据处理与交换、统计报表、会计报表、业务监测、基金监管、转诊管理、分析评价、配置维护、门户网站九部分组成。

省级管理信息系统基本功能:数据处理与交换、统计报表、会计报表、业务监测、基金监管、转诊管理、分析评价、配置维护、门户网站县级业务系统功能基本功能包括参合管理、补偿管理、基金管理、会计核算、查询统计、监测分析、业务公示和配置维护八部分。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系统操作手册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系统操作手册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系统操作手册一、引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系统是现代科技在医疗保障领域的应用,旨在提高农村居民的医疗保障水平。

本操作手册将为您提供系统的详细使用说明,帮助您更好地利用该系统。

二、系统登录1. 打开浏览器,输入系统网址 [网址] 。

2. 在登录页面中输入您的用户名和密码。

3. 单击“登录”按钮。

三、系统主界面1. 登录成功后,您将进入系统的主界面。

2. 主界面由多个模块构成,包括个人信息、医疗保障查询、医疗费用报销等。

3. 单击相应模块,进入相关功能页面。

四、个人信息管理1. 在个人信息模块中,您可以查看和管理与您相关的个人信息。

2. 单击“个人信息”模块,进入相应页面。

3. 在页面中,您可以查看您的基本信息、医保账户余额等。

4. 如需修改个人信息,请单击“修改”按钮,并按照系统提示完成修改。

五、医疗保障查询1. 在医疗保障查询模块中,您可以查询您的医疗保障情况。

2. 单击“医疗保障查询”模块,进入相应页面。

3. 您可以查询您的参保状况、医保账户信息等。

4. 在查询界面选择相应的查询条件,并单击“查询”按钮,系统将为您显示相关结果。

六、医疗费用报销1. 在医疗费用报销模块中,您可以申请医疗费用报销,并查看报销记录。

2. 单击“医疗费用报销”模块,进入相应页面。

3. 如需申请报销,请选择相应的报销类型,并填写相应的费用信息。

4. 确认无误后,单击“提交”按钮,系统将为您生成报销申请单。

5. 您可以在报销记录中查看已申请的报销记录,并查看已报销的费用明细。

七、密码修改1. 为了保护您的账户安全,您可以定期修改登录密码。

2. 在主界面右上角找到“修改密码”按钮,并单击它。

3. 在密码修改页面中,输入当前密码和新密码,并再次确认新密码。

4. 单击“确认”按钮,系统将为您更新密码。

八、常见问题解答以下是一些常见问题的解答,帮助您更好地使用该系统:1. 如何找回忘记的密码?- 在登录页面找到“忘记密码”链接,并单击它。

基于三层架构模式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信息管理系统设计

基于三层架构模式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信息管理系统设计
1 述 概
。一 一 = = = = -- 一 … 一 = 一

配备大容量硬盘存储设备 , 数据 库服务器 标分析 。
采 用 双 机 热 备 ,由 中心 网络 交 换 机 、 中心 路 由 46系 统 参 数 管 理 子 系 统 .
机 工程 .0 6 9 2 0 ..
f1 生部 关 于新 型 农 村 合 作 医疗 信 息 系统 建设 3卫 20 . 器 、 程访 问服务 器 、 t nt 远 I e e 接人路由器 、 网 nr 外 根据操作员的实际分工 ,设定 角色和角色 的指 导 意 见 ,06 交 换 机 和 防 火 墙 构 成 中 心局 域 网 ,各 定 点 医 疗 分 同时包含系统 日志管理 , r, 新农 合政策设定
摘 要 : 绍新型农村合作 医疗保险新信息管理 系统标准性 需求 , 介 采用三层架构的模 式进 行 系统设计 。文章全面阐述 了系统的设计思路 , 包含
了 系统 结 构 分析 、 能 设 计 、 据 库 设 计及 相 关 内容 。 功 数
关键 词 : 型农 村 合 作 医疗 保 险 : 息 管理 ; 计 新 信 设
机构采用 电信 V N接人 中心局域网 , P 以实现整 为保 障我 国农 民人 人享有 基本 医疗 的保 个 硬 件环 境 的稳 定 、 全 、 靠 。,M 永 。 安 可 0I 2所 ; 障, 满足广大农村居 民的看病需求 , 中央 、 党 国 3 3数据库 广 _ 1 r。 i ] [ _1 , _ _ 『 务院下发 《 关于进 ・步加强农村卫生 工作 的决 一 根据 系统对数据方面 的蛩求 ,既要满足大 通 } 件 l 列构 j 0 ¨J ≈ f { j i 一 ¨ 乳 槲 , 一 定》 国务院办公厅 F 《 , 发 转发卫生部 等部 门关 量数 据的查询存储 , 要满足多用户的并发请 r 五 、,E 一i 、 磊 , T j 于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制度 ( 以下简称“ 新农 求 。 同时保证数据本身 的安令性 、 独立性和 可靠 f 合 ” 的意见》 各省 、 ) , 自治区和直辖市人 民政府 性 , 系统选用 Oal 9 作为新农合信息 管理系 r rc i e f 一 舔绩 *盼 ~ j I一 啪虢缔 { … …… 0 一 也 相 应 发 布 了 有关 文件 。 统 的资源数据库管理系统。配合文际业 务分类 r… …~ } 一 … { r桃 、 办 “ * ^ 操 m 《 { 系统管理 、 报销结算 、 策设定 、 政 本文以杭州市余杭 区新农合 的实 际参保 、 建 立基本信息 、 图 1 报销 、 管理情况为参考 , 区域性新农合信息管 财务拨付五套数据表。 对 理系统的实施提出规 范性设 计,以有助f新农 34中间 层 . 采用 .E rm w r N T Fa e ok作为 中间层 软件 , 控 合政策的进一步完善 。 2 整体需求分析 . 制整个系统 的请求 过滤和分发 、 同时承担 X MI 参保 人群为户籍在统筹区 内的农村居 民 , 的 解 析 和 数 据 库 的 控 制 连 接 。 以户为单位进行参保 ,年度参保人群数量 控制 4子 系 统 功 能设 计 在5 O万 一 O万 之 间 ,就 诊 人 次 数 超 过 10万 , 6 0 整 个 系 统 采用 多 个 子 系统 分 工 L 的方 式 办凋 运作 , 使不同操作员享 受不同的操作权 限 叶 苴 1 涉及各类定点 医疗机构 8 0余家。 参保人 员在参保周 期内享受 门诊 、住 院 、 主 要 的 八 个 子 系统 设计 如 下 : 规定病 门诊 三项就医业务的报销待遇,门诊 分 4】参保信 息管理 子系统 . 两段式报销 , 一 第 段为起付段 , 由参保人 自费支 统一 管理所属 乡镇 、 街道及行 政村 、 区 , 社 付, 第二段为待遇享受段 , 参保人承担 一定 比例 实现参保户户籍管理 和人员信息管理 ,包含信 费用 , 其余 部分 由统筹基金支付 ; 院分多段式 息登记 、 住 修改 、 询等操作 , 查 预留参保 人员账户 图 2 药品种类 、 诊疗项 目种类管理 。 报销 , 一段为起 付段 , 第 由参保人 自费支付 , 第 管理以备今后新农合政策发展所需 。配套参保 的疹病种类 、 47统{ 分析子系统 . t - 二段起 为待遇享受段 ,参保人 承担 一 的不同 人 员信息建市相应 的磁卡身份校验系统 ,实现 定 挂失 . 补办等功能 。 根据业务需求统计 生成各类丰 表 ,部分报 f 乏 比 的费用 , 例 其余部分由统筹基金 支付 ; 规定病 磁卡发放 、 销 形 成 图 形 显示 ,对新 农 合琏 金 运 作 产 生 不 良 门诊报销在参保人员做出中请后参照住院报销 42参 保 费 用 征 缴 子 系 统 执行 。全年门诊 、 住院 、 规定病 门诊■项 、 务寅 设定缴费等级划定 , 提供缴纳费用髓记 , 缓 影响 的数据产生预警提示 。 48信 息公 示 子 系统 . 际报销 累计金额需设 定限定值 。 缴 费用 申请 , 催缴费刖通知等常规流程处理 , 同 参保人 员根据 自己的有效 身份 I D和密码 各定 点 医疗机 构实现 对参保 人 员就 诊 费 时记 录树应 的征缴 记录和疆 总统 计。 _ 4 接 r子 系 统 3 】 可 以存 网上查询相应 的缴 费就诊报销情 况 , 新 用的即时报销 , 医院先行 垫付 的报销金额 , 经过 新农合管理机构审核后 获得定期拨付 。由于系 根据业务需要 ,与各定点医疗 机构传 输即 农合的最近动态能即时发 布至 网站 。 结 束 语 统 异 常 导 致 参 保 人员 无 法 实 现 医药 费 用 的 即 时 时医疗 费用报销 ,定期医疗 费拨 付等具体 流程 报 销 的 情 况 ,由新 农 合 管 理 机 构 设 立 补 报 流 程 设定 洋细数据传送 解析功能 号,保 留与新农合 余杭 区的新农合信息管理系统在此系统设 已 日均 业 务 吞 吐 量 达 到 作为补充。 业 务 相 关 的 公 安 户 籍 中心 、 行 、 政等 部 f 的 计 下 , 经成 功 运 行 五 年 , 银 民 J 80 完全符合最初 的业务需求。 0 0, 由于采用_ 多 - i 3系统总体设计 数据传送方式。 层 分节的体 系, 日常运行期间的需求调整和定 31软 件构 架 . 44待遇报销子系统 . 联 网 医 疗 机 构 实 现参 保 人 员 的 医疗 费 用 即 点医疗 机构 的扩容 等 问题 都得 到 了合 理 的处 为保证新农 合信息 管理 系统 , 即时 、 高效 地完成其社会 化管理和社会化服 务的功能 , 同 时报销 ,对于未进入联 网定点医疗机构 的参保 理 。 基于大量业 务数据 的积 累, 如何对 已有数据 方 时实现业 务网点广泛分布的特点 ,系统采 用 人员发生的医药费采用新农合管理部门人 员人 进行 深入地挖掘是新农合信息化发展的主 导 层构架模式 : 第一层表示层 , 展现给各级用 厂 的 工审核 , 助系统计算报销 , 定单据 打印 、 】 辅 设 查 向,这也将为后续新农合政策的出台提供有效 图 形界 面 ; 间层 由各 项 应 用逻 辑 组 成 ; 三层 询 、 务登 帐 等功 能 , 中 第 财 同时 对 参 保 人 员 跨 年 度 医 的参 考 依 据 。 参 考 文 献 为数据层 , 中存储各项业务数据 。 集 三层构架模 药费用的撤销 和规定病业务 的申请提供支持。 … 张 东湖 , 雨 生 , 京全 , 海 东. 何 罗 杨 医院 三 层 网络 式在网络环境 、 端连接方式 、 终 运行 费用 、 扩 可 45财务 核 拨 子 系 统 . J. 医院数 字化,0 87 2 0 ,. 充 性 、安 全 性 等 多 方 面 较 以往 的: 层 构 件 模 式 二 建立期初数设定 , 基本帐套管理 , 对定点医 架构 分析 与设计lI 而 言 , 有 无 可 比拟 的 优 势 。 如 图 1 示 。 具 所 疗机 构 的 医疗 费 用 进 行 财 务 审 核 , 成 月 度 、 形 季 【1 丽平 , 2吴 赵卓 , 陈绮 , 国荣 , 建群. 于三 施 郑 基 计 32网 络 结 构 . 度、 年度财 务报表 , 产生财务状况分析和财务指 层 架构的 系统 管理软件 的研 究与设计Ⅲ. 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附件: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管理系统应用软件需求省卫生厅 二〇〇七年七月农村卫生管理处 信息中心目录1项目背景.................................................... - 3 -2新农合信息化建设现状........................................ - 4 -3建设目标.................................................... - 5 -3.1总体目标............................................... - 5 -3.2具体目标............................................... - 6 -4业务描述.................................................... - 6 -4.1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业务组织机构与关系..................... - 6 -4.2业务流程............................................... - 7 -5需求分析.................................................... - 8 -5.1数据交换平台需求....................................... - 9 -5.2核心数据库信息需求..................................... - 9 -5.3核心数据库容量........................................ - 10 -5.4应用软件系统需求及方案设计............................ - 10 -5.4.1基础数据收集管理需求................................ - 10 -5.4.2应用架构............................................ - 11 -5.4.3数据流走向.......................................... - 11 -5.5业务功能需求.......................................... - 11 -6业务应用方案描述........................................ - 14 -6.1决策辅助系统.......................................... - 14 -6.1.1统计报告子系统...................................... - 15 -6.1.2基金监控子系统...................................... - 16 -6.1.3综合查询分析子系统.................................. - 17 -6.2业务管理系统.......................................... - 18 -6.2.1用户及权限划分 .................................... - 18 -6.2.2系统功能 .......................................... - 19 -6.2.2.1配置维护......................................... - 19 -6.2.2.2权限管理......................................... - 20 -6.2.2.3参合管理......................................... - 20 -6.2.2.4基金管理......................................... - 21 -6.2.2.5补偿管理......................................... - 21 -6.2.2.6转诊管理......................................... - 22 -6.2.2.7体检补偿管理..................................... - 22 -6.2.2.8补偿模式管理..................................... - 22 -6.2.2.9会计财务业务处理................................. - 22 -6.2.2.10数据管理......................................... - 23 -6.2.2.11定点医疗机构前端补偿管理......................... - 23 -6.3数据交换管理平台...................................... - 23 -6.3.1跨统筹区域参合人员基本信息交换...................... - 23 -6.3.2与定点医疗机构的数据交换............................ - 23 -6.3.3与财务软件的数据交换................................ - 23 -6.4门户系统.............................................. - 24 -6.4.1首页................................................ - 24 -6.4.2工作动态............................................ - 24 -6.4.3政策法规............................................ - 24 -6.4.4网上公告............................................ - 24 -6.4.5市县工作动态........................................ - 25 -6.4.6办事指南............................................ - 25 -6.4.7管理频道............................................ - 25 -6.4.8其它功能............................................ - 25 -1项目背景按照国家卫生部和省人民政府的总体部署和安排,自2003年启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以来,截至2006年年底,我省有34个试点县已经推行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农民人数达918.81万人,参合率为72.32%,已有523.9万人次获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偿(含住院、门诊),报销总额达到22229.53万元。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实施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是合作医疗制度框架和运行机制已基本形成,初步建立了较为有效的管理监督机制,特别是资金的封闭运行管理和信息公开、公示制度,为加强基金管理和群众监督发挥了较好的作用。

二是参加合作医疗的农民对卫生服务的利用水平明显提高,就医经济负担得到减轻,参加合作医疗的农民住院次均补偿375.21元,占次均住院总费用的39.26%。

三是合作医疗制度运行比较平稳,得到农民的广泛认可。

2007年,我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全面覆盖所有县市。

参合农民达2600万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地域广,参加农民人数多,管理环节涉及省、市、县各级政府、财政、卫生、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及农民个人等各个方面,监督管理要求高、围广,工作量巨大,必须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和信息技术解决传统手工管理的种种弊端,逐步建立起具有统一规和标准,适合我省实际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网络系统,更好地为广大农民和各级政府及部门提供快捷、准确、全面的信息,为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决策提供服务。

卫生部、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等七部委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的通知》(卫农卫发[2006]13号)明确提出:“要加快合作医疗信息化建设,逐步实现网上审核报销、监管和信息传输,加强规管理”。

《卫生部关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系统建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卫农卫发[2006]453号)对建立健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系统作了总体规划和部署,要求立足于规管理、提高效率和农民方便受益,在2—3年建立起与新农合制度发展相适应,与建设中的国家卫生信息系统相衔接、较为完备和高效的新农合信息系统,在各级新农合管理部门、经办机构、定点医疗机构以及其他部门之间建立计算机网络联接,实现新农合业务管理的数字化、信息化和科学化,提高新农合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的建设目标。

为了贯彻和落实“指导意见”中提出的统一规划,以省为单位统一新农合软件、数据标准及数据接口,力争在2007年底省级新农合信息平台投入运行的要求,提出以下我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化管理整体解决方案。

2新农合信息化建设现状我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化从2005年开始起步,信息化建设初期以县为单位,实现了在线审核等多种业务处理功能,经过1年多的建设,各级卫生部门在信息系统建设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在制定规划标准、设备配置、网络建设、应用软件开发、人员培训等方面奠定了一定的基础,积累了经验:1、制定了相关标准:卫生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系统基本规》(卫办农卫发[2005]108号,以下简称《规》),从平台建设、功能规、基本数据规和数据代码规等诸多方面对新农合信息化建设制定了技术规。

今年,卫生部又出台了“指导意见”,对构建全国新农合信息系统的建设目标、建设原则、总体架构、实施进度安排和保障措施等方面作了进一步的部署安排,明确了信息系统建设的思路和方向。

2、部分县市率先开展了新农合管理信息化:经过1年多的新农合信息化建设,已有部分县市建立了以县合医办为中心的县级数据分中心,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县级新农合信息系统,实现了在线审核结算、实时监控和信息汇总功能,提高了新农合工作效率和管理服务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从技术手段上控制农合基金运行的作用。

3、部分省市建立了省级平台,为建立统一协调的省级新农合信息系统作了有益的尝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