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园民族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幼儿园传统文化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途径

幼儿园传统文化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途径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优秀的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前教育作为教育的奠基阶段,将民族文化融入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同时也能丰富幼儿园课程,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本文就幼儿园如何开发与利用民族文化课程资源进行阐述。
一、幼儿园民族文化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价值幼儿园对地方的民族文化资源进行开发与利用,主要呈现三个方面的价值:首先,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教育是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途径,重视并充分利用宝贵的民族文化资源,有利于幼儿对多元文化的理解与包容。
其次,能够丰富幼儿园课程。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幼儿园课程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对民族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能够推进幼儿园的课程改革。
再次,有益于幼儿的发展。
民族地区幼儿对所处地区的民族文化会产生一种认同感和归属感。
培养幼儿理解和包容多元文化的意识,开发和利用民族文化相关资源尤其重要。
二、幼儿园民族文化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原则华东师范大学的李季湄教授指出,幼儿园课程内容选择的依据应包括四个方面:“一是满足幼儿全面发展的整体需要;二是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三是能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经验与兴趣;四是适合幼儿的能力与发展需要。
”结合我园开展扎染工艺教学的实践研究来看,所选的内容会直接影响到课程的组织形式以及幼儿能力发展的具体指向。
因此,幼儿园在选择课程资源时要结合地方实际,关注幼儿的需求,选择符合幼儿年龄、兴趣和身心发展特点的民族文化课程资源。
三、幼儿园民族文化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内容幼儿生活在具有民族特色的地方,当地的民族文化便是可开发利用的资源,比如节日、饮食、风俗、游戏、音乐、建筑风格等等。
在挖掘民族文化资源时,教师要拓宽眼界,内容涵盖范围要全面,如当地少数民族的生活文化、礼仪文化、手工技艺文化、节日文化等各方面的内容,都是可以开发与利用的资源,结合幼儿园的实际进行课程的组织和应用,让幼儿更好地了解民族文化,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
幼儿园彝族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

幼儿园彝族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一、引言彝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广西、湖南、安徽、广东等地。
幼儿时期是儿童接触外界的开始阶段,早期文化教育对幼儿的成长发展至关重要。
开发与利用幼儿园彝族文化课程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二、彝族文化的独特性彝族文化源远流长,包含丰富多样的传统艺术、音乐、舞蹈、服饰、节日等元素。
彝族织锦技艺、用彝文字记事记录历史、舞蹈表演等都是彝族文化的独特特点。
三、幼儿园彝族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原则1.以儿童为核心:课程资源的开发应以幼儿的认知水平、发展需求为出发点,注重儿童的体验和参与,使他们对彝族文化产生兴趣和好奇心。
2.循序渐进:由简单到复杂,从易到难,根据幼儿的成长阶段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使幼儿逐步了解和掌握彝族文化。
3.尊重多元文化:在开发课程资源时,要充分尊重彝族文化的多样性,避免简单化和片面化的宣传,真实呈现彝族文化的多元特点。
4.注重实践操作:通过实践操作,使幼儿能够亲身参与和体验彝族文化的方方面面,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四、幼儿园彝族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方式1.资源挖掘与整理:整理彝族文化相关的图书、绘本、音乐、舞蹈、手工制作等资源,编写简单易懂的教材和教具,用于幼儿园彝族文化的课程教学。
2.专题活动设计:根据彝族传统节日、服饰、食品等特点,设计专题活动,引导幼儿了解和感受彝族文化,如彝族服饰秀、彝族传统音乐欣赏等。
3.校外教学实践:组织幼儿参观彝族文化展览馆、彝族风情园等文化场馆,亲身感受和体验彝族文化,增强幼儿的综合素质和文化意识。
4.家庭合作教育:加强家园合作,邀请家长参与幼儿园彝族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共同推动幼儿的文化教育。
五、彝族文化课程资源利用的效果评价1.观察记录法:通过观察幼儿在课程中的表现和行为,了解他们对彝族文化的认知和理解程度。
2.问卷调查法:设计问卷,询问幼儿对彝族文化的喜好程度、对课程的评价和建议等,借以了解幼儿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
幼儿园本土文化课程资源开发利用问题与策略分析

幼儿园本土文化课程资源开发利用问题与策略分析摘要:本土课程资源是可深度挖掘的瑰宝。
幼儿园可因地制宜,将外在的本土课程资源转化为自身的资源,以供幼儿在户外游戏中使用。
本文分析了如何有效开发、利用本土课程资源开展幼儿园户外游戏,使幼儿体验户外游戏活动的趣味性与创造性。
关键词:幼儿园;本土文化课程;资源开发利用;问题;策略1当前幼儿园本土文化课程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1.1忽略了本土文化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性通过对当前幼儿园的教育分析发现,幼儿教育逐渐偏离了本质特征,逐渐向小学化方向偏离,这是因为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家长和教师都过于重视幼儿的智力发育,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偏向于学科知识的教育,忽略了本土文化资源开发的重要性,虽然教育部门下达了明确的规定,要求教师对本土文化课程资源进行开发利用,但是由于缺乏统一的概念和目标,教师对文化课程资源的认知模糊,使得大部分幼儿园本土文化课程资源开发利用形式化现象严重,无法发挥课程的实际作用。
1.2本土文化课程内容不够丰富现阶段人们对幼儿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人们关注度的增加,幼儿教育模式也在逐渐优化和完善,但是因为缺乏统一的规定和要求,本土文化课程资源开发利用内容不够丰富,所选择的内容缺乏代表性,无法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对幼儿学习上的影响较小,还需要进一步丰富幼儿本土文化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内容,尽可能满足幼儿的学习需求,调动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对培养幼儿的综合能力,有促进作用。
2解决当前幼儿园本土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问题的策略2.1引导幼儿自主探索在以往的游戏主题活动中,老师通常会提前设定游戏的固定步骤。
然而,孩子们不再满足于这种游戏方式。
他们必须有一个更开放的自然环境来玩耍。
因此,教师只需为孩子们布置基本的游戏自然环境,为他们提供低模式的当地原材料,并正确引导孩子们找到可以随意使用的游戏原材料。
因为孩子们有一些生活和工作经验,他们会寻找与特定生活原材料高度相似的替代品。
幼儿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幼儿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正文】一、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对教育的需求也逐渐提高。
幼儿园是儿童教育的第一站,承担着儿童智育、德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等多方面的任务。
因此,幼儿园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对提高儿童教育质量、促进儿童全面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幼儿园课程资源的开发1.现有素材的整合幼儿园教师可以利用教材、网络、儿童读物、动画片等资源开展幼儿园课程。
例如,针对春季主题,可以利用绿色植物和春天的虫子等生动形象的图片进行幼儿园课程开展。
2.增加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幼儿园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季节、日历、活动、主题等资源,将现实情境引入教学中,让幼儿更加真实地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例如,在家长会上将幼儿制作的小手工作品展示,让幼儿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3.校内外资源的整合幼儿园教师可以利用校内外的资源进行教学,增加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例如,组织幼儿去参观图书馆、博物馆、动物园等,让幼儿更加亲近自然和社会。
三、幼儿园课程资源的利用1.确立适合幼儿心理特点的教育任务幼儿园教师应该认识到幼儿在认知、语言、情感、社交等方面的心理特点,以此为依据,确定教育任务,以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
例如,在课程中引导幼儿叙述故事,鼓励幼儿自由表达。
2.提高幼儿园课程内容质量幼儿园教师应根据幼儿的认知水平、兴趣爱好,设计符合幼儿特点的课程内容,以提高课程质量,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例如,在校园内模拟现实情境,引导幼儿关注生活中的细节。
3.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幼儿园教师应该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以激发幼儿的兴趣,提高幼儿的学习积极性。
例如,在制作手工、绘画等教学中增加电影、音乐、舞蹈等内容,活跃幼儿的课堂气氛。
四、幼儿园课程资源利用案例在幼儿园的音乐课上,教师采用了网络上的音乐资源,向幼儿播放了一首新歌曲。
经过一段时间的听觉训练后,幼儿深深地喜欢上了这首歌曲。
尽管他们还不会唱全曲,但是当时的情景和旋律已经深深地烙印在了幼儿的脑海里,让他们更加喜欢音乐课。
幼儿园本土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研究

幼儿园本土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研究一、引言幼儿园教育是孩子成长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而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保障幼儿园教育质量的重要环节。
本土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是指根据幼儿园所在地区的文化、风土人情等特点,科学地设计、开发和利用幼儿园教育资源,以满足幼儿的学习需求和提高教育质量。
本文将探讨幼儿园本土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重要意义、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的对策,以期为幼儿园教育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幼儿园本土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重要意义1.符合幼儿成长特点幼儿园本土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可以融入当地的文化、风土人情等特点,更加符合幼儿成长的特点。
通过地方文化、乡土风情等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可以使幼儿更容易地接受和理解教育内容,更好地适应学习环境,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2.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幼儿园本土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可以以身边的事物为教材,更加贴近幼儿的生活实际,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在学习中,幼儿可以通过亲身体验、观察、参与等方式,更加直观地了解教育内容,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幼儿园本土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可以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通过开发和利用本土资源,可以让幼儿更好地体验当地的风土人情,增强身体素质,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有利于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三、幼儿园本土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存在的问题1.资源开发不足目前,很多幼儿园存在本土课程资源开发不足的问题。
由于幼儿园所在地区的文化和环境差异,一些幼儿园缺乏针对性的本土资源开发,导致教育内容的局限性,影响幼儿的全面发展。
2.资源利用不合理一些幼儿园虽然拥有丰富的本土资源,但在利用过程中存在不合理的情况,例如资源利用的范围狭窄、利用方式单一等,导致资源的浪费和教育效果的降低。
3.师资力量不足由于幼儿园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本土文化的把握程度不足,教师在资源开发和利用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困难。
这也制约了本土课程资源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广泛应用。
幼儿园本土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幼儿园本土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摘要:幼儿园在幼儿教育方面有着重要的地位,幼儿园本土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能够丰富课程资源,为幼儿教育教学工作提供有力的基础保障。
下面文章就对幼儿园本土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展开探讨。
关键词:幼儿园;本土课程;课程资源;资源开发引言从我国幼儿教育情况来讲,目前,对于本土资源的应用已经初见成效,从孩子们的发展上来说,让孩子们从小就学习特色文化,从本土的文化中吸取营养,有利于培养孩子们的文化底蕴,让他们从小就热爱家乡,积极了解地方文化,从而将地方文化发扬光大。
因此,把特色文化完美地融合在幼儿园的课程中,是所有教育工作者努力的方向。
以壮乡文化为载体,开展有层次的主题活动,在幼儿常规活动中渗透本土文化教育,选择教材进行本土文化教学等,是行之有效的办法。
1本土文化引入园本课程的必要性首先,有利于优秀本土文化的传承。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在全球化的影响下,新时代年轻人关注更多的是潮流文化,西方文化。
将本土文化引入园本课程开发,一方面可以使本土文化的价值得到更充分的开发;另一方面,可以让幼儿从小接受到本土文化的熏陶,在成长的过程中逐渐了解和认识自己家乡的优秀本土文化,并在潜移默化中继承和弘扬。
其次,推动教师专业发展能力的提升。
首先,幼儿教师可以在对园本课程反复的创新开发和教育实践的过程中知识水平得到提高、教育技能得到优化和发展。
其次,在挖掘本土文化资源和开发园本课程时,幼儿教师个人的反思与创新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幼儿教师要与同事、幼儿、家长、课程专家以及其他社会成员进行合作。
因此,本土文化园本课程资源的开发不仅促进了幼儿教师间的交流与反思,也加强了幼儿教师的团队合作意识,使幼儿教师的自身素质和专业形象都进一步得到了提升。
另外,丰富园本课程资源。
“坚持以园为本是幼儿园课程适宜性与开放性建设与实施的基本要求。
”园本化成为当前幼儿园课程改革的集中趋势,各地区幼儿园都对园本课程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开发。
幼儿园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报告

幼儿园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报告一、背景与意义在当今社会,人们对幼儿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幼儿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成为了推动幼儿教育发展的重要手段。
课程资源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帮助幼儿拓宽视野,丰富知识,培养兴趣,提高能力。
因此,对幼儿园课程资源进行开发与利用,不仅有助于提升幼儿园教育的质量,也有利于幼儿的全面发展。
二、现状分析目前,我国幼儿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课程资源的内容较为单一,大多集中在传统的教学内容,如诗词、故事、算术等,而忽视了幼儿的兴趣和需求。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水平参差不齐,一些幼儿园课程资源丰富,而另一些幼儿园则资源匮乏。
再次,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缺乏系统性和持续性,往往是一阵风,难以形成长效机制。
三、开发与利用策略1.立足幼儿兴趣,丰富课程资源内容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中,要充分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需求,引入更多符合幼儿兴趣和发展需求的资源。
例如,可以开发一些与自然、动植物、科学实验等相关的课程资源,让幼儿在课程中感受到乐趣,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提升教师素质,提高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水平教师是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主体,他们的素质直接影响到课程资源的质量。
因此,要提高教师的学科素养和教育素养,增强他们的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能力。
可以通过培训、研讨等方式,让教师掌握更多的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方法,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3.构建课程资源库,实现资源共享通过构建幼儿园课程资源库,将各类课程资源进行整合,形成资源共享的平台。
这样不仅可以避免资源的重复开发,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还可以使幼儿园之间实现资源共享,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
4.建立长效机制,确保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持续性要将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纳入幼儿园的日常工作,建立长效机制,确保其持续、稳定地推进。
可以通过制定相关政策、设立专门机构、配备专职人员等方式,确保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工作的顺利进行。
试论幼儿园少数民族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试论幼儿园少数民族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2001年,教育颁布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给幼儿园课程依据本地的特点实施教育提供了空间。
在这一背景之下,民族地区正好能够充分利用当地和本民族丰富的资源,探索本土化的课程开发之路。
云南是中国多民族大家庭的缩影,蕴藏着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
在课程改革的大环境下,如何在幼儿园进行少数民族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让少数民族文化的精髓得以传承和发展是值得广大幼教工作者深入思考的问题。
一、少数民族文化资源融入幼儿园课程的意义(一)丰富幼儿园课程内容挖掘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蕴含的课程资源,一方面增强了幼儿园课程的趣味性、丰富性、适宜性;另一方面,以幼儿园课程为载体,发扬民族地区的民族特色,幼儿在学习了解本民族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既拓宽了知識面,又增强了民族认同感。
(二)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把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资源融入到幼儿园课程中,有助于提高幼儿教师开发本土化课程资源的意识。
教师在参与过程中经历了资源的筛选、整合、利用等过程,对民族资源运用到幼儿园课程有了更加立体全面的认识,这对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为幼儿园储备一批研究型教师具有重要意义。
(三)弘扬民族地区的优秀文化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态势,文化也出现了全球化的发展趋势,这样的变化为各种文化的交流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一方面,文化与文化之间的交流融合日益增多;另一方面,少数民族文化的损毁、流失已是有目共睹的事实。
通过挖掘、保留少数民族文化中的可贵内容,将其融入到幼儿园课程当中,能够让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从小就根植在幼儿心中,使少数民族优秀的文化得以传承。
二、昆明市A幼儿园开发利用少数民族文化课程的现状以《幼儿园工作规程》和《纲要》为指导,以贴近幼儿的日常生活为原则,昆明市A幼儿园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在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资源中选择了适合幼儿学习的内容,融入到课程当中。
(一)创设富有特色的少数民族文化大环境幼儿园环境作为一种隐性的课程资源对幼儿身心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让本土文化点亮园本课程——幼儿园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思考_1

让本土文化点亮园本课程——幼儿园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思考发布时间:2022-12-11T15:19:13.118Z 来源:《比较教育研究》2022年11月作者:汪志娟[导读] 我国各地区的本土文化源远流长,有着极为丰富的人文特色与传统风俗,通过对这些资源的合理开发与运用,不仅有助于建立完善的幼儿园课程体系,同时也有助于幼儿的健康成长。
但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本土文化在园本课程开发中的应用还不够完善,有待进一步的研究与分析。
基于此,本文将围绕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的相关内容展开论述,并对本土文化在园本课程开发中的含义进行了简单分析,最后深入探讨本土文化在园本课程开发中的利用策略,以供相关教师与幼儿园参考。
汪志娟昆山市正仪中心幼儿园【摘要】我国各地区的本土文化源远流长,有着极为丰富的人文特色与传统风俗,通过对这些资源的合理开发与运用,不仅有助于建立完善的幼儿园课程体系,同时也有助于幼儿的健康成长。
但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本土文化在园本课程开发中的应用还不够完善,有待进一步的研究与分析。
基于此,本文将围绕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的相关内容展开论述,并对本土文化在园本课程开发中的含义进行了简单分析,最后深入探讨本土文化在园本课程开发中的利用策略,以供相关教师与幼儿园参考。
【关键词】幼儿园;课程资源;本土文化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3-7667(2022)11-174-01一、对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的认识幼儿园的园本课程开发,应当充分考虑到幼儿园周围环境与现实条件,以及幼儿实际生活,然后还需要经过一定时间的探索与积累,才能确保园本课程资源的充分利用,并彰显幼儿园的特色与风格。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开发园本课程离不开教师和幼儿,更离不开对周边环境的利用,所以需要教师深入了解幼儿园的实际情况,尤其是注重对本土文化的有效利用、对教育资源的分析与筛选,这样才能使园本课程更具发展空间。
另外,幼儿园园长还要充分发挥教师、幼儿、家长的力量,通过三者之间的协调配合,共同推进园本课程的开发工作。
浅谈幼儿园本土文化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榆林地区为例

浅谈幼儿园本土文化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榆林地区为例摘要:近年来,随着教育方式的改革,课程决策权也在不断下放。
对于幼儿的本土文化课程资源基础教育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
如何合理利用本土资源进行对幼儿的教导成为教师的一项艰巨任务。
合理引入本土文化课程资源,让幼儿在本土文化课程资源的学习中慢慢养成良好的生活以及其他习惯,让幼儿体会本土文化气息的同时,培养幼儿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而且,本土文化课程资源的利用,有利于幼儿园对幼儿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有利于为幼儿以后的生活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下面是对幼儿园本土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思考以及初步探究。
关键词:幼儿园;本土文化课程;开发与实施;引言:基于新时代教育理念的指引下,如何有效整合幼儿教育资源,并全面提升教育质量是幼儿教师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在幼儿阶段利用本土资源开展教育活动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教师深入的开发与利用。
广大教育工作者在立足于幼儿本土文化课程资源开发的过程中,应该深入探索教育资源的魅力,从幼儿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出发,为幼儿提供其感兴趣的教育资源,激发幼儿的学习主动性与学习积极性,以实现理想的教育目标,促进我国幼儿教育事业整体教育质量的提升。
一、本土文化在园本课程开发中的含义本土文化是园本课程开发的重要基础,其通常包含两层意思:一方面指的是教育方法本土化、自然化,将自然生活中存在的材料融入到幼儿园活动当中,让幼儿直接与它们进行互动,从而增强对世界的认知;另一方面指的是幼儿园所在社区的相关文化资源,比如民间艺术、饮食文化等,为幼儿学习和发展提供更好的环境。
将本土文化融入园本课程开发中,不仅可以让幼儿感到亲切,从而更积极地参与到活动当中,而且还能培养幼儿对家长的热爱之情。
二、幼儿园本土文化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价值针对幼儿阶段的教育教育过程,充分开发利用现有的本土教育资源,能够丰富幼儿的学习体验,优化幼儿园教育的质量。
举例来说,教师可以充分发挥现有地区的艺术资源,将其作为幼儿阶段教育部分的重要内容。
幼儿园彝族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

幼儿园彝族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幼儿园是儿童接受教育的第一站,积极开展彝族文化课程的开发与利用研究,对于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加强民族团结,维护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彝族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背景、开发内容、开发与利用研究过程、效果评价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彝族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背景:在多民族的社会背景下,幼儿园作为儿童最早接触的教育场所,应该承担起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的重要使命。
随着我国彝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彝族文化逐渐受到关注,而作为幼儿园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彝族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势在必行。
二、彝族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内容:彝族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内容应具有积极的教育意义和彝族文化特色。
包括彝族传统手工艺品的制作、彝族传统舞蹈的学习、彝族服饰的了解与欣赏、彝族音乐的鉴赏等方面。
这些内容不仅可以丰富幼儿的学习经验,培养其动手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还能加深对彝族文化的了解与认同。
三、彝族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过程:1.搜集资料:通过研究彝族文化,收集相关的彝族文化资料,包括彝族文化概述、彝族传统节日、民间故事、传统绘画等方面的内容。
2.提炼彝族文化元素:从资料中提炼出具有教育意义和科学性的彝族文化元素,确定课程内容。
3.课程设计:按照幼儿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能力,将彝族文化元素转化为幼儿参与的游戏和活动形式,设计出符合实际教学要求的课程。
4.教材制作:根据课程设计,制作相应的教材,包括绘本、卡片、教具等,以便幼儿更好地理解和接触彝族文化。
5.教学实施:按照教学计划和教材,进行相关的教学活动,引导幼儿参与到学习中去,体验彝族文化的乐趣。
6.效果评价:对彝族文化课程的开发与利用研究进行评价,在教学实践中查找不足之处,进行改进和完善。
四、效果评价:开发和利用彝族文化课程资源,需要进行效果评价。
可以从幼儿的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学习成绩等方面进行评价,同时也要关注幼儿对彝族文化的了解程度和对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
幼儿园在开发利用地方民族文化资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策略——以沅陵县幼儿园对当地苗族文化课程

本 文系全 国教 育科 学 “ 十一五 ”规 划教 育部重 点 资助课 题 “ 中部 地 区农村 幼儿 教育 事业 发展 的现 状及 对 策研 究 ” 课题 批准 号 : ( D A 8 0 5 与湖南 省教育科学 “ H 00 9 ) 十一 五” 规划重点 资助课题 “ 湖南省农村幼儿 园课程资源 的开发与利用研究 ”课题 批准号 : J 0 A J 1 ) ( X K 8 J0 2
( ) 陵 县 苗 族 物质 文化 课 程 资 源 一 沅
物 质 文 化 常 常 以 各 种 具 体 的形 态 呈 现 在 人 们 面 前 ,也 是 最 容 易 为 人 们 所 接 触 和 感 知 的 文 化 内 容 。一 般 而 言 , 质 文 化 体 现 在 人 们 的 衣 食 住 行 等 方 面 。对 幼儿 园课 程 开 发来 说 , 以利 用 的 苗族 物 物 可
故事》 苗族史诗》 , 《 等 童谣《 弹棉花》 我 到河 边去玩耍》 , 言《 《 等 寓 熊娘外 婆》 蠢女婿》 , 《 等 谜语《 囱》 烟 《 火子》 )苗族 民间艺术 ( 等 、 包括 民间戏剧 , : 如 辰州傩 戏 、 河戏 等 ; 辰 音乐 , 山歌 、 如 龙船调 子等 ; 舞
21 第 0 0 0年 7期 ( 总第 17期 ) 8
学蓟 教 胄砥 究
S u isi r sh o u a in t d e n P e c o l Ed c to
NO 0 . 7, 2 1 00 Se i lNo 1 7 r a .8
幼 儿 园在 开 发 利 用 地 方 民族 文化 资 源 过 程 中存 在 的 问题 及 其解 决 策 略 冰
幼儿园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幼儿园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一、课程资源的概念和意义课程资源是指幼儿园所拥有的各类教育教学资源,包括师资力量、教学器材、图书馆藏书、电子资源等。
这些资源是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的物质基础和支撑,对于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二、课程资源开发的原则1.多元化原则:幼儿园应该针对不同领域的发展需求,开发多元化的课程资源,使其能够满足幼儿的多样化学习需求。
2.个性化原则:教师应根据每个幼儿的兴趣和特点,开发适合其个体差异的课程资源,帮助他们更好地发展。
3.循序渐进原则:根据幼儿的发展规律和能力水平,逐步引导他们接触和利用不同类型的课程资源,使其学习逐步积累和提高。
三、师资力量的开发与利用1.教师专业发展:幼儿园应给予教师培训机会,提高其教育教学能力,为其创造发展平台。
2.师生交流合作:教师应主动与家长、学生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反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课程资源的调整和开发。
3.团队合作:幼儿园应尽量鼓励教师之间的合作,开展多种形式的研讨和交流,促进课程资源共享和共同提高。
四、教学器材的开发与利用1.适龄性原则:教学器材的开发应该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需求,选择合适的教具和工具。
2.多样性原则:幼儿园应该提供多种类型的教具和工具,包括实物、图画、模型等,使幼儿可以通过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和探索。
3.利用外部资源:幼儿园可以借助社区、博物馆等资源,引入外部教学器材,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
五、图书馆资源的开发与利用1.图书采购:幼儿园图书馆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学习需求,选择适合幼儿阅读的图书,并进行及时更新和补充。
2.阅读推广:幼儿园可以组织阅读活动,如朗读比赛、图书分享等,倡导幼儿主动参与阅读,提高其阅读兴趣和能力。
3.家园合作:幼儿园应鼓励家长与幼儿一起阅读,建立家庭阅读氛围,共同促进幼儿的阅读发展。
六、电子资源的开发与利用1.选择合适的电子资源:幼儿园应根据幼儿的年龄和学习需求,选择适合使用的电子资源,如教学软件、多媒体课件等。
幼儿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幼儿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一、引言在幼儿园教育中,课程资源是教师们进行教学活动的重要支撑,也是幼儿学习和成长的重要保障。
因此,幼儿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当前教育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本文将围绕幼儿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展开深入研究,探讨如何更好地开发和利用幼儿园课程资源,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二、幼儿园课程资源的类型与特点1. 课程资源的类型幼儿园课程资源主要包括实物资源、人力资源和虚拟资源。
实物资源包括教具、教材、图书、玩具等;人力资源包括教师、家长、专业人士等;虚拟资源包括网络、多媒体等。
2. 课程资源的特点幼儿园课程资源具有实用性、趣味性、互动性和多样性等特点。
这些特点为幼儿学习和成长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促进了幼儿的全面发展。
三、幼儿园课程资源的开发1. 积极开发实物资源幼儿园可以通过购买、制作、捐赠等方式积极开发实物资源,为幼儿提供更丰富的学习资源。
比如,利用易获得的材料制作DIY教具、搭建多功能活动区域等,提供更多互动性和趣味性。
2. 提倡人力资源的共享幼儿园可以通过拓展校外教育资源,邀请专业人士、家长等来园开展特色活动,拓展幼儿的视野和知识面。
同时,利用各方资源搭建校园亲子共育平台,促进家校合作,提高教育质量。
3. 利用虚拟资源丰富课程内容幼儿园可以利用多媒体、网络等虚拟资源,丰富课程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比如,通过播放动画片、配备电子图书等方式,吸引幼儿注意力,促进幼儿语言发展和认知发展。
四、幼儿园课程资源的利用1. 实物资源的巧妙利用教师们可以通过设计游戏、活动等方式,巧妙利用实物资源,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创造力。
比如,搭建沙盘、角色扮演等方式,促进幼儿社交技能和自理能力的发展。
2. 人力资源的合理运用教师们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幼儿需求,合理运用人力资源,实现个性化教学。
比如,邀请专业人士来园开展专题讲座、组织家长志愿者参与园内活动等,促进幼儿综合素质的提升。
浅谈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主要是以 家庭 、 宗族 、 市镇 、 乡镇 以 及 就 是 将 一 切 有 利 于幼 儿 生 长 和 发 展 的 资 源 村 落 为 单 位 的 民 间组 织 。 它 主 要 是 以 个 人 引进 教 学 课 程 中 , 并 且 针 对 教 学 的 地 域特 为单 位 向外 发 散 发 展 到 家庭 、 家族 、 乡镇 乃 征 、 学 科 特 征 以 及 幼 儿 受 教 的 特 征 等 选 择 至 民族 , 并 结 合 社 会 环 境 条 件 所 形 成 的 一 事宜 的 、 合 理 的课 程 方 案 。 在选择的过程中 种 文 化 产物 , 具 体 包 含 的 范 围较 为 广 泛 , 主 必须 遵 循 以 下 几个 方 面的 原 则 。
幼 儿 的 发 展 关 系 着 祖 国的 未 来 , 所 以 对他 们的学 前教育显得 至关重 要 , 而 作 为 学 前 教 育 内 容 的 民俗 文 化 课 程 , 在 幼 儿 的 生 长 发 育过 程 中也 起 着 重 要 的 作 用 。 学 前 教 育 所 选 取 的 民俗 文 化 教 育 内 容 , 都 是 从 我 国 各 个 民 族 中提 炼 出 来 的 文 化 精 髓 , 所 包 含的教 育内容丰富 , 让 幼 儿 从 小 就 开 始 了解 各种 民俗 文 化 , 培 养 民俗 文化 情 操 , 激 发他 们 的 创 造 力 , 并 达 到 弘扬 、 传 承 民族 文
要 有 人 际 交往 民 俗 、 节 日民俗 、 家 庭 乡里 民 3. 1 遵循 开放性 的原 则 俗 以 及 人 生 礼 仪 民俗 等 等 。 其 中 参 与 的 人 学 前 教 育 民俗 文 化 课 程 资 源 的 开 发 和 群有很 多, 如狩 猎 组 织 、 工 匠以 及 村 民 等 。 利 用 是 为 学 生 提 供和 创造 一 个 宽 泛 的 学 习 幼 儿 可 以借 此 学 习人 际 交 往 、 合 作 以 及 相 环 境 和 内 容 。 但 是 随 着 幼儿 理 解 力 以 及认 化 精 神 的 目的 。 由此 可 见 , 在 学前 教 育 中开 处 的 方 法 , 从小培 养他 们友 爱 、 关 心 的 情 知 度 的 提 升 , 对 课 程 资源 的 开 发 必 须 遵循 展 民 俗 文 化 教 育 课 程 具 有 十 分 重 要 的 意 操 。 开 放性 的原 则 , 以 不 同 的形 式 纳 入 课 程 中 , 义, 也是 时代发展的必然需要 。 2 . 2物 质 民俗 文 化资源 以 丰富 多彩 的 结 构 适 应 幼 儿 的 发 展 需 求 。 主 要 是 对 人 们 在 日常 生 活生 产 中 创 造 3 . 2遵 循价值 性原 则 1学前教 育民俗 文化课 程的含义以及 和 消 费 物 质 财 富 的 过 程 , 并 进 行 反 复 模 式 其方 法是将 多元文化 进行加 工提炼 , 开 展 的 理 念 性活动 , 产 生的 带 有 类 型 性 的产 品 。 其 涵 盖 吸取 其 中 的 精 髓 部 分 , 并 将 它 们 有机 的 结 1. 1 学前 教 育 民俗文 化 课程 是 在 以 当代社 的 内 容 相 当 的 广 泛 , 主要包 括农牧 业 、 渔 合在 一 起 , 并 不 断 的 改进 , 从 而 创 造 出 有益 会 的发 展 需求 为研 究 背 景 的 情 况 下 开 展 的 业 、 狩 猎业 、 商 贸民俗 、 饮 食 民俗 、 居 住 民 于 培养 幼 儿 各 项 能 力 的 民 俗 文 化 课 程 , 在 并 结 合 了 目前 幼 儿 的 实 际 需 求 , 将 提 俗 、 服 饰 民俗 、 交 通 民 俗 以 及 民俗 建 筑 等 。 设 计 的 过 程 中 应 该充 分 的 考 虑 学 生 的 文 化 炼 的 身边 以及 生活 中的 优 秀 民俗 文 化 作 为 物 质 民 俗 文化 是 人 们 在 生 产 生 活 中 逐 渐 积 学 习以 及 学 习 经 验 , 这 样 才 能 将 学 前 教 育 主要 的 教 学 内 容 , 以 其 它 民 族 的 优 秀 民 族 累 沉 淀 的文 化 产 物 , 在 满 足 人们 各 项 需 求 民俗 文 化 课 程 的 价 值 最 大 化 的 发 挥 。 文 化 作 为辅 助 教 学 内 容 。 再 将 这 些 课 程 内 的 同时 , 也 逐渐 的提 高 了 生 产 的效 率 , 提 升 3 . 3 遵循 适应 性的原 则 容 根 据 幼 儿 的 实 际接 受 能 力 , 采 取 有 效 合 了人 们 的 生 活 质 量 , 并 促 进 人 们 的 生 活 和 民 俗 文 化 课 程 的开 展 必 须 能 够 满 足 幼 理的教学 方法 , 让 幼 儿 将 这 些 民 俗 文 化 慢 生 产 有 效 的进 行 。 儿学 习 的 需 要 , 选 材 应 贴近 他 们 的生 活 , 且 慢吸收 , 并 达 到 教 育 性 的 目的 。 2. 3 口头语 言民 俗文 化资 源 是 他们 各 项 能 力 范 围 之 内 的 , 其 内 容 应 该 人与 人之间的 沟通离 不开 口头语 言 , 对他们的认知、 1 . 2 学前 教 育 民俗文 化 的开展 理 念 感情 、 技能 等 有 良好 的 促 进 学 前 教 育 民俗 文 化 课 程 的 开 展 主 要 是 而 口头 语 言 本 身 作 为 一 种 民 俗 文 化 , 也 是 作 用 。 如歌舞 、 讲 故 事 以 及 乐 器等 方面 。 此 以幼儿为主 体来开展 的一系列 活动课程 , 其它许 多民俗文化的 载体。 它 主 要 包 括 了 外 还 需 要 教 师 有 足 够 的施 教 能 力 , 这 样 才 主要考虑 了幼儿的成长 的文化 背景、 接 收 能力、 理解能力 、 受 教 育性 能 力 以 及对 未 来 社会的 发展适应性等 等 。 所 要 达 到 的 目的
幼儿园本土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研究

幼儿园本土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研究一、引言幼儿园本土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是目前教育界普遍关注的一个话题。
本土课程是指以本地区的文化、风俗、风景等为特点的课程资源,通过对这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可以有效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本文将从幼儿园教育的角度出发,探讨幼儿园本土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研究。
幼儿园是儿童教育的重要阶段,幼儿园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儿童的基本能力和兴趣。
本土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对于实现这一目标非常重要。
一方面,本土课程资源可以帮助幼儿了解和认识自己的家乡,增强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本土课程资源可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使幼儿更加喜欢学习。
1. 调查研究法。
通过对幼儿园周边环境的调查研究,了解本地文化特点和资源情况,从而确定适合幼儿学习的本土课程资源。
2. 教师主导法。
教师是幼儿园本土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重要参与者,可以通过自己的经验和观察,开发出适合本地幼儿学习的课程资源。
3. 幼儿参与法。
将幼儿融入到本土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过程中,通过观察、体验等方式,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创造能力。
4. 社区资源整合法。
将社区中的资源整合起来,形成一套完整的本土课程资源,为幼儿的学习提供支持。
1. 利用周边环境开展户外活动。
幼儿园利用周边的公园、自然保护区等场所,开展户外教学活动,让幼儿亲身体验大自然的美丽。
2. 利用本地文化传统开展主题活动。
幼儿园利用本地传统节日、民俗活动等开展主题活动,让幼儿了解和体验本地文化。
3. 利用地方特色食材开展烹饪活动。
幼儿园利用地方特色食材开展烹饪活动,让幼儿亲手制作美食,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1. 材料和设备的不足。
幼儿园开发本土课程资源需要一定的材料和设备支持,但目前很多幼儿园在这方面的投入还比较不足。
需要加大幼儿园对本土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支持与投入。
2. 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
幼儿园教师在本土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方面的专业素养需要不断提高,通过培训等方式提高教师的开发能力。
本土文化幼儿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

本土文化幼儿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以绍兴民间文化为例绍兴县教育局沈国香一、课题的来源绍兴地处长江三角洲南翼,东接宁波,西邻杭州,是全国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素有“水乡”、“桥乡”、“酒乡”、“书法之乡”“名士之乡”称号,被誉为“一座没有围墙的历史博物馆”。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绍兴形成了丰富多彩、特色鲜明的民间文化资源。
由于历史和认识的原因,除了旅游产业开发外,目前,对民族民间文化内涵的开发与应用整体意识不强,使民间文化遗产逐渐趋于消亡。
教育的首要功能是传承文化,幼儿园教育是传播本土文化的重要途径,幼儿阶段了解和体验家乡丰厚的历史文化内涵是十分重要的。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解读》指出:“教师要通过自身的努力,开发和综合利用农村得天独厚的丰富的社会和自然资源,创设农村幼儿教育所需的物质条件和人力条件……为幼儿提供感受和体验家乡文化的机会,从而培养幼儿对社会的认同感,加深人对本土文化尊重和热爱的情感,为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奠定基础。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教师的教育行为得到了一些改变,但不少幼儿教师仍停留于执行现成的“教材”,对由专家开发的“教材”疏于分析,习惯拿来就用,至使课程设计者与执行者之间思想距离无法弥合,给课程理解和落实带来极大困难。
因此,立足教师熟悉的地方民间文化开展幼儿园园本课程的开发与利用策略研究是一个很有价值的课题。
二、课题的意义。
(一)理论意义在原始部落定居时代,属于河姆渡文化圈的绍兴就是中华文明的起源区域,历史上曾两度为都,中国五千年文明史,都可以在此找到遗存、得到印证。
绍兴城市临水而居,有别具一格的水乡风貌,素有“东方威尼斯”之称。
水文化源远流长,历史上,绍兴的许多地理、建筑、人物、传说、名胜、古迹、河道、湖泊、路桥、风土、人情等等都闪耀着水文化的灿烂光辉。
历代名人荟萃,代有人杰,中华民族的立国始祖、治水英雄大禹归葬于此,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发愤图强于此,书圣王羲之超凡绝伦的《兰亭序》作于此,陆游千古爱情绝唱的《钗头凤》题于此;范蠡、西施、嵇康、贺子章、徐渭、秋瑾、蔡元培、鲁迅、周恩来等等历史人物都哺育、根植于此。
幼儿园乡土特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幼儿园乡土特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在幼儿园教育中,乡土特色课程的开发与利用是一项重要任务,它能够帮助孩子们更好地了解和认识本地区的文化、历史、地理等方面的知识,增强他们对乡土的归属感和自豪感。
本文将探讨幼儿园乡土特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帮助孩子们在乡土环境中实现全面发展。
一、认识乡土特色课程资源的意义乡土特色课程资源是指所在地区独有的自然、人文和社会资源。
利用乡土特色课程资源进行教学,可以帮助幼儿更好地了解和认识家乡的历史、文化、地理等方面的知识,增加他们对乡土环境的熟悉度和理解能力。
同时,乡土特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还能够培养孩子们的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增强他们的身份认同感。
二、乡土特色课程资源的获取渠道为了开发和利用乡土特色课程资源,幼儿园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获取这些资源:1. 调查研究:幼儿园可以派老师和学生走进社区、走进乡村,开展调查研究,了解本地区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等方面的信息。
2. 合作交流:与当地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等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利用他们的资源和专业知识,为孩子们打造更好的乡土特色课程。
3. 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平台,搜索和获取关于本地区历史、文化、地理等方面的资料和信息,作为乡土特色课程的参考资料。
三、乡土特色课程的内容设置在乡土特色课程的内容设置中,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本地历史文化:介绍本地区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让孩子们了解本地区的历史变迁和发展过程。
2. 地理环境特点:介绍本地区的地理环境、气候特点、自然资源等,让孩子们了解本地区的地理特点,并培养对环境的保护意识。
3. 特色工艺品和文化传统:介绍本地区的特色工艺品制作过程和文化传统,引导孩子们亲身体验和参与,在实践中感受和传承乡土文化。
4. 建筑风格和名胜古迹:介绍本地区的建筑风格和名胜古迹,带领孩子们走进历史,感知传统文化的魅力。
四、乡土特色课程资源的利用策略在利用乡土特色课程资源时,可以采取以下策略来增强教学效果:1. 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本地区的图片、照片、视频等资源,帮助孩子们形象地了解和感受乡土的魅力。
浅谈幼儿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浅谈幼儿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幼儿园课程资源开发是幼儿园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
在课程的实施中,我们以幼儿发展为本,以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为原则,对课程内容进行了本土化调整和资源开发。
从幼儿感兴趣的话题与事情出发,利用好课程资源。
变被动接受式学习为主动探究式、体验式的学习。
幼儿园课程资源不等于幼儿园教材,大自然、大社会和幼儿本身就是幼儿教育的源头活水。
我园强调以幼儿为本,关注幼儿的全面发展,在各项活动中强调幼儿是活动的主导者,教师是活动的引导者与观察者,教师更多地是聆听、筛选、建构、支持和拓展,让幼儿在活动中自主体验与探索。
所以在我园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老师要认真研读孩子,发现孩子们的更多创造潜能。
只要我们老师以现代幼儿教育观念辩证地去开发和整合,定能做到课程资源的最优化。
标签:课程资源开发;以幼儿发展为本;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主动探究式;体验式的学习;主导者;引导者;观察者;开发课题;发散性开发;整合课程Shallow talk a kid the development of course resources in the park and make use ofBi fei-yan【Abstract】Kid course resources in the park development is a kid park course reform of importance contents.In the course of the implement,we with kid development is origin,with proper because of ground system,acquire necessary material locally for principle,carried on a localization adjust to the course contents and resources development.Interested in topic and affair set out from the kid and make use of good course resources.Become passive ccept type study is active investigation type,experience type of study.Kid course resources in the park’s ising unequal to kid park teaching material,great universe,big society and kid be a kid education of source head flowing water.My park emphasize to take kid as origin,concern kid of overall development,emphasize a kid to be an activity in each item the activity of predominance,the teacher be guide and observer of activity,the teacher morely listen,sieving,construction or purchase,support with expand,let the kid is in the activity independence experience and investigate.So the teacher want to be earnest to study a kid in the education teaching process of my park,detection children of more create potential.Want ~only our teacher with modern kid education idea dialectical ground go to development and integration,settle can make a course resources of superior turn.【Key words】Course resources development;Take kid development as origin;Proper because of ground system;Acquire necessary material locally;Active investigation type;The study of the experience type;Predominance;Guide;Observer;Development topic;Dissipate of sex development;Integration course.为响应国家“十二五”规划,进一步加强学习和贯彻《贵州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的基本精神,更好参与贵州省幼儿园课程建设项目实验研究工作,积极探讨和解决新形势下幼儿园教研工作开展中的各种问题,围绕课程建设项目办公室的相关要求,我园继续依托贵州省幼儿园适应性发展课程春季教材的使用,探索实验教材在幼儿园实践中的有效操作模式,通过近两年的园本教研,我对幼儿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有了以下的见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幼儿园民族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作者:熊娅莉张志慧来源:《科教导刊》2014年第13期摘要本文以玉龙纳西族自治县丰富的地理环境和纳西族优秀的民族文化为背景,发掘本地区可融入幼儿园课程开发利用的各种资源,对当前本地区幼儿园开发利用纳西族文化课程资源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在幼儿园开发利用纳西族文化课程资源的价值,并归纳整理出有针对性的幼儿园纳西族文化课程资源开发利用方式,为促进本地区幼儿园纳西族文化课程资源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幼儿园民族文化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Talking about the Development and Use of KindergartenNational Culture Curriculum Resources——Take Yulong Naxi County as an exampleXIONG Yali, ZHANG Zhihui(Department of Education Sciences, Lijiang Teachers College, Lijiang, Yunnan 674100)Abstract In this paper, Yulong Naxi Autonomous rich geography and culture of the Naxi ethnic excellent backdrop to explore the region can be integrated into the kindergarten curriculum resources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in the region the kindergarten curriculum resources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the Naxi culture were analyzed proposed development value in the kindergarten curriculum resources Naxi culture and collate the Naxi culture targeted kindergarten curriculum resources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promotion of the region's Kindergarten curriculum resources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Naxi culture.Key words kindergarten; national culture curriculum resources; development and use2001年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了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地幼儿园在贯彻国家文件的基本精神时应根据地方环境、资源等条件,从本园实际出发,结合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开发并实施适合本园的课程。
①朱家雄在《幼儿园课程》②一书中指出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和发展趋势之一就是课程管理呈现多元化、自主化,幼儿园课程与社区教育和服务相融合,社区资源的综合运用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第二部分在社会的内容要求中写道:“适当向幼儿介绍我国各民族和世界其它国家、民族的文化,使其感知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培养理解、尊重、平等的态度”。
2012年颁布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语言部分明确提出:“会说本民族或本地区的语言和普通话,发音正确清晰。
”社会部分明确提出:“知道自己的民族,知道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各民族之间要互相尊重,团结友爱”。
这些文件为幼儿园民族文化课程资源开发利用提供了政策保障。
课程资源的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广义的课程资源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狭义的课程资源仅指形成课程的直接因素来源。
③本文所使用的是相对狭义的课程资源概念,指的是形成课程的直接因素来源。
近年来,我国少数民族文化课程资源研究取得了不少成果,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讨论少数民族地区进行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必要性、可行性等方面。
本文以玉龙纳西族自治县丰富的地理环境和纳西族优秀的民族文化为背景,发掘本地区可融入幼儿园课程开发利用的各种资源,归纳整理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开发利用方式,为促进本地区幼儿园民族文化课程资源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1 可供幼儿园开发利用的纳西族课程资源玉龙纳西族自治县隶属于拥有三项世界遗产桂冠的丽江市辖区内,成立于2003年4月,是原丽江纳西族自治县的传承和延续,是全国唯一的纳西族自治县,全县辖16个乡(镇)。
玉龙纳西族自治县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县份,其中纳西族11.82万人,占56%。
全县幅员面积广阔,有玉龙雪山、长江第一湾、老君山等丰富的旅游资源;还有滇金丝猴、南方红豆杉、滇山茶等野生动植物资源。
纳西族有着丰富的语言、宗教、建筑、艺术礼仪、饮食、禁忌、民俗、服饰、节庆、婚俗、丧葬、体育等文化。
这些悠久的历史、优美的自然风光以及独特的民族文化均是幼儿园进行课程开发可以利用的得天独厚的课程资源。
综观玉龙纳西族自治县可供开发利用的课程资源,进行梳理后可以分为自然资源、人文资源两大类。
自然资源包括丽江秀美的山川河流,各种动植物。
人文资源主要包括东巴文化、纳西族语言、纳西族民间习俗、纳西族民居、纳西族服饰、纳西族饮食、纳西族文学、纳西族舞蹈、纳西族音乐等纳西民族文化。
作为幼教工作者应积极主动地选择最具有本民族特色,同时又最贴近幼儿生活、容易被幼儿理解和接受的民族文化资源构建幼儿园民族文化课程体系。
2 当前幼儿园开发利用纳西族文化课程资源的现状《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国发〔2010〕41号)中特别强调了农村幼儿园的发展,玉龙纳西族自治县全县16个乡镇都已建有幼儿园,但幼儿园办园历史不长,平均在4年左右;幼儿园师资力量方面,多为小学转岗教师,专业能力不突出,对课程资源开发利用方面研究较少;所招收的幼儿基本上是本乡镇的纳西族儿童,入学年龄平均在3岁半,70%的幼儿日常交际用语都是纳西语;在民族文化课程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全县幼儿园均起步较晚,基本没有可共示范的典型案例。
因此,在该地区进行纳西族文化课程资源开发利用显得尤为必要。
3 幼儿园开发利用纳西族文化课程资源的价值3.1 促进民族文化传承少数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积累了丰富的民族文化,这些民族文化反映了他们的历史传统、思想观念和价值体系、风土人情和风俗习惯、心理特质、宗教信仰。
把这些优秀的文化延续下去的最佳方式就是通过学校教育的方式把本地区的优秀民族文化充实到课堂教学中。
④当然,民族文化的传承除了在幼儿园进行,在幼儿生活的社区、家庭中也得到耳濡目染的熏陶。
但是这些传承方式都有随意性,其目的性与教育性都明显弱于幼儿园有目的有组织的实施教学。
所以在当今以汉文化为主流的大背景下,民族文化本身要被认同、要继承、要发展,必须寻求更好的传承方式。
3.2 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幼儿的全面发展当然包括民族意识,广义上,我们要促进幼儿的中华民族意识,从狭义上讲,我们要培养幼儿对本民族的认同感。
作为幼教工作者,有必要把优秀的纳西族文化融入幼儿教育,在幼儿教育的各个领域体现现自己本民族的文化特色,帮助幼儿继承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从而促进少数民族儿童的全面发展。
3.3 促进幼儿教师专业能力课程资源作为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概念,越来越被教师关注,但是一个新概念的贯彻落实需要有一个过程,玉龙纳西族自治县属于国家级贫困县,教育发展相对落后,幼儿教师的课程资源观相对狭隘,基本上认为课程资源就是教材。
有的幼儿教师则认为课程资源开发利用比较困难,想做但是无从下手。
因此,结合当地幼儿教师熟悉的各种资源进行幼儿园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能够提升幼儿教师参与的积极性最大化。
最终通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促进幼儿教师的专业能力。
3.4 促进幼儿园特色化办园在国家大力发展学前教育的良好环境下,幼儿园想提升竞争力,必须提高办园质量。
而提高办园质量的关键就在于提高课程质量,而且是符合当地人们社会生活的优质课程。
所以把当地民族文化资源与幼儿园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相结合不失为一个体现办园特色的最佳途径。
4 幼儿园纳西族文化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方式4.1 集体教育活动开发利用方式表1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是我国大部分地区幼儿园普遍采取的主要教学形式之一,幼儿通过参与教师组织的有目的、有计划的教学活动,从而获得各项能力的发展。
集体教学活动在乡镇幼儿园尤其突出,因此,将玉龙县可利用资源与从幼儿园五大教育领域集体教育活动相结合,生成民族文化课程是最直接的开发利用方式(如表1所示)。
4.2 主题教育活动开发利用方式幼儿园主题教育活动是指在一段时间内围绕一个主题内容来组织开展的一系列教育活动,是幼儿园课程主要的实施形式之一。
主题活动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将各个领域学习内容围绕一个主题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幼儿通过活动,获得与主题相关的经验。
⑤通过幼儿园组织以民族文化资源为主题的系列教育活动,在民族文化的熏陶下,让幼儿自身感受和体验生活,并能够积极主动地探究,达到学习知识、提高技能、陶冶情操的目的。
如:自然资源方面,可精选景点,组织幼儿零距离接触大自然。
东巴文化主题:可组织幼儿参观东巴文化博物馆,了解东巴的历史,认识东巴文字,学跳东巴舞等活动。
纳西族语言主题:可让幼儿在幼儿园说纳西语,并让纳西语比较流利的幼儿当小老师教其他幼儿学说纳西语,或用纳西语讲故事等。
纳西族民居:组织幼儿逛古城,说说古城的特点(小桥流水),画古城,讲述老民宅的故事。
纳西族服饰:看民族服饰表演、穿纳西服装、了解不同性别、年龄在服装穿着上的差异,自己设计纳西服装。
4.3 游戏活动的开发利用方式《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幼儿园教育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
玉龙县乡镇幼儿园游戏器材和玩具相对比较缺乏。
但是,虽然没有整洁的塑胶场地,五颜六色的大型玩具,但是该地区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丰富的纳西民族文化资源,依然能够赋予纳西儿童快乐的游戏。
首先,让幼儿自主游戏。
大自然中有永远也玩不尽的游戏,可以让幼儿自己无拘无束玩耍。
其次,自然环境中的花、草、树、木,如:松球、玉米秆等,以及各种民间工艺品,如:东巴许愿铃,木瓢,草编锅盖等都可以成为幼儿游戏的材料,幼儿游戏的材料越丰富,越能促进幼儿游戏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