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长方形、正方形和圆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认识图形(二)教案
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教材第2页的例1、第3页的“做一做”及练习一的第1、第2、第3、第6题。
1.能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这些平面图形,能够辨认和区别这些图形。
2.通过画各种平面图形,使学生直观感受各种平面图形的特征。
3.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用数学交流的能力。
4.感受现实生活与数学的联系。
知道长方形、正方形、圆、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形状及名称,并能辨认和区别这些图形。
每组一袋各种形状的物体和图形、课件、投影等。
老师说物体名称,学生拿出相应的物体。
1.画一画,揭示概念。
(1)出示长方体积木。
提问:谁知道这个长方体的面是什么形状的?学生回答后老师板书:长方形老师用长方体积木在黑板上画一个长方形。
(2)以小组为单位,利用实物学具,照老师的样子沿着物体表面的边缘画出图形。
(3)把小组中画得好的图形进行整理,投影展示,并给这些图形起个名字。
(4)揭示概念。
老师拿出大小和颜色不同的图形展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并按顺序板书它们的名称。
2.仔细观察,感知特点。
(1)自己观察,两人互说自己的感受和发现。
(2)汇报交流:长方形是有的边长,有的边短。
正方形的4条边一样长。
三角形有3条边。
平行四边形有4条边。
圆是一条首尾相连的封闭曲线……学生如果还说出其他特征要给予肯定。
如:长方形对边相等……(3)重点区分圆和球。
当学生把圆说成球时,老师马上拿出准备好的球,沿横截面切开,让学生感受到球的横截面是一个圆。
圆和球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3.形成表象,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1)由实物抽象出图形。
课件显示“长方体”,然后抽象出长方体的一个面——长方形。
用同样的方法抽象出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
(2)记忆想象。
①出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先让学生辨认,然后把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贴在黑板上。
②让学生闭上眼想一想这四种图形的样子。
新版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优质课教案(附教学意图及反思)
《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16~18页的内容。
设计理念: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根据低年级学生年龄特点,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激起思维的火花。
“数学即生活,生活即数学”,生活数学的观念是新课改的基本理念之一。
积极引导学生以生活经验来充实和丰富数学学习,通过独立思考、实践感受数学就在身边。
《新课标》指出: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从活动中感受到数学,让学生创造性地学数学。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长方体、正方体的面,圆柱的底面,以及用这些形体的面画图形的活动,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知道这些图形的名称,能正确辨认几种图形。
2.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活动过程中,积累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初步感受形与形、形与体之间的联系。
实现对平面图形的进一步认识,发展空间观念。
3.通过设计画图形、围图形、拼图形的动手操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初步的动手能力和共同研究问题的习惯。
使学生积极参与,增强与同学交往、合作的意识,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感知“形”与“体”的联系。
教学难点:能在钉子板上围出和在方格纸上画出长方形、正方形。
教具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信封(里有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录音,钉子板。
学生:各种形状的积木,信封(里有长方形、正方形和圆)。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师:小朋友们,盖新房的小猪胖胖还记得吗?你会按形状把它们分分类吗?学生活动:按形状把它们分分类,明确相同的形状可以分为一类,再交流。
2.师:小朋友们,请在小组里拿出你最喜欢的一个物体,动手摸摸,像老师这样(教师示范摸圆柱的面)。
学生活动:学生自主活动,摸摸物体的面。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说课稿(附反思、板书)课件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各位老师!
六、说教学过程
板块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我们的好朋友机灵狗带我们来到了一座漂亮的城堡,在这座城 堡里,住着各种形状的图形,请小朋友们认一认,说一说这些图形 的名字。
学生分别指出: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教师根据学生 的回答在黑板上贴出这几种图形。
接着,我抓住学生爱交朋友的心理,问:“你们愿意和这些图形 交朋友吗?”在学生兴致高昂的气氛中,我导入本节课的课题, “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图形”。(揭示课题)
本节课教师还注重了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比如:引导学生在物体上 找图形;在交通标志上找图形;在生活中寻找各种图形,体现了数学问 题生活化,生活问题数学化这一理念。此外,我也十分注重学生的个性 发展,开放性地给图形照相活动和拼组图形的活动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和 创造力的培养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 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 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 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
三、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知道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形状及名称,并能 够辨认和区别这些图形。 2.正确认识这些图形的特点,能够对这些图形进行辨认和 区分。
教学难点
体会图形的变换
四、说学情
一年级学生对几何体的认识是有一定基础的,已初步认识了 长方体、正方体、球和圆柱这四种立体图形,同时对长方形、正方 形、三角形和圆也都有了一些了解,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对“体 ”和“面”的关系不太了解,对面的认识是很模糊的,学生往往 不知道什么时候用体表达,什么时候用面去表达一个几何图形。 难就难在学生目前的认知水平不高,还没有完全建立这种由体到 面的表象。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认识图形》教案
认识图形(二)教课内容1.长方形、正方形和圆。
2.三角形,平行四边形。
教课目的1.让学生经过察看长方形、正方形的一个面和圆柱的底面,以及用这些几何形体的面绘图形等活动,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通过把长方形或正方形剪、拼等活动,直观认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知道这些常有图形的名称,并能辨别这些图形,初步知道这些图形在平常生活中的应用。
2.在折图形,剪图形,拼图形等活动中,使学生领会图形的变换,发展对图形的空间观点,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累积对数学的兴趣。
3.使学生在认识图形的过程中,产生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培育学生主动参加伙伴合作、沟通的意识。
要点难点1.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这五种常有的平面图形。
2.把长方形或正方形折、剪、拼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
3.在折图形、剪图形、拼图形等活动中,使学生领会图形的变换。
4.让学生经历察看、操作、绘图、议论沟通等学习活动,指引学生从物体表面抽象出平面图形。
教课准备各样积木、挂图、纸张。
第一课时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教课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16—18 页例题和“想想做做”1—5 题。
教课目的1.让学生在察看长方体、正方体的某一个面和圆柱的底面,以及用这些几何形体的面绘图形等活动中,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知道这些平面图形的名称,并能辨别这些图形,初步领会这些图形在平常生活中的应用。
2.让学生在察看、操作、绘图等数学活动中发展空间观点,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累积对数学的兴趣。
教课重、难点让学生经历察看、操作、绘图、议论沟通等学习活动,指引学生从物体表面抽象出平面图形。
教课准备积木钉子板、水彩笔、长方体、正方体、三角形、圆柱的物体。
教课过程一、导入新课上学期我们学过一些立体图形,今日我们将持续来认识一些图形。
(板书:认图形)二、教课新知(一)搭积木1.每一组小朋友眼前都有一套积木,请小朋友自己着手搭一搭。
分小组活动,老师巡视,认识学生拼搭的状况。
一年级数学认识图形知识点
一年级数学认识图形知识点《熟悉图形》主要是让同学熟悉长方形、正方形、圆、三角形这几个平面图形,在熟悉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再熟悉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这几个立体图形。
这里给大家共享一些一班级数学熟悉图形学问点,欢迎阅读!一班级数学熟悉图形学问点一、图形可分为(1)平面图形;(2)立体图形1、平面图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平行四边形2、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二、图形的拼组1、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也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还可以拼成一个大三角形。
2、拼成一个大正方形至少需要4个小正方形,拼成一个大正方体至少需要8个小正方体。
3、两个长方形能拼成一个大的长方形。
(两个特别的长方形能拼成一个大正方形),4个长方体能拼成一个大的长方体。
一班级数学熟悉图形教案一、学习目标1、通过网络学习活动,同学能直观熟悉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并能正确区分这些图形。
2、通过同学自主拼、摆、画、折、找等活动,能直观感知平面图形的特征,体会平面图形与日常生活的亲密联系。
3、在经受观看、比较,描画活动过程中,感悟到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区分与联系,丰富直观体验,进展空间观念。
二、学习重难点1、能直观熟悉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
2、从立体图形中“拓”出面、借助“拓”出的面熟悉平面图形。
三、学习过程1、老师带领同学回忆立体图形的特征2、播放微视频,同学观看(课件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以及三棱柱,播放从立体图形中“拓”出平面图形的过程)3、组织同学利用课前预备学具的不同外形在练习本子上描、画、印、拓出平面图形。
画的又好又快的的同学,可以连麦老师共享他的作品。
4、熟悉长方形、正方形、圆和三角形5、熟悉平行四边形(引导同学观看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的平行四边形)师:你能把一张正方形、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的纸折成同样的两部分吗?有几种折法?谁情愿介绍自己是怎么折的?折出来的是什么图形?请大家动手做一做,预备好的、同学可以连麦老师哦6、归类整理(1)课件呈现多个图形,让同学分别跟家长说说每个是什么图形?(2)说一说:你是怎么记住每种图形的样子的?四、老师直播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呢?你还有什么问题吗?五、巩固应用1、课本第3页“做一做”的第1题。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苏教版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苏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识别和命名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2. 培养学生观察图形特征和分类图形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几何直觉。
教学内容1. 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定义和特征。
2. 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识别和分类。
3. 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简单应用。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定义和特征,图形的识别和分类。
2. 教学难点: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特征的理解和应用,图形的分类。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图形卡片。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复习已学的平面图形,引入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2. 新课:讲解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定义和特征,举例说明。
3. 练习:让学生进行图形的识别和分类练习,教师辅导。
4. 应用题:讲解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简单应用题,让学生尝试解答。
5. 总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6. 作业布置:布置适量的图形识别和分类练习题,要求学生在课后完成。
板书设计1. 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定义和特征。
2. 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识别和分类示例。
3. 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简单应用题示例。
作业设计1. 基础练习:完成练习册上的图形识别和分类题目。
2. 提高练习:解答一些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应用题。
3. 挑战练习:尝试一些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创意设计题。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练习,让学生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定义和特征,并能正确进行图形的识别和分类。
但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生对图形的特征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讲解和练习。
另外,对于图形的分类,部分学生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多加引导和辅导。
总体来说,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较好,但仍有需要改进的地方,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总结和反思,提高教学效果。
新版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江苏省赛课教案
[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16~18页。
[教材简析]《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是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二册第二单元《认识图形》第一课时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直观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的基础上学习的,又是学生以后学习其他平面图形以及运用图形描述问题、借助图形直观思考的重要基础。
教材由学生经常玩的搭积木的游戏引入,吸引学生兴趣,再引导学生沿着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的一个面画一画,从物体上“分离”出面,研究面的形状,根据这些面画出图形,给出名称,引出长方形、正方形和圆,蕴含了面与体的关系,使学生在整体上直观认识这三种平面图形,进而形成长方形、正方形和圆的表象。
这样安排,符合低年级学生的特点,有利于他们主动地认识平面图形。
“试一试”由书本引向生活,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有数学,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想想做做”通过“围一围”、“画一画”、“分一分”、“涂一涂”等活动,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体验这些图形的特征,形成有关图形的表象。
最后通过用同一个正方体和长方体画出几个正方形或长方形,让学生在比较中感受正方体、长方体面的特征,有机地将“面”和“体”联系了起来。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长方体、正方体的一个面和圆柱的底面,以及摸一摸、画一画等体验活动,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
2、让学生经历分、描、找、围、画和玩的学习活动,在活动中知道这些图形的名称,能识别这些图形,初步知道这些图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3、在现实有趣的学习情境中,经历“面”从“体”上剥离下来的过程,体会“形”与“体”的联系,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3、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增强与同学的交往、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从物体上“分离”出面,研究面的形状,形成长方形、正方形和圆的表象。
[教学难点]把“面”从“体”中提取出来,并能清晰地识别这些“面”。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复习激趣1、谈话:小朋友,你们听过三只小猪盖房子的故事吗?今天第三只小猪为自己设计了一套更漂亮的房子。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 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及答案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班______姓名______一、用下面的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可以画出哪些图形?连一连。
()()()()()()()三、它们折出来是什么样子?连一连。
四、量一量,画一画。
在上面画一个△、一个□、一个□五、分一分、画一画。
分成4个正方形分成4个长方形画一条线分成1个长方形和1个正方形六、拓展运用。
1. 请你连一连。
()里是什么图形?1. □▅□▅□()◇2. ▅△△▅△()□3. ○○□○○()△4. △◇◇△◇()▅2. 图中共有()个长方形。
3. 数一数。
()个长方形()个圆形奥数李楠的世界乒乓排名是第12位,排在她前面的选手有()位。
数学故事圆形,是一个看来简单,实际上是很奇妙的圆形。
古代人最早是从太阳,从阴历十五的月亮得到圆的概念的。
就是现在也还用日、月来形容一些圆的东西,如月门、月琴、日月贝、太阳珊瑚等等。
是什么人作出第一个圆呢?十几万年前的古人作的石球已经相当圆了。
一万八千年前的山顶洞人曾经在兽牙、砾石和石珠上钻孔。
山顶洞人是用一种尖状器转着钻孔的,一面钻不透,再从另一面钻,石器的尖尖是圆心,它的宽度的一半就是半径,一圈圈地转,就可以钻出一个圆的孔。
大约在6000年前,美索不达米亚人,做出了世界上第一个轮子--圆的木盘。
大约在4000多年前,人们将圆的木盘固定在木架下,这就成了最初的车子。
因为轮子的圆心是固定在一根轴上的,而圆心到圆周总是等长的,所以只要道路平坦,车子就可以平衡地前进了。
参考答案一、略二、√、☆、√、☆、△、√、△三、略四、略五、略六、1. 略2. 93. 7个 8个奥数 11位。
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教案
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教案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教案教学目的1. 通过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底面的观察,及摸一摸、画一画等体验活动,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知道这些常见图形的名称,能识别这些图形,初步理解这些图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在现实有趣的学习情境中,经历面从体上剥离下来的过程,进步探究、合作、交流的意识和才能,开展初步的空间观念,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等积木假设干,水彩笔、纸张、橡皮泥、印泥等工具,钉子板,长方形、正方形、圆等平面图形假设干。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作好铺垫1. 谈话:小朋友们,愿意到王老师家去做客吗?那今天先参观一下我的家,这是我家的儿童房。
〔课件演示儿童房,最后定格在第16页例题中积木搭成的物体〕2. 提问:〔1〕看一看,搭的是什么?〔2〕仔细观察,用到了哪些积木,你能把这些积木按形状分一分吗?老师呈现用积木搭成的实物,指定学生在视频展示台上分一分。
分完后,分别请学生说一说每种形状的名称。
〔三棱柱不要求说知名称,只要能区分开来就行〕3. 小结:这些积木按形状可以分成四类。
下面一起来重点观察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
【评析:用到老师家做客的方式导入,有效地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
将课件定格在积木搭成的物体上,不经意中呈现了学习内容。
让学生寻找各种认识的物体并进展分类,有效地唤起已有的知识储藏。
在此根底上,引出重点研究的内容,为下一步学习作好铺垫。
】二、动手操作,建立表象1. 引导:老师为你们每人准备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积木。
请选择一块自己喜欢的积木,先看一看、摸一摸它的外表,再跟小组内的小朋友说一说,你拿的是什么形状的积木,摸上去有什么样的感觉?〔学生自主活动,然后在小组里交流〕全班交流:让学生拿着积木,先摸一摸它的面,然后说一说感受。
学生可能说出:长方体的面长长的、平平的;正方体的面方方的、平平的;圆柱的底面圆圆的、平平的,侧面是弯弯的。
2024年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图形》精彩教案(精选
2024年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图形》精彩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材第三章《认识图形》。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基本平面图形;学会观察、辨别各种图形;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认识并说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基本平面图形的名称,了解它们的特征。
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实践活动,培养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认识各种基本平面图形,学会辨别它们。
难点:理解各种图形的特征,并能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各种平面图形的教具、实物模型等。
学生准备:练习本、铅笔、直尺、各种平面图形的学具。
五、教学过程1. 情境引入(1)通过多媒体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图形,如窗户、书本、红绿灯等,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是什么图形。
(2)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在生活中见到的图形。
2. 新课导入(1)教师展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图形,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称。
(2)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用自己的学具拼摆各种图形,加深对图形的认识。
3. 例题讲解(1)教师出示例题,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找出图形的特征。
(2)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图形的特征。
4. 随堂练习(1)教师出示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
5. 实践活动(1)学生分组,用学具拼摆各种图形。
(2)小组代表展示作品,其他同学评价、交流。
六、板书设计1. 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图形的名称和特征。
2. 例题及解题思路。
3. 学生作品展示。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学生在练习本上画出今天所学的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图形。
答案:略。
2. 拓展延伸:请学生找一找生活中还有哪些图形是我们今天学的这些图形。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情境引入、例题讲解、实践活动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基本平面图形的认识。
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 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省一等奖】
认识图形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认识图形(一)》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学生已经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本节课要让学生经历从立体图形、实物中抽象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平面图形,初步形成对这些平面图形的直观认识,形成初步的表象,并能依据表象识别平面图形。
在教学过程中采用选择积木画图形,体验“体”和“面”的不同,然后在积木其他面上找图形,讲述图形知识的顺序,促进学生形成平面图形的初步表象。
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合作、交流等活动,直观地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知道这些平面图形的名称,能正确识别这些图形。
2.使学生在画一画、认一认、围一围等操作活动中,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初步感受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平面图形与平面图形之间的联系,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3.使学生在认识图形的过程中,进一步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增强主动与同伴合作交流的意识;同时了解现实生活中一些物体的形状。
教学重、难点:1.初步认识这些平面图形,形成一定的空间观念。
2.感受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在生活中的存在。
教学准备:课件、每人一个积木、图形图片、板书条。
一、情境激趣,巧妙引出立体图形1.认识例题场景图。
激趣:小朋友们,这里有我们学过的图形吗生说图形课件出示相应的图形。
指三棱柱问,这个图形有人认识吗(表扬:你真了不起,这个图形都认识)教师介绍:是的,数学上把这种形状的图形叫做三棱柱。
2.出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问: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些图形,你们认识吗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板书。
[设计意图:激活学生已有知识,唤醒学生对“体”的初步感知,同时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兴趣。
根据学生对平面图形的认识,规范图形名称的说法,让学生初步接触图形。
]二、从体到面,初步认识平面图形1.摸一摸。
其实这些图形就藏在这些积木中,老师为每一位小朋友准备的一种积木。
小组活动:拿出积木先看一看、找一找、摸一摸,然后在小组里说一说你从哪块积木上找到了什么图形汇报交流。
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教案
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直观地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的特点。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主动参与、积极探究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的特点。
难点:抽象出长方形、正方形和圆的特点,并能进行简单的分类。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师:同学们,我们平时都见过哪些图形呢?(2)生:三角形、圆形、正方形……(3)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三种新的图形,它们分别是长方形、正方形和圆。
你们准备好了吗?2.认识长方形(1)师:请同学们拿出一张长方形的纸,仔细观察它的形状。
(2)生:我发现长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对边相等。
(3)师:很好,这就是长方形的特点。
现在请同学们互相交流一下,看看还能发现长方形的其他特点。
(4)生1:长方形的长边比短边长。
(5)生2:长方形的对边平行。
3.认识正方形(1)师:现在请同学们拿出一张正方形的纸,观察它的形状。
(2)生:我发现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3)师:很好,这就是正方形的特点。
现在请同学们互相交流一下,看看还能发现正方形的其他特点。
(4)生1:正方形是一种特殊的长方形。
(5)生2: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所以它很对称。
4.认识圆(1)师:请同学们拿出一个圆形的物品,观察它的形状。
(2)生:我发现圆没有角,它的边界是一条曲线。
(3)师:很好,这就是圆的特点。
现在请同学们互相交流一下,看看还能发现圆的其他特点。
(4)生1:圆的边界是连续的,没有起点和终点。
(5)生2:圆的边界到圆心的距离都相等。
5.分类游戏(1)师:现在请同学们将手中的图形进行分类,把相同形状的图形放在一起。
(2)生1:我把长方形放在一起。
(3)生2:我把正方形放在一起。
(4)生3:我把圆形放在一起。
(2)生1:长方形有四个直角,对边相等。
(3)生2:正方形有四个直角,四条边都相等。
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形教案
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形教案设计说明:学生在一年级上册中已经直观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
结合学生在生活中随时随地都能看到物体,看到物体的面。
教材以这些为起点,安排学生看一看、画一画。
从物体上分离出面、研究面的形状,形成长方形、正方形和圆的表象。
这样,符合低年级学生特点,有利于他们主动地认识平面图形。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长方体、正方体的一个面和圆柱的底面,以及用这些几何图形的画面图形等活动,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知道这些图形的名称并能识别这些图形,初步知道这些图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在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中,体会形与体的联系,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敢于创新的意识,发展其空间观念。
3、在学习活动中,体验数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把面从体中提取出来,并能清晰地识别这些面。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大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彩纸各一张,小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彩纸各数张。
学生准备: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各一个,钉子板,每个四人小组一张吹塑纸,印泥(有需要的准备)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复习激趣谈话:小朋友们,你们都听过三只小猪的故事吧!今天第三只小猪为自己设计了一套更漂亮的房子。
我们一起来看看吧!(课件出示房子)师:小猪的房子都是用什么形状的积木搭起来的?你会分分类吗?(学生把积木分成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三类)二、操作感知,探索新知1、自主操作师:请大家在自己的学具袋里选一块自己喜欢的积木拿在手里,看一看,摸一摸其中的一个面,跟旁边的同学说一说自己感觉到的,看到的。
生1:我拿的是长方体,这个面是长长方方的,摸起来是平平的。
生2:我拿的是正方体,它的面都是方方的,摸起来是平平的。
生3:我拿的是圆柱,(手指圆柱底面)这里是圆的,摸起来平平的;(手指侧面)这里摸起来弯弯的。
师:大家刚才看到的这些面都在物体上,你们有没有办法把它们记在纸上呢?生:(考虑后回答)有!师:请小朋友先独立想想,再在小组里说一说,最后用你们准备的工具试一试,比一比,哪个小组办法多。
一年级下册数学《认识图形二》教案
一年级下册数学《认识图形二》教案一年级下册数学《认识图形二》教案 1教学内容1、长方形、正方形和圆。
2、三角形,平行四边形。
重点、难点1、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这五种常见的平面图形。
2、把长方形或正方形折、剪、拼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
3、在折图形、剪图形、拼图形等活动中,使学生体会图形的变换。
教学要求1、让学生通过观察长方形、正方形的一个面和圆柱的地面,以及用这些几何形体的面画图形等活动,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通过把长方形或正方形剪、拼等活动,直观认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知道这些常见图形的名称,并能识别这些图形,初步知道这些图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在折图形,剪图形,拼图形等活动中,使学生体会图形的变换,发展对图形的空间想象能力。
3、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增加同学的交往、合作的意识。
第一课时:长方形、正方形和圆教学内容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及“想想做做”教学目的1、让学生通过观察长方体、正方体的一个面和圆柱的底面,以及用这些几何形体的画面图形等活动,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
2、使学生在学习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增加与同学的交往、合作的意识。
教学准备积木钉子板、水彩笔、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的物体。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上学期我们学过一些立体图形,今天我们将继续来认识一些图形。
(板书:认图形)二、新授1、搭积木(1)每一组小朋友面前都有一套积木,请小朋友自己动手搭一搭。
分小组活动,老师巡视,了解学生拼搭的情况。
(2)提问,观察拼搭的积木,想一想在拼搭的积木中哪些是已经认识的,哪些还不认识?(3)分类:教师从中取出1个长方体,让学生说出名称并要求学生把拼搭中的所长方体都拿出来放在一起。
学生用类似的方法,把拼搭的积木进行分类。
学生分组活动,老师巡视,了解学生分类的情况。
汇报分类结果,说说你是怎样分的?(4)认识平面①首先观察长方体,观察各块长方体积木正向着我们的那个面,然后老师在黑板上画一个长方形,说明:这就是我们刚才看到的那个面,这样的一个面我们把它叫做长方形。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苏教版(2023秋)
最后,我要反思自己在课堂上的语言表达和教学节奏。在讲解重点难点时,要更加简洁明了,让学生易于理解。同时,要把握好教学节奏,确保每个环节都能充分展开,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通过不断反思和改进,我希望能够为学生们提供更优质的课堂教学。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如用纸片拼出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画出圆形,观察它们的特征。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五、教学反思
在《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这一节课中,我发现学生们对这些基本图形表现出很大的兴趣。他们通过观察和操作,积极投入到学习活动中。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我也注意到了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
首先,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区别是本节课的一个重点,也是学生容易混淆的地方。在讲授这一部分时,我尽量用生动的例子和直观的教具进行演示,帮助学生理解。但从学生的反馈来看,这部分内容仍需要进一步巩固。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可以通过更多的生活实例和比较,让学生更好地把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这些图形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一年级数学下册 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 1教案 苏教版
[板块三]
1.其实,在生活中,这些图形已经和小朋友见过面了,仔细观察这张图(出示插图),你认识图中画的分别是什么吗?说说这些物品的形状分别是什么图形?
2.你在我们周围找一找,哪些物体的面是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呢?(先同桌两人说说,再汇报)
[板你能将刚才认识的三种图形在钉子板上围出来吗?
3.使学生在认识图形的过程中,树立对数学学习的自信心,培养主动与同伴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从物体中分离出面,再从物体的表面抽象出平面图形。
学程设计
导航策略
一、揭示课题、明确目标(预设5分钟)
1.搭积木活动,并展示。
2.将搭的积木按形状分类。
引导分成四类: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不认识的形状。
2.小朋友搭得都很漂亮,你们用到了哪些积木?哪些积木你已经认识了,哪些还不认识?你能把积木按不同的形状分一分吗?
3.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这些图形。
(出示课题:认识图形)
[板块二]
1.朋友,你能不能想办法把这些面都记下来?
小组讨论选取自己喜欢的方法画图。
2.(展示学生描画的图形。)这几个小朋友各是用什么样的积木来描的?描的是它的哪个面呢?描出了什么图形?
3.小结:今天我们认识的长方形、正方形和圆都是我们数学图形王国里的平面图形。
4.反馈:现在你能指着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的一些面说一说他们分别是什么图形吗?
学生组内活动说一说,反馈交流。
三、全班交流、提炼建模。(预设5分钟)
1.教学“试一试”
2.提问:你还在哪里见过长方形、正方形和圆?
小结:在生活中我们到处可以看到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其实数学上的许多知识在我们生活中经常可以见到它们的影子,只要你细心观察,就一定能发现。
2020(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 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及答案-推荐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班______姓名______一、用下面的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可以画出哪些图形?连一连。
()()()()()()()三、它们折出来是什么样子?连一连。
四、量一量,画一画。
在上面画一个△、一个□、一个□五、分一分、画一画。
分成4个正方形分成4个长方形画一条线分成1个长方形和1个正方形六、拓展运用。
1. 请你连一连。
()里是什么图形?1. □▅□▅□()◇2. ▅△△▅△()□3. ○○□○○()△4. △◇◇△◇()▅2. 图中共有()个长方形。
3. 数一数。
()个长方形()个圆形奥数李楠的世界乒乓排名是第12位,排在她前面的选手有()位。
数学故事圆形,是一个看来简单,实际上是很奇妙的圆形。
古代人最早是从太阳,从阴历十五的月亮得到圆的概念的。
就是现在也还用日、月来形容一些圆的东西,如月门、月琴、日月贝、太阳珊瑚等等。
是什么人作出第一个圆呢?十几万年前的古人作的石球已经相当圆了。
一万八千年前的山顶洞人曾经在兽牙、砾石和石珠上钻孔。
山顶洞人是用一种尖状器转着钻孔的,一面钻不透,再从另一面钻,石器的尖尖是圆心,它的宽度的一半就是半径,一圈圈地转,就可以钻出一个圆的孔。
大约在6000年前,美索不达米亚人,做出了世界上第一个轮子--圆的木盘。
大约在4000多年前,人们将圆的木盘固定在木架下,这就成了最初的车子。
因为轮子的圆心是固定在一根轴上的,而圆心到圆周总是等长的,所以只要道路平坦,车子就可以平衡地前进了。
参考答案一、略二、√、☆、√、☆、△、√、△三、略四、略五、略六、1. 略2. 93. 7个 8个奥数 11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年级数学:长方形、正方形和圆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认图形》。
教材分析
本节课教学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三种常见的平面图形。
教材在编排上体现了以下特点:
1.紧密联系学生已有的经验,通过丰富的学习活动帮助学生直观认识常见的平面图形。
学生在生活中随时都能看到物体的面。
学生在上册中已经直观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教材以这些为起点,安排学生用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等形体的积木来看一看、画一画,从物体上分离出面,研究面的形状,形成长方体、正方体和圆的表象。
根据这些相同的画面画出图形,给出名称,引出长方形、正方形和圆。
这就蕴含了面与体的关系,使学生在整体上直观认识这三种平面图形。
这样安排,符合低年级学生的特点,有利于他们主动地认识平面图形。
2.把图形的变换、图形间的联系放在重要位置。
教材只要求学生直观认识几种最常见的平面图形,没有深入研究这些图形的特征。
但教材安排了丰富的操作活动,有利于学生培养空间观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3.教材设计了一些开放性问题。
如安排了在钉子板上围长方形、正方形,围出的图形可以有大、有小,有不同位置。
还有用一块长方
体积木可以画出几种不同的长方形等。
这些问题能激起学生独立探索的热情和相互合作的愿望,有利于改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长方体、正方体的一个面和圆柱的底面以及用这些几何图形的面画图形等活动,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
2.知道这些常见图形的名称,并能识别这些图形,初步知道这些图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3.在活动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增加与同学的交往、合作的意识。
教学设想
自主探索、发展学习、不断创新课题实验研究,旨在改变教与学的方式。
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自主学习、主动探索创造条件,是为学生的独立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引路搭桥,是让学生真正在探索中发展。
因此,我在设计这一课时,对教材进行创造性的处理,努力为学生创设一个广阔的活动空间、探索空间,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探索的全过程。
具体设计了以下几个探索活动:
活动1:给一堆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的积木进行分类,然后说说是怎样分的。
活动2:找出长方体,观察其中的一个面,借助自己的思维去发现一些特征,根据特征给出长方形名称。
(正方形和圆同上。
)
活动3:从体上抽象出面,认识这些面后,让学生用体在纸上画出面,并再次感受体和面的关系,感受三种图形的特点。
活动4:在生活中找一找哪些物体的面是长方形、正方形和圆的,加强几何图形与生活的联系。
活动5:小组合作在钉子板上围图形,独立在方格纸上画图形,渗透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学生感受出直线图形与曲线图形的不同。
在教学中,凡是学生自己能发现的,都让他们自己去探索,如果有一定的困难,就创造条件让他们合作探索。
教师尊重学生自我发现,尊重学生创新思维和方法。
教学流程
一、游戏导人,激发兴趣。
1.学生自由说说老师为大家带来了哪些积木。
2.小组合作给积木分类并说一说你们组是怎样分的。
【玩积木是学生喜欢的活动,一开始学生的兴趣就被积木所吸引,让学生操作给积木分类,不但可以满足他们的欲望,更可以为后面知识的学习打下基础。
同时体现了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的新课程理念。
】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1.认一认。
(1)认识长方形。
①学生各自拿一个长方体,认准其中的一个面进行观察,再观察周围同学认准的面,探索这些面的特点。
②学生自由汇报,互相评价。
(学生发现这些面都是长长的。
)
③从学生的汇报中抽象出长方形并给出名称。
(2)正方形和圆的认识同上。
2.画一画。
(1)微机出示学生用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画图形的图片,学生说一说图片上的同学在干什么?他们是怎样画的?
(2)学生动手操作画图形,配上活泼轻快的音乐。
(3)汇报交流:学生在投影仪上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说说看法。
3.找一找。
(1)微机显示丁丁的房间的图片。
(2)学生在画面上找一找、说一说哪些物体的面是长方形、正方形或圆的。
(3)和好朋友一起走下座位在教室里找一找、说一说,然后汇报评价。
【学生在把积木分类的基础上,通过同一类积木的某一面凸现出这些面有相同的形状,找出这些面的特点,然后引出长方形、正方形和圆。
这样,不仅让学生自主探索发现这些面的特点,同时也展示了学生个性和创造性思维。
学生在操作活动画一画和找一找的过程中,人人都参与,亲身经历从体上抽象出面,再把这些面应用到实际生活中的过程,加强几何图形与生活的联系。
体现了关注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
】
三、实践应用,拓展创新。
1.围一围。
(1)学生小组合作动手操作在钉子板上围出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
反馈交流:说说你们是怎样围的。
(2)试着在钉子板上围一个圆。
反馈交流并得出钉子板上围不出圆的结论。
2.画一画。
(1)学生动手在方格纸上画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
(2)小组长组织组员在小组内对本组同学的作品进行评价。
(3)由各组组长把自己组的情况在大组上交流。
【钉子板和方格纸本身有相同之处,它们的表面上都有许多正方形小格组成。
让学生在钉子板上围图形、再在方格纸上画图形,经历着一个由难到更难的过程。
在钉子板上围图形为在方格纸上画图形打下基础。
教师在围图形过程中进行重点指导,在画图形中就可以大胆放手,相信学生的能力,给学生充分自主的空间。
】
四、评价体验,认识自我与他人。
1.评价本节课自己及其他同学的表现。
2.学了这一课后你有哪些收获?
【学生可以评价自己对一节课的学习表现和收获,也可以评价他人的学习表现,生生互动评价,学生既认识自我,建立信心,又共同体验成功,促进发展。
】
五、课外延伸,继续探索。
1.微机显示一学生用长方体画长方形的图片。
2.师:用这样的一块长方体究竟能画出几种不同的长方形呢?这个问题留给小朋友课后去探索。
评析
这节课充分体现了自主探索、发展学习、不断创新的课题研究思想,具体突出表现在四种变革:
1.师生关系的变革。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成为学生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2.教学内容的变革。
教师创造性地处理教材,为学生提供一定思考性、探索性和挑战性的学习素材。
3.学习方式的变革。
教师特别关注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
4.评价方式的变革。
教师给学生提供生生互动评价的空间,同时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与发展,尤其是在探索活动中所表现出的情感与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