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专业标准三个维度、十三个、十四个领域的主要内容

合集下载

教师标准三个维度、十四个领域

教师标准三个维度、十四个领域
(十四)反思与发展
59.主动收集分析相关信息,不断进行反思,改进教育教学工作。 60.针对教育教学工作中的现实需要与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 61.制定专业发展规划,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
(十二)教育教学评价
52.利用评价工具,掌握多元评价方法,多视角、全过程评价学生发展。 53.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 54.自我评价教育教学效果,及时调整和改进教育教学工作。
(十三)沟通与合作
55.了解中学生,平等地与中学生进行沟通交流。 56.与同事合作交流,分享经验和资源,共同发展。 57.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合作,共同促进中学生发展。 58.协助中学与社区建立合作互助的良好关系。
(八)通识性知识
33.具有相应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34.了解中国教育基本情况。 35.具有相应的艺术欣赏与表现知识。 36.具有适应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的信息技术知识。
专业能力
(九)教学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计
37.科学设计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 38.合理利用教学资源和方法设计教学过程。 39.引导和帮助中学生设计个性化的学习计划。
(二)对学生的态度与行为
6.关爱中学生,重视中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保护中学生生命安全。 7.尊重中学生独立人格,维护中学生合法权益,平等对待每一个中学生。不讽刺、挖苦、歧视中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中学生。 8.尊重个体差异,主动了解和满足中学生的不同需要。 9.信任中学生,积极创造条件,促进中学生的自主发展。
(六)学科知识
25.理解所教学科的知识体系、基本思想与方法。 26.掌握所教学科内容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与技能。 27.了解所教学科与其它学科的联系。 28.了解所教学科与社会实践的联系。
(七)学科教学知识

三个维度、十四个领域主要内容

三个维度、十四个领域主要内容

教师专业标准三个维度、十四个领域的主要内容。

----------- 新兴小学运新星教师专业标准三个维度是: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

十四个领域是:第一,职业理解与认识;第二,对学生的态度与行为;第三,教育教学的态度与行为;第四,个人修养与行为;第五,教育知识;第六,学科知识;第七,学科教学知识;第八,通识性知识;第九,教学设计;第十,教学实施;第十一,班级管理与教育活动;第十二,教育教学评价;第十三,沟通与合作;第十四,反思与发展。

第一、职业理解与认识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1.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遵守教育法律法规。

2.理解中学教育工作的意义,热爱中学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和敬业精神。

3.认同中学教师的专业性和独特性,注重自身专业发展。

4.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修养,为人师表。

5.具有团队合作精神,积极开展协作与交流。

第二、对学生的态度与行为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1.关爱中学生,重视中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保护中学生生命安全。

2.尊重中学生独立人格,维护中学生合法权益,平等对待每一个中学生。

不讽刺、挖苦、歧视中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中学生。

3.尊重个体差异,主动了解和满足中学生的不同需要。

4.信任中学生,积极创造条件,促进中学生的自主发展。

第三、教育教学的态度与行为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1.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将中学生的知识学习、能力发展与品德养成相结合,重视中学生的全面发展。

2.尊重教育规律和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一个中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

3.激发中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培养中学生学习兴趣和爱好,营造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氛围。

4.引导中学生自主学习、自强自立,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第四、个人修养与行为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1.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

2.乐观向上、热情开朗、有亲和力。

3.善于自我调节情绪,保持平和心态。

4.勤于学习,不断进取。

教师专业标准三个维度、十四个领域

教师专业标准三个维度、十四个领域

请列出教师专业标准三个维度、十四个领域的主要内容。

教师专业标准三个维度: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

十四个领域:第一,职业理解与认识;1.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遵守教育法律法规。

2.理解中学教育工作的意义,热爱中学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和敬业精神。

3.认同中学教师的专业性和独特性,注重自身专业发展。

4.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修养,为人师表。

5.具有团队合作精神,积极开展协作与交流。

第二,对学生的态度与行为;1.关爱中学生,重视中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保护中学生生命安全。

2.尊重中学生独立人格,维护中学生合法权益,平等对待每一个中学生。

不讽刺、挖苦、歧视中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中学生。

3.尊重个体差异,主动了解和满足中学生的不同需要。

4.信任中学生,积极创造条件,促进中学生的自主发展。

第三,教育教学的态度与行为;1.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将中学生的知识学习、能力发展与品德养成相结合,重视中学生的全面发展。

2.尊重教育规律和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一个中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

3.激发中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培养中学生学习兴趣和爱好,营造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氛围。

4.引导中学生自主学习、自强自立,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第四,个人修养与行为;1.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

2.乐观向上、热情开朗、有亲和力。

3.善于自我调节情绪,保持平和心态。

4.勤于学习,不断进取。

5.衣着整洁得体,语言规范健康,举止文明礼貌。

第五,教育知识;1.掌握中学教育的基本原理和主要方法。

2.掌握班集体建设与班级管理的策略与方法。

3.了解中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与特点。

4.了解中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过程及其教育方法。

5.了解中学生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发展的过程与特点。

6.了解中学生群体文化特点与行为方式。

第六,学科知识;1.理解所教学科的知识体系、基本思想与方法。

2.掌握所教学科内容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与技能。

教师专业标准的三个维度、十四个领域的主要内容

教师专业标准的三个维度、十四个领域的主要内容
十三沟通与合作:1、了解学生,平等跟学生进行交流沟通。2、与同事合作交流,探讨合理的沟通方法。3、与家长有效的沟通合作,共同促进学生身心发展。
十四反思与发展:1、主动收集分析相关信息,改进教育教学工作。2、针对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3、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
二对学生的态度与行为:1、关爱中学生,保护中学生生命安全。2、尊重中学生独立人格,不讽刺,不挖苦,不歧视中学生,不体罚不变相体罚中学生。3、尊重个体差异。4、信任中学生,促进他们自主发展。
三教育教学的态度与行为:1、树立育人为本教育为先的理念。2、尊重教育规律和中学生自身发展规律。3、激发中学生求知欲和好奇心,培养他们学习兴趣和爱好。4、引导中学生自主学习,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八通识性知识:1、具有相应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2、了解中国教育基本情况。3、具有相应的艺术欣赏和表现能力。4、具有适应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的现代化信息技术知识。
九教学设计:1、科学设计教学目的教学计划。2、合理利用教学资源。3、引导和帮助学生设计个性化的学习计划。
十教学实施:1、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2、通过多种方式有效实施课堂教学。3、有效调控教学过程。4、培养学生创新能力。5、将现代化教学手段渗透到教学当中。
四个人修养与行为:1、富有耐心,爱心和责任心。2、乐观向上,有亲和力。3、善于自我调节情绪,保持平和心态。4、举止文明,为人师表。
五教育知识:1、掌握中学教育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2、掌握班级管理的策略和方法。3、了解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4、了解中学生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及教育方法。5、了解中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发展的过程和特点。6、了解中学文化生活的行为方式。
十一班级管理与教学活动: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伙伴关系。2、进行学科教学的同时进行育人活动。3、根据学生自身特点有针对性开展德育教育活动。4、有针对性组织开展有利于身心发展的教育活动。5、有效开展班级活动。6、指导学生全面发展。7妥善应对突发事件。

教师专业标准三个维度和十三个领域的主要内容

教师专业标准三个维度和十三个领域的主要内容

作业一:7班学员:蓝瑶(都安县澄江乡中心学校)教师专业标准三个维度是:1、专业理念与师德;2、专业知识;3、专业能力。

十三个领域的主要内容为:第一职业理解与认识;1.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遵守教育法律法规。

2.理解教育工作的意义,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和敬业精神。

3.认同教师的专业性和独特性,注重自身专业发展。

4.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修养,为人师表。

5.具有团队合作精神,积极开展协作与交流。

第二对学生的态度与行为;1.关爱学生,重视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保护学生生命安全。

2.尊重学生独立人格,维护学生合法权益,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

不讽刺、挖苦、歧视中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3.尊重个体差异,主动了解和满足学生的不同需要。

4.信任学生,积极创造条件,促进中学生的自主发展。

第三教育教学的态度与行为;1.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将学生的知识学习、能力发展与品德养成相结合,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

2.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一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

3.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爱好,营造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氛围。

4.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强自立,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第四个人修养与行为;1.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

2.乐观向上、热情开朗、有亲和力。

3.善于自我调节情绪,保持平和心态。

4.勤于学习,不断进取。

5.衣着整洁得体,语言规范健康,举止文明礼貌。

第五教育知识;1.掌握教育的基本原理和主要方法。

2.掌握班集体建设与班级管理的策略与方法。

3.了解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与特点。

4.理解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过程及其教育方法。

5.了解学生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发展的过程与特点。

6.了解学生群体文化特点与行为方式。

第六学科知识;1.理解所教学科的知识体系、基本思想与方法。

2.掌握所教学科内容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与技能。

3.了解所教学科与其它学科的联系。

教师专业标准的三个维度

教师专业标准的三个维度

作业内容:教师专业标准的三个维度:1、专业理念与师德2、专业知识3、专业能力教师专业标准的13个领域的主要内容如下:一、“专业理念与师德”维度(一)职业理解与认识1.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遵守教育法律法规。

2.理解小学教育工作的意义,热爱小学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和敬业精神。

3.认同小学教师的专业性和独特性,注重自身专业发展。

4.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修养,为人师表。

5.具有团队合作精神,积极开展协作与交流。

(二)对学生的态度与行为1.关爱小学生,重视小学生身心健康,将保护小学生生命安全放在首位。

2..尊重小学生独立人格,维护小学生合法权益,平等对待每一个小学生。

不讽刺、挖苦、歧视小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小学生。

3.信任小学生,尊重个体差异,主动了解和满足有益于小学生身心发展的不同需求。

4..积极创造条件,让小学生拥有快乐的学校生活。

(三)教育教学的态度与行为1.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将小学生的知识学习、能力发展与品德养成相结合,重视小学生全面发展。

2.尊重教育规律和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一个小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

3..引导小学生体验学习乐趣,保护小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培养小学生的广泛兴趣、动手能力和探究精神。

4.引导小学生学会学习,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四)个人修养与行为1.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

2.乐观向上、热情开朗、有亲和力。

3.善于自我调节情绪,保持平和心态。

4.勤于学习,不断进取。

5.衣着整洁得体,语言规范健康,举止文明礼貌。

二、“专业知识”维度(五)小学生发展知识1了解关于小学生生存、发展和保护的有关法律法规及政策规定。

2了解不同年龄及有特殊需要的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掌握保护和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策略与方法。

3.了解不同年龄小学生学习的特点,掌握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知识。

4.了解幼小和小初衔接阶段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掌握帮助小学生顺利过渡的方法。

5.了解对小学生进行青春期和性健康教育的知识和方法。

教师专业标准三个维度(说明)

教师专业标准三个维度(说明)

教育部文件教师[2012]1号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标准》提出“学生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终身学习”四个基本理念,
《标准》的基本内容包含“维度”、“领域”和“基本要求”三个层次
教师专业标准三个维度
幼儿园14个领域,小学13个领域,中学14个领域
幼儿园62项基本要求,小学60项基本要求,中学63项基本要求
教师专业标准三个维度是: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

中学十四个领域是:小学十三个领域是:
第一,职业理解与认识;第一,职业理解与认识;
第二,对学生的态度与行为;第二,对小学生的态度与行为;第三,教育教学的态度与行为;第三,教育教学的态度与行为;第四,个人修养与行为;第四,个人修养与行为;
第五,教育知识;第五,小学生发展知识;
第六,学科知识;第六,学科知识;
第七,学科教学知识;第七,教育教学知识;
第八,通识性知识;第八,通识性知识;
第九,教学设计;第九,教育教学设计
第十,教学实施;第十,组织与实施;
第十一,班级管理与教育活动;第十一,鼓励与评价;第十二,教育教学评价;第十二,沟通与合作;第十三,沟通与合作;第十三,反思与发展。

第十四,反思与发展。

幼儿园十四个领域是:
第一,职业理解与认识;
第二,对幼儿的态度与行为;
第三,幼儿保育和教育的态度与行为;
第四,个人修养与行为;
第五,幼儿发展知识;
第六,幼儿保育和教育知识;
第七,通识性知识;
第八,环境的创设与利用;
第九,一日生活的组织与保育;
第十,游戏活动的支持与引导;
第十一,教育活动的计划与实施;
第十二,鼓励与评价;
第十三,沟通与合作;
第十四,反思与发展。

教师专业标准三个维度、十四个领域

教师专业标准三个维度、十四个领域

教师专业标准三个维度、十四个领域的主要内容教师专业标准三个维度是: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

一、专业理念与师德。

《标准》从职业理解与认识、对小学生的态度与行为、教育教学的态度与行为、个人修养与行为四个领域对小学教师的专业理念与师德提出具体要求。

我认为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将保护小学生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

近些年发生过很多起小学生在校失去生命的例子,很让人痛心。

小学教师比其他学段的老师更要操心孩子的安全,这是由于小学生自身特点决定的。

有了起码的安全保障才可能有快乐的校园生活。

教师还要有职业道德,真心的关爱我们的孩子,尊重我们的孩子。

尊重他们的人格,尊重他们的情感、个性、思想和尊严。

我现在所教学段是低段,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天真可爱,求知欲强,观察能力强,但动手操作实践能力较弱,今后要对孩子们有更多的责任心和耐心。

二、专业知识。

专业知识对于我们这个行业而言举足轻重,我们要学习小学生发展知识,学科知识,教育教学知识,通识性知识等。

每个年龄段的孩子心理和生理的特点是不同的,我们需要了解不同年龄小学生学习的特点,掌握如何使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

还要不断学习课程标准,提升教师自我素质。

今年假期我参加新课程标准的培训中,我感受很深,教师只有不断学习,才能掌握正确的教育思想、科学的教育方法、先进的教育技术,从而在教学中抓住孩子的心,激发孩子主动学习的欲望。

三、专业能力。

《标准》从教育与教学设计、组织和实施、激励与评价、沟通与合作、反思与发展五个领域对小学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出具体要求。

反思自己在过去的教育教学生活中,与孩子们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积极地调动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努力为他们营造快乐、向上的氛围。

今后还要善于弯下腰来倾听孩子们的心声,运用不同评价方式多激励孩子。

同时,现代社会还需要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我会学着与同事合作,与家长多沟通。

教师专业标准的十四个领域的主要内容是:1、职业理解与认识;遵守教育法规,理解小学教育工作的意义,注重自身发展,为人师表,团结合作。

教师专业标准三个维度、十四个领域的主要内容

教师专业标准三个维度、十四个领域的主要内容

教师专业标准三个维度、十四个领域的主要内容老师专业标准三个维度、十四个领域的主要内容上传者:姚国峰制定老师专业标准是确立老师专业化的前提,也是建设高素养老师队伍的依据。

《标准》提出“同学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终身学习”四个基本理念,是学校老师作为专业人员在专业实践和专业进展中应该秉持的价值导向。

《标准》的基本内容包含“维度”、“领域”和“基本要求”三个层次,即“三个维度、十四个领域、六十一项基本要求”。

三个维度:“三个维度”是“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学问”和“专业能力”;在各个维度下,确立了四至六个不等的领域;在每个领域之下,又提出了三至六项不等的基本要求。

1、“专业理念与师德”维度从老师对待职业、对待同学、对待教导教学和对待自身进展四个方面,确定了“职业理解与熟悉”、“对同学的态度与行为”、“教导教学的态度与行为”、“个人修养与行为”等四个领域,提出了十八项基本要求。

这些基本要求指向于造就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专业精神的合格老师,既体现了对“同学为本”理念的细化,比如敬重同学、体贴同学、教书育人等,也体现了对“师德为先”理念的细化,比如依法从教、爱岗敬业、为人师表等。

2、“专业学问”维度从学校分科教学的实际动身,依据学校生身心进展的逻辑、以及学校教导教学的本质特征,确立了国内外学界基本形成共识的老师学问构成的四个领域,即“普通教导学问”、“学科学问”、“学科教学学问”、“通识性学问”,提出了有关学校老师专业学问的十八项基本要求。

体现了对学校老师掌握“专业学问”三个方面的要求:在学科学问方面,学校老师不仅要知道所教学科的内容,并且要“理解所教学科的学问体系、基本思想与办法”、“了解所教学科与其它学科的联系”等,这是为了保证老师在教学活动中脉络清楚、重点突出,让同学感悟学科的基本思想;在学科教学学问方面,提出“把握针对详细学科内容举行教学的办法与策略”等,是要求学校老师能够把普通教导学问与学科学问有机结合,并体现在教学活动之中;在通识性学问方面,提出“具有相应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学问”、“具有相应的艺术观赏与表现学问”等,一方面是为了保证学校老师在教学活动中能够关注同学的全面成长,更好地体现育人为本的教导理念,另一方面也是在素质方面向老师专业进展提出的基本要求。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笔记:《教师专业标准》摘抄 教师专业标准三个维度、十四个领域的主要内容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笔记:《教师专业标准》摘抄 教师专业标准三个维度、十四个领域的主要内容

继续教育《教师专业标准》摘抄教师专业标准三个维度、十四个领域的主要内容三个维度的主要内容:“维度”包含三个: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

(一)专业理念与师德的主要内容:1、职业理解和认识。

主要要求:依法执教;爱岗敬业;为人师表;团结协作。

其中,“爱岗敬业”和“为人师表”是核心,是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应有的基本素质要求和追求。

2、对学生的态度和行为。

主要要求:关爱学生(全身心的关爱每一位学生,不偏爱、不歧视、不讽刺、不体罚);尊重信任学生(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和个体,信任学生,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3、教育教学的态度和行为。

主要要求:(1)育人为本。

德育为先;教书育人。

(2)尊重规律,因材施教。

(3)引导和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4、个人修养和行为。

主要要求:“内外兼修”和“为人师表”。

(二)专业知识的主要内容:1、教育知识。

主要包括:(1)有关学生学习、成长和发展的特点与规律的知识;(2)有关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与方法的知识。

2、学科知识。

所谓学科知识,即有关任教学科的知识。

3、学科教学知识。

主要包括:(1)依据国家课程标准进行课程开发的知识;(2)根据学生学习具体学科内容时的特点开展有针对性教学的知识。

4、通识性知识。

主要包括: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有关艺术方面的知识;信息技术知识;有关中国教育国情的知识。

(三)专业能力的主要内容:1、教学设计能力。

主要要求:教学目标设计能力;教学过程设计能力;导学设计能力。

2、教学实施能力。

主要要求:教学环境创设能力;教学应变能力;有效教学能力;探究教学能力;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

3、班级管理与教育能力。

主要要求:(1)班级管理能力:建设班级和开展班级活动。

(2)育人能力:结合教学进行育人活动;组织开展德育、健康教育和学生指导等的能力。

(3)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4、教育教学评价能力。

主要要求:评价学生的能力;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的能力;自我教学评价(或反思)的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专业标准三个维度、十三个/十四个领域的主要内容
教师专业标准三个维度是: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1.“专业理念与师德”部分《标准》从职业理解与认识、对中学生的态度与行为、教育教学的态度与行为、个人修养与行为四个领域对中学教师的专业理念与师德提出具体要求。

以下四个方面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精神和教育发展的特点。

第一,强调教师职业的专业性和独特性,要求教师注重自身专业发展。

这是时代发展和教育进步对教师专业发展的诉求。

第二,突出中学生的生命教育。

生命教育是这个时代的重音符,它体现出不断革新的教育观,因此生命教育也自然成为教师对学生的一种最原初、最重要的姿态和使命。

教师要“将保护中学生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尊重中学生的人格”,“信任中学生,尊重个体差异”。

这即意味着,教师要服务于中学生生命成长的需要,关心中学生的生命状态,同时也关注中学生自身对生命的体验和态度。

第三,明确要求教师要积极创造条件,让中学生拥有快乐的学校生活。

学校生活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拥有的,以学生为着眼点提出快乐学校生活的问题意味着要依据素质教育的要求和新课程改革的精神深入、有效地转变教学观、学生观、师生观,以及学校管理思维等。

外在环境的改善固然重要,但是在教师与学生交往的微观世界里,教师对教育和对学生的理解与行动将会更为直接地决定学生是否能够拥有一个快乐的学校生活。

第四,要求教师要注重修身养性。

《标准》提出了指向教师个人修养和行为方面的诸多要求。

这些要求更多反映出教师作为平凡的人,哪些心性、品质、行为是适当的,其次才将教师作为“教育者”特有的心性、品质和行为要求融入进来。

2.“专业知识”部分
《标准》从中学生发展知识、学科知识、教育教学知识、通识性知识四个领域对中学教师的专业知识提出具体要求。

其中有四个方面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精神和教育发展的特点。

第一,要求教师了解和掌握中学生发展的知识。

目的在于保护中学生的身心健康、保障中学生的合法权益和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

中学教师仅仅只了解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学习特点等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加强政策和法律层面的学习,了解中学生生存、发展和保护的有关法律法规及政策规定,需要了解学安全防护的知识、掌握针对学生可能出现的各种侵犯和伤害行为的预防与应对方法,了解初中和高中衔接阶段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

第二,对中学教师学科知识的要求体现一定的特殊性。

中学教育的综合性特点要求中学教师了解多学科的知识,在此基础上掌握所教学科的知识体系、基本思想与方法;也正是综合性特点特别要求中学教师关注所教学科与社会实践的联系,与其他学科的联系。

第三,要求教师掌握中学教育与教学理论。

中学教育与教学因其基础性、养成性、启蒙性等特点,使得它不同于幼儿和小学的教育教学,中学教师应掌握中学教育教学的基本理论。

第四,关注通识性知识的重要价值。

通识性教育要求所关注的是中学教师作为人的整体素质的提升,它是非功力、非职业性的,同时也是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必须具备的素质。

3.“专业能力”部分
《标准》从教育与教学设计、组织和实施、激励与评价、沟通与合作、反思与发展五个领域对中学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出具体要求。

以下五个方面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精神和教育发展的特点。

第一,对教师能力的要求处处体现“学生为本”的理念。

如要求“制定中学生个体教育教学方案”、“发现和赏识每一个中学生”、“引导学生进行积极地自我评价”等;同时体现出了建构主义(如要求“结合学生已有经验”组织教育教学)、教育智慧(如要求“妥善应对突发事件”)、多元智能(如要求“灵活使用多元评价方式”)等教育新理念。

第二,对教师能力的要求尽可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新需要,如要求教师“帮助中学生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渗透运用于教学中”等。

第三,关注中学教师专业能力建设过程中的独特性。

如增加体现中学教师教育教学特殊性的一项新能力要求,即“涉及丰富多彩的班团队(教育教学)活动”,这是遵循中学教师不应该只是学科知识的传授者,每一个中学教师都应该能够做班主任,每一个中学教师都应能够结合学生身心特点和发展需要设计丰富的活动,进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第四,十分强调教师的沟通与合作能力。

这是考虑到中学教师工作依托于多角色人际互动这一活动特征,因此对中学教师如何有效进行人际沟通合作提出了细致的要求。

如在人际沟通方面,《标准》中明确提出中学教师要做到“使用符合学生特点的语言”、“善于倾听”、“与中学生进行有效沟通”等。

在人际合作方面,《标准》中提出教师要“与家长有效沟通,共同促进中学生发展”、“协助中学与社区建立合作互助的良好关系”等。

十四个领域是:
第一,职业理解与认识;
第二,对学生的态度与行为;
第三,教育教学的态度与行为;
第四,个人修养与行为;
第五,教育知识;
第六,学科知识;
第七,学科教学知识;
第八,通识性知识;
第九,教学设计;
第十,教学实施;
第十一,班级管理与教育活动;
第十二,教育教学评价;
第十三,沟通与合作;
第十四,反思与发展。

第一,职业理解与认识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1.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遵守教育法律法规。

2.理解中学教育工作的意义,热爱中学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和敬业精神。

3.认同中学教师的专业性和独特性,注重自身专业发展。

4.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修养,为人师表。

5.具有团队合作精神,积极开展协作与交流。

第二,对学生的态度与行为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1.关爱中学生,重视中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保护中学生生命安全。

2.尊重中学生独立人格,维护中学生合法权益,平等对待每一个中学生。

不讽刺、挖苦、歧视中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中学生。

3.尊重个体差异,主动了解和满足中学生的不同需要。

4.信任中学生,积极创造条件,促进中学生的自主发展。

第三,教育教学的态度与行为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1.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将中学生的知识学习、能力发展与品德养成相结合,重视中学生的全面发展。

2.尊重教育规律和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一个中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

3.激发中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培养中学生学习兴趣和爱好,营造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氛围。

4.引导中学生自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