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稳定与控制
电力系统稳定性分析与控制
电力系统稳定性分析与控制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电力需求不断增加。
为了保障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转,需要对电力系统进行稳定性分析与控制。
电力系统稳定性分析是指对电力系统内部的动态行为进行研究,了解电力系统在外部扰动下的响应情况。
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可以分为三类:电压稳定性、频率稳定性和暂态稳定性。
电压稳定性是指电力系统中的电压波动是否能够保持在合理的范围内,以保障电力设备的正常运转。
频率稳定性是指电力系统中的频率波动是否能够保持在合理的范围内,以保障电力设备的同步运转。
暂态稳定性是指电力系统在短时间内承受外部扰动后,是否能够恢复到原始状态。
电力系统的稳定性控制是指在电力系统发生外部扰动时,通过一系列控制策略对电力系统进行稳定性控制,以保障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转。
电力系统的稳定性控制方法有很多,例如:风力发电、光伏发电、调节性负载等。
风力发电是指利用风能发电,与其他能源相比具有稳定性差的缺点。
在电力系统稳定性分析时,需要进行风电功率曲线拟合、与台网模型耦合等步骤,以评估风电并考虑风电与电网的协调控制。
光伏发电是指利用太阳能发电,与其他能源相比具有不受季节、时间影响的优势。
在电力系统稳定性分析时,需要考虑光伏发电的平均日出日落动态特性、失配电流的影响、多分布式光伏发电的协调等问题。
调节性负载是指可以适当调节负载容量的家庭电器等负载。
在电力系统稳定性分析时,需要考虑调节性负载的响应时间、对电网的影响等因素。
总之,电力系统稳定性分析与控制是电力行业的重要课题,可以通过优化电力设备、调节电力负载等方法来保障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转。
在未来,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还需要不断探索各种稳定性控制方法,以适应电力需求的不断增长。
电力系统的稳定与控制
电力系统的稳定与控制电力系统是现代社会发展中至关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其稳定运行对于保障国家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正常运转至关重要。
然而,电力系统运行中常常面临各种困难和挑战,如电网负荷波动、电力设备故障、电力需求变化等,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对电力系统进行稳定与控制的研究与应用。
电力系统的稳定性是指系统在外部扰动作用下恢复到平衡状态的能力。
电力系统的稳定性问题主要包括平衡稳定、转子转动稳定和电压稳定等方面。
平衡稳定是指在发电和负荷平衡的情况下,系统的频率和功率维持稳定;转子转动稳定是指在系统运行过程中发电机的转子旋转保持相对稳定;而电压稳定是指系统中的电压维持在合理范围内,不出现电压过高或过低的情况。
为了保持电力系统的稳定,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控制措施。
首先,我们可以通过增加发电机组的容量和数量,增加系统的供电能力。
发电机组是电力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增加其数量和容量可以提高系统的供电稳定性。
其次,可以采取自动发电机调整器(AVR)等措施,对发电机的电压和频率进行自动调节,以保持电力系统的稳定。
此外,还可以通过智能控制系统、调度中心等手段,对电力系统进行整体的监测和调度,及时处理系统异常情况,防止系统崩溃。
除了稳定性外,电力系统的控制也包括对电力负荷的控制。
电力负荷的波动往往是系统运行中的一个重要挑战。
电力负荷波动包括季节性变化、工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需求的不断变化等因素影响。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我们可以采取负荷预测技术,通过对历史数据和趋势的分析,预测未来负荷变化的趋势,并做出相应的调整。
另外,在电力系统的规划和设计中,也可以考虑到负荷均衡的原则,合理分布和布置发电机组和输电线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负荷波动对系统的影响。
为了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和控制能力,我们也不断在技术上进行创新和改进。
目前,随着智能电网技术的发展,我们可以通过智能感知设备、自动化控制系统和高效能源管理等手段,对电力系统进行更加精细和有效的控制。
例如,采用智能感知设备可以实时监测系统中的电压、电流、功率等参数,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保障系统的运行稳定;而自动化控制系统可以实现对电力系统的自动调整和控制,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和稳定性。
电力系统稳定运行与控制
电力系统稳定运行与控制在现代社会中,电力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能源。
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对于保障正常的生活和经济活动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的重要性以及一些相关的控制措施。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电力系统是由发电厂、输电系统和配电系统组成的一个复杂网络。
其目的是将发电厂生成的电力输送到各个用户处。
稳定运行意味着电力系统能够保持频率、电压和功率在正常范围内的稳定状态,对外部扰动有一定的适应性能力。
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第一,电力系统的稳定性直接关系到人们正常生活和经济发展的顺利进行。
任何频繁的停电或电力波动都可能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造成严重影响,甚至造成损失。
第二,稳定的电力系统能够保障对重要设施和关键基础设施的供电,如医院、交通系统等。
这些设施的停电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甚至威胁生命安全。
第三,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对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个稳定的电力系统有利于吸引外资和提高产业竞争力。
为了维持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需要一系列的控制措施。
首先是频率控制。
电力系统中的发电机以一定的频率运行,通常为50Hz或60Hz。
频率的稳定性对于维持电力供需平衡至关重要。
当电力供应不足时,发电机的转速会降低,导致电力系统频率下降。
相反,过剩的电力会导致频率上升。
因此,电力系统需要通过负荷调节和发电机控制来实现频率的稳定。
其次是电压控制。
电力系统中的电压波动会对用户设备产生不良影响。
为了维持电力系统电压的稳定性,部署了一系列的控制设备,如自动电压调节器(AVR)和无功功率补偿装置(SVC)。
这些设备能够根据实时的电力需求来调整电压,并通过控制变压器的绕组来稳定电力系统的电压。
此外,电力系统稳定运行还与功率控制密切相关。
通过控制发电机的输出功率,可以确保电力系统的供需平衡。
当电力需求增加时,发电机的输出功率需要相应增加,以满足用户的需求。
反之亦然,当电力需求下降时,发电机的输出功率需要相应降低。
电力系统的稳定性与控制
电力系统的稳定性与控制电力系统是指由多个发电机、输电线路和负载组成的复杂系统,它的运行对于现代社会的各个领域都至关重要。
在电力系统的运行过程中,稳定性和控制是两个必须考虑的关键因素。
一、电力系统的稳定性电力系统稳定性是指在各种干扰下,电力系统能够维持正常的运行状态,并尽可能快速地恢复到稳定状态的能力。
电力系统稳定性又可分为动态稳定性和静态稳定性两种。
动态稳定性指电力系统在各种干扰下的瞬态响应能力,主要是指电力系统的暂态稳定性和动态稳定性。
暂态稳定性是指电力系统在遭受外部干扰(如故障)后,能否在短时间内恢复到稳态运行状态的能力。
动态稳定性则是指电力系统在受到内部或外部的干扰(如负荷变化或风电、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发电波动)后,能否恢复到稳态或者维持稳态的能力。
静态稳定性是指电力系统在稳态下,保证所有负载得到足够的供电,并且不会出现过电压或欠电压、电流不平衡等问题的能力,主要体现在电压稳定性和频率稳定性两个方面。
为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需要进行相关措施的实施,其中包括:1. 预防措施:优化电力系统的设计和运行,完善故障保护系统,规范用电行为等。
2. 检测和诊断措施:技术的发展让电力系统的数据采集和处理更加精细,利用先进的算法和技术检测系统运行状态,快速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
3. 控制措施:通过控制电力系统运行的各个参数,维持系统的稳态或稳定态,如控制发电机的输出功率、调节风力发电机的桨叶角度等。
二、电力系统的控制电力系统的控制可分为传统的PID控制和现代化的智能控制两种。
传统PID控制是一种经典的控制方法,根据控制目标和系统误差进行反馈控制。
但是由于电力系统受到的干扰较多、响应速度要求较高等因素,传统PID控制已经难以满足对电力系统的控制需求。
现代化智能控制则是利用计算机和通信技术,实现对电力系统的智能化控制,如模糊控制、神经网络控制、遗传算法控制等。
这些控制方法可有效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控制精度和自适应能力。
电力系统稳定性与运行控制
电力系统稳定性与运行控制一、电力系统稳定性电力系统稳定性是指电力系统在发生扰动时,保持稳定运行的能力。
扰动是指系统中的任何突然变化,如发电机故障、线路故障、负荷变化、交流系统故障等。
稳定性问题是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必须要处理的问题之一。
1. 能量平衡电力系统是基于能量平衡原理运行的。
能量平衡要求电力系统中的能量产生必须等于能量消耗。
当能量平衡被干扰时,电力系统将不稳定。
能量平衡是稳定性的基础。
2. 小扰动稳定性小扰动稳定性是指电力系统在扰动之后能够恢复到原有稳定状态的能力。
小扰动可以是负荷变化、产生机故障等。
电力系统要能够保持小扰动稳定性,必须要具备合理的电气特性。
3. 大扰动稳定性大扰动稳定性是指电力系统在发生大幅扰动后能够回复稳定状态的能力。
大扰动可以是输变电设备故障、电网连接设备故障等。
大扰动发生时,电力系统的稳定性问题将变得特别重要。
4. 稳定裕度稳定裕度是指电力系统应对扰动干扰时的能力。
稳定裕度可以用一个数字来表示。
数字越大,电力系统抵抗扰动的能力就越强。
稳定裕度是确保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的重要指标。
二、电力系统运行控制电力系统运行控制是指通过合理的电力配电,控制电力系统的供给和需求,维持电力系统的良好运行状态。
电力系统运行控制可以分为以下步骤:1. 系统状态估计通过对电力系统的监测和数据分析,确定当前系统状态,如系统负荷、发电输出及系统参数等。
系统状态估计是确保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的基础。
2. 输电网受限输电网受限是指通过电网之间的相互联系,使各个电力系统在供应和需求方面达到平衡。
输电网受限需要在较短的时间内进行,以确保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
3. 调度控制调度控制是指根据电力系统的实际工作需要,对电力生产和消费进行调度控制。
调度控制可以有效地维护电力系统的运行稳定性。
4. 频率控制频率控制是指控制电力系统的输出频率,保持输出频率稳定。
频率控制需要通过设定发电机输出速度和负荷水平等方式来实现。
5. 电压控制电压控制是指控制电力系统的电压水平。
电力系统的控制与稳定性分析
电力系统的控制与稳定性分析一、背景介绍电力系统是人类社会现代化的基础设施之一,其稳定性是电力生产、传输和利用的重要保障之一。
为了确保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需要对系统进行控制和稳定性分析。
本文将对电力系统的控制与稳定性分析进行详细讲解。
二、电力系统控制1. 控制目标电力系统的控制主要是为了实现以下目标:(1)保证电能的供给和传输;(2)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和可靠运行;(3)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经济性。
2. 控制方法电力系统的控制方法主要包括:(1)负荷控制;(2)发电机控制;(3)输电线路控制;(4)变电站控制。
3. 控制手段电力系统的控制手段主要包括:(1)传统控制手段:如发电机调节器、自动发电控制系统、自动电压调节器、直流系统控制器等;(2)先进控制手段:如智能电网控制器、柔性交流输电系统、大容量储能系统等。
三、电力系统稳定性分析1. 稳定性定义电力系统的稳定性是指在电力负荷和电力系统故障等扰动下,电力系统仍然可以保持一定的稳定状态,不会出现过度摆荡或系统崩溃等不稳定现象。
2. 稳定性分类电力系统的稳定性主要分为以下两类:(1)动态稳定性:指在电力系统产生大幅度扰动时,系统能够快速、平稳地恢复到原来的稳定状态;(2)静态稳定性:指在电力系统产生小幅度扰动时,系统能够维持稳定状态。
3. 稳定性分析方法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分析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小扰动稳定性分析:是指对系统进行线性化处理,得到系统的小扰动模型,并分析系统的特征值、特征向量等;(2)大扰动稳定性分析:是指通过模拟系统在不同故障情况下的运行状态,分析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3)特征曲线法:是指通过绘制负载曲线、电压曲线、暂态稳定曲线等特征曲线,分析系统的稳定性;(4)数值计算法:是指通过数值计算方法,分析系统的稳定性。
常用的数值计算方法包括末端差分法、R-K方法、辛方法、波导算法等。
四、电力系统控制与稳定性分析案例以某电力系统为例,进行控制和稳定性分析。
电力系统的电力系统稳定与控制技术
电力系统的电力系统稳定与控制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电力系统如同一张巨大的神经网络,将电能输送到每一个角落,支撑着我们的生活、工作和生产。
而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则是保障这一庞大网络正常运转的关键。
电力系统稳定与控制技术,就是维护这一稳定的重要手段。
电力系统的稳定性,简单来说,就是指电力系统在受到各种干扰后,仍能保持同步运行、维持正常频率和电压水平的能力。
这其中包括功角稳定、电压稳定和频率稳定等多个方面。
功角稳定,关乎发电机之间的相对功角变化。
当电力系统中的负荷突然增加或减少,或者发生线路故障时,发电机的功角可能会发生较大变化。
如果不能及时调整,就可能导致系统失去同步,引发大面积停电事故。
想象一下,众多发电机就像在赛道上奔跑的运动员,如果步伐不一致,就会乱了阵脚。
电压稳定则侧重于电力系统中各节点的电压能否保持在允许的范围内。
电压过低会影响电器设备的正常运行,甚至导致设备损坏;电压过高则可能造成绝缘击穿,引发短路故障。
就好比我们家里的电器,电压不稳会让它们“生病”甚至“罢工”。
频率稳定与系统的有功功率平衡紧密相关。
当有功功率的输入和输出不平衡时,系统频率就会发生变化。
频率偏差过大,不仅会影响电力设备的运行效率,还可能危及整个系统的安全。
为了确保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一系列控制技术应运而生。
其中,励磁控制是一种重要的手段。
励磁系统可以调节发电机的励磁电流,从而改变发电机的输出电压和无功功率。
通过快速而准确地调节励磁电流,能够增强发电机的稳定性,提高系统的电压水平。
调速控制在维持电力系统频率稳定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当系统频率发生变化时,调速器能够相应地调整原动机的输出功率,使有功功率重新达到平衡,从而稳定系统频率。
这就像是给电力系统的运行速度加上了一个智能的“调节器”。
电力系统中的无功补偿装置,如电容器、电抗器等,也是保障电压稳定的重要工具。
它们能够补偿系统中的无功功率,改善电压分布,提高电压稳定性。
除了上述硬件层面的控制技术,先进的监测和分析手段也不可或缺。
电力系统稳定性分析与控制
电力系统稳定性分析与控制一、概述电力系统稳定性是指电力系统在受到外界干扰或内部失衡时,能够保持稳定运行的能力。
其中,外界干扰包括电网负荷变化、电力线路故障等,内部失衡包括电力系统动态平衡失调等。
为了保障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需要进行稳定性分析与控制。
二、电力系统稳定性分析1.基础原理电力系统稳定性分析的基础原理主要包括功角稳定性和电压稳定性。
功角稳定性是指电机运转时,电动力学系数的改变导致系统转速发生变化,进而影响电网频率的变化。
电压稳定性是指电力系统唯一的静态稳定性指标,它衡量设备电压偏差变化对电网频率的影响。
2.稳定性分析方法电力系统稳定性分析方法主要包括暂态稳定分析和动态稳定分析。
暂态稳定分析是指电力系统发生故障后的瞬间响应,动态稳定分析是指电力系统在稳态下的小扰动响应。
其中,暂态稳定分析主要关注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动态稳定分析主要关注电力系统的效率和经济性。
三、电力系统稳定性控制1.控制方法电力系统稳定性控制方法主要包括传统控制和现代控制。
传统控制方法主要包括功率控制和电压控制,其中功率控制主要通过调节发电机励磁,控制发电机输出功率,从而控制电网频率;电压控制主要通过调节发电机励磁,控制发电机输出电压,从而控制电网电压。
现代控制方法主要包括柔性直流传输和降低风、光电发电的不确定性控制。
2.控制策略电力系统稳定性控制策略主要包括直接控制和间接控制。
直接控制和间接控制的区别主要在于控制信号是否来自系统输出的信息,其中直接控制的控制信号直接来自系统输出的信息,间接控制的控制信号需要经过一些处理才能产生。
在实际应用中,直接控制和间接控制可以结合使用,从而使控制系统更加稳定。
四、电力系统稳定性控制案例以2018年香港地铁停电为例,该事件是由于轨道供电系统失控导致的。
当时,轨道供电系统接通过程中电流波动导致电网频率失控,从而引起了电力系统故障。
为了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必须对电力系统进行稳定性分析和控制,在发现电力系统故障和异常情况时,要及时采取控制措施,确保电力系统稳定运行。
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分析与控制
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分析与控制稳定性是电力系统运行中最重要的性能指标之一。
稳定性分析与控制是确保电力系统能够在各种外界干扰和内部故障情况下维持稳定运行的关键技术。
本文将从电力系统稳定性分析和控制两个方面进行讨论。
一、电力系统稳定性分析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分析是通过对系统的动态行为进行研究,评估系统在发生扰动或故障时的恢复能力。
常用的稳定性指标包括动态稳定性、暂态稳定性和静态稳定性。
1. 动态稳定性动态稳定性是评估系统在外部干扰下的恢复能力。
它涉及到系统动态过程的研究,主要关注系统的振荡和阻尼特性。
动态稳定性分析通常通过建立系统的动态模型,进行各种干扰和故障条件下的仿真计算来实现。
2. 暂态稳定性暂态稳定性是评估系统在内部或外部故障后的恢复能力。
在发生故障后,系统可能会出现大幅度的振荡,甚至发生失稳。
暂态稳定性分析主要关注系统的能量转移和短暂过程的研究。
3. 静态稳定性静态稳定性是评估系统在负荷变化或控制命令改变时的稳定性能。
静态稳定性分析主要关注系统的电压和功率平衡,以及控制设备的可靠性。
二、电力系统稳定性控制电力系统稳定性控制是通过调节系统的控制参数,以保持系统在各种工作条件下的稳定性。
稳定性控制主要包括主动稳定性控制和紧急稳定性控制。
1. 主动稳定性控制主动稳定性控制是通过调节系统中各种控制设备的参数,以提高系统的稳定性。
常见的主动稳定性控制方法包括功率系统稳定器(PSS)的增加、降低发电机输出功率等。
主动稳定性控制可以在系统的正常运行过程中进行,以提高系统的稳定裕度。
2. 紧急稳定性控制紧急稳定性控制是在系统发生故障或突发事件时进行的控制措施。
这包括调整发电机的输出功率和电网的负荷分配,以及紧急切除部分负荷等。
紧急稳定性控制旨在防止系统发生失稳,保持系统的安全运行。
三、电力系统稳定性分析与控制技术的发展随着电力系统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复杂性的增加,稳定性分析与控制技术也在不断发展。
当前,电力系统稳定性分析与控制的研究重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多物理场耦合模型多物理场耦合模型是对电力系统的动态、暂态和静态过程进行综合建模的基础。
电力系统的稳定与控制
电力系统的稳定与控制1. 引言电力系统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根底设施,它提供了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所需的电能。
然而,随着电力网络规模的扩大和复杂性的增加,电力系统中的稳定性和控制问题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介绍电力系统的稳定性问题以及如何进行合理有效的控制。
2. 电力系统的稳定性问题2.1 动态稳定性电力系统的动态稳定性是指系统在发生外部扰动时,能够保持稳定运行的能力。
这种外部扰动可能来自于供电侧或负荷侧,如发电机停机、线路短路等。
动态稳定性问题的解决涉及到对电力系统中各个元件的动态响应进行建模和分析,以保证系统的平安稳定运行。
2.2 静态稳定性电力系统的静态稳定性是指系统在各种工作状态下都能够恢复稳定的能力。
静态稳定性问题一般涉及到功率平衡、电压稳定等问题。
在电力系统中,任何工作状态下的功率平衡都是必须满足的根本条件,否那么系统将无法正常运行。
3. 电力系统的控制方法3.1 自动发电控制自动发电控制是通过控制发电机的输出功率和频率来实现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通过对发电机励磁、调压器等设备的调节,可以使得系统中的电压和频率维持在适宜的范围内。
3.2 负荷平衡控制负荷平衡控制是指在电力系统中通过合理调整负荷的分布,使得系统中各个母线的负荷均衡。
这可以通过智能化的负荷调度系统来实现,根据负荷响应和电力需求进行负荷的调整和分配。
3.3 潮流控制潮流控制是指通过调整电力系统中各个元件〔如变压器、线路等〕的参数来控制电力流向,以实现电压和功率的平衡。
潮流控制一般使用潮流计算方法进行分析,根据各个元件的参数和电力流动方向,对系统进行优化控制。
3.4 电压稳定控制电压稳定控制是指通过调整发电机的励磁方式和电网的补偿机制,使得系统中的电压维持在适宜的范围内。
电压稳定控制一般通过对系统的电压质量进行监测和调节,保证系统运行的平安稳定性。
4. 电力系统的稳定与控制技术的开展趋势随着电力系统规模的扩大和电力需求的增加,电力系统的稳定与控制技术也在不断开展。
电力系统稳定与控制
电力系统稳定与控制电力系统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它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业生产提供了稳定可靠的电力供应。
然而,随着电力需求的不断增长和能源结构的变化,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控制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挑战。
本文将探讨电力系统稳定与控制的相关问题。
一、电力系统稳定性的重要性电力系统稳定性是指系统在受到扰动后,能够在一定时间内恢复到稳定运行的能力。
稳定性问题的存在可能导致系统崩溃,引发大范围的停电事故,给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生活困扰。
因此,保持电力系统的稳定性是保障电力供应可靠性的关键。
二、电力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因素电力系统稳定性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负荷变化、电力设备故障、电网接入新能源等。
其中,负荷变化是电力系统最主要的稳定性影响因素之一。
负荷的突然增加或减少会导致电力系统频率的变化,进而影响系统的稳定性。
此外,电力设备故障也是电力系统稳定性的重要影响因素。
当发电机、变压器等设备发生故障时,可能会引发电力系统的不稳定。
三、电力系统稳定性分析与评估为了保障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工程师们需要进行稳定性分析与评估。
稳定性分析主要通过模拟电力系统的动态响应,来评估系统在扰动后的稳定性能。
常用的稳定性分析方法包括暂态稳定分析和小扰动稳定分析。
暂态稳定分析主要研究系统在大幅度扰动下的稳定性,而小扰动稳定分析则关注系统在小幅度扰动下的稳定性。
四、电力系统稳定性控制技术为了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工程师们采用了多种控制技术。
其中,最常用的控制技术包括发电机励磁控制、无功补偿控制和电力系统调度控制等。
发电机励磁控制通过调整发电机的励磁电流,控制发电机的输出电压和无功功率,以提高系统的稳定性。
无功补偿控制则通过调节无功功率的输出,来改善电力系统的电压稳定性。
电力系统调度控制则通过合理安排电力系统的发电机组和负荷,以及调整输电线路的功率分配,来维持系统的稳定运行。
五、电力系统稳定性的挑战与前景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和电力市场的改革,电力系统的稳定性面临着新的挑战。
电力系统的电力系统稳定与控制技术
电力系统的电力系统稳定与控制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电力如同血液一般在工业、商业、居民生活等各个领域中流淌,支撑着社会的正常运转。
而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则是保障这一“血液”顺畅流动的关键。
电力系统稳定与控制技术,便是确保电力系统安全、可靠、高效运行的重要手段。
首先,我们来理解一下什么是电力系统的稳定。
简单来说,电力系统稳定指的是在正常运行和遭受各种干扰后,电力系统能够保持同步运行,并维持电压和频率在允许范围内的能力。
如果电力系统不稳定,可能会出现电压波动、频率异常、停电等严重问题,给社会带来巨大的损失。
那么,影响电力系统稳定的因素有哪些呢?负荷的突然变化是一个常见的因素。
比如在炎热的夏天,大量空调同时开启,会导致电力负荷急剧增加。
发电设备的故障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一台大型发电机突然停机,可能会打破系统的功率平衡。
此外,输电线路的故障,如短路、断路等,也会对电力系统的稳定造成冲击。
为了维持电力系统的稳定,我们需要一系列的控制技术。
其中,最基础的是励磁控制技术。
励磁系统能够为发电机提供磁场,通过调节励磁电流,可以控制发电机的输出电压和无功功率。
合理的励磁控制策略能够提高发电机的稳定性,增强系统对干扰的抵御能力。
自动发电控制(AGC)技术在电力系统稳定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AGC 能够根据系统的负荷变化,自动调节发电机的出力,使得系统的频率保持在规定的范围内。
它通过实时监测系统的频率和联络线功率,计算出需要增加或减少的发电功率,并将指令发送给相应的发电机组。
电力系统稳定器(PSS)则是专门用于抑制电力系统低频振荡的装置。
当系统中出现功率振荡时,PSS 能够迅速检测到并产生相应的控制信号,增加系统的阻尼,从而平息振荡,保障系统的稳定运行。
除了上述技术,还有一些先进的控制技术在电力系统中得到了应用。
例如,基于智能算法的控制技术,如模糊控制、神经网络控制等。
这些技术能够更好地处理电力系统的非线性和不确定性,提高控制效果。
电力系统稳定性与控制
电力系统稳定性与控制电力系统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之一,它为各行各业提供了稳定可靠的电能供应。
然而,电力系统在供电过程中面临着各种挑战,其中之一就是稳定性问题。
电力系统的稳定性是指系统在面对各种扰动时,能够保持稳定运行的能力。
稳定性的保持对于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至关重要,因此,电力系统的稳定性与控制成为了电气工程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
电力系统稳定性主要包括动态稳定性和静态稳定性两个方面。
动态稳定性是指电力系统在面对外部扰动(如负荷变化、短路故障等)时,能够在一定时间内恢复到稳定状态的能力。
静态稳定性则是指电力系统在面对长期稳态扰动(如大负荷增加、发电机运行点偏离最佳工作点等)时,能够保持稳定运行的能力。
为了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性,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控制措施。
在电力系统中,最常见的控制措施之一是发电机励磁控制。
发电机励磁控制是通过调节发电机的励磁电压和励磁电流,来控制发电机的输出功率和电压稳定性。
通过合理的励磁控制,可以提高发电机的稳定性和响应速度,从而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另一个重要的控制措施是电力系统的自动发电控制。
自动发电控制是通过自动调节发电机的输出功率和频率,以及调整发电机之间的功率分配,来保持电力系统的频率稳定和负荷平衡。
通过自动发电控制,可以实现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和优化发电机的利用效率。
此外,电力系统还可以通过采用智能电网技术来提高稳定性和控制性能。
智能电网技术包括智能传感器、智能计量、智能开关等设备,通过实时监测和控制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响应能力。
智能电网技术还可以实现电力系统的分布式能源管理,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总之,电力系统的稳定性与控制是电气工程领域中的重要研究方向。
通过合理的控制措施和技术手段,可以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控制性能,保证电力系统的可靠供电。
未来,随着电力系统规模的扩大和智能化水平的提高,电力系统稳定性与控制的研究将变得更加重要,为电力行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控制
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控制电力系统是现代社会运行的基础设施之一,它的安全稳定运行是保障国家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重要保证。
然而,电力系统在运行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干扰和负荷的影响,可能会出现严重的稳定问题,给系统带来巨大的损失和风险。
因此,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控制是电力工程领域中一个重要的课题,本文将探讨此问题。
一、电力系统的稳定性电力系统的稳定性主要包括静态稳定和动态稳定两个方面。
静态稳定是指系统在负荷变化或出现故障时,系统的电压和频率等参数是否能够保持稳定。
电力系统的负荷是非常不稳定的,受季节、气候和用电需求等因素的影响。
而且,系统内的各个元件如导线、变压器、发电机等都可能出现故障。
因此,如何保持系统的静态稳定非常重要。
动态稳定是指系统在发生故障或受到外部干扰时,在一定时间范围内能够恢复到稳态工作状态。
电力系统的动态稳定性在发生大幅度负荷变化或系统内发生故障时尤为重要,因为在这些情况下,电力系统的电压和频率等参数往往会发生急剧变化,如果不能及时恢复到稳态,就会导致系统崩溃。
二、电力系统的控制电力系统的控制主要包括负荷调节、电压控制和频率控制三个方面。
负荷调节是指通过调节发电机输出功率来匹配负荷变化,从而保持电力系统的稳态。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通过改变燃料供给、调节机组的水平位置和调整自动调节器等手段实现负荷调节。
电压控制是指将电力系统的电压维持在合适的范围内,以避免因电压过高或过低而影响系统的性能。
电压控制可以通过直接调节发电机的电压输出,或采用精密的电力电子调节器来实现。
频率控制是指将电力系统的频率维持在合适的范围内,以保证系统正常运行。
频率控制可以通过调节电源输出频率、改变机组转速、调整转子内部极性、改变机组的励磁控制等方式实现。
三、电力系统的故障电力系统故障是电力系统稳定性不能忽略的一个方面。
电力系统故障的主要原因是系统内部元件(例如变压器、导线、开关等)的失效,或外部原因(例如天气、灾难等)的干扰。
电力系统稳定与控制
1.电力系统稳定与控制电力系统是一个由发电机组、变压器、输配电线路和用电设备等很多单元组成的。
过电压:波过程电磁暂态:研究电磁过程,机械过程恒定机电暂态:研究机械过程,电磁过程部分准稳态静态稳定:电力系统受到小干扰后,不发生自发振荡和非周期性的失步,自动恢复到起始运行状态的能力。
暂态稳定:电力系统受到大干扰后,各同步电机保持同步运行并过渡到新的或恢复到原来稳定运行方式的能力,通常指保持第一或第二个振荡周期不失步。
动态稳定:电力系统受到小的或大的干扰后,在自动调节和控制装置的作用下,保持长过程的运行稳定性能力。
功角稳定:互联系统中的同步发电机受到扰动后保持同步运行的能力。
电压稳定:在给定的初始运行状态下,电力系统遭受扰动后系统中所有母线维持稳定电压的能力。
频率稳定:电力系统受到严重扰动后,发电和负荷需求出现大的不平衡,系统仍能保持稳定频率的能力。
2.同步发电机及其数学模型3. 同步发电机的机电特性静态稳定分析:自动控制理论的方法,微分方程线性化(小干扰法),研究线性微分方程特征根(频域法)暂态稳定分析: 非线性微分方程数值解法(时域法)隐极机的功角特性⑴ 发电机用Eq 、xd 表示 ( 即假设励磁回路电压、电流无变化,Eq 为常数⑵ 发电机用E ’q 、Xd 表示⑶ 电机用E',X'd 表示⑷ 机端电压UG 恒定凸极机的功角特性⑴ 发电机用Eq 、xd 表示⑵ 发电机用E ’q 、xd 表示δsin ∑∑∑∑==+-=+=d q d d q q d d d d q q q q d d E x U E x U E U x U U x U E I U I U P q δδ2sin 2sin ∑∑∑∑∑∑∑∑∑∑∑∑'''--=''--''=+'-'=+=d d d d d q q d d d d d d d q q d d d d q q q q d d E x x x x U x U E U U x x x x x U E U x U U x U E I U I U P q ∑'+='d x I j U E δϕϕδ'''=='=''∑'∑sin cos cos sin d E d x U E UI P x I E G l G U x U U P G δsin =δδ2sin 2sin ∑∑∑∑∑∑∑∑∑∑∑∑-+=-+=+-=+=q d q d d q q d q d q d d d q q q d d d q q q q d d E x x x x U x U E U U x x x x x U E U x U U x U E I U I U P q δδ2sin 2sin ∑∑∑∑∑∑∑∑∑∑∑∑''-'+''='-'+''=+'-'=+=q d q d d q q d q d q d d d q q q d d d q q q q d d E x x x x U x U E U U x x x x x U E U x U U x U E I U I U P q4. 电力系统静态稳定电力系统受到小扰动之后可能出现的不稳定通常分为两种形式:(1)由于缺少同步转矩,发电机转子角逐步增大,滑行失步;(2)由于有效阻尼转矩不足,转子增幅振荡。
电力系统稳定与控制
电力系统稳定与控制
电力系统稳定与控制是指对电力系统进行监测和调节,以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和供电稳定。
电力系统的稳定性是指在发生负荷变化、故障或其他扰动情况下,系统能够迅速恢复到稳定工作状态的能力。
电力系统稳定与控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功率平衡控制:通过调节发电机的输出功率来满足负荷需求,并保持系统的功率平衡。
当系统负荷增加时,可以通过增加发电机的输出功率来满足需求;当系统负荷减少时,可以通过减少发电机的输出功率来保持平衡。
2. 频率控制:电力系统的频率是指系统电压和发电机转速的变化率。
频率控制主要是通过调节发电机的输出功率来维持系统的频率稳定。
当负荷增加时,发电机的输出功率应增加,以保持频率稳定;当负荷减少时,发电机的输出功率应减少,以避免频率过高而损坏设备。
3. 电压控制:电力系统的电压是指供电系统中各节点的电压大小和相位差。
电压控制主要是通过调节发电机的励磁电压来维持系统的电压稳定。
当负荷增加时,发电机的励磁电压应增加,以保持节点电压稳定;当负荷减少时,发电机的励磁电压应减少,以避免电压过高而损坏设备。
4. 短路电流控制:短路电流是指电力系统在发生故障时出
现的电流突增现象。
短路电流控制主要是通过合理设置保
护装置和控制器,使系统在故障时能够迅速切除故障区域,防止故障扩大,并确保系统的安全运行。
电力系统稳定与控制是电力系统运行和管理的关键技术之一,它的实现需要借助于先进的监测设备、控制系统和自
动化技术。
也需要电力系统操作员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
经验,以便及时识别和处理系统运行中的异常情况,确保
系统的稳定和安全。
电力系统稳定控制理论与方法概述
电力系统稳定控制理论与方法概述电力系统是现代工业和生活的重要基础设施,其稳定运行对于保障电力供应的可靠性和质量至关重要。
然而,由于电力系统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稳定控制成为电力系统运行中的重要问题。
本文将概述电力系统稳定控制的理论和方法。
1. 电力系统稳定控制的意义和挑战电力系统稳定控制是指通过调节发电机输出或负荷来维持电力系统频率和电压的稳定。
稳定控制的目标是保持系统运行在安全稳定的边界内,防止发生电力系统崩溃或停电事件。
然而,电力系统的动态特性和负载变化的不确定性等因素使得稳定控制面临诸多挑战。
2. 电力系统稳定控制的基本理论电力系统稳定控制的基本理论主要包括功率平衡、能量守恒、等效矩阵等。
功率平衡是电力系统稳定控制的基础,通过调节发电机输出和负荷,使得系统功率平衡,保持系统频率稳定。
能量守恒是指系统中的能量输入和输出在供需之间保持平衡。
等效矩阵是研究电力系统等效模型的一种方法,通过将系统的非线性部分转化为线性部分,简化了稳定控制的分析和设计。
3. 电力系统稳定控制的方法电力系统稳定控制的方法主要包括传统控制方法和现代控制方法。
(1)传统控制方法传统控制方法主要采用经典控制理论,如PID控制器、根轨迹法和频域法等。
PID控制器是最常用的控制器之一,通过调节比例、积分和微分三个参数来实现控制目标。
根轨迹法是一种常用的稳定性分析方法,通过绘制系统的根轨迹来评估系统的稳定性。
频域法主要是基于系统的频率响应来设计控制器,如Bode图和Nyquist图等。
(2)现代控制方法现代控制方法主要采用控制理论和技术的最新成果,如模糊控制、神经网络控制和自适应控制等。
模糊控制是一种基于模糊逻辑的控制方法,通过建立模糊规则和模糊推理机制来实现控制目标。
神经网络控制是一种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控制方法,通过学习网络的权重和连接关系,实现非线性系统的控制。
自适应控制是指系统能够根据外界环境和内部扰动的变化来自动调整控制策略,以适应系统的不确定性和变化。
电力系统稳定性原理与控制
电力系统稳定性原理与控制电力系统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能源供应网络,它涵盖了发电、输电和配电等多个环节,为社会提供稳定可靠的电能。
然而,由于各种因素的干扰和不稳定性,电力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各种问题,如电压波动、频率偏离等,甚至可能导致系统崩溃和停电事故。
为了确保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需要对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原理和控制方法进行深入研究与分析。
一、电力系统稳定性原理电力系统的稳定性是指系统在外部干扰或内部故障下,恢复到正常工作状态所需要的能力。
电力系统稳定性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功率稳定性原理功率稳定性主要涉及到发电机和负荷之间的平衡关系。
电力系统中,发电机的输出功率需要满足负荷的需求,如果负荷突然变化,会引起频率和电压的波动。
因此,保持发电机和负荷之间的功率平衡是确保电力系统稳定性的基本要求。
2. 频率稳定性原理频率是衡量电力系统运行稳定性的重要指标,其稳定范围一般为50Hz或60Hz。
当电力系统受到负荷突变或故障等影响时,会导致频率发生偏离,超出稳定范围,从而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
为了维持频率的稳定,电力系统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频率调节。
3. 电压稳定性原理电压稳定性是指电力系统在负荷变化或外部扰动下,保持电压的恒定性和合理的电压波动范围。
电压波动过大会导致电力设备工作不稳定,甚至引发电力设备的故障。
因此,维持电力系统的电压稳定是确保系统运行稳定性的关键。
二、电力系统稳定性控制为了实现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需要采取适当的控制策略来调节系统参数和控制设备的运行。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电力系统稳定性控制方法:1. 功率控制通过调整发电机的输出功率,使其适应系统负荷的变化,以保持功率平衡和电压稳定。
例如,在负荷突增时,可以增加发电机的输出功率,以满足负荷需求,避免电压下降过大。
2. 频率控制频率控制是通过调整频率控制器来实现的,根据系统的负荷变化情况,及时调整发电机的转速和输出功率,以保持频率在正常范围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力系统稳定与控制廖欢悦电自101201010401164电力系统的功能是将能量从一种自然存在的形式转换为电的形式,并将它输送到各个用户。
电能的优点是输送和控制相对容易,效率和可靠性高。
为了可靠供电,一个大规模电力系统必须保持完整并能承受各种干扰。
因此系统的设计和运行应使系统能承受更多可能的故障而不损失负荷(连接到故障元件的负荷除外),能在最不利的可能故障情况些不知产生不可靠的广泛的连锁反应式的停电。
由此,电力系统控制所要实现的目的:1.运行成本的控制:系统应该以最为经济的方式供电;2.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控制:系统能够根据不断变化的负荷变化及发电资源变化情况调整功率分配情况;3.供电质量的控制:必须满足包括频率、电压以及供电可靠性在内的一系列基本要求;一.电力系统的稳定性设计与基本准则首先,一个正确设计和运行的电力系统:1.系统必须能适应不断变化的负荷有功和无功功率需求。
与其他形式的能量不同,电能不能方便地以足够数量储存。
因而,必须保持适当的有功和无功的旋转备用。
2.系统应以最低成本供电并具有最小的生态影响3.考虑到如下因素,系统供电质量必须满足一定的最低标准:a)频率的不变性b)电压的不变性c)可靠性水平对于一个大的互联电力系统,以最低成本保证其稳定性运行的设计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
通过解决这一问题能得到的经济效益是巨大的。
从控制理论的观点来看,电力系统具有非常高阶的多变量过程,运行于不断变化的环境。
由于系统的高维数和复杂性,对系统作简化假定并采用恰当详细详细的系统描述来分析特定的问题是非常重要的。
二、电力系统安全性及三道防线可靠性-安全性-稳定性电力系统可靠性:是在所有可能的运行方式、故障下,供给所有用电点符合质量标准和所需数量的电力的能力。
是保证供电的综合特性(安全性和充裕性)。
可靠性是通过设备投入、合理结构及全面质量管理保证的。
电力系统安全性:是指电力系统在运行中承受故障扰动的能力。
通过两个特征表征(1)电力系统能承受住故障扰动引起的暂态过程并过渡到一个可接受的运行工况,不发生稳定破坏、系统崩溃或连锁反应;(2)在新的运行工况下,各种运行条件得到满足,设备不过负荷、母线电压、系统频率在允许范围内。
电力系统充裕性:是指电力系统在静态条件下,并且系统元件负载不超出定额、电压与频率在允许范围内,考虑元件计划和非计划停运情况下,供给用户要求的总的电力和电量的能力。
电力系统稳定性:是电力系统受到事故扰动(例如功率或阻抗变化)后保持稳定运行的能力。
包括功角稳定性、电压稳定性、频率稳定性。
正常运行状态下,通过调度手段让电力系统保持必要的安全稳定裕度以抵御可能遭遇的干扰。
要实现预防性控制,首先应掌握当前电力系统运行状态的实时数据和必要的信息,并及时分析电网在发生各种可能故障时的稳定状况,如存在问题,则应提示调度人员立即调整运行方式,例如重新分配电厂有功、无功出力,限制某些用电负荷,改变联络线的送电潮流等,以改善系统的稳定状况。
目前电网运行方式主要靠调度运行方式人员预先安排,一般只能兼顾几种极端运行方式,且往往以牺牲经济性来确保安全性。
调度员按照预先的安排和运行经验监视和调整电网的运行状态,但他并不清楚当前实际电网的安全裕度,也就无法通过预防性控制来增强电网抗扰动的能力。
因此,实现电力系统在线安全稳定分析和决策,得出当前电网的稳定状况、存在问题、以及相应的处理措施,明确地提示给调度员或将新的控制策略下发给有关厂站的稳控装置,即实现预防性控制,这对电网的调度运行来说是很迫切很有意义的。
三、电力系统的稳定问题导论电力系统可以概括的定义为这样一种电力系统的特性,即它能够运行于正常条件下的平衡状态,在遭受干扰后能够恢复到可以容许的平衡状态。
在稳定性评价中,所关心的问题是电力系统遭受暂态扰动后的行为。
系统还必须有能力在多种严重的扰动下保持运行。
系统对扰动的响应设计大量设备,此外,用来保护单个元件的装置对系统变量变化的响应也影响系统特性。
然而,在任何给定条件下,只有有限数量设备的相应是至关重要的。
因此,通常作出很多假定来简化问题并集中于那些影响某些特定稳定问题的因素。
由此,我们先将稳定性问题简单的分类讨论:电力系统稳定性分为电压稳定、频率稳定和功角稳定(静态稳定、动态稳定、暂态稳定)三大类。
(一)功角稳定功角稳定指系统中各发电机之间的相对功角失去稳定性的现象。
正常情况下,系统中各发电机以相同速度旋转,机间相对转子角度维持恒定,即处于同步运行状态,从而保证系统中任何节点的电压幅值和频率以及任何线路的传输功率为恒定值。
如果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受到某种干扰,干扰的影响将通过互联的电力网络传到各发电机节点,并使发电机的输出电功率相应发生改变,结果是使得在扰动瞬间各发电机的机械输入转矩和输出的电磁转矩失去平衡,出现发电机转子不同程度的加速或减速,并导致各发电机之间转子相对角的变化。
稳定的实质就是恢复能力,表现在多机系统的功角问题上就是当某台电机的功率平衡关系被破坏后,电机转子的运动将使得其转角位置逐渐超前于其它电机,根据功角特性关系,系统负荷将从转子角滞后的电机转移到转子角超前的电机使得其转速下降,和其它电机之间的转角差缩小。
如这种转子角度的变化过程是随时间衰减的,并能最终恢复到扰动出现前的正常值或达到一个新的稳态值,则认为在这种运行方式和扰动形式下系统是功角稳定的。
如果这种转子角度的变化随时间而加剧,并最终导致发电机间失去同步,则认为系统在该运行方式下对这种扰动形式是功角不稳定的。
1.静态稳定静态稳定研究的是电力系统在某一运行方式下受到微小干扰时的稳定性问题。
假设在电力系统中有一个瞬时性小干扰,如果在扰动消失后系统能够恢复到原始的运行状态,则系统在该运行方式下是静态稳定的,否则系统是静态不稳定的。
静态稳定研究的是系统对微小干扰的适应能力,或者说考虑的是系统在运行点处维持同步运行的能力,系统是否能够维持静态稳定主要与系统在扰动发生前的运行方式有关,与小干扰的大小及具体发生地点无关。
通常可以采用在运行点处线性化后的系统模型进行特征根分析来判别系统的静态稳定性。
2.暂态稳定电力系统静态稳定是指电力系统受到小干扰后,不发生非周期性的失步,自动恢复到起始运行状态的能力。
如果电力系统在某一运行方式下受到某种形式的大扰动,经过一个机电暂态过程后能够恢复到原始的稳态运行方式或过渡到一个新的稳态运行方式,则认为系统在这种情况下是暂态稳定的。
暂态稳定性不仅与系统在扰动前的运行方式有关,而且与扰动的类型、地点及持续时间有关。
暂态稳定的判据主要是系统内发电机转子角之差(即功角)超过规定的值(例如180度),所以又称功角稳定。
暂态稳定破坏后系统将失去同步。
对于单机无穷大系统发电机组的转子运动方程:一般采用的是对全系统非线性状态方程的数值积分法进行对系统动态过程的时域仿真,通过对计算得到的系统运行参数(如转子角)的动态过程的分析判别系统的暂态稳定性。
目前采用的主要有切机、切负荷、解列联络线;电气制动、快关气门、直流调制等措施应用较少。
电力系统是一个复杂的非线性的动态大系统,暂态稳定过程由于遭受的是大扰动,系统的电气量变化范围很大、持续时间短,分析计算又十分复杂,这一特点决定了暂稳控制策略一般不可能在事故发生时实时确定,也不可能凭借一个简单判别式进行判断,因此控制策略的分析计算应在事故前进行。
实现方法分为两种:一是离线方式,由调度运行方式人员对电网各种运行方式下可能遇到的故障进行稳定计算分析,形成控制策略表;另一是在线方式,由在线决策系统的服务器根据当时电网的实时运行状态,对可能发生的预想故障集进行稳定分析计算,形成当前电网的稳定控制策略表。
稳控装置根据事故前电网运行方式及有关送电断面的功率、发生的故障的元件及故障类型,查找预先存放在装置内的控制策略表,按图索骥采取相应的措施。
3.动态稳定动态稳定是指电力系统受到小的或大的扰动后,在自动调节和控制装置作用下,保持较长过程的运行稳定性的能力,通常指电力系统受扰动后不发生发散振荡或持续振荡。
动态稳定事故国内几乎每年都有发生,值得重视。
扰动后系统在第一或第二振荡周期内不失步(即保持了暂态稳定性),但可能由于自动调节装置的配置不合适或其他因素,后续的振荡周期幅值不断增大并造成失步。
对小扰动下的动态稳定,可以和对静态稳定问题一样采用线性化的方法进行特征值分析,对大扰动下的动态稳定则通常是采用与暂态稳定分析一样的非线性模型进行数值仿真分析。
由于使用快速励磁系统,系统阻尼恶化或变负引起低频振荡,是典型的动态稳定问题。
装设电力系统稳定器PSS能有效避免低频振荡事故;在发生事故时,采用直流调制、送端电厂减出力或切机可以有效平息振荡。
电力系统功角失稳——失步的发生过程一台或若干台同步发电机转子旋转速度高于或低于同步转速,导致定子旋转磁场和转子旋转磁场间存在相对速度,使得电机的功率输出、电流电压产生很大的波动,系统的保护装置动作将之切除。
失去同步可以发生在机群之间,此时将它们解列,单独的机群内部还可以保持同步。
为保证电力系统承受第III类大扰动时的安全要求,应配备防止事故扩大避免系统崩溃的紧急控制,如系统失步解列(或有条件时实现再同步)、频率和电压紧急控制等,同时应避免线路和机组保护在系统振荡时误动作,防止线路及机组的连锁跳闸,以实现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的第三道防线。
失步解列装置按设定的振荡周期次数动作,500kV失步解列装置一般1~2个振荡周期动作;解决电压稳定与频率稳定的紧急控制装置的动作延时为0.1~0.5s(一般整定延时为0.2s)。
(二)频率稳定指系统遭受到严重的故障造成出力与负荷出现较大的不平衡时,维持频率在可接受的范围内的能力。
它取决于系统在切除最大可能切除的负荷之后,是否能够恢复出力与负荷之间的平衡。
频率发生不稳定时,潮流、电压及其它变量都会出现大的波动,引起系统中的控制及保护装置发生动作,造成更多的机组或负荷切除。
一般而言,这种现象发生在大系统因为失去同步而解列成若干孤立系统之后,在这些系统中,发电机之间一般都可以保持稳定。
频率不稳定的过渡过程可能从若干秒到若干分钟,取决于何种控制或保护装置在起作用,在前一种情况中,起作用的主要是低压及低频减载,发电机的保护及控制;在后一种情况中,起作用的主要是原动机能源供应系统,机组的过速保护及负荷的调压系统(OLTC)等。
因此,频率稳定的研究也分为短期稳定性和长期稳定性。
(三)电压稳定定义:电力系统受扰后所有母线保持可接受电压的能力。
电力系统电压失稳的主要原因在于系统无功供求关系的失衡。
问题的核心在于功率在网络内流动导致的无功损失。
稳定判据: 渐进式的母线电压降落也可与转子角趋向失步的过程相关。
例如,当两组电机之间的转子角逼近或超过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