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位小科学家

合集下载

《做一名小科学家》教案一等奖

《做一名小科学家》教案一等奖

《做一名小科学家》教案一等奖《《做一名小科学家》教案一等奖》这是优秀的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做一名小科学家》教案一等奖1、能够从探究纸鹦鹉“站立”的秘密活动中提出问题并想办法解决问题。

学会从身边的事物中提出问题。

2、找出自己亲身经历的事与科学家发明创造的相似之处,认识科学是什么。

3、树立我们也能做科学的信心,立志从小做一位小科学家。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曲别针、卡纸等。

学生准备:剪刀、彩笔、夹子等;课前收集自己最喜欢的科学家的资料。

教学活动建议:本课主要是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大致过程,加深对科学的理解。

课一开始就用站在指尖上的纸鹦鹉来激发学生提出问题,从而带着问题探究其中的奥秘,接下来可以通过不同的形状的纸片来尝试,寻找如何让它们平衡。

由于学生是刚接触科学探究活动,所以活动中教师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保持活动场地整洁,实验井然有序。

教学过程:(一)、会站立的纸鹦鹉导入:1、教师出示会站立的纸鹦鹉。

2、谈话:今天科学课老师带来了一只纸鹦鹉,它能够站立在老师的手上。

好玩吗?你们想不想也来做一个呢?(二)、探究活动:活动一、制作纸鹦鹉,探究其中的奥秘。

1、教师介绍做纸鹦鹉的材料。

2、学生动手做,教师巡视指导。

3、尝试:让纸鹦鹉站在自己的手指或是纸环上。

(或成功或失败)4、引导学生思考:鹦鹉为什么能站在纸环上不掉下来?(怎样才能让鹦鹉站在纸环上不掉下来?)5、分组试验,商量可行办法。

(提示:把想到的办法简单记录在活动记录纸上。

)6、分组汇报、评价方法的可行性和简便性。

7、教师做整个活动的总结。

活动二:想办法让更多的东西“站在”手指尖上。

1、提问:除了让纸鹦鹉站在你的手指上,你还能让其他东西(比如:铅笔、尺子等)也站在你的手指尖上吗?2、学生分组活动。

3、谈话:别上回形针试试,换作夹子试试。

4、交流发现,寻找相似之处。

(1)、提问:刚才大家在研究其他物体是否能站立时有什么发现呢?(2)、学生交流、汇报。

我要当科学家做科学实验二年级作文

我要当科学家做科学实验二年级作文

我要当科学家做科学实验二年级作文全文共8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篇1我要当科学家做科学实验你们好,我是一名二年级的小学生,我叫小明。

今天我要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对科学家和科学实验的一些想法。

我从小就对科学充满了好奇和向往。

每当看到电视里科学家们做实验的场景时,我就会特别羡慕他们。

他们戴着白大褂,拿着试管和仪器,在实验室里做各种各样有趣的实验,好像能解开世界上所有的奥秘一样。

小时候,我曾经幻想过当一名科学家,穿着白大褂在实验室做实验。

不过那时候,我还不太明白科学家究竟是做什么的。

长大一点后,通过上学和读书,我对科学家的职业有了更多的了解。

原来,科学家的工作就是观察、研究和探索大自然和宇宙,发现新的事物,解开未知的奥秘。

比如说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爱因斯坦提出了著名的狭义相对论,这些都是科学家伟大的发现和成就。

科学家通过不懈的努力和钻研,让我们对世界有了更多的认识。

每当老师在课堂上讲到科学知识,我都会异常地专心听讲。

物理、化学、生物、天文,太阳系、元素、动植物,这些知识让我感到无比神奇。

我特别向往当一名科学家,做科学实验,去探索广阔无垠的科学领域。

小时候,我就喜欢动手做一些小实验。

比如用放大镜集中阳光,可以点燃一张纸;用塑料袋装些白醋和小苏打,密封后摇一摇,塑料袋就会鼓起来;用一根吸管、一个空瓶和一张纸做涡轮,轻轻吹气,纸就会转起来。

每做一个小实验,我就会欢呼雀跃,仿佛自己已经是一名小小的科学家。

进入小学后,我们的课程中也安排了许多科学实验课。

老师会给我们示范一些较为复杂的实验,然后让我们自己动手操作做一些简单的实验。

比如在盛水的塑料瓶里扔几块干冰,就能看到白雾腾腾而出;用电子天平称量物品的质量;用ph试纸测试液体是酸性还是碱性;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的细胞结构等等。

每次做实验,我都会特别认真专心,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

做完实验,我们还要写一份实验报告,记录下实验的目的、步骤和结果。

我非常珍惜这些宝贵的实验机会,每做一次实验,我对科学的热情就增加一分。

一年级科学上册《做一位小科学家》教案

一年级科学上册《做一位小科学家》教案

一年级科学上册《做一位小科学家》教案《做一位小科学家》是一年级上册科学课的一个重要单元,本教案解析了此单元教学的目标、教学过程和设计了相关的教学活动。

一、教学目标1.了解科学是什么,学会使用科学事实和知识解释现象。

2.理解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小科学家,通过做实验、观察和记录来发现科学规律与现象。

3.了解科学工具,学习安全的科学实验方法和步骤,培养动手实践能力。

二、教学过程1.科学是什么通过图片展示和问题引导,搜集学生对科学的认识和理解,知道科学是用来研究和探索自然现象的,是可以验证的方法和技术。

2.小科学家通过小明和小丽的故事和互动,引导学生认识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小科学家,不需要特别的才能,只要耐心、细心、好奇心和科学知识,就可以用简单的实验探索科学世界。

3.探索科学:3.1 发现科学规律选一些简单的实验,如用白醋和小苏打制作气球、研究风铃的声音、移动磁铁等,引导学生观察和发现实验现象规律,引导学生用简单科学知识解释观察到的现象。

3.2 学习科学方法和步骤通过实验走流程展示实验步骤和安全注意事项,在教师和小组长的帮助下,小组同学选择一个实验,进行团队合作和实验记录,明确每个人分工、制定计划、记录实验步骤和结论,学习科学方法。

4.整理实验结果整理每个小组的实验记录和实验结果,进行展示和分享,帮助学生总结归纳出科学规律,加深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三、教学活动1.捉虫子 - 研究蚂蚁行走轨迹:活动介绍:掌握蚂蚁行走规律,了解蚂蚁的觅食行为。

具体步骤:1)在草地上找到蚂蚁,观察它们的行走轨迹。

2)用粉笔或线在地上连成一个方格或圆形,观察蚂蚁走过这个图案的行走路线和时间。

3)变化图案,并观察蚂蚁的变化行走路线与时间。

4)总结:蚂蚁为了寻找更多的食物,在行走时会自己制定路线并对路线进行改变。

教学目的:培养学生观察、记录、总结的能力,学会使用科学知识解释事物。

2.喝水 - 研究水的运动:活动介绍:研究水分子的运动规律,观察污水的净化过程。

做个小小科学家

做个小小科学家

做个小小科学家科学,作为一门探索自然规律的学科,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

而对于孩子们来说,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一起探讨如何成为一个小小科学家,以及科学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一、科学的奇妙世界科学充满了无限的魅力和神秘。

它帮助我们理解我们周围的世界,解释自然现象背后的原理。

作为一个小小科学家,了解科学的奇妙世界是非常重要的第一步。

1. 观察力的培养观察是科学研究的基础。

小小科学家可以通过观察身边的事物,发现其中蕴含的规律和现象。

可以观察花朵的开放过程,研究蚂蚁的行为,或者观察水在不同温度下的状态变化等等。

通过观察,我们能够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并进行实验验证。

2. 实践的乐趣科学实验是培养小小科学家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

可以从简单的实验开始,比如观察纸张在火焰下的变化,探究水在不同环境中的流动性等等。

实践的过程中,不仅能够加深对科学原理的理解,还能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二、通过科学认识世界科学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无论是我们身体的运作,还是自然环境的变化,都离不开科学的知识。

作为小小科学家,学习使用科学的方法认识世界是非常重要的。

1. 科学知识的学习实践是培养科学思维的一种方法,而学习科学知识则是提升科学理解能力的重要途径。

航天、地球、生命科学等各个领域的知识都是小小科学家所需要学习的内容。

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选择一些生动有趣的科普读物、参观科学博物馆等,来加深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2. 科学问题的解决科学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

小小科学家可以利用自己所学的科学知识来解决身边的问题,比如如何更好地分离废纸和塑料、如何减少电器的能耗等等。

通过解决问题的过程,不仅能够提高自己的科学思维能力,还能够给身边的人带来实际的帮助。

三、科学的影响和价值科学不仅仅是一门学科,更是对社会和人类发展有着重要影响的力量。

小小科学家应该意识到科学的影响和价值,并积极参与到科学研究和实践中去。

苏教版科学三上《做一名小科学家》说课稿

苏教版科学三上《做一名小科学家》说课稿

苏教版科学三上《做一名小科学家》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做一名小科学家》是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

本课主要介绍了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通过引导学生学习科学家们的研究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思维。

教材以生动的案例和有趣的故事,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和技巧。

二. 学情分析针对三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对周围的事物充满好奇。

在学习过程中,他们善于模仿和探索,渴望通过自己的实践来获得新的知识和经验。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特点,以兴趣为导向,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学会观察、实验、等科学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科学家们的研究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思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团队协作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进行实际探究。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课采用情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情境教学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真实的情境中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案例教学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科学探究方法;小组合作学习法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有趣的科学小实验,引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导入新课。

2.学习科学家:介绍一位著名的科学家,让学生了解科学家们的研究过程和方法。

3.学习科学方法:引导学生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如观察、实验、等。

4.实践探究: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探究,运用所学的方法进行观察和实验。

5.分享与交流:各小组展示探究成果,其他同学进行评价和交流。

6.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

一二年级我是一个小小科学家作文

一二年级我是一个小小科学家作文

一二年级我是一个小小科学家作文全文共10篇示例,供读者参考一二年级我是一个小小科学家作文1我是一个小小科学家,就像一个好奇的小问号,疑问整天在我的脑子里乱跑,我每天都去把答案寻找。

课余时间,我喜欢做科学小实验,还喜欢观察昆虫。

我在家做过许多小实验,比如压力差放水实验、彩虹杯实验、电路实验、磁力漩涡实验、太空磁针实验、吸磁铁的彩泥实验等。

其中我最喜欢磁力漩涡实验了。

有一次,我准备了塑料水盆、水、一块大磁铁、十块小磁铁。

我在盆的底下放了五块小磁铁盆里放了五块小磁铁,把水盆里灌上水。

我拿着一块大磁铁在盆的上空旋转,盆里的'磁铁转了起来,水顿时形成了一个漩涡。

我观察过许多昆虫,比如蜻蜓、蝴蝶、菜青虫、大蒜里的肉虫、金龟子、天牛、蝉、知了猴、九龙虫、蟋蟀、蚂蚱、蜜蜂、马蜂、蜂蛹、蚕、蚕蛹、蚕蛾、螳螂、蚂蚁、西瓜虫、驮钱驴……。

我在学校还成立了一个昆虫团,里面有许多人。

我们课间在操场上捉昆虫,观察昆虫,然后再放生它们。

科学就像一个神秘而有魅力的磁场,我走进去就不想出来,在里面不停地寻找宝藏。

希望大家也能像我一样在这里面寻找珍藏。

一二年级我是一个小小科学家作文2上课了,老师说今天做一个实验,同学们都非常激动。

老师从一个袋子里面拿出很多东西。

有一个塑料杯子,一包盐,一根筷子,还有一颗小小的鸡蛋。

只见老师往杯子里倒了一些水,再把鸡蛋放到杯子里面,老师说,“鸡蛋现在是不是沉在杯底?”老师说:“请不要眨眼睛,等一下你们就能看到鸡蛋慢慢地浮起来了。

”老师往杯子里面倒盐,然后搅拌,等盐完全融化,我们看见鸡蛋慢慢地浮到水面上。

同学们都欢呼起来,觉得这个实验太有趣了。

老师说:“你们知道鸡蛋为什么能浮起来吗?”同学们都说不知道。

老师告诉我们,原来,鸡蛋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所以鸡蛋沉在了下面。

当水变成盐水后,鸡蛋的密度就小于盐水的密度,所以鸡蛋浮了起来。

同学们都觉得这真是太神奇了!科学就在我们身边,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就能发现生活中的科学。

小学科学《做一位小科学家》教后反思

小学科学《做一位小科学家》教后反思

小学科学《做一位小科学家》教后反思
这节课给我同时也给我的学生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

这一堂课,学生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思维方式,能自己思考问题、处理问题,真正做到主动的学习,能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同时,作为教师,我尽可能的把课改后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融通在教学中,使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有了新的质的突破和提高,真正下放权力,不摆架子,尊重学生,主动扮演引路人的角色,彻底改变过去教师唯上、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在学生提出的诸多问题里,作为教师的我,对于学生提出的个别问题,并没有做出很好的解答,只缘于自己知识水平的限制。

因此,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应当要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的同时,拓展自己的知识空间,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得到更大的提高。

1。

《做一名小科学家》教案

《做一名小科学家》教案

《做一名小科学家》教案一、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3.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和分享交流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科学家的定义与特质2.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3.实验操作与观察记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2.教学难点:实验操作技巧、数据分析方法。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科学家的定义与特质1.导入(1)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科学家吗?(2)引导学生讨论:科学家需要具备哪些特质?2.讲解科学家的定义与特质(1)科学家是专门从事科学研究的人,他们通过观察、实验、分析等方法,探索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各种现象的规律。

3.互动环节:同学们,请用你们手中的纸和笔,画出你心中的科学家形象。

第二课时: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1.导入(1)提问: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了解了科学家的定义与特质,那么科学家是如何进行探究的呢?(2)引导学生讨论: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有哪些?2.讲解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1)观察:科学家通过观察现象,发现问题,提出假设。

(2)实验:科学家设计实验,验证假设,获取数据。

(3)分析:科学家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3.互动环节:同学们,请举例说明你们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并尝试运用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来解决。

第三课时:实验操作与观察记录1.导入(1)提问: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那么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哪些方面?(2)引导学生讨论:实验操作与观察记录的重要性。

2.讲解实验操作与观察记录(1)实验操作:科学家在进行实验时,要遵循实验步骤,确保实验安全。

(2)观察记录:科学家要详细记录实验过程中的现象,以便后续分析。

3.互动环节:同学们,请分组进行实验操作,并记录实验过程中的现象。

1.导入(1)提问: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进行了实验操作与观察记录,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处理这些数据?(1)数据分析:科学家要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得出结论。

五、课堂小结2.鼓励同学们在生活中发现科学,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2、做一名小科学家

2、做一名小科学家

学习新课
3、尝试:让纸鹦鹉站在手上;
4、引导学生思考:鹦鹉为什么能站在手上不
掉下来?
5、分组实验,商量可行的办法
6、分组汇报
7、原理:将重物加在物体的底部,物体的重
心降低了,就能保持平衡。

活动二:想办法让更多的东西“站”在手指尖上。

1、提问:除了让纸鹦鹉站在手指上,你还能
让其他东西站在你的手指尖上吗?
2、学生分组活动
3、交流,发现相似之处
总结:科学是个复杂的过程,有些结论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够得出的,有些甚至到现在都没有得到准确的答案。

大家可以运用今天学的原理,让更多的物体站起来。

作业设计做第8页的小丑,回家利用废旧物体制作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三年级科学做一名小科学家优秀教案

三年级科学做一名小科学家优秀教案

《做一名小科学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探究得出让纸鹦鹉立于钢丝上的方法,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2、能找出自己的探究与科学家探究活动的相似之处。

3、能将探究的结论运用于小制作或日常生活中。

教材重点与难点:重点:感受自己的探究活动与科学家的研究活动的相似之处。

难点:找出降低重心使物体平衡的方法。

教学准备:回形针、纸鹦鹉、钢丝、白纸、画笔、剪刀等。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位朋友,它是?(出示:鹦鹉),你们知道鹦鹉平常喜欢站在哪里吗?〔学生答:树枝上,鸟笼上……〕是的,鹦鹉能站在细细的杆上,可老师带来的纸鹦鹉能站在这根铁丝上吗?指名让学生上来试一试。

〔不行〕师:这么看来,这只鹦鹉很不听话,可我们得想方法让它也能站在这细细的铁丝上或手指上。

让我们来当一回小小科学家吧!〔齐读课题:做一名小科学家〕老师给你准备了回形针,你可以用它别在鹦鹉身体的某个部位,使它能够站立,注意:不能用回形针直接把鹦鹉和铁丝别在一起。

学生试验。

展示结果。

交流:把回形针别在鹦鹉的尾部,就能使鹦鹉站立了。

二、探究鹦鹉站立的奥秘做到这里,你有什么问题吗?或者能提出什么问题?生:为什么把回形针别在鹦鹉尾部就能站立起来,而其他地方却不行?师:提的问题真不错,那就让我们像科学家一样来探究吧。

出示表格:全班交流。

师相机指导:如果猜想跟回形针有关,那么换成橡皮泥或别的东西形不行?〔事实验证是可以的。

〕如果猜想跟重物的位置有关系,那么你是别在鹦鹉的什么位置,用图标示出来,标出了支撑点和重物点。

发现了什么关系?学生说。

再次验证,师给每组准备了一些剪好的“鱼,小人,虾,香蕉〞,请你找出它的支撑点,然后用刚刚的方法加上回形针〔或其它重物〕,看能不能使其也站立在钢丝上。

2、说说大家的研究结果:重物在支撑点的下面,物体会“站起来〞。

3、通过我们认真地探究,终于发现了鹦鹉站立的奥秘。

4、请你总结我们与科学家探究过程中的相似之处。

做一名小小科学家

做一名小小科学家

做一名小小科学家科学,是一种追寻真理、探索未知的方法论。

从小就培养孩子的科学素养,不仅可以拓展他们的知识面,还能开发他们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

作为一个小小科学家,我们可以通过实践和探究,培养自己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技能。

第一部分:培养科学兴趣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对于做一名小小科学家,首先我们需要培养对科学的兴趣。

在生活中,我们可以尝试参观科技馆、自然博物馆,观察展示的科学实验和现象。

同时,还可以阅读科普读物,如科学杂志、科学故事书等,了解更多的科学知识。

这些都能激发我们的好奇心,培养对科学的浓厚兴趣。

第二部分:探索科学奥秘当我们对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后,就可以开始探索科学奥秘了。

我们可以从身边的事物入手,思考它们的原理和运作方式。

例如,可以观察水的沸腾过程,思考其中的科学原理。

此外,还可以自己设计一些简单的实验,验证一些科学假设。

通过亲自动手,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科学的本质。

第三部分:记录实验数据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需要记录实验数据。

这是科学研究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记录实验数据,我们能够得出准确可靠的结论,并对实验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

例如,在进行物体密度实验时,我们可以详细记录各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以确定它们的密度。

只有通过准确的实验数据,我们才能得出科学结论。

第四部分:分享科学成果当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科学探究后,就可以将我们的成果分享给他人了。

分享科学成果,不仅能够向他人传递科学知识,还可以激发其他人的兴趣和灵感。

我们可以通过写科学报告、举办科学展览等方式,向他人展示我们的实验成果和发现。

同时,还可以和同龄人或老师进行交流,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提升自己的科学水平。

结语:做一名小小科学家,不仅是一种学习方式,更是一种生活态度。

通过培养科学兴趣,探索科学奥秘,记录实验数据和分享科学成果,我们可以成为一名优秀的科学家。

希望每个小小科学家都能坚持探索、学习,用科学的眼光看待世界,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1.2《做一名小科学家》学习任务单

1.2《做一名小科学家》学习任务单

学习任务单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2、《做一名小科学家》设计人单位及姓名:许拥斌肥城师范附小学校:班级:姓名:一、学习指南学习达成目标1、通过探究纸鹦鹉站立的秘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2、学会归纳、总结,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学科学、用科学、做科学的科学志趣。

3、小组合作,运用探究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学习方法建议课前动手制作多种卡纸模型,比如鹦鹉,龙虾,小丑等,为课中的实验做好准备。

学习过程预告课前自主学习:一、认真读完《学习任务单》。

二、仔细阅读课本7-8页。

三、观看微视频《纸鹦鹉站立的秘密》,说说你的发现和感想。

四、完成自测题。

课堂合作学习:一、课始检测,小组展示二、任务导学,合作探究三、进阶深学,活动体验四、交流讨论,拓展延伸五、梳理困惑,畅谈收获六、总结表现,评价反馈二、学习任务课前自主学习:一、认真读清《学习任务单》中的全部内容和学习流程。

二、仔细阅读课本7-8页,完成7页中的问题,学习制作纸鹦鹉,观看视频《纸鹦鹉站立的秘密》,尝试让纸鹦鹉站立的方法。

三、完成自测题。

1、纸鹦鹉为什么能够站立?课堂合作学习:一、课始检测,小组展示提问自测题的内容,同时小组内检查各自制作的多种物品。

二、任务导学,合作探究1、结合课前观看的微视频《纸鹦鹉站立的秘密》及以上分析,以小组为单位试验并总结鹦鹉站立的秘密的原理。

①制作纸鹦鹉。

②填写活动记录三、进阶深学,活动体验1、更换多种物品再实验,观察是否能站立起来。

①组长带领组员再了解实验过程。

②准备好实验材料。

③组长协调,分工协作,完成制作。

④测试那种物品能站立起来,并记录下来。

我们小组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四、交流讨论,拓展延伸请在小组内交流讨论让多种物品站在你的指尖上的方法,并推选出最好的设计作品,准备展示。

五、梳理困惑,畅谈收获1、梳理困惑2、说说这节课你的收获。

六、总结表现,评价反馈推送下一节的任务单和微视频。

科学三年级上册教案《做一位小科学家》范文精编

科学三年级上册教案《做一位小科学家》范文精编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教案《做一位小科学家》
教学目的:
过程与方法
1.能够从“玩”中提出问题。

2.能够想办法去寻求问题的答案。

科学知识
1.找出与科学家发明创造的相似之处,认识科学是什么。

2.知道有很多办法能使物体(纸鹦鹉、三角形和拱形纸片、铅笔)保持平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树立起我们也能做科学的信心,做一位小科学家。

学习成果:预计学生能够
●初步体验探究。

●进一步认识科学是什么。

●学习用多种形式交流收集的`资料。

●体验活动有效开展,树立起做科学家的信心。

学习成果评价
概念发展
层次1:不知道科学是什么。

层次2知道科学是什么,但不能将科学家的发明创造相联系。

层次3: 找出与科学家发明创造的相似之处,认识科学是什么。

探究能力:明确科学是什么,体会做科学家的满足感。

层次1:学生不能从找平衡活动中体验探究。

层次2:学生能从平衡活动中体验探究,但不能与发明创造相系。

层次3:树立起我们也能做科学家的信心,做一位小科学家。

教学材料:三角形、拱形硬纸片,晒衣夹子若干,铅笔(削好带尖的)
或雪糕棒、一段金属丝(要柔软一点的,用手就能缠绕的)
圆规、曲别针、各种颜色的卡纸(硬纸板)、剪刀。

教学步骤: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教案《做一位小科学家》】。

样做才能成为一名小科学家呢作文

样做才能成为一名小科学家呢作文

样做才能成为一名小科学家呢作文亲爱的小伙伴们,你们好啊!今天我要和大家聊聊一个非常有趣的话题——怎样才能成为一名小科学家呢?别着急,我们一起来探讨探讨吧!我们要明确一个概念,那就是什么是科学家呢?科学家就是那些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善于探究事物本质的人。

所以,要想成为一名小科学家,我们首先要学会观察。

观察是科学的基础,只有通过观察,我们才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进行观察呢?其实,观察并不难,关键是要用心去观察。

我们可以随时随地进行观察,比如在家里、在学校、在公园等等。

我们可以观察天空中的云朵,它们是怎么变化的;我们可以观察树叶的颜色,它们在不同季节有什么变化;我们还可以观察小动物的行为,它们是怎样生活的。

只要我们用心去观察,就能发现很多有趣的现象。

接下来,我们要学会思考。

思考是科学研究的核心,只有通过思考,我们才能解决问题、提出新的观点。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进行思考呢?思考的方法有很多,比如我们可以先把问题写下来,然后再逐一分析;我们还可以和别人讨论,听听他们的看法;我们还可以通过查阅资料、上网搜索等方式来获取信息。

只要我们多动脑筋,就能找到问题的答案。

当然啦,除了观察和思考之外,我们还要学会动手实践。

因为只有通过实践,我们才能检验我们的发现是否正确。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进行实践呢?实践也有很多方法,比如我们可以做一些小实验、小制作;我们还可以参加一些科技活动、比赛等。

只要我们勇于尝试,就能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

我想说的是,成为一名小科学家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它需要我们付出很多的努力和时间。

但是,只要我们有信心、有毅力,就一定能够成功。

所以,亲爱的小伙伴们,让我们一起努力吧!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都能够成为一名优秀的小科学家!。

成为小小科学家

成为小小科学家

成为小小科学家【正文】科学是一门充满奇妙和创造力的学科,它帮助我们解开了世界的秘密,推动了人类的进步。

对于孩子们来说,成为一名小小科学家不仅可以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还能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实践能力。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如何成为一名小小科学家以及如何培养科学思维和实验技能。

首先,成为一名小小科学家,我们需要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

科学无处不在,我们可以通过观察身边的事物和现象来启发我们的好奇心。

比如,在郊游时,我们可以观察大自然的奇妙景象,思考其中的原理和规律。

此外,我们可以阅读科普书籍、参观科学博物馆等方式来深入了解科学知识,为成为小小科学家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次,培养科学思维是成为一名小小科学家的关键。

科学思维是指通过观察、提问、实验和总结来理解世界的方式。

我们可以通过多问问题、多思考问题的方法来培养科学思维。

当我们遇到一个现象或问题时,可以先思考它的原因和可能的解决方法,然后通过实验验证我们的猜想。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要注意记录实验数据和观察结果,以便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总结。

通过不断练习和实践,我们的科学思维将得到锻炼和提升。

另外,掌握一些基本的实验技能对于成为一名小小科学家也非常重要。

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它可以帮助我们验证假设、发现规律和解答问题。

在进行实验时,我们需要学会正确使用实验器材、控制变量和记录实验结果。

比如,在进行溶解实验时,我们可以准备一些溶液和试管,通过控制溶质的质量和溶剂的体积来观察溶解过程。

通过实践和积累,我们可以逐渐掌握各种实验技巧,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要成为一名小小科学家,我们还需要勇于探索和创新。

科学的道路上充满了未知和挑战,只有积极主动地寻找问题,勇于尝试新方法,才能取得新的发现和突破。

当我们遇到困难时,不要轻易放弃,而是要坚持不懈地思考和实践,相信自己一定能够找到答案。

总之,成为一名小小科学家需要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培养科学思维和实验技能,勇于探索和创新。

二年级学生长大想当一名科学家作文

二年级学生长大想当一名科学家作文

二年级学生长大想当一名科学家作文全文共9篇示例,供读者参考二年级学生长大想当一名科学家作文篇1【小小科学家的梦想】你们好,我是一名正在上小学二年级的学生。

我叫小力,今年8岁了。

你们猜猜我长大后想当什么?我想当一名科学家!为什么我想当科学家呢?这其实说来话长。

从小的时候,我就特别好奇周围的一切事物。

我总是喜欢问"这是什么?那是怎么回事?"之类的问题。

妈妈说,我就像个小小的问号,到处探索各种未解之谜。

大家都知道,科学家就是探索未知事物的人。

他们用科学的方法,通过实验和研究来发现新的知识。

这不正和我很投缘吗?我记得有一次,妈妈给我讲了牛顿被苹果砸中头后,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故事。

我当时就被深深吸引了,觉得太神奇了!一个小小的苹果,竟然让人发现了如此重大的科学定律,真是不可思议啊!从那以后,我就痴迷上了科学,无论是物理、化学,还是生物、天文,我对所有的科学知识都充满了极大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放学后,我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看科学类的书籍和纪录片,里面介绍了许多有趣的科学原理和发明创造。

有时候,我会尝试动手做一些简单的科学实验。

虽然做的都是一些非常基础的小实验,但对我来说,那就是在亲自探索科学的乐趣所在。

你们猜怎么着,我家里甚至还有个小小的"实验室"哦!其实就是妈妈在阳台上给我特意留出了一个小角落,让我可以自己动手做实验。

这里有塑料容器、烧杯、显微镜等一些简单的器材,虽然看起来很简陋,但对我来说那就是科学殿堂啊!在这里,我完成过太多神奇有趣的实验了。

比如用胶水和硼砂做不可思议的黏液;比如用小苏打和醋做肥皂泡泡;比如用马铃薯和铜钱做了个小小的电池...每次实验成功后,我就会激动得手舞足蹈,高兴极了!我相信,科学是人类进步和文明发展的基石。

如果没有伟大的科学家们的探索和付出,我们就不可能拥有如今这么美好的生活。

所以,当了科学家,就等于为人类的进步做出了贡献,这是多么光荣和有意义的事情啊!长大后,我一定要成为一名出色的科学家。

一年级科学《做一位小科学家》教案

一年级科学《做一位小科学家》教案

《做一位小科学家》教案
[学习目标]
1、能够从“玩”中提出问题。

会提问题。

2、找出与科学家发明创造的相似之处,认识科学是什么。

3、树立起我们也能做科学的信心,立志做一位小科学家。

[教学准备] (学生)自带各种玩具;(老师)发明家的故事。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课
1、读一读爱迪生发明电灯的故事,找出与自己吹泡泡时的相似之处。

用简单的文字记录下来。

2、教师讲述青霉素的发现和滤毒罐的发明的故事
3、玩玩具,提问题,进一步理解科学是什么。

4、学生玩玩具。

5、指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将玩上升到有意义的科学活动。

(1)把学生分为四人一组,一边玩玩具,一边提问题。

(要从身边的事物说起,还要有价值,适合于探究。

)
(2)每组选出一个小组长进行记录。

(3)在全班说一说,比一比谁的问题提得好。

三、总结
同学们每人都提出这么多的问题,这些问题都是我们身边经常遇到的,使我们懂得了:科学就在我们身边,只要养成多动脑,勤动手的好习惯,你就会发现自己想的事做得事里就会有科学。

原来科学离我们这么近。

从小想当一名科学家作文

从小想当一名科学家作文

我想当科学家
当一位为祖国、为人民、为社会做出贡献的科学家,一直是我儿时的梦寐以求的想法。

科学家,是一个发现与探索、发明的职业,但是,想当上科学家,也不是容易的,因为有个名人说过:“科学的未来,只能属于勤奋又谦虚的年轻一代。


我知道,每一位伟大的科学家都是经过努力,克服各种困难才发明或发现了某个东西,而且发明的每个东西都会让科学界引起轰动。

比如爱迪生发明电灯,他开始没有成功,他失败了几百次甚至上千次。

但是他坚定的信念没有让他放弃,经过努力最后终于成功了。

所以我要坚定自己的理想,并为之奋斗。

我不仅要坚定理想,还要勇于担当。

作为小学生,我应该把努力学习作为自己最大的职责,把枯燥乏味的学习生活当做成长道路上最大的磨砺,勇于担当起时代所赋予我的职责。

长大以后,积极担当起家庭、社会、时代所赋予我的责任。

以求为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自己,把祖国建设的更加繁荣富强,让一些国家对中国不敢小觑。

正如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所说:“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因此,我作为新时期的小学生,就应该坚定理想,勇于担当。

早日成为有知识、有品德、有理想、有担当、有作为的新一代建设者和接班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做一位小科学家A 案教学资源开发本课是苏教版《科学》教材三年级上册《我们都是科学家》单元的第2课。

本课的教学活动主要引导学生从身边的问题入手进行观察研究,培养学生对科学探究的浓厚兴趣。

本课的教学内容分为以下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指导学生进行“让鹦鹉站起来”的科学探究活动。

首先让学生观察“站”着的鹦鹉,启发他们提出问题。

接着让学生自己想办法让鹦鹉“站”起来。

然后又设法让其他形状的一些物体“站”在手指尖上,最后引导学生思考,从刚才的活动中归纳出规律来。

科学不仅仅是了解一些现成的知识,还包括探究科学的过程和方法,因此这部分的重点就是要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真切地经历科学研究的过程,体会到作为一名小科学家的快乐和成就,感受科学的真谛所在。

第二部分,是引导学生比较自己的让鹦鹉“站”起来的过程和琴纳发现牛痘可以预防天花的过程有什么相似的地方。

通过收集科学家研究的资料把比较的范围从琴纳进一步扩大到更多的科学家的研究活动中,使学生更深刻地感受到科学的本质,了解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在材料准备方面既要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材料,保证活动的顺利开展,又要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民主、宽松、和谐、融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亲近科学的同时,也能喜欢上我们的科学课。

本课的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能够根据鹦鹉“站”起来的现象提出问题;●能完整地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

知识与技能●找出自己使鹦鹉站起来的活动与科学家的探究活动的相似之处;●认识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学生提问题的意识;●树立起我们也能做科学的信心。

教学过程设计一、教学导入1、谈话:上一节课我们已经了解了什么是科学,知道科学就在我们的身边,就算是平时我们玩的一个普通的游戏,也许也蕴含着科学秘密。

只要我们平时仔细观察,从探究身边的问题入手,就可以进入科学的世界,成为一位小科学家。

你愿意来研究科学问题吗?【评析】现代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无数的教育者也都在实践中认识了这点。

这里通过激励性的语言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正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很快的融入到教学情境之中,顺利的进入角色。

二、指导学生进行“让鹦鹉站起来”的科学探究活动(一)指导学生观察并启发他们提出问题1、出示一个大号的纸制鹦鹉,谈话:这是老师课前用纸做的鹦鹉,你们见过真正的鹦鹉吗?你觉得养的鹦鹉最喜欢呆在哪里?那么我做的鹦鹉是否可以也比较听话的站在竹竿上呢?2、演示鹦鹉站起来,并用手指推一推,让它摇晃摇晃,便于学生观察。

3、提问:同学们,看了这样一个鹦鹉,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呢?请大家分组讨论一下,把你们想到的问题记录在活动记录上。

4、学生讨论交流。

5、教师小结。

(主要通过表扬鼓励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说明】这是科学课的首次记录,对于一个普通的三年级学生来说,采用文字记录的方式还有些难度。

因此,在教学中只要求学生用简单的词语记录就可以了。

特别要注意的是这里的记录只是一种方式,最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仔细观察发现问题。

(二)指导学生自己想办法让鹦鹉“站”起来1、谈话:刚才同学们最想知道的问题就是鹦鹉为什么可以站起来?下面我们就自己来试一试,想办法先让自己的鹦鹉站起来,再来思考它为什么可以站起来,好吗?2、介绍器材和制作方法,并提出要求:在制作的时候要把自己的方法记录在活动记录上。

3、学生分组制作。

(教师巡视,要注意引导学生在制作的时候要尝试把回形针别在不同的地方,进行比较)4、提问:你们小组的鹦鹉站起来了吗?你们是怎样让它站起来的?5、交流汇报。

(三)指导学生设法让其他形状的一些物体“站”在手指尖上1、出示各种形状的卡纸,橡皮头铅笔和铁丝等物体,谈话:刚才大家都已经成功的让鹦鹉站了起来,现在我这里还有许多不同形状的东西,你可以想办法让它们站在手指尖上吗?2、学生分组进行制作活动。

3、汇报展示。

4、教师小结。

【评析】这里我们要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东西进行尝试,让他们在自主研究的过程中去发现规律。

事实上,通过让鹦鹉站起来的活动学生已经有了初步的发现,也许还不够成熟,还不够清晰。

这里通过大量的活动让他们去寻求共同的现象,总结归纳出这些物体之所以不会倒的规律。

(四)引导学生思考,交流自己的科学发现1、谈话:刚才大家的表现十分出色,在大家的努力下,很多东西都站了起来。

可是你们想过没有鹦鹉为什么可以站起来?这些形状的物体为什么可以站起来?铅笔为什么也可以站起来,而且还不倒?2、提问:通过上面的很多,你有什么发现吗?3、学生讨论交流。

4、总结很多情况。

【评析】三年级的学生注意力是很容易转移的,在科学学习中,有趣的活动有时也是一把双刃剑,它往往牵着学生的鼻子走,使学生沉浸在玩乐中忘记了研究的初衷。

让学生交流自己的发现一方面是使模糊认识清晰化,感性认识理性化,另一方面是为了给学生一个表达喜悦心情的机会。

使他们充分享受到成功的乐趣。

也许这将是今后他们从事科学探究活动的不竭动力!三、引导学生比较自己的让鹦鹉“站”起来的过程和琴纳发现牛痘可以预防天花的过程有什么相似的地方1、提问:你们还记得琴纳发现牛痘可以预防天花的过程是怎样的吗?2、学生回答。

3、组织学生讨论:我们让鹦鹉“站”起来的过程和琴纳发现牛痘可以预防天花的过程有什么相似的地方。

4、组织学生做好记录:把你认为在活动过程中你和爱迪生相似的地方记录下来。

5、汇报交流。

6、总结:我们让鹦鹉“站”起来的过程和琴纳发现牛痘可以预防天花的过程都是从身边的现象入手,提出问题,并想办法解决问题的过程。

所以我们也是在进行科学研究。

大家都成功地让鹦鹉扎了起来,说明大家已经成功地完成了自己的第一个科学探究活动。

祝贺你们,小科学家们!7、布置课后调查:课后请大家回去收集自己最喜欢的科学家的资料,向大家展示他有什么研究成果?他是如何开展研究的。

【评析】引导学生在比较中理解科学研究的过程与方法,突出了“问题的产生——解决问题——得出结论”的过程,使学生建立“科学就是这样的”这种认识,有意识地让学生把平淡无奇的生活中的个人经历与看似神秘深奥的科学探究联系起来,一方面让学生感觉到其实科学就在我们身边,它无所不在;另一方面让学生深深的体会到做一个小科学家其实并不难,自己也可以成为一位小科学家。

四、总结全课1、提问:过去你一定有过很多的问题,你的这些问题都能寻找到答案吗?2、学生交流。

3、启发学生思考:既然我们有很多问题一时很难解决的,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应该怎么办呢?4、学生讨论。

5、谈话:要相信等今后我们学到的知识越来越多,本领越来越强的时候,就什么样的问题都不会害怕了。

科学课就是要带领大家学会更多的知识、更多的本领。

希望大家以后一定要多观察周围的事物,多提问题,只有这样才是一位合格的小科学家。

教学片断赏析指导学生自己想办法让鹦鹉“站”起来的教学片断师:刚才大家都觉得最想知道的问题就是鹦鹉为什么可以站起来?下面我们就自己来试一试,想办法先让自己的鹦鹉站起来,再来思考它为什么可以站起来,好吗?生:好。

(师介绍器材和制作方法)师:好,材料就是这么多,大家都可以按照提示开始制作了,在制作的时候别忘了把自己的方法记录在活动记录上。

(学生开始制作,教师巡视)师:你们小组的鹦鹉站起来了吗?你们是怎样让它站起来的?生:我是把回形针别在鹦鹉下面的。

生:我们也是这样的。

师:为什么你们都是这样做的呢?你们一开始就是这样做的吗?生:我们开始的时候把回形针夹在鹦鹉的头部,结果一下子就摔下来了。

生:我们还把回形针别在了鹦鹉的身上,发现也是不能站起来的。

师:哦,原来大家都是像科学做实验一样经过了一次次试验才取得了成功的啊。

……【片断评析】我们经常说过程比结果更重要,但是这样的活动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往往都关注的是结果,以是否成功作为评判活动的重要标准。

我们引导学生回顾自己的研究过程看似多余的,因为要发现的答案已经知道了,又何必多此一举呢?其实不然,我们认为学生经历的过程,恐怕仅仅是时间意义上的,科学意义上的过程还需要我们引导他们在讨论反思的过程中来实现。

(万云立陆永德)B 案教学资源开发本课主要引导学生经历科学研究的过程,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

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和琴纳发现牛痘可以预防天花的科学过程,我们这样处理教材:首先创设问题情景,研究三只鹦鹉为什么有的可以站起来?有的不行?指导学生让自己做的鹦鹉站起来。

接着指导学生比较自己的让鹦鹉“站”起来的过程和琴纳发现牛痘可以预防天花的过程有什么相似的地方。

最后安排学生进行一个竞赛,看谁能利用吸管、牙签制作一个小人让他站在一条线上。

(完成的奖励一份科学家的故事)为了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教师在课前要制作好三个大号的鹦鹉,它的重心要分别位于上中下三个部分,配重的物体要有明显的标识,便于学生分析研究。

学生自制纸鹦鹉的材料要做到人手一份,以便他们都能实实在在地经历科学研究的过程。

本课的教学目标如下:过程和方法●能够根据现象提出问题;●能完整地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

知识和技能●找出自己使鹦鹉站起来的活动与科学家的探究活动的相似之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学生提问题的意识;●树立起我们也能做科学的信心。

教学过程设计一、研究纸鹦鹉,让纸鹦鹉站起来1、谈话:同学们,你们愿意成为一位小科学家来研究科学问题吗?2、(出示三只鹦鹉,创设提出问题的情景),谈话:这是什么?鹦鹉是很聪明的鸟,会学人说话,现在我们就让它们站到竹竿上和我们一起来上课。

谁来把它们放上去?3、请三位学生上前摆放。

(如果下面的学生有不服气的,不妨也请他尝试一下)【说明】这里安排学生上来摆放,结果有两位同学是怎么也无法完成任务的。

出乎意料的现象,就可以吸引学生注意,自然地引导他们提出问题。

4、谈话:看到这个现象,你有什么问题吗?5、讨论交流。

6、谈话:是啊,三只鹦鹉为什么有的可以站起来,有的却不行呢?它们一样吗?7、指导学生研究三只鹦鹉,找出可能的原因。

8、谈话:是不是真的下面重了就可以让鹦鹉站起来呢?下面我们就自己来做一个纸鹦鹉让他站起来,好吗?9、学生进行制作活动。

10、学生作品展示。

11、提问:通过制作,现在你知道怎样才能让纸鹦鹉站起来了吗?12、学生回答。

13、教师小结活动情况。

【评析】我们这里的教学活动完全注意参照琴纳的研究过程来设计的。

一方面这确实出于本课学习的需要,这样的活动最经济有效;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为了让学生在仔细观察,亲自动手的过程中感受成功的乐趣,初步感知科学研究的方法。

二、指导学生比较自己的让鹦鹉“站”起来的过程和琴纳发现牛痘可以预防天花的过程有什么相似的地方1、提问:琴纳是怎样发现牛痘可以预防天花的?2、组织学生讨论。

3、提问:我们让鹦鹉“站”起来的过程和琴纳发现牛痘可以预防天花的过程有什么相似的地方?4、学生讨论,把讨论结果记在书后的活动记录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