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工艺学说课教案
机械制造工艺学教案
机械制造工艺学教案引言:机械制造工艺学是机械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主要以机械制造工艺技术为基础,系统地介绍了机械制造工艺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本教案设计旨在为机械制造工艺学的教学提供一个框架,以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工艺学的重要性和应用场景,培养学生解决工艺问题的能力。
一、教学目标1. 使学生了解机械制造工艺学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2. 使学生熟悉机械制造工艺学的分类和基本原理;3. 培养学生运用工艺学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4.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机械制造工艺学的概念和发展历程a. 工艺学的定义和作用b. 机械制造工艺学的发展历程和意义c. 工艺学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关系2. 机械制造工艺学的分类a. 材料成型工艺b. 加工工艺c. 焊接与连接工艺d. 表面处理工艺e. 装配工艺3. 机械制造工艺学的基本原理a. 材料的物理性能与结构特点b. 材料的加工性与工艺要求c. 工艺参数及其对成品质量的影响d. 制造工艺过程的原理和规范三、教学方法1. 理论授课结合实例演示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理论知识的讲解,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和演示展示,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动力,增加他们对工艺学的实际应用的认识和理解。
2. 实验教学配备相应实验设备,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操作,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提高他们对工艺学方法和原理的理解和应用。
3. 小组合作学习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设计一系列小组合作学习的任务或项目,让学生通过合作完成任务或项目,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创新能力。
四、教学资源1. 教科书及参考书籍根据教学内容的设置和要求,选择适当的教材和参考书籍,供学生学习和参考。
2. 多媒体教学设备利用多媒体教室或学校的多媒体设备,通过图片、音频和视频等方式,进行教学内容的展示和演示。
3. 实验设备和材料提供实验所需的设备和材料,以供学生进行实验操作。
五、教学评估1. 课堂小测验在每个章节的学习之后,进行简要的小测验,以检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机械制造工艺学教案
机械制造工艺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了解机械制造工艺学的概念、作用和内容;(2)掌握常用的机械加工方法及其特点;(3)熟悉制造工艺过程的规划和组织;(4)理解机械制造工艺规程的制定和执行。
2. 能力目标:(1)能够分析机械加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2)能够制定合理的工艺方案;(3)能够编制简单的工艺规程;(4)能够对机械制造工艺过程进行优化。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2)增强学生对机械制造工艺学的兴趣和热情;(3)培养学生关注实际问题的习惯,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机械制造工艺学的概念与作用2. 机械加工方法及其特点3. 制造工艺过程的规划与组织4. 机械制造工艺规程的制定与执行5. 机械加工质量的检验与控制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3. 讨论法:分组讨论,促进学生互动和交流;4. 实践操作法:引导学生参与实践活动,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材:机械制造工艺学教材;2. 课件:制作教学课件,辅助讲解和展示;3. 案例材料:收集相关的实际案例;4. 实践场地和设备:安排实践操作场地和必要的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介绍机械制造工艺学的概念和作用;2. 讲解基本概念:讲解机械加工方法及其特点;3.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制造工艺过程的规划和组织;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5. 知识拓展:介绍机械制造工艺规程的制定和执行;7. 布置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8. 实践操作:安排学生到实践场地进行操作练习,巩固理论知识。
10. 教学反思:针对教学过程中的不足,进行反思和改进。
六、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评价:对学生出勤、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占总评的30%。
2. 考试成绩评价:对学生理论知识掌握和实际操作能力进行测试,占总评的70%。
《机械制造工艺学》说课稿ppt
《机械制造工艺学》 说课稿
• • • • • • • •
共分七个方面: 一、课 程 定 位 与 目 标 二、课 程 资 源 三、课 程 内 容 四、教 学 过 程 五、教 学 方 法 六、课 程 考 核 与 反 馈 七、课 程 特 色
一、课 程 定 位 与 目 标
• (一)课程定位 • 本课程是数控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专业技能领域课程。 • 1、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机械制造的基本理论和 工艺规程的编制,对工艺问题能进行分析和提出改进措施, 掌握零件加工和机器装配结构工艺性的原则,设计的产品 具有良好的结构工艺性,掌握保证机器装配精度的方法, 掌握机床夹具的设计原理和方法,具有设计机床夹具的初 步能力,具有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工艺问题的能力,提出 保证质量,提高劳动效率,降低成本的工艺途径。
六、考 核 与 反 馈
• (一)考 核 • 学习态度10%、作业20%、参观实习10%、 理论考核60% • (二)反 馈 • 促进教学,建立多途径、多级别的反馈系 统。 • 1、不同对象:学生直接反馈、小组反馈、 班级反馈、辅导员反馈。 • 2、不同途径:对话、问卷、网络等。
《机械制造工艺学》教学教案(全)
章节名称:绪论教学目标:1. 使学生了解机械制造工艺学的概念、内容及其在机械工程领域的重要性。
2. 使学生了解机械制造工艺学的发展历程和趋势。
3. 使学生掌握机械制造工艺学的基本研究方法。
教学内容:1. 机械制造工艺学的概念及其内涵。
2. 机械制造工艺学的发展历程和趋势。
3. 机械制造工艺学的研究方法。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机械制造工艺学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2. 讲解:详细讲解机械制造工艺学的概念、内容及其在机械工程领域的重要性。
3. 讨论:组织学生讨论机械制造工艺学的发展历程和趋势。
4. 总结:总结机械制造工艺学的研究方法,强调其在机械制造领域的应用。
教学资源:1. 教材:《机械制造工艺学》。
2. 课件:机械制造工艺学的概念、发展历程和趋势、研究方法等。
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机械制造工艺学概念的理解。
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机械制造工艺学的发展历程和趋势、研究方法的掌握。
章节名称:机械制造过程及其分类教学目标:1. 使学生了解机械制造过程的定义、组成及其分类。
2. 使学生掌握各种机械制造过程的特点和应用。
教学内容:1. 机械制造过程的定义、组成。
2. 机械制造过程的分类:铸造、锻造、焊接、热处理、表面处理等。
3. 各种机械制造过程的特点和应用。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机械制造过程的定义和组成。
2. 讲解:详细讲解机械制造过程的定义、组成及其分类。
3. 讨论:组织学生讨论各种机械制造过程的特点和应用。
4. 总结:总结各种机械制造过程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和重要性。
教学资源:1. 教材:《机械制造工艺学》。
2. 课件:机械制造过程的定义、组成、分类及其特点等。
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机械制造过程的定义和组成的理解。
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各种机械制造过程的特点和应用的掌握。
《机械制造工艺学》教学教案(三)章节名称:机械制造工艺过程规划与管理教学目标:1. 使学生了解机械制造工艺过程规划与管理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机械制造工艺学教案
机械制造工艺学教案第1次课(绪论、第一章加工精度分析1、1、加工精度概述)一、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机械制造的基本理论与工艺规程的编制,对工艺问题能进行分析与提出改进措施。
2、掌握零件加工与机器装配结构工艺性的原则,设计的产品具有良好的结构工艺性。
3、掌握保证机器装配精度的方法。
4、掌握机床夹具的设计原理与方法,具有设计机床夹具的初步能力。
5、具有综合分析与解决实际工艺问题的能力,提出保证质量,提高劳动效率,降低成本的工艺途径。
二、教学内容纲要1、绪论(机械制造工艺的概念、学习的目的、特点、内容、发展方向)2、加工精度包括尺寸精度、形状精度、相互位置精度,各种精度的获得方法三、重点、难点各种加工精度的获得方法四、教学方法,实施步骤根据本章课的内容特点,运用启发式、案例分析式教学方法讲授本绪论课程内容。
五、时间分配(2学时)本次课共两学时,其中绪论占一学时六、布置思考题1、了解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2、针对我国的机械制造业现状,指出我国机械制造业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3、您认为应该采取哪些具体的措施与方略来改变这种现状,使我国的机械制造行业处于世界的前列?4、尺寸精度、形状精度、相互位置精度相比较,那种要求更高些?第二次课(第一章、加工精度1、2、几何及原理误差、1、3受力变形)一、教学目的与要求使学生能够更清晰地明白在机械制造当中存在的构件受力变形的实际问题,在以后的机械制造分析中能够从力学受力变形的角度来思考问题。
二、教学内容纲要1、工艺系统几何误差及原理误差2、工艺系统的刚度3、受力变形对加工精度的影响4、机床刚度的测定,接触刚度,5、减少受力变形的措施;三、重点、难点1、工艺系统几何误差及原理误差2、工艺系统受力变形对加工精度的影响,四、教学方法,实施步骤根据本章课的内容特点,运用讲解式、问题探究式教学方法讲授本课程内容。
五、时间分配(3学时)1、工艺系统几何误差及原理误差(25分)2、工艺系统的刚度及测定(45分)3、受力变形对加工精度的影响(35分)4、接触刚度,减少受力变形的措施;(30分)六、布置思考题1、查阅相关的资料,思考与比较普通机床与数控机床在工作的时候,哪个系统受力的影响更大些?2、几何误差与原理误差的区别?以车床为例说明机床的几何误差对零件的加工精度有何影响?第3次课(第一章、加工精度1、4受热变形1、5内应力变形)一、教学目的与要求能够系统地掌握工艺系统的热变形的相关知识与内容,同时能够熟练的掌握误差测量及起计算、二、教学内容纲要1、、工艺系统的热变形:(1)工艺系统的热源,(2)工艺系统的温升及其计算公式,(3)机床的热变形对工件的影响,(4)工件遇刀具的热变形,(5)工艺系统热变形的对策;2、、残余应力引起的变形;三、重点、难点、工艺系统的热变形:四、教学方法,实施步骤本此课可以采用黑板教学的方法与多媒体的教学方法两种手段,根据具体内容采用启发式与讲解式、引导式与提问式教学方法。
机械制造工艺学说课教案
工艺尺寸链教学内容一、引入新课导入语:我们前面学习了零件的机械加工方法及工艺,在实际加工中,常常遇到定位基准与设计基准不重合、测量基准与设计基准不重合,这时再用简单的计算就难解决问题了,那么用什么方法能解决呢?今天要学习的工艺尺寸链就能帮我们这个忙。
在零件的加工和机器的装配过程中,总有一些相互关联的尺寸问题,这些尺寸问题彼此之间有着一定的内在联系,往往一个尺寸的变化会引起其它尺寸的变化,或是一个尺寸的获得要靠其它一些尺寸来保证,尺寸链理论是解决机械制造中相关的尺寸问题的有效手段。
本节介绍尺寸链的基本概念以及用尺寸链计算工艺尺寸的基本问题。
二、讲授新课尺寸链的基本概念1、工艺尺寸链的定义及基本术语加工下图所示零件,零件图上标注的设计尺寸为A1和A0。
当用零件的面1来定加工面2,得尺寸A1,仍以面1定位加工面3,保证尺寸A2,于是A1、A2和A0就形成了一个封闭的图形。
这种由相互联系的尺寸按一定顺序首尾相接排列成的尺寸封闭图形就称为尺寸链。
由单个零件在工艺过程中的有关工艺尺寸所组成的尺寸链,称为工艺尺寸链。
2、工艺尺寸链的组成我们把组成工艺尺寸链的各个尺寸称为尺寸链的环。
这些环可分为封闭环和组成环。
(1)封闭环:尺寸链中最终间接获得或间接保证精度的那个环。
每个尺寸链中必有一个,且只有一个封闭环。
(2)组成环:除封闭环以外的其他环都称为组成环。
组成环又分为增环和减环。
(i)增环(A i):若其他组成环不变,某组成环的变动引起封闭环随之同向变动,则该环为增环。
(ii )减环(A j ):若其他组成环不变,某组成环的变动引起封闭环随之异向变动,则该环为减环。
工艺尺寸链一般都用工艺尺寸链图表示。
建立工艺尺寸链时,应首先对工艺过程和工艺尺寸进行分析,确定间接保证精度的尺寸,并将其定为封闭环,然后再从封闭环出发,按照零件表面尺寸间的联系,用首尾相接的单向箭头顺序表示各组成环,这种尺寸图就是尺寸链图。
3、工艺尺寸链的特性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工艺尺寸链的主要特性是封闭性和关联性。
《机械制造工艺》说课
任务:轴类零件工艺规程的模仿编写 实训目的:
• 掌握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制定、加工精度、加工表面质量基本知识。 • 掌握识读轴类零件的技术要求的方法。 • 能够正确使用机械加工工艺标准手册。 • 初步了解机械零件加工工艺规程的编制,模拟编制规程。
任务实训步骤:
1. 下发任务书,明确任务内容 2. 结合零件图,展开技术参数分析
2、课程的目的与任务 本课程目的是通过机械加工工艺理论和典型零件 加工工艺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机械加工工艺的基本理 论知识,熟悉制定工艺规程的原则,步骤和方法。使 学生具有制定零件加工工艺规程的能力和分析解决一 般工艺问题的能力。
3、本课程与其他课程及工作岗位的联系
机械加工技术
工艺编制岗位
机械零件加工岗位 职业能力核心课程
前期社会调研
课程内容设置依据
岗
专 业 岗 位 群
位 典 型 工 作 任
岗 位 能 力 要 求
务
国
职
家
学
业
职
情
教
业
分
育
标
析
规
准
律
3.2 课程结构:
机床与夹具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 机械加工精度及表面质量控制
装配工艺基础 数控加工工艺 机械制造技术的新发展
典型零件加工工艺
3.3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时分配
五 课程建设
课程特色 岗位技能为导向,教学内容模块化注重工学结 合,突出实践性教学教、学、做一体化,校企 共建 改革思路 1、专业技能模块化:重点培养车工、铣工、工 艺编制员、质量检测员
2、建立校内机械加工实训室,在实训室完成一体 化教学。本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较强的应用 性课程,在教学内容组织上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 性。如果没有实践教学条件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只 能是一句空话。因此机加工实践基地的建设迫在眉 睫,刻不容缓。 3、师资力量的培养突出实用性。 注重工程实际问 题的可实现性,注重教师的理论实践的综合培养。 4、教材建设:开发一套体现人才培养模式,适合 本专业特色的教材。
机械制造工艺学教案
机械制造工艺学教案第一章:机械制造工艺学概述教学目标:1. 了解机械制造工艺学的定义、作用和内容。
2. 掌握机械制造工艺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 了解机械制造工艺学的发展趋势。
教学内容:1. 机械制造工艺学的定义和作用。
2. 机械制造工艺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 机械制造工艺学的发展趋势。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机械制造工艺学的定义、作用和内容。
2. 讨论法:讨论机械制造工艺学的原理和方法。
3. 案例分析法:分析机械制造工艺学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教学资源:1. 教材:机械制造工艺学。
2. 课件:机械制造工艺学的概述。
3. 案例:机械制造工艺学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案例。
教学评价:1. 课堂讨论:评估学生对机械制造工艺学原理和方法的理解。
2. 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机械制造工艺学概述的掌握程度。
第二章:机械制造工艺过程及工艺参数教学目标:1. 了解机械制造工艺过程的定义和分类。
2. 掌握机械制造工艺参数的确定方法。
3. 了解机械制造工艺过程的质量控制。
教学内容:1. 机械制造工艺过程的定义和分类。
2. 机械制造工艺参数的确定方法。
3. 机械制造工艺过程的质量控制。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机械制造工艺过程的定义和分类。
2. 案例分析法:分析机械制造工艺参数的确定方法。
3. 小组讨论法:讨论机械制造工艺过程的质量控制措施。
教学资源:1. 教材:机械制造工艺学。
2. 课件:机械制造工艺过程及工艺参数。
3. 案例:机械制造工艺参数确定和质量控制的实际案例。
教学评价:1. 课堂讨论:评估学生对机械制造工艺过程的理解。
2. 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机械制造工艺参数确定和质量控制的掌握程度。
第三章:机械制造工艺规划与设计教学目标:1. 了解机械制造工艺规划与设计的意义和内容。
2. 掌握机械制造工艺规划与设计的方法和步骤。
3. 了解机械制造工艺规划与设计的应用实例。
教学内容:1. 机械制造工艺规划与设计的意义和内容。
机械制造工艺学教案
机械制造工艺学教案一、课程简介1.1 课程背景机械制造工艺学是机械工程领域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机械制造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提高学生在实际工程实践中的制造能力和创新能力。
1.2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机械制造工艺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掌握常用机械加工工艺及设备,能够合理选择和使用材料,具备一定的工艺设计和工艺计算能力,为从事机械设计和制造工作打下基础。
1.3 教学内容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机械制造工艺的基本概念、工艺过程及其规划,金属的切削加工性,机械加工方法,工艺过程设计,工艺参数计算,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的提高,绿色制造和智能制造等。
二、教学方法2.1 授课方式采用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实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2.2 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教材、实验设备等教学资源,进行生动、形象的教学。
2.3 学生参与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出问题,分享经验,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教学安排3.1 学时安排本课程共计32 学时,其中理论教学24 学时,实验实践8 学时。
3.2 教学进度第一周:课程简介、机械制造工艺的基本概念第二周:工艺过程及其规划第三周:金属的切削加工性第四周:机械加工方法第五周:工艺过程设计第六周:工艺参数计算第七周: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的提高第八周:绿色制造和智能制造四、教学评价4.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实验报告等,占总评的30%。
4.2 期末考试期末考试采用闭卷考试方式,内容包括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占总评的70%。
五、教学资源5.1 教材《机械制造工艺学》,作者:张某某5.2 实验设备车床、铣床、磨床等机械加工设备。
5.3 多媒体课件利用PowerPoint、CAD 等软件制作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六、教学活动6.1 课堂讨论在讲解每个章节后,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分享学习心得,讨论重点问题,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机械制造工艺学》教学教案(全)
《机械制造工艺学》教学教案(一)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机械制造工艺学的基本概念、内容及其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
2. 使学生掌握机械制造工艺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具备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对机械制造工艺学的兴趣,提高其创新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机械制造工艺学的概念及其发展历程。
2. 机械制造工艺学的基本内容:工艺过程、工艺参数、工艺方法等。
3. 机械制造工艺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实例。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 利用案例分析法,分析机械制造工艺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3. 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案、教材、课件等教学资源。
2. 计算机、投影仪等教学设备。
3. 相关工程案例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介绍机械制造工艺学的概念及其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基本概念:讲解机械制造工艺学的定义、发展历程、基本内容等。
3. 分析实际案例:分析机械制造工艺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实例,让学生了解其应用价值。
4. 小组讨论:让学生针对案例进行分析,提出解决方案,培养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5. 总结与反思: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思考机械制造工艺学在工程实践中的重要性。
《机械制造工艺学》教学教案(二)二、教学内容:1. 机械制造工艺的基本原理:工艺过程、工艺参数、工艺方法等。
2. 机械制造工艺的制定与优化:工艺规程、工艺卡片、工艺数据库等。
3. 机械制造工艺的实施与控制:生产过程、质量控制、生产效率等。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基本原理、方法及其应用。
2. 利用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讨论,提高课堂氛围。
3. 利用仿真软件,演示机械制造工艺的实施与控制过程。
四、教学准备:1. 教案、教材、课件等教学资源。
2. 计算机、投影仪等教学设备。
3. 相关仿真软件。
4. 实际生产案例资料。
《机械制造工艺学》教学教案(全)
《机械制造工艺学》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机械制造工艺学的概念、目的和意义。
2. 掌握机械制造工艺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工艺过程。
3. 了解机械制造工艺学的应用领域和发展趋势。
教学内容:1. 机械制造工艺学的概念、目的和意义。
2. 机械制造工艺学的基本原理。
3. 机械制造工艺学的基本工艺过程。
4. 机械制造工艺学的应用领域和发展趋势。
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机械制造工艺学的概念和目的。
2. 讲解:详细讲解机械制造工艺学的概念、目的和意义,以及基本原理和基本工艺过程。
3. 案例分析:分析机械制造工艺学在实际应用中的例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内容。
4. 总结:总结机械制造工艺学的应用领域和发展趋势,让学生了解其重要性。
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机械制造工艺学概念和目的的理解。
2. 案例分析:评估学生在实际应用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机械制造工艺学》教学教案(二)教学目标:1. 掌握机械制造工艺学的工艺参数选择和工艺方案设计。
2. 了解机械制造工艺学的工艺过程控制和生产效率提高。
3. 掌握机械制造工艺学的工艺设备选择和工艺参数调整。
教学内容:1. 机械制造工艺学的工艺参数选择和工艺方案设计。
2. 机械制造工艺学的工艺过程控制和生产效率提高。
3. 机械制造工艺学的工艺设备选择和工艺参数调整。
教学步骤:1. 复习:复习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自然过渡到本节课的学习。
2. 讲解:详细讲解机械制造工艺学的工艺参数选择和工艺方案设计,以及工艺过程控制和生产效率提高的方法。
3. 互动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对工艺设备选择和工艺参数调整的理解和经验。
4.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工艺设备选择和工艺参数调整的重要性。
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工艺参数选择和工艺方案设计的理解。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互动讨论中的表达和协作能力。
《机械制造工艺学》教学教案(三)教学目标:1. 了解机械制造工艺学的工艺质量控制和产品质量改进。
机械制造工艺学教案
机械制造工艺学教案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类型:专业核心课课程学时:_____学时课程学分:_____学分授课对象:_____专业学生二、课程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机械制造工艺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备制定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和装配工艺规程的能力,能够分析和解决机械制造过程中的工艺问题,为今后从事机械制造领域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具体目标包括:1、知识目标掌握机械制造工艺过程的基本概念、组成和特点。
熟悉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定原则、步骤和方法。
了解毛坯的选择原则和方法,以及机械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的影响因素和控制方法。
掌握装配工艺规程的制定原则和方法,以及装配尺寸链的计算和分析。
2、能力目标能够根据零件的技术要求,合理选择毛坯、制定机械加工工艺路线和装配工艺路线。
能够运用工艺尺寸链的计算方法,分析和解决机械加工和装配过程中的尺寸精度问题。
能够对机械加工过程中的工艺系统误差进行分析和改进,提高零件的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机械制造过程中的工艺方案进行优化和创新。
3、素质目标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创新思维,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使学生能够在团队中有效地开展工作。
培养学生的质量意识和成本意识,使学生在机械制造过程中注重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
三、课程教学内容1、机械制造工艺过程概述机械制造工艺过程的基本概念和组成。
生产类型及其工艺特点。
机械制造工艺规程的作用和格式。
2、毛坯的选择毛坯的种类和特点。
毛坯选择的原则和方法。
3、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定零件图的工艺分析。
定位基准的选择。
工艺路线的拟定。
加工余量的确定。
工序尺寸及其公差的确定。
4、机械加工精度机械加工精度的概念和内容。
影响机械加工精度的因素。
加工误差的统计分析。
5、机械加工表面质量机械加工表面质量的概念和内容。
影响机械加工表面质量的因素。
控制机械加工表面质量的措施。
6、装配工艺规程的制定装配的概念和装配精度。
机械制造工艺学教案
机械制造工艺学教案一、课程简介1.1 课程背景机械制造工艺学是机械工程领域的一门重要学科,它研究机械产品的制造过程和方法,涉及从原材料到成品的全过程。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机械制造工艺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的理解,以及运用这些知识进行机械制造的能力。
1.2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1)理解机械制造工艺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掌握常用的机械制造工艺方法和工艺参数的确定;(3)能够分析机械制造过程中的问题和优化制造工艺;(4)具备一定的机械制造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内容2.1 第一章:机械制造工艺概述本章主要介绍机械制造工艺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特点,以及机械制造工艺学的任务和研究方法。
2.2 第二章:铸造工艺本章主要介绍铸造工艺的基本原理、铸造方法、铸造参数的确定和铸造质量的控制。
2.3 第三章:金属塑性成形工艺本章主要介绍金属塑性成形工艺的基本原理、金属成形方法、成形参数的确定和成形质量的控制。
2.4 第四章:金属切削加工工艺本章主要介绍金属切削加工工艺的基本原理、切削方法、切削参数的确定和切削质量的控制。
2.5 第五章:机械装配工艺本章主要介绍机械装配工艺的基本原理、装配方法、装配参数的确定和装配质量的控制。
三、教学方法3.1 课堂讲解通过讲解教材内容,引导学生理解机械制造工艺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并通过实例分析,使学生掌握常用的机械制造工艺方法和工艺参数的确定。
3.2 实验和实践组织学生进行实验和实践,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机械制造工艺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3.3 小组讨论和报告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报告,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加深学生对机械制造工艺学的理解和应用。
四、评估方式4.1 平时成绩包括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实验实践成绩,占总成绩的40%。
4.2 期末考试包括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和计算题,占总成绩的60%。
五、参考教材《机械制造工艺学》,机械工业出版社,第五版。
《机械制造工艺学》教学教案(全)
《机械制造工艺学》教学教案(第一部分)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机械制造工艺学的基本概念、内容及其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
2. 使学生掌握机械制造工艺过程中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机械制造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机械制造工艺学的基本概念1.1 机械制造工艺学的定义1.2 机械制造工艺学的分类1.3 机械制造工艺学的作用2. 机械制造工艺过程2.1 工艺过程的定义与分类2.2 工艺过程的设计与优化2.3 工艺过程的质量控制3. 机械制造工艺方法3.1 铸造工艺3.2 焊接工艺3.3 切削工艺3.4 塑性成形工艺3.5 表面处理工艺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工程案例,让学生了解工艺学的应用。
3. 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工艺过程中的问题,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手段1. 课件:制作精美的课件,辅助讲解。
2. 视频:播放相关工艺过程的视频,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3. 实例图片:展示实际工艺过程中的图片,加深学生的理解。
五、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的理解。
2. 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应用能力。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4. 期末考试:全面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机械制造工艺学》教学教案(第二部分)六、教学章节4. 机械制造工艺参数4.1 尺寸精度4.2 形状精度4.3 表面质量4.4 机械性能5. 机械制造工艺设备5.1 概述5.2 铸造设备5.3 焊接设备5.4 切削设备5.5 表面处理设备六、教学目标1. 使学生了解机械制造工艺参数的定义、分类及其在工艺过程中的作用。
2. 培养学生掌握工艺参数的测量方法及调整技巧。
3. 让学生熟悉各种工艺设备的结构、原理及应用,为实际操作打下基础。
七、教学内容1. 机械制造工艺参数7.1 尺寸精度的定义与分类7.2 形状精度的定义与分类7.3 表面质量的定义与分类7.4 机械性能的影响因素及调整方法2. 机械制造工艺设备8.1 工艺设备的分类与选型8.2 铸造设备的结构与工作原理8.3 焊接设备的结构与工作原理8.4 切削设备的结构与工作原理8.5 表面处理设备的结构与工作原理八、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工艺参数的定义、分类及其在工艺过程中的作用。
机械制造工艺学电子教案
机械制造工艺学电子教案一、课程简介1.1 课程背景机械制造工艺学是机械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机械制造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为从事机械设计和制造工作打下基础。
1.2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机械制造工艺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掌握各种机械加工方法的特点及应用范围,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机械制造过程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1.3 课程内容本课程主要包括:机械制造工艺的基本概念、工艺过程设计、工艺参数计算、工艺装备设计、生产过程组织、质量控制及生产效率提高等方面的内容。
二、教学方法2.1 理论教学采用课堂讲授、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进行,通过讲解机械制造工艺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使学生掌握相关理论知识。
2.2 实践教学结合实验室实践、课程设计、实习等环节,使学生了解各种机械加工方法的特点及应用范围,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2.3 考核方式采用平时成绩、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教学内容3.1 机械制造工艺的基本概念介绍机械制造工艺的定义、分类、特点及发展历程,使学生了解机械制造工艺的基本情况。
3.2 工艺过程设计讲解工艺过程设计的步骤、方法和要求,使学生掌握工艺过程设计的基本技能。
3.3 工艺参数计算介绍工艺参数计算的方法和步骤,使学生学会根据工艺需求计算工艺参数。
3.4 工艺装备设计讲解工艺装备设计的原则、方法和步骤,使学生掌握工艺装备设计的基本技能。
3.5 生产过程组织介绍生产过程组织的原则、方法和步骤,使学生了解生产过程的组织和管理。
四、教学进度安排4.1 课时安排本课程共计32课时,其中理论教学24课时,实践教学8课时。
4.2 教学进度第1-4周:讲解机械制造工艺的基本概念;第5-8周:讲解工艺过程设计;第9-12周:讲解工艺参数计算;第13-16周:讲解工艺装备设计;第17-20周:讲解生产过程组织;第21-24周:实践教学。
《机械制造工艺学》教学教案(全)
《机械制造工艺学》教学教案(一)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机械制造工艺学的基本概念和内容。
2. 让学生掌握机械制造工艺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 让学生了解机械制造工艺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二、教学重点1. 机械制造工艺学的基本概念和内容。
2. 机械制造工艺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三、教学难点1. 机械制造工艺学的基本概念和内容的理解。
2. 机械制造工艺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的应用。
四、教学准备1. 教案、教材、课件等教学资料。
2. 教学设备:电脑、投影仪、黑板、粉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机械制造工艺学的实物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对机械制造工艺学产生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 讲解:讲解机械制造工艺学的基本概念和内容,让学生了解机械制造工艺学的基本知识。
3. 示范:通过示例或动画,展示机械制造工艺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相关知识。
4. 互动:进行课堂提问或小组讨论,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巩固所学知识。
5. 练习:布置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自主完成,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7. 布置作业:布置相关的作业题,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机械制造工艺学》教学教案(二)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机械制造工艺的基本工艺过程。
2. 让学生掌握机械制造工艺的基本工艺方法。
二、教学重点1. 机械制造工艺的基本工艺过程。
2. 机械制造工艺的基本工艺方法。
三、教学难点1. 机械制造工艺的基本工艺过程的理解。
2. 机械制造工艺的基本工艺方法的应用。
四、教学准备1. 教案、教材、课件等教学资料。
2. 教学设备:电脑、投影仪、黑板、粉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复习:复习上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对机械制造工艺学的基本概念和内容的掌握情况。
2. 讲解:讲解机械制造工艺的基本工艺过程,让学生了解机械制造工艺的基本工艺流程。
3. 示范:通过示例或动画,展示机械制造工艺的基本工艺方法,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相关知识。
4. 互动:进行课堂提问或小组讨论,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巩固所学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艺尺寸链
教学内容
一、引入新课
导入语:
我们前面学习了零件的机械加工方法及工艺,在实际加工中,常常遇到定位基准与设计基准不重合、测量基准与设计基准不重合,这时再用简单的计算就难解决问题了,那么用什
么方法能解决呢?今天要学习的工艺尺寸链就能帮我们这个忙。
在零件的加工和机器的装配过程中,总有一些相互关联的尺寸问题,这些尺寸问题彼此之间有着一定的内在联系,往往一个尺寸的变化会引起其它尺寸的变化,或是一个尺寸的获得要靠其它一些尺寸来保证,尺寸链理论是解决机械制造中相关的尺寸问题的有效手段。
本节介绍尺寸链的基本概念以及用尺寸链计算工艺尺寸的基本问题。
二、讲授新课
尺寸链的基本概念
1、工艺尺寸链的定义及基本术语
加工下图所示零件,零件图上标注的设计尺寸为A1和A0。
当用零件的面1来定加工面2,得尺寸A1,仍以面1定位加工面3,保证尺寸A2,于是A1、A2和A0就形成了一个封闭的图形。
这种由相互联系的尺寸按一定顺序首尾相接排列成的尺寸封闭图形就称为尺寸链。
由单个零件在工艺过程中的有关工艺尺寸所组成的尺寸链,称为工艺尺寸链。
2、工艺尺寸链的组成我们把组成工艺尺寸链的各个尺寸称为尺寸链的环。
这些环可分为封闭环和组成环。
(1)封闭环:尺寸链中最终间接获得或间接保证精度的那个环。
每个尺寸链中必有一个,且只有一个封闭环。
(2)组成环:除封闭环以外的其他环都称为组成环。
组成环又分为增环和减环。
(i)增环(A i):若其他组成环不变,某组成环的变动引起封闭环随之同向变动,则该环
为增环。
(ii )减环(A j ):若其他组成环不变,某组成环的变动引起封闭环随之异向变动,则该环为减环。
工艺尺寸链一般都用工艺尺寸链图表示。
建立工艺尺寸链时,应首先对工艺过程和工艺尺寸进行分析,确定间接保证精度的尺寸,并将其定为封闭环,然后再从封闭环出发,按照零件表面尺寸间的联系,用首尾相接的单向箭头顺序表示各组成环,这种尺寸图就是尺寸链图。
3、工艺尺寸链的特性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工艺尺寸链的主要特性是封闭性和关联性。
所谓封闭性,是指尺寸链中各尺寸的排列呈封闭形式。
没有封闭的不能成为尺寸链。
所谓关联性,是指尺寸链中任何一个直接获得的尺寸及其的变化,都将影响间接获得或间接保证的那个尺寸及其精度的变化。
4、 工艺尺寸链计算的基本公式
(1) 封闭环的基本尺寸:封闭环的基本尺寸等于所有增环的基本尺寸之和减去所有减环的基本尺寸之和,即:
1
11
m
n i j i j m A A A -∑==+=-
∑∑
式中,∑A ——封闭环的的尺寸; i A ——增环的基本尺寸; j ——减环的基本尺寸; m ——增环的环数;
n ——包括封闭环在内的尺寸链的总环数。
(2) 封闭环的极限尺寸:封闭环的最大极限尺寸等于所有增环的最大极限尺寸之和减去所有减环的最小极限尺寸之和;封闭环的最小极限尺寸等于所有增环的最小极限尺寸之和减去所有减环的最大极限尺寸之和。
故极值法也称为极大极小法。
即
max max min i j A A A ∑=-∑∑ (1) min min max i j A A A ∑=-∑∑ (2)
(3) 封闭环的上偏0ESA ,与下偏差0EIA :
封闭环的上偏差等于所有增环的上偏差之和减去所有减环的下偏差之和,即
011
m
n i
i i j m ESA ESA EIAj -==+=-
∑∑
(3)
封闭环的下偏差等于所有增环的下偏差之和减去所有减环的上偏差之和,即
011
m
n i
i i j m EIA EIA ESAj -==+=-
∑∑
(4)
(4)封闭环的公差0TA :封闭环的公差等于所有组成环公差之和,即
()()001n i
i T A T A -==∑ (5)
5、 工艺尺寸链的计算形式
① 正计算形式:已知各组成环尺寸求封闭环尺寸。
其计算结果是唯一的。
产品设计的校验常用这种形式。
② 反计算形式:已知封闭环尺寸求各组成环尺寸。
由于组成环通常有若干个,所以反计算形式需将封闭环的公差值按照尺寸大小和精度要求合理地分配给各组成环。
产品设计常用此形式。
③ 中间计算形式:已知封闭环尺寸和部分组成环尺寸求某一组成环尺寸。
该方法应用最广,常用于加工过程中基准不重合时计算工序尺寸。
提示:尺寸链计算多属这种计算形式。
6、工艺尺寸链的分析与解算
⑴ 定位基准与设计基准不重合时的工艺尺寸及其公差的确定
若所选的定位基准与设计基准不重合,那么该加工表面的设计尺寸就不能由加工直接得到,这时就需要进行工艺尺寸的换算,以保证设计尺寸的精度要求,并将计算的工序尺寸标注在工序图上。
例1 加工如下图所示某零件,定位基准与设计基准不重合时工序尺寸计算。
图中所示为
某零件的镗孔工序图,定位基准是底面N ,M 、N 是已加工表面,图中L0为0.15
0.15100+-、L2为0.100200+,试求:镗孔调整时的工序尺寸L1。
解: (1)画出尺寸链并确定封闭环(如下图)
镗孔时要调整的工序尺寸L1为轴线到定位基准间的距离,由加工保证。
图中孔线的设计基准是M 面,
其位置尺寸L0通过工序尺寸L1和以加工尺寸L2间接获得 从尺寸链图中分析L0为封闭环。
(2)判断增、减环
按增减环的定义确定L1为增环,L2为减环
(3)根据上述公式,计算L1的基本尺寸和上、下偏差
基本尺寸100=L1-200 L1=300 上偏差 +0.15=ESL1-0 ESL1=0.15 下偏差 -0.15=EIL1-0.1 EIL1=-0.05
计算结果为:L1=0.15
0.05300+-
(4)校核
按照封闭环的公差值是其他组成环的公差之和。
TL0=TL1+TL2=0.2+0.1=0.3
计算上面的尺寸链,由于环数少,利用尺寸链解算公式比较简便。
不过,公式记忆起来有的人会感到有些困难,甚至容易弄混;如果尺寸链环数很多,利用尺寸链解算公式计算起来还会感到比较麻烦,并且容易出错,所以要求计算时要耐心。
⑵ 测量基准与设计基准不重合时的工艺尺寸及其公差的确定
在工件加工过程中,有时会遇到一些表面加工之后,按设计尺寸不便直接测量的情况,因此需要在零件上另选一容易测量的表面作为测量基准进行测量,以间接保证设计尺寸的要求。
这时就需要进行工艺尺寸的换算。
例2一套筒零件,其轴向设计尺寸如图所示,测量尺寸00.3610 较困难,采用深度游标尺直接测量大孔的深度则较为方便,试画出尺寸链,确定大孔深度尺寸及其偏差。
A 1A
2A
解:按题意,以测量2A 来检验00.3610-尺寸,测量基准为右端面,与设计基准不重合,需要进行尺寸链换算。
(1)画出尺寸链图,确定封闭环0A (如上图) (2)确定增减环 2A 为减环,1A 为赠环。
(3)计算2A 的基本尺寸和上下偏差
基本尺寸 10=50-2A 2A =40
上偏差 +0=+0-EI 2A EI 2A =0
下偏差 -0.36=-0.17-ES 2A ES 2A =0.19
即:2A =0.19040+
(4)校核结果符合
按照封闭环的公差值是其他组成环的公差之和。
T 0A =T 1A +TL 2A =0.17+0.19=0.36。
三、课堂小结 1、 工艺尺寸链的概念
2、
封闭环、增环、减环的概念及应用
3、 工艺尺寸链的综合应用
四、布置作业
课本59页 2-16题 2-17题
单位:黎明职业大学机电系
姓名:林建欢 201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