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北郊书法家张民善
北朝晚期佛教摩崖刻经书法艺术研究_钟明善_王劲
![北朝晚期佛教摩崖刻经书法艺术研究_钟明善_王劲](https://img.taocdn.com/s3/m/a8a04c3f31126edb6f1a10b0.png)
作者简介: 钟明善( 1939 -
), 男, 汉, 陕西咸阳人, 西安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授, 西安交通大学文化艺术系主任, 博士生导师, 先
后任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 顾问, 中国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会委员, 中国教育学会书法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 陕西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西 “全国艺术教育先进个人” , “有特殊贡献的专家” , 安书学院院长, 陕西省高校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陕西石刻文献编辑委员会编委, 教育部 国务院 享 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研究方向: 美术学, 书法篆刻创作与理论研究。
149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 CSSCI) 来源期刊 艺术百家 2014 年 第 2 期 总第 137 期 HUNDRED SCHOOLS IN ARTS
文章编号: 1003 - 9104 ( 2014 ) 02 - 0149 - 04
北朝晚期佛教摩崖刻经书法艺术研究
钟明善, 王劲
( 西安交通大学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陕西 西安 710049 )
三、 北朝佛教摩崖刻经出现的原因
摩崖刻经的出现有着多重的历史原因 。 早在公 《金刚经》 泰山经石峪 实景及拓片局部 元前 2 世纪印度的佛教护法名王阿育王就曾将佛教 文献刊刻于摩崖和石柱之上, 以宣示他的“正法 ” 精 神, 这就是著名的阿育王摩崖法敕和石柱法敕, 这也 是佛教摩崖刻经的雏形。 在中国也有将儒家经典刊 刻于石碑的传统。 东汉晚期蔡邕主持了订定五经文 , 字用汉隶标准体刊刻于洛阳太学的《熹平石经 》 这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刻经盛举 。 魏正始年 《尚书 》 《春秋》 《左 以古文、 小篆、 隶书刊刻 和部分 间, 《三体石经》 传》 的 是中国第二次大规模的刻经活动 。 铁山摩崖刻经全貌、 全拓、 局部 北朝佛教刻经的出现一方面继承了印度和中国 的刻经传统, 另一个重要诱因是佛教的“末法思想 ” 。 释迦牟尼在世时曾预言, 以及后来的“护法运动 ” 他灭度之后的五百年为正法时代, 一千年后为像法时 , “末法 代, 之后的一万年是末法时代。 在北朝时期 《涅槃经 》 思想” 通过 的译介广泛流行。 河西走廊地 刻经于石塔之上的原因就像《白双且塔发愿文 》 区, : “生值末法, 所记载的那样 波流苦深, 惟慨永叹, 即 于山岩步负斯石, 起灵塔一尊一窟, 形容端严, 愿此福 典作三宝, 现在师僧证菩提果, 七 报使国主兄弟纯熟, 世父母兄弟宗亲舍身受身, 值遇弥勒, 心门意解, 获其 ” 果愿。 将佛经铭刻于难以损毁的石材之上, 既是传 播佛陀教义, 也是祈求福德, 更能保护佛教典籍。 如果说刻经于石塔是在末法时代到来前的未雨 “太武灭佛 ” 那么, 北魏时拓跋焘的 确确实实地 绸缪, 使佛陀的末法预言应验 。 北魏太平真君七年( 445 ) , “大空王佛” 、 《思益梵天所问经》 尖山 题刻 刻经 太武帝拓跋焘听从了道士寇谦之和司徒崔浩的怂恿, , “诸有佛图形象及胡经, 焚毁佛教塔寺 尽皆击破焚
张姓名人
![张姓名人](https://img.taocdn.com/s3/m/6b9392265901020207409c50.png)
张姓在历代有代表性的名人有:张飞,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勇猛大将。
东汉末年跟随刘备起兵。
曹操夺取荆州,刘备败于长坂(今湖北当阳),张飞率骑出战,曹军不敢前进,当时与关羽同被称为“万人敌”。
张居正,明朝最杰出的改革家。
明神宗时他出任宰相,针对当时军政败坏,财政破产的局面进行改革,大力整顿吏治,整顿赋税,又任用名将戚继光练兵,加强边防,取得成效。
张芝,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今草书法大师。
好书法,尤善章草书。
其后,省略了章草的繁难之处,在运笔上使用了流利的出锋,显示出奋逸的力量,打破了章草的常规,创造了“今草”。
张骞,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出使西域的旅行家。
其西汉时(公元前139年和前116年),曾两次出使西域,从此打通了亚洲的交通线,开辟了中国和欧亚各国人民进行经济、文化交往的通道“丝绸之路”。
张謇,最早创建博物馆的人。
清光绪年间的状元。
从事民族工商业,是中国近代最早的民族资本家之一。
1905年,在江苏省南通市创建了南通博物苑,开了中国人自办博物馆之先河。
张伯行,“天下第一清官”。
清康熙进士,历任福建巡抚、江苏巡抚,官至礼部尚书。
康熙皇帝称其操守为“天下第一清官”。
张仲景,中国古代最杰出的中医理论家。
东汉末年的医学家。
年轻时钻研和掌握了丰富的医学知识,后来在长沙任地方官,因看到连年瘟疫夺去无数人的生命,心里十分痛苦,便辞官行医。
在医疗中,既重视学习古人的知识和经验,并且勇于创新。
有医学名著《伤寒杂病论》。
由于他对中医的贡献,被后人尊称为“医圣”。
张之洞,最早推广普通话的高层官员。
清末洋务派的后起之秀,积极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创办钢厂、铁路。
1903年,为清廷学部重臣,主持制定了《学务纲要》,铭文规定学堂皆习官音,积极推广官话(普通话)以统一全国语言,实为一种替中华文明铺石垫路的明智之举。
张元济,张姓最著名的中国近现代出版家。
生于1867年,卒于l959年,享年92岁。
清光绪进士。
曾任刑部主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章京。
中国书画·禅意书法家——张仲民
![中国书画·禅意书法家——张仲民](https://img.taocdn.com/s3/m/13971e1b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18.png)
中国书画·禅意书法家——张仲民张仲民,字容川,别署醉墨轩主人。
自幼酷爱书法,砚田苦耕,墨池不辍,后师从寂灭法师,法号妙章,书韵颇具禅意,被誉为“禅意书法”。
尤以行草见长,笔法自然流畅,清新秀美,笔力潇洒劲健,刚柔相济,汲取百家,自成风格。
作品数十次荣获国家级、省级书法大赛奖励。
作品入编《全国书法精品集》,被授予“中华爱国艺术家”和“德艺双馨书画艺术家”,作品被海内外多家机构收藏。
现为:中国古莘书画院常务副院长、江苏书谱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华夏平安书画院副院长、中国书画创作院院士、陕西省书法家协会会员、三秦文化网特约书法家、文化中国签约书法家。
(记者陈新义)先生衣着朴素,于人不善论谈;看其人其貌,平凡端庄,刻板木讷,是其风貌。
然视其书法作品,则令人大吃心惊,伴凝伴鲜;悬若天地,判似云泥,蔚然有大象也。
其书艺尤擅行草,其笔其锋,其象其风;巍然者,如泰山傲立,气象万千;绵绵柔弱者,是云里江河,碗蜒奔流;飞舞者,似长龙飞腾,惊蛇盘旋;纤巧处,象丝象线,可隐可现;缥缈者,合风合雨,宛如苍龙游海,仿佛蝉衣拂眼;笔运带钢,阳钢筋骨,刚中显柔,柔丝飘飘;柔刚之美,形态多变,微妙无穷。
静,是磐石不动;化,当然如雾如烟;千姿百态,奇险叠见;千里沙漠,如雪中瘦松劲节者,得益启功;东西宽阔,开拓青龙白虎者,有隶之形;云龙变化,万马奔驰,随心所欲,呼风唤雨,大气磅礴,得意驰骋,心志致于疯狂甜畅者,羲之笔法。
观先生作品,知张良运筹帷幄,胸怀万壑之功;悟孔明布八卦阵图于无穷也;其神其妙,动天地而鬼神莫测。
书法如行军布阵,书法寓于着生命。
作品中的每一个字,都是一个生命的个体。
法曰:以筋骨立形,以神情潤色。
先生之手,运气血于笔,笔下生字,那根根奇变的线条,似点点弹奏的音符,展现出书家独特的气质风韵,将书法艺术用浪漫磅礴的飞腾曲线,构勒出一幅幅优美的画面。
根植传统,传播经典,独匠妙运,自树一风。
我国著名文艺评论家刘勰曰:‘‘登山之情,则满于山;观海之情,则溢于海;我才知多少,可于风云并驱矣``。
怀念书法大师陈少默
![怀念书法大师陈少默](https://img.taocdn.com/s3/m/570c06b6d1f34693daef3efb.png)
陈 少默 先 生 是 我 国现 代 著 名
书法 家,尤其是鸡毫隶书书法创作 成 就最为突 出。他有着深厚 的国学 修养 ,工诗词、善吟诵 ,长于金石 文字 之学;他富收藏 ,精鉴赏 ,是 陕 西当 代 书坛 修 养 全 面 、功 深 力 劲 、富有才学却又淡泊名利的书法 家和 文物鉴赏家 。陈少默先生历任 西安工业火学教授 、陕西省文史馆 馆 员、西安市政协委员 、陕西省 书 法 家协会剐主席、终南印社顾 问等
信 安慰外 ,还给我 寄来现 金加 以相 助 。我 知道 ,他 的这些 作为之意义 已远远逾越 了时空和 金钱 ,正是陈 胡两 家世 交 的延 续 。先 生如 此 待 我 ,我却从未 与先生谋过面 。我时 时捧读先 生大 函,想着 陈老的谦和 仁 慈,想着 陈老的风 仪神采 ,有时 竟疑这 是一个 梦吧。后来我 考虑到 先生年事 已高 ,不应 常叫他 为我操
自那 之 后 ,我 便 和 陈老 书 信 不 断,互 吐衷肠 ,其 乐融融。记得 陈老在得 知我 的情况 欠佳 时,除写
舆
毒十
陈少默书文
人
书信 中,让人看到少默先生为人真 诚 、待人谦和的高节人品 。陈少默 先生在信中与我兄弟相称 ,是 因为 他 的父亲与我的先祖有过君子般 的
交往 。
职。
2 0 0 4 年4 月7 日, 中共 汉 阴县 委 、 汉 阴 县 人 民政 府 在 古 都 西 安 举 行 “ 陕西 ・ 汉阴三沈文化暨经济
社会 发展恳谈会 ”,我有幸参与 了 此项 工作。工作间隙 ,我怀着非常 崇敬的心情 专程登 门看望 陈少默先 生,可惜陈老因病未能接见我 。事 后 不久 ,我收到 了少默先生寄给我 的亲笔信 : “ 玉厚老兄 ,因病 ,大 驾失迎 ,后稽后望 ,勿罪 。弟 自去 年 八 月脑 病 后 ,对 内生 活 不 能 自 理 ,对外不能应酬 ,入夏后更谢绝 来 客。尊嘱候病少减之后再办 ,务 期原谅 。谨颂 ,夏祺 ! 弟陈泽秦 拜
老教授手写录取通知书
![老教授手写录取通知书](https://img.taocdn.com/s3/m/f6efeb1e0912a216147929ae.png)
老教授手写录取通知书作者:来源:《环球慈善》2017年第08期狼毫毛笔轻蘸墨汁,娟秀小楷映落纸上,用时两分钟,一份录取通知书得以完成。
7月15日,10余位退休老教授再聚陕西师范大学,与校友、在职教师一起挥毫,为该校今年的大一新生书写录取通知书。
这份传统,他们已坚持11年。
这些被网友称为“最走心”的通知书如何出炉?近日,记者采访了活动的发起者和执笔人。
现场:两分钟写一份,一天完成千余份盛着墨汁的白瓷碟一字排开,录取名单与空白通知书摆在一侧,12位银发老教授端坐桌前,仔细核对学生的信息,再逐字誊写在空白的录取通知书上。
7月的西安,已连续发布多次高温红色预警。
而每年盛夏的这一聚,却持续了11年。
与以往不同的是,今年一起执笔的还有校友、著名书法家钟明善,加上在职教师和往届学生,共计20余人。
他们要在10天内,为4500余名大一新生用毛笔书写录取通知书。
记者看到,一份录取通知书上需要撰写姓名、录取专业、报到时间三部分。
尽管加起来只有十几个字,但写起来需要两分钟,这还不算润笔蘸墨时间。
从7月15日上午9点半到下午5点,他们写完1000多份提前批次的录取通知书,包括免费师范生和艺术类考生。
写好的通知书会经过两遍仔细核对检查,再与入学资料一起装进信封,邮寄给满怀期待的准大一新生们。
老教授们也得空休息几日,等其他批次录取名单公布后,再伏案泼墨。
据悉,该校每年为学生寄出手写版和打印版两份通知书,打印版用于开学报到,手写版则不会被收回,成为学生们永久的纪念。
源起:“为人师表,一手好字是最基本要求”印刷方便快捷,手写费时费力,何苦每年酷暑请老教授们一笔一画手写录取通知书?“见字如面,这是我们为新生送上的第一份礼物,是学校的关怀,也是文化的传承。
”7月17日,陕西师范大学副校长党怀兴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该校历来重视汉字书写,历史上曾涌现出一大批著名书法家,如今已形成较完整的汉字书写能力测试及培养体系,以帮助学生提高书写技能。
钟明善先生谈宋徽宗瘦金体
![钟明善先生谈宋徽宗瘦金体](https://img.taocdn.com/s3/m/cabea4e2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8f.png)
钟明善先生谈宋徽宗瘦金体钟明善,1939年生于陕西咸阳。
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曾任第四届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现任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西安书学院院长,陕西省于右任书法学会名誉会长,西安交通大学博物馆名誉馆长。
著有《中国书法史》《钟明善书学论集》《谈艺录》《书法基础与欣赏》《于右任书法艺术研究》《意象艺术散论》《书法鉴赏》《三秦书法胜迹》等。
日文七卷本《中国书法史》由日本美术新闻社出版发行。
韩文版《中国书法史》正在韩国《书友》杂志连载。
主编《中国传统文化精义》、《于右任书法全集》(36卷本)《名碑帖学习与欣赏》(10卷本)、“中国历代名碑帖鉴赏与临习”丛书(5卷本)、陕西省《中小学书法教材》、《书乡中国》杂志等。
2000年被教育部评为“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先进个人”;2001年被国务院授予“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享受国家特殊津贴;2002年10月获教育部颁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二等奖;2003年被授予陕西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称号; 2006年被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专题报道;2009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13年所讲课程《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思想与书法艺术》入选教育部“精品视频公开课”。
(完整)宋徽宗赵佶(1082—1135),他政治上昏聩,生活上荒唐,艺术上聪颖。
金兵大举进犯时,他和他的儿子宋钦宗赵桓以及后妃、皇子、公主、宗室大臣、文物、金银财宝都让金人掳去,北宋王朝至此而亡。
局部1在艺术上他是个天分极高的书画家,也是艺术活动的倡导者。
他广泛搜集流散民间的文物,特别是金石书画。
他还网罗书画家,扩充翰林图画院,命文臣编辑《宣和书谱》《宣和画谱》《宣和博古图》等。
局部2大观年时,他把御府所藏前代书家墨迹让大臣重新摹刻于太清楼,这就是著名的《大观帖》,摹刻甚工。
宋徽宗的书法,创“瘦金体”,独树一帜,追其本源,应上溯至唐。
唐高宗末年至武周中,瘦劲书成了时尚风气。
局部3游寿《书苑镂锦》说:'近者把玩唐人石刻,高宗末年,伊洛墓刻,甚好尚常丑奴之瘦劲,至武周中此瘦劲书成一风气。
王改民 形神兼备 依势而行——王改民先生的翰墨情怀
![王改民 形神兼备 依势而行——王改民先生的翰墨情怀](https://img.taocdn.com/s3/m/146b5959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49.png)
文/孟云飞中国书家王改民王改民,1947年生,陕西咸阳人。
曾任中国书协第四届艺术发展委员会委员、西安书法创作室主任、陕西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陕西省于右任书法学会会长、中共陕西省委秘书长等职。
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咸阳师范学院于右任书法院名誉院长等。
2009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王改民书展,出版有《王改民书法作品集》等。
我与王改民先生结缘于2008年8月,当时去陕西参加一位朋友的书法展览,这也是我第一次踏入西安这个书法圣地。
作为一名书法工作者,我真切感受到了这片土地的肥沃与厚重。
陕西乃周礼之邦,三秦大地,汉唐坐标,撇开其他辉煌不讲,单就书法而言,这片厚土及其勤劳、智慧的人们做出了巨大贡献,掀起了一座又一座书法文化的高峰。
这里留下青铜时代钟鼎铭文的恢宏气势,留下了《石鼓文》秦时期的石刻文字记录,留下了方笔为主的秦隶之方便实用,留下了以《石门十三品》为代表的摩崖之苍莽与雄浑,也留下了大唐楷书的群星璀璨和法度森严。
跨越千年,20世纪的书坛巨擘于右任再掀波澜,其魏碑和标准草书重新刷新世人的视听。
此次活动期间,我在一家画廊中看到了王改民的作品。
对他的书法我可谓一见倾心,印象极其深刻。
我几次漫步古都西安的书画繁盛之所,希望能与王改民能有一次心灵的邂逅,也许若干年后能留下一段书坛佳话,但当时无缘与他相识。
直到2011年,才在朋友的引荐下,有缘结识王改民先生。
因为早闻其名,所以一见如故。
他威仪庄严,博学文雅。
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与王改民先生结缘已有八年之久。
这几年,他的书艺更上层楼。
窃以为,他不但是陕西当代书法的重量级人物,就是放眼全国也依然是实力名家。
何出此言?“言有君,事有宗”,现纪言数行,以飧诸君。
王改民先生从咸阳古城走出,不断进取,在古都西安供职多年。
繁忙的案牍之余,依然是翰墨情缘不减,临池不辍,写出了自己的一腔热情以及北方书风的博大雄浑、厚重苍莽。
一、学书历程寻绎王改民先生的书法之路可以说是从自发走向自觉,然后走向自如。
武忠勤其人其书其文
![武忠勤其人其书其文](https://img.taocdn.com/s3/m/7bc4c14ba8956bec0975e342.png)
即兴挥毫诗藏头,瞬间泼墨书丹青——武忠勤先生其人其书其文西安市政府副秘书长武忠勤先生国际美术家联合会副主席、中国诗词协会陕西分会会长、西安市政府副秘书长武忠勤先生的《武忠勤书法作品选》,去年9月由三秦出版社出版发行。
该书收录了武忠勤先生近年来200余幅书法作品。
这些书作与诗作相映成趣,显得很协调,也很有书卷气,所以,当时我便觉得这位武忠勤先生定是文人气很重的人(此前我们并不相识),且怀中情愫不俗。
待日后有缘相见相识,则证实了我的判断不谬。
当然,我所指的是其神髓中的资质,而非附之于外的职业、职位之类。
这也再次说明,所谓“诗(文)如其人”、“书(画)如其人”,一般而言还是合乎常情的。
当然这里首先明言,关于从文事艺,我是一向格外看重创作者的修养与气质的,对于诗人和中国书画艺术家来说,尤其不可等闲视之,因为说到底,中国的诗、书、画既是中国文化的内容,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表征。
笔者认为文学与艺术,都源于“人”的情感与精神,能与书画、诗文结缘,自然需要品行的超脱、境界的升华。
或许,一切都在书画中,一切又都在诗文中。
事实告诉人们:书法之为艺术,之有美,主要在两方面:一是借汉字的书写创造生动的形象;二是进行这种形象创造显示出来的书家的精神修养和技能功力。
但是,由于时代对书法需要的不同,书法发展状况的不同和人们对书法认识感受上的差异,使得书者的追求,时代对书法美的讲求,也会出现许多差异。
甚至出现偏离这两个基本点的认识和讲求,从而从积极或消极方面对书法的艺术追求产生影响。
比如盛唐时期,科举制度的需要,干禄字势就成了时书的审美标准,人们从审美上关心的也都是实现这种书写的法度与功力。
书写合于这种模式,见法度,有功力,就是好书。
然而,到北宋时,在欧阳修、苏轼、黄庭坚等人心目中,书法却只是“有以寓其意,有以乐其心”的形式。
被认为美的书,已不是程式有据、法度森严的作品,而是具有“郁郁芊芊的学问文章之气”,时代要求书家的不只是技能,而是书法流露的精神修养。
著名书法家高尚民—“笔艺超然润万物,翰墨清香书天下”
![著名书法家高尚民—“笔艺超然润万物,翰墨清香书天下”](https://img.taocdn.com/s3/m/d0ee3942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04.png)
著名书法家高尚民—“笔艺超然润万物,翰墨清香书天下”著名书法家高尚民艺术简介高尚民,男,汉族,中共党员,本科学历,陕西省渭南市白水县人,原武警交通第一总队参谋长,中国书画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书法师,将军书画院副院长,中国女子书画院成都分院执行院长。
中国孝行天下四川形象大使。
作品鉴赏著名书法家高尚民参加爱心募捐活动—感恩父母节高尚民书法高尚民书法高尚民书法高尚民书法高尚民书法高尚民书法高尚民书法高尚民书法高尚民书法高尚民书法高尚民书法高尚民书法“书之有法、艺之有术” 书法难在用心探求,贵在持之以恒,再加上勤奋和天资,书法该枯的时候要枯,该浓的时候要浓,该大的时候要大,该小的时候要小,一件好的作品就要有阴阳顿挫,有起伏、有变化、有气势,要有自己的独立性、自己的个性,但不失书法艺术的原意,一定要有自己的东西,要完美表现自己,要做到耐看、耐寻味,就像一首优美的诗那样有意境、有联想。
书法艺术称其为艺术,就像是一杯浓茶耐人寻味,因为挂在墙上也好,收藏也好,它是天天陪伴着你,要能每次看到一件作品,就有新的东西看出来。
学书法不可不知历代书论、书目,由于历代书论繁杂,各发各家言、难以全述。
纵观中国书法艺术,历来有多种表达形式,进而决定其艺术风格必然是多种多样的,对于高尚民老师而言,书法不只是一种纯碎的艺术生活。
他的书法寓藏着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彰显着他的气质,散发着他的个性、透露着他的胸怀,他时常热衷于公益事业的发展,用手中的笔书写着大爱,用双脚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高尚民老师对书法的挚爱,实可谓书家才情之表达,自然灵通,筋脉洒落,雄浑朴茂,用笔严整挺劲,神韵超逸,注意到了轻重、浓淡、虚实、疏密、大小的关系依存,这种浑然天成的艺术美感,让人无不感慨,艺术之无限,乐在其中,便是人生一大乐趣。
如果你认识他,你就懂得了他的书法!如果你还不认识他!那就去他的书法里找吧!横竖指尖,那种淡然而嫣然的美,便是他的微笑!。
画家简历
![画家简历](https://img.taocdn.com/s3/m/2991e1fd910ef12d2af9e712.png)
画家简历1、冯凯出生在山东省齐河县,自幼受祖父熏陶,酷爱美术,早年随祖父学习雕刻工艺,并从事仿古工艺家具的制作,后跟从我国著名画家刘玉纯、戒玉秀、王炳龙、冯凯等老师学习国画。
87年开始黑陶工艺的研究制作,在仿青铜器、雕塑及浮雕工艺上取得...2、纪玉生原装裱纪玉生 1940年生,山东青岛市人。
山东著名国画家,擅花鸟、山水、翎毛走兽。
从事专业美术工作三十余年,默默地在国画艺术天地里耕耘,以传技法为基础,以扎实的基本功努力创新。
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展览,并在国内外多家报刊发表,其中大量礼赠海外友人。
1986年在北京中国美术家画廊举办了《纪玉生虎展》,轰动京华,受到首都各界人士的好评,《人民日报》等国家级报刊多次给予报道和介绍。
近年来,为创建和发展齐鲁书画研究院而不遗余力,为该院主要负责人、法人代表。
经过六年的努力,终于使该院成为山东省最大的书画群众团体,并在海内外造成巨大影响。
纪玉生现为齐鲁书画研究院院长、研究员。
3、张登堂张登堂:1944年出生于山东省聊城市,1962年毕业于济南艺术学校美术科。
师从李可染、李苦禅等国画大师学习创作,作品主要为山水画等题材,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省政协委员,山东省美协理事,济南市美协副主席,山东画院山水画研究会会长,山东大学美术考古研究所兼职教授,山东省政协联谊书画院副院长,河山画会理事,济南画院院长,一级美术师。
4、上官超英 山东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北方画院艺术顾问,中国人民大学十佳书法研究生。
山东菏泽曹州书画院业务副院长。
他首创中国超大写意画。
2006年被读者评为“当代最具学术价值和市场潜力的青年国画家”及“中国书画报道”年度人物。
中文名: 上官超英国籍: 中国出生地: 山东菏泽出生日期:1957年1月 职业: 画家毕业院校:山东纺织院 主要成就: 担任山东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主要成就: 获“中国花鸟画成就奖” “俄中友谊贡献奖” 柬埔寨“国王文化奖”金奖 “皇家文化奖”金奖 “吴哥文化奖”金奖 “山东省泰山艺术奖” 代表作品:《试比高》5高继铭 高继铭,1928年8月出生,读塾8年。
书法家胡兴民
![书法家胡兴民](https://img.taocdn.com/s3/m/3076b1cd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2b.png)
大气磅礴神韵飞扬郝海英胡兴民,字斜平,号齐月斋主人,1954年1月生,陕西富平人。
当代知名书法家,现为中国榜书家协会副主席,中国青年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陕西省榜书家协会主席(会长),国际美术家联合会理事,荆山书画院院长,同时兼任富平县文联常委等职。
先生自幼酷爱书法艺术,临习过王羲之、怀素、于右任的书法;特别酷爱独字榜书的学习与探索。
经过多年的精心研习,逐渐形成了沧桑浑厚、风云磅礴、气势雄健、笔墨飞扬的榜书艺术风格。
他创作的四尺,六尺、八尺榜书“寿”字,“神”字,“龙”字,“虎”字,“竹”、“山河”、“福乐寿”、“厚德载物”、“惠风和畅”等,在多家报刊上发表和报道及名流收藏。
笔墨间流露出对盛世中华的赞颂、弘扬。
“诗赋当酒醉日月书墨为趣写春秋”。
经过二十年的勤奋努力,不断实践,先生已成为一名基本功扎实,掌握涉猎书体比较全面的书法家,他的小楷、中楷、行书、草书、隶书、篆书样样精通,尤其他的榜书,以其气势磅礴的大气,浑厚有力的稳健,精气神皆佳的神姿,形成自己特有的精神风貌,在我国榜书界已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胡兴民深究书法理论,注重实践探索。
他每日临帖不断,从名帖中汲取精华,从音乐、美术、武术等多种艺术中吸收营养,凭借自己为人正直坦率、刚毅包容的个性,在困境中善于逆水行舟,迎难而上;处事不随波逐流;在书法艺术追求上,不固步自封,极具创新思路,在每一幅书法作品中都能渗透出浩然大气、厚重而俊美的风格。
胡兴民的书法作品既有大气豪放的特点,又具深厚古朴的风格,经过大胆创意,产生出一泻千里的波澜壮阔的气势气势,在我国书法界得到很高的赞誉,特别是在1998年全国书法培训中心开会时,作为陕西省书法代表,他在现场书法表演中得到了中国书协、全国各省市书协主席,如沈鹏、刘艺、张海、尉天池、何应辉、聂成文、刘正成等以及全场200多书界名人的肯定和称赞,中国书协副主席钟明善、中国榜书家协会主席张百成、国际美联主席薛瑛等,都给他的作品作出了很高的评价,并一致肯定其字功力好,气势大,有个性。
书法一种奇妙的艺术散文合集5篇
![书法一种奇妙的艺术散文合集5篇](https://img.taocdn.com/s3/m/77e3f385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ce.png)
书法一种奇妙的艺术散文合集5篇书法一种奇妙的艺术散文 1书法是我国一门古老的传统艺术,它是一门高雅的艺术。
学书法苦在其中,又乐在其中!记得5岁生日时,以“书法家”自称的爸爸欣然写下了“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的条幅。
爷爷、奶奶和妈妈都齐声称赞这幅字写得好、写得妙!我却不以为然地说:“这有啥稀奇的!”爸爸挑逗似的说:“那你来写!”我自命不凡地说:“来人啊!笔墨伺候!”我学着爸爸的样子提笔就写起来,写完大家一看,爷爷说:“尖像鼠尾!”奶奶说:“点像蝌蚪!”妈妈说:“横像虾腿!”羞得我满脸通红。
只有爸爸鼓励我说:“嗯,写得不错嘛,第一次写字就写成这样,这里还有我的遗传呢!”我急忙抱着爸爸的大腿说:“爸爸,你教教我吧!”爸爸语重心长地说:“写好字不容易,必须天天坚持不懈地练,你吃得了苦吗?”我坚定地点点头。
从那时起,爸爸每天都手把手地教我练字。
从执笔到基本笔画,从独体字到合体字。
起先,我兴致很高,每天坚持练一小时,练过字的一张张黄色的毛边纸堆成了“小山”。
这样一天又一天,反复地练基本笔画或同一个字,我越来越觉得枯燥乏味了。
有一次,我对爸爸嘟囔着说:“写字太没劲儿了,我不写了!”一向和蔼的爸爸,这次居然睁圆了眼睛,伸手打了我一巴掌,说:“真不争气,不求上进的东西!”我哭着、叫着跑出屋外。
晚上正要睡觉的时候,爸爸来了,他手拿《墨池记》这本书,给我讲王羲之“临池学书,池水尽墨”的故事,听着故事,我深深体会到:要学会任何一种本领,只有勤学苦练才能成功!书法一种奇妙的艺术散文 2书法自古以来其实没有朝野雅俗之分,只是文字发布的权利即今日所谓的话语权有别而已。
书法家古已有之,甚至乡野俗壤间出现的书法大师或许也能令朝野官宦刮目相看。
想想当年邓石如被京师官僚奉为神明,从穷乡僻壤骑着毛驴一路北上的情形,大概就知道书法一道没有什么官本位民本位之分,再考察一下最早隶书的出现,可能与奴隶或身份极其低下的工匠相关。
艺术往往产生于社会底层之人民大众,这是数千年几经验证的颠扑不破的真理。
【现代】中国近现代张氏书画名家录
![【现代】中国近现代张氏书画名家录](https://img.taocdn.com/s3/m/4784f2faf78a6529657d5375.png)
【关键字】现代中国近现代张氏书画名家录张大千(1899~1983年),四川内江人,祖籍广东省,是二十世纪坛最具传说色彩的国画大师,是一位深受爱戴的伟大艺术家,特别在艺术界更是深得敬仰和追捧。
无论是绘画、书法、篆刻、诗词都无所不通,特别在山水画方面卓有成就。
张善子,1882年生,1940年逝世,人。
张善子是现代名画家,的二哥,画虎大师。
名泽,字善,一作善子,又作善之,号虎痴。
四川内江人,少年从母学画,曾拜门下。
张仃(1917年05月19日—2010年02月21日),号,辽宁黑山人;当代著名、漫画家、壁画家、、工艺美术家、美术、美术理论家;曾担任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全国壁画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工艺美术家协会副理事长、院务委员、研究会会长、、院长、《1949—1989中国美术年鉴》等职务。
张之万(1811—1897)清代官吏,兄。
字子青,号銮坡,直隶南皮(今属河北)人。
道光二十七年进士。
同治间署河南巡抚,移督漕运,历江苏巡抚、闽浙总督,光绪中官至东阁大学士。
画承家学,山水用笔绵邀,骨秀神清,为士大夫画中逸品。
初与讨论六法,交最相契,时称南戴北张。
书精小楷,唐法晋韵,兼擅其胜。
有张文达公遗集。
张熊,字寿甫,号子祥,生于1803年,浙江嘉兴人。
他生于1803年,嘉兴人,年青时代就移居,参加各种活动。
他喜爱收藏金石,一生收藏了一万多件珍玩,名扬艺林,被称为“沪上寓公之冠”。
张熊精,绘画注重写生,他画的花鸟、草虫、蔬果、山水都很有功力。
张熊最擅长画花卉,尤其善于画大幅的牡丹。
张熊的绘画用色艳而不俗,雅俗共赏,时称“鸳鸯派”,是当时在上海、苏杭一带比较流行的画风。
张海,9月生于偃师市。
现任,美术学院。
全国政协常委,批准有突出贡献的。
曾任第八、九、十届全国,河南省主席,主席,河南省书画院院长等。
张业法,生于1948年11月,人。
现任中国书协副主席、山东省书协名誉主席。
其书法追踪二王而浸淫百家,以行草为擅,作品曾多次参加国际、国内各类书展,收入多种书法专集,被毛主席纪念堂、毛主席故居、中南海、中国历史博物馆等处收藏,并曾获日本白扇书道会最高特别奖。
心得奇妙笔墨入神-写写帮文库
![心得奇妙笔墨入神-写写帮文库](https://img.taocdn.com/s3/m/05f598c5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af.png)
••••••••••现在位置: > > 正文心得奇妙笔墨入神时间:2019-05-12 作者:会员上传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心得奇妙笔墨入神》,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心得奇妙笔墨入神》。
心得奇妙笔墨入神——王可法大学文化书法展举行文/房立民2012年12月王可法大学文化书法展在西安交大博物馆隆重举办。
在开幕式上,西安交通大学原校长史维祥先生到会并致词祝贺,著名书法家钟明善先生为书法展题署并参加开幕式。
本次书法展是以中国传统书法的形式展出王可法先生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等作品160余幅。
这是王可法先生近几年搜集整理和精选出的有关孔孟先贤、诸子百家、历代教育大家以及近现代、国内外教育家关于大学文化的精辟论述,体现“教育国之命脉”,形成大学文化专题。
在交大117年的发展史上,历任校领导都从培养一流人才的高远目标出发,立德树人、滋养学问,强调在建设一流大学的过程中人文社会科学的重要作用。
其实早在2009年4月,王可法先生就举办过校训书法专题展,得到学生处和交大老年书画学会的大力支持,有大批学生前来观展。
学生们由此深受启发及鼓舞,他们说:“看到这么多的大学校训,使人眼界大开,真是难得呀!”不少学生向王老师索取书法作品,他均一一满足。
校训体现了大学的办学理念,言简意赅、意境深远。
“精勤求学,敦笃励志,果毅力行,忠恕任事”的交大校训源于1933年,立足于教导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历经70余年,成为经典、薪火相传。
一位同学留言说:“一则校训的语言艺术,通过书法艺术表现出来,能给人们一种无尽的美感。
”此次校训书法展取得圆满的成功,后被邀请到有关院校巡展。
本次举办的大学文化书法展,同样好评如潮。
一位省书协的同志专程前来参观并建议像这样内容丰富的书法展,应该广泛宣传,甚至应该到各大学去巡展。
一位韩国学者特来观看书展,对王可法先生的书法非常喜欢,希望求得墨宝在她美国纽约的办公室展示。
课程资料:盛唐书法
![课程资料:盛唐书法](https://img.taocdn.com/s3/m/82e7385e02d276a201292eb6.png)
• 明王世贞跋云:
《肚痛帖》 “张长史《肚痛帖》
及《千字文》数行, 出鬼入神,惝恍不 可测。” • 释文:忽肚痛不可 堪/不知是冷热所/致 欲服大黄汤/冷热俱 有益/如何为计…。
《古诗四帖》
• 写在五色笺上,由数纸 拼接而成。现藏辽宁省 博物馆。
• 董其昌跋云:“有悬崖 坠石,急雨旋风之势。” 明丰坊跋云:“行笔如 从空掷下,俊逸流畅, 焕乎天光,若非人力所 为。”
• 清初的万经《分隶偶存》中比较了汉隶与唐隶的不 同:“汉多拙朴,唐则日趋光润;汉多错杂,唐则 专取整齐;汉多简便如真书,唐则偏增笔画为变体, 神情气韵之间,迥不相同耳。至其面貌体格,固优 孟衣冠也。”周亮工说“汉隶至唐已卑弱”。
2、行书大家李邕
• 李邕生平 • 李邕的行书 • 李邕行书的特色
1)李邕生平
董其昌所评:“右军如龙,北海如象。”
清刘熙载《艺概》说:李北海书气体高异,所难尤在一点 一画皆如抛砖落地,使人不敢以虚憍之意拟之。李北海 书以拗峭胜,而落落不涉作为。昧其解者,有意低昂, 走入佻巧一路,此北海所谓“似我者俗,学我者死”也。
• 李邕可谓是行书豪放派的主要创始者之一。其书对后世 颜真卿、苏轼等书风的形成具有深刻影响。
•
• 张旭的草书师从其堂舅陆彦远,上承陆柬 之、虞世南,取二王法。他在“二王”传 统草书基础上创造出笔势连绵回绕、纵势 的狂草,开拓出草书的新形式。他自言: “始见公主担夫争道,又闻鼓吹,而得笔 法意,观倡公孙舞剑器,得其神。”这种 师法自然的思想对后世有极大影响。
习古融今,博采众长——陕西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李岳民作品欣赏
![习古融今,博采众长——陕西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李岳民作品欣赏](https://img.taocdn.com/s3/m/4a81971b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04.png)
习古融今,博采众长——陕西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李岳民作品欣
赏
李岳民自幼酷爱书画艺术,潜心临习历代诸多名家法帖,数十年坚持不懈,习古融今,博采众长,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得到书画界名家的好评。
在书法创作方面,他尤其喜爱行书,曾经西安石林老师指点学习启功体书法。
他的书法,潇洒俊逸,神采飞扬。
在国画艺术上,他曾拜访研习许多名师的作品,在花鸟画领域最为擅长。
他笔下的花卉树木,生机勃勃;画中的鸟兽,活力无限。
他的作品积极、乐观,蕴含着对生命的赞美,对生活的希望。
李岳民先生曾参加过多次书画大展,荣获许多奖项。
作品获得海内外许多收藏爱好者的收藏。
李岳民先生艺术作品欣赏。
东起翔 作品欣赏
![东起翔 作品欣赏](https://img.taocdn.com/s3/m/b478df1af8c75fbfc67db25c.png)
作者: 无
作者机构: 不详
出版物刊名: 新丝路
页码: 158-159页
年卷期: 2016年 第14期
主题词: 作品欣赏 工艺美术师 艺术研究院 书画研究 美术家协会 西安市 协会会员 作家协会
摘要:东起翔,男,汉族,1956年生,天津宝坻人,现任西安市公安局碑林分局副处调研员,中国工艺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高级工艺美术师,陕西人大工作者书画研究会理事,陕西省书画艺术研究院副院长,西安市书画院院士、高级工艺美术师,西安市碑林书画家协会会员,韩国艺术作家协会理事、工艺美术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