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笛卡尔《第一哲学沉思集》的沉思
关于笛卡尔第一哲学沉思
![关于笛卡尔第一哲学沉思](https://img.taocdn.com/s3/m/e4f3628c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d7.png)
关于笛卡尔第一哲学沉思笛卡尔的第一哲学沉思是笛卡尔哲学思想的出发点,也是他对哲学问题做出哲学革命的开始。
在这部著作中,笛卡尔通过怀疑主义的方法,试图找到一个稳定的基础,以此建立自己的哲学体系。
笛卡尔提出了怀疑的方法。
在他看来,我们所接收到的一切知识都是可以被怀疑的,因为人类的感知和理性都是有局限性的,可能会被外部因素所欺骗或者误导。
笛卡尔认为,我们必须开始从头构建我们的知识系统,以找到确信无疑的基础。
接着,笛卡尔以思想的存在为出发点,提出了“我思故我在”的名言。
通过思考,我们可以得到一个确定的事实,那就是我正在思考。
我思考的这个存在是不可否认的,因为思考本身就是一种存在的表现。
这个思考的存在不依赖于我感知或者被欺骗的可能性,它是一种无可置疑的存在。
仅仅通过“我思故我在”并不能够得到其他任何知识。
我们还需要证明其他一切事物的存在。
于是,笛卡尔进一步探讨了思维和身体的关系。
他提出了“思维substance”和“物质substance”之间的二元论。
思维substance是不可分割、不可分析的,它不依赖于物质的存在。
而物质substance是可分割、可分析的,它的存在依赖于扩展性和空间的存在。
然后,笛卡尔通过分析,将这两种substance联接起来,构成了一个整体。
他认为,思想和身体的联系是通过一个机械装置——脑部来实现的。
“脑部是思想和身体之间的桥梁,它使灵魂和身体相互作用。
”这种互动使思想通过指挥神经传递,控制身体的活动。
这种互动关系对于生命的存在至关重要。
笛卡尔通过这种二元论的研究,进一步推导出了上帝的存在。
由于思想substance是完全无形的,它不能产生任何非思想的东西。
思想中的思想必须是有一因,那么这一因就是自己可思考的存在。
这一存在必然比思想更强大,更全能。
而这一存在就是上帝的存在。
上帝的存在保证了思想与外在事物之间的联系,也是整个推理过程的保证。
笛卡尔的第一哲学沉思被认为是现代哲学的起点,它彻底颠覆了传统哲学,将哲学的研究重心转移到了主体的思考和存在上。
关于笛卡尔第一哲学沉思
![关于笛卡尔第一哲学沉思](https://img.taocdn.com/s3/m/dc07a47d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9f52e47.png)
关于笛卡尔第一哲学沉思笛卡尔第一哲学沉思被誉为现代哲学的开局之作,它揭示了诸多思维上的深刻问题,优雅而严谨地探索了人类对世界的认识和存在状态的本质。
笛卡尔首先质疑了传统哲学思想所依赖的一些基础,他认为人们根本无法清晰地认识到真相,因为他们应当时刻怀疑自己的认知能力。
笛卡尔进一步提出了“假设存在的唯一资格”,它是人们认识世界的基础。
这个假设认为,人所感知到的世界是真实存在的,这种感知是经过思维机能的严格过滤的,实在不存在被欺骗的可能性。
这种假设不满足于单纯肉体上的感知,而是涉及到思维、精神和认知的层面。
笛卡尔认为,这种假设是获取真实知识的基础,因为它是人们认识世界的出发点。
然而,这种假设并不是没有漏洞的。
笛卡尔发现,人们并不能从自己的感知中推断出一切事物的本质。
因此,对该假设的怀疑也被提出。
笛卡尔认为,为了证明哲学真理的存在,人必须从内心开始思考。
这个思考过程不仅需要超越个人的习惯和看法,而且需要超越传统的话语和思想模式。
当人们从传统的思考模式中脱颖而出,就能够真正认识到哲学真理的存在。
笛卡尔不仅运用怀疑和思考的方法,还创造了新的思维和逻辑模式来深入探索人类的存在和本质。
他发明了“Cogito,ergo sum”的有名口号,意思是“我思故我在”,这一口号表明了思维机制对于存在的重要性。
他的思维模式将哲学与自然科学相结合,试图用数学方法测量自然现象的本质。
这给人类认识自然科学和世界提供了启示。
总的来说,笛卡尔第一哲学沉思尝试回答人类存在、自身和世界本质等深刻问题,通过精细的思辨,进行了一次深入的直接反省,探索了知识和认知本身的本质,建立了现代哲学的基础。
它引领着现代哲学处于一个新的关于思考和理解真理的境地,并为人们在今后的思考中探索新的思辨模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一哲学沉思集》的主要内容
![《第一哲学沉思集》的主要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25efa675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0c.png)
《第一哲学沉思集》的主要内容
《第一哲学沉思集》是法国哲学家笛卡尔的一部重要著作,也是现代哲学的重要源头之一。
该书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唯理主义与形而上学:笛卡尔对唯理主义进行批判,主张以形而上学作为哲学的基础。
他认为形而上学研究的是存在的本质和原理,而这是科学无法涉及的。
2. 清晰与明确的思维:笛卡尔提出了“我思故我在”的观点,将人类的认识能力以及思考的过程置于哲学思考的中心。
他强调了思维的清晰与明确,认为只有通过合乎逻辑的推理才能达到真理。
3. 分析与综合方法:笛卡尔提出的一种思维方法,即将问题分解为较小的部分进行分析,并通过逐步推理得出结论。
这种方法也为数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维模式。
4. 系统怀疑主义:笛卡尔通过彻底怀疑一切既有观念和信念,试图找到一种不受怀疑的确定知识基础。
他的“假设怀疑论”引发了很多后续哲学家对知识与真理问题的反思。
5. 理性与信仰的关系:笛卡尔认为理性和信仰不可分割,他既重视科学的发展,也主张信仰上帝的存在和宗教的作用。
他认为理性和信仰可以相互支持,而不是相互排斥。
总的来说,笛卡尔在《第一哲学沉思集》中探讨了知识、真理、存在等基本哲学问题。
他以自我思考为出发点,通过怀疑、分
析和推理的思维方法,对哲学、科学和宗教等领域提出了一系列独特的观点和思考方式,对后世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一哲学沉思录读书笔记
![第一哲学沉思录读书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092294ea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51e4841.png)
第一哲学沉思录读书笔记以下是关于笛卡尔《第一哲学沉思录》的笔记,主要内容在对第五个沉思的分析。
第一个沉思:普遍怀疑沉思内容梳理:怀疑感官经验——怀疑梦、幻想和真实——形成普遍怀疑——找寻确然可信之物——猜想妖怪的欺骗第二个沉思:唯我不假沉思内容梳理:即使被骗,但我是存在的——理智比感觉可靠——人通过精神而非感官领会物体——精神比物体性的东西要清楚第三个沉思:上帝存在沉思内容梳理:领会清楚明白即真实——上帝观念被我清楚领会——上帝观念只能来自更圆满(后天论证)——上帝观念特有的规范性(先天论证) 第四个沉思:真理与错误沉思内容梳理:上帝圆满,故不会骗人——人会犯错而非不犯错是上帝使然——自由意志高于道德善恶和永不犯错第五个沉思:物体、上帝沉思内容梳理:“待检查的东西”——上帝究竟是如何规范人类的精神的?我们的本性到底是被上帝归入到不完满中,还是上帝故意如此为之?“认识真理”——必须做的是把注意力放在精神所领会得清楚明白的事情上;必须不做的是把意志放任在理智范围外,对理智所不清楚明白的事情下判断“认识”——之前的沉思所说的,精神比物体性的东西要清楚明白,感官经验的真实性值得怀疑“这些东西的观念”——关于物质性的东西的观念,比如后面所说的连续量、广延“与本性相合”——数目、形状、运动等物质性的东西的观念,似乎早就存在于我的脑海中,是某种先天存在的东西(联系康德“先天综合判断”)“某些东西”——物质性的东西“真实不变的本性”——与我的精神相对,即不依赖于我的精神而存在的形式,比如三角形的形式和性质。
换句话说,我们在现实中看到的圆形也许是假的,甚至说现实中根本没有真正的圆形,但是圆形背后的属性却不是我们自己能够凭空捏造的。
“论物质性的东西”——三角形的物体给我带来的感官经验,与三角形的形式和性质给我的认识是完全不同的,前者可能是多种多样的和不真实的,但是后者却是能够领会的清楚明白的。
而根据之前的论述可知,精神的本性告诉我们,领会的清楚明白的就是真实的。
关于笛卡尔第一哲学沉思
![关于笛卡尔第一哲学沉思](https://img.taocdn.com/s3/m/9c730ede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23.png)
关于笛卡尔第一哲学沉思
笛卡尔第一哲学沉思是笛卡尔在他的第一篇哲学著作《第一哲学沉思》中提出的思想
体系,通过对自我和世界的认识来探讨真理的本质问题。
笛卡尔认为,人类的知识是不可靠的,因为我们的感官容易受到干扰和误导,而我们
的理性则受到先入为主的观念和信仰的影响。
因此,如果要找到真理,首先要从怀疑一切
开始。
笛卡尔提出了“我思故我在”的命题,认为只有思考的存在是可以肯定的,因为思考
是绝对不可否定的,没有思考就没有存在。
换言之,人类所认为真实的世界可能是虚幻的,但人的意识和思维却是真实的。
在此基础之上,笛卡尔提出了“分离论”思想,认为身体和精神是不同的实体,身体
是肉体的存在,而精神则是不可见的思想和意识的存在。
通过这种思想,笛卡尔揭示了身
体和意识之间的关系,进一步质疑人类对于物质世界的认知。
笛卡尔还提出了“上帝存在定理”思想,认为上帝是完美的存在,必然存在。
同时,
上帝也是真理的保证,因为上帝不会欺骗我们,可以通过上帝的存在来确认真理。
这种思
想也带来了笛卡尔时代对于上帝和信仰问题的争议。
最后,笛卡尔认为,人类不仅要怀疑过去所接受的知识和观念,还要追求新的知识和
真理,这是维护人类理性和自由的必然选择。
通过怀疑和探索,人类才能真正认识自我和
世界,实现真理、自由和幸福的价值目标。
总的来说,笛卡尔第一哲学沉思是对传统哲学观念的重大挑战,通过怀疑一切和追求
真理,揭示了人类意识和物质之间的关系,开创了现代哲学的新纪元。
第一哲学沉思集
![第一哲学沉思集](https://img.taocdn.com/s3/m/2abbd465ddccda38376baf9b.png)
六个沉思的内容提要在第一个沉思里,我提出了只要我们在科学里除了直到现在已有的那些根据以外,还找不出别的根据,那么我们就有理由普遍怀疑一切,特别是物质性的东西。
尽管普遍怀疑的好处在开始时还不显著,不过,由于它可以让我们排除各种各样的成见,给我们准备好一条非常容易遵循的道路,让我们的精神逐渐习惯脱离感官,并且最后让我们对后来发现是真的东西决不可能再有什么怀疑,因此它的好处还是非常大的。
在第二个沉思里,精神用它本身的自由,对一切事物的存在只要有一点点怀疑,就假定它们都不存在,不过决不能认为它自己不存在。
这也是一个非常大的好处,特别是精神用这个办法很容易把属于它的东西,也就是说属于理智性的东西,和属于物体性的东西区分开来。
但是,有些人可能会等待我在这里拿出一些理由来证明灵魂的不灭,因此我认为现在应该告诉他们,对于凡是我没有非常准确论证过的东西都不准备写进这本书里去,那么我看我不得不遵循和几何学家所使用的同样次序:先提出求证的命题的全部根据,然后再下结论。
在认识灵魂不灭之前,要求的第一个和主要的东西是给灵魂做成一个清楚、明白的概念,这个概念要完全有别于对物体①所能有的一切概念:这在这里已经做到了。
除此以外,还要求知道我们所清楚、分明领会的一切东西,本来就是按照我们所领会的那样都是真实的。
这在第四个沉思以前还没有能够论证。
还有,什么叫物体性,还必须有一个清楚的概念,这个概念一部分见于第二个沉思里,一部分见于第五个和第六个沉思里。
最后,应该从这一切里得出一个结论:凡是清楚、分明地领会为不同实体性的东西,就象领会精神不同于物体那样,实际上都是分属于不同实体的,它们之间是实在有别的:这是在第六个沉思里做出来的结论。
在这个沉思里还证实了这一点:我们把一切物体都领会为是可分的,而精神或人的灵魂只能被领会为是不可分的,因为,事实上我们决不能领会半个灵魂,而我们却能够领会哪管是最小的物体中的半个物体,因此物体和精神在性质上不仅不同,甚至在某种情况下相反。
笛卡尔的第一二个沉思
![笛卡尔的第一二个沉思](https://img.taocdn.com/s3/m/c29a2b052e3f5727a5e962f0.png)
笛卡尔《第一哲学沉思集》第一个沉思:论可以引起怀疑的事物第一个沉思,也称“普遍怀疑”。
我先略述他的思想。
“如果我想要在科学上建立起某种坚定可靠、经久不变的东西的话,我就非在我有生之日认真地把我历来信以为真的一切见解统统清除出去,再从根本上重新开始不可。
”也就是说,只有先破除一切旧见解才能找到确定不移的东西。
先从何下手呢笛卡尔首先想到我们接受东西的途径之一——感官。
但感官可以骗人,在不明显与离得很远的东西上,感官骗过我们。
“为了小心谨慎起见,对于一经骗过我们的东西就决不完全加以信任。
”但是,有人会说,有些感官获得的东西显然是真实的,“比如我在这里,坐在炉火旁边,穿着室内长袍,两只手上拿着这张纸,以及诸如此类的事情。
”除非是疯子才会否认这一点。
那是不是这些感官印象就不需要怀疑了呢笛卡尔接下去提出了“梦的论证”。
他认为梦与真实,我们常常分不清。
明明是在做梦,又好像是真实的,反之亦然。
我坐在炉火旁边,是梦中罢不是罢因此,我们应“设想我们的手以及整个身体也许都不是像我们看到的这样。
”所有感官都应该被怀疑。
这样是不是就没有真的存在的东西了吗我们“至少必须承认出现在我们的梦里的那些东西就像图书一样,它们只有摹仿某种真实的东西才能做成,因此,至少那些一般的东西,比如眼睛、脑袋、手,以及身体其余部分并不是想象出来的东西,而是真的、存在的东西。
”画家画出奇形怪状的东西只是对不同动物肢体的拼凑。
但有人会问,画家也能画出我们完全没见过的东西。
笛卡尔说:“颜色总应该是真实的吧。
”因此,真的存在的东西确实存在。
那么这些东西是什么呢笛卡尔说:“一般的物体性质和它的广延,以及具有广延性东西的形状、量或大小和数目都属于这一类东西;还有这些东西所处的地点,所占的时间,以及诸如此类的东西。
”这样,笛卡尔得出这样的结论:“物理学、天文学、医学,以及研究各种复合事物的其他一切科学都是可疑的、靠不住的;而算学、几何学,以及类似这样性质的其他科学,由于他们对待的都不过是一些非常简单、非常一般的东西,不大考虑这些东西是否存在于自然界中,因而却都含有某种确定无疑的东西。
笛卡尔的哲学思考:《第一哲学沉思集》中的存在与思维
![笛卡尔的哲学思考:《第一哲学沉思集》中的存在与思维](https://img.taocdn.com/s3/m/eb85eaaf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c6.png)
笛卡尔的哲学思考:《第一哲学沉思集》中的存在与思维概览在哲学史上,笛卡尔是一位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思想家和数学家。
他以其著作《第一哲学沉思集》(Meditations on First Philosophy)而闻名于世。
这部作品是一本系统阐述笛卡尔哲学思想的篇章,主要探讨了存在与思维的关系。
本文将深入解析《第一哲学沉思集》中所涵盖的关键概念、论证内容以及对后世哲学产生的影响。
1. 存在与思维的起点在《第一哲学沉思集》中,笛卡尔提出了一个著名的问题:“我如何能够确定我所接触到的事物是否真实存在?” 这个问题引发了他对认知过程和真理搜索的深入探究。
笛卡尔认为唯一可以被确定存在的是“我”,即自己从事思考活动时所意识到的“我”。
他通过推导和怀疑来达到这个结论,并提出了著名的“我思故我在”的命题。
2. 心灵-物质二元论在《第一哲学沉思集》中,笛卡尔进一步探索了心灵和物质之间的关系。
他提出了心灵-物质二元论,认为人类有两个本质属性:思维和扩展(即空间存在)。
笛卡尔主张心灵和身体是不同的实体,彼此之间没有直接的联系。
这种观点在他后来阐述的“荷马抱石”实验中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支持。
3. 上帝的存在与真理保证为了确保自己的推理是可靠且真实的,在《第一哲学沉思集》中,笛卡尔引入了上帝作为保证真理的存在。
笛卡尔认为上帝是无限完美之物,并且无法将虚构与真实混淆。
因此,只要我们以善意去使用我们所拥有的原则和判断力,就能确保我们所得到的结论是正确且可信的。
4. 影响力与争议《第一哲学沉思集》对后世哲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它提出了现代哲学史上许多重要问题和概念,并对认识论、科学方法论等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
然而,笛卡尔的理论也遭到了一些批评和质疑。
有人认为他基于自我意识的存在作为起点是脆弱和有限的,也有人对他关于心灵和物质二元论的观点提出了异议。
结语《第一哲学沉思集》是笛卡尔思想体系中最重要的著作之一。
通过探讨存在与思维之间的关系,笛卡尔引发了无数哲学问题,并对认识论和科学方法论产生了深远影响。
《第一哲学沉思集——反驳和答辩》[法]笛卡尔著读后感
![《第一哲学沉思集——反驳和答辩》[法]笛卡尔著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52f7a0a9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b7.png)
《第一哲学沉思集——反驳和答辩》[法]笛卡尔著读后感第一篇范文:《第一哲学沉思集——反驳和答辩》[法]笛卡尔著读后感笛卡尔的《第一哲学沉思集——反驳和答辩》是西方哲学史上的经典之作,其深刻的思考和独特的观点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这部作品中,笛卡尔通过一系列的沉思,试图找到确定的知识基础,并以此为基础来建立一门全新的哲学体系。
笛卡尔的沉思起点是怀疑一切,他试图通过怀疑来找到不可怀疑的知识点。
他先后怀疑了感官知觉、数学公理、甚至自己的存在,最终找到了一个不可怀疑的结论:我思故我在。
这个结论成为了他哲学体系的基石。
在《第一哲学沉思集——反驳和答辩》中,笛卡尔对skeptical arguments 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反驳。
他反驳了怀疑论者对感官知觉的怀疑,认为感官知觉虽然可能欺骗我们,但我们的内心感受是真实的。
他还反驳了怀疑论者对数学公理的怀疑,认为数学公理是明确无疑的。
接着,笛卡尔进一步探讨了上帝的存在和可靠性。
他认为上帝是存在的,而且是全知全能的。
他通过“论上帝和清晰明白的真理”这一沉思,阐述了自己对上帝的认识。
他认为,上帝是那个“给我一个比所有这些都是更清晰、更确实的观念,而同时又是一个无限伟大的存在”的存在。
这个观念使他确信上帝的存在。
第二篇范文:《第一哲学沉思集——反驳和答辩》[法]笛卡尔著读后感笛卡尔的《第一哲学沉思集——反驳和答辩》是对怀疑论的一种回应和反驳,同时也是对人类知识体系的探索和重建。
从全新的视角来看,这部作品不仅展现了笛卡尔的哲学思想,也反映了他对人类认知能力的信心和探求真理的决心。
在《第一哲学沉思集——反驳和答辩》中,笛卡尔首先提出了普遍怀疑的观点,他认为只有通过怀疑,才能找到真正的知识。
他怀疑了感官知觉的可靠性,质疑了数学公理的确定性,甚至怀疑了自己的存在。
然而,在经历了这一系列的怀疑之后,他找到了一个不可怀疑的结论:“我思故我在”。
这一结论成为了他哲学体系的基石。
从新的视角来看,笛卡尔的普遍怀疑实际上是一种对人类认知能力的挑战。
关于笛卡尔第一哲学沉思
![关于笛卡尔第一哲学沉思](https://img.taocdn.com/s3/m/abab87aa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a4c2b5f.png)
关于笛卡尔第一哲学沉思笛卡尔第一哲学沉思,是法国哲学家笛卡尔创立的一种哲学思想体系,也被称为“方法论”。
笛卡尔的第一哲学沉思起源于他对人类认识的疑惑。
在笛卡尔看来,人类认识的本质问题是如何确立真理和抵御错误。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笛卡尔提出了两个假设:首先,他置疑所有的形而上学真理;其次,他放弃依赖外部的经验来确定真理。
在这种情况下,笛卡尔提出了一种叫做“怀疑法”的方法,用以建立新的哲学,这个方法的基本思想是利用质疑来筛选掉所有不可靠和虚妄的观点,最终得到一些真正可靠的哲学真理。
这种方法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确保哲学体系以逻辑和证明的基础成立,而不是基于经验和感觉。
怀疑法的核心是“笛卡尔怀疑机”,这个机器使得有可能找到那些最基本、最不可疑的命题。
怀疑的限度是令人疑惑的话。
只要有令人疑惑的事实可以找到,我们就不能确定以前所接受的观点是正确的,因此必须保留怀疑。
因此,在怀疑的基础上,笛卡尔提出了超越持疑状态的思考过程,以确立一些不可打破的真理。
笛卡尔认为,在独立地思考和用纯理性推理的基础上,我们可以推理出存在的真相。
笛卡尔把这个真理称为“我”。
笛卡尔认为,“我”是我们唯一真正了解的事物,因为它是不可怀疑的(即“我思故我在”)。
但是,笛卡尔并没有停留在对“我”的存在的证明上。
在此后的探讨中,笛卡尔证明了上帝的存在,这个结论结果被他看做是使哲学体系可以连接到人性和道德的基础。
笛卡尔认为,上帝是一个完美的存在,他必定是真实而非欺骗我们。
这样,笛卡尔就成功地建立了新的哲学基础。
总的来说,笛卡尔第一哲学沉思是一种以质疑和怀疑为基础的哲学思想体系,它强调通过独立思考和推理得出真相,同时我们必须保持开放态度,以接受那些新的真相。
这一哲学思想对现代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且仍然是一种极具影响力的思想。
第一哲学沉思录笛卡尔
![第一哲学沉思录笛卡尔](https://img.taocdn.com/s3/m/1416ffb1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9d.png)
第一哲学沉思录笛卡尔一、怀疑一切我,笛卡尔,一个追求真理的哲学家,决定从怀疑一切开始我的哲学沉思。
我怀疑感官的可靠性,因为它们常常欺骗我们;我怀疑数学和逻辑的绝对性,因为它们也可能建立在错误的前提之上。
最终,我怀疑我自己的存在,因为如果我被欺骗,那么我可能只是被一个强大的恶魔所操控。
二、我思故我在在怀疑一切之后,我发现有一个命题是无法怀疑的,那就是“我思故我在”。
只要我在思考,我就必然存在。
这个命题成为了我哲学体系的基石,也是我重建知识大厦的起点。
三、上帝的存在为了确保我的知识是可靠的,我需要寻找一个绝对可靠的保证。
我通过逻辑推理得出,上帝是存在的。
上帝是一个全知、全能、全善的存在,他保证了数学和逻辑的绝对性,也保证了感官的可靠性。
四、物质的本质在确定了上帝的存在之后,我开始思考物质的本质。
我认为,物质是广延的,即它占据空间。
然而,我并不认为物质是独立存在的,它依赖于上帝的存在。
五、灵魂的本质与物质不同,灵魂是非广延的,它没有空间上的存在。
灵魂是思考的主体,它是我的本质。
灵魂与物质是相互独立的,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上帝所安排的。
六、知识的重建在确定了上帝的存在、物质的本质和灵魂的本质之后,我开始重建知识。
我从数学和逻辑开始,因为它们是上帝所保证的绝对真理。
然后,我逐渐扩展到其他领域,如物理学、生物学等。
七、道德和信仰在重建知识的过程中,我也思考了道德和信仰的问题。
我认为,道德是上帝所规定的,它要求我们追求善、避免恶。
信仰是人对上帝的信任和依赖,它是我们追求真理的动力。
八、哲学的目的我的哲学沉思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寻找真理,为了实现人的自由和幸福。
我相信,只要我们坚持追求真理,我们就能够找到通往自由和幸福的道路。
第一哲学沉思录笛卡尔九、自我认知与自我完善在确认了自我存在和灵魂本质的基础上,我开始深入探索自我认知的边界。
我认识到,自我认知不仅仅是对自我存在的确认,更是对自我能力的理解和对自我局限的认识。
这种认知是自我完善的基础,它促使我不断追求知识和智慧,以超越自身的局限。
关于笛卡尔第一哲学沉思
![关于笛卡尔第一哲学沉思](https://img.taocdn.com/s3/m/82d9bcf2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b4.png)
关于笛卡尔第一哲学沉思
笛卡尔是17世纪法国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他对哲学的影响深远而持久。
其哲学思想不仅在当时引起了轰动,也对后世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笛卡尔的第一哲学沉思是他哲学思想的开篇,也是他哲学思想的核心。
本文将对笛卡尔第一哲学沉思进行深入的探讨和分析。
笛卡尔第一哲学沉思是笛卡尔著名的“我思故我在”命题的出发点。
在这一哲学沉思中,笛卡尔试图建立一种全新的哲学体系,通过怀疑一切已知的东西来寻求绝对的真理。
他试图通过怀疑来打破传统的思维定式,重新建构哲学的基础。
笛卡尔的这一哲学沉思被认为是现代哲学的起点,也是唯心主义和理性主义的开端。
笛卡尔第一哲学沉思的核心是对已知的怀疑。
笛卡尔认为,人们对于外部世界的认知会受到感官的欺骗,因此他提出了“怀疑一切”的命题。
他试图摆脱传统的知识观念,不再相信任何已知的东西,而是要重新审视一切已知的事物。
通过怀疑一切已知的东西,笛卡尔试图找到一种不受感官干扰的绝对真理。
他宣称,只有怀疑一切已知的东西,才能找到绝对的真理。
这种怀疑主义的观念在当时是非常前卫的,也对后来的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笛卡尔的第一哲学沉思还包括了对上帝的存在的探讨。
在第一哲学沉思中,笛卡尔试图证明上帝的存在,并以上帝为保证绝对的真理。
他提出了“上帝即是真理”、“上帝不会欺骗我”等命题,试图通过上帝的存在来确立绝对的真理。
这一观点也成为了笛卡尔哲学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对后来的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精神的本质——笛卡尔《第一哲学沉思录》·第二沉思
![精神的本质——笛卡尔《第一哲学沉思录》·第二沉思](https://img.taocdn.com/s3/m/1d4f4000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18.png)
精神的本质——笛卡尔《第一哲学沉思录》·第二沉思
通过第一沉思中的论述,我们知道了这个世界上总是有一些必定存在的东西,这些东西不依赖与表象,关乎于本质与根本。
根据这个先导条件,我们可以得出“我思”的必然存在。
我只要在思考,不管思考这个东西是否存在,作为思考这个动作本质的主体的我,是一定存在,且为真的。
假设我们现在正在做梦。
梦里我们梦见了高山大川,那么这些高山大川是真实的吗?
它们不是,它们是假的,是我想象出来的。
可虽然这些东西是假的,但是却是我在想象它们。
对于这种想象更进一步的认识,我们是不是可以随意塑造这座山的形状,这条河的长度?
而这种可以随意用想象的改变物质存在的能力,就是想象力。
那么到这一步,想象力可以塑造这些山的形状,这条河的长度,那么想象力是不是精神的本质?
也不是。
山可以有无数种形状,河可以有数不尽的长度,我们的思想无法将其一一遍历,这种想象力作为本质,有很大的局限性。
去除山河的形状与性质,对山河根本的思考,才是精神的本质,这种究其源头的能力,叫理智。
真正来说,我们只是通过在我们心里的理智功能,而不是通过想象,也不是通过感官来领会物体,而且我们不是由于看⻅了它,或者我们摸到了它才认识它,而只是由于我们用思维领会它,那么显然我认识了没有什么对我来说比我的精神更容易认识的东西了。
第一哲学沉思集读后感
![第一哲学沉思集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9f9db2fcf12d2af90342e653.png)
在《第一哲学沉思集》中,笛卡尔主要通过六个部分的沉思与论证表达了他对于上帝和人的灵魂这两个问题的看法并提出了第一哲学的概念,以下是精心整理的的相关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篇一在《第一哲学沉思集》中,笛卡尔主要通过六个部分的沉思与论证表达了他对于上帝和人的灵魂这两个问题的看法并提出了第一哲学的概念,我重点读了前三个沉思。
笛卡尔的第一个沉思叫做“论可以引起怀疑的事物”。
首先他感觉过去一直有着的诸多见解都很可疑,感觉被蒙蔽。
所以为了寻求真理,笛卡尔决定抛弃所有旧有见解,重新开始;按逻辑分析,只要先从旧有见解所根据的原则下手就可以了,对于这些原则,一旦感觉它们欺骗过自己,就决不完全信任;于是笛卡尔发现人生好像是在梦中一样,因为没有任何明显的标记可以告诉自己这不是在做梦;既然连自己所见的身体或者环境都可能是假象的话,由于无中生有是不合逻辑的,那么至少还应该存在一些更一般、更简单的东西是真实的,正是由于这些东西的掺杂才构成了思维中的一切形象;于是笛卡尔怀疑是否有一个无所不能的上帝给予了自己这一切可见可感的事物或者说观念,但是他又因为上帝是全能的绝对善良的故而不可能允许自己所创造的东西犯错而拒绝了这一可能性;因此,笛卡尔做出了第一个结论:“凡是我早先信以为真的见解,没有一个是我现在不能怀疑的,这决不是由于考虑不周或轻率的缘故,而是由于强有力的、经过深思熟虑的理由。
”换句话说,笛卡尔认为普遍怀疑是必要的,一切皆可疑。
为了保持这一状态,笛卡尔时刻牢记这些推论,并提出“即便认识不了什么真理,但至少有能力不去下判断”的陈述。
笛卡尔的第二个沉思叫做“论人的精神的本性以及精神比物体更容易认识”,就是从这个沉思,后人提炼出了“我思故我在”的经典名言。
尽管那些对笛卡尔不甚了解的人会直接因此而把他打入主观唯心主义的牢笼中,我还是想说出自己的想法。
承接第一部分的内容,笛卡尔认为一切皆可疑,他很客观地提出这样一个观点:虽然暂时感觉这世上没有可靠的事物,但如果一旦找到了什么可靠的确定无疑的事情就能够打破之前的不可知论僵局。
《第一哲学沉思集》前三个沉思读书报告
![《第一哲学沉思集》前三个沉思读书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96123898a0116c175f0e48d8.png)
《第一哲学沉思集》前三个沉思读书报告笛卡尔"怀疑"的产生有着浓厚的历史背景。
他怀疑的对象包括所有经院哲学旧的知识和认识方法,以及所有的感性认识。
"我思故我在"是他的哲学的第一原理,他通过"怀疑"获得了"确切的知识",也摆脱了陈腐的经院哲学的束缚。
他的哲学思想对西方哲学产生了具有转折意义的影响。
笛卡尔到底是如何施行他的怀疑的呢?首先他提出的第一个沉思是论能被怀疑的事物。
他觉得我们已有的观念和知识或从感官得来,但感官是欺骗性的,所以他抛弃以往的见解,再从根本上重新开始。
从而得出了普遍怀疑是必要的,一切皆可疑的结论。
不过这种怀疑是一种“方法论的怀疑”,是以怀疑为手段,破除旧的教条与成见,摒除怀疑论的对真理的绝望情绪,我认为他是为人类的知识大厦寻求一牢固的根基,正如他自己声称其整个计划是谋求保证我们自己摒弃流动的泥土和沙地,寻找岩石和粘土。
然后笛卡尔的第二个沉思里进行了精神本性的论证。
他认为人类心灵的本质以及心灵比物体更容易被认识,心灵运用它自己的自由,只要对事物的存在有哪怕最轻微的怀疑,它就假设所有这些事物都是不存在的,但是心灵是存在的。
笛卡尔认为人是一个在思维的东西,如同人是一架整套的机器,灵魂控制着我们的所有行动。
灵魂也就是人的精神是什么?首先精神是不可分的,我们可以认识半个物体却不能认识半个灵魂;他通过蜡熔化这一个例子来说明精神和物质在本质上不一样,再者人的肉体缺少了一部分将不再是同一肉体,而精神却不会,它从本质上是不灭的。
严格说来物体也是不是通过感官或者想象力的功能被领会,而是通过理智本身;并且这种领会不是来源于它们被摸到或者被看到,而是来源于它们被我们所理解。
而在笛卡尔的第三个沉思中,他竭尽全力去证明了上帝的存在。
他是以我的观念来表现上帝观念的存在,其实他的论证就相当于说“我就是上帝”。
这里,观念有实体的意义。
观念本身肯定了自己的存在,观念就是存在于思想中的实物。
《第一哲学沉思集——反驳和答辩》读后感
![《第一哲学沉思集——反驳和答辩》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1b9db316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5da024c.png)
《第一哲学沉思集——反驳和答辩》读后感
《第一哲学沉思集——反驳和答辩》是法国哲学家勒内·笛卡尔的经典之作,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对哲学和思考的本质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首先,笛卡尔在书中探讨了人类知识的本质和可靠性问题。
他认为,人类的认识是建立在感觉和经验的基础上的,但是感觉和经验是不可靠的,因此我们需要重新审视和质疑一切知识。
这种对于人类知识的质疑和反思,让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知识的本质和可靠性问题,同时也让我更加注重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索的重要性。
其次,笛卡尔在书中提出了许多重要的哲学思想和观念。
他认为,哲学是对于人类存在和思考的本质的探索,是对于真理和智慧的追求。
因此,他强调了理性思考和独立思考的重要性,认为只有通过理性和思考才能获得真正的知识和智慧。
这种对于哲学思想和观念的探讨和理解,让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哲学的本质和意义,同时也让我更加注重理性和思考的重要性。
最后,我认为《第一哲学沉思集——反驳和答辩》对于个人成长和发展也有很大的启示。
笛卡尔的思想和行为方式具有很强的人格魅力,他的人生哲学和思想观念也深刻地影响了他的学生和后辈。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不仅了解了笛卡尔的生平和思想,更能够从中汲取智慧和启示,为自己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指导和帮助。
总的来说,《第一哲学沉思集——反驳和答辩》是一本极具启发性的著作。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对哲学和思考的本质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同时也对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我相信这本书对于每一个关注哲学和思想发展的人都会有很大的帮助和启示。
关于笛卡尔《第一哲学沉思集》的反思
![关于笛卡尔《第一哲学沉思集》的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0f0e0821e2bd960590c677eb.png)
第一个沉思:怀疑是什么第二个沉思:论精神的本质没有感官的时候,不存在的才是真实的。
我是什么?物体性:“能以若干方式被移动,不是被它自己。
”那人虽具有物体性,但一般不表现出来,便为“动”物。
所有的“动”物都能自主支配自己,这是一种通性的思想存在,人便不是唯一的。
我对我的思想的认识完全可以,也必然,不通过感官,而出于一种自然的、心灵上的直观。
而这种直观又包括在我的思想之中。
第三个沉思:论上帝及其存在感官所感为冲动。
表象所拥有的客观实在性是睡梦里、思想里所没有的轮廓,而轮廓不完全能说明存在,正如影子只是一种相对的写照,便也是性质上的轮廓。
完满的东西。
万物因此存在,完满之物便是思想,思想才最充实而最不言而喻。
观念附属于思维或精神,前者为异,后者为同。
想象死亡之后,正如想象出生之前一样不存在,所以这也不是“想象”能到达的。
想象,是在记忆的基础上的,通过思维这个工具,来进行的不存在的演绎。
因为是无限的,所以可以片面地理解为完满的。
在我的思想都还没存在的时候,想象更是毫无存在性的。
肉体是记忆的载体,故思想也可以安身。
我,是在世间不停地湮灭并创造,才保持了存在,而思想则高出我的肉体一个等级,可以永恒存在。
上帝有着无限的完满性。
第四个沉思:论真理和错误把上帝所有的造物合起来看,有好有坏,那么在本性上就是完美的,即是完满的。
自由意志是无限的,但却又也许只是限制之内的无限。
人的自由意志之所以无限是意志的本性,之所以有限是人的认识和能力有限。
但这在上帝那儿都是无限的。
在意志中可以思考意志,这边是向下的无限么?自由,并不是不选择地立于原点,二十岁随心地离开原点、中间点,在自由意志下走得越远便越自由。
先理智,后意志。
要正确地使用自由意志。
第五个沉思:论物质性东西的本质及其它大小、距离的相对性就会制造一个无限,这样的伪无限在拥有更大数量级的直观中完全可以是有限的、客观存在性很强的实体。
第六个沉思:论人的灵魂和肉体文学中的通感也许直指哲学中心灵的直观,两者靠近但有着本质上的不同,直观是绝对的,同感是相对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笛卡尔《第一哲学沉思集》的沉思笛卡尔的第一个沉思---论可以引起怀疑的事物。
笛卡尔为了论证上帝的存在及灵魂不灭的神学思想,采用了彻底否定一切、怀疑一切的策略,借以从否定中逐步建立他所需要的肯定。
他先让自已怀疑自然的存在、自身的存在,继而怀疑上帝的存在。
对于感官所获得的一切认识,他统统进行了否定。
即使是他正在挥动着的手,他也怀疑是不真实的幻觉。
于是一切事物仿佛都是值得怀疑的虚假的幻影,没有一件东西是真实存在的。
[法]笛卡尔《第一哲学沉思集》[在线读书]
笛卡尔的第二个沉思---论人的精神的本性以及精神比物体更容易认识。
在笛卡尔抛出了怀疑一切的烟雾弹之后,他得出了一个结论:既然一切都是可疑的,那么怀疑本身便是不可怀疑的。
即,我在怀疑,这是确切可信的。
我的存在虽然值得怀疑,而怀疑“我”存在的那个“我”是什么呢?它肯定不是想象,更非感官,但它应该是一种东西,具体来说,“是一个在思维的东西。
”,此即精神。
并且,精神较之于飘忽的物质更易于把握。
笛卡尔的精神就这样被笛卡尔怀疑出来了。
笛卡尔推导过程的最后,以蜡为喻,略显粗糙,缺乏庄周寓言式譬喻的生动和深刻。
当然,笛卡尔同时是个科学家,他在有意识地去用精确的几何学方法,去推导精神问题。
而庄周是个优秀的散文家,与科学无涉。
科学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代的产物,从欧洲中世纪宗教神学的樊笼里逃出来的一只小鸟,这只小鸟与古希腊纯粹的数理理论有着质的差异,现成为猛禽,大有睥睨一切、唯我独尊的气势。
笛卡尔的第三个沉思---论上帝及其存在
上帝存在,还是不存在,这是一个非常形而上的问题(如果有人把上帝的存在与否问题斥之为迷信,那可要贻笑大方了),它涉及到世界的本原。
康德的物自体,牛顿的第一推动力,以及印度教中的婆罗门,均可视为上帝一词的另外表达方式。
笛卡尔相信第一因-上帝的存在,并进行了一番逻辑论证。
既然作为思维而存在的我是已被论证了的存在,但这个“我”又是因何而存在的呢?用笛卡尔的话说“我是从谁那里得到我的存在呢?”“我”当然不是来自父母,它来自一个更高的存在,这个存在是完满而自为的。
笛卡尔在其论证过程中否定了“无”能产生“有”,“我”这样一个存在不是凭空而生的。
而“如果我不依存于其他一切东西,如果我自己是我的存在的原因,我一定就不怀疑任何东西,我一定就不再有希望,最后,我一定就不缺少任何完满性;因为,凡是在我心里有什么观念的东西,我自己都会给我,这样一来我就是上帝了。
”可是,我在怀疑,且不完美,这样一个即怀疑又有缺陷的东西根本无法产生我。
因此,我只能来自至上完满的存在体,即上帝。
笛卡尔的第四个沉思---论真理和错误
笛卡尔翻来覆去罗嗦了一大段无非就是为了论证上帝的真理性,而上帝的创造物-我,却会犯错误。
这样就似乎存在一个矛盾,既然上帝是完美的,那么它的创造物也应该是完美的,莫非上帝造物时犯了低级错误?笛卡尔当然不会承认真理的化身-上帝会犯错误,而是认为我只分得了上帝完满性的一部分(有点柏拉图的味道),世界作为一个整体是完美而无缺陷的。
但个体的我却必
然存在诸多缺陷,于是错误便难免。
可是我仍有无数的理由去感激上帝,因为他“从来没有欠过我什么,”却无私地让我存在了。
笛卡尔的第五个沉思----再论上帝及其存在.
笛卡尔的沉思继续围着上帝打转,上帝的存在与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一百八十度一样无可置疑。
关于笛卡尔的思想,有个困惑我一直未明。
既然如他所言万物皆是上帝意志的体现者,万物共同构成完美,那么众生应该是平等的,人并不比一颗水杉树、一只藏羚羊更有存在价值,何以笛卡尔会认为动物只是会行走的机器,生来就是供人类屠宰和利用的?莫非上帝在有意识地创造不平等?而造物的行为却无目性可言,由此看见笛卡尔的矛盾所在。
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则认为万物皆有灵魂。
我想,人也只是万物之一罢了,并不必然高于其他物种。
如罗素所言:“参差万态即是幸福”,如在人类疯狂的掠夺下,世界只剩人这一种生物,岂非破坏了世界的完满?而完满一旦被破坏,存在的基础就不复存在了吧,人类当然也无法脱离世界而存在。
笛卡尔的第六个沉思---论人的灵魂和肉体之间的实在区别.
笛卡尔从怀疑感官实在的方法出发,推导出了精神及上帝,然后又返回到感
官,指出物质性的东西也是真实存在的.笛卡尔这一沉思里充分阐述了他的二元论思想.我既是精神(灵魂)的,又是肉体(物质)的,一个整体中具有两个我.精神具有单一、完整、不可分的属性,而肉体是可以分割的。
但精神能否脱离肉体而单独存在?是否一定要寄居在肉体这个形式上?如果能,那么肉体又凭何存在?如果不能,那么“我”不过是精神与肉体的综合而已,并不存在两个独立的“我”。
可惜,笛卡尔回避了这个问题,他的沉思就这样匆匆结束了。
[法]笛卡尔《第一哲学沉思集》[在线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