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文化产业发展十大趋势
中国十大产业发展趋势

中国十大产业发展趋势中国十大产业发展趋势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中国的产业发展正面临着许多新的机遇和挑战。
在未来的几年里,中国将出现许多新兴产业和发展趋势。
本文将探讨中国十大产业发展趋势,并对其所带来的影响进行分析。
一、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信息技术是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将成为未来中国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
包括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的发展,将会对中国经济产生重大影响。
它们将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产业格局,带来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二、新能源和清洁技术产业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家之一,中国正面临着巨大的环境挑战。
新能源和清洁技术是中国转型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之一。
中国将加大对太阳能、风能、水能等清洁能源的发展和利用,推动绿色低碳的经济增长。
三、高端制造业高端制造业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提高产业竞争力和降低资源浪费的关键。
中国将加大对高端制造业的投入,提升制造业供给质量,提高产品和服务附加值,加强自主研发和知识产权保护。
四、生物医药产业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和健康意识的提高,生物医药产业将迎来巨大的发展机遇。
中国将加大对生物医药产业的投资,加强药品研发、生产和监管,提升医疗服务水平,促进医疗健康产业的快速发展。
五、新兴材料产业新兴材料是推动现代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
中国将加大对新兴材料产业的支持和培育,提升材料科学与工程的研发能力,促进新材料的产业化和应用。
六、互联网和电子商务产业中国的互联网和电子商务产业蓬勃发展,成为推动消费升级的重要力量。
中国将继续加大对互联网和电子商务产业的支持,加强创新创业环境,培育更多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互联网和电子商务企业。
七、文化创意产业文化创意产业是中国经济转型和升级的重要支撑力量。
中国将加大对文化创意产业的支持和发展,积极培育文化创意企业和品牌,推动文化创意产品的创新和输出。
八、旅游和休闲产业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休闲观念的转变,旅游和休闲产业将迎来快速发展。
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和解决思路

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和解决思路文化产业是内容产业,其特点是创意性强、产业链长、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最可持续发展。
文化产业对消费者精神文化生活和价值观有很大影响,它不仅是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而且是提升国民素质的重要途径。
经过十多年的积累和培育,目前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态势良好,面临着极为有利的发展机遇,但也存在着众多制约发展的瓶颈问题,亟待从国家层面加强制度设计、出台政策措施加以解决。
一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文化建设也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新时期。
文化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尤其是党中央提出“四位一体”发展战略后,文化建设成为提高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内容。
特别是近十年来,我国文化产业呈现蓬勃发展态势,人民群众文化消费日趋旺盛,社会力量投资文化产业热情高涨,文化产品和服务丰富多样,文化产业主要门类都实现快速发展,新兴文化产业和特色文化产业呈现强劲发展势头,文化产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上升。
一是总量规模稳步提升,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明显增强。
自2004年国家统计局发布《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以来,中国文化产业法人单位增加值从2004年的3100亿元、占GDP的1.94%增加到2012年的18071亿元、占GDP的3.48%,增加值现价年均增速超过23%,比同期GDP现价年均增速高出约6.6个百分点。
2012年,文化产业对当年经济总量增长的贡献率已经达到5.5%。
各地文化产业都取得了长足发展,大多数地方文化产业的增长速度高于经济的整体增长速度,为促进当地经济增长、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做出了积极贡献。
例如,北京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已经超过5%,率先成为当地经济的支柱性产业;广东文化产业增加值连续9年居全国首位,2012年总量达2706亿元,占全国总量的近1/6,文化产业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不断增强;深圳市将文化产业列为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并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2012年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1150亿元,占GDP的9%,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当地最活跃、最具竞争力的产业之一。
未来中国最有前途的十大朝阳行业(精)

未来最有“钱图”的十大朝阳行业及职业1、互联网服务行业—网络营销师这两年,互联网行业正在以摧枯拉朽之势改变着越来越多的传统行业,而它们巨大的吸金能量和对人才的巨大需求和渴望,也使得这两年互联网企业的涨薪速度曲线几近陡直向上。
网络营销是近年兴起的热门职业。
2014年底全国网民规模迅速达到6.49亿,2015年促成网络营销师成为最热门的职业。
广西职业培训网研究发现,一般来说,在一线城市,以BAT为代表的一线互联网企业给应届毕业生的起薪并不高,但只要工作拼命,能力出众,实际上入职后的2、3年里就很容易拿到10万元以上的年薪。
2015年网络营销人才全国缺口至少300多万,很多企业出重金仍然难以招到合格的网络营销人才。
虽然很多高校也开设有网络营销课程,但是却拿不出像模像样的实战型人才来,特别是熟悉网络技术和网络推广的综合型人才更是凤毛麟角。
而在三线互联网公司,同等条件下,普通技术员工的年薪一般能达到15万元左右。
而准二线的互联网公司的普通员工薪水基本也能达到或超过20万元,与许多传统行业相比,这样的收入水平绝对令人艳羡。
工作经验超过5年后,互联网企业中的收入差距就会拉大。
作为一个彻底的新兴行业,没有传统行业那么多的关系户、论资排辈或刚性的学历要求,而是更看重你的实战能力,如果你能力出色,快速成长为某部门的技术骨干或重要员工,那你的年薪就将直奔30万元。
优秀的网络营销人员月薪上万,业务出色的时候提成更高。
某网站的3名营销人员,2011年为公司完成了1000万元的营销任务,而他们的平均年龄不到30岁。
如果你身上的确有别人难以轻易取代的过人之处,比如某个模块的技术权威,后台存储开发的技术核心,或者在测试、前端开发、运营维护等环节成为公司骨干的话,那40万-50万元的年薪也在向你招手。
未来趋势:互联网本身是个瞬息万变的大行业,不同子行业的热门程度往往与所在行业的垄断程度、发展速度和从业公司数量有关,目前较为热门的有互联网金融、电商、视频、搜索等。
未来最热门的十大行业未来十大暴利行业

未来最热门的十大行业-未来十大暴利行业未来最有可能暴富的十大行业一、互联网服务行业这两年,互联网行业正在以摧枯拉朽之势改变着越来越多的传统行业,而它们巨大的吸金能量和对人才的巨大需求和渴望,也使得这两年互联网企业的涨薪速度曲线几近陡直向上。
一般来说,在一线城市,以BAT 为代表的一线互联网企业给应届毕业生的起薪并不高,但只要工作拼命、能力出众,实际上入职后的2、 3 年里就很容易拿到10 万元以上的年薪。
而在三线互联网公司,同等条件下,普通技术员工的年薪一般能达到15 万元左右。
而准二线的互联网公司的普通员工薪水基本也能达到或超过20 万元,与许多传统行业相比,这样的收入水平绝对令人艳羡。
工作经验超过 5 年后,互联网企业中的收入差距就会拉大。
作为一个彻底的新兴行业,没有传统行业那么多的关系户、论资排辈或刚性的学历要求,而是更看重你的实战能力,如果你能力出色,快速成长为某部门的技术骨干或重要员工,那你的年薪就将直奔30 万元。
出版发行权归至尊学府所有第 1 页圣天子绝世制作上传如果你身上的确有别人难以轻易取代的过人之处,比如某个模块的技术权威,后台存储开发的技术核心,或者在测试、前端开发、运营维护等环节成为公司骨干的话,那40 万-50 万元的年薪也在向你招手。
未来趋势:互联网本身是个瞬息万变的大行业,不同子行业的热门程度往往与所在行业的垄断程度、发展速度和从业公司数量有关,目前较为热门的有互联网金融、电商、视频、搜索等。
从技术人员的专业技能来看,目前除了。
net、c #等过时的技术外,其他方向的技能,包括PHP、java、PM,尤其是Android、IOS 语言的平台开发,往往都能有较多的从业选择。
比如大数据开发、云计算、搜索、移动互联网等热门领域都有大量的高薪工作需求。
除了技术人员外,还有两类人才是许多互联网企业,尤其是中小电商急需的人才类型。
一类是熟悉网络市场营销的专业人才。
B2B 企业和B2C 企业都对这类人才有较高的渴求。
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趋势与政策建议

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趋势与政策建议一文化创意产业的内涵界定(一)文化创意产业界定的五种模式创意产业作为一种新颖的学术、政策和产业范畴,最早于1994年澳大利亚政府的《创意国家》报告中被提出;1997年,英国政府文化媒体和体育部将其定义为“源自个人创意、技巧及才华,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具有创造财富和就业潜力的行业”,并建立了创意产业特别工作组,由此,创意产业这个新的行业类别逐渐为人所知,其内涵也在近年间经历了不断的发展和演化。
创意产业强调的是人的创造力,强调产业的价值源于文化积累和科技发展所激发的创意,是创意对经济的渗透和贡献,而不是进行文化产品的简单复制;作为一种全新的经济形态,它不仅是高技术的,更是具有高文化内涵的(Lazzeretti等,2008)。
目前,世界各国对创意产业的名称和范围界定尚未达成共识,基于不同的目标以及对创意产业运作模式的不同理解,主要形成了5种分类体系(见表1),其中象征性体裁模式、同心圆模式(涟漪模式)和WIPO模式均对创意产业的核心行业和外围行业进行了明确界定;WIPO模式和UNCTAD模式运用最广。
英国DCMS模式成型于20世纪90年代,源于英国政府欲将英国经济重新定义为创意和创新驱动的经济模式(DCMS,2001),故该模式所包含的13个产业多数都包括在原有“文化产业”的范围之中。
象征性体裁模式发端于传统的文化产业研究之中,它将高雅艺术和严肃艺术看做是公共部门的职责,因此将创意产业的主要关注点置于流行文化之上(Hesmondhalgh,2002),并通过象征性文本和信息的生产、传播和消费来形成、传播和描述社会的文化。
同心圆模式主张,创意产业与其他产业最显著的区别来源于其文化产品蕴含的文化价值;因此,产品或服务所表达的文化内涵越多,则越接近创意产业的核心内容(Throsby,2001)。
作为欧洲近年来相关研究所普遍采用的分类方法,同心圆模式强调,创意概念产生于核心层的创意艺术,外在表现为声音、文本和图像,并且通过一系列层级的同心圆对外传播,对外层产业产生影响,从核心到外层,文化含量逐渐下降而商业价值逐渐增加。
世界文化产业发展的态势与特点

山东文化产业职业学院
1
讨论题:
• 1、当前全球文化产业发展呈现什么特点?对我们有哪些启示? • 2、美、日、韩、印等国文化产业发展对我们有哪些借鉴意义? • 3、中外文化产业差距有哪些?我们应该如何为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壮
大而努力? • 4、什么是文化产业娱乐化趋势?如何评价这种趋势?
•
15《虎胆龙威》
山东文化产业职业学院
17
城堡石
山东文化产业职业学院
18
迪士尼
山东文化产业职业学院
19
• 《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Snow White and the Seven Dwarfs (1937)
• 《美女与野兽》Beauty and the Beast (1991) • 《狮子王》The Lion King (1994) • 《花木兰》Mulan (1998) • 《奇妙仙子》Tinker Bell(2008) • 《海底总动员》Finding Nemo( 2003 ) • 《玩具总动员》Toy Story( 1995 )
山东文化产业职业学院
44
法德:图书出版
• 法德两国都是图书生产销售和出口大国, 德国贝塔斯曼集团一年的销售额就有1族
• 2009年德国图书出版业的销售额为97亿欧元(1欧 元=9.3189人民币元 ),3600万人购买了书,平均每 人购买11本,这还不包括课本、专业和工作用书。 平均每人花费110欧元,几乎全部是传统图书,而电 子书的销售不超过1%。
山东文化产业职业学院
67
它拥有如下“财产”
(1) 24种杂志,包括《时代》(Time)、《人物》(People)和《体育画报》(Sport Illustrated) ;
中国十大行业发展趋势

中国十大行业发展趋势中国十大行业发展趋势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正在经历着快速的发展变化,未来几年里,中国的经济格局将继续发生变革。
以下是中国十大行业发展趋势:1. 科技创新:中国政府鼓励科技创新,并大力支持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随着云计算、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等新技术的应用,中国的科技创新水平将会进一步提升,推动相关行业的快速发展。
2. 服务业:服务业已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未来几年中,消费需求将继续扩大,促使酒店、旅游、电影、餐饮等服务行业持续增长。
3. 金融科技:随着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中国的金融行业正经历着一场数字化革命。
移动支付、网络借贷和区块链等金融科技将会进一步改变中国金融业的运行方式。
4. 绿色环保:中国政府致力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未来几年,清洁能源、环保技术和可再生能源产业将会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
5. 健康医疗: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中国的医疗保健需求将持续增长。
医疗设备、保健品和医疗服务等行业将面临巨大的市场机遇。
6. 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将改变各行业的生产和经营方式。
无人驾驶、机器人和智能家居等人工智能相关产业将成为未来几年中国发展的重点领域。
7. 电子商务: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消费者购物习惯的改变,电子商务将继续蓬勃发展。
未来几年里,电子商务行业将会进一步拓展,包括农产品电商、跨境电商和社交电商等领域。
8. 制造业升级:中国正在进行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从传统制造业向智能制造业的转变。
未来几年,中国将积极推动机器人、3D打印和物联网等新技术在制造业的应用。
9. 文化创意产业: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并将其作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
未来几年里,文化创意产业将持续发展,包括电影、动漫、游戏、音乐等领域。
10. 教育服务:中国的教育服务行业也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随着小孩子数量的增加和对教育质量的要求提高,培训机构、在线教育和留学咨询等教育服务行业将会持续繁荣。
未来十年中国经济发展十大趋势

趋势之五:由纺织大国迈向纺织强国。创新将促 使我国纺织服装产业结构向价值链高端延伸
趋势之八:粮食长期处于紧平衡。 良种推广、化 肥应用和提高机械化水平仍然是粮食增产的有效 手段
的过渡,初步形成完善的、多层次的资本市场格局。 我国资本市场的深度和广度将大为拓展,股票、
债券、商品期货和金融衍生品市场全面发展,市场层 次更为丰富, 在全球资本市场的地位和作用不断发 展、提升,成为与中国经济地位相匹配的、在全球资 本市场中占有举足轻重地位的国际化的资本市场。
外国投资者将成为国内资本市场的重要参与 者。 中国国债将成为外国央行外汇储备资产的一部 分, 我国的企业债也将成为大型金融机构全球资产 组合的组成部分。人民币“外国债券”,市场规模将越 来越大。 到 2020 年在海外还将出现相当规模的人民 币“欧洲债券”市场,我们认为中国香港最有可能成 为人民币“欧洲债券”的主要市场,上海也将为人民 币“欧洲债券”交易提供离岸市场服务。
如果在发展新能源汽车方面坚持以我为主的 发展思路,我国很有可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率先突 破 ,实 现 我 国 汽 车 产 业 由 大 到 强 的 转 变 。 2020 年 , 我国将成为世界上拥有各类新能源汽车最多的国 家之一。
趋 势 之 一 :人 民 币 国 际 化 步 伐 加 快 。 人 民 币 难 成 自由兑换货币,稳健升值是大势所趋
未来 10 年,“物联网”这个高科技名词将由概念 逐步走向大规模应用, 掀起世界信息产业的第三次 浪潮。它通过感应器把新一代 IT 技术充分运用在各 行各业之中,形成普遍连接的互联网络,实现人类社 会与物理系统的神奇整合。借助“物联网”,人类能够 以更加精细和动态的方式管理生产和生活, 全新的 网络新体验将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中国未来十大前景行业

中国未来十大前景行业中国未来十大前景行业:1.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将在中国催生出庞大的人工智能行业。
在智能制造、智慧城市、智能交通、智能医疗等领域,人工智能将带来巨大的变革和机遇。
2.新能源汽车: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和电动汽车技术的成熟,新能源汽车行业将迎来爆发式增长。
中国政府对新能源汽车的支持政策和市场需求的增加将推动该行业的快速发展。
3.互联网金融:互联网金融领域正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投资。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推广和金融市场的开放,互联网金融将继续成为未来的热门行业。
4.电子商务: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已经改变了中国的消费习惯。
随着电子商务平台的不断壮大和物流网络的完善,中国的电子商务行业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5.生物科技:生物科技将在未来的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生物医药、农业生物技术、环境生物技术等子行业将成为中国经济的新的增长点。
6.无人机:无人机技术的发展将在中国的农业、建筑、物流等行业中发挥重要作用。
随着无人机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增加,无人机行业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7.智能家居:随着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家庭生活质量的提高,智能家居将成为未来的热门行业。
智能家居设备和系统的市场规模将不断扩大。
8.医疗健康产业:中国的老龄化趋势和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将推动医疗健康产业的发展。
医疗器械、健康管理、药品研发等子行业将成为未来的新的增长点。
9.文化创意产业:随着人们对文化消费的需求增加,文化创意产业将迎来快速发展。
影视、音乐、游戏、动漫等子行业将成为未来的主要增长点。
10.新材料产业:新材料产业将成为未来中国经济的重要支柱。
高性能材料、新能源材料、环保材料等子行业将取得新的突破和发展。
以上是中国未来十大前景行业的简要介绍。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这些行业将成为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但是,需要指出的是,行业的前景也与政策、市场需求和技术创新紧密相关,投资者在选择行业时应进行充分的研究和评估。
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十大趋势共3页文档

文化产业发展十大趋势在最近的一次演讲中,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国家文化产业创新与发展研究基地副主任陈少峰深入地分析了中国文化产业的走势。
陈少峰教授指出,基于过去十年中国文化产业的积累和最近政府对文化产业的重视,未来5年中,中国文化产业将呈现以下10大趋势。
第1个趋势,中国文化体制改革整体完成,文化市场成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和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平台,包括电视台和体育事业的转企改制全面完成,文化产业逐渐成为各地的支柱产业之一,也将成为我国的支柱产业之一。
第2个趋势,与此相对应,中国将出现120家左右的文化上市企业,这些企业将在境内外上市,并在上市之后开展各种形式的企业并购和资源整合。
文化产业将逐步成为资本市场和股权投资的重点领域之一。
第3个趋势,数字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它将持续成为主流的文化产业,并且在青少年成为文化产业的主流消费者的推动下,从上市企业的市场价值来衡量,数字文化产业将在未来五年内成为占领文化产业半壁江山的核心产业门类。
电信企业成为媒体企业,文化娱乐内容增值服务将占据电信企业(含移动)70%以上的利润,IT企业必须成为文化产业企业才能摆脱制造业的低端形态。
第4个趋势,与此相对应,传统文化产业将受到数字文化产业的严重冲击。
对应这种格局,一些传统媒体企业和娱乐企业将逐步转型,形成一种全媒体、跨地域经营的新格局。
第5个趋势,活动经济将成为文化旅游产业的新的增长点。
特别是一些经济发展快速和传统旅游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活动经济的各种形态,包括会议、展览、展示、选秀、培训、商务交流、体育赛事、庙会、节庆等活动将持续繁荣与活跃,并将带动休闲旅游和城市经济的其它消费。
第6个趋势,文化内容产业将出现大繁荣,并且与传媒和分销渠道相结合,形成单一企业同时经营内容和渠道的格局。
由此内容产业驱动的产业链的经营,也将打造出一批市值过亿元的文化上市企业的龙头企业集团。
第7个趋势,打造和深化文化产业集聚园将成为城市发展文化产业的主流形态,其中将出现一批优秀的文化产业集聚园,这些优秀的文化产业集聚园将是全产业链形态的产业集聚园,并且与艺术家园区、创意产品展示区和文化街区等区别开来,实现集约化规模化的经营效益。
文娱产业十大趋势

文娱产业十大趋势文娱产业十大趋势一、数字化娱乐内容的崛起随着5G技术的普及和互联网的高速发展,数字化娱乐内容将会迎来一波热潮。
包括游戏、音乐、影视等在内的数字化娱乐内容将成为主流,而传统的实体娱乐内容可能会逐渐下滑。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数字化娱乐内容将变得更加多样化和个性化。
人们可以通过在线游戏、流媒体音乐等方式获得各种娱乐内容,而且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和喜好选择内容。
这将极大地满足人们的需求,也将推动娱乐产业更加繁荣。
二、虚拟现实的普及和应用虚拟现实作为一种全新的娱乐形式,正在逐渐开始普及和应用。
目前,虚拟现实技术已经被应用于游戏、电影、教育等领域。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虚拟现实的应用将会越来越广泛。
人们将能够通过虚拟现实技术进入一个虚拟的世界,与虚拟角色进行互动,获得更加真实的娱乐体验。
虚拟现实将成为未来娱乐产业的重要驱动力。
三、云游戏的兴起云游戏是指将游戏运行在云端服务器上,通过互联网实时流式传输游戏画面和用户操作,实现零延迟的游戏体验。
与传统游戏相比,云游戏无需下载和安装游戏,只需通过互联网即可畅玩各种游戏。
随着5G技术的普及,云游戏将会迎来爆发式的增长。
由于云游戏无需购买昂贵的游戏主机和游戏光盘,而且无需下载和安装游戏,用户只需要支付一定的使用费用即可享受到丰富多样的游戏体验。
云游戏将会改变人们游戏的方式,成为一种新的游戏消费模式。
四、电子竞技的兴起电子竞技作为一种新兴的竞技形式,正在逐渐受到广大年轻人的追捧。
电子竞技不仅有竞技性,还具有娱乐性。
目前,电子竞技已经成为一种全球性的现象,吸引了大批的观众和赞助商。
未来,电子竞技将进一步发展壮大。
随着云游戏的兴起,电子竞技将进一步普及和发展,成为一种全民娱乐形式。
同时,电子竞技也将成为娱乐产业中的重要一环,吸引更多的投资和资源。
五、内容创作的多元化随着消费者对娱乐内容的需求不断增长,内容创作将越来越多元化。
除了传统的影视、音乐、游戏等娱乐内容,人们还会更加关注和倾向于新兴的娱乐形式,如短视频、音频节目等。
世界文化产业发展趋势和特点

浙江日报/2002年/04月/29日/世界文化产业发展趋势和特点赵力平 文化产业是一个新兴的朝阳产业,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已成为全球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
影视、音像、出版等文化产品已成为全球最大换汇产品。
在美国400家最富有公司中,有72家是文化企业。
英国文化产业平均发展速度近两倍于整个经济的增长速度。
日本的音像产业是国民经济的第二大产业,体育产业在国内十大产业中排名第六。
文化产业已成为许多发达国家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
分析当前国际文化产业发展趋势,可以概括出以下几个特点:规模化。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文化产业再次出现了大规模的产业结构调整,通过兼并、重组,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少数几个全球性的产业集团,覆盖了传媒、娱乐等诸多门类。
1994年,拥有570亿美元资产的迪斯尼公司收购了ABC,创下了广播影视产业兼并的最高纪录,经营范围涉及媒体网络、影视娱乐、主题公园、游乐场、消费品和互联网等。
产业结构调整,兼并重组浪潮,促进强强联合,使得文化产业的管理模式、资金使用、技术开发与市场开拓得以重组,各行业之间的优势得以互补,经营风险降低,推动其迅速成长为集中化程度很高,产业跨度很大,发展速度最快的产业。
多媒体化。
以往的文化产业,如电影、娱乐、广播、电视、报刊、音乐、广告、体育等,彼此虽有一定的联系,但各自保持着相对的独立性。
互联网的出现,使多媒体经营逐渐成为发展潮流,导致目前各类传媒出现汇流的现象。
电影与电视汇流,传媒业与电子信息业汇流,传媒业全球化,报纸办电视、网站,电视办出版社、网站已不是什么新鲜事。
当今世界上几乎所有的文化产业巨头,都正从单一媒体向多媒体转变。
美国最大的25家传媒集团,全部是多媒体集团。
多媒体的迅速发展,有助于打破各媒体之间存在的传统壁垒,集传媒、通讯、信息服务于一体,促进报刊、广播、电视、通讯等各方面的资源得以共享,优化了产业结构,使得各种文化生产要素的优势得以互补。
垄断化。
中国未来十年经济的十大预测

中国未来十年经济的十大预测10月1日,新中国迎来六十华诞。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展望未来中国经济走向,新华网经济分析师们经过广泛深入的调研,对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新能源对中国汽车业的影响、未来中国能源消费格局、未来中国银行业发展趋势、中国纺织业的前景、文化创意产业的兴盛、网络生活的新阶段、粮食供求的平衡、资本市场的深化和城镇化发展水平等作出了全方位预测。
从中不难看出,经济国际化、产业高级化、市场深度化,将贯穿于中国经济未来发展的全过程。
趋势之一:人民币国际化步伐加快人民币难成自由兑换货币,稳健升值是大势所趋未来10年,将是人民币加快走向国际化的10年。
2020年,人民币在国际贸易结算中的比重将超过10%,在国际储备和外汇交易中的比重甚至将高达15%。
到2020年,在美元没有出现崩溃性贬值的情况下,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将在4.2:1左右,年均升值约4.5%。
今后10年,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将更多地受到我国经济和外贸持续较快增长的推动,人民币加快国际化将推动我国利率汇率改革、资本市场扩展、货币监管调控水平提高。
相对于我国经济规模和外贸占全球总量的比例,目前我国人民币的国际地位已明显滞后,但人民币国际化水平的提高一直受制于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和金融监管水平。
本次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和现有主要国际货币尤其是美元的冲击,为加快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难得的契机。
预计今后10年,我国GDP年均增长8%,至2020年,我国经济总量将达到75.7万亿元左右,按目前汇率计算,大约相当于11万亿美元。
考虑到人民币升值因素,届时我国经济规模可能接近美国水平,超过日本一倍,相当于全球GDP总量的20%。
贸易方面,我国进出口也将年均增长8%,仍将快于全球5%的平均增速。
由此,我国外贸总额至2020年将达到6.4万亿美元,大大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占届时全球贸易总额的13%。
并且我国外贸将由顺差转为逆差。
2020年,人民币在国际贸易结算中的比例将大致与我国外贸占全球贸易的比例相当,而人民币在储备资产中的比例或许更高。
2023文化科技十大前沿应用趋势

2023文化科技十大前沿应用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科技已经深入到我们生活中的各个领域,包括文化领域。
文化科技是将科技与文化相融合,创造出新的文化形式和新的文化体验。
未来的2023年,文化科技的发展将会更加迅速,以下是2023年文化科技的十大前沿应用趋势。
1. 虚拟现实技术的普及。
虚拟现实技术可以为用户提供更加真实的文化体验,例如参观博物馆、走进历史事件和文化场景等。
2. 人工智能创作。
人工智能可以通过学习人类创作的模式,创作出更加优秀的作品,例如音乐、绘画、舞蹈等。
3. 区块链技术的应用。
区块链技术可以为文化领域带来更加透明、可信的版权保护和数字资产管理。
4. 社交媒体的推广。
社交媒体将成为文化交流和分享的重要平台,用户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分享自己的文化经历和感受。
5. 智能博物馆的发展。
智能博物馆采用数字技术和智能化技术,提供更加智能化和互动化的博物馆体验。
6. 大数据的应用。
大数据可以为文化领域提供更加精细化和个性化的服务和推荐。
7. 艺术品数字化。
艺术品数字化可以将艺术品数字化保存和展示,同时方便用户进行线上收藏和交易。
8. 虚拟主播的兴起。
虚拟主播是一种基于人工智能和声音合成技术创建的虚拟角色,可以用于文化娱乐领域。
9. 增强现实互动。
增强现实技术将提供更加真实和互动化的文化体验,例如演艺表演、游戏、展览等等。
10. 文化产业的全球化。
文化产业将更加全球化,不再受限于国家和地域,文化交流和创意合作将更加频繁和普遍。
总之,未来的2023年,文化科技的发展将呈现出多元和创新的趋势,带来更加多样化、个性化和前所未有的文化体验。
对于文化科技从业者和文化爱好者来说,这将是一个挑战和机遇并存的时代。
文化科技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和创新的关键力量。
未来的2023年,文化科技将呈现出多元和创新的趋势,这对于文化从业者和文化爱好者来说,都将是一个巨大的机遇和挑战。
首先,未来文化科技的发展将更加注重技术的普及和应用。
江苏省文化产业趋势

江苏省文化产业趋势江苏省文化产业趋势一、市场规模快速增长江苏省作为中国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文化产业在该省的发展也趋势十分明显。
根据数据统计,江苏省文化产业从2000年至今的发展速度可谓迅猛。
截至目前,江苏企业大报收入已经超过10000亿元人民币,文化产业增加值已达到了全省GDP的比重达到了10%以上。
江苏省文化产业市场规模排名全国十大省份之一。
二、媒体与娱乐产业成为江苏省文化产业的核心媒体与娱乐产业是江苏省文化产业的核心,也是江苏省文化产业的竞争力之一。
江苏省拥有庞大的电视台、广播电台、报刊杂志等媒体机构,同时还拥有中国最大的网络垂直传媒集团。
江苏省娱乐产业发达,最为明显的就是综艺、音乐、电影等领域。
目前,江苏省每年制作的综艺节目数量占全国比例的10%以上,吸引了大量投资和关注。
江苏省也是娱乐明星的摇篮之一,众多明星的才华涌现为江苏省文化产业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
三、科技驱动成为江苏省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动力江苏省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科技的支持和推动。
在数字技术的驱动下,江苏省文化产业呈现出新的发展势头。
先进的科技手段,使得江苏省文化创意产业呈现出迅猛的市场增长。
比如,江苏省的游戏产业,凭借着高质量、多样性的游戏内容,成为中国乃至全球的游戏出口大省。
此外,人工智能技术在文化产业中的应用也越来越普遍,通过AI技术,江苏省文化产业利用大数据分析用户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文化产品和服务,为用户带来更好的体验。
四、农村文化产业的崛起近年来,江苏省农村文化产业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经过多年的努力,江苏省农村地区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品牌和文化产业园区。
以农村旅游为例,江苏省开展了一系列乡村旅游项目,吸引了大量游客和投资。
此外,江苏省的传统工艺也在悄然崛起,比如扎染、剪纸等工艺品在市场上逐渐受到越来越多的欢迎。
农村文化产业的崛起,不仅提供了就业机会,也丰富了农村居民的文化生活。
五、创新创意成为江苏省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江苏省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创新创意。
中国十大产业趋势

中国十大产业趋势中国十大产业趋势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中国的产业结构也在不断调整和演变,出现了许多新兴产业和产业趋势。
本文将详细介绍中国当前的十大产业趋势,并探讨其未来的发展方向和挑战。
一、人工智能与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正逐渐渗透到各个行业,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尤其是在计算能力和数据存储能力的提高以及算法的不断创新下,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已经实现了许多惊人的突破。
目前,中国正大力发展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并将其应用于智慧城市、智能制造、金融科技等领域。
二、新能源与绿色环保产业随着全球对能源和环境问题的日益关注,新能源和绿色环保产业成为中国发展的重点。
目前,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风能和光伏发电国家,并在电动汽车、新型电池等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
未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政策的支持,新能源和绿色环保产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三、互联网+和数字经济互联网+和数字经济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
中国互联网企业在电子商务、移动支付、在线娱乐等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功,成为全球领先的互联网巨头。
同时,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带动了传统产业的数字化转型和升级。
未来,互联网+和数字经济将继续推动中国经济的创新和增长。
四、生物科技与医疗健康产业生物科技和医疗健康产业是中国新兴的战略性产业。
中国在基因编辑、药物研发、生物制药等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并积极推动人工智能与医疗健康的结合。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和健康意识的提高,生物科技和医疗健康产业将面临巨大的市场和发展机遇。
五、智慧物流与无人驾驶随着电商的兴起和物流需求的增加,智慧物流和无人驾驶技术逐渐发展壮大。
中国的快递业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快递市场,智慧物流和无人驾驶技术可以提高物流效率和降低成本。
目前,中国已经开始在一些地区试点无人驾驶技术,并取得了积极的成效。
未来,智慧物流和无人驾驶将进一步改变传统物流模式和行业格局。
六、金融科技与区块链金融科技和区块链技术的出现颠覆了传统金融领域的运行方式,为金融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创新和发展机遇。
中国未来五年的十大经济趋势透彻

中国未来五年的十大经济趋势透彻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其经济趋势备受全球关注。
在未来五年,中国将面临一系列的经济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分析中国未来五年的十大经济趋势。
1. 创新驱动经济增长:中国将加快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
在未来五年,中国将不断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培育新兴产业,推动科技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加快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
2. 服务业升级:中国的服务业将迎来快速发展。
随着人民收入的增加和消费观念的改变,消费者对品质和体验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餐饮、旅游、文化娱乐等服务业将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3. 乡村振兴:中国将加快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随着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农村人口流失问题日益突出。
未来五年,中国将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产品加工和农业科技创新的投入,促进乡村经济的发展。
4. 绿色发展:中国将加大环境保护力度,推动绿色发展。
随着环境问题的严重性日益凸显,中国将加强污染治理,推动能源结构调整,加速绿色技术和绿色产业的发展,以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5. 对外开放:中国将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推动自由贸易。
随着中国市场需求的增加和消费结构的升级,中国将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吸引外资,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促进与各国的合作与交流。
6. 数字经济崛起:中国将加快数字经济的发展。
未来五年,中国将推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与各行各业的深度融合,促进数字经济的崛起,推动经济的创新和升级。
7. 人工智能应用扩大:人工智能将成为中国经济的新动力。
中国将进一步加大对人工智能研发的投入,推动人工智能在制造业、服务业等领域的广泛应用,促进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8. 城镇化进程加速:中国的城镇化进程将继续加快。
在未来五年,中国将加大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的投入,推动城市化与农村振兴的有机结合,促进人口和资源的优化配置。
9. 人口结构重构:中国人口结构将发生重大变化。
随着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和生育率的下降,中国将面临人口红利逐渐减少的挑战。
文化产业发展十大趋势与对策

文化产业发展十大趋势与对策作者:陈少峰来源:《文化产业》2013年第06期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目前面临十大趋势,对于文化企业或者政府部门,应该采取一些应对措施。
趋势一:中国文化产业发展进入到黄金十年。
从2011年到2020年,“十二五规划”和“十三五规划”期间,文化产业发展的速度和势头十分迅猛。
其中有三个主要特性:第一,增长速度越来越快;第二,创业企业数量越来越多,现在好多地产公司都投资办文化企业;第三,目前文化企业的数量比较多,但是经营的质量相对来讲还比较弱。
当然,中国现在已经有很强大的公司了,像腾讯、百度、阿里巴巴。
腾讯市值在世界上可以排在前五位,在文化公司里已经具有一流质量。
但从总体上来讲,除了互联网文化科技这一类的公司做的比较强大之外,其他的公司都是小公司。
像电影公司炒得很厉害,但实际上电影公司收入是人家的一个零头,可能连零头都没有。
比如好多电影公司大概是迪斯尼的1/200的收入,就是一个很小很小的公司。
所以,目前企业创业热情比较高,在政策的推动下企业很活跃。
十年之内,文化企业应当快速发展,十年之后,公司出现两极分化,完全成型后,机会就比较少。
趋势二:文化产业迎来新的发展阶段,由政府驱动为主转向企业自主发展。
最典型的就是动漫,现在很多地方已经撤销了对动漫公司的扶持,今后政府可能会扶持在竞争力上比较强的公司。
所以,不能吃政策,不能光靠政府的投资和政府的政策扶持,必须靠自主来发展。
换句话说,企业做的越好,可能得到政府的支持力度就越大,各地也将开始都重视龙头企业。
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有市场的引导,要去关注市场,消费者的需求是什么,倒过来变成市场导向,创业投资现在比较热,比较成熟的公司应该专门成立一个创业公司的部门,来扶持企业的发展。
因为创业投资将来应该是推动企业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
企业并购已经很热,接下来会更多,特别是在文化科技领域内,最近看到收购视频网站、入股微博等都是并购的一种方式。
趋势三:数字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文化产业发展十大主题

文化产业发展十大主题1、文化强国建设全面推进2021年是中国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在未来,我们将继续致力于完成到2035年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
因此,我们将在文化产业开展全方位的发展布局,坚持扩大优质文化产品供给,坚持以社会效益为首位、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同时加强科技发展规划,顺应数字化大趋势,在互联网大潮中积极应变,加强年轻化传播,促进智能化发展。
此外,文化强国的建设要求各地区之间的协调统一,为此,需要加强粤港澳、长三角、京津冀、成渝区等区域的文化协同共进,增强区域合作的凝聚力,同时以点带面,带动全国各地区文化产业的建设与发展。
2、文化产业继续数字化转型近年来,文化产业的数字化伴随着新技术的发展与成熟不断转型升级,而这在未来依然且始终将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趋势。
随着数字中国建设的深入实践,各种新业态、新服务、新模式不断涌现。
搭乘“数字快车”,文化产业也在朝着家庭化、数字化、智慧化的方向继续发展。
科技创新赋予文化产业发展新动能,将是未来10年的时代主题。
整合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科技产业资源,推进5G与VR/AR、4K/8K超高清视频等技术相结合,积极发展新型文化设施,加快推进文化产业重点领域数字化消费、数字化生产、数字化运营,是未来持续不变的主题,也将有力地提升我们文化产品的创意性与文化服务的体验感。
3、电子竞技成为被主流认可的文化活动2018年的雅加达亚运会电子体育表演项目中,电子竞技作为表演赛事首次登上亚运舞台,中国队取得2金1银的成绩,为国争光。
2021年11月,由中国XX公司出资组建的俱乐部派出的代表队在冰岛夺得了S11英雄联盟年度总决赛的冠军,标志着经过十年在电子竞技领域的深耕,我国在《英雄联盟》这一赛事项目上已经取得了和韩国同样成绩。
如今,电子竞技作为正式项目入选2022年杭州亚运会,响应了12月13日亚奥理事会在官网“支持鼓励单项协会和各自对应的虚拟运动合作”的口号,也标志着电子竞技作为年轻人喜爱的竞技赛事,已经走在了规范化、成熟化、体系化的道路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文化产业发展十大趋势
一、文化法制建设持续推进
文化立法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基本保障。
2019年12月13日,司法部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产业促进法(草案送审稿)》。
草案送审稿将按照立法工作程序,经国务院审议后报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
202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产业促进法》或将正式出台并成为我国文化产业首部统领性、基础性法律。
近年来,文化细分领域的法制建设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电影产业促进法》《公共图书馆法》等法律法规相继出台,但我国文化产业立法仍存在较明显的整体失衡问题。
《文化产业促进法》重在“促进”,文化产业法律体系有望在其统领下,完善细分领域基本法律和地方性整体法规,进一步开展文化产业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的清理与整合工作,尊重社会主义文化发展规律,建立起科学健全、协调统一的文化产业法律体系,助力国家文化治理体系的建设。
文化市场体系日益健全
2019年,全国普惠性与结构性并举的减税降费惠及了众多文化企业,特别是其中的小微文化企业。
我国文化企业目前还存在着实力偏弱的问题,突出体现为盈利模式不稳定、生命周期短、可持续发展难度大等,产业整体表现为“小”而“散”。
文化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还亟待增强,除了优惠扶持政策,还应创新文化生产经营机制,针对性地推动企业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重组,组建大型国有及国有控股的文化产业投资平台,做大做强大骨干文化企业;支持中小微文化企业和非公有制文化企业发展,提高文化企业集约化、专业化水平。
此外,2019年文化和旅游、短视频直播、试听节目等领域的市场监管继续加强,《未成年人节目管理规定》、统一上线的“青少年防沉迷系统”体现出对青少年文化领域监管的重视;文化和旅游部发布《文化市场综合执法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旨在加强文化市场综合执法管理。
政府在文化市场体系建设中需平衡好资源引导和服务支撑的定位,鼓励和保护公平竞争,纠正扰乱市场行为,净化文化市场环境,促进各类文化市场包括旅游市场健康发展。
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稳步完善
2019年,文化和旅游部门把农村、社区作为公共文化服务的重点,推动落实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指导标准和省级实施标准,以县为单位实施,使优质资源及服务继续向基层下沉。
公共文化服务目录、图书馆及文化馆理事会制度改革、总分馆制建设、“厕所革命”、“戏曲进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等体现出公共文化服务工作标准化、均等化、常态化、整合化。
2020年,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要实现基本建成,要在基础保障、补齐短板、扩大供给的基础上创新机制,引导更充分的社会参与、市场化运作、群众共建,进一步推动公共文化精准服务,高效能服务,稳步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质量。
文化产业成为乡村振兴重要路径
从《乡村振兴战略计划(2018-2022年)》到数字乡村、农村“厕所革命”、农家书屋、“乡村春晚”,乡村振兴与文化产业密不可分,包括:以“互联网+文化”的方式推进文化数字资源进农村,夯实乡村文化基础建设;依托数字媒体促进优质农村文化资源的保护传承,
搭建“数字文物资源库”“数字化主题文化博物馆”挖掘优秀乡村文化资源;结合数字经济理念开展农村文化产业经营活动,构建乡村文化品牌。
文化产业的产业关联性利于形成广泛的产业集群,为城镇化建设提供资金、劳动力和土地等要素,形成完善的城镇服务体系,进而为乡村振兴提供支撑。
2020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文化产业将在乡村全面振兴中发挥基础性、平台性作用。
版权将成为文化产业关注重点
随着我国经济和科技文化实力的不断增强以及全球贸易合作的不断深入,知识产权保护在促进文化消费和创意产业的发展中被置于越发重要的位置。
2019年1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见》,明确力争到2022年,侵权易发多发现象得到有效遏制;到2025年,知识产权保护能力有效提升,保护体系更加完善。
12月2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营造更好发展环境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建立知识产权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加大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同时推动建立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机制,健全知识产权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和知识产权维权援助机制。
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是优化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优化文化企业营商环境的必然要求,这将鼓励更多创新要素的活跃涌流,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三、文化体育产业迎来发展新机遇
国务院、国家发改委、国家体育总局等有关部门先后印发了《关于加快推动体育文化走出去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做好运动项目文化建设的通知》《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进一步促进体育消费的行动计划(2019-2020年)》《体育强国建设纲要》等文件,提出到2035年,体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实现现代化。
随着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体育产业概念股将迎来发展机遇。
在将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大力推进体育文化建设的同时,要以体育文化为引领,充分发挥体育产业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形成有效竞争的市场格局,推动体育产业成为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推动体育文化产业工程建设迈上新台阶,加快体育强国建设。
产业国际合作深入拓展
2019年5月,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上,中外机构签署一系列多边、双边倡议和协议,涉及文化和旅游产业多领域。
6月,国际文化产业园区发展论坛暨国际文化产业园区发展联盟成立活动成功举办,搭建起国际文化产业合作交流互鉴平台。
文化交流、文化贸易和文化投资并举的新格局逐步形成,同时也面临巨大的风险挑战和众多不确定性。
这就要求深入探索文化产业国际合作的思路、模式、机制,趋利避险地进行传统贸易伙伴间的深度拓展;同时,结合优势领域和科技融合进行新的拓展,更好更扎实地推动文化产业合作,进一步带动实体经济的国际市场拓展和竞争力提升。
区域差异日趋平衡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前三季度,中部地区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长9.4%,西部地区增长13.8%,分别比上年同期提高0.8和1个百分点,也均高于东部地区6.7%的增长水平;中、西部地区占全国的比重分别是14.2%和9.2%,分别比上年同期提高1.2和0.9个百分点。
从全国范围看,营业收入增速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有11个省份;其中,西部地区有6个,中部地区3个,东部地区2个。
文化产业较快增长的省份多集中在中西部地区,中部地区6个省份营业收入均实现增长,其中3个省份增速超过两位数,分别是江西(15.0%)、湖北(14.2%)和河南(13.0%);西部地区12个省份中增速超过两位数的有6个,分别是
重庆(11.8%)、内蒙古(17.8%)、广西(18.4%)、甘肃(19.7%)、四川(20.8%)和陕西(23.6%)。
中西部地区文化产业发展步伐加快,正在逐步改善文化产业区域发展不平衡状态。
四、文化服务体验化
形式服务经济的下一步是走向体验经济,人类的体验消费需求成为融合各种产业界限的融合剂,极大地增强了文化的融合和扩散能力,文化产业也成为体验经济最典型的代表。
从特色产业小镇+体验式文化的旅游,沉浸式的艺术展览,到实体书店的革命等,都是为了让消费者达到更好的体验,体验需求也带来了文化产业更加迅猛的发展势头。
体验需求不仅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文化的经济功能,使文化的经济价值得以充分体现;而且还具有巨大的弥合能力,使得各种产业的边界日益融合,从而产生出新的经济的增长点。
随着未来实体经济逐渐进入主体化、体验经济的时代,文化产业服务体验化也是毋庸置疑的。
文化生产技术化
文化产品是创意的产物。
但是,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文化产品的生产越来越依赖于技术。
例如浙江省良渚文化遗址的“双5”计划,8K超高清技术,4D动感影像的沉浸式展览,互联网直播,李子柒的海外爆火等文化产品的产生和推广都离不开技术的加持。
技术和文化生产的结合,将促进文化产品的多样性和创新性,也将从根本上带来别样丰富的文化体验,推出更多有品质、有情感、有故事的内容产品,满足人民群众对于文化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