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酸丁酯课件 ppt
乙酸正丁酯的制备ppt实用资料

21) )只提要高水可不逆回反流应到产冷反率却应 的体方后系法将中有就那分不些水要?放器水中。 的液体全部和反应瓶中的液体一同转移到分液漏斗
问题: 问题:
中,将水层分出后,用10mL10%的碳酸钠水溶液洗涤有机层,使有机层
掌握分水回流装置的装配方法和应用;
的PH=7,分出水层。再用10mL水洗涤后,有机层转移到干燥的锥形瓶中,
9
∞
进一步熟练掌握液体有机物的洗涤、干燥和分液滤斗的使用方法。
再用10mL冰水醋洗酸涤后6,0.0有5 机层液转体移到干1.0燥49的锥1形6.6瓶中1,18.用1 无1水.37硫15 酸镁干∞燥。 ∞ 4)反应终点的判断:分水器中不再有水珠下沉,水面不再升高 。
1将)干提燥高后可的正乙逆丁有酸反酯机应物产到1率16入.1的6干方燥法的液有蒸体那馏些烧?0瓶.88中2 ,-常7压3.5蒸馏12,6.1收集1.3192514~1260.℃7 的馏份∞ 。 然后将事先已加水的分水器安装在烧瓶上,在分水器上装上冷凝管。
用无水硫酸镁干燥。将干燥后的有机物到入干燥的蒸馏烧瓶中,常压蒸馏,
收集124~126℃的馏份。 。
本实验所需物理常数
化合物
分子 量
性状
比重 (d )
熔 点 沸 点 折光率
(℃)
(℃)
(n)
溶解度
水
乙醇
问题:
再用10mL水洗涤后,有机层转移到干燥的锥形瓶中,用无水硫酸镁干燥。
1)加入硫正酸丁后醇须振7荡4.3,2 以使液反体应物混0.8合10均匀-89.8 118.0 1.3991
分水器中的水要不断放出防止流回反应瓶 。
进一步熟练掌握液体有机物的洗涤、干燥和分液滤斗的使用方法。
开始加热,1-丁看烯到分水56器.12中无水无珠பைடு நூலகம்时表0示.59反51 应完-18全5.4。 -6.3 1.3931
次级代谢产物-PPT课件

在青霉素发酵生产中,通常采用25℃ 恒温控制法。抗生素发酵一般不能在整 个发酵周期内只选一个最合适的培养温 度,因为适合于菌生长的温度不一定适合 于抗生素的合成,反之,适合于抗生素合成 的温度亦不一定适合于菌的生长。青霉 菌的最合适生长温度为30℃,而最适于青 霉素合成的温度是20℃左右。
在青霉素发酵前期0~50h把温度控制在 最适合青霉菌生长的30 ℃,可促进菌丝迅速 生长尽可能提前进人抗生素分泌期。在 51~160h 间,把温度控制在最适于青霉素合 成的20 ℃ ,可增加抗生素分泌量并维持较 长的分泌期,而160h后又升温培养,可刺激 抗生素的分泌 ,虽然这样会加速菌丝衰老, 但因已近放罐,无碍大局,这个温度控制在 25 ℃较好,过高如30 ℃ 会使菌丝过快衰老, 反而不利于增长单位,而温度偏低 如 20℃ 则起不到刺激后期抗生素分泌的作用,会使 单位偏低。
次级代谢产物
两个概念 :初级代谢产物,次级代谢产物
• 初级代谢产物:是指微生物产生的,生长和繁 殖所必需的物质,如蛋白质、核酸等。 • 次级代谢产物:从初级代谢途径中形成分枝代 谢途径,并用初级代谢产物生成与菌体生长繁 殖无关的物质或功能还未明的化合物,这个过 程称次级代谢,产物称次级代谢产物,如抗生 素、毒素、色素。
菌丝生长速度 用恒化器进行的发酵试验证明,在葡萄糖限 制生长的条件下,青霉素比生产速率与产生菌菌丝的比生 长速率之间呈一定关系。当比生长速率低于0.015h-1时, 比生产速率与比生长速率成正比, 当比生长速率高于 O. 015h-1时, 比生产速率与比生长速率无关 D 因此, 要在发 酵过程中达到并维持最大比生产速率, 必须使比生长速率不 低0.015h-1 。这一比生长速率称为 临界比生长速率。对 于分批补料发酵的生产阶段来说, 维持0.015h斗的临界比 生长速率意味着每 46h 就要使菌丝浓度或发酵液体积加倍, 这在实际工业生产中是很难实现的。事实上 , 青霉素工业 发酵生产阶段控制的比生长速率要比这一理论临界值低得 多, 却仍然能达到很高的比生产速率。这是由于工业上采用 的补料分批发酵过程不断有部分菌丝自溶, 抵消了一部分生 长, 故虽然表观比生长速率低, 但真比生长速率却要高一些。
优秀课件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三章第三节第3课时酯和油脂课件 (共31张PPT)

OH
△
装置:水浴加热装置 药品:5ml水 乙酸乙酯6滴
观察:油层是否消失?
定义: 酸 与 醇 似乙酸乙酯的物质称为酯
反应生成的一类类
物理性质:芳香气味 液体或固体 密度比水小 难溶于水 化学性质: 在一定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
酸
△
1.写出下列酯的水解反应:
CH3COOC4H9
乙酸丁酯 丙烯酸辛酯
CH2=CHCOOC8H17
乙酸乙酯的水解是可逆的,要让平 衡正向移动,可采用什么方法?
酸
△
乙酸乙酯分别1:5稀硫酸、30%NaOH溶液反 应的比较。
实验 试剂
油层消失的时间
1
2
1:5稀硫酸
30%NaOH溶液
较快
快
酯在不同环境中的水解程度:
氢氧化钠溶液>稀硫酸
在NaOH溶液中的水解反应方程式:
酸
O
CH3—C—OH+H—O—C2H5
+H
OH
△
CH3COOH +NaOH → CH3COONa + H2O
总:CH3COOC2H5 +NaOH → CH3COONa + HOC2H5
2.写出下列酯碱性条件下的的水解反应:
CH3CH2COOCH(CH3)2
苯甲酸甲酯
丙酸异丙酯
很多食物富含油 脂。油脂是重要的营 养物质,能向人体提 供能量。
3.下列有关酯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酯一般难溶于水 B.乙酸和甲醇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酯化反应 C.酯化反应也属于取代反应 D.酯化反应中需要稀硫酸做催化剂
( D )
解析 酯化反应指的是:酸和醇作用,生成酯和水 的反应,酯化反应也属于取代反应,所以 B、C 正 确;因为酯类物质一般难溶于水,所以 A 正确;酯 化反应需浓 H2SO4 做催化剂,所以 D 错误。
乙酸丁酯结构式

乙酸丁酯结构式
摘要:
1.乙酸丁酯的定义
2.乙酸丁酯的结构式
3.乙酸丁酯的性质
4.乙酸丁酯的应用
正文:
乙酸丁酯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其化学式为CH3COOCH2CH2CH3,是一种酯类物质。
在化学结构上,乙酸丁酯由一个乙酸基(CH3COO-)和一个丁醇基(CH2CH2CH3)组成。
乙酸丁酯的结构式为:
```
CH3COOCH2CH2CH3
```
乙酸丁酯是一种无色、易燃、挥发性的液体,具有果香般的气味。
它的沸点为126.1°C,熔点为-94.6°C。
乙酸丁酯难溶于水,但易溶于有机溶剂。
乙酸丁酯广泛应用于化学工业中,主要用途是作为溶剂。
由于它对许多物质有良好的溶解性,因此被广泛用于油漆、清漆、胶粘剂等产品的制造中。
此外,乙酸丁酯还可用于调味剂,赋予水果和坚果类食品特殊的香味。
乙酸丁酯(CH3COOCH2CH...

11.⼄酸丁酯(CH3COOCH2CH2CH2CH3)是具有果⾹味的⾹精,经酯化反应可进⾏⼄酸丁酯的合成.有关物质的物理性质见表.合成过程如下:第⼀步:将丁醇和过量的⼄酸混合加热发⽣酯化反应;第⼆步:洗涤提纯;第三步:蒸馏提纯.⼄酸1-丁醇⼄酸丁酯熔点/℃16.6-89.5-73.5沸点/℃117.9117126.3密度/g•cm-3 1.050.810.88⽔溶性互溶互溶不溶(1)上述是合成和提纯⼄酸丁酯的有关装置图,请写出合成和提纯⼄酸丁酯的操作顺序(填字母)C→F→E→A→D→B.(2)C装置中除了装有1-丁醇和过量的⼄酸外,还需要加⼊浓硫酸、沸⽯.装置C中冷凝管的作⽤是:冷凝回流挥发的⼄酸和丁醇;(3)步骤F:酯化反应完成后,向卸下的烧瓶中加⼊25mL⽔的作⽤是溶解吸收未反应的酸和醇.A装置中Na2CO3溶液的作⽤是除去⼄酸丁酯中过量的⼄酸.(4)装置A的分液漏⽃中液体分为两层,⼄酸丁酯应在上(填上、下)层.(5)第⼀步酯化反应过程中可能得到的有机副产物有CH2=CH-CH2-CH3,CH3-CH2-CH2-CH2-O-CH2-CH2-CH2-CH3(写出两种物质的结构简式).分析(1)由⼄酸丁酯的合成和提纯的步骤可知,反应装置为C,然后⽔洗为F、萃取为E、A装置进⾏⽔洗除去苯甲酸,选D 过滤,最后蒸馏为B;(2)反应装置中需要催化剂、沸⽯;C中冷凝管可使反应物冷凝回流;(3)未反应的酸和醇易溶于⽔;Na2CO3可与产品中混有的酸反应;(4)⼄酸丁酯的密度⼩于⽔;(5)第⼀步反应为丁醇和过量的⼄酸在浓硫酸条件下混合加热发⽣酯化反应⽣成⼄酸丁酯(CH3COOCH2CH2CH2CH3),可能发⽣的副反应为丁醇在浓硫酸条件下的消去反应和丁醇之间的取代反应.解答解:(1)由⼄酸丁酯的合成和提纯的步骤可知,反应装置为C,然后⽔洗为F、萃取为E、A装置进⾏⽔洗除去苯甲酸,选D过滤,最后蒸馏为B,则实验装置的顺序为C→F→E→A→D→B,故答案为:E;A;D;B;(2)C中除了装有1-丁醇和过量的⼄酸外,还需要浓硫酸作催化剂,需要沸⽯防⽌暴沸;C中加热,反应物转化为⽓体,则冷凝管可使挥发的⼄酸和丁醇冷凝回流,故答案为:浓硫酸;沸⽯;冷凝回流挥发的⼄酸和丁醇;(3)未反应的酸和醇易溶于⽔,向卸下的烧瓶中加⼊25mL⽔的作⽤是溶解吸收未反应的酸和醇,Na2CO3可与产品中混有的⼄酸反应,则作⽤为除去⼄酸丁酯中过量的⼄酸,故答案为:溶解吸收未反应的酸和醇;除去⼄酸丁酯中过量的⼄酸;(4)⼄酸丁酯的密度⼩于⽔,所以分层时,⼄酸丁酯在上层;故答案为:上;(5)第⼀步反应为丁醇和过量的⼄酸在浓硫酸条件下混合加热发⽣酯化反应⽣成⼄酸丁酯(CH3COOCH2CH2CH2CH3),可能发⽣的副反应为丁醇在浓硫酸条件下的消去反应⽣成CH2=CH-CH2-CH3,丁醇之间发⽣取代反应⽣成CH3-CH2-CH2-CH2-O-CH2-CH2-CH2-CH3,故答案为:CH2=CH-CH2-CH3,CH3-CH2-CH2-CH2-O-CH2-CH2-CH2-CH3.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的制备、混合物分离、提纯实验的⽅案和设计,把握物质的性质及实验流程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实验能⼒的考查,题⽬难度中等.。
乙酸丁酯PPT课件

CHENLI
17
思考一: 比较实验室制备1—溴乙烷,设计实验室制备1—溴丁烷。
1–溴丁烷 1–溴乙烷
沸点(℃) 101.6 38.4
密度(g/cm3) 1.28 1.46
2021/3/7
CHENLI18来自有机物制备• 反应装置选择的一般原则: • 反应物和生成物状态 • 反应条件(温度和分离方法) • 提高产量
2021/3/7
CHENLI
1
乙酸乙酯的制备
• 反应原理:酯化反应 • 发生装置: • 边反应边蒸馏 • 移走生成物,使平衡正向移动 • 生成物沸点低于反应物 • 加热方式:水浴加热 • 控制温度,均匀受热 • 减少副反应,有利反应速度
2021/3/7
CHENLI
6
产物提纯的一般原则
• 找到反应中的各种副产品 • (副反应、过量的原料) • 找到与产物混合的副产品 • 利用合理的手段尽可能多的保留产物 • 精制——加入合理的吸水剂进行蒸馏 • 验证产物精制程度: • 检验杂质特征官能团 • 测定产物熔沸点
2021/3/7
CHENLI
CHENLI
14
2021/3/7
CHENLI
15
制备乙酸丁酯装置的改进
沸点℃
乙酸丁酯 126.3
分
水H2O
水 器
100
油 浴
2021/3/7
CHENLI
16
影响有机合成产率的因素:
有机合成
正确实验操作
目标产物
正确反应原理
理想产率
合适的反应条件、 (温度、用量等) 反应装置的保证
提纯方法的正确
2021/3/7
2021/3/7
CHENLI
乙酸正丁酯的制备PPT课件

• 3.反应终点的判断可观察下面两种现象:一是 分水器中不再有水珠下沉;二是从分水器中分 出的水量达到理论分水量,即可认为反应完成。
• 4. 洗涤操作(分液漏斗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用):
• (1)洗涤前首先检查分液漏斗旋塞的严密性。
• (2)洗涤时要做到充分轻振荡,切忌用力过猛, 振荡时间过长,否则将形成乳浊液,难以分层, 给分离带来困难。一旦形成乳浊液,可加入少 量食盐等电解质或水,使之分层。
一、制备原理
第1页/共14页
二、仪器&试剂
第2页/共14页
三、实验装置图
加 热 回 流 装 置
第3页/共14页
过滤装置
第4页/共14页
分馏装置
过滤装置
第5页/共14页
四、实验流程图
第6页/共14页
第7页/共14页
五、实验步骤
1、250毫升圆底烧瓶中,加25毫升正丁醇、16毫升冰醋酸、2-3滴浓硫酸,混 匀。
物减少,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向着生成乙酸乙酯的方向进行,因此可以提高 产率。
第12页/共14页
第13页/共14页
感谢您的观看!
第14页/共14页
• (3)振荡后,注意及时打开旋塞,放出气体, 以使内外压力平衡。第1放1页气/共1时4页 要使分液漏斗的尾
七、思考题
• 1、煮菜时加酒加醋为什么产生香味? • 答:酒和醋在锅里起化学反应,生成一种香料--乙酸乙酯。 • 2、为什么用醋酸与乙醇制备乙酸乙酯时不能用分水器?此时为了提高乙酸乙酯
的产率,又该如何? • 答:因为乙醇的沸点低于水的沸点。 • 因为乙醇和乙酸的酯化反应是可逆的,生成乙酸乙酯和浓硫酸吸水后,生成
第8页/共14页
实验室安全教育PPT课件

► 有毒物质
剧毒化学品目录2002版有300多种无机和有机剧毒品。 1. 有毒气体:卤素,氢氰酸,氟化氢,溴化氢,氯化氢,二氧化硫,硫化氢,光气,氨,一氧化碳等 2. 无机药品:氰化物及氢氰酸,汞,黄磷,Cr, As, Cd, Pb,Hg, Be相关化合物。。 3.有机药品: 烷基化试剂,苯胺及苯胺衍生物,芳香硝基化合物,生物碱等等
10
► 易燃
1.易燃液体 特性:易挥发,遇明火易燃烧;蒸气与空气的混合物达到爆 炸极限范围,遇明火、星火、电火花均能发生猛烈的爆炸。实例:汽油、苯、 甲苯、乙醇、乙醚、乙酸乙酯、丙酮、乙醛、氯乙烷、二硫化碳等。保管与 使用时的注意事项:要密封(如盖紧瓶塞)防止倾倒和外溢,存放在阴凉通 风的专用橱中,要远离火种(包括易产生火花的器物)和氧化剂。 易燃固体 特性:着火点低,易点燃,其蒸气或粉尘与空气混合达一定程度, 遇明火或火星、电火花能激烈燃烧或爆炸;跟氧化剂接触易燃烧或爆炸。 实 例:硝化棉、萘、樟脑、硫黄、红磷、镁粉、锌粉、铝粉等。 保存及使用时 的注意事项:跟氧化剂分开存放于阴凉处,远离火种。 自燃品 特性:跟空气接触易因缓慢氧化而引起自燃。 实例:白磷(白磷同时又是 剧毒品) 保管及使用时的注意事项:放在盛水的瓶中,白磷全部浸没在水下,加 塞,保存于阴凉处。使用时注意不要与皮肤接触,防止体温引起其自燃而造成难以 愈合的烧伤。 遇水燃烧物 特性:与水激烈反应,产生可燃性气体并放出大量热。 实例:钾、钠、 碳化钙、磷化钙、硅化镁、氢化钠等。 保管与使用时的注意事项:放在坚固的密 闭容器中,存放于阴凉干燥处。少量钾、钠应放在盛煤油的瓶中,使钾、钠全部 11 浸没在煤油里,加塞存放。
9
► 易爆
化学药品的爆炸分为支链爆炸和热爆炸 氢气、乙烯、乙炔、苯、乙醇、乙醚、丙酮、 乙酸乙酯、一氧化碳、水煤气和氨气等可燃 性气体与空气混合至爆炸极限,一旦有热源 诱发,极易发生支链爆炸; 过氧化物、高氯酸盐、叠氮铅、乙炔铜、三硝基甲苯以及多氮化合物(实例)等易 爆物质,受震或受热可能发生热爆炸。
纸上层析乙酸丁酯的制备PPT课件

第3页/共17页
制取乙酸丁酯装置的探究
第4页/共17页
复习: 溴苯、硝基苯、乙酸乙酯的制备
有机物中都含有碳元素(高温易炭化),
思考:
大多数液态有机物沸点低(易挥发),不
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同,将化学性质相近的离子或分子加以分离、检验。
材料:滤纸 展开剂:根据待分离的离子的性质选择合适
的溶剂配制。
﹡方法:上升纸层析法、径向纸层析法
第2页/共17页
﹡实验: P205课堂实验 1.上升纸上层析分离彩色墨水 2.径向纸上层析检验Fe3+、Cu2+
﹡由于不同的离子在水和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 因此当展开剂沿滤纸向上流动时,试样中的各种离 子就会随展开剂以不同的速率在滤纸上展开。
第11页/共17页
乙醇 乙酸 乙酸乙酯
沸点 78℃ 117.9℃ 77℃
﹡制得的乙酸乙酯在哪个仪器中?
在c试管中(及时分离出乙酸乙酯,提高
反应物的转化率乙)酸。 乙酯沸点较低,边制备,边分离
﹡实验注意事项: 药品添加先后顺序:乙醇、浓硫酸、冰醋酸。 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
吸收乙醇,中和乙酸,减小乙酸乙酯在水中的 溶解度使之易分层析出。 导管不伸入液面下的原因:防止倒吸。 ﹡实验现象: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液面上有透明的油状液体, 并可闻到香味。
现象:
制备时:大试管反应液上有油状液体。 提纯时:得到无色透明的油状液体,有香味。
第15页/共17页
乙酸丁酯的精制
反应混合物 水洗 分液 Na2CO3洗 分液 蒸馏 无水MgSO4干燥 分液 水洗
课件:实验十 乙酸丁酯的制备

实验十、 乙酸丁酯的制备 —酯化反应
Hale Waihona Puke ————————————————————————————
一、实验原理
浓 H2SO4
CH3COOH n-C4H9OH
CH3COOC4H9-n H2O
浓硫酸作用:(1)催化剂;(2)吸收生成的水 冰乙酸:38元/瓶 正丁醇:38元/瓶 提高产率的途径: (1)增加反应物的浓度 (2)降低产物的浓度
————————————————————————————
5、反应若未进行完全,则 未反应的正丁醇只与乙酸 丁酯形成共沸物(共沸点 117.6℃),以前馏分的形 式除去。 6、此制备反应也可用分水 器回流分水完成,效果更 好。
注意:加入硫酸前将电磁搅拌打开,硫酸 加入后很容易混合均匀,否则加热时会 有部分有机物碳化,反应液变成深色。
三、实验步骤
————————————————————————————
3.2 处理反应 转移:冷却后将体系转移至分液漏斗中 洗涤:依次用20 mL 20%盐水、15 mL 10%碳酸
钠、 20 mL 20%盐水各洗涤一次 。(萃取、 分液) 干燥: 用无水硫酸镁干燥。 蒸馏:安装蒸馏装置,收集122~126℃馏分。 记录: (1)称取质量,计算产率。
3
二、仪器装置
————————————————————————————
回流装置
三、实验步骤
————————————————————————————
3.1 制备反应 在50 mL圆底烧瓶中加入 正丁醇:10 mL 冰醋酸:20 mL(过量),电磁搅拌打开 浓硫酸:2mL(大约一滴管) 。 加热回流1h。
乙酸丁酯

自燃温度(℃):
爆炸下限(V%)
爆炸上限(V%)
危险特性:
高度危险,在其闪点成高手其闪点温度时,液体放出的蒸气会形成可燃性混合物静电放电。产品会积累静电,发生电火的电火花。
燃烧(分解)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稳定性:
稳定
聚合危害:
不聚合
禁忌物:
强氧化剂碱类酸类
灭火方法:
灭火剂:抗溶性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用水灭火无效,但可用水保持火场中容器冷却
毒性危害
接触限值:
侵入途径:
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毒性:
LD50 13100mg/kg(大鼠经口)LD30 9480mg/m3 8小时(大鼠吸入)
健康危害:
对眼及上呼吸道均有强烈的刺激作用有麻醉作用。吸入高浓度本品出现流泪、咽痛、咳嗽、胸闷、气短等 严重者出现心血管和神经系统的症状可引起结膜炎、角膜炎 角膜上皮有空泡形成。皮肤接触可引起皮肤干燥
乙酸丁酯
标
识
中文名:
乙酸丁酯
英文名:
butyl acetat
分子式:
C6H12O2
结构式:
分子量:
116.16
CAS号:
123-86-4
RTECS号
UN编号:
1123
危险货物编号:
32130
IMDG规则页码:
理
化
性
质
外观与性状:
无色透明液体有果子香
主要用途:
用作喷漆、人造革、胶片、硝化棉、树胶等溶剂及用于调制香料和药物.
呼吸系统防护:
可能接触其蒸汽时,应该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空气呼吸器。
课件:乙酸丁酯的制备

当液体沸腾,蒸气到达水银球部位 时,温度计读数急剧上升,调节热 源,让水银球上液滴和蒸气温度达 到平衡,使蒸馏速度以每秒1—2滴 为宜,整个蒸馏过程中,水银球上 应始终保持有液滴。此时温度计读 数就是馏出液的沸点
在达到收集物沸点之前,常有前馏分蒸出。 前馏分蒸完,温度趋于稳定,馏出的就是较 纯物质,更换接收器,记下开始馏出和最后
一滴时的温度,就是该馏分的沸程。
2、乙酸丁酯的制备
有机酸酯通常用醇和羧酸在少量催化剂(如浓硫酸)的存 在下,进行酯化反应制得。乙酸和正丁醇的酯化反应如下:
浓H2SO4
CH3COOH + CH3CH2CH2CH2OH
CH3COOCH2CH2CH2CH3 + H2O
酯化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为了提高产率,可以用过量 的醇或羧酸,也可以把反应生成物即时蒸出或不断分去水分。
一勺无水硫酸镁 过滤
50 mL振摇,静置5分钟
2. 蒸馏
蒸馏
2粒沸石
100 mL 收集120~126℃馏出液,量体积,测折射率。
将液体加热至沸腾,使液体变为蒸气,然后再使蒸气冷 凝成为液体流入到另一容器中,这种蒸发和冷凝的联合操作 称为蒸馏。蒸馏是分离和纯化液态物质的重要方法,它利用 混合液体或液固混合物中各组分沸点不同,使低沸点组分蒸 发,再冷凝以达到分离目的。需要注意的是,各组分沸点有 较大的差别时才能达到有效的分离。
纯液体有机物在蒸馏过程中沸点变化范围很小(1℃~ 2℃),所以利用蒸馏可进行液体有机物沸点的测定。
蒸馏和沸点的测定 乙酸丁酯的制备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沸点测定的原理和用途。 2、掌握乙酸丁酯的制备原理和方法。 3、了解水分离装置的使用方法。 4、熟悉回流、蒸馏和分液漏斗等基本操作方法。
有机化学及实验教学课件全套-乙酸正丁酯的合成

• 乙酸正丁酯-正丁醇
117.6
• 乙酸正丁酯-正丁醇-水 90.7
• 注:蒸馏时,在某些温度下出现的馏分,可以利用恒沸体系来解释
• 在合成过程中可以用苯提水和CCl4提水。例如在合成 醋酸苄酯时,就可以在反应体系中加入一定的苯,利 用苯与水形成共沸体系(69C)把水带出。
• C6H5CH2OH + CH3COOH C6H5CH2COOCH3 • 分水器的使用及其原理:1)原理:分水器之所以可
• B. 使用干燥剂与水发生不可逆反应时,蒸馏前干燥剂不必滤除。 C. 干燥剂只使用于干燥少量水分。若水含量大,干燥效果不好。 为此萃取时一定尽量将水层分净。这样干燥效果比较好,并少损 失产物。
最后记下生成的水量来判断反应进行的程度; • 反应刚开始时,注意控温,在80C加热15分钟
(注:是溶液温度,而不是蒸汽温度),待反 应进行一段时间之后再加热回流除水;
• 用10%Na2CO3溶液中和酸时注意放气; • pH试纸必须放在表面皿中使用; • 产品经老师检查后再倒入回收瓶。
实验装置
实验中使用的仪器
• 要使反应向右进行,需要采取的手段:(1)增加反应物的投料 量,(2)减少生成物的量,如本实验可减少生成的水
需预习的基本操作
• 回流冷凝装置 • 分水器的使用 • 液液萃取—分液漏斗的使用 • 液体的干燥 • 简单蒸馏装置
本实验需要注意的问题
• 滴加浓硫酸要边加边摇,避免炭化; • 分水器应预先加入一定量的水,并做好标记,
• 用途:优良的有机溶剂,对乙酸纤维素、乙基纤维素、 氯化橡胶、聚苯乙烯、甲基丙烯酸树脂及许多天然橡 胶如烤胶、马尼拉胶、达马树脂等均有良好的溶解性 能。广泛应用于硝酸纤维清漆中。在人造革、织物及 塑料加工过程中用作溶剂,在各种石油加工和制药过 程中用作萃取剂。也用于香料复配及杏、香蕉、梨、 菠萝等各种香味剂的成分。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二:3.3(2)乙酸、酯ppt课件

第3章 重要的有机化合物
自主预习区 互动探究区 巩固训练区 课时作业
第2课时
乙酸
酯
化学 必修2
第3章 重要的有机化合物
自主预习区 互动探究区 巩固训练区 课时作业
自主预习区
化学 必修2
第3章 重要的有机化合物
自主预习区 互动探究区 巩固训练区 课时作业
1.了解乙酸的组成、物理性质和主要应用。 2.掌握乙醇的主要化学性质,掌握酯化反应的原理和实 验操作。
自主预习区 互动探究区 巩固训练区 课时作业
[练一练]
1.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化学 必修2
第3章 重要的有机化合物
自主预习区 互动探究区 巩固训练区 课时作业
答案:2CH3COOH+2Na―→2CH3COONa+H2↑ CH3COOH+NaOH===CH3COONa+H2O 2CH3COOH+CaO===(CH3COO)2Ca+H2O 2CH3COOH+CaCO3===(CH3COO)2Ca+CO2↑+H2O
化学 必修2
第3章 重要的有机化合物
自主预习区 互动探究区 巩固训练区 课时作业
互动探究区
化学 必修2
第3章 重要的有机化合物
自主预习区 互动探究区 巩固训练区 课时作业
一、乙醇、水、碳酸、乙酸分子中羟基氢的活泼性
乙醇 氢原子活泼性 电离程度 酸碱性 与 Na 与 NaOH 与 NaHCO3 水 碳酸 乙酸
化学 必修2
第3章 重要的有机化合物
自主预习区 互动探究区 巩固训练区 课时作业
[记一记]
(1)酸性:CH3COOH>H2CO3 (2) 酯 化 反 应 属 于 可 逆 反 应 , 书 写 化 学 方 程 式 时 要 用 “ ”连接。 (3)酯化反应也属于取代反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沸点℃
乙酸丁酯 126.3
器分 水 水H2O
100
浴油
-
16
影响有机合成产率的因素:
有机合成
正确实验操作
目标产物
正确反应原理
理想产率
合适的反应条件、 (温度、用量等) 反应装置的保证
提纯方法的正确
-
17
思考一: 比较实验室制备1—溴乙烷,设计实验室制备1—溴丁烷。
1–溴丁烷 1–溴乙烷
沸点(℃) 101.6 38.4
有机物制备
• 反应装置选择的一般原则: • 反应物和生成物状态 • 反应条件(温度和分离方法) • 提高产量
-
1
乙酸乙酯的制备
• 反应原理:酯化反应 • 发生装置: • 边反应边蒸馏 • 移走生成物,使平衡正向移动 • 生成物沸点低于反应物 • 加热方式:水浴加热 • 控制温度,均匀受热 • 减少副反应,有利反应速度
8.5g/100 克水
——
乙酸丁酯 126.3 0.88
3.6 g/100 克水
——
-
11
• 发生装置: • 反应回流装置 • 生成物沸点高于反应物 • 加热方式: • 空气浴加热,不是直接加热 • 温度116 ℃ 水浴不够温度 • 有利反应速度
-
12
• 导管作用: • 冷凝回流 • 反应物和生成物沸点,均会蒸出 • 原料配比: • 乙酸过量 • 增大反应物量,是平衡正向移动 • 价格低廉,无毒
溶解度小
-
8
• 比较:溴苯、硝基苯、溴乙烷的制备 • 发生装置: • 加热方法: • 原料配比: • 提纯操作:
-
9
实验室制备乙酸丁酯
• 用途:广泛用于涂料、有机溶剂、香料、化妆品、
食品添加剂、防腐防霉、药物合成工业中
• 制备原理:
浓H2SO4
CH3COOH+ HOCH2CH2CH2CH3 △
H2O+ CH3COO(CH2)3CH3
-
6
产物提纯的一般原则
• 找到反应中的各种副产品 • (副反应、过量的原料) • 找到与产物混合的副产品 • 利用合理的手段尽可能多的保留产物 • 精制——加入合理的吸水剂进行蒸馏 • 验证产物精制程度: • 检验杂质特征官能团 • 测定产物熔沸点
-
7
• 产物的提纯: • 直接用饱和碳酸钠 • 产物已分离出体系,可直接提纯 • 乙酸与乙醇任意比例与水互溶,乙酸乙酯
-
2
-
3
原料加料
• 加料顺序: • 保证安全和反应条件 • 加料配比: • 移动平衡 • 价格低廉,毒性低
-
4
• 加料顺序: • 浓硫酸后加入 • 相当于稀释,安全
-
5
• 导管作用: • 冷凝产物蒸气 • 产物离开体系进行收集 • 产物沸点低 • 原料配比: • 乙醇过量 • 增大反应物量,是平衡正向移动 • 价格低廉,无毒
密度(g/cm3) 1.28 1.46
-
18Biblioteka 从反应的原理、反应装置、操作、产物分离提纯等角度比较 制备乙酸乙酯和乙酸丁酯的异同点。
-
10
一些数据
乙酸 沸点(℃) 117.9 密度(g/cm3) 1.05
水溶性
互溶
价格
3800元/ 吨
乙醇 78.5 0.79 互溶
3100元/吨
1—丁醇
117
0.81 9g/100克
水 12000元/
吨
乙酸乙酯 77.06 0.90
-
13
• 加料顺序: • 浓硫酸后加入 • 相当于稀释,安全 • 产物的提纯: • 生成物和反应物混合在体系中,先加水,
初步除去大量反应物,并分离出粗品 • 再进行提纯,用15%的碳酸钠溶液 • 1-丁醇溶解度不大,而乙酸丁酯溶解度更
小 • 所以主要杂质为1-丁醇
-
14
-
15
制备乙酸丁酯装置的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