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中考适应性训练化学试题

湘教版中考适应性训练化学试题
湘教版中考适应性训练化学试题

湘教版中考适应性训练化学试题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1 . 物质的俗称与化学式相符合的是

A.消石灰 CaCO3B.纯碱 NaOH

C.干冰CO2D.胆矾 CuSO4

2 . 下列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A.溶液的pH:

B.氮元素化合价:

C.地壳中元素含量:

D.铁元素质量分数:

3 . 蜡烛(足量)在如图1密闭装置内燃烧至熄灭,用仪器测出这一过程中瓶内氧气含量的变化如图2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氧气浓度小于一定值时,蜡烛无法燃烧

B.蜡烛熄灭后瓶内只剩二氧化碳气体

C.过程中瓶内物质发生了化合反应

D.蜡烛燃烧前瓶内只有氧气

4 . 正确的实验操作对实验结果、人身安全非常重要,下列基本实验操作的图示正确的是()

A.过滤B.称取氯化钠

C.稀释浓硫酸D.测溶液pH值

5 . 有符号①2O②N2③2O3④2CO⑤2N3﹣⑥SO42﹣⑦3Fe2+⑧H2O⑨其中数字“2”表示的含义不同.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表示分子个数:③④B.表示离子个数:⑤⑥⑦

C.表示原子个数:①②⑧D.表示离子所带电荷:⑥⑦⑨

6 . “食盐加碘”、“酱油加铁”、“儿童补钙”等,这里碘、铁、钙是指给人补充

A.原子B.元素C.分子D.离子

7 . 化学中常利用物质的性质对物质进行鉴别、除杂质。在下列实验方法和解释中,完全正确的是()选项实验方法解释

A可用无色酚酞溶液鉴别醋、食盐水、肥皂水酚酞溶液遇碱性溶液会变红色溶液

B用滴入肥皂水搅拌方法,区分井水与纯净水因为搅拌中产生泡沫多的水是硬水

C除CO中少量的CO2,将气体通过NaOH溶液二氧化碳气体能与NaOH溶液反应

D除去NaNO3中少量Na2CO3,滴入适量稀盐酸Na2CO3 + 2HCl = 2NaCl + CO2↑+ H2O

A.A B.B C.C D.D

8 . 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3个钠离子 3Na1+B.硫酸铁 FeSO4

C.2个氧原子 O2D.1个氮分子 N2

9 . 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以下四个实验方案,其中不合理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

A鉴别澄清石灰水与氯化钡溶液通入CO2气体

B鉴别食盐水与稀盐酸滴加无色酚酞溶液

C鉴别纯碱溶液与食盐溶液滴加稀硫酸

D溶液鉴别稀盐酸与氢氧化钾溶液滴加硫酸铜溶液

A.A B.B C.C D.D

10 . 实验设计能实验其对应的实验目的是()

A.测定空气中O2的含量

B.证明 CO2与溶液反应

C.比较 MnO2和Fe2O3的催化效果

D.此装置具有“启普发生器”的功能

二、选择题组

依据实验和溶解度曲线回答以下问题。25℃时,向下列4只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不同质量的KCl 固体,充分溶解。

11 . 上述溶液为不饱和溶液的是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③④D.④

12 . ②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A.20g B.120g C.20%D.16.7%

三、填空题

13 . 下列A~D是初中化学中的四个实验装置,请按要求填空

图A装置中的无色液体可用于检验氧气中含少量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B所示实验可观察到“铁树”上浸有无色酚酞试液的棉团由白色变为红色,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C该实验可以证明水是由_________组成的。

(4)图D所示实验观察到用石蕊试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变为红色,小花变红的原因是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14 .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要保护空气,防止污染空气,请回答。

(1)清新的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_____ (填化学式,下同)气体,能和红磷反应产生大量白烟的是_____。

(2)据报道,今年1~4月南京空气中PM2.5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22.3%,下列行为不会增加空气中PM2.5的是_____。

A 燃煤火力发电

B 治理工地扬尘

C 露天焚烧垃圾

D 使用氢能源汽车

(3)鱼虾能在水中生存是因为_____。

(4)地球大气的演化经历了原始大气、次生大气和现在大气.次生大气中主要含有 5 种物质(标号 A、B、C、D、E),其微粒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

①以上气体属于氧化物的有_____(填标号).

②物质 D 在红外线的催化作用下发生分解反应生成 B 物质和氧气,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③现在大气中的氮气,最初有一部分是由次生大气中的_____ 与氧气反应生成的两种产物之一(填化学式)。

四、实验题

15 .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所取得的丰硕成果,是与实验的重要作用分不开的.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

(2)若用A装置(药品选择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3)实验室可用D装置收集氧气,集满后,取出的集气瓶应________(填“正”或“倒”)放在实验台上;若用C装置收集某气体,则该气体应该具有的物理性质是____。

(4)已知甲烷(CH4)气体难溶于水,密度小于空气。若要收集干燥的甲烷气体,应选用的收集装置是__________。

(5)下面四种途径都可以得到氧气:

“绿色化学”要求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消除污染,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中最能体现绿色化追求的途径是_______(填编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16 . 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取氧气。回答相关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

(2)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收集氧气可选择的装置有_____。

17 . 气体制取是化学实验基本技能之一。

(1)实验室制H2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实验室用固体制O2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2)从图中选用4个装置来制取较纯净的CO2气体。①正确的接口顺序从左到右依次为:a接_____;②所选装置有一处明显的错误是_____,B中盛放的液体是_____。

(3)用图中的F装置可以制造十分有趣的“化学喷泉”。将胶头滴管中的NaOH溶液挤进圆底烧瓶时,很快看到长导管顶端产生“喷泉”现象。烧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若将烧瓶内的CO2换成下列四种气体中的_____仍可产生“喷泉”现象(填序号)。

A SO2

B H2

C CO

D HCl

18 . 某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氧气,请回答:

(1)写出仪器名称:①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

(2)装置A试管口要向下倾斜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3)小明选择用氯酸钾制氧气,要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小明选择的收集装置是______(填序号,下同)。

(4)利用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发生装置为B,试管口放一小团棉花的作用是:_______,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供硫粉燃烧最好选择收集装置_______,理由是:________,硫燃烧时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

(5)若某同学用装置F收集的氧气不纯,可能的原因___________。(任填一种)

19 . 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来制取气体:

(1)写出图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a_____ b_____;

(2)实验室常用B、C或B、E装置组合来制备某气体,写出制备某气体的反应化学方程式:_____;能用B、E 组合来制备的气体还有_____.

(3)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4)用E装置收集氧气的依据是_____,检验氧气是否集满的方法是_____.

(5)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与碱石灰固体共热来制取氨气.常温下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NH3极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呈碱性.

①制取氨气反应的方程式:.X的化学式为:_____.

②制取并收集NH3,应该从图中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收集装置是_____.

③NH3是一种碱性气体,干燥时不能选用下列干燥剂中的_____(填序号).

A 固体氢氧化钠

B 浓硫酸

C 生石灰

(6)用如图所示装置收集氧气,氧气应从_____(填“a”或“b”)端导入;

(7)要鉴别氧气和二氧化碳,可选择_____.

A 无色酚酞溶液

B 紫色石蕊溶液

C 澄清石灰水

D 燃着的木条.

五、流程题

20 . 氢能是一种极具发展潜力的清洁能源。以太阳能为热源,热化学硫碘循环制氢气是一种高效、无污染的制氢方法。其反应过程如图所示:

(1)写出反应I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反应Ⅲ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

(3)已知反应I、反应Ⅱ、反应Ⅲ均充分反应。假设反应Ⅲ中产生H2的质量为11g,你认为能否通过计算得出反应Ⅱ中产生的O2的质量,若能,请写出O2的质量;若不能,请说明理由_____:

21 . 为保护绿水青山,可将工业含铜废酸液(主要成分为CuSO4和H2SO4)进行无害化处理,制取硫酸钡(BaSO4)和硫化铜(CuS)主要流程如下:

资料:BaSO4、CuS难溶于水且不与稀硫酸反应:Cu(OH)2难溶于水,可与稀硫酸反应。

(1)从过滤器中分离出滤渣的成分为_____。

(2)反应釜3中发生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六、科学探究题

22 . 实验室内,某兴趣小组利用三只收集满二氧化碳气体的烧瓶,按如图 1 所示的装置,利用传感器对二氧化碳性质进行探究。三个注射器内各装入水、饱和石灰水、氢氧化钠浓溶液,并迅速将注射器内 85ml 液体全部注入烧瓶中,关闭活塞,振荡烧瓶,冷却至室温;三只烧瓶内气压变化如图 2 所示。

资料 1:Na2CO3 + CO2 + H2O=====2NaHCO3

资料 2:2NaHCO3△Na2CO3 + H2O + CO2↑

试回答下列问题:

(1)曲线 AB 段气压变化的原因是_____。

(2)曲线 2 所代表的实验中发生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

(3)对比曲线 1、2、3,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

A.CO2能与水发生反应

B.该温度下,1 体积水约溶解 1 体积 CO2

C.NaOH 浓溶液比饱和石灰水更适合吸收二氧化碳

(4)图 1 所示实验中,用“注射器”而不用“长颈漏斗”的原因是_____。

(5)探究曲线 3 所代表的实验后的溶液中溶质的成分:

①取少量该实验后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入酚酞溶液后溶液呈红色,仅由此现象,定性的猜想烧瓶内溶液中溶质

的成分为(写出所有的可能)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下同)

②将试管加热,未见气泡产生;待试管冷却至室温后,加入足量的 BaCl2溶液后,出现白色沉淀,发生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说明该溶液中存在溶质______;此时溶液还是红色,说明该溶液中还存在溶质_____。

七、科普阅读题

23 .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原料制成建筑装饰材料已走入家庭,新材料的使用也带来了室内空气的污染,造成室内空气污染公认的代表性化学物质﹣﹣甲醛。小明在互联网上查到有关甲醛的如下信息:

①甲醛的化学符号为HCHO;②常温下是一种无色的气体;③有强烈刺激性气味;④易于水、醇和醚;⑤具有可燃性,在空气中点燃时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⑥甲醛通常以水溶液形式存在,其37%的水溶液称为福尔马林,医学和科研部门常用于标本的防腐保存;⑦甲醛对人体皮肤和粘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可使细胞中的蛋白质凝固变状,抑制一切细胞机能,长期接触低剂量甲醛可引起慢性呼吸道疾病,引起鼻咽癌、结肠癌、脑瘤等。试回答下列问题:

(1)甲醛是一种_____,福尔马林是一种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在上述信息中,属于甲醛物理性质的是(填编号)_____;

(3)写出甲醛在空气中燃烧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

(4)甲醛已被世界卫生组织确定为致癌和致畸形物质。甲醛对人体有致癌作用,主要是因为该物质在体内发生了_____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二、选择题组

1、

三、填空题

1、

2、

四、实验题

1、

2、

3、

4、

5、

五、流程题

1、

2、

六、科学探究题

1、

七、科普阅读题

1、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