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的“六大解放”及其拓展意义
论述陶行知培养儿童创造力的六大解放
论述陶行知培养儿童创造力的六大解放
陶行知曾说过:“教育是使人逐渐适应社会性,从而使他们成为通情达理,忠厚而有德行的人。
”他提出了培养儿童创造力的六大解放,包括:
一、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发现:鼓励孩子发现事物的真实性,帮助他们
利用所有可以使用的信息思考和行动。
二、让孩子有冒险的欲望:鼓励孩子做改变,克服挫折,获得成功。
支持他们主动参与,敢于探索,做出来创新的尝试,不断探索发现未
知的世界。
三、肯定孩子的创造力:倾听孩子的想法,尊重他们想出来的新点子,不轻视他们,可以适当给予表扬。
四、教会孩子识别并解决问题:让孩子学会思考,尊重别人的价值观,丰富他们的知识和思路,培养孩子的创造性思维和想象力,发展对排
除问题的能力。
五、鼓励孩子思考社会问题:让孩子思考社会问题,不害怕提出疑问
和异议,直接表达自己的观点,培养他们发现问题的好奇心,学会采
取行动,发现并解决问题。
六、鼓励孩子参与创新活动:通过参加创新活动,让孩子学会探索新
领域,向更宽阔的创新范畴靠拢,学习怎样将创新与老本行结合起来,以便能够在更大范围内产生新的创造性思维。
陶行知提出的这六大解放,可以为孩子更有效地释放创造力,提高孩
子的创新思维,为将来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采取这样的方式培养
孩子,不仅能够让他们学会思考,解决问题,培养其独立性,也可以
激发孩子发现世界的好奇心并向挑战更大,朝着更高更远的地方探索。
教育家陶行知:“六大解放”养出聪明孩子,像呼吸一样简单!
教育家陶行知:“六大解放”养出聪明孩子,像呼吸一样简单!带孩子在公园或游乐场玩儿,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话:“这个太脏!不能摸!”“这个滑梯太高,不能滑!”“一块破石头有什么好玩儿的!”“看你玩儿的,一身土,走,回家洗澡!”“这个玩具不是这样玩儿的!”每每听到这样的话,我都会在旁边说,“没事儿,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让孩子尽情地玩儿吧!”真的,不要再干涉孩子的自由了!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要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眼睛、嘴、空间、时间,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
孩子的聪明才智从哪里来?除却先天的因素,后天的培养很重要!!而孩子们需要通过头脑、双手、眼睛、嘴巴来学习的,如果我们处处限制孩子,这个不能摸,那个不能碰,那么孩子将会失去很多促进大脑发育的机会。
所以,要想培养聪明的孩子,妈妈们一定不要过多的限制孩子,解放他们吧!解放幼儿的头脑,使之能思就是不要扼杀孩子的思考能力。
比如,我的孩子看到一只小鸟,问我:“妈妈,为什么小鸟会飞?”我们不会直接告诉他,“因为小鸟有翅膀!”我会引导他动脑筋,“你觉得呢?”孩子开始思考,“小鸟跟人不一样!”我再问,“有哪些地方不一样?”“他们没有手!”“还有呢?”“他们有羽毛,哦,我知道了,他们的羽毛这样一扇一扇,就飞走了!”瞧!解放大脑就这么简单。
解放儿童的双手,使他们能干就是不要扼杀孩子的动手能力。
我家孩子每次我摘菜,他就过来凑热闹。
这个时候,我不会说,“你还小,等你长大了再说!”我会高兴地告诉他,“我家豆豆长大了,可以学习摘菜了,来,你拿一根试试!”他就会非常开心地拿起菜,先观察我怎么做,然后自己再试着做。
如果直接拒绝他,不但会扼杀他的好奇心,还会因此让他少了一次锻炼手部肌肉力量的机会。
孩子通过自己的小手触摸,菜的形状,颜色,手抓握不同的菜需要不同的肌肉力量…手眼的协调能力,都能得到锻炼。
扫地,擦桌子,自己穿衣服,自己吃饭,所有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妈妈们都可以放手让孩子自己来。
论述陶行知培养儿童创造力的“六大解放”及其现实意义
论述陶行知培养儿童创造力的“六大解放”及其现实意义陶行知是20世纪中国教育家、思想家和文学家。
他的教育思想影响了几代人,对中国的教育改革有着深远的影响。
陶行知提倡用自由与开放来培养儿童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因此提出了“六大解放”,这六大解放包括了儿童思想、儿童身体、儿童情感、儿童想象力、儿童行动与儿童劳动。
下面就来分别探究这六个方面的解放及其现实意义。
1. 儿童思想的解放陶行知提倡儿童思想自由和创造性思维,鼓励儿童有独立思考和探究的能力。
这种解放可以让儿童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对于培养儿童的自主性、自由精神和学习兴趣都有重要作用。
2. 儿童身体的解放陶行知认为身体的自由是儿童创造力的前提,因此提倡让儿童有大量的体育锻炼和活动时间。
这种解放可以让儿童更有活力、更健康,同时也可以加强儿童的自信心。
3. 儿童情感的解放陶行知提倡尊重并关怀儿童的情感,让儿童真正感受到爱和被爱,体验到情感的丰富和多样性。
这种解放可以让儿童更加自信和坚强,更容易获得成就感。
4. 儿童想象力的解放陶行知认为儿童的想象力是创造力的源泉,解放幻想和创造力可以让儿童变得更加富有创造力、思维活跃、充满想象力。
这种解放可以培养儿童的创意和创造性思维。
5. 儿童行动的解放陶行知认为,学习的最好方法是通过亲身体验和实践。
因此,他提倡让儿童有充分的自由行动和行为表现的机会。
这种解放可以让儿童拥有更多实践经验,学会处理问题和解决困难的能力。
6. 儿童劳动的解放陶行知强调,劳动是提高儿童思维和身体素质的重要方式。
他提倡让儿童参与有所成果的劳动,如养花、植树、种菜等。
这种解放可以让儿童习惯于认真的工作态度,了解获得成就的乐趣。
这“六大解放”,是陶行知教育思想核心的组成部分,也是当前教育改革中呼声最高的教育理念之一。
现实中,大多数学校依然沉浸在知识传授和成绩竞争的泥潭中,造成许多问题。
而陶行知教育则强调“以人为本”,关注儿童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
实施这种教育思想,不仅可以提高儿童创造力和创新能力,让儿童在学习中更自由、更愉快,还能培养儿童的社会责任感和对生活的敏感度,为未来的社会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
简述陶行知培养儿童创造力的六大解放内容
陶行知培养儿童创造力的六大解放内容陶行知是中国近代教育家、教育改革家,也是一位重视培养儿童创造力的先驱者。
他提出了一套解放儿童创造力的方法,包括六个方面的内容。
以下将详细介绍这六大解放内容。
1. 解放思维陶行知认为,传统教育过于注重死记硬背和填鸭式教学,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和创造力的发挥。
他主张解放思维,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勇于质疑和创新。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学会提问,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通过提出问题、讨论和互动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欲望和探索精神。
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解决方法,并给予积极的反馈和鼓励。
这样可以帮助他们培养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激发他们的创造力。
2. 解放情感陶行知认为,情感是人类最重要的精神力量之一,对于培养儿童创造力至关重要。
他主张解放情感,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快乐、积极和自由。
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人际关系。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
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开展实践活动和游戏等,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到成功和成就感。
教师还应该注重与学生的情感沟通和理解,关心他们的成长和发展。
3. 解放身体陶行知认为,身体是儿童创造力的基础。
他主张解放身体,鼓励学生参与各种体育活动和艺术表演。
通过锻炼身体和培养艺术修养,可以增强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安排适当的体育课和艺术课,让学生积极参与体育运动和艺术表演。
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社团和俱乐部活动,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和特长。
通过锻炼身体和培养艺术修养,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4. 解放语言陶行知认为,语言是儿童表达思想和情感的重要工具。
他主张解放语言,鼓励学生自由表达、交流和沟通。
教师应该创造积极的语言环境,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表达能力。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活动,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
陶行知的六大解放的主要内容
陶行知的六大解放的主要内容
陶行知是中国近现代教育家、思想家、革命家,他提出了六大解放的理念,旨在推进个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
这六大解放的主要内容包括:
1. 解放思想:陶行知认为,人们应该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敢于思考、质疑,并且勇于创新。
他主张通过开放的思维方式,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思想,以适应时代的需求。
2. 解放劳动:陶行知主张尊重劳动,认为劳动是个人价值的体现。
他鼓励人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和创造力,通过劳动来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贡献。
3. 解放个性:陶行知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和天赋,应该鼓励个体发展自己的特长和兴趣。
他主张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让每个人能够在自己喜欢的领域发光发热。
4. 解放情感:陶行知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教育。
他认为,情感是人与人之间建立联系、表达情感、培养人际关系的重要方式。
他主张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团队合作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以增强人际交往的能力。
5. 解放体力:陶行知强调身体健康对于全面发展的重要性。
他主张
学生要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注重培养身体素质和意志品质。
他认为,身体的健康是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发展的基础。
6. 解放社会:陶行知主张建立一个公平、正义、和谐的社会。
他认
为社会应该给予每个人平等的机会,让每个人都有发展的空间和权利。
他强调教育的使命是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的人才,为社会的发展做贡献。
陶行知的六大解放理念对于中国教育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观点强调了个体与社会的互动关系,强调个人全面发展的重要性,为推进教育改革和社会进步提供了有益的思考。
以陶行知“六大解放”思想为幼儿生活教育引路
以陶行知“六大解放”思想为幼儿生活教育引路一、陶行知“六大解放”思想理论的概述(一)解放幼儿的头脑解放幼儿的头脑,指的是让幼儿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获得知识和发展。
这与《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提到的“要带领幼儿通过动手、动脑来认识世界、探索事物”的本质不谋而合。
(二)解放幼兒的双手陶行知先生提出:“要让幼儿在动手实践中获得对事物的认识。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也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
”幼儿教师的主要任务是给幼儿提供一些直接感知、实际操作的机会,让幼儿在动手中认识世界、感受世界,让幼儿通过动手验证生活中的假设,从而让幼儿对所接触的世界产生自己独特的理解。
(三)解放幼儿的眼睛眼睛是幼儿发现美的渠道。
教师可以利用生活化的教学课程,带领幼儿走出教室,走进大自然,解放幼儿的眼睛,让幼儿在大自然中感受、发现、寻找、创造美,提升幼儿的观察能力。
(四)解放幼儿的嘴《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要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
”陶行知先生提出:“要解放幼儿的嘴巴,让幼儿敢说、善说,敢于与人交流,敢于提问、善于提问。
”教师作为幼儿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要鼓励幼儿自由提问、自由表达,帮助幼儿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
(五)解放幼儿的空间陶行知先生所提出的“解放空间”,不仅仅是指解放物理上的空间,还是指解放心灵上的空间。
在解放幼儿的物理空间上,不能让幼儿的学习仅仅限制于幼儿园,还要引导幼儿在社会中、在家庭中学习。
在心灵上,教师要给予幼儿心灵的空间,给予幼儿自由想象的空间、思维空间和观察空间等,尊重幼儿的想法。
(六)解放幼儿的时间大多时候,我们都是按照一日活动计划来安排幼儿的教育教学活动。
但是,幼儿园的课程具有生成性,我们需要解放幼儿的时间,合理地、灵活地安排幼儿的时间,满足幼儿的弹性需求。
二、陶行知“六大解放”思想理论对幼儿生活教育的实践意义(一)有利于在生活中提高幼儿的学习能力幼儿的潜能是无限的,学习能力也是无限的。
陶行知的六大解放内容
陶行知的六大解放内容陶行知,是中国近现代教育家、思想家和作家,他提出了“六大解放”,这六大解放内容包括,解放思想,解放身心,解放言论,解放教育,解放社会和解放国家。
这六大解放内容贯穿了陶行知的教育理念和社会观念,对于当今社会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首先,解放思想是陶行知提出的第一大解放内容。
他认为,人们应该摒弃传统观念的束缚,敢于质疑、创新,追求真理。
只有解放思想,才能不断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其次,解放身心是陶行知提出的第二大解放内容。
他强调了人的身心健康的重要性,主张人们应该追求全面的发展,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和能力,做到身心和谐、健康快乐。
接着,解放言论是陶行知提出的第三大解放内容。
他主张人们应该有言论自由的权利,能够畅所欲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不受外界的压制和限制。
再次,解放教育是陶行知提出的第四大解放内容。
他认为,教育应该是全面的、个性化的,不应该局限于书本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全面的发展。
此外,解放社会是陶行知提出的第五大解放内容。
他主张社会应该是公平正义的,每个人都应该有平等的机会,不受歧视和压迫,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最后,解放国家是陶行知提出的第六大解放内容。
他认为,国家应该是独立自主的,不受外来势力的控制和干涉,实现国家的繁荣和富强。
总之,陶行知的六大解放内容贯穿了他的教育理念和社会观念,对于当今社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我们应该认真思考这六大解放内容,不断完善和发展,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只有在不断解放思想、身心、言论、教育、社会和国家的过程中,才能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和进步。
陶行知的“六大解放”及其拓展意义
陶行知的“六大解放”及其拓展意义涂怀京福建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副教授陶行知提出的头脑解放、双手解放、眼睛解放、嘴解放、空间解放和时间解放这“六大解放”,对学生来说就意味着可以获得“学习的基本自由”,意味着配了一把“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金钥匙。
1.解放头脑,发展思维、记忆等能力。
陶行知把解放头脑形象地比喻为“天”,指出大脑“是思想之物质基础”,要“解放头脑,撕掉精神的裹头布,使大家想得通”,使学生的“特殊才能得以发展而不致枯萎”,增强其思维能力和“用科学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2.解放双手,发展操作、实践等能力。
各种感官中,唯独手这个“触觉的器官是处在主动的地位”。
“被动的力,比不上自动的力;头脑的力,比不上手脑并用的力”。
因此陶行知主张将双手和头脑的血脉联通起来,“使人人都有脑筋变化过的手”。
3.解放眼睛,发展观察、注意等能力。
陶行知说,两只眼睛,便是天文镜。
然而,由于易受各种主、客观因素的遮掩和制约,事实和真理往往不是直观、显明的,学生相应的学习任务和目标却笃定不移,难度也不会因此而削减。
所以,教师必须使学生“能看”,“解放眼睛,敲碎有色眼镜,教大家看事实”,揭真相,明至理。
4.解放嘴,发展提问、表达等能力。
为了使学生“能谈”,就必须“解放嘴,使大家可以享受言论自由”。
陶行知告诫人们,“小孩子有问题要准许他们问。
从问题的解答里,可以增进他们的知识”,并注意指导他们提问的技巧。
“说话的能力是生成的”,需要解放嘴和其他与之有密切关系的感官,各个器官都有练习了,学生也就能写、能认、能读了,表达就会愈趋流利、顺畅了。
5.解放空间,发展想象、创造等能力。
把学生“从文化鸟笼里解放出来,飞进大自然大社会去寻觅丰富的食粮”,这是陶行知关于解放空间的阐述。
他坚信,空间放大了,才能各学所需,各尽所能,“使他们的歌声,在宇宙中飘荡”。
而所有这些,都离不开想象又同时发展了想象。
6.解放时间,发展个性、策略等能力。
学前教育学的六大解放名词解释
学前教育学的六大解放名词解释在创立生活教育理论过程中,陶行知又提出了创造教育思想。
他的"六大解放"观点对我们培养儿童的创造力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1,解放儿童的双眼解放儿童的眼睛,就是要摘掉儿童眼睛上的"有色眼镜,使眼睛能看事实”,要破除封建教育使儿童脱离社会实际生活的做法,应培养儿童对自然和社会进行观察和分析的能力,培养他们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儿童的性情得到陶冶,意志得到锻炼。
2.解放儿童的大脑解放儿童的大脑就是把儿童的头脑从固有的迷信、成见、曲解、幻想中解放出来,让儿童用自己的大脑去思考问题,分析问题。
3.解放儿童的双手解放儿童的双手,给孩子以动手的机会,让儿童自己动手操作,使他们在手脑并用中发展创造力。
为此,必须打破封建教育不让儿童动手、摧残儿童创造力的旧传统。
4.解放儿童的嘴解放儿童的嘴,是要让儿童言论自由,要让他们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允许他们对事情有疑问。
疑问是人类发明创造的起点。
儿童只有有了问的自由,才能充分发挥其创造力。
1924年,陶行知在《每事问》一诗中写道:“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
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
智者问的巧,愚者问的笨。
人工胜天工,只有每事问。
"5.解放儿童的空间解放儿童的空间,就是给儿童提供广阔的创造舞台,为他们进行创造活动打下基础。
为此,必须反对鸟笼式的学校,反对导致儿童营养缺乏的教科书,要让小孩子"去接触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青山、绿水、日月、星辰以及大社会中之士、农、工、商、三教九流,自由地对宇宙发问,与万物为友,并且向古今中外三百六十行学习”,只有"解放了儿童的空闻,才能搜集丰富的资料,扩大认识的眼界,以发挥其内在之创造力”。
6.解放儿童的时间一般的学校把儿童的时间排得满满的。
各种考试使得儿童没有时间去接触自然和社会,结果就使得儿童失去学习人生的机会,形成无意创造的倾向,到成人时,即使有时问,也不知道怎样去发挥其创造力。
论述陶行知培养儿童创造力的六大解放及其现实意义
论述陶行知培养儿童创造力的六大解放及其现实意义“论述陶行知培养儿童创造力的六大解放及其现实意义”陶行知(1880-1936)是中国近代教育家、思想家,他在教育史上留下了不朽的精神。
他将儿童创造力的培养作为其教育理念的核心,提出了“六大解放”的思想。
一、解放思想:让孩子们在思想上得到自由,从而获得真正的创造力。
陶行知说:“孩子的思想要自由,让他们有自己的想法,不要再束缚他们的思想。
”孩子们应该获得自由去思考,去追求他们内心中的梦想,而不是被束缚于传统的思想观念中,以致无法发挥自己的才华。
二、解放行动:让孩子们在行动上得到自由,激发他们的创造力。
陶行知认为:“行动是教育的基础,它是孩子们最好的教育方式。
”孩子们应该获得自由去行动,去尝试新的事物,去体验新的经历,从而培养自己的创造力。
三、解放判断:让孩子们在判断上得到自由,从而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
陶行知认为:“孩子们必须学会如何判断,他们不应该受到外界的影响,而要根据自己的认知对事物做出判断。
”孩子们应该获得自由去思考,去判断,去探索,从而培养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
四、解放学习:让孩子们在学习上得到自由,从而使他们得到真正的教育。
陶行知认为:“孩子们不应该被束缚在传统的教育模式里,而应该获得自由去探索,去学习,去发现自己的潜能。
”孩子们应该获得自由去学习,去实践,去体验,从而得到真正的教育。
五、解放心灵:让孩子们在心灵上得到自由,从而培养他们的情感能力。
陶行知认为:“孩子们要学会表达自己的情感,他们要获得自由去感受,去思考,去尝试,从而培养自己的情感能力。
”孩子们应该获得自由去思考,去表达,去体验,从而培养自己的情感能力。
六、解放环境:让孩子们在环境上得到自由,从而培养他们的社会能力。
陶行知认为:“孩子们要获得自由去体验社会,去感受到它的变化,去经历它的挑战,从而培养自己的社会能力。
”孩子们应该获得自由去探索,去体验,去参与,从而培养自己的社会能力。
“解放”对素质教育的启迪意义
“解放”对素质教育的启迪意义我国著名的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早就提出:在教育过程中要对孩子们解放头脑、解放双手、解放眼睛、解放嘴巴、解放空间、解放时间。
这一思想对我们推进素质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需要我们深刻理解和实践。
标签:陶行知;教育思想;六个解放;意义;启迪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意识的培养,创新意识如何培养,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六个解放”思想对我们有极为重要的启迪意义。
解放头脑的意义。
解放头脑就是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发挥思维的潜能。
许多人认为头脑长在学生身上,他想什么当然是他的自由。
事实并非如此,有一位学者拿一张白纸分别向幼儿园的小朋友,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提出“有什么用”的问题,结果也大大出人意料。
幼儿园的小朋友想法最多:回答可以擦桌子、擦皮鞋、擦鼻涕、冬天可以点燃纸取暖等等。
而大学生只有一个回答“可以写字”,这足以能值得我们深刻反思,我们的教育是否束缚了学生的思维,使他们的头脑得到了扭曲、使他们的潜能得到了抑制。
所以,解放头脑就是把孩子们从成见、曲解中解放出来,发挥他们思维的巨大潜能。
二、解放双手的意义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小皇帝”是对中国的孩子很形象的描述。
就在长辈为他们盛好每一次饭,洗好每一件衣服的时候,孩子损失了锻炼的机会。
于是出现了学生能考上大学却不会独立生活的怪事。
中国出国留学的学生大多成绩很好,但是缺乏实验室操作的经验。
所以,在现在的情形下提出解放学生的手显得尤为重要,什么事情都应让他们自己动手去做一做。
勤于动手对于学生能力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因为人类的活动靠双手进行,不许学生动手会摧残创造力。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不仅要学会已有的知识,而且要学会动手动脑搜集、加工知识,要消化、吸收知识,形成品格、道德,开阔视野,增长见识,转化为基本素养和实践能力。
三、解放眼睛的意义解放眼睛,就是让孩子们会看,会观察。
达尔文被问到他为什么能有如此伟大的成就时说:“我没有过人的机智,只是在精细观察的能力上,我可能在众人之上”。
陶行知的六大解放内容
陶行知的六大解放内容
陶行知,中国教育家,教育理论家,教育家陶行知提出了“解放思想,解放教育,解放学生,解放学校,解放教师,解放校长”的六大解放内容。
这六大解放内容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对于当今教育工作者和教育管理者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首先,解放思想。
陶行知强调教育要有创新精神,要摒弃教条主义,不断更新教育理念,积极探索教育教学的新方法,开阔教育视野,不断提高教育质量。
其次,解放教育。
陶行知认为教育要以人为本,要关注每个学生的个性和特长,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让学生在自由、平等、民主的氛围中健康成长。
再次,解放学生。
陶行知主张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选择,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权和自由空间,让学生在学习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解放学校。
陶行知认为学校应该成为学生全面发展的场所,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提供更多的课外活动
和社会实践机会,让学生在学校中得到全面的发展。
再次,解放教师。
陶行知强调教师要成为学生的引路人和朋友,要关心学生,尊重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健康成长,不断提高自身教育教学水平。
最后,解放校长。
陶行知认为校长是学校的领导者,要以身作则,关心师生,营造和谐的校园氛围,为教师和学生创造良好的学
习和成长环境,推动学校的发展。
总之,陶行知的六大解放内容是教育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对
于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我们要深入学习陶行
知的教育思想,不断探索教育教学的新途径,努力实现教育现代化,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出贡献。
浅谈陶行知六大解放思想对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启示
浅谈陶行知六大解放思想对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启示1. 引言1.1 陶行知的六大解放思想陶行知的六大解放思想包括:解放学生,解放心灵,解放精神,解放实践,解放教育,解放创造。
这些思想贯穿于陶行知的整个教育理念中,强调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和个性发展。
陶行知主张教育应该是学生主动参与、实践探究的过程,而不是被动接受的知识灌输。
他认为,教育应该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陶行知的六大解放思想为教育教学提供了新的方向和理念,对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产生了深远的启示作用。
通过贯彻陶行知的六大解放思想,可以有效提高初中生的道德素养和法治意识,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和成长。
1.2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重要性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重要性在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法治意识以及社会责任感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初中是学生心智和行为发展的重要阶段,因此在这个阶段进行道德与法治教育对学生的成长具有深远的影响。
通过道德与法治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法制观念,培养他们的道德情操和行为自律能力,使他们成为有担当、有责任感的社会主流人才。
在当今社会,道德与法治教学更加迫切,因为社会风气的败坏和价值观的混淆使得人们的道德观念模糊不清,法律意识淡薄。
作为未来社会的中流砥柱,初中生应该具备正确的道德观念和法治意识,才能在社会中协调发展、促进和谐。
因此,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不仅关乎学生的个人发展,更关乎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
只有加强对初中生的道德与法治教育,才能培养出胸怀民族情怀、具有法治精神的新一代公民,为建设法治社会、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2. 正文2.1 实行“了解与设想相结合”的教学模式陶行知提倡的“了解与设想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对于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这一教学模式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认知水平,通过了解学生的现状,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内容和方式,使学生在学习道德与法治知识的同时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
陶行知六大解放
陶行知六大解放范文1:我是一名对陶行知老师十分崇敬的学生,他的六大解放理念让我深感震撼和启迪。
第一大解放,是“解放思想”。
陶老师认为,只有敢于质疑,勇于开拓,才能探索未知的世界。
在这一点上,他的理念与马克思主义思想相契合。
在写作中,我通过使用“革命性思想”“突破传统”,来突显这一点。
第二大解放,是“解放身体”。
陶老师强调,只有强健的体魄才能有道不坠的精神。
他常常鼓励学生们参加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
在写作中,我使用了“健康坚毅”“挑战自我”的用语来表达这一点。
第三大解放,是“解放情感”。
陶老师认为,只有表达内心的情感,才能让文字或者语言传达出真正的感情。
在我们的写作中,应该勇于表达自己的情感,以求获得更深层次的表达。
在我的文章中,我使用“真情实感”“感性思维”来表达这一点。
第四大解放,是“解放劳动”。
陶老师认为,只有通过劳动才能创造出真正有用的东西。
这一点上,他强烈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与劳动实践。
在我的文章中,我使用了“勤劳”,“创造力”来表达这一理念。
第五大解放,是“解放人格”。
陶老师常常强调个人积极性的培养。
他希望每个人都能够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做出独立的选择。
在我的文章中,我使用了“自我实现”“独立人格”等用语来表达这一点。
最后一大解放,是“解放社会责任感”。
陶老师强调每个人应该都要对社会负起一定的责任。
这一点上,他常常鼓励学生参加志愿者活动,积极参与社会建设。
我的文章中,我使用了“担负使命”“回报社会”等用语来表达这一理念。
写作重点:在写作过程中,我需要注意用语的严谨性,要符合那时代背景。
另外,语言可以比较清晰直白,不必过于华丽。
用词分析灵活多样,可以根据自己的写作主题进行调整,确保达到表达的意图。
范文2:在我学习陶行知老师的思想中,我深深受到了他的“六大解放”思想的启迪和影响。
第一大解放,是“解放思想”。
陶老师认为,人的思维方式应该是灵活多变的,特别是在随着历史的发展,时代总是在发生很大的变革,在写文章的时候,我们要敢于挖掘新的思维方式和技巧,创新不同的表达方式。
论述陶行知培养儿童创造力的“六大解放”及其现实意义
论述陶行知培养儿童创造力的“六大解放”及其现实意义陶行知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和思想家,他提出了一系列独特的教育理念和方法。
其中,他提出了培养儿童创造力的“六大解放”,这些理念对于现代教育仍然有着重要的意义。
首先,陶行知提倡解放儿童的思想,鼓励他们独立思考和表达自己的意见。
儿童是天生好奇心和求知欲的,但传统的教育方式往往限制了他们的自由。
因此,解放儿童的思想可以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并让他们更加自信和自主。
其次,陶行知强调解放儿童的感情,让他们在自由的环境中表现自己的个性。
儿童的情感需要得到充分的关注和发挥,才能构建一个健康的人格。
因此,家长和教师应当帮助儿童理解和表达自己的感受,积极支持他们的情感发展。
第三,陶行知主张解放儿童的身体,鼓励他们在自由的环境中运动和锻炼。
儿童的身体是他们认识世界和表达自己的重要手段,因此,加强体育锻炼和促进儿童的身体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第四,陶行知提出解放儿童的语言,让他们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
语言是一种强大的交流工具,因此,家长和教师应该帮助孩子掌握语言表达的能力,并开放性地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第五,陶行知呼吁解放儿童的知识,将教育转变为知识探索和体验。
儿童在不同的领域和知识范畴中都有着浓厚的兴趣和好奇心,因此,家长和教师应当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机会,激发儿童自主学习和探究的热情。
最后,陶行知主张解放儿童的创造力,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和创造力进行创造性活动。
创造力是一个人的核心竞争力,因此,家长和教师应当为儿童提供更加自由的创造环境,增强其创造力的发展。
这些“六大解放”不仅具有理论和教育意义,也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当今社会,创造力和创新能力是每个个体都需要具备的能力,而这些能力的培养应该从儿童时期开始。
只有通过“六大解放”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才能真正激发儿童的创造力和潜力。
陶行知的六大解放对当今学前教育的启示
陶行知的六大解放对当今学前教育的启示陶行知是中国著名的教育家和思想家,他的教育理念对中国的学前教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提出了六大解放,即解放思想、解放人的力量、解放教育、解放教师、解放学生和解放学校,这些解放对当今学前教育有着重要的启示。
解放思想是学前教育的基础。
陶行知强调教育不能僵化于教材和教学大纲,而应该根据孩子的个性和兴趣进行因材施教。
在学前教育中,我们应该摒弃一切刻板的观念和固定的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解放人的力量是学前教育的核心。
陶行知认为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而不仅仅是传授知识。
在学前教育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包括语言表达能力、社交能力、动手能力等。
同时,教师也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孩子在学习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
第三,解放教育是学前教育的目标。
陶行知主张教育应该是全面的、个性化的,而不是简单的知识灌输。
在学前教育中,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兴趣和爱好,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
同时,教育也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品德和价值观,让他们成为有责任感、有担当的人。
第四,解放教师是学前教育的关键。
陶行知认为教师应该是引导者和启发者,而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人。
在学前教育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帮助他们主动探索和发现。
同时,教师也应该注重自身的专业发展,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水平和教育能力。
第五,解放学生是学前教育的重要任务。
陶行知认为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应该发扬主动性和创造性。
在学前教育中,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让他们在学习中积极参与、主动探索。
同时,我们也应该尊重孩子的个性差异,给予他们充分的发展空间,让每个孩子都能够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长。
解放学校是学前教育的必然要求。
陶行知认为学校应该是孩子成长的乐园,而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机构。
在学前教育中,学校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和创造力,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环境和资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陶行知的“六大解放”及其拓展意义
涂怀京福建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副教授
陶行知提出的头脑解放、双手解放、眼睛解放、嘴解放、空间解放和时间解放这“六大解放”,对学生来说就意味着可以获得“学习的基本自由”,意味着配了一把“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金钥匙。
1.解放头脑,发展思维、记忆等能力。
陶行知把解放头脑形象地比喻为“天”,指出大脑“是思想之物质基础”,要“解放头脑,撕掉精神的裹头布,使大家想得通”,使学生的“特殊才能得以发展而不致枯萎”,增强其思维能力和“用科学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2.解放双手,发展操作、实践等能力。
各种感官中,唯独手这个“触觉的器官是处在主动的地位”。
“被动的力,比不上自动的力;头脑的力,比不上手脑并用的力”。
因此陶行知主张将双手和头脑的血脉联通起来,“使人人都有脑筋变化过的手”。
3.解放眼睛,发展观察、注意等能力。
陶行知说,两只眼睛,便是天文镜。
然而,由于易受各种主、客观因素的遮掩和制约,事实和真理往往不是直观、显明的,学生相应的学习任务和目标却笃定不移,难度也不会因此而削减。
所以,教师必须使学生“能看”,“解放眼睛,敲碎有色眼镜,教大家看事实”,揭真相,明至理。
4.解放嘴,发展提问、表达等能力。
为了使学生“能谈”,就必须“解放嘴,使大家可以享受言论自由”。
陶行知告诫人们,“小孩子有问题要准许他们问。
从问题的解答里,可以增进他们的知识”,并注意指导他们提问的技巧。
“说话的能力是生成的”,需要解放嘴和其他与之有密切关系的感官,各个器官都有练习了,学生也就能写、能认、能读了,表达就会愈趋流利、顺畅了。
5.解放空间,发展想象、创造等能力。
把学生“从文化鸟笼里解放出来,飞进大自然大社会去寻觅丰富的食粮”,这是陶行知关于解放空间的阐述。
他坚信,空间放大了,才能各学所需,各尽所能,“使
他们的歌声,在宇宙中飘荡”。
而所有这些,都离不开想象又同时发展了想象。
6.解放时间,发展个性、策略等能力。
陶行知认为“时间的解放是顶急需的解放”。
他婉劝教职员,对学生“不逼迫他赶考,不和家长联合起来在功课上夹攻,要给他一些空闲时间消化所学,并且学一点他自己渴望要学的学问”;“让他做有意思的活动,开展他的天才”。
陶行知指出,“没有时间便看不清楚,没有时间便想不明白”,有时应该让学生“慢慢地走,然后才能吸收沿途中所接触的事物、所欣赏的风景”,使他们成为真正“活的小孩”。
今天,我们用发展的眼光来看陶行知所倡导的“六大解放”,它还蕴涵了许多的拓展意义。
1.由于陶行知教育思想的革命性和开放性,“六大解放”实质上蕴涵着百千的解放。
在学生学习能力培养这个重要问题上,“六大解放”的主张不是一维的,而是多维、复向的,与陶行知其他重要命题存在着密切的关联。
如“教学做合一”,在很大程度上也就是探究如何解放“教”、解放“学”、解放“做”,解决“教学做分家”问题的方法论;“五路探讨”的着眼点,也在于寻觅如何解放“行动”、解放“独学”、解放“困思”,解决“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痼疾的治学路径;“教育即生活”是为了解放“教育的根本意义”、为了在“生活与生活的摩擦”中生发学生能力的教育本体论;“学校即社会”是为了解放“鸟世界”、让学生在开拓了疆界的社会大学校中搏击成长的教育领域论……如此多的解放意蕴,对于我们既是宝贵的启迪,更是温慈的鞭策。
百千的解放,交织聚光于学习能力的培养,便有了万千的价值。
然而,解放不是自发的,也不能现成拿来,而需要我们深入研究陶行知教育思想,洞悉教育内外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紧密贴近学
生及其课业,认真作好阐发、分析、整合、导引、实践的工作,探寻每一个解放的现实意义、所需条件、努力要素和实现途径,再把成熟的方案和办法馈赠给成长中的学生,“解放”他们的心智,发展他们的能力,促进他们成才。
2.由于陶行知教育思想融中外诸多遗产于一炉,“六大解放”实质上贯串着众贤者的解放观。
在陶行知的笔下,有“孔子岂故为拒绝哉?亦以业有专精,事有专习”的尚精式解放;有“邑号朝歌,墨翟回车”的自律式解放;有“朱子曰‘是真虎必有风’”的期冀式解放;有“赫耳巴忒……凡所建树,皆根本于试验”的探索式解放;有“牛顿小的时候,并不聪明,可见小孩子的时代,很难看得出哪一个是天才的儿童”的激发潜能式解放;有“学爱迪生……必得像他一样在电气实验上亲自动手去做,用脑去想”的手脑相长式解放……本身就是著名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的陶行知的著作中,又论及了中外许多杰出的教育家、思想家、科学家的学习能力、培养思想及其学习成长的事迹,这使得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具有了更大的延展性和融汇性,使得“六大解放”穿越了历史的时空,跨越了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界限,也就使得“六大解放”的对象可以涵盖几乎所有的求学者。
在陶行知开辟的“解放”世界里,我们要做的工作,就是要在把握陶行知教育思想经纬、脉络的基础上,对其著作中涉及的一些代表性人物的学习观点进行精微细致的开掘、梳理和嫁接,将之作为陶行知学习能力、培养思想的生动展开,并一同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促进全体教育对象全面和谐地发展。
3.由于陶行知教育思想风靡神州,实质上已为从平面宣讲式的“六大解放”转型为立体实施式的“六大解放”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目前,在众多有关陶行知研究的文章中,“六大解放”是出现频率相当高、很能扣住人心的一个术语:有的将之用于学校管理和教师专业成长上,有的将之用于各科教学的改进上,有的将之用于促进成绩优、良、中、弱等各类学生的拔尖、赶超、蓄力、补短上……有了这个基础,我们就可避免一蹴而就的躁动,保持杯满将溢的良佳心态。
在学
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上,我们不能满足于蜻蜓点水式的言说,而须根据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实际和特点,将扩展、复合化了的“六大解放”的要素、精髓用于动态和个性化的分析、诊断、设计、构建上,帮助学生从容消解学习困扰、优化学习过程、增强学习能力、提升考试成绩。
另一个方面,我们还要不间断地将培养方向瞄准陶行知所倡导的包含学生学习力在内的“生活力”的养成上,使他们能“用书如用斧”“探深而钩玄”“创造富社会”“开辟新天地”。
从“教学做合一”“五路探讨”“六大解放”等观点中,我们不难发现,陶行知的学习能力培养思想凸显的是一种“整体的能力观”,囊括了“求学的能力”“精神能力”“共同自治的能力”“做国民的能力”等种种较难穷尽的能力,包含了(大)脑(身)体因素、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策略因素、情境因素和知识因素这六项动性因素,体现了元学习方法与具体学习方法的恰当结合与内在统一,既有透彻的理论性,又具很强的操作性。
目前,不断出现的名称各异的关于学习方法的培训班,大多是列举式、故事式甚至是附会式的叙说或演示,对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乏有亮点,难见显效。
在这种情势下,我们似应主动参与进来,做一些清源、扩流、研发的工作。
我们可以以陶行知自成体系、丰富精深、博采众长、动态开放的学习能力、培养思想为主,结合现代教育学、心理学、学习学等学科的学习能力培养理论,去实验、研究、开发出科学、谨严而实用的学习能力培养法,以更畅顺地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生活能力、建设能力,并以此为一个重要支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光大陶行知的“生活教育”学说,以更好地服务并推动今天的素质教育改革与和谐社会建设。
(转自2008年05月14日《教育时报》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