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下册 杠杆与滑轮测试题 沪科版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同步检测10.2滑轮及其应用(word版,含答案解析)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10.2滑轮及其应用一、单项选择题(共15小题;共30分)1. 如图所示,分别用力、、匀速提起物体,若不考虑摩擦,三个力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A. B. C. D.2. 如果不考虑摩擦,使用简单机械A. 一定缩短力作用的距离B. 一定改变力作用的方向C. 一定不能省功D. 一定省力3. 如图所示,某同学用重为的动滑轮匀速提升重为的物体,不计摩擦,则该同学所用拉力的可能值是A.4. 下列工具中都属于轮轴的一组是A. 自行车的车把、方向盘B. 镊子、扳手C. 钳子D. 螺丝刀、剪刀5. 把质量相等的、两物体挂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下面,不计绳子、滑轮的重力和摩擦,放手后A. 上升B. 下降C. 、均静止D. 无法判断6. 在不计机械自重和摩擦的情况下,用的拉力不能提起重的物体的简单机械是A. 一个动滑轮B. 一个定滑轮C. 杠杆D. 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的滑抡组7. 下列关于简单机械的论述中,正确的是A. 由于定滑轮可以看作是一个等臂杠杆,因此有了杠杆,就没必要使用定滑轮B. 在水平路面上,利用动滑轮匀速拖动汽车时,动力大小一定等于汽车重力的一半C. 利用滑轮匀速提升重物时,若能省力,则一定费距离D. 利用滑轮匀速提升重物时,有可能既省力,又省距离8. 如图所示,物体重,为动滑轮,绳子一端固定在地上,当滑轮在力的作用下,以的速度匀速上升,则物体的速度是B. D. 无法确定9. 山区里常常可看见挑夫挑着重物上山时,在斜坡上走形路线,他们这是为了A. 使人做的功少一点B. 使人省力一些C. 不为什么,这是他们的习惯D. 以上说法都不对10. 关于简单机械的理解,错误的是。
备考2024年上海8年级物理下学期期末满分冲刺专题01杠杆滑轮(解析版)
一、单选题1.如图所示的工具中,能省距离的是()A .理发剪B .起瓶器C .核桃夹D.老虎钳专题01杠杆滑轮【答案】A【详解】A .理发剪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属于费力杠杆,费力省距离,故A 正确;B .起瓶器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属于省力杠杆,省力费距离,故B 错误;C .核桃夹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属于省力杠杆,省力费距离,故C 错误;D .老虎钳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属于省力杠杆,省力费距离,故D 错误。
故选A 。
2.简单机械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 .旗杆顶部的滑轮是定滑轮B .齿轮是轮轴,若动力作用在轮上能省力C .钓鱼时,钓鱼杆是省力杠杆D .盘山公路实质是一个斜面【答案】C【详解】A .旗杆顶部的滑轮是定滑轮,不省力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故A 正确,A 不符合题意B .轮轴实质是可绕固定轴传动的杠杆,其支点在轴心,阻力作用在轴上,动力作用在轮上;轮半径大干轴半径,轮轴实质是省力杠杆;齿轮是轮轴,若动力作用在轮上能省力,故B 正确,B 不符合题意;C .钓鱼杆钓鱼时,阻力臂大于动力臂,是费力杠杆,故C 错误,C 符合题意;D .盘山公路相当于一个斜面,斜面模型加长了运动距离,即费距离,但可以省力,减小了车辆上山时所需要的牵引力,故D 正确,D 不符合题意。
故选C 。
3.如图所示,分别用力F 1、F 2通过滑轮匀速提升同一重物,若所用时间相同且不计滑轮重及摩擦,则力F 1、F 2及做的功W 1、W 2的大小关系为()A .F 1=F 2W 1=W 2B .F 1>F 2W 1>W 2C .F 1>F 2W 1=W 2D .F 1<F 2W 1<W 2【答案】C 【详解】不计滑轮重及摩擦,根据定滑轮特点,F 1=G ;使用动滑轮可以省一半的力,22G F =,所以F 1>F 2。
根据功的原理可知,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不计机械自重及摩擦,都等于直接用手做的功,所以力F 1、F 2做的功W 1=W 2。
2022年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滑轮及其应用》同步练习(答案版)2
第十章浮力第2节滑轮及其应用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9小题,共分〕1.用以下简单机械,使重量同为G的物体都处于静止状态,其中用力最大的是(均不计摩擦)()A. B. C. D.【答案】B【解析】【分析】此题考查了杠杆的平衡条件、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确定力臂大小关系是关键。
不计摩擦和机械自重,知道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关系,利用杠杆平衡条件求F1、F2的大小;使用定滑轮不省力,求出F3;使用动滑轮省一半力,求出F4;通过比拟得出哪个用力最大。
【解答】由题知,不计摩擦和机械自重,A.由于杠杆平衡,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所以F1<G;B.由于G;杠杆平衡,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所以F2>G;C.使用定滑轮,F3=G;D.使用动滑轮,F4=12由以上分析可知,用力最大的是B;应选B。
2.如下图的装置处于平衡状态,在不计滑轮重及绳子摩擦的情况下,G1:G2为()A. 1:2B. 1:1C. 2:1D. 3:1【答案】CG1,即G1:G2=2:【解析】解:由图知,G1由两根绳子承当,G2的力作用在绳子上,故G 2=121。
应选:C。
G1由两根绳子承当,且在绳子自由端是G2,由滑轮组的特点知,G2是G1的一半,故可求得G1:G2的比值。
此题考查了滑轮组的特点。
在滑轮组中,拉物体的力由几根绳子承当,那么绳子自己端的力为拉物体的力的几分之一。
3.用如下图的滑轮组匀速提升600N的重物时,人手实际需提供的拉力应该()A. 小于200NB. 等于200NC. 大于200ND. 大于300N【答案】C【解析】解:滑轮组的绳子段数n=3,那么F=13(600N+G动),即F>200N.故A、B、D不符合题意.应选C.题目所求拉力为实际拉力,所以要考虑动滑轮的重和绳子摩擦,滑轮组的绳子段数n=3因此实际拉力会大于13G. 解题时要读清题意,防止失误.另外,这类题绳子段数n的判定也很关键4.用如下图的工具提升相同重物G,(不计摩擦,不计绳、滑轮和杠杆重)最省力的是()A. B. C. D.【答案】B【解析】解:由题知,不计摩擦和动滑轮、杠杆重,A、使用的是动滑轮,F=12G;B、使用的是滑轮组,n=3,F=13G;C、使用的是定滑轮,F=G;D、设杠杆的长度为L,那么动力臂为L,阻力臂为12L,那么FL=G×12L,F=12G。
最新的沪科版(上海)物理八年级下册同步专题训练( 三 ) 杠杆与滑轮作图
专题训练( 三)杠杆与滑轮作图杠杆作图包含根据力画力臂、根据力臂画力以及最小力作图,这几类作图题的解题关键是理解动力臂、阻力臂、动力、阻力的定义以及杠杆的平衡条件;滑轮作图主要是滑轮组的绕法作图,这类作图题的解题关键是清楚绳子的股数与动力、阻力的倍数关系以及与动滑轮个数之间的关系。
类型1杠杆类作图1.如图所示,请画出使杠杆在图示位置静止时,动力臂l1对应的动力F1的示意图及阻力臂l2。
答案:如图所示2.如图,轻质杠杆OA可绕O点在竖直面内旋转,请在图中画出使杠杆保持平衡的最小力F的示意图。
答案:如图所示3.如图甲所示,钢丝钳可以看成是两个杠杆的组合,图乙是其中一个杠杆。
用钢丝钳剪铁丝时,将铁丝放在A处还是B处更省力呢?请在图乙中你认为更省力的位置处画出阻力F2的示意图和动力F1的力臂l1。
答案:如图所示4.如图用螺丝刀撬图钉,请画出在A点处所用最小力F1的示意图,并画出阻力F2的力臂。
答案:如图所示5.( 南通中考)如图,O为轻质杠杆的支点,左端挂一重物,杠杆在图示位置平衡,请作出最小动力F1的示意图和阻力的力臂l2。
答案:如图所示6.如图所示,在课桌上的C点用最小的力把桌腿A抬离地面,在抬离时桌腿B没有滑动,请在C 点画出这个力的示意图,并标出它的力臂l。
答案:如图所示7.现在不少学校里放置了如图甲所示的带盖子的垃圾桶,它能有效阻隔垃圾散发的气味,图乙为打开桶盖时的简化图。
若动力作用在A点上,请在图中画出:( 1 )桶盖重力G的力臂l;( 2 )作用在A点的最小动力F的示意图。
答案:如图所示类型2滑轮类作图8.请在图中画出人拉重物上升,最省力的绕线方法。
答案:如图所示9.建筑工地上,工人师傅将如图所示的滑轮装配成最省力的滑轮组,利用它站在地面上向下拉绳提升重物。
请在图中画出滑轮组的绕绳方式。
答案:如图所示10.如图所示,小华想利用滑轮,将物体沿水平方向拉动,请设计出省力且能改变拉力方向的绕绳方法( 每个滑轮均利用上)。
八年级物理下册杠杆与滑轮测试题沪科版
力学杠杆、滑轮训练题一、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1.自行车是人们常用的交通工具,它应用了好多物理知识,下面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 刹车传动系统应用了杠杆C.链条和前后轮盘组成滑轮组B.车把应用了杠杆D.轮胎制有花纹是为了减小摩擦2.以以下图,杠杆处于平衡状态,F的力臂是〔〕A. OFB. ODC. OCD. OA3.当杠杆水平平衡时, L1>L2,假设 F1和 F2的大小和方向都不变,将它们的作用点同时远离支点相同的距离,那么杠杆将〔〕A.F1那端下降B.F2那端下降C.依旧平衡D.无法判断4.在水平川面上放置一个质量为 360N的物体,用图中所示的装置匀速拉动物体〔不计绳子与滑轮的摩擦〕,拉力 F等于 40N,那么物体与地面间的摩擦力应为〔〕5.如图是手负重〔指能承受的最大物重〕表示图,当手臂按图示方向伸展时,以下图象能表示负重要小与手臂伸展程度大体关系的是〔〕A B C D6.粗细均匀的钢筋 AOB,形状以以下图 . AO=OB,在 O点用一线悬挂起来,并使 AO段位于水平川点后放手,放手后()A.A 端下沉端下沉 C.保持原状 D.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7.如右图所示,作用在杠杆一端且向来与杠杆垂直的力 F,将杠杆缓慢地由地址 A拉至地址 B,在这个过程中动力 F ( )A. 变大B.变小C.不变D.先变大后变小8.以以下图装置中,均匀木棒 AB的 A 端固定在铰链上,悬线一端绕过一固定定滑轮,另一端用线套套在木棒上使棒保持水平。
现使线套逐渐向右搬动,但向来使木棒保持水平,那么悬线上的拉力 T〔棒和悬线足够长〕〔〕A.逐渐变小B.逐渐变大C.先逐渐变大,后又逐渐变小D.先逐渐变小,后又逐渐变大9.以以下图, AB质量分别为 20 kg 和 15 kg,弹簧秤重力不计,用手抓住弹簧秤时弹簧秤的读数是(),用手抓住 A 时,弹簧秤读数为(),用手抓住 B 时弹簧秤读数是〔〕〔秤钩在左侧〕.A. 196 N B. 343 N C .147 N D.49 N10.以以下图,物体甲放在水平桌面上,绳重和滑轮轴处的摩擦均忽略不计 . 当物体乙重 6 N 时,它恰好能匀速下落,假设用一个水平向左的力 F 甲拉物体甲,使其向左匀速运动,以下判断正确的选项是〔〕A.F 甲=6 N B C.甲碰到的力不是平衡力.F 甲=12 ND.乙碰到的拉力大于 6 N二. 填空题〔每空 1 分,共31 分〕1.如图是杆秤的表示图 .A 、B 是此杆秤的两个提纽,当分别用两提纽称物体质量时,且秤砣都在杆秤同一地址,那么使用______提纽时称量的物体质量要大;若是将提纽 B 由原来的细绳换成质量较大的细铁丝,那么,使用提纽_____称量物体质量时将不正确,且称得的物体的质量将比物体的真实质量_____( 填“大〞“小〞 ).2. 地面上有一根粗细不相同的木杆,抬起 A 端需用力 200 N,而抬另一端B 端时需用力 150 N. 那么该木杆 ________端较粗,整个木杆的重量为________ N.3. 如图是人的手臂骨骼与肌肉的生理结构表示图,实质上可将手臂看作一个杠杆.当手中托的物体静止时,重物对手的压力可看作对杠杆阻力,二头肌缩短产生的力可看作对杠杆的__________,肘部O 点可看作杠杆的________,从图中可看出人的手臂实质上是一个________杠杆 .4.如图,撬棒 AB长 1.8 米, AO长 40 厘米,重物对棒 A 端的压力 F=700 牛,那么要撬动重物需要的最小力为__牛,作用的地址应在,方向。
【每课一测卷】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册滑轮及其应用
10.2 滑轮及其应用一.选择题(共7小题)1.在不计机械自重、绳重和摩擦,使用下列机械匀速提升同一物体的四种方式中,所用动力最小的是()A.B.C.D.2.如图,旗杆顶上的滑轮,叙述正确的是()A.定滑轮,为了省力B.定滑轮,为了改变力作用方向C.动滑轮,为了改变力作用方向D.动滑轮,为了省力3.一辆汽车不小心陷进泥潭后,司机按如图所示的两种方法拉车(不计绳子与滑轮间的摩擦及滑轮自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都省力B.甲省力,乙不省力C.甲不省力,乙省力D.甲、乙都不省力4.把质量相等的A、B两物体挂在图所示的滑轮组下面,不计绳子、滑轮的重力和摩擦,放手后()A.A上升,B上升B.A下降,B上升C.A、B均静止D.A上升,B下降5.A、B两种实心物体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如图甲所示,把体积相等的A、B物体挂在滑轮组下,若要使它们处于静止状态,则在图乙的虚线框内悬挂B物体的个数是(不计摩擦和滑轮的自重)()A.2 个B.3 个C.4 个D.5 个6.小明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重为6N的物体匀速提升到一定高度,在此过程中,手拉力的大小实际应该是()A.小于3N B.等于2N C.大于2N D.大于3N7.用如图所示的滑轮匀速提升重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方向的拉力最小B.b方向的拉力最小C.c方向的拉力最小D.三个方向的拉力都一样大二.填空题(共5小题)8.如图所示,用滑轮拉着一重为50N的物体竖直向上匀速运动,该滑轮为(选填“定”或“动”)滑轮,利用该滑轮能省(选填“力”或“功”)。
若滑轮重10N,不计绳重及摩擦,则拉力F为N。
9.在我国古代,简单机械就有了许多巧妙的应用,护城河上安装的吊桥装置就是一个例子,如图所示。
在拉起吊桥过程中,滑轮C属于(选填“定”或“动”)滑轮,吊桥可看作支点为(选填“A”、“B”或“C”)点的杠杆。
10.如图所示,吊篮的重力为300N,动滑轮总重力为50N,定滑轮总重力为30N,人的重力为500N,人在吊篮里拉绳子使吊篮匀速向上运动,此时人拉绳子的力为。
最新沪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十章:机械与人第二节滑轮以及应用知识点+测试试题以及答案
物理第十章:机械与人第二节滑轮以及应用知识点+测试试题一、定滑轮1.定义:使用时, 轴_____________的滑轮;2.特点: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省力,能改变_____________;3.实质:为_________杠杆。
二、动滑轮1.定义:使用时,轴随物体一起_________的滑轮。
2.特点:省力,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3.实质:为_________杠杆。
三、滑轮组1.定义: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的装置;2.特点:既能_________,也能改变力的方向。
【微点拨】1.使用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定滑轮若看成杠杆,动力臂和阻力臂始终为轮的半径,本质为等臂杠杆,故不省力。
2.动滑轮若视为杠杆,本质为省力杠杆,理想状态下能省一半的力。
3.滑轮组绕线时,从内向外绕线,且不能交叉。
正常使用时是将物体挂在轮轴上,拉绳子的一端.而特殊使用方法恰好相反,拉轮轴而将物体挂在绳子的末端.动滑轮的特殊使用方法,不仅不省力而且费2倍的力,但能够省一半的距离.1、如图所示健身员向下摆动脚踝使细绳拉着物体缓慢提升,图中的滑轮是( )A.定滑轮,可省力B.动滑轮,可省力C.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D.动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2、如图所示,动滑轮重为1 N,拉力F为5 N,则重物G和弹簧测力计读数为( )A.G为4 N,弹簧测力计读数为5 NB.G为9 N,弹簧测力计读数为10 NC.G为10 N,弹簧测力计读数为5 ND.G为9 N,弹簧测力计读数为5 N3、利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匀速提升200 N的重物,动滑轮重为10 N(不计绳重与摩擦),则拉力F的大小为( )A.70 NB.100 NC.105 ND.110 N4、如图所示,分别用甲、乙两种形式的滑轮组把重为400 N的物体匀速向上提起;已知每个滑轮重20 N,忽略绳子的重力以及滑轮与绳子的摩擦,图甲中车对绳子的拉力为________N,图乙中人对绳子的拉力为________N。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一册课后真题特训 第十章《机械与人》10.2 滑轮及其应用(原卷版+解析版
沪科版八年级第十章《机械与人》 10.2 滑轮及其应用【知识梳理】 一、定滑轮:1.定义:如右图所示那样,在使用时轴固定不动的滑轮。
因为滑轮可以连续旋转,因此可看作是能够连续旋转的杠杆,仍可以用杠杆的平衡条件来分析。
2.实质:是一个等臂的杠杆,支点是滑轮的轴,力臂就是滑轮的半径。
在如图中动力臂l 1和阻力臂l 2都是滑轮的半径,即为等臂杠杆。
3.特点:不能省力,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给工作带来方便。
既不省距离也不费距离。
所谓“改变力的方向”是指我们施加某一方向的力能得到一个与该力方向不同的力。
4.动力移动的距离与重物移动的距离相等。
对于定滑轮来说,无论朝哪个方向用力,定滑轮都是一个等臂杠杆,所用拉力都等于物体的重力G 。
(不计绳重和摩擦) 二、动滑轮:1.定义:如图所示,和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
2. 实质:动力臂l 1为阻力臂l 2二倍的杠杆.支点O 在滑轮的边缘上. 随着动滑轮位置的变化,支点O 的位置也在变化。
如右图,O 为支点,动力臂为l 1为直径,阻力臂l 2为半径。
3. 特点:可以省一半的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省了力但要费距离。
动力移动的距离为物体上升距离的2倍。
注意:对于动滑轮来说:1)动滑轮在移动的过程中,支点也在不停地移动;2)动滑轮省一半力的条件是:动滑轮与重物一起匀速移动,动力F 1的方向与并排绳子平行,不计动滑轮重、绳重和摩擦。
三、滑轮组:1.定义:由若干个定滑轮和动滑轮匹配而成。
2.特点:可以省力,也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使用滑轮组时,有几段绳子吊着物体,提起物体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即物G nF 1=(条件:不计动滑轮、绳重和摩擦)。
注意:如果不忽略动滑轮的重量则:()滑物G G nF +=1。
滑轮组是由若干个定滑轮和动滑轮匹配而成,使用滑轮组,综合了动滑轮能省力和定滑轮能改变用力方向的优点,所以使用很广,使用滑轮组虽然能省力,但很费距离。
3.动力移动的距离S 和重物移动的距离h 的关系是:使用滑轮组时,滑轮组用n 段绳子吊着物体,提起物体所用的力移动的距离就是物体移动距离的倍,即S=nh 。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十章第二节 滑轮及其应用 练习(含答案)
滑轮及其应用练习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0分)1.旗杆上安装滑轮,它的滑轮性质和作用是()A. 定滑轮,用来省力B. 动滑轮,用来改变力的方向C. 定滑轮,用来改变力的方向D. 动滑轮,用来省力2.如图所示,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重100N的物体A,沿水平桌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弹簧秤B的示数为10N,则拉力F的大小为()N,物体A与水平桌面的摩擦力大小()N。
A. 200N;10NB. 200N;20NC. 20N;10ND. 20N;20N3.如图所示,工人用300N的力将重500N的物体匀速提升2m,共用了10秒,若在此过程中忽略绳重和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是4mB. 动滑轮的重是50NC.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为0.6m/sD.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为0.4m/s4.物体重G=200N,滑轮重为20N,要使物体匀速上升1m,不计摩擦,则()A. F=420N,滑轮向上移动0.5mB. F=420N,滑轮向上移动2mC. F=110N,滑轮向上移动0.5mD. F=110N,滑轮向上移动2m5.利用定滑轮将同一重物匀速提升时,若所用拉力的方向如图所示,则F1、F2和F3的大小关系是()A. F1=F2=F3B. F1<F2<F3C. F1>F2>F3D. F1>F2=F36.借助简单机械将重物提升,若不计滑轮重量及摩擦,以下装置最省力的是()A. B.C. D.7.如图所示的各种情况中,用同样大小的力F将重物匀速提升,若不计摩擦及绳与滑轮的重力,物重最大的是()A. B. C. D.8.使用滑轮组可以()A. 省力又省距离B. 可以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C. 既可省力又可改变力的方向D. 费力但可以省距离9.人体重为600N,他想坐在吊篮里用滑轮组匀速拉上去,如图,已知吊篮重240N,不计滑轮重,则他所用的力应为()A. 280NB. 420NC. 600ND. 240N10.n个动滑轮和一个定滑轮组成滑轮组,每个动滑轮的质量与所悬挂的物体质量相等.不计一切摩擦和绳的重力,滑轮组平衡时拉力大小为F,如图所示.若在图示中再增加一个同样质量的动滑轮,其它条件不变,则滑轮组再次平衡时拉力大小为()A. F2B. F C. n+1nF D. nn+1F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10.0分)11.如图所示,定滑轮重2N,动滑轮重1N,物体A在拉力F的作用下,5s内将重为8N的物体A沿竖直方向匀速提高了0.2m.(1)绳子自由端移动速度为______m/s.(2)如果不计绳重和摩擦,拉力F的大小为______N.12.如图所示,物体A重100N,物体B重40N,若不计滑轮重及绳及滑轮间的摩擦,当B以0.1m/s的速度匀速下降时,A受到摩擦力是______ N,速度是______ m/s.13.如图所示的滑轮是______滑轮,使用它的好处是______。
八年级物理沪科版简单机械杠杆滑轮单元测试过关测试含答案(优质)
八年级物理过关测试一:填空题1 、如图所示,A 、B 两个滑轮中A 是__________ ,B 是__________ ,若C 物体重90 牛,C与地面的摩擦力30 牛,要使C 沿水平方向匀速运动,拉力F1 =________ 牛,拉力F2 =________ 牛。
2. 要使可以绕O 点自由转动的杠杆AO 保持水平,如下左图,在A 端沿_______ 方向施力最小 .( 选“ AB ”、“ AC ”或“ AD ” )3. 如上中图所示,金属杆左端在墙角,右端施加垂直于杆的力F ,使杆静止,设杆重为G ,则 F 一定——于G ,杆与水平面夹角α越大,所以力F 就越———— .4. 如上右图所示,绳的一端通过弹簧秤L 固定,人拉绳使物体A 匀速上升,若滑轮重30 牛,物体 A 重90 牛,则弹簧秤的示数是——牛( 不计摩擦).5. 如下左图所示滑轮是__________ 滑轮,若物体M 重200 牛,当物体沿水平方向匀速移动时,它受到的摩擦力是120 牛,则拉力F =——牛 .( 绳、滑轮重及摩擦不计)6. 如上右图所示,物体B 的重为10N ,C 为固定点,用拉力F 使滑轮匀速上升时,拉力F 的大小应为------ N ;滑轮A 的上升速度为1m /s ,则物体B 的上升速度为----- m/s 。
二:选择题7.一根重100 N 的均匀直铁棒放在水平地面上,抬起一端所需最小的力是()A.50 NB.75 NC.25 ND.100 N8. 下列关于简单机械的理解,正确的是()A. 使用动滑轮不一定省力B. 吃饭时,筷子是个省力杠杆C. 使用杠杆,就是为了省力D. 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但可以省距离9. 如图3 所示的简单机械,在使用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10.如图所示,在建筑工地上经常看见塔吊,塔吊的横梁可以看成一根杠杆,塔吊在C 处安装了较重的配重物,其主要目的是为了()A. 美观B. 增大塔吊的阻力,确保塔吊不会翻倒C. 减小塔吊所吊物体的重力D. 增大塔吊的阻力臂11. 如图所示,在水平地面上放一个重800 N 的物体,一个人利用滑轮组拉动物体匀速运动时,物体与地面间的摩擦力为160 N ,当不计滑轮重及绳与轮之间的摩擦时,则人的水平拉力F 是()A.80 NB.320 NC.40 ND.800 N12. 园艺师傅使用剪刀修剪树枝时,常把树枝尽量往剪刀轴O 靠近,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 )A. 增大阻力臂,减小动力移动的距离B. 减小阻力臂,省力C. 减小动力臂,减小动力移动的距离D. 增大动力臂,省力13. 用如图所示的四种机械提起同一重物,不计机械自重和摩擦,最省力的是()14. 一只杆秤原来准确,但跟它配套的秤砣掉了一块,再用它称量物体时,其读数将比实际质量( )A. 大B. 小C. 相同D. 无法确定15. 如右图所示,定滑轮左端绳子下端挂着相同的重物,若在定滑轮右端的绳子自由端分别沿三个方向用力,力的大小分别为:F1 、F2F3 ,则( ) 。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一册基础练习题 滑轮及其应用1
《滑轮及其应用》基础练习一、单选题1.下列各图中利用了动滑轮的是()A. B. C. D.2.用下列简单机械,使重为G的物体都处于静止状态,如图所示.不计摩擦、机械自重和绳子重,其中用力最小的是()A. B. C. D.3.分别用图中所示的装置甲和乙把同一重物吊到同一高度时()A. 用装置甲或装置乙吊起重物所用拉力相同B. 用装置甲吊起重物比用装置乙省力C. 用装置乙吊起重物比用装置甲省力D. 用装置乙吊起重物,动力移动的距离比用装置甲小4.在研究定滑轮特点时,做的实验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示数分别为F1、F2、F3,则三个力的大小关系是()A. 最大B. 最大C. 最大D. 三者一样大5.关于滑轮组的叙述,较全面的是()A. 一定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B. 一定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C. 有时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有时可以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D. 使用滑轮组一定能省力6.小明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重为1.5N的物体匀速提升到一定高度,在此过程中,手拉力的大小实际应该是()A. 小于B. 等于C. 大于D. 等于7.台风是一种破坏力很大的灾害性天气。
某次台风把市民公园的一棵大树吹倒了,需要两个工人把它扶起,工人们想到了下列如图所示四种方案,每个人所需拉力最小的方案是()A. B.C. D.8.在你学过的简单机械里既可以省力又可费力的机械是A. 杠杆B. 定滑轮C. 动滑轮D. 滑轮组9.如图所示,把重为20N的物体匀速向上提起,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2N,若不计绳重及摩擦,则拉力及动滑轮重力的大小分别是()A. 10N 8NB. 12N 4NC. 16N 8ND. 6N 4N10.如图用甲乙两种方法匀速提升重为100N的物体,滑轮自重20N,不计绳重和摩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甲省力B. 乙省距离C. 甲能改变力的方向D. 乙能改变力的方向11.学校旗杆的顶部装有定滑轮,这样做()A. 既省力,也改变施力的方向B. 不省力,但改变施力的方向C. 既不省力,也不改变施力的方向D. 省力,但不改变施力的方向二、填空题12.如图所示的滑轮是______滑轮,使用它的好处是______。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10.2 滑轮及其应用 同步练习(综合练习)解析版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第十章机械与人第二节滑轮及其应用同步综合练习一.选择题(共16小题)1.若不计机械重力和摩擦,用20N的力匀速提起30N的物体,合适的机械是()A.动滑轮B.定滑轮C.杠杆D.滑轮组2.如图所示,小明分别利用下列装置提升重物G,每个滑轮的重也是G(与重物等重),不计绳重与轮、轴间摩擦,其中绳自由端施力最小的是()3.用一个动滑轮和一个定滑轮组成滑轮组,去提150牛的重物,最少用力()A.75牛B.50牛C.150牛D.无法判断4.某种活动黑板的示意图如图所示,两块形状相同的黑板的重力均为G,其上端分别用两根绕过两只定滑轮的细绳相连。
当其中一块黑板沿竖直方向匀速运动时,另一块黑板同时做等速反向运动,不计滑轮重和一切摩擦力,图中绳子A、B两处的拉力分别为()A.2G 和0 B.G和C.2G和G D.G和2G5.小明利用如图1所示的简单机械移动物体A时,当沿不同方向分别用F1、F2、F3的力,以不同速度匀速拉动物体时,忽略绳子与滑轮的摩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F1=F2=F3B.F1<F2<F3C.F1>F2>F3D.F1=F2<F36.关于滑轮组的叙述,较全面的是()A.一定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B.一定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C.有时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有时可以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D.使用滑轮组一定能省力7.如图所示是使用简单机械匀速提升同一物体的四种方式(不计机械重和摩擦),其中所需动力最小的是()8.如图所示,在定滑轮两边分别挂上实心的铁球A、B,并使A球浸没在左杯的水中,B球浸没在右杯的酒精中(已知水的密度比酒精大),此时定滑轮恰好保持静止平衡状态,定滑轮体系内的摩擦忽略不计。
若将水杯、酒精杯同时撤掉,则定滑轮将()A.向逆时针转动B.仍保持静止平衡状态C.向顺时针转动D.无法判断9.n个动滑轮和一个定滑轮组成滑轮组,每个动滑轮的质量与所悬挂的物体质量相等。
沪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第十章第二节滑轮及其应用练习题及答案
沪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第十章第二节滑轮及其应用练习题及答案基础训练一、填空题1.使用滑轮不省力,但能改变动力的方向,这种滑轮相当于一个杠杆。
使用滑轮能省一半力,但不能改变动力的方向,这种滑轮相当于一个的杠杆。
2.由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起来的装置叫,它既可以省力又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3.将两个滑轮装配成如图1所示,用力F拉动绳端时,物体会向移动。
其中A是滑轮,B是滑轮。
4.如图2所示,有四个滑轮组,若分别用来把60N的重物提起。
在动滑轮、绳重和摩擦不计的情况下,则F1=_____N,F2=_____N,F3=_____N,F4=_____N。
5.用一个动滑轮来提升重物,若动滑轮重为10N,物重为40N(摩擦不计),则当物体匀速上升时,作用在绳端的动力F是N;若动力移动20cm,则物体上升cm。
(中)6.如图3所示,每只滑轮重都是2N,当拉力F为5N时,物体G可保持静止。
则物重G为N,图中所标a绳承受的力是N,b绳承受的力是N。
7.用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提升重物时,人对绳子的拉力是70N,则可匀速提起_____N或_____N的重物。
二、选择题8.下列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A.任何一个滑轮组都具备既省力又改变动力方向的优点B.滑轮组的省力情况决定于动滑轮的个数C.滑轮组的省力情况决定于承担物重的绳子段数D .任何滑轮组都具有既省力又省距离的优点(中)9.如图4所示,不计摩擦及滑轮重,重为G 1、G 2的两个物体现在处于静止,则( )A .G 1=2G 2B .G 1=G 2C .2G 1=G 2D .G 1=3G 210.一位同学双手的最大拉力为500牛,现在他用一个动滑轮和一个定滑轮组成的滑轮组,最多能提起的物重为( )A .500牛B .1000牛C .1500牛D .250牛提高训练一、填空题1.如图1所示,重物G 重40牛,若不计摩擦,匀速提起重物所用拉力为22牛,则动滑轮的重力是____牛,钩子1受到绳子的拉力为____牛,钩子2受到重物G 的拉力为____牛。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九章第二节 滑轮及其应用 检测题
滑轮及其应用检测题(沪科版)一、夯实基础1.定滑轮实质是_____杠杆,使用定滑轮可以改变________,但它不能_______。
2.动滑轮实质是______________的杠杆,使用动滑轮可以_______力,但_______改变力的方向。
3.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装置中各使用了一个滑轮。
其中甲图中的滑轮是_____滑轮,乙图中的滑轮是_____滑轮。
4.用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提升重物时,人对绳子的拉力是70 N,则可匀速提起_____N或_____N的重物。
5.如图所示,有四个滑轮组,若分别用来把60 N的重物提起。
在动滑轮、绳重和摩擦不计的情况下,则F1=_____N,F2=_____N,F3=_____N,F4=_____N。
二、提升能力6.如图所示的滑轮匀速提升重物,那么A.F1方向的拉力最小B.F2方向的拉力最小C.F3方向的拉力最小D.三个方向的拉力都一样大6题图7题图8题图7.如图所示的装置中,甲物重5 N,乙物重3 N。
甲、乙均保持静止状态,不计弹簧测力计自重。
则甲受到的合力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是A.0 N,3 N B.0 N,5 NC.2 N,5 N D.2 N,3 N8.如图所示,动滑轮重2 N,弹簧秤的示数为10N,则拉力F和物体的重为A.20N,18N B.10N,18NC.18N,10N D.20N,20N9.在不计机械自重和摩擦的情况下,能用10N的拉力不能提起重20N物体的简单机械是A.一个动滑轮B.一个定滑轮C.杠杆D.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10.如图所示,用三种不同的方式分别拉同一物体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所用拉力分别为F1、F2和F3,则它们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A.F3<F1<F2 B.F1<F2<F3C.F2<F1<F3 D.F3<F2<F111.使用滑轮组可以达到的目的是A.省力而且一定能改变力的方向B.省力但不可能改变力的方向C.省力而且能省距离D.能省力而且也可以改变力的方向12.一位同学双手的最大拉力为500N,现在他用一个动滑轮和一个定滑轮组成的滑轮组,最多能提起的物重为A.500牛B.1000牛C.1500牛D.250牛三、实验探究13.用滑轮组提升重物,请在图中画出拉力F=G/3的绳子的绕法.(不计动滑轮、绳重和摩擦)14.站在岸上,借助树桩用一根绳和一个滑轮,用最省力的方法,把船拉上海滩,在图中把绳和滑轮画出来。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10.2滑轮及其应用同步训练(含答案)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10.2滑轮及其应用同步训练一、单项选择题(下列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满足题意)1.某升降式晾衣架的结构如图所示,该晾衣架没有应用到的简单机械是( )A .动滑轮B .定滑轮C .轮轴D .斜面2.用下列方法匀速提升同一重物,若不计绳子、滑轮的重力及摩擦,其中最省力的是( )A .B .C .D .3.用如图所示的滑轮,拉力沿不同方向将一重物提起(不计摩擦),那么用的拉力大小是( )A .123F F F =<B .123F F F >>C .123F F F <<D .123F F F ==4.在图示的装置中,已知重物1=500G 牛,重物2=1200G 牛,在摩擦和动滑轮重力均不考虑的情况下,使重物1G 保持平衡的拉力F 应等于A .500牛B .600牛C .1200牛D .250牛5.用滑轮组提升物体,当绳子自由端被拉动6m 时,发现物体升高了3m ,若被提升物体的质量是10 kg ,不计滑轮重和摩擦,则绳子自由端受到的拉力应为 ( )A .40 NB .49 NC .98 ND .5 N6.如图所示,在水平地面上,木箱重600N,受到的摩擦力为300N,用力F拉动木箱使它匀速直线运动了2m(不计滑轮重量及绳与滑轮间的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拉力F的大小为100N B.拉力F的大小为200NC.绳自由端移动了4m D.绳自由端移动了1m7.如图所示,每个滑轮的重力相等,不计绳重和摩擦力,G1=60N=G2=38N,甲乙两种情况下绳子在相等拉力F 作用下静止。
则每个动滑轮的重力为()A.3N B.6N C.11N D.22N8.如下图处于平衡状态,在不计滑轮重及绳子摩擦的情况下,G1=G2为A.1=2B.1=1C.2=1D.3=19.如图所示的滑轮装置,重为5牛的物体挂在绳端,力F作同在滑轮的轴上,滑轮在力F的作用下以2米/秒的速度匀速向上运动.若不计滑轮重及摩擦,则拉力F的大小和物体向上运动的速度为A.10牛,4米/秒B.2.5牛,4米/秒C.10牛,2米/秒D.2.5牛,2米/秒10.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滑轮的自重及摩擦均忽略不计,物体重为G,则匀速拉起的过程中,F的大小为()A.G B.12G C.1?3G D.14G11.工人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运送砂石。
沪教版八年级物理下4-1 简单机械 (5)滑轮(1)
滑轮(1)一、单选题1. 关于滑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滑轮是变形的省力杠杆B.滑轮是变形的费力杠杆C.滑轮是等臂杠杆D.以上说法都有可能2. 关于使用一个滑轮提起重物,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定可以省力B.一定可以改变用力方向C.既可以省力,又可以改变用力方向D.以上说法都不对3. 如图所示,若滑轮和各弹簧测力计所受的重力和摩擦不计,三个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关系是( ).4.如图所示,用滑轮匀速拉动物体A,若在绳端分别以三个不同方向的力拉动,则比较F1、F2、F3可知( ).A. F1最大B. F2最大C. F3最大D.一样大5. 如图所示,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重100牛的物体在水平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物体与地面间摩擦力为10牛,滑轮所受的重力和绳子摩擦不计,那么拉力F为( ).A.5牛B.10牛C.55牛D.110牛6. 如图所示,滑轮下所挂物体的重为G,绳端用倾斜向上的力F拉着,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若不计滑轮所受的重力与绳子的摩擦,则F与G的大小关系是( ).7. 学校升国旗的旗杆顶上有一个滑轮,升旗时往下拉动绳子,国旗就会上升.下列关于这个滑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这是一个定滑轮,可改变力的方向B.这是一个定滑轮,可省力C.这是一个动滑轮,可省力D.这是一个动滑轮,可改变力的方向8. 如图所示是用定滑轮匀速提起物体的三种拉法,所施拉力分别是F1、F2、F3,则这三个力的大小关系为( ).A. F1>F2> F3B. F1< F2< F3C. F2> F1> F3D. F1=F2=F39. 如图(a)、图(b)所示,物体A在同样的水平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F1 = 2牛,则物体A 受到的摩擦力及图(b)中F2的大小分别是( ).A.1牛、1牛B.2牛、2牛C.1牛、2牛D.2牛、1牛10如图所示,分别用力F1、F2、F3匀速提起物体A.若不考虑滑轮重和摩擦, 则三个力的大小关系是( ).A.F1=F2=F3B. F1= F2> F3C. F1= F2< F3D. F1<F2< F3二、填空题11.动滑轮和定滑轮是根据使用时________是否固定来分类的.使用时________固定不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使用时,________和________移动的滑轮叫做动滑轮.12.如图所示的滑轮是_________,它是一个变形的________杠杆,它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
沪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二节 第1课时 定滑轮和动滑轮试卷精选汇总
【沪科版】初中物理重点知识精选物理基础打好,公式原理熟记,肯定可以拿高分哟!沪科版初中物理和你一起共同进步学业有成!TB:小初高题库第1课时 定滑轮和动滑轮知识目标1.知道什么是定滑轮、动滑轮及其特点。
2.理解定滑轮、动滑轮的实质,能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对两种滑轮进行理论分析。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定滑轮、动滑轮的特点和工作原理。
教学难点:动滑轮的支点和它的工作原理。
教具准备弹簧测力计、动滑轮、定滑轮、钩码、多媒体课件等。
新课引入当我们参加升旗仪式时,看到站在地面上的人向下拉绳子,国旗就徐徐升起了,如图所示。
你知道旗杆顶端有一个什么器件帮助把旗升上去的吗?你了解它的作用与实质吗?你还能举出它在其他方面的应用吗?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观赏、有目的地思考、回答从而引入课题。
新课教学探究点一 滑轮1.观察如下课件图片得出滑轮定义。
滑轮:中心有轴,周边有凹槽,可以绕装在框子里的轴转动的轮子。
2.活动:演示用定滑轮提升钩码(如图),让学生观察定滑轮在使用过程中有些什么特点。
然后演示动滑轮提升钩码(如图),让学生观察动滑轮在使用过程中有些什么特点。
引导学生总结定滑轮、动滑轮的概念。
教师总结:滑轮的轴心位置不移动的滑轮叫定滑轮。
滑轮的轴心位置随提升的物体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动滑轮。
探究点二 定滑轮问题1:可以直接用手将物体提升,如果高度太高手够不到怎么办呢?比如把国旗升到顶端,这个时候就可以用到滑轮了,现在我们就来模拟用定滑轮升国旗,演示使用定滑轮。
问题2:使用机械的作用在于省力或省距离,那么使用定滑轮的作用是什么呢?问题3:斜着拉动时拉力大小还等于物体重力吗?强调:沿任何方向拉动定滑轮力的大小都是一样的。
问题4:为什么沿各个方向拉动时拉力大小都一样呢?定滑轮的实质是l1=l2的等臂杠杆(如图所示)。
{F=G s=h)总结:定滑轮特点是不省力、不省距离,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探究点三 动滑轮问题1:滑轮除了刚才的用法,还能有其他用法来提升物体吗?问题2:使用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那么使用动滑轮的作用是什么呢?演示:动滑轮。
2020-2021学年沪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学期4.1 简单机械 (6)滑轮(2)
滑轮(2)一、单选题1. 定滑轮可看成一个杠杆,它的动力臂l1和阻力臂l2的关系为( ).A.l1= 2l2 B.l2=2l1 C.l1= l2 D.l1、l2没有确定的关系2. 如图所示,用三个滑轮分别拉同一个物体,沿同--水平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所用的拉力分别是F1、F2、F3,其中最小的力为( ).A. F1B. F2C. F3D.一样大3. 如图所示,在建筑工地上,工人师傅用滑轮来提升物体,他的目的是为了( ).A.省力B.省距离C.既省力又省距离D.改变施力的方向4. 用一个滑轮提升重为100牛的重物,若不计滑轮的重及摩擦,则拉力大小和方向可能为( ).①大小为50牛,方向向下②大小为50牛,方向向上③大小为100牛,方向向上④大小为100牛,方向向下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5. 如图所示的两个装置,已知物体A在地面上滑动时所受的摩擦力为40牛(不考虑绳与滑轮的摩擦).要使物体A向右匀速滑动,则拉力F1与F2的大小分别为( ).A. 20牛、20牛B. 20牛、40牛C. 40牛、20牛D. 40牛、40牛6. 如图所示,用力F将滑轮匀速提升2米,若物重G= 10牛,忽略滑轮重和摩擦,则下列关于F的大小及物体上升的高度h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F=10牛,h=2米B. F= 20牛,h=4米C. F= 20牛,h= 1米D. F=5牛,h=4米7. 如图所示,滑轮的重和绳子摩擦不计,物体的重是200牛,在10牛的力F的作用下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则物体与地面之间的滑动摩擦力是( ).A.10牛B.20牛C. 100牛D.110牛8. 如图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所受重力为G,系着它的一根竖直轻绳绕过光滑滑轮,绳的另一端受的拉力为F,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为N,则这三个力大小的关系为( ).A. F=GB. G=NC. F=ND. F+N=G9. 有一位举重运动员,他的体重为500牛,他最多能举起600牛的杠铃,这位运动员利用一个定滑轮提升重物时( ).A.最多能提起500牛的重物B.最多能提起600牛的重物C.最多能提起大于500牛小于600牛的重物D.最多能提起1100牛的重物10. 如图所示,重为500牛的人通过滑轮匀速提升重为200牛的物体,若不计滑轮与绳的摩擦,则此人对地面的压力为( ).A.500牛B. 400牛C. 300牛D. 200牛填空题11. 如图所示,某工人将重150牛的铁桶在10秒内竖直向.上匀速拉起4米,A装置是______滑轮(选填“定”或“动”.该工人拉绳子的拉力为______牛,绳子的自由端上升的速度为______米/秒. (滑轮、绳的重与摩擦不计)12.如图所示,A装置是______ 滑轮( 选填“定”或“动”) ,使用此滑轮的好处是____________13.如图所示,滑轮B是一个__________滑轮,如果物体在水平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拉力F= 10牛,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是__________牛. (滑轮重和摩擦不计)14.如图所示,分别用动滑轮和定滑轮匀速提起某物体,则图(a)中两个力的大小关系为F1________F2, 图(b)中两个力的大小关系为F1________F2 (两空均选填“>”、“=”或“<”). (不计滑轮的重及摩擦)15.如图所示,某工人用滑轮提升重物,所用力F均为300牛,则图(a)装置中,该工人最多可提升________牛的重物; 图(b)装置中,最多可提升________牛的重物. (不计滑轮的重和摩擦)16.如图所示,用甲、乙两个轻质滑轮分别匀速提起相同质量的物体,能省力的是________滑轮(选填“甲”或“乙”);甲滑轮的动力臂与阻力臂之比为_________.A、B、C三根绳子中,所受最大的拉力与最小的拉力之比为________17. 如图所示的是________滑轮.利用这样的装置把物体升高,用力的方向应向________ (选填“上”或“下”).如果滑轮A重10牛,要提起100牛的物体,至少要用________牛的拉力.18.如图所示,当弹簧测力计M的示数是10牛时,弹簧测力计N的示数是________牛,滑轮和重物总重是________牛.19如图所示,M、N是两个弹簧测力计,物体的重为10牛,整个装置静止不动.若不计滑轮的重,则弹簧测力计M的示数为________牛,弹簧测力计N的示数为________牛.20.如图所示,物体A重30牛,滑轮重1牛,绳重不计,弹簧测力计示数为35牛,则物体B 重为________牛,物体A所受的支持力为________牛.21.某小组同学研究动滑轮的使用特点,他们先用弹簧测力计缓慢提起钩码,如图(a)所示,再分别用重量不同的动滑轮甲、乙、丙(G中>Gz > > G丙)缓慢提起相同钩码,如图(b)、图(c)、图(d)所示.请仔细观察图中的操作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然后归纳得出初步结论.(1)比较(a)与(b)[或(a)与(c),或(a)与(d)]两图可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比较(b)、(c)、(d)三图可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计算题22.如图所示,物块A重为10牛,滑轮重为2牛,如果滑轮以0.02米/秒的速度匀速上升,求:(1)F的大小;(2)物块A上升的速度大小.23.如图所示是两位工人师傅往高处运送货物的两种方法.物重均为500牛,两人均将重物提升了10米,滑轮自重均为10牛.求:(1)图(a)中工人的拉力大小及绳的自由端下降的距离;(2)图(b)中工人的拉力大小及绳的自由端上升的距离.四、数据表格分析题.24.某同学在“探究动滑轮特点”实验中,进行了正确操作,如图所示,记录的数据如下表所示,分析数据后发现,实验结果与课本中“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力”的结论不符.面对这一事实,下列做法中不可取的是_________A.与同学分析可能原因B.实验失败,修改数据C.改进实验条件,重新实验D.查阅资料,了解结论的适用条件参考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力学杠杆、滑轮训练题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自行车是人们常用的交通工具,它应用了许多物理知识,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刹车传动系统应用了杠杆B.车把应用了杠杆C.链条和前后轮盘组成滑轮组D.轮胎制有花纹是为了减小摩擦2. 如图所示,杠杆处于平衡状态,F的力臂是()A. OFB. ODC. OCD. OA3. 当杠杆水平平衡时,L1>L2,若F1和F2的大小和方向都不变,将它们的作用点同时远离支点相同的距离,那么杠杆将()A.F1那端下降 B.F2那端下降 C.仍然平衡 D.无法判断4.在水平地面上放置一个质量为360N的物体,用图中所示的装置匀速拉动物体(不计绳子与滑轮的摩擦),拉力F等于40N,则物体与地面间的摩擦力应为()A、60NB、80NC、120ND、360N5.如图是手负重(指能承受的最大物重)示意图,当手臂按图示方向伸展时,下列图象能表示负重大小与手臂伸展程度大致关系的是()A B C D6. 粗细均匀的钢筋AOB,形状如图所示.已知AO=OB,在O点用一线悬挂起来,并使AO段位于水平位置后放手,放手后( )A.A端下沉B.B端下沉C.保持原状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7.如右图所示,作用在杠杆一端且始终与杠杆垂直的力F,将杠杆缓慢地由位置A拉至位置B,在这个过程中动力F ( )A.变大B.变小C.不变D.先变大后变小8. 如图所示装置中,均匀木棒AB的A端固定在铰链上,悬线一端绕过一固定定滑轮,另一端用线套套在木棒上使棒保持水平。
现使线套逐渐向右移动,但始终使木棒保持水平,则悬线上的拉力T(棒和悬线足够长)()A.逐渐变小B.逐渐变大C.先逐渐变大,后又逐渐变小 D.先逐渐变小,后又逐渐变大9.如图所示,AB质量分别为20 kg和15 kg,弹簧秤重力不计,用手抓住弹簧秤时弹簧秤的读数是( ),用手抓住A时,弹簧秤读数为( ),用手抓住B时弹簧秤读数是()(秤钩在左侧).A.196 N B.343 N C.147 N D.49 N10.如图所示,物体甲放在水平桌面上,绳重和滑轮轴处的摩擦均忽略不计.当物体乙重6 N时,它恰好能匀速下落,若用一个水平向左的力F甲拉物体甲,使其向左匀速运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F甲=6 N B.F甲=12 NC.甲受到的力不是平衡力 D.乙受到的拉力大于6 N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1分)1.如图是杆秤的示意图.A、B是此杆秤的两个提纽,当分别用两提纽称物体质量时,且秤砣都在杆秤同一位置,则使用______提纽时称量的物体质量要大;如果将提纽B由原来的细绳换成质量较大的细铁丝,那么,使用提纽_____称量物体质量时将不准确,且称得的物体的质量将比物体的真实质量_____(填“大”“小”).2.地面上有一根粗细不同的木杆,抬起A端需用力200 N,而抬另一端B端时需用力150 N.则该木杆________端较粗,整个木杆的重量为________ N. 3.如图是人的手臂骨骼与肌肉的生理结构示意图,实质上可将手臂看成一个杠杆.当手中托的物体静止时,重物对手的压力可看成对杠杆阻力,二头肌收缩产生的力可看成对杠杆的__________,肘部O点可看成杠杆的________,从图中可看出人的手臂实质上是一个________杠杆.4. 如图,撬棒AB长1.8米,AO长40厘米,重物对棒A端的压力F=700牛,则要撬动重物需要的最小力为__牛,作用的位置应在,方向。
为了更加省力,可将支点O 向端移动。
5.饲养员用铡刀铡草喂动物时,为了铡草时省力,饲养员应把草放在________(填“靠近”“远离”)轴的地方,这样可以使动力臂______阻力臂而达到省力的目的.6.如图所示,一支均匀的直尺放在水平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面,已知伸出桌面的部分是全尺的三分之一。
当在B端挂一5牛的重物时,直尺的A端刚刚开始翘起,则此木尺的重量是______牛。
7.如图所示,物体B的重为10N,C为固定点,用拉力F使滑轮匀速上升时,拉力F 的大小应为 N;滑轮A的上升速度为1m/s,则物体B的上升速度为 m/s。
8.如图所示是奥运会皮划艇静水比赛的体育图标,当运动员用船桨划水时,运动员手中使用的船桨属于_______(费力/省力/等臂)杠杆,使用它的好处是_______,船桨向后划水,艇就向前运动,这一现象中包含的物理知识有(只要写出两点)(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如图所示,利用定滑轮,动滑轮及滑轮组匀速向上提升重物。
已知作用在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甲=F乙=F丙=50N。
则:不计动滑轮重和绳与滑轮之间摩擦时,提升的物重分别是:G甲为______N,G丙为______N。
若动滑轮重3N,不计绳与滑轮之间摩擦,提升的物重G乙为____ __N。
10.如图所示,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重100 N的物体A,AC B F沿水平桌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弹簧秤B的示数为10 N,则拉力F的大小为____N,物体A 与水平桌面的摩擦力大小 N。
11.如图所示,甲物体重6 N ,乙物体重10 N ,弹簧秤重力及摩擦均不计.则当甲、乙两物体静止时,弹簧秤的读数为_____N,绳子对乙物体的拉力是_____ N.12.如图,用滑轮组匀速提起重为G的重物时,若滑轮重和摩擦不计,所用拉力和重力的关系F1= ;F2= ;F3= ;F4= 。
三、作图探究题(29分)1.画出下图中的力臂和力的示意图.2.用右下图示所示的滑轮组提升重物,若拉力F将绳子的自由端移动1. 5m时,重物升高0.5m,请你在图中画出绳子绕法。
3.根据上图所示的要求,画出滑轮组的绕法.(忽略动滑轮重和摩擦)4.在做“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挂钩码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实验中只有10个相同的钩码,杠杆上每格等距,当在A点挂上4个钩码时,应怎样挂钩码才可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请在图中画出两种设计方案.5题4题5.如图所示,自行车上也运用到许多杠杆的知识,请你指出其中用到杠杆知识的部位。
(1)用到省力杠杆知识的有(填出1个名称)。
(2)用到轮轴知识的有(填出1个名称)。
6.用细线将一段粗线均匀的直铁丝吊起来,直铁丝在水平位置出于平衡状态,若将右端折叠一段(1) 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2) 你猜想此现象的依据是。
7.在做“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应调节杠杆两边的螺母,使杠杆在位置平衡。
当杠杆在图示情况下平衡时,右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N,a处所挂钩码的总重为 N,若将弹簧测力计改为bc方向施力,杠杆仍在原位置平衡,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四、计算题(20分)1.假期里,小兰和爸爸、妈妈一起参加了一个家庭游戏活动。
活动要求是:家庭成员中的任意两名成员分别站在如图12-22所示的木板上,恰好使木板水平平衡。
(1)若小兰和爸爸的体重分别为400N和800N,小兰站在距离中央支点2m的一侧,爸爸应站在距离支点多远处才能使木板水平平衡?(2)若小兰和爸爸已经成功地站在了木板上,现在他们同时开始匀速相向行走,小兰的速度是0.5m/s,爸爸的速度是多大才能使木板水平平衡不被破坏? 2.举世瞩目的杭州湾跨海大桥于2020年5月1日正式通车,该桥全长36Km,设计车速为100Km/h,是世界上在建和已建的最长跨海大桥,如图所示。
它的建成对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都具有深远和重大的战略意义。
(1)求一辆汽车以设计速度行驶通过大桥需要多少时间。
(2)大桥采用双塔钢索斜拉式。
将大桥一部分可抽象为如图所示的模型,F2为桥重和车辆对桥的压力,F1为钢索的拉力,O为支点,请在图(乙)中作出F1的力臂L1。
(3)如果桥塔高度降低,此钢索的拉力是否改变?为什么?3.如图14所示装置,绳重及摩擦不计.⑴请利用图示的3个滑轮,补画该滑轮组完整的绕线.⑵若物重为50N时,绳端需用20N的拉力才能使物体匀速上升,则将重为90N时匀速提升,绳端需用多大的拉力?⑶如果绳子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60N,那么该滑轮组最大可吊起多重的物体?⑷当动滑轮重为多少时,使用该滑轮组提起20N重的钩码刚好不省力?4.如图所示,用滑轮组将质量是70 kg的物体提高5 m,每个滑轮质量是2 kg,绳重、摩擦不计,试求:(1)提起物体所用的力是多少?(2)绳端移动的距离是多少?力学杠杆、滑轮训练题答案一、选择题1. A2. C3. B4.5 B6. A7. A8. A9. C , C , B10. B二.填空题1. A A 小2. A 3503.动力支点费力4. 200 B点垂直于AB向下 A5.靠近大于6. 107. 20N , 2m/s8.费力省距离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状态9.10. 20 1011.6、612. 30 15 60三、作图探究题1. 2. 3.略4.方案(1):在右边第4格挂上2个钩码方案(2):在右边第1格挂上8个钩码)5.(1)刹车把手的力臂比较长;脚蹬的力臂比较长;车铃的手摇柄比较长(2)大齿轮、小齿轮、脚蹬、轮胎转轴)6.○1左端下降,右端上升(或逆时针转动)○2杠杆平衡条件(或杠杆原理)7.水平 1.0 2 变大四、计算题1.(1)1米(2)0.25m/s2.⑴t=s/v=36Km/100Km/h=0.36h⑵如图⑶要变大,因为F2、l2不变,l1减小,根据杠杆平衡条件,F1增大3.4.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