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原判断题
马原--判断题--辨析题题简答题
![马原--判断题--辨析题题简答题](https://img.taocdn.com/s3/m/7dccf1e7700abb68a982fbef.png)
绪论三、辨析题:(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1、坚持马克思主义就是要完全、彻底地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理论贯彻下去,不容许一丝一毫的修改。
2、马克思主义具有阶级性,所以不是科学的。
四、判断题:(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的打“×”)1、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学好它我们就能永不犯错误。
2、马克思恩格斯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立者,与他们个人的主观条件是分不开的。
3、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因此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已经过时了。
4、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体系,因此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总是一帆风顺的。
五、材料分析题:(阅读材料,分析并回答问题)材料1:马克思恩格斯在1872年为《共产党宣言》所写的序言中指出:不管最近25年来的情况发生了多大的变化,这个《宣言》中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说来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由于最近25年来大工业有了巨大发展而工人阶级的政党组织也跟着发展起来,由于首先有了二月革命的实际经验而后来尤其是有了无产阶级第一次掌握政权达两月之久的巴黎公社的实际经验,所以这个纲领现在有些地方已经过时了。
特别是公社的经验已经证明:“工人阶级不能简单地掌握现成的国家机器,并运用它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1995年版)材料2:恩格斯在1895年时指出:历史表明我们也曾经错了,暴露出我们当时的看法只是一个幻想。
历史走得更远:它不仅打破了我们当时的错误看法,并且还完全改变了无产阶级借以进行斗争的条件。
1848年的斗争方法,今天在一切方面都已经过时了,这一点值得在这里比较仔细地加以探讨。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1995年版)材料3:“决不能要求马克思为解决他去世之后上百年,几百年所产生的问题提供现成答案。
列宁同样也不能承担为他去世以后五十年、一百年所产生的问题提供答案的任务。
真正的马克思列宁者必须根据现在的情况,认识、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
马原章节测试答案
![马原章节测试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6414edd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c5.png)
导论一、单选题1.每题1分1.1.19世纪的()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自然科学前提。
A.文艺复兴运动B.三大科学发现C.法国复辟时期历史学思想D.德国古典哲学思想本题正确答案为:B,1.2.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A.吐故纳新B.科学严谨C.博大精深D.与时俱进本题正确答案为:D,1.3.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A.主观唯心主义B.客观唯心主义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D.机械唯物主义本题正确答案为:C,1.4.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集中概括是()A.马克思主义哲学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D.科学社会主义本题正确答案为:C,1.5.产生于19世纪的马克思主义,至今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的根本原因在于()A.马克思恩格斯具有高尚的人格魅力B.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罪恶的正确批判C.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D.马克思科学地预见了全球化的性质和结果本题正确答案为:C,1.6.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社会根源是()A.工业革命B.资本主义经济危机C.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D.阶级斗争本题正确答案为:C,1.7.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是()A.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B.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C.工人罢工和起义D.工人运动得到了“农民的合唱”本题正确答案为:B,二、多选题1.每题1分1.1.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表现在()A.对客观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本质和规律的正确反映B.坚持世界的物质性和真理的客观性C.透过现象深刻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D.自觉接受实践的检验,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本题正确答案为:A,B,C,D,1.2.对待马克思主义,必须()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B.坚持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C.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的方法,而不是教义D.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又要发展马克思主义本题正确答案为:A,B,C,D,1.3.作为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是()A.马克思主义政治学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科学社会主义D.马克思主义哲学本题正确答案为:B,C,D,1.4.作为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的19世纪三大工人起义是()A.1871年法国巴黎公社B.1831年和1834年法国里昂工人两次起义C.1836年英国爆发的延续十余年的宪章运动D.1844年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本题正确答案为:B,C,D,1.5.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包括()A.科学性B.人民性C.实践性D.发展性本题正确答案为:A,B,C,D,1.6.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必须要分清()A.哪些是必须长期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B.哪些是需要结合新的实际加以丰富发展的理论判断C.哪些是必须破除的对马克思主义错误的、教条式的理解D.哪些是必须澄清的附加在马克思主义名下的错误观点本题正确答案为:A,B,C,D,1.7.19世纪,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自然科学前提的三大科学发现分别是()A.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B.细胞学说C.生物进化论D.牛顿三大运动定律本题正确答案为:A,B,C,1.8.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和意义在于()A.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B.坚定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C.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问题D.增强服务社会的本领,自觉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本题正确答案为:A,B,C,D,1.9.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体系的哲学基础是()A.认识论B.辩证唯物主义C.历史唯物主义D.剩余价值学说本题正确答案为:B,C,1.10.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经过90多年的奋斗、创造、积累过程中,形成了()两大理论成果。
马原试题第一章
![马原试题第一章](https://img.taocdn.com/s3/m/346f5c2b0722192e4536f680.png)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习题》第一章一、判断题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对凡是哲学都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对凡是唯物主义都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对一切具有辩证法思想的哲学都认为世界是精神的。
错唯心主义都认为世界是“观念”的产物。
错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康德的先验论。
错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是代替与被代替的关系。
错“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属于唯心主义观点。
错唯心主义是一元论。
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方法必须坚持,已过时的个别理论要修改。
对实事求是包含着丰富而深刻的哲学思想,它体现了自由和必然的统一。
对哲学的物质范畴是科学发展到一定程度所认识到某层次的物质形态。
错意识是人脑的分泌物。
错“白马非马"的命题割裂了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错“白马非马"的命题割裂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对唯物辩证法关于普遍联系原理,要求我们做到用整体性观点分析事物。
对掌握事物度的重要性在于可以克服“过”与“不及”的错误。
对质和事物的存在是直接同一的。
对质变的基本形式包括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
错辩证的否定观认为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和联系的环节。
对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统一。
对因果联系的复杂多样性表现在一因多果。
错或然率是对可能性大小的科学说明和测定。
对坚持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就要反对形式虚无主义。
对世界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的原理要由自然科学的长期发展来证明。
对只有正确的思想,才有积极的能动作用。
对意识的本质是一切物质所固有的根本属性。
错人的大脑是自我感觉的产物。
错人类意识的能动性是指能动地创造客观规律和宇宙万物。
错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意识现象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上的产物。
对作为哲学的物质范畴是指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客观实在性。
对割裂物质与运动的关系会导致形而上学唯物论和唯心主义。
对运动和静止是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对“此亦彼也,彼亦此也。
马原之辨析判断题
![马原之辨析判断题](https://img.taocdn.com/s3/m/f041b00be87101f69e319515.png)
1.马克思主义是19世纪的产物.现在是21世纪了,时代变了.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了.此观点是错误的.马克思主义是在实践中产生的,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
它虽然诞生于19 世纪,但没有停留于19 世纪;它虽然产生于欧洲,却跨越欧洲影响了全世界。
马克思主义要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现在的解放思想、事实求是、与时俱进都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要求;这一时期我国长期处于资本主义垄断时期和无产阶级时期.时期不同,焦点不同而已.2.马克思主义是普遍真理,所以必然是与时俱进的.此观点是错误的.必须与实践相结合,才能与时俱进,并不是必然的.马克思主义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3.静止就是不动.此观点是错误的.静止即相对静止,是标志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范围内处于暂时稳定和平衡状态的哲学范畴。
相对静止有两种基本情形:一是指某种特定物体在空间上相对于其他物体没有发生位置移动,二是指事物处在量变阶段,没有发生质变。
静止是物质运动的一种特殊形态。
静止是相对、暂时的、有条件的。
4.错误的认识也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正确的.唯物主义反映论认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意识包括正确的认识,也包括错误的认识,它们都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内容都是来自客观物质世界,只不过,正确的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正确反映,错误的意识是对客观存在歪曲的、颠倒的反映。
5.物质是指看得见摸得着的物体.片面的. 物质是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满足物质的概念需具备两个条件:1具有客观实在性。
2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
仅仅将“看得见”与“摸得着”作为判断是否是物质的标准是片面的。
物质不一定“看得见,摸得着”,但“看得见,摸得着”的一定是物质。
6.运动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这一观点不准确。
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事物之间的联系既是客观的,又是普遍的。
事物的相互联系包含事物的相互作用,而相互作用必然导致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马原终极题库 判断题
![马原终极题库 判断题](https://img.taocdn.com/s3/m/8e5a22d17f1922791688e84f.png)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可能是积极的、进步的,也可以是消极的、衰退的 Y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总是积极的、进步的 N
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资本的价值构成 Y
资本的技术构成不可能决定资本的价值构成 N
在知识经济时代,价值的增长不是通过劳动,而是通过知识 N
共产主义社会太完美了,是无法实现的空想 N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哲学基础 Y
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历史的必然,因此不可能有反复 N
主体和客体就是主观和客观 N
唯心主义否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 N
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是一切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特点 N
“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二者都是对客观真理的否定 N
答案:N
劳动是一切财富和文化的唯一源泉
答案:N
”实践、认识、在实践、在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
答案:Y
垄断组织道过规定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获取垄断高额利润是一种掠夺,但破坏了价值规律
答案:N
随著信息时代的到来,由计算机网络建立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将成为社会的基本关系
答案:N
主体和客体就是主观和客观
答案:N
生产可以跨越发展
答案:Y
提高劳动生产率可以增加单位时间里的使用价值和价值量
答案:N
空想社会主义的思想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因为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的社会历史观基
答案:N
地理环境、人口因素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
答案:N
肯定方面就是积极的、正确的方面,否定方面就是消极的、错误的方面
答案:N
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资本的价值构成
(完整word版)马原(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期末考试判断题大全
![(完整word版)马原(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期末考试判断题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e607b0c0d4d8d15abe234e40.png)
判断题概论与第一章1.哲学就是科学的世界观。
×2.哲学和世界观的基本问题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
×3.狭义的马克思主义仅指由马克思和恩格斯两位革命导师所创立的一整套思想学说。
√4.马克思主义的三大直接理论来源有德国古典哲学、古典政治经济学和空想社会主义。
√5.有一种观点认为,阶级性与科学性是不相容的,凡是代表某个阶级利益和愿望的社会理论,就不可能是科学的。
因为马克思主义具有阶级性,所以是不科学的。
×6.马克思主义是19世纪的产物,今天已经是21世纪了,时代变了,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世界已经完全失去了吸引力。
×7.马克思主义是为全人类服务的。
×8.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者是亚当•斯密。
×9.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学好它我们就能永不犯错误。
×10.马克思恩格斯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立者,与他们个人的主观条件是分不开的。
√11.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因此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已经过时了。
×12.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体系,因此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总是一帆风顺的。
×13.指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
×14.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恩格斯将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结合在一起的产物。
×15.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的综合。
×第二章1、哲学很抽象,因为它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总和。
×2、哲学上两大基本派别是一元论和二元论。
×3、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其存在性。
×4、唯心主义否认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
×5、物质和意识的对立在一切范围内都具有绝对的意义。
×6、建筑楼房,先有设计图纸,然后才能盖起楼房,这种先有意识,后有物质的情形说明意识决定物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专题测验(专题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专题测验(专题三)](https://img.taocdn.com/s3/m/e8f388c20722192e4436f6cf.png)
专题三实践与认识及其发展规律一、判断题1.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社会性的物质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对)。
2.动物的活动与人的实践活动是一样的,都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错)。
3.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认识的来源,但是,实践在认识活动中并没有起决定性作用(错)。
4.实践的发展为人类不断提供新的认识工具和技术手段,而这极大地推动了认识的不断发展(对)。
5.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它不依赖于感性认识(错)。
6.在实践基础上获得的认识,还需要回到实践,这是认识过程的第二次能动的飞跃(对)。
7.真理具有客观性,但凡真理都是客观真理,这就意味着真理不具有人类认识的主观形式(错)。
8.真理和谬误是认识中的一对矛盾体,真理不可能转化为谬误(错)。
9.任何一种价值观都是正确的(错)。
10.马克思主义价值观以绝大多数人的利益为是非、善恶、美丑的评价标准,致力于推动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的彻底解放,是先进、积极和正确的价值观(对)。
11.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是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核心(对)。
12.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对)。
二、单选题1.在实践活动的形式中,(物质生产实践)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它满足人类衣食住行等基本需求,决定着社会的基本性质和面貌。
2.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可以表现在(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3.水是流动的、音乐是动听的、天空是蓝色的……,这些认识都是通过感官得到的。
所以,这种认识是(感性认识)。
4.(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辩证唯物主义者必须坚持的态度。
5.随着实践和历史的发展,人们对客体价值的判断也会发生改变,这说明价值具有(社会历史性)。
6.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把党的思想路线概括为“实事求是”,并对实事求是做出了解释。
马原判断题
![马原判断题](https://img.taocdn.com/s3/m/1c9869ce9ec3d5bbfd0a74a3.png)
1.有一种观点认为:阶级性与科学性是不相容的,凡是代表某个阶级利益和愿望的社会理论,就不可能是科学的。
因为马克思主义具有阶级性,所以是不科学的。
N2.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恩格斯将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结合在一起的产物。
N3.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是对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继承。
N4.马克思主义是为全人类服务的。
N5.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Y6.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N7.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实现人权。
Y8.马克思主义的内容涵盖了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历史和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界的关系等诸多领域和各个方面,是最完整和最全面的思想体系。
N9.马克思主义留给我们的大量文献典籍,它涉及的众多学科门类所形成的知识海洋,不仅在马克思所处的时代,即使在今天,也当之无愧地称得上是博大精深。
Y10.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科学理论体系,它虽然诞生于19世纪,但没有停留于19世纪;它虽然产生于欧洲,却跨越欧洲影响了全世界。
Y11.从马克思主义的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讲,它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按其意愿不断创新的学说的体系。
N12.从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属性讲,它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整个人类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N13.马克思主义是由一系列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它是一个完整的整体。
Y14.所谓的马克思主义是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N15.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就是毛泽东思想。
N16.马克思主义是全面否定资本主义制度的思想体系。
N17.马克思主义是在吸收了几千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的一切优秀成果,尤其是在批判地继承、吸收人类在19世纪所创造的优秀成果合理成分的基础上,在深刻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趋势和科学总结工人阶级斗争实践基础上创立和发展起来的。
马原判断题
![马原判断题](https://img.taocdn.com/s3/m/ac0ce89789eb172ded63b773.png)
马原判断题1.规律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所以,我们不能改变它。
正确2.态度决定一切。
错误3.凡是现存的就是现实的。
错误4.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错误5.只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我们就可以达到我们的预期目标。
错误6.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错误7.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正确8.凡是亲眼所见的都是对客观事物的真实反映。
错误9.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正确10.意识与人工智能没有本质的区别。
错误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拻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二者都是对客观真理的否定。
错误11.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是由于不同的人、不同的阶级各有不同的实践标准。
错误12在人们认识过程中,同一对象可以用多种理论观点解释。
因此,真理是多元的。
错误13.逻辑证明不能代替实践标准。
正确14.在认识真理的思想内容客观性的同时,还必须正确认识真理形式的主观性。
正确15.认为我们的感觉是外部世界的映象;承认客观真理;坚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观点,棗这都是一回事。
正确16.实践标准实质上决不能完全地证实或驳倒人类的任何表象。
正确17.任何具体的实践活动对于真理的检验作用,都会由于历史条件的种种限制而表现出某种相对性、有限性和不确定性的特点。
正确18.对于任何价值评价的主体而言,其价值评价的结果只有与人民、人类整体的要求或利益相一致,才是正确的价值评价。
正确19.价值评价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纯粹是一种没有任何客观标准的评价。
错误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
错误20.真理具有客观性。
真理的客观性是指真理是不依赖于意识的客观实在。
错误21.真理是有价值的,因此有用的就是真理来源。
错误22.真理是大多数人普遍认同的思想形式。
错误23.检验认识的真理性,就是检验认识是否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相符合。
错误24.对人的认识来说,由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的过程永远不会完结。
正确25.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具体的实践能对一切认识做出确定的检验。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知识竞赛试题判断题题附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知识竞赛试题判断题题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e41aac8856a561252d36f82.png)
2017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知识竞赛试题判断题80题附答案判断题(一次性直接给出正确判断)1、物质就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物体。
(错)2、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之前没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
(错)3、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之前没有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斗争。
(对)4、“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对客观真理的否定。
(错)5、“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是对客观真理的否定。
(对)6、人的大脑产生意识就像肝脏分泌胆汁一样。
(错)7、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
(对)8、世界统一于存在。
(错)9、哲学上两大基本派别是辩证法与形而上学。
(错)10、唯物主义是马克思的两大发现之一。
(错)11、自然界的发展规律是客观的,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是主观的。
(错)12、主体一定是人,人也一定是主体。
(错)13、客体一定是自然界,自然界一定都是客体。
(错)14、哲学家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
(对)15、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是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从认识到实践是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第二次飞跃比第一次飞跃更为重要。
(对)16、真理具有绝对性,所以存在永恒真理和终极真理(错)17、真理的客观性决定了真理的一元性。
(对)18、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两种独立的不同的真理。
(错)19、任何真理都只能是主观对客观事物近似正确即相对正确的反映。
(对)20、辨证的否定就是新事物对旧事物的扬弃。
(对)21、事物的质与事物的存在是直接同一的,量与事物的存在是间接同一的。
(对)22、人民群众是无数个零,只有在他们前面填上英雄人物实数的时候,才能变成有效的数字。
(错)23、有价值的东西一定有使用价值。
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也一定有价值。
(错)24、生产每件商品的劳动时间越少,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就越小。
(错)25、复杂劳动等于自乘的或多倍的简单劳动。
(对)26、实践是人所独有的活动。
(对)27、世界观就是哲学。
(错)28、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 判断(含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 判断(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13cd3190b4e767f5acfce84.png)
三、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唯心主义否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
(×)2、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3、运动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4、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它们都是无条件存在的,绝对的。
(×)5、掌握适度原则就是任何时候都不要超过事物的度。
(×)6、否定就是新旧事物之间“一刀两断”。
(×)7、历史决定逻辑,逻辑“修正”历史。
(√)1、主体和客体就是主观和客观。
(×)2、“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二者都是对客观真理的否定。
(×)3、凡是亲眼所见,亲耳所听都是直接经验,是对客观事物本质的、真实的反映。
(×)4、“人的思维是至上的,又是非至上的。
”(√)5、认识是一个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的过程。
(√)1、“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
”(×)2、“经济上落后的国家在哲学上仍然能演奏第一提琴。
(√)3、劳动发展史是理解全部社会发展史的“钥匙”。
(√)4、科学技术的发展可以解决一切社会问题。
(×)5、社会意识属于思想上层建筑。
(×)6、经济基础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7、群众和英雄共同创造历史。
(×)8、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可能是积极的、进步的,也可能是消极的衰退的。
(√)1.商品的价值有两个源泉,即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价值。
(×)2.在知识经济时代,价值的增长不是通过劳动,而是通过知识。
(×)3.提高劳动生产率可以增加单位时间里的使用价值和价值。
(×)4.利用价值规律的作用,就能自动地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5.劳动力的使用价值是其价值的源泉,并且是大于自身价值的源泉。
(√)6.资本不是一种物,而是一种以物为媒介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7.剩余价值的产生,既不在流通领域,又离不开流通领域。
马原判断题
![马原判断题](https://img.taocdn.com/s3/m/175109a4a5e9856a561260f4.png)
1.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科学理论体系,它虽然诞生于(正确)9世纪,但没有停留于(正确)9世纪;它虽然产生于欧洲,却跨越欧洲影响了全世界。
(正确)2.从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属性讲,它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正确)3.马克思主义是由一系列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它是一个完整的整体。
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
(正确)4.从广义上说,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
(正确)5.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从广义上理解的马克思主义。
(正确)6.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
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益激化,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的需求,这就成为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
(正确)7.马克思主义是在吸收了几千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的一切优秀成果,尤其是在批判地继承.吸收人类在(正确)9世纪所创造的优秀成果合理成分的基础上,在深刻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趋势和科学总结工人阶级斗争实践基础上创立和发展起来的。
(正确)8.哲学就是人们自发形成的世界观。
(错误)9.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正确)10.动者恒动,静者恒静。
(错误)11.人脑是意识的源泉。
(错误)12.从高等动物的心理到人类意识,是一个自然进化的过程。
(正确)13.正确的意识是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错误的意识则是人的头脑主观自生的。
(错误)14.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存在性。
(错误)15.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机器“思维”将取代人类思维。
(错误)16.所有的唯心主义者都是不可知论者。
(错误)17.所有唯物主义者都是可知论者。
大二马原考试题库和答案
![大二马原考试题库和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defaabf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c33ba0a.png)
大二马原考试题库和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具有历史条件,其中最主要的是(B)A. 欧洲的启蒙思想B. 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C. 德国古典哲学D. 法国大革命2.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是(C)A. 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B. 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统一C. 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D.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统一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包括(D)A. 毛泽东思想B. 邓小平理论C.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D. 以上都是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括(A)A.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B.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C.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D. 以上都是5.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C)A. 决定作用B. 否定作用C. 反作用D. 无影响二、多项选择题1. 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包括(ABC)A. 马克思主义哲学B.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 科学社会主义D. 马克思主义文化学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中,以下哪些是正确的(ABC)A. 毛泽东思想B. 邓小平理论C.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D. 新自由主义3.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ABC)A.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B.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C. 坚持改革开放D. 以阶级斗争为纲4.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BD)A. 政治斗争B. 社会基本矛盾C. 文化发展D. 阶级斗争5.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以下哪些是重要的历史节点(ACD)A.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B. 改革开放的提出C.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D.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三、判断题1.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正确)2. 马克思主义认为,意识是物质的反映,物质决定意识。
(正确)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完整版)马原辨析题以及答案
![(完整版)马原辨析题以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6206184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20.png)
(完整版)马原辨析题以及答案辨析题参考答案一、马克思主义哲学部分1、哲学基本问题的意义仅在于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
参考答案:哲学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第一,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
凡是主张存在第一性、思维第二性的,就属于唯物主义阵营;与此相反则属于唯心主义阵营。
第二思维与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即凡是主张我们的思维能正确反映现实世界的是可知论,与此相反的则是不可知论。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把哲学基本问题的意义仅归结于为人们提供一个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标准是不全面的。
2、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所以它是“科学之科学”。
参考答案:把哲学当做“科学之科学”,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之前对哲学性质和哲学与具体科学关系的一种错误看法。
在古代由于生产力低下和人们认识能力不高,各门具体科学都还处于未分化的状态而包含在哲学之中,这时的哲学也就带有一种知识总汇的性质。
到了近代,具体科学纷纷从哲学的母体中分化了出来,成为专门的独立学科。
一些哲学家由于未能理解哲学和具体科学之间一般与个别、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把哲学当做凌驾于具体科学之上的一种特殊科学,提出了“哲学是科学之科学”的命题,这个命题本身是错误的。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反对把哲学当做“科学之科学”的观点,正确地解决了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问题。
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哲学性质的规定。
所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但不能由此就说它是“科学之科学”。
3、意识是特殊物质的功能和属性,因而意识是一种特殊的物质。
参考答案:这是一种从正确前提导出错误结论的观点。
意识依赖于物质,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这种物质的功能,但它又是与物质有本质区别的。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是具有主观特性的精神现象。
马原判断题辨析题题简答题
![马原判断题辨析题题简答题](https://img.taocdn.com/s3/m/77fcffbd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10.png)
马原判断题辨析题题简答题绪论三、辨析题:(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1、坚持马克思主义就是要完全、彻底地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理论贯彻下去,不容许一丝一毫的修改。
2、马克思主义具有阶级性,所以不是科学的。
四、判断题:(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的打“×”)1、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学好它我们就能永不犯错误。
2、马克思恩格斯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立者,与他们个人的主观条件是分不开的。
3、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因此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已经过时了。
4、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体系,因此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总是一帆风顺的。
五、材料分析题:(阅读材料,分析并回答问题)材料1:马克思恩格斯在1872年为《共产党宣言》所写的序言中指出:不管最近25年来的情况发生了多大的变化,这个《宣言》中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说来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由于最近25年来大工业有了巨大发展而工人阶级的政党组织也跟着发展起来,由于首先有了二月革命的实际经验而后来尤其是有了无产阶级第一次掌握政权达两月之久的巴黎公社的实际经验,所以这个纲领现在有些地方已经过时了。
特别是公社的经验已经证明:“工人阶级不能简单地掌握现成的国家机器,并运用它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1995年版)材料2:恩格斯在1895年时指出:历史表明我们也曾经错了,暴露出我们当时的看法只是一个幻想。
历史走得更远:它不仅打破了我们当时的错误看法,并且还完全改变了无产阶级借以进行斗争的条件。
1848年的斗争方法,今天在一切方面都已经过时了,这一点值得在这里比较仔细地加以探讨。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1995年版)材料3:“决不能要求马克思为解决他去世之后上百年,几百年所产生的问题提供现成答案。
列宁同样也不能承担为他去世以后五十年、一百年所产生的问题提供答案的任务。
真正的马克思列宁者必须根据现在的情况,认识、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
2021马原课后题答案完整版
![2021马原课后题答案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a05abd34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ec.png)
2021马原课后题答案完整版一、选择题1. B2. A3. A4. C5. B二、判断题1.正确2.错误3.错误4.正确5.错误三、简答题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基本观点有哪些?答: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基本观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多样的、不断发展变化的。
物质决定意识,存在决定意识,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意识是物质的产物。
同时,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事物的发展是以矛盾为基础的,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历史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上层建筑的发展过程。
经济基础是社会发展的基础,上层建筑是经济基础的反映和表现。
历史的发展是一种客观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马克思主义哲学注重实践的重要性,认为实践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基础。
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检验真理。
•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性和可变性: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历史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但也是具有可变性的。
社会历史的发展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经历着不断变革和发展的过程。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人的思维是受到社会环境和经济条件等因素的制约和影响的。
2.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价值观基本观点有哪些?答: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价值观基本观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社会历史发展的价值观: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历史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每个阶级和社会群体都有自己的利益和价值目标。
而无产阶级的价值目标是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最大幸福。
•社会个人关系的价值观: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关系。
社会的发展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和最大幸福,个人的价值实现需要通过社会的发展和改造来实现。
•社会公平与正义的价值观: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人的平等和公正,追求社会的公平与正义。
马克思主义倡导消除阶级社会的剥削和压迫,实现社会的公有制和社会福利。
马原 判断题
![马原 判断题](https://img.taocdn.com/s3/m/979caa67011ca300a6c390bb.png)
马基判断题1、哲学就是世界观2、哲学是科学之科学3、意识是由物质产生,因而一切物质都有意识4、既然人脑是思维的器官,因而有了人脑就会有意识5、人脑产生意识和肝脏分泌胆汁一样6、随着科技发展,电脑完全代替人脑7、劳动和语言一起对意识产生和发展起了决定性作用8、先有建筑设计图,然后进行进行建筑,这同物质在先、意识在后的唯物主义原理是不矛盾的9、意识能直接作用于客观外界10、只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人们就能按自己的意志去创造一切11、世界上所有事物之间的联系都是直接联系12、事物都是“自己”运动13、矛盾的特殊性在于矛盾的普遍性之中14、矛盾双方在任何条件下都能相互转化15、事物的量发生变化,事物的质也随之发生变化16、假象不是事物本质的一种表现17、因为内容决定形式,所以新内容不能采取旧形式18、凡是现实中具有可能性的东西,都要努力创造条件实现它19、可知论是一切唯物主义的共同点20、历史唯物主义是研究人类社会发展中特殊规律的科学21、动者恒动,静者恒静22、脱离身体的手只是名义上的手23、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科学”24、因为讲和谐,就不能讲矛盾的斗争性25、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26、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有的需要一定的条件,有的不需要任何条件27、辩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28、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29、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30、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是没什么区别的31、发展的实质就是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亡32、物质就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物体33、哲学没有阶级性34、量变就是静止、质变就是运动35、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36、质量互变规律是揭示事物发展的两种状态和形式37、世界是永恒发展的38、否定就是否定一切39、事物存在绝对静止的状态40、因为矛盾具有特殊性,所以我们不要遵守学校的纪律,想干什么就干什么41、意识是人脑的机能4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43、时间的特点是一唯性44、唯物辩证法的实质是否定之否定规律45、联系具有客观性46、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47、哲学是具体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48、意识是人特有的精神活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原判断题1.规律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所以,我们不能改变它。
正确2.态度决定一切。
错误3.凡是现存的就是现实的。
错误4.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错误5.只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我们就可以达到我们的预期目标。
错误6.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错误7.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正确8.凡是亲眼所见的都是对客观事物的真实反映。
错误9.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正确10.意识与人工智能没有本质的区别。
错误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拻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二者都是对客观真理的否定。
错误11.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是由于不同的人、不同的阶级各有不同的实践标准。
错误12在人们认识过程中,同一对象可以用多种理论观点解释。
因此,真理是多元的。
错误13.逻辑证明不能代替实践标准。
正确14.在认识真理的思想内容客观性的同时,还必须正确认识真理形式的主观性。
正确15.认为我们的感觉是外部世界的映象;承认客观真理;坚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观点,棗这都是一回事。
正确16.实践标准实质上决不能完全地证实或驳倒人类的任何表象。
正确17.任何具体的实践活动对于真理的检验作用,都会由于历史条件的种种限制而表现出某种相对性、有限性和不确定性的特点。
正确18.对于任何价值评价的主体而言,其价值评价的结果只有与人民、人类整体的要求或利益相一致,才是正确的价值评价。
正确19.价值评价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纯粹是一种没有任何客观标准的评价。
错误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
错误20.真理具有客观性。
真理的客观性是指真理是不依赖于意识的客观实在。
错误21.真理是有价值的,因此有用的就是真理来源。
错误22.真理是大多数人普遍认同的思想形式。
错误23.检验认识的真理性,就是检验认识是否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相符合。
错误24.对人的认识来说,由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的过程永远不会完结。
正确25.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具体的实践能对一切认识做出确定的检验。
错误26.真理是对事物一定程度近似正确的反映,需要深化。
正确27.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因为实践是一种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正确坚持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辩证统一,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必须坚持和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正确28.主体和客体就是主观和客观。
错误29.凡是亲眼所见,亲耳所听都是直接经验,是对客观事物本质的、真实反映。
错误30.人的思维是至上的,又是非至上的。
正确31.认识是一个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的过程。
正确32.错误的思想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错误33.认识是反映和创造的统一。
正确34.凡是在理性中所有的,最初无不在感觉之中。
错误35.由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过程是理性认识回到实践的过程。
错误36.感觉是对事物现象的反映,概念是对事物本质的反映。
正确37.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承认认识是摹写与创造的统一。
错误38.在自由和必然的关系问题上,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自由是指人们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意志创造历史。
错误39.感性材料积累到一定程度,自然就变成了理性认识。
错误40.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主要区别在于是否承认世界的可知性。
错误41.认识的任务归根到底在于解释世界。
错误42.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对客观精神的体验。
错误43.宋代诗人陆游在一首诗里写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这是强调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正确44.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过程的两次飞跃是指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错误45.认识的客体是整个外部自然界。
错误46.人的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
这种观点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认识论。
错误47.人的认识是有限的。
错误48.归纳和演绎是完全对立的思维方法。
错误49.现象决定本质,是本质的前提。
错误50.抽象可以把握事物的本质。
正确51.人在必然性面前无可奈何。
错误52.综合以分析为前提。
正确53.矛盾就是斗争。
错误54..和谐就是没有矛盾。
错误55.辩证法就是变戏法。
错误56.形而上学承认普遍联系。
错误57.人们应该以积极的态度对待新事物。
正确58.偶然性是人类的敌人。
错误59.适度原则不符合辩证法。
错误60.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是一回事。
错误61.对封建文化必须全盘否定。
错误62.发展能够产生新的变化。
正确63.度和关节点是一回事。
错误64矛盾就是和谐。
错误65.矛盾的同一性比斗争性更重要。
错误66.矛盾就是对立面的统一。
正确67.量变中也有质变。
正确68.人的社会价值主要是指人的社会贡献。
正确69.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正确70人类历史不过是偶然现象的堆积。
错误71.帝王将相创造历史。
错误72.在阶级社会中,阶级斗争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错误73.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他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发生矛盾。
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束缚。
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
正确74.“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
错误78.生产力诸要素中的主导因素是劳动者。
正确79.经济越发展,社会的民主程度越高。
错误80.社会关系是一个复杂的体系,其中最基础的关系是阶级关系。
错误81.社会进步的内在根据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正确82.社会发展的规律是客观的,因此,任何人的意志都受社会发展规律的盲目支配而不可能有任何自由。
错误83.在历史转折时期,只要充分认识历史的必由之路和自己的历史责任,作出正确的选择,就可以在历史进程中大有作为。
正确84.在人们创造历史的活动中,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错误85.在文化对一个国家存在和发展的作用问题上,有一种说法:欲灭一国,先灭其文化。
错误86.生产力水平越高,民主权利就越真实越广泛。
错误87.社会历史是有规律的,所以历史事件是可以重复出现的。
错误88.人们不能自由选择某一社会形态。
正确89.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根本标准。
正确90.人们无法自由地选择生产力。
正确91.社会意识都属于思想上层建筑。
错误92.凡是适合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就能推动社会的发展。
错误93.物质文明上去了,精神文明自然而然地就会好起来。
错误94.唯心史观的根本缺陷在于肯定了人的意志和思想动机的作用。
错误95.社会意识归根到底依赖于社会存在,所以,社会意识没有任何独立性。
错误96.人只是环境的产物。
错误97.社会意识包括社会心理和思想体系。
正确98.社会历史离不开人的自觉活动,因此,社会领域不存在客观规律。
错误99.人类社会的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
正确100.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结构是从封建社会的经济结构中产生的。
后者的解体使前者的要素得到解放。
正确101.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正确102.社会分工是指社会劳动划分和独立化为不同部门和行业。
正确103.作为商品,必须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
正确104.交换价值是使用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错误105.使用价值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反映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关系。
正确106.具体劳动所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它是劳动的社会属性。
错误107.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使用价值。
错误108.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成正比,与所耗费的劳动时间反比。
错误109.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量。
错误110.在相同的劳动时间里,复杂劳动创造的价值等于简单劳动创造的价值。
错误111.在商品经济中,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商品的价值围绕商品的价格自发波动。
错误112.货币是在长期交换过程中形成的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正确113.货币产生以后,就使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发展成为外在的商品和货币的矛盾。
正确114.货币的出现有利于解决商品交换的困难,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但是货币的出现并没有也不可能解决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反而使这个矛盾更加扩大和加深了。
正确115.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矛盾是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错误116.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正确117.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揭示了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
正确118.剩余价值理论成为?/span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错误119.价值创造是价值分配的前提和基础,没有价值创造也就没有价值分配;但价值分配又不仅仅取决于价值创造。
正确120.工人出卖给资本家的是劳动,工资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
错误121.劳动力的使用价值是其价值的源泉,并且是大于它自身价值的源泉。
正确122.剩余价值的产生,既不在流通领域,又离不开流通领域。
正确123.劳动力商品的买卖不违反价值规律。
正确124.资本循环和周转所研究的问题是一样的。
错误125.资本的价值构成决定资本的技术构成。
错误126.资本创造利润(利息)、土地产生地租、劳动获得工资。
错误127.流动资本指生产过程中价值发生增殖的资本。
错误128.资本家提高劳动生产率是为了获得相对剩余价值。
错误129.不变资本和固定资本都是生产资本的形式,反应了同样的物质内容,所以不变资本和固定资本是一样的。
错误130.相对剩余价值是个别资本家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客观后果。
正确131.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根源于有效需求不足。
错误132.个别资本家不能长期持久的占有超额剩余价值。
正确133.固定资本就是不变资本,流动资本就是可变资本。
错误134.加快资本周转的速度可以增大年剩余价值量,所以流通领域可以产生价值。
错误135.相对剩余价值是指个别资本家降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实现的。
错误136.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是按照生产剩余价值过程中所起的不同作用进行分类的。
错误137.资本主义再生产不一定都经过四个阶段,但是危机阶段是必经阶段。
正确138.社会再生产不仅是生产资料的再生产,又是生产关系的再生产。
错误139.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导致资本主义产生失业。
正确140.垄断是在自由竞争基础上产生的,因此垄断统治形成后可以消除竞争。
错误141.垄断资本主义占统治地位的是金融资本。
错误142.资本主义国家有了经济计划就能从根本上克服生产无政府状态。
错误143.资产阶级国家掌握和运用国有资本,是为了直接获取高额垄断利润。
正确144.垄断价格的出现意味着价值规律作用的消失。
错误145.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突破了私人垄断资本的局限性,因此,它具有社会主义的本质。
错误146.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是生产国际化和资本国际化的根本原因。
错误147.垄断资本主义的统治为向社会主义过渡准备了充分物质基础。
正确148.二战后资本输出的方向是主要向不发达地区投资。
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