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兰基础教育模式成功因素探析 (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芬兰基础教育模式成功因素探析

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2000年和2003年负责组织实施了由32个主要工业化国家15岁学生参与的国际学生评价项目PISA(The Program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在两次公布的评估结果中芬兰学生的总体水平远远超过了美国、英国、德国及北欧的其他邻邦,这也引起了国际教育界对芬兰基础教育的极大关注。芬兰基础教育不仅整体水平很高,而且不同地区间各校的差异很小。芬兰在其促进基础教育公平发展,全面提高基础教育质量方面对我国基础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也能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

一、“芬模式”的特点

芬兰早在1921年就开始施行9年义务教育,为使全国坚持7岁-16岁的义务教育,从1980年起在全国实行学费、书本费、医药费等全免的9年制义务教育,并由综爸基础学校来实施。1998年颁布了《义务教育法》,9年义务教育结束不进行全国考试,学生按规定完成义务教育大纲的所有要求后,就可以填报五个志愿升学。普通高中、职业高中根据学生各学年的成绩及面试结果决定是否录取。

芬兰基础教育面向全民,人人享有免费接受义务教育的平等机会,立足于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技能,义务教育课程“弹性”设置,9年义务教育最主要的任务是向所有适龄学子提供接受免费教育的基本权利,通过课程设置为学生提供选择的机会,学生通过自主尝试学会选择,并为其进入“不分年级制”高中学习做好心理和经验的准备。芬兰基础教育强调地方分权,448个城乡政府因地制宜设芬兰语和瑞典语学校。国家教育部(Ministry of Education)负责宏观上的国家教育文化工作,国家教育委员会(National Board of Education)很大程度上已从管理者角色转变成一个教育评价监督机构与智囊团。大多数学校有董事会,由5名家长、1名教师、1名学生和几名社会成员组成,讨论课程安排:与当地社团合作等问题,校长任秘书,而且在规定范围内学校和教师享有很大自由。

二、“芬兰模式”的成功因素分析

2002年2月14日,芬兰总理利波宁在伦敦经济学院作了“欧洲未来—芬兰模式”的演讲,对芬兰经济获得成功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指出创造新经济最重要的就是教育。芬兰教育部与赫尔辛基大学于2005年3月14号-16号举办了“PISA与芬兰基础教育”的国际教育专题研讨会,认为芬兰基础教育模式的成功是一系列综合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1.行之有效的教育哲学

(1)高度公平的教育机会

提供每个学生平等受教育的机会,消除受教育的障碍,一直是芬兰基础教育政策的指导原则。相关法律规定,教育是全体公民的基本权利之一,每一个生活在芬兰的人(包括生活在芬兰的外国人)都有权接受免费义务教育,地方政府必须保证为每一个人提供平等接受教育的机会。《芬兰义务教育法》第628条规定,9年义务教育的培养目标:“第一,教育促进学生品性的发展,让学生成为对社会有民族责任感的一员。第二,教育促进社会公平与文明,教会学生生活所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受教育的能力,促使学生在终身学习的社会中不断自我发展。第三,进一步保护整个国家教育上的足够公平。”芬兰政府规定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在其居住地就近入学,不择校机制给居住在不同地区的学生提供了均等、高质量的教育机会。拥有广阔的综合学校网络和聘用高素质教师进行教学是保证芬兰教育公平和高质量的前提

芬兰综合学校间的差异很小,来自城市和乡村地区的学生在PISA的测评中成绩差异都不明显就是一个有力的证据。公平的教育机会还体现在参与评测学生来自于不同社会经济背景的家庭,在参与PISA测评的OECD国家中,如德国和其他中欧国家,学生的社会经济背景是影响学生表现的突出因素,来自于较好社会经济背景家庭的学生表现就尤其突出。但在芬兰,即使是来自较低社会经济背景的学生,其综合表现也高于OECD 各国的平均值。芬兰教育部日前还公布了一项新的教育计划,准备在互联网上建立学校.为海外芬兰儿童提供义务基础教育,改善因父母在国外工作而使子女基础教育受影响的状况。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通过网络学校的形式使海外芬兰儿童接受本国基础教育将成为可能。

(2)基础教育作为终生学习的起点

终生学习的理念贯穿于芬兰各层次教育体系之中。基础教育作为满足终生学习的一个必要过程,由此又有了新的蕴意和使命。1996年芬兰教育部长玛娅?拉斯克女士就曾说过“我们不会让任何一个芬兰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的观点认为:“良好的基础教育是终身学习的关键,这种教育应该覆盖儿童认知和情感的发展方向,应该保证所有青少年掌握坚实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同时培养他们对新知识的态度和学习能力——学会学习。”

1994年芬兰政府颁布的《芬兰基础教育法》中就明确指出基础教育目标之一就是要促使学生在终身学习的社会中不断自我发展。在1994年和2000年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框架》中指出“终生学习理念也促进了基础教育中教师角色的转变和教学法的改变,教师从为学生提供教学指导转变成为学生规划学习环境,从传统的以教师和教材为导向转变成强调合作学习,学生自我导向学习,创设各种学习环境和问题环境的教学方法。”

2.基础教育的弹性课程设置与学生评价

(1)弹性课程设置

芬兰的地方政府、学校和教师对于课程设置、教材选择、课时安排等具有相当的自主权。与我国现行课程设置相比,芬兰基础教育课程设置具有“弹性”,芬兰国家教育委员会规定义务教育的核心课程设置,包括母语与文学(芬兰语、瑞典语或萨米语)、外语(英、法、德、俄等)、公民学、环境科学、宗教或伦理学、自然科学(数学、物理、化学)、健康教育等19门,其中健康教育是2004年新加入的核心课程科目。同时强调中央、地方、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在课程制订中的积极作用,地方政府和学校在义务教育阶段可以决定选修科目的数量、类型、教学形式,学生家长有权决定学生选修哪些科目。

2004年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强化了国家标准与指导,出台了新的课时标准。在义务教育小学阶段,除规定每年各门核心课程的最低标准为132个课时之外,小学和初中阶段学校可以自行安排的学时占总学时的百分比分别为10%和20%。学校还给学生专设学生顾问提供关于学习技巧、选修课和初中学习计划的相关咨询服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