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方法

合集下载

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

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

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2 术语2。

1。

1 沥青的密度沥青在规定温度下单位体积所具有的质量,以g/cm3计。

2。

1.2 沥青的相对密度在同一温度下,沥青质量与同体积的水质量之比值,无量纲.2.1。

3 针人度在规定鍵和时间内,附加一定质量的标准针垂直贯入沥的深度,以0。

1mm计。

2.1.4 针人度指数沥青结合料的温度感应性指标,反映针入度随温度而变化的程度,由不同温度的针入度按规定方法计算得到,无量纲.2.1。

5 延度规定形态的沥青试样,在规定温度下以一定速度受拉伸至断开时的长度,以cm计。

2。

1。

6 软化点(环球法)沥青试样在规定尺寸的金属环内,上置规定尺寸和质量的钢球,放于水或甘油中,以规定的速度加热,至钢球下沉达规定距离时的温度,以℃计。

2。

1。

7 沥青的溶解度沥青试样在规定溶剂中可溶物的含量,以质量百分率表示。

2。

1。

8 蒸发损失沥青试样在163℃温度条件下加热并保持5h后质量的损失,以百分率表示。

2。

1.9 闪点沥青试样在规定的盛样器内按规定的升温速度受热时所蒸发的气体以规定的方法与试焰接触,初次发生一瞬即灭的火焰时的温度,以℃计.盛样器对黏稠沥青是克利夫兰开口杯(简称COC),对液体沥青是泰格开口杯(简称TOC)。

2.1。

10 弗拉斯脆点涂于金属片上的沥青薄膜在规定条件下,因冷却和弯曲而出现裂纹时的温度,以℃计.2。

1。

11沥青的组分分析按规定方法将沥青试样分离成若干个组成成分的化学分析方法.2。

1.12 沥青的黏度沥青试样在规定条件下流动时形成的抵抗力或内部阻力的度量,也称黏滞度。

2。

1.13 沥青、混合料的密度压实沥青混合料常温条件下单位体积的干燥质量,以g/cm3计.2.1。

14枥青混合料的相对密度同一温度条件下压实沥青混合料试件密度与水密度的比值,无量纲.2.1.15浙青混合料的理大密度假设压实沥青混合料试件全部为矿料(包括矿料自身内部的孔隙)及沥青所占有、空隙率为零的理想状态下的最大密度,以g/cm3计。

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方法的分析

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方法的分析

第2 2卷第 4期
李 光等 : 沥青混合料 车辙试验方法 的分析
下 , 内部 材料 的流 动产 生横 向位 移而 形成 . 常 其 通
车辙 实验 以其 省 时 省力 , 制精 度 高 及 受 力 图式 控 清晰 而得 到推 广 . 车辙试验方 法最初 由英 国 T R R L开 发 的 , 由于 试 验方法本 身 比较简单 , 验结果直 观且 与实 际沥 试 青路 面 的车 辙 相关 性 甚 好 , 因此 得 到 了广 泛 的 应 用. 车辙 试验是一 种模拟实 际车轮荷 载在 路面上行
to Cui g tme in; rn i
随着 高速 公路 在 我 国 的大 规 模修 建 , 沥青 路
面 的使用 性能 越来 越 受 到重 视 . 青 路 面 受 车辙 沥
竖 向永 久变形 的积 累. 种 变形 主要 发生 在 夏季 这
高温 时节 , 沥青 混 合 料 高 温稳 定 性 不足 在 重交 是 通 道路 上 的反 映 . 辙 的 形 成过 程 可 简单 分 为 三 车
( c ol f ra o s u t n U iesyo ot C ia H nyn , u a 2 0 1 C ia S h o o U bnC nt c o , nvri f uh hn , e ga g H n n4 10 , hn ) r i t S
Absr c t a t:Th sp p rds u s st e c u e o s h l a e n r c n re y i to u e i a e ic s e h a s fa p atp v me tta k a d b if n r d c s l t e e au to t o fte ta k. tas x lr st e p o lmss c st e wa o d t r h v l a in meh d o h r c I lo e p o e h r b e u h a y t ee — h mi h c u c u e so e ts cin,h n e h ie o h e o ma e u e n te ne t e s r n h n mb r ft s e to t e i d x c o c ft e p r r nc s d i h f h g e e a u e a d t n ue c fdi e e tc in i n t e r s l o e t i h tmp r t r n he i f n e o f r n ur g t l f me o h e u t ft s. Ke y wor :Tr c e t T e c u eo s hatp v me tta k; c u h n mbeso s e — ds a k t s ; h a s fa p l a e n r c S r nc u r ft ts e e

车辙试验详细过程演示

车辙试验详细过程演示

1、车辙试件制作方法(轮碾法)
►1-4、轮碾成型
① 装料:将预热的试模从烘箱中取走,装 上试模框架,在试模中铺一张裁好的纸 (可用报纸),使底面及侧面均被纸隔离, 将拌合好的全部沥青混合料,用小铲稍加 拌合后均匀的沿试模由边至中按顺序转圈 装入试模,中部要略高于四周。
.
昆山市公路工程检测中心有限公司
1、车辙试件制作方法(轮碾法)
►1-1、适用范围:
长300mm*宽300mm*厚50~100mm板块 状试件成型,试件的密度应符合马歇尔标 准击实试样密度的100%±1%的要求。
混合料集料公称最大粒径≤19mm,采用 300*300*50的板块试模;混合料集料公称 最大粒径≥26.5mm,采用300*300*80~100 的板块试模。
►1-4、轮碾成型 ④ 碾压次数的确定:普通沥青混合料,一 般12个往返(24次)左右可达到要求(试 件厚度为50mm);改性沥青混合料,正式 压实前,先经过试压,测定密度后,确定 试件的碾压次数。
.
昆山市公路工程检测中心有限公司
1、车辙试件制作方法(轮碾法)
.
昆山市公路工程检测中心有限公司
1、车辙试件制作方法(轮碾法)
车辙试验及试件成型
JTG E20-2011(T0703-2011)(T0719-2011)
昆山市公路工程检测中心有限公司
目录
1 ┅┅┅┅┅车辙试件制作方法(轮碾法)
1-1 ┅┅┅┅┅┅┅┅┅┅┅适用范围
1-2 ┅┅┅┅┅┅┅┅┅┅┅仪器设备
1-3 ┅┅┅┅┅┅┅┅┅┅┅准备工作
1-4 ┅┅┅┅┅┅┅┅┅┅┅轮碾成型
.
昆山市公路工程检测中心有限公司
1、车辙试件制作方法(轮碾法)

沥青混合料的车辙试验

沥青混合料的车辙试验

沥青混合料得车辙试验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就是用标准得成型方法,制成标准得混合料试件(通常尺寸为300mm*300mm*50mm),在60℃得规定温度下,以一个轮压为0、7Mpa得实心橡胶轮胎在其上行走,测量试件在变形稳定时期,每增加1mm变形需要行走得次数,即动稳定度,以次/mm表示。

动稳定度就是评价沥青混凝土路面高稳定性得一个指标,也就是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时得一个辅助性检验指标。

一、试验目得(1)测定沥青混合料得高温抗车辙能力,供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时进行高温稳定性检验使用。

(2)辅助性检验沥青混合料得配合比设计。

二、仪具与材料1、CZ-4型车辙试样成型仪(见图1-1)1)、用途:\o\ac(○,1)主要用于车辙试验时,对沥青混合料式样做碾压成型。

(图1-1)错误!适用于沥青混合料其她物理力学性能实验得轮碾法式样制作。

2、主要技术指标碾压轮: 半径500mm宽300mm碾压轮温度范围: (可任意设定)室温~200摄氏度承载车走行速度:6次往返/分承载车走行距离: 300mm承载车走行次数:0~999次(任意设定)碾压轮压力范围: 0~12KN碾压轮线压力(轮宽300mm,正压应力为9KN): 300N/cm试样模型尺寸:300*300*50 cm3整机轮廓尺寸: 200cm(长)*63cm(宽)*136 cm(高)整机重量: 1、2吨2.车辙试验机(见图1-2)主要由下列部分组成:错误!试件台:可牢固地安装两种宽度(300mm与150mm)得规定尺寸试件得试模。

(图1-1)②试验轮:橡胶制得实心轮胎。

外径φ200mm,轮宽50mm,橡胶层厚15mm。

橡胶硬度(国际标准硬度)20℃时为84±4;60℃时为78±2,试验轮行走距离为230mm±10mm,往返碾压速度为42次/min±1次/min(21次往返/min),允许采用曲柄连杆驱动试验台运动(试验轮不动)得任一种方式。

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完整

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完整

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2术语2.1.1沥青的密度沥青在规定温度下单位体积所具有的质量,以g/cm 3计。

2.1.2沥青的相对密度在同一温度下,沥青质量与同体积的水质量之比值,无量纲。

2.1.3针人度在规定鍵和时间内,附加一定质量的标准针垂直贯入沥的深度,以0.1mm 计。

2.1.4针人度指数沥青结合料的温度感应性指标,反映针入度随温度而变化的程度,由不同温度的针入度按规定方法计算得到,无量纲。

2.1.5延度规定形态的沥青试样,在规定温度下以一定速度受拉伸至断开时的长度,以cm计。

2.1.6软化点(环球法)沥青试样在规定尺寸的金属环内,上置规定尺寸和质量的钢球,放于水或甘油中,以规定的速度加热,至钢球下沉达规定距离时的温度,以C 计。

2.1.7沥青的溶解度沥青试样在规定溶剂中可溶物的含量,以质量百分率表示。

2.1.8蒸发损失沥青试样在163C温度条件下加热并保持5h后质量的损失,以百分率表示。

2.1.9闪点沥青试样在规定的盛样器内按规定的升温速度受热时所蒸发的气体以规定的方法与试焰接触,初次发生一瞬即灭的火焰时的温度,以C计。

盛样器对黏稠沥青是克利夫兰开口杯(简称COC),对液体沥青是泰格开口杯(简称TOC)。

2.1.10弗拉斯脆点涂于金属片上的沥青薄膜在规定条件下,因冷却和弯曲而出现裂纹时的温度,以C计。

2.1.11沥青的组分分析按规定方法将沥青试样分离成若干个组成成分的化学分析方法。

2.1.12沥青的黏度沥青试样在规定条件下流动时形成的抵抗力或内部阻力的度量,也称黏滞度。

2.1.13沥青、混合料的密度压实沥青混合料常温条件下单位体积的干燥质量,以g/cm 3计。

2.1.14枥青混合料的相对密度同一温度条件下压实沥青混合料试件密度与水密度的比值,无量纲。

2.1.15浙青混合料的理大密度假设压实沥青混合料试件全部为矿料(包括矿料自身内部的孔隙)及沥青所占有、空隙率为零的理想状态下的最大密度,以g/cm 3计。

沥青路面车辙成因分析及车辙试验研究

沥青路面车辙成因分析及车辙试验研究
沥青路面车辙成因分析及车辙试验研究
目录
01 一、沥青路面车辙的 成因
02
二、沥青路面车辙试 验
03
三、沥青路面车辙预 防措施
04 结论
05 参考内容
沥青路面车辙是公路工程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病害,严重影响路面的平整度和行 车安全性。本次演示将从沥青路面车辙的成因、车辙试验和预防措施三个方面 进行分析和探讨。
温度也是沥青路面车辙形成的重要因素。高温条件下,沥青路面材料的强度和 稳定性会降低,容易产生车辙。特别是在夏季高温天气,沥青路面温度升高, 车辆通过时很容易产生车辙。
水因素对沥青路面车辙的形成也有很大的影响。路面中的水分会软化沥青和集 料,降低路面的强度和稳定性,加速路面的磨损和老化,从而增加车辙产生的 可能性。
针对沥青路面车辙的成因,可以采取改进路面设计、加强施工质量控制、减少 轮胎磨损等预防措施来提高路面的耐久性和安全性。然而,沥青路面车辙的形 成机理和预防措施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以便更好地解决这一工程问题。
参考内容
引言
随着交通行业的快速发展,重载交通沥青路面承受的压力日益增大。在长时间 重载作用下,沥青路面容易产生车辙,影响路面的平整度和使用寿命。因此, 研究重载交通沥青路面车辙成因及混合料组成设计对于提高路面质量和延长使 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试验方法:沥青路面车辙试验可采用试样控制法和现场道路试验两种方法。试 样控制法是通过在实验室中制作一定规格的试样,模拟现场路面的环境和载荷 条件进行加载试验,以评估路面的抗车辙性能。现场道路试验则是直接在道路 上选定试验段,通过实测车辆载荷和环境因素等数据,分析计算路面的车辙变 形量和变形速率。
结果及分析:沥青路面车辙试验结果包括车辙变形量和变形速率两个方面。在 相同条件下,变形量和变形速率越大,说明路面的抗车辙性能越差。通过对不 同因素进行控制,研究其对车辙形成的影响和规律。例如,通过改变车辆载荷、 温度和水因素等条件,观察它们对车辙变形量和变形速率的影响,从而找出影 响路面抗车辙性能的关键因素。

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方法与指标的局限性分析

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方法与指标的局限性分析

虑这一点,一般采用往返碾压 12 次视为压实。 2. 4 试件空隙率
车辙试 件 是 按 马 歇 尔 标 准 击 实 试 样 空 隙 率 ± 1% 成型的,而路面压实度一般控制在 98% 以上, 即实际空隙率一般在马歇尔空隙率 + 2% ~ 3% 之 间,从而造成车辙试件的成型空隙率与实际路面的 空隙率相差较大,不能反映路面的实际情况,也就不 能真正反映混合料的抗车辙性能。此外,采用轮碾 法成型车辙试件无法精确控制试件的空隙率,导致 车辙试验的试验结果离散性较大。国外相关研究已 开始按实际路面的空隙率成型车辙试件,以提高车 辙试验与实际路面的相关性,值得我们借鉴。 2. 5 试验温度
车辙试验规定: T0703 轮碾成型采用 300mm × 300mm × 50mm; 现 场 切 割 采 用 300mm × 150mm × 50mm。而我国《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 JTJ014 - 97) 》推荐的高速公路的沥青层厚度为 12 ~ 18cm,而 我国普遍采用的是 4cm、5cm、6cm 的结构,这与 5cm 的试件总厚度有较大的差距。研究表明: 车辙深度 的 91% 发 生 在 路 面 本 身,其 中 32% 发 生 在 面 层, 14% 发生在基层,45% 发生在底基层; 当基层为刚性 或半刚性时,车辙总量 90% 来自于沥青混合料面层 本身; 即使不考虑基层及以下各层的影响,车辙的深 度也随沥青混合料面层厚度的增加而增加。因此只 用 5cm 厚的试件来模拟整个路面的车辙,显然是不 合适的。同时,现行规范推荐沥青面层的厚度为混 合料最大公称直径的 3 倍,以此推算,例如最大公称 直径为 13mm、16mm 及 20mm 混合料的面层合理厚 度为 40mm、50mm 及 60mm。
试 验 规 程 采 用 的 是 标 准 轴 载 100kN,即 0. 7MPa。但是实际调查发现: 我国的车辆趋于重型 化,各主要路线均存在严重的超载、重载现象,远远 超过了 0. 7MPa,甚至达到了 1. 2MPa。相关研究表 明: 当荷载应力从 0. 7MPa 增加到 0. 8MPa 时,可能 造成动稳定度减小约 41% 。可见车辙试验的荷载 已经偏小,已不能客观地评价实际轴载造成的车辙 情况,因此,试验荷载亟待提高。同时,实验室车辙 的加载形式主要是竖向荷载,但是实际路面除了竖 向荷载外,还有水平剪力的影响,且研究表明: 在路 面干燥和清洁的情况下,汽车制动或是换档产生的 水平力相当于竖向荷载的 0. 7 ~ 0. 8,因此,特别是 轴载较大的情况下,水平力是不容忽视的,而室内车 辙试验没有考虑水平剪力的影响。 2. 7 行走速度

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操作细则

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操作细则

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操作细则1.总则1.1.本细则适用于测定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抗车辙能力,供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的高温稳定性检验。

1.2.本细则参照现行规范JTJ052―2000编制。

2.仪器设备2.1.车辙成型机。

2.2.全自动混合料拌和机。

2.3.试模:300×300×50mm 。

2.4.切割机。

2.5.烘箱装有温度调节器。

2.6.车辙试验机。

2.7.台称、天平或电子秤。

2.8.其它:电炉、煤气炉、沥青熔化锅、拌合铲、标准筛、滤纸、胶布、卡尺、秒表、粉笔、垫土或棉纱等。

3.试验步骤3.1.参照现行规范《JTJ052―2000》(T0703―1993.T0719―1993)。

4.数据处理4.1.从车辙试验自动记录变形曲线上读取45min(t 1)及60min (t 2)的车辙变形d 1及d 2准确至0.01mm 。

当变形过大,在末到60min 变形已达25min 时,测以达到25mm (d 2)时间为t 2,将其前15min 为t 1,此时的变形是为d 1。

4.2.沥青混合料试件的动稳定度按下式计算;211212)(100C C d d N t t DS ⨯⨯-⨯-= 式中:DS ―沥青混合料的动稳定度,次/mm 。

d 1 ―对应于时间t 1的变形量,mm 。

d 2 ―对应于时间t 2的变形量,mm 。

C 1 ―试验机类型修正系数。

C 2 ―试件修正系数。

N ―试验轮往返碾压速度,通常为42次/min 。

5.结果评定5.1.符合设计要求判为合格,否则判为不合格。

6.相关文件6.1.试验报告答理程序。

7.相关记录7.1.《车辙试验原始记录》。

T0719—2000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

T0719—2000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

T0719—2000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1、目的与适用范围1.1本方法适用于测定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抗车辙能力,供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的高温稳定性检验使用。

1.2车辙试验的试验温度与轮压可根据有关规定和需要选用,非经注明,试验温度为60℃,轮压为0.7MPa。

根据需要,如在寒冷地区也可采用45℃,在高温条件下采用70℃等,但应在报告中注明。

计算动稳定度的时间原则上为试验开始45min—60min之间。

1.3本方法适用于按T0703用轮碾成型机碾压成型的长300mm、宽300mm、厚50mm的板块状试件,也适用于现场切割制作长300mm、宽150mm、厚50mm板块状试件。

根据需要,试件的厚度也可采用40mm。

2仪具与材料2.1车辙试验机:示意图如图1,主要由下列部分组成:2.1.1试件台:可牢固地安装两种宽度(300mm及150mm)的规定尺寸试件的试模。

2.1.2试验轮:橡胶制的实心轮胎,外径φ200mm,轮宽50mm,橡胶层厚15mm。

橡胶硬度(国际标准硬度)20℃时为84±4,60℃时为78±2。

试验轮行走距离为230mm±10mm,往返碾压速度为42次/,min±1次/min(21次往返/min)。

允许采用曲柄连杆驱动试验台运动(试验轮不移动)或链驱动试验轮运动(试验台不动)的任一种方式。

2.1.3加载装置:使试验轮与试件的接触压强在60℃时为0.7MPa±0.05MPa,施加的总荷重为78kg左右,根据需要可以调整。

2.1.4试模:钢板制成,由底板及侧板组成,试模内侧尺寸长为300mm,宽为300mm,厚为50mm(试验室制作),亦可固定150mm宽的现场切制试件。

2.1.5变形测量装置:自动检测车辙变形并记录曲线的装置,通常用LVDT、电测百分表或非接触位移计。

2.1.6温度检测装置:自动检测并记录试件表面及恒温室内温度的温度传感器、温度计、精密度0.5℃。

公路工程试验检测技术基础知识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知识讲解

公路工程试验检测技术基础知识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知识讲解

四.试验步骤
1.测定试验轮接地压强 测定在60℃时进行,在试验台上放置一块
50mm厚的钢板,其上铺一张毫米方格纸,上铺 一张新的复写纸,以规定的700N荷载后试验轮静 压复写纸,即可在方格纸上得出轮压面积,由此 求出接地压强,应符合0.7MPa±0.05MPa,如不 符合,应适当调整荷载。
2.按轮碾法成型试件后,连同试模一起在常温条 件下放置时间不得少于12h。对聚合物改性沥青, 以48h为宜。
300N/cm 试样模型尺寸: 300*300*50 cm3 整机轮廓尺寸: 200cm(长)*63 cm(宽)*136 cm (高)
整机重量:1.2吨
2.车辙试验机 ——主要由下列部分组成: (1)试件台
可牢固地安装两
种宽度(300mm和 150mm)的规定尺 寸试件的试模。
(2)试验轮 橡胶制的实心轮胎。外径φ200mm,轮宽50mm,
五. 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记录表
六.计算结果
(1)从车辙试验图上读取45min(t1)及60min(t2) 时的车辙变形d1及d2,精确至0.01mm。
如变形过大,在未到60min变形已达25mm时, 则以达到25mm(d2)时的时间为t2,将其前15min为t1, 此时的变形量为d1。
在试模中铺一张裁好的普通纸,使底面及侧面均被 纸隔离,将拌合好的全部沥青混合料用小铲稍加拌 匀后均匀地沿试模由边至中按顺序装入试模,中部 要略高与四周。
(2)取下试模框架,用预热的小型击实锤由边 至中压实一遍,整平成凸圆弧形。
(3)插入温度计,待混合料冷却至规定的压实 温度时,在表面铺一张裁好尺寸的普通纸。
三.试件的制作方法
1.按实验十二马歇尔稳定度试件成型方法,确定沥青 混合料的拌合温度和压实温度。

沥青混合料抗车辙性能常用试验方法综述

沥青混合料抗车辙性能常用试验方法综述
1.2单轴试验检测
单轴静载试验是沥青混合路面抗车辙性检测,最早使用的一种检测方法,他对抗车辙性检测具有代表性意义,从该项实验的进行布置分析来看。实验的主要布置有以下几点(1)车辆自身的负重栽力向路面瞬间释放的适应力对沥青混合料路面造成的影响。(2)在针对路面抗车辙性的检测时针对路面的变形的可塑性恢复测试,在数据测试中可以获得蠕变曲线。(3)整个路面的检测实验主要是对沥青混合料的变形反应系数进行研究分析。而该项实验研究分析能够对道路交通的荷载能力进行真实的测验。
2.2单轴试验对比研究分析
从单轴静载试验对沥青混合料抗车撤检测的性能来看,该项技术在众多检测技术中是最简单的,所用到的仪器设备也比较简单,并且在进行数据检测时能够针对不同环境的高压条件下进行抗车辙性检测,也是在现今技术运用中最常见的一项技能技术,该项技术在检测过程中也具有一定的缺陷性关键在于,当温度值范围高于沥青混合料的承受范围时,会导致实验数据记录的结果欠缺准确性,如果在实验检测过程中所承受的温度地于实验检测的温度时,整数据的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将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但从单轴实验的整体特点来看,该项实验在运行过程中容易受到大量外在因素的影响,如果想要进行大面积的进行宣传推广该实验还具有一定的难度性。我国道路检测实验的研究学生也曾多次对该实验进行改进,但是针对实验结果的准确性的控制还存在一定的难度性。总之在规范化的路面检测实验中选用该项实现不能准确的对测试结果给予一个正确性的评价。
(3)针对室内小型车辙试验,从该项技术自身的特点来看,该项能够真实的模拟车辆行驶的环境,从实验的成本研究分析来看该项实验在费用上以及技能操作上都具有一定的便利性。比较适合大面积的推广,在我国关于道路质量的检测性实验都是通过该项实验实验对道路的抗车辙性进行检测,而该项技术在实验上的一个缺点便在于,整个实验过程很难对路面的温度影响进行检测,这也是该项实验唯一的欠缺性在抗车辙性的厚度检测时只能针对10 cm以下厚度的进行准确检测超出这个便会造成检测上的困难性。

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完整

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完整

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2 术语2.1.1 沥青的密度沥青在规定温度下单位体积所具有的质量,以g/cm3计。

2.1.2 沥青的相对密度在同一温度下,沥青质量与同体积的水质量之比值,无量纲。

2.1.3 针人度在规定鍵和时间内,附加一定质量的标准针垂直贯入沥的深度,以0.1mm计。

2.1.4 针人度指数沥青结合料的温度感应性指标,反映针入度随温度而变化的程度,由不同温度的针入度按规定方法计算得到,无量纲。

2.1.5 延度规定形态的沥青试样,在规定温度下以一定速度受拉伸至断开时的长度,以cm计。

2.1.6 软化点(环球法)沥青试样在规定尺寸的金属环内,上置规定尺寸和质量的钢球,放于水或甘油中,以规定的速度加热,至钢球下沉达规定距离时的温度,以℃计。

2.1.7 沥青的溶解度沥青试样在规定溶剂中可溶物的含量,以质量百分率表示。

2.1.8 蒸发损失沥青试样在163℃温度条件下加热并保持5h后质量的损失,以百分率表示。

2.1.9 闪点沥青试样在规定的盛样器内按规定的升温速度受热时所蒸发的气体以规定的方法与试焰接触,初次发生一瞬即灭的火焰时的温度,以℃计。

盛样器对黏稠沥青是克利夫兰开口杯(简称COC),对液体沥青是泰格开口杯(简称TOC)。

2.1.10 弗拉斯脆点涂于金属片上的沥青薄膜在规定条件下,因冷却和弯曲而出现裂纹时的温度,以℃计。

2.1.11沥青的组分分析按规定方法将沥青试样分离成若干个组成成分的化学分析方法。

2.1.12 沥青的黏度沥青试样在规定条件下流动时形成的抵抗力或内部阻力的度量,也称黏滞度。

2.1.13 沥青、混合料的密度压实沥青混合料常温条件下单位体积的干燥质量,以g/cm3计。

2.1.14枥青混合料的相对密度同一温度条件下压实沥青混合料试件密度与水密度的比值,无量纲。

2.1.15浙青混合料的理大密度假设压实沥青混合料试件全部为矿料(包括矿料自身内部的孔隙)及沥青所占有、空隙率为零的理想状态下的最大密度,以g/cm3计。

沥青混合料试验操作规程

沥青混合料试验操作规程

MDJ-ⅡA型马歇尔电动击实仪操作规程1. 打开电源开关,按照所需锤击次数,按置数器设定好。

2. 放下压模装置压紧试筒,然后松开锤座使导杆落下。

3. 用手触动点动观察传动轮,正反转。

4. 一切正常后,按下“启动”,击实仪开始工作。

5. 当试件击实一面后,取下套筒将试模调头,然后以同样的方式和次数击实另一面。

6. 试件击实结束后,立即用镊子取掉上下面的纸,用卡尺量取试件离试模上口的高度,并由此计算试件高度。

如不符合要求,试件作废,并调整试件的混合料的质量。

7. 最后卸去试筒及底座,将装有试件的试模横向放置,冷却至室温后置脱模机上脱模。

8. 工作完毕后,把试模清理干净以备下次使用。

将仪器擦拭干净,并在导杆击实锤传动轮上拭上润滑油。

BH-10型自动沥青混合料拌合机操作规程1.检查机器、插座是否有漏电,确认无误后方可插好电源注意不要用湿手插电源,防止触电。

2.打开开关设置温度、拌合时间,开始加热。

3.约30分钟锅的内壁即可达到设定温度,待拌锅达至规定温度时,按下操作面板“上升”按扭,则搅拌头自动升到最高位置,这时将事先预热好的混合料倒入锅中。

4.将搅拌机落下,按“启动”按扭则搅拌机开始搅拌,注意人员离开后开始拌和。

5.拌合完毕后,将搅拌机升起,松开卡扣放倒拌锅,带好石棉手套将混合料取出,放入容器中,注意防止烫伤。

6.将拌锅复位卡好拌锅,再将搅拌机落下,注意人员是否离开。

7.试验完毕后,拔下电源,将仪器清理干净,准备下次试验DLC-Ⅲ型沥青混合料离心抽提仪操作规程(一)、准备工作1、按沥青混合料取样方法,在拌和厂从运料卡车采取沥青混合料试样,放在金属盘中适当拌和,待温度下降至100℃以下时,用大烧杯取混合料试样质量1000g~1500g左右(粗粒式沥青混合料用高限,细粒式用低限,中粒式用中限),准确至0.lg。

2、如果试样是路上用钻机法或切割法取得的,应用电风扇吹风使其完全干燥,置微波炉或烘箱中适当加热后成松散状态取样,但不得用锤击以防集料破碎。

沥青混合料的车辙试验

沥青混合料的车辙试验

精心整理沥青混合料的车辙试验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是用标准的成型方法,制成标准的混合料试件(通常尺寸为300mm*300mm*50n)m在60C 的规定温度下,以一个轮压为0.7Mpa的实心橡胶轮胎在其上行走,测量试件在变形稳定时期,每增加1mm变形需要行走的次数,即动稳定度,以次/mm表示。

动稳定度是评价沥青混凝土路面高稳定性的一个指标,也是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时的一个辅助性检验指标。

一.试验目的(1)测定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抗车辙能力,供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时进行高温稳定性检验使用。

(2)辅助性检验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

二.仪具与材料1. CZ-4型车辙试样成型仪(见图1-1)适用于沥青混合料其他物理力学性能实验的轮碾法式样制作。

2. 主要技术指标碾压轮:半径500mm宽300mm(可任意设定)室温~200摄氏度6次往返/分300mm0~999次(任意设定)0~12KN碾压轮线压力(轮宽300mm,正压应力为9KN): 300N/cm 试样模型尺寸:300*300*50cm3整机轮廓尺寸:200cm (长)*63cm (宽)*136cm (高)整机重量:1.2吨2.车辙试验机(见图1-2)主要由下列部分组成:试件台:可牢固地安装两种宽度(300mm和150mm的规定尺寸试件的试模。

(图1-1)碾压轮温度范围承载车走行速度承载车走行距离承载车走行次数碾压轮压力范精心整理②试验轮:橡胶制的实心轮胎。

外径$ 200mm轮宽50mm橡胶层厚15mm橡胶硬度(国际标准硬度)20C时为84±4;60C时为78土2,试验轮行走距离为230mn± 10mm往返碾压速度为42次/min±l次/ min (21次往返/ min),允许采用曲柄连杆驱动试验台运动(试验轮不动)的任一种方式。

③加载装置:使试验轮与试件的接触压强在60C时为0.7MP吐0.05MPa施加的总荷载为78Kg左右,根据需要可以调整。

大厚度沥青混合料结构层车辙试验方法

大厚度沥青混合料结构层车辙试验方法

大厚度沥青混合料结构层车辙试验方法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大厚度沥青混合料结构层车辙试验方法的术语和定义、一般规定、仪具与设备、试件制备、车辙试验、计算和报告。

本标准适用于测定单层或多层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抗车辙能力。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JTG E20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大厚度沥青混合料结构层车辙试模依据设计的沥青路面结构组合和厚度,由底板、第一层、第二层、第三层等侧模组成,每一层侧模的内部尺寸为长300mm、宽300mm、厚40mm~100mm。

3.2大厚度沥青混合料结构层车辙试件沥青混合料采用大厚度车辙试模经分层轮碾成型得到的试件。

4一般规定4.1试验温度为60℃,轮压为0.7MPa,动稳定度计算时间为试验开始后45min~60min。

4.2沥青混合料试件制作时的试件厚度可根据集料粒径大小及工程需要进行选择。

对于集料公称最大粒径小于或等于19mm的沥青混合料,宜采用长300mm×宽300mm×厚50mm的板块试模成型;对于集料公称最大粒径大于或等于26.5mm的沥青混合料,宜采用长300mm×宽300mm×厚80mm~100mm的板块试模成型。

4.3本标准使用的仪器设备,均应经相应的计量部门或检测机构定期检定合格,测试误差应满足本标准及其他相关规范的要求。

4.4大厚度沥青混合料结构层车辙试验除应遵照本标准要求外,尚应符合国家和行业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

5仪具与设备125.1轮碾成型机轮碾成型机的净空高度在底板高度加车辙试件高度的范围内可调,一般为350mm ,具有与钢筒式压路机相似的圆弧形碾压轮,轮宽300mm ,压实线荷载为300N/cm ,碾压行程长度300mm ,经碾压后的板块状试件可达到马歇尔试验标准击实密度的100%±1%。

车辙试验详细过程PPT演示

车辙试验详细过程PPT演示
昆山市公路工程检测中心有限公司
1、车辙试件制作方法(轮碾法)
►1-4、轮碾成型 ③ 碾压:启动轮碾机,先在一个方向上碾 压2个往返(4次);卸载;再抬起碾压轮 将试件调转方向,加载相同荷载碾压至马 歇尔标准密实度100%±1%为止。
昆山市公路工程检测中心有限公司
1、车辙试件制作方法(轮碾法)
►1-4、轮碾成型 ④ 碾压次数的确定:普通沥青混合料,一 般12个往返(24次)左右可达到要求(试 件厚度为50mm);改性沥青混合料,正式 压实前,先经过试压,测定密度后,确定 试件的碾压次数。
昆山市公路工程检测中心有限公司
2、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
昆山市公路工程检测中心有限公司
2、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
►2-4、试验步骤
② 将试件连同试模移置于车辙试验机试验 台上,试验轮在试件的中央部位,其行走 方向须与试件碾压或行车方向一致。开动 车辙变形自动记录仪,然后启动试验机, 使试验轮往返行走,时间约1h,或最大变 形量达到25mm时为止(注:对变形较小的 试件,也可对一块试件在两侧1/3位置上进 行两次试验,然后取平均值。)
昆山市公路工程检测中心有限公司
2、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 ►2-4、试验步骤
昆山市公路工程检测中心有限公司
2、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
►2-5、报告及允许误差 ① 同一沥青混合料或同一路段路面,至少 平行试验3个试件。当3个试件动稳定度变 异系数不大于20%时,取其平均值作为试 验结果;变异系数大于20%时应分析原因, 并追加试验。如计算动稳定度值大于6000 次∕mm,记作:>6000次∕mm。
昆山市公路工程检测中心有限公司
1、车辙试件制作方法(轮碾法) ►1-4、轮碾成型 ⑤ 压实成型后揭去表面的纸,粉笔标注碾 压方向。置于室温下冷却,至少12h后方可 脱模。

车辙试验用试件制作方法有哪些

车辙试验用试件制作方法有哪些

车辙试验用试件制作方法有哪些车辙试验用试件制作方法有哪些?(1)按马歇尔稳定度试件成型方法,确定沥青混合料的拌和温度和压实温度。

(2)将金属试模及小型击实锤等置于约100℃的烘箱中加热1h备用。

(3)称出制作一块试件所需要的各种材料的用量。

先按试件体积(V)乘以马歇尔稳定度击实密度(ρ0,再乘以系数1.03,即得材料总用量(m=Vρ0x1.03),再按配合比计算出各种材料用量。

分别(将各种材料放人烘箱中预热备用。

(4)将预热的试模从烘箱中取出,装上试模框架。

在试模中铺一张裁好的普通纸(可用报纸),使底面及侧面均被纸隔离。

将拌和好的全部沥青混合料,用小铲稍加拌和后均匀地沿试模由边至中按顺序装人试模,中部要略高于四周。

(5)取下试模框架,用预热的小型击实锤由边至中压实一遍,整平成凸圆弧形。

(6)插入温度计,待混合料冷却至规定的压实温度(为使冷却均匀,试模底下可用垫木支起)时,在表面铺——张裁好尺寸的普通纸。

(7)当用轮碾机碾压时,宜先将碾压轮预热至100℃左右(如不加热,应铺牛皮纸)。

然后,将盛有沥青混合料的试模置于轮碾机的平台上,轻轻放下碾压轮,调整总荷载为9kN(线荷载300N/cm)。

(8)启动轮碾机,先在一个方向碾压之个往返(4次),卸荷,再抬起碾压轮,将试件掉转方向,再加一样荷载碾压至马歇尔标准密实度(100±1)%为止。

试件正式压实前,应经试压,决定碾压次数,一般12个往返(24次)左右可达要求。

如试件厚度大于100mm对必须分层碾压。

(9)当用手动碾碾压时、先用空碾碾压,然后逐渐增加砝码荷载,直至将5个砖码全部加上,开展压实至马歇尔标准密实度(100±1)%为止。

碾压方法及次数亦应由拭压决定,并压至无轮迹为止。

(10)压实成型后。

揭去表面的纸,用粉笔在试件表面上标明碾压方向。

(11)盛有压实试件的试模,置室温下冷却,至少12h 后方可脱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2注意检测温度在60℃±1℃时进行;
7.3如果压强不符合0.7MPa±0.5MPa,荷载应予适当调整;
7.4注意保温时间不少于5h,也不得多于12h;
7.5对试验变形较小的试件,也可对一块试件在两侧1/3的位置上进行两次试验,然后取其平均值;
3.2.3如需要,将试件脱模按本规程规定的方法测定密度及空隙率等各项物理指标。如经水浸,应用电扇将其吹干,然后再装回原试模中。
3.2.4试件成型后,连同试模一起在常温条件下放置的时间不得少于12h。对聚合物改性沥青充分固化后方可进行车辙试验,但室温放置时间也不得长于一周。
4.试验步骤:
具体试验步骤依据《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 JTG E20-2011》T0719-2011的方法进行。
序号
名称
使用要求
1
车辙试验机
/
2
试件台
可牢固地安装两种宽度(300mm及150mm)的规定尺寸试件的试模
3
试验轮
橡胶制的实心轮胎,外径φ200mm,轮宽50mm,橡胶层厚15mm。橡胶硬度20℃时为84±4,60℃时为78±2。试验轮行走距离为230mm±10mm,往返碾压速度为42次/,min±1次/min。允许采用曲柄连杆驱动试验台运动或链驱动试验轮运动的任一种方式
d1—对应于时间的变形量,mm;
d2—对应于时间的变形量,mm;
C1—试验机类型修正系数,曲柄连杆驱动试件的变速行走方式为1.0,链驱动试验轮的等速方式为1.5;
C2—试件系数,试验室制备的宽300mm试件为1.0,路面切割的宽150mm的试件为0.8;
N—试验轮往返碾压速度,通常为42次/min。
6.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应包括内容:①检测项目名称;②沥青混合料类型;③试验日期及时间;④仪器设备名称、型号及编号;⑤试验结果 ;⑥注明试验温度、试验轮接地压强、试件密度、空隙率及试件制作方法等;⑦执行标准;。⑧要说明的其他内容。
7.试验注意事项:
7.1 2011版中试验仪器和操作步骤与2000版标准有所不同,应注意区分;
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方法
1.依据标准:《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G E20-2011(T0719-2011)。
2.试验目的及适用范围:
2.1目 的:用于测定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抗车辙能力,供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的高温稳定性检验使用。
2.2适用范围:各种沥青混合料。
3.试验准备:
3.1试验仪器
5.试验结果整理:
5.1从图2上读取45min(t1)及60min(t2)时的车辙变形d1及d2,准确至0.01mm。当变形过大,从未到60min变形已达25㎜时,则以达到25㎜(d2)时的时间为t2,将其前15min为t1,此时的变形两为d1。
5.2沥青混合料试件的动稳定度按式下式计算。
式中:DS—沥青混合料的动稳定度,次/mm;
7
温度检测装置
自动检测并记录试件表面及恒温室内温度的温度传感器、温度计、精密度0.5℃。
8
恒温室
能保持恒温室温度60℃±1℃
9
台秤
称量15kg,感量不大于5g
3.2试样制备
3.2.1试验轮接地压强测定:测定在60℃时进行,在试验台上放置一块50mm厚的钢板,其上铺一张毫米方格纸,上铺一张新的复写纸,以规定的700N荷载后试验轮静压复写纸,即可在方格纸上得出轮压面积,并由此求得接地压强。当压强不符合0.7MPa±0.5MPa,荷载应予适当调整。
3.2.2按本规程T0703用轮碾成型法制作车辙试验试块。在试验室或工地制备成型的车辙试件,其标准尺寸为300mm×300mm×50mm。也可从路面切割得到300mm×150mm×50mm的试件。
当直接在拌和厂取拌和好的沥青混合料样品制作试件检验生产配合比设计或混合料生产质量时,必须将混合料装入保温桶中,在温度下降至成型温度之前迅速送达试验室制试件,如果温度稍有不足,呆放在烘箱中稍事加热(时间不超过30min)后使用。也可直接在现场用手动碾或压路机碾压成型试件,但不得将混合料放冷却后二次加热重塑制作试件。重塑制作的试验结果仅供参考,不得用于评定配合比设计检验是否合格使用。
4
加载装置
使试验轮与试件的接触压强在60℃时为0.7MPa±0.05MPa,施加的总荷重为78kg左右,根据需要可以调整
5试模Leabharlann 钢板制成,由底板及侧板组成,试模内侧尺寸长为300mm,宽为300mm,厚为50mm(试验室制作),亦可固定150mm宽的现场切制试件
6
变形测量装置
自动检测车辙变形并记录曲线的装置,通常用LVDT、电测百分表或非接触位移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