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教学设计【精华】
§4-1-1 二氧化硫的性质与应用【教学理念】教师的作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发和鼓舞学生。
结合“较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在课堂上我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兴趣,学生就会主动去记忆他们所感兴趣的知识,最终达到教育的目的。
如果把知识比作“黄金”,那么良好的学习能力就是“点金术”,黄金固然可贵,但难以和点石成金的本领相媲美。
在课堂中我将积极引导学生培养自主探究的能力,实现“为了不教而教,让学生自己成长”的教学原则。
【教材分析】本次教学内容选自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四专题第一单元第一节。
在学习本节内容之前,已经学习了部分的非金属元素和金属元素的知识,这对本节内容的学习有一定的帮助。
同时本节内容的学习也为下一节《硫酸的制备和性质》的学习打下基础。
足以见得,本节内容在高中化学的学习起到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节课以实验探究为主线,以酸雨作为切入点,主要介绍了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继而通过性质来引出硫酸型酸雨的形成过程和酸雨的防治方法,这体现了“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这样一个教学理念。
【学情分析】本次我的合作对象是普通高中的高一学生,该阶段的学生正处于由直观思维、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逻辑思维转变,对一些比较直观、形象的化学实验感兴趣。
同时该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一些非金属和金属元素的知识,这对本节内容的学习有一定的帮助。
特别要指出的是学生对酸雨非常感兴趣,那么这可以作为切入点,更好地启发学生进入到本节内容的学习。
根据学生抽象思维的薄弱的特点,可以采用实验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能更好地理解本节内容。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 1.能说出二氧化硫的主要化学性质(漂白性、还原性)。
2.知道硫酸型酸雨的形成过程,并能书写出反应方程式。
3.能说出硫酸型酸雨的防治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动手做实验,学会合理、科学的运用观察的方法。
2.通过观察实验,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
第一节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教案华安一中李彩凤课时安排:一课时三维目标 1.了解二氧化硫对空气的污染,酸雨的形成原因,危害和防治方法,形成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
2.掌握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用途。
3.通过实验使学生产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4.通过实验和学习培养学生关心环境的情感。
教学重点 1. 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教学难点 1. 酸雨的形成原因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交流讨论法、对比法等教学媒体相关实验用品及多媒体教学过程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引入】:[投影]看一组酸雨危害图探究酸雨是如何形成的?为什么人们谈论酸雨时常常将其与二氧化硫联系在一起,二氧化硫从何来?这节课我们通过实验来探究它到底有什么性质﹑作用?[板书]一、二氧化硫的性质【实验探究】书本88页三个实验由我来演示,请同学们注意观察并分析总结二氧化硫有哪些性质?。
师生互动[板书]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1.二氧化硫是酸性氧化物易溶于水生成亚硫酸(与CO2化学性质对比分析)SO2+H2O H2SO3(弱酸易分解)SO2+ 2 NaOH ==Na2SO3+H2O (注意SO2的量)SO2+ CaO==CaSO32. 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漂白不彻底(与次氯酸,活性炭漂白原理比较)。
常用品红溶液检验SO2 的存在。
2.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可被氧化剂(如氧气﹑双氧水﹑溴水﹑高锰酸钾等)氧化。
催化剂加热作用下2SO2+O22SO3SO2+X2+2H2O=H2SO4+2HX(X=Cl ﹑Br ﹑I)【思考】SO2通入溴水﹑高锰酸钾溶液有何现象?与SO2通入品红溶液,溶液褪色原理一样吗?【补充讲述】:事实上二氧化硫也具有氧化性,为什么?4. 二氧化硫也具有氧化性.分析如下:硫元素有-2 ﹑0 ﹑+4 ﹑+6价由氧化还原反应原理启示:处于中间价态的元素既有还原性又有氧化性,故处于中间价态+4价硫也具有氧化性,二氧化硫也有氧化性,能被还原剂(如氢硫酸﹑氢碘酸等)还原。
二氧化硫的性质与作用教学设计
二氧化硫的性质与作用教学设计1000字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 掌握二氧化硫的制备方法和应用领域
3. 了解二氧化硫在大气、工业和生活中的作用
二、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
1. 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
物理状态:无色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具有一定的溶解性
密度:比空气密度大,较重
熔点和沸点:熔点为-75°C,沸点为-10°C
教学方法:通过教师讲解加实验演示的方式进行
2. 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化学性质:具有较强的还原性,易被氧化,能够与氢气、氧气、氯气等发生化学反应
制备方法:氧化铜、蒸馏水和硫酸的反应制备二氧化硫
教学方法:通过实验演示的方式进行,让学生亲身体验二氧化硫的制备过程
3. 二氧化硫的作用及应用
在大气中的作用:是引起雨酸的主要元凶之一,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危害
在工业中的应用:用作漂白剂、消毒剂、磺胺类化合物的原料等
在生活中的应用:用作防腐剂、保鲜剂等
教学方法:通过讲解的方式,结合案例分析,引领学生思考二氧化硫的作用和应用
三、教学程序
1. 介绍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 实验演示制备二氧化硫
3. 讲解二氧化硫的作用及应用
4. 结合案例分析,让学生思考二氧化硫的作用与应用
5. 让学生自主搜集、整理其他有关信息
四、教学评价
1. 能够熟练掌握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 能够熟练掌握二氧化硫的制备方法和应用领域
3. 能够了解二氧化硫在大气、工业和生活中的作用
4. 能够对二氧化硫作用与应用进行深入思考和分析,有一定的探究性思维
5. 能够自主搜集、整理其他有关信息,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教案(精品篇)
第1单元 课时1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教学设计漳州市芗城中学:邱美英一、教学目标1.了解SO 2物理性质和用途,掌握SO 2的主要化学性质。
了解SO 2对空气的污染,硫酸型酸雨形成的原因、危害和防治方法。
2.通过课后实地调查研究本地区雨水pH ,培养学生关心环境的情感和利用化学知识化害为利的科学思想。
3.通过认识酸雨的危害和防治原理,增强学生环境保护意识和健康意识,形成与自然友好相处,促进对可持续发展的正确认识,感受科学使用化学物质的意义。
培养学生辨证认识事物两面性的哲学观点。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硫酸型酸雨的形成过程、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酸性氧化物、还原性)。
三、设计思路本课设计先播放酸雨录像,唤起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产生研究酸雨成因、治理的兴趣,通过两个实验探究,模拟酸雨的形成过程,让学生在探究的氛围中学习SO 2的重要性质,以达到防治酸雨的目的。
最后学习SO 2的漂白性以及关于漂白性的应用,使学生认识到化学物质本没有好坏之分,关键在于如何恰当地应用。
四、教学过程[投影]重庆酸雨录像(ppt 2)(见资料)。
酸雨录像 唤起学生 的环境意识 实验探究,模拟酸雨的形成过程 学习SO 2 重要性质 探讨酸雨的防治 学以致用 辨证的看待SO 2的 其它作用(漂白性)[过渡]从录像中可以看出酸雨的危害十分严重,我国是个燃煤大国,由于煤中含有一定量的硫元素,燃烧时向空气中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硫,二氧化硫被雨水吸收后就形成了酸雨。
所以要了解酸雨的形成、治理,必需学习硫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我们先研究二氧化硫。
[板书]一、二氧化硫的性质[实验探究1](ppt 3)(教材88页实验1)用充有80mLSO2的针筒吸入10mL蒸馏水,用橡皮塞堵住针筒的前端,振荡,观察针筒内气体体积的变化,然后用pH试纸测定二氧化硫水溶液的pH。
(学生观察现象,讨论得出结论,教师板书)1.易溶于水。
(讲述其它物理性质:SO2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2.酸性氧化物:SO2+H2O H2SO3把SO2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这一点与二氧化碳相同,因此鉴别它们不能用澄清石灰水。
《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教学设计
《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理解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2.掌握二氧化硫与其他物质反应的基本过程和方程式;3.了解二氧化硫在生产和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教学内容:一、二氧化硫的性质1.二氧化硫的化学式、分子结构、物理性质;2.二氧化硫在常温常压下的存在形式;3.二氧化硫的密度、溶解性、溶解度等性质;4.二氧化硫的相对活性和氧化性。
二、二氧化硫的作用1.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和硫酸;2.与氧气反应生成三氧化硫;3.与金属反应生成相应的金属硫化物;4.与碱反应生成亚磺酸盐和亚硫酸盐;5.二氧化硫的氧化和还原作用;6.二氧化硫的脱氧能力。
三、二氧化硫的应用1.二氧化硫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2.二氧化硫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3.二氧化硫与其他物质反应的实际应用。
教学过程:一、导入(15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与二氧化硫相关的实际问题,并引发学生对二氧化硫性质和作用的思考。
2.学生回答问题,并讨论。
3.教师简要介绍今天的学习内容和目标。
二、二氧化硫的性质(30分钟)1.教师通过实验或示意图展示二氧化硫的分子结构和物理性质。
2.学生观察和记录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
3.学生根据观察结果,总结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
4.教师总结二氧化硫的性质,引导学生归纳。
三、二氧化硫的作用(30分钟)1.教师通过实验或示意图展示二氧化硫与水、氧气、金属、碱等物质的反应。
2.学生观察和记录二氧化硫与不同物质的反应过程。
3.学生根据观察结果,总结二氧化硫与不同物质的反应方程式。
4.教师总结二氧化硫的作用,引导学生归纳。
四、二氧化硫的应用(30分钟)1.教师给出二氧化硫在工业生产和环境保护中的实际应用案例,并与学生进行讨论。
2.学生根据案例,描述二氧化硫在工业生产和环境保护中的应用过程和效果。
3.教师解释二氧化硫应用的原理和机制。
五、总结与拓展(15分钟)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要点。
2.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反思并总结自己的学习成果和不足之处。
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教案苏教版
简要回顾上节课学习的氧气的性质和作用内容,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
提出问题,检查学生对氧气的性质和作用的掌握情况,为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新课学习打下基础。
(三)新课呈现(预计用时:25分钟)
知识讲解:
清晰、准确地讲解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结合实例帮助学生理解。
突出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重点,强调与氧气性质和作用的异同,通过对比、归纳等方法帮助学生加深记忆。
三、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1. 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 二氧化硫在自然界和工业生产中的作用。
难点:
1. 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及其与环境问题的关联。
2. 实验操作技能和观察能力的培养。
解决办法:
1. 通过实验和观察,引导学生亲身体验和探究二氧化硫的性质,加深对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理解。
2. 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让学生了解二氧化硫在自然界和工业生产中的作用,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教案 苏教版
课题:
科目:
班级:
课时:计划1课时
教师:
单位: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氧气的性质和作用,二氧化硫作为氧气的一种化合物,其性质和作用与氧气有相似之处,也有其特殊性。本节课将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二氧化硫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以及其在自然界和工业生产中的作用。同时,结合教材苏教版的相关章节,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二氧化硫的相关知识。
- 鼓励学生进行科学实验创新,设计实验探究二氧化硫的性质,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科学探究能力。
- 引导学生关注国际国内的环保新闻,了解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和责任感。
二氧化硫的性质与作用教学设计
二氧化硫的性质与作用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二氧化硫的性质与作用一、教学目标1.了解二氧化硫的性质和常见的化学反应。
2.掌握二氧化硫的制备方法和应用领域。
3.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准备1.实验器材:烧杯、试管、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稀硫酸溶液、二氧化硫气源、酸碱指示剂等。
2.实验药品:高锰酸钾、稀硫酸。
三、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向学生提问:大家平时在工业、农业或家庭中接触过哪些有刺激性味道的气体。
并让学生思考这些气体可能是什么物质。
2.实验观察(20分钟)实验1:制备二氧化硫气体(1)取少量高锰酸钾放入烧杯中。
(2)加入少量稀硫酸。
(3)用试管盖将烧杯口封严。
(4)观察试管中的气体。
问:试管中的气体是什么?颜色、气味如何?实验2:酸性高锰酸钾与二氧化硫气体反应(1)取一小块酸性高锰酸钾放入试管中。
(2)用烧杯中制备的二氧化硫气体通入试管。
(3)观察试管中的变化。
问:观察到了哪些现象?说明了什么?3.归纳总结(15分钟)请学生回答以下问题:(1)二氧化硫的化学式是什么?它是一种什么类型的化合物?(2)二氧化硫的性质有哪些?(3)二氧化硫与高锰酸钾发生了什么样的反应?这个反应属于什么类型的反应?(4)二氧化硫具有什么样的特殊性质,使得它有着许多广泛的应用?4.理论讲解(15分钟)通过对二氧化硫的制备和实验反应的观察,引导学生了解以下内容:(1)二氧化硫的化学式为SO2,是一种非金属气体。
(2)二氧化硫具有刺激性气味,可溶于水形成亚硫酸。
(3)高锰酸钾与二氧化硫气体反应生成硫酸和亚硫酸。
(4)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在化学反应中可起到还原剂的作用。
5.应用拓展(25分钟)通过讲解和讨论,介绍二氧化硫的主要应用领域:(1)工业:二氧化硫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用于制取硫酸、二硫化碳等化工产品。
(2)环保:二氧化硫是燃烧过程中产生的主要污染气体之一,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严重危害,因此需要进行净化处理。
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教学设计
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理解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2.掌握二氧化硫的制备和性质。
3.了解二氧化硫的重要作用和应用。
教学重点:1.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2.二氧化硫的制备方法和性质。
3.二氧化硫的作用和应用。
教学难点:1.二氧化硫的制备方法和性质。
2.对二氧化硫的作用和应用的理解。
教学准备:实验器材和试剂:1.高锰酸钾溶液;2.粉末硫;3.石蜡燃烧炉;4.反应瓶和玻璃棒;5.磁力搅拌器;6.pH试纸。
教学过程:一、引入:通过展示二氧化硫的图片,向学生介绍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
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教学主体:1.二氧化硫的性质和制备:a.引导学生回忆二氧化硫的分子式和结构式。
b.解释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如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等。
c.介绍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如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三氧化硫。
d.示范实验:用高锰酸钾溶液制备二氧化硫。
步骤1:取一定量的高锰酸钾溶液放入反应瓶中。
步骤2:加入粉末硫。
步骤3:用玻璃棒搅拌使反应进行。
步骤4:观察二氧化硫的生成情况。
e.解释实验中二氧化硫生成的原理。
2.二氧化硫的作用和应用:a.引导学生思考二氧化硫的重要作用,如用作防腐剂、漂白剂等。
b.介绍二氧化硫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c.解释二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的过程。
d.示范实验:二氧化硫与水的反应。
步骤1:取一定量的二氧化硫气体。
步骤2:通过试管中的水中。
步骤3:观察二氧化硫与水的反应。
e.引导学生从实验中总结二氧化硫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生成物。
三、巩固练习:通过练习题巩固学生对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的理解。
四、拓展延伸:介绍二氧化硫的其他应用领域,如制备硫磺、制备二氧化硫酸等。
五、课堂总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二氧化硫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教学评价:教师观察学生对二氧化硫制备和性质的理解程度,检查学生完成的练习题,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教案
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教案教案: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一、教学目标:1.了解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2.掌握二氧化硫的制备方法和用途。
二、教学重点:1.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2.二氧化硫的制备方法。
三、教学难点:1.二氧化硫的酸碱性质。
2.二氧化硫与其他物质的反应。
四、教学准备:1.实验室器材和试剂。
2.教学PPT。
五、教学过程:Step 1:引入新课1.通过展示一些与二氧化硫有关的实验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
2.提问:你们对二氧化硫有什么了解?Step 2:介绍二氧化硫的性质1.教师通过PPT介绍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包括颜色、气味、密度、熔点和沸点等。
2.激发学生的思考:二氧化硫是无色的吗?它有什么特殊的气味?Step 3:探究二氧化硫的制备方法1.介绍二氧化硫的制备方法,包括次亚硫酸钠与酸反应、金属硫化物与酸反应、金属与二氧化硫反应以及煤燃烧等方法。
2.进行实验展示:使用次亚硫酸钠与酸反应制备二氧化硫。
Step 4:解析二氧化硫的酸碱性质1.通过PPT介绍二氧化硫与水的反应,解析二氧化硫的酸性质和酸碱指示剂的使用。
2.进行实验展示:用二氧化硫溶液测定碱的浓度。
Step 5:探究二氧化硫的作用1.介绍二氧化硫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比如环境保护领域和工业生产领域等。
2.提问:你们能列举一些二氧化硫的应用场景吗?3.展示一些与二氧化硫相关的案例或实例,引发学生对二氧化硫的作用的思考。
Step 6:总结和拓展1.让学生总结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并展示出来。
2.提供一些拓展学习的资源,让学生深入研究二氧化硫的相关内容。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展示图片、实验演示和引发学生的思考,激发了学生对二氧化硫的兴趣,并帮助学生了解了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
通过实验展示,让学生亲眼见到了二氧化硫的制备方法和酸碱性质。
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增强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参与度和互动性,通过提问和讨论,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和探索。
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教案 教案
《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了解硫酸型酸雨的形成原因、危害及其防治的原理
2、使学生了解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3、使学生掌握二氧化硫的主要化学性质(漂白性、还原性)。
过程与方法:
1、使学生了解二氧化硫对空气的污染和防止污染;了解二氧化硫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及其危害和预防。
的性质;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团队协2、使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归纳出SO
2
作能力和思维的逻辑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起酸雨等环境污染的社会问题,树立强烈的环境保护意识1、使学生了解SO
2
和健康意识,热爱大自然,使其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的氧化性和还原性的教学培养学生辩证认识事物两面性的辩证唯物2、通过SO
2
主义哲学观点。
教学重点及确定依据: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确立该重点的依据:
只有掌握了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才能理解二氧化硫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以及不合理的使用带来的负面作用,才能理解为什么造成环境污染。
4、教学难点及确定依据:
二氧化硫在不同环境下表现出性质的多重性,设计实验探究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确立该难点的依据:
二氧化硫在不同环境下表现不同的性质,设计实验探究性质,高一学生的知识基础不多
以生活中熟悉的烟花,炮竹燃烧时放出的火药味引出二氧化硫观察一瓶二氧化氮气体:颜色、状态。
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教案设计
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理解二氧化硫的作用及与环境的关系。
3.掌握二氧化硫的制备方法和应用领域。
二、教学重点1.二氧化硫的性质特点。
2.二氧化硫的主要作用及与环境的关系。
三、教学难点1.掌握二氧化硫的制备方法。
2.了解二氧化硫在环境中的作用。
四、教学方法1.教师讲解与学生互动。
2.图片与实验案例分析。
五、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白板、黑板、教材和相关资料。
2.学生准备笔记本、笔等。
六、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新课(5分钟)1.教师用实验室制备的方式展示二氧化硫。
2.教师提出问题:你们知道二氧化硫是什么吗?它和环境有什么关系?Step 2 了解二氧化硫(15分钟)1. 教师通过教材或者ppt介绍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如颜色、气味、密度等。
2.教师通过实验或者图片展示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如可溶于水、与氧气反应等。
3.学生根据教师的介绍进行笔记和讨论。
Step 3 二氧化硫的作用与环境关系(25分钟)1.教师通过实验或者图片展示二氧化硫在环境中的作用,如与水蒸气反应形成雾霾、与氧气反应形成硫酸等。
2.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二氧化硫对环境有哪些影响?如何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3.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每组讨论完后进行小组展示。
4.教师总结讨论结果,进行要点串讲。
Step 4 二氧化硫的制备方法(20分钟)1. 教师通过教材或者ppt介绍二氧化硫的制备方法,如燃烧二硫化碳、与金属反应等。
2.学生根据教师的介绍进行笔记和讨论。
Step 5 二氧化硫的应用领域(20分钟)1. 教师通过教材或者ppt介绍二氧化硫的应用领域,如制造硫酸、杀菌消毒等。
2.学生根据教师的介绍进行笔记和讨论。
Step 6 拓展练习(15分钟)1.教师出示一些相关的小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2.教师指导学生进行答题和讨论,并讲解正确答案。
七、教学反思本教案设计通过实验、图片和讨论等多种形式展示了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
二氧化硫的性质与作用(教案)
二氧化硫的性质与作用【教学理念】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二氧化硫的性质与作用”。
根据“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通过视频理论,使用生活中常见的事例,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探究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
【教材分析】本节课选自苏教版化学必修1专题四“硫、氮和可持续发展”第一单元的第一节。
本节课内容“二氧化硫的性质与作用”被安排在《化学1》的最后一个专题,是在学生具备了非金属元素氟、氯、溴、碘、硅,金属元素钠、镁、铝、铁、铜,及其化合物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后继学习。
不仅形成了高中化学必修阶段,无机化合物玩完整的知识体系,也为后续章节“硫酸的制备”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因此它在教材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这样的教材安排,以人为本,循序渐进,很好的展现出苏教版螺旋式上升的特点。
【学情分析】教师只有认识到学生之间的客观差异,才能结合实际,有的放矢。
我要合作的对象是普通中学的高一学生,在经历一个多学期的学习之后,他们在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都有一定程度的提升。
系统学习前几单元的元素之后,学习起硫及其化合物也显得得心应手。
这时候,老师仍应把重点落在发现式学习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理解酸雨的形成原因、危害以及防治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师演示实验、学生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用化学原理和方法认识生产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并解决实际问题。
认识到化学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行成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以及酸雨的形成原因。
【教学难点】二氧化硫化学性质的实验探究。
【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法、多媒体讲授法、演示实验法【教学用具】视频、图片、PPT【课型】元素化合物知识课【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酸雨危害引入新课【图片引入】同学们,我们开始上课啊!今天啊,我们就来当一下化学家,大家来看一下《温州市空气质量报告》,大家来找一下造成空气污染的元凶是谁。
二氧化硫的性质与作用的教学设计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播放洛阳龙门石窟被腐蚀之前和腐蚀后的图片
学习者分析:本届课的学生是大一学生,他们思维能力比较活跃,好奇心比较强,同时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学习过有关二氧化碳、二氧化氮的一些知识,因此,依据之前的知识学习,学生可任意通过类比来学会关于二氧化硫的一些知识;其次,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实验观察能力和探究能力,同时能够根据实验现象总结归纳出实验结论;但是,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毕竟有限,对于新知识的学习可能不太全面。同时,对于实验的观察和分析也不能全面分析。 教学重点: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酸雨的形成以及危害以及酸雨的防治
1、通过实验探究和交流与讨论,体会化学学习的乐趣,同时培养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习惯。
2、通过学习酸雨的危害以及防治,树立环境保护意识。
三、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实验准备:针管、二氧化硫、蒸馏水、PH试纸、品红溶液、试管、试管夹、氯化钡溶液、过氧化氢溶液、盐酸溶液、胶头滴管、酒精灯
四、教学过程
教学难点: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二、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二氧化硫的性质
2、知道酸雨的形成过程
3、说出酸雨的危害以及酸雨的防治措施
过程与方法
1、通过类比的学习方法,培养知识迁移能力
2、通过实验的观察与探究,掌握实验的观察总结分析能力
3、通过交流与讨论。培养团结协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二氧化硫的性质与作用》的教学设计
一、前期分析
学习内容分析:本节课选自苏教版化学必修1专题4第一单元,本届课的主要内容有: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硫的危害,二氧化硫的防治。本节课安排在二氧化硅的学习之后,是由半导体到非金属的过渡,同时本节课后安排的是硫酸的性质和制备,因此本节课的学习为之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本节课在教材的编排顺序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化学《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教学设计
化学《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化学《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一、教学目标:1.了解二氧化硫的基本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2.掌握二氧化硫的制备方法和常见的应用;3.了解二氧化硫对环境和人体的影响。
二、教学内容及安排:1.引入(10分钟)通过观察工业现场的烟囱冒出的白色烟雾,引出二氧化硫的问题,引发学生对二氧化硫的思考。
2.整体概述(10分钟)讲解二氧化硫的化学式、分子结构和常见的物理性质,如无色气体,有刺激性气味,易溶于水,可溶于二氯甲烷等。
3.性质(30分钟)(1)物理性质讲解二氧化硫的密度、沸点、熔点等物理性质,并结合实验演示展示实验过程和结果。
(2)化学性质介绍二氧化硫与水、氧气和碱的反应,并结合实验演示进行实验验证。
4.制备方法(20分钟)讲解二氧化硫的制备方法,包括硫磺的燃烧、金属与酸的反应以及代表性的化合物的分解等,并进行相关实验演示展示。
5.应用(30分钟)(1)工业应用介绍二氧化硫在工业中的应用,如用于二硫化碳、硫酸和硫脲的制备等,通过案例讲解。
(2)环境影响讲解二氧化硫对环境的影响,如酸雨的形成等,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
(3)食品添加剂简要介绍二氧化硫作为食品添加剂的应用,如抑制食品变质、保持食品颜色等,并提醒学生注意食品中二氧化硫的使用安全性。
6.小结(10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总结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1.启发式教学法:通过引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实验演示:通过展示实验过程和结果,直观地展现二氧化硫的性质和反应。
3.案例分析:通过具体的工业应用和环境影响案例,增加学生的兴趣,理解二氧化硫的重要性。
4.互动讨论: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思考,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四、教学资源准备:1.实验室用品和化学试剂:制备二氧化硫的实验所需的硫磺、酸等。
2.实验器材:燃烧炉、实验室玻璃器皿等。
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教案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二氧化硫的基本概念及其产生途径。
2. 使学生掌握二氧化硫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3. 让学生了解二氧化硫在不同环境中的作用及对人类和生态系统的影响。
4. 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教学重点:二氧化硫的性质、作用及其环境影响。
教学难点:二氧化硫的化学反应及其生态效应。
教学准备:课件、教案、教材、实验器材等。
二、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1)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空气中有哪些气体吗?(2)总结:空气中的主要气体有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今天我们来学习另一种重要的气体——二氧化硫。
2. 基本概念(1)讲解二氧化硫的定义:二氧化硫(SO2)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体,主要由燃烧化石燃料、工业生产等过程产生。
(2)介绍二氧化硫的产生途径:化石燃料的燃烧、金属冶炼、化工生产等。
3. 物理性质(1)描述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易溶于水。
(2)实验演示:用酚酞溶液检测二氧化硫的水溶性。
4. 化学性质(1)讲解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酸性、氧化性、还原性。
(2)实验演示:二氧化硫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二氧化硫的氧化还原反应。
第二课时:5. 二氧化硫的作用(1)讲解二氧化硫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参与地球硫循环、影响气候变化。
(2)讲解二氧化硫在工业中的应用:硫酸生产、纸浆制造等。
6. 环境影响(1)讲解二氧化硫对大气环境的影响:形成酸雨、雾霾等。
(2)讲解二氧化硫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土壤酸化、水体污染等。
7.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1)讨论:如何减少二氧化硫排放,保护环境?(2)总结:推广清洁能源、优化工业生产过程、加强环保监管等。
8. 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二氧化硫的基本概念、性质、作用及其环境影响。
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并在实际生活中运用,为保护我们的家园贡献力量。
9. 作业布置(1)复习二氧化硫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二氧化硫的性质与作用教学设计
二氧化硫的性质与作用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二氧化硫的性质与作用第一步:引入和概述(5分钟)老师可以先向学生介绍二氧化硫,包括它的化学式SO2和常见的物理性质,如气体状态和可溶于水。
然后,教师可以简要介绍一些二氧化硫的主要应用和重要性,如用作工业原料和环境保护中的污染物。
第二步:二氧化硫的制备(15分钟)老师可以向学生介绍二氧化硫的几种常见制备方法,包括燃烧硫磺、加热硫和铜反应以及通过酸和金属反应产生氢气来还原二氧化硫。
教师可以通过图示或实验演示来说明这些制备方法,并讨论其中的化学反应。
第三步:二氧化硫的性质(20分钟)这一部分可以分为多个小节来介绍二氧化硫的性质:1.物理性质: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二氧化硫的颜色、气味和密度等物理性质,并与其他气体作比较。
2.化学性质:教师可以讨论二氧化硫与氧气、水、碱和酸等物质的反应。
例如,二氧化硫在高温下可以与氧气反应生成三氧化硫,其代表性反应方程式为2SO2+O2→2SO3、此外,二氧化硫可以溶于水,形成亚硫酸(H2SO3),它是一种中等强度酸。
3.氧化性: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二氧化硫作为一种强氧化剂的性质。
例如,二氧化硫可以将许多金属氧化成对应的金属氧化物。
第四步:二氧化硫的作用(30分钟)这一部分可以分为多个小节,讲解二氧化硫的多种作用:1.工业应用:教师可以介绍二氧化硫在工业上的重要应用,包括它作为消毒剂和漂白剂的用途。
此外,二氧化硫也可用于生产硫酸和其他硫化合物。
2.环境作用: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二氧化硫在环境中的作用,包括它作为空气污染物的影响。
教师可以讨论二氧化硫对大气的影响和酸雨的形成机制。
3.生物作用:教师可以介绍二氧化硫对生物的作用。
例如,二氧化硫可以对植物产生负面影响,如破坏叶片和阻碍光合作用。
第五步:实验演示(30分钟)为了加深学生对二氧化硫性质和作用的理解,老师可以选择一到两个相关的实验演示。
例如,可以演示二氧化硫与氧气的反应制备三氧化硫,或者演示二氧化硫与水的反应生成亚硫酸。
(完整版)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教案
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目标:使学生理解二氧化硫性质和作用,了解酸雨的形成,危害和防治办法.2、能力方法目标:⑴通过对酸雨的形成,危害和防治方法的讨论,掌握证明二氧化硫性质的实验方法;⑵通过实验、查阅、讨论、探究方法等学习过程,初步学会搜索、自学,学习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增强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3))具有较强的问题意识,能够发现和提出有探究价值的化学问题,敢于质疑,勤于思索,逐步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善于与人合作,具有团队精神.3、情感态度目标:⑴认识二氧化硫在生产中的应用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乐于探究物质变化的奥秘,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喜悦,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与和谐。
⑵通过防治酸雨和环境污染的学习和教育,增强环保意识、社会责任感、参与意识,形成牢固的“可持续发展”观。
⑶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养成务实求真、勇于创新、积极实践的科学态度,崇尚科学。
(4)有参与化学科技活动的热情,有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实践的意识,能够对与化学有关的社会和生活问题做出合理的判断。
【重点难点】二氧化硫还原性和漂白性的教学。
【实验准备】药品:SO2气体、氢氧化钠溶液、石蕊溶液、酚酞溶液、品红溶液、BaCl2溶液、碘酒、淀粉、3%的H2O2溶液、盐酸溶液,新、旧报纸各一张、火柴仪器:试管(带有气球)、锥形瓶、双孔橡皮塞、单孔橡皮塞。
SO2与碘水的反应:取一只小的锥形瓶,注入5-10ml水和两滴碘酒,得到茶色的碘溶液。
滴入一滴淀粉溶液后,溶液由茶色即变成深蓝色。
取2—3根火柴,火柴头靠在一排,划燃其中一根后迅速将它们插进锥形瓶内,等火柴燃尽后取出火柴,塞上瓶塞后震荡锥形瓶,锥形瓶内的溶液即变为无色。
【教学方法】:(1)、运用观察、实验探究、查阅资料等多种手段获取信息,并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2)、循序渐进,从简单到复杂,由经历部分探究到经历较完整的探究过程.(3)在充实“学习档案袋”的过程中,学会自我评价、自我反思。
《二氧化硫的性质作用》教学设计
《二氧化硫的性质作用》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一、教学目标:1.了解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2.掌握二氧化硫的制备方法;3.了解二氧化硫的实际应用和作用。
二、教学内容:1.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可燃性、还原性、与金属反应、与酸碱反应等;2.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溶于水;3.二氧化硫的制备方法:由硫矿石烧结、燃烧制得;4.二氧化硫的应用和作用:用作消毒剂、制酸剂、漂白剂等。
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和图片展示,引起学生对二氧化硫的兴趣,例如:“大家知道汽车尾气有什么危害吗?”,“为什么我们用漂白粉就能漂白衣物?”2.学习和讨论(25分钟):(1)介绍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并通过实例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例如:“二氧化硫为什么可燃?”,“二氧化硫与酸碱反应的结果是什么?”(2)讲解二氧化硫的制备方法,包括硫矿石的烧结和燃烧制得。
(3)引导学生探讨二氧化硫的应用和作用,例如消毒剂、制酸剂、漂白剂等。
3.实验操作(30分钟):(1)分组进行实验,每组2-3名学生,实验材料:硫矿石、试管、橡皮塞、酸。
(2)制备二氧化硫气体:取一小块硫矿石放入试管中,加入少许酸,用橡皮塞封口,观察试管内气体的变化。
(3)观察气体的颜色和气味,并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接近试管口,观察颜色变化。
(4)向试管内滴加少量碱溶液,观察试管内气体的变化。
4.实验分析(10分钟):学生回答以下问题:“实验中观察到的气体是什么?为什么二氧化硫可燃?碱溶液与二氧化硫气体的反应结果是什么?”5.知识总结(10分钟):在黑板上总结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并复习相关的实验方法和操作。
6.反思(5分钟):学生回答以下问题:“二氧化硫的制备方法有哪些?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有哪些?”,“二氧化硫的应用和作用是什么?”四、教学评价:根据学生的实验操作,讨论和知识总结,教师可以评价学生对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有没有掌握,对实验操作和实验结果有没有理解等方面进行评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教学设计方案
一、课程标准、教材以及学情分析:
1.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要求通过实验了解硫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认识其在生产中的应用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教材分析:
教材把该内容放在必修一最后一个章节,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一方面通过对前三章以及本章非金属硅、氯等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习,帮助学生在巩固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基础知识的同时,能够运用类比的学习方法,体会研究元素化合物知识的一般思维。
另一方面通过对硫元素化合价上的多变性,性质上的特殊漂白性的学习,让学生在已有的学科观念的基础上,对物质的元素观、转化观、分类观、以及化学的价值观等形成辩证的认识,也为后面硫酸、氮及其化合物的学习积累了感性认识的材料。
3.学情分析:
高一的学生已初步拥有了元素化合物的知识:如酸性氧化物,初步了解有关二氧化硫与酸雨危害的知识;有一定的化学理论知识,如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等。
这些知识为本课酸雨的形成与成分探究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而在能力方面,高一学生对化学实验兴趣浓厚,有强烈的好奇心和表现欲,初步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但在认识物质性质的多样性,对问题的分析、评价方面不够全面,在实验设计和规范操作方面也有待进一步训练。
因此,如何为学生创设适当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客观、全面的分析问题,运用实验探究解决问题,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掌握二氧化硫的主要性质和了解二氧化硫的作用。
2.在二氧化硫性质的探究过程中,学会通过观察、对比、分析、推理、归纳等获取新知识的方法,提高科学分析的能力,培养宏微结合、分类表征、实验探究、证据推理、创新意识等化学核心素养。
3.通过对二氧化硫在日常生活、生产的应用的利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讨论,激发学习兴趣,形成科学风险认知,树立正确的学科价值观与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重难点:
二氧化硫的主要化学性质、应用及污染防治。
四、教学思维导图:
五、教学过程:
两种银耳对比,右手的银耳吃起
来相对比较安全,左手不安全的
原因是用二氧化硫漂白的,所以
二氧化硫还有另一性质是漂白性
④学生分组实验:探究二氧化硫
的漂白性。
在试管口套一个小气球,然后加
热试管,观察现象。
引导学生分析二氧化硫的漂白原
理:二氧化硫与某些有色物质化
合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并与
氯水等漂白原理对比,同时让学
生清楚二氧化硫使品红褪色和高
锰酸钾褪色是不一样的。
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
板书设计:
一、认识二氧化硫
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易溶于水
二、探究二氧化硫
1、酸性氧化物
2、还原性
3、氧化性
4、漂白性
三、应用二氧化硫
六、教学设计反思:
本节课以“干红中SO2的作用”为背景,着力弘扬SO2的正面作用,弱化SO2形成酸雨等负面作用,积极体现化学之美,做到“以生为本”。
设计展开四个小组活动,综合利用二氧化硫的四个化学性质,并对比分析如何设计实验进行验证,从而形成一般的探究性实验的步骤:预测性质,,设计方案,实验探究,得出结论。
空气中SO2的来源和防治酸雨的办法等内容由于时间原因,在本节课的设计中没有呈现,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由课内延伸至课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