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关于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
关于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看法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已成为日前大力倡导的学科主题。
所谓课堂教学实效性:我认为就是在45分钟的课堂教学中,使学生尽可能多的掌握本节课的相关知识,从而真正落实课程标准中所确定的教学目标。
即向45分钟要效率。
而追求四十分钟的课堂质量也曾是每一位教师的教学目标。
说到怎样去提高实效性,我想有句话说得非常贴切:没有最好的,只有最适合的。
也就是说每位教师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和特长再结合所教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习惯等情况,逐渐摸索并制定出最适合自己和自己的学生的最有效方法。
而且要避免一成不变,要针对每堂课的内容灵活运用才是上策。
正如《学记》所说:教师要根据学生学习时感到的难易不同来看出学生的差距,然后做到根据不同的情况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启发诱导,而只有能够多方面地启发诱导才能当好教师。
在这里,我想介绍一下自己这方面的几点做法:一、教材内容的处理领会课标,认真备课。
上课之前,首先通读本课教材内容,了解教学内容要求的课标,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教学目标。
我认为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对教材进行整合,充分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给学生一个鲜活的课堂,有利于学生由“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
备课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备课组的智慧,集中集体优势、亮点,因材施教。
李坤校长曾说过:没有目标的教学是盲目的,是低效的。
此外,研究学生也很重要,可以做到有的放矢,省时高效。
在教材内容处理的过程中,还应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前沿信息,并加以筛选、整理、加工,变成学生所需要的和感兴趣的,这样你说什么,学生就听什么,要想使学生听你讲,就需要讲的精彩,需要平时的积累,锤炼自己的语言。
抓住学生的思维,这样学生就完全在你的控制范畴之内,即所谓的“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
二、教学策略的选择1、巧设疑,激发学生思维的兴趣。
人的思维活动是与一定的问题和任务相联系的。
思维从问题开始,又深入到问题之中,没有问题,没有任务,就不会产生积极性的思维活动。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效性
浅谈如何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效性新课程改革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教师更新了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学生成为了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课堂出现繁荣而热闹的景象,学生的语文水平和语文素养有了一定的提升。
不过,语文课堂教学仍然存有一些问题和弊端影响到教学的有效性。
我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存有的问题出发,提出了很多操作性强的策略。
本文主要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存有的问题、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效性的策略来阐述,目的是让大家明确以往的研究成果,为进一步深入的研究提供经验借鉴。
一、新课程改革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出现的问题及怪现象即使课改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可喜的收获,但是也出现了很多课堂教学的问题和怪现象,总的来说有以下问题:(一)语文课淡化了语文味《语文课程标准》以全新的理念提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局部。
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是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
”语文的人文性决定了语文课在实行语言文字训练的同时,又要实行人文教育,熏陶感染学生的精神世界。
而语文的工具性决定了语文课的教学过程是一个对学生字词句段篇及听说读写的训练过程,让学生更多地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使用语文的规律。
不过在现实的课堂教学中,有的老师把语文课上成了思想品德课;有的老师把语文课上成了历史课;有的老师上成了物理课等。
他们不重视字词句段篇的训练;不注重引导学生品词析句,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之间的脱节;基本功的训练单调乏味,练习题陈旧。
他们没有准确地把握好语文课的性质和内涵,偏离了语文课的方向,导致语文课走入一个误区。
(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形式化《语文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变了以往被动的、单向的教学方式。
虽然现今语文课堂教学,学生活动起来了,积极性和求知欲提升了,但是在合作和活动的背后隐藏着形式化倾向,学生内在的情感没有被真正调动起来。
教师动不动就让学生围绕某一个问题实行小组合作讨论学习,随意性太强。
提高语文课堂教学实效性的几点措施
提高语文课堂教学实效性的几点措施摘要语文课堂教学是对语言文字的认识、朗读、理解、体验和积累运用的过程。
语文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语文课堂教学,是培养语文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深刻反思,有效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课堂教学实效性教学质量我校地处城郊结合部,大部分学生是农民工子女。
这些孩子的显著特点是:学习习惯不好,基础差、“底子”薄,家长配合教育几乎等于零。
因此,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显得尤为重要。
一、认真、充分地备好课1,备学生。
在课堂教学中,要体验什么,探究什么,“新课程目标”中有具体的要求。
一是培养阅读能力,即“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
”二是培养认识能力,即“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
三是充实文化底蕴,即“汲取民族文化智慧”“汲取人类优秀文化和营养”。
四是培养崇高情感,即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五是形成优秀品质,既有“积极的人生观和正确的价值观”,又有“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科学的思想方法”。
根据我班同学基础差的特点,我要求课前预习主要掌握文中的生字,读准字音,理解新词,读通句子,了解课文内容,提出不懂的问题就可以了。
学生逐步养成了预习的习惯,课堂上节省了时间。
组织学生交流,引导学生各抒己见,点拨课文中的难点,设计精简习题检测,学生学习起来轻松自如,课堂效果良好。
在学习《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这篇课文时,课前预习要求同学们查出“着”的四个读音。
课堂上同学们踊跃发言,气氛异常活跃,大大激发了同学们学习多音字的兴趣与爱好。
一年下来,同学们识别多音字、运用基础知识的能力水平有了提高。
2.备教材。
学习语文的关键是阅读,而阅读教学的第一步是读文。
“读书百遍而义自见”。
注重阅读教学中的朗读指导,是每个语文教师应尽的职责。
要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教师的范读十分重要。
当然教师范读时,要让学生边听边想,边看边画,正确听出节奏,停顿和速度,轻重缓急,让学生进入意境。
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教学策略研究报告
《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教学策略研究》实施方案一、课题提出的背景新课程改革的目的是:通过新课程方案的实施,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注重培养对象知识结构的合理性,学生学习的选择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尤其是课堂教学是实施学校教育的基本途径。
课堂教学改革因此成为新课程改革中备受关注的主题。
但作为一所农村九年一贯学校,面对生源的参差不齐,教师的结构老化,公办学校的升学压力,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新型的师生关系没有充分体现,师生双方互相交流、互相沟通、互相启发、互相补充的课堂XX停留在表层。
不少学科教学方式单一、学生被动学习、个性受到压抑等顽疾均未能从根本上得到有效的医治,被动接受性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普遍存在。
面对如此的窘境,我们冷静思考,确定了“科研先导”的意识,提出了“以课题促进教学,让教学催生课题”的解决策略,因此,产生了课题“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在实践上,有助于有效落实国家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精神,深化课程改革实验,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提高教学质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通过提高课堂教学实践性教学策略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找到解决课堂教学上的诸多问题和环节存在的困惑的办法,可以寻求到或构筑起具有可操作的既符合时代要求,又带有学校特色的、XX与创新型的,有利于全面提升学生素质的课堂教学方案、办法或模式。
为如何通过课堂教学这一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提高学生的素质,提供可行性强、实践性强的参考和借鉴依据。
1、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教学策略研究,有效地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就是有效地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把学习变成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X扬、发展、提升的过程。
通过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教学策略研究与实践,为学生提供有效学习策略指导,发展多样化的学生学习方式,特别是要提倡自主,探索与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实现新课程标准三位一体目标。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一、课堂教学实效性指什么?通俗地说,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
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很多标准,最核心的一点是看学生是否愿意学、主动学以及怎么学、会不会学。
二、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途径1.准确的目标定位是有效教学的前提。
教学目标对整个教学过程有导向、激励、评价的功能,教学的效果很大程度取决于教学目标是否明确、具体、全面。
因此每课时、每单元都要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
这好比野外锻炼,老师只带着学生走,还要他们走快点,加油走,学生还是走不快的。
而你如果说:“同学们,还有500米就到我们可以休息的地方了”。
学生肯定一下子走快了。
一节课上我们如果开门见山地告诉学生这节课主要有三个问题要解决,学生就明白了这节课的学习任务,他们会重点关注这三个问题,教学也就会达到最佳的效果。
而没有目标的教学,教师讲什么学生听什么,就像闲庭漫步,没有目的,学生失去了独立思考能力,也就很难收到好的效果。
因此,课堂教学的实效性首先取决于课堂教学目标制定的有效性。
课堂教学目标制约着课堂教学的进程与发展,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
制定教学目标要体现三个维度:①与时俱进地选择好教学内容,扎扎实实地为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定好位,打好桩。
(知识与技能)②以满腔的热情、智慧的头脑、敏锐的触角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唤起学生的智慧,启迪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自觉不自觉地运用所学知识造性地解决问题。
(过程与方法)③小心翼翼地呵护孩子的学习热情,想尽办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全力以赴地保护好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学习的价值,不断地建立正确的价值观。
(情感、态度、价值观)2、精心设计教学内容是有效教学的保障。
传统课堂教学由于教师讲得过多、过细,挤掉了学生大量自主学习时间,课堂训练的时间得不到保证,本该课内解决的任务,只能做为作业留到课外做,这样既加重了学生学业负担,又收效低微。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学习心得体会(通用5篇)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学习心得体会《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学习心得体会(通用5篇)当在某些事情上我们有很深的体会时,马上将其记录下来,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总结以往思想、工作和学习。
那么问题来了,应该如何写心得体会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学习心得体会(通用5篇),欢迎大家分享。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学习心得体会1课堂教学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只有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才能学生的学习效果更好。
学习了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让我对课堂提高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有了新的认识,并使我受益匪浅。
现谈谈自己的初浅体会:“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教学目标是因果关系,而不是并列关系,要把握核心目标的生成法则,就要让学生自己学习。
建立自主学习的基本保障就要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从学生认知规律出发,激情导课把学生的注意力从分散状态集中到学习任务上,把学生的情感调动到充满自信、主动投入和积极参与的学习状态中,教师真诚回应学生的集体问候,然后可以用精炼紧扣文章中心激情的话语导课;可以用课题来导课;可以用目标导出激情;可以用语气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可以让学生的思维从课间回到课堂,正所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呈现的任务必须是可操作、可监控、可检测的,这就要求教师首先必须做到“两个研究到位”:一是研究教材到位——整体把握知识结构,科学划分内容层次,不能只停留在字面上,而是要研究到内容目标化的程度,要在教材上研究课标;二是研究学生到位——找准学生认知起点,理顺学生认知次序,要在教材下研究学生。
为此,我们要善于创设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情境,把教学内容融入适合学生特点的情境中,让学生在情境中主动学习。
教学就是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采用小组合作,多媒体,读中悟,扶放导节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交流合作,可以激活学生思维的探索性和挑战性,还可以让学生主动学习热爱学习。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2013-01治教之法什么是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其实,课堂教学有效与否要看学生是否在上课后得到发展,一堂课后“三维”教学目标是否得到落实。
要想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我们应紧紧抓住课堂教学这一中心环节,但又不可忽视课堂外的其他附加因素。
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是一个永恒的科研课题,在不断的探索实践中,总结出以下几条途径,望一同商榷。
一、教师应不断充实自我,提高文化素养近年来,教师通过各种形式参与不同层次的学习,小学教师录取的学历标准也提到本科以上,教师队伍的学历整体有了很大提高。
我们学校教师都是专科以上学历,百分之九十的老师都是本科以上的学历,但学历高不一定代表文化素养高。
文化素养可以说是科学素养、人文素养和审美素养的总和。
要成为一个具有文化素养的老师,就要多读书、多学习、多充电,成为学者型的教师。
我们注重内强素质,每年开展教师基本功大赛、教师现场作文竞赛,平时鼓励教师勤勉练字。
我们学校就建有学校博客,并鼓励老师们建立自己的新浪博客空间,在博客上,大家把平常看书的心得,教学的感悟等文章挂上,供老师们互相交流学习。
我们也鼓励老师们多看书、看报、看教学类的书籍,上网查阅最新课程动态等,完善自己的教学手段,让课堂生动活泼,在课堂上挥洒自如,让学生学有所获,这也是成就高效课堂的基础。
二、教师应不断自我反思,提高专业素养1.认真参加各级各类的培训,学习最新《课程标准》,学习新的课程理念平常多钻研教学参考用书,了解本学期所教授知识的特点及本册书的前后连贯性,明确基本理念和教学要求,掌握三维目标的具体内容,备好学情及根据教材知识的重难点制订教学方法和学习指导方法,让课堂真正有实效。
2.根据本班实际情况制订教学设计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也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和实施者。
研读新教材并根据班上的具体情况设计制订适合的教学设计,这样可以提高课堂的效率。
备课是教学工作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教师一是要吃透教材,在备课过程中要认真学习课程标准,通读教材;二是要了解学生,这一点至关重要。
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性
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性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必须改变教育教学的观念、理念,把教育工作提升到培养学生的素质上来。
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方法有如下几点:一、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和学习态度在教学过程中,要多与学生交流和沟通,让他们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多讲讲名人的事例,以此鼓励他们激励他们,让他们从而树立远大宏伟的学习目标和认真踏实的学习态度,只有这样做才能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且持之以恒,为实现心中的希望而不懈努力地学习。
对于那些顽皮好动的学生和基础较差的学生课后更要和他们多做思想工作,慢慢引导转化他们的思想,增强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认真对待学习,平常利用优生带动他们学习,也要求全班同学团结他们,帮助他们一起进步。
二、创设学生熟悉的学习情境在教学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创设学生比较熟悉的教学情境,这样有助于学生理解教材,掌握教学内容。
例如在教本中经常讲到碾米机,榨油机等机器,对学生来说,都是很模糊的物件。
这就要求教师课前一定要认真备课并做好教具准备,让学生能直观学习比较有效。
例如教学“克”和“千克”时,可以准备一些物品有1克,有1千克的,让学生动手掂量1克和1千克的物品,看看哪些物品分别用“克”、“千克”作单位。
教学“长度单位”时,也可以让学生到操场上跑跑、测测、量量,让学生感受50米、100米、500米的距离。
这些数据、单位都来自于生活实际,学生就很容易理解、接受。
从中领悟到数学就在身边,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也能解身边的数学问题,从中感到无比的自豪。
三、教会学生一些学习的方法1、课前预习。
教师采取一定的方法,让学生养成预习的好习惯,比如课前写好预习提纲给学生,让学生按照提纲先去预习下一节课要学习的内容,能让学生在上课前就对要学习的内容有大致的了解。
2、怎样听课。
听课是教学中的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学生课堂上学习的效果如何,体现在学生听课的质量。
首先,要让学生明白听课必须眼到、耳到、心到、脑到、手到。
提高课堂实效性的简单方法
提高课堂实效性的简单方法课堂教学是目前中小学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从一定意义上说,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实质上就是要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益。
一节课的好坏,学生的注意力是关键。
注意力越集中,教学效果就越好。
因此,如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是每一位教师都应认真研究和探讨的课题。
影响学生注意力的原因有很多,如学生心理方面、身体方面的因素,以及环境、条件的影响等。
有的教师只一味抱怨学生上课纪律性不好、不注意听讲、不动脑筋,其实,这是极其片面的。
我们一方面要承认并面对学生尤其是小学生自控力差的现实,另一方面要想出更多办法来吸引学生,增强课堂效率,提高课堂实效性。
一、课前激趣法。
从一个人接受信息的情况来看,有关专家测定显示:视觉的接受率为听觉的7倍多,对画面的接受能力是对有声语言接受能力的10倍多。
由此可见,语文教师应要尽可能打破“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张嘴巴”讲到底的落后状况,多利用现代化教学辅助设备,高效利用电脑、贴板、插图、投影仪、多媒体设备等,这样既可节约板书,有关内容简介等课堂教学时间,又可让学生在单位时间内接受更多的信息,激发学生立体思维。
其中教材上图文并茂的插图常是教师教学疏忽的一个地方,需要教师多加揣摩,充分利用插图与课本内容的密切联系,挖掘插图所潜藏的信息。
可见重视教具及课本插图的作用,也是提高课堂实效性的有效手段。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经常会利用课前谈话这种形式引入新课,课前谈话的多种形式非常重要,教师可以根据本课的授课内容,讲个小故事,猜个小谜语,提个小问题,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很快就会吸引到本课的教学内容中来。
课前复习也是课堂教学常用形式,如果从巩固生字或读课文开始一堂课,可以用很简单的比赛形式,如:男女生比赛,小组比赛,个人比赛,教师一定要在比赛结束时,做出评价和鼓励,激发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二、课中促学法。
深入钻研教材,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实效性的基础。
提高语文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措施
提高语文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措施
1、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要求教师在课堂上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把课堂教学变成一种有趣的活动,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2、增加课堂活动,增加学生的参与度。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开展一些有趣的活动,让学生参与,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3、增加课堂练习,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安排一些练习,让学生在练习中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4、增加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安排一些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5、增加课堂游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安排一些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浅谈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浅谈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各种技能的形成、能力的培养、学习习惯的养成、情感的熏陶、品德的修养和审美情趣的培养都与课堂教学密不可分,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越来越紧迫地呈现在我们面前。
就我个人认为教师的教是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决定因素。
我认为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一、多角度对话,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教师对于所执教的教材都有着“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指导思想,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对每篇待授课文,就要抓住其重点,并结合学生自身特点,准确、深入地解读文本,从而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
1、与编者对话揣摩编者的意图文本解读应该做到多角度、多层面和多元化。
教师只有在教学前认真揣摩编者对本册教材、单元、课文的编排用意。
2、与作者对话体会作者的情感“与作者对话”是教师阅读文本的过程,教师以文本为媒介,与潜在地存在于文中的作者见面,发生心灵碰撞和灵魂融合。
例如:巴金的《海上日出》,我们只有真正走进巴金的世界了解文章是1927年初巴金乘船由上海赴法国巴黎留学期间的一些见闻后,才能体会巴金在青年时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同情被压迫者、厌恶食人者的革命思想以及热爱大自然和追求光明的思想感情,才能掌握文本的意义及实质性的重点内容。
在感受壮丽的日出景象的同时使自己的思想与作者产生共鸣:海上日出不是很伟大的奇观么?只有当教师深入文本,与作者对话体会作者的情感,才能给文本的价值取向准确定位,从而进行有效教学。
3、认与学对话体会学生的感受“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这就要求教师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从学生的角度解读文本,学生可以学什么、不学什么,学习中的困惑是什么,哪些可能是学生学习的疑点、难点、兴奋点。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要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减轻学生负担的一个根本措施。
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课堂教学依旧是一切教育措施、教育理念的落脚点和归宿点。
因此,课堂效率的高低,将从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教育教学质量的好坏。
一、影响课堂教学实效性的主要原因1.教学的目标不明确,各环节的处理目的性不强目的是你要达到的地方,是终点,目标则是这中间的一个一个的站点。
教学目标就是这节课你要让学生学到什么。
2.重视结果忽视教学的过程教学各环节的处理缺少有效的方法,尤其是难点的处理缺少层次,缺少让学生必要的思考、探究、感悟,老师讲得多,学生主体参与不够,影响了学生知识的构建和能力的提高。
老师考虑的是教学任务的完成,并没有关注学生是否理解、掌握了,尤其是对那些不爱发言的同学更少关注,不提问,不了解他们的想法,原本生动的课堂只是少数学生与老师的对话,显得冷清。
3.课堂教学中无效活动占据了课堂太多的时间如教师为创设一个情境占据课堂许多时间,而情境本身又没能给学生有价值的思考或起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
再如,小组合作学习什么情况下使用,怎样调动不爱发表意见学生的积极性等,不能简单的问题学生也合作,看似轰轰烈烈,实则无效。
问题的设计要有一定的思维力度。
4.课堂教学组织不佳教师没能做到活而不乱,活而有序,教学缺乏有效的组织;教师的教学智慧不够,对课堂生成性资源把握不住,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
二、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策略1.教学观念的改变是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前提面对社会的快速发展,学校课程应全面关注人的发展,课程应具有多重教育价值,要培养具有可持续发展意识、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学生,必须在保持我们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传统优势的前提下,建立新的“以人的发展为核心”的学校课程与教学体系。
评价课堂效益高低不应该看老师讲了多少,而应该看学生接受了多少,感悟、体验了多少。
课堂上教师为了传授新知识,赶进度,剥夺了学生动手、动脑、自由想象的时间,生怕少讲或漏讲一个知识点或是一道重要的问题。
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新课改,让课堂充满了激情和活力;新课改,让语文教学更精彩。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为此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既要师生互动起来,又要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怎样提高小学语文课堂的实效性,这里笔者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1 激发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兴趣对一个人掌握某种知识技能起着重要作用。
由于社会的飞速发展,信息手段的丰富,学生对许多教学内容已经知晓,甚至司空见惯,再加上课前的预习,往往使学生在深入学习时,对课文内容失去兴趣,影响教学效果。
因此,我们要针对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愉快地进入到学习中来。
例如,在教学《太阳》的第二课时,我考虑到学生通过预习对课文内容已经有所掌握,如果平铺直叙地进行下去,学生的学习兴趣难以产生,因此,我就从激发兴趣开始。
上课了,我不急于让学生分析太阳有什么特点,而是先讲了一段亲身经历的事,即我小时候,从老师那儿得知美国宇航员登上月球,于是,我就立志长大要登上太阳。
话刚说到这,全班哄然大笑,我问:“你们为什么笑?”学生纷纷举手,结合课文中的词句给我讲了太阳离地球很远、很大和很热的特点,告诉我:“您的理想是实现不了的!”就这样,在笑声中,学生读懂了课文,学习了运用数字和举例子说明问题的方法。
2 注重精讲和精练,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课堂是教学活动的主阵地,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核心在课堂。
教师是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决定因素。
如何在有限的40分钟内用最少的时间、最小的精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呢,下面我对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注重精讲和精练。
精讲表现在:①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从课堂开始,我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学习资源,创设情景导入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②给予学生充分自读、自悟的机会。
教师在其中只要给予及时的指导,充分放手让学生围绕重点问题去探索。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论文
浅谈如何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从而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这是大家一直在探索的问题。
我也在工作中不断的思考,逐步的摸索,反思自己教学工作中的得与失。
就如何提高课堂的实效性,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一、加强学习,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作为一名一线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深感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重要性与迫切,但在探索与研究的过程中,却常常为知识的捉襟见肘而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缺乏专业引领使许多一线教师陷入课改的困惑中,甚至走入了误区。
因此,教师要想使课堂教学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首先必须加强学习,努力提高与充实自己,更新观念,以适应帮助学生成长的需要,从而以爱心去创造,以激情去体验,使自己平凡的人生在教学工作中体现出应有的价值。
任何教育改革方案的贯彻实施最终都必须落实到具体的教育活动中。
由于教师在实际教育活动中所发挥的支配作用,教师的素质因而成为决定改革成败的一个重要因素。
教师的思想观念、对改革的理解和所持的态度、能力素质、创新精神等决定了教师在推行改革方案时,其行为具有一定的主观能动性和选择性,这使得教育改革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教师的能力素质。
教师知识根源于教师实践理性,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基础。
教师强大的生产力和生命力必然来自于专业的成长,执着追求专业成长的学者型教师必定是教师未来和未来教师的准确定位。
教师只有广泛涉猎学科专业知识、教育理论、学术前沿热点、时政要闻等,才能高屋建瓴,具备敏锐的洞察力从而提炼教材,联系生活,生成教师自己的课程。
课改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对于教师而言,既是一个机遇,同时,又是一个挑战。
可以说,教师的发展水平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教育改革的成败,因为没有教师的发展,根本就谈不上学生的进步。
二、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是搞好教学的基础与关键,《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基础之上”。
加强教学工作管理,提高课堂有效性
加强教学工作管理,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促进教学质量提高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
教学质量是在教学过程中产生,并受教学过程中诸要素制约。
为此,学校在加强教学管理中要注重过程管理,优化教学要素,以提高教学质量。
一、注重过程管理。
备课、上课、作业、辅导、复习、考查等若干个教学环节,环环相扣组成教学单元;若干教学单元首尾相接组成一定的教学周期;若干教学周期循环往复,螺旋上升,构成完整的教学过程。
教学质量就是在一个个教学环节、教学单元、教学周期,以至整个教学过程中一项项形成、一点点积累、一步步提高的。
忽视了哪个阶段,哪个步骤,都会影响整个流程的进展,影响整体质量的提高。
只有整个教学过程中各环节都能按标准、上规格,终端质量才能得到保证。
(一)明确目标,全程管理。
学校明确提出目标——教师在培优补差上加大力度,不放弃任何一位学生,每班学生合格率力争,优秀率不断提高。
具体要求是:高一年级人人过关,段段过关,避免分化。
高二年级要解决好两极分化过大问题,认真做好培优补差工作。
高三年级侧重抓好中优生,培优拔尖,发挥龙头作用,不放弃差生,保证大面积本科上线。
(二)规范操作,全程控制。
组织学习检查,规范日常教学工作。
学校期初教务处、年级要组织教师学习“教师课堂教学常规”、“备课组长岗位职责”等教学规范,让每一位教师明确日常教学工作要求;学期中途由各学科组组织教师互查常规执行情况,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实行推门课制度,了解教师教学常规执行情况。
加强学科组建设,落实课堂教学研究。
各学科组每周进行教学研究活动,紧扣《新课标》要求,在传承和扬弃中重构“双基”。
通过一系列课题(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就是研究课题)等科研工作,在传授知识中提高能力,在培养能力中寻求知识,使教师和学生得到同步发展。
加强集体备课,实现优质资源共享。
认真备课,充分做好课前准备工作是上好课的前提。
平时工作中加强集体备课,围绕某个教学内容,确定集体备课主讲人,谈对教材的理解把握、教学设计,通过集体讨论进一步优化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方法,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作好充分准备。
教师如何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教师如何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教育领域中,教师肩负着培养学生知识、技能和价值观的重要使命。
为了更好地履行这一职责,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是至关重要的。
所谓针对性,是指教学能够精准地满足学生的个体需求和特点;实效性则侧重于教学能够切实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那么,教师究竟应该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呢?首先,深入了解学生是提高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基础。
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有着不同的学习风格、知识基础、兴趣爱好和学习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观察、与学生交流、作业分析等方式,全面了解学生的情况。
比如,有些学生善于通过听觉来获取信息,而有些则更倾向于视觉或动手操作。
了解到这些差异后,教师在教学中就可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讲解、示范、小组讨论、实践活动等,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同时,教师还需要关注学生的知识基础。
对于基础知识薄弱的学生,要提供更多的复习和巩固机会;对于已经掌握了基础知识的学生,则可以适当拓展和加深教学内容。
此外,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也能为教学增添色彩。
将教学内容与学生感兴趣的事物相结合,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其次,精心设计教学内容是关键。
教学内容不仅要符合课程标准和教材要求,更要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和社会实际。
教师可以将抽象的知识与具体的生活情境相结合,让学生感受到知识的实用性和趣味性。
例如,在数学教学中,讲解百分数的概念时,可以引入商场打折、银行利率等实际例子;在语文教学中,分析文学作品时,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作品与当代社会的联系。
在设计教学内容时,还要注重难易程度的把握。
过于简单的内容无法激发学生的思维,过于复杂的内容则容易让学生产生挫败感。
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的梯度,由易到难,逐步引导学生深入学习。
同时,要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连贯性,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建立起完整的知识框架。
再者,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能够显著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出示教材上 相关曲线 图,提问。
学生思考 并回答问 题。
训练解读 曲线图的 能力,并 复习巩知 识要点。
还有哪些特点适于 消化? 设问:3.食物经过 消化,在小肠内都 变成了什么物质?
设问:消化的最终 结果是让食物变成 了可以被人体吸收 的物质,吸收的主 要场所又是什么部 位呢?什么样的结 构适于吸收?
衔接语:除了小 肠,胃、大肠也具 有一定的吸收功 能,不过,它们的 吸收能力是有差异 的。
衔接语:消化道中 不同部位吸收功能 的差异可利用曲线 图直观的进行展 示。
询问:学习了有关 消化和吸收的知识 后,同学们对此还 有什么问题?
1. 教师解 答学生 的问 题。
2. 布置作 业。
教师要求学 生回家后, 根据所学知 识,思考并 总结自己及 家人在饮食 卫生及消化 系统卫生保 健方面做得 好的地方和 须改进的地 方,并将进 行交流和讨 论。
生物学科答疑资料(第二次)
一、教师提问:如何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是实效性? (一)认真备课:
学习课标,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制定计划,编制教案(教学设 计)。 (二)认真上课,让每一节课都精彩,让每一位学生在自己原有的基 础上有所收获和进步。
教师要不断提高教学语言、课堂设问、教学组织与实施、导 入、结束等八种技能的水平。 教师提问:如何提高课堂教教学的技能? 教学技能的核心是课堂教教学技能
多种教学形式解决教学难点的突破;
3.在此基础上,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中的衔接点,使教学环节、知
识结构和三维目标的实现能成为一体。
下面以一位教师讲授的研究课:“人民教育出版社《生物学》七年
级下中第二章、第二节消化和吸收的第2课时”为例 ,进行具体说明 。
消化和吸收这一节内容在课时安排上为两课时,在第1课时中完成
教师评点学 生模型,并 出示自己制 作的小肠模 型,通过比 较说明小肠 的形态和弯 曲盘旋的存 在方式所占 空间最小, 反推同样大 小空间内, 表面积最大 的应是小 肠。
学生展示 自己制作 的模型, 并表述自 己的观 点。(通 常每班主 要有三种 观点: 胃,小 肠,大 肠。)
1. 鼓励 学生 敢于 表达 自己 的思 想, 并通 过讨 论和 分析 得出 结 论。
消化系统中 消化道和消 化腺的组 成;唾液的 作用。
提问并板 书。
回答问 题。
复习巩固 并引出本 节课内 容。
设问:消化腺分泌 的消化液是否都如 唾液那样,能使大 分子分解成小分 子?
1.胆汁对脂 1.在实物投 学生观 1.直观展
肪的乳化作 影仪上演示 察、倾听 示胆汁对
用。
实验。
并思考问 脂肪的作
1. 学生 将所学知 提 识与生活 问。 实际相结
2. 学生 合。 记录 作 业。
在上述教学过程中,首先确立的是这一节课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的目标重点:使学生认同生物学中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而实现这
一目标的知识载体,应是具体器官的结构与功能的对应关系的分析,笔
者选择的是小肠,因而小肠的结构与功能的对应关系就被确立为本节课
的知识重点。围绕这一重点,略讲其它消化器官的结构和功能,但增添
了与重点相关的知识和活动,比如小肠内表面积大小的数据展示,制作
消化器官纸模型并进行比较、计算不同消化器官中消化液的含量等。通
过对小肠结构与功能关系的详细透彻的分析理解,使学生对器官的形态
结构与功能的适应关系有了充分认识,引导学生运用这一观点去分析和
从上述案例可以看出,非常重视教学衔接点的设计,每完成一项教学 内容或教学环节,都要设计相关的引言、设问或活动,将两个知识点或 教学环节联系在一起。设计教学衔接点就是在引导学生用联系的观点看 待课堂及教材上呈现的每个知识点,有意识的将一个个知识点构建成一 个整体。比如在上述案例中,完成了有关小肠的结构适于消化功能的教 学内容后,教师通过设问:“食物经过消化,在小肠内都变成了什么物 质?”,围绕此问,教师在下面的教学中,将食物在消化道中的变化进 行了总结性的讲授,借此将食物与营养物质的区别、不可吸收的大分子 物质与可吸收的小分子物质的区别、消化的概念,以及消化系统中各器 官功能间的联系等知识要点都整合在一起,使得所学知识能搭建出一个 越来越完整的知识框架,同时进一步认识到消化是一个连续变化的过 程。此外,设问是教师设计衔接点的常用方式,因为这种方式是对学生 思维的一种提示,一方面能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对下一步的教学内容产 生继续探知的愿望,同时也使课堂教学每一环节既有独立性又能引发下 一教学环节,具有控制课堂节奏的效用。总之,衔接点设计得好,不仅 能使知识点间的联系和延伸自然流畅,还能将知识、能力以及情感态度
1.实践性原则 生物学科是一门实验学科,要尽可能多的创造条件给学生提供实践 机会。比如“观察细胞的结构”,要充分使用显微镜。因为显微镜是生 物学研究中最常用、最基本的观察工具,初步学会独立使用显微镜是初 中阶段十分重要的生物技能之一,学习认识、使用显微镜对学生在后面 进一步从微观认识动植物,乃至学习生物学知识的基础,有重要意义。 作为本册教材中第一个技能性的操作实验,该课内容寓理论与实际 于一体,是非常基础和重要的一节内容。但由于显微镜较昂贵,学生之
2.唾液、胃 2.多媒体演 题。
用,强调
提出问题:消化道 内具有消化液的器 官不止一个,你认 为哪个器官是消化
液与胆汁的 不同作用, 说明口腔、 胃、肠道都 具有一定的 消化功能。
示:胆汁、 胰液通向十 二指肠。 3.多媒体演 示:口腔、 胃、肠道都 具有一定的 消化功能。
胆汁不含 消化酶 (可不提 乳化一 词)。 2.并引出 模型制作 的目的。
的相关内容有:消化系统组成的概述(器官的名称、形态和位置);通
过探究实验“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引入消化和消化酶的概念。在此基
础上,第2课时依教材需完成的内容应有:消化系统各器官的功能;营
养物质的吸收;技能训练:解读曲线图。
教师设计的此节课主要教学过程如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 设计意图 动
教学衔接
2.引导学 生学会利 用模型分 析问题。
小肠作为消 化的主要场 所,其结构 与功能的对 应关系。
教师用多媒 体展示:1. 小肠的结构 特点(图 片),表面积 大小的具体
学生倾 听、思 考、计算 并回答教 师的问 题。
通过纸模 型与真实 器官特点 进行比 较,以及 大量数据
的主要场所?用老 师发给的纸张模拟 这个器官的形态做 一个(简易)模 型,制作时可裁 剪、折叠,但整张 纸都要利用上,不 能有废弃的碎纸 片。 要求学生制作同时 要思考,自己认为 这个器官是消化的 最主要场所的理 由。
设问:通过模型, 我们推理得出小肠 的表面积应是最大 的,那么人的小肠 内表面到底有多大 面积?
设问:1.为什么表 面积大,适于消 化?(可提示肠腺 的分布位置。) 设问:2.除表面积 大这一特点,小肠
数据。 2.出示教材 练习题,计 算比较哪一 部分消化道 中的消化液 最多?
的呈现, 使学生认 同小肠结 构与功能 的统一 性。
制作自己选 定的消化器 官模型。
教师简述制 作模型的要 求并巡视学 生制作过 程。
学生两人 一组共同 完成模型 的制作。
培养学生 的合作能 力,及自 己设计和 制作模型 的能力。
展示模拟不 同器官的模 型。通过相 同面积的纸 张做出不同 器官所占体 积大小的不 同,反推出 相同体积 内,表面积 的大小关 系。
理解其它器官与功能的关系。这样处理的结果是,使教学点少而精,但
能透而深,并通过厚度的增加,使学生掌握相应的学习或思维方式,而
用于拓展自身的学习能力。特别要注意的是,这里所指的重点,不仅仅
指知识,还包括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中学生一天的学习是非常辛苦的,因而很难保证每个学生每节课上
始终都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的状态,所以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体现之
5.板书技能: 词语式、提纲式、结构式、图表式。 要求:有计划、设计简洁、具有科学性、示范性、启发性和艺术性。 6.演示技能: 传统媒体包括实物、标本、模型和实验。 现代媒体包括电光类、电声类和影视类。 7.组织技能: 教学环节组织、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时间分割、师生交往组织。 8.应变技能
以静制动、重点提示、个别提醒、借题发挥、巧妙暗示、实话实说。
与价值观三维目标进行有机的结合,以此充分体现新课程的教学理念。 以上教学策略一方面是在强调学会抓“点”,采用化繁为简的方式,引
导教师备课和组织教学,以此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另一方面又可看 出,确立“三点”实际上对教师教学能力乃至自身多方面素养的整体体 现。比如,教学重点的确立是否能兼顾知识、能力和态度价值观三维目 标的落实,就能直接反映出教师对教材和课程标准的理解程度;而找准 难点,不仅需要教师备课时备教材,还要备学生,也反映出教师教学经 验的积累程度。对教学衔接点的设计,则能反映出教师自身对整体知识 框架和对学生认知能力的认识,也是教师的创造能力和教学特色的综合 体现。因而,抓点带面,提高实效,不仅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具体 方式,也是促使教师提高自身教学能力的一个努力方向。 二、教师提问:教师教学技能怎样尽快得到提升? (一)观察优秀教师课堂教学:听优秀教师、一线教学经验丰富教师的 课。 (二)分析成功教师教案设计: (三)观看优秀课堂教学实录; (四)小组互相听课评课说课; (五)教学录象自我反思。 三、教师提问:教学设计的原则是什么? 教学设计要注意的几个原则(本文所举例子均是人教版教材中的)
1.导入技能: 直接导入、复习导入、直观导入、经验导入、故事导入、悬念导入。
2.结束技能: 简单回顾、提示要点、巩固应用、练习检测、比较异同、拓展延伸。
3.语言技能: 语言吐字要清晰、音量语速要适宜、语调节奏要变化、语汇知识要丰 富。
4.提问技能: 精心设计、难易适度、循循善诱、正确评价、面向全体、因材施教。
一,应是课堂教学有一定的节奏感,而难点的突破应是一节课中节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