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碳化合物与五碳化合物之_变_观2011年高考理综新课标全国卷第29题有感
高考化学复习近三年全国课标Ⅱ卷化学试题解析、分类与综评.docx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唐玲出品近三年全国课标Ⅱ卷化学试题解析、分类与综评皖智教育胡征善一、综评三年的全国课标Ⅱ卷化学试题以能力立意为主导,在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基础上,全面检测考生的化学科学素养,注重对考生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化学实验和探究能力的考查,有利于高校选拔人才、有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
试卷结构、题型、长度设计合理,难度适宜,有较好的信度、效度和区分度。
试题呈现方式多样,情境新颖,设问灵活,参考答案规范简洁,赋分合理,可操作性强。
试卷结构包括7道选择题(42分)、三道必考题(43分)和三道选考题(三选一,各15分)。
7道选择题常涉及“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物质的量与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关系”、“化学实验”、“有机化学”、“电解质溶液”、“电化学”、“化学反应与能量”、“物质结构与性质”等内容。
三道必考题常涉及“综合实验”、“元素及其化合物(生产工艺、实验流程或性质推断)”、“化学反应原理(反应与能量、速率与平衡)”。
“三选一”的选考题包括“”化学与技术”、“物质结构与性质”和“有机化学基础”。
2016年安徽高考将使用全国课标卷,历年课标Ⅱ卷化学题对备考复习将有很大帮助。
本文将2013年~2015年三年全国高考课标Ⅱ卷化学试题进行分类比较、解析点评。
二、分类比较、解析点评将三年全国课标Ⅱ卷化学试题按考点进行分类,并进行比较,以利明晰高考命题思路和命题方向;对试题进行解析与点评,以便明辨考试内容与命题形式,以便明确解题方法与解题技巧,训练和掌握突破难点的“切入口”,以便理解考试重点,找准撬动高效复习的“着力点”。
选择题一、元素及其化合物2015年7.食品干燥剂应无毒、无味、无腐蚀性及环境友好。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硅胶可用作食品干燥剂B.P2O5不可用作食品干燥剂C.六水合氯化钙可用作食品干燥剂D.加工后具有吸水性的植物纤维可用作食品干燥剂2014年7.下列过程没有发生化学反应的是A.用活性炭去除冰箱中的异味B.用热碱水清除炊具上残留的油污C.用浸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保存水果D.用含硅胶、铁粉的透气小袋与食品一起密封包装2014年9.下列反应中,反应后固体物质增重的是A.氢气通过灼热的CuO粉末B.二氧化碳通过Na2O2粉末C.铝与Fe2O3发生铝热反应 D.将锌粒投入Cu(NO3)2溶液【考点】以生活和实验中的化学现象或事实,考查常见物质的性质与用途。
2012年高考化学新课标试题解析与评价

2012年高考化学新课标试题解析与评价陕西吴亚南本次高考新课标理综试题大部分学生反应化学试题较难,在分析试卷后发现自此新课标理综化学试题确实出的不够理想。
原因有三:第一选择题部分梯度没有拉开,且没有计算,而且有机部分的同分异构体已经连续3年在选择题中出题,考察单一,同时没有联系生产、生活、新科技等方面问题使得学科有脱离实际之感(这也是高考化学试题的通病)。
第二非选择试题中计算太多,26题中两处计算、27题中3处计算、结构和性质中两处计算,共有七处需要计算。
而且计算量较大,特别是有6个计算为非整数型计算,在没有计算器的情况下要正确算出需要一定时间,且其中结构和性质中最后一个计算基本上是纯数学几何问题,27题计算保留了3位小数没有依据,这些试题的设计不符合化学学科的理念,没有在化学试题中简化计算或不出现具体数值计算的高考要求第三元素与物质世界的问题考核太少具体解析如下:解析:选A。
此题属于化学实验问题的基础问题较简单液溴易挥发保存时应加水液封所以A正确。
能使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的物质可能是氯气,也可能是臭氧、溴单质等强氧化性的物质所以B错误,C中原溶液中应含有碘单质,D中可能含有SO42-解析:本题选B。
本试题属于化学常识的基础试题,较简单。
医用酒精的浓度为75%(此浓度时杀菌效果最好)A错误;硅单质是重要的半导体材料可用于太阳能的硅电池板所以B正确;C中淀粉、纤维素属于多糖类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而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属于小分子化合物C错误;D中合成纤维属于有机合成材料不属于无机材料类D错误。
解析:选D。
此题是关于N A的一道简单计算问题(实际上不牵扯计算)较简单,由于D 中给的是常温常压下又是气体体积问题,所以不能计算直接选D。
解析:选D。
只含一个氧原子的5碳化合物又能和金属钠反应并放出氢气那就只有醇类物质了,所以5碳直链有3种,下一个碳原子变支链时有4种,下两个碳原子变支链只有一种,共8种。
评价:本试题是有机的同分异构体问题已经连续三年出此类问题,实在是没啥出了吗?此类问题难度较低解析:选C。
2011---2015年高考新课标卷有机真题和答案

2011---2015年高考新课标卷有机真题共5道大题,总分:202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学号________ 得分________一.选择题【共5道题,共30分】8.某羧酸酯的分子式为C18H26O5,1mol该酯完全水解可得到1mol羧酸和2mol乙醇,该羧酸的分子式为A.C14H18O5B.C14H16O4C.C14H22O5D.C14H10O5【答案】A11分子式为C5H10O2并能与饱和NaHCO3溶液反应放出气体的有机物有(不含量立体异构) A.3种B.4种C.5种D.6种【答案】B1.[6分]分子式为C3H6Cl2的同分异构体共有(不考虑立体异构)()A.3种B.4种C.5种D.6种答案:B C3H6Cl2看做是C3H8的二氯代物,根据同分异构体的书写方法,先书写丙烷的结构简式为CH3CH2CH3,则二氯丙烷的结构简式为知识点:烃的衍生物—溴乙烷、卤代烃,有机物分子式、结构式的确定2.[6分]分子式为C5H11Cl的同分异构体共有(不考虑立体异构)()A.6种 B.7种 C.8种 D.9种答案:C首先写出C5H12的最长的碳链,C—C—C—C—C,该结构的一氯代物有3种;再写出少一个碳原子的主链,C—C(CH3)—C—C,该结构的一氯代物有4种;最后写出三个碳原子的主链,C—C(CH3)2—C,该结构的一氯代物有1种,故C5H11Cl 共8种结构。
知识点:烃—同分异构体,烃的衍生物—溴乙烷、卤代烃3.[6分]分子式为C5H12O且可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的有机化合物有(不考虑立体异构)()A.5种B.6种C.7种D.8种答案:D与金属钠反应生成氢气,说明该化合物一定含有—OH,所以此有机物的结构符合C5H11—OH,首先写出C5H11—碳链异构有三种:①C—C—C—C—C、②、③,再分别加上—OH。
①式有3种结构,②式有4种结构,③式有1种结构,共8种。
知识点:烃的衍生物—乙醇、醇类,4.[6分]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液溴易挥发,在存放液溴的试剂瓶中应加水封B.能使润湿的淀粉KI试纸变成蓝色的物质一定是Cl2C.某溶液加入CCl4,CCl4层显紫色,证明原溶液中存在I-D.某溶液加入BaCl2溶液,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该溶液一定含有Ag+答案:A能把I-氧化为I2的氧化剂很多,如HNO3、Fe3+等,B项错误;碘的四氯化碳溶液显紫色,是因CCl4中溶解了I2,C项错误;D项不能排除、的干扰,错误。
2011-2012年全国高考新课程理综化学试题简析和启示

2011-2012年全国高考新课程理综化学试题简析和启示前言:全国高考新课程理综化学卷立足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着重对考生思维的严谨性、灵敏性、创造性及变通性进行考查,利于那些思维严谨、具有创造性思维品质优秀学生的选拔,试题一如既往地秉承能力立意的命题理念,并逐渐向问题立意推进,试题注重考查考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考查化学学科核心知识.试卷的整体结构稳中有变,试题创新性尝试令人欣喜.高考回归化学本源的色彩日趋浓厚研究对象:2011-2012年全国高考新课程理综化学试题试题考点分析2011全国高考新课程理综化学试题题型题号考点考查形式分值必答部分选择题7 阿伏伽德罗常数正误辨析题 68 有机同分异构体定量分析题 6 9有机基本反应类型—取代反应概念辨析题 6 10软电解质电离平衡—稀释问题定性分析题 611 电化学—蓄电池正误辨析题 612 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正误辨析题 613 元素周期表—元素描述推断正误辨析题 6必答部分填空题261、脱水热重曲线2、Ksp3、化学物质反应信息曲线定性定量分析推断题14 271、热化学2、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3、燃料电池定性、定量分析图表曲线分析15 28 化学实验化学实验题142012年全国高考新课程理综化学试题2011-2012全国高考新课程理综化学试题特点分析从考点上说,阿伏伽德罗常数、元素周期表、电离平衡、原电池和化学实验的基本内容在2011年和2012年全国高考新课程理综化学试题都出现。
以及28题基本是以化学实验为考查形式。
这些都是立足教材,回归基础从考查的形式上说2011年与2012年全国高考新课程理综化学试题比较,定性/量分析的题目量明显增多。
对化学计算能力的考查中,增加了数学运算难度,计算涉及的范围广,突出了应用性,这样从定量的角度提高分析、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的测试要求.这就意味着考生们的分析、推理、题型 题号考点 考查形式 分值 必答部分选择题 7卤族元素性质 正误辨析题 6 8 有机高分子 正误辨析题 6 9 阿伏伽德罗常数 概念辨析题 6 10 有机化学同分异构性质 定性分析题 6 11电离平衡 定性分析题 6 12有机排布规律 定性分析题 6 13 元素周期表 正误辨析题 6 必答部分填空题 26 金属铁及其离子的相关化学性质 原电池 定量分析推断题 14 27 1、氯气的制备 2、反应热的相关计算 定性、定量分析图表曲线分析 1528 化学实验 化学实验题 14归纳等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求高从整体上看,2011-2012年高考理综化学试题继续坚持了。
近三年全国新课标II卷理综化学试卷分析与启示

近三年全国新课标II卷理综化学试卷分析与启示高三化学组高考理综化学部分是以化学新课程标准、全国新考试大纲为命题依据、以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为命题基础的。
试题始终坚持“立足教材,稳中有变,注重创新”的原则,在全面考查考生素质的同时,也加强了对技能和知识运用能力的考核。
2016年理科综合全国卷二(化学部分)继续走“基础性、新颖性、探究性、开放性”的路线,全卷注重基础、试题突出了学科的主干知识,内容紧扣教材、许多题目源于教材,覆盖面广,注重原创,在试卷的长度、难度、计算量、填空的数量等方面注重导向性,而且给教师的讲评和学生的反思预留了很大的空间,全卷没有偏题和怪题。
为了更好的为2017年的高考化学备考复习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下面我就2014年至2016年三年高考全国理综卷2化学的考查内容、考查特点进行对比分析,得到的教学启示和大家一起分享。
一、选择题分析(一)选择题考查内容对比题号分值2014年2015年2016年7题6分油脂知识,动植物油脂不是高分子化合物化学与生活、化学常识,涉及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判断及相关物质的性质干燥剂的有关判断8题6分有机物的基本反应及产物,条件不同产物不同有机物的结构、同分异构体的书写、等效氢的应用酯类化合物性质及分子式判断9题6分阿伏伽德罗常数的计算与判断元素化合物知识,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元素推断及元素周期律的应用10题6分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实验方案的评价阿伏加德罗常数计算11题6分原电池基础知识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关系,涉及弱电解质的电离、盐类的水解及三个守恒式的应用。
同分异构体判断12题6分盖斯定律及有关反应热的计算原电池原理、化学电源海水元素的提取13题6分沉淀溶解平衡和溶液PH值的计算△H大小比较、盖斯定律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二)选择题考查特点分析近三年高考的选择题部分都注重基础知识的考察,考查重点突出,题目的综合度加大,信息量多,涵盖的知识点多,考查的知识点有:化学常识、实验常识、物质最基本的性质、有机化学基础知识、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元素及其化合物、原电池、电解池、盖斯定律、NA、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等。
2011年全国高考新课程理综化学详解

准考证号________姓名_________绝密启用前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化学解析:滁州中学管耀武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S32 Cl 35.5 Ca 40 Cu 64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1.00mol NaCl中含有6.02×1023个NaCl分子B. 1.00mol NaCl中,所有Na+的最外层电子总数为8×6.02×1023C.欲配置1.00L ,1.00mol.L-1的NaCl溶液,可将58.5g NaCl溶于1.00L水中D.电解58.5g 熔融的NaCl,能产生22.4L氯气(标准状况)、23.0g金属钠答案:B知识点:粒子数和与NA试题解析:NaCl是离子晶体,没有分子,A错;欲配置1.00L ,1.00mol.L-1的NaCl溶液,可将58.5g NaCl溶于水配制为1.00L溶液,C错;电解58.5g 熔融的NaCl,能产生11.2L 氯气(标准状况)、23.0g金属钠,D错;Na+为2、8结构,1.00mol NaCl中, 1molNa+的最外层电子总数为8×6.02×1023,B正确。
难易度:中☆8.分子式为C5H11Cl的同分异构体共有(不考虑立体异构)A.6种B.7种C. 8种D.9种答案:C知识点:同系物和同分异构体试题解析:戊烷有3种,正戊烷一氯代物有3种,异戊烷一氯代物有4种,新戊烷一氯代物有1种,合计8种,选C。
难易度:中☆9.下列反应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①CH3CH=CH2+Br2CH3CHBrCH2Br②CH3CH2OH CH2=CH2+H2O③CH3COOH+CH3CH2OH CH3COOCH2CH3+H2O④C6H6+HNO3C6H5NO2+H2OA. 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答案:B知识点:有机反应类型,取代反应试题解析:①为加成反应,②为消去反应,③为酯化反应,④苯的硝化反应,选B 。
年福建高考理综化学部分解析

2011年高考福建卷理综化学详解与评析6、下列关于化学与生产、生活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CO2、CH4、N2等均是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B.使用清洁能源是防止酸雨发生的重要措施之一C.节能减排符合低碳经济的要求D.合理开发利用可燃冰(固态甲烷水合物)有助于缓解能源紧缺【解析】答案:A由于N2不是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所以A不正确。
这题涉及STSE内容,主要与环保、能源有关,常识题。
7、依据元素周期表及元素周期律,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H3BO3的酸性比H2CO3的强B.Mg(OH)2的碱性比Be(OH)2的强C.HCl、HBr、HI的热稳定性依次增强D.若M+和R2-的核外电子层结构相同,则原子序数:R>M【解析】答案:B由于非金属性C﹥B,H3BO3的酸性比H2CO3的弱;B项正确;HCl、HBr、HI的热稳定性依次减弱;若M+和R2-的核外电子层结构相同,则原子序数:R﹤M;比如Na+与O2—。
这题是基础题,不过A、B两项设问中出现B,Be 等陌生元素。
8、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油脂在空气中完全燃烧转化为水和二氧化碳B.蔗糖、麦芽糖的分子式都是C12H22O11,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C.在水溶液里,乙酸分子中的—CH3可以电离出H+D.在浓硫酸存在下,苯与浓硝酸共热生成硝基苯的反应属于取代反应【解析】答案:C在水溶液里,乙酸分子中的—COOH才可以电离出H+。
这题是必修2有机内容,考查角度简单明了,不为难学生。
9、下表各选项中,不能利用置换反应通过Y得到W的一组化合物是()A B C DY CO2Fe2O3C2H5OH FeCl3W MgO Al2O3C2H5ONa CuCl2【解析】答案:DA项中是Mg与CO2反应,B项中Al与Fe2O3发生铝热反应,C项中是金属Na与C2H5OH反应,这三个反应都是置换反应。
D项中是发生Cu+2FeCl3=CuCl2+2FeCl2,不是置换反应,但学生可能将此反应记错,认为生成了铁单质。
从近两年高考理综化学试题谈2011年高考元素化合物复习

①了解金属的通性,金属冶炼的一般原理。初
排布的周期性与元素性质递变关系。重点掌握典型 步了解金属的回收和资源保护。②掌握 Fe 和 Al 的
金属和典型非金属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及与其性质 化学性质。③了解常见金属的活动顺序。④以 Fe
的关系。了解其他常见金属和非金属元素的单质及 (Ⅱ)、Fe(Ⅲ)的相互转化为例,理解变价金属元素
测定细胞周期时间的基本原理是选择细胞周 期中有变化规律的物质作标记,通过观察这些标记 物在细胞周期中的变化,间接计算细胞周期及各时 相的时间。
一、标记有丝分裂比率法 标记有丝分裂比率法(PLM)是最经典的测定 细胞周期各时相时间的方法。其实验过程是:利用 3H-TDR(TDR:胸腺嘧啶核苷)短暂的脉冲标记待 测细胞群体,然后洗脱标记物,置换新鲜培养液继
其化合物。
的氧化还原性。⑤了解铝的重要化合物。⑥初步了
(1)IA 和ⅡA 族元素--典型的金属
解合金的概念。
46
教学月刊·中学版
教学参考 2011 年第 4 期
复习指导
(5)了解在生活和生产中常见的无机化合物的 性质和用途。
(6)以上各部分知识的综合应用。 【2009、2010 年新课程考试说明】 (1)常见金属元素(如 Na、Mg、Al、Fe、Cu 等) ①了解常见金属的活动顺序。②了解常见金属 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其应用。③了解合金 的概念及其重要应用。 (2)常见非金属元素(如 H、C、N、O、Si、S、Cl 等) ①了解常见非金属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 的主要性质及应用。②了解常见非金属元素单质及 其重要化合物对环境质量的影响。 (3)以上各部分知识的综合应用 从上可知,两年新高考的考试说明内容无变 化,但与旧考纲相比该部分内容变化幅度很大。新 课程元素化合物教学内容向着少而精的方向变化, 是化学科学发展对中学化学教学内容选择影响的 反映。 2. 连续两年浙江省新课程高考元素化合物考 点分析
高考新课标全国3卷理综化学及含答案讲解

2021年普通高等院校招生统一考试〔新课标全国Ⅲ卷〕理综化学试题与答案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第一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此题共13小题,每题6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为哪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7.化学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以下对应关系错误的选项是化学性质实际应用A.Al2(SO4)3和小苏打反响泡沫灭火器灭火B.铁比铜金属性强FeCl3腐蚀Cu刻制印刷电路板C.次氯酸盐具有氧化性漂白粉漂白织物D.HF与SiO2反响氢氟酸在玻璃器皿上刻蚀标记8.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乙烷室温下能与浓盐酸发生取代反响B.乙烯可以用作生产食品包装材料的原料C.乙醇室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于溴乙烷D.乙酸与甲酸甲酯互为同分异构体9.以下有关实验的操作正确的选项是实验操作A配制稀硫酸先将浓硫酸参加烧杯中,后倒入蒸馏水B排水法收集KMnO4分解产生的O2先熄灭酒精灯,后移出导管C浓盐酸与MnO2反响制备纯洁Cl2气体产物先通过浓硫酸,后通过饱和食盐水D CCl4萃取碘水中的I2先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有机层,后从上口倒出水层10.异丙苯的结构简式如下,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异丙苯的分子式为C9H12B.异丙苯的沸点比苯高C.异丙苯中碳原子可能都处于同一平面D.异丙苯和苯为同系物11.锌-空气燃料电池可用作电动车动力电源,电池的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反响为– 22Zn+O2+4OH+2H2O===2Zn(OH) 4。
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充电时,电解质溶液中K+向阳极移动B.充电时,电解质溶液中c(OH)逐渐减小C.放电时,负极反响为:Zn+4OH–– 2 -2e===Zn(OH)4D.放电时,电路中通过2mol电子,消耗氧气〔标准状况〕12.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X的简单离子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X的原子半径是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中最大的,W与Y同族,Z与X形成的离子化合物的水溶液呈中性。
2011年高考理综化学试题点评(新课标全国卷)

27 题第 3 问化学反应速率图象题
2
一、考点分析
题型 题号 考点
考点出处
考查形式
必7
答 部8
分9 选
择 10
题 11
阿伏伽德罗常数
必修一化学计量数部分 正误辨析题
有机同分异构体
必修二有机基础部分 定量分析题
有机基本反应类型—取代反映 必修二有机基础部分 概念辨析题
软电解质电离平衡—稀释问题 选修四电离平衡部分 定性分析题
电化学—蓄电池
分
1. 热化学
选修四热化学部分 定性、定量分
选修四化学反应速率部 析图表曲线分
2.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 分
析
平衡
选修四化学平衡部分
3. 燃料电池
选修四电化学燃料电池 部分
28 化学实验
综合题目
化学实验题
37
选 答 部 分 38
物质结构与性质
选修三物质结构与性质 定性定量分析
电子排布、电负性、化合价、
2、试题题型稳中有变
选择题回归教材,着重考察学生能力、加大了对化学计算的考察;增加了试题的开放性。
3、突出新课程特色
从知识上,新课程更加注重基础知识的考察,考察学生的学科思想和学习能力。所以, 很多知识的呈现方式与设问角度,都与学生们平时见到的略有不同。呈现方式和设问角度的 变化,也正是试题"求变、求新"的体现。
2011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试卷点评(新课标全国卷)
2011 年高考刚刚结束,总体分析今年新课标卷题目综合难度有所下降,但是着重考查 了考生理解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理综试卷中化学题型较为新 颖,题目灵活性与难度有所上升,体现了新课标卷求新求变的命题特点。由此看来新课标试 题在于考查知识点的选取上突出了对于化学学科主干知识的考查,考点更加集中,题型更加 新颖。
近三年高考理综(全国卷2)化学试题分析与启示

近三年高考理综〔全国卷2〕化学试题阐发与启示2021、2021、2021年考点比照阐发二、试题考查特点阐发从近三年高考理综化学卷的比照阐发中可以看出,试题遵循新课标高考《测验大纲》和《测验说明》的要求,在担当的根底上有创新,在创新中安身根底,注重能力。
在注重对化学学科中的根底常识、底子能力和重要方法考查的同时,突出了对信息整合能力、问题解决能力、计算能力的考查。
主要表示在:1、注重对化学根底常识、主干常识的考查,保持试题不变近三年高考全国理综Ⅱ卷化学试题突出了对中学化学核心内容和主干常识的考查,涉及的常识均是中学化学根底常识,尽可能地突出所考查范围的主干常识,标题问题考查的常识点明确、具体。
试题虽然在解答思路和思维层次上要求较高,但常识均源于课本,试题的落脚点比拟根底,即高起点低落点。
纵不雅近三年的试题变化,物质的别离、提纯;同分异构体;元素构、位、性关系;电化学;化学反响速率与化学平衡;有机物的布局与性质;化学反响方程式〔包罗离子方程式、电极反响式〕;等考点几乎是每年必考的内容,底子涵盖了高中化学的核心内容和主干常识。
试题遵循《测验大纲》和《测验说明》的内容和能力要求,表达了“源于教材,高于教材,理在书内,题在书外〞的命题原那么。
2、突出对能力的考查,注重常识迁移常识迁移高考作为选拔性测验主要表达在能力考查上,为了选拔具有学习潜能和创新精神的考生,测验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在测试考生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常识、技能和方法的根底上,全面检测考生的化学学科素养。
近三年高测验题在能力测试方面突出以下特色: (1)注重计算能力的考查近三年高考全国理综卷化学试题均对考生计算能力进行了考查,且加大了考查力度。
命题时没有刻意设计一些“玩味〞计算,表达底子化学计算思想和化学计算的实用价值。
(2)注重考查考生对图表信息的阐发能力和数据处置能力中学化学中很多材料和事实都可以通过图表信息呈现,如化学反响速率、化学平衡、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溶解度、酸碱中和滴定中的pH等。
2011年~2015年全国新课标Ⅰ卷同分异构体考查视角例析

2011年~2015年全国新课标Ⅰ卷同分异构体考查视角例析一、选择题1.单官能团位置异构型例1 (2011年第8题)分子式为C5H11Cl的同分异构体共有(不考虑立体异构)()。
A.6种B.7种C. 8种D.9种解析C5H11Cl相当于C5H12中的一个H被一个Cl取代。
即C5H12中有多少种等效氢则C5H11Cl就有多少种同分异构体。
C5H12的等效氢分析如下:C ①C ②C ③C CC ④C C⑤C ⑥C ⑦C CCC ⑧C答案:C。
例2 (2012年第10题)分子式为C5H12O且可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的有机化合物有(不考虑立体异构)()。
A.5种B.6种C.7种D.8种解析C5H12O中可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的有机化合物属于醇类,相当于C5H12中的一个H被-OH取代。
由例1分析可知C5H12共有8种等效氢,所以C5H12O符合条件的同分异构体有8种。
答案:D。
2.双官能团位置异构型例3 (2013年第12题)分子式为C5H10O2的有机物在酸性条件下可水解为酸和醇,若不考虑立体异构,这些醇和酸重新组合可形成的酯共有()。
A. 15种B. 28种C. 32种D.40种解析C5H10O2的有机物在酸性条件下可水解为醇和酸组合为:甲醇与丁酸,乙醇与丙酸,丙醇与乙酸,丁醇与甲酸。
其中甲醇、乙醇、丙醇、丁醇属于醇类的同分异构体数目分别为1种、1种、2种、4种,合计8种。
而甲酸、乙酸、丙酸、丁酸属于酸类的同分异构体数目分别为1种、1种、1种、2种,合计5种。
这些醇再与酸重新组合可形成酯类为5×8=40种。
答案:D。
3.多官能团异构型例4 (2014年第7题)下列化合物中同分异构体数目最少的是()。
A.戊烷B.戊醇C.戊烯D.乙酸乙酯解析在碳原子数相同的条件下,官能团类别异构越多,该物质的同分异构体数目也越多。
戊烷仅有碳链位置异构,而戊醇除碳链及官能团位置异构外,醇还与醚互为类别异构。
戊烯中烯与环烷烃互为类别异构。
三碳化合物与五碳化合物之“变”——观2011年高考理综新课标全国卷第29题有感

如 果 光 合 速 率 不 变 , 与 C 含 量 保 持 稳 定 。例 如 C 度 G O浓
与光照强度增强达到一定程度后 ,不再是光合作用 的限制
性 因素 。
如 果 光 合 速 率 变化 。 一 在 新 的 条 件 下 , 终 光 合 速 率 稳 定 — 最 C 与 C 建 立 新 的 平 衡 , 与 C 含 , C 5 C 与 C 含 量 一 段 时 ,
增多 增多 增多
一
5 一 6
第2 7卷第 1 0期
2 1年 01
中学 生 物 学
Mi d e c o l B o o y d l S h o i l g
Vo .7 No 1 1 .0 2
2 1 0 1
文件 编 号 - 0 3—7 8 (0 1 1 10 5 6 2 1 )0—0 5 0 7—0 2
预先设定的时间长度向装置中持续注入 C的二氧化 4 碳 , 每个 时间长 度结 束时 , 在 杀死 小 球藻 , 酶反 应终 使 止 , 取产 物进行 分析 。 提
当把光 照 时间缩 短为 几分 之一 秒 时 , 含放 射 性 的 c 化合 物 占全部 放射 性 的 9 %,这就 证 明 了 C 化合 0 物是光 合作 用 中 由二 氧化碳 转化 的第 一个 产物 。 5 在
固定一 个 C O。
C 的还 原 :, , c凹 垒 (H2) , , 还原 , 中 三 T C 0等 C 被 其
秒钟的光合作用后 , 含有放射性的有 c 化合物( 以下 简称 c )c 化合物( 、 以下简称 c) 和糖类化合物 。继 续增 加光 照 时 间长度 ,发 现在 光 照下 放射 性 c 和放 射性 C 很 快达 到饱 和并 保 持稳 定 ( 放射 性 的糖 持 续
高考理综化学试题 新课标Ⅲ卷 含解析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Ⅲ卷)7.化学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对应关系错误的是化学性质实际应用A Al2(SO4)3和小苏打反应泡沫灭火器灭火B 铁比铜金属性强FeCl3腐蚀Cu刻制印刷电路板C 次氯酸盐具有氧化性漂白粉漂白织物D HF与SiO2反应氢氟酸在玻璃器皿上刻蚀标记【答案】B。
试题分析:A、硫酸铝和碳酸钠发生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硫酸钠和二氧化碳,能灭火,故正确;B、氯化铁和铜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氯化铜,说明铜的还原性强于亚铁离子,不能说明铁比铜金属性强,故错误;C、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能漂白,故正确;D、氟化氢和二氧化硅反应生成四氟化硅和水,可以刻蚀玻璃,故正确。
考点:盐类水解的应用,氧化还原反应,次氯酸的性质,二氧化硅的性质。
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乙烷室温下能与浓盐酸发生取代反应 B.乙烯可以用作生产食品包装材料的原料C.乙醇室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于溴乙烷D.乙酸在甲酸甲酯互为同分异构体【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A、乙烷和浓盐酸不反应,故错误;B、乙烯可以制成聚乙烯,用于食品包装,故正确;C、乙醇含有亲水基羟基,能溶于水,而溴乙烷不溶于水,故正确;D、乙酸和甲酸甲酯的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是同分异构体,故正确。
考点:烷烃的性质,烯烃的性质和用途,乙醇的性质,溴乙烷的性质,同分异构体9.下列有关实验的操作正确的是实验操作A 配制稀硫酸先将浓硫酸加入烧杯中,后倒入蒸馏水B 排水法收集KMnO4分解产生的O2先熄灭酒精灯,后移出导管C 浓盐酸与MnO2反应制备纯净Cl2气体产物先通过浓硫酸,后通过饱和食盐水D CCl4萃取碘水中的I2先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有机层,后从上口倒出水层【答案】D。
试题分析:A、浓硫酸稀释应该将浓硫酸倒入水中,故错误;B、实验后应先移出导管后熄灭酒精灯,防止倒吸,故错误;C、气体产物先通过饱和食盐水,除去氯化氢,再通过浓硫酸除去水蒸气,否则水蒸气不能除去,故错误;D、四氯化碳的密度比水大,在下层,所以先从下口倒出有机层,再从上口倒出水层,故正确。
对课程标准下全国高考“元素化合物”考查的分析与思考(蒋小钢)

每一次高考方案的变化,都将对高中各年级的教学尤其是高三 毕业班的教学带来重大影响。对于已经熟悉了福建省的高考要 求及命题模式的一线化学教师和学生来说,要尽快适应新课标 全国卷的考试要求,无疑将是学习过程的一个重大调整,也是 一次较大的挑战!
新课标全国高考与福建省高考,虽然总体都遵循《高中课程标 准》的要求。但由于命题的人员、程序不同、试卷使用地域、 考查对象的不同,因而两者的试题在考查内容、考查要求、命 题立意、试题呈现方式、答题要求等方面都会存在一定甚至是 较大的差异。 最显著区别:福建省高考《考试说明》明确规定了高考化学学 科试题难度为0.60~0.65,而全国卷则没有明确规定。
这种考查方式主要存在于旧课程高考中。旧课程高考非常注 重对元素的“位、构、性”关系的考查,也就是从原子的结 构或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推断出具体的元素,考查元素在 周期表中的位置、原子结构与物质性质的对应关系。 在新课程标准的必修模块中没有系统地将周期律与元素化合 物结合起来介绍,而是将部分结构与性质的内容放在选修 3“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中,在全国新课标考试说明中必 考部分又不包括选修3模块,所以这种考查方式没有出现在 全国新课标试题中。
2.以物质反应或性质为基础的考查方式
例2【2010年全国新课标I卷26题】(14分)物质A~G有下图所示
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没有列出)。其中A为某金属矿的主要 成分,经过一系列反应可得到B和C。单质C可与E的浓溶液发生反应,G 为砖红色沉淀。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B 、E 、G ; (2)利用电解可提纯C物质,在该电解反应中阳极物质是 , 阴极物质是 ,电解质溶液是 ; (3)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是 。 (4)将0.23 mol B和0.11 mol氧气放入容积为1 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 应①,在一定温度下,反应达到平衡,得到0.12 mol D,则反应的平衡 常数K= 。若温度不变,再加入0.50 mol氧气后重新达到平 衡,则B的平衡浓度 (填“增大”、“不变”或“减 小”),氧气的转化率 (填“升高”、“不变”或“降 低”),D的体积分数 (填“增大”、“不变”或“减 小”)。
2011年高考(新课标卷)理综化W试题的命题特色与启示

2011年高考(新课标卷)理综化W试题的命题特色与启示摘要:对2011年高考理综新课标卷中化?W试题的命题构成、考点分布、重难点内容等进行统计和分析,以便更好地认识新课程化?W的要求与高考命题特色,在抓住教?W启示的基础上更好地完善新课程教?W理念、转变新课程教?W观念,适应新时代新发展的要求。
关键词:新课标卷;高考理综化?W试题;命题特色文章编号:1005-6629(2011)12-0051-03中图分类号:G632.479文献标识码:B12011年高考理综化?W试题概况纵观高考试题的命制,教育部基础教育科将试题的选择权交给各省市教育厅,要求各地结合当地课程教?W的开展灵活选择高考试题的命题形式,因而就出现了不同地区有不同版本的试卷。
然而,全国有山西、陕西等10个省统一使用新课标卷,证明新课标卷在整个高考中具有重要地位,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高考理综试题版本及结构如表1所示。
除上海、江苏、海南三省将化?W科目单独命卷考试外,我国绝大多数地区高考采用理科综合试题的形式,满分为300,其中化?W科目总分在各版本试题中虽有差异,但均占理科综合试题总分的比例约为33%,与新课标卷中的比例相近。
2011年,西藏、云南等地仍使用了理科综合试题全国卷,全国虽有12个省市、自治区是独立命题,但有山西、湖南等10个省统一使用新课标卷,新课改和新课程是当代教育教?W的主流,高考新课标卷也成为新时代考试考核的风向标,具有重大的研究价值与意义,也会有越来越多的地区使用新课标卷。
22011年高考(新课标卷)理综化?W试题的构成新课标卷从命题形式和知识考核方面都比全国卷要优秀,从考点知识广度分析:增加了许多新的知识信息,比如核磁共振、核外电子杂化轨道等知识(如表2所示),同时避开了许多已经多次经过高考考核的热点知识(如钠镁铝的性质)等;从考点知识深度分析:降低了化?W中关于电解、晶体结构、化?W计算和有机物的复杂结构推断的难度,将化?W计算分散到各个信息材料题中,贯穿整套试题灵活多变而难度适中,既有利于区分考生的知识掌握与技能运用的能力,又有利于科?W地对考生做正确的考核与评估。
2011年高考试题——理综化学(新课标卷)解析版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卷)2011 理科综合化学能力测试本套试卷的试题结构和题型稳定、难度适中、能力为重、立意新颖。
生物部分对细胞、光合作用、生命活动调节、遗传、进化、生态和发酵工程进行了考查,与往年相比,考查的非选择题部分既有对基总体看来选择题的难度有所降低,考查的知识点更多。
覆盖面更大,但落脚点都在教材所考知识点虽看似在教材之外,也有对考生能力的考查,础知识的记忆,特别强调实验技能和开放性思维的考查,化学部分较好地考查了中学阶段的重点知识,之中。
28、26如第题。
26题;图表信息的分析能力,如第37题;创新思维的考查,如第分)120共第Ⅰ卷(选择题分。
合题目要求的。
126分,共6小题,每小题21本试卷共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 14 N 12 C 1 H :(原子量)相对原子质量S 23 Na 16 O 3264 Cu 40 Ca 35.5 Cl 6小题,每小题13一、选择题:本大题共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7.23 分子NaCl个10×6.02中含有NaCl A.1.00mol 23 +中NaCl B. 1.00mol10×6.02×8的最外层电子总数为Na所有,-1 水中1.00L溶于58.5g NaCl溶液,可将NaCl的1.00L ,1.00mol.L欲配置C.金属钠23.0g、氯气(标准状况)22.4L,能产生NaCl熔融的58.5g 电解D. ;B答案:+项正确,B为离子晶体,物质中只存在阴、阳离子不存在分子;NaCl项中A解析:NA电解应NaCl的1mol项中D水为溶剂而不是溶液的体积;1.00L项中C个电子;8最外层为标况下的氯气。
2。
11产生评注:本题难度较低,重点考查学生对基础知道的理解。
的同分异构体共有(不考虑立体异构)CLHC分子式为8.115 种B.7 种A.6 种D.9 种C. 8 C 答案:H看成Cl解析:本题考查有机物同分异构体的找法,可以先把有要种,找HC,先找125一氯代物有三种;异戊烷CHCHCHCHCH有正戊烷HC再它的一氯代物有几种;3,2223125 ;C种,所以选8一氯代物有一种;共)C(CH一氯代物有四种;新戊烷)(CHCHCHCH4323223评注:找同分异构体一般先找碳链异构,再找官能团位置异构,最后再看官能团类别异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变)
不变)
C3
增多
减少
减少
增多
C5
减少
增多
增多减少[H]和 A来自P 减少增多增多
减少
(CH2O)
减少
增多
减少
增多
光照减弱(CO2 供应不变)使光反应产生的[H]和 ATP 减少,C3 的还原减弱,于是 C3 增多,C5 减少。光照 增强(CO2 供应不变)的变化刚好相反。
CO2 减少(光照不变)使 CO2 的固定减弱,于是 C3 减少,C5 增多;由于 C3 减少,C3 的还原减弱,[H]和 ATP 的消耗减少,所以[H]和 ATP 增多。CO2 增多(光 照不变)的变化刚好相反。
第 27 卷第 10 期 2011 年
中学生物学 Middle School Biology
文件编号: 1003 - 7586(2011)10 - 0056 - 02
Vol.27 No.10 2011
三碳化合物与五碳化合物之“变”
———观 2011 年高考理综新课标全国卷第 29 题有感
孙立宏 (陕西省渭南高级中学 陕西渭南 714000)
1948 年美国的卡尔文用 14C 标记的 CO2 追踪了 光合作用过程中碳元素的行踪,因揭示了植物光合作 用暗反应的机理而获得了 1961 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卡尔文的做法是:在一个装置中放入进行光合作 用的小球藻悬浮液,注入普通的二氧化碳,然后按照 预先设定的时间长度向装置中持续注入 14C 的二氧化 碳,在每个时间长度结束时,杀死小球藻,使酶反应终 止,提取产物进行分析。
【例 1】 若某生物精原细胞含 n 对等位基因,则 其产生配子的基因型种类为 种。
分析:此题的题干中某生物精原细胞指代就不 明,可以理解为某种生物的精原细胞,也可以理解为 某个生物的精原细胞 (只有一个精原细胞),理解不 同,得出的答案也就不一样。如按照某种生物的精原 细胞来理解,则其答案为 2n 种,若按照一个精原细胞 来理解,则答案为 2 种。可以发现,理解不同,得到的 答案也显然不同。
Vol.27 No.10 2011
表述严谨准确 避免歧义误解
陈卫东 (江苏省沭阳高级中学 江苏宿迁 223600)
在生物学教学和学习过程中,教师常会发现一些 学生由于语言表述不够准确、严谨,导致在阅读理解 题目或某些内容时产生歧义,甚至理解错误的现象。 1 用词指向不明
用词指向不明是指题目中使用的某些词语不能 准确定位,既可以这样理解也可以那样理解,可以指 这种事物也可以指那种事物,无法准确判断命题者的 考查目的,因此理解起来特别容易错误。
答案:2n。 2 用词不准确
用词不准确是指一些关键词的用词错误,如血 液、血浆、血清,三者是有差别的。血液由血浆和血细 胞组成,而血浆与血清的不同就在于血浆中有纤维蛋
白原,而血清中没有。在学习内环境组成时,不少学生 会把血液当成血浆,内环境是指人体或动物细胞所生 活的液体环境,不应该包含血细胞,因此血浆是内环 境成分,而不是血液。再如,造成艾滋病的是 HIV 病 毒,但有时候人们会用病菌这个名词来称呼它,这显 然也是错误的,病菌显然是指能够造成某些疾病的一 些细菌,细菌与病毒是有很大差别的。
图 1 暗反应中 C3 与 C5 的变化
3. 分析 C3 与 C5 的同时,还应考虑光反应产生的
[H]和 ATP,因为[H]和 ATP 直接影响暗反应中 C3 的 还原,具体变化如表 1。
表 1 光合作用中各物质的变化
条件
光照减弱 光照增强
(CO2 供应
(CO2 供应
CO2 减少 CO2 增多 (光照不变)(光照不变)
【例 1】 如图 2 所示为研究光照强度和 CO2 浓 度对某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试分析:从 a 到 b、 b 到 a、b 到 d、b 到 c、c 到 b 时 C3 与 C5 的变化?
56
第 27 卷第 10 期 2011 年
中学生物学 Middle School Biology
文件编号: 1003 - 7586(2011)10 - 0057 - 02
答案:D。
!!!!!!!!!!!!!!!!!!!!!!!!!!!!!!!!!!!!!!!!!!!!!!!
夏的某一晴天。甲、乙中 cd 段时间叶绿体内的 C3 化 合物的变化分别是什么?
图 2 光照强度和 CO2 浓度对某植物光合作用速率 的影响
从 b 到 c,光照增强,但光照强度不再是限制光 合作用的因素,光合作用速率不变,C3 与 C5 不发生变 化。
当把光照时间缩短为几分之一秒时,含放射性的 C3 化合物占全部放射性的 90%,这就证明了 C3 化合 物是光合作用中由二氧化碳转化的第一个产物。在 5 秒钟的光合作用后,含有放射性的有 C3 化合物(以下 简称 C3)、C5 化合物(以下简称 C5)和糖类化合物。继 续增加光照时间长度,发现在光照下放射性 C3 和放 射性 C5 很快达到饱和并保持稳定 (放射性的糖持续
增加)。 在暗处放射性 C3 的浓度急速升高,同时放射性
C5 的浓度急速降低。在光照下中断放射性二氧化碳 的供应,则放射性 C5 积累,放射性 C3 就消失。
说明 C5 是二氧化碳的受体,C3 是二氧化碳固定 后的产物。
(1) 暗反应的主要变化可概括 2 个步骤: CO2 的固定:CO2+C5 酶 2C3,暗反应每循环一次, 固定一个 CO2。 C3 的还原:C3[H]、酶、ATP (CH2O)等,C3 被还原,其中 一部分经变化形成糖等,另一部分变成 C5 使暗反应不 断进行。 (2) 暗反应中 C3 与 C5 的变化,如图 1 所示。
【例 2】 下列关于动物细胞培养的有关叙述中 正确的是( )
A. 细胞的癌变发生于原代培养向传代培养的过 渡过程中
B. 动物细胞培养液中通常含有糖、氨基酸、无机 盐、生长素和动物血清等
C. 动物细胞培养的目的是获得大量的细胞分泌 蛋白
D. 动物细胞培养前和培养过程中都要用胰蛋白 酶处理
分析:本题错误率比较高的选项就是 B,但选项 B 中存在一个明显的错误就是生长素。植物激素中的 生长素和动物激素中的生长激素,虽然只有一个字的 差异,但却是不一样的,不能通用。
从 c 到 b,光照减弱,但光合作用速率不变,C3 与 C5 不发生变化。
【例 2】 如图 3 表示的是一昼夜北方某作物 CO2 吸收量的变化速率,甲是在春季的某一晴天,乙是盛
图 3 一昼夜北方某作物 CO2 吸收量的变化速率
解析:甲中 cd 段是春季后半天光照减弱而使光 合作用减弱,[H] 和 ATP 减少,C3 还原减弱,C3 增多; 乙中 cd 段是夏季中午温度过高,气孔关闭,CO2 的吸 收减少,CO2 的固定减弱,C3 减少。
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