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文言文句子节奏停顿划分
文言文节奏划分技巧
中考文言文节奏如何划分1、主谓之间要停顿:主语(人、事、物)后停顿如:(1)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2)武陵人/捕鱼为业(2)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4)天时/不如地利(5)上/知天祥终不屈(6)余/忆童稚时(7)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2、动宾、动补之间(谓语和宾语、谓语和补语)要停顿:(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2)忘/路之远近(3)衔/远山,吞/长江(4)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5)征/于色,发/于声(5)苟全性命/于乱世3、句首语气词、发语词、总结性词语后面要停顿:主要有:“盖”、“夫”、“若夫”、“故”、“是故”(1)盖/竹柏影也(2)若夫/淫雨霏霏(3)盖/大苏泛赤壁云(4)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5 ) 夫/环而攻之(6)故/时有物外之趣4、关联词、连词要停顿(句首连词后停顿、句中连词前停顿)。
主要有:“若”、“而”、“然”、“然则”、“则”、“且”(1)遂/与外人间隔(2)环而攻之/而不胜(3)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4)人不知/而不愠(5)然则/北通巫峡(6)然/数年恒不一见(7)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5、“古二今一”词朗读时须分开:如:(1)而/乡邻之生/日蹙(《捕蛇者说》)(2)故/人不独亲其亲(3)可/以一战《曹刿论战》(4)荆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公输》6、古代的时间、地名、国名、年号、官职等应作停顿。
(1)虞山/王毅叔远甫刻(《核舟记》)(2)今/骤获多金今/天下三分(3)庆历二年/进士(4)时/世祖皇帝多求才南宫(5)宋/何罪之有?宋/有富人(6)俄而/百千人大呼既而/风定天清时间词:俄而、已而、少时、是时、未几、无何、忽、倏忽、、倏尔、已而7、其他特殊句式停顿:(1)其一/犬坐于前名词作状语(2)再/而衰,三/而竭省略句式(3)何陋/之有倒装句式。
中考文言文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技巧与方法
中考文言文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技巧与方法(一)读清句读,正确停顿是诵读文言文的要求之一。
读是语言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而句中停顿,特别是文言文中的阅读停顿是阅读能力的重要体现。
有以下六种情况注意停顿。
1、主谓之间要停顿。
2、谓宾之间要停顿。
3、谓语中心语和介宾短语之间要停顿。
4、“古二今一”之间要停顿。
5、关联词后面要停顿。
6、总领性词语后面要停顿。
确定节中停顿有以下几种方法:1、句首语助词(又叫句首发语词)、关联词后面应有停顿。
文言文中有一些虚词放在句子的开头,强调语气或领起全句乃至全段。
常用的句首发语词和关联词主要有以下这些:句首发语词:如“至”、“若”、“至若”、“夫”、“若夫”、“盖”、“然”、“则”“然则”、“岂”、“岂若”、“宜”、“诚宜”、何尝、其等。
例如至若春和景明若夫淫雨霏霏然则北通巫峡诚宜开张圣廷关联词:且、虽、因、“惟”、“故”等。
例如且焉置土石虽我之死故天将大任于/是人也其如土石何诵读时,这些词语后面都应稍加停顿,不能和后面的文字连读。
2、古代是两个单音节词,而现代汉语中是一个双音节词的,要分开读。
如:①故天将大任于/是人也。
②可/以一战。
③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例①中的“于是”,“于”是介词,“给”的意思“是”是代词,“这”的意思,它们都应分开来读。
例②中“可以”是两个单音词,“可”是能愿动词,“可以”的意思,“以”是介词,“用来”的意思。
例③中的“中间”,“中”是“中间”,“间”是“夹杂”。
3、根据语言顺序来停顿,即按照“主语—谓语—宾语”、“状语—谓语”、“动词—补语”来停顿,也就是说,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动词和补语之间要作停顿(定语与中心词之间一般不停顿),以使语意明显。
如:①先帝/不以/臣卑鄙。
“臣卑鄙”是主谓短语作宾语,不能读成“先帝/不以臣/卑鄙”。
②佳木/秀而繁阴。
③问/今是何世④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例③中“佳木”是动作的发出者,陈述的对象,它与后面谓语部分之间应作停顿。
划分文言语句的朗读节奏
划分文言语句的朗读节奏划分文言文朗读节奏,是中考常见的一种题型,其目的就是考查学生是否读懂了语句,理解了句意,理清了句子的结构。
常考题型:1.用“/”给句子断句。
2.选出朗读节奏划分有误或正确的一项。
技法点拨:划分朗读节奏主要把握以下五个原则:1.根据语法结构确定。
一个完整的句子是由主语、谓语、宾语组成的,文言句子的朗读停顿往往在主谓之间、动宾之间或修饰语和中心语之间。
如:屠/大窘忘/路之远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句首发语词、连接词、关联词后要停顿。
(“至”“若”“夫”“盖”“然”“则”“然则”“岂”等发语词和“且”“虽”“因”“故”“由是”等关联词后面一般要停顿。
)如:夫/战,勇气也。
虽/乘奔御风。
3.句中“而”字前后停顿,句中“也”字后停顿。
要切记:“而”字用在句首,在“而”后停顿;用在句中,一般在“而”前停顿。
如:择其善者/而从之。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4.文言文中连在一起的两个单音节词,朗读时必须分开,而不能读成双音节合成词。
如:可/以一战。
故天将大任于/是人也。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5.根据文句内在的意义确定。
如“其一/犬坐于前”中,“其一”是指“其中一只(狼)”,“犬坐”是像狗一样坐着,这里的“犬”是名词做状语。
另外,对文言文中的国名、年号、官职、地名等要了解清楚,不可读错。
一般古人的名、字、封号、谥号、谦称、自称、别称、尊称、官名以及文体名称等的后面要停顿。
如:孤/不度德量力。
作亭者谁,卢陵/欧阳修也。
练习:(广东中考)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亭林先生自少至老手不释书,出门则以一骡二马捆书自随。
遇边塞亭障,呼老兵诣道边酒垆对坐痛饮咨其风土考其区域。
若与平生所闻不合,发书详正,必无所疑乃已。
马上无事,辄据鞍默诵诸经注疏。
遇故友,若不相识。
或颠坠崖谷,亦无悔也。
精勤至此,宜所诣渊涵博大,莫与抗衡与!(节选自《清朝艺苑》)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3分)呼老兵诣道边酒垆对坐痛饮咨其风土考其区域。
中考语文考点复习21划分文言语句朗读节奏(全国通用)
明辨句读,要综合运用古代汉语字词句及古代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知识。
中考对断句的考查,从题型来讲有两种:一是客观题,一是主观题。
从材料的来源来看,有的出自所选文段,有的出自其他典籍,还有的出自教材后的补充文段。
从所选语句的特点来看,有的句式整齐,有的有明显的标志。
从考查重点来看,侧重于语法停顿而非语音停顿,一般不考具体的标点,只要求用斜线断开。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后面小题。
北冥有鱼《庄子》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
《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1.下列句子中,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不知其/几千里也B.其翼/若垂天之云C.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D.亦若是/则已矣【答案】A【分析】考查文言文划分朗读节奏的能力。
解答此类试题,要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先对句子作简单翻译,初步了解大意,然后根据句子的意思和古文句法进行句读;同时利用虚词来辅助句读。
句读时要注意古汉语的语法和句式,句读不能出现“破句”的现象。
A.句意为“不知道它有几千里”,正确划分应为:不知/其几千里也;故选A。
二、文言文阅读。
曹刿论战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中考文言文节奏的划分技巧(南通市)
文言文节奏的划分技巧朗读节奏的划分文言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知识梳理:1.主谓之间要停顿。
2.动宾之间要停顿(谓宾之间)3.谓语中心语和介宾短语之间要停顿。
4.“古二今一”之间要停顿。
如:①其∕实味∕不同②可∕以一战5.关联词语后面要停顿6.总领性词语后面要停顿如:“盖”,“夫”文言文划分节奏的常见方法:一.根据文言句子的语法结构确定朗读的节奏一般来说,闻言句子的语法结构和现代汉语大体相同。
一个完整的句子是由主语、谓语、宾语组成的。
文言句子的朗读节奏往往在主谓之间和动宾之间。
这样划分符合句子的完整表达。
如:口技人∕坐屏障中(主谓之间的停顿)遥闻∕深巷中犬吠(动宾之间的停顿)佳木/秀而繁阴。
(《醉翁亭记》)问/今是何世(《桃花源记》)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岳阳楼记》)二.根据句首的语气词来确定朗读节奏若句首表现出假设、转折等的连词,如“若”、“而”、“然则”等,或表示总结性的词语,如“故”、“是故”文言文中有些虚词放在句子的开头,起强调语气或领起全句乃至全段的作用。
如“夫”、“盖”、“故”、“惟”、“至若”、“若夫”、“诚宜”等,在这些词语后面应稍作停顿。
如: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也若夫∕淫雨霏霏至若∕春和景明夫/环而攻之(《孟子二章》)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核舟记》)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
(《出师表》故∕时有物外之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非死则徙尔,而∕吾以捕蛇独存三.根据句子中起舒缓语气作用的“之”确定朗读节奏。
文言文起舒缓语气作用的“之”有助于我们确定法朗读节奏;停顿往往在“之”后,这样两年过渡使得整个句子的语气不至于显得急促,而是缓急有致。
如: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菊,花之∕隐逸者也。
四.根据文句内在的逻辑意义确定朗读节奏。
例1:其一犬坐于前此句中对“犬”的理解最为关键,不能理解为“狗”,而是“像狗一样”,“犬”是名词作状语。
这句话的意思是:其中的一只狗像狼一样坐在(屠夫)的前面。
中考语文 文言文断句技巧与针对练习
二、虚词断句法
句首:夫、盖、至若、若夫、初、唯、斯、今、凡、且、窃、请、敬、且夫、 嗟夫、嗟乎、呜呼 句首时间词:顷之、俄顷、向之、未几、已而、斯须、既而、俄而、俄、有间 句尾:也、矣、焉、耳、耶(邪)、与(欤)、哉、夫 疑问词:何、胡、安、曷、奚、曷、孰、何如、奈何、如之何、若之何 关联词:向使、苟、故、况、已而、岂非、岂、虽、虽然、纵、纵使、假使、 是故、则、然则、或、而况、已而、于是、岂、岂非 (句首语气词、时间词、句末语气词之后往往断开。关联词、疑问词之前断开)
3.若句首出现表总结性的词语 故 / 自号曰醉翁也。 是以 / 先帝简拔 / 以遗陛下。 遂 / 率 / 子孙荷担者三夫。 于是 / 宾客无不变色离席
故 / 君子有不战,战 / 必胜也。 以是 / 人 / 多以书假余。 乃 / 重修岳阳楼。
4.“古二今一”原则,即古代是两个单音节词,而现代汉语中是一个双音
D.吾/谁与归
“古仁人”是一个短语,不应分开,所以C项错了。 A项是语意转折的停顿,B项是承接上文的连词后停顿,所以这两项对了。 D项是主谓间的停顿,也对。
五、哪些地方不可停顿
表示完整概念的短语中不能停顿,否则就把意思读错了 1.偏正短语。 如:而 / 乡邻之生 / 日蹙。得道者 / 多助。
2.介宾短语。 如:不足 / 为外人道也。 3.固定结构。 如:其 / 如土石何?(“如……何”是特殊的固定用法,相当于 “把……怎么样”的意思,不能拆开,必须连读。) 4.起舒缓语气、调节音节作用“之”的前后不能停顿。
针对练习
例1.下列句子朗读节奏正确的一项是( B )
中考复习:文言文句子朗读节奏划分
五、节奏停顿要体现出省略成分 • “便要/(渔人)还家” • “余人各复延/(渔人)至其家” 等。 • 一鼓作气,再而衰 ,三而竭。
六、凭借语感,根据句意进 行划分 •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 意思:处在朝庭的高位上,就为 它的人民担忧
切记:不可停顿的地方
• 一、偏正短语间不可停(如用结构 助词“之”相连的短语、定语与中 心词之间 ) • 如:前人/之述备矣(x) • 二、介宾短语间不可停 •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x)句首发语词:如“至”、 “若”、“至若”、“夫”、 “若夫”、“盖”、 “然”、 “则” “然则”、“岂”、 “岂若”、“宜”、“诚宜”、 何尝、其等。 • 关联词:且、虽、因、“惟”、 “故”等。
•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 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 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 御风,不以疾也。 •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 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 趣味。 •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 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3.状语后置句之前要停顿。
• 受 任 于 败 军之际,奉命于 危难之间 • 刻 唐 贤今人诗 赋 于 其 上。 •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 • 故 临 崩 寄臣 以大事也。
• 臣本布衣,躬耕南阳,苟全性命 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 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 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 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 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 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切记:不可停顿的地方
三、作为一个语义单位的不可停 例: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四、充当状语的名词和中心词之间 例:其一犬/坐于前 例:山/行/六七里
语文中考复习文言文句子断句方法指导
2024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讲练测
文言文阅读
专题11 句子节奏划分
2024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讲练测
目录
CONTENTS
01
考情分析
02
知识建构
03
题型特训
2024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讲练测
第一部分
考情分析
2024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讲练测
2022版课标中对于文言文阅读的考查,有如下要求。 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
句意:(他们)都坐在简陋的屋子里,被丛生的杂草掩没了门户,但他
们的志向意趣却经常是很充实饱满的。
2024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讲练测
考法二 文言文阅读句子节奏划分划线题
(2023·江苏盐城)班级开展“走近诗人刘禹锡”主题学习活动,请你参与。【课外文 言文阅读】[材料一:诗人传记]刘禹锡,字梦得。贞元九年擢①进士第,登博学宏辞科, 入为监察御史。工文章,善五言诗。贞元末,王叔文得幸太子,禹锡以名重一时,与之 交,叔文每称有宰相器,太子即位,朝廷大议秘策多出叔文。引禹锡及柳宗元与议禁中, 所言必从。
真题研析-规律探寻
考法一 文言文阅读句子节奏划分选择题
(2023·湖南岳阳)阅读宋濂两篇赠序的节选部分,完成下面小题。【文言文对比阅读】 【乙】天台陈君庭学,能为诗,由中书左司掾屡从大将北征有劳,擢四川都指挥司照磨①,由水道至 成都。成都,川蜀之要地,扬子云、司马相如、诸葛武侯之所居,英雄俊杰战攻驻守之迹,诗人文士 游眺饮射、赋咏歌呼之所,庭学无不历览。既览,必发为诗,以纪其景物、时世之变,于是其诗益工。 越三年,以例自免归②,会余于京师,其气愈充,其语愈壮,其志意愈高,盖得于山水之助者侈矣。
中考文言文节奏划分的解析
中考文言文节奏划分的解析摘要:新课标提出中学生能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要求,中考加大考查文言文的力度,其中文言文的朗读节奏成为中考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总结了文言文节奏划分的一般规律。
关键词:中考文言文节奏划分2001年7月,教育部印发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稿)。
《语文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第四学段(7—9年级)对文言文阅读教学提出了简要而明确的要求:“阅读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优秀诗文80篇。
”根据新的课程标准,要求中学生“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可见,文言文在基础教育语文课中所占的比重明显提高。
在各地区历年的中考语文试卷中,文言文阅读所占分值也是稳中有升。
因此文言文的阅读也正日益受到老师和学生们的重视。
但初中学生不大喜欢文言文,原因是教法简单,教师逐字逐句的翻译,要求学生弄懂每个字的意思,还要掌握名词做状语、定语后置、倒装句等语法知识,教师尽管讲得口干舌燥,可学生听起来昏昏欲睡,效果很差,真是老师叫苦,学生喊累。
文言文教学的第一步是诵读,但是,文言文在古代是没有标点的。
尽管课文中加了标点,分了段,也不能完全反映古汉语的构词规律。
读清文言句读,正确把握停顿节奏,便成了诵读文言文的首要任务之一。
文言文的停顿有两类:一是句间停顿,就是用标点符号来确定句子之间停顿的长短,语调的抑扬;二是句内停顿,它是以词或词组为单位,根据句子成分的内在关系确定朗读节奏。
其实文言文朗读节奏的划分是有规律可循的,笔者结合多年来的教学经验总结出一些规律和方法,具体如下:1 文言文中的虚词处要停顿文言文中有一些虚词放在句子的开头,来强调语气或领起全句乃至全段,它们是句首关联词、语气词或总结性的词语,如“夫”、“盖”、“故”、“然”、“若夫”诵读时应稍加停顿,例如:⑴夫∕大国,难测也《曹刿论战》⑵盖∕竹柏影也《记承天寺夜游》⑶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在夫、盖、故后都要停顿。
专题12:文言节奏
专题12:文言文节奏划分文言文朗读节奏是近几年中考考查的主要内容之一,考生失分较多,究其原因,主要是考生答题时无规律可依,心中自然无底。
其实文言文朗读节奏的划分是有规律可循的:1.句首关联词或语气词之后要停顿。
如:(1)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翁亭记》)(2)若夫/淫雨霏霏(《岳阳楼记》)(3)盖/大苏/泛赤壁云(《核舟记》)(4)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马说》)例(1)中的“而”是转折连词,例(2)~(4)中的“若夫”“盖”“且”为语气助词。
2.有些古今异义词朗读时须分开。
如:(1)而/乡邻之生/日蹙(《捕蛇者说》)(2)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口技》)例(1)中的“生日”是“生活一天天”的意思,与今义“生日”不同;例(2)中的“中间”是“中间夹杂”的意思,与今义“中间”不一样。
朗读时,它们都必须断开。
此外,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中的“于是”,“可以一战”中的“可以”,均属此类。
3.主语和谓语之间,谓语和宾语、补语之间,一般要停顿。
如:(1)池/非不深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2)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3)遂/许先帝/以驱驰(《出师表》)例(1)是主谓之间的停顿,例(2)(3)是谓语之间的停顿。
4.需要着重强调的地方,一般要停顿。
如:(1)先/天下之忧而忧(《岳阳楼记》)(2)出/则无敌国外患者(《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例(1)中“先”后停顿,是为了强调忧在别人忧之前的主旨;例(2)中“出”紧密关联着整个句子,应停顿,以突出整个句子的意思。
5.“也”用在句中时表停顿语气,朗读时应停顿。
如:余闻之也/久(《伤仲永》)例句中的“也”作语气助词,在句中起舒缓语气和停顿的作用。
6.省略句中省略的地方一般要停顿。
如:(1)其一/犬坐于前(《狼》)(2)必以/分人(《曹刿论战》)(3)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桃花源记》)例(1)中“其”后省略了“狼”;例(2)“以”后省略了“之”;例(3)介词“为”的后面省去了宾语“桃花源中的人”,“为”后略停,以体现出宾语的省略。
中考语文备考:文言文断句题6句口诀
中考语文备考:文言文断句题6句口诀文言文断句的基本方法一、概念:断句是古代启蒙教育的第一步,是读书人的一项基本功,也是考察文言文的传统方式。
在一句话的末了用“。
”断开,叫“句”;在一句之内语气停顿的地方用“、”断开,叫“读”(dòu)。
给文言文断句,传统上称之为“句读”。
中考文言文句子朗读节奏考题,主要有选择题和主观题两种题型。
选择题主要有两类,一类是选择准确的,一类是选择错误(或不准确)的。
主观题类型主要是用“/”直接划分节奏。
二、断句的基本方法:首先:弄通文意断句。
给文言文断句,首先要阅读全文,了解文意,这是断句的先决条件,假如想当然地断下去,就容易发生错断。
要注意文言文单音词占多数的特点,抓住几个关键的字词翻译以理解文段大意。
学生给文言文断句时,常犯的一个毛病是一边看一边点断,待回头检查时,又觉得有许多不妥之处。
其实这种“一步到位”的方法是行不通的。
口诀:节奏划分有诀窍,划一划二不划三。
主谓谓宾要停顿,谓补之间照样分。
遇上关联想一想,总领词后漫步走。
古二今一要慎重,名词状语须打住。
省略成分断没错,提示停顿理当然。
专有名词分清晰,节奏划分顾全貌。
这是一首文言句子划分朗读节奏的口诀。
下面详细解说这一口诀,以便于大家灵活运用。
(一)节奏划分有诀窍,划一划二不划三。
“划一划二不划三”意思是说在一句文言句子中,停顿一二次是常事,停顿三次或三次以上就很少了,即使是要停顿三次或三次以上,做题时,也可以省去可划可不划的地方。
(二)主谓动宾要停顿,谓补之间照样分。
一般完整的句子都有主谓宾,而主语一般由名词或代词充当。
名词一般为文章陈述、描写、说明或议论的对象,在它们的前后往往要进行断句。
名词(代词)一般也常常用作句子的主语和宾语,因此,寻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就基本上可以断出句读了。
常见代词有:吾、余(表示“我”),予、尔、汝(女)、公、卿、君、若(表示“你”)、彼、此、其、之(表示“他”)。
文言文节奏划分
1、余/得遍观群书 2、然则/何时而乐也 3、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4、今/齐地/方千里 5、干戈/寥落/四周星 6、盖/竹柏影也 7、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8、日星/隐月,山岳/潜行。 9、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10、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11、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12、下车/引之。 13、生/亦我所欲
用“/”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
小试牛刀 用“/”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 (1)、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2)、倏忽如拳如豆。 (3)、则或千或百。 (4)、然则何时而乐耶。 (5)、今操已拥百万之众。 5、 句中转折连词前一般要停顿。 如: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小试牛刀 用“/”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 (1)、鸣之而不能奏。
(1)、骈死于槽枥之间。 (2)、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 (3)、缘溪行。 (4)、尝与人佣耕。 (5)、欲信大义于天下。 4、句首表示时间、地点的状语或关联词可停顿。 例(1)、俄而/百千人大呼(2)、中/峨冠而 多髯者为东坡(3)故/君子有不战。 小试牛刀
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 1、余得遍观群书 2、然则何时而乐也 3、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4、今齐地方千里 5、干戈寥落四周星 6、盖竹柏影也 7、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8、日星隐月,山岳潜行。 9、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10、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11、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12、下车引之。 13、生亦我所欲
(2)、人不知而不愠。 (3)、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6、并列承接等短语前后两部分之间要停顿。 如:(1)、泉香/而酒洌。 (2)、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小试牛刀 用“/”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
(1)、山肴野蔌。 (2)、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7、句子中间成分省略处要停顿。 如:(1)、问/(渔人)所从来。 (2)、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文言文语句节奏的划分
文言文语句节奏的划分1.句首语助词(又叫句首发语词)、关联词后面应有停顿。
2.古代是两个单音节词,而现代汉语中是一个双音节词的,要分开读。
3.根据语言顺序来停顿,即按照“主语—谓语—宾语”、“状语—谓语”、“动词—补语”来停顿,也就是说,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动词和补语之间要作停顿(定语与中心词之间一般不停顿),以使语意明显。
4.充当状语的名词和中心词之间要连读,即名词作状语时,一般在该词前停顿,且不能把状语与中心词读开。
若分开读,就错将状语当成了主语,改变了句子的意思。
5.“而”字后应该停顿。
但“而”字在句中若起到下列作用,那么就不能停顿,也就是说,“而”字不能和后面的词语分开读,应该连读。
(1)“而”在句中如果连接的是形容词(或副词)与动词,即“形容词(副词)+而+动词”,这时前边的形容词或副词充当状语,起修饰后面的动词的作用,不能分开读。
(2)“而”在句中如果连接的是两个动词,即“动词+而+动词”,那么而表示顺接,也就是说,前面一个动作发生了,后面的动作紧接着就发生了,这时“而”后面就不能停顿,应和后面的动词连续。
(3)“而”连接词性相同的两个词语(即两个名词、两个动词、两个形容词),表示并列,相当于“而且”、“又”、“和”或不译,这时“而”后不应该停顿。
(4)“而”表示承递关系,相当于“而且”、“并且”、“就”或不译。
6.节奏停顿应体现句子结构的原貌。
7.节奏停顿要体现出省略成分。
8.对古代的国号、年号、官职、爵位、史实、地名要了解,否则易导致朗读停顿错误。
9.“也”用在句中揭示停顿,朗读时在其后停顿。
如作句尾语气助词则不作停顿。
10.停顿要体现关键词的管辖范围。
11.句式整齐的四言、五言、六言、七言等,朗读时可用相同的停顿来读,使语气语调一气贯通。
文言文语句节奏划分三条规律:1.根据文言句子语法结构确定朗读节奏(主、谓、宾)。
2.根据发语词、句首的语气词、关联词等虚词或总结性的词语来确定朗读节奏。
文言文的节奏划分
答:对文言诗文中的停顿和节奏的考查,在近年来的中考中较为常见。
除了课文中有标点的停顿要读好之外,还要注意读好句中的停顿,也就是句中节奏的划分也应注意。
1、弄懂句意。
对于文言文,首先要重视对句子内容的理解,弄懂句意,帮助确定正确的停顿。
如“其一犬坐于前”(《狼》),正确的停顿应该是“其一/犬坐于前”,意思是:其中一只(狼)像狗一样蹲坐在(屠夫的)面前。
如果不理解句意,往往会这样停顿:“其一犬/坐于前”,主语被误以为是“犬”,这明显与句子的本意不符。
2、注意句子的成分。
把握文言文结构,注意从句中各成分担当什么语法“角色”的角度来掌握恰当的停顿。
古今汉语所含的句子成分及排列顺序大体相同,即主语—谓语—宾语。
一般句子中的停顿可考虑以下情况:①主谓之间可停顿。
如:“吾/视其辙乱”(《曹刿论战》);又如:“两三点雨/山前”(《西江月》)②动宾之间可停顿。
如:“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岳阳楼记》);又如:“寻/张怀民”(《记承天寺夜游》)。
③介宾短语之前可停顿。
如:“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出师表》);又如:“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醉翁亭记》)。
④转折连词之前可停顿。
如:“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满井游记》);又如:“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出师表》)。
⑤句首虚词(又称发语词)之后可停顿。
如:“夫/战,勇气也”(《曹刿论战》);又如:“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再如:“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岳阳楼记》)。
关于节奏和停顿,还需了解几点:1、分清单音和双音。
文言文里两个单音词恰巧在现代汉语中组成了一个双音词。
对于这种情况,一定要根据课文注释或字典或老师的讲解来辨认清楚,准确翻译,才能帮助划分节奏和停顿。
如“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中“妻子”一词,在本文中指“妻子和儿女”,已不同于现代汉语中的“妻子”一词的意思,切不可混为一谈。
中考语文复习专题文言文划分句子节奏【含答案】
中考语文复习专题文言文划分句子节奏【含答案】文言文划分句子节奏在朗读文言文时,需要注意停顿的情况有以下八种:1.主谓(宾)之间要停顿,如“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主谓之间要停顿,谓语宾语之间也要停顿,如“衔远山,吞长江”。
2.两个单音节之间要停顿,如“可以一战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3.句首虚词之后可停顿,如“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
4.关联词之后转折连词之前可停顿,如“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5.“也”用在句子中做语气词,其后要停顿,如“余闻之也久”。
6.较复杂的定语、状语、补语无论是前置还是后置应停顿,如“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7.并列短语之间要停顿,如“山肴野蔌,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8.在转折连词“而”前,一般要停顿,如“后狼止而前狼又至,人不知而不愠。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例1:下列语句中,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非死则徙尔”。
在这个句子中,“非死则徙尔”是一个完整的意义单位,不可拆分。
例2:下列句子朗读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在这个句子中,“山不在高”和“有仙则名”是两个完整的意义单位,不可拆分。
1、句首的语气助词和关联词应该有停顿。
在文言文中,有些虚词放在句子的开头,强调语气或领起全句甚至全段,例如“至”、“夫”、“XXX”、“盖”、“故”、“惟”等。
读的时候应该稍加停顿,不能和后面的文字连接。
2、“古代”是两个单音词,而现代汉语中是一个复音词。
因此,要分开读。
例如:“故天将大任XXX是人也。
”、“可/以一战。
”3、停顿应该根据语言顺序来进行,即按照“主语—谓语—宾语”、“状语—谓语”、“动词—补语”的顺序来停顿。
也就是说,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动词和补语之间要作停顿(定语与中心词之间一般不停顿),以使语意明显。
例如:“先帝/不以/臣卑鄙。
”、“永之人/争/奔走焉。
”4、充当状语的名词和中心词之间应该连读。
如果分开读,就会错误地将状语当成主语,改变句子的意思。
划分文言文句子朗读停顿的节奏及练习
划分文言文句子朗读停顿的节奏及练习(一)、考纲考点初中1至6册中的文言文,重点是讲读课文中的重点句子,让学生能准确的划分这些句子的朗读节奏,文言文的朗读停顿在中考中,往往是主观试题较多,难度大,得分低,考试形式大多是选择题和划分朗读节奏。
分值为2分。
(二)、知能图谱读是语言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而句中停顿,特别是文言文中的阅读停顿是阅读能力的重要体现。
有以下六种情况注意停顿。
1、主谓之间要停顿。
2、谓宾之间要停顿。
3、谓语中心语xx短语之间要停顿。
4、“古二今一”之间要停顿。
5、关联词后面要停顿。
6、总领性词语后面要停顿。
(三)、中考题例例1、下列语句中,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a.自|吾氏三世|居是乡b.而|乡邻|之生日蹙c.今其|室十无一焉d.非死|则徙尔(05年中考题)分析:a句中,“自”是一个介词,明显不能独立,后面必须跟上宾语,才能表示一个确切的意思。
“自吾氏三世”才是一个意义单位。
所以a句的划分是错的。
再看b句,“而”是一个转折连词,属虚词范畴无实义,因此它也不能独立。
再说“乡邻之生”是一个偏正词组,应看作一个整体,不能拆开。
c句的“今其室”也是一个偏正词组,表示一个相对独立的意义,中间不能拆开。
正确的答案只能是按意义划分的d。
例2、下列句子朗读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c.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d.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2004年中考题)分析:a句中的“不在”是一个否定合成谓语,应看作一个意义单位,因此不能分开。
故a是错的。
b的前后两句划分的标准不一,不能形成对偶,所以也是错的。
c句中的“丝竹之乱耳”、“案牍之劳形”是两个用法相同的主谓词组,分别作两个“无”的宾语。
而主谓词组在作句子成分的时候应看作一个整体,不能拆开,故c是错的。
只有d是意义上的对偶,所以是正确的。
例3、用“|”标出下列句子的诵读节奏。
(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2)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04年中考题)这两个句子不是诗句,所以不存在对偶的问题,因此只能作意义上的划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文言文句子节奏停顿划分
首先理解意思.然后根据意思来分就很简单了.
1、主谓之间要停顿。
2、谓宾之间要停顿。
3、谓语中心语和介宾短语之间要停顿。
4、“古二今一”之间要停顿。
5、关联词后面要停顿。
6、总领性词语后面要停顿。
文言文句子节奏停顿划分
掌握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①可/以/一战②再/而衰,三/而竭③我/孰与/城北徐公美④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⑤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⑥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⑦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⑧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⑨且/焉置/土石⑩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11、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12、今/天下/三分13、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14、是以/众议/举宠为督15、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16、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17、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18、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附:关于文言句子朗读停顿划分指导例析
一、“意义单位划分法”:
文言句朗读的停顿划分可先揣摩意义,再把意思结合紧密的文字,看成一个“意义”单位,则“单位”与“单位”之间往往有一定停顿。
例1、望晚/日照/城郭(《登泰山记》)“望晚”是“向晚”、“傍晚”之意,全句有“望晚”、“日照”、“城郭”三个意义单位。
不可读成“望/晚日/照城郭”。
例2、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翁亭记》)“乐其乐”前一“乐”字用做动词,“以……为乐”;后一“乐”字,作名词,“所乐的事”。
“乐其乐”即“以其乐为乐”。
不可误读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二、“语法结构划分法”:
根据语言顺序处理停顿,即按照“主语——谓语——宾语”、“定语——中心语”、“状语——中心语”、“动补”来停顿,也就是说在主谓之间、谓宾之间、状语与中心语之间、动补之间要作停顿,以使语意明显。
1、主谓之间、状谓之间、动补之间可作停顿。
例3、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唐雎不辱使命》)
例4、此/庸夫之怒也(《唐雎不辱使命》)
例5、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
例6、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出师表》)
例7、永之人/争/奔走焉(《捕蛇者说》)
2、动宾之间,结合紧密时不停顿,但宾语有定语限制或修饰,就须停顿。
例8、故/克之(克之是动宾关系,但宾语为单音节,动宾结合紧密,不需停顿,否则读来反而生硬。
)
例9、缘溪/行,忘/路之远近(“路之远近”是忘的宾语,有其修饰限制语,结构完整,自成层次,动宾之间,往往有其停顿。
)
3、几个状语之间虽有停顿,但只相当于现代的顿号级别,可不作停顿。
例10、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每与臣”有“每”、“与臣”两个状语,可以连读,不必停顿。
)
4、定语与中心语之间一般不停顿。
例11、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三、“文言句式特点划分法”:
要留心文言句式特点,如倒装句(主谓倒装、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省略句、判断句、被动句、固定结构句等,划分停顿时须维护其古代语言特点和意义的完整。
例1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再”、“三”后省略谓语“鼓”)
例13、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庙堂之高”是定语后置)
例14、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为”是介词,后省略宾语“之”,代桃源村人)
例15、孔子云:“何陋/之有?”(宾语前置句,应调整为“有何陋?”)
例16、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于其上”是状语后置)
例17、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所以”在句中是“……的原因”之意,是固定结构;“也”表判断语气,“此……也”是判断句)
例18、帝/感/其诚(“感”具有被动意义,“被……所感动”)
四、停顿要体现关键词的管辖范围。
例19、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殚”、“竭”是关键词)
例20、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入”、“出”是关键词)
例21、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先”、“后”是关键词)
五、留心名作状的朗读停顿。
例22、其一/犬坐/于前(“犬”是名作状,“像狗一样”修饰“坐”的样子,不能读成:其一犬/坐/于前)
例23、山行/六七里(“山”是名作状,“在山路上”限制“行”的处所,不能读成:山/行/六七里
六、留心形同于现代双音合成词现象的朗读停顿。
古代汉语连在一起的两个单音词,形同于现代的双音节合成词,朗读时必须分开,不能把古代两个单音词读成现代的双音合成词。
例24、于是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例25、可以可/以/已/大风可/以/一战
例26、妻子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例27、中间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七、留心句首关联词及语气助词“夫、盖、且、若夫、至若”,将其自成音节,专作停顿,以发挥统领全句或全段以及引起话题的作用。
例28、夫/大国,难测也
例29、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
例30、若夫/霪雨/霏霏至若/春和/景明
例31、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
八、留心古代的“国名、年号、地名、官名、郡爵、史实”。
例32、陈/康叔公/尧咨/善射(“陈”系姓氏,“尧咨”是名,“康叔公”是谥号,“公”是古代对男子的尊称)
例33、《范/文正公/集》
例34、吴中/士人家/藏其草(“吴中”是地名)
例35、虞山/王毅/叔远甫/刻(地名---姓名---字---“甫”古代对男子的美称)
例36、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九、“也”用在句中表示提示,朗读时应停顿,不能误为副词,如作句尾语气助词则不作停顿。
例37、余/闻之也/久(〈伤仲永〉)
例38、可/计日而待也
十、句式整齐的四言、五言、六言、七言等,朗读时可用相同的停顿来读,使语气语调一气贯通。
例39、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
例40、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