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身损害司法鉴定标准
人身损害司法鉴定标准
![人身损害司法鉴定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de3b60c6af1ffc4ffe47acb5.png)
人身损害司法鉴定标准1、伤残鉴定伤残鉴定(本文中仅指适用于道路交通事故损害、健康权损害、身体权损害等行为的伤残鉴定),是伤残程度与劳动能力的鉴定,是确定受害人是否残疾、残疾程度的重要证据,同时也是受害人向侵权人进行民事索赔的重要依据之一。
根据伤残鉴定的残疾程度,从轻到重分为十级,其中最轻的为十级,残疾赔偿率为10%;最重的为一级,即原告为植物人状态,残疾赔偿率为100%。
2、误工期限、营养期限、护理依赖程度及期限鉴定(1)误工期限鉴定误工期限指人体受伤后,不能参加正常工作或劳动的时间。
通常参照住院治疗时限和功能恢复锻炼时限确定。
(2)营养期限鉴定营养期限是指人体损伤后日常饮食不能满足受损伤机体对热能和各种营养素的需求,必须从其他食品中获得营养素的时限。
可以参照住院治疗时限确定。
(3)护理依赖程度及期限鉴定护理依赖程度指人体受伤后造成生活不能自理需经他人护理帮助维系日常生活的程度。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生活自理范围主要包括下列五项:进食;翻身;大、小便;穿衣、洗漱;自我移动。
法律规定护理依赖的程度分三级:a.完全护理依赖:指生活不能自理,上述五项均需护理者。
b.大部分护理依赖:指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上述五项中三项需要护理者。
c.部分护理依赖:指生活部分不能自理,上述五项中一项需要护理者。
护理期限指人体受伤后,生活不能自理而需他人帮助的时限。
主要包括:住院期间是否需要专人护理、需要专人护理的期限可根据诊疗医院的诊疗意见确定;出院后或者虽未住院但仍需静养的否需要专人护理、需要专人护理的期限。
我们应该注意的是“误工期、营养期、护理期”这三期鉴定并不是只有构成伤残等级后才有,达不到伤残等级也可以申请三期鉴定,达不成伤残等级不等于不需要误工、营养、护理的时间。
3、后期治疗费用鉴定后期治疗是指人体损伤经治疗后体征固定,但遗留组织、器官功能障碍等,需要依赖补救性医疗措施的,一般限于能明显恢复生理功能或明显改善生活质量的方法。
人身伤害等级鉴定标准
![人身伤害等级鉴定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57cce87f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902517a.png)
人身伤害等级鉴定标准人身伤害等级鉴定标准是指在司法鉴定中对于人身伤害的程度进行划分和评定的一项标准。
根据《人身损害等级鉴定标准》,人身伤害分为轻微、一般、较重和重大四个等级。
下面将对这四个等级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是轻微人身伤害。
轻微人身伤害是指损害程度较轻,对身体功能影响不大,一般在医治后能够恢复。
比如,一些轻微的擦伤、擦挫伤、扭伤等都可以归为轻微人身伤害。
这类伤害通常不会对被害人的正常生活和工作造成明显的影响。
其次是一般人身伤害。
一般人身伤害是指损害程度较重,对身体功能有一定的影响,需要通过一定的治疗和康复才能够恢复。
比如,一些骨折、中度烧伤、中度脑震荡等都可以归为一般人身伤害。
这类伤害可能会导致被害人一段时间内无法正常工作或生活。
接下来是较重人身伤害。
较重人身伤害是指损害程度较为严重,对身体功能有较大的影响,需要经过较长时间的治疗和康复才能够恢复。
比如,一些严重的骨折、重度烧伤、脊柱损伤等都可以归为较重人身伤害。
这类伤害可能会导致被害人长期无法正常工作或生活。
最后是重大人身伤害。
重大人身伤害是指损害程度非常严重,对身体功能有严重的影响,需要经过长期的治疗和康复才能够恢复,甚至可能导致永久性的伤残。
比如,一些重度脑损伤、重度烧伤、重度脊柱损伤等都可以归为重大人身伤害。
这类伤害可能会导致被害人永久性的丧失正常生活和工作能力。
总的来说,人身伤害等级鉴定标准是根据被害人的损伤程度来进行评定的,不同的损伤程度对被害人的生活和工作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司法鉴定人员在进行人身伤害等级鉴定时,需要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评定,确保评定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为司法实践提供科学的依据。
人身损伤伤残鉴定标准
![人身损伤伤残鉴定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414961cd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1d.png)
人身损伤伤残鉴定标准人身损伤伤残鉴定是司法鉴定的一项重要内容,其结果直接关系到被鉴定人的权益和社会公共利益。
人身损伤伤残鉴定标准是对被鉴定人的身体损伤和伤残程度进行科学客观评定的依据,具有很强的法律效力和社会影响力。
为了确保人身损伤伤残鉴定工作的准确性和公正性,需要遵循一定的标准和程序。
一、人身损伤鉴定标准。
1. 一般损伤鉴定标准。
一般损伤是指外伤、烧伤、冻伤、中毒等造成的身体损伤。
鉴定时需考虑损伤的部位、范围、深度、程度等因素,结合医学知识和临床经验进行综合评定。
通常采用的评定标准包括伤情描述、损伤程度、功能障碍程度等。
2. 伤残鉴定标准。
伤残是指因疾病、外伤、职业病等原因造成的身体结构和功能的永久性损害。
伤残鉴定需要综合考虑被鉴定人的身体状况、功能障碍程度、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等因素,采用残疾程度评定表进行评定。
评定结果通常包括伤残等级、功能障碍程度、生活自理能力等。
二、人身损伤鉴定程序。
1. 申请鉴定。
被鉴定人或其法定代理人向有资质的司法鉴定机构提交书面申请,并提供相关证据材料。
2. 资料审查。
司法鉴定机构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查,确定鉴定范围和程序,并通知被鉴定人参加鉴定。
3. 鉴定过程。
鉴定人员根据申请材料和被鉴定人的实际情况进行现场勘查、询问和检查,获取相关证据和资料。
4. 鉴定结论。
鉴定人员根据事实和证据,进行科学客观的评定,形成鉴定结论,并出具鉴定意见书。
5. 鉴定结果通知。
司法鉴定机构将鉴定结果通知被鉴定人和申请人,并出具鉴定结论书。
三、人身损伤鉴定的注意事项。
1. 严格遵循法律法规,保证鉴定程序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2. 鉴定人员应具备专业知识和丰富经验,严格按照标准进行鉴定,确保评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客观性。
3. 被鉴定人和申请人应积极配合鉴定工作,提供真实、完整的相关证据和资料。
4. 鉴定结果应当符合医学科学的规律,具有科学性和可靠性。
结语。
人身损伤伤残鉴定标准是司法鉴定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对于保障被鉴定人的合法权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具有重要意义。
人身损害鉴定标准
![人身损害鉴定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2838f271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00eaf54.png)
人身损害鉴定标准人身损害鉴定是指通过对被害人身体损害的程度和性质进行评估和鉴定,以确定损害的具体情况和程度。
人身损害鉴定标准是司法鉴定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保护被害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介绍人身损害鉴定的标准及相关内容。
首先,人身损害鉴定需要根据被害人的实际情况进行评估。
鉴定人员应当全面了解被害人的伤情,包括伤害的部位、程度和性质等方面的情况。
同时,还需要对被害人的身体状况、年龄、性别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以确定损害的具体情况。
其次,人身损害鉴定需要参考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
鉴定人员应当根据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结合被害人的实际情况,确定损害的程度和性质。
在鉴定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标准和程序进行,确保鉴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公正性。
另外,人身损害鉴定需要进行科学、客观和公正的评估。
鉴定人员应当以科学的态度和方法进行鉴定工作,客观公正地评估被害人的伤情,确保鉴定结果的客观性和科学性。
在鉴定过程中,需要充分尊重被害人的意愿,听取被害人的陈述和证词,确保鉴定结果符合实际情况。
最后,人身损害鉴定需要保护被害人的合法权益。
鉴定人员应当充分尊重被害人的人格和隐私,保护被害人的合法权益,确保鉴定过程的公正和公开。
在鉴定结果出来后,需要及时向被害人和相关部门进行通报,确保被害人得到及时的帮助和保护。
综上所述,人身损害鉴定标准是司法鉴定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对于保护被害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要意义。
鉴定人员在进行鉴定工作时,需要全面了解被害人的实际情况,参考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进行科学、客观和公正的评估,保护被害人的合法权益,确保鉴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公正性。
希望相关部门和鉴定人员能够严格按照标准和程序进行鉴定工作,保护被害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人身损害等级鉴定标准
![人身损害等级鉴定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c75f91e8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ba.png)
人身损害等级鉴定标准
人身损害是指人的生命、健康受到了侵害或损害的情况。
在法律上,对于人身
损害的鉴定需要根据一定的标准来进行评定,以确定损害的等级和赔偿的金额。
人身损害等级鉴定标准是司法实践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下面将对人身损害等级鉴定标准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人身损害等级鉴定标准主要包括了轻伤、重伤和死亡三个等级。
轻伤是
指对身体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损害,但不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重伤是指对身体造成了严重的损害,需要较长时间的治疗和康复;死亡则是指因为人身损害导致了生命的终结。
根据不同的损害情况,可以确定相应的等级。
其次,人身损害等级鉴定标准还需要考虑损害的具体情况,包括受害人的年龄、性别、职业、收入情况等因素。
这些因素会对损害的影响程度产生不同的影响,需要综合考虑在内,才能确定最终的等级。
另外,人身损害等级鉴定标准还需要考虑损害的后果,包括对受害人生活、工作、家庭等方面的影响。
比如,轻伤可能导致了一段时间的休息和治疗,重伤可能导致了长期的康复和甚至残疾,死亡则会给家庭带来无法弥补的损失。
这些后果需要在鉴定中进行全面的评估。
最后,人身损害等级鉴定标准还需要考虑损害的责任方和赔偿的金额。
根据不
同的责任方和损害等级,确定相应的赔偿金额,以保障受害人的合法权益。
综上所述,人身损害等级鉴定标准是一个综合考量多方因素的过程,需要根据
具体的情况进行评定。
只有在严格按照标准进行鉴定,才能保障受害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希望各界人士都能对人身损害等级鉴定标准有更深入的了解,共同维护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人身损害司法鉴定标准
![人身损害司法鉴定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047d188b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b1.png)
人身损害司法鉴定标准人身损害司法鉴定是指司法机关或相关部门依法对人身损害案件进行的鉴定工作,其目的是为了确定人身损害的性质、程度以及可能产生的后果,为司法裁决提供科学依据。
在进行人身损害司法鉴定时,需要遵循一定的标准和程序,以确保鉴定结果的客观、准确和公正。
本文将就人身损害司法鉴定标准进行探讨。
首先,人身损害司法鉴定的标准应当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
司法鉴定人员在进行人身损害鉴定时,应当严格遵循相关的法律法规,如《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等,确保鉴定工作符合法律规定,具有法律效力。
同时,鉴定人员应当具备相关的法律知识和专业技能,确保鉴定结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其次,人身损害司法鉴定的标准应当具有客观性和公正性。
鉴定人员在进行鉴定工作时,应当客观、公正地对待案件,不受任何非法干扰和利益诱惑,不偏袒任何一方当事人,确保鉴定结果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同时,鉴定人员应当充分尊重事实和证据,依据科学方法和技术进行鉴定,确保鉴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再次,人身损害司法鉴定的标准应当具有权威性和专业性。
鉴定人员在进行鉴定工作时,应当具有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如医学、法医学、心理学等,确保鉴定工作的科学性和专业性。
同时,鉴定人员应当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如具有正式的职业资格和执业证书,受到司法机关或相关部门的委托进行鉴定工作,确保鉴定结果的权威性和可信度。
最后,人身损害司法鉴定的标准应当具有综合性和全面性。
鉴定人员在进行鉴定工作时,应当全面、综合地考虑案件的各种因素,如事实、证据、相关法律法规等,确保鉴定结果的全面性和综合性。
同时,鉴定人员应当采取多种方法和手段进行鉴定,如现场勘查、检查、询问、鉴定技术等,确保鉴定结果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综上所述,人身损害司法鉴定标准应当具有法律依据、客观公正、权威专业、综合全面的特点,确保鉴定结果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公正性。
只有遵循这些标准,才能保障人身损害案件的司法公正,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人身损害司法鉴定标准
![人身损害司法鉴定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b43a0fe969eae009581bece0.png)
人身伤害是指受害人受到的来自外界的造成身体不同程度损伤的伤害,人身伤害的程度需要司法鉴定机关进行鉴定,以判断所需赔偿的金额及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
那么,人身伤害司法鉴定机构鉴定标准是什么?申请的条件又是什么?找法网来帮您解答。
一、人身伤害鉴定标准1、各种伤残等级鉴定标准(包括工伤、交通事故、医疗事故、人身损害、犯罪等伤残等级鉴定标准)2、交通事故适用《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3、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分GB/T16180-2006》4、人体轻微伤的鉴定标准1996年7月25日公安部发布,1997年1月1日实施适用于一切违反民法通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造成的轻微损害5、人体轻伤鉴定标准(试行)1990年6月20日最高法最高检公安部司-法-部发布,1990年7月1日起实施本标准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的伤害他人身体健康的法医学鉴定6、人体重伤鉴定标准1990年3月29日司-法-部最高法最高检公安部发布,1990年7月1日实施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的重伤的法医学鉴定。
二、人身伤害司法鉴定机构按照我们国家的相关法律规定,普通公民不能申请司法鉴定,必须有法院或者公安局委托才能进行鉴定,你可以向法院起诉民事赔偿,申请伤残鉴定,而且要提供医疗的正规单据,法院才能委托有关机构鉴定伤残。
这样之后,你才可以要求伤残赔偿金和精神抚慰金等。
三、个人伤害鉴定如何申请工伤以外的鉴定,你可以直接到被告所在地或者事故发生地的法院起诉,同意申请法院委托伤残鉴定一般的伤残鉴定。
具体程序如下:1、损伤程度鉴定,即轻伤、重伤、轻微伤鉴定或称伤情鉴定。
2、伤残程度鉴定,包括交通事故伤残、工伤事故伤残、意外伤害伤残、打架斗殴伤残。
3、因果关系鉴定,指损伤与疾病的关系鉴定。
4、医疗纠纷司法鉴定,医疗行为中是否存在过错,若有,与患者死亡或残疾之间的关系。
5、保险理赔鉴定,是否意外伤残、重大疾病、全残、失能达到保险理赔规定。
人体损伤法医鉴定标准
![人体损伤法医鉴定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6a10f2f7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086937f.png)
人体损伤法医鉴定标准人体损伤,是指外界某种因素(如钝物、锐器、火源、电流等)对人体组织或器官造成的损害。
人体损伤通常分为两种类型:生命威胁和非生命威胁,其中生命威胁是指可能导致死亡或永久性伤残的损伤。
针对人体损伤,法医学专门制定了一套鉴定标准,以确定所涉及的损伤是否是故意或过失造成的,以及确定损伤的严重程度和治愈后可能遗留下的后遗症等。
下面是常用的人体损伤法医鉴定标准:1. 简单伤:是指只影响皮肤、黏膜以及血管和浅表筋膜等组织的损伤。
通常有局部疼痛、肿胀、发红等表现。
治疗后一般不会导致残留后遗症。
2. 重要器官损伤:重要器官包括心脏、肺、肝、脑、脊髓、胃肠道等。
这些器官的损伤可能导致患者死亡或永久性伤残。
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患者死亡。
3. 严重伤:是指影响皮肤、筋膜、肌肉、骨头等结构的重要组织的损伤,也包括内脏损伤、各种骨折等。
这些损伤可能导致患者永久性伤残或死亡。
治疗后可能留下严重的后遗症,如瘫痪、偏瘫、失聪、失明等。
4. 轻度伤:是指不会导致永久伤残或严重后遗症的损伤,如轻度切割伤、擦伤等。
治疗后可以恢复健康。
6. 重度伤:是指可能导致残疾或死亡的损伤,如严重的骨折、重度自燃等。
患者需要经过长时间的治疗和康复,可能会留下严重的后遗症。
在进行人体损伤鉴定时,法医学专家需要根据各种证据和检查手段,对具体的损伤进行综合评估。
在判断损伤类型和严重程度时,考虑以下因素:损伤部位、损伤器官、损伤类型、深度和广度等。
同时,还需要考虑治疗方案和治疗效果等因素,以便确定损伤的严重程度、可能遗留的后遗症和治疗方案。
总之,人体损伤法医鉴定标准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够帮助医生和法律专业人士准确评估损伤类型和严重程度,从而采取适当的治疗和法律行动。
因此,法律专业人士和医生需要认真掌握这些标准,以便在实践中正确地应用它们。
人身伤害鉴定标准
![人身伤害鉴定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49e5bb4b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40ecc15.png)
人身伤害鉴定标准人身伤害鉴定是司法鉴定的一项重要内容,其结果直接关系到案件的定性和定罪。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鉴定法》,人身伤害鉴定是指对人身伤害的原因、性质、程度和损害后果等进行的鉴定。
鉴定人身伤害需要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下面将从人身伤害鉴定的标准、程序和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介绍。
一、人身伤害鉴定标准。
1. 人身伤害的认定标准。
人身伤害是指对个人身体或健康造成的损害,包括外伤、中毒、烧伤、冻伤等。
在进行人身伤害鉴定时,需要根据被鉴定人的临床表现、病史、体征、医学检查结果等综合判断,确定伤害的原因、性质和程度。
2. 人身伤害的鉴定要求。
人身伤害鉴定需要遵循客观、科学、公正、准确的原则,鉴定人员应具备执业医师资格,并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鉴定实践经验。
鉴定人员应当独立进行鉴定,不受任何非法干扰和影响,确保鉴定结果的客观性和科学性。
3. 人身伤害的鉴定内容。
人身伤害鉴定的内容包括伤害的原因、性质、程度和损害后果等。
鉴定人员需要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结合医学影像学、实验室检查等辅助手段,全面客观地评估被鉴定人的伤害情况,确保鉴定结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二、人身伤害鉴定程序。
1. 接受委托。
当法院、检察院、公安机关、律师等单位或个人需要进行人身伤害鉴定时,应当书面委托鉴定机构,并提供相关证据材料和委托协议。
2. 鉴定程序。
鉴定机构应当在收到委托书后,安排专业鉴定人员进行鉴定工作。
鉴定人员应当认真审查案件材料,实地勘查现场,进行详细的询问和检查,确保鉴定工作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3. 出具鉴定意见。
鉴定人员应当在鉴定工作完成后,及时出具鉴定意见书,并加盖鉴定机构的公章。
鉴定意见书应当包括鉴定结论、鉴定过程、鉴定依据和鉴定意见等内容,确保鉴定意见的科学性和权威性。
三、人身伤害鉴定注意事项。
1. 保护被鉴定人的合法权益。
在进行人身伤害鉴定时,鉴定人员应当尊重被鉴定人的人格尊严,保护其隐私权和合法权益,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侮辱、伤害和歧视。
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2022年
![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2022年](https://img.taocdn.com/s3/m/c5c19046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2a.png)
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2022年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是司法鉴定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刑事案件和民事案件的审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为了更准确地对人体损伤程度进行鉴定,保障司法公正,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的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以供司法机关和相关专业人员参考。
本文将对2022年最新的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进行详细介绍。
一、轻微伤。
轻微伤是指造成轻微身体损害的伤害,通常表现为皮肤擦伤、轻微擦伤、轻微擦伤、轻微擦伤、轻微擦伤、轻微擦伤、轻微擦伤、轻微擦伤、轻微擦伤、轻微擦伤、轻微擦伤、轻微擦伤、轻微擦伤、轻微擦伤、轻微擦伤、轻微擦伤、轻微擦伤、轻微擦伤、轻微擦伤、轻微擦伤、轻微擦伤等。
对于轻微伤的鉴定,主要根据伤情的轻重、部位、治疗过程和结果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定。
二、一般伤。
一般伤是指造成一般身体损害的伤害,通常表现为皮肤挫伤、轻微骨折、轻微脱臼、轻微脑震荡等。
对于一般伤的鉴定,需要考虑伤情的严重程度、对被害人生活和工作的影响等因素进行评定。
三、严重伤。
严重伤是指造成严重身体损害的伤害,通常表现为重度骨折、重度脑震荡、重度烧伤、重度中毒等。
对于严重伤的鉴定,需要充分考虑伤情的危险程度、对被害人生活和工作的长期影响等方面进行评定。
四、特别严重伤。
特别严重伤是指造成特别严重身体损害的伤害,通常表现为重度烧伤、重度中毒、重度脑损伤、重度器官损伤等。
对于特别严重伤的鉴定,需要充分考虑伤情的危险程度、对被害人生活和工作的长期影响等因素进行评定。
五、终生严重伤。
终生严重伤是指造成永久性身体损害的伤害,通常表现为永久性残疾、永久性器官损伤、永久性脑损伤等。
对于终生严重伤的鉴定,需要充分考虑伤情的永久性、对被害人生活和工作的长期影响等方面进行评定。
六、结语。
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是司法鉴定中的重要内容,对于保障司法公正、维护被害人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的详细介绍,相信能够对相关专业人员有所帮助,也能够提高司法机关对人体损伤程度鉴定的准确性和公正性。
人身损伤鉴定程度标准
![人身损伤鉴定程度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cc5c6773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77f8172.png)
人身损伤鉴定程度标准
人身损伤鉴定是司法鉴定的一项重要内容,其结果直接关系到案件的审理和判决。
人身损伤鉴定程度标准是根据被害人的伤情,结合相关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对人身损伤程度进行评定的标准。
下面将就人身损伤鉴定程度标准进行详细介绍。
一、轻微伤。
轻微伤是指被害人的身体部位受到轻微的损伤,通常不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
例如,皮肤擦伤、轻微烫伤等。
二、轻伤。
轻伤是指被害人的身体部位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但不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
例如,扭伤、轻微骨折等。
三、中伤。
中伤是指被害人的身体部位受到较严重的损伤,可能导致一定程度的生活和工作障碍。
例如,严重骨折、内脏受伤等。
四、重伤。
重伤是指被害人的身体部位受到严重的损伤,可能导致长期的生活和工作障碍甚至残疾。
例如,重度烧伤、重度颅脑损伤等。
五、特重伤。
特重伤是指被害人的身体部位受到极其严重的损伤,可能导致严重的残疾甚至死亡。
例如,重度烧伤、重度颅脑损伤等。
在人身损伤鉴定过程中,鉴定人员需要结合被害人的伤情和相关证据,按照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的规定,对人身损伤程度进行准确评定。
同时,鉴定人员还需要
注意保持客观、公正的态度,不受任何主观因素的影响,确保鉴定结果的科学性和可信度。
总之,人身损伤鉴定程度标准是司法鉴定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其准确性和科学性直接关系到案件的审理和判决。
鉴定人员需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鉴定工作,确保鉴定结果的客观、公正和准确。
1—10级人身损害鉴定标准
![1—10级人身损害鉴定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63057ed3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551ea7b.png)
1—10级人身损害鉴定标准
人身损害鉴定标准用于评估受害人的伤势程度,以确定损害赔偿的额度。
下面是1到10级人身损害鉴定标准:
1级:轻微伤,伤势较轻,通常是一些皮肉擦伤或者皮肤浅层
切割伤。
治疗周期较短,恢复快速。
2级:轻伤,通常是较浅的划伤、挫伤或轻微骨折。
治疗周期
稍长,但一般能够完全恢复。
3级:中等伤,包括复杂切割伤、较严重的骨折或软组织损伤。
治疗周期通常较长,可能会留下一些永久性后遗症。
4级:较重伤,包括严重的切割伤、复杂骨折、内脏损伤或烧伤。
治疗周期较长,可能会有严重的后遗症。
5级:重伤,包括重度切割伤、复杂骨折、脊柱损伤或严重的
烧伤。
治疗周期长,可能会有严重后遗症或残疾。
6级:严重伤,包括复杂切割伤、骨折、脊柱损伤、重度烧伤等,治疗周期非常长,有可能导致永久性残疾。
7级:重度伤,包括颈椎、脑部损伤、主要脏器破裂等,治疗
周期极长,可能导致严重残疾或生命危险。
8级:特别重伤,包括重度头部创伤、颈椎破裂、重度脑部损
伤等,治疗困难,可能导致严重残疾或死亡。
9级:极重伤,包括重度头部创伤、颈椎破裂、脑部重度损伤等,治疗困难,常会导致严重残疾或死亡。
10级:特别极重伤,包括重度脑损伤、颈椎破裂、重大脏器损伤等,治疗困难,常导致死亡。
这只是一般的人身损害鉴定标准,具体的标准可能会因国家、地区、法律法规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在具体的案件中,还需要根据医学专业人士的鉴定和评估结果来确定伤势的等级。
最新人身损害鉴定标准
![最新人身损害鉴定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4c116afe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e0.png)
最新人身损害鉴定标准人身损害鉴定是司法鉴定的一项重要内容,其结果直接关系到案件的审理和判决。
为了更好地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最新的人身损害鉴定标准应当及时更新,以适应社会发展和法律变化的需要。
一、人身损害的定义。
人身损害是指对个人身体、精神或财产造成的损害,包括但不限于身体伤害、精神痛苦、财产损失等。
在进行人身损害鉴定时,需要全面考虑被害人的身体和心理状况,以及案件的具体情况。
二、人身损害鉴定的标准。
1. 身体损害鉴定标准。
身体损害是指对个人身体造成的伤害,包括轻伤、重伤、致残和死亡等不同程度的损害。
最新的身体损害鉴定标准应当充分考虑医学证据和法律规定,对不同程度的伤害给予明确的界定和评估标准。
2. 精神损害鉴定标准。
精神损害是指对个人心理健康造成的损害,包括焦虑、抑郁、创伤后应激障碍等不同类型的精神疾病。
最新的精神损害鉴定标准应当考虑心理医学专家的意见,对精神损害进行科学的评估和诊断。
3. 财产损害鉴定标准。
财产损害是指对个人财产造成的损失,包括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经济损失。
最新的财产损害鉴定标准应当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对财产损失进行合理的评估和计算。
三、人身损害鉴定的程序。
1. 证据收集。
在进行人身损害鉴定时,需要充分收集相关证据,包括医学证据、心理医学证据和财产损失证据等。
这些证据应当真实可靠,能够客观地反映被害人的损害情况。
2. 鉴定过程。
鉴定过程应当严格按照法律程序进行,确保鉴定结论的客观性和科学性。
鉴定人员应当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确保鉴定结果的准确性和权威性。
3. 结论形成。
鉴定结论应当综合考虑各项证据,对被害人的损害情况进行全面评估。
结论应当客观公正,符合法律规定,并能够为案件的审理和判决提供科学依据。
四、人身损害鉴定的意义。
人身损害鉴定是司法鉴定的重要内容,其结果直接关系到案件的审理和判决。
合理准确的人身损害鉴定结果,能够保障被害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法治社会的建设和发展。
1—10级人身损害鉴定标准
![1—10级人身损害鉴定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cbe2e90a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ae.png)
1—10级人身损害鉴定标准人身损害鉴定是指对人身损害事件进行事实调查和鉴定,以确定受害人的伤害程度和责任归属的过程。
下面是关于1至10级人身损害鉴定标准的相关参考内容。
1级人身损害:轻微损伤。
指受害人身体或精神上遭受暂时性损伤,对个人正常的生活、工作和社交能力无显著影响,需要短暂的医疗治疗。
如轻微擦伤、扭伤、劳损、轻微烧伤等。
2级人身损害:轻度损伤。
指受害人身体或精神上受到明显的损害,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医疗治疗,对个人正常的生活、工作和社交能力有轻微的影响。
如破碎性骨折、轻度脑震荡、轻度烧伤等。
3级人身损害:中度损伤。
指受害人身体或精神上遭受较严重的损害,需要长期的医疗治疗和康复训练,对个人正常的生活、工作和社交能力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如严重骨折、中度脑震荡、中度烧伤等。
4级人身损害:重度损伤。
指受害人身体或精神上遭受严重的损害,需要长时间的治疗和康复训练,对个人正常的生活、工作和社交能力有明显影响。
如严重器官损伤、严重脑震荡、严重烧伤等。
5级人身损害:特重度损伤。
指受害人身体或精神上遭受极度严重的损害,需长时间的医疗治疗和康复训练,对个人正常的生活、工作和社交能力造成严重影响。
如重度器官损伤、严重脑部损伤、严重烧伤等。
6级人身损害:非常特重度损伤。
指受害人身体或精神上遭受非常特别严重的损害,对个人正常的生活、工作和社交能力造成极其严重的影响,甚至失去生命的立即威胁。
如严重头颅损伤、重度器官衰竭等。
7级人身损害:极重度损伤。
指受害人身体或精神上遭受严重度更高的损害,使个人正常的生活、工作和社交能力彻底丧失,可能导致残疾或生命危险。
如极度烧伤、重度器官衰竭等。
8级人身损害:非常极重度损伤。
指受害人身体或精神上遭受非常极度严重的损伤,使个人正常的生活、工作和社交能力完全丧失,生命常常处于危险之中。
如严重脑部损伤、严重器官衰竭等。
9级人身损害:特别极重度损伤。
指受害人身体或精神上遭受特别严重的损伤,多数情况下会导致生命的威胁或导致严重的生殖、性功能障碍。
人体损伤程度司法鉴定标准
![人体损伤程度司法鉴定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63c2f2ea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b4.png)
人体损伤程度司法鉴定标准
人体损伤程度司法鉴定标准是指在司法鉴定中对人体损伤程度进行评估的标准和规范,旨在确保司法鉴定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并为法院审判提供依据。
人体损伤程度司法鉴定标准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损伤类型:根据损伤部位、损伤程度、损伤机制等因素,将损伤类型划分为不同的类别。
2.损伤程度:根据损伤部位、损伤程度、功能障碍等因素,对损伤程度进行评估和分类。
3.损伤后果:根据损伤部位、损伤程度、功能障碍等因素,对损伤后果进行评估和分类。
4.损伤鉴定程序:规定损伤鉴定的程序和流程,包括鉴定前的准备、鉴定过程中的记录和报告撰写等。
5.鉴定人员资质:规定鉴定人员的资质要求和培训标准,以确保鉴定人员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6.鉴定结果的认定和使用:规定鉴定结果的认定和使用方式,包括鉴定结果的法律效力、鉴定结果的保密和保护等。
人体损伤程度司法鉴定标准的制定和实施,有助于提高司法鉴定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促进司法公正和法治建设。
同时,也为法院审判提供了科学依据和保障,有助于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和社会公正。
人身损害司法鉴定标准
![人身损害司法鉴定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ba70ad25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c8.png)
人身损害司法鉴定标准人身损害司法鉴定是指法院、检察院、公安机关、司法鉴定机构等依法对涉及人身损害的案件进行的鉴定。
人身损害司法鉴定标准是司法鉴定机构和鉴定人员在进行人身损害鉴定时应当遵循的原则和规定,其准确性和科学性对于案件的审理和判决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人身损害司法鉴定标准进行详细阐述。
首先,人身损害司法鉴定标准应当具有客观性和科学性。
鉴定人员在进行人身损害鉴定时,应当以客观、公正的态度进行鉴定,不受任何非法干扰和影响。
鉴定结论应当基于科学的依据和方法,避免主观臆断和片面推测,确保鉴定结论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其次,人身损害司法鉴定标准应当具有综合性和系统性。
鉴定人员在进行人身损害鉴定时,应当全面、系统地考虑案件的各项证据和情况,不片面、不偏颇地进行鉴定。
鉴定结论应当综合考虑被鉴定人的身体状况、损伤程度、损伤原因等多方面因素,确保鉴定结论的全面性和科学性。
再次,人身损害司法鉴定标准应当具有规范性和标准化。
鉴定人员在进行人身损害鉴定时,应当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司法鉴定标准进行操作,不得随意变动和篡改鉴定结论。
鉴定结论应当符合国家司法鉴定标准和规范,确保鉴定结论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最后,人身损害司法鉴定标准应当具有权威性和专业性。
鉴定人员在进行人身损害鉴定时,应当具有相应的资质和专业能力,不得擅自从事与自身专业不符的鉴定工作。
鉴定结论应当经过多位专业人员的讨论和审查,确保鉴定结论的权威性和专业性。
总之,人身损害司法鉴定标准是司法鉴定工作中的重要依据,其准确性和科学性直接影响到案件的审理和判决。
鉴定人员在进行人身损害鉴定时,应当严格遵循相关标准和规定,确保鉴定结论的客观、科学、综合、规范、权威和专业,为案件的公正审理和司法裁决提供可靠的依据。
1—10级人身损害鉴定标准
![1—10级人身损害鉴定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734e6c63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cc.png)
1—10级人身损害鉴定标准人身损害鉴定是法医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通过科学的手段评估和确定人身损害的程度,为法律的适用提供参考依据。
在人身损害案件中,鉴定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到受害者的权益。
因此,确立一套科学合理的人身损害鉴定标准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就1—10级人身损害鉴定标准进行论述,旨在为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提供参考。
人身损害鉴定标准是针对不同等级的损害制定的,通过评估损害的程度,可以判断出受害者的损害程度和赔偿额度。
在我国目前的司法实践中,一般将人身损害分为10个等级。
下面将逐一介绍每个等级的标准。
1级人身损害:轻微程度的损害,通常表现为皮肤轻微擦伤、不严重的软组织挫伤等。
这种损害对受害者的日常生活影响较小,往往不需要住院治疗。
2级人身损害:较轻程度的损害,主要表现为一些骨折、肌肉拉伤等。
这种损害对受害者的生活有一定影响,可能需要较短时间的住院治疗和康复。
3级人身损害:一般程度的损害,包括一些较复杂的骨折、严重的软组织损伤等。
这种损害对受害者的生活有较大影响,需要较长时间的住院治疗和康复。
4级人身损害:较重程度的损害,通常表现为复杂的骨折、严重的脊髓损伤等。
这种损害对受害者的生活造成较大困扰,可能需要长时间的住院治疗和康复,并且可能导致一定的残疾。
5级人身损害:中度程度的损害,包括较复杂的骨折、严重的内脏损伤等。
这种损害对受害者的生活造成较大影响,需要长时间的住院治疗和康复,并且可能导致较严重的残疾。
6级人身损害:较重程度的损害,主要表现为严重的多发性骨折、重度脑损伤等。
这种损害对受害者的生活造成极大影响,需要长时间的住院治疗和康复,并且会导致较严重的残疾。
7级人身损害:较重程度的损害,包括严重的多发性内脏损伤、重度脊髓损伤等。
这种损害对受害者的生活造成巨大影响,需要长时间的住院治疗和康复,并且有可能导致极严重的残疾。
8级人身损害:重度程度的损害,主要表现为严重的多发性脑损伤、全身多器官功能衰竭等。
人体伤害司法鉴定标准
![人体伤害司法鉴定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1f764557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25.png)
人体伤害司法鉴定标准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人体损伤程度鉴定的原则、方法、内容和等级划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A/T 146 - 1996 法医学尸体解剖。
GA/T 147 - 1996 法医学活体检验。
GA/T 148 - 1996 法医病理学检材的提取、固定、包装及送检方法。
GA/T 149 - 1996 法医学尸表检验。
GA/T 150 - 1996 机械性窒息尸体检验。
GA/T 151 - 1996 新生儿尸体检验。
GA/T 168 - 1997 机械性损伤尸体检验。
3. 术语和定义。
3.1重伤。
使人肢体残废、毁人容貌、丧失听觉、丧失视觉、丧失其他器官功能或者其他对于人身健康有重大伤害的损伤,包括重伤一级和重伤二级。
3.2轻伤。
使人肢体或者容貌损害,听觉、视觉或者其他器官功能部分障碍或者其他对于人身健康有中度伤害的损伤,包括轻伤一级和轻伤二级。
3.3轻微伤。
各种致伤因素所致的原发性损伤,造成组织器官结构轻微损害或者轻微功能障碍。
4. 总则。
4.1鉴定原则。
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坚持以致伤因素对人体直接造成的原发性损伤及由损伤引起的并发症或者后遗症为依据,全面分析,综合鉴定。
4.2鉴定时机。
4.2.1以原发性损伤为主要鉴定依据的,伤后即可进行鉴定;以损伤所致的并发症为主要鉴定依据的,在伤情稳定后进行鉴定。
4.2.2以容貌损害或者器官(脑、听器、视器等)功能损害为主要鉴定依据的,在损伤90日后进行鉴定;在特殊情况下可以根据原发性损伤及其并发症出具鉴定意见,但须对有可能出现的后遗症加以说明,必要时应进行复检并予以补充鉴定。
4.2.3疑难、复杂的损伤,在临床治疗终结或者伤情稳定后进行鉴定。
4.3伤病关系处理原则。
4.3.1损伤为主要作用的,既往伤/病为次要或者轻微作用的,应依据本标准相应条款进行鉴定。
人身损害司法鉴定标准
![人身损害司法鉴定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9ee63445b8f67c1cfad6b8bf.png)
1,人身伤害鉴定标准1.各种残疾水平(包括伤害,交通事故,医疗事故,人身伤害,犯罪等)的识别标准2.交通事故适用于道路交通事故中伤残人员的残疾评估3.劳动能力评估-由工伤和职业病引起的残疾等级(GB / T16180-2006)4.人体轻伤鉴定标准是由公安部于1996年7月25日发布并于1997年1月1日实施的。
该标准适用于所有违反民事一般原则引起的轻伤。
法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政处罚法5.公安部,公安部于1990年6月20日发布了鉴定人体轻伤的标准(试行),自1990年7月1日起实施。
6. 1990年3月29日,公安部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于1990年3月29日发布的识别严重人体伤害的标准。
2,人身伤害取证机构根据我国有关法律法规,普通公民不能申请司法鉴定。
必须由法院或公安部门委托他们进行评估。
您可以起诉法院要求民事赔偿,并申请残疾评估。
此外,法院只能通过提供正式的医疗文件来委托有关机构识别残疾。
之后,您可以要求伤残赔偿和精神慰藉。
3,如何申请人身伤害鉴定对于除工伤以外的鉴定,您可以直接到被告所在地或发生事故的法院,并同意向法院申请委托一般残疾鉴定。
具体过程如下:1.伤害程度识别,即轻度伤害,重度伤害,轻度伤害识别或伤害识别。
2.残疾鉴定程度包括交通事故伤残,工伤伤残,意外伤残和战斗伤残。
3.因果关系识别是指伤害与疾病之间关系的识别。
4.医疗纠纷的司法鉴定,是否有医疗行为过失,如果有过失,则说明患者死亡或致残的关系。
5.保险理赔评估,是否因意外伤残,重大疾病,全残,伤残符合保险理赔规定。
6.提供的X射线胶片和CT数据是否是同一个人。
7.检查伤后损失的时间并合理判断伤后休息时间的长短。
8.护理依赖程度的鉴定,医疗依赖程度的鉴定以及伤残后护理和医学依赖的判断。
9.要推断或分析伤害机理,从伤害形态推断伤害对象或分析伤害形成机理。
10.保险调查司法鉴定机构一般不接受普通公民的鉴定申请。
只有涉及案件时,法院或公安机关才能对其进行鉴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身损害司法鉴定标准损伤为主要作用的,既往伤/病为次要或者轻微作用的,应依据本标准相应条款进行鉴定。
损伤与既往伤/病共同作用的,即二者作用相当的,应依据本标准相应条款适度降低损伤程度等级,即等级为重伤一级和重伤二级的,可视具体情况鉴定为轻伤一级或者轻伤二级,等级为轻伤一级和轻伤二级的,均鉴定为轻微伤。
既往伤/病为主要作用的,即损伤为次要或者轻微作用的,不宜进行损伤程度鉴定,只说明因果关系。
程度分级5.1 颅脑、脊髓5.1.1 重伤一级a植物生存状态。
b)四肢瘫(三肢以上肌力3级以下)。
c)偏瘫、截瘫(肌力2级以下),伴大便、小便失禁。
d)非肢体瘫的运动障碍(重度)。
e)重度智能减退或者器质性精神障碍,生活完全不能自理。
5.1.2 重伤二级a)头皮缺损面积累计75.0cm2以上。
b)开放性颅骨骨折伴硬脑膜破裂。
c)颅骨凹陷性或者粉碎性骨折,出现脑受压症状和体征,须手术治疗。
d)颅底骨折,伴脑脊液漏持续4周以上。
e)颅底骨折,伴面神经或者听神经损伤引起相应神经功能障碍。
f)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伴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
g)脑挫(裂)伤,伴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
h)颅内出血,伴脑受压症状和体征。
i)外伤性脑梗死,伴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
j)外伤性脑脓肿。
k)外伤性脑动脉瘤,须手术治疗。
l)外伤性迟发性癫痫。
m)外伤性脑积水,须手术治疗。
n)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
o)外伤性下丘脑综合征。
p)外伤性尿崩症。
q)单肢瘫(肌力3级以下)。
r)脊髓损伤致重度肛门失禁或者重度排尿障碍。
5.1.3 轻伤一级a)头皮创口或者瘢痕长度累计20.0cm以上。
b)头皮撕脱伤面积累计50.0cm2以上;头皮缺损面积累计24.0cm2以上。
c)颅骨凹陷性或者粉碎性骨折。
d)颅底骨折伴脑脊液漏。
e)脑挫(裂)伤;颅内出血;慢性颅内血肿;外伤性硬脑膜下积液。
f)外伤性脑积水;外伤性颅内动脉瘤;外伤性脑梗死;外伤性颅内低压综合征。
g)脊髓损伤致排便或者排尿功能障碍(轻度)。
h)脊髓挫裂伤。
5.1.4 轻伤二级a)头皮创口或者瘢痕长度累计8.0cm以上。
b)头皮撕脱伤面积累计20.0cm2以上;头皮缺损面积累计10.0cm2以上。
c)帽状腱膜下血肿范围50.0cm2以上。
d)颅骨骨折。
e)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f)脑神经损伤引起相应神经功能障碍。
5.1.5 轻微伤a)头部外伤后伴有神经症状。
b)头皮擦伤面积5.0cm2以上;头皮挫伤;头皮下血肿。
c)头皮创口或者瘢痕。
5.2 面部、耳廓5.2.1 重伤一级a)容貌毁损(重度)。
5.2.2 重伤二级a)面部条状瘢痕(50%以上位于中心区),单条长度10.0cm以上,或者两条以上长度累计15.0cm以上。
b)面部块状瘢痕(50%以上位于中心区),单块面积6.0cm2以上,或者两块以上面积累计10.0cm2以上。
c)面部片状细小瘢痕或者显著色素异常,面积累计达面部30%。
d)一侧眼球萎缩或者缺失。
e)眼睑缺失相当于一侧上眼睑1/2以上。
f)一侧眼睑重度外翻或者双侧眼睑中度外翻。
g)一侧上睑下垂完全覆盖瞳孔。
h)一侧眼眶骨折致眼球内陷0.5cm以上。
i)一侧鼻泪管和内眦韧带断裂。
j)鼻部离断或者缺损30%以上。
k)耳廓离断、缺损或者挛缩畸形累计相当于一侧耳廓面积50%以上。
l)口唇离断或者缺损致牙齿外露3枚以上。
m)舌体离断或者缺损达舌系带。
n)牙齿脱落或者牙折共7枚以上。
o)损伤致张口困难Ⅲ度。
p)面神经损伤致一侧面肌大部分瘫痪,遗留眼睑闭合不全和口角歪斜。
q)容貌毁损(轻度)。
5.2.3 轻伤一级a)面部单个创口或者瘢痕长度6.0cm以上;多个创口或者瘢痕长度累计10.0cm以上。
b)面部块状瘢痕,单块面积4.0cm2以上;多块面积累计7.0cm2以上。
c)面部片状细小瘢痕或者明显色素异常,面积累计30.0cm2以上。
d)眼睑缺失相当于一侧上眼睑1/4以上。
e)一侧眼睑中度外翻;双侧眼睑轻度外翻。
f)一侧上眼睑下垂覆盖瞳孔超过1/2。
g)两处以上不同眶壁骨折;一侧眶壁骨折致眼球内陷0.2cm以上。
h)双侧泪器损伤伴溢泪。
i)一侧鼻泪管断裂;一侧内眦韧带断裂。
j)耳廓离断、缺损或者挛缩畸形累计相当于一侧耳廓面积30%以上。
k)鼻部离断或者缺损15%以上。
l)口唇离断或者缺损致牙齿外露1枚以上。
m)牙齿脱落或者牙折共4枚以上。
n)损伤致张口困难Ⅱ度。
o)腮腺总导管完全断裂。
p)面神经损伤致一侧面肌部分瘫痪,遗留眼睑闭合不全或者口角歪斜。
5.2.4 轻伤二级a)面部单个创口或者瘢痕长度4.5cm以上;多个创口或者瘢痕长度累计6.0cm以上。
b)面颊穿透创,皮肤创口或者瘢痕长度1.0cm以上。
c)口唇全层裂创,皮肤创口或者瘢痕长度1.0cm以上。
d)面部块状瘢痕,单块面积3.0cm2以上或多块面积累计5.0cm2以上。
e)面部片状细小瘢痕或者色素异常,面积累计8.0cm2以上。
f)眶壁骨折(单纯眶内壁骨折除外)。
g)眼睑缺损。
h)一侧眼睑轻度外翻。
i)一侧上眼睑下垂覆盖瞳孔。
j)一侧眼睑闭合不全。
k)一侧泪器损伤伴溢泪。
l)耳廓创口或者瘢痕长度累计6.0cm以上。
m)耳廓离断、缺损或者挛缩畸形累计相当于一侧耳廓面积15%以上。
n)鼻尖或者一侧鼻翼缺损。
o)鼻骨粉碎性骨折;双侧鼻骨骨折;鼻骨骨折合并上颌骨额突骨折;鼻骨骨折合并鼻中隔骨折;双侧上颌骨额突骨折。
p)舌缺损。
q)牙齿脱落或者牙折2枚以上。
r)腮腺、颌下腺或者舌下腺实质性损伤。
s)损伤致张口困难Ⅰ度。
t)颌骨骨折(牙槽突骨折及一侧上颌骨额突骨折除外)。
u)颧骨骨折。
5.2.5 轻微伤a)面部软组织创。
b)面部损伤留有瘢痕或者色素改变。
c)面部皮肤擦伤,面积2.0cm2以上;面部软组织挫伤;面部划伤4.0cm以上。
d)眶内壁骨折。
e)眼部挫伤;眼部外伤后影响外观。
f)耳廓创。
g)鼻骨骨折;鼻出血。
h)上颌骨额突骨折。
i)口腔粘膜破损;舌损伤。
j)牙齿脱落或者缺损;牙槽突骨折;牙齿松动2枚以上或者Ⅲ度松动1枚以上。
5.3 听器听力5.3.1 重伤一级a)双耳听力障碍(≥91dB HL)。
5.3.2 重伤二级a)一耳听力障碍(≥91dB HL)。
b)一耳听力障碍(≥81dB HL),另一耳听力障碍(≥41dB HL)。
c)一耳听力障碍(≥81dB HL),伴同侧前庭平衡功能障碍。
d)双耳听力障碍(≥61dB HL)。
e)双侧前庭平衡功能丧失,睁眼行走困难,不能并足站立。
5.3.3 轻伤一级a)双耳听力障碍(≥41dB HL)。
b)双耳外耳道闭锁。
5.3.4 轻伤二级a)外伤性鼓膜穿孔6周不能自行愈合。
b)听骨骨折或者脱位;听骨链固定。
c)一耳听力障碍(≥41dB HL)。
d)一侧前庭平衡功能障碍,伴同侧听力减退。
e)一耳外耳道横截面1/2以上狭窄。
5.3.5 轻微伤a)外伤性鼓膜穿孔。
b)鼓室积血。
c)外伤后听力减退。
5.4 视器视力5.4.1 重伤一级a)一眼眼球萎缩或者缺失,另一眼盲目3级。
b)一眼视野完全缺损,另一眼视野半径20o以下(视野有效值32%以下)。
c)双眼盲目4级。
5.4.2 重伤二级a)一眼盲目3级。
b)一眼重度视力损害,另一眼中度视力损害。
c)一眼视野半径10o以下(视野有效值16%以下)。
d)双眼偏盲;双眼残留视野半径30o以下(视野有效值48%以下)。
5.4.3 轻伤一级a)外伤性青光眼,经治疗难以控制眼压。
b)一眼虹膜完全缺损。
c)一眼重度视力损害;双眼中度视力损害。
d)一眼视野半径30o以下(视野有效值48%以下);双眼视野半径50o以下(视野有效值80%以下)。
5.4.4 轻伤二级a)眼球穿通伤或者眼球破裂伤;前房出血须手术治疗;房角后退;虹膜根部离断或者虹膜缺损超过1个象限;睫状体脱离;晶状体脱位;玻璃体积血;外伤性视网膜脱离;外伤性视网膜出血;外伤性黄斑裂孔;外伤性脉络膜脱离。
b)角膜斑翳或者血管翳;外伤性白内障;外伤性低眼压;外伤性青光眼。
c)瞳孔括约肌损伤致瞳孔显著变形或者瞳孔散大(直径0.6cm以上)。
d)斜视;复视。
e)睑球粘连。
f)一眼矫正视力减退至0.5以下(或者较伤前视力下降0.3以上);双眼矫正视力减退至0.7以下(或者较伤前视力下降0.2以上);原单眼中度以上视力损害者,伤后视力降低一个级别。
g)一眼视野半径50o以下(视野有效值80%以下)。
5.4.5 轻微伤a)眼球损伤影响视力。
5.5 颈部5.5.1 重伤一级a)颈部大血管破裂。
b)咽喉部广泛毁损,呼吸完全依赖气管套管或者造口。
c)咽或者食管广泛毁损,进食完全依赖胃管或者造口。
5.5.2 重伤二级a)甲状旁腺功能低下(重度)。
b)甲状腺功能低下,药物依赖。
c)咽部、咽后区、喉或者气管穿孔。
d)咽喉或者颈部气管损伤,遗留呼吸困难(3级)。
e)咽或者食管损伤,遗留吞咽功能障碍(只能进流食)。
f)喉损伤遗留发声障碍(重度)。
g)颈内动脉血栓形成,血管腔狭窄(50%以上)。
h)颈总动脉血栓形成,血管腔狭窄(25%以上)。
i)颈前三角区增生瘢痕,面积累计30.0cm2以上。
5.5.3 轻伤一级a)颈前部单个创口或者瘢痕长度10.0cm以上;多个创口或者瘢痕长度累计16.0cm以上。
b)颈前三角区瘢痕,单块面积10.0cm2以上;多块面积累计12.0cm2以上。
c)咽喉部损伤遗留发声或者构音障碍。
d)咽或者食管损伤,遗留吞咽功能障碍(只能进半流食)。
e)颈总动脉血栓形成;颈内动脉血栓形成;颈外动脉血栓形成;椎动脉血栓形成。
5.5.4 轻伤二级a)颈前部单个创口或者瘢痕长度5.0cm以上;多个创口或者瘢痕长度累计8.0cm以上。
b)颈前部瘢痕,单块面积4.0cm2以上,或者两块以上面积累计6.0cm2以上。
c)甲状腺挫裂伤。
d)咽喉软骨骨折。
e)喉或者气管损伤。
f)舌骨骨折。
g)膈神经损伤。
h)颈部损伤出现窒息征象。
5.5.5 轻微伤a)颈部创口或者瘢痕长度1.0cm 以上。
b)颈部擦伤面积4.0cm2以上。
c)颈部挫伤面积2.0cm2以上。
d)颈部划伤长度5.0cm以上。
5.6 胸部损5.6.1 重伤一级a)心脏损伤,遗留心功能不全(心功能IV级)。
b)肺损伤致一侧全肺切除或者双肺三肺叶切除。
5.6.2 重伤二级a)心脏损伤,遗留心功能不全(心功能III级)。
b)心脏破裂;心包破裂。
c)女性双侧乳房损伤,完全丧失哺乳功能;女性一侧乳房大部分缺失。
d)纵隔血肿或者气肿,须手术治疗。
e)气管或者支气管破裂,须手术治疗。
f)肺破裂,须手术治疗。
g)血胸、气胸或者血气胸,伴一侧肺萎陷70%以上,或者双侧肺萎陷均在50%以上。
h)食管穿孔或者全层破裂,须手术治疗。
i)脓胸或者肺脓肿;乳糜胸;支气管胸膜瘘;食管胸膜瘘;食管支气管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