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市城市总体规划(~2030年)》(修编

合集下载

攀枝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攀枝花市太阳能利用和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攀枝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攀枝花市太阳能利用和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攀枝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攀枝花市太阳能利用和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攀枝花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0.04.29•【字号】攀办发[2010]39号•【施行日期】2010.04.2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节能管理正文攀枝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攀枝花市太阳能利用和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攀办发〔2010〕39号)各县(区)人民政府,市级各部门,各企事业单位:《攀枝花市太阳能利用和产业发展规划》(2010~2020)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二○一○年四月二十九日攀枝花市太阳能利用和产业发展规划(2010~2020)一、规划背景(一)国内外太阳能发展状况在传统能源日益紧缺的情况下,太阳能作为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无污染的清洁能源成为了首选的可再生能源。

目前,世界各国正把太阳能的开发和利用作为重要的能源发展方向。

预计2030年,太阳能发电将占世界电力供应的10%以上,2050年达到20%以上。

太阳能的大力开发和应用将成为未来能源利用的主流。

太阳能利用基本方式可以分为光热利用、光伏利用、光化利用和光生物利用四大类。

1.光热利用根据所能达到的温度和用途的不同,太阳能光热利用分为低温利用(<200℃)、中温利用(200~800℃)和高温利用(>800℃)。

低温利用主要有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干燥器、太阳能蒸馏器、太阳房、太阳能温室、太阳能空调制冷系统等,中温利用主要有太阳灶、太阳能热发电聚光集热装置等,高温利用主要有高温太阳炉等。

目前光热利用主要有两种:①太阳能热水器,使用的太阳能收集装置以平板型集热器、真空管集热器和聚焦集热器等3种为主。

②光热发电,利用太阳辐射所产生的热能发电。

一般是用太阳能集热器将所吸收的热能转换为工质的蒸汽,然后由蒸汽驱动气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

1.1国外发展现状在太阳能热水器应用方面,国外保有量占世界太阳能热水器份额的40%左右,其中90%采用平板太阳能集热器。

攀枝花市城市建设发展规划

攀枝花市城市建设发展规划
二、奋斗目标
加快具有南亚热带风光的山水园林城市、川滇交界的区域性中心城市、以资源利用为主的现代化大城市的建设进程,实现城市建设一年一小变、三年一中变、五年一大变、十年彻底变,全面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建设“最宜人居”和“最宜发展”的生态家园。
到2007年,攀枝花城镇化水平达60%,建成区面积达54km2,人均城市道路面积达7.6m2,城市排水管网密度达7km/km2,自来水普及率达98%,燃气普及率达87.6%,每万人拥有公共车辆达11标台,人均居住面积达15m2,日清扫面积达400万m2,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50%,万人拥有城市公厕1.8座,亮灯率达98%,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2%,绿地率达40%,城市公共绿地面积达990公顷,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7m2,城市中心区人均公共绿地达5m2。城市空间布局、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质量、城市管理体系等方面形成与现代化大城市指标体系一致的发展格局,城市步入科学有序的发展轨道。2004年实现省级园林城市目标,2005年建成国家卫生城市,力争2007年基本建成“数字攀枝花”城市、国家山水园林城市。
城市民用燃气设施建设。优化民用煤气管网布局,确保供气安全,提高服务质量,逐年提高城市民用燃气普及率,到2007年城市民用燃气普及率达87.6%。同时,大力开发和利用太阳能、电力等清洁能源,形成多种能源互补的共用格局。
城市公交客运设施建设。树立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意识,继续培育和规范城市客运市场。重点强化城市公交客运的中心主导地位,调整完善公交线路布局,配套完善城市公共客运设施,提高城市公共客运服务质量,使公交行业成为城市的一个重要窗口,为市民营造良好的出行环境。到2007年全市每万人拥有公共车辆11标台。
攀枝花市城市建设发展五年规划(2003——2007年)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攀西资源开发会议精神,根据《攀枝花市国民经济翻番规划(2003—2007年)》对城市建设发展的要求,结合建设部、建设厅“十五”计划和中长期发展规划及《攀枝花市城市总体规划》、《攀枝花城市发展战略研究》,特编制攀枝花市城市建设发展五年规划。

攀枝花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攀枝花生态市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攀府发[2010]22号

攀枝花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攀枝花生态市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攀府发[2010]22号

攀枝花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攀枝花生态市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正文:---------------------------------------------------------------------------------------------------------------------------------------------------- 攀枝花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攀枝花生态市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攀府发〔2010〕22号)各县(区)人民政府、市级各部门、各企事业单位:《攀枝花生态市建设实施方案》已经2010年7月7日市政府第77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一○年七月十二日攀枝花生态市建设实施方案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攀枝花市委攀枝花市人民政府关于建设生态市的决定》(攀委发〔2007〕18号)精神,全面推进攀枝花生态市建设,确保实现2020年建成生态市的目标,根据《攀枝花生态市建设规划》,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打造中国钒钛之都、建设特色经济强市”和“四个倾力打造”战略,紧扣发展和为民主题,以建设生态攀枝花为载体,以项目建设为支撑,以促进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为着力点,以调整产业结构和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生态经济为切入点,遵循经济、社会和自然规律,融合攀枝花历史、经济、文化、环境特点,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有机结合起来,按照“统筹规划、分步实施、自下而上、逐年落实”原则,着力建设生态经济体系、自然资源保障体系、生态环境体系、生态人居体系、生态文化体系和生态能力支撑体系,改善生态环境,培育生态文化,促进人与自然和谐,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科学发展道路,促进攀枝花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总体目标(一)全市目标到2020年,全市各县(区)达到国家生态县(区)建设标准,实现“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生态市建设目标。

《攀枝花市城市总体规划(~2030年)》(修编.pdf

《攀枝花市城市总体规划(~2030年)》(修编.pdf

《攀枝花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年)》(2017年修编版本)公示说明一、规划期限近中期2011年—2020年(扣除已实施年份)远期2021年—2030年远景展望至2050年二、规划范围市域规划范围——即攀枝花市行政区域范围,包括现状东区、西区、仁和区、米易县和盐边县,总面积约7440平方公里。

城市规划区——城市市区的东区、西区,仁和区的仁和镇、金江镇、前进镇、总发乡、大龙潭乡、中坝乡、福田乡、太平乡以及红格镇、益民乡、新九乡、二滩国家级森林公园、大黑山省级森林公园,总面积1939.46平方公里。

三、城镇体系规划(一)人口规模预测2020年市域人口143万人,城镇人口105万人,城镇化水平达到73.43%;2030年市域人口155万人,城镇人口127万人,城镇化水平达到81.94%。

(二)城镇规划空间布局以产业布局为依托,以矿产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旅游资源开发、特色农业的产业化发展为动力,以成昆铁路沿线为发展轴,以中心城区、攀莲镇为重点,以桐子林镇、渔门镇、红格、平地镇为次重点,依托大田、布德、格萨拉、丙谷、普威、白马、永兴为主要增长极,其他各镇政府所在地为次要增长极,最终形成“以攀枝花中心城区为中心,轴向布局,成群发展”规模等级布局合理的城镇群体。

空间布局上形成四大城镇发展片区:中部以攀枝花中心城区为核心,包括桐子林、红格两大外围组团和布德、同德、福田、新九等乡镇;东北部以米易县城为核心,包括白马组团和丙谷、普威、得石、撒莲、垭口等乡镇;西北部以渔门为核心,包括永兴、格萨拉、惠民等乡镇;南部以平地为中心,包括大田镇、大龙潭等乡镇。

四、中心城区用地布局规划(一)城市性质攀枝花的城市性质为:川滇交界毗邻地区区域性中心城市;具有南亚热带风光的宜居城市;以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为主的现代特色工业城市。

(二)中心城区城市建设用地规模2020年城市人口91万人,城市建设用地100.09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109.99平方米/人;2030年城市人口109万人,城市建设用地120.19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111.40平方米/人。

攀枝花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简介

攀枝花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简介

攀枝花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简介一、规划目标(1)合理论证攀枝花市城市轨道交通的必要性和发展目标。

(2)科学制定适合攀枝花市城市发展和交通需求的城市轨道交通线网方案。

(3)合理布局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基地,并提出用地控制要求。

二、规划范围规划范围为《攀枝花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划定的中心城区范围,总面积约120km²。

三、城市轨道交通发展战略(一)城市轨道交通功能定位攀枝花市城市轨道交通覆盖中心城区主要客流走廊,缓解中心城区主要交通瓶颈供需矛盾,在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中承担骨干功能,提高城市公共交通服务水平。

(二)城市轨道交通系统选型综合考虑攀枝花市社会经济条件、地形因素、交通需求以及近期建设与远期发展的需要,攀枝花市城市轨道交通采用现代有轨电车系统。

根据国家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条件变化,可预留升级条件。

四、城市轨道交通线网构架在攀枝花市中心城区内,形成“一心五射”的城市轨道交通线网框架方案。

一心:以炳草岗组团为中心。

五射:炳草岗-大渡口-仁和-火车南站走廊、炳草岗-干坝塘-仁和走廊、炳草岗-弄弄坪-西区走廊、炳草岗-瓜子坪走廊、炳草岗-流沙坡-金江走廊。

五、城市轨道交通线网方案(一)远期方案概况攀枝花市远期城市轨道交通线网由6条线路组成,线网全长94.8km,中心城区建设用地范围内,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密度为0.79km/km2。

线网共设站89座,其中换乘站8座,平均站间距1.03km。

(二)远期线路功能特征一号线:19.7km线路起讫点:起于金沙江大道密地桥东,止于攀枝花市火车南站。

线路走向:密地桥-金沙江大道-仁和沟-迤沙拉大道-火车南站。

线路功能:骨干线路,与3号线共同覆盖炳草岗-大渡口-仁和-火车南站的复合客流走廊,联系炳草岗核心、501电厂-54片区、仁和区和火车南站片区。

2号线:16.5km线路起讫点:起于人民街炳草岗大桥南侧,止于迤沙拉大道-炳仁路交叉口。

线路走向:炳草岗大桥南-人民街-炳草岗大街-人民街-攀枝花大道东段-机场路-炳仁路。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攀枝花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攀枝花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攀枝花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4.02.27•【字号】川府函〔2024〕53号•【施行日期】2024.02.2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乡规划正文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攀枝花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川府函〔2024〕53号攀枝花市人民政府、自然资源厅:你们关于审批《攀枝花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请示收悉。

现批复如下:一、原则同意《攀枝花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是攀枝花市空间发展的指南、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蓝图,是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请认真组织实施。

《规划》实施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围绕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试验区和世界级钒钛产业基地,共建“天府第二粮仓”、阳光康养旅游目的地、国家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全国重要清洁能源基地,建设川西南、滇西北区域中心城市和南向开放门户。

二、筑牢安全发展的空间基础。

到2035年,攀枝花市耕地保有量不低于77.28万亩,其中,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52.54万亩;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低于1067.04平方千米;城镇开发边界面积控制在188.07平方千米以内。

落实蓝线、绿线、黄线、紫线、历史文化保护线以及防灾减灾等各类控制线,全面锚固高质量发展的空间底线。

三、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

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构建“一屏两片、两心两带”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总体格局。

筑牢西北部森林及生物多样性生态屏障,加强安宁河流域、金沙江流域耕地保护。

发挥中心城区引领带动作用,加快米易市域副中心建设,推动城镇协调联动发展。

《攀枝花市城市总体规划(-2030年)》(2017年修编资料

《攀枝花市城市总体规划(-2030年)》(2017年修编资料

《攀枝花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年)》(2017年修编版本)公示说明一、规划期限近中期2011年—2020年(扣除已实施年份)远期2021年—2030年远景展望至2050年二、规划范围市域规划范围——即攀枝花市行政区域范围,包括现状东区、西区、仁和区、米易县和盐边县,总面积约7440平方公里。

城市规划区——城市市区的东区、西区,仁和区的仁和镇、金江镇、前进镇、总发乡、大龙潭乡、中坝乡、福田乡、太平乡以及红格镇、益民乡、新九乡、二滩国家级森林公园、大黑山省级森林公园,总面积1939.46平方公里。

三、城镇体系规划(一)人口规模预测2020年市域人口143万人,城镇人口105万人,城镇化水平达到73.43%;2030年市域人口155万人,城镇人口127万人,城镇化水平达到81.94%。

(二)城镇规划空间布局以产业布局为依托,以矿产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旅游资源开发、特色农业的产业化发展为动力,以成昆铁路沿线为发展轴,以中心城区、攀莲镇为重点,以桐子林镇、渔门镇、红格、平地镇为次重点,依托大田、布德、格萨拉、丙谷、普威、白马、永兴为主要增长极,其他各镇政府所在地为次要增长极,最终形成“以攀枝花中心城区为中心,轴向布局,成群发展”规模等级布局合理的城镇群体。

空间布局上形成四大城镇发展片区:中部以攀枝花中心城区为核心,包括桐子林、红格两大外围组团和布德、同德、福田、新九等乡镇;东北部以米易县城为核心,包括白马组团和丙谷、普威、得石、撒莲、垭口等乡镇;西北部以渔门为核心,包括永兴、格萨拉、惠民等乡镇;南部以平地为中心,包括大田镇、大龙潭等乡镇。

四、中心城区用地布局规划(一)城市性质攀枝花的城市性质为:川滇交界毗邻地区区域性中心城市;具有南亚热带风光的宜居城市;以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为主的现代特色工业城市。

(二)中心城区城市建设用地规模2020年城市人口91万人,城市建设用地100.09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109.99平方米/人;2030年城市人口109万人,城市建设用地120.19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111.40平方米/人。

攀枝花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主要内容

攀枝花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主要内容

攀枝花《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主要内容一、主要指标对比分析攀枝花与国家、省森林城市指标的对比分析根据目前攀枝花森林城市建设实际情况,对照国家森林城市评价标准,分为已达指标、易达指标和不可达指标三类,进行攀枝花市森林城市建设指标的可达性。

(一)已达指标分析在25项指标中已达指标9项,具体有建成区绿地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城市中心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郊区森林公园、科普知识教育基地、全民义务植树尽责率、生态科普活动次数、创森的支持率和古树名木保护率等指标。

(二)易达指标分析易达标指标虽然与目标有一定距离,但通过努力容易达到。

根据攀枝花的实际情况,易达指标共11项,分别是郊区森林覆盖率、立体绿化、贯通性的城市森林生态廊道、道路绿化率、水岸绿化率、自然保护区及重要的森林湿地保护、保护区面积比例、休闲绿地、创森的市民知晓率、乡村绿化、特色生态产业等,通过努力可以在近期或2015年前达到国家级森林城市建设指标要求。

(三)难以达到的指标分析目前攀枝花难以达到的指标有城市森林覆盖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城市乡土树种使用率和城市森林的自然度等4项。

攀枝花城市处于金沙江干热河谷,土壤薄,砂石含量高,保水保肥能力差,生态容量低,造林难度大,形成典型的稀树灌草丛,这是城市森林覆盖率增加的主要制约因素。

城市的快速发展导致近年来攀枝花市公共绿地面积的增加速度与全市人口增长速度基本持平,限制了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增加量,2010年人均公共绿地面积8.2 m2,与2007年相当,离国家森林城市创建指标存在距离。

攀枝花城市属中亚热带地理位置下南亚热带气候环境。

根据攀枝花乡土树种调查和多年荒山造林及城市绿化的实践经验,对乡土和引种成功的木本植物进行了初步筛选,云南松、攀枝花、番石榴等94种本土木本植物和台湾相思、木麻黄、三角梅等72种引种木本植物可作为攀枝花城市森林建设的主要树种使用。

攀枝花城市森林建设应考虑所处的气候带和适应当地环境条件的植物群落,以南亚热带森林植被类型为主,以当地乡土植物种类为基础,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适应当地环境,保证城市森林群落的成功建设。

攀枝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攀枝花市城乡规划编制公示、公布管理规程》的通知

攀枝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攀枝花市城乡规划编制公示、公布管理规程》的通知

攀枝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攀枝花市城乡规划编制公示、公布管理规程》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攀枝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15.06.21•【字号】攀办发[2015]46号•【施行日期】2015.06.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行政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正文攀枝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攀枝花市城乡规划编制公示、公布管理规程》的通知攀办发[2015]46号各区政府,市级各部门: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和住建部《关于城乡规划公开公示规定》,推进我市城乡规划公众参与,规范城乡规划公开公示工作,特制定《攀枝花市城乡规划编制公示、公布管理规程》,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攀枝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15年6月21日攀枝花市城乡规划编制公示、公布管理规程第一条为健全公众参与和社会监督机制,提高城乡规划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维护公众对城乡规划的知情权和监督权,进一步强化依法行政,规范城乡规划编制管理行政行为,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及相关文件规定,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所称城乡规划公示是指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在城乡规划上报审批前,通过多种方式和渠道,征询公众意见,接受公众监督的行政行为。

本规程所称城乡规划公布是指对经依法批准的城乡规划,通过多种方式和渠道将有关信息进行公开,接受公众监督的行政行为。

第三条城乡规划公示和公布的范围包括:城市(镇)总体规划、近期建设规划、中心城区范围内的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的镇(乡)规划和村规划、单独编制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等涉及空间布局的专项规划。

第四条城乡规划公示内容应包括规划简介和主要图纸,涉及国家机密、军事秘密以及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不得公开的内容,不得进行公示。

规划公示简介应包括规划编制依据、目的和主要内容等。

规划公示图纸应包括但不限于:(一)城市(镇)总体规划:区位分析图、各规划年限土地利用规划图、道路系统规划图、城市功能结构示意图等。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攀枝花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攀枝花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攀枝花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4.09.22•【字号】川府函[2014]175号•【施行日期】2014.09.2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乡规划正文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攀枝花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川府函〔2014〕175号)攀枝花市人民政府:你市《关于提请审批〈攀枝花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的请示》(攀府〔2014〕48号)收悉。

经研究,现批复如下。

一、原则同意修改后的《攀枝花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以下简称《总体规划》)。

二、攀枝花市的城市性质为:川滇交界毗邻地区区域性中心城市;具有南亚热带风光的宜居城市;以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为主的现代特色工业城市。

三、合理控制城市规模。

规划控制目标为:2020年城市中心城区常住人口91万人,城市建设用地100.1平方公里,终极人口规模120万人,城市用地终极规模135平方公里。

根据攀枝花市资源、环境实际条件,重视集约和节约利用土地,有效控制170平方公里的城市开发边界,切实保护好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

四、重视城乡统筹发展。

在《总体规划》确定的1939.5平方公里的规划区范围内,实行城乡规划统一管理。

按照因地制宜、城乡统筹发展要求,根据市域内不同地区条件,有重点地发展县城和基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大的建制镇,优化城镇布局,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五、完善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体系。

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统筹安排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和给水、排水及污水、生活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

重视城市防灾减灾工作,建立健全包括防震、防洪、消防、防地质灾害等在内的城市综合防灾体系。

六、加强生态绿地保护。

建设以机场周边山体绿化为“一心”,以沿金沙江两岸绿化带为“一链”,以江南片区与城西片区、城东片区间的绿化隔离带为“二带”,以中心城区三大片外围山体的三个绿环为“三环”,以多个由滨江绿地、环山绿地或者防护林带构成的生态安全岛为“多岛”的城市绿地系统。

《攀枝花市中心城区声环境功能区划分调整方案》政策解读

《攀枝花市中心城区声环境功能区划分调整方案》政策解读

《攀枝花市中心城区声环境功能区划分调整方案》政策解读一、制定《攀枝花市中心城区声环境功能区划分调整方案》(以下简称《划分方案》)的依据和意义是什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声环境质量标准》、《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技术规范》等法律和规范,结合《攀枝花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 年)》,制定本方案。

声环境功能区是加强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强化噪声源监督管理和环境执法、改善声环境质量的重要依据和手段。

二、该《划分方案》划分区域有哪些?攀枝花市中心城区,包括东区、西区和仁和区。

三、该《划分方案》划分原则有哪些?以人为本、实事求是、科学划分、留有余地和区分特例。

四、攀枝花市声环境功能区的划分。

备注:下划线部分为《划分方案》的重点内容。

1 类声环境功能区。

包括南山居民区、清香坪居民区和攀枝花公园界墙内的区域。

2 类声环境功能区。

包括炳草岗—大渡口—仁和镇片区、瓜子坪片区、清香坪—大水井片区、陶家渡片区、普达片区和阿署达花舞人间景区。

3 类声环境功能区。

包括攀密片区、弄弄坪片区、河门口—格里坪片区、宝鼎片区、金江片区和格里坪工业园区。

4 类声环境功能区。

城市规划部门确定的已建和在建的2条铁路干线和42条道路交通干线两侧区域。

火车站和火车南站界墙内区域。

五、《划分方案》如何监管?攀枝花市生态环境局负责实施统一监督管理,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协助市环境保护局实施监督管理。

六、攀枝花市城市区域声环境功能区范围分布图备注:下划线部分为《划分方案》的重点内容。

攀枝花市城市区域声环境功能区范围分布图(一)备注:下划线部分为《划分方案》的重点内容。

攀枝花市城市区域声环境功能区范围分布图(二)备注:下划线部分为《划分方案》的重点内容。

攀枝花城总体规划20112030年2017年修编

攀枝花城总体规划20112030年2017年修编

《攀枝花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年)》(2017年修编版本)公示说明一、规划期限近中期2011年—2020年(扣除已实施年份)远期2021年—2030年远景展望至2050年二、规划范围市域规划范围——即攀枝花市行政区域范围,包括现状东区、西区、仁和区、米易县和盐边县,总面积约7440平方公里。

城市规划区——城市市区的东区、西区,仁和区的仁和镇、金江镇、前进镇、总发乡、大龙潭乡、中坝乡、福田乡、太平乡以及红格镇、益民乡、新九乡、二滩国家级森林公园、大黑山省级森林公园,总面积1939.46平方公里。

三、城镇体系规划(一)人口规模预测2020年市域人口143万人,城镇人口105万人,城镇化水平达到73.43%;2030年市域人口155万人,城镇人口127万人,城镇化水平达到81.94%。

(二)城镇规划空间布局以产业布局为依托,以矿产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旅游资源开发、特色农业的产业化发展为动力,以成昆铁路沿线为发展轴,以中心城区、攀莲镇为重点,以桐子林镇、渔门镇、红格、平地镇为次重点,依托大田、布德、格萨拉、丙谷、普威、白马、永兴为主要增长极,其他各镇政府所在地为次要增长极,最终形成“以攀枝花中心城区为中心,轴向布局,成群发展”规模等级布局合理的城镇群体。

空间布局上形成四大城镇发展片区:中部以攀枝花中心城区为核心,包括桐子林、红格两大外围组团和布德、同德、福田、新九等乡镇;东北部以米易县城为核心,包括白马组团和丙谷、普威、得石、撒莲、垭口等乡镇;西北部以渔门为核心,包括永兴、格萨拉、惠民等乡镇;南部以平地为中心,包括大田镇、大龙潭等乡镇。

四、中心城区用地布局规划(一)城市性质攀枝花的城市性质为:川滇交界毗邻地区区域性中心城市;具有南亚热带风光的宜居城市;以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为主的现代特色工业城市。

(二)中心城区城市建设用地规模2020年城市人口91万人,城市建设用地100.09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109.99平方米/人;2030年城市人口109万人,城市建设用地120.19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111.40平方米/人。

攀枝花市城市社区建设五年发展规划.docx

攀枝花市城市社区建设五年发展规划.docx

大力推进城市社区建设,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是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途径。

为全面推进城市社区建设,充分发挥社区在发展经济、繁荣城市、稳定社会、服务群众中的重要作用,促进城市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根据《四川省城市社区建设五年发展规划》(川府发[2002]4号文件)和《攀枝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要求,制定本规划。

一、重大意义和现实基础社区建设是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城市社区是城市的基本单元,人民群众赖以生存的生活家园和精神家园。

社区的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建设,是攀枝花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和核心。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城市社区建设和管理在党和政府工作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随着经济和社会生活的日益多样化,社区建设和服务在整个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对社区建设的要求越来越高。

强化城市意识,推进社区建设,完善管理体制,优化城市功能,改善人居环境,是实现攀枝花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必然要求。

各级党委、政府要大力实施和推进攀枝花城市发展战略,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强城市社区建设的重大意义,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全面推进社区建设,努力建设美好家园。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认真学习贯彻江泽民同志关于“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和“大力加强城市社区建设”的重要论述,从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出发,紧紧围绕城市发展战略目标,抓住西部大开发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的机遇,稳步推进社区建设,城市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工作呈现出蓬勃生机和良好发展态势。

城市意识逐步增强,经营城市的理念正在形成;建设城市、改造城市、美化城市的力度加大,一批道路改造和景点、景区、标志性建筑相继建成,提升了城市形象,为社区建设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

合理调整居委会规模,建立起以地域性为特征、以认同感为纽带的新型社区,构建了新的社区管理体制;大胆改革用人机制,公开选拔社区干部,改善了干部的年龄结构和文化结构;提高了社区干部的工作待遇,工作条件逐步完善;切实加强社区党组织和群众自治组织建设,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和工作方式,推进了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为社区建设提供了组织保证,奠定了群众基础。

攀枝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攀枝花市区域卫生规划(2011年~2020年)2014修订稿》的通知

攀枝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攀枝花市区域卫生规划(2011年~2020年)2014修订稿》的通知

攀枝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攀枝花市区域卫生规划(2011年~2020年)2014修订稿》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攀枝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15.10.23•【字号】攀办发[2015]66号•【施行日期】2015.10.2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卫生医药、计划生育综合规定正文攀枝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攀枝花市区域卫生规划(2011年~2020年)2014修订稿》的通知攀办发[2015]66号各县(区)政府,市级各部门,各企事业单位:《攀枝花市区域卫生规划(2011年~2020年)2014修订稿》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攀枝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15年10月23日攀枝花市区域卫生规划(2011年~2020年)2014修订稿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意见》和国务院《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精神,更好推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根据《四川省2008~2020卫生资源配置标准》(2014修订稿),特编制本规划。

一、规划背景(一)基本状况1.自然与社会经济状况攀枝花市位于川滇结合部,幅员面积7440平方公里,辖东区、西区、仁和区、米易县、盐边县,有16个街道办事处、44个乡镇、130个社区居委会、352个村民委员会。

全市共有42个民族,2013年全市常住人口123.33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17‰。

2013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800.88亿元,地方财政收入82.92亿元,城镇化率63.43%,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24906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838元。

2.居民健康状况2013年全市人均期望寿命77.4岁,法定传染病发病率279.17/10万,孕产妇死亡率19.11/10万,婴儿死亡率为6.12‰以内,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8.51‰以内。

(推荐)攀枝花市智慧城市总体规划

(推荐)攀枝花市智慧城市总体规划

攀枝花市智慧城市总体规划2013年2月目录一、前言 (9)(一)规划内容 (10)(二)规划期限 (10)(三)规划依据 (10)二、发展基础与形势 (11)(一)发展基础 (11)1.信息设施基础较好 (12)2.信息应用初具规模 (12)3.信息产业崭露头角 (13)(二)存在的问题 (14)1.信息产业不够发达 (14)2.信息化人才较缺乏 (14)3.统筹建设力度不够 (14)4.信息化发展不平衡 (14)(三)发展形势 (15)1.发展的机遇 (15)2.面临的挑战 (16)三、总体思路 (16)(一)指导思想 (16)(二)基本架构 (17)(三)特色导向 (18)(四)推进原则 (19)1.健全体制,加强统筹,合力推进原则 (19)2.夯实基础,融铸平台,集约推进原则 (19)3.以需促用,以用促建,牵引推进原则 (20)4.统一标准,整体架构,规范推进原则 (20)5.试点示范,累积经验,典型推进原则 (20)(五)发展目标 (21)四、主要任务 (22)(一)提升信息基础设施,强化智慧攀枝花载体 (22)1.加快建设光纤网络 (22)2.全域覆盖无线网络 (22)3.广泛部署传感网络 (22)4.加快建设通信枢纽 (23)5.夯实信息安全基础 (23)6.加快推进三网融合 (24)(二)推进信息资源整合,建设智慧攀枝花智芯 (24)1.建设基础信息资源库 (24)2.健全数据交换共享体系 (24)3.建设公共服务支撑平台 (25)4.打造公众集成服务门户 (25)5.整合基础信息通信能力 (25)(三)推进政务办公智慧化,打造政通攀枝花 (25)1.加强电子政务外网服务 (26)2.完善电子政务内网建设 (26)3.规范电子政务运维管理 (27)(四)推进城市管理智慧化,打造活力攀枝花 (27)1.建设数字化大城管 (27)2.建构安全保障体系 (28)3.建设智慧交通体系 (29)4.强化市场监管体系 (29)5.加强环境资源管理 (30)(五)推进民生服务智慧化,打造和谐攀枝花 (31)1.推进智慧医疗,助推区域医疗卫生服务高地建设 (31)2.开展智慧文教,助推区域教育高地建设 (31)3.建设智慧社区,助推新型社区综合服务体系建设 (32)4.推动市民卡应用,打造市民综合服务的典范城市 (32)(六)推进产业发展智慧化,打造实力攀枝花 (33)1.发展智慧工业,助推工业提速增效 (33)2.发展智慧服务,助推三产提档升级 (34)3.发展智慧农业,助推农业做特做精 (35)4.建设智慧园区,支撑产业做大做强 (36)(七)引进和培育信息产业,支撑智慧攀枝花 (37)1.壮大软件及信息技术服务业 (37)2.引进和培育电子制造业 (37)五、重点工程项目 (38)(一)基础网络工程 (38)1.光网攀枝花 (38)2.无线网络 (38)(二)通信枢纽工程 (39)1.通信枢纽中心 (39)2.云计算中心 (39)(三)公共服务平台工程 (40)1.数据共享交换平台 (40)2.电子政务平台 (40)3.视频监控平台 (40)4.企业服务平台 (41)5.社区服务平台 (41)6.市民卡平台 (41)7.公众服务门户 (42)1.政务网站群建设 (43)2.电子政务大厅 (43)3.电子公务监察系统 (44)4.政府信息公开目录系统 (44)(五)智慧城管工程 (44)1.数字城管系统 (44)2.移动监管执法系统 (45)3.智慧环境综合监管系统 (45)4.智慧水务应用系统 (46)(六)平安城市工程 (47)1.高清智能卡口监测系统 (47)2.公安智能监控应用系统 (47)3.城市综合应急指挥调度系统 (47)4.社区司法矫正系统 (48)(七)智慧交通工程 (48)1.交通信息引导系统 (48)2.公交车辆移动定位监控与调度系统 (49)(八)智慧社区工程 (49)1.智慧社区 (49)2.智慧家庭 (50)1.教育管理与服务平台 (50)2.平安校园 (50)3.校园一卡通 (51)4.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 (51)(十)智慧医疗工程 (51)1.区域卫生信息平台 (51)2.居民健康档案与电子病历系统 (52)3.数字医院系统 (52)(十一)智慧工业工程 (53)1.智慧园区 (53)2.工业信息化系统 (54)3.智慧能源系统 (54)4.安全生产监管系统 (55)(十二)智慧旅游工程 (55)1.智慧旅游门户 (55)2.旅游电子商务平台 (56)3.旅游服务导览交互系统 (56)(十三)智慧农业工程 (57)1.农业信息服务平台 (57)2.农产品及食品追溯系统 (57)3.农业电子商务 (57)六、保障机制 (57)(一)建立健全组织推进体制 (57)1.强化组织领导 (58)2.加强考核督导 (58)(二)建立高端决策咨询机制 (59)1.开展智慧城市研究 (59)2.接受智慧城市咨询 (59)3.参与项目论证评审 (60)(三)建立可持续人才培养机制 (60)1.优化人才发展环境 (60)2.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60)3.整合人才培训资源 (61)(四)建立全方位应用推广机制 (61)1.举办智慧城市研讨论坛展会 (62)2.组织智慧应用宣传体验考察 (62)3.推进智慧城市试点应用 (62)(五)建立灵活的投资融资机制 (63)1.培育城市投资建设主体 (63)2.创新智慧城市投融资模式 (63)3.用好政策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64)(六)建立标准和规范推进机制 (64)1.建立智慧城市标准咨询与服务体系 (64)2.加大智慧城市标准的贯彻实施力度 (65)附件:重点信息化建设项目 (66)一、2015年前完成建设项目 (66)二、2020年前完成建设项目 (67)一、前言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是推动经济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

攀枝花房地产市场调研报告

攀枝花房地产市场调研报告

2012年3月攀枝花二手房(存量住房)成交584套
1.5 2012攀枝花房地产市场销售情况
攀枝花2012年3月至9月销售情况
50000 45000 40000 35000 30000 25000 20000 15000 10000 5000 0 500 450 400 350 300 250 200 150 100 50 0 套数 面积
1997.02-2000.09 中共罗江县委副书记、县政府县长
2000.09-2000.11 中共罗江县委书记、县政府县长 2000.11-2002.03 中共罗江县委书记 2002.03-2003.02 中共什邡市委书记 2003.02-2005.07 中共德阳市委常委、什邡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 会主任 2005.07-2007.06 中共宜宾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务副市长 2007.06-2007.12 中共内江市委副书记、市政府代理市长 2007.12-2011.12 中共内江市委副书记、市政府市长 2011.12-至今 中共攀枝花市委书记
用、建筑结构新技术推广及物业管理。

上。
攀枝花市惠林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也只是广东川惠科技开发集团的下属公司。
兴华地产去年勉强完成了曼哈顿的项目,但该公司多位高层在私下场合多次表示将转向到地矿
实际上,攀枝花市场比较活跃的项目,宏山国际和在三区持续开发的金海集团,都是一线城市 转向二线城市的企业。这些企业纯商业的开发和炒作,拉升了攀枝花2011年的房价。
2012上半年攀枝花市场受到宏观环境的影响,成交量萎缩 由于宏观市场转暖因素,进入6月之后,呈交量呈现明显上升 预计下半年将会持续回暖
1.5 2012攀枝花房地产市场销售情况
截止2012年8月,攀枝花市在售房地产项目28个, 其中东区个14个, 西区2个,仁和区12个。 东区由于发展较早,竞争情况较为激烈。 目前攀枝花房地产主要项目竞争集中在炳三区及仁和49公里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攀枝花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年)》(2017年修编版本)公示说明一、规划期限近中期2011年—2020年(扣除已实施年份)远期2021年—2030年远景展望至2050年二、规划范围市域规划范围——即攀枝花市行政区域范围,包括现状东区、西区、仁和区、米易县和盐边县,总面积约7440平方公里。

城市规划区——城市市区的东区、西区,仁和区的仁和镇、金江镇、前进镇、总发乡、大龙潭乡、中坝乡、福田乡、太平乡以及红格镇、益民乡、新九乡、二滩国家级森林公园、大黑山省级森林公园,总面积1939.46平方公里。

三、城镇体系规划(一)人口规模预测2020年市域人口143万人,城镇人口105万人,城镇化水平达到73.43%;2030年市域人口155万人,城镇人口127万人,城镇化水平达到81.94%。

(二)城镇规划空间布局以产业布局为依托,以矿产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旅游资源开发、特色农业的产业化发展为动力,以成昆铁路沿线为发展轴,以中心城区、攀莲镇为重点,以桐子林镇、渔门镇、红格、平地镇为次重点,依托大田、布德、格萨拉、丙谷、普威、白马、永兴为主要增长极,其他各镇政府所在地为次要增长极,最终形成“以攀枝花中心城区为中心,轴向布局,成群发展”规模等级布局合理的城镇群体。

空间布局上形成四大城镇发展片区:中部以攀枝花中心城区为核心,包括桐子林、红格两大外围组团和布德、同德、福田、新九等乡镇;东北部以米易县城为核心,包括白马组团和丙谷、普威、得石、撒莲、垭口等乡镇;西北部以渔门为核心,包括永兴、格萨拉、惠民等乡镇;南部以平地为中心,包括大田镇、大龙潭等乡镇。

四、中心城区用地布局规划(一)城市性质攀枝花的城市性质为:川滇交界毗邻地区区域性中心城市;具有南亚热带风光的宜居城市;以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为主的现代特色工业城市。

(二)中心城区城市建设用地规模2020年城市人口91万人,城市建设用地100.09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109.99平方米/人;2030年城市人口109万人,城市建设用地120.19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111.40平方米/人。

(三)建设用地发展方向城市主要以仁和沟、金沙江为轴向南延伸。

(四)功能空间布局结构未来的攀枝花市呈现特色鲜明的“都市环+放射组团”的“阳光型”城市结构。

(五)城市功能分区城市中心城区功能结构为“一心两轴四片”:“一心”:以机场为中心的城市绿核;“两轴”:以沿金沙江的东西向轴线和沿仁和沟的南北向轴线为发展轴线;“四片”:由炳草岗-仁和的江南片区、弄弄坪-瓜子坪的江北片区、格里坪-清香坪的城西片区和金江-团山-马店河-立柯-迤资的城东片区组成的组团式城市空间。

1.江南片区:由炳草岗、渡仁(含橄榄坪、那招、干坝塘、乐弄等城市新增用地)等功能区组成。

本片区是城市中心区,重点发展商贸金融、文化娱乐等配套设施,提升中心区的服务功能,完善城市职能。

完善市级行政办公、博物馆、剧院、科技馆等行政、文化公共服务设施。

在干坝塘一带设置城市中心,在炳草岗、那招设置片区中心。

2.江北片区:由弄弄坪、攀密组成,以发展选矿业、稀有金属冶金为基础,集生活、生产、物流及其它相关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型的城市片区。

规划期内应强化污染治理、减少环境污染,逐步搬迁与工业用地紧邻的居住用地;随着攀密地区矿产资源的枯竭,远期考虑工业用地搬迁的可能性。

江北片区中心设置在东风。

3.城西片区:清香坪及以西城市规划用地。

该片区西部重点发展煤化工和建材工业,并配套居住和服务设施;东部以改善居住环境、完善服务配套为主。

城西片区中心设置在清香坪。

4.城东片区:由青龙山-金江和团山-马店河-迤资一线用地组成。

该片区的团山-马店河-迤资主要以钒钛产业和电冶化工产业发展为主,青龙山、金江是其后勤服务中心,并集中发展仓储物流业。

该片区是攀枝花未来城市工业发展的重要载体。

城东片区中心规划在金江镇。

五、空间管制为加强空间管制,保障规划可操作性,将规划区尤其是中心城区周边地带分为禁建区、限建区、适建区和已建区,用于指导各项开发建设行为。

禁建区:分为绝对禁建区和相对禁建区两类(一)绝对禁建区包括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和缓冲区、饮用水水源地一级保护区、Ⅰ级保护林地等地域。

(二)相对禁建区包括Ⅱ级保护林地、饮用水水源地二级保护区、文物保护范围、基本农田保护区、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公路建筑控制区、电力线路保护区、地质灾害危险性等级为大的区段,以及其他对城市生态环境、空间布局、城市安全等有重大影响需控制开发但不属于国家、省相关法律法规明文保护的地域。

限建区:城市规划区内海拔高度1400米以上、坡度大于30°的区域,地质灾害防治区以及金沙江、雅砻江和大河等水系两侧30米防护绿地范围以及城区组团间防护林带,一般农田、林地、园地,地质灾害低易发区、机场噪声控制区等。

限建区内应严格保护原有地形地貌,控制开发量;严格限制与水利建设、环境建设无关的设施及建筑在滨江路以外的沿江区域落户,已建设的污染企业要逐渐迁出;严禁片区内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向金沙江、雅砻江、大河等排放。

适建区:城市规划区内海拔高度1400米以下、坡度小于30°的区域。

重大项目建设必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估,认真执行环保政策,落实各项污染防治措施,严禁过大改变地形地貌,选择适当施工方式,防止水土流失;加强各片区间的绿化缓冲带的建设,提高绿化率,使人工建筑掩映在绿树丛林之中;因基础设施如道路、停车场的建设而产生的景观创伤面必须通过工程措施加以修复,并尽量与造景相结合。

已建区:城市规划区内的现状建成区。

进行旧城更新与改造,增强城市的综合服务功能;根据产业布局,保持现有较为大型的企业,整合有污染的中小型企业,统一治理;强化建设现有工业用地与城市建设区之间的防护隔离绿带,提高厂区环境质量;整合现状质量较好的居住小区,完善生活服务设施,形成有浓厚生活气息及优美景观的生活服务中心;逐步搬迁污染严重、经济效益不高的工业企业,将土地逐步置换成第三产业用地;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和绿地建设,以行政办公、体育文化设施等的建设带动区域发展。

六、中心城区绿地景观规划(一)规划目标通过规划、布局,使城区绿地逐步向四周延伸,外围防护绿带紧密环绕,中心绿地均衡布局,构筑一个人居环境安全、优美、舒适的生态良好的“山水城市”,创建国家生态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实现“蓝天、青山、绿色家园”的总体构想。

至规划期末,城市绿地总量达到19.32平方公里,占城市建设用地的16.08%。

(二)绿地系统结构按照“环圈围绕,点面结合,大小配置,绿廊联系”的思路,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形成“群山环绕、山水连城”、“一心、二环、三带、多点、多廊”的绿地结构。

“群山环绕”:攀枝花中心城区被大黑山森林公园、苏铁自然保护区、宝鼎煤炭采空修复区、兰尖(朱)矿山修复区、岩神山森林公园等山体环绕,是改善城市环境、改善城市下垫面空气环流状况的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绿色屏障。

规划在保持现有大黑山森林公园、苏铁自然保护区、岩神山森林公园基础上,加大对宝鼎煤炭开采区和兰尖(朱)矿开采区整治力度,修复裸露山体,增加城市“绿肺”产能,为市民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

“山水连城”:城区用地呈长条状,背山面水的用地特征,规划通过山水间的通廊连接山的绿色和水的蓝色,协调“山、水、城”之间的关系,打造山水连城的城市特征。

一心:保安营飞机场是城市制高点,是城市出入口和展示窗,是城市绿化建设最为重要的区域,围绕保安营机场山体绿化、景观风貌打造,形成城市绿化核心。

二环:城市四周山峦环抱,特色鲜明,规划依托周边山体建设郊野公园、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和生态林带等,形成城市外围的生态绿环;另外,依托城市外围高速(攀大高速、京昆高速、丽攀高速等)绿化防护绿带串联生态绿地形成城市外层生态绿环。

三带:结合金沙江、雅砻江、仁和沟两岸形成的三条滨江绿化廊道。

多点:依托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生态修复区、城市公园等绿地重点建设区形成的多个城市绿化次核心、绿化节点。

多廊:连接山水之间的多条山水通廊。

七、综合交通规划(一)构建综合交通体系完善航空、铁路、公路交通、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构建全国性交通枢纽。

对外交通应加强攀枝花与成都、昆明等中心城市的交通联系,优化攀枝花对四川凉山州地区、云南北部地区的交通辐射。

优化交通枢纽之间的快速连接和转换、重要交通节点的客货运分流。

城市内部交通应注重片区间快速交通的建设,各片区内部应强化道路网络的完善。

(二)客运枢纽按照地域平衡分布的原则,结合城市发展总体规划,规划建设攀枝花市综合客运中心、攀枝花市客运南站(即火车南站长途汽车站)、攀枝花汽车客运西站和旅游客运站。

(三)货运枢纽货运枢纽:根据城市用地总体布局和交通设施布局,改、扩建金江、格里坪、密地货运枢纽,新建总发、鱼塘、马店河货运枢纽,同时结合需要在各片区设置区域物流配送中心。

(四)城市道路交通结构城市道路形成“两环两横多联”的主骨架:“两环”:外环:攀枝花绕城高速公路环,中心城区交通保护壳,分流过境交通;内环:中心区以及各大片区之间的快速直接联系通道,区域快速通道。

“两横”为内环主干路向西区的联络通道:一横:西区北通道;二横:西区沿江通道。

“多联”:以内环主干路为支撑,构建多条向各城市片区辐射的联络型主干路,尤其在瓜子坪片区规划炳瓜大桥,与密地大桥构建小环线。

(五)桥梁城区规划建设炳草岗-瓜子坪大桥、大水井大桥、青龙山跨江大桥、钒钛产业园区跨江大桥、迤资跨江大桥。

炳草岗-瓜子坪大桥:连接炳二区与瓜子坪。

大水井大桥:位于西区,连接清香坪与陶家渡。

青龙山跨江大桥:连接青龙山与三堆子。

钒钛产业园区跨江大桥:连接钒钛产业园区团山片区。

迤资跨江大桥:位于迤资片区。

(六)步行系统注重利用山地城市的自然地形的特点,通过梯道连接不同高程的台地,以此加强城区的纵向交通联系。

步行梯道与城市主干道交叉口、人流集中的地段设置人行地道或结合城市建筑设置人行天桥,满足市民的安全要求。

公共活动场所、人行道、过街天桥、地下通道等地段必须考虑无障碍设计。

(七)城市轨道交通结合城市结构性主干路设置轨道交通,满足城市交通需要。

规划攀枝花轨道交通环线、示范线,并预留西区线的建设通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