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胰岛细胞抗体和胰岛素自身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
【精品】自身抗体检查
自身抗体检查1。
抗脉络膜抗体【正常值】血凝法:为阴性。
【临床意义】阳性,主要见于交感性眼炎、脉络膜炎。
2。
抗脑组织抗体【正常值】血凝法和补体结合法:均为阴性。
【临床意义】阳性,见于多发性硬化病、多发性神经炎、接种后及感染后脑炎。
3.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ATGA)【正常值】间接免疫荧光法:小于1:10为阴性;滴金法:为阴性;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为阴性。
【临床意义】血清ATGA是诊断甲状腺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一个特异性指标,80%~90%的慢性甲状腺炎病人及60%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病人此值可呈强阳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病人在治疗过程中,会发生一过性的甲状腺功能低下,此情况的发生,与ATGA密切相关。
ATGA可作为甲状腺肿块鉴别诊断的指标,其阳性一般考虑为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而非甲状腺肿块。
正常妇女,随着年龄的增长,ATGA阳性检出率增加,40岁以上可达18%,这可能是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的早期反应。
ATGA阳性,还见于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某些肝脏病、各种胶原性疾病、重症肌无力等。
4。
抗甲状腺微粒抗体(ATM)【正常值】阴性(〈15%)。
【临床意义】ATM阳性,主要见于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与甲状腺功能亢进,其阳性率可达60%~90%;还有甲状腺肿瘤、亚急性甲状腺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也呈阳性。
5.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ATPO)【正常值】间接免疫荧光法:〈1:10为阴性;滴金法:为阴性;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为阴性。
【临床意义】阳性,主要见于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甲状腺功能亢进、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低。
某些病人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ATG)阴性,但ATPO 阳性,因而两种抗体同时检测,可提高抗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的检出率,并可作为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的重要依据.6。
抗肾上腺抗体【正常值】荧光抗体法:为阴性.【临床意义】阳性,主要见于艾迪生病。
7。
抗肾上腺皮质抗体【正常值】免疫荧光法:为阴性。
【临床意义】阳性,常见于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阳性率为50%左右,滴度为1:64。
胰岛自身抗体检测及其临床应用
可, 同时 自身抗体 阴性 患者 的胰 岛功 能可持 续存在 , 因此对
这类患者不需要 长期使用胰岛素治疗。 2 2 2 青少年起病的 MO Y .. D MO Y是 一种 单基 因遗传 突 D
变糖 尿 病 , 目前 已定 位 的 MO Y 突 变 基 因 包 括 H F—l D N d、
时, 2种及 2种 以上 自身抗体 阳性 患者约为 7 % 。联 合检测 2
z 1 A 时 2种 及 2种 以上 抗 体 阳性 者 为 8 % 【 。 因此 , 合 n、 8 2 7 / 联
检 测 z T A和传统的胰 岛 自身抗体会 显著 增加 T D 的检 n8 1M
出率。
WA A I …研 究发现 ,C 5 2的 阳性 率 与 T D 的 病程 SK等 IA 1 1M
12 新近发 现的锌转运体 8自身抗 体( n 8 Z T A是 . Z T A) n 8 20 07年 新 发 现 的 T D 胰 岛 自身抗 体 之 一。 c I E T 1M H MIN I 等 研究证 实 Z T n 8特 异性 表 达在胰 腺 B细胞胰 岛素 分 泌
囊泡膜上 , 富集 z 于囊泡中 , n 是胰 岛素六聚 体形成 的关键 因素 , 它的基 因主 要在 胰 腺 的胰 岛细胞 中表 达 , n8是 由 ZT
18 93年 P le 等在未接 受胰 岛素 治疗的 T D 患者血 a r m 1M 清 里发现 I A。I A针 对的胰 岛 自身抗 原— —胰 岛素 是 p A A
细胞特异性 自身抗 原。研 究显示 , 发病 年龄愈 小,A I A的 阳 性率愈 高, 小于 5岁的 患者 ,A 阳性 率 为 9 % ; IA 0 而成人 患
糖尿病自身抗体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糖尿病自身抗体的检测及临床意义熊东林;黄芬【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血清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胰岛细胞抗体(ICA)和胰岛素自身抗体(IAA)的变化及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印迹技术检测67 例1 型糖尿病(T1DM)患者、133 例2 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中的GADA、ICA、IAA 阳性率,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T1DM 组中GADA、ICA、IAA 的阳性率分别为66%、40%、24%,至少一种抗体呈现阳性的比例为92%,T2DM 组中3 种抗体的阳性率分别为9%、16%、11%,至少一种抗体呈现阳性的比例为30%.T1DM 患者的GADA、ICA、IAA 阳性率明显高于T2DM 患者(P < 0.05),三种抗体联合检测优于单一抗体.结论血清GADA、ICA 和IAA 的联合检测对早期、准确诊断1 型糖尿病,及时规范治疗、预测B 细胞功能衰竭、预测疗效及在高危人群中筛查1 型糖尿病有重要临床意义.【期刊名称】《中国医药指南》【年(卷),期】2012(010)017【总页数】2页(P66-67)【关键词】糖尿病;谷氨酸脱羧酶抗体;胰岛细胞抗体;胰岛素自身抗体【作者】熊东林;黄芬【作者单位】江西省宜春市人民医院急诊科,江西,宜春,336000;江西省宜春市第二人民医院内二科,江西,宜春,336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87.1目前国内外对于糖尿病的分型多是根椐患者年龄、发病的急缓、有无酮症酸中毒及胰岛素的测定,但成人迟发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DA)有着2型糖尿病的发病特点,且有时患者已经使用胰岛素治疗,使得诊断非常困难[1]。
近年研究表明,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胰岛素自身抗体(IAA)和胰岛细胞抗体(ICA)等多种针对胰岛相关分子的自身抗体可以作为对T1DM诊断和分型的临床免疫学指标[2]。
本文对67例T1DM和133例T2DM患者进行了血清GADA、IAA及ICA检测,旨在探讨这3种抗体的联合检测在DM临床分型的重要意义。
胰岛功能
胰岛功能测定及临床意义一、胰岛功能检查包括胰岛素释放试验、C肽释放试验、胰岛素抗体和血糖测定试验。
1概述胰岛素是由胰岛β细胞合成其前体胰岛素原,经生化过程形成的一种降低的研究,确定糖尿病的类型,对于的诊断,探讨机理,研究某些药物对糖代谢2临床意义胰岛素释放试验是让患者口服葡萄糖或用馒头餐使血糖升高而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通过测定空腹及餐后0.5小时、餐后1小时、2小时、3小时的血浆胰岛素水平,了解胰岛β-细胞的储备功能,从而有助于糖尿病的早期诊断、分型和指导治疗。
3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释放试验曲线可分以下3种类型:(1)胰岛素分泌不足型:为试验曲线呈低水平状态,表示胰岛功能衰竭或遭到严重破坏,说明胰岛素分泌绝对不足,见于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需终身胰岛素治疗。
升迟缓,高峰在2小时或3小时,多数在2小时达到高峰,其峰值明显高于正常值,提示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多见于非胰岛素依赖型肥胖者。
该型患者经严格控制饮食、增加运动、减轻体重或服用降血糖药物,常可获得良好控制。
(3)胰岛素释放障碍型:空腹胰岛素水平略低于正常或稍高,刺激后呈迟缓反应,峰值低于正常。
多见于成年起病,体型消瘦或正常的糖尿病患者。
该型患者应用磺脲类药物治疗有效。
4 正常人和各种患者的血浆胰岛素浓度分泌变化比较表及分析空腹血浆胰岛素浓度胰岛素浓度达峰时间胰岛素分泌达峰浓度正常人5~20mU/L 30~60分钟约8~10倍于基础值1型糖尿病患者稍低于正常人90~120分钟低于正常人的分泌量2型糖尿病患者稍高或正常人>120分钟高于正常人的分泌量胰岛素瘤患者明显高于正常人胰岛素生理调节失常分泌过多糖尿病时,无论空腹还是胰岛素释放试验分泌曲线均较常人有明显不同,一是胰岛素分泌减少,空腹胰岛素水平降低;二是胰岛素分泌迟缓,高峰后移。
其中1型糖尿病与2型糖尿病,在胰岛素分泌曲线和空腹胰岛素水平上也有明显的不同,而各自具有不同的特点。
1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浆胰岛素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其基值一般在5mu/L以下,服糖刺激后其胰岛素释放也不能随血糖升高而上升。
糖尿病抗体
糖尿病抗体四项检测的临床意义1、抗谷氨酸脱羧酶抗体谷氨酸脱羧酶是抑制性神经递质GAD65和GAD67两种异抗体为1型糖尿病中抗GAD抗体主要的靶抗原。
抗GAD抗体是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的重要免疫标志。
抗GAD抗体在糖尿病前驱阶段和170-90%12型糖尿病。
联合检测抗谷氨酸脱羧酶抗体和LADA。
此外抗GAD抗体还与僵人综合征相关,该抗体在此病症中的阳性率为60-100%。
参考值:<10.0IU/ml2、抗酪氨酸磷酸酶抗体 IA2-Ab抗酪氨酸磷酸酶抗体(IA2)是与1型糖尿病相关的抗体,在糖尿病前驱阶段和1型糖尿病中的阳性率为50-75%,是胰岛自身免疫活动的早期标志物,其出现通常预示着病情进展迅速。
在年轻初发病者中的阳性率更高,与初发病进展速度有关。
参考值:<10.0IU/ml3、抗胰岛素抗体 IAA1机体产生抗胰岛素抗体。
检测抗胰岛素抗体可指导胰岛素的用量,为耐药性糖尿病治疗提判断预后,胰岛素释放曲线低下而检测胰岛素抗体滴度偏高,说明患者不是胰岛功能衰竭,提示病情稳定。
相反则表明胰岛素功能衰竭,预后较差。
参考值:阴性4、抗胰岛细胞抗体 ICA抗胰岛细胞抗体属器官特异型抗体,抗原为胰岛细胞浆成分或微粒体组分,主要为lgG类,是胰岛细胞中β细胞损伤的标志物,是诊断胰岛依赖性糖尿病高敏感性和高特异性的指标。
早期1型糖尿病患者ICA阳性率可达60%~80%,治疗数周后阳性率迅速下降至50%以下,2~3年后,约20%的患者仍为阳性,提示ICA的出现可能是暂时现象,似与1型糖尿病的起病时间紧密相关,可作为其早期诊断指标;少数患者ICA滴度可持续维持很高,数年不变;有个别患者起病时为阴性,以后转为阳性;糖尿病近亲阳性率可达19%,预示其家族成员患病的危险性较大。
高效价ICA与胰岛β细胞功能破坏有关,可作为评价疾病严重程度的标志。
参考值:阴性联合检测上述四项,有助于鉴别诊断1型糖尿病,判断疾病预后,并评估1型糖尿病的发病风险。
糖尿病自身抗体临床意义
LADA
抗体 阴性
2型糖尿病
现代标准(抗体状态):按病因发病学划分(ADA
1997/WHO 1999)
1型糖尿病
1型DM
胰岛自身抗体
+ 自身免疫性 1型DM
急骤
– 特发1型DM
隐匿
经典1型DM
起病年龄 ( 20 岁 ) 青少年 青少年1型 DM 成年 成人 1型 DM 高
LADA
GAD-Ab 滴度 (0. 3) 低 LADA-2型
LADA-1型
1型与2型糖尿病的部分类似性
一、发病机制: 1.炎症、细胞因子 2.胰岛素抵抗 3.胰岛B细胞功能减退 二、临床表现: 1.发病年龄 2.肥胖 3.酮症倾向
糖尿病表现为连续的疾病谱
100 %
Beta Cell Mass 0%
LADA-2 LADA-1 T1DM T2DM LADA
Insulin resistance
儿童中ICA阳性亦对l型糖尿病有较高的预测率。
32
胰岛细胞抗体(ICA)
• 在新诊断中1型糖尿病中阳性率为65%~
85%,随着病程延长,阳性率逐渐降低,
诊断后2~5年阳性率降至20%。
33
羧肽酶—H自身抗体(CPH-Ab)
• 羧肽酶—H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胰岛抗原,是胰
岛细胞分泌颗粒中的一种糖蛋白酶,可催化胰岛
应激活T细胞。
20
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
• GADA可作为1型糖尿病预测的指标,在初发1型
糖尿病患者中,GADA的检出率很高,一般为 60%~80%,最多的可达96%,而2型糖尿病和正
常人中的检出率很低(1%~2%)
• 国外报道在1型糖尿病前期个体中有82%的GADA
糖尿病5项抗体检测意义
糖尿病五项抗体检测意义糖尿病五项抗体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1.在高危人群中筛查1型糖尿病谷氨酸脱羟酶抗体(GADA)是Ⅰ型糖尿病的出现的最早的抗体,GADA 阳性是可以提前预测的。
GAD 抗体在1型糖尿病患者出现症状很多年前甚至是10 年前就已经存在,在最初发的Ⅰ型糖尿病患者的血中阳性率可达到60%~80%。
同时,在 1 型糖尿病患者的实验室诊断,锌转运蛋白 8 抗体可作为其诊断的预警信息,出现在临床症状之前,可以早期预测并指导临床治疗。
所以GADA和抗锌转运蛋白8抗体(ZnT8)是目前诊断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的首选免疫学指标,对 1 型糖尿病的治疗和预防具有重要意义2.用血清抗体指导糖尿病临床分型。
比如GAD 抗体早在 1 型糖尿病出现症状 10 年前就已存在了,再比如美国糖尿病协会免疫学工作组在" 新诊断的1型糖尿病患者干预研究指南"中,也明确规定了临床上确诊并进行干预治疗的1型糖尿病的标准。
就是这些糖尿病相关自身抗体中,患者必须存在至少一种以上为阳性。
如果是IAA阳性的,还需要注意患者是否接受过胰岛素治疗,如接受过胰岛素治疗,其疗程必须小于2w IAA抗体阳性才可以作为患者诊疗的评判标准。
3.预测β细胞功能衰竭血清抗体在预测β细胞功能衰竭时,ICA的阳性预测值可达74%,而GADA和(或)IA-2A 则为47%。
通常GADA和/或IA2A高水平常提示可能出现了完全的β细胞功能衰竭,而低水平者可仅出现缓慢进展的β细胞功能不全。
4.预测治疗的疗效对于临床上应用的干预治疗的患者,通过血清学检测去评估患者的治疗效果,比如环孢霉素治疗,患者血清ICA、IAA水平降低,提示胰岛β细胞功能有所恢复的。
所以综合起来,这些抗体与I型糖尿病高度相关,联合检测对糖尿病的分型诊断、预测及提高检出率是有重要临床意义的。
各项抗体的检测意义:1.谷氨酸脱羟酶抗体(GADA)为Ⅰ型糖尿病的出现的最早的抗体,GADA 阳性是可以提前预测的。
胰岛自身抗体临床意义
*
预测β细胞功能衰竭
多种抗体阳性患者血清C肽水平下降更快,更早出现β细胞功能衰竭。
01
胰岛β细胞功能减退与抗体滴度有关,高水平的阳性抗体常常提示将来出现完全的β细胞功能衰竭,低水平者可仅出现缓慢进展的β细胞功能不全。
02
血清抗体在预测β细胞功能衰竭时, ICA的阳性预测值要高于GADA。
03
而ICA阳性患者随病程进展可变成ICA阴性,这种阴性亦提示已经出现β细胞功能的衰竭。
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
抗胰岛素抗体(A-IA)
Hale Waihona Puke *胰岛细胞抗体( ICA)临床意义
*
胰岛素自身抗体(IAA)临床意义
IAA来源有两种: ①出现于糖尿病发生之前,为抗胰岛素自身抗体 。 ②出现于糖尿病发病之后,为使用外源性胰岛素造成。 其阳性意义: IAA不是糖尿病特异性抗体,在胰岛素自身免疫综合征和甲状腺疾病中也可出现。 T1DM一级亲属中,ICA阳性率为15%。 单纯的IAA阳性不能作为1型糖尿病的标志,仅表明有进展为糖尿病的自身免疫倾向。 新发T1DM,IAA阳性率为40%~50%。经胰岛素治疗后,其阳性率更高。 正常人群中IAA阳性率约为33%。 IAA在胰岛自身抗体检测中,敏感性最低。
GADA比ICA敏感
抗体阳性孕妇的婴儿发生糖尿病的危险性为2%~3%。
*
预测治疗的疗效(胰岛移植)
部分患者移植后血清GADA水平可升高,原来阴性者可出现阳性,这提示胰岛移植引起了自身抗原再次暴露给免疫系统,诱发自身免疫反应,这部分患者移植成功、不依赖胰岛素的比例较低
移植前后自身抗体均为阴性的糖尿病患者,移植成功、不依赖胰岛素的比例较高。
*
胰岛细胞自身抗体 临床意义
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LADA)的研究进展及药物治疗
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LADA)的研究进展及药物治疗摘要】成人晚发自身免疫性糖尿病即缓慢进展型1型糖尿病,这种糖尿病的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b、胰岛细胞抗体ICA及胰岛素自身抗体均为阳性,LADA是从Ⅱ型糖尿病患者中筛选出来的T1DM(Ⅰ型糖尿病), 发病机制和转归与T1DM相同,其胰岛β细胞所受免疫损害呈缓慢型发展。
对于LADA患者,采用胰岛素和或胰岛素加具有益气活血和降糖作用的中药进行治疗,能使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β细胞功能有明显恢复和改善,但以胰岛素与中药联合进行治疗的效果更好。
【关键词】LADA Ⅰ型糖尿病中西药合并疗法1. LADA的含义1.1 LADA的命名及分类1977年英国Irvine等[1]首先观察到部分成年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NIDDM)患者血清中的胰岛细胞抗体(ICA)呈阳性,且大多数为非肥胖者,易出现口服降糖药继发失效而需改用胰岛素治疗。
同期芬兰Groop等[2]也报道ICA阳性的NIDDM患者血清C肽水平降低, HLA-DR3和DR4频率增加,因这类患者年龄较大,称之为隐匿性(latent)或迟发性(late-onset) 1型糖尿病。
上世纪90年代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DA)的免疫沉淀酶活性分析方法[3]建立后, Tuomi等[4]检测了一组成年发病的NIDDM患者的GAD-Ab,发现其具有较高的阳性率及β细胞功能持续下降特性,据此将此类糖尿病命名为LADA。
2001年,德国Lohmann[5]报道ICA和GAD-Ab皆阳性和高滴度GAD-Ab的LADA患者的临床特征更类似T1DM,提出LADA-1型(LADA-type1)的概念; 低滴度GAD-Ab的LADA患者的临床表现接近T2DM,故将其归类为LADA - 2型(LADA-type2) 。
这一概念的提出丰富了LADA的疾病谱。
1.2 LADA临床特点典型LADA患者临床特点[6、7]:(1)成年起病;诊断LADA的年龄切割点从15~50岁不等,这都是人为划分的数值,目的是为了与经典的T1DM 区分。
糖尿病患者3种自身抗体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
胡正华 , 贾坤茹 , 陈东红 , 等. 临 床 分 离 的肠 球 菌 耐 药 性 变 迁分 析[ J ] .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 2 0 0 4 , 1 4 ( 8 ) 源自 9 4 4 — 9 4 6 .
欧 阳 范献 , 徐 秀华. 耐万 古霉 素肠球 菌 流行现 状 、 治 疗 及 预防对策[ J ] . 中国 热 带 医学 , 2 0 0 2 , 2 ( 1 ) : 5 6 — 5 8 .
0 . 0 5 ) 。 结 论 血 清 G A【 ) I Ab 、 I C A、 I AA 检 测 对 DM 分 型 、 指 导 临床 用 药及 判 断预 后 具 有 重 要 的 临 床 应 用价 值 。
【 关 键 词 】 谷氨 酸 脱 羧 酶 抗 体 ; 胰 岛 细 胞抗 体 ; 胰 岛素 自身抗 体 ; 糖 尿 病
( 收 稿 日期 : 2 0 1 2 - 1 1 2 1 修 回 日期 : 2 o 1 3 一 o l 一 1 2 )
[ 2 ] 周清 秀 , 谢 明水 . 尿 路 感 染 病 原 菌 的构 成 比 与耐 药 性 调 查 分析[ J ] . 临床血液学杂志 : 输血与检验 , 2 0 0 9 , 2 2 ( 6 ) : 6 6 7 —
病学 特征 [ J ] . 中华 医 院 感染 学 杂 志 , 2 0 0 0 , 1 0 ( 5 ) : 3 3 9 —
3 41.
[ 1 ] 曹弟勇 , 徐彬 , 陈大 斌. 尿 路 感 染 的 病 原 菌 分 布 特 征 及 耐 药性 检 测 分 析 [ J ] . 中 国实验 诊 断学 , 2 0 1 0 , 1 4 ( 8 ) : 1 2 6 2 —
6 6 8.
[ 3 ] 刘艳 , 张 碧丽 , 王文红 , 等. 儿 童 泌 尿 系 感 染 病 原 菌 分 布 及
胰岛自身抗体的评价及其临床意义
1型糖尿病预测中应用最早的免疫学标 志,1型糖尿病患者“健康”一级亲属 正常人中ICA阳性者30%
6
胰岛细胞抗体(ICA)
目前,ICA测定已有国际统一标准, 其单位确定为JDF。
ICA阳性预示β细胞的自身免疫损害, ICA阳性与将来成为临床期1型糖尿 病有关,高滴度的ICA预测性更强, 如ICA > 40 JDF则有高度预测性
为了排除可能的干扰,对于IAA阳 性者,还需要注意是否接受过胰 岛素治疗,如接受过胰岛素治疗, 其疗程必须小于2周。
30
胰岛自身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
指导糖尿病临床分型 预测β细胞功能衰竭 在高危人群中筛查1型糖尿病 预测治疗的疗效
31
预测β细胞功能衰竭
对新近诊断的成年起病的糖尿病患 者进行随访研究,观察血清ICA、 GADA、IA-2A 3种抗体与胰岛β细 胞功能之间的关系。
部分患者移植后血清GADA和IA-2A抗体 水平可升高,原来阴性者可出现阳性,这 提示胰岛移植引起了自身抗原再次暴露给 免疫系统,诱发自身免疫反应,这部分患 者移植成功、不依赖胰岛素的比例较低
47
预测治疗的疗效(胰岛移植)
移植前后自身抗体均为阴性的糖尿病患 者,移植成功、不依赖胰岛素的比例较 高。
38
预测β细胞功能衰竭
血清抗体在预测β细胞功能衰竭时, ICA的 阳性预测值要高于GADA和IA-2A。
在诊断糖尿病后,大多数患者GADA可持续 阳性
而ICA阳性患者随病程进展可变成ICA阴性, 这种阴性亦提示已经出现β细胞功能的衰竭。
39
胰岛自身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
指导糖尿病临床分型 预测β细胞功能衰竭 在高危人群中筛查1型糖尿病 预测治疗的疗效
检验科开展检验项目及临床意义(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前要注意哪些事项
(3)避免应激状态:避免在应激状态(发烧、肺炎、频繁的心绞 痛或急性心肌梗塞、脑血管意外、急性胃肠炎、胃大部切除术后, 严重外伤或手术等)时进行此试验,可以在应激状态过后进行。 (4)避免在急性并发症如酮症酸中毒发作期进行该试验,在试验 前要检查尿酮体。 (5)药物:许多药物都可影响糖耐量,如服用氢氯噻嗪、水杨酸 钠需停用3-4天、口服避孕药需停用1周。试验前是否停用降糖类药 及停用时间主管医生确定。 (6)体力活动:剧烈的体力活动可以促进葡萄糖的利用,试验前 要静坐休息半小时。
90%的1型糖尿病患者血液中存在针对胰岛 B细胞的自身抗体:胰岛细胞抗体(ICA)、 胰岛素自身抗体(IAA)、谷氨酸脱羧酶抗 体(GAD)。这些抗体对胰岛B细胞有毒性 作用,大大抑制B细胞功能,加速病情的恶 化,这三大抗体强度是胰岛B细胞损伤和自 身免疫的标志。 当进行多种胰岛细胞自身抗体联合筛查时, 如三种抗体均阳性的1型糖尿病直系亲属, 发生1型糖尿病的危险性近100%。所以,1 型糖尿病患者必须进行定期测定,及时把握 病情发展。
糖尿病患者HbA1C值与空腹血糖值呈正相关、HbA1C 反映患者在测定前6-8周的平均血糖水平,不能反映近 期血糖水平,它是反映糖尿病较长时间血糖控制水平的 指标。
糖化血红蛋白主要用于评定糖尿病的控 制程度。控制不佳时可升高至正常的两倍, 按ADA标准要求控制好者可2-3个月检测一次, 控制欠佳者1-2个月检测一次,妊娠糖尿病 及1型糖尿病应每月测一次。
葡萄糖耐量试验
葡萄糖耐量试验 (OGTT)
是一项检测机体对葡萄糖负荷的经典试验,已 延用多年,经久不衰,可称为诊断糖尿病的金标准。
观察血糖上升或下降的程度与速度, 以了解机体对刺激物的耐受能力,临床 上用以确定糖尿病、糖耐量异常和其他 少见疾病的诊断,并间接地推测胰岛的 分泌情况。
各种自身免疫性抗体的临床意义
多数自身免疫病患者血清中都会出现自身抗体。
虽然有些自身抗体在疾病中的确切意义尚未得到严格的证实,但其与疾病的相关性已得到认可,所以这些自身抗体在自身免疫病的诊断和疗效评价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类风湿因子类风湿因子(RF)是抗变性IgG的自身抗体,主要为19S的IgM,也可见7S的IgG及IgA。
它能与人或动物的变性IgG结合,而不与正常IgG发生凝集反应。
RF主要出现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约70%~90%的血清中和约60%的滑漠液中可检出IgG类RF,这很可能是自身IgG变性所引起的一种自身免疫应答的表现。
IgG是感染等原因诱导的免疫应答中的主干抗体,这些抗体与相应抗原结合时会发生变性;此外,在炎症等病理条件下滑漠或其他部位可能产生不正常的IgG;这些变性IgG就构成自身抗原,刺激免疫系统产生各种抗IgG抗体。
滑膜液中的IgG类RF与变性IgG结合而形成中等大小的免疫复合物,比血清中的IgM类RF更具有致病意义,因为这一类免疫复合物易于沉积在关节滑膜等部位,可激活补体,形成慢性渐进性免疫炎症性损伤。
RF的检测最初是用致敏绵羊红细胞凝集试验(Rose-Waaler 法)进行检测,目前最常采用IgG吸附的胶乳颗粒凝集试验;但此法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均不高,而且只能检出血清中的IgM类RF。
IgG类和IgA类RF则需要用RIA或ELISA等方法检测。
RF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中的检出率很高,RF阳性支持早期RA的倾向性诊断,如对年轻女性应进行RA和风湿热间的鉴别;而对非活动期RA的诊断,需参考病史。
但RF也象ANA一样,并不是RA 独有的特异性抗体。
在SLE病人均有50%RF阳性,在其他结缔组织病如SS、硬皮病、慢性活动性肝炎及老年人中均可有不同程度的阳性率。
二、抗核抗体抗核抗体(antinuclearantibodies,ANA)泛指抗各种核成分的抗体,是一种广泛存在的自身抗体。
ANA的性质主要是IgG,也有IgM和IgA,甚至IgD和IgE。
糖尿病相关抗体检测:自身免疫性糖尿病的诊断
糖尿病相关抗体检测:自身免疫性糖尿病的诊断在过去的几年里,糖尿病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的一个公共卫生问题。
其中,自身免疫性糖尿病(Type 1 Diabetes Mellitus, T1DM)是最为常见的一种类型,占所有糖尿病病例的510%。
由于其发病机制与自身免疫反应密切相关,因此,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对延缓疾病进展和降低并发症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而糖尿病相关抗体检测作为自身免疫性糖尿病诊断的关键手段,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应用。
一、糖尿病相关抗体检测的原理糖尿病相关抗体检测主要是通过检测患者血清中的胰岛细胞抗体(Islet Cell Antibodies, ICAs)、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lutamic Acid Decarboxylase Antibodies, GADA)、胰岛素抗体(Insulin Antibodies, IAA)和锌转运蛋白抗体(Zinc Transporter 8 Antibodies, ZnT8Ab)等抗体水平,来评估患者是否存在自身免疫反应,从而诊断自身免疫性糖尿病。
二、糖尿病相关抗体检测的方法目前,糖尿病相关抗体检测主要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和免疫荧光法(Immunofluorescence Assay, IF)等方法。
这些方法具有高度的灵敏性和特异性,可以准确地检测出患者血清中的抗体水平。
三、糖尿病相关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1. 早期诊断:糖尿病相关抗体检测可以在症状出现之前,甚至在胰岛素分泌功能尚未明显下降时,诊断出自身免疫性糖尿病。
这为患者提供了早期干预和治疗的机会,从而降低并发症风险。
2. 评估疾病进展:糖尿病相关抗体的水平与疾病进展密切相关。
通过定期检测抗体水平,可以评估疾病的进展速度,为临床治疗提供有力依据。
3. 指导治疗方案:糖尿病相关抗体检测结果对于制定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血清胰岛细胞抗体和胰岛素自身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
血清胰岛细胞抗体和胰岛素自身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2篇血清胰岛细胞抗体和胰岛素自身抗体是两种常见的临床检测指标,对于胰岛功能异常的判断和糖尿病的诊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分别对血清胰岛细胞抗体和胰岛素自身抗体的检测临床意义进行介绍。
一、血清胰岛细胞抗体的检测临床意义血清胰岛细胞抗体(islet cell antibody,ICA)是指人体内产生的一种针对胰岛细胞的自身抗体。
血清ICA的检测主要通过间接免疫荧光法(indirect immunofluorescence assay,IFA)进行,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患者是否存在胰岛功能异常或自身免疫性糖尿病。
1. 早期糖尿病诊断血清ICA阳性对于早期糖尿病的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
糖尿病的早期症状不明显,但血清ICA阳性可能提示患者存在自身免疫性糖尿病的风险。
通过早期检测血清ICA阳性,可以及早发现糖尿病可能的发展趋势,有助于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延缓疾病进展。
2. 自身免疫糖尿病的筛查与诊断血清ICA是自身免疫性糖尿病(Type 1 diabetes,T1D)的重要标志物。
T1D是一种由自身免疫反应引起的胰岛细胞破坏和胰岛素分泌不足的疾病。
血清ICA阳性可以暗示患者体内免疫系统针对胰岛抗原产生异常反应,进而导致胰岛细胞受损和胰岛功能受限。
血清ICA的检测结果可以作为筛查和诊断T1D的辅助依据,有助于早期干预和治疗。
3. 鉴别胰岛功能异常的类型血清ICA的检测还可以帮助医生鉴别胰岛功能异常的类型。
血清ICA 阳性与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insulin-dependent diabetes,IDD)有较强关联。
如果患者血清ICA阳性,且胰岛素水平明显下降,可以进一步判断为IDD。
对于这类患者,需要密切监测胰岛功能,并在胰岛素治疗方面给予特殊的关注。
二、胰岛素自身抗体的检测临床意义胰岛素自身抗体(insulin autoantibody,IAA)指的是人体内产生的一种针对胰岛素的自身抗体。
1型糖尿病相关的主要自身抗体及其检测的临床意义
1型糖尿病相关的主要自身抗体及其检测的临床意义作者:刘伟平向丽来源:《糖尿病新世界》 2014年第20期刘伟平1 向丽21.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四川自贡 643000;2.重庆长寿石堰镇卫生院,重庆401220[摘要] 该文综述了1型糖尿病(T1DM)相关的主要自身抗体及其检测的临床意义。
T1DM的主要自身抗体包括胰岛细胞抗体(ICA)、谷氨酸脱羧酶自身抗体(GADA)、蛋白酪氨酸磷酸酶IA-2自身抗体(IA-2A)和胰岛素自身抗体(IAA)共四种。
ICA是胰岛β细胞损伤的标志物,也是免疫介导疾病的一个标志。
GADA是T1DM发病初期的免疫标志,也作为T1DM患者接受治疗时的疗效监测指标。
IA-2A在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T1DM亚型)中具有较高的滴度,可用于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的辅助诊断。
IAA在TIDM自身免疫形成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它不是糖尿病特异性抗体,在甲状腺疾病和正常人群中均具有一定的阳性率。
[关键词] 1型糖尿病;自身抗体;临床意义[中图分类号] R58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4)12(a)-0049-02[作者简介] 刘伟平(1980-),湖南株洲人,硕士,主管检验师,主要从事临床免疫和分子生物学检验研究工作。
糖尿病是一种以血糖升高为主要特征的代谢紊乱性疾病,也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疾病[1-2]。
1型糖尿病(Type 1 Diabetes Mellitus,T1DM),由于该型糖尿病依赖胰岛素治疗可取得满意的效果,故以前称为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多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群体,也可发生于各种年龄。
T1DM的基本特征为起病较为急剧,体内胰岛素绝对不足,容易发生酮症酸中毒[3]。
T1DM是一种免疫介导的糖尿病,它具有胰岛β细胞合成分泌胰岛素功能受损表现。
在T1DM患者的血液中可查出多种自身免疫抗体,如谷氨酸脱羧酶自身抗体(Glutamic Acid Decarboxylase Autoantibodies,GADA)、胰岛细胞抗体(Islet Cell Antibodies,ICA)、蛋白酪氨酸磷酸酶IA-2自身抗体(Tyrosine Phophatase IA-2 Autoantibodies,IA-2A)、胰岛素自身抗体(IAA)等[4-5]。
糖尿病患者血清GAD-Ab、ICA、IAA的检测及临床意义研究
糖尿病患者血清GAD-Ab、ICA、IAA的检测及临床意义研究张新房;胡影【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血清谷氨酸脱梭酶抗体(GAD-Ab)、胰岛细胞抗体(ICA)和胰岛素自身抗体(IAA)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用ELISA法测定41例1型糖尿病(ID-DM)患者、45例2型糖尿病(NIDDM)患者和46例健康人血清中的GAD-Ab、ICA、IAA水平。
结果1型糖尿病组GAD-Ab、ICA、IAA的阳性率分别为75.6%、36.6%、24.4%;2型糖尿病组3种抗体的阳性率分别为8.9%、11.1%、11.1%;对照组健康人GAD-Ab、ICA、IAA均为阴性。
统计学检验结果显示,1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清GAD-Ab、ICA、IAA阳性率均高于2型糖尿病患者和健康对照组。
结论血清GAD-Ab、ICA、IAA检测对1型糖尿病的早期诊断及预测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是鉴别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的重要血清学指标;且GAD-Ab、ICA、IAA的联合检测可提高检出阳性率,避免漏诊。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serum detection of the serum glutamate dehydrogenated shuttle antibody(GAD-Ab), islet cell antibody (ICA) and insulin auto antibodies (IAA) and its clinical signiifcance in patients with diabetes. Methods The serum GAD-Ab, ICA, IAA of 41 cases of type 1 diabetes、45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NIDDM) patients and 46 healthy human were determined by ELISA method. Results The positive rate of type 1 diabetes mellitus group GAD-Ab, ICA, IAA were 75.6%, 36.6%, 24.4%; the positive rate of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group of 3 kinds of antibodies were 8.9%, 11.1%, 11.1%; the control group of healthy human GAD-Ab, ICA, IAA werenegative. Results in patients with type 1 diabetes, serum GAD-Ab, ICA, IAA positive rate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ype 2 diabetic patients and healthy controls. Conclusion The serum GAD-Ab, ICA, IAA detection had important clinical signiifcance in early diagnosis and prediction of type 1 diabetes mellitus;It was an important serological index in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type 1 diabetes and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and GAD -Ab, ICA, IAA joint detection could improve the positive rate, to avoid missed diagnosis.【期刊名称】《中国医药指南》【年(卷),期】2014(000)030【总页数】2页(P16-17)【关键词】糖尿病;GAD-Ab;ICA;IAA【作者】张新房;胡影【作者单位】桓台县人民医院检验科,山东桓台256400;桓台县人民医院检验科,山东桓台 2564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87.1糖尿病是一种常见且多发的内分泌系统性疾病,以高血糖为主要临床表现[1],各种不同的病因通过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不足及/或周围组织胰岛素作用不足而致血糖升高[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清胰岛细胞抗体和胰岛素自身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摘要:目的分析血清胰岛细胞抗体和胰岛素自身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
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5年7月本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68例为观察组对象,另取同期在本院接受体检的非糖尿病患者群92
例为正常对照组。
测定两组对象的血清胰岛细胞抗体和胰岛素自身抗体存在情况,进一步检测观察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胆固醇(TC)、空腹C肽、餐后2hC肽水平,计算体质指数(BMI)。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胰岛细胞抗体阳性率及胰岛自身抗体阳性率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自身抗体阳性组患者的HbA1c水平高于抗体阴性组,TC、BMI、空腹C 肽、餐后2hC肽水平低于抗体阴性组(P<0.05)。
结论胰岛细胞抗体和胰岛素自身抗体检测对筛查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LADA)具有重要指导价值,多项指标联合检测有助于早期诊断和治疗LADA。
关键词:胰岛细胞抗体;胰岛素自身抗体;血糖水平
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latent autoimmune diabetes of adult,LADA)早期临床表现和2型糖尿病类似,故临床中漏诊及误诊率均较高。
LADA的胰岛功能衰退速度大幅高于2型糖尿病患者,若不能准确
诊断而按照常规2型糖尿病治疗方法进行诊治,将无法有效逆转病情进展[1]。
LADA患者体内存在特异性胰岛相关抗体,是其筛查的金标准,本次研究主要分析血清胰岛细胞抗体和胰岛素自身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7月~2015年7月本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68例为观察组对象,其中男38例,女30例;年龄46~72岁,平均(6
2.17±7.11)岁;病程3~12年,平均(7.81±0.96)年。
另取同期在本院接受体检的非糖尿病患者群92例为正常对照组,其中男50例,女42例;年龄48~70岁,平均(60.27±8.92)岁。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采集所有入组患者的空腹肘静脉血3ml,37℃下静置30min,3000r/min离心10min,分离血清后置于-20℃冰箱内备用。
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LIA)测定入组对象的胰岛细胞抗体(ICA),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测定胰岛素自身抗体(IAA)及C肽水平。
所有操作步骤都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
以上抗体检测完成后,进一步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观察组患者的总胆固醇(TC)、糖化血红蛋白
(HbA1c)水平,采用半化学发光法测定空腹C肽及餐后2hC肽水平;最后计算患者的BMI指数。
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1.0软件录入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分析,HbA1c、TC、BM、空腹C肽、餐后2hC肽等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胰岛细胞抗体阳性率及胰岛自身抗体阳性率等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血清胰岛细胞抗体和胰岛素自身抗体观察组患者的胰岛细胞抗体阳性率、胰岛自身抗体阳性率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见表1。
2.2自身抗体阳性及阴性组患者的临床指标比较自身抗体阳性组患者的HbA1c水平高于抗体阴性组,TC、BMI、空腹C肽、餐后2hC肽水平低于抗体阴性组(P<0.05),见表2。
3 讨论
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LADA)属于免疫介导型1型糖尿病,早期临床表现和2型糖尿病十分相似,易误诊为2型糖尿病。
LADA 的治疗和2型糖尿病不尽相同,故早期准确筛查LADA并给和针对性的治疗是治疗疾病的关键所在[2]。
LADA的胰岛Bβ细胞受
到自身免疫进行性损害,其免疫学特征为胰岛β细胞在遭受免疫损伤时外周血清出现针对胰岛细胞的自身抗体,早期测定胰岛自身抗体对确诊LADA具有决定性意义[3]。
本次研究中选取临床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组,经血清检测胰岛细胞抗体及胰岛素自身抗体,发现正常对照组中极少数人存在胰岛细胞抗体,而胰岛素自身抗体阳性率为0。
反观观察组患者,其胰岛细胞抗体阳性率19.12%,胰岛素自身抗体阳性率10.29%,提示在临床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存在被误诊的LADA患者。
ICA于表面抗原结合可以导致补体系统被激活,导致胰岛细胞溶解死亡,在LADA 的发生中扮演重要角色;IAA是可以和胰岛素结合的非特异性抗体,是诊断LADA的特异性抗体。
单项抗体检测存在漏诊的情况,ICA和IAA联合检测可以提高LADA的检出率,降低临床误诊风险[4]。
已经有大样本糖尿病患者LADA筛查发现,BMI 小、C肽水平低、无糖尿病家族史的患者具有更高的LADA检出率。
本次研究在对糖尿病患者进行血糖、血脂及C肽相关指标检测后发现,胰岛素自身抗体阳性组患者的HbA1c水平较高,TC、BMI、空腹C肽、餐后2hC肽水平较低,和LADA患者的血清指标特征
相符合,进一步说明胰岛素自身抗体阳性患者为LADA患者,也间接提示了胰岛素自身抗体检测对于LADA筛查及诊断的重要意义[5,6]。
综上所述,胰岛细胞抗体和胰岛素自身抗体检测对筛查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LADA)具有重要指导价值,多项指标联合检测有助于LADA的早期发现并指导治疗。
参考文献:
[1]黄玉宇.糖尿病患者 3 种自身抗体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J].实验和检验医学,2014,32(6):765-767.
[2]张新房,胡影.糖尿病患者血清GAD-Ab、ICA、IAA的检测及临床意义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4,12(30):16-18.
[3]展秀君.糖尿病检测谷氨酸脱羧酶抗体、胰岛细胞抗体和胰岛素自身抗体的临床意义[J].糖尿病新世界,2015,4(7):137-139.
[4]张成诗,吴兵,魏光明.糖尿病自身抗体联合检测在糖尿病分型中的使用价值研究[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4,18(6):931-933.
[5]吴敏,杨宏山,黄淑玉.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谷氨酸脱羧酶抗体胰岛细胞抗体和胰岛素自身抗体联合筛查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的意义[J].中国
糖尿病杂志,2013,21(11):1018-1020.
[6]范媛媛.胰岛自身抗体检测对筛查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的临床意义[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15,32(2):125-127.编辑/安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