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料机液压系统设计说明书

合集下载

课程设计_设计一台上料机液压系统方案

课程设计_设计一台上料机液压系统方案

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设计任务书系别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专业机械制造设计及其自动化班级机制0811 姓名严磊学号 2010516007指导老师邬国秀目录一、设计题目 (3)二、负载分析 (3)2.1 负载与运动分析 (3)2.2负载动力分析 (3)2.3负载图与运动图的绘制 (3)三、设计方案拟定 (5)3.1 液压系统图的拟定 (5)3.2液压系统原理图 (5)3.3 液压缸的设计 (6)四、主要参数计算 (7)4.1 初选液压缸工作压力 (8)4.2 计算液压缸主要尺寸 (9)4.3 活塞杆稳定性校核 (9)4.4 计算循环中各个工作阶段的液压缸压力,流量和功率 (9)五、液压元件选择 (11)5.1 确定液压泵的型号及电动机功率 (11)5.2 选择阀类元件及辅助元件 (12)5.3液压系统原理图上部分阀类功能..............................六、液压系统性能验算 (13)6.1 验算系统压力损失 (13)6.2 验算系统发热与温升 (15)七、小结 (15)八、参考文献 (16)一、设计题目题目:设计一台上料机液压系统,要求驱动它的液压传动系统完成快速上升→慢速上升→停留→快速下降的工作循环。

其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

其垂直上升工作的重力为N 5000,滑台的重量为N 1000,快速上升的行程为mm 350,其最小速度为s mm /45≥;慢速上升行程为mm 100,其最小速度为s mm /8;快速下降行程为mm 450,速度要求s mm /55≥。

滑台采用V 型导轨,其导轨面的夹角为︒90,滑台与导轨的最大间隙为mm 2,启动加速与减速时间均为s 5.0,液压缸的机械效率(考虑密封阻力)为0.91。

上料机示意图如下:图1 上料机的结构示意图二、负载分析对液压传动系统的工况分析就是明确各执行元件在工作过程中的速度和负载的变化规律,也就是进行运动分析和负载分析。

2.1、负载与运动分析根据各执行在一个工作循环各阶段的速度,绘制其循环图,如下图所示:2.2、负载动力分析动力分析就是研究机器在工作中其执行机构的受力情况。

上料机系统设计说明书

上料机系统设计说明书

上料机液压系统设计说明书学院:湖北理工学院机电工程学院班级:姓名:学号:指导老师:组员:设计目的:液压系统的设计是整机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任务是综合运用前面各章的基础知识,学习液压系统的设计步骤、内容和方法。

通过学习,能根据工作要求确定液压系统的主要参数、系统原理图,能进行必要的设计计算,合理地选择和确定液压元件,对所设计的液压系统性能进行校验算,为进一步进行液压系统结构设计打下基础。

设计步骤和内容:(1)明确设计要求,进行工况分析;(2)确定液压系统的主要性能参数;(3)拟订液压系统原理图;(4)计算和选择液压元件;(5)验算液压系统的性能;(6)液压缸设计;(7)绘制工作图,编写技术文件,并提出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任务书。

一.明确设计要求,进行工况分析1.1 明确设计要求设计一台上料机液压系统,要求驱动它的液压传动系统完成快速上升→慢速上升→停留→快速下降的工作循环。

采用90度V型导轨,垂直于导轨的压紧力为60N,启动和制动的时间均为0.5s,液压缸的机械效率为0.9。

其垂直上升工作的重力为4500N,滑台的重量为800N,快速上升的行程为300mm,其最小速度为40mm/s;慢速上升行程为100mm ,其最小速度为10mm/s ;快速下降行程为400mm ,速度要求45mm/s.1.2 工况分析负载分析就是研究各执行元件在一个工作循环内各阶段的受力情况。

工作机构作直线运动时,液压缸必须克服的负载为:F=F C +F f +F I 式中F C 为工作阻力,F f 为摩擦阻力,F I 为惯性阻力. (1)工作负载此系统的工作阻力即为工件的自重与滑台的自重。

F c =F G =(4500+800)N=5300N (2)摩擦负载此系统的摩擦阻力为滑台所受阻力,与导轨的形状,放置情况和运动状态有关。

此系统为v 型导轨,垂直放置,故为F f =fF N /sin 2a 取静摩擦系数为f s =0.2,动摩擦系数为f d =0.1 静摩擦负载为F fs =0.2×120/sin ︒45=33.94N 动摩擦负载为F fd =0.1×120/sin ︒45=16.97N (3)惯性负载惯性负载是运动部件的速度变化时,由其惯性而产生的负载,可用 牛顿第二定律计算:F a =ma=tvg △△G ,g=9.8m/s 2加速:F a1=t v g △△G =8.95300×5.004.0=43.265N 减速:F a2=t v g △△G =8.95300×5.001.0-04.0=32.449N制动:F a3=t v g △△G =8.95300×5.001.0=10.816N 反向加速:F a4=t v g △△G =8.95300×5.0045.0=48.673N 反向制动:F a5=F a4=48.673N根据以上的计算,考虑到液压缸垂直安放,其重量较大,为防止因自重而自行下滑,系统中应设置应平衡回路。

上料机液压课程设计完整版

上料机液压课程设计完整版

机电工程学院《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设计》说明书课题名称:上料机的液压系统学生姓名:仇钱健学号:20100609204 专业:机械设计班级:10机设2成绩:指导教师签字:张元越李清伟2013年6月23日机电工程学院《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设计》说明书课题名称:上料机的液压系统学生姓名:仇钱健学号:20100609204 专业:机械设计班级:10机设2成绩:指导教师签字:张元越李清伟2013年6月23日目录1任务分析 (2)1.1系统机构的主要构成 (2)2方案选择 (3)2.1方案的拟定 (3)2.2方案的确定 (3)3总体设计 (4)3.1 负载分析 (4)3.1.1工作负载 (4)3.1.2摩擦负载 (4)3.1.3 惯性负载 (4)3.2 速度负载图 (6)3.3主要参数的确定 (7)3.3.1工作压力 (7)3.3.2 液压缸尺寸 (7)3.3.3 活塞杆稳定性 (8)3.3.4 液压缸最大流量 (8)3.3.5 工况图 (9)3.3.6 其他参数 (10)3.4 液压系统图的拟订 (11)3.5 液压元件的选择 (12)3.5.1液压泵和电机的选择 (12)3.5.2 阀类元件及辅助元件的选择 (13)3.6液压系统性能的验算 (15)3.6.1压力损失的确定 (15)3.6.2 系统的发热与温升 (17)参考文献 (19)设计内容计算说明结论摘要现代机械一般多是机械、电气、液压三者紧密联系,结合的一个综合体。

液压传动与机械传动、电气传动并列为三大传统形式,液压传动系统的设计在现代机械的设计工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因此,《液压传动》课程是工科机械类各专业都开设的一门重要课程。

它既是一门理论课,也与生产实际有着密切的联系。

为了学好这样一门重要课程,除了在教学中系统讲授以外,还应设置课程设计教学环节,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掌握液压传动系统设计的技能和方法。

液压传动课程设计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几点:1、综合运用液压传动课程及其他有关先修课程的理论知识和生产实际只是,进行液压传动设计实践,是理论知识和生产实践机密结合起来,从而使这些知识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加深提高和扩展。

上料机液压系统的设计

上料机液压系统的设计

上料机液压系统的设计液压系统在上料机上起到了关键作用,它用于实现上料机的升降、倾斜、移动等功能,确保上料机的正常运行。

因此,液压系统的设计对于上料机的性能和稳定性有着重要影响。

本文将从液压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设计要点等方面展开讨论。

液压系统主要由液压泵、液压马达、液压缸、液压阀、油箱等部件组成。

液压泵负责将机械能转化为液压能,将液压油从油箱中抽出并通过管道输送到液压缸,从而推动上料机的升降、倾斜、移动等动作。

液压马达则是将液压能转化为机械能,将液压油转化为机械运动。

液压阀用于控制液压油的流量和压力,以实现对上料机各项功能的精确控制。

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液体的压力传递力量。

当液压泵启动后,液压油被泵入油缸内,形成一定的压力。

通过调整液压阀的开闭情况,控制液压油的流动和压力,从而推动上料机的运动。

当液压油进入液压缸时,液压缸的活塞受到液压力的作用,从而实现对上料机的升降、倾斜等动作。

液压系统的设计要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选用合适的液压元件:液压元件的选择对液压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至关重要。

必须选择具有良好性能和可靠性的液压泵、液压马达、液压缸和液压阀等元件,以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

2.合理设计液压管路:液压管路的设计应符合液压系统的工作要求,保证液压油的流动和压力传递的稳定性。

管路的布置应尽量简洁,避免回流、压力损失和漏油等问题。

同时,在设计管路时要考虑到液压油的温度变化和噪声控制等因素。

3.控制方案的设计:液压系统的控制方案应根据上料机的功能需求进行设计。

要考虑到各项功能的协调运行,确保动作的平稳和精确。

同时,在设计控制方案时还需要考虑到用户的使用习惯和安全需求,提供便利和可靠的操作方式。

4.液压系统的过滤和冷却:液压油的过滤和冷却是保持液压系统正常运行的重要环节。

应该在系统中设置合适的过滤器和冷却器,及时清除油液中的杂质和热量,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寿命。

5.液压系统的维护和保养:液压系统的维护和保养工作是系统正常运行的前提。

上料机液压系统设计

上料机液压系统设计

镇江高专ZHENJIANG COLLEGE 毕业设计说明书上料机液压系统设计Feeder hydraulic system design系名:机械系专业班级:机电W071学生姓名:***学号: *********指导教师姓名:戴月红指导教师职称:讲师二○一二年六月目录摘要 (3)引言 (5)第一章上料机的液压系统设计 (6)1.1设计要求 (6)1.2负载分析 (6)1.2.1 工作负载 (6)1.2.2 摩擦负载 (6)1.2.3 惯性负载 (7)1.3 负载图和速度图的绘制 (8)1.4液压缸主要参数的确定 (9)1.4.1初选液压缸的工作压力 (9)1.4.2计算液压缸的尺寸 (9)1.4.3活塞杆稳定性校核 (10)1.4.4求液压缸的最大流量 (10)1.4.5 绘制工况图 (11)1.5液压系统图的拟定 (12)1.6液压元件的选用 (13)1.6.1确定液压泵的型号及电动机功率 (13)1.6.2选择阀类元件及辅助元件 (14)1.7液压系统的性能验算 (15)1.7.1压力损失及调定压力的确定 (15)1.7.2系统的发热与温升 (17)第二章液压缸 (18)12.1液压缸的介绍 (18)2.2液压缸主要参数的确定 (20)2.2.1 液压缸工作压力 (20)2.2.2 液压缸的长度和壁厚的确定 (20)2.2.3 液压缸进出油口尺寸的计算 (21)2.3 液压缸的结构设计 (21)2.3.1液压缸的连接 (21)2.3.2活塞与缸体的密封形式 (22)2.3.3液压缸的辅助设置 (22)2.4液压缸零件的技术要求 (23)2.4.1活塞杆 (23)2.4.2缸体 (23)2.4.3活塞 (24)结论 (25)致谢 (26)参考文献 (27)2上料机液压系统设计专业班级:机电W071 学生姓名:王大伟指导教师:戴月红职称:讲师摘要液压作为一个广泛应用的技术,在未来更是有广阔的前景。

上料机液压系统课程设计

上料机液压系统课程设计

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设计姓名:廖聪学号:7层次:本科专业:机械电子工程班级:15机电2班指导教师:刘方方2017年12月目录任务书...................................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明确系统设计的要求,进行工况分析 (2)明确系统设计的要求 (2)分析液压系统工况 (2)二、确定液压缸主要参数 (4)初选液压缸的工作压力 (4)计算液压缸主要参数 (4)各工作阶段的时间计算 (6)计算液压缸流量、压力和功率 (6)绘制液压缸的工况图 (7)三、液压系统图的拟定 (8)液压系统的拟定 (8)拟定液压系统原理图 (9)四、计算与选择液压元件 (10)确定液压泵的型号及电动机功率 (10)选择阀类元件及辅助元件 (11)五、验算液压系统的主要性能 (13)压力损失验算 (13)液压系统的发热和温升验算 (16)参考文献 (17)设计心得 (17)任务书设计一台上料机液压系统,要求该系统完成:快速上升——慢速上升(可调速)——快速下降——下位停止的半自动循环。

采用90°V型导轨,垂直于导轨的压紧力为60N,启动、制动时间均为,液压缸的机械效率为。

设计原始数据如下表所示。

请完成以下工作:1、进行工况分析,绘制工况图。

2、拟定液压系统原理图(A4)。

3、计算液压系统,选择合适的液压元件。

4、编写液压课程设计说明书。

上料机示意图如下:图1 上料机示意图一、明确系统设计的要求,进行工况分析明确系统设计的要求上料机是由通用部件和部分专用部件组成的高效、专用、自动化程度较高的机器。

机器将材料从低的位置运到高的位置,当材料取走后按下按钮,机器从高的位置回到低的位置。

实现沿垂直向方向的“快速上升——慢速上升(可调速)——快速下降——下位停止”的半自动循环。

工作循环拟采用液压传动方式来实现。

故拟选定液压缸作执行机构。

分析液压系统工况1)运动分析根据各执行在一个工作循环内各阶段的速度,绘制其循环图,如图所示:图上料机动作循环图2)负载分析a)工作负载:F F=F F=4500+800=5300Fb)摩擦负载:F F=FF FFFF?2,由于工件为垂直起开,所以垂直作用于导航的载荷可由间隙和结构尺寸,可知F F=60F,取F F=0.2,F F= 0.1 , V型角,一般为90°,则静摩擦负载:F FF=F F F FFFF45°=0.2×60FFF45°=16.97F动摩擦负载:F FF=F F F FFFF45°=0.1×60FFF45°=8.49Fc)惯性负载Fa惯性负载为运动部件在起动和制动的过程中可按F=ma=FF ?F?F计算。

(完整版)毕业课程设计_设计一台上料机液压系统

(完整版)毕业课程设计_设计一台上料机液压系统

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设计任务书系别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专业机械制造设计及其自动化班级机制0811姓名严磊指导老师邬国秀目录一、设计题目及其要求 (3)二、题目分析 (3)2.1 负载与运动分析 (3)2.2负载动力分析 (3)2.3负载图与运动图的绘制 (3)三、设计方案 (5)3.1 液压系统图的拟定 (5)3.2液压系统原理图 (5)3.3 液压缸的设计 (6)四、负载图与运动图........ . . . . . . . . . . . . . . . . . . .五、主要参数计算 (7)4.1 初选液压缸工作压力 (8)4.2 计算液压缸主要尺寸 (9)4.3 活塞杆稳定性校核 (9)4.4 计算循环中各个工作阶段的液压缸压力,流量和功率 (9)六、液压元件选择 (11)5.1 确定液压泵的型号及电动机功率 (11)5.2 选择阀类元件及辅助元件 (12)5.3液压系统原理图上部分阀类功能..............................七、液压系统性能验算 (13)6.1 验算系统压力损失 (13)6.2 验算系统发热与温升 (15)八、总结 (15)九、参考文献 (16)一、设计题目题目:设计一台上料机液压系统,要求驱动它的液压传动系统完成快速上升→慢速上升→停留→快速下降的工作循环。

其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

其垂直上升工作的重力为,滑台的重量为,快速上升的行程为,其最小速度为;慢速上升行程为,其最小速度为;快速下降行程为,速度要求。

滑台采用V型导轨,其导轨面的夹角为,滑台与导轨的最大间隙为,启动加速与减速时间均为,液压缸的机械效率(考虑密封阻力)为0.91。

上料机示意图如下:图1 上料机的结构示意图二、负载分析对液压传动系统的工况分析就是明确各执行元件在工作过程中的速度和负载的变化规律,也就是进行运动分析和负载分析。

2.1、负载与运动分析根据各执行在一个工作循环内各阶段的速度,绘制其循环图,如下图所示:2.2、负载动力分析动力分析就是研究机器在工作中其执行机构的受力情况。

上料机液压系统设计

上料机液压系统设计

上料机液压系统设计液压系统是现代集成化机械系统中重要的能源转换和传递系统之一。

上料机是目前在工业和农业领域广泛使用的一种机械设备,其关键部分之一就是液压系统。

本文将着重探讨上料机液压系统的设计。

上料机的液压系统由油箱、液压泵、液压阀、油缸和相关管路等组成。

其工作原理如下:1. 油箱:存储液压油,保证液压系统正常运作。

2. 液压泵:将液压油从油箱抽出,提高液压油的压缩力,通过高压管路输送到油缸中。

3. 液压阀:根据上料机的工作需要,对液压油进行流量、压力、方向、速度等的控制。

4. 油缸:将液压油的能量转化成工作机械的运动能量,从而实现上料机的工作。

上料机的液压系统设计要保证其工作稳定性、高效性、可靠性和安全性。

具体要求如下:1. 稳定性:设计过程要充分考虑上料机在不同工况下的液压系统工作压力、流量、速度及其互相之间的协调性,保证液压系统的稳定性。

2. 高效性:在设计上料机液压系统时,应尽量减小液压系统中的压力损失和能量损失,提高液压系统的效率。

3. 可靠性:液压系统的选材和设计都要符合机械设备的使用环境和工作要求,采用优质的液压元件,减少液压系统疲劳寿命的降低。

4. 安全性:设计应密切配合操作控制系统,以保证使用者在使用上料机过程中的人身安全。

2. 定位液压元件:根据上料机的结构和工作要求,液压元件应放置在机体的适当位置,以方便保养和维修。

3. 确定液压元件的位置和尺寸:根据液压元件的尺寸,结合机体的大小,进行适配和安排液压元件的位置,并设计好管路。

4. 确定液压元件的性能参数:根据液压元件的规格,确定其性能参数,以保证上料机液压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5. 做好液压元件的密封:设计液压系统必须做好密封,以避免油液泄露和气泡侵入,影响上料机液压系统的正常工作。

6. 做好液压系统的疏水系统:设计上料机液压系统时要考虑疏水系统的建立,以保证油液中的杂质和水分被排出去,保证油品自身的质量。

7. 做好液压系统的清洗和调试:在设计完上料机液压系统后,需要进行清洗和调试,检查液压元件的工作状态是否正常,以保证上料机液压系统的高效、稳定、可靠工作。

液压系统设计1说明书

液压系统设计1说明书

液压系统设计1说明书课程设计任务书⼀、课程设计(论⽂)题⽬JDY500混凝⼟搅拌机设计-----液压系统I⼆、课程设计(论⽂)应达到的⽬的⑴培养个⼈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并初步建⽴“系统设计”的思想;⑵训练学⽣应⽤⼿册和标准、查阅⽂献资料及撰写科技论⽂的能⼒;⑶了解并掌握UG软件的建模、⼯程制图、运动仿真等模块;⑷学习混凝⼟机械的主要零部件的功能及设计计算⽅法。

三、课程设计内容⑴上料部分、倾翻部分的设计计算⑵液压缸的设计计算⑶液压泵,电机,液压阀,液压管件,液压油箱的选择四、主要技术参数⑴出料容量 500 L⑵进料容量 800 L⑶⼯作周期≤72 s摘要JDY500型单卧轴式强制式搅拌机是随着混凝⼟施⼯⼯艺的改进⽽发展起来的新型机。

强制式单卧轴搅拌机兼有⾃落式和强制式两种机型的特点,即搅拌质量好、⽣产效率⾼耗能低,不仅能搅拌⼲硬性、塑性或低流动性混凝⼟,还可以搅拌轻⾻料混凝⼟、砂浆或硅酸盐等物料。

上料系统采⽤液压缸及增速滑轮组机构,它是以液压缸活塞的伸缩,通过滑轮组牵引联结在料⽃上的钢丝绳来实现的,料⽃沿上料架上升的⾼度有液压缸活塞的⾏程决定。

该系统结构简单、操作⾃由⽅便,减少了机械上料系统带来的冲击,使料⽃运⾏平稳,并解决了料⽃上下限位问题.卸料系统采⽤液压倾翻卸料机构。

利⽤卸料液压缸活塞的伸缩倾翻搅拌筒卸料,搅拌筒的倾翻⾓度由液压缸的⾏程来决定。

该机构具有机械式倾翻所⽆法⽐拟的良好使⽤性能,可针对不同混凝⼟的运输⼯具,完成⼀次卸料或分批卸料,操作⾃如⽅便,并解决了搅拌筒卸料时的限位问题。

关键词:混凝⼟搅拌机;液压系统;液压缸;油箱;AbstractWith the improvement and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to develop a new type of aircraft.JDY500single spot Coaxial compulsory concrete mixer come forth. Compulsory single horizontal axis mixer-style have both compulsory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wo models, namely mixing good quality and high production efficiency of low energy-consuming,can not only stir dry hard, plastic or low mobility of concrete, can also stir light Aggregate concrete, mortar or Portland, and other materials.Coaxial-lying mainly compose by mixing concrete mixer device, stirring drive system, feeding system, discharge systems, electrical control system and the water supply system. Transmission system is divided into two parts which are stirring drive and hydraulic transmission, Stirring drive which is motor torque output through belt drive, and then after two gear reducer which reached to the stirring shaft couplings, stirring rotation axis achieve concrete mixing. Hydraulic transmission is the use of hydraulic systems to achieve carrying materials and unloading materials,to achieve workers lower operating in labor intensity. JDY500-mixer that is taking stirring drive system, hydraulic systems and other devices installed in a certain location on the mixer rack, and realization of the purpose of mixing machines in the ultimate.Keywords:Concrete mixer;Hydraulic system;Hydraulic cylinder;tank⽬录第5章JDY500搅拌机液压系统的设计 (4)5.1上料部分计算 (5)5.1.1计算上料料重 (5)5.1.2料⽃重 (5)5.1.3上料部分受⼒分析 (6)5.2倾翻部分计算 (6)5.3液压系统的优化改进 (7)5.3.1液压系统的⼯作原理 (8)5.3.2上料回程时⼯作状况分析计算 (8)5.3.3液压系统的改进 (9)5.4液压泵的选择 (10)5.5液压电机的选择 (11)5.6液压缸的设计计算 (12)5.6.1提升液压缸的设计计算: (12)5.6.2倾翻液压缸设计及计算: (13)5.6.3液压缸的选取 (13)5.7液压管件的选择 (14)5.7.1提升液压管件的选择 (15)5.7.2倾翻液压缸管件选择 (16)5.8液压油箱的选择 (17)5.9液压阀的选择 (18)6.致谢 (19)7.参考⽂献 (20)8.结论 (21)5.1上料部分计算5.1.1上料料重计算进料容量1800V L =,出料容量2500V L =上料料重()3312 2.4510500109.812005G V g N ρ-=??==混其中式中:ρ混——混凝⼟密度 g ——重⼒加速度ρ混=31.8 2.45/t m -,取ρ混=2.453/t m5.1.2料⽃重这⾥采⽤近似计算()()23131105355215105251021022S ??=??+??++??++()()2221505025 4.3315 4.3310373.210S cm =++?+??=?设上料⽃的壁厚h=0.5cm()373.20.57.8145.55M S h kg ρ=??=??=钢钢其中:ρ钢——钢材的密度,取37.8/g cm ρ=钢从安全⾓度考虑取 200M kg =钢()2009.81960G N =?=钢所以料⽃和料总重G 总: ()112005196013965G G G N =+=+=总钢5.1.3上料部分受⼒分析()N 111530.813965sina GF s=?==总)(83796.013965cos G F N N a =?==总)(摩擦N 27930.213965f F FN =?==其中:f ——摩擦系数,查《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表 4.2-6,0.15f =,但由于料⽃与上料导轨相对运动是滚动形式,摩擦系数不⼤,考虑到⼯作情况,取0.2f =。

上料机液压系统设计说明书(有全套图纸)

上料机液压系统设计说明书(有全套图纸)

《液压传动》课程设计说明书一、液压传动课程设计的目的1、巩固和深化已学的理论知识,掌握液压系统设计计算的一般方法和步骤。

2、锻炼机械制图,结构设计和工程运算能力。

3、熟悉并会用有关国家标准、部颁标准、设计手册和产品样本等技术资料。

4、提高学生使用计算机绘图软件(如AUTOCAD、PRO/E等)进行实际工程设计的能力。

二、液压课程设计题目题目(二)设计一台上料机液压系统,要求该系统完成:快速上升——慢速上升(可调速)——快速下降——下位停止的半自动循环。

采用900V型导轨,垂直于导轨的压紧力为60N,启动、制动时间均为0.5s,液压缸的机械效率为0.9。

设计原始数据如下表所示。

试完成以下工作:1、进行工况分析,绘制工况图。

2、拟定液压系统原理图(A3)。

3、计算液压系统,选择标准液压元件。

4、绘制液压缸装配图(A1)。

5、编写液压课程设计说明书。

上料机示意图如下:图2 上料机示意图数参 据数 数 据I II√III IV V 滑台自重(N ) 800 1000 1200 1400 1600 工件自重(N ) 4500 5000 5500 5800 6000 快速上升速度(mm/s ) 40 4550 55 60 快速上升行程(mm ) 350 350 400 420 450 慢速上升速度(mm/s ) ≤10 ≤13 ≤16 ≤18 ≤20 慢速上升行程(mm ) 100 100 100 100 100 快速下降速度(mm/s ) 45 55 55 60 65 快速下降行程(mm )400450500550600目录一.工况分析 (2)二.负载和速度图的绘制 (5)三.液压缸主要参数的确定 (6)四.液压系统的拟定 (9)五.液压元件的选择 (10)六.液压缸的设计 (11)七.拟定液压系统原理图 (14)八.绘制液压缸装配图 (14)九.参考文献 (14)一、工况分析对液压传动系统九、小结通过液压课程设计练习,对这学期学习的液压传动知识比较系统的归纳总结,用学到的理论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加深了基础知识的掌握,对液压传动这门课程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上料机液压系统设计任务书

上料机液压系统设计任务书

上料机液压系统设计任务书
1、设计题目:上料机液压系统的设计
2、设计时间:2015年2月---2015年5月
3、设计参数:
工件重量为4000N,滑台重量为1500N
快速上升行程为300mm,速度要求≥50mm/s
慢速上升行程为100mm,最小速度为7mm/s
快速下降行程为400mm,下降速度要求≥50mm/s
滑台采用v型导轨,导轨面的夹角为90度,滑台与导轨的最大间隙为2mm
起动加速与减速时间均为0.5s , 液压缸的机械效率为0.91
工作循环及要求:快速上升→慢速上升→停留→快速下降→停止
4、设计内容:
(1)完成液压控制系统的设计计算(包括负载分析、执行元件主要参数的确定、拟定液压系统原理图、选择液压元
件和验算液压系统性能等)
(2)设计液压缸,并绘制液压缸的结构图、零件图以及缮写明细表
(3)设计论文
正文主要包括
a) 调研阶段的设计方案论证及确定
b) 机构作用原理
c) 设计分析计算
d) 关键零部件的设计说明
e)结束语
指导教师:。

上料机液压系统设计

上料机液压系统设计

上料机液压系统设计液压系统在上料机中的设计是非常重要的,它是实现上料机正常工作的关键组成部分。

本文将从液压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设计要求及优化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液压系统组成液压系统主要由液压源、执行元件、控制元件、辅助元件及液压工作介质等组成。

1.液压源:通常由液压泵提供动力,将机械能转化为液压能。

2.执行元件:主要有液压缸、液压马达等。

在上料机中,液压缸用于实现上料斗的升降和倾斜等动作。

3.控制元件:包括阀门、阀芯、阀座等。

通过对液压油流进行控制和调节,实现液压系统各个部件的协调工作。

4.辅助元件:主要有油箱、滤清器、冷却器等。

油箱提供液压油的贮存和冷却,滤清器用于过滤液压油中的杂质,冷却器用于降低液压油的温度。

5.液压工作介质:通常采用液压油作为液压系统的工作介质。

液压油具有一定的粘度和热稳定性,能够在高温和高压力下正常工作。

二、液压系统工作原理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是基于帕斯卡定律。

即压力在静态液体中传递时,作用在液体上的力是与所受面积成正比的。

根据这一原理,液压系统通过控制液压油的流量和压力,实现对液压缸的控制。

当液压系统启动时,液压泵将液压油从油箱中吸入,在压力作用下,向执行元件(液压缸)提供动力。

通过控制元件的控制,可以实现液压油的流向和压力调节,从而实现上料斗的升降和倾斜等动作。

三、液压系统设计要求1.性能要求:液压系统在上料机中的设计应保证系统的工作性能稳定可靠,具有较高的工作效率和运行平稳性。

2.安全要求:液压系统设计应考虑到系统的安全性,包括液压元件的强度和稳定性,系统的漏油及漏压检测与报警等。

3.节能要求:液压系统设计应尽可能降低能源损耗,提高系统的能源利用率。

4.维修保养要求:液压系统的设计应便于维修和保养,包括易于检修和更换液压元件,便捷的油液更换与滤清以及液压系统的保养周期等。

四、液压系统设计优化针对上述设计要求,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对液压系统进行优化设计:1.选择合适的液压元件:根据上料机的工作条件和需求,选择适合的液压泵、液压缸和控制阀等元件,保证其质量和性能符合要求。

上料机液压系统设计说明书

上料机液压系统设计说明书
图1-1
第二章工况分析
2.1 运动分析
按照上料机的工作要求和执行元件的运动规律,绘制出执行元件的工作循环(如图2-1所示)和速度-位移曲线(如图2-2所示),即速度循环。
2-1
2-2
2.2 负载分析
1)工作负载
2)摩擦负载
由已知垂直于导轨的压紧力为60N,即 , 。取 =0.2, 则有:
静摩擦负载 =16.97N
动摩擦负载 =8.48N
3)惯性负载
加速
减速
制动
反向加速
反向制动
根据以上计算,考虑到液压缸垂直安放,其重量较大,为防止因自重而自行下滑,系统中应设置平衡回路。因此,在对快速向下运动的负载分析时,就不考虑滑台的重量。则液压缸各阶段中的负载如表2-1所示(
表2-1液压缸各阶段的负载
工况
计算公式
总负载F/N
5.1选择供油方式
工程上常用的液压泵有齿轮泵、叶片泵、柱塞泵。齿轮泵按其结构形式可分为外啮合式和内啮合式两种。齿轮泵结构简单、制造方便、价格低廉、工作可靠、维修方便,常用于低压系统。叶片泵按输出流量是否可变,可分为定量叶片泵和变量叶片泵;按每转吸压油次数和轴、轴承等零件所承受的径向液压力,又分为单作用和双作用式。叶片泵结构紧凑、体积小、运转平稳、噪声小使用寿命长,常用于中高压系统中。柱塞泵常用于高压大流量和流量需要调节的液压系统中。
平衡锁紧回路为防止在上端停留时重物下落和在停留期间内保持重物的位置,特在液压缸的下腔进油路上设置了液控单向阀;另一方面,为了克服滑台自重在快下过程中的影响,设置了一单向背压阀。
5.3 液压回路的综合
液压系统原理图见附图1。
第六章 液压缸结构设计
1)缸体组件连接方式
缸体组件与活塞组件构成密封的容腔,承受油压的作用,因此缸组件要有足够的强度,较高的表面精度和可靠的密封性。常见的缸体组件连接形式有:法兰式连接、半环式连接、螺纹式连接、拉杆式连接、焊接式连接。

上料机液压系统的设计

上料机液压系统的设计

兰州交通大学博文学院2013届毕业生毕业论文(设计)题目:上料机液压系统的设计专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班级: 机制(6)班学号: **********: ******: ***2013年6月4日摘要压力机是一种利用液体压力能来传递能量,以实现各种压力加工工艺的机器。

而上料机只是压力机中的一种类型,它是主要的功能就是实现工件的输送。

例如:当铸件、锻件、冲压件或经预加工材料作为毛坯时,需要在机床上设置的上料机构。

而此次所设计的上料机液压系统要求所完成的是:快速上升—慢速上升(可调速)—快速下降—下位停止的半自动循环,即就是在一个竖直空间内进行上下循环运动。

为了实现此项要求,首先,对上料机进行运动分析和负载分析,了解并计算出上料机在各个阶段的受力情况,绘制出负载和速度图;其次,确定出此液压系统需要的基本回路,根据其基本回路来拟定液压系统原理图;接下来设计液压缸的结构即确定液压缸各组成的基本尺寸、材料、加工要求等;然后对液压系统中所确定的液压阀进行型号的确定,确定电动机及液压泵的型号;最后进行辅助元件的选择及液压系统技术性能的验算。

关键词:上料机液压系统液压缸AbstractThe press is a kind of liquid pressure energy to transmit energy, to achieve a variety of processing machine. While the machine is in press of a type, it is the main function is the realization of the work piece .For example: when casting, forging, stamping or by pre-processing material as blank, need feeding mechanism is arranged on the machine. Feeding machine hydraulic system and the design requirement is the completion of the rapid rise, slow rise: (adjustable)-rapid decline-semi-automatic cycle net stop, which is circular motion in a vertical space.In order to achieve this requirement, first of all, motion analysis and load analysis of the feeding machine, understanding and calculate the feeding machine in the stress of each phase, draw the load and velocity map; secondly, the basic circuit to the hydraulic system, to draw up the schematic diagram of hydraulic system on the basis of the basic circuit; the design of hydraulic cylinder structure is to determine the basic size, each hydraulic cylinder composed of materials, processing requirements; the hydraulic valve in the hydraulic system are determined by the models to determine, determine the motor and hydraulic pump and hydraulic calculation model; at last, the system performance of auxiliary components. Keywords: Machine hydraulic Cylinder Hydraulic system目录摘要 (I)1.绪论 (1)1.1 背景介绍 (1)1.2液压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 (2)1.2.1液压技术现状 (2)1.2.2液压业发展趋势 (3)2.上料机液压系统设计 (4)2.1设计基本数据 (4)2.2工况分析 (4)2.2.1运动分析 (5)2.2.2负载分析 (5)2.2.3绘制负载和速度图 (7)2.3液压系统原理图的拟定 (8)2.3.1液压回路的基本选择 (9)2.3.2绘制液压系统的原理图及工作过程分析 (9)3.液压缸的设计 (11)3.1液压缸基本参数的确定 (11)3.1.1初选液压缸的工作压力 (11)3.1.2液压缸基本尺寸的计算 (11)3.1.3活塞杆稳定性校核 (12)3.1.4计算液压缸的最大流量 (13)3.1.5绘制工况图 (13)3.2液压缸的结构设计 (15)3.2.1液压缸的结构 (15)3.2.2液压缸设计需要注意的事项 (16)3.2.3.液压缸主要组成的材料和技术要求(《液压元件手册》) (17)4.液压元件的选择 (23)4.1电动机的选择 (23)4.2选择液压泵 (23)4.3选择阀类元件 (24)4.3.1单向阀的选择 (25)4.3.2液控单向阀的选择 (25)4.3.3调速阀的选择 (26)4.3.4顺序阀的选择 (27)4.3.5压力继电器 (28)4.3.6行程阀的选择 (29)4.3.7背压阀的选择 (29)4.3.8电磁换向阀的选择 (29)4.4液压辅助元件的选择 (30)4.4.1管道 (30)4.4.2油箱的选择 (31)4.4.3滤油器的选择 (33)4.4.4液压油的选择 (35)5.液压系统技术性能的验算 (37)5.1压力损失及调定压力的确定 (37)5.2验算系统的发热与温升 (39)结论 (42)致谢 (43)参考文献 (44)附图: (45)1.绪论1.1 背景介绍液压传动是用液体作为工作介质来传递能量和进行控制的传动方式。

上料机液压系统课程设计

上料机液压系统课程设计

液压和气压传动课程设计姓名:廖聪学号:层次:本科专业:机械电子工程班级:15机电2班指导老师:刘方方20XX年12月目录任务书 (1)一、明确系统设计要求,进行工况分析 (2)1.1 明确系统设计要求 (2)1.2 分析液压系统工况 (2)二、确定液压缸关键参数 (5)2.1 初选液压缸工作压力 (5)2.2 计算液压缸关键参数 (5)2.3 各工作阶段时间计算 (5)2.4 计算液压缸流量、压力和功率 (6)2.5 绘制液压缸工况图 (7)三、液压系统图确实定 (8)3.1 液压系统确实定 (8)3.2 确定液压系统原理图 (8)四、计算和选择液压元件 (10)4.1 确定液压泵型号及电动机功率 (10)4.2 选择阀类元件及辅助元件 (11)五、验算液压系统关键性能 (12)5.1 压力损失验算 (12)5.2 液压系统发烧和温升验算 (14)参考文件 (15)设计心得 (16)任务书设计一台上料机液压系统,要求该系统完成:快速上升——慢速上升(可调速)——快速下降——下位停止半自动循环。

采取90°V型导轨,垂直于导轨压紧力为60N,开启、制动时间均为0.5s,液压缸机械效率为0.9。

设计原始数据以下表所表示。

1、进行工况分析,绘制工况图。

2、确定液压系统原理图(A4)。

3、计算液压系统,选择适宜液压元件。

4、编写液压课程设计说明书。

上料机示意图以下:图1 上料机示意图一、明确系统设计要求,进行工况分析1.1 明确系统设计要求上料机是由通用部件和部分专用部件组成高效、专用、自动化程度较高机器。

机器将材料从低位置运到高位置,当材料取走后按下按钮,机器从高位置回到低位置。

实现沿垂直向方向“快速上升——慢速上升(可调速)——快速下降——下位停止”半自动循环。

工作循环拟采取液压传动方法来实现。

故拟选定液压缸作实施机构。

1.2 分析液压系统工况1)运动分析依据各实施在一个工作循环内各阶段速度,绘制其循环图,图1.1所表示:图1.1 上料机动作循环图2)负载分析a)工作负载:F L=F G=4500+800=5300Nb)摩擦负载:F f=fF Nsinð2,因为工件为垂直起开,所以垂直作用于导航载荷可由间隙和结构尺寸,可知F N=60N,取f S=0.2,f d=0.1 , V型角,通常为90°,则静摩擦负载:F fs=f s F Nsin45°=0.2×60sin45°=16.97N动摩擦负载:F fd=f d F Nsin45°=0.1×60sin45°=8.49Nc)惯性负载Fa惯性负载为运动部件在起动和制动过程中可按F=ma=Gg ∆v∆t计算。

上料机液压系统课程设计

上料机液压系统课程设计

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设计姓名:廖聪学号:7层次:本科专业:机械电子工程班级:15机电2班指导教师:刘方方2017年12月目录任务书设计一台上料机液压系统,要求该系统完成:快速上升——慢速上升(可调速)——快速下降——下位停止的半自动循环。

采用90°V型导轨,垂直于导轨的压紧力为60N,启动、制动时间均为,液压缸的机械效率为。

设计原始数据如下表所示。

请完成以下工作:1、进行工况分析,绘制工况图。

2、拟定液压系统原理图(A4)。

3、计算液压系统,选择合适的液压元件。

4、编写液压课程设计说明书。

上料机示意图如下:图1 上料机示意图一、明确系统设计的要求,进行工况分析明确系统设计的要求上料机是由通用部件和部分专用部件组成的高效、专用、自动化程度较高的机器。

机器将材料从低的位置运到高的位置,当材料取走后按下按钮,机器从高的位置回到低的位置。

实现沿垂直向方向的“快速上升——慢速上升(可调速)——快速下降——下位停止”的半自动循环。

工作循环拟采用液压传动方式来实现。

故拟选定液压缸作执行机构。

分析液压系统工况1)运动分析根据各执行在一个工作循环内各阶段的速度,绘制其循环图,如图所示:图上料机动作循环图2)负载分析a)工作负载:F F=F F=4500+800=5300Fb)摩擦负载:F F=FF FFFF?2,由于工件为垂直起开,所以垂直作用于导航的载荷可由间隙和结构尺寸,可知F F=60F,取F F=0.2,F F=0.1 , V型角,一般为90°,则静摩擦负载:F FF=F F F FFFF45°=0.2×60FFF45°=16.97F动摩擦负载:F FF=F F F FFFF45°=0.1×60FFF45°=8.49Fc)惯性负载Fa惯性负载为运动部件在起动和制动的过程中可按F=ma=FF ?F?F计算。

以下合力只代表大小。

加速F F1=FF ?F?F=53009.8×0.040.5=43.27F减速F F2=FF ?F?F=53009.8×0.030.5=32.45F制动F F3=FF ?F?F=53009.8×0.010.5=10.82N反向加速F F4=FF ?F?F=8009.8×0.0450.5=7.35N反向制动F F5=FF ?F?F=8009.8×0.0450.5=7.35Nd)各阶段总负载F计算液压缸各阶段中的总负载F'和液压缸推力F 。

上料机的液压系统设计说明书(详细)

上料机的液压系统设计说明书(详细)

湖南文理学院芙蓉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题目:上料机的液压系统设计学生姓名:学号:专业班级:指导教师:完成时间:目录摘要 (4)第一章绪论 (1)1.1.背景介绍 (5)1.2.液压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 (2)1.3.研究目的、要求、内容 (2)第二章上料机的液压系统设计 (4)2.1.系统的设计要求 (5)2.2.负载分析 (5)2.3.负载图与速度图 (5)2.4.液压缸的主要参数确定 (5)2.5.液压系统原理图的拟定 (5)2.6.液压元件的选用 (15)第三章液压缸的设计 (4)3.1.液压缸的介绍 (5)3.2.液压缸的主要尺寸的确定 (5)3.2.1液压缸工作压力的确定 (6)3.2.2液压缸内径D和活塞杆直径d的确定 (6)3.2.3液压缸壁厚和外径的计算 (6)3.2.4液压缸工作行程的确定 (6)3.2.5缸盖厚度的确定 (6)3.2.6最小导向长度的确定 (6)3.2.7活塞杆稳定的计算 (6)3.2.8液压缸进出油口尺寸的计算 (6)3.2.9液压缸缸体长度的确定 (6)3.3.液压缸结构的设计 (5)3.3.1 缸体与缸盖的连接形式 (6)3.3.2 活塞杆与活塞的连接结构 (6)3.3.3 活塞杆导向部分的结构 (6)3.3.4 活塞及活塞杆处密封圈的选用 (6)3.3.5 液压缸的缓冲装置 (6)3.3.6 液压缸的排气装置 (6)3.3.7 液压缸的安装连接结构 (6)3.4.液压缸零件的技术要求 (5)3.4.1 活塞杆 (6)3.4.2 缸体 (6)3.4.3 活塞 (6)第四章油箱的设计 (4)4.1.油箱容量的计算 (5)4.2.油箱的设计 (5)4.2.1 油箱体的结构设计 (6)4.2.2油箱附件的安装 (6)4.2.3油箱的清洁控制 (6)4.2.4 油箱的防锈 (6)第五章液压系统的性能验算 (4)5.1.压力损失及调定压力的确定 (5)5.1.1 沿程压力损失 (6)5.1.2 局部压力损失 (6)5.1.3 总压力损失 (6)5.2.系统的发热与温升 (5)第六章结论 (4)参考文献 (4)致谢 (4)摘要第一章绪论1.1 背景介绍液压传动是用液体作为工作介质来传递能量和进行控制的传动方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液压传动》课程设计说明书一、液压传动课程设计的目的1、巩固和深化已学的理论知识,掌握液压系统设计计算的一般方法和步骤。

2、锻炼机械制图,结构设计和工程运算能力。

3、熟悉并会用有关国家标准、部颁标准、设计手册和产品样本等技术资料。

4、提高学生使用计算机绘图软件(如AUTOCAD、PRO/E等)进行实际工程设计的能力。

二、液压课程设计题目题目(二)设计一台上料机液压系统,要求该系统完成:快速上升——慢速上升(可调速)——快速下降——下位停止的半自动循环。

采用900V型导轨,垂直于导轨的压紧力为60N,启动、制动时间均为0.5s,液压缸的机械效率为0.9。

设计原始数据如下表所示。

试完成以下工作:1、进行工况分析,绘制工况图。

2、拟定液压系统原理图(A3)。

3、计算液压系统,选择标准液压元件。

4、绘制液压缸装配图(A1)。

5、编写液压课程设计说明书。

上料机示意图如下:图2 上料机示意图数参 据数 数 据I II√III IV V 滑台自重(N ) 800 1000 1200 1400 1600 工件自重(N ) 4500 5000 5500 5800 6000 快速上升速度(mm/s ) 40 4550 55 60 快速上升行程(mm ) 350 350 400 420 450 慢速上升速度(mm/s ) ≤10 ≤13 ≤16 ≤18 ≤20 慢速上升行程(mm ) 100 100 100 100 100 快速下降速度(mm/s ) 45 55 55 60 65 快速下降行程(mm )400450500550600目录一.工况分析 (2)二.负载和速度图的绘制 (5)三.液压缸主要参数的确定 (6)四.液压系统的拟定 (9)五.液压元件的选择 (10)六.液压缸的设计 (11)七.拟定液压系统原理图 (14)八.绘制液压缸装配图 (14)九.参考文献 (14)一、工况分析对液压传动系统的工况分析就是明确各执行元件在工作过程中的速度和负载的变化规律,也就是进行运动分析和负载分析。

1、运动分析根据各执行元件在完成一个工作循环内各阶段的速度,绘制以速度为纵坐标,时间或位移为横坐标的速度循环图,掌握一个工作循环中速度的变化情况。

如下图所示:工作循环中速度的变化情况图2、 动力分析动力分析是研究机器在工作过程中,其执行机构的受力情况,图2为上料机液压系统的负载—位移曲线图。

负载—位移曲线图3、 负载分析负载分析就是研究各执行元件在一个工作循环内各阶段的受力情况。

工作机构作直线运动时,液压缸必须克服的负载为:i F F F F f c ++= 式中:c F —工作阻力f F —摩擦阻力 i F —惯性阻力 1)工作负载:此系统的工作阻力即为工件的自重与滑台的自重。

N F F G c 600010005000=+==2)摩擦负载:此系统的摩擦阻力滑台所受阻力,与导轨的形状,放置情况和运动状态有关。

此系统为v 型导轨,垂直放置,故2sinαNf fF F =f ---摩擦因数 a---V 型角,一般为90°由于工件为垂直起开,所以垂直作用于导轨的载荷可由间隙和结构尺寸求得,已知N F N 60=N F :运动部件及外负载对支撑面的正压力。

f :摩擦系数,分为静摩擦系数(s f 一般取0.2~0.3,d f 一般取0.05~0.1)故取:,11.0,18.0==d s f f 则有:静摩擦负载:N F fs 27.1545sin 6018.0=⨯=动摩擦负载:N F fd 33.945sin 6011.0=⨯=3)惯性负载惯性负载是运动部件的速度变化时,由其惯性而产生的负载,可用牛顿第二定律计算:t vg G ma F a ∆∆== G---运动部件的重量(N ) g---重力加速度,28.9s mg =△v---速度变化值(sm )△t---起动或制动时间(s )加速:N t v g G F a 10.555.0045.08.960001=⨯=∆∆=减速:N t v g G F a 31.455.0008.0045.08.960002=-⨯=∆∆= 制动:N t v g G F a 80.95.0008.08.960003=⨯=∆∆=反向加速:N t v g G F a 35.675.0055.08.960004=⨯=∆∆= 反向制动:N F tvg G F a a 35.6745==∆∆=根据以上的计算,考虑到液压缸垂直安放,其重量较大,为防止因自重而自行下滑,系统中应设置应平衡回路。

因此,在对快速向下运动的负载分析时,就不考虑滑台的重量,则液压缸各阶段中的负载,如下表(m η=0.9)液压缸各阶段中的负载工况 计算公式总负载F (N ) 缸推力F(N)起动 L fs F F F += 6015.27 6683.63 加速 1a L fd F F F F ++=6064.43 6738.26 快上 L fd F F F += 6009.33 6677.03 减速 2a L fd F F F F -+= 5964.02 6626.69 工进 L fd F F F +=6009.33 6677.03 制动3a L fd F F F F -+=5999.536666.14反向加速 4a fd F F F += 76.68 85.2 快退 fd F F = 9.33 10.37 制动5a fd F F F -=-58.02-64.47二、负载和速度图的绘制按前面的负载分析及已知的速度要求,行程限制等,绘制出负载和速度图(如下所示)F/N6738.26 6683.63 6677.0385.29.330 350 400 s/mm-64.47速度—行程图V(mm/s)45100 450 s/mm55负载—行程图三、液压缸主要参数的确定液压缸工作压力主要根据运动循环各阶段的最大总负载力来确定,此外,还需要考虑一下因素:(1)各类设备的不同特点和使用场合(2)考虑经济和重量因素,压力选得低,则元件尺寸大,重量重,压力选得高一些,则元件尺寸小,重量轻,但对元件的制造精度,密封性能要求高。

1、初选液压缸的工作压力根据分析此设备的负载不大,按类型属机床类,所遇初选此设备的工作压力为1.5Mpa2、计算液压缸的尺寸PF A m η=式中:F---液压缸上的外负载 P---液压缸的工作压力m η---液压缸的工作效率 A---所求液压缸有有效工作面积2451051.44105.19.033.6009m p F A m -⨯=⨯⨯==η m AD 241053.714.31051.4444--⨯=⨯⨯==π 按标准取值:D=80mm根据快上和快下的速度比值来确定活塞杆的直径:4555222=-d D D 代入数值,解得:d=34.1mm按标准取值: d=35mm 活塞宽度: B=0.8D=64mm 导向套长度:C=0.8d=28mm液压缸缸筒长度:L=450+B+C=532mm 则液压缸的有效面积为:无杆腔面积:222124.508441cm D A =⨯==ππ 有杆腔面积:22222164.405.38441cm d D A =-⨯=-=)()(ππ3、活塞杆稳定性的校核因为活塞杆总行程为450而活塞杆直径为35mm ,L/d=450/35=13>10,材料力学中的有关公式,根据液压缸的一端支撑,另一端铰链,取末端系数1ϕ=2。

活塞杆材料用普通碳钢则:材料强度试验值f =8109.4⨯,系数α=1/5000,柔性系数2ϕ=85,75.84354====d A J r k 因为k r l=96<2ϕ1ϕ=852=120,所以其临界载荷K F 为:NN r l fAF kK 52628211094.3)75.8550(500041110354109.4)(1⨯=⨯+⨯⨯⨯⨯=+=-πϕα时,取安全系数4n =N N n F k 33.594710985.041094.345k >⨯=⨯= 由上式可知:在当n=4时,活塞杆的稳定性满足,此时可以安全使用。

4、求液压缸的最大流量m in/56.13/1008.226/10451024.50v q 363341L s m s m A =⨯=⨯⨯⨯==---快上快上 min /41.2/1019.40/1081024.50v q 363341L s m s m A =⨯=⨯⨯⨯==---慢上慢上min/41.13/1052.223/10551064.40v q 363341L s m s m A =⨯=⨯⨯⨯==---快下快下5、绘制工况图工作循环中各个工作阶段的液压缸压力,流量和功率见下表:液压缸各工作阶段的压力流量和功率工况 压力Mpa p 流量(L/min)q 功率w p 快上 1.29 13.56 291.54 慢下 1.20 2.41 48.2 快下 0.0012 13.41 0.57以上是液压缸压力,流量和功率的表格,依照上表中的数值,可绘制出液压缸的工况图(如下)Mpap1.290.00120 t/s(L/min)q13.5613.412.410 t/sw p291.5448.2 0.570 t/s 快上 慢上 快下液压缸的工况图四、液压系统图的拟定液压系统图的拟定,主要是考虑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1)供油方式从工况图分析可知,该系统在快上和快下的时侯所需流量较大,且比较接近,在慢上时所需的流量较小,因此从提高系统效率,节能的角度考虑,采用单一定量泵的供油方式显然是不合适的,故宜选用双联式定量叶片泵作为油源。

2)调速回路有工况图可知,该系统的在慢速时速度需要调节,考虑到系统功率小,滑台运动速度低,工作负载变化小,所以采用调速阀的回油节流调速。

3)速度换接回路由于快上和慢上之间速度需要换接,但对换接的位置要求不高,所以采用由行程开关发讯控制二位二通电磁阀实现速度换接。

4)平衡及锁紧回路为防止在上端停留时重物下落和在停留的期间内保持重物的位置,特在液压缸的下腔(即无杆腔)进油路上设置液控单向阀;另一方面,为了克服滑台自重在快下过程中的影响,设置了一单向背压阀。

五、液压元件的选择1、确定液压泵的型号及电动机功率液压缸在工作循环中最大工作压力为1.07Mpa,由于该系统比较简单,所以取其压力损失Mpa p 45.0=∆∑.所以液压泵的工作压力为Mpa p p p p 74.145.029.1=+=∆∑+=两个液压泵同时向系统供油时,若回路中的泄漏按10%计算,则两个泵的总流量应为min /266.13min /06.121.1L L q p =⨯=,由于溢流阀最小稳定流量为2L/min ,而工进时液压缸所需流量为2.41L/min ,所以高压泵的流量不得少于(2+2.41)L/min=4.41L/min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