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腔两囊管使用规范1

合集下载

三腔二囊管的使用流程是什么

三腔二囊管的使用流程是什么

三腔二囊管的使用流程是什么简介三腔二囊管是一种常用于医疗领域的医疗器械,用于引流和排泄体液。

本文将介绍三腔二囊管的使用流程。

准备工作1.检查器械完整性:确保三腔二囊管没有损坏或破损。

2.消毒器械:使用适当的消毒液对三腔二囊管进行消毒。

3.准备所需材料:准备好所需的导管夹、注射器等辅助器械,以及适量的生理盐水。

使用步骤第一步:选择合适的囊管尺寸1.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囊管尺寸。

一般来说,成人使用20-24F,儿童使用8-14F。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判断。

第二步:准备插管1.医生和护士应该检查并消毒双手。

戴好手套,确保操作环境清洁。

2.将囊管放在干净的台面上,确保囊管上未出现任何损伤。

3.将囊管朝向其方向,确保较长的连接孔在上方。

4.在连接孔中插入囊管灌注器,确保其与囊管连接紧密。

第三步:插入囊管1.患者需要处于适当的姿势,以方便插入囊管,并且保持排尿。

2.使用适当的消毒液对患者的泌尿部位进行清洁消毒。

3.拿起准备好的润滑剂或生理盐水,对囊管进行充分润滑。

4.轻轻握住囊管前端,将其插入患者泌尿部位,以顺利通过尿道至膀胱。

5.插入囊管时要保持轻柔,避免对患者造成不适。

第四步:固定囊管1.当囊管进入膀胱后,将尿袋与囊管连接起来并将其悬挂在患者床边合适的位置。

2.使用适当的固定器固定囊管,确保其牢固地固定在患者身上。

第五步:进行引流和排泄1.当固定完囊管后,打开尿袋底部的放置阀门。

确保尿液可顺利通过囊管进入尿袋。

2.定期检查尿袋是否需要排空。

3.如果尿袋需要排空,使用导管夹轻轻夹住囊管,避免尿液倒流。

打开尿袋底部的排液阀门,并将尿液倒入适当的容器中。

4.注意观察患者排尿情况和尿液颜色,及时与医生沟通,以便进行进一步的治疗。

注意事项1.在使用三腔二囊管之前,必须对器械进行消毒,以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2.在囊管插入过程中,应避免施加过大的力量。

过度弯曲或拉伸囊管可能导致患者不适或损伤。

3.插入囊管后,应及时正确固定,并保持固定器的清洁。

三腔二囊管的使用方法及护理

三腔二囊管的使用方法及护理

三腔二囊管的使用方法及护理三腔二囊管是一种用于胃肠道引流和灌洗的医疗器械,广泛应用于临床上,对于患有胃肠道疾病的患者具有重要的辅助治疗作用。

正确的使用方法和护理是保证患者安全和治疗效果的关键,下面将详细介绍三腔二囊管的使用方法及护理要点。

一、使用方法。

1. 检查管路,在使用三腔二囊管之前,需要仔细检查管路是否完整,管道是否通畅,气囊是否漏气,确保器械完好无损。

2. 定位,将三腔二囊管通过鼻腔或口腔插入患者的胃肠道,确保管道顺利通过,并在适当位置展开气囊固定。

3. 灌洗引流,根据医嘱和患者情况,通过三腔二囊管进行灌洗引流,清除胃肠道内的积液和残渣,减轻患者的不适症状。

4. 检查固定,使用专用的固定带或胶布将三腔二囊管固定在患者身上,避免管道移位或脱落。

二、护理要点。

1. 定期观察,使用三腔二囊管后,需要定期观察患者的情况和管道的通畅情况,及时处理管道堵塞或漏气等问题。

2. 皮肤护理,保持三腔二囊管周围皮肤清洁干燥,避免皮肤潮湿和感染,定期更换固定带或胶布,避免对皮肤造成损伤。

3. 定期清洗,定期对三腔二囊管进行清洗和消毒,避免管道内的细菌滋生和感染。

4. 安全使用,在使用三腔二囊管时,需要严格按照医嘱和操作规范进行操作,避免误用或造成患者不必要的伤害。

5. 注意饮食,患者在使用三腔二囊管期间需要特别注意饮食,避免进食过多油腻食物或刺激性食物,以免影响管道的正常功能。

通过以上的介绍,相信大家对三腔二囊管的使用方法及护理要点有了更清晰的了解。

正确的使用方法和护理是保证患者安全和治疗效果的关键,医务人员需要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操作,患者和家属也需要配合医护人员做好管道的护理工作,共同维护患者的健康和安全。

三腔二囊管的操作和注意事项

三腔二囊管的操作和注意事项

三腔二囊管的操作和注意事项
三腔二囊管是一种医疗器械,用于插入到气管内,以便通气和吸痰。

以下是其操作和注意事项:
操作步骤:
1. 患者应先进行局部麻醉,通常为喉部表面喷洒局麻药物。

2. 插管前应检查管道是否通畅,确认无损坏和阻塞。

3. 在插管前,准备好需要的器械,包括三腔二囊管、固定带和吸痰器等。

4. 患者应坐直或半坐姿,伸直颈部。

5. 检查患者口腔、喉部是否有异物或障碍物。

6. 用镊子将患者舌头抓住,使其外伸。

7. 手持三腔二囊管,从嘴巴进入,顺着舌底轻轻推进至喉部。

8. 当插管到达合适位置时,放松手握,将管子固定到患者脸部或颈部,用固定带固定。

9. 使用吸痰器定期对患者进行吸痰,防止痰液堵塞管道。

注意事项:
1. 需要由专业的医务人员进行操作,确保安全。

2. 插管前应充分了解患者的病情和喉部状况,避免可能的问题。

3. 操作时应轻柔、小心,避免对患者造成伤害。

4. 插管后需要定期检查患者的呼吸和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并处理任何异常情况。

5. 插管后需要定期进行气囊的充放气,以确保管道通畅。

6. 注意保持管道清洁,防止感染。

三腔二囊管的使用流程及注意事项

三腔二囊管的使用流程及注意事项

三腔二囊管的使用流程及注意事项简介三腔二囊管是一种常用的医疗器械,用于引流和清洗体腔内的液体。

本文将介绍三腔二囊管的使用流程及注意事项,帮助医务人员正确使用该器械。

使用流程以下是三腔二囊管的使用流程:1.准备工作•确保环境洁净,并做好手卫生;•检查三腔二囊管的包装,确保密封完好;•准备所需的辅助工具,如纱布、消毒液等。

2.打开包装–慢慢撕开三腔二囊管包装,注意不要碰触外表面;–将三腔二囊管放在干净、平整的表面上。

3.检查器械–仔细检查三腔二囊管的外观,确保没有明显损坏或污染;–检查囊袋的完整性和连接部位的紧密度。

4.准备引流液–准备和配置所需的引流液体;–根据医生的指示,确定引流液的种类和量。

5.安装和连接–先将三腔二囊管的引流囊的插口连接到引流袋;–再将清洗囊的插口连接到注射器或清洗器械。

6.插入患者体内–根据医生的指示,选择适当的位置和角度;–慢慢插入三腔二囊管,同时注意与患者的协作。

7.进行引流或清洗–按照医生的指示,慢慢注入引流液体或清洗液体;–观察引流液的颜色、量和患者的反应。

8.注意观察–在引流或清洗过程中,注意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注意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和反应。

9.完成引流或清洗–根据医生指示,决定是否需要更换引流液体或清洗液体;–当引流液或清洗液已经达到预期效果时,可以停止引流或清洗。

10.设备拆卸–慢慢拆卸三腔二囊管和其他连接的器械;–注意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11.处理废弃物–将使用过的三腔二囊管和其他废弃物,按照医疗废弃物的分类和处理要求进行处理。

注意事项在使用三腔二囊管时,请注意以下事项: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在整个使用过程中,保持环境、双手和器械的无菌状态;–遵循医院的无菌操作规范,确保引流或清洗过程的安全和有效。

2.仔细检查器械–在使用前,仔细检查囊袋和连接部位的完整性和紧密度;–如果发现损坏或松动的情况,应及时更换或修复。

3.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规格–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特征,选择合适的三腔二囊管规格;–避免过度插入或不足插入,以免给患者带来不适或引发并发症。

三腔二囊管的使用

三腔二囊管的使用
使用三腔二囊管过程中注意观察病人有无心悸、胸闷、 呼吸困难、窒息;
原因:食道囊压力过大,或三腔管移位压迫心脏、气管、
喉部;
处理:食道囊减压,或二囊放气,调整所需位置后新
注气测压固定,监测血氧饱和度。
LOGO
Thank You !
操作过程备注:
检查管道是否到达胃腔:
1. 回抽有无胃内容物; 2. 快速注入气体50ml,用听诊器听诊是否存在气过水
音;
3. 置外管口于水中,若有气泡缓缓溢出,可能错入气 管。
注意事项:
干湿注射器使用要分开,避免往囊内注入液体或食物 导致拨管困难;
注气:胃囊->食道囊;放气:食道囊->胃囊。 使用三腔二囊管后禁止经口进食;

三腔两囊管的操作

三腔两囊管的操作

三腔两囊管的操作三腔两囊管使用规范【适应证】适用于一般止血措施难于控制的门静脉高压症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静脉破裂出血。

其止血率约80%,并发症发生率10%~20%,再出血率25%~50 %。

1.经输血、补液、应用止血药物难以控制的出血。

2.手术后、内镜下注射硬化剂或套扎术后再出血,一般止血治疗无效者。

3.不具备紧急手术的条件。

4.不具备紧急内镜下行硬化剂注射或套扎术的条件,或内镜下紧急止血操作失败者。

【禁忌证】患者坚决不接受三腔两囊管压迫止血治疗,或患者神志不清,不能配合完成操作。

【操作方法及程序】1.向患者说明放置三腔两囊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争取患者配合。

2.行充气试验检查气囊是否完好,检查管腔是否通畅。

3.用液状石蜡充分涂布在三腔管上,抽空胃囊和食管囊后常规由患者鼻孔置入。

如果经鼻孔置入困难或者预计需要压迫牵引时间较久者,也可经口腔置入。

4.判断置管是否到位:置管深度应超过60cm,胃管内以应该可以抽出胃液或血液,或经胃管注入空气在剑突下听诊确定。

5.经胃囊开口注入空气200ml,囊内压力达到50~70mmHg向外牵引有弹性阻力感,表明胃囊已经填压于胃底和贲门部。

可以通过滑轮装置以0.5kg重物牵引,或者用0.5kg力牵引后直接用宽胶带固定在鼻孔侧下方。

在三腔管引出病人体外处设标记。

6.通过胃管冲洗胃腔后观察止血效果。

如果出血不再继续则食道囊不需充气,否则食道囊需要充气以压迫食道下段。

食道囊充气100~150ml,囊内压力维持在35~45mmHg。

经过上述处理如果胃管内仍然能抽出血液,则可能合并胃黏膜病变出血,可经胃管用去甲肾上腺素冰盐水洗胃、局部应用止血药物和胃黏膜保护药。

7.三腔两囊管一般放置24h,如果出血已经停止,可先排空食道囊,稍事观察无出血迹象后解除牵拉,再排空胃囊。

再观察12~24h,如确已止血,嘱病人吞咽20ml液状石蜡后,将三腔管缓慢拉出。

【注意事项】1.置入三腔管治疗的患者需要进行加强护理,严防并发症的发生,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则要立即处理。

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法操作规范

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法操作规范

三腔二盘管压迫止血法操作规范1.适应症:用于抢救胃底食管曲张静脉破裂出血,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2.禁忌症:冠心病,高血压及心功能不全者慎用3.用物准备:(1)插管用物:治疗盘、无菌碗、三腔二囊管、纱布、短镶子、生理盐水、50ml〜100ml注射器2副、液体石蜡、棉签、胶布或固定套、弹簧夹、血管钳、治疗巾、小弯盘;负压吸引器;血压计、听诊器、护理记录单。

(2)牵引用物:牵引架、滑轮、绷带、牵引物。

(3)拔管用物:治疗盘、小药杯内备石蜡油20〜30ml、松节油、70%洒精、棉签、纱布、弯盘。

4.操作步骤:(1)术前先检查气囊有否漏气,三腔管是否通畅,试测气囊的注气量及达到的压力,一般胃囊需注气300ml,食管囊需注气100ml〜200ml,三根接头分别贴上标识记号。

(2)将胃囊及食管囊内气体抽尽,再用液体石蜡油抹三腔二囊管及病人鼻腔,使其润滑。

(3)病人取半卧位,自鼻腔内插入三腔二囊管,当达到65cm处,并在胃管内抽得胃液时,提示三腔二囊管已达胃部。

⑷ 用注射器向胃囊内注入空气250-300ML接血压计测压(囊内压40-50mmHg 即5.33 —6.67kPa),将开口部反折弯曲后,用血管钳夹住,向外牵拉三腔二囊管,遇阻力时表示胃囊已达胃底部,在有中等阻力的情况下,用宽胶布固定于患者的面部。

(5)继用注射器向食管囊注入空气100— 150ml (囊内压30-40mmHg即4.0 一5.33kPa),再用止血钳夹住管端,食管囊充气后,病人可能燥动不安或心律不齐,如实在不能耐受可不充气观察。

经胃管抽出全部血液后,将胃管连接于胃肠减压器,可从吸引瓶中了解压迫止血是否有效。

(6)将管外端结一绷带,用500g重沙袋或盐水瓶通过滑轮固定于床架上持续牵引。

⑺ 定时测两囊压力,要保持胃囊内压5.33kpa〜6.67kpa(40mmH尸50mmHg)食管囊内压4.00kpa〜5.33kpa(30mmH尸40mmHg)如压力下降应适当充气维持.5.注意事项:⑴插管时应将气囊内空气抽尽,插管能浅勿深,先向胃气囊注气,然后再向食管气囊注气。

三腔二囊管的使用及护理

三腔二囊管的使用及护理

插管方法
留置三腔二囊管操作方法
检查是否在胃内
抽:用注射器连接胃管末端抽出胃液; 看:将胃管末端在病人呼气时放入水中,无大量气泡逸出; 听:将听诊器置于胃区,同时快速注入10ml空气,听到气过水声。
向气囊充气方法
向胃气囊充气150~200ml→牵引→再向食道气 囊充气100ml
牵引
用绷带一端系在管口分叉处,另一端接床尾的 滑轮装置,悬挂 0.5kg的秤砣。
三腔二囊管的使用及护理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
演讲人姓名
CLICK HERE TO ADD A TITLE
CONTENTS
目录


三腔二囊管应用的原理
三腔二囊管的结构
适应症与禁忌症
1、经输血、补液、应用止血药物 难以控制的出血;
2、手术后、内镜下注射硬化剂或套扎术后 再出血,一般止血治疗无效者;
03
置管后的护理
04
插管成功后向胃气囊注气( )ml空气
向食道气囊注气( )ml空气
用( )kg重的秤砣 垂下的秤砣离地面( )cm
牵引的绷带与患者口唇呈( )度角
练习题
谢谢聆听!
FOR WATCHING
留置三腔二囊管操作方法
检查气囊
注气: 胃气囊200ml, 食道气囊100ml
观漏气
证实胃管通畅
留置三腔二囊管操作方法
体位:仰卧位 头偏一侧
02
抽尽气囊中的残气。
01
留置三腔二囊管操作方法
2020
量长度
01
2021
55-65cm
02
2022
作标记。
03
Hale Waihona Puke 01润滑 03

怎样正确使用三腔双囊管

怎样正确使用三腔双囊管

怎样正确使用三腔双囊管双囊管在肝硬变食管大出血时使用较为普遍,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止血方法。

但使用时一定要严格操作程序,操作失误也可致病人死亡。

物品准备:双囊三腔管1-2根,100毫升注射器、血压计1个,止血钳2把,宽胶布,剪刀无菌弯盘。

液体石蜡油,胃肠减压器,500克重沙袋,滑车牵引固定架等。

(1)操作方法A先用注射器分别注入胃气囊内空气150-200毫升,压力相当于50-60毫米汞柱,食道气囊注气120-150毫升,压力大约40-50毫米汞柱并记录。

值得注意的是双囊三腔管,由于厂家不同,其橡皮厚薄、弹力强弱、内径大小可有差异,因而充气的多少和压力也就有所不同,一定要在使用前测定好,使注气后保持合适的压力。

注气过多、压力过大易破裂,过少;又达不到压迫止血目的。

B抽尽二囊内空气,涂上石蜡油,将三腔管自鼻腔缓慢插入。

患者一定要侧卧位,防止呕吐时呛入气管造成窒息死亡。

当三腔管送入60厘米并抽出内容物时证明已达到胃腔,此时向胃气囊注气,注气量按体外测定的数据为准。

注完气后用止血钳夹住三腔管,并向外牵引1-2厘米,此时觉得有弹性和阻力则表示胃囊已到胃底贲门处。

在有中等阻力的情况下用宽胶布将三腔管固定于患者面部测定并记录压力和时间。

C将胃管连接于胃肠减压器上,连续观察,吸出内容物。

如胃内容物逐渐由红变为咖啡色,继而清亮,证明已停止。

如抽出物仍为血性,或鲜红色,则说明出血未止,可能系压力不够或压迫部位不对,可放气后将三腔管转动半圈重新注气,或連同食管囊一并注气,以协同止血。

D出血停止后,将三腔管的外端系一绷带,坠上500克重沙袋或瓶子,固定在牵引的滑车架上。

病人平卧于床上,头部稍高位,如平卧位过久而疲劳时,可适当左右卧位。

E出血停止24小时后,可放出气囊内气体,放松牵引,继续观察有无出血。

如放气后又出血,应重新注气及牵引压迫止血。

F放气后观察24小时,无出血即可拔出三腔管,拔管前先嘱患者口服液体石腊油20-30毫升,吸尽气囊中的气体,缓缓将管拔出。

三腔两囊管的操作方法

三腔两囊管的操作方法

三腔两囊管的操作方法
三腔两囊管是一种用于排放胃液、肠液以及将气体排出体外的医疗器械,具体的操作方法如下:
1. 患者需要处于安静的状态下,躺在医疗床上。

2. 医生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和病史。

3. 定位:使用导丝,将导管导入患者的鼻孔或咽喉。

4. 向下推进:通过口腔、食管、胃进入十二指肠,确认位置后开始向下推进。

5. 测定长度:通过导丝和影像学技术,测定三腔两囊管的长度和位置。

6. 定位:将三腔两囊管定位在胃、十二指肠中,
7. 连接设备:将三腔两囊管与配备的设备进行连接,开始执行排液、排气等操作。

8. 操作结束后,将导管缓慢地取出,患者需要休息一定时间以便彻底恢复。

需要注意的是,三腔两囊管的操作需要专业的医护人员进行,患者需要全程配合
并听从医生的指导,遵守操作程序。

三腔两囊管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三腔两囊管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三腔两囊管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一、操作步骤:
1. 准备物品:三腔两囊管、石蜡油、纱布、治疗巾、注射器、手套、胶带等。

2. 清洁患者口腔及鼻腔:患者取仰卧位,用生理盐水清洁患者口腔及鼻腔,以减少操作时的感染风险。

3. 插入三腔两囊管:将三腔两囊管插入患者胃内,同时向胃囊注入气体,使胃囊膨胀,以封闭胃腔。

4. 固定三腔两囊管:用胶带将三腔两囊管固定于患者面部,以防止其脱落。

5. 注水及抽气:向食管囊注入水或空气,使其膨胀,以封闭食管。

6. 做好标记:在三腔两囊管的外露部分做好标记,以便观察是否有移位或滑脱。

二、注意事项:
1. 操作前应向患者解释清楚操作的目的及注意事项,以取得患者的配合。

2. 操作时应严格遵循无菌原则,以防止感染。

3. 三腔两囊管插入后应立即向胃囊注入气体,以封闭胃腔。

4. 三腔两囊管的外露部分应保持清洁干燥,以免引起感染。

5. 注水及抽气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以免造成不适或损伤。

6. 固定三腔两囊管时应牢固可靠,以防止其脱落。

7. 操作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如有异常应及时处理。

8. 操作结束后应做好记录,包括操作时间、注水量、抽气量等。

三腔两囊管是一种重要的急救设备,正确使用对于患者的救治及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在实际操作中,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及操作经验进行适当调整,以保证操作的顺利进行及患者的安全。

三腔二囊管的使用方法及护理

三腔二囊管的使用方法及护理

三腔二囊管的使用方法及护理三腔二囊管是一种用于患者呼吸道管理的医疗器械,主要用于气管切开术后的气道管理。

正确的使用方法和护理对于患者的康复和预防并发症至关重要。

下面将详细介绍三腔二囊管的使用方法及护理。

1. 选择合适的管道尺寸。

在使用三腔二囊管之前,首先要选择合适的管道尺寸。

一般来说,成人男性选择内径为8.0mm至8.5mm的管道,成人女性选择内径为7.0mm至7.5mm的管道。

儿童和婴儿的选择则根据年龄和体重来确定合适的管道尺寸。

2. 确保患者处于适当位置。

在插入三腔二囊管之前,应确保患者处于适当的位置,一般是半坐位或仰卧位。

患者应放置在坚固的床上,并将头部稍微后仰,以便于插入管道。

3. 插入管道。

在准备插入管道之前,应将管道浸泡在温水中,以减少患者的不适感。

然后,用手指将患者的舌头向下压,打开口腔,用镊子或者手指将管道插入口腔,直至通过声门进入气管。

在插入过程中要注意避免损伤患者的口腔和气道。

4. 固定管道。

插入管道后,应立即用固定带将管道固定在患者的面部,以防止管道脱落或移位。

固定带应该紧而不紧,以确保管道不会被牵拉或挤压。

5. 连接呼吸机。

在插入管道并固定好后,应将管道连接到呼吸机上,以确保患者的呼吸通畅。

呼吸机的设置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进行调整。

6. 定期清洁护理。

三腔二囊管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定期进行清洁护理,以预防感染和并发症的发生。

清洁护理包括清洁口腔、更换管道、定期更换固定带等。

7. 定期更换管道。

三腔二囊管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会出现磨损和污垢,因此需要定期更换管道,一般每1-2周更换一次。

在更换管道时,应注意避免感染,保持操作的清洁和无菌。

8. 定期检查管道通畅性。

在使用三腔二囊管的过程中,应定期检查管道的通畅性,确保患者的呼吸通畅。

一旦发现管道堵塞或者异物,应立即清除,以免影响患者的呼吸。

总之,正确的使用方法和护理对于三腔二囊管的管理至关重要。

医护人员在使用和护理三腔二囊管时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确保患者的安全和舒适。

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术操作规范

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术操作规范

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术操作规范【适应症】:用于食道胃底静脉破裂出血患者的紧急止血。

【禁忌症】:对于冠心病、高血压、心功能不全以及神志不清者慎用。

【术前准备】(1)告之患者该治疗的优点和缺点。

尤其是在插管时可能引起出血量增大和吸入性盟炎。

签署知情同意书。

(2)通知护理部做好准备。

(3)物品准备①检查三腔二囊管的消毒情况、是否通畅、膨胀性是否良好、刻度是否清晰。

②准备消毒的石蜡油、牵引绳、500克的牵引沙袋、剪刀1把、止血钳两把、50ml注射器。

【操作方法】(1)患者取半卧位或头偏向一侧卧位。

清洁鼻腔。

(2)抽尽气囊内空气,在胃管、胃气囊、食管气囊涂以石蜡油,并嘱患者喝少许石蜡油。

将三腔管的远端从患者鼻腔插入,达咽部时,嘱患者吞咽唾沫,使三腔管顺利送入。

将三腔管插至65cm处,若由通胃管的腔能抽出胃内容物,即表示管端已达幽门。

(3)用注射器向胃囊注入空气200ml~300ml,压力维持在5.33kpa-6.67kpa(40mmHg-50mmHg)使胃气囊膨胀,即用止血钳将此管夹紧,以免漏气。

再将三腔管向外牵引,直至感觉有轻度弹性阻力,表示胃气囊已压于胃底责门处。

用装500克沙袋,通过滑车装置幸引三腔管,固定于床脚架上,以免三腔管滑人胃内。

(4)若胃气囊压迫后仍有出血,再向食管气囊的腔注入空气100ml~150ml,压力维持在4.67kpa-6.OOkpa(35mmHg-45mmHg),压迫食管下1/3,用止血钳将此管夹紧,以免漏气,最后用注射器吸出全部胃内容物,记录插管时间。

以后定时抽吸为内容物,观察抽出液的颜色变化,以了解出血的情况。

【注意事项】1.三腔管固定后注意有无移位,警惕气囊向上滑至后咽部引起窒息。

故床旁需备应急剪刀,当气囊上滑突发窒息时,立即剪断三腔管放气。

2.为避免由气囊填塞和压迫所致食管或胃底粘膜糜烂或溃疡,三腔管放置24小时后,食管气囊和胃气囊均应放气一次,约5-15分钟。

放气前先解除牵引重力,先放食管气囊内空气,后放胃气囊内气体。

三腔二囊管的使用方法及护理

三腔二囊管的使用方法及护理

三腔二囊管的使用方法及护理三腔二囊管是一种常用的医疗器械,用于辅助患者进行呼吸治疗。

正确的使用方法和护理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三腔二囊管的使用方法及护理。

1. 使用方法。

(1)准备工作。

在使用三腔二囊管之前,首先要进行准备工作。

检查管子是否完好无损,确认连接管路是否畅通。

同时,准备好所需的辅助设备,如呼吸机、呼吸管路等。

(2)患者准备。

将患者安置在适当的位置,保持呼吸通畅。

清洁患者口腔,确保口腔卫生。

在使用三腔二囊管之前,可以给患者进行一些适当的舒适性准备,如给予镇静剂、止痛药等。

(3)插管操作。

将三腔二囊管插入患者气道,确保插管的深度和位置正确。

在插管的过程中,要注意患者的呼吸情况,避免出现误吸等意外情况。

插管完成后,固定好管子,连接好呼吸机和管路。

2. 使用注意事项。

(1)定期更换管子。

三腔二囊管需要定期更换,一般情况下,每3-7天更换一次。

更换管子时,要注意操作的卫生,避免感染的发生。

(2)观察患者情况。

在使用三腔二囊管的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情况和氧合情况。

一旦出现异常,要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或进行抢救。

(3)保持通畅。

要保持管路的通畅,避免管路堵塞或漏气的情况发生。

在使用过程中,要及时清洁管路,确保气流畅通。

3. 护理方法。

(1)口腔护理。

患者在使用三腔二囊管的过程中,口腔护理尤为重要。

要定期清洁口腔,避免口腔感染的发生。

可以使用生理盐水或漱口水进行口腔护理。

(2)皮肤护理。

使用三腔二囊管的患者,常常需要长时间卧床,容易出现压疮等皮肤问题。

要定期翻身,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皮肤损伤的发生。

(3)营养护理。

患者在使用三腔二囊管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吞咽困难等情况,影响正常饮食。

要注意给予患者营养支持,可以通过管饲等方式进行营养补充。

4. 风险提示。

在使用三腔二囊管的过程中,要注意避免误吸、感染等风险的发生。

同时,要密切观察患者的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三腔二囊管的简要使用流程

三腔二囊管的简要使用流程

三腔二囊管的简要使用流程介绍三腔二囊管是一种用于排除胃内容物并引导胃内通气的医疗器械。

它由三个腔室和两个囊组成,通过插入病人的食管来达到治疗目的。

本文将介绍三腔二囊管的简要使用流程。

使用流程1.准备工作–消毒:洗手并戴上手套,为了确保操作的卫生和安全,在使用三腔二囊管之前,先对其进行消毒处理。

–放置固定带:将带有固定带的管子置于水中,以便更容易通过食管。

确保固定带能够紧固在病人的颈部,避免管子脱落。

2.进行插管–告知病人:请病人保持平静,告知他们需要做插管操作,并解释操作的目的和过程。

–坐位:将病人安置于坐位,并确保他们的头部保持稍微向前倾斜的姿势。

–口腔准备:使用苏打水或洗口水清洁病人的口腔,以减少感染风险。

–管子插入:将三腔二囊管插入病人的嘴巴中,注意角度和方向,确保其顺利通过食管进入胃部。

–气囊充气:一旦管子插入到位,使用注射器向气囊中注入适量的空气,以保持固定。

–管子固定:通过固定带将管子固定于病人的颈部,确保其不会脱落。

–填写记录单:将插管的具体细节记录下来,包括插管时间、固定带的位置等。

3.管路连接和调节–连接负压吸引器:将负压吸引器连接到三腔二囊管的抽吸腔。

–设置抽吸力: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和需要,调节负压吸引器的抽吸力。

–通气管连接:将呼吸机的通气管连接到三腔二囊管中的通气腔。

–确保通畅:确保连接的管路畅通无阻,防止任何泄漏或阻塞。

4.日常护理–引流液的观察:观察三腔二囊管中引流液的颜色和量,以便及时发现可能的问题。

–固定带的检查:定期检查固定带是否松动,如果需要可以及时调整固定带的紧度。

–清洁:每天检查清洁三腔二囊管,根据需要轻轻清洁嘴唇和口腔区域。

–监测:定期监测病人的病情和体征,并根据需要调整治疗方案。

注意事项•操作必须由受过专业培训的医务人员进行,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术前详细检查患者的胃内容物和食管情况,确保导管插入的安全性。

•对于长时间使用三腔二囊管的患者,每天应当对管路进行检查和清洁,防止感染和堵塞。

三腔二囊管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三腔二囊管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三腔二囊管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一、操作流程。

(一)操作前准备。

1. 患者评估。

- 向患者及家属解释操作目的、方法、注意事项及可能出现的不适,取得患者配合。

- 评估患者的病情,包括生命体征、意识状态、出血情况等。

了解患者有无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病史,是否存在严重的心肺疾病等禁忌证。

2. 物品准备。

- 三腔二囊管:检查三腔二囊管的性能,确保各腔道通畅,气囊无漏气。

- 液状石蜡:用于润滑三腔二囊管,便于插入。

- 50ml注射器:用于向气囊内注气。

- 止血钳:用于夹闭管腔。

- 治疗盘:内盛纱布、镊子等。

- 牵引装置:如滑轮、牵引绳、0.5kg重沙袋等。

- 血压计、听诊器:用于操作过程中监测患者生命体征。

- 胶布:用于固定三腔二囊管。

(二)插入三腔二囊管。

1. 清洁鼻腔。

- 用湿棉签清洁患者鼻腔,去除鼻腔内的分泌物,以减少插入时的阻力。

2. 润滑导管。

- 用液状石蜡充分润滑三腔二囊管的前段,从鼻腔缓慢插入。

插入过程中嘱患者做吞咽动作,如患者昏迷则应将其头部稍向前倾,以利导管顺利插入。

3. 确定插入深度。

- 当三腔二囊管插入至50 - 65cm(自前额发际至剑突的距离)时,可通过抽取胃液或向胃管内注入空气,用听诊器在胃部听到气过水声来确认导管已插入胃内。

(三)胃囊注气。

1. 连接注射器。

- 用止血钳夹闭食管囊管和胃管腔,然后将50ml注射器连接胃囊管腔。

2. 注气。

- 向胃囊内注入空气150 - 200ml(具体注气量可根据产品说明书),使胃囊膨胀。

注气后用止血钳夹闭胃囊管腔,然后将三腔二囊管向外轻轻牵拉,感觉有阻力时表示胃囊已压迫胃底静脉。

3. 固定胃囊。

- 利用牵引装置,通过滑轮用牵引绳系住三腔二囊管,牵引方向与身体纵轴成45°角左右,牵引物重量为0.5kg左右,将三腔二囊管固定在床旁。

(四)食管囊注气(必要时)1. 评估出血情况。

- 如果胃囊压迫后仍有出血,可考虑向食管囊注气。

2. 注气操作。

双囊三腔管的操作配合操作技术规范

双囊三腔管的操作配合操作技术规范

双囊三腔管的操作配合操作技术规范【目的】应用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病人的压迫止血。

【用物准备】双囊三腔管、止血钳3把、无菌手套、弯盘1个、治疗碗1个、注射器(5ml、20ml、50ml各1支)、纱布、液状石蜡、棉签、线绳、蝶形胶布、垫巾、0.5kg重物1个、滑轮牵引固定架、血压计等。

【操作方法及配合】1.查对床号、姓名,向病人解释操作目的,以取得合作。

2.操作前检查胃囊、食囊充气情况,如有无漏气和充气气囊有无偏移,检查合格后抽尽气囊气体。

3.协助病人取侧卧位,颌下垫一垫巾,用棉签清洁鼻腔。

4.用液状石蜡润滑双囊三腔管前端祁双气囊。

5.操作方法见《内科临床技术操作规范》。

6.插管成功后自胃管抽尽胃液后,将胃囊注气200~300ml,测量压力50~70mmHg,拉紧后用蝶形胶布将管固定在病人面部,协助病人平卧后,用线绳将双囊三腔管通过滑轮支架和重物牵拉至床尾。

7.双囊三腔管固定后,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和抽吸胃液,医生酌情将食囊充盈,一般注气80~120ml,压力30~40mmHg。

8.压管期间,每2小时1次抽吸胃管,每4小时1次测量气囊压力,并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并作好记录。

9.出血停止后,遵医嘱放松牵引或放去气囊气体,继续观察,无继续出血后由医生决定拔管时间。

10.拔管前,将气囊内余气抽净,给病人口服液状石蜡20~30ml,慢慢拔出双囊三腔管。

【注意事项】1.使用双囊三腔管前应检查管和囊的质量,橡胶老化或充盈的气囊形状偏移不成球形者不宜使用。

2.压管期间注意观察病人鼻子部位双囊三腔管的刻度,一般成人置管深度为55~65cm,但一般进口管上标记的刻度自胃囊部位开始,则病人鼻子部位刻度应为40~50cm。

因此,插管前务必检查双囊三腔管上的刻度标记,并记录好插管深度。

3.气囊压迫期间须密切观察脉搏、呼吸、血压的变化,胃囊充气不足、漏气或牵拉过大,会出现双囊三腔管向外滑脱,气囊压迫咽喉部,会导致病人呼吸困难甚至窒息,应紧急处理。

三腔二囊管的使用方法及护理

三腔二囊管的使用方法及护理

三腔二囊管的使用方法及护理三腔二囊管是一种常用的医疗器械,用于患者的呼吸道管理和分泌物引流。

正确的使用方法和护理对患者的治疗和康复非常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三腔二囊管的使用方法及护理要点,以便医护人员正确操作,确保患者的安全和舒适。

1. 三腔二囊管的结构。

三腔二囊管主要由导管、气囊和吸引管组成。

其中导管分为气管导管和食管导管,气囊分为气囊A和气囊B,吸引管用于引流分泌物。

2. 三腔二囊管的使用方法。

(1)患者准备,患者需要在手术室或病房内进行准备,保持患者的头部处于中立位置,口腔内无异物,保持患者的呼吸道通畅。

(2)导管插入,首先,将导管插入患者的口腔,通过声门进入气管,同时保持食管导管位于食管内。

插入深度需根据患者的身高和性别来确定,一般为20-23cm。

(3)气囊充气,插入导管后,先充气气囊B,使其贴近食管壁,然后再充气气囊A,使其贴近气管壁,以确保气管和食管被有效隔离。

(4)固定导管,固定导管的位置,避免在患者移动时导管脱出或移位。

(5)连接设备,将导管连接到呼吸机或其他辅助呼吸设备,以维持患者的呼吸功能。

3. 三腔二囊管的护理。

(1)定期翻转患者,为避免压疮和肺部感染,需要定期翻转患者的体位,保持呼吸道通畅。

(2)口腔护理,定期清洁患者口腔,保持口腔内清洁,避免细菌感染。

(3)吸引分泌物,定期使用吸引管引流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4)定期更换导管,根据医嘱和患者的情况,定期更换三腔二囊管,避免导管长时间使用导致感染和其他并发症。

4. 注意事项。

(1)操作人员需要经过专业培训,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

(2)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情况,一旦出现异常情况,需要及时处理。

(3)在拔除导管时,需要谨慎操作,避免损伤患者的呼吸道。

通过本文的介绍,相信读者已经对三腔二囊管的使用方法及护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正确的操作和护理能够有效保障患者的安全和舒适,希望医护人员能够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确保患者得到最好的治疗效果。

三腔两囊管进行压迫止血的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

三腔两囊管进行压迫止血的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

三腔两囊管进行压迫止血的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
三腔两囊管是一种用于压迫止血的器械,主要用于手术和创伤后的出血控制,以下为其操作要点和注意事项:
1.操作要点:
-在需要固定和压迫的部位上方和下方分别插入三腔两囊管,保证管子的位置正确;
-将两个囊管充气,生成压力;
-观察出血的情况,逐渐加压,直至出血停止;
-注意对出血部位进行彻底清创。

2.注意事项:
-在使用三腔两囊管之前,需要排除出血静脉被囊管压迫而造成血液回流的可能性,应确保囊管没有压迫到颈内静脉或肝静脉;
-在使用囊管时,应严格按照压力值的要求进行压迫,过度加压可能会损伤周围组织;
-在对出血部位进行压迫时,应注意防止远离囊管或者未被包裹的出血点再次出血;
-在使用囊管后,应及时观察出血情况,肯定止血效果是否满意,并注意防止囊管移位或漏气。

以上是使用三腔两囊管进行压迫止血的注意事项,操作时需慎重、精确,避免因操作不当造成意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腔两囊管使用规范
【适应证】
适用于一般止血措施难于控制的门静脉高压症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静脉破裂出血。

其止血率约80%,并发症发生率10%~20%,再出血率25%~50 %。

1.经输血、补液、应用止血药物难以控制的出血。

2.手术后、内镜下注射硬化剂或套扎术后再出血,一般止血治疗无效者。

3.不具备紧急手术的条件。

4.不具备紧急内镜下行硬化剂注射或套扎术的条件,或内镜下紧急止血操作失败者。

【禁忌证】
患者坚决不接受三腔两囊管压迫止血治疗,或患者神志不清,不能配合完成操作。

【操作方法及程序】
1.向患者说明放置三腔两囊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争取患者配合。

2.行充气试验检查气囊是否完好,检查管腔是否通畅。

3.用液状石蜡充分涂布在三腔管上,抽空胃囊和食管囊后常规由患者鼻孔置入。

如果经鼻孔置入困难或者预计需要压迫牵引时间较久者,也可经口腔置入。

4.判断置管是否到位:置管深度应超过60cm,胃管内以应该可以抽出胃液或血液,或经胃管注入空气在剑突下听诊确定。

5.经胃囊开口注入空气200ml,囊内压力达到50~70mmHg向外牵引有弹性阻力感,表明胃囊已经填压于胃底和贲门部。

可以通过滑轮装置以0.5kg重物牵引,或者用0.5kg力牵引后直接用宽胶带固定在鼻孔侧下方。

在三腔管引出病人体外处设标记。

6.通过胃管冲洗胃腔后观察止血效果。

如果出血不再继续则食道囊不需充气,否则食道囊需要充气以压迫食道下段。

食道囊充气100~150ml,囊内压力维持在35~45mmHg。

经过上述处理如果胃管内仍然能抽出血液,则可能合并胃黏膜病变出血,可经胃管用去甲肾上腺素冰盐水洗胃、局部应用止血药物和胃黏膜保护药。

7.三腔两囊管一般放置24h,如果出血已经停止,可先排空食道囊,稍事观察无出血迹象后解除牵拉,再排空胃囊。

再观察12~24h,如确已止血,嘱病人吞咽20ml液状石蜡后,将三腔管缓慢拉出。

【注意事项】
1.置入三腔管治疗的患者需要进行加强护理,严防并发症的发生,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则要立即处理。

2.置管时操作宜缓慢,切忌快而粗暴。

患者头偏向一侧并开通负压吸引器,随时吸出患者的呕吐物,防止反流引起窒息和吸入性肺炎。

3.囊内压力不足和牵引不当是导致治疗失败的常见原因。

置管期间要严密观察气囊有无漏气和滑出,定时用水银血压计测定囊内压力。

4.患者一旦出现极度呼吸困难、烦躁不安、甚至窒息时,应注意是否为胃囊滑脱进入食管压迫气管所致。

应立即解除牵引抽出囊内气体或剪断三腔管自动排除气体。

5.患者置管后应侧卧或头偏向一侧,以利于吐出唾液和排出咽喉部的分泌物,防止发生吸入性肺炎。

6.病人出现胸骨后不适、心律失常等症状时,先观察三腔管的固定标志是否向外移动,另外需要观察食管囊内的压力是否过高。

此时可将食管囊气体释放,如果症状不见改善,应先移除牵引物,移除外固定后,将胃囊退人胃腔后放气。

必要时可重新充气压迫。

7.三腔两囊管一般放置不超过3~5d,否则食管和胃黏膜可因受压过久而发生缺血、溃烂、坏死和穿孔。

每隔12h应将气囊放空10~20min,如果出血继续可以再充气压迫。

放空胃囊前切记先解除牵引。

8.经三腔两囊管压迫止血后再出血发生率较高,应尽早选用其他确定性的止血措施防止再出血。

拔除三腔管后仍应禁食观察,然后逐步由流食、半流食过渡到软食。

(1)在胃管、胃气囊、食管气囊涂以石蜡油,并嘱患者喝少许石蜡油。

(2)将三腔管的远端从患者鼻腔插入,达咽部时,嘱患者吞咽唾沫,使三腔管顺利送入。

将三腔管插至65cm 处,若由通胃管的腔能抽出胃内容物,即表示管端已达幽门。

(3)用注射器向胃囊注入空气200~300ml,使胃气囊膨胀,即用止血钳将此管夹紧,以免漏气。

再将三腔管向外牵引,直至感觉有轻度弹性阻力,表示胃气囊已压于胃底贲门处。

用装250ml水的500ml盐水瓶,通过滑车装置牵引三腔管,固定于床脚架上,以免三腔管滑人胃内。

(4)随后向通到食管气囊的腔注入空气50~70ml,使压迫食管下1/3,用止血钳将此管夹紧,以免漏气,最后用注射器吸出全部胃内容物。

注意事项
(1)气囊压迫期间,食管气囊每12. 24小时应放气一次,同时将三腔管向胃内送入少许,使胃底也减轻压力,并抽取胃内容物了解有无出血。

一般放气30分钟后可再充气。

(2)三腔管填塞,一般以3~5天为限,如有继续出血,可适当延长填塞时间。

再出血停止24小时后,应在放气状态下再观察24小时,如仍无出血,方可拔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