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工业大学 燃烧与爆炸理论 试题1
南京工业大学燃烧与爆炸理论-第三章--物质的燃烧
图3-8 氢气浓度对火焰传播速度Sl的影响 图3-9 CO浓度对火焰传播速度的影响
(H2 + 空气)
(CO + 空气)
4.惰性气体
• 惰性气体加入量越多,火焰传播速度越小。
5.混气性质
• 主要是指混气的热容CP和导热系数 。
二、液体燃烧速度
(一)液体燃烧速度表示方法
• 燃烧线速度(V)
VH t
• 重量燃烧速度
G g st
二、液体燃烧速度
• 液体燃烧重量速度与线速度关系
G vd 1000
(二)影响液体燃烧速度的因素
• 燃烧区传给液体的热量不同,燃烧速度 不同;
• 液体初温越高,燃烧速度越快; • 液体的燃烧速度随着贮罐直径不同而不
2.火焰传播速度
另外: P
于是:
Sl
n2
Pn2
n 1
P2
公式意味着对于二级反应,火焰传播速度Sl将与压力
无关。
大多数碳氢化合物与氧的反应,其反应级数接近2,
因此火焰传播速度Sl与压力关系不大,实验也证明了
这个结论。
2.火焰传播速度
• 应该指出这一理论还不完善,例如未燃 混气初温如果等于这里的着火温度,则 火焰传播速度为无穷大,这显然是错误 的。
(二)油罐内油品燃烧火焰的特征
1.火焰的倾斜度 • 油罐内油晶燃烧的火焰呈锥形,锥形底
就等于燃烧油罐的面积; • 当风速等于或大于4.0m/s时。火焰的
倾斜角约为60°—70°; • 在无风时,火焰倾斜角为0°~15°。
2.火焰高度
• 油罐火灾的火焰高度取决于油罐直径和 油罐内储存的油品种类。
燃烧与爆炸理论试题
燃烧与爆炸理论考试试题班级学号姓名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40分)(1)燃烧是可燃物质与助燃物质(氧或其他助燃物质)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反应。
(2)火灾和爆炸之间的主要区别是。
(3)根据爆炸发生原因的不同,可将其分为、和核爆炸三大类。
(4)化学爆炸的主要特点是:反应速度极快、、,只有上述三者都同时具备的化学反应才能发生爆炸。
(5)燃烧三要素是指:、和。
(6)燃烧三要素仅仅是燃烧发生的条件。
(7)根据燃烧三角形,防火方法有、和。
(8)根据燃烧四面体,灭火方法有、、和。
(9)物质温度虽已达到理论上的自燃点,但并不立即着火,而要经过若干时间才会出现火焰,这段时间称为。
(10)根据燃烧过程的不同可以把可燃气体的燃烧分为燃烧和燃烧两种。
(11)是用来描述液体火灾爆炸危险性的主要参数之一。
(12)燃烧机理有、和。
(13)任何链锁反应都由三个阶段组成,即、和。
(14)加压气体和/或液体由泄漏口释放到非受限空间(自由空间)并立即被点燃,就会形成火灾。
(15)采用开杯闪点测定仪测得的闪点要比采用闭杯闪点测定仪测得的闪点的值要偏。
(16)火焰(即燃烧波)在预混气中传播,从气体动力学理论可以证明存在两种传播方式:即和。
(17)灭火剂要具有的导热系数和热容。
(18)木材燃烧大体分为燃烧和燃烧两个阶段。
(19)阴燃的结构包括、和残余灰/炭区三部分。
(20)发生阴燃的内部条件是:可燃物必须是受热分解后能产生的固体物质。
(21)谢苗诺夫热自燃理论适用于解释的热自燃过程。
(22)当混气系统已达着火条件的情况下,由初始状态达到温度开始骤升的瞬间所需的时间称为。
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30分)(1)抑制法灭火的原理是什么?(2)以氢气在氯气中的燃烧为例说明链锁反应理论。
(3)正常火焰传播和爆轰各自有什么特点?(4)简述火焰传播的热理论和扩散理论。
(5)简述原油沸溢形成必须具备的条件。
(6)简述池火灾的发生历程。
三、分析题(15分)(1)分析影响闪点测量结果的主要因素。
燃烧与爆炸理论B卷
学年第学期燃烧与爆炸理论课程考试试题(B)卷(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纸上无效)一、填空题:(共20分,每空2分)1.燃烧三要素仅仅是燃烧发生的条件。
2.任何链锁反应都由三个阶段组成,即。
3.采用开杯闪点测定仪测得的闪点要比采用闭杯闪点测定仪测得的闪点的值要偏。
4.物质温度虽已达到理论上的自燃点,但并不立即着火,而要经过若干时间才会出现火焰,这段时间称为。
5.我国《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将易燃液体划分为甲、乙、丙三类。
其中,甲类是指。
6. 固体材料之所以能够发生阴燃,主要是这种物质在受热分解后能够形成,它可以积蓄热量,使燃烧持续下去。
7.火焰在管道中蔓延的速度,随着管子直径的减小而减小,直径减小到某一程度时,火焰就不能蔓延,就是利用这个原理而制成的。
8.木材、纸张、棉、麻、毛以及合成高分子纤维等分子结构复杂的固体可燃物的主要燃烧形式为。
9.与气体爆炸相比,粉尘爆炸产生能量及破坏力和损害程度。
10.感度是度量炸药起爆难易程度的一个物理量,感度越低,安全度越。
(填高或低)二、选择题(共20分,每小题2分)1.防火技术采取通风良好的措施是为了消除()。
A.氧化剂B.可燃物C.着火源D.降温2.可燃液体的危险等级按()分类。
A.自燃点B.着火点C.闪点D.挥发性3.电石是()。
A.易燃物品B.遇湿易燃物品C.氧化剂D.有毒品4.炸药是属于()物质。
A.简单分解的爆炸性B.复杂分解的爆炸性C.可燃性混合D.遇水燃烧5.下列粉尘中()的粉尘不可能发生爆炸。
A.生石灰B.面粉C.煤粉D.铝粉6.下列粉尘中,____的粉尘不可能发生爆炸。
A.生石灰B.面粉C.煤粉D.铝粉7.油脂接触纯氧发生燃烧属()。
A.闪燃B.着火C.本身自燃D.受热自燃8.着火源是指具备一定()的能源。
A.温度B.热量C.温度和热量D.能量9.解释燃烧实质的现代燃烧理论是()。
A.分子碰撞理论B.燃烧素学说C.过氧化物理论D.链式反应理论10.可燃物质的爆炸上限越高,其爆炸危险性()。
燃烧与爆炸理论A
南京工业大学燃烧与爆炸理论试题(A)卷(闭)2009--2010 学年第一学期使用班级安全工程0601,0602班级学号姓名1.燃烧四面体包括可燃物、、点火源和。
2.阴燃与有焰燃烧的区别是,与无焰燃烧的区别是。
3.安全液封一般安装在与生产设备或气柜之间。
一般用作为阻火介质。
4. 发生阴燃的内部条件是:可燃物必须是受热分解后能产生的固体物质。
5.我们通常用来衡量爆炸强度的尺度的参数是。
6.根据燃烧四面体,人们提出了四种灭火方法,它们分别是隔离法、、冷却法和。
7.根据燃烧过程的不同可以把可燃气体的燃烧分为预混燃烧和燃烧两种。
8.谢苗诺夫热自燃理论适用于解释的热自燃过程。
9.火焰在预混气中的传播形式分为和两种类型。
10.爆炸防护的方法主要有、和。
11.对于疏水性粉尘,水的存在会其爆炸危险性;对于导电性不良的粉尘,由于缺水而处于干燥状态时会其爆炸危险性。
12.在爆炸性物质的处理过程中,如果其中含有微小气泡时,有可能会受到导致意想不到的爆炸事故。
13.BLEVE 是指。
14.隔爆型防爆电气设备是根据原理设计的。
15.物质温度虽已达到理论上的自燃点,但并不立即着火,而要经过若干时间才会出现火焰,这段时间称为。
16.根据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爆炸性物质按它们的物态共分为三大类,分别是Ⅰ类:矿井甲烷;Ⅱ类:工厂爆炸性气体、蒸气和薄雾;Ⅲ类:。
17.连接可燃性图表中的任意两点A(代表混合气A)和B(代表混合气B),那么沿直线AB从点 A 到点 B 的过程代表着化工操作中的过程。
18.采用开杯闪点测定仪测得的闪点要比采用闭杯闪点测定仪测得的闪点的值要偏。
19.惰化可分为真空惰化、压力惰化、真空-压力联合惰化、惰化以及惰化五种类型。
20.带电体上静电电量泄漏到原来一半所需要的时间叫;其值越大,说明其危险性越。
二、简答题(每小题 5 分,共25 分)1.什么是燃烧的链锁反应理论?并以氢气在氯气中的燃烧为例进行说明。
燃烧与爆炸理论A卷答案
燃烧学答案一、填空题:(共20分,每空2分)1.开口式和闭口式2.氧化3.反应速度4.谢苗诺夫5.减小6.大7.28℃≤闪点<60℃的液体8.氧化铁9.表面10. 一氧化碳二、选择题(共20分,每小题2分)1~5: B D A C B 6-10:C C B D C三、名词解释(共20分,每小题5分)1.爆炸极限:可燃物质(可燃气体,蒸气或粉尘)与空气(氧气)的混合物,遇着火源能够发生爆炸的浓度范围。
2.最大安全间隙:在规定试验条件下,两个经长25mm的间隙连通的容器,一个容器内燃爆时不致引起另一个容器内燃爆的最大连通间隙。
3.感应期(诱导期):可燃物质的温度在达到自燃点或者着火点之后,并不立即发生自燃或者着火,其间有段延滞的时间。
4.耐火极限:对任一建筑构件,按照时间—温度标准曲线进行耐火试验,从受火作用时起,到构件失去稳定性或完整性或绝热性时止,这段抵抗火的作用时间,称为耐火极限,通常用小时(h)来表示。
四、简答题(共20分,每小题10分)1.答:燃烧的必要条件即燃烧三要素:可燃物、助燃物、点火源。
燃烧的充分条件:(1)一定的可燃物浓度;(2)一定的氧气含量;(3)一定的点火能量,即能引起物质燃烧的最小点火能;(4)相互作用燃烧的三个条件需相互作用,燃烧才能发生和持续进行。
2. 答:热波在油品中传播时,乳化水或自由水蒸发,形成大量油包气气泡,最后发生向外溢出的现象。
沸溢的发生条件:(1)原油具有形成热波的特性;(2)原油中含有乳化水或自由水;(3)原油的粘度较大。
五、论述及计算题(共20分,每小题10分)1.答:(1)在汽油库里或操作乙炔发生器时,由于有空气和可燃物(汽油和乙炔)存在,规定必须严禁烟火,是防止燃烧条件之——火源存在的一种措施。
(2)规定气焊操作点(火焰)与乙炔发生器或氧气瓶之间的距离必须在10m 以上,乙炔发生器与氧气瓶之间的距离必须在5m以上,电石库距明火、散发火花的地点必须在30m以上等,采取这些防火技术措施即是为了避免燃烧三个基本条件的相互作用。
《燃烧和爆炸学》试题和答案解析
《燃烧与爆炸学》试题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1、爆炸:2、燃点:3、爆炸极限:4、特大火灾:5、重大危险源: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1、我国消防方针是。
2、火灾探测器有、、等。
3、爆炸可分为三类:、和。
4、灭火器上标注的"MF2",其中M代表、F代表、数字2代表,一般单位为每千克或升。
5、常用的灭火方法有、、和法等。
6、泡沫灭火器主要用于扑灭A、B类火灾。
不能用于扑灭类火灾。
7、常用的气体灭火剂有四氯化碳灭火剂、1211灭火剂、和灭火剂等。
8、一切防火技术措施都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二是。
9、A火灾类是指火灾,B类火灾指和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金属火灾属类火灾。
10、火灾致人死亡的主要原因有;;;。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以下燃烧定义正确的是物质的〔。
A、氧化反应B、放热的氧化反应C、氧化还原反应D、同时放热发光的氧化反应2、可燃物质的自燃点越高,发生着火爆炸的危险性〔。
A、越小B、越大C、无关D、无规律3、可燃粉尘的粒径越小,发生爆炸的危险性〔。
A.越小B.越大C.无关D.无规律4、在火灾中,由于中毒造成人员死亡的罪魁祸首是〔,火灾中约有一半的人员死亡是由它造成的。
A、二氧化碳B、一氧化碳C、硫化氢D、烟5、规定电石库距离锻工、铸工等产生火花的车间需30m以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为了〔。
A、消除着火源B、消除可燃物C、避免燃烧条件的相互作用D、消除氧化剂6、气焊施工现场的乙炔瓶与火源的距离不得少于〔。
A、5mB、10mC、15mD、20m7、下列火灾探测器中属于接触式探测器的是〔。
A、感烟式探测器B、感光式探测器C、图像式探测器D、光电式探测器8、化工原料电石或乙炔着火时,严禁用〔灭火器扑救。
A、干粉B、干沙C、四氯化碳D、二氧化碳9、遇水燃烧物质的火灾不得采用〔进行扑救。
A、泡沫灭火器B、干粉灭火器C、二氧化碳灭火器D、干沙10、氧气瓶直接受热发生爆炸属于〔。
燃烧与爆炸学(专升本)
燃烧与爆炸学(专升本)问答题1. 火灾爆炸事故一般有哪些原因?(20分)标准答案是:在生产过程中,发生工伤事故主要是由于操作失误、设备的缺陷、环境和物料的不安全状态,管理不善等引起的。
一般主要原因有:1.人的因素:很多事故都是由于操作者缺乏有关的科学知识,在险情面前思想麻痹,在事故发生时,又惊慌失措。
2.设备的原因:设计错误且不合防火或防爆要求、选材不当或者设备缺乏安全防护装置等。
3.物料的原因:可燃物质的自燃、各种危险物品的相互作用、在运输装卸时受剧烈震动、撞击等。
4.环境的原因:潮湿、高温、通风不良、雷击等2. 什么是喷流火灾,喷流火灾有什么特点。
(20分)标准答案是:喷流火灾是指处于压力下的可燃液体,燃烧时呈喷流式燃烧。
喷流式燃烧速度快,冲力大,火焰传播迅速,在火灾初起阶段如能及时切断气源(如关闭阀门等),较易扑灭;燃烧时间延长,能造成熔孔扩大,窑门或井口装置被严重烧损等,会迅速扩大火势,则较难扑救。
3. 爆炸极限有哪些方面的应用?(20分)标准答案是:(1)区分可燃物质的爆炸危险程度,从而尽可能用爆炸危险性小的物质代替爆炸危险性大的物质。
(2)爆炸极限可作为评定和划分可燃物质的标准(3)根据爆炸极限选择防爆电机和电器(4)确定理筑物的耐火等级、层数和面积等(5)在确定安全操作规程以及研究采取各种防爆技术措施——通风、检测、置换、检修等。
4. 粉尘爆炸有哪些特点?(20分)标准答案是:粉尘混合物的爆炸有下列特点:1) 粉尘混合物爆炸时,其燃烧并不完全(这和气体或蒸气混合物有所不同)。
例如煤粉,燃烧的多是气体,煤渣是来不及燃烧的。
2) 有产生二次爆炸的可能性。
因为粉尘初次爆炸的气浪会将沉积的粉尘扬起,在新的空间形成达到爆炸极限的混合物质而产生二次爆炸,这种连续爆炸会造成严重的破坏。
3) 爆炸的感应期较长.粉尘的燃烧过程比气体的燃烧过程复杂,有的要经过尘粒表面的分解或蒸发阶段,有的是要有一个由表面向中心延烧的过路,因而感应期较长,可达数十秒,为气体的数十倍。
燃爆考试卷B答案
南京工业大学燃烧与爆炸理论试题( B )卷试题标准答案2009 --2010 学年第一学期使用班级安全工程0601、0602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1. 喷射2. 爆炸的快速性、产生大量的气体3. 热解区、炭化区4. 沸腾液体扩展蒸气爆炸5. 能量释放速度6. 蒸发、阴燃7. 可燃气体混合物8. 正常火焰传播、爆轰9. 30,0.2%,0.5%10. 刚性结构的多孔炭11. 绝热压缩12. 小、大13. 最大不传爆间隙14. 诱导期15. 爆炸性粉尘和易燃纤维16. 可燃气体在氧气中的燃烧极限、空气线、LOC线17. 爆炸压力上升速度18. 大型储罐19. 爆炸压力、爆炸压力上升速度20. 可以将实验室的实验结果推广到工业场所爆炸,进而可以预测工业场所爆炸事故的爆炸强度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25分)1. 什么是燃烧的链锁反应理论?并以氢气在氯气中的燃烧为例进行说明。
答:气态分子间的作用,不是两个分子直接作用得出最后产物,而是活性分子自由基与另一分子起作用,作用结果产生新基,新基又迅速参与反应,如此延续下去而形成一系列的链锁反应。
链锁反应都由三个阶段构成,即链引发、链传递和链终止。
氢气在氯气中的燃烧:H2+ Cl22HCl (总反应)①Cl2+ M 2Cl•+ M (链引发)②Cl•+ H2HCl + H•③H•+ Cl2HCl + Cl•(链传递)…………④2Cl•+ M Cl2+ M (链终止)2. 简述火焰传播的热理论和扩散理论。
答:热理论认为,火焰能在混气中传播是由于火焰中化学反应放出的热量传播到新鲜冷混气中,使冷混气温度升高,化学反应加速的结果。
扩散理论认为凡是燃烧都属于链式反应。
火焰能在新鲜混气中传播是由于火焰中的自由基向新鲜冷混气中扩散,是新鲜冷混气发生连锁反应的结果。
3. 简述原油沸溢形成必须具备的条件。
答:(1)原油应具有形成热波的条件,即沸程宽、比重相差较大;(2)原油中含有乳化水,乳化水遇到热波发生汽化;(3)原油的粘度大,形成的水蒸汽不易穿过油层;4. 简述粉尘爆炸的影响因素。
燃烧与爆炸复习题答案
燃烧与爆炸复习题答案燃烧与爆炸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也是化学领域中重要的研究内容。
了解燃烧与爆炸的机理和特点,对于我们安全生活和科学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是一些关于燃烧与爆炸的复习题答案,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一领域的知识。
1. 什么是燃烧?燃烧是一种氧化反应,通常是指物质与氧气发生反应,产生热能、光能和化学能的过程。
燃烧过程中,物质的分子与氧气分子发生碰撞,使得化学键断裂并重新组合,释放出能量。
2. 燃烧需要满足哪些条件?燃烧需要满足三个条件,即燃料、氧气和点火源。
燃料是燃烧的物质,氧气是燃烧的氧化剂,点火源则是引发燃烧反应的能量输入。
3. 燃烧的类型有哪些?燃烧可以分为明火燃烧和隐火燃烧两种类型。
明火燃烧是指燃料与氧气在可见的火焰中反应,产生明显的火焰和热能。
而隐火燃烧则是指燃料与氧气在无明显火焰的条件下发生反应,产生热能但不产生明显的火焰。
4. 什么是爆炸?爆炸是一种剧烈的化学反应,通常是指物质在短时间内迅速放出大量能量的过程。
爆炸的特点是产生巨大的压力波和冲击波,造成周围环境的破坏。
5. 爆炸的类型有哪些?爆炸可以分为物理性爆炸和化学性爆炸两种类型。
物理性爆炸是指物质在受到外界能量输入时,由于温度、压力等因素的变化而发生剧烈的物理变化,如气体容器爆破。
而化学性爆炸则是指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时,由于反应速率过快而产生剧烈的能量释放,如炸药爆炸。
6. 燃烧与爆炸的区别是什么?燃烧与爆炸的区别在于能量释放的速率和程度。
燃烧是一种相对缓慢的氧化反应,能量释放较为平稳,而爆炸则是一种剧烈的反应,能量释放迅速且大量。
此外,燃烧通常发生在较低的温度下,而爆炸则需要较高的温度和压力条件。
7. 如何预防燃烧和爆炸事故?预防燃烧和爆炸事故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安全措施。
首先,要注意储存和使用易燃易爆物品时的安全规范,如避免火源接触、保持通风等。
其次,要加强火灾防控意识,学习使用灭火器材和应急逃生知识。
此外,科学研究中也要严格控制实验条件,遵守操作规程,防止实验过程中的意外发生。
《燃烧与爆炸学》试题及答案.doc
《燃烧与爆炸学》试题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1、爆炸:2、燃点:3、爆炸极限:4、特大火灾:5、重大危险源: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1、我国消防方针是。
2、火灾探测器有、、等。
3、爆炸可分为三类:、和。
4、灭火器上标注的“MF2”,其中M代表、F代表、数字2代表,一般单位为每千克或升。
5、常用的灭火方法有、、和法等。
6、泡沫灭火器主要用于扑灭A、B类火灾。
不能用于扑灭类火灾。
7、常用的气体灭火剂有四氯化碳灭火剂、1211灭火剂、和灭火剂等。
8、一切防火技术措施都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二是。
9、A火灾类是指火灾,B类火灾指和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金属火灾属类火灾。
10、火灾致人死亡的主要原因有;;;。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以下燃烧定义正确的是物质的()。
A、氧化反应B、放热的氧化反应C、氧化还原反应D、同时放热发光的氧化反应2、可燃物质的自燃点越高,发生着火爆炸的危险性()。
A、越小B、越大C、无关D、无规律3、可燃粉尘的粒径越小,发生爆炸的危险性()。
A.越小B.越大C.无关D.无规律4、在火灾中,由于中毒造成人员死亡的罪魁祸首是(),火灾中约有一半的人员死亡是由它造成的。
A、二氧化碳B、一氧化碳C、硫化氢D、烟5、规定电石库距离锻工、铸工等产生火花的车间需30m以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为了()。
A、消除着火源B、消除可燃物C、避免燃烧条件的相互作用D、消除氧化剂6、气焊施工现场的乙炔瓶与火源的距离不得少于()。
A、5m B、10m C、15m D、20m 7、下列火灾探测器中属于接触式探测器的是()。
A、感烟式探测器B、感光式探测器C、图像式探测器D、光电式探测器8、化工原料电石或乙炔着火时,严禁用()灭火器扑救。
A、干粉B、干沙C、四氯化碳D、二氧化碳9、遇水燃烧物质的火灾不得采用()进行扑救。
A、泡沫灭火器B、干粉灭火器C、二氧化碳灭火器D、干沙10、氧气瓶直接受热发生爆炸属于()。
燃烧与爆炸学(专升本)
燃烧与爆炸学(专升本)问答题1. 火灾爆炸事故一般有哪些原因?(20分)标准答案是:在生产过程中,发生工伤事故主要是由于操作失误、设备的缺陷、环境和物料的不安全状态,管理不善等引起的。
一般主要原因有:1.人的因素:很多事故都是由于操作者缺乏有关的科学知识,在险情面前思想麻痹,在事故发生时,又惊慌失措。
2.设备的原因:设计错误且不合防火或防爆要求、选材不当或者设备缺乏安全防护装置等。
3.物料的原因:可燃物质的自燃、各种危险物品的相互作用、在运输装卸时受剧烈震动、撞击等。
4.环境的原因:潮湿、高温、通风不良、雷击等2. 什么是喷流火灾,喷流火灾有什么特点。
(20分)标准答案是:喷流火灾是指处于压力下的可燃液体,燃烧时呈喷流式燃烧。
喷流式燃烧速度快,冲力大,火焰传播迅速,在火灾初起阶段如能及时切断气源(如关闭阀门等),较易扑灭;燃烧时间延长,能造成熔孔扩大,窑门或井口装置被严重烧损等,会迅速扩大火势,则较难扑救。
3. 爆炸极限有哪些方面的应用?(20分)标准答案是:(1)区分可燃物质的爆炸危险程度,从而尽可能用爆炸危险性小的物质代替爆炸危险性大的物质。
(2)爆炸极限可作为评定和划分可燃物质的标准(3)根据爆炸极限选择防爆电机和电器(4)确定理筑物的耐火等级、层数和面积等(5)在确定安全操作规程以及研究采取各种防爆技术措施——通风、检测、置换、检修等。
4. 粉尘爆炸有哪些特点?(20分)标准答案是:粉尘混合物的爆炸有下列特点:1) 粉尘混合物爆炸时,其燃烧并不完全(这和气体或蒸气混合物有所不同)。
例如煤粉,燃烧的多是气体,煤渣是来不及燃烧的。
2) 有产生二次爆炸的可能性。
因为粉尘初次爆炸的气浪会将沉积的粉尘扬起,在新的空间形成达到爆炸极限的混合物质而产生二次爆炸,这种连续爆炸会造成严重的破坏。
3) 爆炸的感应期较长.粉尘的燃烧过程比气体的燃烧过程复杂,有的要经过尘粒表面的分解或蒸发阶段,有的是要有一个由表面向中心延烧的过路,因而感应期较长,可达数十秒,为气体的数十倍。
燃烧与爆炸复习题答案
燃烧与爆炸复习题答案燃烧是一种化学反应,它涉及到燃料与氧气的结合,并伴随着热量和光线的释放。
爆炸则是在极短时间内大量能量的快速释放。
以下是一些关于燃烧与爆炸的复习题答案:1. 燃烧的条件:- 必须有可燃物。
- 必须有氧气或空气。
- 可燃物的温度必须达到其着火点。
2. 燃烧的类型:- 完全燃烧:燃料完全转化为无害的气体,如二氧化碳和水。
- 不完全燃烧:燃料不完全转化为有害气体,如一氧化碳。
3. 燃烧的三个阶段:- 引燃阶段:燃料的温度升高至着火点。
- 燃烧阶段:燃料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释放能量。
- 熄灭阶段:燃料耗尽或氧气不足,反应停止。
4. 爆炸的定义:- 爆炸是物质在极短时间内迅速释放大量能量的过程。
5. 爆炸的分类:- 物理爆炸:如锅炉爆炸,由于压力过大导致容器破裂。
- 化学爆炸:如炸药爆炸,由于化学反应产生大量气体和热量。
6. 预防爆炸的措施:- 控制可燃物的浓度,避免达到爆炸极限。
- 确保良好的通风,以稀释可燃物和氧气的浓度。
- 使用防爆设备和设施。
7. 燃烧与爆炸的安全管理:- 了解和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 定期检查设备和环境,确保没有安全隐患。
- 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
8. 案例分析:- 分析历史上的燃烧和爆炸事故,了解事故发生的原因,以及采取的预防和应对措施。
9. 燃烧与爆炸的实验操作:- 在实验室中进行燃烧和爆炸实验时,必须严格遵守实验规程,使用适当的防护装备。
10. 燃烧与爆炸的计算问题:- 计算燃烧过程中的能量转换,例如,计算完全燃烧某燃料所需的氧气量。
通过上述复习题答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燃烧与爆炸的基本原理、类型、条件以及安全管理措施。
希望这些内容对学生们的复习有所帮助。
爆炸测试题及答案
爆炸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爆炸的定义是什么?A. 物体内部发生化学反应,迅速释放能量B. 物体内部发生物理变化,缓慢释放能量C. 物体外部发生化学反应,迅速释放能量D. 物体外部发生物理变化,缓慢释放能量2. 以下哪项不是爆炸的类型?A. 化学爆炸B. 物理爆炸C. 核爆炸D. 声波爆炸3. 爆炸的三个基本条件是什么?A. 可燃物、氧化剂、点火源B. 可燃物、还原剂、点火源C. 氧化剂、还原剂、点火源D. 可燃物、点火源、温度4. 爆炸极限是指什么?A. 爆炸物的最低爆炸浓度B. 爆炸物的最高爆炸浓度C. 爆炸物的最低和最高爆炸浓度D. 爆炸物的最低和最高燃烧浓度5. 爆炸波是什么?A. 爆炸产生的冲击波B. 爆炸产生的声波C. 爆炸产生的光波D. 爆炸产生的电磁波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爆炸的三个基本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7. 爆炸极限包括爆炸物的________和________。
8. 爆炸波主要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两部分。
9. 爆炸时,爆炸中心的压力会急剧________,而温度会急剧________。
10. 爆炸事故的预防措施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1. 简述爆炸事故的一般处理流程。
12. 描述爆炸事故现场的安全防护措施。
四、计算题(每题5分,共10分)13. 假设在一次爆炸事故中,爆炸波的超压为2.5 atm,求爆炸波的动压。
14. 如果爆炸波的动压为500 N/m²,求爆炸波的超压。
五、论述题(每题15分,共15分)15. 论述爆炸事故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预防和应对措施。
答案:一、选择题1. A2. D3. A4. C5. A二、填空题6. 可燃物、氧化剂、点火源7. 最低爆炸浓度、最高爆炸浓度8. 正压波、负压波9. 升高、升高10. 避免可燃物与氧化剂接触、控制点火源、降低环境温度三、简答题11. 爆炸事故的一般处理流程包括:立即撤离人员、评估事故范围、确定安全距离、组织救援、调查事故原因、制定预防措施。
燃烧与爆炸——考试题
一.阴燃向有焰燃烧转变,有以下几种条件:1、阴燃从堆垛内部传播到外部时,由于不再缺氧,可转变为有焰燃烧。
2、密闭空间内,因供养不足,固体材料发生阴燃,并产生大量不完全燃烧产物充满空间,当突然打开空间某些部位,新鲜空气进入,在空间内形成可燃混合气体,进而发生有焰燃烧或导致爆炸。
这种由阴燃向爆燃的突发性转变十分危险。
二.物质燃烧的条件1、物质燃烧的必要条件(1)存在可燃物(2)存在氧化剂(3)热源(4)未受到抑制的链式反应2.燃烧充分条件(1)一定量的可燃剂浓度(2)一定的氧含量(3)一定的点火能量。
总之,可燃物只有具备上述四个必要条件和三个充分条件时,燃烧才能发生和得以继续下去。
三.发生烟气回燃有以下两种情况,第一,当建筑物的门窗关闭条件下发生火灾,或者是门窗虽未关闭严密,但室内存有大量可燃气体,燃烧过程中出现氧气供应严重不足,从而形成烟气层中含有大量可燃气体组分,此时,一旦突然形成通风缺口,如门窗破裂、救灾人员闯入,使大量新鲜空气突然进入,这将使可燃烟气获得充分氧气,燃烧强度显著增大,突发猛烈燃烧,室内温度迅速提高,这种燃烧还有可能使火灾转变为轰然或爆炸。
第二,室内发生火灾后,人们总会尽力扑救,大多数情况下火灾尚未发展到轰然就被人为扑灭,这种情况下室内可燃材料中的挥发组分并未完全析出,可燃物周围的温度在短时间内仍比环境温度高,它容易造成可燃挥发再度析出,一旦充分供氧条件形成,被扑灭的火场又会重新发生可燃烟气的明火燃烧,即烟气回燃。
四.安全疏散条件(1)合理布置安全疏散路线(2)安全可靠疏散通道(3)设置必要的安全避难场所五.安全出口设置的基本准则(1)安全出口的数量(2)安全出口疏散人数(3)安全出口位置六.防止烟气的产生和蔓延可从三个方面着手:第一是杜绝烟源,即实现建筑物和家具的非燃话。
第二扼杀烟源,在建筑物一旦起火时,能迅速地采取有效措施,断绝起火房间呢新鲜空气的供给,使火熄灭;第三是切断烟源,当建筑物内某房间起火时,迅速切断着火区域与非着火区域的一切联系,以防火势和烟气扩散。
(word完整版)南京工业大学燃爆期末复习总结,推荐文档
1.简要叙述燃烧的燃素说和燃烧的氧学说。
答:燃素说认为:所有的可燃物质都含有燃素,并在燃烧时释放出来,变成灰烬;不含燃素的物质不能燃烧;物质燃烧之所以需要空气,是因为空气能够吸收燃素。
燃烧的氧学说的中心思想是:燃烧是可燃物与氧的化合反应,同时放出光和热。
2.抑制法灭火的原理是什么?答:原理是:使灭火剂参与到燃烧反应中去,它可以销毁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游离基,形成稳定分子或低活性游离基,从而使燃烧反应终止。
3.简述受热自燃和自热自燃的发生条件。
答:物质发生受热自燃取决于两个条件:一是要有外部热源;二是有热量积蓄的条件。
引起自热自燃也是有一定条件的,其一必须是比较容易产生反应热的物质;其二此类物质要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或是呈多孔隙状的,如纤维、粉末或重叠堆积的片状物质,并有良好的绝热和保温性能;其三是热量产生的速度必须大于向环境散发的速度。
4.以氢气在氯气中的燃烧为例说明链锁反应理论。
答:气态分子间的作用,不是两个分子直接作用得出最后产物,而是活性分子自由基与另一分子起作用,作用结果产生新基,新基又迅速参与反应,如此延续下去而形成一系列的链锁反应。
氢气在氯气中的燃烧:H2 + Cl2 2HCl (总反应)① Cl2 + M 2Cl• + M (链引发)② Cl• + H2 HCl + H•③ H• + Cl2 HCl + Cl•(链传递)④ 2Cl• + M Cl2 + M (链终止)5.简述池火灾的发生历程。
答:首先液体的挥发气与空气混合形成可燃气体混合物,在可燃浓度范围内的可燃气体混合物遇到足够能量的外界火源、电火花等会被引燃,然后部分火焰能量反馈到液体促使其温度升高,加速挥发或气化,可燃气则不断燃烧,达到一定程度时液体被点燃并发生持续燃烧。
随后火焰会蔓延至整个液池表面,并逐渐进入稳定燃烧阶段。
6.分析影响闪点测量结果的主要因素。
答题要点:①点火源的大小与离液面的距离;②加热速率;③试样的均匀程度;④试样的纯度;⑤测试容器;⑥大气压力。
南京工业大学燃烧与爆炸理论-第二章-燃烧及其灾害
2021/3/28
37
抑制法
• 使灭火剂参与到燃烧反应中去,它可以销 毁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游离基,形成稳定分 子或低活性游离基,从而使燃烧反应终止。
2021/3/28
38
第二节 燃烧过程及形式
一、燃烧过程
• 可燃物质的燃烧一般是在气相中进行的。 由于可燃物质的状态不同,其燃烧过程也 不相同。
2021/3/28
74
90
93.9
58.7
74.2
50
80
40
82
4.5
36.5
2021/3/28
9
2.极限氧浓度
• 对可燃性气体而言,并不是在任何氧浓度下 都可以发生燃烧,存在一个可引起燃烧的最 低氧浓度,即极限氧浓度(LOC)。
• 也称为最小氧浓度(MOC),或者最大安 全氧浓度(MSOC)。
2021/3/28
• 这种现象称为闪燃。闪燃的最低温度称 为闪点。
2021/3/28
52
一、闪燃及闪点
• 闪点这个概念主要适用于可燃液体。 • 某些可燃固体,如樟脑和萘等,也能蒸发或
升华为蒸气,因此也有闪点。 • 闪点是用来描述液体火灾爆炸危险性的
主要参数之一。
2021/3/28
53
闪点的测量
2021/3/28
54
2021/3/28
11
例2-1
估算丁烷(C4H10)的LOC。
2021/3/28
12
3.最小引燃能(MIE)
• 各种可燃性物质或爆炸性混合物,包括粉 尘,在外界火源作用下被引燃或引爆时都 存在一个最小的引燃能量或点燃能量,称 为最小引燃能(MIE)。
2021/3/28
13
南京工业大学燃烧爆炸理论重点
燃爆理论重点总结第一部分(填空系列)第一章绪论1、燃烧(定义)是可燃物质与助燃物质(氧或其他助燃物质)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氧化反应。
2、火灾和爆炸的主要区别是能量释放的速度。
3、爆炸是物质发生剧烈的物理、化学变化,在瞬间释放出大量能量并半由巨大声响的过程。
4、根据爆炸发生原因的不同,可将其分为物理爆炸、化学爆炸和核爆炸三类。
5、化学爆炸的主要特点是:反应速度极快、放出大量热量、产生大量气体。
6、沸腾液体扩展蒸气爆炸(BLEVE):温度高于常压沸点的加压液体突然释放并立即汽化引起的爆炸,称为7、冲击波是沿气体移动的不连贯的压力波,冲击波与风结合后称为爆炸波,其过程几乎是绝热的。
第二章燃烧及其灾害1、燃烧的本质因素(三要素):燃料、氧化剂和引燃源。
是燃烧发生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
2、通过稀释氧浓度而防火防爆的方法被称为可燃气体的惰化防爆。
3、最小引燃能MIE,该能量越小爆炸危险性越大;随压力增加而降低;随氧浓度降低而增加。
4、常见的引燃源:明火类、冲击或摩擦类、高温类和静电类。
5、燃烧四面体:可燃物、助燃物、游离基和点火源6、防火方法(燃烧三角形):控制可燃物、隔绝空气、消除或控制点火源7、灭火方法(燃烧四面体):隔离法:森林火灾灭火、建筑物防火卷帘、防火墙(隔离可燃物)窒息法:油锅灭火、酒精灯熄灭(从助燃物采取措施)冷却法:水灭火剂(针对点火源)抑制法:干粉灭火剂(针对自由基)8、任何可燃物质的燃烧都经历氧化分解、着火、燃烧等阶段。
9、由理论上的自燃点T自到开始出现火焰的温度T'自间的时间间隔称为燃烧诱导期。
自自10、根据燃烧过程的不同可以把可燃气体的燃烧分为预混燃烧和扩散燃烧两种形式。
11、燃烧形式:均相燃烧和非均相燃烧;预混燃烧和扩散燃烧;蒸发燃烧、分解燃烧和表面燃烧。
12、可以把可燃固体的燃烧分为蒸发燃烧、分解燃烧、表面燃烧和阴燃四种。
13、燃烧可以分为闪燃、着火、自燃和爆炸四个种类。
南京工业大学燃烧与爆炸理论第五章 爆炸及其灾害(1)
二、成因及特点
• 只有压缩能和热能才能单独形成蒸气云。
• 能量的大小与蒸气云的增长速度、可燃 蒸气云的形成速度直接相关。
二、成因及特点
• 一般情况下,若容器压力越高,则可燃 物泄漏速度越快,形成等体积蒸气云的 时间越短,卷吸空气而形成可燃混合物 的速度也越快。 • 对于泄漏液体,只有过热液体才能迅速 蒸发并快速形成大的蒸气云团。
第二节
一、基本概念
蒸气云爆炸
• 可燃蒸气云点燃后若火焰速度加速到足够高并 产生显著的超压,则形成蒸气云爆炸。
• 若不能火焰加速而产生显著超压,则只是产生 闪火(flash fire,是蒸气云的非爆炸性突然 燃烧)。 • 若喷泄而出的粉尘在空气中分散后被点燃并发 生爆炸,也可以归为蒸气云爆炸以作分析。
(一)爆轰过程
• 爆轰产生的激波阵面,其压力是突然上
升的。
• 最大压力与反应物料的相以及类型都有
关系。
• 持续时间与爆炸能有关系,一般在几秒
至数十秒之间。
(二)影响爆轰发生的因素
1.浓度范围 • 爆炸性混合气体的爆轰现象只发生在一 定的浓度范围内,这个浓度范围叫爆轰 范围。
2.强氧化剂
• 如纯氧或氯气(不是空气)等强氧化剂, 会使反应加速,并发生爆轰现象。
二、爆轰
• 对某些反应而言,其反应阵面是通过强 压力波不断向前传播的,强压力波通过 压缩反应阵面前方的未反应物料,使其 温度超过自燃温度。
• 由于压缩进行得很快,导致反应阵面前 方出现压力突变或激波。这种现象就是 爆轰。
二、爆轰
• 爆轰又称爆震,它是一个伴有巨大能量 释放的化学反应传输过程,同时反应阵 面及其前方的冲击波以声速或超声速向 未反应混合物传播。 • 爆轰速度约在1500~9000m/s的范围。
燃气爆炸考试题及答案
燃气爆炸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燃气爆炸的极限浓度范围是多少?A. 1%-5%B. 5%-15%C. 15%-30%D. 30%-50%答案:B2. 下列哪种物质不是燃气爆炸的主要成分?A. 甲烷B. 乙烷C. 氢气D. 二氧化碳答案:D3. 燃气爆炸的最小点火能量是多少?A. 0.2mJB. 0.5mJC. 1mJD. 2mJ答案:A4. 燃气爆炸的传播速度通常是多少?A. 100m/sB. 300m/sC. 500m/sD. 700m/s答案:B5. 燃气爆炸后,下列哪种物质是主要的有毒气体?A. 一氧化碳B. 二氧化碳C. 氧气D. 氮气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6. 燃气爆炸可能引发的次生灾害包括哪些?A. 火灾B. 建筑物倒塌C. 环境污染D. 人员疏散困难答案:ABC7. 预防燃气爆炸的措施包括哪些?A. 定期检查燃气设备B. 使用防爆型电器C. 保持通风良好D. 储存易燃物品答案:ABC8. 燃气爆炸后应采取的应急措施包括哪些?A. 立即切断燃气供应B. 迅速撤离现场C. 使用灭火器扑灭火灾D. 等待专业人员处理答案:ABCD9. 燃气爆炸的检测方法包括哪些?A. 气体检测仪B. 嗅探C. 视觉检查D. 听觉检查答案:ABC10. 燃气爆炸的常见原因包括哪些?A. 设备老化B. 操作不当C. 泄漏未及时发现D. 天然气管道破裂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1. 燃气爆炸只发生在密闭空间内。
(对/错)答案:错12. 燃气爆炸时,应立即打开所有门窗通风。
(对/错)答案:错13. 燃气爆炸后,应立即使用手机报警。
(对/错)答案:错14. 燃气爆炸的预防比应急处理更为重要。
(对/错)答案:对15. 燃气爆炸后,应立即关闭燃气总阀门。
(对/错)答案:对16. 燃气爆炸的威力与燃气的浓度成正比。
(对/错)答案:对17. 燃气爆炸后,应立即使用水灭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京工业大学燃烧与爆炸理论试题(B)卷(闭)<br/>2009--2010 学年第 1 学期班级<br/>题号得分一二三四<br/>使用班级<br/>安全工程0601、0602 姓名<br/>总分<br/>学号<br/>
一、填空题(共30 个空,每空1 分,共30 分)<br/>1. 加压气体和/或液体由泄漏口释放到非受限空间(自由空间)并立即被点燃,就会形成火灾。
、放出大量的热和、和残余灰/炭区三部分。
<br/>2. 化学爆炸三要素分别是3. 阴燃的结构包括 4. BLEVE 是指<br/>5. 爆炸属于一种特殊的燃烧形式,但爆炸又不同于燃烧,其主要区别在于爆炸的远远大于燃烧。
6. 根据燃烧过程的不同可以把可燃固体的燃烧分为表面燃烧、燃烧和四种。
的热自燃过程。
和两种类型。
燃烧、分解<br/>7. 谢苗诺夫热自燃理论适用于解释8. 火焰在预混气中的传播形式分为<br/>9. 在经审查批准可以在禁火区动火后,动火前必须进行动火分析,一般不要早于动火前浓度小于分钟。
化工企业的动火标准是,爆炸下限小于4%的,动火地点可燃物为合格,爆炸下限大于4%的,则现场可燃物含量小于为合格。
<br/>10. 固体材料之所以能够发生阴燃,主要是这种物质在受热分解后能够形成,它可以积蓄热量,使燃烧持续下去。
11. 在爆炸性物质的处理过程中,如果其中含有微小气泡时,有可能会受到导致意想不到的爆炸事故。
12. 灭火剂要具有的导热系数和的热容的原因。
原理设计的。
<br/>13. 隔爆型防爆电气设备是根据<br/>14. 物质温度虽已达到理论上的自燃点,但并不立即着火,而要经过若干时间才会出<br/>南京工业大学<br/>第 1 页共 3 页<br/>现火焰,这段时间称为<br/>。
<br/>15. 根据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爆炸性物质按它们的物态共分为三大类,分别是Ⅰ类:矿井甲烷;Ⅱ类:工厂爆炸性气体、蒸气和薄雾;Ⅲ类:。
<br/>16. 可燃性图表中的可燃性区域与氧气轴的交点所对应的燃料气的浓度代表分别是、化学剂量浓度线和。
可燃性图表中三条很重要的直线的。
是不适<br/>17. 衡量爆炸强度强弱的指标是<br/>18. 真空惰化对容器来说是最普通的惰化过程,但这一过程对于用的。
19. 容器体积对爆炸的20. “三次方定律”的作用是没有影响,但对<br/>影响很大。
<br/>。
<br/>
二、简答题(每题5 分,共25 分)<br/>1. 什么是燃烧的链锁反应理论?并以氢气在氯气中的燃烧为例进行说明。
<br/>2. 简述火焰传播的热理论和扩散理论。
3. 简述原油沸溢形成必须具备的条件。
<br/>4. 简述粉尘爆炸的影响因素。
5. 生产过程中易于形成高静电电位的单元操作有哪些?<br/>
三、分析题(15 分)<br/>1.在进行闪点测量时,试分析哪些因素会影响到实验的测量结果?<br/>四、计算题(每题15 分,共30 分)<br/>1. 某混合物中各组分所占体积百分比以及燃烧极限如下表,试判断如果存在引燃源,该混合气能否爆炸?<br/>南京工业大学<br/>第 2 页共3 页<br/>表1 混合气体的组成及其燃烧极限物质乙烷甲烷乙烯空气体积百分比,% 0.8 2.0 0.5 96.7 LFL,% 1.1 5.0 2.7 UFL,% 7.5 16 36.0<br/>2. 使用真空惰化技术将100m3 容器内的氧气浓度降低至1ppm。
计算需要惰化的次数和所需要的氮气数量。
温度为25℃,容器刚开始是在周围环境条件下充入空气,使用真空泵达到20mmHg 的绝对压力,随后真空被纯氮气消除,直到压力恢复至 1 个绝对大气压。
<br/>南京工业大学<br/>第 3 页共 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