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丹的雕塑艺术
罗丹 作品 《吻》及赏析
罗丹作品《吻》及赏析奥古斯特·罗丹(Auguste Rodin,1840—1917)法国雕塑艺术家,他在很大程度上以纹理和造型表现他的,倾注以巨大的心理影响力,被认为是19世纪和20世纪初最伟大的现实主义雕塑艺术家,罗丹在欧洲雕塑史上的地位,正如诗人但丁在欧洲上的地位,罗丹和他的两个学生马约尔和布德尔,被誉为欧洲雕刻“三大支柱”。
罗丹的雕塑作品如下:思想者(The Thinker)吻(The Kiss)沉思(Thought)手(The Hand) (上帝的手罗丹的手魔鬼的手伸出坟墓的手握手浮雕奥秘擎)丑之美(Heaulmiere)虹(Iris)夏娃(Eve)亚当(Adam)地狱之门(The Gates of Hell)青铜时代加莱的义民(The Burghers of Calais)巴尔扎克(Balzac)伤鼻的男人(The Man with the Broken Nose)行走的人(The Walking Man)脚手架下的三个影子(The Three Shades on ascaffolding)永恒的春天永恒罗密欧与朱丽叶斯芬克斯叶里舍耶娃步行者我是美丽的达娜哀罗丹用生命的吻注入了青铜不朽的魅力,罗丹流泻着生命不朽的活力的《吻》,依然感染着世上成千上万的人,但留在罗丹作品《吻》中的身影,卡米尔.克洛贷尔,却因罗丹致命的一吻,在精神病院度过了她生命中最后的三十年。
艺术世家的天才少女,十九岁的卡米尔.克洛贷尔,遭遇四十三岁的罗丹,雕塑家从此把生命的吻痕刻在少女的一生中。
卡米尔.克洛贷尔做了雕塑家整整十五年的情人,燃尽了一个女人最好的岁月,最后要求给一个女人尊严的承诺——婚姻,罗丹回答只愿意维持现状。
二人关系决裂,卡米尔最终没有回去。
卡米尔因为曾经是女人,而是情人;最后因为还是人,不再是情人。
罗丹之于卡米尔是天才的女人遭遇灵魂,卡米尔之于罗丹是艺术家遭遇美的洗礼。
女人被灵魂击中,艺术家被美丽冲昏,击中是毕生的,冲昏是暂时的,所以女情人一生只有一次劫难,艺术家却有不断的冲昏,为下一轮生命的激情铺垫。
罗丹及其雕塑作品
《夏娃》:这件雕塑作品也 是罗丹的一件非常著名的作 品,为《地狱之门》两侧的 两尊雕塑作品中的一件,《 地狱之门》两侧的两尊雕塑 作品分别是《夏娃》英文名 Eve和《亚当》英文名Adam; 创作这件作品的模特是意大 利人丽萨,丽萨是一个矮小 却富有弹性的女人,怀有身 孕,常被罗丹戏称为“母豹 ”。
《地狱之门》 罗丹用了一年的时间来阅读但丁的《 神曲》,用100多幅把书中描写的八 层地狱画了出来,他运用中国水墨勾 勒轮廓,用褐色水彩颜料衬出阴影, 以体现出立体效果。 这件大型雕塑共有186个形象,是根 据但丁的《神曲地狱篇》构思创作的 ,历时达37年,直到他去世前一年还 在修改。《地狱之门》代表的是罗丹 更为内在的痛苦与压抑的灵魂。 《地狱之门》是由巴黎罗丹博物馆第 一任馆长最后定型的。1926年,应美 国费城罗丹博物馆之请,这件巨作浇 铸成青铜雕像陈列在该馆。
《吻》
原本是“地狱之门”右下边一 个雕像,表现热恋中的男女。 后来,罗丹又把它制成一件单 独的雕塑,并且成为他著名的 代表作。 《吻》是表现男女爱情的不朽 之作,它是那样坦率真挚,感 情充沛,造型动人,它体现出 作为艺术家的罗丹浪漫气质的 一面,也说明他思想的矛盾性 、复杂性和感情的无比丰富广 阔。
Thank
you
《加莱义民》 加莱义民是罗丹的代表性群雕之一,它取材于历史上的 一个真实故事。十四世纪中叶英军入侵法国,加莱城无法抵抗 ,只好忍辱接受了投降条件:让六个有威望的城民拿着加莱城 的钥匙去英军处受降并被处死,这些人必须光着头,穿囚犯的 衣服,脖子上套着绳子。为了保全加莱城人民的生命财产,这 六个义民光荣地献出了生命。 创作于1884-1886年,现存法国加莱市。这件作品是大型纪念 碑雕塑,这组雕塑以恢弘而真实的历史情境, 表现了一种及为悲壮而崇高的精神气节与牺牲行为,以精致而 深刻的心理
伟大的雕塑家罗丹
手
沉思----罗丹
吻 罗 丹
----
握
罗丹雕塑之美令人神往 它们形体和谐 比例准确 情感丰富 它们像天上的星星 闪烁着 人类智慧的光芒
孝丰高级中学-----牛东舰
扎 克
睡衣工作,所以罗丹
罗
让他披着睡衣在星空
丹
下沉思,那宽大的睡
衣包裹着屹立的巨人。
双手被睡袍紧紧遮盖,
面部神情被突现了出
来,在月光下好像独
自整夜在行走、思考。
瞬间的永恒
加 莱 义 民 罗 丹
-------
“加莱义民”是罗丹的代表性群雕之一,它取材于历 史上的一个真实故事。十四世纪中叶英军入侵法国, 加莱城无法抵抗,只好忍辱接受了投降条件:让六个 有威望的城民拿着加莱城的钥匙去英军处受降并被处 死,这些人必须光着头,穿囚犯的衣服,脖子上套着 绳子。为了保全加莱城人民的生命财产,这六个义民 光荣地献出了生命。
十九世纪后叶,为了纪念这六位壮烈牺牲的市民,加 莱城政府决定在市中心建立这一纪念群雕。
刘 胡 兰
• 罗丹以真实手法创作了 这一组历史人物,赋予 了每个人独特的个性和 精神状态,有坚定者、 有绝望者、有听其自然 者。
罗丹并没有把这些以 高贵品德而牺牲的义民, 雕塑成无私无畏的战士 或标签口号式人物。这 种有血有肉的方法是真 正的写实主义创作方法。
伟大的开拓者艺术娇子
---------罗丹
简介:奥古斯特·罗丹,法国雕 塑艺术家,他在很大程度上以 粗糙的纹理和精准的造型表现 他的作品,倾注以巨大的心理 影响力,被认为是19世纪和20 世纪初最伟大的现实主义雕塑 艺术家。
对艺术的美存在于内 在的真实表达
艺术者的艺眼中,一切 都是美的,因为他锐利 的慧眼,注视到一切众 生万物之核心;如能抉 发其品性,就是通过外 型触及其内在的“真”。 此“真”也即是“美”。
七年级美术上册 第6课《罗丹的雕塑》课件1 人美版
K12教育资料
4
罗丹在欧洲雕塑史上的地位,正如诗人但 丁在欧洲上的地位。罗丹和他的两个学生 马约尔和布德尔,被誉为欧洲雕刻“三大 支柱”。对于现代人来说,他是旧时期 (古典主义时期)的最后一位雕刻家,又 是新时期(现代主义时期)最初一位雕刻 家。
K12教育资料
5
他的作品所体现出的思想和精神魅力,永远 带给人以深沉的美,启迪着人们不停地思 考。
10
关于罗丹为什么要用这尊粗壮结实的裸体形象来
创造《思想者》,并准备把它安放在他的大件浮 雕门饰《地狱之门》的顶上,不妨用罗丹自己的 几句话来解释,他说:“一个人的形象和姿态必 然显露出他心中的情感,形体表达内在精神。对 于懂得这样看法的人,裸体是最具有丰富意义 的。”雕刻家在这件作品中,一方面采用了现实 主义的精确手法,同时表达了与诗人但丁相一致 的人文主义思想,他们对人类的苦难遭遇寄予了 极大的同情和悲痛。
K12教育资料
14
爱情,本就是世间万古不朽的永恒主题。
罗丹选取了裸体男女的接吻,这纯洁肉体 的最初接触,因而是最动人心弦的。这对 受欲望之火燃烧的恋人被放在“地狱之门” 中,表达了作者那永无答案的痛苦而矛盾 的思索:人的罪恶由不可克服的欲望而来, 而欲望是由于人类对光明与欢乐的追求而 来,因此人类的欲望就是罪恶的深渊,人 类的欢乐就是导向罪恶的途径,而人类的 痛苦就是注定不可抗拒的,永无完结的。
K12教育资料
6
青铜 198×129.5×134厘米, 法国雕塑家奥古斯 迪·罗丹创作于1880- 1900年,藏于巴黎罗 丹美术馆。
K12教育资料
7
《思想者》 罗丹在设计《地狱之门》铜饰浮雕
的总体构图时,花了很大的心血塑造了这一尊后 来成为他个人艺术的里程碑的圆雕《思想者》, 它是被预定放在未完成的《地狱之门》的门顶上 的。后来独立出来,放大3 倍。最初罗丹给这尊 雕像命名为《诗人》,意在象征着但丁对于地狱 中种种罪恶幽灵的思考。为了这个形象,罗丹倾 注了巨大的艺术力量。
西方现代雕塑的转折点 ——罗丹的雕塑艺
有趣的是,这件大胆的作品尽管在1889年法国巴黎世博会.上展出时轰动一时、声名鹊起,成为雕塑史上不朽名作,但当它在1893年美国芝加哥世博会上再次展出时,却被美国人视为“色情”作品,不允许公开展览,只能另辟专室预约参观。像《吻》这样的作品,尽管人物的形象并没有什么独特之处,但是作品最为重要的地方就在于直接表达了人的情感和欲望,如同波德莱尔所撰写的《恶之花》一般,将人的真实体验不加粉饰地直接呈现出来,表达沉浸在爱情中的真实而现实的人,这在当时是极具颠覆性意义的。
《思想者》
罗丹创作《思想者》时,正是法国工人阶级奋起反抗的年代。他对贫困者是持同情态度的。他并无明确的意图去歌颂无产者,但作品中流露和体现了对无产者的赞美和歌颂。这件作品将深刻的精神内涵与完整的人物塑造融于一体,体现了罗丹雕塑艺术的基本特征。罗丹的人体雕塑不仅展示人体的刚健之美,而且蕴藏着深刻与永恒的精神。这是一个强劲而富有内力,成熟而又深刻的形象。那生命感强烈的躯体,在一种极为痛苦状的思考中剧烈地收缩着,紧皱的眉头,托腮的手臂,低俯的躯干,弯曲的下肢,似乎人体的一切细节都被一种无形的压力所驱动,紧紧地向内聚拢和团缩,仿佛他凝重而深刻的思考是整个身体的力量使然。罗丹认为深刻的思想是靠富有生命活力的人体来表现的,所以,他的人体雕塑不仅展示人体的刚健之美,而且蕴籍着深刻与永恒的精神。《思想者》在20世纪初,人们把它作为一种改造世界力量的象征。在1905年,列宁嘱咐俄国社会民主党第三次代表大会的两名代表从伦敦路过巴黎回国时,“务必要看一看罗丹的《思想者》”。列宁希望俄国的无产阶级战士从这件雕塑作品中吸取勇气和力量。《思想者》是罗丹整体作品体系中的典范,也是对他充满神奇的艺术实践的体现和反映;更是对他所建构并整合人类艺术思想—罗丹艺术思想体系的见证。
爱痛之美——罗丹雕塑《思想者》鉴析
那 强壮健 美 的毫无 早期 最著名 的《 青铜 时代 》 。 由于这座雕 像 想 的形 象 中。一方 面 ,
海蚌 对痛 苦 的回答是 珍珠 , 森 林 对埋
因为痛 与真 人一般大 小, 又 十分逼真 , 评 审会 断定 遮蔽 的裸 体正体现 着思想者强 烈的 内在 精 没 的 回答是 煤炭 。 因为爱所 以痛 , 另 一方 面, 这种 最易于招致伤害 的身体 所 以美 , 罗丹 的《 行走 着的人》 充 满着 对人 罗丹是 通过 在尸体 上 印模 而制作 出的 , 因 神; 而 拒 绝 展 出这 件 作 品 , 虽 然 这 让 罗 丹 气 愤 也体现 出思想 所承 受的辛酸和痛苦。 和痛 苦 , 但 其也无可奈何 。第 二年 , 一些雕 的赞 赏与信 心 、 《 吻》 沉醉 于人 的热 烈与兴
总共创 作 了1 8 6 个 形 态各异 的人 亡 , 这也是罗丹的世界观。 法 朗索瓦 ・ 奥古斯特 ・ 罗丹( 1 8 4 0 — 计其 数 , 可 以说这 件作 品 中的每 一个 人 物和每 1 9 1 7 ) 出生在 巴黎 拉 丁贫 民区 , 父 亲是 警 物 , 察 局 的雇 员 , 母 亲 是 受雇 于 人 家 的女 佣 。 罗丹 自少年 时代起 , 就参加各 种手工劳 动,
一
种表 情都凝 聚着罗丹对生活 的理解。
品《 地狱之 门》 群雕 中的《 三亡灵》》 永 恒思考的源 同样 反 映着 艺术 家 对人 类 生存 状 况 的感
思想者 是“ 万 恶世界 ” 的 目 击者 和 受。这 些作 品中 的人像 表 情忧郁 , 做过 首饰 匠、 珠 宝匠、 泥 水 匠、 木匠 、 模 型塑 头 活 水 , 饱含悲
视觉设计
ART E D U CI ATI oN R E SE A R C H
《罗丹雕塑》
《塌鼻男人》标志着罗丹艺 术风格成熟的第一件雕塑作品。 由于雇不起模特儿,他请一个跛 脚的乞丐毕比给他当模特儿,只 要绘他吃饱肚子就成。毕比的鼻 梁塌陷,面容衰老丑陋,但在罗 丹的限里,艺术的美丑和生活中 实物的美丑,其意义是不尽相同 的,至少他从不回避形式的丑 陋——这就是美术学院门外汉的 好处。他发现毕比有什么地方正 象那个鼻粱被人打断、因无尽休 的巨量劳作而疲惫不堪的、孤独 的雕刻家米开朗基罗。在他们被 磨损的脸上,有着人类所共有的 愁苦和凄凉。他把这种人性的内 涵揉塑在毕比那张皱纹纵横、发 须凌乱的扭曲的脸上。光线随着 脸上的坑凹不平而变幻闪烁着, 给这张难看愁苦的脸带来了生气。
“Heaulmiere”又名<<老 娼妇>>,是罗丹又一代表作。 “在自然中一般人所谓‘丑’, 在艺术中能变成非常美,在艺 术中有性格的作品,才能算是 美的。” 这位形象丑陋、干瘪如柴 的老娼妇是一件恒世的佳美之 作。 它让人们联想起一位妓 女,为生活所迫痛苦卖身的一 生。罗丹将这位悲剧形象的老 妓女的灵魂和肉体,淋漓尽致 地呈现于观众面前,使人不忍 目睹,不仅没有歧视之意,反 而产生深深的同情之心,并为 其社会所造成的苦难感叹不 已.,原本叫做《诗 人》,就是但丁本人。罗丹 在1880年用生泥将它塑成, 后来用一层湿床单裹在上面, 以防止干裂和风化。他把这 件作品交给一个石膏工,要 他去做一个模子,并且再由 此铸一个青铜像。现在全世 界尚存的这么大的铜像,大 约有五六十尊。还有一种更 小的,高37公分,也制作了 数十尊。
<<吻>>原本是“地狱之门”
右下边一个雕像,表现热恋中
的男女。后来,罗丹又把它制 成一件单独的雕塑,并且成为
他著名的代表作。
“吻”是表现男女爱情的 不朽之作,它是那样坦率真挚,
奥古斯特罗丹雕塑艺术的先驱与创新者
奥古斯特罗丹雕塑艺术的先驱与创新者奥古斯特罗丹(Auguste Rodin)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法国雕塑家,他被公认为现代雕塑艺术的先驱与创新者。
罗丹的作品以其精湛的技艺、独特的风格和深刻的表达而闻名于世。
本文将介绍奥古斯特罗丹对雕塑艺术的贡献以及他的创新之处。
奥古斯特罗丹的一大贡献是他对传统雕塑的颠覆和创新。
在罗丹之前,传统雕塑大多是呈现完美的人体形态,强调对称和平衡。
然而,罗丹通过引入肌肉的紧张和对情感表达的关注,打破了这种传统的约束。
他的作品中常常体现着人物内心情感的矛盾与冲突,如《思想者》和《接吻》等作品。
罗丹以自由的姿态和放松的肌肉来展现人物的真实状态,给观者带来一种强烈的现实感和情感共鸣。
此外,罗丹还突破了传统雕塑对于表面光滑与细节呈现的追求。
他更加注重对雕塑的质感和材料的表现。
罗丹善于运用青铜材料,通过粗糙的表面纹理和艺术家的精细处理,使作品更加富有层次感和触感。
他巧妙地利用光线和阴影的变化,赋予雕塑以动态和生命力。
这种突破传统的质感和光影处理手法,让罗丹的雕塑作品在视觉上更具吸引力和真实感。
奥古斯特罗丹对于雕塑中人物形态的表现也有独到的见解和创新。
他拒绝简单地复制真实的外貌,而是以表现人物性格、精神和情感为主要目的。
罗丹通过对人体形态的变形和夸张,使其更加富有力量感和表现力。
他善于捕捉人物在特定瞬间的动作和表情,将其凝固在作品中。
这种瞬间的定格使罗丹的作品充满了戏剧性和张力,让观者能够深刻理解和感受到所描绘的人物内心世界。
除了形式上的创新,罗丹在主题选择上也追求多样性和开拓性。
他不仅创作了许多著名的人物雕塑,还涉及到广泛的主题,如雕塑中的动物形象、历史事件和神话故事等。
通过对不同主题的探索和表现,罗丹扩展了雕塑艺术的边界,并为后来的艺术家提供了更多的创作灵感和可能性。
奥古斯特罗丹的雕塑艺术影响深远,他的创新和突破为现代雕塑奠定了基础。
他的作品不仅引领了当时的艺术潮流,也对后代艺术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罗丹作品赏析--《塌鼻男人》
罗丹作品赏析--《塌⿐男⼈》标志着罗丹艺术风格成熟的第⼀件雕塑作品,是《塌⿐男⼈》。
由于雇不起模特⼉,他请⼀个跛脚的乞丐毕⽐给他当模特⼉,只要绘他吃饱肚⼦就成。
毕⽐的⿐梁塌陷,⾯容衰⽼丑陋,但在罗丹的限⾥,艺术的美丑和⽣活中实物的美丑,其意义是不尽相同的,⾄少他从不回避形式的丑陋——这就是美术学院门外汉的好处。
他发现毕⽐有什么地⽅正象那个⿐粱被⼈打断、因⽆尽休的巨量劳作⽽疲惫不堪的、孤独的雕刻家⽶开朗基罗。
在他们被磨损的脸上,有着⼈类所共有的愁苦和凄凉。
他把这种⼈性的内涵揉塑在毕⽐那张皱纹纵横、发须凌乱的扭曲的脸上。
光线随着脸上的坑凹不平⽽变幻闪烁着,给这张难看愁苦的脸带来了⽣⽓。
罗丹捏塑的好象不是泥,⽽是光本⾝,它贯穿着罗丹⼀⽣的雕刻,成为它们的灵魂和魅⼒的源泉。
他贪焚地⼯作着,准备把这件作品当作⾃⼰的处⼥作拿去展出。
由于他对待创作严肃认真,不愿草率了事,他错过了l864年巴黎有名的“落选者沙龙展览会”。
在这⾥,有⼀⼤批真有才华⽽被官⽅沙龙拒之门外的艺术家展出他们落选的作品,还有⼀群罗丹新结识的当代艺术的叛逆者——年轻的印象派画家们展出他们不受欢迎的作品。
当罗丹把“塌⿐男⼈”送交1864年秋季的官⽅沙龙时,遭到拒绝——它被认为造型过于古怪。
1872年,《塌⿐男⼈》曾在⽐利时的布鲁塞尔沙龙展览会上展出,这是他⼀⽣中第⼀次展出作品,但毫⽆反响。
罗丹就这样开始了他艰难的创作历程。
和他的同道们⼀样,其作品越是有鲜明的艺术性,就越是不为世⼈所理解。
直到其晚年,法国才开始真正认识了这位当时已征服欧洲的天才巨匠。
就在罗丹不得志时,他认识了缝纫⼥⼯玛丽·罗斯·伯雷,她年轻健美,成为罗丹喜爱的模特⼉。
很快他们就同居并有了孩⼦。
罗丹不是凭着爱情⽽是凭着年轻⼈的热情冲动组织了这个家庭,它使他背上了沉重的负担。
罗斯善良,可是不理解罗丹和他的艺术;妻⼉给了他家庭的温情,却给他增添了经济负担。
为了养家糊⼝,他不得不在当时著名的学院派雕刻家卡⾥埃-贝勒斯(Carire--Belleuse 1824-1887)的⼯作室⾥当助⼿,按照卡⾥埃-贝勒斯的风格塑像,然后刻上卡⾥埃-贝勒斯的名字卖出去,罗丹休想有⼀点⼉个性创造。
罗丹雕塑名作《加莱义民》
《加莱义民》这组石雕以恢弘而真实的历史情境,表现了一种极为悲壮而崇高的精神气节。
在14世纪法国百年战争中,加莱城被英军围困近两年,市民因饥饿而危在旦夕,英军要求城内选出六位市民,带城门钥匙,光头赤足并锁住颈项,走出城外任他们处死,才能挽救全城人的性命,六位义士挺身而出,走向刑场。
这是一个悲剧感强烈的作品。
罗丹将人物内心分析的原则运用到纪念碑式的雕像里去,表现了赴刑者的不同心理状态,赞颂了英雄壮举。
罗丹将六位义士组合成一个错落有致、迈着沉重而坚定步伐的环形群像雕塑。
整个雕像既有一种向四周放射的趋向,又紧紧地凝结在一起。
那些表露人物内心情感的手势,在群像的空隙中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
雕像是静止的,但又像环形的运动。
观众的欣赏也是围绕着这个环形,从不同角度观看每个人物,在动观与静观结合中获得全面的艺术感受。
作品以独特的群像形式,突破了传统雕塑的程式。
作者着力刻画了面临死亡的不同心理、精神状态。
在对每个人的情感与个性的刻画中,有低头凝思的年长者,他刚毅坚定的牺牲信念,是整个雕像的情感基调;有健壮的大汉,手握城门钥匙,双唇紧闭,高傲自若,.视死如归;有双手抱头痛苦不堪的人;有摊开双手无可奈何的人;有的恐惧地用手遮住双眼,露出绝望与哀怜的神色;有一位将右手举在脸旁,似乎在无力地抵御着某种侵袭。
各种人物的造型既有多样的性格,又统一在整体的造型组合中,传达出悲壮的慷慨赴死的主题。
罗丹的石雕格外注重光影、明暗效果。
《加莱义民》那满珊缓行的腿部和垂及地面的装装式的大麻衣,形成了大块面的深暗阴影,既具有浑厚的体量,又衬托了凸显心理、个性的表情与手势。
本文转载自:/本文链接地址:/619.html。
雕塑--奥古斯特·罗丹《吻》
雕塑奥古斯特·罗丹《吻》1、作品的作者简介奥古斯特·罗丹(1840年11月12日--- 1917年11月17日)是19世纪至20世纪初法国最有影响的雕塑家,他一生勤奋工作,敢于突破官方学院派的束缚,走自己的路,他善于吸收一切优良传统,对于古希腊雕塑的优美生动及对比的手法,理解非常深刻,其作品架构了西方近代雕塑与现代雕塑之间的桥梁,罗丹是西方雕塑史上一位划时代的人物,罗丹的其他主要作品有:《伤鼻的男子》(1864)、《青铜时代》(1876)、《圣约翰的说教》(1878 )、《地狱之门》(1880-1917)、《亚当》(1880)、《夏娃》(1881)、《加莱义民》(1884-1886)、《吻》(1886)、《巴尔扎克》(1897)、《雨果》(1897)。
2、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历史地位作为一件表现性爱主题的艺术作品,奥古斯特·罗丹的雕塑《吻》虽广为人知,却拥有一段复杂而富有争议的历史。
作品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880年。
罗丹出生在巴黎的一个工薪阶层区,父亲是警察局的一名办事员。
当时他年近不惑,已小有名气,第一次受法国政府委派为一座新建的装饰艺术博物馆设计两扇纪念性铜门。
罗丹选择但丁的《地狱》作为作品的主题。
一开始,他计划在左便板中央用浮雕雕刻一对恋人,取名为“忠诚”,以此表现保罗和弗朗西斯卡之间狂热的禁忌之爱。
这对情人是19世纪艺术的流行主题。
根据13世纪流传的原版故事,保罗和弗朗西斯卡坐在一起读宫廷爱情故事时坠人了爱河。
弗朗西斯卡的丈夫,即保罗的哥哥发现他们的秘密后把两人刺死了。
罗丹决定塑造他们初吻的一瞬间。
如果就近观察,你就能看到男子左手中正有一本书滑落下来。
3、介绍作品内容及风格特点,并提出自己的见解。
3.1、作品内容该作品刻画了以少年与少女一坐一跪、一拥一抱,相互纠缠在一起的朦胧的形式嵌在大理石上面。
3.2、风格特点罗丹的作品在“形式上注重表现性,但出发点仍忠实于自然,技法仍然是综合的,内容上他追求表现人生,而多传统沉郁的意境”。
罗丹的雕塑作品
罗丹的雕塑作品《思想者》(2009-06-25 13:41:22)转载▼标签:分类:美学杂想罗丹雕塑思想者地狱之门苦闷文化这幅作品大家不陌生吧,这是法国雕塑艺术家罗丹最著名的作品《思想者》。
一个具有高度智慧的巨人,痛苦地俯首坐在那里沉思,把右肘放在左膝上,手托着下巴和嘴唇,审视着下边发生的所有悲剧而陷入绝对的冥想之中。
那压弯的肋骨和紧张的肌肉似乎要被智慧的火花爆炸开来,然而,除了沉思,只有内心的压抑和隐藏的痛苦。
“思想者”原本是“地狱之门”横楣上的一个主雕坐像,是那巨大雕塑中最有代表性的一件。
后来,罗丹又把它制成一件单独的雕塑,并且成为他最著名的代表作。
罗丹用这一形象来象征伟大诗人——但丁,也象征他自己,象征全人类。
对罗丹来说,艺术的美存在于内在的真实表达,为此,他常常巧妙地背离人体解剖学。
它的雕刻作品,无论是青铜雕还是大理石雕,一般采用两种风格:一种是刻意造就粗糙表面和粗旷表面造型的颇有个性的风格;另一种,其特征是抛光的表面和精细的外型。
罗丹的思想与作品是极其一致的,充满了忧郁、苦闷、伤感,及对命运的挣扎。
他所塑造的人物都是忍辱负重、现实生活的内涵写照,他的艺术力量不是外在的呼喊,而是理性意义的表露,是内心情感与思想的自然爆发。
这正是能够启发观众、打动人心的魅力所在。
不同视角下的思想者分享:分享到新浪Qing1喜欢阅读Rodin’s The Thinker大概介绍下谁的作品何时做的雕塑的材质动作一个具有高度智慧的巨人,痛苦地俯首坐在那里沉思,把右肘放在左膝上,手托着下巴和嘴唇,审视着下边发生的所有悲剧而陷入绝对的冥想之中。
那压弯的肋骨和紧张的肌肉似乎要被智慧的火花爆炸开来,然而,除了沉思,只有内心的压抑和隐藏的痛苦。
作品丰富的内涵充分体现了雕塑家思想的深沉、苦闷和丰富。
罗丹用这一形象来象征伟大诗人——但丁,也象征他自己,象征全人类。
以上是主要中文介绍一楼的缺少雕塑的动作描写复制过来的也要大概看看符合我的要求谢谢提问者采纳2009-01-14 15:15换一个加上动作描写的:Auguste Rodin's sculpture "The Thinker" is known around the world. Hea d in hand, the nude figure sits in intense contemplation, twisting awkwardly to rest his right arm on his left knee. Rodin said of his work, "What makes my Thinker think is that he thinks not only with his brain, with hi s knitted brow, his distended nostrils and compressed lips, but with ever y muscle of his arms, back and legs, with his clenched fist and gripping toes." The Thinker was originally conceived as the central figure for the monumental "Gates of Hell," a commission Rodin never completed. The piece gained its current title when it was exhibited in Paris in 1899.。
雕塑家-罗丹
雕塑家-罗丹文化走廊2007-05-04 11:58:27 阅读52 评论3 字号:大中小现代雕塑艺术之父——罗丹在艺者眼中,一切都是美的,因为他锐利的慧眼,注视到一切众生万物之核心;如能抉发其品性,就是透入外形触及其内在的“真”。
此“真”,也即是“美”。
--罗丹奥古斯特·罗丹(Auguste Rodin 1840-1917)法国杰出的现实主义雕塑家。
平民出生。
十四岁学画,十八岁师从动物雕塑家巴里(barye),1840年至1870年间在著名雕塑家卡里耶-贝勒斯(Carrier-lleuse)工作室工作。
1875年游意大利,研究多那太罗、吉贝尔蒂和米开朗琪罗等大师的作品,脱出学院派的桎梏,从而树立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对雕塑作了根本性的变革--以雕塑家个人的认识和深切的感受作为创作的基点,用丰富多彩的绘画手法,塑造有生命力的艺术形象,并赋予深刻的心理内涵和社会意义。
--罗丹一生作品林立,对世界雕塑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
代表作品有《青铜时代》《地狱之门》《加莱市民》《雨果》《巴尔扎克》《思想者》《吻》和《夏娃》等。
罗丹的一只脚留在古典派的庭院内,另一只脚却已迈过现代派的门坎儿。
可以说,罗丹用他在古典主义时期锻炼得成熟而有力的双手,用他不为传统束缚的创造精神,为新时代打开了现代雕塑的大门;当年轻的艺术家们蜂拥而入向前跑去时,他却已入衰迈之年,他走不动了。
他的创作对欧洲近代雕塑的发展有较大影响。
《擎》,罗丹思想者吻和妒嫉《行走的人》,罗丹《罗密欧与朱丽叶》,罗丹《永恒的春天》,大理石,罗丹《吻》,大理石雕像,高190厘米,法国雕塑家罗丹,创作于1884-1886年,现藏于巴黎罗丹美术馆。
《吻》取材于但丁的《神曲》里所描写的弗朗切斯卡与保罗这一对情侣的爱情悲剧,罗丹取用这一题材以更加坦荡的形式,塑造了两个不顾一切世俗诽谤的情侣,在幽会中热烈接吻的瞬间。
这件雕塑把双人座像的下半部纳入大理石整体之中,避免了脚的繁琐而加强了坐像的整体感。
近代雕塑艺术之父-罗丹
近代雕塑艺术之父——罗丹法国杰出雕塑家罗丹说:“这个世界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是继菲狄亚斯,米开郎基罗之后欧洲雕塑史上第三座高峰。
欧洲雕刻自米开朗基罗之后长期处于沉睡状态,19世纪罗丹的崛起,使沉睡的雕刻艺术开始复苏,罗丹开创了欧洲近代雕塑。
罗丹千变万化的雕像在人们面前展现人世间可悲、可喜、可歌、可泣的众生形象,并让人们窥见生命的真实和艺术创造的意义,真诚地把人类生活中最深刻的爱与美揭示出来,人们称誉他为近代雕塑之父。
1840年11月12日,罗丹出生于法国巴黎的一个平民家庭。
罗丹少年时和叔父生活在一起,受到良好的教育。
14岁时进入巴黎绘画雕刻学校,在雕刻家卡波尔门下学习,这位大雕刻家以法国歌剧院门前的名作《舞蹈》而名盖巴黎。
在这期间罗丹掌握了绘画的基本技巧,但他更着迷于雕刻艺术。
24岁时罗丹接触到另一位出色的浪漫主义雕塑家巴里,他对罗丹的影响不可磨灭。
后来罗丹赴艺术圣地意大利进行考察和学习,意大利雕刻家吉尔贝蒂、多那泰,尤其是米开朗基罗等大师的艺术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回到法国后激情满怀地投入雕刻的创作。
现实主义雕刻大师罗丹有着奇特的工作方法,他在工作室里雇用了相当多的男女模特儿,让他们随意走动和休息,完全自由而放松,而罗丹却细心地观察他们自由活动所引起的动态和肌肉变化,这与摆模特儿刻意创造的形象大不相同,罗丹认为雕塑家表现的应是人的自然形态和姿势,而故意摆设的姿势会破坏人体不同部位客观存在的和谐,因此,雕塑家应选择最真实、最有效的伴随姿态而来的轮廓和曲线,他以个人的认识和深切的感受作为创作的基点,用丰富多彩的绘画手法,塑造有生命力的艺术形象,并赋予深刻的心理内涵和社会意义。
罗丹的一只脚留在古典派的庭院内,另一只脚却已迈过现代派的门坎儿。
可以说,罗丹用他在古典主义时期锻炼得成熟而有力的双手,用他不为传统束缚的创造精神,为新时代打开了现代雕塑的大门。
雕塑对罗丹而言,是抒发个人情感,表现思想的工具,罗丹善于用雕像的动态和姿势表达内心的情感和内涵,并注入了令人无法忘怀的现实主义和人文主义思想。
罗丹雕塑巴尔扎克
罗丹雕塑巴尔扎克 罗丹雕塑巴尔扎克
是在在晚期的创作,为了更深刻地表达人物性格及其内心世界,不断追求新的表现手法和新的风格。
这期间在他的作品里,一种象征性的、超时间的形象日益占据重要地位,特别是有些形象充满了忧郁、厌世、伤感的气氛,这是与雕刻家所生活的历史时代和世界观相联系的。
在雕塑技巧上,罗丹开始试探一种不求形的完整的、轮廓不甚明确的、富有绘画性质的手法,同时采用不确定的明暗对照、放松局部的琢磨,强调整体感觉等,使人物形象好似从光线和空气中浮现出来,因而为印象主义雕刻莫定了基础。
1893-1887年制作的《巴尔扎克》就是代表作之一。
这位十九世纪法国文坛上的巨星-巴尔扎克,在政治想上胜于保皇党,同情贵族阶级,但他的作品具有浪漫主义和批判现实主义的倾向。
罗开对他非常推崇、敬仰。
雕刻家以激动的情感塑造了这位漫步干不眠之夜的文学家形象:他被莫大的幻象所迷惑,抖动他的病体好像抖动他的睡衣一样,由于病魔使他失眠,受苦。
巴尔扎克苦恼地仰首凝视.那朦胧的睡眼、紧闭的嘴唇和蓬乱的头发,都表现出一种被失眠折磨得无可奈何的神态,但又好似在静静地构思,推敲着关健的辞句。
那宽敞的睡衣,缠绕着屹立的躯体,手法同样概括洗练.使雕像的整体形式达到统一。
这一首创的新风格,是为特珠的题材内容所决定,给现代雕刻创作开辟了一个新途径。
文章转载:/135.html
公司网站:。
雕塑鉴赏论文:罗丹的雕塑特色
雕塑鉴赏论文:罗丹的雕塑特色
简介
罗丹(Auguste Rodin)是一位法国著名的雕塑家,被公认为现代雕塑的奠基人之一。
他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早期创作了许多雕塑作品,这些作品以其独特的特色和艺术风格而闻名于世。
主题一:情感的表达
罗丹的雕塑作品以情感的表达为主题,他通过精细的雕刻和姿势的塑造传达了人类内心的情感和精神状态。
他深入挖掘了人性的复杂性,创造出具有强烈情感的形象,从而使观者能够深刻地感受到作品所传达的情感。
主题二:运动的捕捉
罗丹善于捕捉并表现人体的运动。
他通过对人体姿态、肌肉和神态的准确观察,使其作品具有生动的动态感。
雕塑中的人物常常
呈现出自然而流畅的姿态,似乎随时随刻都在运动之中,这使得观
者能够感受到作品中人物的生动性和活力。
主题三:形态的塑造
罗丹的雕塑作品注重对形态的塑造和表现。
他细致入微地雕刻
了人体的细节,使得作品具有立体感和真实感。
通过巧妙的线条和
纹理处理,他能够精确地表现肌肉的纹理和表面的质感,使观者可
以近距离地欣赏到作品的细节之美。
结论
罗丹以他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创作特色在现代雕塑领域崭露头角。
他通过情感的表达、运动的捕捉和形态的塑造,创造了一系列精彩
的雕塑作品,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艺术遗产。
这些作品不仅让人们
感受到情感的冲击和形象的生动,还给观者带来了独一无二的审美
享受。
参考文献
- Smith, J. (2019). Rodin's Sculpture: The Art of Emotion. New York: Publisher.。
罗丹雕塑作品艺术创作理念论文
罗丹雕塑作品艺术创作理念论文摘要:罗丹是法国19世纪最有影响的雕塑家。
他热爱自然,追求自然之美。
本文主要以罗丹几部雕塑作品为切入点对他的雕塑艺术创作理念进行简单的分析。
关键词:罗丹雕塑理念罗丹活跃于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期。
雕塑领域同绘画一样受到了新思潮的影响,罗丹的作品就证实了这一点,他在艺术道路上的创作理念对于我们对美的探索有着重要的价值。
罗丹在雕塑界是一位公认的名家,但像所有天才一样,他也会受到攻击与非难。
当时的人们认为艺术品所谓的完美性要做到处处无暇。
而罗丹并不重视所谓外形上的“完成”,他的作品《冥想》,整座雕像只雕出了一个少女的头部,她的线条高雅、细腻,显现出执着、恬静的神态,堪称完美。
但除此之外罗丹并没有雕刻出头部以下的部分,没有肩颈身躯,没有手足,下方保留了一块少量加工的粗糙石头。
他认为要集中表现冥想的主题,一些内容就要留给人自行想象,必须省略一切与此无关的东西,于是就呈现出了这种特别的构造方式。
罗丹一旦达到他的艺术目标就会认定作品的完成,不做仔细的修饰和圆润,他以为:“庸众所欢喜的是矫伪自命为高雅的姿态,他们也不知真诚的观察是轻视如戏上扮演出来的死板的姿势,而只注意现实生活的简单、动人的形态。
”但是,这并非是说他没有严谨态度,是为了追求主题的完整呈现而必须懂得取舍,因为不那样做的话对他的意图无助,反而可能分散对主题的注意力。
罗丹认为雕塑不同于其他的艺术表达方式,文学利用文字手段很多艺术形象可以得到丰富的描绘。
雕塑却只能表现刻画对象的某一个状态,雕塑还必须协调周围的空间。
也就是说,雕刻这种艺术手段,表现的是静像,然而自然却是瞬息万变、难以捉摸的,永远处在“动”之中。
罗丹的作品《行走的人》就是对动像把握的最好范例。
这尊作品中的人两脚分立,右脚在前有走路时略摇摆的摸样;左肩微抬,提起全身重量;左脚在后有一种即将迈向前去的状态。
双脚都未离地,却给人以“动”的印象。
即便没有头和双臂,观者也能从其中体会到肉感、呼吸的气息和动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罗丹的雕塑艺术
教学目的:
1、欣赏西方近代雕塑艺术中的典范人物罗丹的作品,了解以法国为中心的近代雕塑的艺术成就及风格。
2、通过欣赏罗丹等人的雕塑作品,使学生领悟到雕塑可以深入表现人的精神世界与思想内涵,以及作者通过雕塑这一艺术语言对自己情感的抒发。
3、通过对罗丹雕塑作品的临摹,初步了解雕塑的艺术方法及其工作的艰辛和快乐。
教学重点:
1、了解罗丹雕塑的艺术风格与思想内涵。
2、通过对罗丹的作品的欣赏,领悟其内心情感的表达。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通过对古希腊、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的回忆,介绍西方雕塑艺术的状况及罗丹雕塑的地位引入课题。
二、罗丹简介:
奥古斯特罗丹(1840——1917)是19世纪法国最有影响的雕塑家。
他一生勤奋工作,敢于突破官方学院派的束缚,走自己的路。
他善于吸收一切优良传统,对于古希腊雕塑的优美生动及对比的手法,理解非常深刻。
罗丹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对资产阶级腐朽势力深恶痛绝,他经常通过雕塑这一艺术手段,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
三、罗丹的雕塑作品赏析
1、《青铜时代》
以一个像植物一样律动而舒展的青年人体,表现人类刚从自然束缚中舒醒过来的状态,以象征人类从蒙昧走向文明的时代特征。
这件作品与学院艺术的风格迥然不同,因而受到攻击和诋毁,成为艺术界争论的对象,不断地遭到攻击。
但是历史证明,罗丹的这件人体雕塑,是人类文明初始的真实象征和生动写照。
2、《地狱之门》
这件大型雕塑共有186个形象,是根据但丁的《神曲地狱篇》构思创作的,历时达37年,直到他去世前一年还在修改。
《地狱之门》代表的是罗丹更为内在的痛苦与压抑的灵魂。
3、《思想者》
这件作品将深刻的精神内涵与完整的人物塑造融于一体,体现了罗丹雕塑艺术的基本特征。
罗丹的人体雕塑不仅展示人体的刚健之美,而且蕴藏着深刻与永恒的精神。
教师总结:这是一个强劲而富有内力,成熟而又深刻的形象。
那生命感强烈的躯体,在一种极为痛苦状的思考中剧烈地收缩着,紧皱的眉头,托腮的手臂,低俯的躯干,弯曲的下肢,似乎人体的一切细节都被一种无形的压力所驱动,紧紧地向内聚拢和团缩,仿佛他凝重而深刻的思考是整个身体的力量使然。
罗丹认为深刻的思想是靠富有生命活力的人体来表现的,所以,他的人体雕塑不仅展示人体的刚健之美,而且蕴籍着深刻与永恒的精神。
4、《加莱义民》
这件作品是大型纪念碑雕塑,这组雕塑以恢弘而真实的历史情境,表现了一种及为悲壮而崇高的精神气节与牺牲行为,以精致而深刻的心理表现,形象地刻画了在死亡面前,不同人物的情感与个性。
同时,还以独特的群像形式,突破了传统纪念碑雕塑的程式。
5、《巴尔扎克》
以上我们欣赏了罗丹的几件作品,大家想一想,罗丹的雕塑作品是如何表达他的内在情感的?
四、临摹罗丹的雕塑《沉思》
1、雕塑的分类
2、泥塑的基本手法
3、临摹要求:
a、比例确当
b、形体基本准确
c、注意人物内在神情的表现
五、罗丹雕塑艺术小结
罗丹雕塑艺术的基本特征:将深刻的精神内涵与完整的人体塑造融于一体
六、其他作品欣赏
七、课堂小结
罗丹不仅在艺术精神上继承了雕塑的传统内涵,而且还发展了雕塑的新概念和新形式,特别是在对雕塑深入表现人的精神世界与思想内涵,刻画人物形象的内在品格与个性特征方面,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
他的一系列雕塑创作无论在规模上还是在质量上,都堪与以前的艺术大师媲美,并且还架构了西方近代雕塑与现代雕塑之间的桥梁。
可以说,罗丹是西方雕塑史上一位划时代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