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工作服务和谐社会要坚持
改革开放三十年公安工作经验和成就
![改革开放三十年公安工作经验和成就](https://img.taocdn.com/s3/m/418b8203de80d4d8d15a4fd9.png)
改革开放30年公安工作的光辉历程伴随着30年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历史进程,公安工作走过了一条极不平凡的发展道路。
30年公安工作的发展历史,是一部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在改革开放中开拓创新的奋进历史;30年公安工作的发展历程,是一条同时代发展脉搏共同跳动、与我国经济社会共同进步的光辉历程。
一、30年公安工作思想理念的重大转变思想是行动的先导。
改革开放30年来,公安工作的每一次重大突破、每一次重大进步、每一次重大跨越,都无不发端于思想上的大解放,得益于党在理论上的重大创新。
改革开放之初,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冲破了“两个凡是”的束缚,实现了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
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彻底否定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理论,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作出了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这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决策。
随着全党工作重心的转移,公安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工作重心迅速从过去“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了保卫和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针对姓“社”姓“资”、姓“公”姓“私”等一些思想上的困惑,邓小平同志于1992年春天发表“南巡讲话”,同年召开的党的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为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中的公安工作提出了全新的课题。
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公安工作运行机制、队伍管理体制和警务保障机制,成为新形势下公安工作的发展目标。
党的十六大确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地位,作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决策。
为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公安部组织全国公安机关开展了“贯彻十六大、全面建小康、公安怎么办”大讨论活动。
通过开展大讨论,公安机关进一步明确了新世纪新阶段担负的巩固共产党执政地位、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重大政治和社会责任。
党的十七大以来,我们党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大力推动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关于公安民警实践执法为民思想的思考
![关于公安民警实践执法为民思想的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8194a524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a2.png)
关于公安民警实践执法为民思想的思考【摘要】公安民警作为社会维稳和法治建设的重要力量,执法为民思想是他们工作中的重要指导原则。
本文从公安民警的职责使命、执法为民的意义、践行执法为民思想、实际工作中的应用以及面临的挑战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提出了公安民警应当坚守执法为民原则,进一步推动公安机关改革,提升执法效率和服务水平的建议。
文章强调了实践执法为民思想的重要性,指出公安民警应当以人民为中心,真正为民众谋福祉。
同时也呼吁公安民警要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增强法治意识,更好地履行维护社会安全和稳定的责任,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关键词】关键词:公安民警、执法为民思想、职责使命、意义、践行、应用、挑战、重要性、原则、改革、效率、服务水平。
1. 引言1.1 公安民警的重要性作为国家机构中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的重要力量,公安民警担负着维护国家安全、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职责。
他们是法治社会的守护者,是人民的守护者,是社会治安的守护者。
公安民警的存在和工作,为社会创造了安定、和谐的环境,让人民群众能够安居乐业、安心生活。
公安民警不仅仅是社会的守护者,更是社会的服务者。
在维护社会治安的他们也承担着为民服务的职责,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保障、救助和服务。
他们在日常工作中,时刻关注着人民群众的安全和利益,努力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化解各类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
公安民警的工作不仅需要高度的责任感和职业操守,更需要坚定的执法为民思想。
只有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才能真正做到公平公正执法,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公安民警的温暖和关怀。
公安民警的重要性不仅在于维护社会治安,更在于贴近人民、服务人民,为人民群众营造安全、和谐的社会环境。
1.2 执法为民思想的重要性执法为民思想的重要性在公安民警工作中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执法为民不仅仅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责任和使命。
作为公安民警,他们肩负着维护社会稳定、保护人民安全的神圣使命,必须始终以人民为中心,全心全意为民服务。
2023年公安工作心得体会
![2023年公安工作心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58a49983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c3.png)
2023年公安工作心得体会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公安工作也在不断创新与改进。
作为一名公安工作者,我在2023年的工作中有了一些新的心得和体会。
以下是我对于2023年公安工作的心得体会,希望能够与大家分享和交流。
一、打击网络犯罪,保障网络安全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网络犯罪也日益猖獗。
在2023年,我们公安机关加大了对网络犯罪的打击力度,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在打击网络犯罪时,我们注重综合运用科技手段和传统警务手段,通过数据挖掘和分析、网络监控等技术手段,有效地追踪和打击了一大批网络犯罪分子。
同时,我们也加强了网络安全宣传教育,提高了公众的网络安全意识,使广大市民能够自觉抵御网络犯罪的攻击。
二、加强社会治安管理,构建安全和谐社会在2023年,我们公安机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加强社会治安管理工作,维护了社会的安全和稳定。
我们注重依法行政,依法处理各类治安案件,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
同时,我们也加强了与社会各界的合作,形成了联动的治安管理模式,共同构建了安全和谐的社会环境。
三、提高公安队伍素质,推动公安工作创新发展在2023年,我们公安机关注重提高公安队伍的素质和能力。
我们加强了公安人员的培训和学习,提高了他们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
同时,我们也重视公安工作的创新发展,鼓励公安人员积极思考和学习先进的技术和方法,推动公安工作的科学化、专业化和智能化发展。
四、注重警民互动,建立良好的警民关系在2023年,我们公安机关注重加强与群众的沟通和交流,建立了良好的警民关系。
我们积极倾听群众的意见和建议,解决他们的困难和问题。
同时,我们也注重加强对社区和基层的服务,组织开展了各类警务宣传和活动,拉近了警民之间的距离,增加了彼此的信任和理解。
五、倡导法治精神,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在2023年,我们公安机关积极倡导法治精神,加强了对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提高了公众对法律的认识和遵守意识。
我们坚决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维护了社会的公平正义。
公安民警思想汇报:牢固树立执法为民理念
![公安民警思想汇报:牢固树立执法为民理念](https://img.taocdn.com/s3/m/47604d2d0740be1e650e9a95.png)
公安民警思想汇报:牢固树立执法为民理念牢固树立执法为民理念自觉维护人民群众利益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落实到公安工作核心就是坚持“立警为公,执法为民”。
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认真领会市政府“执政为民、服务发展”动员部署大会的精神,我深深体会到作为一名产党员、一名普通民警,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与时俱进、服务人民的精神,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公安工作,争做执法为民、服务发展的先锋,努力为经济社会发展,维护社会政治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良好治安环境而奋斗。
下面是我在学习过程中自己的几点体会和认识:第一练好基本功,增强为民服务的能力。
作为一名普通民警,要把自己的精力放在学习和工作上,把时间用在钻研本职业务才能更好地为社会服务,同时还要在学习工作中提高自身的修养。
只有具备较强的业务能力,才能做到“立警为公,执法为民”。
随着“执法为民、服务发展”活动的深入开展,我更加深刻剖析自己在思想和工作上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整改,以牛玉儒、任长霞等先进典型的事迹时刻激励自己,立足本职,努力工作,保一方百姓平安。
第二、转变观念,增强服务意识。
今年开展的“执政为民、服务发展”活动,对我们提出了“人性化监督、感情化服务、规范化执法”的公安工作理念,变管理为服务。
这就要求我们进一步树立与时俱进的思想,坚持开拓创新、奋发进取的精神,以更新更科学文明的理念为人民服务。
人民赋予了人民警察执法权,权力属于人民,我们每个公安民警都是人民的公仆。
这就要求我们执法者在每一项工作中,在每一次执法行动中,都要认真践行“三个代表”,把人民的利益作为检验工作的最高标准,牢记神圣宗旨、坚持“立警为公,执法为民”,才能让老百姓切实感到公安执法环境和公正、公平。
才能有效的消除治安隐患,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
任何一点敷衍和疏忽,都是对国家和人民重托的辜负,任何一点搪塞和玩忽职守,都是对同志和人民不道德的行为,都可能造成不可弥补的重大损失。
“三保”是公安工作的最高目标
![“三保”是公安工作的最高目标](https://img.taocdn.com/s3/m/0494153c0b4c2e3f57276393.png)
为推 动公安 工作跨越 发展 的 引擎 ,把 “ 息化是 信
第一 战斗 力 ,信 息化应 用是 第一手段 ,信 息资 源 是 第 一资 源”的理 念根植 民警 思想 深处。二是 完 善 科技基 础设施 建设 。加 强 网络基 础设 施建设 , 对 公 安 网进 行 扩 容 改 造 ,加 大 科技 装 备 配备 力 度 。三 是 加 强 基 础 信 息 培 训 、 采 集 。 建 立 信 息 化 培 训 室 ,经 常性地 开展 信 息化应 用培 训 ,将 民警 信 息化应 用能力作 为领导 干部考核 、评优 的 一项 重要 指 标 ,作 为 民 警提 拔 任 用 的 重 要 条 件 。 制 定
・
的 层 次 , 努 力 把 信 息 转 化 为 打 防 管 控 的 实 战 效 能 。一是 打牢信 息化 思想根基 。把信 息化 建设作
力 点 ,也 是 公 安 职 能 与促 进 社 会 和 谐 的 最 佳 结 合
点 。 公 安 机 关 要 从 这 个 结 合 点入 手 , 瞄 准 基 本 职
能着力 ,紧 紧围绕 维护社 会稳 定开展 工作 。一是 注 重敏 感信 息的分析 研判 预警 。全 面启动每 日情
报 信 息 分 析 研 判 机 制 , 大 力 推 广 “ 保 先 动 ,政 国
府 主动” 的维稳 工作经验 ,拓展 情报信 息 网络 , 形成 “ 盖 广泛 、触 角灵敏 、传 输 快捷 ” 的情报 覆 控制 网络 系统。二是 健全 完善群 体性 事件 应 对机 制 。持 续不 断地 开展 不稳 定 因素和 矛盾 纠纷 的排 查 、梳 理 ,对排 查 出的 不稳定 因素和 矛盾纠 纷逐 化 解、整 改 ,及 时将影 响稳定 的 苗头和事 端解 决在基层 、解决在 萌 芽状 态。三是 进一 步加 强信 访稳定 工作 。大力推 行 “ 司法调解 请进 来、公 安 调解走 出去” 的矛盾 纠纷调 解机制 ,最 大限度地
创新基层公安工作 服务构建和谐社会——对基层公安工作服务和谐社会的若干思考
![创新基层公安工作 服务构建和谐社会——对基层公安工作服务和谐社会的若干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17640e6f27d3240c8447ef19.png)
坚持 不懈 ,艰苦奋斗。只有这样 ,我们才能抓住机 遇 ,推 动公安 工作在 新形 势新任 务 下取得新发 展 、新进步 ,才能让广大民警在构建和谐社会 中大有作 为。 [ 键 词] 和 谐 社 会 ;稳 定 ; 以人 为 本 : 实战 ;培 训 关 [ 中图分类号] I 3 ) 1 6 [ 文献标识码 ]B [ 文章编号]17 9 9 ( 06 4— 0 1 0 6 2— 3 0 20 )0 0 0 — 5
限度地增 加和谐 因素 、最 大 限度 地减 少不 和谐 因 素 ,不断促进社会 和谐 ” ,这 是党 的十六届六 中全 会 明确提 出的构建社会 主义 和谐社会 的新理念 、新 思路 、新途径 ,为公安机关找准贯彻落实党的十六 届六 中全会精神 的着力点 ,进一步指 明了方 向,明 确 了任务 。当前和今后一个 时期公安工作的基本任 务 ,就是要紧紧围绕这 “ 两个最 大限度 ” 做文章 、
无法替代 的特殊作用 。民主法制 、公平正义 、诚信
友爱 、充满 活力 、安定 有序 、人 与 自然 和谐 相处 , 是社会 主义和谐 社会 的总要求 ,这 六个方 面都与公 安机关密切相关 。可以说 ,公安机关既是构建社会 主义和谐 社会 的重要建设力量 ,又是构建社会 主义 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力 量。公安机关必须 自觉地把
“ 国家安危 ,公安 系于一身” 公安机关 是人 民 民主专政 的重要 工具 ,是具有武装 特点 的国家刑 事
司法机关 和治安行政管理机关 ,承担着维护社会稳
定 、保一方平安 的重任 。可以说 ,稳定与和谐 有着 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没有稳定 ,就没有 正常的社
会秩序 ,就不可能有经济的迅速发展 ,不 可能有人
全感的治安问题 ,积极预 防、妥善处置由人 民内部 矛盾引发的群体性事件 ,巩 固和发展安定团结的政 治局面 ,对严重影响经济发展和群众安全感的犯罪 问题要做 到早发现 、早控制 和妥善处理 ,确保社会
论公安执法改进与和谐社会
![论公安执法改进与和谐社会](https://img.taocdn.com/s3/m/dc11f22da5e9856a5612603c.png)
参考 文献 r [ 廖仲卿. l 】 中国公安百科辞典[ . M】 北京: 中国群言出版社, 0 . 2 5 0 [ 彭程 . 2 ] 公安局机 关管理 百科全书 『 . j 北京: 中国科技文化 出版
社 .0 5 20.
[I刘志强. 警务督察 实务全书【 . 3 1 公安 M] 北京: 多媒体 电子 出版 中科
一
、
规范公 安执法行 为 服 务和谐社 会建设
( )坚持 用民主 法制 的要 求保 障公安 工作 服务 和谐 社会 建 一
设
社 会 主 义和 谐 社会 是 民主 法 治 的社 会 ,要 求公 安 工 作 必 须 始 终把 实现和 维 护好 人 民群 众 的根本 利 益作 为一 切工作 的 出发 点 和 落脚 点 ,切 实做 到 “ 法可依 ,有法 必依 ,执 法必严 ,违法 必 有 究 ”,在 民主 的基 础 上体 现法 制 ,在 法制 的过 程 中保 障 民主。 一 要 以人 为本 ,严 禁侵犯 人权 ;二要 明确职 责 ,严 禁越职 越权 ;三 要 公开透 明,严禁暗 箱操作 。 ( )坚持 用公 平正 义的要 求规 范公 安 工作服 务 和谐社 会 建 二
执 法质 量 的好坏 ,执 法作 风 的优 劣 对构 建和 谐社 会具 有很大 的影 响。规 范公 安机 关 的执法 工作 ,要 针对 目前 公安 队伍 中存在 的一 些民警 执法 素质 偏低 ,甚 至不 会执 法 ;少数 民警执 法不 公、 执法 不 严 ;个别 民警 执法 犯法 、徇私 枉 法等群 众 反映 强烈 的问题 ,做 好 以下 三 方面 的工作 。一 要进 一步根 植执 法 为民思 想。 二要坚 持 开展 执法业 务培训 。要建 立有效的执 法业务培 训机制 。 ( ) 用热 情服 务 的要 求来 改进 公安行政 管理 工作。 二 要 和谐 社会 要求 公安机 关 必须 实现 由单一 的管理 型 向管理服 务 型 的转 变。 为此 ,必须 认真 纠正 重管理 轻服 务 的倾 向 ,努力做 到 既严 格 管理又 热情 服务 。按 照 既要热情 服 务 、方便群 众 ,又要 严 格执 法 、严格 管理 的要 求 ,认真研 究 市场经 济 运行 规律 ,积极 探 索公 安行 政 管理 的新途 径 ,真正 发挥 公安行 政 管理 的作用 ,依 法 维护统 一、开 放、竞争 、有序 的市场经济 秩序。 ( ) 用 民主 法制的要 求来保 障警务工作 。 三 要 民主 法 制 是 构建 和 谐 社 会 的基 础和 前提 ,公 安机 关 作 为 构 建和 谐社 会 的重要 职能 部 门 ,要在 工作 中充 分 发扬 民主 、体 现 法 制。 一要 高度 重视 人权 ,严 禁刑讯 逼供 等侵 犯人 权 问题 的发生 。 二要严 守 法定职 责 ,禁 止参 与非警 务活 动。 这 些年来 ,公 安机 关 直 把 为公众服 务 作为 一种 追求 目标 ,一些 公安 机关通 过做 份外 工作 树立 公安机 关 良好 形象 。但是 在 为公众 服务 中 ,少数 公众 的 不 良需求 同时得 到 满足 ,特 别是在 社会 管理 尚不科 学 、规 范的情 况下 ,宽 泛 、过 高 地承诺 将 公安机 关推 上一 个十 分尴尬 的境 地 。 三要 深 化 警 务 公开 ,推 进 公安 工 作 的 民主 化 。 民主 就 意 味着 公 开、透 明 ,意 味着 人 民群 众 有更广 泛 的参与 管理社 会和 国 家的权 利。和 谐社 会 强调社 会治 理 的法制 化和 民主 化 ,要求逐 步 有序扩 大公 民参 与社会 治理 的 空间 ,引导 每个 利益群 体 以理性 、合 法 的 形式表 达利 益诉 求 ,处理 好 各 自利 益关 系 ,使公 民在参 与社 会治
公安八个理念
![公安八个理念](https://img.taocdn.com/s3/m/99b82301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b5.png)
公安⼋个理念为了适应社会更快的、更科学的、更和谐的发展,兰州市公安局通过深⼊的调研,在原先⼯作的基础上提出了“服务⼤局打防并重公平正义以⼈为本固本强基科学发展务实⾼效争创⼀流”⼋个理念。
服务⼤局,是我们公安机关职能的基本定位。
对我们公安局来说:⼤局是发展,⼤局是民⽣,⼤局是和谐稳定。
新时期公安⼯作的服务⼤局就是要充分履⾏巩固共产党执政地位,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保障⼈民安居乐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政治和社会责任,把保增长,保民⽣,保稳定的⼯作贯穿于各个警务活动中。
打防并重,是公安⼯作职能的直接体现。
公安机关是政府的⼀个职能部门,依法管理社会治安,⾏使国家的⾏政权,同时公安机关⼜依法侦查刑事案件,⾏使国家的司法权。
打击主要体现在公安机关的司法权,在侦破案件和阻⽌犯罪时,我们⾏使司法权时才会打击。
新形势下公安的⾏政管理职能应该更⼤⼀些,也就是防的职能。
我们在⾏使⼈⼝、治安、交通、枪枝危爆物品和出⼊境等多项专职管理,每⼀项都与社会的安全和稳定息息相关,只有最⼤限度的预防,才能使打击的代价最⼩化,社会效应,经济效应和政治效应最⼤化。
防范⼯作做好了,⼈民群众不受伤害,就是最⼤的民⽣。
当案件发⽣时⽼百姓希望公安机关尽快把案⼦破了,为⾃⼰伸张正义将犯罪分⼦绳之以法,这就需要公安机关⾏使打击职能。
当案件没有发⽣时⽼百姓希望案件不要发⽣在⾃⼰⾝上,不要发⽣在⾃⼰家⾥,这时就需要公安机关⾏使⾏政管理职能。
从这两⽅⾯来说,打防两⼿都要抓两⼿都要硬,打击不⼒就会防不胜防,防范不⼒就会打不胜打。
”公平正义,是社会价值的基本体现。
这对公安执法部门来讲必须要坚持,这样才能在⼯作当中约束⾃⼰,把握⾃⼰,才能以更⾼的标准去执法。
如果在执法过程中失去了公平正义,就意味着失去了民⼼。
社会和谐稳定就会受损害,我们公安机关的社会公信⼒也会受到影响。
”对于兰州市公安局来说,以⼈为本理念有三个层⾯的意思:⼀是以⼈民为价值主体,…⽴警为民?,公安⼯作要完全围绕着⼈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事,努⼒践⾏⼈民公安为⼈民,坚持执法为民,最⼤限度地满⾜⼈民群众对公安⼯作的新期待,新要求,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群众的根本利益。
试论当代公安工作与和谐社会建设
![试论当代公安工作与和谐社会建设](https://img.taocdn.com/s3/m/8e85ed6e9b6648d7c1c7465a.png)
Legal Sys t em A nd So c i et yf叁垒!查塾金!!!!兰型!!.:二...●—匿受国_试论当代公安工作与矛口谐社会建设吴宗翰摘要进入新世纪,新的时代特征赋予了么',--e-x_r_作者新的使命。
本文分析了新时期我国公安干警面临的艰巨任务,同时从构建和谐社会这个大背景下出发,剖析公安工作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关系。
关键词公安工作和谐社会法制建设中图分类号:D6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1C1)09—17%02社会的和谐,世界的和谐,是人类的一个共同梦想,也是人类不断奋斗的一个目标。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其中重点提出要使我们的社会更J Ju和谐,从此,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提上了党执政兴国的日程。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构建和谐社会理念的提出,是党和国家在新的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和统筹国内国外形势下做出的重大决策,集中的体现了党与时俱进的精神。
构建和谐社会已经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发展主题。
然而,我们不能不正视这样一个问题:眼下和谐社会的构建面临的严峻形势。
基于这一点,作为和谐社会的创建者和和谐社会的维护者,广大公安干警肩负着巨大的历史使命。
公安干警,一直被看做人民群众安全的重要维护者和保障者,肩负着圣神的使命。
当下,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原有的利益格局出现了重新的分化和重组。
一般认为,一个国家人均G D P在2500美元左右时,是矛盾的多发期。
毫无疑问,公安干警也被赋予了新的时代使命。
不容否认,当前国内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不和谐的因素和现象。
这些现象的发生,有着极其复杂的背景因素。
令人们担忧的是,公安干警队伍素质在一定程度上有所下滑,一些公安人员知法犯法,经受不住利益的诱惑,严重的损害了公安干警的社会形象。
一、目前公安工作面临环境的复杂性1.当前。
以人为本和谐社会构建中公安工作的立足点
![以人为本和谐社会构建中公安工作的立足点](https://img.taocdn.com/s3/m/34eea0c5a1c7aa00b52acb99.png)
的执法理念, 既是和谐社会构建中公安机关的性质、 宗旨和任务所决定的, 也是新时期新阶段公安工作的本 质要求, 同时更是和谐社会构建中公安工作的立足点。 关键词: 和谐社会; 以人为本; 公安工作; 立足点 中图分类号: D63 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 0 6) 10 0 8 -75 75 0 4 -0 0 23 -0 3
范畴, 它必须以马列主义、 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
23
警学研究
鄢定友
以人为本: 和谐社会构建中公安工作的立足点
和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为指导, 更好地为构建社会主 义和谐社会和实现科学发展观战略服务。公安机关 学习贯彻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 必须紧密结合公安工 就是这样一个结合点、 立足点。公安机关是国家重要 的刑事司法 和治安行政执法机关, 它的一切权力 活 动, 都是为了稳定社会与发展经济, 为了保护人民的 根本利益。要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就必须实 现广大人民的各种具体的合法利益。显然, 以人为本 与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中 “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 本利益” 的内涵是一致的。因此, 践行 “三个代表” 重 要思想, 具体到公安机关, 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以人 为本的观念, 就是要牢牢把握立警为公、 执法为民, 在 各项工作中自觉将人民利益放在首位, 切实维护最广 大人民的正当合法权益, 这是衡量公安工作是不是真 正实践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 观的最重要的标志。可见, 坚持 “以人为本” 是公安工 作践行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的本质要求, 是检查公安 工作是否真正 “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和尊重人民群 众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 坚持为崇高理想奋斗和为 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一致性, 坚持完成党的各项工作 和实现人民利益的一致性” 的唯一标准。只有把 “以 人为本” 作为公安工作的立足点, 才能确保公安工作 的正确方向。 二、 坚持以人为本是公安工作根本宗旨的基本要 求 我国公安机关是党领导下的维护社会稳定和人 民安宁的政府部门, 运用法律武器严厉打击敌人和忠 诚保卫人民的民主权利是公安机关的基本职能。全 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领导下的公安机关执法活动 的根本宗旨, 是公安机关区别于一切剥削阶级的国家 警察的根本标志, 是公安机关的优良传统, 也是新时 期公安工作服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出发点和落脚 服务, 就公安机关而言, 它是社会各阶层人民群众在 不同利益方面的公开代表和坚强后盾, 它所开展的一
公安机关人民警察 基本级执法资格考试 训练题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1
![公安机关人民警察 基本级执法资格考试 训练题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1](https://img.taocdn.com/s3/m/990bb92ecfc789eb172dc80a.png)
第一章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一、判断题1.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国家与法的理论同中国国情和现代化建设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实践经验的总结。
2.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社会主义法治的精髓和灵魂,是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律监督等法治领域的基本指导思想,其内容博大精深。
3.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以四项基本原则为根本指导思想的。
×4.维护法律权威,必须首先维护宪法权威。
5.依法治国的基本含义是依据法律而不是个人的旨意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实行的是法治而不是人治。
6.国家立法机关的行为不受法律约束。
×7.执法为民理念,是具有鲜明社会主义特色的法治理念,其核心是政法工作必须坚持做到维护和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8.人权是一个社会历史范畴,同社会、不同阶级有不同的人权观。
9.政法机关实施具体的管理行为只是手段,通过履行管理职责为社会和人民群众服务才是根本目的。
10.文明执法是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对政法工作的基本要求,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进步的表现,是政法机关执法为民的本质要求和外在体现。
11.作为法治理念的公平正义,是指社会成员能够按照法律规定的方式公平实现权利和义务,并受到法律的保护。
12.公安民警在执法中要做到平等对待,就要做到反对特权,禁止歧视。
13.秉公执法是公平正义理念对政法工作提出的最基本的要求。
14.公正与效率都是法治社会所追求的重要价值。
法律公正是实现效率的重要条件,法律效率是评价公正的基本尺度。
×15.公安工作服务大局,首要的就是要保障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以民主政治建设为中心。
×16.坚持党的领导与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都是我国《宪法》规定的原则,二者的共同目的都是保障国家法律的正确实施。
17.党对公安工作的领导主要是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业务领导。
×18.坚持党对政法工作的领导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19.坚持和实行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观需要,也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切实提高四个能力努力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治安环
![切实提高四个能力努力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治安环](https://img.taocdn.com/s3/m/268358df770bf78a652954ce.png)
切实提高“四个能力"努力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治安环境摘要:文章从金山公安的实际出发,认为公安机关要切实提高维护国家安全的能力、驾驭社会治安局势的能力、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这“‘四个能力”,必须在“抓住一个根本,突出二个重点,营造三个环境,强化四个意识”上,下功夫,求突破。
主题词:十六届四中全会;和谐社会;执政能力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要求全党要从五个方面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并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娃设的重要内容。
公安机来作为维护社会秩序安定的行政执法机关,必须找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肩负的三大政始和社会责任的最佳结合点。
2004年11月15日,胡锦涛总书记在观摩全国民警。
大练兵汇报演练时,明确提出公安机关要切实提高维护国家安全的能力、驾驭社会治安局势的能力、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
这“四个能力”既是党中央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总体需要对公安机关提出的根本要求,也是公安机关全面落实各项公安保卫工作的重要指导方针。
围绕提高“四个能力”,努力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治安环境,各级公安机关必须立足实际,在“抓住一个根本,突出二个重点,营造三个环境,强化四个意识”上,下功夫,求突破。
抓住“一个根本”,就是抓住队伍建设这个根本公安机关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刀把子”。
要使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真正成为“敌人的克星”、“人民的救星”,必须抓好自身建设。
要坚持从严治警、依法治警,大力加强公安队伍的革命化、正规化、现代化建设,努力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执法公正的公安队伍。
1.选强、配优班长。
分局党委本着“对公安事业负责,对公安队伍负责”的原则,根据市局统一部署,结合分局在中层干部中开展的专项教育活动的考察情况,认真组织、开展新一届中层领导干部的聘任、管理工作,将一批有思路、有激情、有能力的人才推到一线领导岗位上,对一些党性不强,群众不认可,基础不牢,明显不胜任岗位的同志作出调整。
公安工作新时代新使命
![公安工作新时代新使命](https://img.taocdn.com/s3/m/ba743fed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f3.png)
公安工作新时代新使命
公安工作在新时代面临着新的使命和责任。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
和变革,公安部门不仅需要维护社会治安和稳定,还要努力推动公平
正义、促进人民安居乐业。
公安工作的使命之一是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在新时代,公安
部门要加强警务能力建设,提高对重大犯罪的预防和打击能力,有效
维护社会安全秩序。
公安部门还要与其他部门合作,加强对恐怖主义、极端主义和网络犯罪等新形势下的安全威胁的应对。
公安工作的使命之二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在新时代,公安部门
要加强社会治安管理,以人民群众的需求为导向,推动社会治安态势
的根本好转。
公安部门要加强与社区、学校和企事业单位的合作,共
同构建和谐社会,打造人民安居乐业的环境。
公安工作的使命之三是促进执法公正。
在新时代,公安部门要加
强职业道德建设,强化执法规范,确保执法过程公正透明。
公安部门
要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加强人权保障,积极推动依法行政,为广大人
民群众提供更加公平的法治环境。
公安工作在新时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压力,但也蕴含着更多的
机遇和可能。
公安部门将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思想,不断完
善工作机制,提高工作效能,为实现社会稳定和法治进步做出更大的
贡献。
发挥公安职能作用促进和谐平安社会
![发挥公安职能作用促进和谐平安社会](https://img.taocdn.com/s3/m/7a7bde81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74.png)
发挥公安职能作用促进和谐平安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出发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
公安机关在新的历史时期担负着巩固共产党执政地位、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重大政治和社会责任,其特殊的职能决定了公安机关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具有重大的历史使命。
商城县系山区县,经济还欠发达,为实现商城经济的快速崛起,今年年初县委、县政府高瞻远瞩,因时顺势提出了建设“平安、和谐、锦绣商城”的工作目标。
因此,如何明确公安机关在构建和谐商城进程中的职责定位,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与时俱进,充分发挥公安机关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职能作用,是摆在我县公安机关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一、认清形势准确把握构建和谐社会对公安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新内涵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全面分析了形势和任务,研究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若干重大问题,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九大目标和主要任务。
随着构建和谐社会任务的提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已经更加明确地由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建设三位一体,扩展为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四位一体。
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对公安机关工作提供了新机遇,提出了新挑战。
必须清醒认识当前社会治安的新形势和新特点。
国际经验表明,人均GDP在1000美元至3000美元之间,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黄金期,也是各类社会矛盾的凸显期。
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进程中,由于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加快推进,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这种空前的社会变革,给我国发展进步带来巨大活力,也必然带来这样那样的矛盾和问题,新旧矛盾相互交织,各种不稳定、不安定因素大量显现,一定时期内必将给社会治安带来新的冲击和压力。
突出表现在:一是隐蔽战线日益尖锐。
境内外敌对势力、敌对分子不愿意也不甘心看到我国进入和平发展期,对我实施“西化””、“分化”的图谋不会改变,必将通过多种途径、采取多种手段,加紧对我进行渗透颠覆破坏活动,隐蔽战线斗争将日趋复杂、尖锐;二是社会矛盾日益增多。
公安部门为人民群众打造和谐社会
![公安部门为人民群众打造和谐社会](https://img.taocdn.com/s3/m/f2a0d841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48d1d62.png)
公安部门为人民群众打造和谐社会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公安部门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作为国家治安维护和社会管理的中坚力量,公安部门致力于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稳定和和谐的社会环境。
本文将从公安部门在打造和谐社会中的作用、措施以及取得的成就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建设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
和谐社会的构建旨在营造安定有序、公平公正、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环境。
而公安部门作为国家机关的一部分,承担着维护社会安全、保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职责。
只有公安部门与人民群众共同努力,才能打造和谐稳定的社会。
二、公安部门打造和谐社会的措施为了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公安部门积极采取了一系列措施:1.加强基层社会治安防控。
公安部门重点关注社会治安问题,加大对突出治安问题的打击力度。
通过加强巡逻防控、建立社会巡防网、加强治安防范等手段,有效地维护了社会的安定与和谐。
2.加强合作共治。
公安部门积极与社会各界开展合作,建立联防联控机制。
在社区、学校、企事业单位等地开展警民联动,共同维护社会的安全稳定。
3.依法打击犯罪活动。
公安部门坚决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为人民群众创造一个安全、有序的社会环境。
通过加大犯罪打击和侦查力度,维护了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4.加强公共安全教育。
公安部门积极开展公共安全教育宣传活动,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通过开展消防演练、交通安全宣传等活动,提升社会犯罪防范水平,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三、公安部门打造和谐社会的成就公安部门在打造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绩:1.治安形势持续稳定。
公安部门通过加强治安防范,打击犯罪活动,使全国的治安形势持续稳定。
人民群众在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中生活,创造和谐社会的基础条件得到巩固。
2.社会安全感提升。
公安部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关注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受。
通过加强社会治安防控,提高治安环境质量,大幅度提升了人民群众的安全感。
公安机关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公安机关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92e353ae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27.png)
公安机关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公安机关是国家权力机关的一部分,负责维护社会治安、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以及维护社会秩序。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公安机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公安机关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1. 维护社会稳定和治安公安机关是维护社会稳定和治安的主要力量。
通过加强防控措施、打击违法犯罪行为,公安机关有效地维护了社会的平安与稳定。
他们积极开展犯罪预防宣传,加强巡逻防控,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有效遏制了社会治安事件的发生。
公安机关的存在和努力,为人民提供了一个安全和谐的生活环境。
2.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公安机关的工作不仅是打击犯罪,还致力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建设。
他们积极参与和推动社会公共事务的处理,依法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他们坚持公正执法,加强对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维护社会的公平秩序。
公安机关通过公正执法的行为,彰显了法律的威严,维护了社会公平正义的价值观。
3. 加强社会治理体系建设公安机关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积极参与社会治理体系的建设。
他们积极配合其他部门,开展综合治理,推动社会治理工作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公安机关还加强与社区和居民的联系,建立起了良好的互动机制,形成了政府、公安机关与群众之间的紧密合作。
通过这种方式,公安机关有效地提高了社会治理的效能。
4. 加强国家安全和边境防控公安机关是国家安全和边境防控的中坚力量。
他们负责打击各类渗透、颠覆、分裂、恐怖等非法活动,维护国家的安全和统一。
公安机关通过加强边境管理、打击跨国犯罪以及加强情报收集和分析,有效地保卫了国家的边疆安全,确保了国家的和平稳定。
5. 提高全民安全意识公安机关还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了提高全民安全意识的重要作用。
他们通过开展安全教育活动,普及安全知识,提高了人民群众自我保护意识和维权意识。
同时,公安机关通过加强对安全隐患的监测和管理,促使全民积极参与安全工作,共同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安全,实现了社会的和谐发展。
公安部门工作报告加强公安社会面管控维护社会秩序
![公安部门工作报告加强公安社会面管控维护社会秩序](https://img.taocdn.com/s3/m/ae4f2e92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e1.png)
公安部门工作报告加强公安社会面管控维护社会秩序各位领导、同事们:大家好!今天我将就公安部门工作报告的内容,谈一下加强公安社会面管控、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性和具体措施。
一、加强公安社会面管控的重要性公安社会面管控是公安机关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任务之一,对于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建设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社会面管控的有效实施,能够有效预防和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维护社会稳定,提升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幸福感。
二、社会面管控的具体措施1. 提升警力部署和维稳能力公安机关应根据社会面管控的任务需求,合理配置警力资源,加强对重点区域和场所的巡逻防控工作。
同时,加强人员培训,提高警力维稳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确保能够快速有效应对各类突发事件和社会安全问题。
2. 加强信息化建设通过推进公安信息化建设,建立健全社会面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对各类社情民意、社会事件、治安举报等信息的全面监测和收集,有效分析、研判社会面动态,及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确保社会面管控工作的精准、高效。
3. 深化社会面治安防控机制改革加强公安机关与相关部门的协同配合,建立健全跨部门、跨领域的信息共享和联动机制。
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的治安防范和管控,特别是在大型活动、群众聚集场所等关键时刻,加强安全保障措施,切实防范和遏制各类社会面风险。
4. 加强社会面案件研判和打击力度公安机关要加大对社会面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加强对案件的研判分析工作,构建完善的侦查打击体系,加大对违法犯罪分子的追查力度,确保社会面治安秩序的恢复和维护。
三、加强公安社会面管控的意义与挑战加强公安社会面管控,虽然能维护社会秩序和安全,但也面临一些挑战和困难。
首先,社会面责任主体众多,协调难度较大;其次,违法犯罪手段日趋多样化,公安机关需要与时俱进,不断提升自身技术和素质;同时,公安机关在推进社会面治安防控时,还要兼顾保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坚持法治原则,力戒乱打乱抓。
公安机关要主动适应构建和谐社会对公安工作的新要求
![公安机关要主动适应构建和谐社会对公安工作的新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bfdcd11c0b4e767f5acfce99.png)
提出的新要求, 公安机关必须认真研究, 主动适应。 一、 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方面, 在不断提高处置群 体性事件能力的同时, 要更加注重矛盾纠纷的发现、 化解, 实现工作重心前移 和谐社会并不是消弭了矛盾的无差别社会, 而是 一个能够容纳多元、 协调各种 矛盾的社会。也就是 说, 矛盾在可控范围内, 就和谐; 矛盾超过可控范围, 就不和谐。当前, 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 己经触及到 社会利益格局的深层次问题, 由此导致的各类社会矛 盾交织凸现, 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日益增多, 由人民 内部矛盾诱发的群体性事件己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 突出问题。公安机关履行维护社会稳定职能, 必须从
2 006 年 8 月 � � 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A .2 006 � � 第 � � � � 18 � 卷 第4期 � � � � � C .18 .4
公 安 机 关 要 主 动 适 应 构 建 和 谐 社 会 对 公 安 工 作 的 新 要 求
唐中元
(湖南省公安厅, 湖南 长沙 410001)
作为立足点和出发点, 力求做到服务社会, 改善民生。 第四, 对公安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公安 队伍建设不是封闭的, 而是在社会这个开放的系统中 进行; 也不是孤立的, 而是在与社会、 特别是与人民群 众的双向互动中发展。公安队伍通过打击犯罪、 保护 中树立良好形象; 同时, 人民群众根据自己对公安队 伍的认同, 决定对公安队伍建设、 公安工作的支持程 度。公安机关与整个社会协调和谐、 公安民警与人民
摘
要: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对公安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这要求公安机关在处
整理属于公共政策的有多选
![整理属于公共政策的有多选](https://img.taocdn.com/s3/m/ff025bee10661ed9ac51f300.png)
属于公共政策的有多选三、多项选择题(350题)1. 依法治国理念的基本内涵是()。
A.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B. 树立和维护法律权威C. 严格依法办事D. 公正执法正确答案为:A,B,C。
2. 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A. 无法可依B. 有法不依C. 执法不严D. 违法不究正确答案为:B,C,D。
3. 我国已经建成了以宪法为核心,()为骨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框架。
A. 民商法B. 刑事法C. 行政法D. 诉讼法正确答案为:A,B,C,D。
4. 严格依法办事,就是要做到()。
A. 有法可依B. 有法必依C. 执法必严D. 违法必究正确答案为:B,C,D。
5.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含义是()。
A. 公民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B. 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没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C. 任何组织和个人的违法行为都必须依法受到追究D. 任何个人或者组织违反法律,都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正确答案为:A,B,C。
6.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是()。
A.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B.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C. 加强社会主义法治D.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确答案为:A,B。
7.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本质要求之一,必须反映和坚持社会主义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其具体表现为()。
A. 坚持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B. 坚持执法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C. 坚持党的领导D. 坚持平等、自由、正义、效率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内在的价值追求正确答案为:A,B,D。
8. 公安工作如何保障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A. 要全面发挥打击犯罪、保护人民、维护国家安全、化解矛盾纠纷、管理社会秩序、服务改革发展、维护公平正义的各项职能,促进社会和谐B. 要坚持稳定压倒一切,依法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做好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及时把矛盾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防止影响社会稳定C. 要着眼于化解社会矛盾,缓解社会冲突,减少社会对立,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充分运用调解手段解决纷争D. 要坚持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依法执行从轻、减轻、缓刑、监外执行等规定E. 要加强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防范打击影响农民生产生活的各种违法犯罪,依法办理涉农案件,维护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保障和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正确答案为:A,B,C,D,E。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安工作服务和谐社会要坚持"三个创新"公安工作服务和谐社会要坚持"三个创新"公安工作服务和谐社会要坚持"三个创新"公安机关作为维护社会稳定、保障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如何紧密结合公安工作实际,找准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的结合点、切入点,把握“三个最大限度”要求,加强和改进公安工作,推进公安事业新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创新公安工作理念,正确处理和谐与维稳的关系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既充满活力又富有秩序的社会。
社会活力和社会秩序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两个重要先决条件,一方面我们要通过改革激发社会各阶层的创造活力,另一方面要注意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在保持社会生机和活力的前提下谋求社会秩序的和谐稳定。
公安机关作为人民民主专政的工具,国家行政执法和刑事执法的重要力量,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中,肩负着特殊的职责和发挥着特殊的作用。
因此,必须在维护秩序和促进活力两方面统筹兼顾,不可偏废。
(一)提升维稳工作认识,自觉把社会和谐作为稳定工作的最高目标。
构建和谐社会与“三个最大限度”的提出,为我们公安工作指明了工作方向,提出了奋斗目标,公安机关要完成新时期肩负的历史使命和重大责任,就要切实当好和谐社会的建设者、保障者和促进者。
自觉把公安工作置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目标中去研究,树立“稳定是第一责任”意识,切实找准公安工作与构建和谐社会的结合点、着力点,努力使公安工作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坚持以和谐指导稳定工作,以和谐检验稳定工作,切实解决影响社会稳定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
(二)创新社会治安管理意识,形成社会治安管理整体合力。
真正的和谐社会是一个国家权力与公共权利良性互动的社会,是国家行政管理与公民自主管理相统一的社会。
社会建设离不开社会管理,管理的目的是形成有序格局,把大家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将社会事业推向前进。
因此,我们要按照十七大报告提出的要求,逐步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治安管理格局和基层社会治安管理体制,在进一步提高社会治安管理效能的同时,积极动员和引导广大人民群众、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安管理和公共服务,发挥社会力量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稳定的作用,提高社会治安管理水平。
(三)坚持服务改革、发展,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
稳定是改革和发展的前提,而真正的、长期的稳定必须建立在经济发展和安居乐业的基础上。
利益和谐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石,实现“三个最大限度”,必须把协调利益关系摆在重要位置。
各级公安机关必须把公安工作的立足点和落脚点放在服从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一中心上来,紧紧抓住协调利益关系、促进利益均衡这个着力点,通过营造良好、稳定的社会治安环境促进改革和经济建设发展,用发展的成效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进一步焕发人民群众理解、支持、参与改革和发展的自觉性,充分调动各方面特别是人民群众干事业的积极性,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实现社会和谐。
二、创新群众工作机制,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群众路线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工作路线,群众工作是构建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性工作。
构建和谐社会是要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广大群众是社会和谐的受益者,也是建设和谐社会和维护社会稳定的中坚力量。
只有坚持群众路线,不断创新群众工作机制,才能充分调动和发挥群众在参与社会管理和维护社会稳定中的作用,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共同构建和谐社会。
(一)建立做好群众工作的长效机制。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利益格局的不断调整,各种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涌现,各种利益冲突不断累积,做好新时期的群众工作任务更艰巨、问题更复杂、难度更大。
认真研究和把握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切实提高做好群众工作的本领,是摆在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面前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各级公安机关要把解决民生问题作为公安工作的着力点,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逐步建立健全利益表达和利益协调机制、顺畅的民意沟通机制、矛盾排查调处机制、便民利民的服务机制、完善的监督机制和群众工作评价机制。
进一步畅通群众反映诉求的渠道,定期进行分析、研究,及时了解、把握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增强工作主动性和针对性,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及时运用经济、行政、法律等手段抓紧解决关系人民群众疾苦的各种实际问题。
(二) 强化服务为民意识,深化公安行政管理改革。
积极适应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从有利于保持社会安定有序、有利于激发社会活力的角度着眼,进一步改革和加强户政、交通、消防、出入境等公安行政管理工作,积极稳妥地改革公安行政审批制度,不断推出新的便民利民措施,将执法管理与服务工作有机结合,提高公安机关管理、服务水平,进一步密切警民关系,拉近与群众的距公安工作服务和谐社会要坚持"三个创新"第2页离,减少不和谐因素,创造良好投资环境,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三)努力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
按照“三个最大限度”的目标要求,坚持“稳定压倒一切”方针,坚持打防并举、标本兼治,进一步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整合群众性治安联防力量开展群防群治。
抓好刑事违法犯罪情报资料的收集和情报信息网络建设,做好违法犯罪活动发展趋势的调查研究,了解社会治安新动向,及时研究、制订和采取治理、打击措施。
建立经常性的严打机制,集中整治多发性刑事犯罪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治安问题,进一步增强打击治理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大力扫除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不断净化社会风气,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
(四)加强警察公共关系建设,构建和谐警民关系。
群众工作是公安基层基础工作的根基,任何公安工作都离不开群众的支持和配合。
警察公共关系是以提高警察自身影响力为基点,为促进警察组织与公众的良性互动而争取最大的社会效益的一种管理职能与管理活动。
加强警察公共关系建设,对于规范民警执法行为,提升队伍服务水平,密切警民关系,提升警察公共形象,化解社会危机,优化执法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公安机关只有高度重视并有效开展警察公共关系建设,通过实行警务公开,开展城乡社区警务和公安宣传工作,才能进一步打牢坚实的群众基础,建立和谐警民关系,为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力支持,从根本上实现公安工作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三、创新基层基础建设,提升公安工作现代化水平基层是社会的细胞,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
打牢基层基础,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有序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保障。
基层基础工作是整个公安工作的根基,是推动公安事业长远发展的基石。
我们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把基层基础工作置于优先发展的位置,逐步实现基层警务信息化、勤务实战化、执法规范化、队伍正规化、保障标准化,进一步增强基层实力,激发基层活力,提高基层效力,提升公安工作现代化水平。
(一) 扎实推进“三基”工程建设。
开展“三基”工程建设是关系公安工作长远发展的基础性保障工程,是提升公安工作水平、确保公安工作长远发展的关键。
因此,要深刻理解和把握“三基”工程建设的内涵和外延,真正做到从战略的高度深刻认识“三基”工程建设的极端重要性,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采取有力措施,扎扎实实地推进“三基”工程建设。
不断增强固本强基意识,紧紧围绕“抓基层,打基础,苦练基本功”和“警力要下沉、保障要有力、班子要加强、素质要提高、执法要规范、机制要创新”的总体要求,扎扎实实地推动“三基”工程建设各项措施的落实,强力推进“三基”工程建设向纵深发展,努力为公安工作的长远发展和进步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抓好领导班子建设。
公安机关领导班子建设是公安队伍建设的核心,加强领导班子建设,不仅关系到公安队伍的整体素质,而且关系到公安工作全局。
只有不断加强公安机关的领导班子建设,建设一支民主、团结、勤政、务实、高效、廉洁,在各方面起表率作用的有凝聚力和坚强的有战斗力的班子,才能带出一流的队伍,干出一流的业绩,带领广大民警开创公安工作的新局面。
全面推进公安机关领导班子建设,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切实加强公安机关领导班子的能力建设。
以提高领导干部的素质和能力为目标,加强对领导干部的教育培训,建设学习型、干事型、清廉型、勤政为民型的领导班子,团结和带领广大民警切实担负起巩固共产党执政地位、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重大政治和社会责任。
(三)大力加强队伍正规化建设。
胡锦涛同志指出“在全部公安工作中,队伍建设是根本,也是保证”。
打造一支与和谐社会建设要求相适应的公安队伍至关重要。
只有把队伍管理工作纳入规范化、正规化的轨道,才能使公安队伍真正走上健康、文明、以人为本、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一是建立经常性的思想教育机制,持之于恒地抓好民警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宗旨信念教育,引导民警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生活观,形成良好的警察人格;二是建立专业性、针对性和实用性强的培训机制,强化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等方面的岗位教育培训,使广大民警的业务素质真正有所提高;三是建立定岗定责、量化任务、细化目标、严格考评、兑现奖罚等环节的科学管理机制,把每个民警的工作都纳入到日常管理中来;四是建立多层次的监督制约机制,使公安机关和民警能够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规范行为,真正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侵权须赔偿、违法要追究。
(四)坚持科技强警战略。
充分发挥公安科技在维护稳定方面的作用,以“基础工作信息化、信息工作基础化”为目标,重点抓好“一个平台”和“两个系统”的建设,坚持以信息化建设推动警务创新,推进现代科技与公安工作的有机结合,加强公安科技人才的培养,提高公安工作的科技含量和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公安机关打击犯罪、管控治安、维护稳定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