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第3讲辛亥革命与五四运动学案(无答案)

合集下载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学案:第13课辛亥革命学案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学案:第13课辛亥革命学案

第13课辛亥革命学案【三维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是学生了解和掌握有关孙中山创建兴中会和中国同盟会,三民主义,武昌起义等历史基础知识;通过看图,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想象能力;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学会搜集资料并能从有关资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2.方法与过程:运用多媒体,播放视频材料,并与教师提问相结合。

使学生了解本节课的基础知识,运用挂图,是学生了解辛亥革命的形势。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武昌起义的枪声,是辛亥革命志士不屈斗争精神的张扬,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不断进取的意识。

【学习重点】中国同盟会的建立及其纲领,武昌起义和辛亥革命的意义。

【学习难点】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课时安排】1课时【感悟思考】每年的3月12日是植树节,到了这一天,许多人都会种下各种树苗,也会说着同样的一句话: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中国为什么要把植树节定在这一天呢?原来是为了纪念一位中国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

这一天,是孙中山逝世的日子,他为中国革命的巨大贡献在史上永不磨灭。

思考与判断:辛亥革命到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知识梳理】1.1894年,孙中山28岁,创立兴中会。

【学习探究】孙中山为什么不采取自上而下的改革,却要采取自下而上的革命方式来实现发展资本主义。

(设问:在上书遭拒绝的情况下,假如你是孙中山,当时你该怎么办?)2.1901年,孙中山35岁,清政府宣布“新政”。

【学习探究】分析新政的实质及意义?3.1905年,孙中山39岁,成立同盟会。

【学习探究】比较兴中会和同盟会的性质?前者是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后者是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因为后者有自己的政治纲领等。

4.1907年,孙中山41岁,浙皖起义。

放映一系列同盟会成立后的武装起义,根据史料,可以分析得出:虽然这些起义都失败了,但沉重打击了清政府的统治,清政府已千疮百孔,摇摇欲坠。

高三历史总复习 模块七 太平天国运动 辛亥革命和五四爱国运动学案(1)

高三历史总复习 模块七 太平天国运动 辛亥革命和五四爱国运动学案(1)

课时模块七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和五四爱国运动能力训练二1洪秀全尊奉“皇上帝”,自命为上帝之子下凡救世,认为其他一切偶像皆为妖魔。

太平天国运动初期,太平军所到之处毁学宫、拆孔庙、查禁孔孟“妖书”;而在后期洪秀全则要求“学尧舜之孝弟忠信,尊孔孟之仁义道德”。

太平天国运动由反孔到尊孔主要是因为()A.拜上帝会不足以支撑其政权B.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战局出现逆转C.反孔受到传统士绅的抵制D.太平天国未能得到西方势力的支持2(2014·湖南联考)《天朝田亩制度》规定,将每户足够食用以外的粮食归入国库,有婚娶弥月、疾病荒灾等开支,全由国库支给。

儿童读圣书、居民听教化等则在礼拜堂进行。

这可以用来说明太平天国() A.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思想B.追求平等自由的政治生活C.主张移风易俗的社会改革D.满足了农民最迫切的愿望3辛亥革命爆发后,美国某报报道:“如果中国成功地按美国政府的模式建立起一个联邦共和国,由在欧美留过学的具有西方观念的人任领导,日本将不再是东方最西化的国家。

”此后建立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与该报道的设想相符的是()A.临时政府基本按照美国政体原则架构B.革命成功后建立了一个联邦共和国C.中国超过日本成为亚洲最西化的国家D.民国临时大总统都有西方民主观念4(2014·长春模拟)如图为时政漫画《玩弄于股掌之上》,该漫画应创作于()A.1860年B.1898年C.1919年D.1948年5 材料一中国有中国之制度,今满洲造为妖魔条律,使我中国之人无能脱其网罗,无所措其手足……凡有水旱,略不怜恤,坐视其饿莩流离……满洲又纵贪官污吏,布满天下……凡有起义与复中国者,动诬以谋反大逆,夷其九族……予与义兵,上为上帝报瞒天之仇,下为中国解下黔首之苦,预期肃清胡氛,同享太平之乐。

——杨秀清《太平天国奉天讨胡檄》探究1:从材料看,杨秀清是如何分析太平天国革命运动爆发原因的?可以看出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有何特点?材料二太平天国革命不仅借助外来的思想武器,动员、鼓舞、组织了革命力量,而且在自己的政治纲领中,表现了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因素。

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4单元第13课辛亥革命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

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4单元第13课辛亥革命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

展示练习及导学案
为下节课做好准备
有人说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讽的历史任务, 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 会性质。因而是失败的; 也有人认为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 是中国“从君主到民主”社 会转型的成功开始。 你的观点是什么?请写一篇论文。 一 背景 1.列强:瓜分控制中国; 2.清政府:腐败无能 3.革命党:建立政党,进行起义 二 过程: ⒈武昌起义(1911 年 10 月 10 日) ⒉民国建立(1912 年 1 月 1 日) ⒊清帝退位(1912 年 2 月) ⒋《临时约法》颁布(1912 年 3 月) ⒌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1912 年 3 月) 三 历史意义 ⒈性质:近代中国第一次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⒉功绩: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显著里程碑 ①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 ②沉重打击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③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④促进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⑤推动移风易俗
板 书 设 计
教学反思
教案、试题、试卷中小学
3
最新中小学教案、试题、试卷
教案、试题、试卷中小学
4
激发学生兴趣。
2
最新中小学教案、试题、试卷
展示内容, 提出问题。 与过去封 建时代相比。 过渡:辛亥革命对中国的近代 化起到了什么作用呢? 8.展示材料,分析辛亥革命的 历史功绩。 9.本课小结。 约7 课堂练习 分钟 约2 预习新课 分钟 探 究 活 动 展示预习题纲
分析材料,得出结 论。
分析材料,得出结 论。 回顾本课知识。 做题 当堂巩固知识。
教案、试题、试卷中小学
激发学生兴趣,调 展示“我来说,你来猜”游戏 学生各抒己见 动班级氛围
阅读教材并思考问 题。
观看视频

高中历史《辛亥革命》导学案

高中历史《辛亥革命》导学案

第19课辛亥革命(学案)1.了解辛亥革命建立的背景及过程。

2.理解辛亥革命的建立对于中国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

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条件1.原因:《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试图通过“新政”进行“自救”,这使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只有推翻清政府,中国才有希望。

2.条件:(1)经济、阶级:甲午战后,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2)组织、思想:孙中山成立兴中会,走上了革命道路;1905年8月20日,创建了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成为中国同盟会的纲领 ,并在《民报》发刊词中提出“三民主义”。

(3)实践:以广州黄花岗起义为代表的多次反清武装起义,给清政府以沉重打击。

(4)群众:清政府组织“皇族内阁”,使不少立宪派人士认识到清政府实无诚意推行立宪,转而支持革命。

(5)有利时机:四川保路运动发展成武装起义后,清政府抽调部分湖北新军入川镇压,湖北兵力空虚。

二、武昌起义与中华民国的建立——历程1.开始: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起义军很快控制了武汉三镇,并成立湖北军政府,推黎元洪为都督。

2.发展:武昌起义胜利后的两个月内,湖南、广东等14个省和上海纷纷宣布脱离清政府独立,清政府统治土崩瓦解。

3.高潮:(1)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孙中山就任第一任临时大总统。

(2)1912年2月12日,清政府颁布《清帝逊位诏书》,清王朝结束。

(3)1912年3月11日,孙中山以临时大总统名义颁布了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

4.失败:1912年2月15日,南方的临时参议院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辛亥革命的成果落到袁世凯手中。

三、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评价1.性质:辛亥革命开始了比较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

2.意义(功绩):(1)政治: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共和政体,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

高考历史复习《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随堂精炼卷及答案解析

高考历史复习《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随堂精炼卷及答案解析

高考历史复习《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随堂精炼卷1.有学者说:“新文化运动之所以批评孔子、反对孔教、否定儒家纲常,其实并不是指向传统,而是针对现实。

”材料中的“现实”是指()A.宣扬科学知识的需要B.西方民主思想的传入C.国人民主意识的提高D.袁世凯执意复辟帝制2.(2018·景德镇模拟)“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们本身就是非常激烈的。

他们不承认任何传统的权威和因袭的教条、礼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乃至汉字、中医、京剧等传统文化都遭到无情批判。

”材料反应新文化运动重大缺陷是()A.具有形式主义的倾向B.对权威的蔑视与挑战C.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D.具有崇洋媚外的特征3.(2018·昆明模拟)新文化运动领袖胡适极力提倡西方的“个性自由”和“理性主义”,同时又在《中国哲学史大纲》一书中对墨家“非命”思想推崇备至。

据此可推测胡适() A.主张积极弘扬中国传统文化B.认为东西方价值理念有相通之处C.以墨家思想来否定儒家思想D.肯定了墨家学派的个人自由思想4.1920年1月,教育部正式通令全国:“自本年秋季起,凡国民学校一二年级,先改国文为语体文,以期收言文一致之效。

”4月又发通告,规定截至1922年止,凡用文言文编的教科书一律废止,要求各学校逐步采用经审定的语体文教科书。

这一变化()A.揭开了近代国人思想变革的序幕B.表明五四文学革命取得了实质性成果C.是近代中国民族观念兴起的产物D.是当时政府维护民主共和的重要举措5.(2018·济南模拟)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写道:“如果军阀在历史上有任何贡献的话,那是在80年外强侵略之后他们更增加了内部压力,于是强迫着中国的青年自行着手寻觅着一套救国方式。

”这主要是指()A.资产阶级维新派宣传变法思想B.资产阶级革命派宣传民主思想C.新文化人士开始宣传民主科学D.先进知识分子宣传马克思主义6.近代中国的先进分子认为,苏俄依据马克思主义建立的社会制度“合于我人所信仰之天国大同主义”。

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复习

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复习

1.农民阶级:
太平天国运动 义和团运动
2.资产阶级:辛亥革命、戊戌变法
结果:都失败了,实践证明了农民 阶级和资产阶级都不能领导中国革 命取得胜利。 思考:那么哪个阶级才能领导中国 革命取得胜利呢?
本课知识结构:
一.五四运动的背景 二.五四运动的经过 三.五四运动的结果 四.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五四 精神)
资本 主义 社会 主义
巩固练习:
1.最能体现五四运动性质的口号的是( D ) A.废除“二十一条” B.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C.还我青岛 D.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2.五四运动的最主要贡献在于(
B)
A.促使北洋军阀政府释放被捕学生 B.促使中国人民新的觉醒 C.促使北洋军阀政府罢免三个卖国贼的职务 D.迫使北洋军阀政府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
一.五四运动的背景:
1.主要原因:一战爆发后,日本侵 略加剧,帝国主义侵略,北洋政府 对内镇压对外妥协,造成严重的民族 危机 2.直接原因: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 交的失败(导火线)
思考:
在巴黎和会上,欧美列强拒绝了中国 代表团的合理要求,将德国在山东的一切 权益转让给日本,这反映出什么问题? 1.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努力失败. 2.弱国无外交、强权即公理 3.巴黎和会的性质是一次重新瓜分 世界的分赃会议
3.下列各项不能说明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是 ( B )
A.中国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B.斗争目标是反帝反封建 C.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起了领导作用 D.发生在十月革命之后,是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
B

B.工人阶级的主力军作用
C.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 D.李大钊、陈独秀的指导作用
• • • • • • • • • • • • • •

高中历史教案:近代中国——辛亥革命与五四运动

高中历史教案:近代中国——辛亥革命与五四运动

高中历史教案:近代中国——辛亥革命与五四运动一、辛亥革命——结束中国封建社会的铿锵号角在中国近代史上,辛亥革命无疑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历史事件。

作为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结束和民主革命开启的转折点,它在推动近代中国的发展和变革方面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1. 辛亥革命前景迷茫:康梁二帝统治下封建制度荼毒人民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清朝王朝内外交困,国力日衰。

康梁时期,外国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地赔款,使得国家面临着巨大危机与压力。

同时,在政治体制上,垂帘听政、百官阉衅等现象导致朝廷腐败显著,并促使了国内各种民族矛盾与社会问题的积累。

2. 先驱者孙中山:三民主义思想与辛亥革命理论基础孙中山是主张以“三民主义”为指导思想进行革命改造的代表人物。

他强调:“天下为公”,提倡平均地权、平均税权、平均人权,以结束封建制度的剥削和压迫。

在策略上,孙中山主张联合各方力量,包括资产阶级、农民阶层以及工人阶级,推动着辛亥革命宣言的发表与推进。

3. 辛亥革命的导火索:武昌起义点燃民族觉醒之火辛亥革命的导火索是武昌起义。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标志着辛亥革命即将开始。

此次起义由新军统领唐继尧等率领,在四川成都发起反清事变并蔓延至湖北武汉。

该起义意图通过武装抵抗来打破清朝统治,并成为推翻满清王朝的重要突破口。

4. 清末民初国家动荡之际:省港大罢工影响与支持除了武昌起义外,省港大罢工也为辛亥革命提供了极大支持。

这次规模庞大的罢工行动自1909年始于江苏、广东等地,并持续扩散至其他省市。

该运动揭示了中国工人阶级的觉醒与团结力量,并成为推倒封建统治的重要力量之一。

5. 辛亥革命最终胜利:南京临时政府的建立辛亥革命取得的最大胜利是南京临时政府的建立。

由孙中山领导,这个新政权宣告建立了民主共和国,并制定了《约法十八章》,试图在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进行全面改革。

二、五四运动——引领新文化与反帝反封建斗争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发生在1919年5月4日的一次爱国主义、进步主义运动,它不仅对于当时解放与振兴中国具有深远影响,而且为后来的各类现代革命和改革奠定了思想基础。

高中历史关于五四运动的两个问题 专题辅导

高中历史关于五四运动的两个问题 专题辅导

..专业. 高中历史关于五四运动的两个问题1. 五四运动与辛亥革命的不同(1)从领导力量来看,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由于中国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不可能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他们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

五四运动是由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领导的,工人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显示了强大的力量,他们强烈反对帝国主义分赃的巴黎和会,反对军阀政府卖国,提出“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口号。

(2)从运动规模和群众参与的广泛性上看,辛亥革命虽有许多群众参加,但资产阶级由于阶级局限性不敢发动广大人民群众。

五四运动的规模是空前的,遍及中国城乡。

从参加的队层看,工农学商等都行动起来了,其规模之大,在反帝反封建斗争方面的彻底性,是前所未有的。

(3)从结果和影响上看,辛亥革命虽然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但被军阀袁世凯窃取了革命成果,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五四运动则取得了反帝反封建的初步胜利,特别是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以及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从此开始了。

2. 前期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主要不同点(1)性质:前者是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掀起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后者是以无产阶级为主力的各阶级、各阶层参加的反帝反封的政治革命。

前者属于旧民主主义革命范畴,后者属于新民主义义革命范畴。

(2)斗争目标:前者是要打破封建思想的束缚,实行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治;后者是挽救民族危亡,反对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3)内容:前者提倡科学、民主,用资产阶级思想和文化为武器,反对儒家传统思想道德;后者则以马克思主义为新思潮的主流。

(4)社会影响:前者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地位,形成了一股思想解放潮流,但它没有同群众运动相结合,没有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指明出路;后者则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大大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促使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准备了条件,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高中历史《辛亥革命》学案

高中历史《辛亥革命》学案

第六单元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第19课 辛亥革命【学习目标】1.了解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2.理解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建立对中国结束帝制、建立民国的意义及局限性 【重点难点】重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武昌起义与中华民国建立的过程 难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时空定位】【知识脉络】活动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 根据材料以及所学内容,完成下列表格材料一 我们并不恨满洲人,是恨害汉人的满洲人……如果满人始终执迷,仍然要把持政权,制驭汉族,那就汉族一日不死,一日不能坐视的! ——《孙中山选集》材料二 政治革命的结果,是建立民主立宪政体。

照现在这样的政治论起来,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所以我们定要由平民革命,建国民政府。

材料三 文明之福祉,国民平等以享之。

当社会改变经济组织,核定地价,其现有之地价,仍属原主。

所有革命后社会改良进步之增价,则归于国家,为国民所共享。

——1906年《民报》创刊周年庆祝大会的演说活动二:武昌起义与中华民国的建立任务一:结合时代背景和以下材料思考辛亥革命的爆发是偶然,还是必然?谈谈你的看法。

材料一:正是1901年后王朝在军事、政治、经济和教育方面的进行的改革,极具讽刺意味地加快了精英阶层的政治觉醒的过程。

与其说这些改革有利于孙中山等激进分子的活动,不如说它们更多地加速了王朝的覆灭。

——【美】魏斐德《中华帝国的衰落》材料二:1905年10月,清廷派载泽、端方等五大臣“出洋考察宪政”;1906年9月,清廷正式宣布“预备仿行宪政”;1908年,清廷颁布《钦定宪法大纲》;1909年10月,除新疆奏明缓办外,各省咨议局相继成立;1911年5月,“皇族内阁”成立,预备立宪骗局被揭穿,清廷空前孤立。

材料三:1895—1913年,资本在10万元以上的新建工矿企业全国有549家。

1894—1913年,民族资本工业发展的速度为15%。

这促使中国资产阶级真正形成一个独立的阶级。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学案第三单元中国近代史学案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学案第三单元中国近代史学案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学案第三单元中国近代史学案高三历史二轮复习学案第三单元中国近代史学案高三文科普通班一、时间范围:1840年鸦片战争~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从兴起到胜利的历史,共近110年(旧民主主义革命:1840年-1919年;新民主主义革命:1919年-1949年9月)二、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总特点:屈辱三、主要矛盾:⒈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最主要)⒉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四、分期界标:“五四”运动--阶段划分依据:领导阶级不同⒈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近代前期):资产阶级领导;三民主义为指导思想;资产阶级共和国为前途⒉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近代后期):无产阶级领导;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思想;新民主主义国家为前途五、中国近代化的沉浮:晚清时期,中国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的社会转型时期。

一方面,西方列强逐步侵华,使中国社会不断地半殖民地化;另一方面,中华民族不屈求索,中国发展艰难地步入近代化(亦即现代化)。

具体表现:⒈政治民主化: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奋起抗争求索。

⒉经济工业化: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一是小农经济开始解体,中国卷入世界市场;二是近代工业蹒跚起步,民族资本艰难成长)。

⒊思想科学化:西学东渐,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谋求民族独立自强成为近代思想主流。

⒋生活西方化:西风东飘,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大众传媒的变迁六、近代中国的历史阶段特征:总的特征: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近代化的艰难发展。

政治:封建制度日益衰落,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人民反侵略反封建的不断增强。

经济:⒈自然经济日益解体;⒉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早期现代化;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和曲折发展;近代工业体系慢慢形成,但不完整。

思想:开始向西方学习;民主思想逐步产生。

外交:闭关锁国的局面逐渐被打破,中国被迫日益对外开放。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三 第2课 辛亥革命学案 人民版必修1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三 第2课 辛亥革命学案 人民版必修1

第2课辛亥革命[课标要求] 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

一、武昌起义1.原因(1)外因: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2)内因:清政府反动卖国的本质逐渐暴露无遗。

2.条件(1)组织:兴中会、华兴会等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相继成立,并联合成立同盟会。

(2)军事:1911年4月,同盟会在广州发动黄花岗起义,加速了革命进程的发展。

(3)时机:湖北革命团体共进会和文学社始终坚持在新军和知识分子中发展革命力量;四川保路运动造成武汉兵力空虚。

3.基本经过(1)1911年10月10日,湖北新军中的革命党人发动起义。

(2)次日,占领武昌,成立湖北军政府,改国号为中华民国。

4.主要影响:各省纷纷响应,清朝统治土崩瓦解。

[误区警示]广义上的辛亥革命是指20世纪初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一场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包括革命思想的传播、革命团体及政党的建立、武昌起义、建立中华民国等;狭义上的辛亥革命是指武昌起义,因为发生在旧历辛亥年,人们把武昌起义称为辛亥革命,即狭义上的辛亥革命特指武昌起义。

二、中华民国的建立1.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建立(1)建立: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成立。

定都南京,采用五色旗为国旗,改用公历,以中华民国纪年。

(2)性质:是一个以革命派为主体的政府。

(3)措施:颁布一系列移风易俗和保护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法令和措施。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1)颁布:1912年3月,孙中山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2)内容: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按照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原则构建政治体制;实行责任内阁制。

(3)性质: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

(4)意义:从法律上宣告了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和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成为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的一座丰碑。

[知识点拨]清王朝与中华民国政权的本质区别在于:清王朝是封建君主专制政权,中华民国是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复习参考】2019届高三历史复习 模块七 太平天国运动 辛亥革命和五四爱国运动 学案 word版含答案

【复习参考】2019届高三历史复习 模块七 太平天国运动 辛亥革命和五四爱国运动 学案 word版含答案

【诸城中学2019级历史复习】课时模块七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和五四爱国运动第一部分基础知识训练考点一太平天国运动一、金田起义1.背景(1)鸦片战争的影响①外国商品大量涌入中国,传统经济结构受到冲击,部分手工业者破产。

②鸦片的输入,造成白银大量外流。

③战费和赔款加重了人民负担。

(2)清政府:各级官吏大肆搜刮人民,吏治腐败。

(3)天灾不断,广西各种矛盾尤为突出。

2.准备: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

3.爆发: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二、天国兴衰1.建立政权:1853年3月,攻克南京,改称“天京”。

2.进入全盛(1)军事上:为拱卫天京,进行北伐和西征,到1856年,达到全盛。

(2)政治上:颁布了纲领性文件——《天朝田亩制度》。

①按人口平分土地。

②男女平等。

3.由盛转衰(1)天京事变:1856年,领导集团发生内讧。

(2)重新振作①军事上:年轻将领陈玉成和李秀成被起用,士气重新高涨。

②政治上:洪仁玕主持朝政,提出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施政方案《资政新篇》。

4.走向失败(1)1863年,在英、法军队支援下,曾国藩兵分三路,围困天京。

(2)1864年,湘军攻破天京,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5.历史意义(1)扫荡了王朝秩序,冲击了旧纲常名教,动摇了清朝统治的政治基础。

(2)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表达了农民群众的理想追求。

(3)提出了近代中国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社会改革方案——《资政新篇》,是当时先进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的智慧结晶。

考点二辛亥革命一、清末民主革命风潮1.背景(1)义和团运动失败后,帝国主义列强加紧对中国的控制和掠夺。

(2)清政府试图通过新政来挽救统治危机。

2.兴起: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建立了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标志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兴起。

3.发展(1)建立革命政党:1905年,中国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孙中山任总理。

同盟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宗旨(后阐发为民族、民权和民生三大主义),以《民报》为机关刊物。

1-4-2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运动与五四爱国运动

1-4-2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运动与五四爱国运动

1-4-2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运动与五四爱国运动一、选择题1.《天朝田亩制度》规定:“凡当收成时,……除足二十五家每人所食可接新谷外,余则归国库,……如一家有婚娶弥月事,给钱一千,谷一百斤,通天下式。

”这突出体现了()A.彻底的反封建思想B.绝对的平均主义思想C.空想社会主义思想D.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材料信息的能力,日用生活用品也必须统一发放,这体现了太平天国绝对的平均主义思想。

2.《资政新篇》曰:“兴车马之利,以利便轻捷为妙。

倘有能造如外邦火轮车,一日夜能行七八千里者,准其自专其利,限满准他人仿造。

”有研究者据此得出“洪仁玕在中国最早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的结论。

该判断()A.材料不充分、理解准确、结论正确B.材料充分、理解准确、结论不正确C.材料充分、理解不准确、结论正确D.材料不充分、理解不准确、结论不正确【答案】A【解析】本题涉及到了研究性学习的知识,一则材料不能充分的说明观点,但该研究者对于这段材料的理解正确,结论也符合史实。

3.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的一次巨变,同时打开了中国近代化的闸门,这主要是指()A.推翻了封建制度,打击了帝国主义B.瓦解了自然经济,发展了资本主义经济C.推翻了君主专制,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D.结束了封建制度,传播了民主政治【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重大历史事件的理解能力。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的重要内容。

本题重点落在对辛亥革命的意义的理解上,辛亥革命只推翻了封建帝制,但并未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

选项A、D错误;中国自然经济仍然占据主导地位,选项B不正确;只有C项正确,因为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4.为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缅怀孙中山先生等革命先辈致力于振兴中华的光辉业绩,第一部全景式地表现辛亥革命波澜壮阔历程的大型史诗电影《辛亥革命》于2011年9月上映。

影片中不可能出现的镜头是() A.宣统帝下诏退位B.武昌城内枪声大作C.五色旗迎风飘扬D.孙中山就任正式大总统【答案】D【解析】本题注重考查易错易混知识点,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而非正式大总统。

2018年高考历史总复习教师用书:第8讲 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 含解析 精品

2018年高考历史总复习教师用书:第8讲 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 含解析 精品

第8讲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考纲要求 1.1840~1900年间的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2.辛亥革命。

3.五四运动。

课标提示 1.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

2.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

3.概述五四运动的史实,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

考点一太平天国运动考点二辛亥革命考点三五四运动[自主学习答案]考点一①鸦片战争②南京③《天朝田亩制度》④《资政新篇》考点二①民族危机②中国同盟会③武装起义④武昌起义⑤中华民国临时政府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⑦君主专制⑧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考点三①巴黎和会②外争国权③章宗祥④反帝反封建⑤爱国主义⑥民主和科学⑦思想解放⑧新民主主义[巧学妙用]1.图表识记——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2.图示解史——《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3.图示总结——太平天国运动4.数字法——归纳辛亥革命一个纲领:三民主义。

两个组织:兴中会和同盟会。

三大斗争:与改良派论战;黄花岗起义;武昌起义。

四大成果:推翻清政府;成立中华民国;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5.图示解史——五四运动6.归纳总结——五四运动后中国革命的“新”变化7.图说历史——五四运动的意义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斗争目标部分实现,但不能说反帝反封建取得彻底胜利。

考法1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理解【考题1】(2016·湖南衡阳三模)孙中山的《五权宪法》:“至于我们民国的约法,没有规定具体的民权。

在南京订出来的民国约法里头,只有‘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的那一条,是兄弟所主张的,其余都不是兄弟的意思。

”孙中山批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主要原因是其()A.没有体现孙中山的革命思想B.没有具体规定人民的基本权利C.没有实现主权属于国民全体D.没有贯彻五权分立的制宪理论答案 B『方法突破』根据标点符号,材料可分两层含义:第一层,孙中山认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没有具体规定人民的基本权利,这是孙中山所批评的;第二层肯定了“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这体现了孙中山的主张。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3.3新民主主义革命之五四运动 教案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3.3新民主主义革命之五四运动 教案

《五四运动》教学设计1、教材分析:本课的课标要求是概述五四运动,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认识五四爱国运动取得胜利的伟大意义。

本专题主要讨论的是民主革命时期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包括农名阶级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资产阶级领导的辛亥革命运动和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近代前期的一系列革命斗争均告失败,自五四运动和中共成立促成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运动的转折,也是划分新旧民主革命的标志事件。

本课主要讲五四运动至解放战争期间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发展和胜利,承接旧民主主义革命,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重要转折点。

2、学情分析:本课授课对象为高一学生。

该学校学生素质较高,思维活跃。

学生在初中学习过本课相关内容,但是理解程度不深。

针对以上情况,我将通过讲述历史细节、展示历史材料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历史现象和历史事件,深化知识,然后在此基础上结合史料让学生认识五四运动等史实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及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

3、三维目标首先知识与能力:识记五四爱国运动的史实;认识五四运动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

其次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不同人对五四运动的评价,培养学生注重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形成开放性思维,对所学内容进行比较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

最后是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五四运动了解,感悟“五四精神”,认识五四精神对当今社会的重大意义。

通过对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综合分析,认识中共领导中国人民走经过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道路,这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

4、教法重难点:教学重点是五四运动发展过程,难点是认识五四运动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认识五四爱国运动取得胜利的意义。

5、教学方法:讲授法、探究法、演示法和讨论法。

6、教学过程首先我将花3分钟左右的时间进行导入。

采用问题教学法:利用回顾上节课内容和五四青年节学校开展演讲比赛等素材。

然后提出问题:五四青年节和历史上哪件事件有关系?大家对五四爱国运动了不了解?从而以此导入新课标题:新民主主义革命。

高二历史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五四爱国运动复习学案

高二历史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五四爱国运动复习学案

高二历史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五四爱国运动复习学案【考纲导航】1、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革命时期的地位和局限性。

2、简述辛亥革命的过程,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

3、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

4、掌握五四运动的史实,认识其对社会变革的影响。

【学习任务——基础梳理】学习任务一: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学习任务二:太平天国运动的经过。

13课学习任务三:天平天国运动的意义。

【学习任务-能力提升】学习任务四:如何正确评价《天朝田亩制度》学习任务一、辛亥革命的背景学习任务二、辛亥革命的过程15课学习任务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性质、意义学习任务四、辛亥革命的意义和局限。

【学习任务——能力提升】袁世凯能够窃取辛亥革命果实的原因有哪些?16【学习任务——能力提升】【学习任务——知识拓展】1、太平天国运动的新特点。

2、以多元史观的角度认识辛亥革命?A、从革命史观看: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革命。

B、从现代化史观看: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辛亥革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辛亥革命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为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推动了中国中国政治、经济、思想、生活的近代化。

C、从社会史观看,辛亥革命推动了社会习俗和社会风尚的变革。

D、从文明史观看:建立了亚洲第一个三权分立的共和政体,是中国政治文明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E、从整体史观看:是一次资产阶级民族民主解放运动,是亚洲民族觉醒的重要组成部分。

3、结合史实简述五四运动给中国社会变革带来的影响。

影响: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的转折点,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运动中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力量登上政治舞台,为民主革命和建设准备了领导阶级;它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革命和建设提供理论基础;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在运动中起领导作用,为中共成立奠定了组织基础;追求爱国、民主、科学、进步的五四精神为民主革命和建设的胜利提供了坚实的精神支柱。

2018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第3讲辛亥革命与五四运动学案(无答案)

2018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第3讲辛亥革命与五四运动学案(无答案)

第四单元 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第3讲辛亥革命与五四运动制作:商秀秀 审核:高二历史组一、辛亥革命探究1:温习15课了解辛亥革命的相关史实,完成表格:探究2:温习16课了解五四运动的相关史实,完成表格: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的比较阅读下列史料,完成探究问题: 材料一:“辛亥革命其实有两个:一个是历史上的辛亥革命,它改变了中国的政治走向,另一个则存在与人们心里,它是一座精神的丰碑,已融为中华民族精神的一部分。

”探究1:用史实说明材料三所说的“两个”“辛亥革命。

(4分)请任选一个角度,谈谈你对辛亥革命的认识(4分)材料二:五四时期提倡新生活成为当时进步青年的主张。

当时妇女的面貌(服饰、发型等)变化较大,提倡个性解放,主张男女平等和妇女参政。

新式知识分子对传统家庭进行了批判,家庭婚姻观念发生了根本变化。

———《五四运动研究综述》材料三:五四运动是“中国人的国家情感存在与力量的突出证明,如果还有什么地方的人对中国人爱国主义的力量和普及程度抱怀疑态度,那么这种证明就是深切而且令人信服的教训。

”——《中国人的国家情感》探究2:概括材料一反映的主要问题。

(2分)探究3:概括材料三中作者对五四运动的看法。

(2分)【拓展延伸·核心深化】辛亥革命的成功和失败成功:1)推翻满清统治和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2)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

《临时约法》是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宪法,反映了辛亥革命的成果。

3)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4)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5)从世界影响看,辛亥革命促进了亚洲民族解放斗争的发展。

【真题在线·强化演练】(B层)1、(2019年广东高考)下图为乡村知识分子1913年的一则日记(部分),由此可见()A作者不认同辛亥革命B作者主张全面学习西方C当时乡村社会习俗没有变化D当时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2、一下是对一代伟人孙中山的评价:1)民主革命的先行者;2)中国近代化先驱;3)移风易俗的倡导者;4)有世界影响的伟人。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学案--专题四__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学案--专题四__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学案专题四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考点要求】1.1840至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两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林则徐等爱国将领的反抗斗争;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2.戊戌变法3.辛亥革命(中国同盟会的成立;武昌起义;中华民国的成立;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4.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五四运动的原因、经过、结果、意义;中共一大;国共合作;北伐战争)5.新民主主义革命(南昌起义;八七会议;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红军长征;遵义会议)6.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的抗日斗争或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斗争——1.两次鸦片战争:鸦片战争与中英《南京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

2.太平天国运动:定都天京;《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

3.甲午中日战争与八国联军侵华: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黄海海战;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辛丑条约》;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的斗争。

4.辛亥革命:中国同盟会的成立;武昌起义;中华民国的成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5.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及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第一次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6.国共政权对峙:南昌起义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土地革命;红军长征和遵义会议。

7.抗日战争:九--八事变与七七事变;南京大屠杀等侵华日军的罪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正面战场的抗战与敌后抗日斗争;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其原因和历史地位。

8.解放战争:战略反攻与三大战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及其历史意义。

【专题综述】鸦片战争改变了古老中国的历史命运,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并由此开启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历程,其基本线索为:.1.时限:1840年鸦片战争~1949年新中国成立。

2.一种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两对主要矛盾: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辛亥革命学案4(高三历史)

辛亥革命学案4(高三历史)

《辛亥革命》学案一、知识点拨(一)历史解析历史合力与辛亥革命的最终结局资产阶级之所以要发动辛亥革命,是为了建立资产阶级掌权的民主共和国。

革命虽然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民主共和的政体,部分实现了资产阶级的愿望。

但是,最后掌权的却是代表封建地主阶级利益的袁世凯。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结局呢?恩格斯曾指出:“无论历史的结局如何,人们总是通过每一个人追求他自己的、自觉预期的目的来创造他们的历史,而这许多按不同方向活动的愿望及其对外部世界的各种各样作用的合力,就是历史。

”按照这段话来分析历史,我们不难发现,辛亥革命的这种结局实际上就是历史合力作用的结果。

如图所示,辛亥革命期间,各种政治势力围绕中国的政体问题展开了反复斗争。

当时中国各种政治势力大致可以划分为革命阵营和反革命阵营。

革命派是革命阵营的中坚力量,力主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

在清政府预备立宪被证明是一场骗局之后,一些立宪派分子转而拥护革命,成为革命的同盟者。

但是,立宪派与革命派之间并非完全同心同德,在推翻君主专制方面二者是一致的,但是立宪派却不希望革命派掌权。

满清贵族、袁世凯、帝国主义属于反革命阵营。

满清贵族假借“立宪”之名加强君主专制,并借机排斥袁世凯等汉族地主官僚,导致满清贵族与汉族地主之间矛盾激化。

袁世凯掌握当时中国最强大的军事力量——北洋集团,在武昌起义爆发后,他一方面欲取满清贵族而代之,一方面又声称自己及子孙“不愿为革命党”。

帝国主义为了维护其在华侵略权益,抛弃了风雨飘摇的清政府,开始扶植袁世凯为其代理人。

两大阵营之间及其内部充满了错综复杂的矛盾。

袁世凯和孙中山都不会放弃本阶级的根本利益,但又都无法忽视对方的要求。

斗争的最终结果是:为早定共和,争取袁世凯支持革命,孙中山允诺将总统之位让与袁世凯;为独揽大权,袁世凯逼迫清帝退位,假称拥护共和——二者暂时达成了表面的一致。

二、学习自评(一)知识掌握1. 20世纪初,革命知识分子主要集中在国内哪座城市宣传民主革命思想?()A.上海B.北京C.广州 D.东京2.孙中山首次明确提出“恢复中华”是在()A. 1894年 B. 1905年 C. 1911年 D. 1912年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①实行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②内阁总理由国民直接选出③中华民国实行总统责任制④参议院有弹劾总统的权力A.①②B.②③C.③④ D.①④4.按照民国纪年,1937年是()A.民国25年 B.民国26年 C.民国27年 D.民国28年(二)能力提高1. 1912年清朝统治的结束,意味着中国()A.君主专制政体的结束 B.专制统治的结束 C.封建统治的结束 D.君主立宪制的破产2.武昌起义后,袁世凯之所以能够左右清政府,原因在于()①帝国主义的支持②立宪派的支持③掌握了北洋新军④革命党人的妥协A.①②B.③④C.①③ D.②④3.孙中山所说的“政治革命的根本”是指()A.驱除鞑虏B.恢复中华 C.创立民国 D.平均地权4.在20世纪初出现的资产阶级革命组织中,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同盟会是第一个资产阶级政党,这是因为它()A.成立时间最早 B.使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阶段C.实现了所有革命团体的大联合 D.有明确的纲领、公认的领袖和全国性的组织系统(三)延伸拓展1.武昌起义后,孙中山电告国内:“文(即孙中山)已循途东归,自美徂(到)欧,皆密晤要人,中立之约甚固……”这段话表明孙中山()A.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 B.要兼程回国,亲自参加武装起义C.对国内发生的事情一度保持中立态度 D.要革命党人争取袁世凯中立2.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实现了20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因为这次革命()A.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B.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C.给予了人民充分的民主与自由权利 D.结束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殖民统治3. 1906年,孙中山说:“我们并不是恨满洲人,是恨害汉人的满洲人。

全国通用版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第2课辛亥革命学案人民版必修1

全国通用版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第2课辛亥革命学案人民版必修1

第2课辛亥革命[学习目标]一、武昌起义1.背景(1)政治基础世纪末20①19世纪初,空前严重,清政府反动卖国的本质暴露无遗。

中华民族危机新政“②清政府打出了”和”的幌子,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准备了条件。

预备立宪“年后,兴中会等革命团体建立。

1894(2)组织基础:1905年,成立。

中国同盟会(3)军事基础:同盟会发动黄花岗等武装起义。

思想宣传:湖北革命团体共进会(4)和在新军和知识分子中的努力。

文学社(5)1911有利条件:兴起,清政府派湖北新军镇压四川的保路运动,为起义四川保路运动年提供了机会。

2.爆发:1911 年10 月10 日,武昌起义爆发,次日,占领武昌,成立湖北军政府,改国号为“中华民国”。

3.影响:各省纷纷响应,清朝统治土崩瓦解。

[误区警示]广义上的辛亥革命是指20世纪初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一场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包括革命思想的传播、革命团体及政党的建立、武昌起义、建立中华民国等;狭义上的辛亥革命是指武昌起义,因为发生在旧历辛亥年,人们把武昌起义称为辛亥革命,即狭义上辛亥革命特指武昌起义。

二、中华民国的建立1.标志: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2.性质:以革命派为主体的资产阶级革命政权。

3.重大举措(1)颁布了一系列移风易俗和保护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法令和措施。

(2)1912年3月,孙中山颁布了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①内容:主权属于国民全体;按三权分立的原则构建政治体制;实行责任内阁制。

②性质: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

③意义:从法律上宣告了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和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成为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的一座丰碑。

[思维点拨]《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以后,民主共和的思想观念逐渐取得了正统地位,这种进步意义是巨大的。

当然,《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也有自己的局限,它没有具体规定人民的权利以及实现人民权利的保障,没有规定反帝反封建的民主纲领,没有规定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第3讲辛亥革命与五四运动
制作:商秀秀审核:高二历史组
一、辛亥革命
探究1:温习15课了解辛亥革命的相关史实,完成表格:
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的比较
阅读下列史料,完成探究问题:
材料一:“辛亥革命其实有两个:一个是历史上的辛亥革命,它改变了中国的政治走向,另一个则存在与人们心里,它是一座精神的丰碑,已融为中华民族精神的一部分。


探究1:用史实说明材料三所说的“两个”“辛亥革命。

(4分)
请任选一个角度,谈谈你对辛亥革命的认识(4分)
材料二:五四时期提倡新生活成为当时进步青年的主张。

当时妇女的面貌(服饰、发型等)变化较大,提倡个性解放,主张男女平等和妇女参政。

新式知识分子对传统家庭进行了批判,家庭婚姻观念发生了根本变化。

———《五四运动研究综述》
材料三:五四运动是“中国人的国家情感存在与力量的突出证明,如果还有什么地方的人对中国人爱国主义的力量和普及程度抱怀疑态度,那么这种证明就是深切而且令人信服的教训。


——《中国人的国家情感》
探究2:概括材料一反映的主要问题。

(2分)
探究3:概括材料三中作者对五四运动的看法。

(2分)
【拓展延伸·核心深化】辛亥革命的成功和失败
成功:
1)推翻满清统治和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2)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

《临时约法》是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宪法,反映了辛亥革命的成果。

3)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4)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5)从世界影响看,辛亥革命促进了亚洲民族解放斗争的发展。

【真题在线·强化演练】(B层)
1、(2019年广东高考)下图为乡村知识分子1913年的一则日记(部分),由此可见()
A作者不认同辛亥革命B作者主张全面学习西方
C当时乡村社会习俗没有变化D当时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2、一下是对一代伟人孙中山的评价:1)民主革命的先行者;2)中国近代化先驱;3)移风易俗的倡导者;4)有世界影响的伟人。

其中2、4评价的角度是()
A革命史观现代化史观B现代化史观、社会史观
C社会史观、全球史观D现代化史观、全球史观
3、甲午战争后的“公车上书”与巴黎和会时的五四运动都是爱国救亡运动,但两者的规模与影响差别甚大,其主要原因在于()
A民族觉醒程度与群众基础不同
B外交失利导致的损害程度不同
C大众传媒发展水平与方式不同
D列强攫取中国权利的手段不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