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不平衡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历史的

合集下载

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

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

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的经济成就举世瞩目,但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问题相当严重。

这种不平衡是多种原因造成的。

既有历史原因,也有自然原因,还有发展过程中策略选择的人为原因。

当前,我国生产力总体水平还不发达,经济结构、产业结构不够合理,经济增长方式还没有根本改变;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统筹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三农”问题、就业问题、社会保障问题给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压力;生态环境、自然资源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不协调问题十分明显,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及文化诉求与现实社会生产发展还有较大的差距。

我们也必须意识到这个“发展很不平衡”(十六大报告)已经成为导致当前主要矛盾、影响社会和谐的基本问题。

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区域发展的不平衡中国地域广阔,自然条件和人文环境差异较大,先天的差异导致在适应改革和把握发展机遇能力方面的巨大差异,随着优势地方经济的迅速起飞,地区之间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在呈“马太效应”式的急速放大。

有些地方已经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而另一些地方则连农业社会最基本的生存问题都没有解决。

在中国社会我们几乎能够同时看到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三种形态并存的奇特的历史景观。

据统计,2006年,西部12个省市自治区GDP总和不到人民币4万亿元,约占全国GDP的17%;而东部地区GDP达到2万亿元的省份就有3个之多,其中江苏省为21,500亿元,山东省为22,000亿元,广东省为25,000亿元。

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07年全国主要城市白领工资标准显示:全国共分七档。

除了位居第一档的香港和澳门不具有可比性外,第二档的上海(5,350元/月)、深圳(5,280元/月)、温州(5,020元/月)、北京5,000元/月),要比第七档的兰州(1,500元/月)、银川(1,100元/月)、西宁(1,000元/月)高出3-4倍。

最新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原因资料

最新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原因资料

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原因目前,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在我国许多地区日益凸显出来。

经济发展区域不平衡问题,已经成为困扰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突出社会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经济政策开始从注重公平转向注重效率,在东部沿海地区基础好、投资效益高的情况下,实行了向东部倾斜的区域经济政策,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全面高涨和新的经济增长源的形成。

然而,与之相伴随的区域差距的日益显现。

我国地域广阔,人口众多,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其中只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地区经济水平差异。

在历史中由于自然、政治和社会因素的积累,逐步形成了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距现象。

新中国成立以来,由于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不是非常明显。

可是,改革开放以来,对外开放首先从东部沿海地区开始,实行东部优先发展,然后带动西部地区发展的政策方针,东部沿海地区利用其有利的地理和社会因素,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区域经济得到飞速发展,成为改革开放二十年来中国经济腾飞的引擎。

这样,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就显现出来,并且不断扩大。

西部要想赶超东部,关键在于努力发现自身优势,采用比较优势发展战略,积极参与东部地区以及国际分工,并根据经济增长条件适时推动产业升级,才能实现赶超,并取得比较好的经济发展效果。

2、地区经济结构差异。

如第三产业的比重。

我国中西部地区工业基础相对薄弱,第三产业发展滞后。

由于中西部地区的工业中主要采掘业、原材料工业为主,长期以来扮演着东部能源,原材料供应基地的角色,而加工工业基础薄弱,产品附加值低,增值能力弱,致使资源优势难以转化和经济优势。

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致使中西部的主导产业、支柱产业和高科技产业发展缓慢,区域内的工业化程度偏低。

较低的工业化程度难以形成中心城市向周边产业扩散的生产要亲传递网络,与周边地区经济联系比较松散,辐射能力较差。

而东部地区不仅产业结构相对合理,而且工业化程度高,产品的科技含量高,附加值大,这种差异使中西部丧失的大量附加值流向东部地区。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原因及对策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原因及对策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原因及对策
一、原因:
1.历史遗留问题。

各地区在历史上的政治、经济、文化、地理
等条件的不同,导致一些地区比其他地区更发达或更落后。

2.资源禀赋和产业结构问题。

一些地区缺乏优质资源,缺乏优
势产业支撑,难以实现经济发展的跨越式发展。

3.政策导向和政府管制不当。

政府对于某些地区的扶持力度不足,或者政策过于歧视性,导致某些地区发展缓慢。

4.人口流动和劳动力市场问题。

人口的流动会使得地区间人口
数量的不均衡导致就业市场的不平衡和薪资水平的差别。

二、对策:
1.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和科技创新力度。

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
和知识产权的保护,提高全民科技素质,缩小区域经济差距。

2.改革和完善产业政策。

加强产业政策和财税政策的引导力度,注重以发展优势产业为重点,推动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3.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

打造一个强有力的人才引进、培养和
留用机制,鼓励各地创新创业,增强人才的创造力和发展潜力。

4.加强政府管理和治理能力。

加强财政预算、公共服务和环境
保护等方面的政府管理,以及监管机制的改革,增强政府的治理能力和市场运行的有效性。

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原因

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原因

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原因一、引言经济发展不平衡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内,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的现象。

这种现象在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存在,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中国。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很多,本文将就此进行分析。

二、历史原因1. 历史遗留问题历史遗留问题是指一些历史上形成的不平衡状况,如工业化、城市化等过程中形成的城乡差距、区域间交通和通讯不便等。

这些问题在经济发展快速的今天仍然存在。

2. 地理环境问题中国地域辽阔,自然条件复杂多样,南北差异明显。

南方气候温暖湿润,适宜农业生产;北方气候干燥寒冷,适宜工业生产。

因此,在经济发展中南北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距。

三、政策原因1. 政策导向不当政策导向是指政府对于某一领域或行业发展所制定的政策方向。

如果政策导向不当,则可能会导致某些地区得到过度关注,而其他地区则被忽视。

例如,一些地方政府为了追求GDP增长,可能会过度发展重工业和房地产等行业,而忽略了环保和农业等领域的发展。

2. 资源配置不合理资源配置是指政府对于资源的分配和利用。

如果资源配置不合理,则可能会导致某些地区得到过度的资源投入,而其他地区则被削弱。

例如,一些地方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但由于历史原因或政策原因未能得到充分利用。

四、市场原因1. 市场竞争不充分市场竞争是指企业之间在市场上进行的竞争。

如果市场竞争不充分,则可能会导致某些企业得到过度关注,而其他企业则被排挤出市场。

例如,在某些行业中存在垄断现象,则可能会导致该行业内部存在着明显的不平衡现象。

2. 市场信息不对称市场信息是指买卖双方在交易中所拥有的信息。

如果市场信息不对称,则可能会导致某些企业或地区无法获取到足够的市场信息,从而无法做出正确的决策。

例如,在某些地区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现象,则可能会导致该地区的企业无法得到足够的市场机会。

五、教育原因1. 教育资源分配不公教育资源是指政府对于教育领域内的资源分配和利用。

如果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则可能会导致某些地区的学生得到过度投入,而其他地区则被削弱。

新时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成因、表现及应对策略

新时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成因、表现及应对策略

新时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成因、表现及应对策略作者:张艳红来源:《党政干部学刊》2020年第01期[摘要]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是党中央在精准把握国内基本国情与世情的基础上做出的科学论断,这一论断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提供了目标指向。

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作为社会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不仅制约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期许,更影响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进程。

因此准确解读新时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相关理论问题,并探寻其应对策略,对于中国共产党谋划新篇章、规划新征程、取得新胜利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新时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协调发展[中图分类号]D6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20)01-0025-07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1]11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呈现出广泛性、多样性和全面性的特点,但现实层面存在的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成为制约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实现的主要因素。

因此,理性认识并探索新时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成因、表现及应对策略,对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有着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一、新时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原因新时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并不是偶然的,也不是某个单一因素造成的,它是多种因素相互叠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一)非均衡发展战略的实施是发展不平衡存在的主要依据发展的不平衡是指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各领域之间不协调、不和谐的状态。

改革开放后,根据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在吸取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我国提出并实施一系列非均衡发展战略来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如设立沿海经济特区,采取促进东部沿海地区率先发展、率先开放的政策,在投资、财税和金融等方面对东部地区进行倾斜,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后富逐步达到共同富裕等,这些政策在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巨大的生机与活力,促进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拉大了地区之间、群体之间以及各领域之间的发展差距。

中国的区域经济差距与发展不平衡问题

中国的区域经济差距与发展不平衡问题

中国的区域经济差距与发展不平衡问题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与丰富资源的大国,它的土地辽阔,人口众多。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不难发现中国的发展呈现出一种明显的不平衡现象。

一些地区经济发展太快,而另一些地区却依然相对落后,这种差距逐渐形成了一个尖锐的问题,即中国的区域经济差距与发展不平衡问题。

一、区域经济差距现状中国的区域经济差距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全国的发展格局。

首先,东部地区,如广东、浙江、上海等,以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较高的发展速度成为了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

这些地区拥有先进的制造业、发达的金融业和完善的基础设施,吸引了大量的投资和人才。

其次,中部地区,如湖南、湖北、河南等,虽然在经济发展上有了一定的进步,但与东部相比仍然存在着巨大的差距。

最后,西部地区,如四川、贵州、云南等,由于多年来的历史原因以及地理条件的限制,经济发展相对滞后,贫困问题较为突出。

二、区域经济差距形成的原因中国的区域经济差距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历史原因是一个重要因素。

在改革开放之前,中国的城乡分割非常明显,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非常大。

改革开放以后,东部地区率先进行了市场经济改革,取得了成功,而中西部地区的改革进程相对滞后,导致了发展差距的进一步扩大。

其次,资源分配的不均衡也是导致区域经济差距的原因之一。

由于中国不同地区的资源禀赋存在差异,资源的不平衡分配导致了地区发展的不平衡。

再次,基础设施建设的不均衡也是一个问题。

东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非常发达,而西部地区则相对滞后,这限制了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三、解决区域经济差距与发展不平衡问题的对策为了解决中国的区域经济差距与发展不平衡问题,政府应该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加强中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

在铁路、公路、水利等方面加大投资,提高西部地区的交通运输和水利条件,为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

其次,优化资源配置,通过引导资金和技术等要素向中西部地区倾斜,推动中西部地区的产业升级和发展。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第12课《富起来到强起来》第1课时说课稿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第12课《富起来到强起来》第1课时说课稿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第 12 课《富起来到强起来》第1课时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富起来到强起来》是统编版道德与法治第12课的第1课时,本节课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伟大成就,认识我国发展的不平衡现象,理解共同富裕的必要性,树立为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而努力奋斗的信念。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丰富的图表和引人深思的问题,引导学生认识我国发展的伟大历程,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进入本节课的学习之前,已经对我国改革开放有一定的了解,对国家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对改革开放的意义和作用理解不深,对共同富裕的理念认识不足。

此外,学生在对国家发展的认识上,可能存在片面性,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拓宽视野,形成全面的认知。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伟大成就,认识我国发展的不平衡现象,理解共同富裕的必要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树立为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而努力奋斗的信念。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伟大成就,共同富裕的必要性。

2.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我国发展的不平衡现象,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案例分析、讨论交流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课堂实效。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视频、图片等教学资源,生动展示我国改革开放的历程和成果,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成就,引发学生对国家发展的关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了解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和重要意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合作探究:分组讨论我国发展的不平衡现象,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精神。

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原因

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原因

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原因1.历史原因:我国的区域发展不平衡与历史发展有很大关系。

在过去的几千年里,中国的中部地区一直是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这导致了中部地区相对于其他地区的优势。

而西部、东北等地区则在历史上受到了战争、政治动荡等因素的冲击,发展相对滞后。

2.地理因素:中国的地理条件差异明显,南北和东西方的差异导致了资源分布的不均衡。

南方地区气候温暖,地势平坦,适宜农业生产;而北方地区气候寒冷,土地贫瘠,自然条件相对较差。

3.政策因素:过去,我国实行的计划经济体制导致了政府资源的集中配置和分配,这使得地方政府对经济发展的资源配置产生了重大影响。

一些地方政府重视发展经济,大力引进外资和外来技术,而另一些地方则缺乏政策支持和资金支持,导致经济发展不平衡。

4.资源配置不均衡:我国的自然资源在分布上也存在不平衡。

富集有利于经济发展的资源如煤炭、铁矿石、石油等主要集中在北方和西部地区,而水资源等相对丰富的地方则主要分布在南方。

这导致了资源开发利用的不均衡,进一步加剧了地区发展的差异。

5.市场因素: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的经济发展,但也加剧了区域发展的不平衡。

东部沿海地区由于先天条件和开放政策的优势,吸引了大量的外资和人才,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

而中西部地区由于交通不便、资源及市场的约束,相对落后。

6.教育和技术差异:教育和技术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但不同地区的教育资源和技术水平差异巨大。

东部地区拥有更多的高等学府和科研机构,吸引了大量的高科技和高技能人才。

这使得东部地区在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而中西部地区则相对落后。

为了解决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政府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交通、能源、通信等基础设施水平,改善交通状况,降低交通成本,促进区域间的资源优势互补和产业转移。

2.资金和政策支持: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资金和政策支持力度,引导外资和技术向中西部地区流动,鼓励创新创业,培育新兴产业,提升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

中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历史动态、表现和成因

中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历史动态、表现和成因

中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历史动态、表现和成因作者:刘学良续继宋炳妮来源:《产业经济评论》2022年第02期關键词:区域发展不平衡;东西差距;南北差距;加权变异系数二维分解一、引言区域发展不平衡是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重要体现。

改革开放后,东部地区依靠地理区位优势、政策先发优势等率先发展,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等地区进入了经济高速增长的轨道,带动中国经济走向腾飞。

与此同时,地区发展差距问题也开始凸显,特别是90 年代我国的东中西部差距大幅拉大。

为此,从2000 年起,我国先后实行了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振兴东北等区域发展战略,促进落后地区经济增长,实现区域协调发展。

随着一系列重大区域发展政策的落实和推进,我国的区域发展协调程度明显增强(盛来运等,2018)。

十八大以来,脱贫攻坚逐步深入,区域协同发展力度不断加大,部分落后省份如贵州等经济增速从长期滞后到全国领先,又带动区域差距进一步缩小。

同时,近年来,我国区域发展格局出现新的情况和问题,全国经济重心进一步南移,南北方发展差距快速扩大,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和广泛讨论(盛来运等,2018;许宪春等,2021)。

部分观点认为,中国区域发展格局呈现出从“东西差距”转向“南北差距”的新趋势(杨明洪等,2021)。

要搞清楚我国南北差距,以及东中西部差距等一系列问题,必须先弄清关于区域发展差距的关键基本事实,其中,测度和判定南北差距是探究南北区域发展差异的首要问题(许宪春等,2021)。

实际上,仅仅测度和判定南北差距是不够的,我国总体区域差距、东西差距等都需要进行测度和判定,这样才能把南北差距放到我国总体区域差距的更大框架下,通过与其他差距的比较来得到更准确的结论。

因此,应全面、透彻地对我国区域发展不平等的历史动态进行分析,一些关键问题,如我国区域总体差距在近些年是扩大还是缩小;我国区域差距的各个维度,特别是东西差距、南北差距的变化轨迹和对总体差距的贡献以及其变动原因,等等,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7669 论述城乡发展不平衡的原因和应对策略

7669 论述城乡发展不平衡的原因和应对策略

论述城乡发展不平衡的原因和应对策略引言:城乡发展不平衡是当前中国面临的一个普遍问题,不仅影响到经济的发展,也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进一步发展。

城乡发展不平衡的根源在于政府经济政策缺乏协调和一些历史遗留问题,因此应该重视这个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来促进城乡发展平衡。

一、城乡发展不平衡的原因1.1、区域经济体制改革不完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发展出现了巨大的互动,随之而来的是应有的城乡政策的调整和区域经济体制的改革。

但是,由于区域经济体制改革不完善,城乡社会经济发展不同步。

城市体制改革重点放在了城市发展和区域经济的建设上,农村则长期以来被边缘化,这使得农民与市民成为了不同等级的社会群体,失去了发展的机会和公平的机会。

1.2、土地制度方面的问题土地制度的问题也是导致城乡发展不平衡的原因。

在城市,地价和房价不断飙升,导致大量土地被用于住房和商业用途。

而农村的土地则长时间以来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农村土地的流转受到了限制,许多农民想要将土地用于生产或是卖给城市建设者都遇到了很大的困难。

1.3、内外因素的结合另外,城乡发展不平衡的原因还有许多比较复杂的外部因素,如国际经济环境、投资方式等。

同时,也有一些内部问题,如农村基础设施、人员素质等方面需要改善。

二、发展城乡均衡的具体措施2.1、促进土地利用的合理化为了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有必要推进城市化进程,扩大城市范围,并且采取更加灵活的土地政策与规划。

在农村,政府应该大力支持土地流转,并且以合理的价格对农村的土地进行放牧,能够带动农民的生产和经济发展。

2.2、加强公共服务政府也应该改善农村的基础设施及其它公共服务,如交通、教育、医疗、文化等方面的供给,吸引农村人口参与到社会经济发展中来,避免迁移向城市的倾向。

同时,也应该注意到城市公共服务变更为了更全面地实现人力与知识的有效运用,防止软硬设施的资源浪费。

2.3、建设科技创新体系在城乡发展平衡的过程中,关键是要建设科技创新体系。

怎样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

怎样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

怎样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在总体快速发展、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同时,发展不平衡问题也逐渐突出。

比如,城乡发展差距较大,区域发展差距明显。

教育公平的问题突出;医疗服务供给总量相对不足,等等。

那么我国发展不平衡的原因是什么呢?一是自然原因。

我国幅员辽阔,地区间自然条件迥异,决定了不同地区发展存在"先天性"差异。

二是历史原因。

数千年来我国就一直存在发展差距,国家的经济重心处在不断变迁中。

虽然国家在各个建设时期加大了对中西部地区的投入和扶持,但总体不平衡状况没有从根本上发生改变。

三是政策原因。

我国发展不平衡问题,也与一定历史时期内实施的具体政策有关,比如鼓励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

四是体制原因。

比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竞争会造成不同市场主体的优胜劣汰,从而出现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马太效应",也会扩大不同地区和同一地区不同主体间的差距。

如果不注重不同地区不同方面的相互协调,就会制约整体发展水平的提高。

从经济角度看,会使国民经济难以保持平稳较快发展。

影响消费结构的优化升级,阻碍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从而阻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

从社会层面看,容易使整个社会产生心理鸿沟,削弱社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产生种种社会矛盾,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

那么如何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呢?我认为主要包括以下两个部分:●如何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建立健全各项城乡对话机制,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促进农业农村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1、以加强"三农"为根本立足点,用更多的财力和政策倾斜来支持农业农村发展。

继续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健全强农惠农政策体系,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2、以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为重要着力点。

加快建立有利于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的激励机制,引导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等要素向农村聚集,为农村发展带来更多的技术、人才和资金。

试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原因及对策

试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原因及对策

( 三) 市场与资源环境 我 国各 区域条 件 不 同 , 供 求 作 用也 不 完全 相 同 , 相应的 , 各 区域 在一 定程 度上 对我 国 经济 整体 发展带 来 不利 的影 响 , 因此 , 在剖 析我 市场 经济 发展 也会有 所 差异 , 表现 在 区域经 济 中发展 中 , 则会进 一 步 多元化 的市场 结构在 市场 经 国 区域 经济 发展不 平衡 现状的基 础上 , 结合 我国 区域 实 际情况探 索不 导 致经 济发展 不平衡 的产生 。另一 方面 , 济 中显得致 关重 要 , 它 既能适 应 区域经济 多 层级 发展 要求 , 还 能在 一 平衡 的原 因 , 并对 此种情 况提 出相 应 的对 策就 显得 至关重要 。
改 革开 放 以来 , 我 国经济 得 到迅猛 发展 , 在 一定程 度 上可 以说 是 定程 度 上就 会影 响区域 经济 的 发展 , 降低 生产 劳动率 , 这 就 会进 一步 取得 了举世 瞩 目的成就 。总体 来说 , 我国人 民大部分 已经 达到 了小康 增 大 区域经济 发展 的不平衡 。
M  ̄ c r o s c o p i c e c o n o mg l 宏观经济
试论我 国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的原 因及对策
胡 红 军 河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财 政税 务 高 等专 科 学校 4 5 1 4 6 4
摘要 : 改革 开放 以来 , 中 国各 地 区经 济发展 日益迅 速 , 有 些地 区 已经 完成制 定的 发展战略 , 实现经 济 发展 的战 略 目 标 。但是 , 从 全 国整体 来看 , 我 国 区域 经济还是 处于 发展 不平衡 的状 态。经 济区域 是各地 区为 了谋 求 自身的发展 , 地 域上 相邻 的各 地 区约定俗成形 成的 以经济利 益为 支撑 的 的一 个综合 团体 , 区域 经济 能带动整个 团体 内成 员的经 济发展 , 但是 由于某些原 因, 我 国 东都地 区与中西部地 区 出现 了一 定的 区域经 济发展 不平衡状 态 , 基 于此 , 本文在探 讨我 国区域 经济 发展不 平衡现状 的基础上 , 对 区域 经济发展 不平 衡原 因进行 深入 分析 , 并 相应 的提 出缩 小我 国区域 经 济 发 展 不 平 衡 的 对 策建 议 。 关键 词 : 区域经 济 ; 发展 不平衡 ; 对 策

发展不平衡问题

发展不平衡问题

1 / 4发展不平衡问题我国发展不平衡问题的原因:1、自然原因。

我国幅员辽阔,地区间自然条件迥异,决定了不用地区发展存在的“先天性”差异,2、历史原因。

数千年啦我国就一直存在发展差距,国家的经济重心处在不断变迁中,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国70%以上的工业和交通运输设施主要集中在占全国面积不到12%的东部沿海地带。

3、政策原因。

改革开放以后,根据我国国情和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实行了非均衡发展战略,采取积极促进东部沿海率先发展、率先开放的政策,带动了整个国家的发展,但客观上也拉大了东部和中西部发展的差距。

4、体制原因。

不合理的价格体制对城乡、区域差距扩大有明显的影响,国家为了积累工业化所需要资金,长期维持了能源材料产品和农产品的低价格,使中西部和农村发展收到抑制。

重视发展不平衡问题的原因:一个国家的整体发展状况,不仅要看较高发展水平的部分,而且要看较低发展水平的部分。

如果不注重不同地区不同方面的相互协调,就会制约整体发展水平的提高。

一般来说,经济社会发展是一个螺旋式前进的过程,平衡是相对的,而不平衡是绝对的。

经济社会系统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平衡有利于保持竞争的压力和活力,有利于打破平均主义,促进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与优化配置,但不平衡问题如果长期持续,也会带来不可忽视的危害。

从经济角度来看,会使国民经济难以保持平稳较快发展。

发展不平衡,会导致部分地区的居民消费增长缓慢,从而制约社会消费需求总量增大,影响消费结构的优化升级,阻碍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从社会层面看,容易使整个社会产生心里鸿沟,削弱社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一些国家历史经验表明,当发展不平衡问题与民族问题、宗教问题等纠结在一起时,往往会成为社会动荡、国家分裂的诱发因素。

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的具体措施:2 / 41、推动一体化,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当前,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我们有条件以更大的力度,支持农业农村发展。

因此,我们一定要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大统筹城乡发展的力度,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推进形成城乡良性互动、协调共进的良好局面。

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原因

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原因

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原因以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原因为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

地区发展不平衡是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我国,东部地区经济发达,而中西部地区经济相对滞后。

这是由于历史、地理、资源等多种因素造成的。

东部地区在改革开放初期就率先实行了市场经济,吸引了大量外资和技术,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产业体系和现代化的城市群。

而中西部地区由于历史原因,经济基础薄弱,产业结构单一,缺乏外部投资和技术支持,导致经济发展相对滞后。

城乡发展不平衡也是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原因之一。

在我国,城市经济发达,而农村经济相对滞后。

这是由于城乡差距、资源配置不均等多种因素造成的。

城市经济发达,吸引了大量人口和资金,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产业体系和现代化的城市群。

而农村经济由于历史原因,基础薄弱,产业结构单一,缺乏外部投资和技术支持,导致经济发展相对滞后。

产业结构不合理也是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原因之一。

在我国,制造业和服务业发达,而农业和资源型产业相对滞后。

这是由于产业结构调整不及时、技术创新不足等多种因素造成的。

制造业和服务业发达,吸引了大量人口和资金,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产业体系和现代化的城市群。

而农业和资源型产业由于技术创新不足,产业结构单一,缺乏外部投资和技术支持,导致经济发展相对滞后。

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原因主要包括地区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不平衡和产业结构不合理等多种因素。

为了实现经济发展的均衡和可持续发展,我们需要加强地区协调发展、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等多方面的工作。

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经济发展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

我国发展不平衡的原因何在

我国发展不平衡的原因何在

我国发展不平衡的原因何在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面临着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这种不平衡主要体现在地区发展差异、城乡发展差距、产业结构不均衡等方面。

那么,造成我国发展不平衡的原因何在呢?首先,地理因素是导致我国发展不平衡的重要原因之一。

中国地域辽阔,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和资源禀赋存在差异。

比如,东部沿海地区拥有发达的经济基础设施和丰富的人力资源,相对较为发达;而西部地区则面临着地理条件恶劣、交通不便等问题,发展相对滞后。

这种地理差异导致了东西部发展不平衡的局面。

其次,历史原因也是我国发展不平衡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中国经历了许多历史事件和政策调整,这些事件和政策的影响至今仍在持续。

例如,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实行的计划经济体制导致了资源配置不均衡,重点支持东部地区的发展,而忽视了中西部地区的发展。

虽然改革开放以后,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来促进中西部地区的发展,但历史原因造成的发展不平衡问题并不容易短时间内解决。

第三,经济结构不合理也是导致我国发展不平衡的原因之一。

我国的产业结构主要以制造业为主,服务业和农业的比重相对较低。

制造业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而服务业和农业则相对较为分散。

这种结构导致了东部地区经济发展较快,而中西部地区则相对滞后。

此外,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也导致了我国产业结构不均衡的问题。

最后,城乡发展差距也是我国发展不平衡的重要原因之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发展差距日益加大。

城市拥有更好的教育、医疗、就业等公共资源,而农村则面临着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人才流失等问题。

这种城乡发展差距导致了农村地区的贫困和不平衡发展的问题。

综上所述,我国发展不平衡的原因主要包括地理因素、历史原因、经济结构不合理以及城乡发展差距等。

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如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支持力度,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和转型升级,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

只有通过持续的努力,才能够实现我国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整体进步。

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原因

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原因

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原因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原因有多种,下面列举一些主要原因。

首先,历史遗留问题是导致发展不平衡的重要原因之一。

不同地区在过去受到的资源配置和发展机会不同,导致了经济基础和产业结构的差异。

这些差异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得以延续,形成了发展不平衡的局面。

其次,政府政策的不同也造成了发展不平衡。

不同地方的政府在制定经济政策时可能存在偏颇,更加重视某些行业或地区的发展,导致资源和资金的不均衡配置。

此外,政府对外部环境的反应也可能存在差异,进一步影响了不同地区的发展。

第三,不同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水平存在差异,导致了发展不平衡。

发达地区通常拥有更先进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吸引了更多的资源和人才。

而相对落后的地区由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不足,往往无法吸引足够的投资和人力资源。

第四,国际经济格局和国际贸易制度的不平衡也造成了发展不平衡。

发达国家在国际经济中具有相对优势,能够通过掌握技术和市场渠道等优势获取更多的收益,而发展中国家则面临技术和市场壁垒,难以获得公平机会。

最后,社会文化因素也对发展不平衡起到了一定影响。

不同地区的社会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可能对经济发展产生差异影响,一些地区可能更加重视经济发展,而另一些地区则更加注重社会公益和环境保护。

总之,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历史遗留问题、政府政策差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差异、国际经济格局和国际贸易制度不平衡以及社会文化因素等。

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导致了不同地区的经济和政治发展水平不平衡。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是指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异,一些地区发展较快,而一些地区发展滞后。

这种不平衡情况对全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挑战,并且容易造成社会不稳定。

本文将从不平衡的原因、影响以及解决方案等方面展开讨论。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原因有多方面。

首先,资源分布不均衡是造成不平衡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中国地大物博,不同地区拥有的自然资源、人力资源以及资本资源不同,导致了资源禀赋的差异。

其次,历史遗留问题也是不平衡发展的原因之一、在过去的计划经济时期,由于政府重点支持和投资的地区得到了更多的资源和机会,而其他地区则相对落后。

这种历史遗留问题在市场经济时期仍然存在,主要原因是传统产业向后进地区转移不够迅速。

此外,政府政策的不完善与执行不力也是不平衡发展的原因之一、在一些地方,政府部门对于各种政策的执行力度和效果不一致,导致一些地区发展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对经济和社会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

首先,不平衡发展加剧了地区间的贫富差距。

一些地区的发展相对滞后,人们的收入水平较低,生活水平相对较低,而一些地区的发展相对较快,人们的收入水平较高,生活水平相对较高。

这种贫富差距会导致社会不稳定,增加社会矛盾。

其次,不平衡发展也使得资源利用效率较低。

一些地区的资源利用率较高,而一些地区的资源则闲置或者浪费。

这种不平衡资源利用会导致经济效益的降低,制约了整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此外,不平衡发展还会加剧人口的流动。

一些地区的发展相对滞后,人们会选择到发展较快的地区寻找更好的发展机会,从而导致人口集中,增加了城市的压力和环境污染。

总之,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是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政府加大政策支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教育和人才培养,推动地方政府之间的协作与合作。

只有通过不懈努力,才能够实现全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深化改革时期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深化改革时期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深化改革时期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的影响及对策分析【摘要】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的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

这是由于我国历史原因、能源分布、地源优势等一系列原因所造成的。

我国宏观区域经济不均衡主要表现为东、中、西部及城乡经济不均衡。

经济发展不均衡导致人力资本总体水平降低,限制资本流通,同时不利于社会稳定。

采取有效对策改变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非均衡状况任重道远。

【关键词】区域经济;不均衡;影响;对策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的表现复杂而多样,随着时间推移,存在纵向的不均衡,即考察各区域间经济发展速度差异,这是一种动态的方法,动态的不均衡在改革开放前后大不相同。

而从地域来看,存在横向的不均衡,这是一种静态的考察方法,包括区域间的不均衡和区域内的不均衡。

这里我们主要针对静态的不均衡进行分析。

由于地理环境、自然资源、国家政策以及文化素质和思想观念等原因。

我国的东、中、西部三大地带间的经济发展差距突出,且三大地带内部各自的发展呈相对收敛态势,这更加剧了东部与中、西部间的区域差异。

此外,区域内局部地区的发展差距和收入差距也非常明显[1]。

长期存在的这种不均衡呈现反复扩大趋势,了解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所带来的影响,改善这一现状任重而道远[2]。

一、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的影响分析1. 降低人力资本的总体水平:首先,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均衡会降低整个国家人力资本的总体水平。

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均衡一方面会导致经济落后地区优质劳动力的大量流失,消弱了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潜力,制约了落后地区人力资本的形成。

其次,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均衡会导致经济领先区域的人力资本供给结构性不足,进而制约了经济领先区域产业结构的升级与经济的持续增长。

最后,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均衡会导致经济领先区域的劳动力供给总量相对过剩。

一方面,劳动力总量的相对过剩会导致该地区贫富差距的进一步扩大,进而影响到经济的各个层面;而另一方面,劳动力的过度集中,高质量劳动力面临的竞争压力过大,可能引发职业心理、精神紧张、心理压力、亚健康、工作相关疾病等一系列问题,降低了高质量劳动力的水平,进而对经济产生各种影响[3]。

历史上中国东西部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形成及其原因

历史上中国东西部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形成及其原因

历史上中国东西部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形成及其原因
林文勋
【期刊名称】《思想战线》
【年(卷),期】2001(027)003
【摘要】春秋战国至秦汉,关中经济区和巴蜀经济区并称"天府之国",在我国西部呈南北纵向排列,成为两颗耀眼的明珠,是西部经济发展最为辉煌的时期.汉晋以后,中国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其实这也是我国经济重心自西向东的转移.唐代有"扬一益二"之说,扬州和益州成为两颗耀眼的明珠.它们呈东西横向排列,表明中国经济发展西不如东.历史的发展证明,当今的西部大开发是中国经济格局的大变动,必须作为一项长期战略,树立全局意识和观念,切实解决开发中的深层次问题.
【总页数】6页(P1-5,9)
【作者】林文勋
【作者单位】云南大学中国经济史研究所,云南,昆明,65009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129
【相关文献】
1.中国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趋势及原因分析——萨克斯对中国经济发展的论述[J], 王晓峰;徐秋慧
2.我国东西部经济发展不平衡对群众体育的影响 [J], 马双;夏崇德;熊壮
3.消费视角:中国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的实证分析 [J], 孔繁斌
4.我国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及其缓解方式 [J], 刘立新
5.东西部地区区域经济发展中差距形成原因分析 [J], 张艾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不是要彻底消除各种差距,而是通过有力的政策措施逐步把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实现协调发展。一是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区域、城乡、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国内与国际五个方面的发展。要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检验我们的各项工作,使我们的发展观念从过去的片面、不协调的、不够科学的转变为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上来,坚持以人为本的出发点。二是要落实好已有的区域发展政策,保持东部发展势头,加快实现东北振兴,促进中部jue起,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国家在已出台的政策基础上尽快完善配套政策和实施细则,从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高度调整投资结构和战略性资源的配置,充分调动各地区的积极性,发挥区域优势。三是要加快推进城镇化、城乡一体化和新农村建设进程。推进城镇化不但是解决城乡差距的根本措施,也可以为我国未来的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四是加大力度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调整收入差距。提高工资收入占初次分配的比重、劳动者报酬在国民收入的比重,完善个人所得税机制,规范垄断部门的高收入,消灭各种不合理、不合法收入.五要利用国际金融危机、低碳经济形成的倒逼机制推进我国新型工业化进程,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步伐,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缓解资源环境生态压力。
发展不平衡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历史的、现实的、自然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会的、体制与机制的、政策与措施的等很多方面,是各种复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对待这一现象要有一个客观的、历史的、辩证的认识。一是要看到发展不平衡的存在是有客观性、合理性、积极性的一面。只要我们引入市场机制、进行市场化改革就必然出现发展不平衡问题,产生区域、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和“外部性”问题,这些是市场机制失效的具体表现,也意味着政府宏观调控的不可或缺。从积极的角度看,发展不平衡能够形成竞相发展的局面,导致活力倍增,为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提供动力。二是要看到当前的发展不平衡存在着严重的弊病,孕育着严重的后果,危及可持续发展。区域发展不平衡长期得不到改善,差距过大,会进一步造成生产要素向发达地区集中,发达地区资本过剩、人才过剩、人口过密,出现城市病。而欠发达地区则相反,易产生马太效应,强者恒强,弱者更弱。分化的结果是整个经济体结构功能下降,发展速度下滑。城乡差距过大会加剧城乡矛盾,不利于构建内生型经济增长方式以及扩大消费需求,也不利于加快城市化进程、消除二元经济结构。在社会保障体系尚不健全的情况下,居民收入差距不合理扩大会使一部分低收入者生存成为问题,直接影响社会稳定。三是既要正视和承认发展不平衡这种客观现实,又不能以此否定改革开放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确方向。对发展不平衡这一严峻问题视而不见是错误的,但也不能因发展出现严重不平衡问题而否定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目前出现的发展不平衡说明我国的发展水平还不够高,改革还不到位,开放还不全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待进一步完善,而不是相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