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概论作业1答案

农业概论作业1答案
农业概论作业1答案

《农业概论》作业1

一、是非题(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 农业生产中,一般劳动时间要比生产时间长。×

2. 农业是人类社会最古老的物质生产部门,也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物质生产部门。√

3. 在世界各国的生产和经济统计中,农业的主体都是种植业和畜牧业两大部门。√

4. 根据生产类型和学科属性相结合的原则,农业可以划分为植物生产和动物生产两大类。×

5. 在众多制约农业布局的因素中,土地因素是最终的决定性因素。×

6. 近百年来,地球气候正经历一次以全球气候变暖为唯一特征的显著变化,这种变暖是由人类活动的影响引起的。×

7. 农业的出现是铁器时代人类伟大的进步。×

8. 近代农业阶段生产工具以农业机械为主,生产技术以投入大量化学农用物质为特征。√

9. 合理利用农业资源,正确处理农业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问题,是农业可持续稳定发展的基本前提。√

10. 按照农业资源的属性来分,可以分为农业自然资源和农业社会经济资源。√

二、填空

1. 农业的本质或农业生产最根本的特性就是经济经济再生产过程

与自然再生产过程的有机交织。

2. 土地是农业生产中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其质量、位置和数量都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制约因素。

3. 中国现行统计口径将农业划分为农、林、牧、渔四个部门。

4. 国民经济的部门划分常用方法:产品部门划分、国民经济行业划分和三次产业划分三种方法

5. 作物的五大生活因子包括光、温、水、养分和空气等。

6. 作物的五大生活因子包括光、温、水、养分和空气等

7. 世界农业发展史进程经历了原始农业、传统农业、现代农业等三个基本历史发展阶段。

8. 现代农业阶段生产工具以生物工程技术的利用、机械化为主要特征,农业生产技术将以智能化为特征。

9. 按照用途来分,农业资源可分为种植业资源、林业资源、畜牧业资源和渔业资源四大类。

10. 农业区划的基础理论包括自然地域分异规律、劳动地域分工理论等

三、名词解释

1. 农业生产

答:是人类有意识地利用动植物生长机能以获得生活所必需的食物

和其他物质资料的经济活动。

2. 生产时间

答:是指产品处于生产状态的时间,其中包括劳动作用于产品的时间3. 第一产业

答:产品直接取自于自然界的部门

4. 第二产业

答:对初级产品进行再加工的部门

5. 生态因子

答:在环境中与生物体的生存、分布,生长发育及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等有密切关系的因子

6. 生物环境

答:是指农业生物周围的植被、杂草、昆虫、病害等因素,它们是农业生产的重要调节因素和制约因素。

7. 作业(工艺)专业化。

答:是指一个农场专门生产某种中间产品,专门完成产品生产这一个过程里某一项作业的专业化

8. 传统农业

答:是指从奴隶社会至封建社会、一直到资本主义工业化之前这一阶段

9. 农业资源

答:是指农业生产活动中所利用的投入,它包括自然界的投入和来自人类社会本身的投入

10. 资源

答:在一定时空条件下和一定的经济、技术水平下,由人们发现的,可被人们利用的、有价值的物质。

四、简答题

1.简述农业的含义及基本特征

答:农业即是利用生物生长发育过程来获取其产品的社会生产部门就是农业。它的基本特征表现为:土地是基本生产资料、农业的劳动对象是有生命的生物有机体、自然环境的强大影响、农业生产的周期性和连续性、农业生产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地域性、农业生产的生产时间与劳动时间的差异、农业生产的多变性、农业生产的综合性

2.简述农业对国民经济的直接作用

答:农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直接作用:1).食物供应2).原料供应3).市场需求4).劳动力转移5).资金和其他生产要素的转移6).改善国际收支状况7).改善生活环境

3.简述保护中国农业生态环境的对策

答:(1)控制人口增长,提高全民族的农业生态环境意识;(2)增加森林、草地、农田作物的绿色覆盖,减少土地裸露;(3)合理开发利用农业自然资源;(4)优化产业结构,改革生产技术;(5)消除农业自身污染。

4.简述世界农业的分区类型

答:全世界划分为十大农区类型,它们是:非洲撒哈拉以南农业区、北非西亚农业区、东南亚与南亚农业区、拉丁美洲农业区、西欧北欧南欧农业区、北美农业区、澳大利亚与新西兰农业区、东欧与西伯利亚农业区、中亚农业区、东亚农业区。

5.简述农业资源的基本特征

答:(1)系统性与整体性(2)地域性(3)持续性(4)动态性(5)数量的有限性和潜力的无限性(6)稀缺性与有价值性

五、分析题

1.分析当今我国农业的作用

答:农业在现代社会的经济作用可能相对下降,但其生态环境作用和社会文化作用则不断上升。(1)农业的经济作用:农业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贡献可以归结为产品、市场、要素和外汇四个方面。此外,农业在缓解以至消除就业问题方面的作用更不可忽视。(2)农业的生态环境作用:生态环境治理的主要措施包括合理利用土地、植树造林、改造沙漠、建立野生动植物园和自然保护区,以及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等。而农业部门是完成这一任务的主力军,在保护自然生态环境方面正在发挥主要作用。在治理污染方面,农业也有相当重要的作用。粪便和一些生产、生活废弃物在种植业、畜牧业和渔业生

产中可以用作有机肥料、饲料、饵料,或者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加以利用。此外,在减少温室效应,降低噪声、减少空气中的悬浮物,削弱都市的“热岛”效应,利用微生物无害化处理废液和废渣等方面农业都有十分显著的作用。(3)农业的社会文化作用:无论是植树造林、改造沙漠,还是建立自然保护区,都不是单纯的生产和经济活动;它们同时也是改变人们意识的精神和文化活动。休闲农业、旅游农业和观光农业也不仅是经济生产活动,不仅是简单的消费,它们同时也是精神文化活动。农村社会具有十分明显的社区特征,人们重视伦理、亲情等传统价值观念,道德、风俗和舆论对行为的规作用十分巨大,有时甚至比成文法规的约束力更强。现代城市的社区建设开始从农村汲取营养,农村的社会功能逐渐向城市扩散。

2.分析农业部部门的划分及其相互关系

答:中国现行统计口径将农业划分为农、林、牧、渔四个部门。农业包括种植业和其他农业两部分。林业包括林木栽培、林产品的采集和村及村以下合作经济组织和农户的竹木采伐。牧业包括牲畜饲养和放牧、家禽饲养以及野生动物的捕猎和饲养。渔业包括水生动物和海藻类植物的养殖和捕捞。(1)种植业与其他部门的物质联系(需具体说明)(2)林业与其他部门的物质联系(需具体说明)(3)畜牧业与其他部门的物质联系(需具体说明)(4)渔业与其他部门的物质联系(需具体说明)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