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心理与行为
消费者心理与行为分析
![消费者心理与行为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ea5de7c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8640f45.png)
消费者心理与行为分析从我们每天购物的经历中,我们都能体会到它对我们日常生活的价值。
我们都希望得到一份精致的体验,所以我们会做许多努力,以获得最合适的东西。
当然,我们也会在购物的过程中受到各种各样的心理和行为影响。
消费者决策过程消费者的决策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通过这个过程,消费者会根据自己的价值观、经验、态度和感知,进行一系列的决策,最终达成他们购买的决策。
一个人在决策过程中将会受到以下一些因素的影响:1. 个人因素:包括消费者的年龄、性别、收入、文化程度、社会阶层和个人观点等因素。
2. 环境因素:包括物理、社会和文化环境等因素。
3. 行为因素:包括需求、推销和服务等方面。
消费者决策过程的具体步骤如下:1. 问题认识:消费者必须知道他们想买什么和为什么想买。
2. 搜索信息:消费者通常会收集尽可能多的有关他们所考虑的产品的信息。
3. 评估决策:消费者对产品进行评估,注意产品的特性、质量、价格、功能和服务。
4. 决策购买:消费者做出购买决策,选择最合适的产品。
5. 后续行动:消费者对自己的决策进行检查,看看他们的选择是否合适。
消费者行为消费者行为是指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服务时所展示的行为或反应。
这种行为会被不同的因素所影响,其中有些因素是在决策过程中被塑造出来的,有些则是由消费者的个性和文化背景所决定的。
消费者行为涉及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1. 个人因素:个人因素包括年龄,性别,文化程度,收入,职业,婚姻状况等。
这些因素会对消费者的购买决策产生影响。
2. 意见领袖:意见领袖是指那些在某一领域具有专业知识的人,他们的决策和建议会对消费者产生重要的影响。
3. 广告宣传:广告是一种强烈的刺激性因素,它能够在消费者决策过程中对他们产生影响。
4. 环境因素:环境因素包括消费者所处的物理、社会和文化环境。
消费者心理消费者的心理是指在购买过程中作为内部动机的心理或情感因素。
消费者的心理因素可以影响消费的选择和付出的感情程度。
消费者消费心理与行为分析
![消费者消费心理与行为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538153b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09.png)
从而影响其决策。
02 消费者行为分析
消费者行为的定义
消费者行为是指消费者在寻找、购买、 使用和评价所需产品或服务的过程中 所表现出的各种行为。
消费者行为不仅包括具体的购买行动, 还包括消费者的决策过程、对产品或 服务的认知、态度和情感反应等。
消费者行为的影响因素
个人因素
消费者的年龄、性别、职业、收入、教育程度等个人 特征对消费行为产生影响。
消费者心理研究
研究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和消费过程 中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特征,以及这些 心理活动和行为特征对消费者决策的 影响。
消费者心理的重要性
消费者心理是影响消费者决策的重要因素
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和消费过程中,会受到自身心理活动和行为特征的影响,从 而影响其决策。
消费者心理是企业制定营销策略的重要依据
消费者心理与行为之间的关系是 动态变化的,随着时间和情境的 变化而变化。
个性差异
不同个性的消费者在心理与行为 之间的互动关系上存在差异,表 现出不同的消费特点和行为模式。
04 消费者消费心理与行为的 案例分析
案例一:奢侈品消费的心理动机
总结词
炫耀性消费、社会地位追求、品牌忠诚度
详细描述
奢侈品消费往往源于消费者的炫耀性心理,他们希望通过购买奢侈品展示自己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实力。同时,消 费者对品牌的忠诚度也是奢侈品市场持续繁荣的重要因素之一。
案例二:网络购物的行为习惯
总结词
便捷性、个性化推荐、社交媒体影响
详细描述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络购物逐渐成为消费者的主流购物方式。消费者选择网络购物的首要原因 是便捷性,可以随时随地购买商品。此外,个性化推荐和社交媒体的影响也促使消费者更倾向于网络 购物。
消费心理:如何理解消费者心理和购物行为
![消费心理:如何理解消费者心理和购物行为](https://img.taocdn.com/s3/m/02b85f1c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1e.png)
消费心理:如何理解消费者心理和购物行为随着科技和经济的快速发展,现代社会中消费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消费心理也成为了现代人们必须要面对的问题。
消费心理是指消费者在购买商品过程中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它是消费者进行消费决策以及消费行为的核心。
了解消费者的心理需求和行为模式是企业成功的关键,也是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因此,消费心理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1. 消费者心理和购物行为的定义现代消费者对自己的消费已经表现出很强的自主决策的能力,消费者的心理和行为都是在一系列的主观和客观条件下产生的。
消费者心理指的是人们在进行消费过程中的主观感受、期望、态度和行为,与行为相伴随的消费也是人们在经济生活中的重要行为。
消费行为是指消费者为了满足自己的生活需求和欲望而进行的一种行为,主要体现在购买某种商品或享受某种服务的过程中。
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和购物行为是相互联系的,其中消费心理是购物行为的主导因素。
2. 消费者心理和购物行为的类型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和购物行为是多样化的,但是基本上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理性消费行为: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很注重商品的质量和价格,在信息收集和评价上非常理性和谨慎,这种消费心理和行为一般适用于中老年人和中等收入阶层。
(2)感性消费行为: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强调商品的情感和美学价值,更关注商品的品牌、口碑、形象和文化内涵,这种消费心理和行为一般适用于年轻人和高收入阶层。
(3)冲动消费行为:消费者在购物过程中往往因为商家的各种促销策略和广告宣传而手心发热,做出的消费决策也不是非常理智,这种消费心理和行为一般适用于年轻人和资金充裕的人群。
(4)跟风消费行为:消费者在消费决策中往往会受到其他消费者的影响,这种消费心理和行为一般适用于群体性消费,例如时尚潮流、热门IP等。
以上这些消费者心理和购物行为模式各有优劣,但是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产品特点和目标市场,有目的地利用这些消费者心理和购物行为,以获得商业利益的最大化。
互联网时代的消费者心理和消费行为
![互联网时代的消费者心理和消费行为](https://img.taocdn.com/s3/m/64883b04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89.png)
互联网时代的消费者心理和消费行为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了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而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消费者的心理和行为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来探讨互联网时代的消费者心理和消费行为。
一、消费者心理1.追求便捷性互联网的普及让人们的购物体验变得更加便捷。
在过去,消费者需要亲身前往商店进行购物。
而现在,随着电商的发展,消费者只需轻轻一点,即可在家中进行网购,不必再为购物而费时费力。
这种便捷性的追求,已成为许多人的共同心理。
2.追求个性化在互联网时代,消费者的需求更加多样化和个性化。
过去,消费者只能选择商店中有限的产品。
而现在,互联网给消费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不仅如此,许多网站还能根据消费者的兴趣和需求,进行个性化推荐,这样消费者能够更快捷地找到符合自己需求的商品,满足个性化购物的心理需求。
3.追求体验感除了商品本身,消费者在购物时对于购物体验的追求也越来越高。
在电商平台上,许多商品不仅仅提供了图片和文字的介绍,还提供了视频、音频等更丰富的介绍形式,为消费者提供更全面的购物体验。
另外,电商平台也为消费者提供了更人性化的客户服务,带来更好的购物体验和满意度。
二、消费者行为1.网购消费的增长随着电商的兴起,网购消费已经成为了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选择之一。
根据公开数据显示,我国2020年上半年的网购成交额达到61666亿元,同比增长16.6%。
可以看出,网购消费已经成为了消费者的主要消费方式之一。
2.社交网络的影响社交网络在影响消费者行为方面也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在社交网络上,消费者往往通过自己的朋友、偶像等人物的推荐,来决定自己购买产品的选择。
在一份调查中,有56%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在网络上购买商品之前,会先查看别人的评价。
3.碎片化时间的利用互联网时代的消费者行为还体现在“碎片化时间”的利用上。
现在人们往往都非常忙碌,没有太多时间可以用于购物。
而互联网的出现,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消费者心理与行为分析
![消费者心理与行为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44b97f7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85.png)
消费者心理与行为分析消费者心理与行为分析是对消费者的心理过程和行为方式进行研究与解析的过程。
了解和把握消费者的心理和行为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制定市场营销策略,提高产品销量和顾客满意度。
本文将从消费者心理、消费者行为以及影响消费者心理与行为的因素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消费者心理1.需求与满足2.认知与情感消费者的认知和情感是购买决策的重要影响因素。
消费者对产品的认知通过个人知觉、经验和学习而形成,认知的结果会直接影响购买决策。
同时,消费者的情感体验也会对购买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比如购买其中一种商品可以满足自己的情感需求,或者情感体验可以强化对一些品牌的好感。
二、消费者行为1.购买决策过程消费者的购买决策过程经历五个阶段:需求识别、信息、评估选择、购买决策和后购买行为。
了解消费者在每个决策阶段的行为特点,可以为企业提供指导,并帮助企业采取相应的营销策略。
2.消费者行为类型消费者行为类型可以分为新产品采用者、创新者、早期采用者、晚期采用者和拒绝者。
不同类型的消费者对新产品的接受程度不同,企业需要根据不同类型消费者的特点来制定相应的推广策略。
三、影响消费者心理与行为的因素1.个体因素个体因素包括消费者的年龄、性别、教育程度、收入水平和职业等。
这些个体因素会直接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决策和消费行为。
2.社会因素社会因素包括家庭、朋友、同事和社会文化等。
家庭和伙伴关系对消费者的购买决策有很大的影响,而社会文化认同也会影响消费者的购买选择。
3.心理因素心理因素包括个体的认知、态度、品味和偏好等。
个体的心理特点会直接影响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比如对价格敏感的消费者更倾向于购买打折商品。
4.市场营销策略市场营销策略的制定也会影响消费者的心理与行为。
比如通过广告宣传和促销活动,可以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和共鸣,从而提高产品销量。
综上所述,消费者心理与行为分析是经济学、心理学和市场营销学等多学科的交叉研究领域。
通过深入研究和理解消费者的心理和行为,企业可以更好地预测市场需求、制定合理的销售策略,并最终提高产品销量和盈利能力。
消费心理及行为分析
![消费心理及行为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5d8017e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302f364.png)
消费心理及行为分析导语:消费心理及行为分析是对人们在购买商品或服务时所涉及的心理因素和行为模式的研究。
深入了解和分析消费心理和行为,有助于市场营销人员更好地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和行为动机,从而提高销售和市场份额。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消费心理及行为进行分析。
一、消费心理分析:1.需求与欲望:消费心理首先涉及人们的需求和欲望。
需求是指人们在满足基本生理、生活和社会需求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一种需求。
而欲望则是人们对物质和非物质的追求和期待,往往是从需求中产生的。
2.感知与认知:消费者通过感知和认知对商品或服务进行评估。
感知是指消费者对产品或服务的感觉和观察,而认知则是对这些感知进行理解、解释和评估的过程。
消费者的感知和认知会影响他们对产品或服务的态度和行为。
3.情感与态度:消费者的情感和态度也是消费心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消费者对特定品牌、产品或服务可能会产生积极或消极的情感和态度,从而影响他们的购买决策和行为。
4.动机与需求: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服务时往往有一定的动机和需求。
动机是指驱使消费者购买其中一种产品或服务的内在动力,而需求则是指消费者因满足其中一种动机而对特定产品或服务的需求。
二、消费行为分析:1.决策过程: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服务时通常经历决策过程。
这个过程包括问题识别、信息、评估和选择、购买决策和后续行为等阶段。
不同的消费者可能在每个阶段的行为和决策上有所差异。
2.购买行为:购买行为是消费者实际购买商品或服务的行为,涉及到支付、交付和接受产品或服务的过程。
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可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个人特征、产品属性、价格、销售渠道等。
3.忠诚与评价:消费者的忠诚度和评价也是消费行为的重要方面。
忠诚度指的是消费者对特定品牌或产品的忠诚程度,而评价则是消费者对购买过程和购买后的产品或服务的满意度和评价。
4.社会影响力:消费者的行为还受到社会影响力的影响。
这包括消费者的家人、朋友、同事和媒体等对其购买决策和行为的影响。
消费者心理与购买行为
![消费者心理与购买行为](https://img.taocdn.com/s3/m/8e23422f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f7.png)
消费者心理与购买行为人类从古至今,购买商品的需求是无法避免的。
消费者的心理和购买行为也是商家经营中需要关注的重要因素。
本文将从心理学和市场营销的角度探讨消费者的心理和购买行为。
一、消费心理1.1 购买动机消费心理最基本的就是购买动机。
购买动机是指消费者为了满足某种需求而去购买商品的心理原因,可以分为多个层次:(1)生理层面:消除饥饿、口渴、疲劳等生理需求。
(2)安全层面:寻求安全感,防止危险。
例如买保险。
(3)社交层面:消费者购买商品可以加强社会联系,满足社交需求。
(4)自尊层面:购买某些高档商品,满足自己的虚荣心,提升社会地位。
(5)自我实现层面:消费者通过购买商品实现生活的意义和价值,例如在旅行中寻找内心的平衡与放松等。
消费者的购买动机是复杂多变的。
商家了解消费者的购买动机可以更好地制定营销策略,提高消费者对其产品的认知度和购买意愿。
1.2 感知认知消费环境、商品形象、广告宣传等都会影响消费者的感知认知。
消费者的感官体验和认知能力不同,会影响其对商品的感知认知,从而影响购买决策。
商家可以通过改善商品形象、提高需求感知度等途径提升消费者的认知能力,影响其购买决策。
1.3 购买意向在购买意向方面,与认知和感知相比,购买意向并不是通过感官信息或资源的评估来决定,而是取决于消费者个体的理性与情感判断。
购买意向可以受到促销、品牌形象、产品特点、服务质量等因素的影响。
商家可以制定营销策略,以激发消费者更高的购买意向,并在营销中积极解决顾客关心的问题,以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二、购买行为2.1 购买过程消费者在购买过程中,通常分为需要搜集信息、评估信息和决策购买的阶段。
在搜集信息方面,消费者可以通过广告、媒体、互联网等途径了解产品信息;在评估信息方面,消费者可以通过比较、评论等途径评价产品特性,选择一个最符合自己需求的商品;最后,决策是否购买产品取决于该商品是否能够真正满足消费者需求。
2.2 消费习惯消费习惯是因为长时间的重复使用,而形成的固定化的行为方式。
消费者心理与行为【精选文档】
![消费者心理与行为【精选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0a1c0c28360cba1aa911da6e.png)
消费者大致有四种消费心理,分别是:从众,求异,攀比,求实.从众心理特点:具有仿效性盲目性评价:消费是否该从众,要具体分析.盲目从众不可取求异心理特点:追求标新立异与众不同。
评价:它的利在于可以推动新工艺与产品出现,而弊在于展示个性不但要考虑社会认可,还要考虑代价.为显示与众不同而过分标新立异,是不值得提倡的。
攀比心理:特点:面子消费评价:这种消费心理不可取求实心理:消费者在选择商品时往往考虑很多因素评价:讲求实惠,根据自己需要选择商品,是一种理智的消费。
公众的主要消费心理类型大致有:(1)从俗心理,即入乡随俗,消费行为上的趋同心理。
(2)同步心理,消费心理即我们通常所说的攀比心理,相同的社会阶层,在消费行为上有相互学习的倾向。
(3)求美心理,指人们在消费活动中追求美好事物的心理倾向。
(4)求名心理,指某些消费者希望借助名牌商品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的心理倾向。
(5)求异心理,这是与从俗心理相反的一种心理现象,追求一种与社会流行不同的消费倾向。
(6)好奇心理,指某些消费者对市场上不常见的产品的追求.(7)偏好心理,指某些消费者对某些特殊消费活动的执着追求。
(8)便利心理,指消费者主要从功能便利的角度选择商品的心理现象。
(9)选价心理,指顾客在选择商品时,对价格的特殊关注。
这些心理类型并不分属于不同的人,而是不同程度地存在于每一个消费者的心中。
当一种产品满足了顾客某一类心理需求时,就会诱发他的购买动机。
消费心理在各类人群及各年龄段的表现据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参与完成的调查统计显示各类人群及各年龄段有如下心理特点:老年人的消费心理女性花钱爱算计:女性中花钱特别仔细的占12。
4%,比较仔细的占49.8%,花钱不太仔细的占20.7%,花钱很不仔细的占2。
9%,不一定的占14。
2%。
年龄越大手越紧:40岁以上年龄段消费者花钱都“比较仔细",并且表现为年龄越大越仔细.其中60岁以上的消费者近乎“特别仔细”。
消费者行为与心理分析
![消费者行为与心理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4ef6136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04.png)
消费者行为与心理分析消费者是市场经济中的重要主体,他们的购买行为直接影响着商品的供求关系和价格等因素。
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不仅仅关乎到经济层面,也反映了他们的心理状态和价值观念。
因此,了解消费者行为以及心理分析对企业的市场营销和品牌推广都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消费者行为分析消费者行为指的是人们在购买商品或服务时所表现出的行为和选择过程,它是消费者决策的结果。
从消费者行为的选择过程来看,通常可以分为认知阶段、情感阶段、行动阶段三个方面。
认知阶段,也称“意识阶段”,这个阶段是消费者发现自己有需要,并开始寻找相关信息的时候。
消费者通常会收集各种信息,包括口碑、广告、朋友所说的信息等等。
此时,重要的是引导消费者找到优质信息,让他们对产品或服务有一个整体的认知。
情感阶段是指消费者在购买过程中所具有的情感状态,情感状况包括消费者的期望、信任、利益、满足和失望等。
从情感阶段来看,营销者需要给消费者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进而引起消费者的认同,建立消费者与品牌之间的情感联系。
行动阶段是指消费者做出购买决策,直至实际进行消费的整个过程。
从行动阶段看,消费者在购买前可能经历多次考虑和比较,可能选择了不同的品牌。
因此,营销者需要多方位的考虑到和优化消费者每一个环节,从而使得消费者得到最佳的体验。
消费者心理分析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和心理是相互作用的,是相互依存的。
消费者心理包括消费者的态度、需求、品牌忠诚度、品牌认知度、品牌形象等多个因素。
首先是消费者的态度问题。
消费者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购买行为,区分消费者有正面、中立和负面三种态度,因此应该寻找并保持消费者对品牌的好评。
其次是消费者的需求问题。
消费者在初始购买前,通过诸如价格、品质、外观等多种因素考虑自己的需求,这也成为了营销者在产品开发和定价中重要的市场依据。
因此,营销人员应该学会倾听消费者的需求并做出相应调整,以便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再次是品牌忠诚度问题。
消费者在购买的过程中,如果对某个品牌满意度高,也就意味着他们在未来也更加倾向于购买这个品牌的产品。
消费者消费心理和行为分析
![消费者消费心理和行为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c6f0264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ab.png)
消费者消费心理和行为分析消费者消费心理和行为是指消费者在进行购买决策过程中涉及到的心理和行为过程,它是市场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了解和分析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和行为对于企业做好市场营销活动、提高销售额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下面从消费心理和行为两个方面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解读。
一、消费者消费心理1.需求心理: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首先会考虑自己是否真正需要该商品,这就是需求心理。
需求心理决定了消费者对其中一种商品的欲望程度,从而影响消费者的购买行为。
2.价值观心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而消费者的价值观也会影响他们的消费行为。
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不仅会考虑商品的价格,还会考虑商品是否符合自己的价值观。
比如有些消费者注重环保,他们会更愿意购买环保型的商品。
4.情感心理:情感心理是指消费者在购买决策过程中受到情感因素的影响。
有些消费者购买商品时会受到个人情感的驱动,比如购买件服装可以增加自信心,购买其中一种食品可以给自己带来愉悦的感受等。
情感因素对于消费者的购买决策有着重要的影响。
5.社会心理:社会心理是指消费者在购买决策过程中受到社会因素的影响。
消费者往往会受到他人的认同和评价的影响,从而对其中一种商品产生兴趣。
社会心理因素包括家庭、朋友、媒体等,它们在消费者购买行为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二、消费者消费行为2.购买决策行为:购买决策是指消费者在购买过程中最终决定是否购买其中一种商品。
购买决策会受到消费者的需求、预算、产品特点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3.消费行为:消费行为是指消费者在购买产品之后的实际行动。
消费者购买商品后还需要对商品进行使用和消费。
消费行为可以分为实际使用行为和再次购买行为,它们对企业的销售额和市场占有率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4.回购行为:回购行为是指消费者在购买同一品牌、同一个类型的商品时的行为。
消费者在购买同一品牌产品时,通常会表现出一定的忠诚度,选择回购同一品牌的可能性较大。
回购行为对于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和品牌形象具有重要的影响。
消费者心理和行为分析
![消费者心理和行为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0c038fb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a8.png)
消费者心理和行为分析
一、引言
消费者心理和行为分析是市场营销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了解消费者的心理需求和购买行为,能够使企业更好地了解消费者,开发出更符合消费者需求的商品和服务。
二、消费者心理分析
1.个体需求
消费者的个体需求是指消费者自己感觉到的需求,如渴了想喝水等等。
但消费者并不总是自己能够准确感知自己的需求,因此企业需要通过市场调研和营销活动来了解消费者的实际需求。
2.心理需求
心理需求是指消费者在内心深处所需要的东西,如安全感、成就感、社交需求等等。
了解消费者的心理需求,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制定产品宣传和营销策略,从而让消费者更加自然地接受产品。
3.消费心态
如心情好的时候更容易购买商品等等。
通过了解消费心态,可以让企业在销售过程中更加得心应手。
三、消费者行为分析
1.购买决策
购买决策是指消费者在购买商品之前所做的决策,包括了解商品种类、评估商品质量、评估商品价格、评估销售服务等等。
了解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规划销售策略,从而增加销售量。
2.消费行为
消费行为是指消费者在购买商品之后所做出的行为,包括商品使用、商品评价、商品回购意愿等等。
了解消费行为,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了解产品质量是否达到消费者期望,从而不断改进产品。
3.消费意愿
如十分渴望一件新产品等等。
了解消费意愿,可以帮助企业更好
地把握销售机会,从而增加销售量。
四、结语
消费者心理和行为分析是企业营销中的重要环节。
通过了解消
费者需求和行为,企业能够制定更好的营销策略和产品开发计划,从而增加销售额和用户留存率。
消费者心理和行为分析培训课件(精)
![消费者心理和行为分析培训课件(精)](https://img.taocdn.com/s3/m/6744ccbe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bea4652.png)
02
习俗和传统对消费者 心理和行为的影响
习俗和传统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 分,它们会影响消费者的消费习惯、 购买时机和消费方式。
03
生活方式对消费者心 理和行为的影响
生活方式是指人们在生活中所表现出 来的活动、兴趣和态度等,不同社会 文化背景下的消费者具有不同的生活 方式,这会影响他们的消费选择和行 为。
价格歧视
针对不同消费者群体,实 行不同的价格策略,以满 足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
促销策略在消费者心理和行为中应用
广告宣传
通过广告传播产品信息,提高品牌知名度,影响 消费者的购买决策。
公共关系
运用公共关系手段,塑造企业形象,提升品牌美 誉度,增强消费者信任感。
销售促进
采用赠品、抽奖等销售促进手段,激发消费者的 购买欲望,提高其购买行为的积极性。
05
消费者个性心理特征
个性倾向性与消费者行为
需要
消费者的需要是购买行为的基础 和源泉,不同需要引发不同的购
买行为。
动机
动机是推动消费者进行各种购买 活动的内部驱动力,是激励消费
者采取行动的原因。
兴趣
兴趣是消费者对某类商品或某种 活动特别喜爱的情感倾向,它促 使消费者对感兴趣的商品给予优
先注意和选择。
产品创新
不断推陈出新,激发消费 者的购买欲望,满足其追 求新奇、个性化的心理需 求。
品质保证
提供高品质的产品,树立 品牌形象,增强消费者的 信任感和忠诚度。
价格策略在消费者心理和行为中应用
价格定位
根据产品的市场定位和目 标消费者的购买能力,制 定合理的价格策略。
价格促销
通过降价、打折等价格手 段,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 望,提高其购买决策的速 度。
消费者心理与行为的特点
![消费者心理与行为的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fab3cdfc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e6.png)
消费者心理与行为的特点
消费者心理与行为的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差异性:每个消费者都有自己的需求、偏好和个性特点,因此在购买决策和消费行为上存在着差异。
2. 具有目的性: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服务时具有明确的目的和目标,希望通过消费来获得某种效益或满足感。
3. 波动性:消费者心理和行为受到外部环境和内部因素的影响,因此在不同时间和情境下可能会产生不同的购买决策和消费行为。
4. 学习性:消费者通过自己的经验和学习,不断调整和改变购买决策和消费行为,逐渐形成自己的购买习惯和消费模式。
5. 社会性:消费行为不仅仅是个体行为,还受到社会因素的影响,包括家庭、朋友、社交媒体等。
消费者会受到社会规范、他人意见和社交需求等因素的影响,从而对购买决策产生影响。
6. 情感性:消费者在购买决策和消费过程中往往受到情感的驱动,对产品或品牌产生喜好或厌恶的情感态度。
情感因素对消费者的购买决策和忠诚度具有重要影响。
7. 决策性:消费者在购买决策时会根据自己的需求、预算、性价比等因素做出决策,包括选择某种品牌、产品或服务、购买时间和地点等。
8. 可变性:消费者的心理和行为受到外部环境和内部因素的变化影响,可能在不同的情况下产生不同的消费行为。
因此,消费者心理和行为是动态的,随着时间和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发展变化。
消费者消费心理和行为分析
![消费者消费心理和行为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e727fc7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90.png)
消费者消费心理和行为分析消费者消费心理和行为是市场研究中最重要的课题之一、了解和分析消费者的心理和行为,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了解消费者需求,制定有针对性的市场推广策略,提高销售量和盈利能力。
下面将从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两方面进行分析。
一、消费心理分析1.需求识别:消费者的需求识别是消费行为的第一步。
消费者为什么选择购买其中一种产品或服务,往往是因为他们需要满足其中一种特定的需求。
例如,购买食品是为了满足饥饿的需求,购买手机是为了满足社交和娱乐的需求。
消费者的需求识别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个人需求、社会需求和文化需求等。
2.消费动机:消费者购买产品或服务的动机往往与个人的价值观和利益相关。
其中包括实用性动机、情感动机和社会认同动机等。
例如,购买奢侈品是为了彰显社会地位和个人品味,购买环保产品是为了体现个人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
3.心理感受:消费者购买产品或服务后,会产生一定的心理感受,包括自尊感、满足感和后悔感等。
例如,消费者购买到满意的产品会感到自尊和满足,而购买到不满意的产品会感到后悔和失望。
这些心理感受会影响消费者对产品或服务的评价和再次购买的决策。
4.购买决策: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或服务之前需要做出决策。
购买决策的过程包括信息获取、评估和选择等。
消费者在购买决策时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个人因素、社会因素和市场因素等。
例如,消费者的个人特质和态度、家庭和朋友的建议和市场竞争状况等都会对购买决策产生重要影响。
二、消费行为分析1.消费触点:消费者进行购买行为的触点很多,包括实体店铺、电子商务平台和社交媒体等。
不同的触点会对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产生不同的影响。
例如,实体店铺提供实物展示和亲身体验,电子商务平台提供便利的购物体验和更多选择,社交媒体提供消费者之间的交流和分享。
2.购买决策过程:消费者的购买决策过程一般可以分为五个阶段,即需求识别、信息检索、评估和选择、购买决策和后续评估。
消费者在每个阶段会进行不同的行为和决策,受到不同的因素的影响。
消费者心理与消费行为分析
![消费者心理与消费行为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bd6642bd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ef.png)
消费者心理与消费行为分析消费者的心理和行为是影响市场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市场经济中,消费者是售卖方的需求方,其对市场因素的反应和判断极其重要。
本文将会分析消费者心理和行为的特点,探讨其在商品消费过程中的作用。
一、消费者心理1.驱动因素消费行为的内在驱动力可以分为两种,分别是需要和欲望。
需要是指消费者基本需求的满足,如衣食住行等方面,是消费行为的基础。
欲望是指人们对物质和精神生活质量的追求,包括消费者对商品品质、品味、偏好等的追求。
消费者受到内在驱动力的影响,从而形成消费心理。
2.信息获取和处理在现代市场经济中,消费者获取信息的途径非常多,包括广告、杂志、报纸、网络、口碑等等。
消费者一般会根据自己的需求和欲望,选择信息的来源和途径,并将其处理为自己需要的信息,以便作出购物决策。
因此,商家在销售商品的同时,也需要注重宣传和广告手段的多样化,以满足不同受众的需求。
3.个体差异消费行为具有明显的个体差异。
由于人们的认知、生活环境、文化背景等具有差异性,消费者对商品的看法和需求也会因此而产生差异化。
此外,还有一些因素如年龄、性别、教育程度等个体因素的差异,也会影响人们的消费心理和行为。
二、消费者行为1.需求演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消费者的需求也在不断演化。
在物质和精神方面,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也渐渐从“生存”型向“发展”型演变,从单纯地强调“质量”、“品牌”等到更加注重“创新”、“环保”等要素。
因此,商家需要频繁地调整商品市场策略,不断适应消费者不断变化的需求。
2.价格敏感性价格是消费行为的关键因素之一。
消费者会在考虑到自身需求的基础上,比较商品的价格,以求获得最好的物有所值的体验。
在价格敏感的消费者群体中,商家可以采取一些价格优惠的方式,如打折、满减等,从而吸引更多消费者购买自己的商品。
3.购买行为的决策消费者作出购物决策时,会注意到许多因素。
除了商品的价格、品质等外在因素,消费者还会考虑到商家的信用、售后服务等因素,并根据自己的需求和经济能力作出购买决策。
《消费心理与行为》第四版知识点整理
![《消费心理与行为》第四版知识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cfd397fe581b6bd97e19ea34.png)
消费的概念:消费包括了广义消费和狭义消费。
广义消费包括生产消费和个人消费;狭义的消费专是指个人消费。
〔个人消费具有自然性和社会性〕消费者概念:消费者指从事消费行为活动的主体人。
广义的消费者是指“所有从事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消费活动的人。
狭义的消费者是从市场需求的角度界定的。
是那些对某种商品或服务有现实或潜在需求的人。
消费者心理与行为:在消费过程中发生的心理活动,即为消费心理,又称为消费者心理。
而消费者行为如此是指消费者在一系列心理活动支配下,为实现预定消费目标而米取的各种反响,动作,活动和行动。
消费者心理与行为的研究对象:消费者的心理活动根底;购置行为;群体心理行为;心理与社会环境;行为与市场营销;学科性质:是现代经济与管理科学的一个重要组成局部。
特点:具有综合性,经济性,开展性,应用性等特点。
消费者心理与行为研究的现实意义:对消费者意义:可以使他们学会科学地进展消费决策,从而使由于对商品不了解、认知水平差、消费观念落后等原因造成的消费盲目、效果差甚至利益受损的现象得以改善,消费者的消费趋向于更成熟、更稳定,使其需要得到更好的满足,能被很好地引导,更加明确自己要得是什么,消费更有效,更经济,走出消费误区。
对行业研究者:行为研究者通过对消费者行为的研究,创立一个有关人类行为这一方面知识的独立体系。
使知识体系更为完备,建立更全的理论体系,对实践有更强的指导意义。
对企业1有利于制定科学的市场策略2用来测定市场成效3利于详细划分市场。
消费者心理与行为的研究历史:萌芽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20年代);起步阶段〔20世纪30—50年代〕20世纪30年代,消费者心理和行为问题开始受到各学派的关注,大大推动了对其研究的市场化。
20世纪50年代,对消费者心理与行为的研究逐步深入。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在这一时期诞生。
快步成长与成熟阶段〔20世纪60—90年代〕I960年,美国心理学会正式组建了消费者心理学分支。
1968年,俄亥俄州大学的恩格尔、科拉特和布莱克合作出版的《消费者行为学》成为该领域的第一部专著。
消费者的个性心理与行为案例
![消费者的个性心理与行为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1653dc1b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94.png)
消费者的个性心理与行为案例消费者的个性心理与行为要点及学习要求:个性是带有倾向性的、比较稳定的、本质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消费者的个性心理可分为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两部分。
个性倾向性包括需要、动机、兴趣、信念以及世界观等构成要素;个性心理特征则是能力、气质、性格等心理机能的独特结合。
通过本章的学习,应了解个性的内涵及主要概念之间的联系,掌握兴趣、能力、气质和性格的不同类型及其在消费者身上的体现,从而真正理解消费者的个性在消费者行为中的影响作用。
本章案例一、豪迈粗犷的“万宝路”美国的烟草生产商菲利普.莫里斯公司“万宝路”于1924年诞生时是专门针对妇女市场推出的,当时许多抽烟的妇女抱怨香烟的白色烟嘴部分常常沾染了她们的唇膏,变成不雅观的斑斑红点。
菲利普.莫里斯公司听到这种抱怨,决定生产一种专门针对妇女口味的并且保证不损坏爱美女士唇膏的香烟,这就是“万宝路”。
烟嘴被染成红色,广告口号是“象五月的天气一样温和”,以适应女性性格温和的特点。
但是,期待中的销售热潮始终没有出现,直到50年代还是默默无闻。
它所树立的温柔形象虽然突出了品牌形象,也有明确的目标市场,但消费者少,市场难以扩大,并且也未给女烟民们留下什么深刻印象,这种形象定位看来是失败的。
菲利普.莫里斯公司考虑重塑“万宝路”形象,请来了利奥——伯内特广告公司,该公司的形象策划人员说:“让我们忘记那个脂粉香艳的女子香烟,重新塑造一个男子汉气慨的举世闻名的万宝路吧”。
在产品品质不变的情况下,对万宝路的形象进行了彻底的改造。
包装采用了当时首创的平开盒技术,将名称的标准字Marlboro尖角化,使之更富有男性的刚强,用红色作为外盒的主要色彩,广告主角不再以妇女为对象,而是选择硬铮铮的男子汉,先后采用过马车夫、潜水员、农夫等,最后集中到美国牛仔这个形象上:目光深沉、皮肤粗糙、袖管高高卷起,露出多毛的手臂,浑身散发着粗犷、豪迈的英雄男子汉气慨,手指间夹着一支冉冉冒烟的万宝路香烟。
《消费心理与行为分析》PPT课件
![《消费心理与行为分析》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7cf93a3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82.png)
1.感觉的种 类
• 外部感觉 和内部感 觉
2.感觉的感 受性
• 感受性即 感觉器官 对适宜刺 激的感觉 能力。
,3.感觉的适 应
• 这是相同 刺激物持 续地作用 于某一特 定感受器, 而使感受 性发生变 化的现象。
4.感觉的对 比
• 这是两种 不同刺激 物作用于 某一特定 感受器而 使感受性 发生变化 的现象。
消费者行为
• 指消费者在一系列心理活 动的支配下,为实现预定 消费目标而采取的各种反 应、动作、活动和行动, 简称消费行为。
2 分析消费心理与行为的重要性
1.可以发现 市场机会
2.有利于制 定营销策略
3.有利于提 高消费者自 身素质
3 消费心理与行为分析的主要内容
谁购买(who) 购买什么(what) 什么时间购买(when) 什么方式购买(how) 什么地点购买(where) 谁参与购买(who) 为什么购买(why)
• 特征:目的性、选择性、行动性。
➢ 消费者意志过程的实现:在购买活动中,消费者对商品的意志过程可
分为两个阶段。
【小资料】
10-10-10人生抉择策略
➢ 美国心理专家苏·威尔士在最新出版的《10-10-10:改变人生的观念》中 表示:预测未来会帮你意识到什么对你更重要,从而做出正确选择。这种 策略要求我们假想在未来的10分钟、10个月到10年期间,事态发展会导 致何种结局。
胆汁质
(烈性子) 直率,愿用言谈表白内心;热情,易怒;精力充沛,
外
向
做事果敢;缺乏耐性;固执。
型
情绪发生的快而多变,表情丰富,思维、言语和动
多血质
(急性子) 作敏捷;乐观,亲切,善于交际;活泼好动,富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前练习题一、简答题1.简述研究消费者群体的意义。
答题要点:消费者群体是某些具有共同消费特征的消费者组成的群体,同一消费群体内部在购买行为、消费心理及习惯等方面有许多共同之处;不同消费群体之间则存在诸多差异。
研究消费者群体的意义:1.有助于从宏观角度把握社会总体消费的运动规律;2.有助于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准确地细分消费者市场,制定最佳营销策略。
2.简述消费者的常见购买动机。
答题要点:消费者的常见购买动机有:1.求实的购买动机。
这是以追求商品的使用价值为主要目的的购买动机。
2.追求安全、健康的购买动机。
抱有这种动机的消费者通常把商品的安全性能和是否有益于身心健康作为购买与否的首要标准。
3.求便的购买动机。
受追求便利动机的驱动,人们把购买目标指向可以减少家务劳动强度的各种商品和劳务。
4.求廉的购买动机。
这是以注重商品价格低廉,希望以较少支出获得较多利益为特征的购买动机。
5.求新的购买动机。
这是以追求商品的新颖、奇特、时髦为主要目的的购买动机。
6.求美的购买动机。
消费者对商品美学价值和艺术欣赏价值的要求与购买动机。
7.求名的购买动机。
这是因仰慕产品品牌或企业名望而产生的购买动机。
8.自我表现的购买动机。
这是以显示自己的身份、地位、威望及财富为主要目的的购买动机。
9.好胜攀比的购买动机。
这是一种因好胜心、与他人攀比不甘落后而形成的购买动机。
10.满足嗜好的购买动机。
这是以满足个人特殊偏好为目的的购买动机。
11.习惯性动机。
它是指消费者对特定商店或特定商品品牌产生特殊信任偏好,从而习惯性地重复光顾某一商店或购买同一品牌。
12.储备性购买动机。
消费者出于储备商品的价值或使用价值而购买商品的动机。
13.留念性心理动机。
消费的目的是为了记下当时的气氛、记住当时的情景、留下回忆等。
14.馈赠性动机。
消费者购买商品的目的不是为了自己使用,而是为了馈赠他人。
15.补偿性动机。
消费者购买商品是为了补偿以前被压抑的购买动机。
16.发泄性购买动机。
通过购买来发泄心中的不满情绪。
3.简述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含义和特点。
答题要点:消费者购买行为指消费者为满足某种需要而产生的购买商品的一切活动。
消费者购买行为具有以下特点:1.消费者购买行为与心理现象的相关性。
消费者购买行为是消费者心理的外在表现,消费者心理现象是消费者行为的制约因素和动力。
二者具有互相影响和作用的相关性。
2.个体消费行为受社会群体影响和制约。
消费者是社会的人,其消费行为必然会受到所属群体的制约和影响。
3.消费者购买行为活动中的自主性。
消费者在购买过程中的整个心理活动过程和实现购买行为都是自主完成的,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实施最终取决于消费者个人的主观支配。
4.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可变性。
消费者在实施购买目标的过程中,由于外界条件以及消费者个人内部因素的变化,会使消费者的行为方式发生变化。
4.简述广告效果测定的指标。
答题要点:广告效果测定主要是判断广告对目标市场的消费者引起的心理效应的大小,包括对商品信息的注意、兴趣、情绪、记忆、理解、动机、行动等心理活动反应。
测定的指标有:1.注意度。
消费者是否接触到广告,广告作品的吸引力如何。
3.理解度。
消费者对广告作品内容的理解程度,广告主题是否明确。
4.记忆度。
消费者对广告印象的深刻程度,能否追忆广告内容。
5.购买动机。
消费者购买商品是随意购买还是受广告的影响才购买。
6.视听率。
广告接触到多少消费者。
5.简述企业形象的心理功能。
答题要点:企业形象是指社会公众(包括消费者)及企业成员对企业总体的印象和客观的评价。
企业形象具有以下心理功能:1.吸引优秀人才。
具有良好形象的企业,才能吸引人才,才能保证企业不断发展,从而也不断吸引更优秀的人才。
2.强化产品竞争力。
良好的企业形象可以为新产品的开发铺平通向消费者的道路,增强企业及其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3.赢得消费者认同。
良好的企业形象会使消费者对产品产生信任和购买的勇气。
4.稳定合作关系。
良好的企业形象有利于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合作关系更加稳固。
5.推进企业公关有效运转。
良好的企业形象可以改善企业生存发展的环境,为企业的公共关系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
6.简述消费者在购买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四种不平衡心理状态。
答题要点:消费者在购买过程中可能出现四种不平衡的心理状态:1.消费者对商品购买动机强烈,对销售人员的服务也满意,但销售人员对商品的评价意见与消费者相反,消费者会出现犹豫、动摇,心理处于不平衡状态。
2.消费者对商品满意,销售人员对商品也持肯定态度,但消费者由于某种原因对销售人员不满意,由此产生心理不平衡。
3.消费者对销售人员的服务甚感满意,但商品不能令其满意,销售人员极力推荐商品,消费者进退两难,心理状态也难于平衡。
4.消费者对商品不中意,销售人员对他又冷嘲热讽,并对商品也持否定态度,消费者会极为不悦。
7.简述性格与消费者的购买行为。
答题要点:性格指个人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
性格是个性心理特征中最重要的方面,它通过人对事物的倾向性态度、意志、活动、言语、外貌等方面表现出来,是人的主要个性特点即心理风格的集中体现。
从消费态度角度,性格与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可以分为节俭型、保守型、顺应型和自由型。
1.节俭型。
在消费观念和态度上崇尚节俭,讲究实用。
在选购商品过程中较为注重商品的质量、性能、实用性,以物美价廉作为选择标准,而不在意商品的外观造型、色彩、包装装潢、品牌及消费时尚,不喜欢过分奢华、高档昂贵、无实用价值的商品。
2.保守型。
在消费态度上较为严谨,生活方式刻板,性格内向,怀旧心理较重,习惯于传统的消费方式,对新产品、新观念持怀疑、抵制态度,选购商品时,喜欢购买传统的和有过多次使用经验的商品,而不愿冒险尝试新产品。
3.顺应型。
在消费态度上比较随意,没有长久稳定的看法,生活方式自由而无固定的模式。
在选购商品方面表现出较大的随意性,且选择商品的标准也往往多样化,经常根据实际需要和商品种类不同,采取不同的选择标准和要求,同时受外界环境及广告宣传的影响较大。
4.自由型。
一般有较好的经济收入,购买能力较强,选购商品的品种和花色较多,比较注意商品的外观,与营销人员接触时态度比较随便,能接受营销人员的推荐和介绍,但不会依赖营销人员的意见和建议,一般有较好的购买技巧。
从购买行为方式角度,性格与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可以分为习惯型、慎重型、挑剔型、被动型和时尚领导型。
1.习惯型。
在购买商品时习惯参照以往的购买和使用经验。
一旦他们对某种品牌的商品熟悉并产生偏爱后,便会经常重复购买,形成惠顾性购买行为。
2.慎重型。
在性格上大都沉稳、持重,做事冷静、客观,情绪不外露。
选购商品时,通常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并参照以往购买经验,进行仔细慎重的比较权衡,然后作出购买决定。
3.挑剔型。
性格特征表现为意志坚定,独立性强,不依赖他人。
在选购商品时强调主观意愿,自信果断,很少征询或听从他人意见,观察商品细致深入,有时甚至过于挑剔。
4.被动型。
在性格特征上比较消极、被动、内向。
在选购过程中往往犹豫不决,缺乏自信和主见;对商品的品牌、款式等没有固定的偏好,希望得到别人的意见和建议。
5.时尚领导型。
这种消费者或者是赶时髦的“时尚领袖”,或者是在消费者中有一定地位和威望的影响人物。
他们的意向和行为倾向往往成为其他消费者的表率。
二、论述题1.论述消费者心理与市场营销活动的关系。
答题要点:市场营销是指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围绕市场销售所从事的产品设计、制造、定价、广告宣传、分销渠道、服务等一系列活动,其目的在于通过满足消费者的需要,实现商品的最终销售。
消费者心理与市场营销活动的关系:1.市场营销的一切活动都是直接围绕消费者进行的,营销活动会对消费者心理及购买行为产生直接影响。
2.企业所采取的全部营销策略、手段又必须以消费者的心理与行为为基础,最大限度地迎合消费者的需求、欲望、消费习惯、购买能力等。
消费者心理和行为与市场营销二者相互影响,又互为作用。
市场营销是适应消费者心理的过程,同时又是对消费心理加以诱导,促成其行为实现的过程。
2.论述想象在营销中的作用。
答题要点:想象是指用过去感知的材料来创造新的形象的过程,是思维活动的一种特殊形式。
或者说,想象是头脑改造记忆中的表象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
想象在营销中的作用有:1.消费者在评价商品时常常伴随着想象活动的参加。
想象对消费行为产生一定的影响,对于发展和深化消费者的认识有重要作用。
例如,消费者在评价高级的家居用品时,经常伴随着对生活环境的美好效果的想象;购买高档耐用消费品时,往往具有显示经济实力或社会地位,即延伸人格的想象。
2.想象在广告中的心理效用。
成功的广告总是经过细致的素材加工,利用事物间的内在联系,用明晰巧妙的象征,比拟的表现手法,激发消费者有益的想象,去丰富广告的内容,加强刺激的深度和广度。
因此,在广告中有意识地增强广告激发想象的效果,是不可缺少的心理方法。
3.企业的营销人员的工作需要一定的想象力。
营销人员在为顾客服务和推销商品的过程中,想象的作用不可忽视,成交率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营销人员的再创性想象有无差错。
优秀的营销者应该能够想象出哪些商品符合顾客的需要。
同时,在诱导顾客的过程中,营销者应该以自己的想象力去丰富顾客的想象力。
3.论述消费能力的形成与培养。
答题要点:有意识地自觉地形成个人的消费能力,是人们日常消费的一个特点。
个人消费能力的形成与培养有三种方式:1.消费经验的积累。
在形成消费能力的过程中,消费经验的积累更多的是通过自身的消费实践而实现的。
消费者自己消费某种商品有了一定的消费经验,在以后的购物行为中,他会参照上一次的消费经验来评价将要购买的新商品。
2.逐渐接受有关消费知识形成消费能力。
接受外界的各种商品信息而逐渐形成的消费能力,主要是指消费者在有意无意之中,接受广告的宣传,听从亲朋好友同时邻居的介绍和推荐,在各种场合接触到商品的一些信息等,逐渐对商品有一定的了解,对于购买和使用该商品的情况有了一定的知识。
3.在个人兴趣和爱好支配下形成对商品的消费能力。
消费者在自己强烈的兴趣和爱好的支配下,所形成的消费能力是一种主动自觉地形成消费能力的过程。
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一般会非常主动地搜集商品的有关信息,甚至当他们得到了难于搜集到的商品时,会如醉如痴。
他们一般会通过各种方式去学习有关该商品的知识。
4.论述消费者态度的改变途径。
答题要点:消费者的态度是由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等三种要素构成的复合系统。
消费者态度的改变过程同时是说服与被说服的过程。
按照说服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直接说服与间接说服两类。
1.直接说服。
即以语言、文字、画面等为载体,利用各种宣传媒介直接向消费者传递有关信息,以达到改变其固有态度的目的。
直接说服的效果受以下因素的影响:(1)信息发出源的信誉和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