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的分类及体例

合集下载

古代文学文体常识

古代文学文体常识

古代文学、文体常识文学常识(一)诗歌一条线索:诗经——楚辞——汉赋——乐府——六朝五言诗——唐诗——宋词——元曲两大传统:以诗经为代表的现实主义传统,以楚辞为代表的浪漫主义传统。

诗经..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从西周(公元前11世纪)到春秋(公元前六世纪)约五百年间的诗歌305篇,故又称“诗三百”“诗”。

按体例编为风雅颂三部分,多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人们把风雅颂赋比兴称为诗经“六义”。

诗经以四言为主,多用重章复唱的形式,是我国古代文学现实主义的源头。

其中最有价值的是国风。

代表作《关雎》《伐檀》《硕鼠》。

楚辞..是继《诗经》之后我国又一部诗歌总集。

西汉刘向编辑,共收入屈原及后人仿制的作品25篇。

屈原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爱国诗人,也是第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他在楚国民歌的基础上创造了一种新诗体,被称为楚辞。

这种诗体以六言为主,多用“兮”字,便于抒情。

他的代表作是《离骚》,这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政治抒情诗。

以屈原为代表的楚辞,开创了我国诗歌浪漫主义的先河。

后人“风骚并称”,用以代指诗经楚辞,甚至代指文学方面的事情。

我们学过的《涉江》,是他的作品《九章》中的一篇。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他的名句。

汉赋..汉代以赋闻世。

赋是一种介乎于诗和散文之间的文体,它讲究字句的整齐,韵律的和谐,语言上多用四六句,多用对偶、排比等手法,辞采华丽,富于音乐美;但往往过于追求形式,缺乏实际内容。

代表作家、作品:贾谊:《鵩鸟赋》《吊屈原赋》枚乘:《七发》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扬雄:《长扬赋》《羽猎赋》班固:《两都赋》张衡:《二京赋》高中学过唐代杜牧的《阿房宫赋》乐府..乐府是汉武帝时设置的一个官署的名字,掌管音乐,负责从民间搜集民歌,供宫廷演唱。

这些民歌的歌词保留下来,被称为乐府诗。

后世诗人仿照乐府古题所写的诗歌也叫乐府。

乐府民歌继承了诗经以来的现实主义传统。

“感于哀乐,缘事而发”,出现了不少反映当时社会现实,具有强烈的人民性的好作品。

中国古典诗词的体例流变

中国古典诗词的体例流变

中国古典诗词的体例流变1、中国文学现实主义的源头——《诗经》《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录周代诗歌305篇。

原称“诗”或“诗三百”,汉代儒生始称《诗经》。

现存的《诗经》是汉朝毛亨所传下来的,所以又叫“毛诗”。

据说《诗经》中的诗,当时都是能演唱的歌词。

按所配乐曲的性质,可分成风、雅、颂类。

《诗经》是中国韵文的源头,是中国诗史的光辉起点。

它形式多样:史诗、讽刺诗、叙事诗、恋歌、战歌、颂歌、节令歌以及劳动歌谣样样都有。

它内容丰富,对周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如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各个方面都有所反映。

可以说,《诗经》是周代社会的一面镜子。

《诗经》在形式上是四言诗,如我们所学的《关雎》、《蒹葭》,就其语言而言,我们有很多成语就出于其中,如投桃报李、一日三秋、万寿无疆等,我们所学的《关雎》中就有,如辗转反侧(这个内容由学生回答)。

2、中国文学浪漫主义的源头——楚辞“楚辞”,战国时代的伟大诗人屈原创造的一种诗体。

作品运用楚地(今两湖一带)的文学样式、方言声韵,叙写楚地的山川人物、历史风情,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汉代时,刘向把屈原的作品及宋玉等人“承袭屈赋”的作品编辑成集,名为《楚辞》。

并成为继《诗经》以后,对我国文学具有深远影响的一部诗歌总集。

《楚辞》的代表人物屈原(前340?-前278年),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早出现的爱国诗人。

屈原的代表作《离骚》,是我国古代最长的一篇浪漫主义抒怀诗,也是“楚辞”的代表作品。

由此,世人称“楚辞”为“骚体诗”,并与《诗经》并称“诗骚”或“风骚”。

《楚辞》的句式为“七言”,近代以来,人们越来越趋向于一个共同的认识,即七言诗主要源于“楚辞”。

3、汉赋汉代文人的主要诗歌形式,因为我们还没有学到相关作品,这里就不作具体介绍。

4、《古诗十九首》——五言诗成熟的标志《古诗十九首》的名称最初出现在萧统所编撰的《昭明文选》中。

文体常识

文体常识

文体常识一、寓言文学体裁的一种。

以散文或韵诗的形式,讲述带有劝谕或讽刺意味的故事。

结构大多短小,主人公多为动物,也可以是人或非生物。

主题多是惩恶扬善,多充满智慧哲理。

素材多起源于民间传说。

西方文学中最著名的寓言有古希腊的《伊索寓言》等。

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已盛行寓言,有不少保留在《庄子》《韩非子》等著作中。

二、童话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

这种作品通过丰富的想像、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

语言通俗、生动,故事情节往往离奇曲折,引人入胜。

童话又往往采用拟人的方法,举凡鸟兽虫鱼,花草树木,整个大自然以及家具、玩具都可赋予生命,注入思想感情,使它们人格化。

三、新闻新闻,又称消息,通常分为动态新闻、综合新闻、典型报道和新闻述评四类。

其中动态新闻是报纸、广播最常用的一种。

它报道的是国内外最新发生的重大事件或新气象、新成就。

每则新闻在结构.....上,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结语和背景五部分。

前三者是主要部分.,后二者是辅助部........;导语,一般指“电头”后的第一...分。

标题一般包括引题、正题、副题句或第一段文字,用来提示消息的重要事实,使读者一目了然;主体.....,随导语之后,是消息的主干...,是集中叙述事件、阐发问题和表明观点的中心部分,是全篇新闻的关键所在;结语,一般指消息的最后一句或一段话,是消息的结尾,它依内容的需要,可有可无;背景,是事物的历史状况或存在的环境、条件,是消息的从属部分....,常插在主体部分,也插在“导语”或“结语”之中。

新闻的特点:立场、观点鲜明,内容真实、具体,反应迅速,语言简明准确....。

新闻的写法:主要是叙述.....。

..,有时兼有议论、描写四、散文,是狭义的散文,一般称作抒情.............散文;五四时期,曾有“美文”“小品文”和“随笔.”之称;当代又有人称之为“艺术散文”。

散文,是一种描写见闻、表达感悟的自由灵活的文学样式。

辽宁省单招备考-文学常识1

辽宁省单招备考-文学常识1

1、《诗经》,先秦称为《诗》,又叫《诗三百》,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收集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诗歌305篇,相传为孔子编定,西汉时独尊儒术,奉为经典,始称《诗经》。

内容上分为风、雅、颂,表现手法上分为赋、比、兴。

《诗经》开创了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现实主义的优秀传统。

《诗经》:“风”,《楚辞》:“骚”,并称“风骚”,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

浪漫主义风格主要多用想象、象征的艺术表现手法。

2、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儒家六经/艺:诗、书、礼、乐(失传)、易、春秋古代/孔子六艺:礼、乐、射、御、书、数3、屈原,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人,伟大的爱国诗人,主要作品有《离骚》、《九章》、《九歌》、《天问》、《渔父》等。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离骚》“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

”——《渔父》4、春秋三传:《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撰,是一部编年体史书。

《国语》是我国第一部国别史,是春秋时期各国史官所记史料的汇集整理。

《战国策》又称《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由西汉的刘向根据战国末年的纵横家著作等编辑而成。

5、老子,姓李,名耳,谥曰聃,字伯阳,春秋时期楚国人,曾做过周朝的守藏史,道家学派创始人,著有《五千文》,即《道德真经》、《道德经》,也叫《老子》。

6、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儒家学派创始人。

《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成书约在战国初年,由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编成,其体例为语录体。

论,通“伦”,编撰。

7、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人,儒家学派代表人物,著有《孟子》。

8、庄子,名周,被称为“南华真人”,战国时期宋国人,曾做过漆园地方小吏,与老子并称“老庄”,著有《庄子》,又称《南华真经》、《南华经》。

9、荀子,名况,字卿,战国时期赵国人,基本上继承了孔子的学说,同时又吸收了其他学派的思想,发展了古朴的唯物主义,著有《荀子》。

中国文学应该怎样分类?

中国文学应该怎样分类?

中国⽂学应该怎样分类?
(1)诗歌:按国别分,诗歌可分为中国诗歌和外国诗歌;按时代分,可分为古代诗歌和新诗;古代诗歌按体例分为诗、词、曲;古诗⼜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词可分为⼩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和长调(91字以上);元曲可分为⼩令和套数(⼜叫套曲);新诗可分为⾃由诗和⽤旧形式写成的新诗。

(2)⼩说:按篇幅及其容量分,⼩说可分为长篇⼩说、中篇⼩说、短篇⼩说和微型⼩说。

按内容分,可分为历史⼩说、现代⼩说、科幻⼩说、公案⼩说、武侠⼩说、⾔情⼩说、传奇⼩说等。


写作体例分,可分为章回体⼩说、⽇记体⼩说、书信体⼩说、⾃传体⼩说等。

按语⾔形式分,可分为⽂⾔⼩说、⽩话⼩说等。

(3)散⽂:散⽂在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含义。

现代散⽂主要包括叙事散⽂、抒情散⽂和议论散⽂。

古代散⽂的外延是相当⼴的概念,赋、骈⽂、辩、说、论、奏议、序跋、赠序、铭、祭⽂、杂记、童话、民间故事、寓⾔、传说、传奇等,都属于散⽂的⼀类。

(4)戏剧:戏剧是⼀种综合性舞台艺术,这⾥所说的戏剧实际上是剧本,即与⼩说、诗歌、散⽂并列的⼀种⽂体。

戏剧可分为不同的种类:按艺术形式和表现⼿法分,可分为话剧、歌剧和舞剧。

按剧情繁简和结构分,可分为独幕剧、多幕剧。

按题材反映的时代分,分为历史剧、现代剧。

按⽭盾冲突的性质分,分为悲剧、喜剧、正剧。

—— END ——
欢迎关注【微课知识共享】头条号,⼀起升级知识系统~欢迎⼤家交流探讨!如果你喜欢我的⽂章,不妨点赞、转发、收藏⼀下哦。

诗经的体例

诗经的体例

诗经的体例
《诗经》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

其体例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 风:又称《国风》,是带有地方色彩的音乐,共 160 篇,包括了 15 个地方的民歌,是《诗经》中的核心内容。

2. 雅:是周王朝直辖地区的音乐,即所谓正声雅乐,又分《大雅》和《小雅》,共 105 篇。

3. 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和史诗,内容多是歌颂祖先功业的,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共 40 篇。

《诗经》的主要表现手法是赋、比、兴。

其中直陈其事叫赋;譬喻叫比;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叫兴。

赋、比、兴与风、雅、颂合称“六义”。

《诗经》关注现实、抒发现实生活触发的真情实感,这种创作态度,使其具有强烈深厚的艺术魅力,是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第一座里程碑。

《诗经》对中国后世诗歌体裁结构、语言艺术等方面有深远的影响。

文学体裁

文学体裁

文学体裁知识精讲一、要点梳理(一)文学四大分类1.诗歌(1)诗歌的概念诗歌是我国最早是出现的一种文学体裁,源于原始人民的劳动呼声,是一种有声韵、有歌咏的文学。

它按照一定的音节、声调和韵律,用凝练的语言、充沛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集中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的精神世界。

在形式上,一般以“行”为单位,分行排列。

(2)诗歌的基本特点①高度的概括性,诗歌的内容是社会生活最集中的反映;②饱含着浓烈的感情,诗歌充分表达出作者的主观感情;③形象性,诗歌借助丰富的想象,通过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表达思想感情;④诗歌语言凝练、形象而富有音乐美。

(3)诗歌的分类按题材: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咏物诗、悼亡诗、讽喻诗。

按音律:古体诗(楚辞体、乐府诗等)、近体诗(律诗、绝句)、词、曲。

(4)诗歌的发展《诗经》→《楚辞》→汉赋→汉乐府诗→魏晋南北朝民歌→唐诗→宋词→元曲→明清诗歌→近代诗、新诗2.散文(1)散文的概念散文,是指同诗歌、小说、戏剧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

这种文体篇幅短小,取材广泛。

形式自由,写法灵活,能够迅速的反映现实生活。

(2)散文的分类叙事散文,即以记人叙事为主的散文。

这类散文在表现手法上,以记叙为主,见有抒情成分。

抒情散文,即以抒发作者感情为主的散文。

这类散文常见的写作手法是直抒胸臆法。

议论散文,即以说理为主的散文。

这种说理常借助生动的事例、形象的描绘和感情的抒发来表达,文学色彩较浓。

(3)散文的特点①形散而神不散。

“形散”主要指取材十分广泛,联想丰富,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神不散”指表达的主题必须明确而集中。

②意境深邃。

“意”就是作者的思想感情,“境”就是文章所借助的某种形象。

作者只有使主观的“意”和客观的“象”达到有机融合,才能使散文的主题深刻。

③语言凝练。

散文的语言清新隽永,充满诗情画意,又简明而生动、言近而旨远,往往带有哲理。

④表现手法灵活,富于变化。

可以融叙事、描写、抒情、议论于一体,也可以夹叙夹议,状物写景。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脉络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脉络
• 四字句为主,重章叠唱.
•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 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 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 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六篇(南陔、 白华、华黍、由康、崇伍、由仪),反映了周初 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
《诗经》在先秦时期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 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 》,并沿用至今。诗经在内容上分为《风》、《 雅》、《颂》三个部分。《风》是周代各地的歌 谣;《雅》是周人的正声雅乐,又分《小雅》和 《大雅》;《颂》是周王庭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 歌,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
《卫风·硕人》写庄姜的美貌:“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
(孟浩然《夜归鹿门歌》)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宋(代孟— 浩—然宋《诗夜重归边理鹿趣门塞歌》诗) 派:高适《燕歌行》、岑参、李颀、王昌龄 月中明国星 古稀典中,诗乌歌唐鹊南:飞,韩绕树孟三匝(,何韩枝可愈依?、山不孟厌高郊,海—不厌—深。诗歌的风格特征:奇崛险怪) 这郴次江第 幸,自怎绕一郴个山愁,元字为了谁白得流!下(潇湘元去。稹、白居易(《长恨歌》)——诗歌的风 格特征:语言平易直白)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关于汉乐府
• 两汉所谓乐府指音乐机关。它除了将文人 歌功颂德的诗制成曲谱并制作, 演奏新的歌 舞外, 又收集民间的歌辞入乐。《汉书 艺文 志》记: “自孝武帝立乐府而采歌谣, 于是 有赵,代之讴, 秦,楚之风, 皆感于哀乐, 缘事 而发, 亦可以观风俗, 知薄厚云。”汉武帝 采诗, 除为考察民隐外, 亦在丰富乐府的乐 章, 以供娱乐。六朝时, 乐府乃由机关的名 称变为一种带有音乐性的诗体的名称。

中国文学体裁分类大全

中国文学体裁分类大全

中国文学体裁分类大全1.诗歌(1)诗歌的特点诗歌是与小说、散文、戏剧并列着的一种文体,它以高度凝练的语言、形象地表达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具有一定的节奏和韵律。

其主要特点是:①诗歌的内容是社会生活最集中的反映。

②诗歌有丰富的感情和想象,善于从感情上打动读者。

③诗歌的语言凝练形象,音调和谐,节奏鲜明。

④诗歌在形式上不是以句子为单位,而是以行为单位(中国的旧体诗、词、曲的一句就是一行)。

(2)诗歌的分类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诗歌可分为若干类别。

按国别分,可分为中国诗歌和外国诗歌;中国诗歌按时代分,可分为古代诗歌和新诗;中国古代.诗歌按体例分,分为诗、词、曲;中国古代的诗歌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词可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和长调(9l字以上);(1997年全国已考)元曲可分为小令和套数(又叫套曲);新诗又可分为自由诗和用旧形式写成的新诗。

(3)古代诗歌与新诗古代诗歌是泛指古代文学长河中用文言写成的韵文,即这一历史时期的诗、词、曲。

新诗指五四新文化新文学运动以后出现的诗歌。

(4)古体诗与近体诗古体诗和近体诗是从诗的音律角度来划分的,二者的主要区别是:(1996年全国、2001年春季已考)古体诗主要是指唐代以前的古代诗歌,其主要特点是每首诗行数不固定、每行诗字数不固定、每首诗的用韵不固定;近体诗又称今体诗,它是与古体诗相对而言的,主要指初唐形成的律诗和绝句,其主要特点是每首诗行数固定、每行诗字数固定、每首诗的用韵固定。

(5)诗、词、曲的区别诗、词、曲都是韵文,其主要区别在于诗要求节奏和讲求韵律。

词是一种配乐歌唱的诗体,它比诗的要求更加严格。

曲也是和乐演唱的一种韵文形式,但句法比词灵活,句中经常添加衬字等。

(6)新诗中的自由诗和旧体诗新诗是指“五四运动”前后,新文化运动提倡并兴起的一种新诗体,其中用白话写的大致押韵、形式自由的诗叫做自由体诗,如《天上的街市》、《大堰河——我的保姆》、《王贵与李香香》等。

初中古诗词鉴赏技巧

初中古诗词鉴赏技巧

初中古诗词鉴赏技巧现代人欣赏古代诗词常常会感到比较困难,主要的原因是时间距离较远,并且缺乏古代诗词鉴赏技巧。

下面应届毕业生网就给大家介绍如何鉴赏古代诗词的技巧,希望能帮助广大诗词爱好者欣赏唐诗宋词。

初中古诗鉴赏技巧点拨一、古诗诗句鉴赏答题模式:这首诗采用了(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技法,写出了(意象)的(x'x)特点,表现了(突出了)(x'x)思想、感情,起到了(x'x)作用。

【注意:答案必须有针对性、指向性。

一定要问什么,答什么,要什么,给什么。

必须结合原诗内容、词语作答,不能空洞的阐述概念。

】二、鉴赏诗歌形象(一)人物形象:包括诗中人物、自我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鉴赏技巧:主要分析人物性格、品质、心态、情感、思想,必须结合诗句来谈。

(二)物象:客观存在着的事物、景色及至活生生的人,一旦笼于人的笔下,就成为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

鉴赏技巧:分析景物特征,由景物暗示人物内心和思想。

借物抒怀、托物言志。

三、鉴赏艺术手法1、表现手法: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象征、衬托、对比、想象、联想、反衬、烘托、托物起兴、美景衬哀情、渲染、虚实结合。

2、抒情手法: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

3、描写方法:1)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2)虚写、实写。

3)动态描写、静态描写。

(动静结合、以静衬动)4)景物(环境)描写作用:渲染气氛、烘托<暗示、流露、表现>人物心情、为抒情做铺垫、奠定感情基调、情景相生<情景相融>、美景衬哀情4、修辞手法:夸张、比喻、比拟(拟人、拟物)、排比、对偶四、诗歌分类:浪漫主义:想象、夸张、语言华美,一般表现对理想的追求或对现实的不满和逃避。

现实主义:写实,对现实的直接反映,<批判,不满、揭露>边塞诗:杀敌报国,建功立业,语言豪迈壮阔。

田园诗:表现田园生活的安逸、闲适。

送别诗:表现和友人的惜别之情,或对友人、对自己的劝勉。

中国文学常识-文学体裁常识

中国文学常识-文学体裁常识

中国文学常识-文学体裁常识文学体裁是文学作品的类别。

它分为散文、小说、戏剧、诗歌四大类。

Ⅰ散文这里的散文是指同诗歌、小说、戏剧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

专指那些以写真事物为基础来抒发作者思想感情的文学作品。

按表达方式的不同,散文可分为叙事散文(以写人叙事为主,兼有抒情成分)、抒情散文(以抒发作者情感为主)和议论散文(以说理为主)。

散文的重要特点是形散神不散。

形散主要指取材十分广泛自由,联想丰富,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神不散,主要指表达的主题必须明确而集中。

散文常用的艺术手法有:寓情于景,即景抒情(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寓情于事,因事见情(如鲁迅的《为了忘却的纪念》),寓情于物,托物言志(如巴金的《灯》)。

Ⅱ小说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情节和环境。

小说的情节一般包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等四部分,有的还有序幕和尾声。

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主要交代人物所处的时代背景;自然环境主要交代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场景,或用以烘托气氛,或表现人物感情,或推动人物情节发展等。

按照不同的标准,小说可分为不同的种类:按篇幅及容量分为长篇、中篇、短篇、微型小说(小小说)。

按内容分为历史小说、现代小说、科学幻想小说、公案小说、武侠小说、言情小说、传奇小说等。

按写作体制分为章回小说、日记体、书信体、自传体等。

按语言形式分为文言小说和白话小说。

我国古代小说发展的几个阶段:⑴寓言(先秦两汉),如《精卫填海》《夸父追日》。

⑵笔记小说(魏晋南北朝),如干宝的《搜神记》(又成志怪、志人小说)。

⑶传奇(唐代),如李朝威的《柳毅传》。

⑷话本(宋代),如《快嘴李翠莲》。

⑸拟话本(明代),如《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⑹章回小说(明、清),如《红楼梦》。

Ⅲ戏剧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

这里讲的戏剧实际上就是剧本,它是文学体裁的一种。

戏剧语言包括人物语言(即台词)和舞台说明。

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知识点总结

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知识点总结

先秦文学考点一《诗经》一、成书1.《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原称“诗”或“诗三百”,汉代毛亨传下来的也叫“毛诗”,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间的作品。

2.标录311篇,实际留存305篇,国风160篇,雅诗105篇(大雅31篇、小雅74篇)颂诗40篇(周颂31篇、鲁颂4篇、商颂5篇)另外6篇有目无辞,称为“苼诗”3.代表篇目:《蒹葭》《关雎》《七月》《硕鼠》《氓》《生民》《君子子役》《载驰》《伐檀》《黍离》二、体质六义:风雅颂赋比兴(一)风、雅、颂——音乐曲调1.《风》即《国风》民间诗歌国风即各地区的乐调,包括十五国风,共160篇,《周南》、《召南》、《邶风》、《鄘风》、《卫风》、《王风》、《郑风》、《齐风》、《魏风》、《唐风》、《秦风》、《陈风》、《桧风》、《曹风》、《豳风》2.《雅》共105篇,分为《大雅》31篇和《小雅》74篇。

朝廷正乐,贵族官吏的诗歌,《小雅》既有上层贵族,也有下层贵族和地位低微者。

3.《颂》共40篇,宗庙祭祀之乐,全部都是贵族文人的作品。

(二)赋、比、兴——表现手法1.“赋”是敷陈其事而直言之,即铺陈直叙。

如《七月》2.“比”是以此物言彼物,即比方。

如《卫风·硕人》中“手如柔夷,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3.“兴”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

如《郑风·野有蔓草》中“野有蔓草,零露漙兮。

有美一人,清扬婉兮。

邂逅相遇,适我愿兮。

三、内容(一)祭祀诗《生民》《公刘》《绵》《皇矣》《大明》(二)农事诗《七月》《臣工》《丰年》(三)燕飨诗《小雅·鹿鸣》(四)怨刺诗国风中《魏风·伐檀》(不劳而获)《魏风·硕鼠》(控诉剥削者)大雅中《民劳》《板》小雅中《节南山》《正月》(五)战争诗《小雅·采薇》(戍卒、返乡)(六)婚恋诗主要在国风中《周南·关雎》《邶风·静女》(男女约会)《郑风·子衿》(对男人思念)《周南·桃夭》(婚嫁)《卫风·氓》(弃妇诗)考点二※《楚辞》一、编纂(单)1.始见于西汉武帝时,这时“楚辞”已成为一种专门的学问,“屈宋诸骚,皆书楚语,做楚声,纪楚地,名楚物,故可谓之‘楚辞’”具有楚国地方特色的乐调、语言、名物而创作的诗赋。

中国诗歌发展史文献综述

中国诗歌发展史文献综述

中国诗歌发展综述摘要:中国古代诗歌博大精深,具有极其高的美学价值,艺术价值,文学价值,史学价值,现我就诗歌史做一下简要说明。

关键词:诗歌史艺术诗歌体例文学美学概念界定:中国古代诗歌,一般称作旧诗,是指用文言文和传统格律创作的诗,广义的中国古代诗歌,可以包括各种中国古代的韵文如赋、词、曲等,狭义则仅包括古体诗和近体诗。

研究对象: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史研究现状:中国古代诗歌发展概况我国是诗歌的国度,诗歌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在这漫长的历史中,产生过无数杰出的诗人,创造出难以计数的优美诗篇。

从诗经、楚辞到乐府民歌,从魏晋诗歌到唐诗、宋词、元曲,它们一脉相承,而又风格迥异,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璀璨明珠。

欣赏这些诗篇对我们陶冶性情,提高审美品位,具有积极的作用。

那什么是诗歌呢我们一般认为,诗歌是文学作品的一大样式,是饱含着强烈感情和丰富想象,运用比兴、隐喻、象征、拟人、反复、重叠等表现手法,更集中概括地表现诗人情思,语言生动凝练,富于节奏和韵律的文学作品。

国内外对中国古代诗歌的研究都十分热衷。

汉语古诗在周边国家的影响:汉诗,字面上的意思是汉语的诗歌。

但这个概念主要是在汉语世界之外使用。

中国的一些周边国家,如朝鲜、日本、越南,因为使用汉字作为书写文字,自然也深受汉语诗歌的影响。

随着佛教禅宗在这些国家的流传,汉诗成了禅宗文学的最重要的形式。

日本在日本,从奈良时代开始,文人因为受中国文化的影响而开始仿照汉语的诗的形式来创作日本诗歌。

日本汉诗和日本本土的和歌、俳句最明显的区别是汉诗一首有四句(绝句)或八句(律诗),每句通常五言或七言,而和歌、俳句则有五、七、五或五、七、五、七、七等多种长短句,更像汉语的词。

751年,日本最早的汉诗《怀风藻》出版。

之后在平安时代达到全盛期,凌云集、文华秀丽集、经国集等敕传汉诗集持续出现,风行之盛被人称作“国风黑暗期”。

其后鎌仓时代、室町时代日本的汉诗得到持续的发展,譬如一休宗纯的《狂云集》中收录了一休的很多汉诗。

中国古代文学2知识点

中国古代文学2知识点

1诗歌:唐代文学的标志,中国古典诗歌的典范,其发展历程有“四唐”之说2散文:唐代文学的代表之一,在散文史上地位极高3小说:唐传奇标志着我国文言小说的成熟4唐代诗歌四个分期:4.1初唐时期,宫廷诗人为创作主体,作品绮丽华美,最高成就为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此时期内最重要的事件是律诗定型。

4.2盛唐时期,黄金时代,王孟高岑李杜等为代表。

盛唐之音、盛唐气象。

以优势的自然意象表现充沛的人文精神。

4.3中唐时期,元和诗坛为唐诗的第二高峰。

韩孟元白李贺刘柳。

唐诗开始向宋诗转关。

4.4晚唐时期,唐代诗歌的回光返照。

小李杜等人再次掀起高潮。

5中唐时,韩愈与柳宗元等人继承前辈,倡导古文,被后人称为“文起八代之衰”。

6正始之音,指以阮籍、嵇康为代表的正始文学。

包括从正始直到西晋立国这一时期。

7阮籍的创作7.1散文方面的解构代表作是《大人先生赋》。

7.2诗歌方面的代表作是《咏怀》诗八十二首8阮籍《咏怀诗》的特点:*八十二首并非一时一地而作,而是总计平生诗而题为“咏怀”。

*重在表达对世俗价值的颠覆与解构,自身被压抑的内心世界。

其孤独、绝望的情绪给人以极大震撼,体现了正始文学最基本的特点:深刻的理性思考和尖锐的人生悲哀。

*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上政治抒情诗的先河,同时把深刻的哲理引入诗中,多用象征寓意,使诗歌的内涵更为深厚,形成曲折幽隐的风格特点。

*阮籍的咏怀诗首创了我国五古抒情组诗的体例9“对立者”嵇康给山涛写《与山巨源绝交书》10诗歌的代表作为《幽愤诗》和《赠兄秀才入军诗十八首》。

11太康诗风是指以陆机、潘岳为代表的西晋诗风,总体特点是讲究形式,描写繁复,辞采华丽,诗风繁缛。

12太康文学”,是指从“泰始”到“元康”约30多年间的文学。

创作主体是“二十四友”。

13陆机的创作:诗歌多为乐府诗和拟古诗。

代表作有《赴洛道中作二首》、陆机是骈文的奠基者;代表作有《辨亡论》、《文赋》、《吊魏武帝文》。

14潘岳的创作,《悼亡诗三首》为中国文学史上悼亡题材的开先河之作。

古代文学成就诗歌鉴赏 (1)

古代文学成就诗歌鉴赏 (1)

第十讲古代文学成就诗歌鉴赏四、中国古代各阶段的文学体例及主要成就时期体例主要成就秦代以前(源头) 诗歌诗经、楚辞散文左传、国语、战国策、诸子散文(学术著作)《论语》、《孟子》、《墨子》、《庄子》是先秦诸子散文的代表。

两汉魏晋南北朝(发展)汉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木兰诗散文史记文学建安文学的代表作家是曹操、曹丕、曹植父子,合称“三曹”。

陶渊明“田园诗人”唐代(发达)诗歌初唐四杰是卢照邻、骆宾王、王勃、杨炯。

盛唐有名的田园山水诗人是孟浩然和王维。

有名的边塞诗人是高适和岑参。

李白、杜甫、白居易(新乐府运动)晚唐著名的诗人是李商隐和杜牧。

人称“ 小李杜”散文韩愈、柳宗元(古文运动)小说传奇《柳毅传》(李朝威)宋代(发达)词豪放派:辛弃疾、苏轼婉约派:周邦彦、柳永散文唐宋八大家是“韩愈、柳宗元、苏洵、苏轼、欧阳修、苏辙、王安石、曾巩”,前两位是唐代人,后六位是宋代人。

宋代的苏洵、苏轼、苏辙“三苏”小说平话(话本)元(新发展)杂剧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合称元曲四大家。

在元剧作家中,以关汉卿的创作数量最多,影响最大。

《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拜月亭》马致远:汉宫秋王实甫:西厢记明清(新发展)小说(明):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三言二拍”(短篇)(清):聊斋志异、儒林外史、红楼梦官场现形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老残游记、孽海花(清朝晚期)戏曲高则诚:琵琶记汤显祖:牡丹亭孔尚任:桃花扇洪升:长生殿五、外国文学国家作家著作英国莎士比亚(1564--616)著名戏剧家诗人。

喜剧《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悲剧《罗密欧和朱丽叶》、《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佩斯》笛福(1660--1731)长篇小说《鲁滨逊漂流记》斯威夫特(1667—1745))幻想小说《格列佛游记》拜伦(1788--1824)浪漫主义诗人长篇政治讽刺诗《唐璜》雪莱(1792—1822)浪漫主义诗人诗剧《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狄更斯(1812--1870)英国批判现实主义的重要代表。

中国古代文学(一)先秦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一)先秦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第一章先秦文学先秦时代先秦文学的主要文学形式:上古歌谣古代神话先秦历史散文先秦诸子散文楚辞: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以南方民歌为基础,采用楚国方言创作了一种新的诗歌体裁——楚辞。

屈原的抒情长诗《离骚》,具有浪漫主义风格,是楚辞的代表作,楚辞因此又称为“骚体”。

《楚辞》楚辞是屈原创作的一种新诗体,并且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

[1] “楚辞”的名称,西汉初期已有之,至刘向乃编辑成集。

东汉王逸作章句。

原收战国楚人屈原[2] 、宋玉及汉代淮南小山、东方朔、刘向等人辞赋共十六篇。

后王逸增入己作《九思》,成十七篇。

全书以屈原作品为主,其余各篇也是承袭屈赋的形式。

以其运用楚地(注:即今湖南、湖北一带)的文学样式、方言声韵和风土物产等,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故名《楚辞》,对后世诗歌产生深远影响。

[3]《楚辞》对整个中国文化系统具有不同寻常的意义,特别是文学方面,它开创了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诗篇,因此后世称此种文体为“楚辞体”、骚体。

[4-5] 而四大体裁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皆不同程度存在其身影。

[6]一.古代神话《山海经》:是中国志怪古籍,大体是战国中后期到汉代初中期的楚国或巴蜀人所作。

也是一部荒诞不经的奇书。

该书作者不详。

现代学者均认为成书并非一时,作者亦非一人。

《山海经》全书现存18篇,其余篇章内容早佚。

共藏山经5篇、海外经4篇、海内经5篇、大荒经4篇。

山海经内容主要是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包括山川、道里、民族、物产、药物、祭祀、巫医等。

保存了包括夸父逐日、精卫填海、大禹治水等不少脍炙人口的远古神话传说和寓言故事。

在古代文化、科技和交通不发达的情况下,《山海经》是中国记载神话最多的一部奇书,也是一部地理知识方面的百科全书。

《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刘安子》),是西汉皇族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集体编写的一部哲学著作,属于杂家作品。

该书在继承先秦道家思想的基础上,糅合了阴阳、墨、法和一部分儒家思想,但主要的宗旨属于道家。

诗经的体例

诗经的体例

诗经的体例
诗经的体例主要有五种,分别是风、雅、颂、赋和雜詩。

1. 风:以民间的歌谣形式呈现,描写了古代社会生活中的各种情景和人物。

风诗共分为160篇,内容多涉及爱情、婚姻、农耕、战争和祭祀等方面。

2. 雅:以宴会乐舞场合中歌颂君主和贵族的礼歌形式呈现。

雅诗共分为31篇,主要内容是歌颂君主的美德、辅佐君主的忠臣、宴会的礼仪等。

3. 颂:以歌颂君主和贵族举行祭祀仪式时的歌曲形式呈现。

颂诗共分为40篇,内容以祭祀神灵、歌颂君主的功德、思念先祖等为主。

4. 赋:以叙述各种事件或议论社会风俗、政治问题等为主题的韵文形式呈现。

赋诗共分为31篇,内容涉及了国家政治、社会风俗、农业战争等方面的事物。

5. 杂:除了以上四种体例外,还包括了其他形式的诗歌。

杂诗共分为6篇,有的描写了自然景物,有的叙述了人物传说,有的记录了历史事件等。

这些体例反映了古代中国诗歌发展的不同阶段和不同主题的表达方式。

诗经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对后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
本为圣朝除弊政,敢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 词:又称“诗余”“长短句”。其特点: 调有定格(自己的句式),句有定数(字 数有规定),字有定声(用声非8字以内)。词有 单调和双调之分,双调就是分两大段,两 段的平仄、字数是相等或大致相等的,单 调只有一段。词的一段叫一阙或一片,第 一段叫前阙、上阙、上片,第二段叫后阙、 下阙、下片。词以两宋成就最高。
《长歌行》
•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近体诗
• 近体诗:也称今体诗,是唐代形成的律诗和绝句 的通称。在句数、字数、平仄、用韵上都有严格 规定。
• ①绝句,从形式上看是四句。以五言、七言为主, 称五绝、七绝。
古代诗歌的分类及体例
按体裁分类
古体诗
• 古体诗,指唐以前的诗歌,包括诗经、楚辞、乐 府诗等。“歌”、“歌行”、“引”、“曲”、 “吟”等诗歌也属古体诗。特点是不讲究对仗, 平仄和用韵自由。
• 古体诗的发展轨迹:《诗经》→楚辞→汉乐府→ 魏晋南北朝民歌→建安诗歌→陶诗等文人五言诗 →唐代的古风、新乐府等。
• 注意:①先秦时期产生较早的有三言、四言、五 言、六言、七言、杂言诸体。四言如《诗经》、 五言如《古诗十九首》、六言如屈原《离骚》。
乐府诗
• 乐府诗,源于西汉。指乐府官署所采集、 创作的乐歌,也称魏晋至唐代可以入乐的 诗歌和后人仿效乐府古题的作品。如汉乐 府《上邪》、《孔雀东南飞》等。标题中 有的加有“歌”“行”“歌 行”“引”“曲”“吟”等名称。如白居 易《长恨歌》、《琵琶行》,就是仿效乐 府古题的作品。

• 曲:又称“词余”,以元代成就最高。散曲主要 指元杂剧和金、元时期大发展的北散曲,一般分 为两大类,即小令和套数。小令如[越调·天净沙] 秋思,套数如[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南方的称 南曲,作为一种剧曲产生,包括杂剧和传奇中的 曲子。特点:可以在字数定格外加衬字,较多使 用口语。散曲包括有小令、套数(套曲)两种。 套数是连贯成套的曲子,至少是两曲,多则几十 曲。每一套数都以第一首曲的曲牌作为全套的曲 牌名,全套必须同一宫调。它无宾白科介,只供 清唱。
• ②律诗,从形式上说—般为八句。分四联,分别 称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中间两联必须对 仗。分五言、七言两体,称五律、七律。还有一 种排律,每首至少五韵十句,也有多至百韵的。
闺怨 王昌龄
•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 此为七绝诗
《自咏》唐·韩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