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农业的发展知识梳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农业的发展
【课程目标】
1.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2. 列举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3. 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4.了解“重农抑商”“海禁”等政策及其影响,分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知识梳理】
【难点分析】
1、精耕细作的内涵及形成和发展原因:
精耕细作在中国农业和农业史中经常使用。在古书中有“深耕疾”“深耕熟耘”等说法,等相关提法。直接使用这一词在晚清。新中国成立后被人们广泛使用。它是人们对中国传统农业精华的一种概括,指的是传统农业的一个综合技术体系。这一技术体系以集约的土地利用方式为基础,包括改善农业环境和提高农业作物生产能力的一系列技术措施并以“三才”(指天、地、人或天道、地道、人道)理论作为其指导思想。
其形成和发展的原因:第一,精耕细作农业技术是我国古代人民在农业生产实践中“应对”自然条件而产生的,它是建立在对农业生物和农业环境诸因素之间的辩证关系的认识基础上形成的,是长期农业生产经验的升华;第二,各地区各民族人民丰富的农业实践,它们之间农业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为精耕细作优良传统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深厚的基础。第三,精耕细作技术体系的产生还与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有关。第四,精耕细作的农业技术以及人多地少为发展的重要条件。
2、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主要特点及几个阶段?
中国古代农业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三点:第一,农业技术的主流是精耕细作;第二,以种植业为中心、农牧结合、综合经营的广大农区与以游牧为主的广大牧区同时并存和相互补充;第三,各地区各民族农业发展不平衡。
从生产力的角度考察农业生产,中国古代农业史可以划分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原始农业时期;第二阶段是沟洫农业时期(夏、商、西周、春秋),也是从原始农业到精耕细作农业的过渡时期;第三阶段是精耕细作农业成型时期(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主要特点是北方旱田精耕细作体系的形成;第四阶段是精耕细作农业扩展时期(隋、唐、宋、辽、金、元),主要特点是南方水田精耕细作体系的形成;第五阶段是精耕细作农业持续发展时期(明、清),主要特点是为了适应全国性人多地少格局的形成,多熟种植的推广和耕作技术的精细化。
3、井田制和封建土地所有制
(1)井田制是一种形式上的土地国有制,开始实行于夏、商,盛行于西周,瓦解于春秋,废除于战国。其主要内容是:一切土地属于国王所有。周王把直接控制之外的土地封赐给诸侯臣下,但不得转让和自由买卖,受田者只享有土地的使用权,并且向周王交纳一定贡赋。诸侯卿大夫强迫奴隶和庶民在井田上集体耕种,榨取他人产的劳动。
(2)战国时期,封建土地所有制确立。战国时期,在土地国有制,已大部分被封建土地私有制所代替的情况下,各国通过变法废除井田制,确立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封建土地所有制,一直延续了两千多年。成为封建专制统治的经济基础。
4、土地兼并问题
土地私有制的发展必然导致土地兼并问题。土地的高度集中,一方面使农民失去土地,流离失所,激化了阶级矛盾,往往酿成农民起义;另一方面,土地高度集中也往往影响封建国家的赋税收入,激化封建国家同大地主的矛盾。历史上封建统治者为解决上述矛盾,主要采取下列措施:一是实行封建国家的土地所有制,保证农民有一定的土地。如屯田制和均田制。二是限制官、民占有土地的最高限额。如西晋的占田制、课田制等。三是清查大地主土地的实际数目,保证国家的赋税收入。但是,土地兼并是封建社会自身难以治愈的痼疾,以上措施只能在一定时期内奏效,最后以失败告终。
5、黄河流域长期处于全国经济中心地位的主要原因
一是自然条件优越,开发较早,人口稠密,劳动力相对密集;二是春秋战国以来铁农具和牛耕使用较为普遍;三是春秋战国至两汉时期,黄河流域和巴蜀地区兴建了一系列的水利工程,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6、江南经济开发和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
(1)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经济的开发使南北经济趋向平衡,为以后我国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打下了基础。
(2)隋唐时期,江南的经济继续发展,隋朝开凿大运河,转输江南财粮,反映了江南经济的发展,但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说明当时经济重心仍在北方;安史之乱以后,北方战乱割据,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形成“赋之所出,江淮居多”的局面,我国的经济重心开始南移。(3)五代十国时期,北方政权更迭频繁,混战不已,而南方局势相对安定,战争较少,北方人口继续大量南迁,全国的经济重心继续南移。
(4)宋元时期,南方经济获得长足发展。南宋时,全国的经济重心由北方移到南方,此后南方最发达的江浙地区长期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宋代“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和元代大运河南粮北运、大都粮食供应“仰给江南”的史实,是经济重心已经南移的有力证据。
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
(1)中原人口的南迁(在中国古代由于天灾人祸、战乱以及统治者的政治需要等原因,有三次大规模的人口迁移的高潮:两晋之际、唐安史之乱之后、两宋之际靖康之乱后。人口主要向南迁徙),不仅为南方带来大量的劳动力而且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
(2)南方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为江南经济的发展创造了稳定的环境。
(3)政治中心的南移对经济重心的南移产生了重大影响。
(4)南方统治者为发展实力,重视发展经济、鼓励开垦荒地、兴修水利。
(5)南方温和多雨的气候、便利的交通、新作物品种的引进以及江南地区各族人民的辛勤劳动等因素共同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发展。
影响:
(1)中国古代经济布局渐趋合理平衡。随着经济重心的南移,南北差距日渐缩小,南北经济基础联系不断加强,共同促进了我国古代经济的发展。
(2)人口比重发生变化。人口的迁移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经济重心向南转迁,经济重心的南移反过来加快了北方人民进一步南迁,南方人口迅速增长,在全国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
(3)经济重心的南移也带来了文化重心的南移。自南宋起,江浙地区已经成为人才密布区,有“财赋之地,人物渊薮”的说法。
(4)对民族关系的影响。经济重心南移,北方人民的南迁,使北方的游牧民族和汉族有了更深、更广泛的交流和合作,促进了民族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的发展。
(5)对今后对外开放、对外交通贸易的影响。由于经济重心的南移,推动了南方沿海城市的迅速发展,海上交通和运输得到很大改善,促进了我国与周边国家的经济和政治交流。
【例题精选】
例题1:下列有关中国古代农耕经济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最早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形成规模
B.发展初期呈现出明显的地域特征
C.耕作方式经历了由“耜耕”到“刀耕火种”再到“铁牛犁耕”的过程
D.古代的水利兴修推动了农耕经济的发展
答案:C
规律方法总结:中国古代农耕方式反映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准确把握农耕方式的变化才能掌握我国古代农耕经济的发展状况。
例题2:不利于自耕农经济发展的因素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