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盘水概况
六盘水气候特征范文
六盘水气候特征范文六盘水位于中国贵州省,是一个多山地区,气候特征受山地地形和季风气候的影响。
下面是对六盘水气候特征的详细描述。
1.季风气候六盘水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具有明显的季风变化。
夏季湿热,冬季湿冷,春季转暖,秋季凉爽。
四季分明,气候温和,较为适宜。
2.高原气候六盘水地处贵州高原,海拔较高,平均海拔为1500米左右。
由于海拔高,导致气温变化较大。
夏季气温较低,常在20摄氏度左右,冬季则较冷,常在零下10摄氏度左右。
昼夜温差较大,需注意保暖。
3.多雨多霜六盘水年降水量较多,平均约为1200毫米。
主要分布在夏季和秋季,其中6-9月为多雨季节,平均每月有10-15天的降雨天数。
由于气温较低,冰冻天气也较为常见,每年有霜冻天数约为90天以上。
4.阴雾多见由于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六盘水常常出现阴雾天气。
冬季大雾天气比较频繁,能见度较低,对交通和生活造成一定的不便。
5.强风频繁六盘水地处山区,地形复杂,山地风势较强。
每年都有多个风向的风暴季节,其中以春季和秋季最为明显。
这些强风不仅对本地的农作物、林木等造成影响,还对交通和生活带来一定的困扰。
6.昼夜温差大六盘水地处高原地区,昼夜温差较大,尤其是夏季。
白天由于阳光直射,气温较高,常在30摄氏度以上,而夜晚则因地势高而导致温度骤降,常在10摄氏度左右。
人们在夏季需要注意防晒和温差变化。
综上所述,六盘水的气候特征主要表现为季风气候、高原气候、多雨多霜、阴雾多见、强风频繁和昼夜温差大。
通过了解和适应这些气候特点,人们可以更好地适应并生活在这个地区。
贵州省情之六盘水
六盘水市,中 国凉都,贵州省第 三大城市,素有西 南煤都之称,地理 位置优越,气候宜 人,有“凉都”之 美誉。
地理位置
六盘水市位于贵州省 西部,地处川、滇、黔、 桂四省结合部,是长江上 游和珠江上游的分水岭。 界于北纬25°19′44"26°55′33"、东经 104°18′20"-105°42′50" 之间,总面积9926平方公 里,占全省总面积的 5.63%。
旅游
进入新世纪,六盘水涌现出一批旅游景点 创造和打破了中国世界纪录协会多项世界纪录、 中国纪录,获得多项世界之最、中国之最。 六盘水山奇水秀,气候宜人,容民族风情 和喀斯特地貌风光为一体的旅游别具一格。生态 旅游是六盘水旅游的一大优势。
凉都消夏文化节 “中国凉都.六盘水消夏文化节” 在每年七 月举行 。 其内容有:全国汽车拉力赛 、美食文化 节、彝族火把节、万人马拉松、歌舞表演等 一系列的精彩活动。
长角苗
四印苗服饰别具特色, 衣饰颜色多为深兰色或黑色, 短服长裙,最大特点是短服 和衣袖上,都绣有色彩鲜艳 的四块正方形图案,犹如四 个精美的方印,故称四印 苗。
美食特色
凉都六盘水欢迎您的到来! 凉都六盘水欢迎您的到来!
这是一座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城市! 这是一座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城市!
丹霞山
山顶有寺庙一座,为护国寺。护国 寺始建于明万历年间。徐霞客考察了此 地的山川、河流、人文、交通等情况, 并将这些资料一一载入《徐霞客游记》。
六枝梭嘎生态博物馆
该馆于1998年10月 31日正式落成开馆,使 梭嘎苗族(长角苗)原 始、古朴、独特的文化 习俗得到有效的保护, 也吸引了海内外众多的 人士前来参观考察。 是我国第一座生态 博物馆 。
六盘水市_精品文档
六盘水市六盘水市位于中国贵州省西南部,是贵州省的一个地级市。
六盘水市地处云贵高原,北经25°55′至26°42′,东经104°08′至105°56′。
总面积约8,094平方公里,辖6个区,总人口约210万人。
六盘水市因地处盘水河上游而得名。
盘水河是地处贵州中西部地区的一条重要河流,流经六盘水市境内70多公里。
盘水河畔的土地肥沃,气候宜人,为六盘水市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六盘水市是贵州省的重要工业基地之一。
市内拥有多个工业园区,涵盖了化工、冶金、机械制造等多个领域。
其中,贵州铜仁电厂是六盘水市最大的电力企业之一,生产能力超过500兆瓦,为六盘水市及周边地区的电力供应提供了重要支持。
此外,六盘水市还以煤炭开采业闻名,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储量,是贵州省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之一。
除了工业发展外,六盘水市也积极推进农业现代化。
市内的农田利用率较高,农业生产经济发展迅速。
六盘水市是贵州省的重要粮食生产基地之一,主要种植水稻、小麦、玉米等作物。
此外,六盘水市还以水果种植业和蔬菜种植业发展势头强劲,果蔬产量不断增加。
旅游业也是六盘水市的重要经济支柱之一。
六盘水市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如盘县的龙洞、盘龙河、盘州白云山等。
其中,盘县的龙洞是贵州省最大的溶洞,被誉为“中国溶洞之冠”,是一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游客可以在龙洞内欣赏到壮观的溶洞奇观,如钟乳石、石笋等。
此外,盘州白云山是一个以自然风景为主的旅游景区,有着优美的山水风景和丰富的植物资源。
六盘水市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推动绿色发展。
市内拥有多个生态公园和风景名胜区,如盘州市麒麟湖公园、钟山风景名胜区等。
这些公园和景区为市民提供了休闲娱乐和健身的场所,同时也是重要的生态保护区域,保护着珍稀植物和动物物种。
六盘水市交通便利,有多个国家级和省级交通干线经过。
市内设有火车站和客运站,方便居民和游客出行。
此外,六盘水市还有多个公交线路和出租车服务,使得市内交通更加便捷。
六盘水市地理环境
六盘水市地理环境
六盘水市地理环境是指六盘水市所处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和环境特点。
六盘水
市位于贵州省西南部,地处贵州盆地西北边缘,地理坐标介于东经
104°46′~105°44′,北纬25°49′~27°03′之间。
这一地区地势较为起伏,大致
呈南北走向,整体上是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形成了多山丘陵地貌。
六盘水市境内有
明显的三大山系:贵阳盆地西缘的娄山、剑河盆地西缘的赫章山和盘江中游的旁门山,这些山系共同塑造了六盘水市独特的地理风貌。
气候方面,六盘水市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冬无严寒,夏无酷热,雨
量充沛。
春季气候温和,夏季多雨多云,秋季干燥凉爽,冬季寒冷干燥。
在这样的气
候条件下,六盘水市的自然植被丰富多样,森林覆盖率较高,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
和改善。
水系方面,六盘水市地处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的分水岭上,境内有六盘水、罗甸水、六枝河等主要河流。
水资源丰富,水域面积较大,为当地的农业生产和生活用水
提供了坚实的支撑。
总的来说,六盘水市地理环境独特而优越,为城市的发展和居民
的生活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六盘水介绍课件
六盘水介绍课件六盘水市位于贵州省北部,是贵州省的一个地级市,总面积4,711平方公里,总人口165.6万人。
六盘水市地处云贵高原和四川盆地过渡地带,是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中心城市,也是中国西部地区经济最为发达的城市之一。
一、六盘水市的历史沿革早在汉代,六盘水市就被列为投鞭岭郡管辖的范围之一。
六盘水市原名六盘山市,地处投鞭岭大山上,因六条山脊如扇叶般散开而得名。
1958年,为纪念六盘山人民抗日武装斗争的历史,六盘山市更名为六盘水市。
1983年,六盘水市成立,由六枝特区、盘县、水城县以及钟山区的一部分组建而成。
二、六盘水市的自然环境六盘水市地处大山深处,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为15℃,年降雨量1300毫米。
城市面积广阔,山水相依,拥有大量森林资源和自然景观。
典型的物种有金丝猴、红翅鸟、金丝燕和大量珍稀的树种。
此外,六盘水市还有许多名山大川,如贵州的第二高峰-凤凰山、观音洞、九峰山等,这些山川景色迷人,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三、六盘水市的经济发展六盘水市是贵州省的重要工业基地之一,目前拥有钢铁、化工、机械制造、建筑材料、食品加工等多个产业领域。
其中,攀钢集团作为该市的龙头企业之一,拥有年产60万吨钢材的生产能力,是六盘水市的支柱产业之一。
此外,该市还大力发展旅游业,充分挖掘了当地的旅游资源,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游览。
四、六盘水市的文化底蕴六盘水市是贵州省重要的文化中心之一,这里有着极其丰富的布依族、苗族文化底蕴。
以布依族为例,该民族的生产生活方式、语言体系、服饰文化、民间工艺等丰富多彩,展示着这个民族的独特魅力。
此外,六盘水市还有许多历史遗迹,如六盘山红军长征纪念馆、土城楼遗址、青云桥等等,这些历史遗迹挖掘了六盘水市的历史文化内涵,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和历史见证。
五、六盘水市的特色美食六盘水市的美食文化丰富多彩,有布依族、苗族、汉族、四川菜等多种特色美食。
以布依族为例,他们的酸汤鱼、红蓝炖品、肘子等食物深受人们喜爱,是六盘水最具特色的美食之一。
六盘水三都三气的内容
六盘水三都三气的内容六盘水是贵州省的一个地级市,位于贵州中南部,是贵州省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之一。
六盘水市下辖三个区,分别是钟山区、六枝特区和水城县。
这三个区各有独特的气质和特点,构成了六盘水的三都三气。
钟山区是六盘水市的市中心,也是政治和经济的中心。
钟山区以钟山为背景,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地理环境。
这里山青水秀,气候宜人,是一个适宜居住和旅游的地方。
钟山区的气质独特,充满活力和朝气。
这里有繁忙的商业街和现代化的商业中心,也有古老的寺庙和历史悠久的建筑。
钟山区的发展速度非常快,各种高楼大厦拔地而起,给人一种繁荣和富裕的感觉。
钟山区的人们生活节奏快,热情好客,喜欢结交新朋友,追求高品质的生活。
钟山区的气质正是这种活力和朝气的体现。
六枝特区是六盘水市的新兴区域,也是六盘水发展的重要支撑。
六枝特区位于六盘水市的西南部,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资源而闻名。
这里山清水秀,气候宜人,是一个理想的居住和旅游地。
六枝特区的气质独特,充满了浓厚的历史和文化氛围。
这里有古老的村庄和传统的民居,也有现代化的工业园区和商业中心。
六枝特区的人们勤劳务实,善于创新,追求高品质的生活。
六枝特区的气质正是这种坚韧和创新的体现。
水城县是六盘水市的南部边缘区域,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水资源而闻名。
水城县地处山地和盆地交界处,水域丰富,水资源丰富。
这里山清水秀,气候宜人,是一个理想的居住和旅游地。
水城县的气质独特,充满了宁静和祥和的氛围。
这里有宽阔的田野和绿色的山谷,也有清澈的湖泊和秀美的风景。
水城县的人们勤劳朴实,热爱大自然,追求简单和谐的生活。
水城县的气质正是这种宁静和祥和的体现。
六盘水的三都三气各有特色,彼此补充,共同构成了六盘水的独特魅力。
钟山区的活力和朝气、六枝特区的坚韧和创新、水城县的宁静和祥和,使得六盘水成为一个多元化、充满活力的城市。
同时,六盘水也面临着许多挑战和机遇,需要不断发展和创新,以适应日益变化的社会和经济环境。
六盘水概况
六盘水概况六盘水简介六盘水市位于中国贵州西部,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正式建市,是以能源原材料为主要产业的重工业城市。
全市国土总面积9965平方公里,辖六枝特区、盘县、水城县和钟山区4个县级行政区,98个乡、镇、办事处,总人口310万。
城市建成区50多平方公里,市区人口约60万。
六盘水资源富集,矿产资源十分丰富。
有煤、铁、铅、锌、铜、银、金、石灰石、白云石、重晶石、煤层气等30多种矿产资源。
其中,煤炭资源远景储量844亿吨,已探明储量174亿吨,保有储量168.2亿吨,煤种全、煤质好、易开采,素有“江南煤都”、“江南煤海”之称。
市内有水城钢铁(集团)公司、盘江煤电(集团)公司、水城矿业(集团)公司、六枝工矿(集团)公司、水城水泥股份公司、盘县发电厂、盘南发电厂、野马寨发电厂等骨干企业,煤炭、电力、冶金、建材、机械制造是全市的经济支柱。
2009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西部地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09〕55号)将六盘水市列为资源富集区开展循环经济区试点。
六盘水气候宜人。
最高海拔2900.6米,最低海拔586米,属典型的喀斯特地貌。
立体气候明显,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夏季平均气温19.8℃,是消夏避暑的胜地,全年凉爽舒适级和舒适级以上的时间为223天以上,2005年8月,中国气象学会向六盘水市政府颁发了“中国凉都·六盘水”证书。
六盘水境内风光旖旎,旅游资源丰富,民风淳朴,民族文化丰富多彩,南、北盘江流域两岸、八担山片区孕育着苗、彝、布依等少数民族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和民间文化。
已有国家级森林公园1个,国家级地质公园1个,在建省级森林公园3个,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个,省级风景名胜区5个,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个,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1个,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2个,还有一批具有独特性、唯一性的历史文化、民族文化、自然风光等旅游资源有待开发。
六盘水区位优势明显。
位于川、滇、黔、桂结合区域中部,是“攀西——六盘水资源综合开发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境内有贵昆铁路、内昆铁路、水柏铁路、株六复线、盘西铁路、六盘水南编组站,六沾复线正在建设。
六盘水市概况
六盘水市概况六盘水市位于贵州西部,是“三线建设”时期发展起来的一座能源原材料工业城市,辖六枝特区、盘县、水城县和钟山区四个县级行政区,总面积9965平方公里,总人口320万,以苗、彝和布依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人口占27.4%。
六盘水市是国家确定的“攀西──六盘水资源综合开发区”和省委、省政府确定的“毕水兴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
六盘水气候凉爽,有“中国凉都”之誉。
年平均气温12.3-15.2℃,其中夏季最热月平均气温19.7℃。
中国气象学会研究认为,六盘水市气候具有“凉爽、舒适、滋润、清新和紫外辐射适中”的特点,于2005年8月授予“中国凉都”称号。
2006年被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会等机构评为中国十佳避暑旅游城市之一,2009年5月在中国循环经济发展高层论坛上被评为全国“十佳绿色环保标志城市”。
六盘水资源丰富,有“江南煤都”之称。
煤、铁、锰、锌等矿产资源达30多种,其中煤炭资源远景储量844亿吨,探明储量180亿吨。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现已形成以煤炭、电力、冶金、建材为支柱的工业体系。
2009年9月,国务院将我市纳入资源富集区循环经济区试点。
六盘水市地处川、滇、黔、桂结合部,与昆明、成都、重庆、- 1 -贵阳、南宁五个省会城市的距离约为300-500公里。
贵昆铁路、株六复线横贯东西,南昆铁路、水柏铁路、内昆铁路连接南北,形成了西南地区重要的铁路交通枢纽。
已建成镇(宁)胜(境关)高速公路,在建的杭(州)瑞(丽)、水(城)盘(县)、水(城)镇(宁)、水(城)西(昌)等高速公路和六盘水机场建成后,区位和交通优势将更加凸显。
2012年,全市生产总值完成738.65亿元,增长16%。
财政总收入和一般预算收入分别完成156.35亿元和103.49亿元,分别增长21.71%和46.11%。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88.9亿元,增长97.8%。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82.82亿元,增长16%。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18764元和5182元,分别增长14.6%和增长16.8%。
六盘水气候特征-推荐下载
市内大部地区年日照时数为 1200~1600 小时,日照百分率为 28~36%, 最高的盘县鸡场坪高达 1736.6 小时为,最低的六枝中塞不足 1000 小时,年太阳 总辐射全市大部地区在 3349~4186 兆焦耳/平方米,西南多,东部少,四季中 春、夏两季较多,占全年总量的 61~76%,全年各月中,以 7 月为最多,12 月为最少。总辐射大部分为散射辐射,约占总量的 60%以上,冬季尤其显著。
水城 90 89.3 147.6 160.1 143.7 117.2 175.3 175.9 122.7 98.1 95.1 93 1506.1
7
三、气温 全市年平均气温在 12~15℃之间, 六枝、盘县、水城三个气象站的多年平 均气温分别是 14.5℃、15.1℃和 12.3℃。海拔 1000 米以下的河谷低洼地区年 均温较高;干河、纸厂、四格、坪地等高寒山区是全市的低温区。1 月为最冷 月,7 月为最热月,四季中,春季回暖快,夏季升温不烈,秋季降温迅速,冬季 降温不猛,由于地势高,空气较稀薄,每当阳光普照之时,虽在冬天,也暖如 初春,夜间因地面辐射强烈,虽在盛夏也觉凉爽如秋,故我市颇有云贵高原冬 无严寒,夏无酷暑的四季如春的特点。全市于三月上、中旬入春,七月初入夏, 十一月上旬入冬,春秋两季持续时间
8
8
9
9
10 11 12 全年
10 11 12 全年 6.5 1.4 -3.5 -4.3 1.9 -1.9 -5.6 -7.9 0.6 -4.2 -8.3 -12.6
月份 1
2
3
六盘水各地日照时数表(单位:小时)
4
5
6
六枝 55.8 58.2 104.7 127 119.9 103.2 154.8 161.5 110.2 77.8 69.5 61.3 1204
六盘水市概况
六盘⽔市概况六盘⽔市慨况六盘⽔市位于贵州西部,地处长江上游和珠江上游的分⽔岭。
属贵州省省辖区、红果经济开发区两个省级开发区。
全市⾯积9965平⽅公⾥,总⼈⼝307万,其中少数民族⼈⼝占总⼈⼝的27.39%。
六盘⽔市是国家确定的“攀西——六盘⽔资源综合开发区”及贵州省委、省政府确定的“毕(节)⽔(城)兴(义)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
六盘⽔矿产资源种类繁多。
境内有煤、铁、锰、锌等30多种矿产资源。
其中煤炭资源远景储量844亿吨,已探明储量180亿吨,因储量⼤、煤种全、煤质好,素有“江南煤都”之称。
是国家重点规划建设的⼗⼤煤炭基地之⼀,也是国家“西电东送”的重点电源基地之⼀。
六盘⽔⽓候独特。
属亚热带⾼原性季风⽓候区,年平均⽓温12.3℃—15.2℃,夏季平均⽓温19.7℃。
中国⽓象学会研究认为,六盘⽔市⽓候具有“凉爽、舒适、滋润、清闲和紫外线辐射适中”的特点,于2005年8⽉授予“中国凉都”称号。
2006年六盘⽔市被中国城市竞争⼒研究会等机构评为中国⼗佳避暑旅游城市之⼀,2009年5⽉在中国循环经济发展⾼层论坛上被评为全国“⼗佳绿⾊环保标志城市”。
六盘⽔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捷。
地处川滇黔桂结合部,与成都、重庆、昆明、贵阳、南宁五个省会城市的距离均在300-500公⾥内,有“四省⽴交”之称。
境内贵(阳)昆(明)铁路、株(州)六(盘⽔)复线横贯东西,南(宁)昆(明)铁路、内(江)昆(明)铁路、⽔(城)柏(果)铁路连接南北,拥有西南较⼤的铁路编组站——六盘⽔南站,形成了北上四川⼊江、南下⼴西⼊海、东出湖南到华东、西进云南⼊东南亚的铁路⼗字⼤通道。
境内⾼速公路、⾼等级公路⽹络逐步形成。
⽔(城)黄(果树)⾼等级公路、镇(宁)胜(境关)⾼速公路建成通车,正在建设的⽔(城)盘(县)、六(枝)⼤(⼭哨)、杭(州)瑞(丽)⾼速公路和六盘⽔⽀线机场建成后,区位和交通优势将进⼀步显现。
六盘⽔⼤企业集聚。
经过多年来的开发建设,境内现有⾸钢⽔城钢铁(集团)公司、盘江煤电(集团)公司、⽔城矿业(集团)公司、六枝⼯矿(集团)公司、双牌铝业公司、黔桂发电公司、⽔城⽔泥公司等⼤中型企业,形成了以煤炭、电⼒、冶⾦、建材为⽀柱的⼯业体系。
六盘水简介介绍
六盘水简介介绍汇报人:2023-12-10•六盘水概述•六盘水历史•六盘水旅游资源目录•六盘水自然景观•六盘水人文景观•六盘水美食推荐01六盘水概述地理位置及面积六盘水位于贵州省西部,地处乌蒙山脉东南斜坡西段,北邻毕节市,东邻安顺市,南与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接壤,西与云南省曲靖市交界。
面积六盘水市总面积为9965平方公里。
气候特点气候类型六盘水属于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具有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热同季、干湿季节明显、雨日多、日照少、日温差大等特点。
气温六盘水多年平均气温在13-14℃之间。
降水六盘水多年平均降水量在1200-1300毫米之间。
民族分布及文化民族分布六盘水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城市,主要民族有汉族、苗族、彝族、布依族、仡佬族等。
文化特色六盘水的文化特色丰富多样,包括苗族的“跳花节”、彝族的“火把节”、布依族的“六月六”等传统节日,以及剪纸、刺绣、泥塑等传统手工艺。
同时,六盘水还是中国凉都的所在地,夏季的气温适宜,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避暑和旅游。
02六盘水历史古代史春秋战国时期这一时期六盘水属于夜郎国领地,当时六盘水地区的居民主要是少数民族。
秦汉时期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对六盘水地区进行了有效的管辖。
汉武帝时,六盘水地区纳入汉朝版图,并建立了地方政权。
唐宋时期唐宋时期,六盘水地区成为西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商业繁荣,文化交流频繁。
元明清时期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对六盘水地区的统治进一步加强,特别是清朝时期,六盘水地区纳入贵州省管辖。
六盘水概况
六盘水市——中国凉都,贵州省第三大城市,素有西南煤都之称,地处云贵川交接,地理位置优越,气候宜人,有“凉都”之美誉!六盘水市现辖钟山区、六枝特区、盘县、水城县四个县级政区,位于贵州省西部,界于北纬25°19′44"-26°55′33"、东经104°18′20"-105°42′50"之间,总面积9926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5.63%。
市境东与安顺市相连,南与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接壤,西与云南省曲靖市交界,北与毕节地区毗邻;钟山区的大湾镇、二塘乡、三合乡飞地嵌于毕节地区西南部。
热带湿润季风气候著名景点:玉舍国家森林公园,野钟黑叶猴自然保护区车牌代码:贵B市委书记:刘一民市长:何刚二.经济建设在城市建设方面,六盘水市水城河夜景是贵州省第三大城市(贵阳是贵州省第一大城市,第二大城市则是遵义);在经济发展方面,六盘水市的人均GDP居贵州省第2位,仅次于贵阳市,亦是贵州省仅有的2个上万元人均GDP的第2个。
六盘水市2009年全市生产总值超412亿元,增长11.5%,城市竞争力处于中国城市前200名水平。
到2010年,六盘水的市中心城区建成面积为68平方公里(仅次于贵阳市),市中心城市人口为50万(次于贵阳及遵义),市中心区由黄土坡片区、钟山开发区、凤凰新区、德坞新区、双水新区、水钢片区、荷城片区7个片区组成。
六盘水——“江南煤都”!是我国长江以南13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中最大的煤炭资源基地,同时也是江南地区重要的煤炭钢铁工业基地。
煤炭预测储量569亿吨,品种全、质量好、易开采,其中炼焦煤保有储量95亿吨。
煤层气和浅层天然气的储量在1万亿立方米以上。
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117万千瓦,平均每平方公里118千瓦,高于全国平均值。
通过西电东送的建设,将形成装机容量1000万千瓦的电力生产体系。
六盘水市是国家确定的“攀西——六盘水地区资源综合开发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国国土资源重点开发的地区,又是国家西部大开发南、贵、昆经济带中的重要结点城市。
贵州六盘水介绍
妥乐古银杏:位于盘州市石桥镇妥乐 村,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这里 有世界上最大的银杏树群落之一,共 有银杏树200余棵。其中最大的一棵 树龄已达1500年,被当地人尊称为" 千年古佛"
历史文化
1 老厂古镇:位于盘州市南部,是一座保存完 好的古镇。古镇始建于明朝初年,曾是古代 通往云南的重要驿站和商贸重镇。镇内的街 道和民居仍保持着原有的明清建筑风格,具 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
贵州六盘水介绍
-
贵州六盘水介绍
贵州六盘水市是一个位 于贵州省西部的城市, 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 文化遗产。以下是关于
六盘水市的详细介绍
地理和气候
地理和气候
六盘水市位于贵州省西部,地处 东经104°18'20"至105°42'50", 北纬25°19'44"至26°55'33"之间, 总面积为9965平方公里。东邻安 顺市,南接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 治州,西毗云南省,北连毕节市。 全市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面 最高海拔为2845.7米,最低海拔 为586米。六盘水属于高原山地 地貌,分为高原、山地、丘陵和
盆地等四种地貌类型
六盘水市属长江水系,主要河流 有长江上游干流金沙江的支流北 盘江、南盘江等。由于地势变化 大,河流落差明显,具有丰富的 水能资源
六盘水市的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 湿润气候区,具有冬无严寒、夏 无酷暑、雨热同期、干湿分明的 特点。年均气温15.2℃,年降水 量1100毫米,日照充足,紫外线 辐射较强,气候条件较为恶劣。 但由于夏季平均气温较低,六盘 水市成为贵州省的避暑胜地
2 营上古寨:位于六枝特区与晴隆县交界处, 是一座保存完好的古代苗族山寨。古寨始建 于明朝中期,曾是苗族人民的聚居地和反抗 压迫的中心地带。现存的遗址和古老的民居 仍保留着原有的风貌和文化内涵
贵州省情 六盘水
,
,
,
,
,
,
,
水城硝灰洞 遗址
水城硝灰洞因古时有人在洞内挖土熬硝得名。 位于六盘水市中心城西北23公里之三岔河北岸, 地处今水城发电厂附近,是贵州省继黔西观音洞、 桐梓岩灰洞后,于1973年夏发现的又一古人类文 化遗址,为贵州发现的第二个有人类化石之旧时 器时代遗址。
距贵州六枝特区县城西北30公里的 岩脚镇,有一个叫老坡底的村落,谁都 不曾料到,在这个寂寞无闻的小山村脚 下,竟蕴藏着贵州新石器时代极丰富的 文化信息
张道藩
张道藩,1897年5月27日生于盘县北门外崇尚营张 家坡,1915年考入天津南开学校,1919年赴欧勤 工俭学,考入英国伦敦大学美术部,毕业后赴巴黎 考入国立最高美术专科学院深造。在英国期间受傅 斯年影响,兼习文艺理论。1926年夏回国后开始 戏剧创作,先后著有电影文学剧本《密电码》、 《喜相逢》,戏剧剧本《自救》、《自误》、《最 后关头》、《黑字二十八》,文学随笔集《酸甜苦 辣》,文艺理论《三民主义文艺论》。1968年6月 12日病逝于台北。艾筑生《二十世纪贵州散文史》
对其散文有评价。
水城硝灰洞遗迹
盘县大洞遗迹
文化古迹
六枝老坡底遗 迹
六枝桃花洞 遗迹
盘县大洞遗址
州人一品 化位理 制人 洞 个 洞于 已 类 批 和 石 依 和 品 类 ” 30 大 1 口 厚 盘 发文灰近 、据采 化遗 是米厅,宽层县 现 明 烬 万 2 , 集 石 址 中 洞 60 55 灰 大 的遗、件 获的 标。 国因长 0 米岩洞 最 物 灰 动 00 得 文 本 发 南 其 22 米 中 遗 早,屑物 0 4 化 找掘 方大 0 。高的址 的这、化 余颗遗 到出 新而米进约巨是 文 是 烧 石 件 古 址 了 土 发 得 平 洞 40 大 一 物目骨, 石人对 此大 现名均即米的个 遗前等以 器类应 前量 的“宽为主溶发 品贵古及 制牙层 清石 古大约一洞洞育 。 , ,
六 盘 水 简 介
六盘水简介地理位置六盘水市现辖钟山区、六枝特区、盘县、水城县四个县级政区,位于贵州省西部,坐落在磅礴的乌蒙山南麓,界于北纬25°19′44"-26°55′33"、东经104°18′20"-105°42′50"之间,总面积9926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5.63%。
市境东与安顺市相连,南与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接壤,西与云南省曲靖市交界,北与毕节地区毗邻;钟山区的大湾镇、二塘乡、三合乡飞地嵌于毕节地区西南部。
历史演变六盘水,取六枝、盘县、水城三个县字头而得名。
在春秋战国时期属古夜郎国腹地,解放初期,延续民国建制。
水城、盘县、郎岱(六枝)分属毕节地区、安顺地区和兴义地区。
1964年,国家计委和煤炭工业部经过勘探、调查、比较后,决定在贵州省西部煤炭藏量丰富的六枝、盘县、水城三县境内建立煤炭基地,六盘水这个组合性的专用名由此而得。
1966年,中央批准成立六盘水地区工业建设指挥部。
1967年10月,六盘水开始成为一个独立的行政区域,下辖三个特区,1978年12月,地区改为省辖市。
自然环境境内岩溶地貌类型齐全,发育典型。
山峦众多,延绵起伏;沟壑纵横,深履险峻。
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地面最高点为乌蒙山脉的韭菜坪,海拔在2900.3米,人称“贵州屋脊”;最低点在六枝特区毛口乡北盘江河谷,海拔586米。
境内平均海拔在1400-1900米之间。
海拔1400米以上的山峰共1020座。
土壤类型主要有黄壤土类,山地黄棕壤土类,山地灌丛草甸土类,石灰土土类、紫色土土类、水稻土土类、潮土土类、沼泽土土类8种,分为24个亚类74个土属,141个土种。
土壤面积933.03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62.74%。
黄壤是境内地带性土类,分布广,面积472.32万亩,占土壤总面积的50.62%。
境内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地区。
整体气温变化幅度小,年均温13-14℃,1月均温3.0-6.3℃,7月均温19.8-22.0℃。
六盘水市水资源状况
一、六盘水市水资源状况(一)六盘水市水资源状况1、人口面积六盘水市位于贵州省西部,国土总面积9914平方公里,(占全省5.63%),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横穿市境,其中长江流域占总面积的20.6%。
全市总人口294.46万人,农业人口约占80%,少数民族人口占26%。
2、地形地貌市境处黔中山原向滇东高原过渡及广西丘陵向黔西北高原过渡地带。
长江和珠江分水岭横穿市境,海拨一般在1200—2000米之间,最高点韭菜坪,海拔为2900.3米;最低点六枝毛口北盘江出境处,海拔为581.0米。
两地相距不到120公里,其高差达2319.3米。
境内喀斯特地貌发育,碳酸盐岩广布,河流切割强烈,地形起伏大,山高坡陡,地势的总趋势是西高东低,北高南低,中部因北盘江强烈切割侵蚀,起伏剧烈,为典型的高山峡谷地貌。
境内地貌类型主要有:山地:面积6461平方公里,占全市面积65.2%。
其中,中山6430.48平方公里,占全市面积64.9%。
多分布于1400-2400米高程地带,多为岩溶山地、砂页岩侵蚀山地、以及玄武岩区的构造方山台地和锥状山地。
平顶浑圆等高的连绵山体为常见,有时被河流切割为沟壑,呈脊状山体和岭谷地形。
丘陵:面积1677.49平方公里,占全市面积16.9%。
主要为中丘,海拔800-1800米;次为高丘,海拔1800米以上。
海拔800米以下,多为河谷地区,低丘发育不明显。
丘陵多发源于弱可溶湩碳酸盐岩及沉积碎屑岩地段,常以峰丛、溶丘与浅洼地等组合形态出现此类地带垂直岩溶发育,地下水埋藏较深,地表干旱缺水。
高原:面积370.7平方公里,占全市面积3.7%,高原面积保存完整的较少,主要分布在盘县牛棚梁子、文昌阁大山、水城娘娘山一带。
盆地:面积840.44平方公里,占全市面积8.5%,常称坝子,市内有300亩以上坝子近700个。
台地:面积166.59平方公里,占全市面积1.7%,多属构造地貌类型,台面不甚完整,呈丘陵状和阶梯状。
六盘水介绍-六盘水简介PPT(经典版)
中国气象学会授予“中国凉都”称号
姓名:
日期:
目录/contents
1 历史渊源 2 城市概况 3 旅游景点 4 美食文化
1
历史渊源
1、历史渊源
1964 年 , 根 据 中 共 中 央 工 作会议精神,国家计委和 煤炭工业部经过调查对比, 决定在贵州西部煤藏丰富 的六枝、盘县、水城三县 境内建立煤炭基地,六盘 水这个组合性的专名由此 而得。
2
城市概况
2、城市概况1个市辖区、1个县级市、1个县、1个特区;面 积:9965平方 公里;人 口:292.41万;GDP:总量1313.7亿。
2、城市概况
六盘水
气候凉爽、舒适、滋润、清新,紫外线辐射适中, 被中国气象学会授予“中国凉都”称号,是全国唯一 以气候特征命名的城市。
老城烙锅
贵州著名小吃,以六盘水的老城烙锅为首。 “到六盘水不吃烙锅是一种遗憾”,这是到过六 盘水市的人发出的感叹。烙锅吃法特别,烙制 后各种主料原味鲜美,2003年,烙锅在中国首 届“民间·民族菜肴华西美食节”上获特金奖。 深受当地人喜爱,也是夜间小吃的首推之品。
岩脚面
起源于清朝中期,以香,滑,劲,脆的纯天然 独特风格闻名省内外,生产于气候炎热,溶洞 众多,矿泉水水质清澈甘甜,矿物质和微量元 素丰富的卡斯特环境中。曾有日本专家到岩脚 探索岩脚面条的奥秘也无功而返。岩脚面条堪 称一绝,细如银丝,脆如春笋,味道鲜美。
盘县火腿
盘县火腿,历史悠久,其形似琵琶,皮色腊黄, 瘦肉桃红色或玫瑰色,肥肉乳白色,肉质滋嫩, 香味浓郁,咸香可口,以色、香味、形着称。
苗家八块鸡
苗族人民的待客上品便是鸡肉。将鸡宰杀洗净 入锅煮至半熟,用剪刀剪成八块:鸡头、鸡尾、 两翅、两腿、两胸,继续煮熟,上桌后主人按 客人身份、年龄、辈份分送客人。主客吃鸡头, 次客吃鸡尾,鸡腿作礼品留给主客带走。
六盘水市位于贵州西部乌蒙山区,地处川滇黔桂结合部,与成都、重庆、
六盘水市位于贵州西部乌蒙山区,地处川滇黔桂结合部,与成
都、重庆、
六盘水市位于贵州西部乌蒙山区,地处川滇黔桂结合部,与成都、重庆、昆明、贵阳、南宁五个省会城市的直线距离均在500公里以内,素有“四省立交桥”之称。
其是国家“三线”建设时期发展起来的一座能源原材料工业城市,1978年12月18日经国务院批准建市[18]。
六盘水气候资源独特。
境内最高海拔2900.6米,最低海拔586米,立体气候明显。
六盘水是被中国气象学会授予“中国凉都”称号,是全国唯一以气候特征命名的城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盘水市位于贵州西部,地处川、滇、黔、桂四省结合部,是长江上游和珠江上游的分水岭。
现辖六枝特区、盘县、水城县和钟山区四个县级行政区,有98个乡镇、办事处,1036个行政村,144个居委会,土地面积9965.37平方公里,人口298.17万,其中,彝族、苗族、布依族、回族等44个少数民族人口83.83万。
市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50平方公里,市区人口45万。
六盘水古属牂牁,为夜郎国地。
东汉至唐末宋初彝族和苗族先后迁入境内,明初归于贵州省。
解放后成为国家三线建设的重要能源原材料工业基地。
1965年初为煤炭工业部西南煤矿建设指挥部所在所辖之地,1966年初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六盘水境内的矿区更名为特区,作为高度集中、政企合一的试点,受煤炭工业部和贵州省双重领导。
由此,我国煤炭建设史上罕见的会战在六盘水打响,与之配套的铁路、公路、电网建设和钢铁、建材工业会战相继展开。
1970年12月,成立六盘水地区,六枝、盘县、水城三个由矿区演变的特区,分别与安顺地区的郎岱县、兴义地区的盘县、毕节地区的水城县合并为六枝特区、盘县特区、水城特区,同隶属于六盘水地区。
1978年12月18日,经国务院批准,六盘水撤地建市,成为贵州省的第二个省辖市。
六盘水市资源丰富,煤、铁、锰、锌等矿产资源达30余种,其中煤炭资源远景储量844亿吨,探明储量180亿吨,保有储量168.2亿吨。
市辖四个县、特区、区均为国家重点产煤县,因而具有“江南煤都”之称;又因得天独厚的气候资源优势,被誉为“中国凉都”。
六盘水市是国家确定的“攀西—六盘水资源综合开发区”,是贵州省委、省政府确定的“一圈二区一带”区域经济发展布局中“毕(节)水(城)兴(义)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过三线建设者“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儿孙”的艰苦创业和建市30周年全市各届各级领导和各族人民的努力奋斗,六盘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成为贵州西部一座以煤炭、钢铁、电力、建材为重要支柱的现代化能源原材料工业新城。
六盘水市区位优势明显,与昆明、成都、重庆、贵阳、南宁五个省会城市的距离均在300—500公里。
随着铁路“三线一站”投入营运,以株(州)六(盘水)复线铁路横贯东西(延伸段六盘水至沾益复线已开工建设);内(江)昆(明)线、六(盘水)红(果)线、南(宁)昆(明)线铁路南北连接,并拥有西南地区较大的六盘水南编组站,基本形成了北上四川入江、南下广西入海、东出湖南到华东、西进云南入东南亚的铁路十字大通道,故有“四省立交”之称。
六盘水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得益于三线建设的工业基础,得益于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改革开放,得益于党中央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和西电东送的具体实施,得益于新阶段扶贫攻坚的扎实推进,得益于地企共建的双赢共享,得益于敢为省内先的全国人才公开招聘……不论是新型工业化的加速推进,还是农业产业结构的初步调整,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的加速发展,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都体现于以下一组组数据中:——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2008年,全市生产总值384.27亿元,全市财政总收入61.41亿元,地方财政收入29.71亿元。
——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2008年,粮食总产量84.16万吨,肉类总产量9.58万吨。
——工业经济快速发展。
2008年,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完成226亿元。
——固定资产投资高速增长。
2008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97.7亿元。
境内铁路通车里程达625公里,公路通车里程达11057公里,实现了县县通油路,乡乡通公路。
——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2008年,全市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比1978年提高了16.7个百分点;青壮年文盲率从1978年的70%下降到2008年的2.5%。
2008年,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568个,比1978年增加了1287个;卫生机构的病床数从1978年的3271张,增加到2007年的6953张。
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达90%,比1985年提高了59个百分点;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达96%,比1978年提高了82个百分点。
目前已基本实现乡乡通电话和大部分村通电话。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
2008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2736元,比1978年的79元增加2657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142元,比1978年增加11792元。
农村人均住房面积由1978年的9.1平方米增加到2008年的25.37平方米;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由1978年的3.8平方米,增加到2008年的28平方米。
2008年,全市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8‰,30年来少生人口约105万。
回首三十年的发展历程,六盘水市300余万各族儿女用勤劳的双手和智慧,创造出了无愧于先人无愧于时代的光辉业绩。
这些成就的取得,是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加强党的建设,提高执政能力,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努力依法治市的结果。
六盘六盘水市——中国凉都,贵州省第三大城市,素有西南煤都之称,地处云贵川交接,地理位置优越,气候宜人,有“凉都”之美誉!六盘水市现辖钟山区、六枝特区、盘县、水城县四个县级政区,位于贵州省西部,界于北纬25°19′44"-26°55′33"、东经104°18′20"-105°42′50"之间,总面积9926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5.63%。
市境东与安顺市相连,南与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接壤,西与云南省曲靖市交界,北与毕节地区毗邻;钟山区的大湾镇、二塘乡、三合乡飞地嵌于毕节地区西南部。
热带湿润季风气候著名景点:玉舍国家森林公园,野钟黑叶猴自然保护区车牌代码:贵B市委书记:刘一民市长:何刚二.经济建设在城市建设方面,六盘水市水城河夜景是贵州省第三大城市(贵阳是贵州省第一大城市,第二大城市则是遵义);在经济发展方面,六盘水市的人均GDP居贵州省第2位,仅次于贵阳市,亦是贵州省仅有的2个上万元人均GDP的第2个。
六盘水市2009年全市生产总值超412亿元,增长11.5%,城市竞争力处于中国城市前200名水平。
到2010年,六盘水的市中心城区建成面积为68平方公里(仅次于贵阳市),市中心城市人口为50万(次于贵阳及遵义),市中心区由黄土坡片区、钟山开发区、凤凰新区、德坞新区、双水新区、水钢片区、荷城片区7个片区组成。
六盘水——“江南煤都”!是我国长江以南13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中最大的煤炭资源基地,同时也是江南地区重要的煤炭钢铁工业基地。
煤炭预测储量569亿吨,品种全、质量好、易开采,其中炼焦煤保有储量95亿吨。
煤层气和浅层天然气的储量在1万亿立方米以上。
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117万千瓦,平均每平方公里118千瓦,高于全国平均值。
通过西电东送的建设,将形成装机容量1000万千瓦的电力生产体系。
六盘水市是国家确定的“攀西——六盘水地区资源综合开发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国国土资源重点开发的地区,又是国家西部大开发南、贵、昆经济带中的重要结点城市。
解放后,特别是经过“三线”建设和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的建设,六盘水已发展为一个经济门类较多、社会事业较全面的新兴工业城市。
已建成水城矿务局、六枝工矿(集团)公司、盘江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水城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水城发电厂、盘县发电厂、水城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六盘水煤炭机械厂、重庆啤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六盘水分公司、贵州胜景化建有限责任公司等一大批大中小型企业,形成年生产原煤2160万吨、生铁130万吨、钢130万吨、钢材100万吨、水泥175万吨、电力装机110万千瓦的生产能力。
煤炭、电力、冶金、建材成为六盘水的支柱产业。
以核桃乳、洋芋片、富硒茶、山城啤酒、矿泉水、生物制药为代表的系列绿色产业得到较快的发展,逐步上规模、上档次,并将成为六盘水的后续支柱产业。
六盘水市的中国国内友好城市为大连市。
战国时期,今市境为夜郎国地五.自然环境境内岩溶地貌类型齐全,发育典型。
山峦众多,延绵起伏;沟壑纵横,深履险峻。
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地面最高点为乌蒙山脉的韭菜坪,海拔在2900.3米,人称“贵州屋脊”;最低点在六枝特区毛口乡北盘江河谷,海拔586米。
境内平均海拔在1400-1900米之间。
海拔1400米以上的山峰共1020座。
土壤类型主要有黄壤土类,山地黄棕壤土类,山地灌丛草甸土类,石灰土土类、紫色土土类、水稻土土类、潮土土类、沼泽土土类8种,分为24个亚类74个土属,141个土种。
土壤面积933.03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62.74%。
黄壤是境内地带性土类,分布广,面积472.32万亩,占土壤总面积的50.62%。
境内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地区。
整体气温变化幅度小,年均温13-14℃,1月均温3.0-6.3℃,7月均温19.8-22.0℃。
无霜期230-300天。
降雨量1200-1500毫米。
冬暖夏凉,气候宜人。
地形起伏较大,局部地区气候差异明显。
全市总水量约142.18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体平均年流量64亿立方米。
六盘水市地处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的分水岭地区。
长江水系以乌江上游三岔河为干流,展布于市境北部;珠江水系以北盘江为干流,由西向东横贯市境中部;南盘江支流分布于市境南部边缘。
受岩溶地貌影响,地表河网与地下河网均有发育,互有衔接,且反复出现。
境内10公里以上河流43条,多呈现河谷深切,河床狭,水流急,落差大,水利资源丰富。
境内地理环境复杂,植被种类繁多,展布错杂,地理区域分异明显。
地带性植被为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东部植被为湿润性中亚热带常绿阔叫林,西部植被为中亚热带半湿润阔叶林。
由于境内海拔差异较大,垂直分异特征也较明显。
境内原生植被破坏严重,现存植被多为次生植被。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六盘水森林覆盖率最低时跌至7.55%;2008年六盘水森林覆盖率36.02%,每年以1.8个百分点的速度恢复植被编辑本段六.自然资源煤炭资源六盘水——“江南煤都”!六盘水是中国长江以南13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中最大的煤炭资源基地!矿产资源矿产资源丰富。
已发现矿种有煤、铁、铅、锌、铜、锑、镍、铀、钻、银、钻、硫铁矿、硅砂、石灰石、白云石、大理石、萤石、方解石、冰洲石、重晶石、海泡石(又称石棉)、锗、镉、镓、铟、铱、镧、砷、水晶、油页石、石膏、水泥配料黏土等30余种。
已探明储量的有煤、铁、铅、锌、铀、镍、银、锗、镉、镓、铟、硫铁矿、石灰石、白云石、萤石、石膏等,其中以煤、铁、铅、锌储量为多。
煤储量居全省之首。
六盘水煤田可靠储量711亿吨(2000米以内),探明储量164亿吨(普、详、精查),垂深1000米以内可靠储量413亿吨,煤种齐全,煤质优良,埋藏浅。
市境因此素有“西南煤海”、“江南煤都”之誉。
水资源境内水资源主要源于天然降水。
1999年全市地表水资源量81.49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22.61亿立万米,重复主算量22.61亿立方米,总水资源量81.49亿立方米。